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现存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作为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交汇点,既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状态,又是政治体系努力获取政治合法性、社会个体努力获取认同性政治的过程与实践。
     转型社会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利益分化、社会分层、价值多元、文化变迁以及全球化语境正在消解人们原有的政治认同,并可能引发政治认同的危机。政治认同问题不仅关涉现代和后现代条件下个人的“本体性安全”和“本体性焦虑”,同时还关涉全球化条件下特定社会或组织如何实现自身凝聚力,以提升它们在各种新的社会竞争场域下的驾驭能力等命题。因此,如何构建持续的政治认同,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政治生活现实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论文从转型社会的多元价值冲突入手,以冲突——危机——重构为主线,运用冲突理论、系统理论和认同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出价值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变量,多元价值冲突是政治认同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政治认同危机的消解呼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政治认同归根结底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文章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论首先阐述了转型社会中政治认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政治认同的研究状况,勾勒了论文的整体结构与框架,总结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讲述了政治认同的一般理论。文章从认同的一般内涵切入,分析了政治认同的概念和特点,并根据政治认同的心理过程、获得的主要途径、对象、状态等方面对政治认同的类型进行了多维的划分。然后在解析政治认同的基本变量的基础上,指出价值是影响政治认同的核心变量,价值与价值冲突是新时期探究政治认同问题的新视角。
     第二章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政治认同变迁的轨迹及特点。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压缩”,促使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引发社会突出的结构冲突、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推动社会主导型政治认同从意识形态认同向经济绩效认同、由经济绩效认同向以民生本位和社会公正为主导的政治认同的变迁。政治认同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盲从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特征,也呈现出复合型、碎片化的发展倾向。
     第三章分析了转型社会中的价值冲突与政治认同危机。文章以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价值冲突的分析路径,对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变迁,公平与效率、自我与社会、民主与秩序、自由与民主等四对基本价值冲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考察,指出价值冲突是当前引发政治认同危机的关键性因素,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
     第四章论证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政治认同危机的消解。多元价值冲突引发的政治认同危机本质上是价值认同危机,政治认同危机的消解吁求核心价值的重构。当代中国价值冲突的广度以及影响的深度决定了必须在遵循价值生成规律的基础上重构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共享价值观,人本、公正、共富、民主、宽容是核心价值观重构的内在诉求。利益整合、制度创新、教育引导是重构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途径。
     第五章探讨了构筑政治认同的社会支撑系统的思路。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政治认同的重构提供了价值取向,坚实的社会基础和高效的社会机制则是政治认同重构的保障。其中,社会福利体系、基层社会组织方式的建构强化了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公民参与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的完善优化了政治认同的社会机制。
     结语明确指出,社会转型使政治认同问题凸显,然而认同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新认同产生的契机。目前政治认同的复合型、碎片化呼唤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政治认同的建构。论文最后指出了政治认同研究的三个新动向:第一,政治认同的研究应该具体化和实证化,并建立相应的政治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进一步探讨自我认同、集体认同与国家政权认同的内在逻辑;第三,加强对“生活政治”领域里的“承认”的研究。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is the people from inside an existing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emotion and conscious sense of belonging. Its members of society and political system a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is a kind of individual heart condi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ociety to gain access to individu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practice process.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is the speci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changes with conventional meaning.
     Contemporary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accelerat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valu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global context, the network area are undercutting people original politica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problem not only involves modern and postmodern conditions. "noumenon security" and "noumenon, anxie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aliz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or how to realize our own ambition again, to enhance the unity of new social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control ability. Therefore, how to construct the political identity, is continuous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olitical reality to resol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from the pluralistic value conflicts in conflict-crisis -- as the core, reconstruction using theory of conflict and crisis theories and identity theory knowledge, that is the value of the variable, the core of political identi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uralistic value conflicts caused by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e resolution calls for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core valu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ultimately is the core values of identity.
     This article is made up mainly by three part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xt, the text, more than text.
     The first chapter:the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identity. From the identit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general int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ident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main way and object, the state of political identity aspects of the types of multi-dimensional.
     The second chapter: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ime Compression“in China, "social structure, to compress the sharp differentiation, social conflict, the outstanding 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value conflicts and promote social leading political identity from the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to economic performance by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o people with social justice for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from passive to active, from the implicit to consciously, from perceptual to rational gratifying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political identity also presents the tendency, fragmenta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political identity based on variable, points out that the value of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is the core value analysis (variables, whether to "method" two characters) is a new period of political identity explore new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value conflicts and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Based 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interest differentiation-value conflicts from the path, the main tre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debate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self and society,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order, four basic value conflicts of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stigation, pointed out the value conflicts caused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is the key factor, the value recognition is the core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fourth Chapter:the removal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The pluralistic value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is essentially value, political identity crisis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dispelling crisi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 conflicts and the depth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breadth of decision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value in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social core values. The core values is essentially a shared values, humanism, justice, sharing, democracy, tolerance is the core values of the inner demands, reconstructing the collision, the interaction of integration is the external logic, interest integration,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is to reconstruct the road of core values.
     The fifth chapter:Political identity is proposed to build the idea of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needs to follow "parallelogram collaboration" principl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identity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provid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identity also need based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ecurity. Social welfare system and basic livelihood of organization,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attern establishment for political identity provides social foundation support. Certain social value for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provides the practical fiel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values, perfect for political identity intervention mechanism provides guarantee.
     Conclusion: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recognition problem, but the problem is often a new identity appeared. The current political identity complex, fragmentation call to social core valu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key is to let the core value of true get the public identity.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we need to establish the core values of subject status, which will embrace national system, policy, On the other hand, to construct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olitical identity status, we need to be more specific about the study of political identity humanize methodology.
引文
[1][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M].刘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3年版.
    [7][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胡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加]查尔斯.泰勒.自我认同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美]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13]鲍曼著.后现代性及其缺陷[M].郇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孙伟林.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5]刘军宁主编.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美].阿尔蒙德,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8][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法]弗朗索瓦.布里考.权威理论趋议[M].巴黎:普龙出版社,1970年版.
    [20]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郑杭生.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84年版.
    [27]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共识·共生·共赢[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版.
    [30][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合法性”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王宗礼等.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3]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5][美]施密特.美国政府与政治[M].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3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38]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39]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
    [40]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375-376.
    [41]刘启春.转型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03.
    [42]陈朋,齐卫平.后税改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3]俞可平.社会和谐与政府创新[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4]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5][法]布鲁诺·雅罗森.科学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顾海良,颜鹏飞.经济思想史评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模式——政治模式[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50]李宏图.从“权力”走向“权利”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林大中等.九十年代文存(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王邦佐潘世伟.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黄凯峰、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55]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著名学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7]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8][美]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0][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61]高德步.西方世界的衰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和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罗云力.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64]陈亚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重庆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5]张骥.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6]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67]王亮.从自然法则到人类文明:构建人类知识体系的新视野[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
    [6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9]王卓君.现代政治学引论[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0]丁水木等.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1]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1]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M].Routledge,1996.
    [2]Fornas,Johan.Cultural Theory & Lute Modernity[M].London,1995.
    [3]Easton,David.A System Analysis ofPolitical Life[J].2nd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4] Inglehart. After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43 in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M].1997.
    [5]Leslie Hook. The Rise of China's New Lef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April 2007
    [6]F. A.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Liberty [M].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7]RobertNozick. Anarchy, State andUtopia [M]. Basic booksInc.,1974.
    [8]Sheldon Stryker,Timothy J.Owens,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J].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
    [9]Anna Elisabetta Galeotti. Toleration as Recogn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B.Eu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1953.
    [11]Croll,E.J.Social Welfare Reform:Trends and Tensions,The china Quarterly(159),684-699
    [1]郭建新.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08-6-17.
    [2]李猛.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3]刘笑盈.埃里克森与心理历史学[J].大学文科园地,1988,7:.
    [4]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
    [5]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6]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求实,2008,(3).
    [8]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9]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
    [10]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金相文.政治认同及其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分野[J].兰州学刊,2004,(5).
    [12]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13]王葎.合法性: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叙事[J].哲学研究,2007(11).
    [14]何增科.地方政府创新,从政绩合法性走向政治合法性[J].中国改革,2007(6).
    [15]丁忠甫.论政治认同与合法性的关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6).
    [16]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
    [17]张浚.实证合法性概念及分析框架在欧盟研究中的应用[J].欧洲.2001,(2).
    [18]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J].党政论坛,2005,(8):.
    [19]张秀琴.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0]张成兴.试论利益分析方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1]何平立.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9)
    [22]于建嵘.终结革命:背弃承诺抑或重构价值[EB/OL].智识学术网
    [23]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3).
    [24]吴忠民.如何促进社会公正[J/OL].人民网,[2006-11-1].
    [25]宋圭武.公平与效率是多层面对立统一与交错互动的关系[N].光明日 报,2006-10-23.
    [26]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东西方社会制序历史演进路径差异的文化原因[J].复旦学报,2003,(3).
    [27]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
    [28]郭楠柠.潘晓讨论的前前后后[J].当代青年研究,1994,(2)
    [29]张保栓.“新权威主义”讨论观点简述[J].争鸣,1989,(4).
    [30]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31]韩震.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论[J].学术前沿,2008:3.
    [32]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
    [33]王江燕.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
    [34]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2005,(2).
    [35]崔秋锁.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价值选择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3).
    [36]刘小新.论社会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37]韩庆祥,张艳涛.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8]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0,(1).
    [39]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9月16日).
    [40]刘建明,史献芝.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
    [41]叶高.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与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6,(5):.
    ①[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M].刘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3.
    ②[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③[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④[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36.
    ⑤[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②[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64.
    ③[加]查尔斯·泰勒.自我认同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32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250-270.
    ①[美]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8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7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6
    ①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7-44.
    ②鲍曼著.后现代性及其缺陷[M].邭建立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9.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80.
    ④[法]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9.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0):235.
    ⑥[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6.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09.
    ②[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03.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23.
    ④[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5.
    ⑤同上58-59页
    ⑥[美]李普塞特著.刘钢敏,聂蓉译.政治人 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64.
    ①[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32.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0.
    ③[]弗朗索瓦.布里考.权威理论趋议[M].巴黎:普龙出版社,1970:443.
    ④[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8.
    ⑤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6.
    ①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7
    ②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③郑杭生主编.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④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12.
    ⑤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①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
    ②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9.
    ③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1.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104-105.
    ⑤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65.
    ⑥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⑦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2-49.
    ⑧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0-104.
    ⑨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求实,2008,(3):64.
    ①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M].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111.
    ②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35.
    ③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261.
    ①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M]. Routledge,1996:7.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
    ②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174.
    ③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④刘笑盈.埃里克森与心理历史学[J].大学文科园地,1988,(7):33.
    Fornas, Johan. Cultural Theory & Lute Modernity[M]. London,1995:232.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⑦[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75.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7-60.
    ②[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③金相文.政治认同及其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分野[J].兰州学刊,2004,(5):78.
    ④认同不同于接受,认同建立在对其内在价值肯定基础之上,而接受则是一种被动、消极的接纳。接受可以是不认同的,但在行为中出于尊重对方、遵守法律的态度而执行之。认同也不等于“同化”。认同可以是在承认两方或多方并存的前提下的彼此间在若干方面的契合或一致,而同化则是以消灭一方的存在为终极目标。
    ⑤[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84:6.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01.
    ②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10-132.
    ③薛中国.政治认同的概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3):61-62.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8-100.
    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共识·共生·共赢[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283.
    ⑥[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84:6.
    ①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15-22.
    ②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9.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8.
    ②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3-31:(6).
    ③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8-100.
    ①王葎.合法性: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叙事[J].哲学研究,2007,(11):69-74.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④[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合法性”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①何增科.地方政府创新,从政绩合法性走向政治合法性[J].中国改革,2007,(6):12.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
    ③[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36.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18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7-78.
    ③[德]哈贝马斯著.合法性危机[M].刘成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5.
    ①丁忠甫.论政治认同与合法性的关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6):59.
    ②陶东明.“政治认同”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③王宗礼等.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55.
    ⑤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109-111.
    ⑥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113-116.
    ⑦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79-80.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12.
    ②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245.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册)[M].阎克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40.
    ①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Political Life[J].2nd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②张浚.实证合法性概念及分析框架在欧盟研究中的应用[J].欧洲.2001,(2):1-10.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
    ②[美]施密特.美国政府与政治[M].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①[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6.
    ②[美]哈罗德·拉斯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6.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③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④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J].党政论坛,2005,(8):7.
    ⑤张秀琴.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7-50.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04.
    ②[美]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29.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9-51.
    ②张成兴.试论利益分析方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3):93.
    ③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
    ①[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5.
    ②何平立.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9):66.
    ①郑杭生.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3.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①郑杭生.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4.
    ②谢松明.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分析与思考科学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8,(1):140.
    ①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
    ①刘军,富萍萍.组织认同的心理基础剖析[J].经济界,2004,(6):23-26.
    ②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Political Life[J].2nd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pp281-285.
    ③张浚.实证合法性概念及分析框架在欧盟研究中的应用[J].欧洲,2001,(2):1-10.
    ①张雄.重视历史转折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3):22.
    ①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375-376.
    ②韩庆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现代哲学,2002,(3):27-35.
    ③衣俊卿.转型的双重性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J].北方论丛,1995,(4):1-8.
    ①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学.2003,(5):5.
    ②Inglehart. After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43 in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M].1997
    ①刘启春.转型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03.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N].学习时报,2010-08-30.
    ①陈章龙等著.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
    ①江畅.论价值冲突[J].人文杂志,1994,(2):25.
    ②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公安研究,2010,(2):96.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95.
    ①赵振霞.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J].学习与探索,2009,(4):69.
    ②任剑涛.意识形态与改革的历史定位在学理阐释与实践决断之间[J].战略与管理,2010,(4):26.
    ①‘泛意识形态化’是指把计划、市场、资本、股份、人权、富裕等非意识形态的因素硬贴上姓‘社’还是姓‘资’的标签,导致意识形态的颠倒和错位,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被无限夸大。参见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理论导刊,2006,(2):27.
    ②曹丽.改革三十年国民政治心态的嬗变[J].理论参考,2008,(12):18.
    ③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05-207.
    ①虽然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发生了由精神优先到物质优先的嬗变,但这并不表明传统意识形态命题的全面失效。其实,绝大部分毛泽东时代的意识形态理念,例如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任务等都在转型后的意识形态话语中继续弘扬。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需求不止体现在物质方面,还有精神方面,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②改革共识: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效率,完成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最终可令所有人受益;在此过程中,社会收入会出现分化,部分人可能感觉相对收入、社会地位下降,但这只是改革的“阵痛”,阵痛终会过去,幸福必将到来。
    ①于建嵘.终结革命:背弃承诺抑或重构价值[EB/OL].智识学术网
    ①孔德永.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变化的原因初探[J].理论探讨,2009,(4):15.
    ①陈朋,齐卫平.后税改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8.
    ②陈朋,齐卫平.后税改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3.
    ③马正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1.
    ④这个概念是借用李强教授的利益碎片化的观点。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5.
    ①于建峻.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J].战略与管理,2003(5):30.
    ②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62.
    ③马正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5.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视野中意识形态的拓进[J].思想理论教育,2007(2):27.
    ②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7.
    ①陈朋,齐卫平.后税改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7.
    ①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112-114.
    ①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32.
    ①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J].新华文摘,1999,(11):16.
    ①俞可平.社会和谐与政府创新[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134.
    ②樊平.当代中国阶层关系的新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5,(6):20.
    ③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3-120.
    ①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3):10.
    ②[法]布鲁诺·雅罗森.科学哲学[M].张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93.
    ①[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8.
    ②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6.
    ①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5-18.
    ②李风圣.公平与效率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1995,(3):2-8.
    ③徐丹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6,(5):46-50.
    ④吕艳红等.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述评[J].岭南学刊,2007,(3):29-32.
    ①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5-18.
    ②艾洪德等.公平与效率的一般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8):70.
    ③陆学艺.中国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五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4.
    ①吴忠民.如何促进社会公正[J/OL].人民网,[2006-11-1]http://www.wyzxsx. com/Article/Class17/200611/11575. html.
    ②李君如.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理论问题[N].解放日报,2005-3-14.
    ③吴忠民.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再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02-7-4.
    ④宋圭武.公平与效率是多层面对立统一与交错互动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6-10-23.
    ①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2.
    ②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5-18.
    ③黄泰岩.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构建[J].求是,2003,(11):10-12.
    ①顾海良,颜鹏飞..经济思想史评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21.
    ②吕艳红等.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述评[J].岭南学刊,2007,(3):29-32.
    ③李风圣.公平与效率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1995,(3):2-8.
    ④艾洪德等.公平与效率的一般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8):71.
    ⑤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5-18.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06.
    ②刘军宁主编,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98:72
    ①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坎布里奇,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150-155
    ②查理斯.泰勒,哲学和人文科学论文集[M],坎布里奇: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187-21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
    ①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东西方社会制序历史演进路径差异的文化原因[J].复旦学报,2003,(3):6.
    ②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57.
    ③任剑涛.思想的张力——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在中国[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
    ④康健.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六种直观[J].理论前沿,2000,(21):6-8
    ⑤韩震.后自由主义的一种话语.载刘军宁主编.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1998:19
    ①吴春华:世纪末的自由主义[J/0L].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2003-06-29]http://www.legal-theory.org
    ②本节的内容主要参照拙著《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①郭楠柠.潘晓讨论的前前后后[J].当代青年研究,1994,(2):27.
    ②李春玲.“潘晓讨论”是非功过评说[J].青年研究,1993,(9):14.
    ③凡是文中涉及1998-2006年有关高校师生的调查资料都来自于《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1998-2006)》——内部资料,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故不再一一注明参考文献.
    ①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325.
    ②徐友渔.中国三十年各派社会思潮.2009年2月28日在三味书屋的演讲.
    ①王邦佐,潘世伟.新权威主义论争[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4.
    ②张保栓.“新权威主义”讨论观点简述[J].争鸣,1989,(4):26-27.
    ①王绍光特别反对在民主前加修饰词,认为是“在民主前加修饰词是有产者来阉割民主、驯化民主的对抗民主的主要策略”。并认为真正的民主应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而不是被阉割,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民主”。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有修饰词的民主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参见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②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模式——政治模式[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32.
    ③夏业良.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M].经济学家随笔,长沙:中信出版社,2003:2.
    ④李宏图.从“权力”走向“权利”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
    ①许纪霖.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J].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3)22-25.
    ①林大中等.九十年代文存(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32.
    ②吴稼祥.新权威主义述评[N].世界经济导报,1989-1-16.
    ③刘在平.新权威主义讨论综述[N].光明日报,1989-3-24.
    ④吴稼祥.新权威:通过市场化开往民主化的特别快车[M]刘军、李林编《新权威主义》.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4.
    ①王邦佐潘世伟.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94.
    ②罗岗.思想文选(2004)[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32.
    ③甘阳.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J].香港:二十一世纪,1996,(8).
    ④韩毓海.在“自由主义”姿态的背后[J].天涯,1998,(5).
    ①高瑞泉,杨扬等.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08.
    ②高瑞泉,杨扬等.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08.
    ③朱学勤.1998年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思想史上的失踪者[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④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三联书店,1998.
    ⑤许纪霖.两种自由和民主——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的反思[M].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
    ⑥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J].读书,1999,(1):85.
    ①甘阳.反民主的自由主义,还是民主的自由主义[M].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
    ②Leslie Hook. The Rise of China's New Lef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il 2007.
    ③徐友渔.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当代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
    ④F. A.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Liberty [M].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⑤RobertNozick. Anarchy, State andUtopia [M]. Basic booksInc.,1974.
    ①徐友渔.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J].开放时代,1999,(3).
    ②高瑞泉,杨扬.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04.
    ③秦晖.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0:(5)
    ①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②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
    ③刘少杰.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M].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7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2.
    ④郑风.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新特征[N].北京日报,2008-03-26
    ⑤魏英杰.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争[N].联合早报,2007-05-18
    ①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J].海南:天涯,2007,(6):42.
    ②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根源与演进[J].江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4):92.
    ①朱学勤.自由主义的言说[N].广东:南方周末,1998-12-25.
    ②朱学勤.自由主义的言说[N].广东:南方周末,1998-12-25.
    ①吴稼祥.从新权威到宪政民主——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理论[J/OL].公法评论[2009-1-4]http://www. gongfa. com/
    ②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6
    ③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7
    ①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J].战略与管理,1994.(4):24
    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民主社会主义述评[J].上海党史党建,2007.(7):13
    ①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J].炎黄春秋.,2007.(2)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3.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6-217.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C].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98.
    ①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
    ②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C].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6.
    ③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
    ①邢玲,高信奇.公共政策合法性及其危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5):62-65.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政治学(第6版)[M].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27.
    ③张元.科学发展观,政治认同视角的解读[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1-192.
    ④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C].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4-105.
    ①孙永芬.从公民政治心态探析我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路径[J].广东:岭南学刊,2009,(1):34.
    ②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8,(2):129.
    ③肖唐镖.中国政治改革的体制内资源——对地方官员政治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当代中国研究[J].当代中国研究,2005,(3):45.
    ①刘德龙,包心鉴.和谐·文明·发展·进步[M]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23.
    ②侯惠琴等.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情况[J].思想政治教育,2004,(2):80.
    ①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9.
    ①刘明君,郑来春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4.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C].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7.
    ①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Political Life,2nd Ed[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②张浚.实证合法性概念及分析框架在欧盟研究中的应用[J].欧洲,2001,(2):6-10.
    ③张元.科学发展观,政治认同视角的解读[M]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
    ①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8.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3-74.
    ①Sheldon Stryker,Timothy J.Owens,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J].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98.
    ①刘荣语、贺普侃.价值、文化、科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62.
    ②黄凯峰、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①李德顺.充分重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2):54.
    ②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6-13.
    ①高惠珠.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与认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6.
    ②杨青山编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140.
    ①韩震.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论[N].学习时报,2008-5-12.
    ②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③廖曰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J].浙江社会科学,2010,(1):14.
    ①王葎.建构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J].探索,2006,(1):175.
    ①张兴祥.价值、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江淮论坛,2008,(3):113-117.
    ②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49-52.
    ③范明英,郑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彰显路径[J].学术论坛,2007,(10):6-9.
    ①高淑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观的探讨[J].探索,2007,(6):97-100.
    ②王江燕.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29-31.
    ③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2005,(2):149.
    ④林尚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12-19.
    ①李德顺.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党政干部学刊,2008(3):4.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J].理论参考,2007(3):35-36.
    ③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8,(6):4-14.
    ④崔秋锁.凝聚“共有价值理念”的特殊方法论原则[J].现代哲学,2009,(3):5.
    ①崔秋锁.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价值选择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80-89.
    ②刘小新.论社会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90.
    ①李德顺.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党政干部学刊,2008(3):5.
    ②郑杭生.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13.
    ③为什么没有把自由、人权、法治、诚信、和谐等社会呼声很高的价值观纳入核心价值观系统,因为“人本”里面就包括人的自由、人权;法治和诚信属于“底线”价值,而且侧重于工具性价值;公正的核心目标就是和谐。
    ①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著名学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6):159.
    ①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J].哲学动态,2004,(7):4.
    ②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49-52.
    ①韩庆祥,张艳涛.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6.
    ①崔秋锁.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与社会价值理念的转变[J].河南社会科学,2007(1):79.
    ②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2.
    ③边立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N].学习时报,2010-1-6.
    ④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9月16日).
    ①[美]穆蒂莫·艾德勒.六大观念[M].陈德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91-199.
    ②仲崇盛.论政治伦理的正义主题[J].道德与文明,2001,(4):6.
    ③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②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591.
    ①[美]穆蒂莫·艾德勒.六大观念[M].陈德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94-19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5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②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256.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6卷1502页
    ②[美]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20.
    ③李德顺.宽容的价值[J].开放时代,1996,(1):5.
    ④李永刚.宽容: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J].开放时代,2006:96-97.
    ⑤葛荃:中国化的宽容与和谐——从传统到当代的政治文化整合[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7.
    ⑥Anna Elisabetta Galeotti. Toleration as Recogn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0.
    ①Anna Elisabetta Galeotti. Toleration as Recogn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3.
    ②瞿磊.作为政治伦理的宽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32-56
    ①宋惠民.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25.
    ①郭建新.论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②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9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①[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7.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33.
    ③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2.
    ④[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林明等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12.
    ①[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36.
    ②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0,(6).28
    ①同上
    ②朱清.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11)35.
    ③刘泽雨.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7,(5).42
    ①郭建新.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探索[N].北京:光明日报,2008-6-17.
    ①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②郑杭生.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9.
    ①袁贵仁.价值观念研究与价值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2,(9):24-30.
    ①高德步.西方世界的衰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46.
    ②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和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①Croll,E.J.Social Welfare Reform:Trends and Tensions,The china Quarterly(159),684-699.
    ②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和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
    ③罗云力.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04.
    ①陈亚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重庆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5.
    ②张骥.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02.
    ③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53.
    ①张勤.公共服务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99.
    ②王亮.从自然法则到人类文明:构建人类知识体系的新视野[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293.
    ①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
    ②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1(18):33.
    ③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④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1):34.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0.
    ①杨敏.价值观多元开放时代的社会共同性追求——体制改革30年来公众价值观变化的社会学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6.
    ②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2):165.
    ①俞可平: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N].学习时报,2007-1-1
    ②[美].Joseph E.Stiglitz:参与和社会变革[M],载胡鞍钢、王绍光主编:政府与市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35-147
    ①[美]Joseph E. Stiglitz:参与和社会变革[M],载胡鞍钢、王绍光主编:政府与市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40.
    ②楮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有序参与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社,2007(4):221-239
    ③楮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有序参与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22-25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7.
    ②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0):10-11
    ③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
    ①楮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我国公民资格权利发展与有序参与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221-239
    ②刘建明,史献芝.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69.
    ③宋士昌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与实践: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37.
    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
    ①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11.
    ②丁水木等著.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86.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社会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76-183
    ④[德]根特.舒伯特.当代中国的村选:政治合法性的新生成空间[M],载何增科等主编.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1):10
    ⑤赵海力.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
    ⑥本指标借鉴了邓伟志的相关指标体系。邓伟志.关于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3,(7):70.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46-55.
    ②叶高.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与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6,(5):7-8.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98-104
    ①孙伟林主编.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