中国异类婚口传叙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间叙事研究,是民间故事研究的延续。地域性研究是针对故事类型的历史传承性研究而提出的,因为类型文本更具有地域间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使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这本工具书,确定以几则代表性的中国民间“异类婚”故事类型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作为活态的、口头传承叙事文本之地域性问题,阐释其地域性表现特征及成因;同时,也兼论地域民俗文化空间的整体性问题。研究方法上,借助符号学理论进行故事“母题”层面上的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地理方法进行时空结合的文化研究;研究意义方面,通过地域性研究剖析了语言文学艺术的原生态民俗本质,并对心意性民俗地理做出探索。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人地关系”、“民俗符号”、“文化圈层与空间”几个角度论述异类婚口传叙事与民俗地理的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先验式的预设阐述于具体的资料分析之前。第三、四、五、六、七章分别进行具体的异类婚故事资料分析。其中,第三章,论述仙妻故事类型中角色母题、巫术母题与自然生态物种分布、乡土俗信间的密切关系。第四章,论述中国龙女故事结构形态特点,阐述了这一叙事文本的形成演变与地域信仰控制力的关系。本文认为:作为中国王权统治的龙神信仰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力直接影响了口传叙事文本结构形态的演变。第五章,论述中国巫女故事中多重信仰融合的地域传承特点。同时指出民间口传叙事中表达了人类心灵中的二元对立结构,这种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原型普遍存在于文学创作及生活世界中。第六章,论述中国“猴儿娘”故事类型的成因。通过韩信传说,指出以男权话语为主导的国家政治制度、以及中国民众审美理想对故事的创编。韩信传说形成了以汉族民众生活区为主的传承地域。第七章,论述433D蛇郎故事类型、440A神蛙丈夫故事类型、465A1羽人丈夫故事类型的地域性特征与成因。指出,相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统治而言,地域性族群文化对口传叙事的影响力也十分鲜明。
     总的来说,异类婚故事类型的民俗地域差主要是“母题”上的地域变异,这种变异往往与口传叙事发生的自然气候条件、与自然生态物种的分布、地域乡土俗信、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制度、地域性的族群文化有关,这些因素直接造成活态的类型性口传叙事之地域差异。
     第八章,本文运用地方志、民俗田野调查方法,就一地的民俗文化空间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口传叙事文本是讲述中的文本;口传叙事是民俗空间的文化构成要素之一,与地域性的景观文化相依相偎,配合地域乡土信仰仪式展开叙事。当今“活态的”异类婚故事往往生存于古老的农耕社会中,类型的地域性研究,可以大致确定一则类型的区域特征,故事内容的变异直接与当地的器物文化、
A research on the oral narrative type is the extension of that on the story type.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y tradition of the story typ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research, whi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t, folklore and the cultural geography.
    Some typical stories of marriage between creatures of different species (MBC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regional variation, the regional culture spac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oral narrative. The symbol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ory motif, and the cultural spac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describ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ral narrative of MBCDS and the folklore geography, in terms of the anthropogeography, the folklore semeiology, the culture circle, the culture layer and the culture space.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uses the story type of the Chinese-fairy-wife to analyze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role motif, the witch motif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atural creatures, the local religi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modality of the Chinese-dragon daughter story, and reveals the evolvement of the narrative text coupling with the control of the local religion.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ontrol of the dragon-god of the Chinese royalty in the political center driv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structural modality of Chinese-dragon daughter narrative text. Chapter five shows that the Chinese-witch story has the transmission feature of the syncretism, which varies with the regions.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oral narrative expresses the binary opposition structure in the human mind, as a cultural archetype, which widely exists in the real life.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evolving reasons of 312A* story typ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anXin Legend, it shows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dominated by man power, and the civil aesthetic concept have effect on the creation of the
引文
1、丁乃通著,郑建成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
    2、丁乃通著,孟慧英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11月
    3、(德)艾伯华著,王燕生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4、(美)斯蒂.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
    5、杨成志,钟敬文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中华民国17年3月
    6、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7、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1月
    9、(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李小兵译:《符号.神话.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10、(英)弗雷泽著,刘魁立主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质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11、(苏联)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10月
    1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13、(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14、(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6、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五次印刷19、陈勤建:《中国民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8月
    20、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版社,1991年
    21、陈勤建:《中国鸟文化——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9月
    22、陈勤建,王恬:《吴越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3、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24、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25、苑利 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6、苑利 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7、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8、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29、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
    30、(日)柳田国南著,连湘译:《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
    31、张劲松:《中国鬼信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32、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3、(日)吉野裕子:《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10月
    34、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上、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35、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1999年重印
    36、(英)麦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7、(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
    3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6月
    39、徐良高:《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
    40、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
    41、姜彬:《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42、王亚南:《口承文化论:云南无文字民族古风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43、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
    44、刘亚虎:《中国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5、森茂芳:《美学传播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46、孙旭培:《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47、过伟:《中国女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48、(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9、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50、(美)伯格 著,姚嫒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张寅德 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
    52、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53、《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54、《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55、《中华文化通志.吴越文化志》第2典地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56、蒋炳钊:《东南民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57、(清)张鸣铎 鉴修:《淄川县志》,民国九年(1920年)石印本
    58、杨士宏:《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59、郭大烈,董建中编:《中国民族知识通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60、中国民族史学会编:《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7月
    61、左玉河:《婚丧嫁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
    62、彭万廷:《巴楚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5月
    63、彭书麟:《西部审美文化寻踪》,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64、徐显之:《山海经探原》,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3月
    65、干宝:《搜神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66、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7、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
    68、徐元诰撰,王树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69、杨帆,邱效瑾注译:《山海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70、张华:《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1、吴广平编注:《宋玉集》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8月
    72、郦道元:《水经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73、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74、刘向,葛洪:《列仙传 神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5、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0月
    1、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收录于《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钟敬文:《葫芦也是人文瓜果——在96民俗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载《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
    3、陈勤建:《越地祈雨中的“龙圣”崇信析论——兼论中国龙的原型及源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4、刘魁立:《民间叙事谫论》,载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5、刘魁立:《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6、刘魁立:《历史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类型学》,载《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北京
    7、刘魁立:《中国蛇郎故事类型研究》,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8、刘魁立:《论中国螺女形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载《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9、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载《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4月,第23卷,第2期
    10、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下)》,《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3卷,第5期
    11、程蔷:《民间叙事中的宝物幻想》,载《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
    12、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13、万建中:《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4、万建中:《蛇郎蛇女故事中禁忌母题的文化解读》,载《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5、万建中:《时间差:神圣与世俗边界的构建及洞穿——禁室型故事中禁忌母题的文化阐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6、江帆:《民间文化的忠实传人(代序言)——民间故事家谭振山简论》,载《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沈阳资料本.谭振山故事集》
    17、姜彬:《<魏二郎>和龙女故事》,载《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北京
    18、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节研究》,载《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19、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载《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20、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1、季羡林:《人文地理学与天人合一思想》,载《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北京
    22、汤一介:《论“天人合一”》,载《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23、乔家君:《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载《人文地理》2005年第1期
    24、刘不朽:《古三峡——巫人的活动地域和巫文化发祥之地<三峡探奥>之五》,载《中国三峡建设》,1998年5月
    25、雷翔:《“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载《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26、傅海涛:《楚地升腾的清音——??水巫音与武当道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27、李定广,徐可超:《论中国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载《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
    28、何溥滢:《满族萨满教的几个问题》,载满族研究,1999年第4期
    29、崔广彬:《北魏“立子杀母”制度考证》,载《北方文物》,1997年第1期
    30、朱子彦:《秦汉后宫制度述论》,载《学术月刊》,2000年6月
    31、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32、葛磊:《花朝节与花神庙文》,载《中州今古》,1999年4月
    33、严文明:《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载《考古与文物》创刊号,1980年第1期
    34、王仁湘:《彩陶:反转来看又何妨》,载《文物天地》,2002年第6期
    35、杨甫旺:《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载《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36、梁庭望:《壮族蛙神艺术及文化内涵》,载《民族艺术》,1996年3月
    37、林继富:《青蛙美女的婚恋——“神蛙丈夫”故事论析》,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
    38、李扬:《简论民间传说和故事的相互转化》,载《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9、周福岩:《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建构——对民间故事观念研究的思考》,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40、《中国女神之特色的理论思考》,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1、王雅荣:《“猴玃抢妇”故事渊源新探》,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42、蔡靖泉:《巴人的流徙与文明的传播》,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3、杨华:《巴族崇蛇考》,载《三峡学刊(四川三峡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
    44、杨华:《释“巴蛇食象”》,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45、杨甫旺:《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载《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1、《中国故事集成湖北卷.荆州地区故事集》荆州地区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荆州地区群众艺术馆编,1990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2、《泰安市郊区民间文学资料选编.民间故事集》泰安市郊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阳泉市故事集成》山西阳泉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10月编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山西卷.原平民间文学集成(上).民间故事》原平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7年3月编
    5、《昆明民间文学资料.昆明民间故事第一辑》昆明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
    6、《昆明民间文学资料.昆明民间故第二辑》昆明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编
    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沈阳市资料本.谭振山故事选》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辽宁卷沈阳市卷编委会、沈阳市新民县谭振山故事选编委会1988年8月编
    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卷》浙江省余杭县民间文学集成采录编辑领导小组1987年编
    9、《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县县卷》桐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10、《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杭州市故事卷(上、下卷)》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1、《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台州地区故事卷》1991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12、《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沈丘县卷》沈丘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编
    1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淮阳卷》淮阳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8年编
    1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河南开封县卷》开封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90年编
    15、《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清丰县卷(下)》清丰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 1989??年编
    16、《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海省黄南减族自治州卷.黄南民间故事》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集成办公室1990年编
    1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卷.互助民间故事(第一集)》互助土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0年编
    1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民间故事》青海省海西州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0年编
    19、《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省遵义地区余庆县卷》余庆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2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衡阳市分卷》衡阳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编
    2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邢台地区故事卷》邢台地区故事卷编委会1988年编
    2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仪征市资料本(江苏.扬州)》仪征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8年编
    2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承德地区故事卷(上)》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24、《河北民间文学丛书.黑龙港的传说》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25、《邯郸的传说.邯郸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作品选(一)》邯郸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办公室1986年编
    26、《四川宜宾地区卷.汉族民间故事分册(上)》四川省宜宾地区民间文艺家曲艺家协会、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编
    27、《四川宜宾地区卷.苗族民间故事分册》四川省宜宾地区民间文艺家曲艺家协会、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编
    2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海卷乐都分卷》1989年乐都县文化馆编
    29、《河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张家口市宣化县资料本》宣化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东安县资料本(下卷)》东安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1、《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郧阳地区民间故事集》郧阳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2、《同心民间故事(续集)》宁夏同心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0年编
    3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平舆县卷》平舆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8年编
    34、《枣庄市民间文学资料选编.峄城区民间故事集》峄城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5、《枣庄市民间文学资料选编.市中民间故事集(下)》枣庄市中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
    36、《曲阜民间文学资料汇编》曲阜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37、《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当阳市民间故事集》当阳市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当阳市文化馆1989年编
    38、《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湖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等1987年编
    39、《(江西)南康民间故事(第一集)》江西省南康县文化馆1989年编
    40、《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大庸市资料本》湖南省大庸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丁卯年末编
    41、《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十堰市民间故事集》十堰市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编辑委员会1988年编
    42、《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郧阳地区民间故事集》郧阳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
    4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陕西卷新城区民间文学集成》西安市新城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89年编
    4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陕西卷临潼民间文学集成》临潼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0年编
    45、《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陕西卷延安地区分册》延安地区文化文物局1989年编印
    46、《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宁波市故事卷》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47、《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温州市故事卷》温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48、《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舟山市故事卷》舟山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49、《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金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50、《锡伯族民间故事集》,关宝学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沈阳
    1、王晶红:《中国影视艺术本土叙事话语试探》,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王晶红,李汉举:《黉山搜神记——《聊斋志异》的民俗文化土壤观瞻》,载《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1期
    3、王晶红:《解析<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婚”口承叙事原型》,载《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王晶红:《“天鹅处女”与“迷狂的巫女”——论中国人神性恋叙事模式中的二元对立结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录用,2006年6月份(增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