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央政府机构历经多次调整与改革。如何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有效借鉴西方成果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机构改革的关键任务。其中1954年至1966年间国务院机构的创建与变迁,是整个中国机构发展历程的起点,涉及党政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职能的设定与转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渐次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定位等多重问题。如何由历史借鉴经验与教训、寻求从单纯行政变革向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转变,或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意味着,改革不能仅在行政层次解读中国的政府体制问题,而是要将改革置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分析。
     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建立与变迁,是解读该项制度的一个全新视角。国家宏大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国务院最初建立的政治选择,制度背景的变迁也导致了国务院机构的变革与更新。各种相关变量,包括经济水平、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关系等因素与国务院机构变迁之间存在一种序列结构,致使国务院机构及其行政体制的调整与变革处于一种制度依赖路径当中,影响并制约着当今的机构改革。同时,政治制度与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也是推动国务院机构变迁的重要变量,党的领导人在决定政治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作用。”因此,本文亦将在研究国务院机构变迁的过程中引入政治领导人这一变量,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挥的重要政治作用。
     就研究思路来看,本文试图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早期变迁纳入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范式之中,借助利伯曼提出的历史制度主义的四种分析策略:即制度起源的策略、制度变迁的策略、外来震荡的策略和竞争性的原因策略这一分析框架,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视域内检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创立、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同时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政治活动为线索,合理解释1954年至1966年间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变迁,并尝试为当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探索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就研究框架来看,首先提出问题,即“当前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其机构设置特点和变迁过程遵循了怎样的制度路径?”,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个假设:“国家的制度环境和一系列的政治变量决定了中国国务院机构最初的制度选择与安排,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促使国务院机构不断更新与强化。制度与政治领导人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为了验证假设,1954年至1966年间第一至第三届国务院制度的建立和变迁、周恩来个人政治作用与制度的互动就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国务院机构与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未来改革的可能取向。
     就文章的内容结构来看,首先考察了周恩来与国务院制度的建立过程,讨论国务院的初创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下被制定和实施的;对制度变迁的实施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有哪些,这些变量(如社会经济条件、各种政治组织和机构、政治领导人等)中哪些起决定作用。同时探讨了宪法秩序的改变对国务院制度变迁产生的影响,和国务院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制度的变化。
     其次,分析了国务院机构变迁所受到的动力影响以及制度变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特征。讨论了国家制度巩固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影响。分析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国务院制度的首次内在渐进性转型,1954年至1966年间周恩来三次组阁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由于制度发展惯性致使原有政治制度逐渐显现负面缺陷等问题。
     最后,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1954年至1966年国务院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维度取向与运行模式,阐明国务院机构变迁呈波浪式推进。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动和执政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变化上。其中周恩来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特殊变量,对整个国务院的制度变迁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当前的机构改革应需理性认识1954年至1966年机构变迁产生的正负效应,客观审视新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所在,进而形成良性路径依赖。通过科学界定党政关系、健全法律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来推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以图构建“制度政府”概念及内涵。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epeatedly adjustments and and reforms from the new count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is the critical mission that how to cmbine persist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racteristics, with learning the achievements of westen countries effectively. Wherein, the establishing and transi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during the year of1954to1966have bee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developing course in China, which has involved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the setment and transform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adjustment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repositio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etc. That means, the reform should not be plac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but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It is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of studying the establishing and transform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perspective. The original political selection of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decided by the national's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it also affects its changing and update. Some other related political variable factors:includ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est, ide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tc. are in some sequence structure with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State Council, which mad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being in some path dependence,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At the meanwhile, the interactive mode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leaders is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the agencies in the State Council. The leaders in the communist party had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d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tructure, because of the authoritarianism system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China. So,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leaders, which has also been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will make the political system as a core analysis variable, and bring the institutional chang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the paradigm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n, investigate the founding, maintaining and transition of i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t meanwhile, with the clue of Zhou-Enlai's political behavior, this paper will draw a rational explication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China, and provide some proposal against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reform in nowadays.
     First, I review past research and lay ou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y research, and raise the question that:why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reform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which path-dependence has been abided by it? Then, it will try to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variable sequence and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had arrangement, and the path-dependence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institution had intensified the result the above. The reform of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in nowadays is just the sticking point to transform it.which is comprised both by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political leader.
     Secondly, this paper has traced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ses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China from the year1954to1966. By analyz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cabinet in1954, the path-dependence effect, and the magnification of self-accumulate function and the institution inertia, which leaded to the appearing of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initial institution.
     The last part of the study is an analysis of the real-world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 by apply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By means of overview the study made the summary that,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is a gradual progress undul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ition are the adjustments between the nation and the society, the authority alter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changing policies which were drafted by the ruling party. The paper has also reviewed the alteration of Zhou-Enlai's position and terms of reference, which acting o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ies, finally, I draw basis laws and lessons as followings:1)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inherent path-dependence,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in the period of the exploring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o exam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nstitution, which will form the benign path-dependence;2) to optimize the leadership of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3) to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and law enforcement when put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reform into practice;4) to coordinate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s comprehensively;5) to propel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s' organization gradually, and then, to establish some model of institutional government.
引文
① Paul Pierson,"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A Historical Instittionalist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9, No.2, April 1996,P.126.
    ② Ellen M. Immergut, "The Theoretical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No.1, March 1998,p.23.
    ③ Ellen M, "Immergut, The Theoretical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No.1, Match 1998,p.23.
    ④ 新中国国诞生以来分别在1956年、1963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3年进行过十次政府机构改革。
    ①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ayer, and Theda Skocpol,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y Press,1985.
    ① 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No.2, June,2000, p.252.
    ①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②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① 杨海蛟:“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张岱云、聂振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② 肖际唐,杨正喜:“论建国初期中国现代化模式及效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卷第2期。
    ① 臧雷振、王世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及论域转向”,《探索》,2010年第1期。
    ② 刘志峰:《第七次革命——199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298页。
    ③ 谢庆魁:“机构改革陷入恶性循环的五个成因——兼论机构改革的长期性”,载于《第七次革命——199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① 唐娟、徐家良等:《中国中央政府管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白现军:“从怪圈循环到实质突破:新中国60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历程回顾和展望”,《行政论坛》,2010年第1期。
    ③ 王克群:“对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动因与路径思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④ 何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30年回顾与反思”,《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① 王靖:“三十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反思”,《党政论坛》,2008年第11期。
    ② 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 夏海:“渐进决策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④ 曹琦:“从改革的“怪圈”中走出——初探改革开放后四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1卷第31期。
    ⑤ 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⑥ 臧雷振、王世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及论域转向”,《探索》,2010年第1期。
    ⑦ 张海东、从玉飞:“社会空间的拓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透视”,《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⑧ 颜德如、王连伟:“中国政府改革与建设面临的五大困局“,《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① 刘学强:“走出怪圈,政府角色的定位与到位”,《开放时代》,2000年第12期。
    ② 石杰琳:“西方国家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实践及启示——以英、美、澳、日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3卷第6期。
    ③ 何艳玲:“中国国务院(政务院)机构变迁逻辑——基于1949-2007年间的数据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④ 杨甲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研究: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中心》[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
    ①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② 蔡有清、刘会柏等:“构建和谐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模式的路径探析”,《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第22卷第6期。
    ① 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② 杨春堂、崔向宁:“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变革”,《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5期。
    ③ 周振超:“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中央政府能力悖论的一个解释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④ 金乐琴、张红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① 魏治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悖论与制度性重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① 金红:《论执政党的组织结构对党政关系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9年。
    ②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③ 苏先鹏:《中共执政后我国党政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趋势》[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④ 陈洪:《我国党政关系改革与发展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7年。
    ⑤ 汪洁、黄登攀:“我国党政关系对公共政策决策的影响和对策”,《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
    ① 刘娟:“周恩来对我国党政关系的探索及启示”,《觉悟》,2011年第12卷第5期。
    ② 殷开:“近年来周思来研究的新动态”,《觉悟》,2011年第2期。
    ① [美]B.盖伊·彼得斯著,王向民、段红伟译:《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nth, eds.,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① 何增科:《新制度主义:从经济学到政治学》,载刘军宁:《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5-357页。
    ②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魏殊:“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④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⑤ 杨光斌、高卫民:“探索宏观的新制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⑥ 李国强、徐湘林:“新制度主义与中国政治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①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18.
    ② 《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5页。
    ③ 《人民日报》,1998年2月23日第二版。
    ① Sue E. S. Crawford,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9, No. 3 September 1995, pp582-599.
    ①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② Ikenberry. GJ "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a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pp.222-223. Institution:Effects, Changes and Normative Foundations (Dordrecht:Kltrwer,2000..
    ③ Boin. A and P.'t Hart,"Institutional crises and reforms in the Public sector," in H. Wagenaar(eds.), Government 1984,16, p.223-246.
    ④ Kransner, S, "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rative Politics Dynamics in Latin Americ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⑤ Collier, R.B. and Collieraping the Political Arena:Critical Junctures, the Labor Movement and Regime
    ⑥ Pierson, P. and T. Skocpo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 Katznelson and H.V. Milner(eds),Political Science: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Norton),2002.
    ① 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183页。
    ① Avner Greif,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88(2):pp.80-84.
    ② Weingast·Barry R.,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Working papers "Political Science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1989,pp.89-114
    ① DiMaggio Paul J., "Review essay:On Pierre Pourdieu.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84,pp.1460-1474.
    ②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中文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269页。
    ① Sven Steinmo,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Barry Clark and Joe foweraker,(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tic thought,London:Routlege,2001,p.782.
    ② Peter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233.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页。
    ① 道格拉斯.C.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北京:中共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 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7年版,第57页。
    ② 蔡放波:《周恩来的依法治国思想》,载于《周思来行政思想与政府建设》,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364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7年版,第68页。
    ② 《周恩来年潜(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7年版,第91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 《周恩来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269页。
    ① 《周恩来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281页。
    ②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上册),北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出版,2006年版,第190-191页。
    ③ 《周恩来年潜》(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④ 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312页。
    ① 《周恩来年谱》(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页。
    ③ 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一),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87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53-555页。
    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4-624页。
    ① 第二条“国务院各部和委员会的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第六条国务院可以按照需要设立若干直属机构,主办各项专门业务。这些机构的设立、合并或者撤销,由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第七条国务院可以按照需要设立若干办公机构,协助总理分别掌管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工作。第八条国务院设立秘书厅,由秘书长领导。根据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刊印③
    ① 第三条各部设部长一人和副部长若干人,并且可以按照需要设部长助理若干人。各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员各若干人。第九条国务院任免下列行政人员:(一)国务院设副秘书长,各部副部长和部长助理,各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各部门的司长、副司长、局长、副局长;(二)各省、各直辖市人民委员会的厅长、副厅长、局长、副局长;(三)各专员公署专员;(四)各自治区相当于上列第二、第三两项职位的人员;(五)驻外使馆参赞和驻外总领事;(六)高等学校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七)其他相当于上列各项职位的人员。根据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刊印
    ① 第四条国务院会议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组成,每月举行一次,在必要的时候由总理临时召集。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秘书长组成。根据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刊印①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419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页。
    ① 周恩来在党的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记录,1953年9月29日。
    ②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② 金冲及:《周思来传》(一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① 文辉抗,叶健君主编:《开国部长》,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② 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我们必须建立高度统一的国家领导制度。见《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205页。
    ① 金冲及:《周恩来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61-962页。
    ②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317页。
    ①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6页。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③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载于《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144页。
    ① G.John Ikenberry,etc,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ic Polic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y Press,1988,p.19.
    ①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garative Politics, in Sven Stei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 Analysis, Camb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2.
    ② G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i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y Press,1988,p.222-223.
    ③ G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i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y Press,1988,p.226-228
    ④ Sven Steinmo,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Barry Clark and Joe Foweraker,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tic Thought, London:Routlege,200I,p782.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33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40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49-450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6页。
    ④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87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78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页。
    ② 王守法:《中国政治制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① 程华:《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40页。
    ③ 辛巍巍:“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6月,第18卷,第3期。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88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0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90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00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1页。
    ② 《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9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533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8-80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② 吕振廷、胡天忠:《周恩来的行政监督思想》载于《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26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① 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7页。
    ② 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64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55-557页。
    ③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36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38-639页。
    ③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①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3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9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533页。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10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② 《周恩来书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40页。
    ③ 金冲及:《周思来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3-1364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138页。
    ⑤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① 薛暮桥:《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讲话》,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69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587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91-592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14-615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27-628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8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09页。
    ①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321页。
    ①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载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6页。
    ②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26页。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328页。
    ①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页。
    ②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27页。
    ①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目标与趋势”,《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③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5页。
    ① 金冲及:《周恩来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8页。
    ② 金冲及:《周恩来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8页。
    ③ “周恩来致邓小平并中央书记处的信”,载于金冲及:《周恩来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8页。
    ①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97-170页。
    ①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页。
    ②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33页。
    ② 郑谦:《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33页。
    ① 郑谦:《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② 《中国法律年鉴》,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①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①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②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① 金冲及:《周恩来传》(四),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2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58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412页。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
    ⑥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⑦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6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9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0页。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①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335页。
    ①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116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13页。
    ④ 《人民日报》:1960年3月16日,第二版。
    ⑤ 《人民日报》:1963年3月29日,第一版。
    ⑥ 《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0日,第一版。
    ⑦ 《人民日报》:1964年8月5日,第一版。
    ⑧ 《人民日报》:1963年1月3日,第一版。
    ⑨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17页。
    ④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①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页。
    ②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962年3月28日.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① 金冲及:《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5页。
    ② 金冲及:《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2页。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④ 金冲及:《周恩来传》(四),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页。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页。
    ⑥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bm 版社,1997年版,第444-445页。
    ① 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9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8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8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09页。
    ④ 1956年6月23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体制会议上的讲话。
    ⑤ 1956年6月23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体制会议上的讲话。
    ⑥ 1956年7月15日,周恩来在全国市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厅局长联席会议上的报告。
    ⑦ 1956年6月23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体制会议上的讲话。
    ⑧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09页。
    ① 郑谦:《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①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4-1715页。
    ②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0-1731页。
    ③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页。
    ① G.John Ikenberry,etc,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p.223-224.
    ① Steven Skowronek, Building a New American State:The Limits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Capaticiti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② G.John Ikenberry.etc,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p.225.
    ③ 指国务院主管政法、内务、文教、财贸、农林、外事、工业交通和国防工业的八个办公室。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94页。
    ① 《人民日报》,1964年12月30日,第一版。
    ② 摘自: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政论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48页。
    ③ 摘自: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政论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48页。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442页。
    ⑤ 周恩来:《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载于《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441页。
    ①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1949-1999)》,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92页。
    ②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97-170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7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145页。
    ②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352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135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2页。
    ①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②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① 《周恩来政论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874页。
    ② 《周恩来政论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06-907页。
    ③ 《周恩来政论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915页。
    ④ 周恩来在企业的全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1963年6月30日。
    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① 周恩来在讨论度办托拉斯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1964年6月29日。
    ② 《周恩来年潜(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64页。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9页。
    ①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②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63页。
    ①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②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③ 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277页。
    ①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②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9页。
    ① 根据所保存的档案,这份名单中列有“贾步彬”,但另一说法为北京市委工业书记贾庭兰
    ② 杨明伟:《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9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13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页。
    《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① 王仕琪:“周恩来注重调查研究”,《炎黄纵横》,2011年第12期。
    ② 《周恩来年谱》(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8-399页。
    ③ 《周恩来年谱》(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402页。
    ④ 王仕琪:“周恩来注重调查研究”,《炎黄纵横》,2011年第12期。
    ① 《不尽的思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290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3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1-352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页。
    ⑤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周思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2页。
    ① 金冲及:《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71-776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145页。
    ① 参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9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 金冲及:《周恩来传》(四),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6页。
    ③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8-529页。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77-578页。
    ①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587页。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5-526页。
    ③ 徐行:《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95页。
    ① Paul Pierson, Politics in Time: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p.6.
    ② [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174页。
    ① Paul Pierson, Winner-Take-All Politics:How Washington Made the Rich Richer, Simon Schuster,2000,pp.252-254.
    ①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① 应松年、薛刚凌:《中央行政组织法律问题之探讨》(公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15页。
    ① 《中国财政年鉴2009》:北京:财政部,2010年版,第12-18页。
    ① 张湛彬:“第七次革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态势及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7卷,第4期。
    ① 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23卷5期。
    ① 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中文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86-187页。
    ①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ionalism in Comgarative Politics,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y Press,1992,p.3.
    ① 薛暮桥:《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讲话》,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①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文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96-397页。
    ① [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5页。
    [1]《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2]《周恩来政论选》(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
    [4]《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5]《周恩来外交文献》,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6]《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7]《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8]《周恩来年谱》(1949-1976)(全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9]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全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0]《陈云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陈云文选》(1949-195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编:《宪法资料选编》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5]《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6]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1949-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17]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
    [18]《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一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20]《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1]劳动人事部编制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规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22]李颖:《从一大到十六大》,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23]《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24]《刘少奇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5年。
    [25]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26]《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27]《毛泽东文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
    [28]《毛泽东选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9]《彭真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0]《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海人民出版,1983年。
    [3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大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3]中央文献研究室:《话说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34]《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
    [35]《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版1996年。
    [36]《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1921-1997)第4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3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0]《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财政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
    [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全国政协历届负责人名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
    [4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中、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46]《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5册,法律出版社1982年。
    [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3年。
    [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纪事暨资料选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5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综合卷,中国城市出版社1990年。
    [5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
    [5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生
    [1]安建设:《周恩来的最后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编:《宪法资料选编》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3]曹应旺:《高端协力中的周恩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4]曹应旺:《开国财头陈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曹应旺:《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6]陈浩:《学习周恩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7]陈庆云主编:《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陈扬勇:《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9]邓在军、周尔均:《百年恩来》,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丁晓平、方健康:《周恩来印象》,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11]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1951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12]方钜成、姜桂侬:《周恩来传略》,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1986年。
    [13]高振普:《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郭思敏:《人民总理周恩来》,红旗出版社,1997年。
    [15]韩素音:《周恩来与现代中国》,台北丝路出版社1995年。
    [16]胡长明:《毛泽东与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17]《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黄峥主编:《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
    [19]纪东:《难忘的八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0]建东:《评说周恩来》,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22]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23]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4]李海文:《周恩来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25]李连庆:《冷暖岁月——一波三折的中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26]李琦:《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27]李世英主编:《周恩来行政理论与实践》,红旗出版社1995年。
    [28]李智舜:《周恩来与共和国将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年。
    [29]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30]力平:《周恩来一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1]刘济生:《解读周恩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刘武生:《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人民出版社2006年。
    [33]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4]刘焱:《中外学者论周恩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35]刘焱、杨世钊:《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重庆出版社,1998年。
    [36]吕星斗、白云涛:《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
    [37]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38]米镇波主编:《周恩来与大国关系的变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南山、南哲:《周恩来生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0]庞松、林蕴晖:《立国兴邦:1945-1956年的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41]庞松:《新中国诞生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43]《全国周恩来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4]《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4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
    [46]石仲泉:《我观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47]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48]陶驷驹主编:《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群众出版社1996年。
    [49]童小鹏:《风雨四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50]汪浩、韩同友:《周恩来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1]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北京红旗出版社1983年。
    [52]《王稼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53]《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熊华源、廖心文:《开国总理周恩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55]熊华源、廖心文:《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
    [56]徐行:《周恩来与现代化奠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7]徐行:《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徐行主编:《南开学者纵论周恩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9]徐行:《二十一世纪周恩来研究的新视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60]《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61]郑谦:《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62]周毅之:《周恩来的行政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3]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来》,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64]朱元石:《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6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知识出版社1997年。
    [1][美]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霍伟岸、刘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3][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5][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6][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7][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8][南]马尔科维奇、[美]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9][英]波特兰·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10]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
    [11]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程同顺:《当代比较政治学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付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16]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
    [17]顾家麒:《从机构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18]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韩大元编著:《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洪向华:《政党权威》,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
    [22]胡鞍钢:《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25]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6]胡伟等:《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7]景跃进:《政治学原理》,中国人大出版社,2006年。
    [28]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2003年。
    [29]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李君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研究》,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31]刘建军:《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32]刘克明、金挥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3]刘智峰:《中国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4]刘智峰:《中国政治-当代中国政治若干问题分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5]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6]罗伯特·杰克曼:《不需要暴力的权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9]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1]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孙晓春:《自由的道德》,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43]孙晓春:《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4]孙晓春:《政治社会学》,吉林大学出版,1995年。
    [45]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46]王爱冬:《政治权力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8]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0]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51]王景伦:《毛泽东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
    [52]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1949.10-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53]王照东:《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权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4]王振亚:《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
    [55]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6]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57]吴大英、刘瀚主编:《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8]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49-1956》,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59]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0]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61]辛向阳:《新政府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
    [62]邢和明:《中共眼里的苏联模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64]徐达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5]徐祥民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徐争游等:《中央政府的职能和组织结构》,华夏出版社1994年。
    [67]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68]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69]薛刚凌主编:《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0]阎颖:《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71]杨弘:《现代政治学分析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杨龙:《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1993年。
    [73]杨龙:《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74]杨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75]杨龙:《政府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76]杨龙:《新政府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五十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78]张明军:《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79]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80]张荣臣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81]张友渔:《宪政论丛》,群众出版社1986年。
    [82]张云伦编:《中国机构的沿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83]张志坚主编:《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84]张树军:《中国共产党八十年重大会议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85]赵晓呼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6]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87]朱光磊:《以权力制约权力:西方分权论和分权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88]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89]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90]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
    [91]邹锡明:《中共中央机构沿革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
    [9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9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4]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95]郑德荣、邵鹏文:《新中国纪事1949-1984》,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96][苏]K·Y·契尔年科著,陈联璧等译:《党和国家机关工作问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1]艾晓金:“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再思考——从国家权力看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白平则:“论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强社会,强国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3期。
    [3]白现军:“从怪圈循环到实质突破:新中国60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行政改革,2010年第1期。
    [4]鲍洪镇:“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建国以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变迁”,《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5]蔡有清,刘会柏,李彦虎:“构建和谐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模式的路径探析”,《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第22卷第6期。
    [6]曹顺霞:“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断原因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2期。
    [7]常卷利、张利玲:“建国后刘少奇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探析”,《沧桑》,2008年第2期。
    [8]陈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与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21卷第6期。
    [9]陈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述略”,《党的文献》,2008年第3期。
    [10]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破立苏联模式的历程研究”,《前沿》,2007年第9期。
    [11]陈利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2]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3]陈文、黄卫平:“刍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趋向”,《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4]陈夕:“中共二大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
    [15]池霏霏:“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做法和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16]崔久衡:《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17]崔仕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8]单飞跃、严颂:“经济宪政视域中的重要与地方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对经济权力配置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卷第2期。
    [19]党国英:“我国30年政治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20]董节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1]房玉霞、李业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逻辑趋势”,《理论前沿》,2011年第3期。
    [22]冯宏良、李璐:“国家与社会互动生长,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规定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3]冯勤超、王丽丽、江孝感:“中央与地方政府交叉事权的委托-代理模型”,《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3期。
    [24]付喜明、付杰:“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消解自治立法的自治属性——自治立法非自治的一个分析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5]高小平、刘一弘:“1998年、2008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规定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6]高小平、沈荣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总结与前瞻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27]顾海兵、沈继楼:“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8]郭根山:“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9卷第2期。
    [29]韩至红、吴量福、史月红:“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设置的初步研究”,天津经济,2009年第2期。
    [30]何艳玲:“中国国务院(政务院)机构变迁逻辑——基于1949-2007年间的数据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31]何益忠:“我国党政关系体制的回顾与反思”,《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2]何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30年回顾与反思”,《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33]侯廷娴、刘石成:“宏观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4]胡春生:“中央政府发展序演化考察:制约与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4期。
    [35]胡海、殷焕举:“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26卷第3期。
    [36]胡晓泉:“浅议建国初期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起点问题上的失误”,《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5期。
    [37]胡重明:“服务性政府:理想抑或现实——以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4卷第6期。
    [38]胡准、舒全武:“统计学视角下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2卷第3期。
    [39]黄凯斌:“法国中央与地方政府行政职责划分情况及其启示”,《江汉论坛》,2009年第9期。
    [40]黄强、郑力:“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唯实.行政发展》,2006年第1期。
    [41]黄文平:“十二五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几个着力点”,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期。
    [42]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43]贾陆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分析”,《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2期。
    [44]姜长斌:“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1卷第5期。
    [45]姜异康:“建设节约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国家行政学院》,2007年第4期。
    [46]金盛红、陆文波:“利益均衡共享:调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民生基础”,《行政与法》,2008年第3期。
    [47]金太军:“当代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改革与发展”,《唯实》,1999年第7期。
    [48]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7期。
    [49]李海亮、任进、王国文:“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法律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0]李海亮、任进:“论国务院机构及其行政主体资格”,《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春季卷。
    [51]李海亮、任进:“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调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1卷第2期。
    [52]李惠斌:“走出苏联模式之后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文本学建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53]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40卷第6期。
    [54]李君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及其走势”,《江海纵横》,2008年第5期。
    [55]李默海:“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56]李若健:“社会流动模式的改变与大跃进”,《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2卷第5期。
    [57]李伟:“全球化背景下的前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
    [58]李晓勇:“模仿、质疑、超越——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天中学刊》,2006年第21卷第1期。
    [59]李兴乾:“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管理模式变化”,《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60]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61]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计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
    [62]刘建平:“国外对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研究述评”,《国际政治研究》,1993年第4期。
    [63]刘建武:“苏联模式衰败的缘由与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64]刘杰、邵勇波:“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选择分析”,《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6期。
    [65]刘军:“经济全球化语境下苏联模式的价值与启示”,《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66]刘霞,向良云:“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结构的经济分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
    [67]刘阳:“近年来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研究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1期。
    [68]麻宝斌:“大部制前景下中国中央政府部门间行政协调机制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69]马洪良、焦培民:“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刍议”,《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29卷第3期。
    [70]马龙闪:“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71]马庆钰:“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指向”,《理论参考》,2008年第5期。
    [72]毛劲歌,陆小成:“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比较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33卷第4期。
    [73]倪超英:“对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相关问题的分析”,《行政与法》,2008年第5期。
    [74]倪稼民:“苏联模式:制度化与非制度化胶着的体制”,《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75]欧阳日辉、吴春红:“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经济经纬》,2008年第5期。
    [76]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7期。
    [77]任晓伟:“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其反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78]阮朝奇:“大部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探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79]桑学成、郭海龙:“执政党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契合与互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80]沈其新、田旭明:“坚持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兼论“联邦制”不适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
    [81]沈荣华:“纵向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思路选择”, 《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5期。
    [82]沈在宏:“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唯实》,2009年第1期。
    [83]石德生、李云:“国家与社会理论模式的历史演进”,《求素》,2009年第10期。
    [84]孙波:“论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与立法分权”,《河北法学》,2011年第29卷第8期。
    [85]孙德超、阎宇:“论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路径选择及可行性”,《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
    [86]孙忠良:“危机背景下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的比较”,《理论观察》,2009年第6期。
    [87]谭冬妹:“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反思、突破及成就”,《前沿》,2007年第1期。
    [88]谭桔华:“建国60年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9]唐铁汗、李军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90]唐亚林:“改革开放30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及深刻教训”,《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
    [91]唐月慧:“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特色”,《政治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92]童之伟:“从宪法学角度探析国家结构形式的源与流”,《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93]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与国家权力实质之关系探讨”,《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94]童之伟:“坚持和完善现行宪定体制才是正确选择——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主张”,《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95]屠静芬、范伟:“心理视域中的毛泽东苏联模式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96]汪玉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97]王东明:“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与意识形态资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2期。
    [98]王东明:“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求是杂志》,2008年第7期。
    [99]王海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11期。
    [100]王克群:“对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动因与路径的思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1]王明生:“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2008年第3期。
    [102]王先俊、胡倩燕:“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3卷第2期。
    [103]王旸:“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期间政治体制改革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5期。
    [104]王志华:“服务型政府的组织视角再审视——基于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机构设置规律的分析”《行政论坛》,2009年第3期。
    [105]文正邦、文波:“公法哲学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06]吴恩远:“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理论前沿》,2007年第19期。
    [107]吴江:“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108]吴苗,郭必选:“简析建国初期民主建设中执政党的决策失误”,《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6卷第4期。
    [109]吴新星:“行政体制改革动力的宪政经济学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10]吴旭红:“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放权和分权的思考”,《管理研究》,2011年第4期。
    [111]伍俊斌:“国家与社会:内涵、分化及其范式转换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4期。
    [112]夏海:“渐进决策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13]夏勇子、王敏:“浅析毛泽东在工业化道路上未能超越苏联模式的原因及启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114]肖际唐、杨正喜:“论建国初期中国现代化模式及效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4卷第2期。
    [115]谢俊红、瞿超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历程中的基础理念与具象理念”,《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16]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17]谢志岿,“转型期社会问题与国家治理创新一一兼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与路径选择”,《理论与改期》,2011年第4期。
    [118]徐行:“一五时期能源工业建设反思”,《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19]徐行:“周恩来与建国初期的对外贸易”,《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20]徐行:“中国传统文化与周恩来外交特色及成效分析”,《亚洲研究》,第64期。
    [121]徐行:“毛泽东与周恩来是如何交往的”,《人民论坛》,2008年第12期。
    [122]徐行:“推动周恩来研究向纵深发展”,《党的文献》,2008年第3期。
    [123]徐行:《新时期党内民主监督的实现形式和运作机制》,《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124]徐善登:“制约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难题”,《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
    [125]杨光斌:“国家结构理论的解释力与适用性问题”,《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
    [126]杨海峰、王菲菲:“权力制衡原则:调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架构基础”,《行政与法》,2009年第3期。
    [127]杨菁:“建国初期毛泽东城市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实践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25卷第2期。
    [128]杨小云:“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早期主张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29]杨昕:“论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发展的逻辑理路”,《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30]张光辉,虞崇胜:“参与式民主的成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路径”,《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64卷第4期。
    [131]张海东,丛玉飞:“社会空间的拓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透视”,《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132]张劲、陆逸琼:“中国政府机构改革60年”,《同济大学学报》,2009年第20卷第5期。
    [133]张康之:“论中国体制改革的逻辑”,《公共行政管理科学》,2002年第3期。
    [134]张强:“三次思想解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行政改革》,2010年第1期。
    [135]张荣华:“近五年来周恩来研究述要”,《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第3期。
    [136]张欣,方思敏:“关于十二五规划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分析”,《政治研究》,2011年第4期。
    [137]张旭东:“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抉择”,《中共党史资料》,2007年第2期。
    [138]张学英、袁继富:“构建宪政秩序,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139]张杨、孙少娟:“浅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
    [140]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复旦学报》,2009年第1期。
    [141]赵丽江:“创制、改革、调试——简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江汉论坛》,2000年第1期。
    [142]赵龙:“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仍然是简政放权”,《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6期。
    [143]赵全军:“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行政论坛》,2002年第3期。
    [144]赵希龙:“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经验”,《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145]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146]仲崇东:“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冲突与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
    [147]周振超:“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中央政府能力悖论的一个解释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48]周志刚,黄庆向:“联邦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国家结构”,《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3卷第1期。
    [149]朱柏铭:“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范围”,《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10月,第28卷第4期。
    [150]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51]朱旭峰:“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机构改革:一个公共物品的集体供给理论”,《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
    [152]左然:“国外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1]Abbott. Andrew. An Old Instituionalist Rea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21.1992.
    [2]Alt. James E. and Kenneth Shepsl, eds. Perspective on Polsitive Political Econom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Bevin Alexander. The Strange Connection:US Intervention in China,1944-72.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4]Brinton. Mary C and Victor Nee,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8.
    [5]Brown. Bernard E.eds. Compara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 Belmont Wadsworth learning,1995.
    [6]Bruce.S.Sociolog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David W Chang. Zhou Enlai and Deng Xiaoping in the Chinese leadership succession crisis.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8]David Bachman.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the Instir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9]Fiorina. Morris.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y, Vol.ⅹⅹⅹⅷ, No.1,pp.107-115.
    [10]Farinas, Roderick M. eds. The Political of China 1949-1989.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1]Gordon H. 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2]Hall. Peter. A and Roremary C.R.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rns. " Political Studies, Vol.XLⅣ, pp.936-957.
    [13]Hong Yung Lee. 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r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1.
    [14]James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the Free Press,1989.
    [15]John L. Compbell.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y Press,2004.
    [16]Lowell Dittmer. Beyond Revolution: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RC. Berkeley: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17]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8]Lucian W.Pye, and Mary W.Pye.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9]MacFarquhar, Roderick.The Great Leap Forward,1958-1960.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 2.Studies of the East Asian Insditute.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ternational Chan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20]March. James.G. and Johan. P.Oles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 No.3, pp.734-749.
    [21]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a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2]Peter.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printer,1999.
    [23]Paul Pierson. Politics in Time: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24]Ronald C. Keith. "The Origins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XLI, (Winter 1985),p.6.
    [25]Richard H. Solomon.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26]Ruth Berins Collier and David Cllier. Shaping the Political Areina:CriticalJunctures, The Labor Movement.and Regime Dynamics in Latin America.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7]Suzanne Ogden. Chinas Unresolved Issues: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95.
    [28]Theda Skocpol. "Why I Am 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Polity, Vol.28,No.1 (Autumn,1995).
    [29]Zhou En-lai is a succefful Survivor. Los Angeles Times.1976.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