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大学文化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特征,体现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文化内在地制约着大学发展。比较而言,中国现代大学深受西方大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影响,具有“依附性发展”的特点。由于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富国强兵”的实用目的,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引导下,大学致力于为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既放弃了大学“为学术而学术”的追求,又力图斩断传统文化之根。结果是,大学规模持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究其根源,主要是大学理念的缺乏和大学文化的“不自觉”。所以,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就成为中国大学自主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工程。
     大学是有理念的文化组织,自产生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和底色。大学文化是决定大学发展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卓尔不群的大学文化特质铸就了大学的辉煌,培养出风格迥异的英才。20世纪以降,大学日益巨型化和复杂化,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演化,已经由单纯的教育机构变成了有丰富内涵的社会机构,其发展动力由单纯的学术追求演变为学术、政治、市场三者的合力,呈现开放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组织特征,表现出多主体、多目标和多元化的文化特性。但大学文化研究只重视共性问题,忽视了大学文化个性,致使理论研究流于空泛。本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个案,突破大学文化社会性的宽泛界定,基于观念的大学文化观,从文化视角审视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发展,揭示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创新的独特性。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建立的一所工科大学,较早地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自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学,形成了以“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为标志的大学创新文化。此后,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和施加何等影响,华中科技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坚守着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致力于自主发展。通过不断地大学文化创新,不仅传承和升华了以朱九思校长的办学思想为代表的大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以“华工精神”为基调的大学精神,而且推进了大学制度、内部管理和学术事业的改革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实现了由单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组织发展,创造了一个新中国大学的“组织传奇”。
     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大学自身,通过文化选择理论和文化成本理论解析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尝试构建了一个“理念——个性——制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三条主线梳理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的发展轨迹,展现了办学理念、制度变革、学科文化、学人风采等文化要素的传承与创新,力图揭示大学文化创新在大学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全文由大学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发展和大学文化创新解读等三个部分共七章构成。经过研究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创新文化;大学文化创新是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校长在大学文化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学文化创新推动了大学制度变革和学术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创新还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大学文化是一个有机的观念系统,大学文化创新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动力。而且,大学文化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自我超越过程,表现出整体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现代大学发展要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培养主动反思、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以多元文化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民族文化和接纳外来文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通过文化创新为中国大学“立心”。
The culture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mbued with the same spirit as the western cultures and remarkable“endoparasite”of their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which embodies their autonomy and academic liberty has been in nature restricting their development. Comparatively speaking,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rationale and running patterns of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marked by“attachable development”. Originated from the pragmatic purpose of“enriching the sta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army”and guided by scientificism and instrumental reasoning, universities concerned in China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n turn abandon both the pursuit of“academy for academy’s sake”and attempt to destroy the root and branch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 is that universities rush to enlarge their size, extend their functions but attracts the poore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worried”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quality. The main causes lies in that the universities mentioned are short of the rationale in running the school and SLOW in reacting to campus culture. Thus, it comes to be the fundamental project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self-primacy in terms of arousing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Born with the brand of culture and accumulated large varieties of“genes”or solid foundation or bottom, university becomes a cultural organization with ideals and“an invisible hand”to determine its development. It is among the select best that the university culture has molded its brilliance and developed outstanding intellectuals different in style. Having been increasingly larger and more complicated ever since the 20th century, university has been the social institution rich in content from the previously single educational one. Its developmental power has been turned from the pure learning pursuit into the pool efforts of academic, political and marketing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complexity and hierarchy in organization, and represented the multi-subject, poly-objective and pluralism in culture. However, university cultural researches simply emphasize common issues but neglects specific ones, which inevitably result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devoid of content. Tak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case study, breaking through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societal nature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based on ideology-directed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examine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o reveal the rel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o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highlight the peculiarity of the University in cultural innovation.
     As one of the polytechnic schools found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established the definite rationale of running the school and its developmental objectives earlier and formed its culture of innovation marked by“being bold in challenge and good at transformation”. And since then, whatever happens outside and however the influence is exerted,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keeping the constant pace with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upholding its internal logic of development and devoting itself to independent evolution. Through the constant innovation of culture, it has not only passed down and elevated the ideology proposed and headed by president Zhu Jiusi,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university spirit concerned, but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ystematic, managerial and academic causes as well. Due to such great efforts, the University has changed from the monotechnic into the polytechnic in organization and created an“organizational miracle”in the history of New China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university itself as a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erms of the cultural selection theory and the cultural cost theory so as to construct an analytic framework of“Concept-Personality-System”, and to parse its cultural evolution and demonstrate the transmission and innovation of such cultural elements as its concepts of running the school, its institutional reform, its subjects culture, its scholar elegance and so forth in terms of three mainlines exemplified by the rationale of running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spirit and university systems, with an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t thu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under the headings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the review of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al innova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tentatively from the findings that the core of the University is cultural innov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is the internal motives of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function a key role i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systematic reform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innova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d some provoking implications for us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university culture is an organic entity of ideologic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it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e innovation is a constant process beyond itself, reflecting the features of the glob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requiring self-contained cultural traditions, together with multi-cultural visions, open and considerate states of mi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elf reflection and pursuit of self-brillian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It is to establish the“soul”of the University by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during native culture with the foreign cultures.
引文
1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09-13.http://www.lib.ynnu.edu.cn/info/jyjb/edu_info/122/pages/slide14.html.
    
    2 [英]阿什比.科技发展时代的高等教育[M].腾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3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
    4熊丙奇.体制迷墙:大学问题高端访问[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52
    
    5先勇.大学的故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前言.
    6 [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总序.10
    7朱清时.缺乏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使我们无缘诺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1):1-2
    8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前言
    9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4):5-9
    10参见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11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5
    
    1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13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8
    
    14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研究述评及探究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5(3):22-26
    15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序
    16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17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基于组织文化子系统视野的认识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8
    18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4
    19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云南大学个案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14
    20严锋.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2005
    21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
    22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10
    23参见2007年5月在中山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会议综述。
    2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5-126
    25封海清,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6(4):39-42
    26欧阳康.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论纲[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37-39
    27刘项兵,张琳.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的关系[J].第二届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30-35
    28魏海苓.适应与协调:大学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的关系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8(2):19-22
    29甘阳.大学的文化之根[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06-30
    30参见杨福家教授于2007年4月1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所做“大学历史使命与文化内涵”的演讲。
    31尹明华.激荡:文化讲坛实录2[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5-48
    32朱清时.大学的文化:浮夸与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07(6):1-5
    33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与作用[N].光明日报,2004-03-16
    34常文磊.大学文化创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78-80
    35朱宇波.论大学的创新型文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58-60
    36李四平.大学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29-31
    37邹广文.现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8-242
    38纪宗安,马秋枫.先进文化与大学文化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5-16
    39傅林,胡显章.创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6(6):12-14
    40易高峰,易连云.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后高校发展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94-96
    41傅林、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7-91
    42 [美]佛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总序
    43世界著名学府丛书.博洛尼亚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
    44 Burton R. Clark . The Distinctive College. New Brunswick(U.S.A)and London(U.K),1992.
    45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Simon and Schuster,1986.
    46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和领导的控制系统[M].别顿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47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参见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网页(http://www.daxuewenhua.cn)上的资料和第二次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9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秘书处编.现实与理想—和谐社会与大学建设专辑[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9-126
    50陈运超.大学校长治校之道:一个个案分析[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2
    51周进.重点理工大学的转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
    52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实证研究——以华科精神为例[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
    53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转型的历史描述与分析[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54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 .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55代表性的论文有: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7;梅世炎,胡伏秋.一段难忘的历史——原华中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朱九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5):8-12;杨叔子,姚启和.论重点理工大学实现四个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96(2):1-6
    56参考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和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代表性的论文有:刘献君.实践研究相互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十年文化素质教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5(3):1-6;欧阳康.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24-29
    57张应强.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转型与综合化战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4(4):6-9
    58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研究述评及探究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5(3):22-26
    59谢作栩.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与张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5-8
    60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与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9-12
    61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7
    62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5
    63储朝辉.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反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
    64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9
    65李朝晖.“大学文化研究”辨析[J].江苏高教, 2006(2):18-20
    66 [英]马尔科姆·泰勒.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1-153
    67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16
    6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69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3-180
    70韦森.文化与制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30
    71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基于组织文化子系统视野的认识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8
    72封海清,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6(4):39-42
    73孔垂谦.大学组织发展的实质与边界[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0-13
    74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7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95
    76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42-46
    77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78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7
    79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21-27
    80 [英]马尔科姆·泰勒.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7-208
    81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93
    82 [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周海涛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3
    83刘献君.努力将中国院校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7(9):25-28
    
    84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0
    85 [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97
    86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3
    87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1
    88转引自: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角色、权利与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8
    89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204
    90郭必裕.文化力量与大学发展[J].江苏高教,2006(5):50-52
    91欧阳康.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论纲[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37-39
    92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6(4):1-6
    93刘亚敏.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 2):93-97
    
    94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9-30
    95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96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28
    97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8
    98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 (2):1-5
    99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87-91
    100韦森.文化与制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0-91
    
    102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2
    103杨东平.大学精神[A].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46
    104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0-91
    105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1
    
    106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
    107 [美]茱丽·A·罗宾.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4
    
    108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
    109孟宪承,陈学询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0
    110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0
    111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7
    112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58-63
    
    113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35-40
    114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7
    
    115费孝通.“全球化”新的挑战:怎样为确立文化关系的“礼的秩序”做出贡献[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2):54-55
    116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角色、权利与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
    117 [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
    118杨克瑞,王凤娥等.政治权利与大学发展——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257
    119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19
    120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66
    121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8-19
    122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1
    123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及其配套规定[A].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5-37
    125 [日本]有本章.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以社会条件、职能、构造为中心[J].复旦教育论坛,2004(1):5-10
    126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0
    127 [美]威廉·J.罗斯韦尔等.组织发展的实践[M].吕锋,张静梅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
    128孙华.论教育事实的分析框架[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3-7
    129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约束与企业文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4(3):13-19
    130尹继佐.当代文化论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8
    
    131 Agner Fog. Cultural selection. Dordrech: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53.
    132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4-20
    133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5):20-31
    134 Arrow, Kenneth J. 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 [M].NewYork:W.W.Norton.1974.
    135克鲁柯亨.文化的定义[A].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6
    136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92
    137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1
    138 [英]冯·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248-249
    139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2000,(4):1-12
    140 Burton R. Clark. (1990). The Distinctive Colleg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41 Glaser, S. R., Zamanou, S., & Hacker, K. (1987). Measuring and Interpret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 173-198.
    142 [澳]劳伦斯·安格斯.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3): 31-43
    
    143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144杨叔子.进入新世纪,大学怎么办[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5-12
    145参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
    146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4-80
    147张烨.重读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基于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87-96
    
    148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23
    149王久长.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22-26
    150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3-24
    
    152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4-26
    153王久长.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 22-26
    154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3
    
    155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周泰康同志的回忆。
    156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4
    157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0
    158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67-73
    159华中理工大学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8-21
    160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82
    161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2
    
    162华中理工大学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57
    163华中理工大学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65-75
    164 [美]威廉·J.罗斯韦尔等.组织发展的实践[M].吕锋,张静梅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04
    
    165田如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42
    166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27
    167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3-14
    168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261
    
    169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62-64
    170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6
    171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7
    172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0
    173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88
    174刘道玉.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黄金时代[J].学习月刊,2007(1):49-51
    
    175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34-35
    17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17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178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77-278
    179张金福.中国大学自主性:概念与制度环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28-36
    180教育法及其配套规定[A].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5-37
    181华中理工大学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69
    182朱九思.对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我见[N].光明日报,1980-7-10
    183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 .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111
    184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7
    
    185朱九思.九十忆往——在九十岁祝贺会上的讲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1-2
    186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36
    187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51-276
    188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136
    189梅世炎,胡伏秋.一段难忘的历史——原华中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朱九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5):8-12
    190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二集)[Z].1998.66
    191周济.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在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5-19
    192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67-73.
    193李振文,周前进.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纪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6.
    194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1-5
    195杜彦良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报,2004,07-12-4
    196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12
    1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3
    198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9-11
    199朱九思.高等教育当前应当着重抓什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58-62
    
    200邬大光.21世纪民办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4):21-22
    201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16-18
    202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16-18
    203参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204朱玉泉,周济.以发展为主题创新为动力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6-7
    205华中科技大学年鉴(200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
    206张应强.探索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评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4(2):106-107
    207教育部2007年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 http://www.jyb.com.cn/xwzx/gnjy/bwxx/t20070326_72998.htm.
    208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5-10
    
    209周川.新一轮院校调整的特征与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8(2)25-28
    210邹寿彬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年鉴(1999).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4
    211刘献君.大学校长与战略——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6):1-7
    
    212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7):1-7
    213胡国铭.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8
    214李培根.大学校长之战略把握与推进[J].高等教育研究,2006(7):27-31.
    
    215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
    216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5.
    217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5
    218武汉大学校史简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2.参见: http: // baike.baidu.com / view / 257311.htm.
    219朱九思.教育必须按规律办事[J].高等教育研究,1988(3):8-13
    220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30-431.
    221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5
    222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二集)[Z].1998.34-35
    223朱九思.高等教育散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67
    224朱九思先生访谈记录。
    225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卷首语
    226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92
    227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7
    228梅世炎,胡伏秋.一段难忘的历史——原华中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朱九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5):8-12
    229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7
    230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6
    
    231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82
    232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6
    
    233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36-137
    234梅世炎,胡伏秋.一段难忘的历史—原华中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朱九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5):8-12
    235原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德焕同志在1986学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36张开沅,余子侠.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总序
    237刘献君.大学校长与战略——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6):1-7
    238访谈记录。
    239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9
    240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47
    241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5-61
    242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47-348
    243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 .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125
    244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1
    245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提出的“泡菜理论”。
    246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72
    
    247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84
    248杨叔子.进入新世纪,大学怎么办[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5-12
    249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5
    
    250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8-14
    251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24
    252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6):5-7
    253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04
    
    254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8
    255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1999(1):3-10
    256杨叔子,姚启和.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8(3)1-4
    
    257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58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31
    259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4
    260陈海春.周济博士成长道路给我们的启示——立足国内大有作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3):40-42
    261周济.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在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5-19
    
    262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07
    263周济.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发挥大学技术创新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8-12
    264查有梁.浅议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1-86
    265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15-235
    
    266《新闻联播》报道华工科技自主创新做法[N].华中科技大学周报,总第264期
    267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6(4):1-6
    268李培根.中国需要大量基层创新人才[J].中国教育报,2007-12-7
    269评论员.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N).华中科技大学周报,总第251期
    270李培根.大学校长之战略把握与推进[J].高等教育研究,2006(7):27-31
    271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 .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41
    272张应强.科学规划,强化实施,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5(4):57-59
    273谢作栩.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与张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5-8
    274陈天生.我们在这里是主力军——华中工学院访问记之一[N].光明日报,1979-12-21
    275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1-60
    278张安惠.为了教好先要学好——华中工学院访问记之二[N].光明日报,1979-12-25
    279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7
    280微软创新杯再次刮起中国旋风华科大学子表现优异.http://www.hust.edu.cn/content/content_22676.html.
    281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 .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7.125
    282周济.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在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5-19
    
    283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实证研究——以华科精神为例[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35-37
    284夏斐.如何培养大量基层创新人才——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N].光明日报,2007-11-23
    
    285参见涂又光教授的教育哲学讲义。
    286 [日]武田耕一.人与组织[M].王艳平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8
    287查有梁.浅议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1-86
    
    288先勇.大学的故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85-186
    289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
    290校长李培根就“学校排名”等问题对话学子[N].华中科技大学周报,总第274期
    291陈海春.周济博士成长道路给我们的启示——立足国内大有作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3):40-42
    
    292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1卷[M].柏林:1923.109
    293孟庆艳.文化符号研究的哲学维度[J].国外理论动态,2007(6):72-75
    294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37-238
    
    296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390
    297夏雯,汪晓清.理工院校如何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1997-7-10
    
    298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0-74
    299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53
    300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
    
    301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
    302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2
    303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5
    304 [英] C·P·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4
    305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84
    306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春雨化育: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20
    
    307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12
    308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309大学校长论坛.http://www.edu.cn/20060714/3199964.shtml.
    310教育法及其配套规定[A].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5-37
    
    31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4-7
    312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313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三级跳”[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15-16
    314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9):1-6
    315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316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0
    317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3-39
    
    318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128
    319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67-73
    320姚国华.大学文化缺席导致中国现代进程缓慢[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80-91
    321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1-5
    322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1-7
    323蒋洪池.大学学科文化的内涵探析[J].江苏高教,2007(3):26-29
    
    324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67
    325吴国娟.大学制度创新:组织文化的视角[D].硕士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2005.12-18
    326周进.重点理工大学的转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
    327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03
    
    328华中理工大学第三次大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华中理工大学年鉴(199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29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总序
    330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15
    331李培根.学校工作报告—在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年鉴(2005)[A].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32范龙.大学学科综合化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7):35-36
    
    333刘少雪.论高等教育课程中的“专门”与“综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0(4):78-80
    334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6
    335李培根.解析大学学科建设的误区与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8):4-6
    336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337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338王乐.团队文化及团体氛围对团体创造的影响——基于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的研究[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7.16
    339杨晨光.创新潜能在实践中尽情释放——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学生的科研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11-8
    340周光迅.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78-80
    341周进,姚启和.关于重点理工大学转型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18-22
    342徐晓东,杨坤涛,冯向东.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23-25
    344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77
    345参见人文社会科学办公室2004年10月编《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发展十年(1994——2004)》前言。
    346欧阳康.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24-29
    347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36-237
    34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A].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77-779
    349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4
    350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Z].1998.176
    351许智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J].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352 [美]佛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353李培根.培养大批创新型工程师时不我待[J].中国高等教育,2007(7):35-37
    354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05
    356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77-279
    357陈思中,刘继文,周前进.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化”新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7):82-84
    358孟凡.本科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江建军教授的教改实践为例[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7.33
    359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7.134
    360陈利民.办学理念与大学发展——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历史探源[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45
    361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70
    362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94-318
    363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4. 136
    364刘华蓉.从构建校内“产学研”起步——华中理工大学探索产学研协调发展系列报道之一[N].中国教育报,1998-5-20
    365魏亚玲,曲冠杰,邹清丽.创新之路——EIM-601大型程控交换机开发纪实[N].人民日报,1995-6-20
    366周济.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发挥大学技术创新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8-12
    
    367参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368李培根校长在二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369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秘书处编.现实与理想——和谐社会与大学建设专辑[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5-126
    370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58
    
    371教育法及其配套规定[A].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2
    372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访谈记录。
    373华中科技大学年鉴(2005)[A].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74杨叔子.论教授治学——兼议《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1-6
    375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44-245
    376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17-319
    377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研究,2002(10):26-30
    379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6-95
    380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83-206
    
    381华中理工大学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43
    382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44
    383郭石明.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4(6):30-32
    384刘献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J].求是杂志,2002(3):54-55
    385周济.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在1997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5-19
    386参见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387陈思中等.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化”新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7):82-84
    388涂又光,刘献君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涂又光先生授课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4(3):64-69
    389张俊超.修读经典锤炼师资——华中科技大学提高理工科教师文化素质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31-34
    390杨克瑞,王凤娥.政治权利与大学的发展——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11.
    39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
    392 [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7
    
    39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1-35
    394周光迅.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5
    395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2
    
    396 [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5-98
    397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4
    398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72
    399指当时在清华国学院任导师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
    400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
    
    401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0
    402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2
    403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8-279
    40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自序4-5
    
    405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93-96
    406蔡俊生等.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7
    40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6
    408王冀生.论文化觉醒与大学创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5):1-5
    409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410孔垂谦.大学组织发展的实质与边界[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0-13
    411 [美]亚布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12马廷奇.学术性:大学组织活动的基本逻辑[J].煤炭高等教育,2005(6):4-6
    413侯光明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与大学管理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21-24
    414庞丽娟,刘凯欣.聚焦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225-233
    
    415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1-32
    416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9
    417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139
    418雷鸿沛.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要素[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88
    419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30-134
    420董云川.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9):24-26
    
    421任剑涛.大学组织文化与办学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1-5
    422胡显章.大学文化自觉与大学创新文化[J].大学文化发展与研究中心网页.
    42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出版社,2005.210-211
    424傅林,胡显章.创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6(6):12-14
    425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13
    426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J].中国高教研究,2007(9):91-93
    427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11
    
    428钱平凡.组织转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70-386
    42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19-154
    430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2
    
    431徐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3
    432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 http://www.hust.edu.cn/content/content_24128.html.
    
    433姜澄宇.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20-21
    43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7
    435冯天瑜.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8-21
    436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
    437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3
    438尹明华.激荡:文化讲坛实录2[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5-48
    439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6(7):11-26
    440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2
    441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78
    44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牛津版序
    443储朝辉.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序
    
    44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0-242
    44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5-16
    446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81
    
    447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结束语
    448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2
    
    449杨东平.大学精神[A].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21
    450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8-89
    [1]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2]常文磊.大学创新文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
    [3]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4]陈思中,刘继文,周前进.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化”新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7)
    [5]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6]董云川.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7]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8]封海清,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6(4)
    [9]傅林,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2005(1)
    [10]傅林,胡显章.创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11]高桂娟,张应强.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12]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5)
    [13]郭必裕.文化力量与大学发展[J].江苏高教,2006(5)
    [14]纪宗安,马秋枫.先进文化与大学文化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15]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16]胡显章.大学文化自觉与大学创新文化[J].大学文化发展与研究中心网页.
    [17]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三级跳”[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18]孔垂谦.大学组织发展的实质与边界[J].煤炭高等教育,2003(2)
    [19]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20]李培根.大学校长之战略把握与推进[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21]李培根.中国需要大量基层创新人才[J].中国教育报,2007
    [22]李振文,周前进.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纪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3]李朝晖.“大学文化研究”辨析[J].江苏高教, 2006(2)
    [24]李四平.大学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25]李延保.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6]刘献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J].求是杂志,2002(3)
    [27]刘献君.努力将中国院校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28]刘献君.大学校长与战略: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29]刘献君.实践研究相互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十年文化素质教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30]刘献君.站在战略高度总结和创建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
    [31]刘亚敏.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
    [32]马廷奇.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与学术制度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07(3)
    [33]梅世炎,胡伏秋.一段难忘的历史——原华中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朱九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4]欧阳康.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35]欧阳康.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论纲[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
    [36]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37]朴雪涛.大学文化范式的转换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01(5)
    [38]任剑涛.大学组织文化与办学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39]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40]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1]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42]眭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是,2004(8)
    [43]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44]苏益南.现代大学的文化特征[J].江苏高教,2003(3)
    [45]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46]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47]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48]王冀生.论文化觉醒与大学创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9]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4)
    [50]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5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52]王冀生.文化个性与争创一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3]王冀生.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评价与管理,2006(4)
    [54]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55]王久长.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
    [56]文君,陈海燕.大学文化的培育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57]谢作栩.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与张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58]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59]杨叔子.论教授治学——兼议《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60]杨叔子,姚启和.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8(3)
    [61]杨叔子.进入新世纪,大学怎么办[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62]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3]杨叔子,姚启和.论重点理工大学实现四个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96(2)
    [64]杨杏芳.论妨碍大学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兼论什么样的大学才有资格和能力进行文化创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2)
    [6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7(8A)
    [66]姚国华.大学文化缺席导致中国现代进程缓慢[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67]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 (3)
    [68]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 (2)
    [69]查有梁.浅议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70]张应强.探索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评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71]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72]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73]张应强.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转型与综合化战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4(4)
    [74]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研究述评及探究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5(3)
    [75]张俊超.修读经典锤炼师资——华中科技大学提高理工科教师文化素质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
    [76]张笑夷.文化视野下的大学与现代大学文化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77]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现实与理想——和谐社会与大学建设专辑[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8]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79]朱九思.九十忆往——在九十岁祝贺会上的讲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80]朱九思.高等教育当前应当着重抓什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81]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82]朱玉泉,周济.以发展为主题创新为动力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83]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
    [84]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85]周济.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86]周济.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发挥大学技术创新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
    [87]周川.新一轮院校调整的特征与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88]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J].教育研究,2000(8)
    [89]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90] [法]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91] [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2]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3]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4]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5]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6]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7]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8]蔡俊生等.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9]陈利民.办学理念与大学发展——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历史探析[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100]陈运超.大学校长治校之道:一个个案分析(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2
    [101]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02]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反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103] [美]戴安娜·克兰.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扩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04]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5]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106] [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思顿.管理今日大学——为了活力、变革与卓越之战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7] [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08] [美]佛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9]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0]冯天瑜.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录[A].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11]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2]郭石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13]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4]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115]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16]胡国铭.大学校长于大学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17]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8]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9] [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0]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春雨化育: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21]华中理工大学档案馆.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一集、第二集)[Z].1998
    [122]《华中科技大学年鉴》编纂委员.华中理工大学年鉴(1998/199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华中科技大学年鉴(2000.5—2001.1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华中科技大学年鉴(2002/2003).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华中科技大学年鉴( 2004/2005).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12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24]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5]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6]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27]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
    [128]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实证研究——以华科精神为例[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
    [12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讨[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130]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31]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32]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3]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4]梁燕玲.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13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6]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和领导的控制系统[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137] [美]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8] [英]麦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9] [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40] [英]马尔科姆·泰勒.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1]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4
    [142]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4
    [143]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4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46]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7]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8]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9]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0]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51]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基于组织文化子系统视野的认识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5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53]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54] [英] C·P·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55]孙萍.文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6]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57]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58]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59]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60]涂又光.教育哲学(讲义)[D].2005
    [161]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2]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63]王有升.理念的力量:基于教育社会学的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64]韦森.文化与制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5]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66]魏文斌.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67]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168] [美]威廉·J.罗斯韦尔等.组织发展的实践[M].吕锋,张静梅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69]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70]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71]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72]肖川.教育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73]校史编写组.缩影:华中理工大学的四十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4]先勇.大学的故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75]徐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6]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7]熊丙奇.体制迷墙:大学问提高端访问[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5
    [178]谢雪峰.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79]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80] [美]亚布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81]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8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83]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84]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185]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86]杨克瑞等.政治权利与大学发展——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187]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88]严锋.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2005
    [189]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9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91]尹明华.激荡:文化讲坛实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92]尹继佐.当代文化论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93]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95]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96]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97]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育科学出版社,2006
    [198]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99]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0]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云南大学个案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0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2]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03]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0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5]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6]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角色、权利与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07]周进.重点理工大学的转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08]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09]周光迅,方建中,吴小英.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10]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11]邹进.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12]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13]朱丰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转型的历史描述与分析[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214] [美]茱丽·A·罗宾.现代大学的形成[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215]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16]共和国的旗帜下——新闻媒体上的华中科技大学(1952-2003)[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17] James C. Hearn, Melissa S. Anderson (2002) Conflict in Academic Departments: An Analysis of Disputers Over Faculty Promotion and Tenur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43. No.5.
    [218] Lacy, Fiona J. (1997) Job Satisfaction among Academic Staff: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Higher Education, Vol. 34 Issue.3.
    [219] Linda K. Johnsurd and Ronald H. Heck, (1998) Faculty Worklife: EstablishingBenchmarks Across Group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 39. No. 5.1998.
    [220] Stampen, Jacob O.(1978) Conflict, Accountability and the Wisconsion Ldea: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Wisconsin 1965 to 1978, Higher Education(HE012449), p 176.
    [221] Burton R. Clark. The Distinctive College. New Brunswick(U.S.A)and London(U.K), 1992.
    [222]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Simon and Schuster,1986.
    [223] Julie A.Reuben.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1996.
    [224] Glaser, S. R. Zamanou, S. & Hacker, K. (1987). Measuring and Interpret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J].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 173-198.
    [225] Agner Fog. Cultural selection. Dordrech: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53
    [226] Peter M. Blau: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 Transaction Publishes,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1994.
    [227] Edited by Ted L.K.Youn and Patricia B. Murphy: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7.
    [228] Paul Shore, The Myth of the University: 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Inc, 1992.
    [229] Jr Edward LeRoy Long: Higher education as a moral enterpris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30] Jaroslav Pelikan,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A Reexamin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 992.
    [231] Edited by Ted I. KYoun and Patricia B. Murphy: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7.
    [232] Abraham Flexder. universities, Amercan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33] John S.Brubacher and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pter 14,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
    [234] Newman, Joh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Indiana, 1982.
    [235] Abraham Flexder. Universities:Amercan,English,German(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Paperback 1968).
    [236] Edited by Ted L.K.Youn and Patricia B. Murphy: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7.
    [237] Eric Ashby,Technology and the Academic (London:MacMillan 1966.)
    [238] Clark Kerr,The Use of University (N.Y.:Harper Torchbooks,1963).
    [239] C.P.Snow,The Two Culture:And A Second Loo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240] Karl Jaspers,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ed.by Karl Deutsch(London:Peter Owen, l 960).
    [241] Eric Ashby, University: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242] Sidney Hook,“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Integrity”,in his Political Power and Freedom(N.Y.:Colliers Books,1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