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生死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死”问题是道教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道教中人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围绕着“生死”而展开的。对于道教生死观的透彻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体系庞大的道教有一个通透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种种道教活动及现象之本质所在,以利于其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的自然过程作为线索,将文章分为生命创造、现世生活、超越死亡等三个板块,共计六章。其中,又将“道教现世生活”部分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四章加以重点探讨。
     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研究指出,道教的思想和方术,其渊源是“杂而多端”的。道教以修道成仙思想为核心,道家思想是它的思想渊源之一。道教还吸收了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以及此前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又吸收了谶纬神学思想、黄老思想。道教还吸收了墨家、阴阳家、儒家的思想。基于道教思想文化渊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我们在进行道教生死观研究的时候,同时对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生死观作一个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与道教思想进行一个平型比较,来凸现道教生死观的独特性。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道教的生命起源、创造理论。第二章:道教的和谐人生理论。第三章:道教的禁欲与享乐人生两重性理论。第四章:道教之语言文字与现世人生之关系理论。第五章:道教追求长生的思想、实践、理论。第六章:道教超越死亡的方法与理论、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首先谈中国其它思想文化中的生命起源、创造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从何而来,生命如何起源,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思想是非常丰富而有趣的。一些典籍引古代神话指出,人以及种种生命乃至世间万物皆是来自于盘古、女娲等等至上“神”,人类的祖先是由盘古身上诸虫所化生,或是由女娲抟土创造而出。例如,《五运历年纪》就说人类是由大神盘古身上的诸虫所化,《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则说人类由女娲所创造。具体到各民族的祖先的诞生,则又有一些神话认为,各族的祖先是感天或感物而生。例如,华胥氏履大人迹而生伏羲,附宝感雷电而生黄帝,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女节感流星而生白帝,女枢感瑶光而生颛顼等等。在阶级社会当中,最高统治者为了表明其王权的合法性,表明自己至上的权力得自于上天,往往神化自身和其祖先,亦多借用远古的感生神话,强调自己是感天、感物而生,这类例证多的不胜枚举。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例如道家学者也曾深入思考过人类及万物的起源、产生的问题,并试图解释宇宙、生命演变的具体过程。老子、庄子等人以及后来的《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皆宣称第一性的“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人与宇宙万物正是在“道”的不断演化与运动中,逐渐获得质的规定性,得以形成的。
     第一章第二节,我们系统阐述道教的生命创造理论。中国道教在生命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古代神话与道家学者的思想,亦认为生命是由本源性的“道”、“元气”所创造的,不过,作为一种宗教形态,道教的生命创造论与神话、道家的生命创造论又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区别。第一,道教中人从形而上的角度指出,人之生命来自於本源性的“道”,“道”往往等同於“元气”、“元气之根”,因而,“道”创造生命又表现为“元气”创造生命论。道门中人又认为,“道”、“元气”的人格化、神格化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等,“道”、“元气”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至上神是一体两面的东西,那么,“道”、“元气”创造生命说通常又表现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创造生命说。同时应该指出,在道教中人看来,“道”、“元气”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至上神不是凭空从虚无中产生人以及万物的生命,它派生人类以及万物之生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辨证发展过程。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在道教中人看来,语言文字往往也具有本体之性质,类似於本体性的“道”,也积极参与着生命的诞生与创造。第二,道门中人又从形而下的角度,从具体的个体生命诞生的角度指出,每一个具体的生命肇始于父精母血,生命是由父精母血和合的胚胎孕育生长而成的,其中“先天之炁”在生命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个“先天之炁”贯注入母体,同母体内的胚胎陶融为一体,也不会有活泼泼的生命产生。
     第二章第一节,我们谈中国其它思想文化中的人生和谐理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和谐指的是自然本身的和谐,《老子》、《文子》、《庄子》、《淮南子》等等典籍都曾系统论述过自然本身如何能够保持和谐的问题,在中国古人的视野中,宇宙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是种类繁多、气象纷呈的,自然万物有壮丽的山河、辽阔的海洋,有奇峰峻岭、急湍碧潭、春雨秋雪、花鸟虫鱼,等等。这些纷纭繁复、气象万千的自然万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个宇宙、自然呈现出鲜明、生动的和谐性。其次,和谐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人极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中国古人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例如老子、庄子等人,都曾深入探讨过如何使人与自然达成和谐关系的问题。再次,和谐又指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中国上古典籍《尧书》开篇就讨论了如何使人与他人、社会保持和谐的话题。儒家学者特别关注社会人生问题,重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并且构筑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蓝图。墨家与道家的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和谐社会人生观。最后,和谐还指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道家的学者从各自的立场深入探讨了人之所以会身、心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持身、心和谐的具体方法。
     第二章第二节,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大背景中的道教理论与思想,同儒、道、释三家一样,在追求肉体成仙的终极理想的同时,也致力于追求人生的和谐状态。道教的和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第三,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第四,人与神灵、神仙的和谐。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道教看来,人与自然万物皆出于“道”,蕴涵“道性”,并且自然界的生命都像人类一样,有情感、礼义、血性,乃至语言和思维。因而,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人类不应该将自身的价值凌驾于其它生命价值之上。道门中人又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彼此隔绝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能量与信息的互换,正是在能量、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中,人与自然维持着和谐状态。道教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则是要求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界动、植物的惜护。其次,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道教中人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渴望理想和谐的社会,他们曾今构想过和谐理想的社会景况。为了实现和谐之人生社会,道教首先强烈反对的是统治阶级肆意发动战争的行为,反对统治阶级滥杀平民的行为。同时,道教还强调,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必须要处理好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再次,人自身身、心之和谐。在道教看来,生命降生之初,身心本是和谐、统一的。只是由于人们对于欲望追求过多,才导致身、心失衡。那么,要恢复身、心和谐的状态,就必须依“道”而行,制伏欲心,保持无为、无欲。道教的修炼则是使身、心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平衡、和谐的方法。最后,人与神仙、神灵的和谐,作为一种宗教形态,道教的人生和谐又包括人与神、神仙之间的和谐与统一。道教中人认为,人与神、神仙之间是存在着及其密切的联系和交往的,道教的人、神仙、神灵间的和谐关系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种和谐关系表现为神或神仙对於信道之士的救助,神、神仙常常帮助虔诚的道门中人解脱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厄、祸害与苦难,拯救他们入光明幸福之域。第二,人、神和谐之关系又表现为人之躯体往往就是神灵的居住之处所,这些居住于身中之神十分清楚人的善行恶为,因而能够根据人之善恶予以赏赐或惩罚,令人身体健康、百病不干、长寿久安,或者使人百疾缠身、灾祸重重、生命早夭。
     第三章第一节,我们首先谈中国其它思想文化中的享乐观与禁欲观。中国古人曾深入思考过人生应当如何度过的问题,提出了极为丰富的人生“享乐观”。例如,《诗经》中有多首诗歌认为,光阴似箭生命易逝,人栖居於世当纵情的享受生活,及时行乐,享乐就应当成为人生之最终目的。先秦儒家学者则指出,追求物质、欲望与享乐的满足是人性之中应有之义,有其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但是,追求享乐,追求种种欲望的满足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与道德的准则,要符合一定的道义,要行之有道。同时,先秦儒家学者强调,精神之享乐要高于物质层面的享乐,君子应当更看重精神之乐。道家的老庄所谈的享乐主要是指超然物外的精神之乐,而对现世人生的物质享乐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道家集大成之作《淮南子》则将享乐划分为“物质之享乐”与“精神之享乐”两种,并且认为后者高于前者。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存在着人生“禁欲观”,《墨子》是个典型,墨子的“禁欲观”是通过他的“非乐”理论展现出来的。
     第三章第二节,从道教的根本宗旨来看,长生不死、肉体成仙是道教中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肉体成仙这一终极目的与最高理想,道教理论家指出,道士修仙求道必须践行禁欲主义的生活,“禁欲”应当贯穿于道士修道生活的方方面面。过禁欲主义的修道生活首先要求修仙者必须隐逸于山林之中,隔绝于纷纷扰扰的世俗红尘之外。其次,要求修道之士坚决摈弃现世生活中的音乐、酒色、美味,那些东西会大大妨碍证道修仙。再次,要求修道之士对于财产、金钱以及荣华富贵持蔑视之态度。禁欲主义的理念落实于现实之中就表现为道门中人修道生活的极端艰苦性与残酷性。然而,过禁欲主义的生活绝不是道门中人的最终目的,过禁欲主义的修道生活仅仅是为了最终能够进入仙境幻化为仙。而成为神仙就意味着能够获得巨大的享乐生活。我们从道门人士对于神仙世界、神仙形象所作的精彩描绘中,将会洞悉修道之士其实对于享乐主义生活是十分迷恋与期待的。有一点需要指出,道教所追求的享乐与道家所追求的精神之乐存在着巨大的分别。可以说,道门中人禁欲主义修道生活中隐藏着的是他们对于享乐主义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禁欲主义的修行只是为达到其最终“享乐”目的的重要途径,它本身绝对不是最终的目的。
     第四章第一节,我们先谈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与人生之关系理论。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语言文字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和人类的种种活动息息相关,成为人类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对于语言文字与人生之关系的认识非常深刻,他们看到了语言文字对于人类社会、生命个体的重要意义及实用的价值:第一,语言文字承担着对于自然及社会万物进行命名的功能,正是通过语言文字对万事万物的命名才使得混沌无分的世界见出差异性而变得明晰可辨,也正是由于这一命名使得文明世界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更为重要的是,语言文字亦是经国治世的重要工具。有序、稳定的社会秩序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密切参与,脱离开语言文字就不会有整个政治社会、人类生活的井然有序、等级分明。第二,语言文字往往建构、支撑起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构成了人类的精神生存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部分与方式,可以说,没有语言文字便不会有人类的精神性生存。
     第四章第二节,中国传统道教对待语言文字与人生之关系的看法,具有其独特性。道门中人认为,语言文字与本源性的“道”、“炁”是等同的,它与本体之“道”一同,参与了整个宇宙万物乃至人之生命的创造,它本身具有终极性与本体性的意义。语言文字与国家、社会、人生关系极为密切,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能够支配、控制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命运,它对于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它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厄、苦难与不幸,引导人们进入安宁幸福之境。道教之语言文字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与帮助,通常是借助于“符”、“箓”、“咒”来完成的。
     第五章第一节,我们先看一看中国其它思想文化中的长生理论与思想。翻开中国古代典籍,我们可以发现,长寿乃至永生历来是中国古代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中国古人曾经将一个人是否拥有长久的寿命视作为是否有“福”的首要标志,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典籍《诗经》中,我们又可以发现,祝愿一个人“长寿”、“永生”,往往被视为一种最崇高的祝福。在中国古人那里,对于长寿乃至长生不死的追求,又常常表现为人们的“不死之药”之观念及其人们对于“不死之药”的追求。中国先秦道家与儒家学者,例如老庄与孔子则从“摄生”、“养生”的角度,系统思考过如何能使人之生命尽可能延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五章第二节,我们再重点探讨道教的长生思想理论及实践。道教自始至终重视人的肉体生命,希望人之生命能够尽可能的得到延续。在道教发展的早期,道门中的诸多高道曾经试图炼制金丹大药,期望通过服食金丹大药以解决长生不死的难题。现在看来,试图通过服食金丹大药以获长生不朽的实践活动极为荒谬,但是,这种活动也昭示着道门中人为了长生而勇于同自然规律作斗争的崇高精神。道教又强调,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能否长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积善累德,进行道德修炼,那么,他必得长生且神仙可翼。道教中人还认为,通过饮食、存想、导引、服气、守一、房中等等修炼亦可令生命获得长生乃至得道成仙。在道教发展的中晚期,内丹术是道门中人最为看中的修炼方式,他们普遍认可内丹修炼对延续生命的神奇功效。
     第六章第一节,我们先看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中的超越死亡理论。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曾经不断的探索人类生命的超越之路,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求得生命的永恒。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认为,肉体生命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生命个体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现世生活,专注于伦理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实践活动,通过立下不朽的政治功勋,或成为世人的道德楷模,或撰写出伟大的篇章来名垂千古。简言之,即应当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突破肉体生命的有限,获得永恒的精神生命,以实现不朽。中国道家的学者,尤其是庄子,首先通过在精神领域中,消解生与死的界限,指出生死齐一,来实现对于死亡的超越。然后,他又通过比较生与死,指出死亡之乐胜过“南面王乐”,来消解死亡带来的恐惧,实现对于死亡的超越。中国禅宗的诸多思想家、理论家认为,“悟”既是凡夫俗子跃迁成佛的途径,又是禅者超越死亡的具体方法,开悟的禅者能够在瞬刻之间把握住永恒,消解生与死的界限,跃迁为佛。从而堪破生死,了脱生死,超越生死。通过这个“悟”,禅门中人得以超越死亡、征服死亡。
     第六章第二节,道教理论家建立了两条超越死亡的途径与方法。第一,道教理论家、实践家们面对死亡的威胁,建构了尸解技术,以期解决生命“死亡”问题。道门中人相信,通过“尸解”可以实现对于死亡的超越,获得永恒的生命。所谓“尸解”,指的是道门中人通过虔心的修炼,按照一定的操作手段与程序,使个体的精神生命乃至肉体生命死而复生,获得新质,乃至转化为神仙的一种技术。道家《庄子·寓言》中所提到的“蜩甲”、“蛇蜕”即为道教“尸解”的前身现象。第二,道教理论与实践家们征服死亡,超越死亡的方法与智慧又通过道教中的某些斋醮活动折射出来,道教中的一部分斋醮仪式便是为生命超越死亡而设置的。道门中人试图通过这些法事活动来救度罪灵亡魂,使个体生命从幽暗地狱超拔而出,起死回生乃至得道为仙。道教认为,通过斋醮仪式可以招请神灵降临坛场,从而沟通人神关系,解决人生的种种困厄,乃至超度亡灵,征服死亡。不过,与“尸解”不同的是,道教中人凭藉种种斋醮仪式实现对于死亡的超越,大抵是指灵魂、精神的超越,而非指肉体本身对于死亡的逾越。
Life and death is the kernel of the theory of Taoism. Furthermore, all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evolve from Life and death in Taoism. According to this point the research on the view of Life and death in Taoism would help us grasp Taoism whose system is complex ,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variety of Taoism ritual and research on relative issue. This paper include three parts which are creation of life, this life and beyond death . And the part of this life in Taoism is the emphases of the paper.
     QingXitai , a famous expert on Taoism , has given the point that the orig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of Taoism is complicated. Cultivate oneself according to a religious doctrine is the key to Taoism whose origin is partly from the theory of Tao, ancient religion , the ideology of supernatural beings and the theory of HuangLao. Taoism has also drawn on the thought of Mo, Yinyang and Confucianism. In view of the complicated origin of Taoism, this paper review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view of Life and death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at of Taoism in order to incarnate the identity of the Taoistic view of life and death..
     This paper include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Taoist view of origin and creation of life, which discusses origin and creation of life in two ways; the second chapter, harmonious life of Taoism, which explains harmonious life of Taois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body and mind of oneself, human and spirit,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Taoist two-tiers way of life of abstinency and enjoyment, which point out that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aoist self-torture is external enjoyment; the fourth chapter, the relationship of Taoist language and the real life, which emphasizes that in Taoism view, the languag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for the real life; the fifth chapter, the Taoist thought, practice and theory of going after external of life, which discusses the signification of Taoist self-torture for external life; the sixth chapter, the Taoist thought,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xceeding death, which tries to illuminate how Taoist exceeds death.
引文
① 卿希泰:《大美不言·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 卿希泰:《中国道教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文史知识编辑部编:《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8—59页
    ① 潘显一著:《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8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76年
    ②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③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①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②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1186页
    ③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1186页
    ④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⑤ 吴天明:《中国远古感生神话研究》,《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
    ①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② 吴天明:《中国远古感生神话研究》,《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
    ③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4页
    ④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⑤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⑥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版,1988年影印本,第565页
    ⑦ 《竹书纪年》卷七
    ① 《二十五史·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② 《二十五史·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③ 《二十五史·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④ 《二十五史·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① 汉许慎撰 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版,卷二下,第42页
    ② 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1981年版,第二篇下,第79页
    ③ 《大雅·绵》,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4页
    ④ 《小雅·四牡》,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1页
    ⑤ 《小雅·采薇》,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3-244页
    ⑥ 《桧风·匪风》,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4-205页
    ⑦ 《小畜·初九》,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0页
    ⑧ 《履·九二》,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页
    ⑨ 《随·九四》,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 2001年版,第67页
    ⑩ 《复》,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 2001年版,第86页
    11 《庸风·墙有茨》,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5页
    12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207页
    13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70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旬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8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8页
    ③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④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⑤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2页
    ⑥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61页
    ⑦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⑧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0页
    ⑨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24页
    ⑩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608页
    11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795页
    1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9页
    13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68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95页
    ②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③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31页
    ④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453页
    ⑤ 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482页
    ⑥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⑦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版,第1192页
    ⑧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4页
    ⑨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9页
    ⑩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11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21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2-56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89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0-101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4页
    ⑤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3-204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5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2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27页
    ⑤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9页
    ⑥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8页
    ⑦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8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0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82页
    ③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6-247页
    ④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5页
    ⑤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6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4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3页
    ③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5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9-750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0-222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1-743页
    ②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5页
    ③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7页
    ①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0页
    ②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1页
    ③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页
    ④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3页
    ⑤ 《吕氏春秋》,《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9页
    ⑥ 《吕氏春秋》,《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6页
    ⑦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0页
    ①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页
    ②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11页
    ③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页
    ④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页
    ⑤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1373页
    ① 詹石窗先生就曾指出:道教在建立以“道”为本根的宇宙论时也形成了神学创世论,简称神创论。作为宇宙论的一种特殊形态,道教神创论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基点上:首先是以老君为“道”的形象代表,从而形成了太上老君创世说。“道”生化宇宙天地万物被解读成太上老君开天辟地。其次是以盘古神话和劫运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天尊创世说。道教将“盘古”改造成为元始天王,后又将元始天王改称元始天尊,他也具有生化天地的功能。参阅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第146-147页
    ② 陈兵:《道教之道》今日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页
    ②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 《洞渊集》,《正统道藏》,第40册,第243页
    ④ 《常清静经》,《正统道藏》,第28册,第755页
    ⑤ 《玄纲论》,《正统道藏》第39册,第808页
    ⑥ 《玄纲论》,《正统道藏》第39册,第810页
    ⑦ 《道德真经广圣义》,《正统道藏》第24册,第290页
    ① 关于本小段“道”与“气”等同的观点参阅:陈兵《道教之道》,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年版,第3—8
    ② 《元气论》,《云笈七签》(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5页
    ③ 《真诰·甄命受》,《正统道藏》,第35册,第1页
    ④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序》,《云笈七签》(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43页
    ⑤ 杜光庭《老子说常清静经注》,《正统道藏》,第28册,第820页
    ⑥ 《丹阳真人语录》,《正统道藏》,第40册,第9页
    ⑦ 《宗玄先生玄纲论·元气章第二》,《道藏》,第23册,第674页
    ⑧ 《云笈七签·元气论》,《道藏》,第22册,第382页
    ①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② 《洞渊集》,《正统道藏》,第40册,第214页
    ③ 杜光庭《释老君事迹氏族降生年代》
    ① 《道藏》,第34册,618页
    ① 《新旧约全书》,中国基督教会印发,1989年版,101页
    ② 周士良译,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
    ① 《新旧约全书》,中国基督教会印发,1989年版,1页
    ② 《新旧约全书》,中国基督教会印发,1989年版,2页
    ③ 《度人经·元洞玉历》,《正统道藏》,第1册,第1页
    ①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第3页
    ② 《道藏》5册,843页
    ③ 《道藏》1册,286页287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5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16页
    ③ 《太平经·太平经钞》第六卷己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页
    ① 《太平经·太平经钞》第六卷已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9页,第67—68页
    ② 《道藏》2册,354页
    ③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75页
    ④ 《道藏》11册,396页
    ① 《道藏》18册,528页
    ② 《灵宝五经提纲》,《道藏》,第9册,第858页
    ③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无上秘要》卷五,《道藏》第25册,第12页
    ④ 《象言破疑》,《藏外道书》,第8册,176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75—676页
    ①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②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③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7页
    ④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31页
    ⑤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页
    ⑥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2页
    ⑦ 转自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4期
    ① 王明撰:《太平经合校》,第148—152页
    ② 王明撰:《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398页
    ③ 《道藏》,第22册,三家本,1988年,第35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14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3页
    ⑤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3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4页
    ⑥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42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4-175页
    ①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之《道原》,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页
    ②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之《精诚》,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0页
    ③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之《上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1页
    ④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之《微明》,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7页
    ⑤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5—167页
    ①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1—177页
    ② 钱穆著:《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2-103页
    ④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天道》,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8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天道》,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2-463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山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8页
    ③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大宗师》,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2页
    ④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至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21页
    ⑤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知北游》,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5页
    ⑥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马蹄》,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0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胠箧》,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9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马蹄》,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4-336页
    ③ 方东美著:《中国人的人生观》,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6年,第12页
    ④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5页
    ②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③ 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362页
    ④ 《论语·学而》,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1页
    ① 《论语·为政》,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页
    ② 《论语·卫灵公》,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6页
    ③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 2003年版,第776页
    ④ 《论语·子路》,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7页
    ⑤ 《论语·子路》,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7页
    ⑥ 《论语·颜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9页
    ⑦ 《论语·颜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9页
    ⑧ 《论语·学而》,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8页
    ① 《论语·颜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9页
    ② 《论语·雍也》,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2页
    ③ 《论语·卫灵公》,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6页
    ④ 《孟子·公孙丑》,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1页
    ⑤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9页
    ⑥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9页
    ⑦ 《孟子·离娄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8页
    ⑧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7页
    ①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4页
    ② 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1—103页
    ①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303页
    ②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311页
    ③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④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⑤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353页
    ⑥ 王焕镳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2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8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2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9-120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2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3-128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2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7-309页
    ①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 皮朝纲著:《中国美学体系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③ 《论语·季氏》,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2页
    ④ 《论语·子罕》,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9页
    ⑤ 《论语·尧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4页
    ⑥ 《论语·季氏》,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3页
    ⑦ 《论语·里仁》,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页
    ① 《论语·尧日》,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4页
    ② 《论语·宪问》,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1页
    ③ 《论语·宪问》,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2页
    ④ 《论语·述而》,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7页
    ⑤ 《荀子·荣辱》,《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⑥ 《荀子·荣辱》,《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⑦ 《荀子·荣辱》,《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⑧ 《荀子·性恶》,《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⑨ 《荀子·乐论》,《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⑩ 《荀子·解蔽》,《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46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6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至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9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3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46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8页
    ⑤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57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2页
    ⑥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3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
    ⑦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6页
    ⑧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71-373页
    ① 乐爱国《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 乐爱国《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③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212页1997年版,第118—119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212页1997年版,第120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114-115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120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 2003年版,第850-859页
    ③ 《道教要籍选刊》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第157页
    ④ 《道藏》第6册,第948页
    ⑤ 《道藏》第33册,第474页
    ⑥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4页
    ⑦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6页
    ⑧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06页
    ⑨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39页
    ⑩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68页
    ① 《道藏》第1册,第770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49—857页
    ③ 《道藏》第33册,第797—802页
    ④ 《藏外道书》,第12册,第31—39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72页
    ⑥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51-863页
    ⑦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正统道藏》,第56册,第815—818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78页
    ② 《劝世归真》,《藏外道书》第28册,第91页
    ③ 《道教要籍选刊》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页
    ④ 《藏外道书》,第12册,第31—39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页
    ⑥ 王明校注:《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1页
    ⑦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6页
    ⑧ 《道藏》三家本1988年,第2册,944页
    ① 唐潘师正:《道教经法相承次序》,《道藏》,三家本,1988年,第24册,第786页,
    ② 《道教义枢》,《正统道藏》,第41册,第809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673页
    ④ 《道藏》第20册,223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3页
    ⑥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4页
    ⑦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0页
    ② 谭峭撰,丁祯彦点校:《化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42页
    ③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道藏》第3册,第404页
    ④ 王明校注;《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1页
    ⑤ 《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第821页
    ⑥ 张果注:《黄帝阴符经注》,《道藏》,第2册,第757页
    ① 李筌疏:《黄帝阴符经疏》,《道藏》第2册,第740-741页
    ②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编:《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宗教文化出版社,第4页
    ① 谭峭撰,丁祯彦点校:《化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页
    ② 谭峭撰,丁祯彦点校:《化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页
    ③ 《道藏》,第25册,第141页
    ④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6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0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页
    ④ 《道藏》第14册,第489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829页
    ② 《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正统道藏》,第57册,第808页
    ③ 《道藏》第34册,第483页
    ④ 《道藏》第34册,第492页
    ⑤ 宋濂:《元史》第15册,中华书局,第4524—4525页
    ⑥ 《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见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36页
    ⑦ 《道藏》第19册,《甘水仙源录》卷十,第809页
    ⑧ 《元史》卷202《释老传》,第15册,第4525页
    ① 转自:叶至明主编《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② 《藏外道书》第28册,巴蜀书杜,1994年12月影印本,第43页
    ③ 《道教》第24册,第614—615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2—133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2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2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6—198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1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91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92—593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3—114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3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5页
    ② 李远国:《忠孝神仙论》,吴光主编:《中华道学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③ 转自:李紊平《道教对女性的尊崇》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④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1页
    ⑥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9页
    ⑦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5—716页
    ⑧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页
    ⑨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8页
    ⑩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44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5—716页
    ④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18—519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9页
    ⑥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9页
    ⑦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4页
    ⑧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页
    ⑨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3-34页
    ⑩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6页
    ① 《山海经》,《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1998年版,第1185页
    ② 郭郛注:《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③ 《山海经》,《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1998年版,第1205页
    ④ 《山海经》,《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1998年版,第1205页
    ⑤ 郭郛注:《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4页
    ⑥ 郭郛注:《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4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90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94页
    ③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94—2095页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116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31-2535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6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0页
    ② 《道藏》第23册,1988年,第661页
    ③ 《钟吕传道集》之《论炼形》,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上),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6年版
    ④ 《道藏》20册,三家本,1988年.第622页、616页
    ⑤ 《道蔽》第25册,1988年,第15页
    ⑥ 《道德经》第12章,《正统道藏》,第19册,第212页
    ① 《七部语要》,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上),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6年版
    ②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道藏》第14册,第490页
    ③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一,《正统道藏》第24册,第220页
    ④ 《道枢·阴符篇》,《道藏》第20册,第620页
    ⑤ 《无上秘要·正一五戒品》,《道藏》25册,第165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8—179页
    ② 王德有点校.严遵著:《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页
    ③ 王德有点校,严遵著:《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6页
    ①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8,《正统道藏》,第24册,第198页
    ②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27,《道藏》第14册,第443—444页
    ①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8,《正统道藏》第24册,第200页
    ②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43,《正统道藏》第24册,第475页
    ③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8,《道藏》第14册
    ④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8,《道藏》第14册
    ⑤ 《养性延命录》,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上),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① 《中和集·性命论》,《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② 《性命圭旨·真空炼形法则》,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下),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06-2607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07-2608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14—15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07-2608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28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54-1855页
    ①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8—169页
    ②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6页
    ③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0—161页
    ① 王文锦译解:《札记译解》(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99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3页,
    ④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9页
    ⑤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42页
    ⑥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⑦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15页
    ①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②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42页
    ③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④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页
    ⑤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445页
    ⑥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6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7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0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5页
    ④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2页《孟子·告子上》
    ⑤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页
    ①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51页
    ②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9页
    ③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35页
    ④ 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9—130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4页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页
    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6页
    ⑤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1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7页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7页
    ③ 今道友信著:《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5—106页
    ①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1—253页
    ②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③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页
    ①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17页
    ②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③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页,
    ④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⑤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页
    ⑥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页
    ⑦ 郭庆藩撰:《庄了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
    ⑧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4页
    ⑨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2页
    ⑩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14页
    11 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页
    ①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6—388页
    ②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5页
    ③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8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46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8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1页
    ④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⑤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9—70页
    ⑥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4—76页
    ①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7—89页
    ②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13—1414页
    ③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18—1419页
    ④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6—69页
    ① 王焕镳:《墨子集诂》(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1—813页
    ② 王焕镳:《墨子集诂》(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29—834页
    ① 吕大吉编:《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0页
    ② 吕大吉编:《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18页
    ② 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正统道藏》,第38册,第620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7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1页
    ③ 《道枢·阴符篇》,《道藏》,第20册,第620页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82页
    ⑤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84页
    ① 《无上秘要·正一五戒品》,《道藏》第25册,第165页
    ② 《重阳教化集》卷二《化丹阳》,《道藏》第25册,第780页
    ③ 《丹阳真人语录》,《道藏》第23册,第701页
    ④ 《丹阳真人语录》,《道藏》第23册,第701-702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3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86页
    ④ 《真诰》卷二,《道藏》三家本,第20册,第499—500页
    ⑤ 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四》,《正统道藏》,第38册,第620页
    ⑥ 关于全真道的禁欲主义修行内容,参阅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8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⑦ 引自: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⑧ 《道藏》第23册,第704页
    ① 《道藏》第23册,第702页
    ② 《道藏》第25册,第848页
    ③ 《北游语录》卷3,《道藏》第33册,第172页
    ④ 《元遗山集》卷31《离峰人于公基铭》,转引自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册,第84页
    ⑤ 引自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⑥ 关于全真道的禁欲主义修行内容,参阅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⑦ 《重修隆阳宫碑》,见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21页
    ⑧ 《大道延样观碑》,见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22页
    ⑨ 《道藏》第32册,第620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180页
    ② 《道藏》第32册,第618页
    ③ 王明撰:《抱朴了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3页
    ④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⑤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3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5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3页
    ④ 壬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⑤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0—171页
    ⑥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0页
    ⑦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6页
    ①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97页
    ②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0页
    ③ 汪涌豪:《中国游仙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④ 丁晓萍:《道教享乐观念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⑤ 参阅:颜翔林《论庄子的诗意与审美的死亡观》,《江海学刊》,1996年6期
    ①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② 《吕氏春秋译注》(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③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9页
    ④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8页
    ⑤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5页
    ⑥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3页
    ⑦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8页
    ⑧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9页
    ①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1页
    ②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6页
    ③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0页
    ④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2页
    ⑤ 朱越利:《论六朝贵族道教房中术的产生》,《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
    ⑥ 潘绥铭:《神秘的圣火》,引自宫哲兵:《早期基督教与汉晋道教的性伦理观比较》,《中国性科学》2005年1期
    ⑦ 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362页
    ① 《道藏》,第33册,第601页
    ② 《道藏》,第33册,第609页
    ③ 《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④ 《道藏》,第20册,第497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9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5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7页
    ② 道教学者卿希泰先生指出:“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为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乃是它的理论基础之一”,我们可以说,道教中人对于享乐主义生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与老庄道家所追求的理想生命境界——精神之乐、精神逍遥有着渊源关系,不过。道教中人所追求的享乐与老庄道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精神之乐存在着很大区别。
    ③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④ 葛兆光:《从出世间到入世间:中国宗教与文学中理想世界主题的演变》,《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⑤ 闻一多:《神仙考》,《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① 丁晓萍:《道教享乐观念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页
    ③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94页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28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53—55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31-2532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68—970页
    ② 《无上秘要》卷十七《众圣冠服品上》,《道藏》第25册,第38页
    ① 《道藏》第37册,第563—564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44—45页
    ① 《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②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0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8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1页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1-142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6页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页
    ③ 王天海校:《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6页
    ④ 王天海校:《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⑤ 王天海校:《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页
    ① 王天海校:《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82页
    ② 王天海校:《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页
    ③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1—472页
    ④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85—288页
    ① 刘朝谦著:《汉代诗学发微》,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2页
    ② 恒宽:《盐铁论》之《遵道》,《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① 恒宽:《盐铁论》,《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② 恒宽:《盐铁论》,《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③ 扬雄:《扬子法言》,《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④ 扬雄:《扬子法言》,《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① 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02页
    ② 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69页
    ① 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四《山静日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② 《伊川击壤集》卷九《安乐窝中诗一编》,《道藏》第23册,上海书店本,第526页
    ①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2页
    ②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①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页
    ②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页
    ③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页
    ④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2页
    ⑤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88页
    ① 郛厌潘:《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0—491页
    ② 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5页
    ③ 王弼:《老子》—章注,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① 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页
    ②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③ 晋陈寿撰 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19—320页
    ① 《五灯会元》(上),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10页
    ② 《五灯会元》(上),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53页
    ③ 《五灯会元》(上),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373页
    ① 《五灯会元》(上),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9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202页
    ② 《五灯会元》(上),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69页
    ③ 《五灯会元》(中),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373页
    ① 《道藏》,第1册,第774页
    ①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4—5页
    ②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第3页
    ③ 第819页,卷36,《道藏》第3册,《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8页
    ⑤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7页
    ② 唐魏征等撰:《隋书》(四)之《经籍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90—1092页
    ③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5—1217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16页
    ② 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太平经·太平经钞》第六卷己部。第68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09—710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9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4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2—694页
    ① 参阅吴光主编:《中华道学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337页
    ② 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7年,第416页
    ③ 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01页
    ④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台湾仰哲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⑤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5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8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46页
    ③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2页
    ④ 《太平经·太平经钞》第六卷已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9页、第76页、第67—68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8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1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4页
    ② 参阅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273页
    ③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道藏》,第6册,第344页
    ① 范晔撰:《后汉书》之《方术列传》,中华书局,第2744—2745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99页,第300—301页,第308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6—337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44页
    ③ 盖建民著:《道教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① 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37页
    ② 唐魏征等撰:《隋书》(四)之《经籍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92页
    ③ 《道藏》,第11册,第173页
    ④ 参阅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9页
    ① 《道藏》,第32册,第176—178页
    ② 《道藏》,第32册,第180—181页
    ③ 参阅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9页
    ④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卷一,《道藏》第32册,第369页
    ⑤ 《王一修真略仪》,《道藏》,第32册,第175页
    ① 《道藏》,第32册,第175页
    ② 《道藏》,第32册,第229页
    ① 《道藏》,第18册,第287—288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l页
    ③ 《道藏》,第33册,第114页
    ①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2页
    ② 《太上正—咒鬼经》,《道藏》,第28册,第368页
    ③ 《三皇内文遗秘》,《道藏》,第18册,第583—584页
    ④ 《道藏》,第28册,第367—368页
    ⑤ 刘仲宇先生推断“如律令”原为汉代官方文书中常用套语。意味公事施行当如刑律政令要求速办。巫师、方士、引入咒语,说明其咒有如律令般的威权。又加急急,则命令所召唤的鬼神依律急速执行。道教继承之,并在其句前或句中称引尊神名号,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
    ① 《道藏》,第2册,第101页
    ② 《道藏》,第2册,第101页
    ③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45—1046页
    ④ 《三皇内文遗秘》,《道藏》,第18册,第584页
    ⑤ 《道藏》,第29册,第158—159页
    ① 《道藏》,第2册,第87页
    ② 《道藏》,第2册,第140页
    ③ 《道藏》,第29册,第144页
    ④ 《道藏》,第29册,第144页
    ⑤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6页
    ① 《道藏》,第28册,第674页
    ②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1页
    ③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滓》(四),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92页
    ④ 《吕氏春秋》,《百子全书》(缩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6页
    ①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87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193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419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536-537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535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621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615-617页
    ③ 《山海经》第16《大荒西经》,《百子全书》(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5页
    ④ 《山海经》第11《海内西经》,《百子全书》(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0—1201页
    ⑤ 《山海经》第15《大荒南经》,《百子全书》(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4页
    ⑥ 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1—502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1页
    ② 《山海经》第15《大荒南经》,《百子全书》(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4页
    ③ 《山海经》第6《海外南经》,《百子全书》(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7页
    ④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上)之《坠形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26—328页
    ⑤ 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第15l—152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卷二十六,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92—601页
    ② 《韩非子》,《百子全书》(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04页
    ① 《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1页
    ③ 《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④ 《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⑤ 《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⑥ 汉班固撰:《汉书》(七)之《淮南王传》,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45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8—202页
    ②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7页
    ③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8页
    ④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51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3—204页
    ⑤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55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8—222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59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9—242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第16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5—67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11—715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1—253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1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7页
    ③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④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9页
    ① 郭庆藩撰 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544页
    ② 郭庆藩撰 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0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5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0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l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8页
    ④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9页
    ⑤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0页
    ⑥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7页
    ⑦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0页
    ⑧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2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7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8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7页
    ④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6页
    ⑤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2页
    ⑥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9—120页
    ⑦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2页
    ⑧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2页
    ⑨ 《说苑·杂言》,《百子全书》(缩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① 金正耀著:《道教与炼丹术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下册),附录五,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71页
    ② 参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6页、82—83页
    ④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1—72页
    ⑤ 《张真人金石灵砂论》,《道藏》第19册,第5页
    ①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道藏》第19册,第37页
    ② 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卷上,《道藏》第20册,第76页
    ③ 《道藏》,第18册,第857页
    ④ (唐)李延寿撰:《南史》(六),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88页
    ① 周勋初:《唐语林校证》卷六《补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3—524页
    ② 《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全唐文》卷189,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914页
    ③ 《服乳石号性论》,《全唐文》卷239,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25页
    ① 参阅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② 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5页
    ③ 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6页
    ① 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9页
    ② 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7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8-222页
    ④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945页
    ①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939页
    ②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931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中华书局,2000年版,1292页
    ④ 《吕氏春秋》,《百子全书》(缩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6页
    ① 《道藏》,第19册,第24页
    ② 《道藏》,第18册,第767页
    ③ 关于服丹中毒的记载,参阅 王卡《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① 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53页
    ② 杨立华:《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9页
    ① 《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值书》,《全唐文》卷166,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90页
    ② 《道藏》,第18册,774页
    ③ 《道藏》,第4册,第340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65—1366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97页
    ③ 《二十五史·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① 《真诰》卷10,《正通道藏》,第35册,第87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76—2377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78—2379页
    ②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79页
    ③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神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80页
    ④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阴影本,2003年版,第19页
    ② 《真诰》,《道藏》,第20册,第523页
    ③ 《墉城集仙录》卷一,《道藏》第18册,第166页
    ④ 陈赞:《道教的形成与人文形态的变迁》,《中田哲学史》,1997年,第4期
    ⑤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2—513页
    ⑥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1页
    ⑦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5页
    ⑧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6页
    ⑨ 《道藏》,第27册,第28—33页
    ① 《道藏》,第27册,第141页
    ② 《真诰》,《道藏》第20册,第498页
    ③ 《真诰》,《道藏》,第20册,第521页
    ④ 《真诰》,《道藏》,第20册,第523页
    ⑤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道藏》,第18册,第166页
    ⑥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6页
    ①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45页
    ②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5页
    ③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道藏》,第18册,第477页
    ④ 《太上感应篇》,《道藏》,第27册,第6—11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96—2499页
    ① 《真诰》卷13,《道藏》第20册,第567页
    ② 参阅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
    ①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并序》,《道藏》,第6册,第686页
    ② 《枕中记》,《道藏》,第18册,第466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6—197页,第200—201页,第204—205页
    ① 《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正统道藏》,第10册,第743页
    ② 孙思进:《千金要方》之《食治篇》,《备急千金要方》卷26《食治·序论第一》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8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之《续仙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83—2484页
    ② 参阅胡孚琛主编:《中国道教大辞典》,中田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920页
    ① 《道藏》,第25册,第10页
    ②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51、958页
    ③ 《道藏》,第28册,第243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04页
    ②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74—975页
    ① 《道藏》,第21册,第700页
    ② 《道藏》,第20册,第616页
    ③ 《道藏》,第9册,第181页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49—950页
    ① 参阅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艳朴子内篇研究》,1991年版,人民出版社,第286—287页
    ②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90—791页
    ① 《灵剑子·导引势第八》,《道藏》,第10册,第668页
    ② 《尊生八笺》卷九《延年却病笺上》,见汪茂和主编《中国养生宝典》(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9页
    ③ 《南华真经注疏》,《道藏》,第16册,第474页
    ① 宋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61—764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8页
    ③ 陈耀庭等编:《道家养生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④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4页
    ⑤ 《养性延命录》卷下,《道藏》第18册,第481页
    ⑥ 王明撰:《抱朴子·释滞》,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9页
    ① 宋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00页
    ② 宋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43页,第1248页
    ①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4页
    ②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页
    ①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8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页
    ③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4—155页
    ① 郭庆藩撰 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6页
    ② 郭庆藩撰 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1页
    ③ 葛洪将“守一”划分为“守真一”和“守玄一”由以下两段可见,《抱朴子·地真》说:“夫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守形却恶,则独有真一,故古人尤重也”。又说:“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
    ④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13页
    ⑤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16页
    ⑥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39,741,743页
    ⑦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3页
    ①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②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3页
    ③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4页
    ① 参阅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299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2003年版,第88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2003年版,第1422页
    ④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之《释滞》,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⑤ 葛洪:《神仙传》,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 《医心方》卷28,见樊友平等主编《中华性学观止》,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⑦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之《释滞》,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①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之《极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5页
    ②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之《释滞》,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③ 王明编:《抱朴子内篇校释》之《释滞》,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④ 胡孚琛 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440页
    ① 参阅胡孚琛 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33—538页
    ① 参阅胡孚琛 吕锡琛:《遁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38—543页
    ① 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道书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219页
    ② 《藏外道书》,第11册,第466页
    ① 《天仙正理筑基直论第六》,《伍柳仙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194页
    ② 张伯端说:“炼精者炼元精”。王沐浅解:《悟真篇浅解·金丹四百字解》,中华书局,1997年,第202页
    ③ 《藏外道书》,第10册,第414—416页
    ① 《皇极阖辟证道仙经·聚火开关章第四》,《藏外道书》第10册,第372—373页
    ① 《道藏》.第4册,第438—439页
    ① 《道藏》.第4册,第439—440页
    ① 《皇极阖辟证道仙经》,《藏外道书》第10册,第375—376页
    ② 王沐浅解,张伯端撰:《悟真篇浅解》,中华书局,1997年版,112页
    ③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藏外道书》,第7册,第805页
    ① 《道藏》,第4册.第440—441页
    ② 《仙佛合宗·末后还虚第九》,《伍柳仙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① 《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道藏》,第2册,第1022页
    ② 《性命宗旨·脱胎还虚》,《藏外道书》,第9册,第445—446页
    ③ 胡孚琛 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76页
    ④ 胡孚琛 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76页
    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7页
    ②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① 引自章牧:《死亡:宗教的诞生地》,《学海》,1995年,第5期
    ②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1页
    ③ 陆扬:《中西死亡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④ 叶至明:《道教与人生》,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87—1088页
    ②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1979页
    ③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1979页
    ④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8页
    ⑤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1页
    ⑥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2页
    ⑦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6页
    ①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9页
    ②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5页
    ③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8页
    ④ 司马迁:《报任安书》,班固撰:《汉书·司马迁传》(第9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735页
    ① 曹丕:《典论·论文》,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l册,第88页
    ③ 詹冬华:《时间视野中的“文章不朽”说》,《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56—257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至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4—615页
    ③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知北游》,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3页
    ④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齐物论》,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页
    ⑤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知北游》,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3页
    ⑥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养生主》,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9页
    ⑦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大宗师》,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2页
    ⑧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知北游》.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5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至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4—615页
    ①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至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7-619页
    ② 郭庆藩撰,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之《列御寇》,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63页
    ①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
    ② 参阅: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之第7章《生死之超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禅宗超越死亡的智慧有关观点参阅:皮朝纲《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中多篇文章,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 李霞认为“珍重生命”“是禅宗的一个显著特征”,“禅宗这种重生思想与道家的贵生观念正相吻合,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生命哲学。”(《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安徽史学》1998年3期,第3页)
    ② 中峰明本《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中国佛教思想资科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 天如惟则《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2《普参》,《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中华书局1987
    ④ 高峰原妙《高峰和尚禅要》,《除夜小考》,《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中华书局1987
    ⑤ 中峰明本《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示正闻禅人》卷中,《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中华书局1987
    ⑥ 天如惟则《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2《普说》,《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中华书局1987
    ① 参阅:《名家说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② 李泽厚:《庄玄禅宗漫述》,《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③ 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页
    ④ 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6页
    ⑤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9—250页
    ① 《五灯会元》(中),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517页
    ② 《五灯会元》(中),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705页
    ③ 《五灯会元》(中),中华民国八十年四月出版据中华书局1984年版印,文译出版社,第885—886页
    ① 李刚:《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① 郭郛注《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② 梁任昉撰:《述异记》,《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20—1321页
    ③ 王嘉:《拾遗记》,《百子全书》(据扫叶山房1919年石印本缩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55页
    ① (梁)吴均:《续齐谐记》,《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2册,新与书局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3年版,第986页
    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53页
    ③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97页
    ④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03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94-1896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33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29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29页
    ③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20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87-2489页
    ②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13-1914页
    ①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4页
    ② 《道门定制》,《道藏》,第31册,第713页
    ③ 《道藏》,第32册,第620页
    ④ 《道门定制》,《道藏》,第31册,第713—714页
    ① 《道藏》,第31册,第201页
    ② 《道藏》,第31册,第652页
    ③ 《道藏》,第10册,第145页
    ④ 《道藏》,第9册,第217—218、229页
    ① 杜光庭《太上黄篆斋仪》卷56,《道藏》,第9册,第367页
    ② 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33,《道藏》,第30册,第941页
    ③ 《藏外道书》,第17册,巴蜀书社,第58页
    ④ 《道藏》,第31册,第4页
    ①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第892—893页
    ② 《上清灵宝大法》卷58,《正统道藏》,第52册,第612页
    ①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道藏》,第2册,第38页
    ② 《灵宝玉鉴》,《道藏》,第10册,第144页
    ① 《道藏》,第10册,第143—144页
    ② 《道藏》,第9册,第519页
    ① 《道藏》,第9测,第499—500页
    ② 《道藏》,第9册,第369—370页
    ③ 张泽洪著:《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巴蜀书社版,1999年版,第198—199页
    ① 参阅胡孚琛:《中国道教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41页
    ② 《道藏》,第1册.第1—2页
    ③ 《道藏》,第2册,第45页,第47—48页
    ① 《太极祭炼内法序》,《正通道藏》,第17册,第485页
    ② 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③ 《道藏》,第10册,第455页
    ① 《道藏》,第28册,第776页
    ② 《道藏》,第10册,第446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57—2658页
    ① 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660—2661页
    ① 张君房编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五),中华书局,第2673—2674页
    ② 张泽洪著:《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① 刘仲宇著:《道教法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第241页,第245页
    ① 李刚著:《道教人学研究·李刚先生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 李刚著:《道教人学研究·李刚先生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
    3、(晋)葛洪著 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2年版
    4、《道藏要籍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6、《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7、(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版
    8、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1981年版
    9、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李民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4、郭庆藩撰 王孝渔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百子全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6、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藏外道书》,巴蜀书社1994年版
    18、王文锦译解:《札记译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苏舆撰 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版
    20、王焕镰撰:《墨子集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1、王明校注:《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22、郭郛注:《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守一子编篡:《道藏精华录》,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24、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5、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版
    26、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
    27、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
    28、罗大经著:《鹤林玉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9、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
    31、《五灯会元》,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2、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33、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2003年版
    34、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
    35、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3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2003年版
    38、周勋初:《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39、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40、《全唐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
    4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42、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43、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
    44、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版
    45、潘显一著:《大美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叶至明主编:《道教与人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7、上海市道教协会编:《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8、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陈兵著:《道教之道》,今日出版社1995年版
    50、陈垣著:《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51、吴光主编:《中华道学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2、卿希泰著:《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3、汪涌豪著:《中国游仙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55、葛兆光著:《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6、盖建民著:《道教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57、金正耀著:《道教与炼丹术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58、陈国符著:《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59、孙昌武著:《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
    61、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62、陈耀庭等编:《道家养生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3、胡孚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4、杨立华著:《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韦伯著:《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6、李刚:《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7、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巴蜀书社1999年版
    68、刘仲宇:《道教法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69、杨玉辉:《道教人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0、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1、李裕民主编:《道教文化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2、陈攖宁著:《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1989年版
    73、卿希泰 唐大潮著:《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唐大潮著:《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版
    75、许地山著:《道教史》,上海书店1991年版
    76、卢国龙著:《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7、王明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8、卿希泰等著:《道教常识答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9、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1—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80、李霞著:《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熊铁基著:《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2、王家佑:《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版
    83、李刚著:《汉代道教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4、卿希泰著:《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5、张金涛 郭树森主编:《道教文化管窥》,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6、李养正著:《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版
    87、胡孚琛著:《道教与仙学》,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88、张兴发编著:《道教神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川大宗教研究所主编:《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中华道统出版社2000年版
    90、洼德忠著:《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1、洼德忠著:《道教诸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2、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周绍贤著:《道家与神仙》,中华书局1970年版
    94、南怀瑾著:《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5、金良年著:《民间诸神》,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96、詹石窗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97、马书田著:《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
    98、伍伟民著:《道教文学三十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99、詹石窗著:《道教数术与文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100、卿希泰著:《刍荛集》,巴蜀书社1997年版
    10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2、朱越利著:《道经总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3、韩秉方著:《道教与民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104、王永平著:《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李远国著:《神霄雷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6、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7、詹石窗著:《道教与女性》,上海古籍出版杜1990年版
    108、詹石窗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詹石窗著:《易学与道教符号揭密》,中国书店2001年版
    110、张志刚著:《道教文化学导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11、周高德著:《道教文化与生活》,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12、洪丕谟著:《道教长生术》,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13、刘增惠著:《道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1年版
    114、葛荣晋著:《道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5、刘仲宇著:《道家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16、 余培林著:《生命的大智慧》,河北人民出版杜1988年版
    117、 李申著:《道教本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18、 孔令宏著:《从道家到道教》,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9、 戈国龙著:《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出版社2001年版
    120、 吕锡琛著:《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阐幽》,湖南出版社2002年版
    121、 罗传芳编:《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
    122、 胡军著:《道与真》,人民出版杜2002年版
    123、 刘仲宇著:《道家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24、 乐爱国著:《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5、 徐兆江著:《中华道教经纬》,京华出版社1994年版
    126、 张振国著:《返朴归真:道教与人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27、 丁培仁编:《道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128、 刘国良著:《道教养生秘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9、 刘国良著:《道教精粹》,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30、 李刚著:《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1、 汤一介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2、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76年版
    133、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134、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35、 钱穆著:《中固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
    136、 方东美著:《中国人的人生观》,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6年版
    137、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8、 皮朝纲:《中国美学体系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139、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0、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141、 丁晓萍:《道教享乐观念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42、 今道有信著:《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3、 吕大吉编:《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期
    144、 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5、 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6、 刘朝谦著:《汉代诗学发微》,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7、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三联书店2001年版
    148、 《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
    149、 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杜1998年版
    150、 樊友平主编:《中华性学观止》,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1、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2、 葛兆光著:《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3、 陆扬著:《中西死亡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4、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56、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7、 陈兵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8、 皮朝纲著:《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9、 《名家说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60、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1、 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2、 陆思贤著:《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163、 陈望衡著:《中国古典美学史》,1998年版
    164、 李生龙著:《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岳麓书杜2005年版
    165、 张松辉著:《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66、 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7、 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8、 吴平编:《名家说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69、 王孝廉著:《中国的神话世界》,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170、 皮朝纲著:《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1、 潘显一著:《从“苦”到“乐”:道教美感转化论》,《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 潘显一著:《论道教美学人格理想》,《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 潘显一著:《论太平经的“寿——美”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 潘显一著:《太平经的伦理美学思想》,《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5、 潘显一著:《从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变》,《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6、 李刚著:《道教哲学刍议》,《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
    7、 李刚著:《论太平经的生命伦理观》,《道教研究》(1)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 李刚著:《魏晋道教哲学三题》,《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9、 唐大潮著:《道教科仪与中国古老宗教仪式》,《中国道教》1997年第3期
    10、 唐大潮著:《论明清之际三教合一思想的社会潮流》,《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1、 唐大潮著:《略论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12、 郭武著:《净明道的道德观及其哲学基础——兼谈道教“出世”与“入世”之圆融》,《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3、 郭武著:《论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14、 郭武著:《神圣、凡俗与净明、忠孝》,《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5、 张泽洪著:《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16、 张泽洪著:《论唐代道教斋醮科仪》,《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7、 张泽洪著:《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存想》,《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
    18、 詹石窗著:《道教和谐观与人类整体生存》,《中国宗教》2006年第7期
    19、 詹石窗著:《道教人格完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哲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0、 詹石窗著:《道教神仙信仰及其生命意识透析》,《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1、 盖建民著:《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国宗教》2002年第2期
    22、 盖建民著:《道教符咒治病术的理性批判》,《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
    23、 李远国著:《道教的孝道思想》,《文史杂志》2002年第5期
    24、 李远国著:《道教对物种保护的贡献》,《中国宗教》2001年第1期
    25、 朱越利著:《论六朝贵族道教房中术的产生》,《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
    26、 朱越利著:《道教养生术》,《中国道教》2001年第4期
    27、 朱越利著:《论六朝方士的方中术》,《江西社会科学》2000第11期
    28、 胡孚琛著:《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29、 胡孚琛著:《道学及其八大支柱》,《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
    30、 郝勤著:《试论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的动静观》,《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2期
    31、乐爱国:《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2、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4期
    33、陈赟:《道教的形成与人文形态的变迁》,《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
    34、詹冬华:《时间视野中的文章不朽说》,《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35、李霞:《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