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向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法律规则提出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宏观调控法,尤其是宏观调控决策法。它要求我们必须对“现代民主国家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来实现宏观调控决策有效性”这个问题做出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法制虽有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法治化水平不高、经济权利供给需求严重不匹配的症结,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远不足以解决这个难题。系统研究法律调整宏观调控决策,将宏观调控决策纳入法治框架,实现其有效性目标,既是现代民主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践所需,更是我国宏观调控法律理论研究所求。
     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调整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迫使本文必须对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和具体法律制度进行全面而崭新的思考。通观全文,笔者沿着明暗两条线索,对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实现宏观调控决策有效性是本文的一条明线索。专业性与民主性的平衡是宏观调控决策法律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本文的一条暗线索。法律调整宏观调控决策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这是规范层面上的研究;以目标为导向,吸纳经济学、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研究成果,探寻影响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进而构建其法律结构,这是实证层面上的研究;沿着法律结构的线索,研究如何从可能不是最优化的现实制度过渡到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度,这是工程层面上的研究。
     第一章宏观调控决策的实质及其对法律调整的影响本章的核心内容是沿着“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的分析路径,对宏观调控决策的实质进行剖析,进而考察了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应当法治化这个基本法律问题。文章提出了“宏观调控决策是宏观调控的核心”,“宏观调控决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决策”、“宏观调控决策是程序化决策”、“宏观调控决策是团体决策”和“宏观调控决策是规则性决策”五大命题,从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地位、决策主要内容、决策常规性、决策机制和决策表现形式五个方面对其实质进行诠释,进而得出结论:宏观调控决策就是制定财政政策(法律)和货币政策(法律)的行为或过程,对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就是对制定财政政策(法律)和货币政策(法律)行为或过程的规范。
     以此为基础,文章从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决策内容三方面论证了宏观调控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认为决策主体有限理性和邪恶假设的固有属性、决策过程的复杂性、财政货币政策自身的运行规律及协调需要决定了宏观调控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应当法治化的命题还必须建立在可行性分析基础之上。文章对否定宏观调控(决策)法存在的“法律、政策区分说”进行了反驳,一方面,认为经济波动、宏观调控手段的不确定性存在程度之分,其是否足以导致宏观调控实体法的生存危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认为宏观调控(决策)法既是对行政法的一种延续,也是一种断裂。宏观调控(决策)法与行政法原理存在相通性,但也存在特殊性:行政法解决的基本矛盾是行政权与公民权之间的矛盾,其法律制度的设计偏政治性和民主性;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专业性与民主性之间的平衡,其法律制度的设计偏技术性和专业性。最后得出宏观调控决策应当法治化的结论。
     第二章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结构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对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进行构建,这既是对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的理论构建,又是全文写作的逻辑线索。
     文章考察了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的开放性特征,提出法律实用主义的理念,采用一种点对点、选择性的,重点围绕具体问题的普通法研究思路与宏观调控决策法的研究更具契合性。文章认为,确定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的依据应该沿循目标导向的功能主义思路,通过确定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核心要素的方法对其进行构建。借鉴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关于宏观调控决策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并经绩效标准、民主标准和法律技术标准的衡量,文章提出,决策独立性、参与性、透明度和问责性是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的核心要素。
     另一方面,文章在考察决策独立性、透明度、参与性、问责性与决策有效性之间的关联时,发现两个规律:其一,决策独立性对决策有效性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保证决策主体专业决策空间而实现,决策透明度、参与性和问责性对决策有效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决策主体专业决策空间的制约而实现;其二,这种正相关性存在于一定范围内,“适度”是法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解决途径是通过决策透明、决策参与、决策问责对决策独立的制衡来实现的。因此,法律保障上述正相关关系的核心在于平衡决策专业性与民主性这对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平衡决策自主权与知情权、决策自主权与参与权、决策自主权与监督权之间的矛盾。
     最后,在构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结构方面,宏观调控决策法律应以解决决策专业性与民主性这个基本矛盾为主线,具体分解为决策自主权与知情权、决策自主权与参与权、决策自主权与监督权三对矛盾,分别由宏观调控决策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决策参与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加以解决,三大法律制度也相应成为宏观调控决策法律结构的主体部分。
     第三章宏观调控决策信息公开与法律调整本章的核心内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保障宏观调控决策信息的适度公开,平衡决策自主权与知情权这对矛盾。
     文章以信息公开范围、信息公开程序及方式、信息公开的监督为主要内容,对货币政策决策和财政政策决策的信息公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货币政策决策信息公开中,文章考察了美、英、欧元区和日本的相关法律,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信息公开范围的确定。应将各国立法规定的共性内容作为我国信息公开的内容;对尚存争议的内容,应结合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到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应当量化以及决策会议记录是否应当公开两个争议问题,我国量化货币政策目标存在制度障碍——中国人民银行缺乏独立性;且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会议并没有采用合议制,投票结果意义不大,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公开值得怀疑。因此,应尽快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将货币政策委员会由议事咨询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并通过规范的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决策,将会议记录和表决结果进行公开。第二,信息公开程序及方式。我国应根据信息重要性选择不同效力级的公开方式,发挥例外信息规定与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相互支撑作用。第三,信息公开监督。我国要充分发挥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功能,并在具体法律制度上进行改进。
     在财政政策决策信息公开中,文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预算信息公开范围。我国应当在立法上具体规定预算前报告的编制和公开事宜;应保障预算决策信息公开的完整性;为保障预算审批过程的公开,可以通过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明确规定人大会议以外会议的公开问题;立法应对预算公开的内容进行具体化规定,在预算大类、款的基础上,细化预算科目,设立分项目、分部门的数据并附以必要的说明材料。第二,预算决策信息公开方式。容易理解、及时和准确可靠是选择预算决策信息公开方式的原则;我国预算报告的审议和公开应按照法律的形式和程序进行;法律应规定,一般情况下,预算决策草案应该提前一段时间向人大代表发送,为其审议提供足够的思考判断时间,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缩短提前时间,对于公众而言,预算决策信息应该与决策过程同步公开。第三,预算决策信息公开的监督。应加强对全国人大的监督和对预算决策信息真实性的监督,增加对预算使用会计政策的规范,法律应规定,各项预、决算及执行报告所采行之会计政策应一致,任何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不同的作法,应加以说明,会计政策如有变更需要,其变更与理由应予揭露,并调整前期报告。
     第四章宏观调控决策参与与法律调整本章的核心内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保障对宏观调控决策的适度参与,平衡决策自主权与参与权这对矛盾。
     文章根据决策参与的不同深度,将宏观调控决策参与分为有决策权参与和无决策权参与两种类型,重点阐述了非正式咨询、公开方案供公众评论、公众通知和评论程序、公开听证、顾问机构、投票表决机制六种公众参与形式,并分析了参与形式与参与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出结论:“专业性与民主性”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参与类型和参与形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货币政策决策适宜于前述两种参与类型,投票表决形式、专家论证形式(顾问机构)和非正式咨询形式是其适宜的参与形式,进而文章对投票表决法律制度和专家论证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和完善。关于投票表决法律制度,应赋予央行分行一定席位的决策投票权;应优化现有的委员会人员构成,加大分行代表、学术界和实务界代表、减少其他横向经济管理部门的人数或限制其投票权;协调委员会的投票表决机制与行长负责制,不能失去委员会投票多数决的本质特征,法律可以直接规定一人一票,同票同权,最多赋予委员会主席在票数等同时的最后决定权。关于专家论证法律制度的设计,要克服专家论证符号化、空洞化的问题,立法需要规定专家选择的平衡机制,确立专家论证的公开制度,保障专家的决策参与权。
     财政政策决策的主体——预算决策同样适宜于前述两种参与类型。公开方案供公众评论和公开听证是适合预算决策的参与形式。针对地方政府参与预算编制不足的问题,应建立由各级政府编制主体为组成人员的预算编制委员会,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充实地方政府的预算编制参与权。针对预算听证的立法缺位问题,应在遵循立法听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考虑两点制度设计上的特殊之处:其一,预算对听证的适用要广于其他专业领域的决策问题,在预算编制和审批环节都应当进行预算听证;其二,相对于一般立法听证,预算听证对听证陈述人的广泛性和专业性均有较高要求,法律应该明确规定,预算编制应遵循易懂原则,对听证陈述人进行“内部专业升级”,增添对预算草案的专家解释环节,对听证陈述人进行“外部专业升级”。
     第五章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责任本章的核心内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责任的理解和设置来平衡决策自主权与监督权这对矛盾,以促进宏观调控决策有效性的实现。文章研究了宏观调控决策主体的决策法定义务,决策违法行为的判断和法律责任的追究三大问题,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决策的特殊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分析。
     文章借鉴公司法上的董事受信义务,将决策法定义务称为“受托义务”,包括宏观调控决策主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之上的忠实义务和宏观调控决策主体应当以适当的注意管理宏观经济以免国家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注意义务。在决策违法行为的判断上,考虑到违反忠实义务的决策违法行为类型较为固定,可以采用列举加概括式的立法方式加以明确;对违反注意义务的决策违法行为类型,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董事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商业判断规则引入到宏观调控决策领域,称为“专业判断规则”。在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追究中,违法决策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是经济管理责任,其实质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其制裁方式表现为限制或剥夺其宏观调控决策权和纠正、调整其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上,要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强化司法追究机制。
     在货币政策决策法律责任部分,文章主要研究了决策独立性对法律责任追究的影响,得出结论:决策独立性并不排斥法律责任追究的适当性;决策自主权及其法律责任应统一于同一法律;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货币政策决策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在追究货币政策决策主体法律责任时,应当以故意和重大过失为其主观要件。
     在财政政策决策法律责任部分,文章认为财政政策决策法律责任的特殊性源于其决策过程的阶段性以及涉及主体的多元性,并结合我国预算决策法律责任立法缺陷,研究了编制环节、审批环节和调整环节的预算决策法律责任,得出结论:编制环节预算决策法律责任的惩罚力度过轻;审批环节,全国人大应当享有预算修改权,立法应规定预算方案未通过的法律责任;追究预算调整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要对其定义进行科学界定,并对预算调整依据、调整幅度和调整程序进行完善。结论部分,文章再次阐述了专业性与民主性是宏观调控决策法律所解决的基本矛盾的观点,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presents a serious challenge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legal rules. It is the macro-control law, in particular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which bears the brunt of the challenge. It requires that we must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that "how do modern democratic states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rough designing of their legal syste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macro-control legal system, despite considerable progress, still remains many problems, which include that the rule of law level is not high, the supply and needs of economic rights are not in balance, the exist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re not enough to solve the problem. Systemic study of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ncorporating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nto the framework of rule of law to achieve its goal of effectiveness, is not only needed by the practice of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of the modern democratic countries, but also required of China's macro-control legal theory.
     A lack of a systematic study on legal regulation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eads this article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legal structure of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specific legal system. In this article, I will study three level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s along the trail of both light and shade. How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rough system design is a light clue of this article. The balance of professionalism and democracy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deserving to be addressed as a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is a dark thread of this article. What should be the aim of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macro-control policy? This is a kind of normative research. A goal-oriented research, taking research achieves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exploring the constraints which impacts the achievement of goals, and thus to build its legal structure, which is a positive research. Along the clues of the legal structure, a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ransferring an actual system to a more ideal one, is a projective study.
     ChapterⅠis on the substanc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its impacts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The core contents of this chapter are analysis of the substanc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following the analysis path of "management science, economics——law", and then examination of a basic legal issue that if should the rule of law. This paper presents five propositions, which ar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s the core of macro-control",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s mainly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macro-control decision is a programmed decision-making",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s a corporate decision-making" and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s a regulative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legal statu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e main content of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routin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and decision-making forms, the article interprets five aspects of the substanc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then concludes that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s the process of making fiscal policy (law) and monetary policy (law), and the legal adjustment of macro-control policy is the formulation of process of making fiscal policy (law) and monetary policy (law).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from decision-making body,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ontents of decision-making,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legalization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holds that the need for legalization i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inherent properties of limited rationality and herein evil of a decision-making body, the complexit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operation rule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and need for coordination. The proposition that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legalized must also be based on feasibility analysis. The article refutes the theory of "legal, policy distinction", which holds that there are no macro-control laws (policies), and considers that on one hand, 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in terms of degree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uncertainty of macro-control means, which remains need to analyze specifically that if these factors sufficiently lead to survival crisis of the substantive macro-control law; tha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is not only an extension, but also a frac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science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peculiarities. Administrative Law resolves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xecutive power and civil rights, and the design of its legal system is decline to political and democratic.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resolves is the balance between professional and democracy, and the design of its legal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issu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achieves that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legalized.
     Chapter II is on the legal structur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e core of this chapter is to construct the legal structur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which is not only a theory construction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but also the logic writing clues of this tex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openn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gal structur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adopts the idea of legal pragmatism that using a train of common law research thought, which includes point-to-point, selective, focusing on specific issues surrounding, fits the study on macro-control law better.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o determine the legal structure of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thinking way of Functionalism that constructs legal structure by determining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m. Drawing on research results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political sci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measuring by the performance standards, democratic standards and the legal technical standard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ce, participation,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are the centre elements of legal structur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On the other hand, when stud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ce, transparency, participation,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ecision-making, this article found two rules: first, the role in promot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decision-making by independence of decision-making is achieved through ensuring decision-making body of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space; The role in promoting effectiveness of decision-making by transparency, particip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decision-making is primarily achieved by constraints space of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of a decision-making body. Second, th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moderate" is a heart issue that law should address, and the resolution is relied on checks and balances between transparence, participation, accountability and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t. Therefore, the key point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above lies in the balance professionalism and democracy of decision-making, manifested in a balanced contradictions of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right to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participation,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supervisory powers.
     Finally, in building the legal structure of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law should be to mainly address a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cision-making specialty and democracy, specifically broken down into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right to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supervisory powers, respectively resolved by information open system,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system and legal liability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which are correspondingly the main body of the legal structure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Chapter III is related to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publicity and legal regulation. The kernel of this chapter is how to protect moderate an opennes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legal regulations, and to balance the power of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the right to get information.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nitoring means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On 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publicity, the article examines relevant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the euro zone and Japan,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determine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common contents of national legislations should be as the cont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w; those controversial cont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dopting a concrete analysis on specific issues. There are two contentious issues: if the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should be quantifiable and if decision-making meeting records should be open to public. In fact, China's monetary policy quantitative objective has an obstacles——lack of independenc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the main decision-making body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State Council, whose meetings do not adopt collegiate system, which leads to voting result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and whether they can be opened remains questionable. Should therefo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 amended as soon as possible,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for legislative advisory body be enhanced to a decision-making institution, and standardized decision-making be used by way of poll, the results of the meeting and votes be on open records. Second,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China should choose a classified information publicity system to explore the mutual upholding between exception of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d crypto-censorship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Third, the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formation public supervision. Chin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legislative oversigh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judicial oversight functions, and improve the specific legal system.
     As to fis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article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as for the scope of budg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hina should specify pre-budget report preparation and publicity matters in legislation,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the disclosed budget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e openness of budget approval process, we can modify the rules of procedure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learly regulating the publicity problem other than those of in the session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egislations should specify the scope of in budget publicity, based on budget categories, sections, details budget accounts, the data of establishment of sub-item and sub-sector together with the necessary explanatory materials. Secondly, as regards the means of budget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publicity, easy to understand, timely and accurate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is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a disclosure approach. The consideration and publicity of budget report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legal form and procedures. The law should provide that,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draft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sent to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advance for their consideration and making judgments within adequate time, while during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time advanced may be appropriately shortened. For the public, the publicity of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synchronized with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rd, as far as the public supervision on budget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and increase the oversight of budget using of accounting policies. Laws should provide that the accounting policy of pre-and final account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on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port. Any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differ to general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made clear. If there is any need to change in accounting policy, the changes and rationale should be disclosed and the pre-report should be accordingly modified.
     Chapter IV passes to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and legal regulation. The nucleus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how to legally ensure the moderate participation in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and to balance power of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right to participation.
     The chapt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pths in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divides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into two types of participation, authorized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and unauthorized decision-making participation. This part is focusing on six for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the informal consultation, circulation of regulatory proposals comment, public notice-and-comment, public hearings, advisory body, the voting mechanism, and analyzes the matching relation between forms and types of participation and concluded that the balance of power of "specialty and democracy"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selection of types and forms of participation.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is suitabl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two kinds of participation and voting by ballot, discussion by experts (advisory bodies) and informal consultation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m of participation. The part then discusses and perfects the voting by ballot and discussion by experts. With regard to voting regulations,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branches of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be given seats in the decision-making. We should optimize the composition of existing committees by increasing branch representatives, representatives of academia and practitioners and reducing representatives who are from other horizontal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he vote mechanism of Coordinating Committee and presidential accountability should not los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a majority-rule voting in the Commission. The law can impose one person one vote with the same right and give th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s power of final decision when same vote’s situation happens. As to expert advisory system, legislations should overcome the question of symbolic and hollowing, provide a balancing mechanism of choice of experts, establish an open system for discussion by experts, and ensure experts’right to participate in decision-making. The main part of fis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is suitabl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two kinds of participation too. The public notice-and-comment and public hearing are appropriate forms of participation in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local government involved in budgeting making, the budget making committee should be mainly composited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 enrich the local governments’right to participate in budgeting making. Pointing at the absence of legislation for the budget hearings, it should have follow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egislative hearings,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design of two systems. First, the budget hearings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including in budget prepar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budget sessions. Second, relative to the general legislative hearings, the budget hearing putts higher requirements of breadth and professionalism on the speaker. The law should be clear that budget preparat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asily understanding, specialized upgrading the speaker in-house, and added the expert interpretation of part of the draft budget, upgrading the speaker out-house.
     Chapter V focuses o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balance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wer of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supervision power,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and setting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is part studies legal obligations of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the judgment of unlawful decision-making acts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pecifically analyses special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Drawing on director fiduciary obligations of Company Law, the article names a legal obligation of decision-making as "fiduciary obligation", including duty of loyalty that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body should place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ver departmental interest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and appropriate attention obligation that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manage state macroeconomic o as to avoid the state's macroeconomic dramatically fluctuation. The judgments of illegal acts in decision-maki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s breaching duty of loyalty are more types of fixed and can be cleared through listing and summarizing. For the violations of attention obligation, the legislation should learn from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introduce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directors’care duty——a business rule to the field of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known as "professional judgment rule." At the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of legal accountability, the main forms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are economic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which essence is a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punishments include limiting or depriving them of their macro - control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correcting, adjusting their macro-contro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In the leg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judicial review system to enhance judici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In the legal liability of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the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impact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ce putts on of the legal accountability, and concludes that decision-making independence does not exclude the adequacy of the legal accountability; the decision-making autonomy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same law; the executive should not become a body to investigate 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to look into legal liabilitie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body, should be intentional and gross negligence of its subjective element.
     In the part of legal liabilities of fiscal policy decision-making,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special nature of legal liability stems from its step by step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diversity of decision-making body. Combined with the defect on legal liability in our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legislation,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legal liabilities in process of draft, approval and adjustment of the budgetary decision-mak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punishment in draft process is too light; in the approval session, the NPC should enjoy the right to amend the budget, and the legislation should provide the legal liabilities for failure to pass the budget plan; the premise to look into the legal liability of budget adjustments is to define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and to perfect the regulation, scope and procedure of budget adjustments.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the article again explains that the specialty and democracy are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that macro-control decision law should resolve, and pointes out the issues that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1 See Chortareas, G.., Stasavage, D. and Sterne, G., Does It Pay to be Transpar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Central Bank Forecast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vol. 84, 2002, pp.99-117; See Maria Demertzis and Andrew Hughes Hallett, 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ve,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3639. London ,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January, 2003; See Cary Coglianese,Heather Kilmartin,Evan Mendelson,Transparen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Rulemak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 2009, p.924; See Ernest Gellhorn ,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Yale Law Journal, vol.81, 1972, p.359; See Stigliz, J.,“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in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 2001; Jean-Marc Gollier,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 an Evolving World, Buffalo Law Review, vol.55, 2007, p.613.
    1参见韩保江:《五年调控特点鲜明》,载《瞭望》2008年第9期。
    2参见赵雪芳:《有限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与宏观调控模式选择——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孝德》,载《中国金融》2007年第16期;参见袁奇峰、马晓亚:《住房新政推动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对“国六条”引发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建设大讨论的评述》,载《城市规划》2007年第11期;参见贾康、刘军民:《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载《财政研究》2007年第7期;参见丁悦、李崇明、丁烈云:《均衡理论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
    3参见江波:《房价调控方向的转变与地方政府公共责任的思考》,载《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8期。
    1吴超林:《从关注短期稳定到探讨长期增长——现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演进及启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2吴超林:《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论争与反思》,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3王建:《论宏观调控必须转轨》,载《中国税务》2007年第12期。
    1参见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2参见余华义:《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弱化及其治理》,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1期。
    3参见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参见赵萌:《宏观调控效果与体制障碍分析》,载《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10期。
    1参见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2参见吴元元:《调控政策、承诺可置信性与信赖利益保护——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下的宏观调控法治构建进路》,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6期。
    1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之间不是截然分离的,存在交叉;专业性与民主性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回应性关系和制衡性关系。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1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2参见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0页。
    3参见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1参见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123页。
    2参见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3参见王全兴、管斌:《宏观调控法论纲》,载《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参见邱本著:《经济法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5页。
    1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2方志耕等编著:《决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参见[美]斯蒂芬·P.罗宾斯、[美]大卫·A.德森左:《管理学原理》,毛蕴诗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4 [美]斯蒂芬·P.罗宾斯、[美]大卫·A.德森左:《管理学原理》,毛蕴诗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1参见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2参见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陈东琪、宋立:《健全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和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http://www.cei.gov.cn/LoadPage.aspx?Page=ShowDoc&CategoryAlias=zonghe/jjfx&ProductAlias=50lt&BlockAlias=50hgjj&filename=/doc/50hgjj/200711080577.xml,(访问日期:2007年11月7日)。
    2参见钱颖一:《宏观调控不是市场监管》,载《财经》2005年第5期。
    1参见[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2参见[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参见[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4许小年著:《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页。
    1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620页;李曙光:《宏观调控的法律视野》,载《法人》2004年第6期。
    2吴敬琏著:《呼喊法治的市场经济》,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4页。
    3值得说明的是,有学者提出,宏观调控规范的对象是社会需求总量,并不包括供给总量。市场经济中的政府既不可以也不能够管理供给,因为政府不可能比价格机制更有效地衔接供给与需求。参见许小年著:《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2页。但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宏观调控是干预总供给的。
    1参见李曙光:《宏观调控的法律视野》,载《法人》2004年第6期。
    2参见卢为民著:《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 NBER Website, at www.nber.org/cycles.html,Dec.25, 2009.
    2泰勒规则是经济学家约翰·泰勒对调节联邦基金利率的规则总结,具体为:i=π+r+a1(π-π?)+a2(Y-Y?)。
    1头脑风暴法的方法是:团体领导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然后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不允许任何批评,并且所有备选方案都要记录下来,留待稍后再作讨论和分析。名义团体技术的方式是:团体成员必须出席会议,但他们要独立行事,秘密写下问题领域的清单或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电子会议的方法是将名义团体技术与尖端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它是将问题显示给决策参与者,决策者将自己的回答打在计算机屏幕上,个人评论和票数统计都投影在会议室的屏幕上,这是一种匿名、真实和迅速的团体决策方法。
    1关于法律政策的研究,在法理学界属于一个新兴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法律政策学派”。
    2参见李道揆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67页。
    1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2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3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
    4胡平仁:《法律政策学的研究路向》,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5期。
    5参见付建光:《“公共政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条第1款规定,发布与履行人民银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是其基本职责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查监督:(一)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二)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三)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四)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五)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六)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七)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八)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九)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前款所称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是指国务院决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3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6条规定:“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违反有关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区别不同情形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日]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张丹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1易纲、张帆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6页。
    1参见[美]詹姆斯·G.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1该现象是由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Kydland and Prescott)首先提出。See Kydland , Finn E. and Edward C. Prescott, Rules Rather and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5, 1977 .
    2参见易纲、张帆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6页。
    1有学者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但笔者在美联储网站上搜集到的由联邦储备委员会出版的《联邦储备系统的目标与功能》一书明确指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且其成员是由联邦储备委员会7位理事和5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组成,因此,笔者将其列为决策机构。参见Maureen Burton, Reynold Nesiba, Ray Lombra:《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导论》,惠超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 See Policy Basics: Introduction to the Federal Budget Process,at http://www.cbpp.org/files/3-7-03bud.pdf, Feb.26, 2010.
    2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是:1951年诺贝尔奖得主米德(James Meade)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提出政策组合的思想;1952年诺贝尔奖另一得主丁伯根(Jan Tinbergen)通过论证调控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的关系得出著名的“丁伯根法则”后由诺贝尔得主蒙代尔(Robert Mundell)发展为“蒙代尔政策指派法则”,并提出经典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内外平衡模型”,并由弗莱明(Fleming)、多恩布什(Dornbusch)以及克鲁格曼(Krugman)和威廉姆斯(Williamsan)等人发展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1参见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2参见郝铁川:《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政策调整》,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2期。
    1这里是指宏观调控实体法的存在,并不是指能不能由法律调整,因为宏观调控能够由法律调整本身没有争议,只是调整的范围存在不同理解。
    2郝铁川:《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政策调整》,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2期。
    1参见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1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稳定与增长——宏观经济学、自由化与发展》,刘卫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参见郝铁川:《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政策调整》,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2期。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萧琛主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32页。
    1郝铁川:《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政策调整》,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2期。
    2沈岿等:《传统行政法控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1期。
    1参见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参见李娟著:《行政法控权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114页。
    3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4关明凯著:《法律的三维透视——对法的价值、规则、事实的统一性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1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3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4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5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256页。
    1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参见张千帆:《认真对待实用主义——也谈中国法学应该向何处去》,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
    1参见付子堂著:《法理学进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2李清池著:《商事组织的法律结构》,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5-66页。
    3李清池著:《商事组织的法律结构》,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1参见刘燕著:《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魏斯曼:《可证实性》,载弗卢编:《逻辑与语言》,巴兹尔、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63年版,第117-144页。
    3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此处将“开放结构”翻译成“空缺结构”。
    4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任何法律体系都是具有开放性的。但是宏观调控决策法律内容的变动性尤其是非体系化的特征极为明显,笔者认为其具有一种开放结构。
    5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一方是各级政府,另外一方是企业和消费者。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还规定国家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内可以亲自经营公共企业。参见[德]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谢立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页。
    1指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
    2 [德]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谢立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页。
    3《欧洲共同体条约》第28条。
    1参见张建伟著:《法律、经济学与国家治理——法律经济学的治理范式与新经济法理学的崛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2参见史际春著:《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参见侯作前、潘爱叶:《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参见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1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117页。
    2参见李昌麒、胡光志:《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3参见李昌麒、胡光志:《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1 [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2 [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3 [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4 [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5页。
    1王诚:《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及其理论发展》,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
    2参见王诚:《经济稳定:宏观调控的首要和基本职责》,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参见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4参见王诚:《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及其理论发展》,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
    1参见方阳娥、张慕濒:《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载《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
    2影响宏观调控决策有效性的因素如时滞问题很难被法律保障或限制,而作者考察宏观调控决策影响因素的目的在于法律制度的构建完善,因此诸如此类的影响因素笔者不予考察。
    1参见钱小安著:《货币政策规则》,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4页。
    2通货膨胀率是绝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3参见[美]乔治·考夫曼:《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陈平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502页。
    4参见范方志著:《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5参见陈奉先、涂万春:《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研究述评》,载《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参见陈奉先、涂万春:《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研究述评》,载《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参见范方志著:《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6页。
    1参见钱小安著:《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24页。
    1 See Cary Coglianese,Heather Kilmartin and Evan Mendelson,Transparen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Rulemak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 2009, p.924.
    1参见徐亚平:《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2 See Chortareas, G..,Stasavage, D. and Sterne, G., Does It Pay to be Transpar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Central Bank Forecast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vol. 84, 2002, pp.99-117.
    3 See Maria Demertzis and Andrew Hughes Hallett, 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ve,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3639. London ,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January, 2003.
    4徐亚平:《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1参见李广舜:《国内外财政透明度研究成果综述》,载《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2蒋永穆:《传导机制行为反应: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参见李广舜:《国内外财政透明度研究成果综述》,载《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1 [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1这种关联度也非常明显,其中1970-1995年期间的显著水平为5%,1980-1995年期间的显著性达到了1%的水平。
    2参见[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201页。
    1 [美]小威廉·T·格姆雷、斯蒂芬·巴拉:《官僚机构与民主——责任与绩效》,俞沂暄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 See Cary Coglianese,Heather Kilmartin,Evan Mendelson,Transparen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Rulemak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 2009, p.924.
    3 Ernest Gellhorn ,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Yale Law Journal, vol.81, 1972, p.359.
    4参见[澳]皮特·凯恩:《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罗李华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9页。
    1 See Stigliz, J.,“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in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 2001.
    1 Jean-Marc Gollier,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 an Evolving World, Buffalo Law Review, vol.55, 2007, p.613.
    2参见张千帆:《政府公开的原则与例外——论美国信息自由制度》,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1之所以说是“主要”,因为决策透明度、参与性与有效性之间不仅存在制衡性一面,还存在回应性一面。
    1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之间不是截然分离的,存在交叉;专业性与民主性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回应性关系和制衡性关系。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1各国信息公开法对其适用机关的规定一般是行政机关,而不包括司法机关和议会(英国除外)。如美国的《自由信息法》规定的适用机关是行政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和议会;日本的《信息公开法》规定的适用机关是行政机关,不包括法院、国会,也不包括地方公共团体,具体包括六类机关:内阁设置的机关和内阁所辖之下设置的机关,内阁府、宫内厅以及《内阁府设置法》规定的机关,《国际行政组织法》第3条第
    2项规定的机关,《内阁府设置法》及《宫内厅法》规定的特别机关,设施机关和特别机关中由政令规定的机关,会计检查院;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机关也是指行政机关。
    1“禁烟”是指破除货币政策神秘的烟雾,指货币政策决策信息公开。
    2参见[美]伊森·哈里斯:《伯南克的美联储》,郭宁、汪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3参见《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http://www.pbc.gov.cn/zhengwugongkai/zhengwugongkaixinxi/gongkaibaogao.asp,(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预测方法对目标期的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得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如果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结果低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结果接近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保持货币政策不变。资料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E9%80%9A%E8%B4%A7%E8%86%A8%E8%83%80%E7%9B%AE%E6%A0%87%E5%88%B6,(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1参见程均丽著:《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英格兰银行法》第11条。
    3《英格兰银行法》第12条。
    4英格兰银行网站,http://www.bankofengland.co.uk/monetarypolicy/framework.htm,(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1参见闫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透明化趋势及论证》,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1期。
    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12个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签订。该条约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的合称,是对《罗马条约》的补充,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
    1参见王剑、李仙凤:《欧、美、日货币政策立法比较与借鉴》,载《财经界》2008年第3期;程均丽著:《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1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向国会提交报告的行为,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一种监督行为或责任行为,因为公开行为面向的对象是公众,但是美国国会是向公众开放的,所以在这里向国会提交报告的内容也是向公众开放的,因此,这里也将报告中涉及的信息作为公开的信息范畴。
    2参见Willem F. Duisenberg:《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张敖、胡秋慧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1参见程均丽著:《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王剑、李仙凤:《欧、美、日货币政策立法比较与借鉴》,载《财经界》2008年第3期。
    2笔者将投票结果和会议记录并列,是为了强调投票结果的公开问题,事实上,投票结果往往被包含在会议记录之中。
    1 See Nergiz Dincer, Barry Eichengreen, 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Updates, Theoretical Inquiries in Law, vol.11, 2010, p.75.
    2 See Andrew Clare & Roger Courtenay,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News Announcements on Securities Prices Under Different Monetary Policy Regimes ,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No. 125, 2001.
    3 See Tony Caporale, Kevin B. Grier, A Political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Real Fed Funds Rat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41, 1998, p.409.
    1 [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第三版),刘璟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58页。
    2 See Alexander Sellinger, Backdoor Bailout Disclosure: Must the Federal Reserve Disclose the Identities of its Borrowers Under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rdham Journal of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 vol.15, 2009, p.259.
    1总理负责制召开的会议,或者不投票,或者投票意义不大。
    2参见洪德生、胡嘉智:《中央银行法修正之看法》,国立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论文2002年第0039号。
    3 (1)根据总统行政命令中规定的准则,明确核准为出于国防或外交利益必须保守的秘密,并且在实际上已正确地按照总统的此项行政命令纳入保密范围。(2)完全属于行政机构内部的人事规则和惯例的。(3)法律明确准许免于公布的。(4)商业机密以及从第三方获得的、特许的商业或金融保密信息。(5)除了与该机构进行诉讼的机构之外,其他当事人依照法律不能利用的机构之间或机构内部的备忘录或文件;(6)如果透露会构成明显的对属于个人隐私的医疗档案或类似的材料的不正当侵害。(7)为执法而搜集的调查记录,且如果透露会发生干扰执法程序、剥夺一个人受公平审判或者公正裁决的权利;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不正当侵犯;在刑事执法机构刑事调查过程中搜集情况的记录,或在一个机构进行合法的关于国家安全情报的调查中,透露由秘密来源提供的秘密信息;透露调查的技术和程序或者来源;危害执法人员的生命或者身体安全。(8)金融管理部门为控制或监督金融机构的行政机关而准备的检查报告、工作报告或者情况报告中的信息。(9)关于油井的,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信息和资料。1 8类绝对例外信息:(1)申请人可以用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即使需要付费才能获得这些信息。(2)与国家安全部门有关的信息,由政府部长签字的证明就可以构成例外的证据。(3)法庭记录等材料。(4)议会特权,由下院议长代表下院,或由议会秘书代表上院签字的证明,是免于公开的证据。(5)损害公共事务的有效履行(仅适用于议会两院的信息)。(6)个人信息,如果申请人需要自己的信息,根据“1998年数据保护法”已经获得这一权利,如果申请获得第三人信息,公开这些信息侵犯数据保护原则。(7)在机密状态提供给政府的信息。(8)其它法律禁止公开,或公开会引起“蔑视法庭”的信息。17类相对例外信息:(1)准备在未来出版的信息;(2)国家安全(不是与国家安全部门交流的信息,因为这属于绝对例外信息);(3)国防;(4)国际关系;(5)英联邦内部关系;(6)经济;(7)政府部门的调查与诉讼;(8)司法;(9)审计职能部门;(10)政府政策的形成等;(11)公共事务的有效履行(除了一会两院拥有的信息);(12)与女王及皇室的通信;(13)健康与安全;(14)环境信息;(15)个人信息;(16)法定的职业特权;(17)商业秘密。
    1笔者认为,决策者决策自主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面性,既有回应性的一面,又有矛盾性、制衡性的一面。如通过公开决策信息能够使民众准确了解决策,形成稳定的预期,做出可预见的行为,以实现决策的有效性,对一些决策信息公开的限制也是出于防止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因素的考虑,这是两者回应性关系的一面。但通过公开决策信息又能够使民众对决策者的决策行为进行监督,这体现为矛盾性、制衡性的一面。各国在信息公开范围这个问题上,更多的表现为回应性还是制衡性,这取决于该国决策信息总体的公开度。如欧元区整体的信息公开度较高,其对会议记录的不公开,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回应性关系的体现,但我国整体的信息公开度较低,从决策程序到决策信息基本都是原则性公开,则对信息公开的限制可能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制衡性关系。
    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方式与程序的区分问题。笔者发现,不少文献对信息公开方式和程序的内涵界定不一。有的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作为信息公开的两种方式,但有的文献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作为信息公开的两种程序,而将公开信息的载体如网络公开、公告公开等作为信息公开的方式。基于此,笔者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理解为准,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作为信息公开的程序,而将信息公开的载体作为信息公开的方式。
    1 See Cary Coglianese,Heather Kilmartin,Evan Mendelson,Transparen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Rulemak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 2009, p.924.
    1根据美联储网站和美国国会网站资料翻译整理。
    2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主要由美国《信息自由法》调整,该法被编入《美国法典》第5编第552条。
    1 See Marcelo Rafael Tavarone, The Argentine Monetary and Financial Framework, NAFTA: Law and Business Review of the Americas, vol.5, 1999, p.136.
    1第(1)项的内容是对必须在《联邦政府公报》上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的信息公开义务的规定;第(2)项的内容是对行政机关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法规,提供下列文件供公众查阅复制的信息公开义务的规定;第(3)项的内容是对依申请公开程序的信息公开义务的规定。
    2尽管负责信息审查的信息专员办公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从属于政府部门,但是信息专员是由大臣提名,女王任命,负责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报告,判断裁决信息“保密”和“公开”的边界,更偏重于行政机关,因此将其放在本处一并讨论。
    3《中国人民银行政务主动公开制度》第12条。
    1《中国人民银行依申请公开制度》第24条。
    2《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第23条。
    3参见吴妮:《英专设机构监督政府信息公开》,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Info.asp?NewsID=130791,(访问日期:2010年3月4日)。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至18条列举的特殊情况。
    2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3参见[日]盐野宏:《行政法总论》,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4参见赵正群、宫雁:《美国的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
    1参见[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2有些税式支出的项目也会通过预算的方式进行决策。
    3预算本身是法律的观点,为欧美国家所公认。如英国学者白芝浩言:“从大原则上讲,并抛开法律技术层面的东西不讲,我不认为平民院在财政方面与它的其他立法功能不同的功能。它在这两种事务中都起着支配作用——通过内阁其支配作用。财政立法当然是每年的经常性立法,这种经常性并不意味着某种质的不同,或者迫使人们予以区别对待。”参见[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6-167页。再如,法国一直流传这种观点:“在预算和一般法律之间,是不承认性质上有区别的。”参见[日]美浓部达吉:《议会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1 See OECD Best Practices for Budget Transparency.
    2 See James E. Alt and David Dreyer Lassen, Fiscal Transparency, Political Parties, and Debt in OECD Countr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50, 2005, pp.1403-1439.
    3 See J. Poterba, J. von Hagen, introduction. In: Porerba, J. M., von Hagen, J. (Eds.), Fiscal institutions and fiscal performan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4 See G. Kopits, J. Craig,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Operations, IMF Occasional Paper 158, 1998.
    1预算与管理局即OMB,也有人将其翻译为管理与预算局,总统行政与预算办公室等。
    2 [美]罗伊·T.梅耶斯等:《公共预算经典——面向绩效的新发展》,苟燕楠、董静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根据财政部《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性资金作为政府履行职能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不经过预算审核与批准,造成使用上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监督。
    2制度外资金是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筹集的自筹资金以及通过一些非货币化手段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由于其用途大多在于财政目的的公共支出,因此将其纳入财政范围;又因其不属于预算制度管理的范围,因而被称为制度外资金。
    1参见傅光明:《论国外的财政公开制度》,载《财政研究》2005年第1期。
    2参见黄振平编著:《人大代表如何进行预算审查与监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191页。
    3参见蒋洪等著:《公共财政决策与监督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1蒋洪等著:《公共财政决策与监督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2 20世纪90年代,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改革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兴起,政府预算从强调立法机构约束控制的古典预算向侧重行政机构自由裁量权的现代预算转变,这种改革是针对立法机构对行政机关控制太严影响其绩效的现象作出的,但目前我国存在的根本问题反而是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1参见王锡锌著:《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2参见王锡锌:《中国行政立法与决策过程的公共参与:观察与评估》,转引自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参见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 See Ricard, The Reformation of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Harvard Law Review, vol.88, 1975, p.1699.
    2也有人称该参与形式为“关键公众接触”。
    3参见尼克.马拉舍夫:《经合组织部分成员国公众参与制度概览》,载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4该形式与有学者提出的“公民调查”形式基本一致。
    1在我国各种规范出台前,征求意见稿的公开与讨论属于该形式。
    2参见袁强:《日本立法程序中的听证会》,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71页。
    1 See J. C. Thomas ,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s: New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Public Managers, John Wiley& Sons Inc. , 1995.
    2参见[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参见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参见王锡锌著:《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194页。
    1 [美]伊森·哈里斯:《伯南克的美联储》,郭宁、汪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 See Blinder, Alan S. and John Morgan, 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Group VS.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NBER Working Paper No.7909, 2000.
    2 See Blinder, Alan S. and Charles Wyplosz, Central Bank Talk: Committee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Policy, 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ssion“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at the ASSA meetings, Philadelphia, January 9, 2005.
    1参见范方志:《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对策思考》,载《经济纵横》2006年第10期。
    2我国的货币政策决策权主要集中在党中央、国务院,但是诸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办公会决定。
    1莱昂·比林斯:《立法听证在美国的运用》,彭亚楠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王锡锌著:《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89页。
    3参见莱昂·比林斯:《立法听证在美国的运用》,彭亚楠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石佑启:《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分析》,载《法学》2004年第4期。
    1参见莱昂·比林斯:《立法听证在美国的运用》,彭亚楠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范方志:《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对策思考》,载《经济纵横》2006年第10期。
    1尹继志、陈小荣:《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启示》,载《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2参见[美]伊森·哈里斯:《伯南克的美联储》,郭宁、汪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36页。
    1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按照资本来分配表决权,源于其超国家的特点,不同于我国。
    1蒋洪等著:《公共财政决策与监督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1参见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1参见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简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载《经济研究》1998第1期。
    1参见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参见邢会强:《程序视角下的预算法——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之修订》,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1王霞:《论预算听证——兼谈<预算法>的修改》,载《前沿》2007年第3期。
    2莱昂·比林斯:《立法听证在美国的运用》,彭亚楠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王雍君:《论<预算法>修订的核心原则》,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 See Ernest Gellhor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Yale Law Journal, vol.81, 1972, p.359.
    3参见鲁道夫·卡贝尔:《德国的立法听证》,王谨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王霞:《论预算听证——兼谈<预算法>的修改》,载《前沿》2007年第3期。
    1参见袁强:《日本立法程序中的听证会》,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页。
    2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
    1参见施天涛著:《公司法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9页。
    2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如果中央银行具有独立性,其与人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间接的。
    1参见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2参见张德峰:《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参见杨三正:《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探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
    2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396页。
    1关于司法审查的内涵,目前学界有三种理解。第一,西方国家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基本制度,是一种广义的司法审查。第二,司法审查仅指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依据《宪法》判断作为本案件审理依据的法律、行政立法等是否与《宪法》相抵触,是一种狭义的司法审查或者宪法意义上的司法审查;第三,司法审查是指法院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是一种行政法意义上的司法审查。参见张光宏著:《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考虑到承载宏观调控决策的规范性文件,既有法律,又有行政法规、规章,因此,在宏观调控决策的语境下谈司法审查制度,应采第一种观点,即广义上的司法审查内涵。
    1参见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2参见颜运秋、李大伟:《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参见胡光志:《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参见高飞:《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参见丁国民、王慧玲:《谁对宏观调控说“不”——探究经济法的可诉性问题》,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决策独立性是决策主体独立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内容:个人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委员会成员的任命和解职程序;财务或经济独立性;政策独立性,即货币当局在目标设置和工具选择上的自由。参见程均丽著:《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127页。
    1参见胡光志、周昌发:《金融调控权若干问题探讨》,载《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1参见蒋悟真、汪莎莎:《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探讨》,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3.[美]斯蒂芬·P.罗宾斯、[美]大卫·A.德森左:《管理学原理》,毛蕴诗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美]保罗·萨缪尔森、[美]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5.许小年著:《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6.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7.吴敬琏著:《呼喊法治的市场经济》,三联书店2007年版。
    8.卢为民著:《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李道揆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日]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张丹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12.易纲、张帆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美]詹姆斯·G.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4.Maureen Burton, Reynold Nesiba, Ray Lombra:《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导论》,惠超、刘丹、李晓蕾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稳定与增长——宏观经济学、自由化与发展》,刘卫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7.[美]保罗·萨缪尔森、[美]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萧琛主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8.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9.李娟著:《行政法控权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1.关明凯著:《法律的三维透视——对法的价值、规则、事实的统一性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2.付子堂著:《法理学进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3.李清池著:《商事组织的法律结构》,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4.刘燕著:《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5.[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26.[德]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谢立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7.张建伟著:《法律、经济学与国家治理——法律经济学的治理范式与新经济法理学的崛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8.史际春著:《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9.[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0.钱小安著:《货币政策规则》,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1.[美]乔治·考夫曼:《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陈平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范方志著:《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33.钱小安著:《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美]小威廉·T·格姆雷、斯蒂芬·巴拉:《官僚机构与民主——责任与绩效》,俞沂暄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澳]皮特·凯恩:《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罗李华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7.[美]伊森·哈里斯:《伯南克的美联储》,郭宁、汪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程均丽著:《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Willem F. Duisenberg:《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张敖、胡秋慧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40.[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第三版),刘璟、张辉、丁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日]盐野宏:《行政法总论》,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4.[日]美浓部达吉:《议会制度论》,邹敬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罗伊·T.梅耶斯等:《公共预算经典——面向绩效的新发展》,苟燕楠、董静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蒋洪等著:《公共财政决策与监督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7.王锡锌著:《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8.[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美]本·S·伯南克等:《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孙刚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1.施天涛著:《公司法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2.张光宏著:《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53.张守文著:《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4.[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姚开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8.宋玉华等著:《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9.吴敬琏著:《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
    60.[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3.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4.谢望礼、彭武汉著:《中国市场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65.盛洪著:《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从经济自由主义的角度看》,三联书店1995年版。
    66.董玉明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法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
    67.卢炯星著:《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程宝山著:《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施雪华著:《政法职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71.张志红著:《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2.谢庆奎著:《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赵成根著:《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陈璋著:《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5.龚刚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厉以宁著:《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77.[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8.叶秋华、宋凯利、郝刚著:《西方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刘俊祥著:《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80.傅思明著:《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中国民主出版社2002年版。
    81.王新红著:《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82.魏杰著:《宏观经济政策学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
    83.刘隆亨著:《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4.朱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5.[美]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杜两省、史永东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桂世镛、周绍朋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87.单飞跃著:《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88.[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
    2.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方志耕、刘思峰等编著:《决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黄振平编著:《人大代表如何进行预算审查与监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8.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刘骏民主编:《宏观经济政策转型与演变——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朱景文主编:《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1.王全兴、管斌:《宏观调控法论纲》,载《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钱颖一:《宏观调控不是市场监管》,载《财经》2005年第5期。
    3.李曙光:《宏观调控的法律视野》,载《法人》2004年第6期。
    4.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载《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
    5.胡平仁:《法律政策学的研究路向》,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5期。
    6.付建光:《“公共政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8.郝铁川:《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政策调整》,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2期。
    9.沈岿、王锡锌、李娟:《传统行政法控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1期。
    10.张千帆:《认真对待实用主义——也谈中国法学应该向何处去》,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
    11.侯作前、潘爱叶:《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12.李昌麒、胡光志:《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13.王诚:《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及其理论发展》,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
    14.王诚:《经济稳定:宏观调控的首要和基本职责》,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5.方阳娥、张慕濒:《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载《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
    16.陈奉先、涂万春:《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研究述评》,载《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7.徐亚平:《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18.李广舜:《国内外财政透明度研究成果综述》,载《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19.蒋永穆:《传导机制行为反应: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0.张千帆:《政府公开的原则与例外——论美国信息自由制度》,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21.王剑、李仙凤:《欧、美、日货币政策立法比较与借鉴》,载《财经界》,2008年第3期。
    22.赵正群、宫雁:《美国的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
    23.傅光明:《论国外的财政公开制度》,载《财政研究》2005年第1期。
    24.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5.范方志:《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对策思考》,载《经济纵横》2006年第10期。
    26.石佑启:《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分析》,载《法学》2004年第4期。
    27.尹继志、陈小荣:《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启示》,载《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28.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29.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简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载《经济研究》1998第1期。
    30.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1.邢会强:《程序视角下的预算法——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之修订》,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32.王霞:《论预算听证——兼谈<预算法>的修改》,载《前沿》2007年第3期。
    33.王雍君:《论<预算法>修订的核心原则》,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4.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35.杨三正:《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探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
    36.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37.颜运秋、李大伟:《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8.胡光志:《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
    39.高飞:《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0.丁国民、王慧玲:《谁对宏观调控说“不”——探究经济法的可诉性问题》,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1.胡光志、周昌发:《金融调控权若干问题探讨》,载《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42.刘志仁:《宏观调控决策行为接近司法的应然性新探——理性的选择与制度的障碍》,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6期。
    43.彭汉英:《当代西方的法律政策思想》,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44.宋玉波:《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主要流派述评》,载《现代法学》1994年第1期。
    45.胡平仁:《法律政策学的研究路向》,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5期。
    46.屈振辉:《试论公共政策法律化的限度》,载《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12月,总23卷第6期。
    47.袁明圣:《司法裁判视野中的公共政策》,载《现代法学》2001年增刊。
    48.章剑生:《论司法审查有限原则》,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9.杨解君:《法律漏洞略论》,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50.郝铁川:《论良性违宪》,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51.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6期。
    52.郭润生、刘东生:《论行政执法中法律与政策的关系》,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53.蔡定剑:《论法律支配权力》,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54.管斌:《第十四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55.赵际红:《论宏观调控立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渊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6月,第11卷第3期。
    56.李长健:《论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载《经济师》2005年第5期。
    57.陈艳丽:《中西方宏观调控法发展历程之比较》,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8.李扬:《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载《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9期。
    59.张方华:《由政策调整到制度创新》,载《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60.黄晓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创新取向》,载《唯实——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8期。
    61.宏远朋、陈波:《地方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载《经济论丛》2001年第7期。
    62.王伟:《中国宏观调控目标转变的理论创新》,载《社科纵横》2005年6月,总第20卷第3期。
    63.王鹏:《行政决策的利益视角分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64.袁海霞:《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方法论研究》,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66.吴超林:《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7.蒋悟真、汪莎莎:《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探讨》,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8.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69.孟宪飞:《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6期。
    70.甘文:《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4期。
    71.耿利航等:《“中国财经法律论坛·2004”综述》,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2.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
    73.魏加宁:《围绕宏观调控的纷争》,载《法人》2004年第6期。
    74.施雪华:《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协调的理论和方法》,载《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75.张守文:《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76.冯晔:《关于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加强经济立法的一点思考——兼论完善宏观调控立法体制》,载《行政与法》2002年第9期。
    77.王铮:《反思宏观调控》,载《经济》2005年第4期。
    78.杨三正、王肃元:《论宏观调控合法性的公众评判依据》,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79.罗豪才:《公法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载《中国发展》2005年第1期。
    80.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81.曹建明:《三种宏观调控手段的社会功能分析》,载《法学》1995年第10期。
    82.许明月:《市场、政府与经济法——对经济法几个流行观点的质疑与反思》,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83.许明月、张新民:《现代经济的社会性与经济法》,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84.翟小波:《“软法”及其概念之证成——以公共治理为背景》,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85.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86.王晨光:《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思想》,载《中外法学》1992年第3期。
    87.杨联华:《德国概念法学的产生、影响及其历史地位》,载《法学译从》1985年第2期。
    88.王涌:《分析法学与中国民法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4期。
    89.龙卫球:《法律实在性讨论——为概念法学辩护》,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
    90.孙笑侠:《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1期。
    91.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92.信春鹰:《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
    93.岳彩申:《论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载《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4.李昌麒、应飞虎:《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基于公平最佳保障的思考》,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95.应飞虎:《问题及其主义——经济法学研究非传统性之探析》,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96.应飞虎:《为什么需要干预》,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
    97.朱崇实:《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思考》,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
    98.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99.李文钊:《公共组织决策理论:起源、模型与发展趋势》,载《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00.陈建坤:《从改革制度着手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载《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2000年第1期。
    101.漆多俊:《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
    102.潘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赞成或反对》,载《金融法苑》2000年第6期。
    103.孙笑侠:《法律程序剖析》,载《法律科学》1993年第6期。
    104.王锡锌:《行政程序理性原则要论》,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105.刘志云,郑鲁英:《建立宏观调控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基础》,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06.温晓莉:《知识经济社会与法理学的更新》,载《法学》1999年第11期。
    107.王全兴、管斌:《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108.刘剑文:《关于宏观调控法的经济法问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4期。
    109.杨建平:《从决策体制入手推进政府改革》,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10.戚建刚:《对行政法发展的“范式转换论”之商榷》,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111.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12.罗豪才、方世荣:《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113.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1.魏斯曼:《可证实性》,载弗卢编:《逻辑与语言》,巴兹尔、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63年版。
    2.洪德生、胡嘉智:《中央银行法修正之看法》,载于:国立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论文2002年第0039号。
    3.尼克.马拉舍夫:《经合组织部分成员国公众参与制度概览》,载吴浩主编:《国外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4.袁强:《日本立法程序中的听证会》,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莱昂·比林斯:《立法听证在美国的运用》,彭亚楠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鲁道夫·卡贝尔:《德国的立法听证》,王谨译,载蔡定剑主编:《国外公众参与立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张德峰:《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杨三正:《宏观调控权论》,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刘振彪:《国家宏观调控演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4.王伟:《中国税收宏观调控的数理分析与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5.姜贤求:《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韩国实践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6.张秋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权的历史梳理与法理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于大力:《我国财政政策合理性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杨建莹:《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0.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陈东琪、宋立:《健全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和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http://www.cei.gov.cn/LoadPage.aspx?Page=ShowDoc&CategoryAlias=zonghe/jjfx&ProductAlias=50lt&BlockAlias=50hgjj&filename=/doc/50hgjj/200711080577.xml,(访问日期:2007年11月7日)。
    2.《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http://www.pbc.gov.cn/zhengwugongkai/zhengwugongkaixinxi/gongkaibaogao.asp,(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3.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http://wiki.mbalib.com/wiki/%E9%80%9A%E8%B4%A7%E8%86%A8%E8%83%80%E7%9B%AE%E6%A0%87%E5%88%B6,(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4.英格兰银行法,http://www.bankofengland.co.uk/monetarypolicy/framework.htm,(访问日期:2010年2月15日)。
    5.吴妮:《英专设机构监督政府信息公开》,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Info.asp?NewsID=130791,(访问日期:2010年3月4日)。
    6.周婷玉等:《“国家账本”透露中国预算审查新动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10/content_13144607.htm,(访问日期为:2010年3月11日)。
    7.陈东琪:《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http://news.rednet.cn/c/2008/04/10/1480885.htm,(访问日期为:2010年3月21日)。
    8.《<俄联邦中央银行法>部分条款》,http://www.crc.mofcom.gov.cn/article/zhengcefagui/qitafagui/200604/32271_1.html,(访问日期为:2010年3月20日)。
    9.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http://www.pbc.gov.cn.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http://www.mof.gov.cn.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sdpc.gov.cn.
    1. J. Poterba, J. von Hagen,introduction.In: Porerba,J. M.,von Hagen, J. (Eds.), Fiscal institutions and fiscal performanc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 J. C.Thoma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s: New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Public Managers, 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Sons Inc., 1995.
    1.Stigliz.J,“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in The Right to Tell: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ld Bank,2001.
    1. Kydland, Finn E. and Edward C. Prescott, Rules Rather and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5,1977 .
    2. Cary Coglianese,Heather Kilmartin and Evan Mendelson,Transparen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Rulemaking Proces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 2009.
    3. Chortareas, G.., Stasavage, D. and Sterne, G., Does It Pay to be Transpar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Central Bank Forecast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vol.84, 2002.
    4. Maria Demertzis and Andrew Hughes Hallett, 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ve,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3639, 2003.
    5. Ernest Gellhor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Yale Law Journal, vol.81, 1972.
    6. Jean-Marc Gollier,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 an Evolving World, Buffalo Law Review, vol.55, 2007.
    7. Nergiz Dincer, Barry Eichengreen, 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Updates, Theoretical Inquiries in Law, Vol.11, 2010.
    8. Andrew Clare & Roger Courtenay,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News Announcements on Securities Prices Under Different Monetary Policy Regimes, 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No. 125, 2001.
    9. Tony Caporale, Kevin B. Grier, A Political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Real Fed Funds Rat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41, 1998.
    10.Alexander Sellinger, Backdoor Bailout Disclosure: Must the Federal Reserve Disclose the Identities of its Borrowers Under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rdham Journal of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Vol.15,2009.
    11.Marcelo Rafael Tavarone, The Argentine Monetary and Financial Framework, NAFTA: Law and Business Review of the Americas, vol.5, 1999.
    12.James E. Alt and David Dreyer Lassen, Fiscal Transparency, Political Parties, and Debt in OECD Countr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50, 2005.
    13. G. Kopits, J. Craig,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Operations, IMF occasional paper 158, 1998.
    14. Ricard, The Reformation of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Harvard Law Review, vol.88, 1975.
    15. David Small, James Clouse,The Limits the Federal Reserve Act Places on the Monetarypolicy Action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Annual Review of Banking Law, vol.19, 2000.
    16. James G.March, The Business Firm as a Political Coali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vol.24, 1962.
    17. Gunther Teubner, Substantive and Reflexive Elements in Modern Law, Law & Society Review,vol.17,1989.
    18. Sir Maurice S.Amos, A Day in Count at Home and Abroad, Cambridge Law Journal, vol.2,1926.
    19. Wilson, Woodrow,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2, 1887.
    20. Simon Artur Roberts, After Government? On Representing Law Without the State, Modern Law Review, vol.68, 2005.
    21. Kathleen M. Boozang, Board Independence and Transparency: Searching for the Key to Good Governance, Journal of Health & Life Sciences Law, vol.1, 2008.
    22. Laura S. Underkuffler, Through A Glass Darkly: Van Orden, Mccreary, and the Dangers of Transparency in Establishment Clause Jurisprudence, First Amendment Law Review, vol.5, 2006.
    1.NBER Website, www.nber.org/cycles.html.
    2.Policy Basics: Introduction to the Federal Budget Process,http://www.cbpp.org/files/3-7-03bud.pdf.
    3.US Website,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4.CAD Website,http://www.bankofcanada.ca/en.
    5.UK Website,http://www.fsa.gov.uk.
    6.HK Website,http://www.info.gov.hk/hkma.
    7.SGP Website,http://www.mas.gov.sg.
    8.UK Website,http://www.cityoflondon.gov.uk.
    9.JP Website,http://www.boj.or.jp/en.
    10.EU Website,http://www.ecb.eu.
    11.IOSCO Website,http://www.ioscs.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