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从历史学、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西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演变历程的钩沉,从人的主体结构与知识形态两个视角,论述了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梳理了两者结合的理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的把脉,对推进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提出了几点富有建设性的想法。
     考察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史发现,自由教育并非是像学术界一贯认可的那种单向度的人文教育,而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当今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的现代模式,是自由教育的理想在现代大学中的自然延伸;人文教育是西方大学教育的基石,它总是与科学教育在张力中协调发展,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人文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但它不是人文教育的全部,其核心旨在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问题是人类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西方大学一直致力的理念,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世界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首先是从复兴人文教育、提高人文教育的地位以及重构人文教育开始的。
     从人的主体结构看,希腊人强调人的发展是理性与非理性均衡发展,但是偏向理性发展。而后观念论哲学把人的发展完全归结为理性的单向度发展,导致理性主义泛滥无归。继而生存论哲学在批判观念论片面强调理性之维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即把人的发展完全等同于人的非理性的片面发展。无论把人的发展说成是理性发展的观念论哲学,还是把人的发展归结为非理性发展的生存论哲学,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因此逼近理性主义;充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不因此而走向非理性主义。任何现实的认识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人的主体发展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协同发展。人的理性之维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人的非理性向度需要人文教育去呵护。因此,从人的主体发展层面看,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非常必要,大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与统一。
     从知识形态视角看,科学和人文,有如春兰秋菊,各有所长,科学知识有它的性格特征;而人文知识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就认知层面而言,人文知识具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而科学知识具有典型的理论意味;从获取知识方法手段上来看,科学知识主要是依靠逻辑推理的、实证的方法手段获取的;而人文知识则是通过感悟的、神秘的方法手段获得的;从心理效应上看,科学知识能唤起人们大致相同的反映,是可以统一的;而人文知识则会激起丰富多样的感受,是允许多元的;从知识的效用价值上看,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科学知识讲求实效性原则,最终用于改善人的物质生活;而人文知识则是调节人的心
    态的,具有提升人格的功能。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虽有区别,但有联系和相通以及互
    补之处。科学是人文把握世界和人生的基础和中介;人文为科学发展引路和导航,科
    学发展离不开人文之光的普照。人文与科学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与两者功官题拼卜性,充
    分说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不仅可能,而且完全可以。因此,从知识形态角度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具有可能性。
     近代教育形成后,人文主义教育观与科学主义教育观始终矛盾和冲突着,在19
    也丝己后半期和加世丝己初期,这种矛盾和冲突曾达到顶峰。在这矛盾和冲突中,出现了
    两种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人文科学主义教育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观。前者在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做法上倾向于以科学为准则、核心或取向的方式
    来融合两种教育;而后者则主张以人文为目的、主轴或取向的方式来融合两种教育。
    前者融合的结果便是人文教育科学化;后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科学教育人文化以及技术
    教育人文化。相形之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更贴近教育的本质,更有利于推进大
    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正是在这一理念下,世界各国大学在加世丝己中后期形
    成了文理渗透模式、理想与务实融会模式以及通识教育模式,来描差大学人文教育与
    科学教育结合。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具有典型的人文教育本位特征,表现为强烈的伦理主义色彩。
    近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东渐,科学教育进驻大学,并在大学课程结构中占据重要
    的创字,人文教育的中心位序受到挤压,呈现出两者并存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状况。
    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成了近代人苦苦思索的问题。近代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侧印为前
    提,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文化论式,来协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大学中的J创字,
    以回应现代化的挑战。然而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在教育
    与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同构关系的传统背景下,经过了科玄论战、通专之辩,特别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专才教育教育模式之后,大学教育一度有科学主义倾向,人文教
    育表现为科学至上性、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取向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he evolvement cours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western university by historical reflection, discussed the inevitability,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from angles of view of the subjectiv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also hackled the idea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Then it put forward some viewpoints by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and actuality of the relation of both.
    The history of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indicates that liberal education virtually is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modern pattern, which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idea of liberal education.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it always links with general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puts up definite time characteristic. The humanities are foundation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but are not in all, the core mission is to bring up humanity. The issue of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is everlasting theme of the human education, and also i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nowadays and tomorrow.
    From angle of view of the subjective structure, Greek philosophy stressed the equivalent development of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but lean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ity. Afterwards the classic philosophy looked upon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singl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ity so that rationalism overflowed. After that modern philosophy went to the other extreme while animadverting classic philosophy, which unilaterally stressed the rationality. Both classic philosophy and modern philosophy were unilateral. Marxist philosophy stresses the function of both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can b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The fostering of rationality needs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non-rationality needs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human development needs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From angles of view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cience and humanity have their own superintendent. Scienc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ty has its own one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ut they also have something that can be communicated with and supplement mutually. Science is the foundation and medium which humanity holds the world and life by; humanity is leader and navigator of science development. Thereby,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has its possibilities from the view of the theory knowledge.
    Since modern education came into being, the humanist view on education had conflicted with scientism view on education all the while. This conflict reached the zenith during the later half perio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two patterns with which humanistic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science education, one was humanistic education sciencized and the other was science education humanism.
    
    
    
    Comparatively, the idea of science humanism press more close to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is more propitious to advance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With the guide of this idea, the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formed three patterns, which boost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humanistic and science education, they are penetration of science and liberal, melting of ideal and reality, general education.
    Chinese ancient higher education is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color of ethic-ism. Humanistic education was at central position of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In modern history with western science technology introducing-in gradually, science education was put in University, and took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rs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humanis
引文
1.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巴巴拉·伯恩等编著:《九国高等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4.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5.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
    6.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续、徐辉、殷企平、蒋恒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1994年版。
    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蔡建国:《蔡元培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9.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10.蔡振生:《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陈刚:《西方精神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4.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5.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17.德·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8.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杜作润:《大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4.干春松:《现代化与文化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5.高华亮:《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30.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2.何晓夏等:《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现代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5.胡建华:《高等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6.湖南大学编:《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9.怀特:《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999年版。
    41.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3.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44.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5.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7.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8.李凯尔特:《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9.李曼丽:《通史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1.刘述礼、黄严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2.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3.鲁洁:《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4.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5.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6.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现代化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8.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9.毛亚庆:《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3.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4.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5.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6.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7.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8.乔治·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9.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0.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1.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2.璩鑫圭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3.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4.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75.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6.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影印本),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77.宋恩荣:《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8.宋荐戈:《中国近世通鉴》(教育专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79.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1.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2.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3.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4.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5.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6.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7.王路:《理性与智慧》,三联书店,2000年版。
    88.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0.王廷芳:《美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1.王义高等:《苏联教育70年成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2.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3.吴洪成:《中国近代教育思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5.肖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96.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7.谢安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8.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9.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00.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101.徐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2.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出版社,2001年版。
    105.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106.杨德广:《高等教育专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7.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8.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9.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10.张博树:《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11.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2.张慧明:《中外高等教育史》,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张汝伦:《思考与批判》,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4.张应强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6.《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三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7.周川:《科学的教育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8.周川、黄旭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9.周德昌等:《中国教育史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0.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1.周忠昌:《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三联书店,1995年版。
    123.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4.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125.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代金平:《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化”趋势》,《齐鲁学刊》,1995年第6期。
    2.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4.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5.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6.韩兵:《现代性思想述评》,《学海》,1999年第3期。
    7.韩水法:《人文学科与通才教育》,http://www.edu.cn/20011023/.
    8.何中华:《现代性·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9.扈中平、刘朝辉:《论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4期。
    1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年.
    11.贾永堂:《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研究》,1997年第1期。
    12.江涛:《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哲学动态》,1997年第7期。
    13.隽鸿飞:《民众的启蒙——中国现代化失落的环节》,《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14.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15.刘恒健:《为人文学科正名——兼论人文学科的特性》,《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16.刘绍春:《中国近代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撞击与融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17.刘少雪:《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的历史延误》,《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8.刘献君:《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9.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20.刘朝辉、扈中平:《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21.吕景琳、张德信:《略论京师同文馆与人才培养》,《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2.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
    23.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第三界海峡两岸暨香港大学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1月。
    24.冉凡:《科学的所罗门宫与人类精神伊甸乐园的走失》,《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25.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26.唐文明:《何谓现代性》,《哲学研究》,1999年第8期。
    27.王端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与整合》,《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年第3期.
    28.王南:《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科学教育的意义》,《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
    29.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2期。
    30.王岳川等:《面向21世纪的人文学科》,《文史哲》,1995年第6期。
    31.文辅相:《东西方大学文化教育削弱的共同趋势及对策》,《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
    32.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33.文辅相:《面向21世纪大学教育思想的变革》,《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34.文辅相:《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35.文辅相:《对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3期
    36.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37.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第6期。
    38.许宝强:《知识、权力与“现代化”发展论述》,《读书》,1999年版。第2期。
    39.杨国荣:《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向度与人文之维》,《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40.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41.杨叔子:《科学与人文和而不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42.叶赋桂,张凤莲:《人文教育:一个教育史的考察——兼论专业教育》,《清华大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3.喻岳青:《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44.喻岳青:《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若干启示》,《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45.喻岳青:《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6.袁振球:《论人文科学的地位和功能》,《哲学研究》,1996年第12期。
    47.张楚廷:《文理渗透与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48.张洪齐:《论科学理性》,《求索》,1995年第6期。
    49.张世红:《筑波大学教学改革及其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50.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戊戌思潮的继承与超越》,《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
    51.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52.郑登云:《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沿革与变迁》,《教育丛刊》,1983年第1期。
    53.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期。
    54.朱国仁:《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55.诸洪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过程》,《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56.邹广文:《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定位》,《哲学研究》,1996年第4期。
    57.邹东涛:《文化冲突,文化整合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6期。
    1.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2. Alan.Broom. The Crisis of Liberal Education. Routludge and Kegan, 1965.
    3. Alan Richardson. History, Humanity and the University. Jossey-Bass Publisher, 1969.
    4. Anderson. The Liberal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of Twenty Century. Published by Prometheas Books,1970.
    
    
    5. Brand Blanchard. The Use of Liberal Education. St. Martin Press, 1973.
    6. Clark Kerr.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7. D.Riseman. Cultural Conflict in the University. San Francisco. Inc. Publisher, 1970.
    8. G.E.Miller. 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
    9. Hirst. Liber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Quality. Routludge and Kegan, 1968.
    10. Jencks & D.Riseman. The Revolutionary of Academic. Greenwood Press, 1968.
    11. Joe Ann Gerdemann Thompsoa The Modem Idea of the University. Simon and Shuster New York, 1930.
    12. John Brubacher.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Jossey-Bass Publisher. 1982.
    13. John Truipbour. How Harvard Rule. South End Press,1989.
    14. Ju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N.Y.Beacon Press, 1985.
    15. Michael A.Olivas. The Law and Higher educa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89.
    16. Paul Westermy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1985.
    17. Polany.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Routludge and Kegan Paul, 1958.
    18. Reinhard Bendix,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19. R.M.Hutchins. Higher Education of Americ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6.
    20. R.M.Hutchins. 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Harper & Brocher.N.Y, 1953.
    21. Robert. Paul. Woff. 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 Bostan:Beacon Press, 1970
    22. T.H.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 Routledge. Thoemmes Press, 1994.
    23. Thomas K.Simpson. Liberal Scholarship and College Teacher. Jossey Publisher, 1965.
    24. T.Vebien.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tlantic, 1956.
    25. William Bennett. The Shattered of Humanities. San Francisco. Inc. Publisher, 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