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宗教和政治、经济的高度契合发展出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然而在藏传佛教这一大的宗教文化背景下,由于地理、人文的多种因素,寺院经济的表现形式、发展规模等等也存在着诸多地域差异,特别是在藏区的次级区域——安多藏区表现的更为明显。而甘南地处甘、青、川等农牧经济和多元宗教文化交接地带,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在宗教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可以称为是安多藏区的典型缩影,这里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更为明显:低海拔的农区由于长期处于藏汉杂居地带,与汉文化的持续涵化导致了藏传佛教信仰的相对衰落,使得寺院经济发展维持在小规模、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而高海拔的高原牧区则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后通过与牧区的部落制度结合,发展出了发达的寺院经济。本文试图运用核心-边缘视角视角描述和分析这种藏传佛教文化经济的地域差异,在藏传佛教这一共有的宗教文化空间下,通过对甘南藏区农、牧区宗教信仰及寺院经济之间的对比与共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的考察,来凸显藏区社会经济与宗教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核心-边缘视角的多学科应用、寺院经济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溯源。首先概要介绍甘南藏区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其次就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围绕核心-边缘格局的形成,就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从核心和边缘的生成背景、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历史考察,并认为核心-边缘格局具有共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论及建国以来,社会变革对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生存和传承的内在要求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社会主义政治及经济制度框架下得以重建,“自养”的经营性活动成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重建并实现现代转化的重要内容。第五部分主要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甘南农区以及游牧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传统农牧村和城镇两个层次的实证考察,认为在核心地区无论传统封闭半封闭牧区还是趋现代化的城镇,其藏传佛教信仰均在稳定发展,寺院经济来源以传统的部落信教群体捐施为主,一部分寺院借助多元化的自养经营开拓了世俗性收入来源。而边缘地区无论农村还是城镇,藏传佛教信仰正在不可逆转的衰落,世俗化导致寺院经济陷入困境,宗教性收入和世俗性收入这两大支柱难以为继。核心-边缘格局再次凸现;在此基础上,就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由于藏传佛教信仰的民族性、长期性特点决定了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长期存在,核心地区寺院经济将持续增强,边缘地区寺院经济则持续衰落。
     与以往的研究多注重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历史发展演变不同的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是运用了核心-边缘这一新的视角来整体描述甘南地区不同地理、文化、社会背景下藏传佛教的寺院经济现象,在文献研究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牧区和农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对比,来呈现藏汉交界地带宗教经济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economy has always been inextricably linked; religious, political, economic height fit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que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the Tibetan Buddhist circles. However, Tibetan Buddhism's religiou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is large, because variety of factors of geographic and cultural, economic performance temple form, the scale of development so there are many regional differences, especially in Tibetan areas of sub-regions--Amdo was more serious. Which is located in Gannan in Gansu, Qinghai, Sichuan and other pastoral economy and multi-religious and cultural transition zone, are Tibetans as the main multi-ethnic region, and therefor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can be called Amdo Tibetan typical microcosm, where Tibetan Buddhism is more obvious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economy:the agricultural areas of low altitude in Tibetan and Chinese mixed zone due to the long, continuing to assimilate with the Han culture has led to Tibetan Buddhism relative decline, making temp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the small-scale, low-level development level; the high altitude of Tibet Plateau in the Gelug Sect of Tibetan Buddhism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with the pastoral tribes, and develop out of the temple developed economies. In this paper we referred to a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re of Tibetan Buddhism-the edge pattern, trying to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udy of two areas, in the Tibetan Buddhist religious culture of this common space, the Gannan Tibetan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monastic economy and Symbiosis, to display the Tibetan socio-economic and religious culture complex and divers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reviewed the economic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nnan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First review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Gannan and the economy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followed by the Gannan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area of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s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of the back;
     The second chapter research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e-periphery mode under the theocracy system of Gannan Tibetan Buddhis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rise of the Labrang Monastery, temple economy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ribal system; the theocratic system of chieftain-basedand established on mixed Tibetan areas, so the monastery attached to secular organizations, the feudal lords failed to develop a self-developed temple economy, so gradually Ganna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 culture of Tibetan Buddhism formed Core-periphery pattern;
     The third chapter dealt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Gannan Tibetan Buddhist temple economy since the founding, while the core-periphery pattern in the growth and decline followed.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revival of Tibetan Buddhism began, temple economy i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econstruction, "self-support" of business activities into the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achiev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Chapter Four of the current market economy, through the the research of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in the traditional Ganna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 economy of two levels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at closed in the core areas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pastoral or semi-enclosed modern trend town, its Tibetan Buddhism are in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emple sources of income tax applied to tribal religious groups in the main part of the monastery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self-support operation to open up the secular sources of revenue. The marginal areas, whether rural or urban, Tibetan Buddhism is an irreversible decline, leading to the monastery secular economic hardship, religion, income, and the two pillars of the secular income unsustainabl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again highlights;
     ChapterⅤon the core-periphery pattern of economic cause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monastery, Gannan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problems facing the econom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at of Tibetan Buddhism as the national character, the long-term characteristics have determined Tibetan Buddhism will be a long economic core area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monastery, the monastery fringe economy continued to decline.
引文
①米切尔·舒德生:《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参见: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6页。
    ②米切尔·舒德生:《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参见: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36页。
    ①陈煦、郭虹:《次生模式:边缘-中心文化互动的理论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1)。
    ②张子中:《边缘文化三论》,《东方论坛》,2007(2)。
    ③金强一:《边缘文化: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资源》,《东疆学刊》,2009(4)。
    ①甘南州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年鉴2005》,2006年。
    ①费孝通:《民族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②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兰州: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①甘南州委统战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简介》,2009年。
    ②梁·沈约:《宋书》卷37,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646页。
    ③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敦煌文献P1287号卷子对此也有记载:“赞普亲巡,当未抵北方亦未发兵之时,汉与吐谷浑即已纳献贡赋,从此,吐谷浑首先被收为属民。”参见:王尧、陈践:《敦煌吐蕃古藏文文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568页。
    ①此处似有误,洮州为今甘南州临潭县,而tevu为今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之为藏语音译,也是故迭州所在,因此疑为吐蕃军队进军迭州城
    ②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廊古堡。部落》,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50页。
    ③敦煌文书S.6342《张义潮进表》。
    ④托马斯:《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刘忠、杨铭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①关于藏传佛教的形成时间,学术界目前基本上认为藏传佛教形成于后弘期,即“公元987年作为后弘期开始的一年,并且把这一年作为西藏佛教形成的标志年代。”但从以上愿文应该看到前弘期时吐蕃的佛教中已经混杂有大量苯教的内容,而这恰恰已经初步奠定了日后藏传佛教的发展方向。19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一批吐蕃时代的简牍,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自唐龙朔二年(662年)到咸通七年(866年)吐蕃占领期间的历史文化。简牍关涉到宗教方面的共有25件,其中23件提到了苯教的一些宗教仪式、日常问卜、以及神灵的祭祀等等,而且在重要的祭祀活动中由苯教师主持杀牲祭祀仪式,说明在吐蕃统治的上述地区,尽管佛教已经相当繁荣,但是苯教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至少在藏族部落的宗教活动还是以苯教为主,“反映了吐蕃人当时对宗教的态度,看来苯教是吐蕃人的主要信仰。卜辞中反映的也是对自然物的崇拜。”参见王尧、陈践:《吐蕃简牍综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②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③札巴孟兰洛卓著:《奈巴教法史》,王尧陈践译,《中国藏学》,1990(1)。
    ④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十四)(黄灏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2)。
    ⑤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十四)(黄灏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2)。
    ⑥布顿:《佛教大宝藏论》,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80页。
    ⑦张笃彦主修、包永昌总纂:《洮州厅志》卷3,兰州:俊华印书馆,1934年。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492,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51页。
    ②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
    ③张维:《陇右金石录》,《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7辑第3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第451页。
    ①李远:《青唐录》,见杨建新主编:《古西行纪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171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9元丰元年四月甲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功德禅院,也称功德寺,功德坟寺,宋代盛行为皇亲贵胄及士大夫阶层赐建功德寺,后来也为阵亡将士建造功德寺。这种功德寺定期斋僧、诵经,并于法堂设灵位,供养果实、饮馔、香烛、纸马等等。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9元丰元年四月甲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
    ①《瑜伽师地论》卷43,《大正藏》,第30册,第0533页中栏。
    ②《高僧法显传》, 卷1,《大正藏》第51册,第0859页上栏.
    ①辩机:《大唐西域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②辩机:《大唐西域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③麻尧宾:《古印度佛教寺院经济形态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4(5)。
    ①五世达赖:《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49页。
    ②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制度》,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①阿里天喇嘛意希沃的儿子强曲沃为王时,将大译师仁青桑波尊称为“金刚阿阁黎”,由于他从事译经传法 宗教活动,并在阿里三围建立了不少寺庙。于11世纪初以3处庄园赠于仁青桑波,作为他的封地,成为他私有的谿卡,还拨了一定的税收供他使用,首开了向寺院捐献领地的传统,从此在西藏有了寺属谿卡。参见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②拉巴平措:《吴均藏学文集》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189页。
    ③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十八)(黄灏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4)。
    ①中国社科院民族所、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仁钦坚赞帝师法旨》,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②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十八)(黄灏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4)。
    ③东嘎·洛桑赤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41页。
    ④次旺俊美:《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8页。
    ⑤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1页。
    ①宋晓稽:《民主改革前寺庙剥削之一二》,《西藏研究》,1989(1)。
    ①1958年民主改革前甘南共有藏传佛教寺院196座(含苯教),僧尼15592人。参见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编:《甘肃宗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①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②魏源:《圣武记》第5卷,外番第219页。
    ③张廷玉:《明史》卷332,西域2,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5726页。
    ④《清世宗实录》卷20。
    ①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传》。
    ①令孤德棻:《周书》卷50《突厥传》。
    ①扎扎:《嘉木样呼图克图世系》,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②周兴维:《四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宗教经济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
    ①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①何蓉:《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社会学研究》,2007(4)。
    ②东噶仓·才让加:《拉卜楞寺院经济的过去与现状》,见陈中义、洲塔:《拉卜楞寺与黄氏家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①同上。
    ②唐茑:《拉卜楞番民的经济生活》,《中国西北文献丛书》140册,兰州:甘肃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①张元彬:《拉卜楞喇嘛之日常生活》,《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第424页。
    ①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
    ②陈圣哲:《拉卜楞经济概况》,《甘肃贸易》三、四期载1943年。
    ③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铅印本)。
    ④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⑤扎扎:《嘉木样呼图克图世系》,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409页。
    ①结古乃·桑杰:《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西藏研究》,1997(2)。
    ②结古乃·桑杰:《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西藏研究》,1997(2)。
    ③结古乃·桑杰:《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西藏研究》,1997(2)。
    ④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⑤李安宅:《拉卜楞寺概况》,《边政公论》,1941年1卷2期。
    ⑥黎小苏:《青海之经济概况》,《新亚细亚月刊》,1934年8卷2期。
    ①徐旭:《甘肃藏区畜牧社会的建设问题》,《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出版,1985年,第490页。
    ②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夏河县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25页。
    ③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夏河县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26页。
    ④黎小苏:《青海之经济概况》,《新亚细亚月刊》1934年8卷2期。
    ①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①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②苗滋庶:《拉卜楞寺概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①陈中义、洲塔:《拉卜楞寺与黄氏家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404页。
    ②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③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④《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⑤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23页。
    ⑥张元彬:《拉卜楞喇嘛之日常生活》,《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第424页。
    ①陈中义、洲塔:《拉卜楞寺与黄氏家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392页。
    ①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1)。
    ②王建:《凉州行》,《全唐诗》卷298。
    ①汤开建刘建丽辑校:《宋代吐蕃史料集(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7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吐蕃传》卷492。
    ③元脱脱等:《宋史·兵志》卷194。
    ④汤开建、李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数据与统计-兼谈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发展的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7(3)。到明清以来,“熟户”还负有向国家缴纳赋税的义务,故《洮州厅志》中认为“纳款者谓之熟番,余皆谓之生户。”西北地区藏族在明时还向中央政府承担贡马的赋税,被称为“中马番族”;清时则取消贡马,转而承担粮赋或贡马折价银两等。
    ⑤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卷十八》,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46页。
    ①实为三僧纲:禅定寺僧纲、马奴寺僧纲、垂巴寺僧纲、卓洛寺僧纲,二僧正:圆成寺僧正、阎家寺僧正。
    ②《清实录·圣祖实录》卷55。
    ③张笃彦主修、包永昌总纂:《洮州厅志》卷16。
    ①一封征税通告表明卓尼土司而非寺院组织对辖区内的各部族具有无可争辩的统治权,甚至其权威性超过了中原皇帝的圣旨:“此通告胜于历代文殊天子圣旨,在(土司)权力管辖下的杓哇宗官员及各部落首领须知:特派遣才保甲前来征税,你们必须按照以往之惯例配合才保甲,于十月一日前征收完毕,每个纳税者如违反上述规定,必将受到严厉处罚,特此通告。水土年7月10日。”见《卓尼土司向杓哇征税之通告》(藏文),现藏于甘南州卓尼县土司历史陈列室。
    ②廖杨:《安多藏区宗法文化形态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4)。
    ①明驼:《卓尼之过去与未来》,《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出版,1985年,第304页。
    ①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73页。
    ②同上,第659-662页。
    ③同上,第670页。
    ①明驼:《卓尼之过去与未来》,《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出版,1985年,第304页。
    ②徐亚非:《民族宗教经济透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第25页。
    ①中共甘南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52页。
    ②1962年时任甘肃省副省长的黄正清前往玛曲县欧拉、阿万仓等地,应群众要求开放了三座寺院,并代收群众往 拉卜楞寺念经的费用1万多元。参见《拉卜楞寺与黄氏家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37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②同上,第276页。
    ①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7/content_12067406.htm
    ②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n.gansu.gov.cn/
    ③马英娟:《甘肃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8(8)。
    ①西藏刚坚发展总公司网站:http://www.tibetgang-gyan.com/about/
    ②边巴拉姆:《扎什伦布寺现有僧侣及其经济状况》,《西藏研究》,2004(3)。
    ①甘南州寺教领导小组:《关于藏传佛教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
    ①卓尼县恰盖乡寺教工作组:《制度职责汇编》,内部打印稿,2008年。
    ②甘南州委统战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简介》,2009年。
    ③相关数据系笔者于2009年6月赴甘南调研时,由甘南州民政局提供。
    ①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民族志》第70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3页。
    ①班班多杰:《试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①唐景福等:《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西北民族研究》,1999(2)。
    ②相关数据系笔者于2009年9月前往甘南夏河县调研时,由夏河县统战部提供。
    ①李德宽:《甘南藏传佛教现状的调查》,《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②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①德吉卓玛:《藏族出家女性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①相关数据系2009年8月笔者前往卓尼县调研时,由该县刀告乡政府提供。
    ②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92页。
    ①郝枫、赵慧卿:《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5)。
    ①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①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世界宗教研究》,2001(2)。
    ①政协卓尼县委员会:《卓尼县禅定寺自养生产情况调查报告》,2002年。
    ①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①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2-194页。
    ②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8页。
    ①洲塔、陈列嘉措、杨文法:《论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宗教世俗化问题》,《中国藏学》,2007(2)。
    杜永彬:《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的反思》,《战略与管理》,1999(4)。
    ①才让加:《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正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
    ①张践:《多元视角下的民族宗教关系》,参见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②班班多杰:《试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①斯达克在《信仰的法则》一书中引用了弗兰克·莱齐纳对“支柱”的界定:“这个支柱是一个等级结构,由世俗制度组成,这些制度在一个特别的世界观基础上和教会指导下运作。”参见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②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①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1]大正藏.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电子版。
    [2]梁·沈约.宋书.长沙:岳麓书社.1998。
    [3]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5]辩机.大唐西域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7]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8]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0]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尹今黎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5]费孝通.民族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5。
    [1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8]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1]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陈庆英、仁庆扎西译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2]达昌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23]松巴堪钦·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蒲文成、才让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4]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5]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袭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26]张笃彦主修、包永昌总纂.洮州厅志.兰州:俊华印书馆,1934。
    [27]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志·卫藏通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8]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9]陈燮章等辑.藏族史料集(1-4).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
    [30]王辅仁.蒙藏民族关系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32]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3]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34]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35]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36]东嘎·洛桑赤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陈庆英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37]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38]魏强.藏族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9]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0]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41]吴永猛.中国佛教经济发展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6。
    [42]胡素馨主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院学术研讨论文集0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43]张曼涛主编.佛教经济研究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44]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5]谭苑芳.佛教经济伦理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6]皮德罗·卡拉斯科.西藏的土地与政体.陈永国译.拉萨:西藏社科院铅印本,1985。
    [47]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
    [48]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9]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0]德吉卓玛.藏族出家女性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51]中国藏研中心宗教所.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 社,2006年。
    [52]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出版,1985。
    [53]杨明前、范鹏、张世海.甘肃民族与宗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55]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56]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57]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58]冉光荣.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59]多杰才旦等主编.西藏经济简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60]陈庆英主编.藏族历史宗教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
    [61]丹曲、谢建华.甘肃藏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2]次仁俊美主编.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63]梅进才主编.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64]徐亚非等著.民族宗教经济透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65]罗莉.寺庙经济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6]卓尼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67]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夏河县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68]甘南州地方史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69]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编.甘肃宗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70]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
    [71]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铅印本)。
    [72]苗滋庶.拉卜楞寺概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
    [73]陈中义、洲塔.拉卜楞寺与黄氏家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74]扎扎.嘉木样呼图克图世系.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
    [75]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76]中共甘南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77]甘南州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年鉴2005.
    [78]马晓军.甘南的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79]王顺民.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 2001。
    [8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81]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室编.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王森、王辅仁.废除西藏喇嘛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民族研究.1959(8)
    [2]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世界宗教研究.2001(2)
    [3]班班多杰.试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4]周润年.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功能及其改造.西藏研究.1999(1)
    [5]郑堆.探索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新模式.中国藏学》.2002(3)
    [6]尕藏加.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演进.世界宗教研究.2007(2)
    [7]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
    [8]陈兵.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法音.1992(4)
    [9]赵匡为、李革.关于宗教界参与经济活动问题的一些思考.当代宗教研究.1993(4)
    [10]冉昌光.论宗教与经济的二重性影响.宗教学研究.1998(1)
    [11]麻尧宾.古印度佛教寺院经济形态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4(5)
    [12]李向平.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之必需.觉群.2006(5)
    [13]何蓉.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社会学研究.2007(4)
    [14]王彦玲.当代佛教寺院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矛盾.世界宗教文化.2007(3)
    [15]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
    [16]汤开建、李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数据与统计-兼谈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发展的原因.西北民族研究.2007(3)
    [17]廖杨.安多藏区宗法文化形态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4)
    [18]杨晨.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4)
    [19]白文固.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青海社科.1985(2)
    [20]拉毛扎西.青海喇嘛寺院经济的构成因素初探.青海社会科.1988(6)
    [21]杨亮升.宗教文化与四川藏区的寺庙商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
    [22]吴云岑、梁炳新.浅析我区寺院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西藏研究.1994(4)
    [23]开哇.关于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
    [24]宋秀芳.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于发展的动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25]边巴拉姆.扎什伦布寺现有僧侣及其经济状况.西藏研究.2004(3)
    [26]周兴维.四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宗教经济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
    [27]王琦.拉卜楞寺上下塔哇解放前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西北史地.1986(3)
    [28]东嘎仓·才让加.拉卜楞寺院经济模式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29]东嘎仓·才让加.藏族寺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30]才让加.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正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31]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32]结古乃·桑杰.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西藏研究.1997(2)
    [33]唐景福等.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西北民族研究.1999(2)
    [34]马文慧、罗士周.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当议.青海社会科学.2003(2)
    [35]洲塔、陈列嘉措、杨文法.论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宗教世俗化问题.中国藏学.2007(2)
    [36]马英娟.甘肃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8(8)
    [37]郝枫、赵慧卿.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5)
    [38]陈煦、郭虹.次生模式:边缘-中心文化互动的理论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1)
    [39]张子中.边缘文化三论.东方论坛.200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