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原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看,“互旋”是“原型”的存在方式。从唐诗的层面来看,“互旋”就是唐诗中无处不在的“原型”。“互旋”的特点是:对立的两极既互相对抗又互为补充、既互相促进又互为牵制,在两极的对话与激荡之中、相反与相成之上,终而“共生”出一个生生不息的全新系统。就唐诗而言,无论是在言的层面、象的层面、意的层面,还是在“言外”、“象外”、“意外”,“互旋”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并以其强大的力量驾驭着唐诗每一部分的组成。
     唐诗的“互旋”特征正是中国人“神性智慧”的原型表现。在相“反”之中得以互旋,在互旋之中得以相“联”,这种“反”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原型智慧——神性智慧。神性智慧从“反思”的角度入手,将被现实人文智慧分割开来的两极重新“联通”了起来:两极由分裂的极性转向对话的边缘,弥合了二元的分裂,才能生成一个充满能量的新的统一体。
     “互旋”的原型力量对“完整人格”的养护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人格中有很多矛盾对立的组元,任何一端的压抑或放纵,都将导致人格的偏执或失衡,只有在双方都得到承认并同等对待时,心灵才是完整而健康的。让对立的双方在边缘地带形成“互旋”,彼此沟通也彼此牵制,保持生态式的平衡,便是完整人格的达成之途。
     在深层结构上,唐诗的“互旋”原型与完整人格是“同构”的、与神性智慧是“共振”的,所以唐诗可以对人格、对智慧起到根源性的滋养作用。对于有意识地养护孩了的完整人格和神性智慧来说,唐诗则更是有着天然的无法取代的优势。
     本文的丰体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首先论证了唐诗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作为通向“原型”的入口,来探究中国人文化心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接着对“原型”作了重新的厘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原型”的图式即为太极图及其变体,中国式“原型”的语式即为“互旋”。
     第二章,从唐诗之“言”的层面来看“互旋”。在“言”之“格律”部分里丰要谈平仄两极是如何在互旋中组成了类似DNA双螺旋结构,并构成了与生命的直接契合;在“言”之“修辞”部分主要谈对偶的两造是如何由“对立--互补--共生”的方式形成了互旋的表现。
     第二章,从唐诗之“象”的层面来看“互旋”。在中国文化中,“象”原本就是“言”与“意”互旋的产物。在对唐诗常见意象进行统计后,提取了三个最“高频”的意象:月、水、山,进而分别探讨为什么诗人最喜欢用这三个意象,结果发现:这二个意象中所凝结着的最动人的力量恰恰来自于“互旋”的韵味。
     第四章,从唐诗之“意”的层面来看“互旋”。“意”可分为诗歌直接的“意义”以及更加形而上层次的“意境”。“意义层”:真正的“意义”就形成于“立象”与“忘象”、“立言”与“忘言”的互旋之间;“复意”和“隐秀”更是昭示了“互旋”在美学层面上的特点和价值。“意境层”:就本质而言,“意境”是有与无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就表达来看,“意境”成就于“空灵”与“充实”的互旋之中。
     第五章,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唐诗之“互旋”对于养护孩子的完整人格和神性智慧具有特别的意义。就人格培育而言,完整人格比完美人格更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将无意识的内容纳入到意识层面之中,被认识并被认同,让意识与无意识的极性得以融通、整体得以统合;应对在唐诗教学中,只有让孩子在意识层面中的“学习”和在无意识层面中的“感悟”形成互旋之态,才能最终使孩子的“知识”与“智慧”形成共生之势。就智慧养护而言,反思是神性智慧形成的根本,联通是神性智慧养成的表现;应对在唐诗教学中,应该利用唐诗中丰富的对立统一的元素,不断给孩子的思维中加入“反向之力”,才能使内心世界处于循环而通达的状态,使智慧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ng's Prototype Theory,"being entwined" should be the existing way of prototype. Seen from perspective of Tang Poetry,"being entwined" should be as good as the prototype itself contained everywhere in Tang poems. The feature of "being entwined" is that with mutual confrontations as well as supplementaries, mutual promotions as well as curbs, the two opposite poles jointly create a brand-new system, which is always sustaining, within their dialogues, agitations, reversions and advancement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ang poems, seen from both within word, image and meaning and out of them,"being entwined" always exists in its unique way, controlling the each part of Tang poems with its strong power.
     The quality of Tang poems'being entwined is the very prototype expression of Chinese Divine Wisdom, which can only be gotten in the "reversion" and the "connection". Starting from reflecting, Divine Wisdom connects the two opposite poles that were separated by the practical humanity wisdom, thus making the two separated poles begin to conversant at the boundary, which closes the separation, so as to create a new unity that is full of energy.
     The prototype power of "being entwined" possesses the adjusting functions for cultivating and sustaining one's sound personality. Within personality there are many contradictory pair elements. With any of them depressed or indulged, personality will get imbalanced or incomplete. Only in this way that all get recognition can the personality be complete and healthy. One must let each element be entwined at the boundaries, making them communicate and as well contain with each other, and sustain a eco-balance, so as to achieve the "Sound Personality"
     In respect of the deep structures, the prototype of Tang poems'being entwined is the same as the Sound Personality, and also resonant with the Divine Wisdom. Therefore Tang poems can nourish personality and wisdom profoundly. As to purposefully cultivate children's sound personality and divine wisdom, Tang Poems takes more natural advantages which is irreplaceabl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clud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gives evidence that Tang Poetry, as the entrance to prototype, is a good representative, with which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can be well explored. Then it clarifies prototype and the theory in point, based on which that Chinese Prototype is TAIJI or its variant, and that the language type of Chinese Prototype is "being entwined" is put forward.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being entwined" of Tang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 In the section on the rhyming of Tang Poems' word, how the two poles of Tang Poems'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are entwined as the double helix structure of DNA and how they form the correspond with life is discussed. In the section on the rhetoric of Tang Poems' word, how the two poles of Tang Poems' antithesis become entwined as a result of the two poles' opposing, complementing and coexisting.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being entwined" of Tang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In Chinese culture, image is supposed to be the result from the being entwined of word and meaning. With a collection of quantitative data on the images most commonly seen in Tang Poems, three images which are used most are drawn; they are moon, water and mountain. And the reasons why poets preferred to choose the three images are explored as well, with a result that the strongest moving power of the three images just stem from the charm of their "being entwined".
     The four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being entwined" of Tang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Meaning refers to either the direct meaning of poems or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is more metaphysical. In respect of the direct meaning, the real meaning is formed within the being entwined between image and imageless, word and wordless; and even more FUYI and YINXIU height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values of the being entwined In respec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essence of it is the unity of existing and non-existing, being virtual and being real; the expression of it is formed in the "being entwined" between ethereality and substantiality.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unique valu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sound personality and divine wisdom by using the "being entwined" of Tang Poems. In respect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ng, sound personality weigh more than perfect personality. Therefore we ought to include unconscious content into conscious, thus known and acknowledged, letting the two poles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connect each other and get united. In the teaching of Tang Poems, only in the way we let children sense the state of "being entwined" in th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levels can they form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wisdom. In respect of wisdom cultivation, reflection is the root of divine wisdom's forming while connection is the expression of divine wisdom's sust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 Tang Poems, we should make the best of the elements of Unity of opposites rich in Tang Poems, and implant them in their thinking with the power of the reverse, so as to make their inner world circulate, thus making the wisdom really active.
引文
①《论语·季氏第十六》,见于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①参见包澄澜、阮均石、朱跃建:《双台风互旋与引导气流关系的研究》,《海洋学报》,1985年第6期:以及朱复成、陆曼云、夏立新:《双台风涡旋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气象科学》,1989年第1期。
    ①[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9页。
    ②参见陈炎:《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理论学刊》,2000年第6期。
    ①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于凡尼,郁苇编:《闻一多作品精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页。
    ②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和,2008年版,第3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④孙达:《世纪初全集整理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全唐诗>编定成书300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25页。
    ⑤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⑥鲁迅:《曾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2页。
    ①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②[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页。
    ①[瑞士]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见于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99 页!。
    ②[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9页。
    ③[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④[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⑤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①[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3页。
    ②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页。
    ①冯川:《神话人格——荣格》,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②转引自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72页。
    ③[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①转引自[英]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186页。
    ②转引自[英]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③“情结”和“情综”的英文单词同样都是complex,只不过弗洛伊德的“情结”概念只限于个体无意识层面,而荣格的
    “情综”概念最终由个体无意识层面走向了更深的集体无意识层面。
    (?)参见[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9页。
    (?)转引自[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①转引自[美]杜·舒尔茨著;杨立能,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42页。
    ②[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见于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③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70页
    ④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71页
    ⑤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73页
    ①参见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135页。
    ②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③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②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期,242页。
    ③滕守尧:《艺术与创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3-94页。
    ②荣格:《心理学与宗教》,见于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70页。
    ①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9页。
    ②参见陈炎,《阴阳: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
    ①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页。
    ①二、四、六字是称作“节奏点”,一、三、五字称作“非节奏点”。
    ②王力:《王力文集》(第十五卷),济南:出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2页。
    ③王力:《王力文集》(第十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①[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见于《宋书》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79页。
    ①徐青:《古典诗律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②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9页。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20页
    ①徐青:《古典诗律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①参见欧阳骏鹏:《论闻一多新诗韵律与诗思的对应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144页。
    ②王守兼,金秀珍,王凤春译注,《左传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3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页。
    ②[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165-166页。
    ③陈寅格:《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2页。
    ④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页。
    ⑤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229页
    ⑥王力:《王力文集》(第十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48页。
    ①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43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③王力:《王力文集》(第十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页。
    ④参见马瑞超:《对偶的美学基础》,《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②[日]弘法大师愿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86页。
    ③王从:《谈对偶与中国文学的程式化倾向》,《阅读与写作》,1998年第1期,第2页。
    ①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②[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③[春秋]左丘明:《国语:战国策》,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48—149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38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85页
    ③刘若愚:《中国诗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
    ④参见赵恒毅:《重访新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①[春秋]老子:《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钱钟书:《一个偏见》,见于《写在人生边上》,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页。
    ①[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6页i。
    ②[清]爱新觉罗·弘历欶编:《唐宋诗醇》卷六,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6页。
    ③[清]爱新觉罗·弘历欶编:《唐宋诗醇》卷十五,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3页。
    ④[消]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3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38页。
    ②[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③吕思勉:《理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7页。
    ①[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330页。
    ①[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二,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3页。
    ②[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3页。
    ③[清]吴瞻泰:《杜诗提要》卷七,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 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3页。
    ①参见贺建成:《对仗:中和之美的范型》,《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第51页。
    ②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4页。
    ③转引自王燕:《浅议对偶形成的基础》,《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0页。
    ④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51页。
    ⑤倪豪士编:黄宝华等译:《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①[清]王夫之著:戴鸿生笺注:《姜斋诗话》卷一《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①[清]杨伦:《杜诗镜铨》卷十七,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9页。
    ②[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9页。
    ③[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9页。
    ①见于[美]约翰·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第2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90页。
    ②见于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①叶嘉莹:《好诗共欣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页。
    ②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南越大兽。兽之最大者。而出南越。长鼻牙。有长鼻长牙。以上七字依韵会所据小徐本。三年一乳。左传定四年正义作三年乳一字。按古书多假象为像。人部曰。像者,似也。似者,像也。像从人象声。许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当作像形。全书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当作像。而今本皆从省作象。则学者不能通矣。周易毄辞曰。象也者,像也。此谓古周易象字即像字之假借。韩非曰。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象之义巳起。故周易用象为想象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义。皆于声得义。非于字形得义也。韩非说同俚语。而非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之恉。象耳牙四是尾之形。象当作像。耳牙疑当作鼻耳。尾字各本无。今补。徐两切。十部。凡象之属皆从象。
    参见[台]李玮如:《<周易·系辞传>“象”概念初探》,《周易研究》,1998年第4期。
    ①马恒君注释:《周易:全文注释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②[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见郑万耕主编:《易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①[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89页。
    ②[明]杨慎:《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①杨义:《李社诗学:原理与方法论》,《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4期,第61-62页。
    ①注:这里的“山”,即实指“山”的意象:这里的“月”仅指出现了“月”字且实指“月亮”的意象,“烽火连三月”之类的不计算在内;这里的“水”,包括地面上的江、河、洲、海、溪、瀑、泉,有的诗歌一首之中包含若干个“水”的意象,但在统计中只计一次。
    ②[加]弗莱:《作为原型的象征》,见于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③参见自刘传新:《高悬于中国诗坛上空的月亮》,《东岳论丛》,1992年第2期。
    ④参见吕华明:《太白之月意象》,《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①参见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参见刘海军:《从月意象看中日古典诗歌审关差异》,《福建论坛》,2006年专刊。
    ③[瑞士]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87年版,第376页。
    ④[明]李渔:《闲情偶寄》,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①杨义:《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5期,第123页。
    ①杨义:《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5期,第125页。
    ①尉天骄:《水在中国学中的什么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②傅道彬:《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①潘绍龙,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陶维彬:《水:一个原型的分析》,《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都5期。
    ③陶维彬:《水:一个原型的分析》,《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101-102页。
    ④荣格:《毕加索》,见于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①[美]威尔赖特:《原型性的象征》,见于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②弗莱:《原型批评:神话理论》,见于叶舒宪《神话一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6页。
    ②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李晓峰:《李白离别诗中“水”、“酒”、“问”》,《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70页
    ①赵宗乙译注:《淮南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东汉]王充:《论衡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76-177页。
    ③[清]王先谦:《庄子集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④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①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②参见李云峰:《水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之精华》,《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第64页。
    ③[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①[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②[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③[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见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59页。
    ②袁坷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4页。
    ③参见姚兴富:《上帝崇拜与祖先崇拜》,《中国社会科学产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70-72页。
    ④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8页。
    ⑤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页。
    ①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你版,第4页
    ②[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①萧涤非:《杜甫<望岳>简析》,《名作欣赏》,1983年第6期,第4页。
    ①[春秋]老子:《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②[清]李锳:《诗法易简录》,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汀(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89页。
    ①参见王建疆:《诗歌意境中哲学智慧的结构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28-29页。
    ②参见[美]刘耀中,李以洪:《荣格“与狼共舞”》,《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1期,第41-42页。
    ①[唐]司空图撰,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②[唐]司空图撰,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7—99页。
    ①见于沙少海:《庄子集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②[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见郑万耕主编:《易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96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47页。
    ①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①[南]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7页
    ②[唐]皎然:《诗式》,见王筑民:《中国古代文论选篇注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③[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82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82—490页。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隐秀》,见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②[南宋]张成:《岁寒堂诗话笺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③汤用彤:《汤用彤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9页。
    ④[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82页。
    ①苏恒:《意境漫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20页。
    ②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19—21页。
    ③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第51页。
    ④[春秋]老子:《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⑤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19页。
    ①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②[魏]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5页。
    ③[北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3页。
    ④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①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②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2页。
    ③[北宋]周敦颐:《周敦颐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4页。
    ④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其,第60页。
    ⑤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第21页。
    ①陶型传:《意象的意蕴场——兼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第39页。
    ②李欧梵:《午夜歌手——谈北岛的诗》台北,《联合报》副刊,1995年10月10日、11日。
    ③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第58页。
    ④蒋新平:《中国古典艺术辩证法范畴的特色》,《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第28页。
    ①[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②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4页。
    ①[元]萧士赞:《诗品汇》卷三十九,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27页。
    ②[清]爱新觉罗·弘历欶编:《唐宋诗醇》卷四,转引自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27页。
    ①[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1413-1414页。
    ②[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年版,第118页
    ①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②[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①参见[美]刘耀中,李以洪:《荣格“与狼共舞”》,《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1期,第42页。
    ②[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③[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①[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②[瑞士]荣格著:《心理学与文学》,见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③[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④[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张其成:《国学与修心》(在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演讲实录),时间:2010年10月19日上午,地点:北京温都水城大报告厅,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熊春锦:《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教笨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①熊春锦:《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教笨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78-79页。
    ②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①迈克尔·波兰尼著;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色后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424页。
    ②李肇星:《儿子三岁》,《读者》,2007年第18期,第15页。
    ①潘罗斯:《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39页。
    ①参见熊春锦:《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救笨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①[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①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②[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①[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②[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6-47页。
    ①[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6
    ②滕守尧:《艺术与创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①[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见于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②[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①[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945页。
    ②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第16页。
    ③[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页。
    ①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第19页。
    ②[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第30页。
    ③[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第30页。
    ④吕颖:《朗读亦健身》,《保健医苑》,2007年第5期,第49页。
    ①[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9页。
    ②[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第55页。《辽宁日报》2009年10月22日报道
    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阻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①杨义:《李白代言体诗的心理机制(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6页。
    ②杨义:《李白代言体诗的心理机制(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7页。
    ①滕守尧:《文化的边缘》(自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滕守尧:《“创生”与中国诗学》,《诗探索》,1997年第1期,第38页。
    ①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②滕守尧:《文化的边缘(自)》,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
    ③林语堂著:胡云译:《信仰之旅》,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8页
    ④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序)》,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⑤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序)》,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①庞朴:《一分为三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①[春秋]老子:《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l年版,第210页。
    ②肾之水贝提升到上部,心之火被诱导到下部。“水在上,能流而润下,火在上,能焰而炎上。”循环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温暖的内部大环境。……人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气的周身循环和流动,其实是他自己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无形中变成了一个生命之场。详见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③[春秋]老子:《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⑤沙少海:《庄子集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页。
    ①唐亦男:《王夫之通解庄子“两行”说及其现代意义》,《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1页。
    ②毛文凤:《儿童神性智慧的守护与存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00页。
    ①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②转引自李伏昆:《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①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②滕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联通》,《幼儿教育》,2006年第1期,第6页。
    ①参见刘芳:《高考综合卷·课程综合化·生态式教育——学科统整的新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第10页。
    ②曾洁:《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教育研究》,2004第6期,第3页。
    ③滕守尧:《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0页。
    ④滕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联通》,《幼儿教育》,2006年第1期,第7页。
    ⑤徐碧辉:《艺术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滕守尧先生访谈录》,《美学》,2010年第3卷,第10页。
    ①滕守尧:《文化的边缘(丛书总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滕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联通》,《幼儿教育》,2006年第1期,第7页。
    ①[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11页。
    ②[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7页。
    ③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见于周振甫、冀勤编:《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3页。
    ④黄钢:《诗与通感》,《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22页。
    ①参见刘芳:《高考综合卷·课程综合化·生态式教育——学科统整的新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第10页。
    ②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7页。
    ③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6页。
    ④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6页。
    ①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
    [梁]钟嵘著;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司空图著,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笺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明]杨慎:《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明]李渔:《闲情偶寄》,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夏丐尊,叶圣陶著:《文心》,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闻一多:《古诗神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郑临川述评:《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王筑民:《中国古代文论选篇注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弘法大师愿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加]叶嘉莹:《好诗共欣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加]叶嘉莹:《说诗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美]刘若愚:《中国诗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倪豪士编;黄宝华等译:《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著;郭乙瑶等译:《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徐青:《古典诗律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春秋]老了:《道德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东汉]王充:《论衡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北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北宋]周敦颐:《周敦颐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吕思勉:《理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沙少海:《庄子集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恒君注释:《周易:全文注释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郑万耕主编:《易学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汤用彤:《汤用彤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林语堂著;胡云译:《信仰之旅》,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庞朴:《一分为三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滕守尧:《中国怀疑论传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傅道彬:《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赵宗乙译注:《淮南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译注:《左传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春秋]左丘明:《国语:战国策》,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周泉等译:《精神分析导论讲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瑞士]荣格著;王义国译:《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瑞士]荣格著;刘国彬等译:《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瑞士]荣格著;张月译:《潜意识与心灵成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美]霍尔、[美]诺德拜著;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著;通山译:《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美]杜·舒尔茨著;杨立能,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美]肯·威尔伯著;李明等译:《性、生态、灵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艾克哈特·托尔著;张德芬译:《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川:《神话人格——荣格》,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南京出版社。
    [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宗白华著;叶朗,彭锋编选:《宗白华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周振甫、冀勤编:《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蔡楚镇:《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赵恒毅:《重访新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张国庆:《中和之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李伏昆:《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美]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艺术感觉与美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英]J·亚当斯著;余家菊译:《教育哲学史》,中华书局,1934年版。
    [美]帕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著;王宏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加德纳著;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美]汤姆·安德森著;马菁汝,刘楠译:《为生活而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熊春锦著:《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了教笨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
    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森主编:《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美]刘耀中,李以洪:《荣格“与狼共舞”》,《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1期。
    [台]李玮如:《<周易·系辞传>“象”概念初探》,《周易研究》,1998年第4期。
    陈炎:《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理论学刊》,2000年第6期。
    陈炎,《阴阳: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
    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蒋新平:《中国古典艺术辩证法范畴的特色》,《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贺建成:《对仗:中和之美的范型》,《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黄钢:《诗与通感》,《新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教育研究》,2004第6期。
    刘芳:《高考综合卷·课程综合化·生态式教育——学科统整的新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
    毛文凤:《儿童神性智慧的守护与存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潘绍龙,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唐亦男:《王夫之通解庄子“两行”说及其现代意义》,《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陶型传:《意象的意蕴场——兼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期。
    滕守尧:《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滕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联通》,《幼儿教育》,2006年第1期。
    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
    滕守尧:《“创生”与中国诗学》,《诗探索》,1997年第1期。
    王建疆:《诗歌意境中哲学智慧的结构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尉天骄:《水在中国文学中的审美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萧涤非:《杜甫<望岳>简析》,《名作欣赏》,1983年第6期。
    徐碧辉:《艺术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滕守尧先生访谈录》,《美学》,2010年第3卷。
    杨义:《李杜诗学:原理与方法论》,《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4期。
    杨义:《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5期。
    杨义:《李白代言体诗的心理机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姚兴富:《上帝崇拜与祖先崇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