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篇展示中国软科学三十年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章。“软科学”(Soft Science)是由日本学者首次使用的词组,并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引入并迅速得到发展。成思危先生(1997年)总结软科学的特点时说:“软科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等包含人为事物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二是其研究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三是其研究成果是为了支持各级各类的决策。”除此之外,中国学者给软科学下了许多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统一。尽管如此,中国软科学的研究实践在三十年发展过程里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和深远的影响。目前,软科学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术语,中国软科学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亟需梳理和总结。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软科学文献集合进行统计,并结合历史事件和文献内容的分析,把中国软科学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四个发展阶段的各自发展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此反映我国软科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专题对我国软科学的理论研究状况、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情况、在国家决策中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软科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对软科学的概念来源、概念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和学科定位进行了分析,对学术界关于软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学科建制方面,对软科学机构的建设发展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了反映软科学研究在服务于各级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本文以我国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一些重大政策的制定为案例,分析软科学研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了软科学实践在这方面所做出的社会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软科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其理论研究则远远落在其后。本文认为,我国软科学的内涵研究滞后是阻碍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This article is a research paper that shows the three decades development panorama of China soft science. "Soft science", which is first used as a phrase by Japanese scholar, is introduced and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Mr. Cheng Siwei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cience: There ar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Soft Science research. One,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society, economy and other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which contain artificial things; Two, its research method 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grated method; Three, its research results support of all kinds of decisions." Besides, Chinese scholars made many definitions, which have not been unified so far, for soft science. Even so, China's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actice has accomplish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30 years development process .At present, the Soft Science has become an academic te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s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istory need urgently collating and summarizing.
     In this paper, Firstly, we use bibliometrics to process the collection of soft science literature, and then, combine historical event with literature content analysis, China soft science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i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as the basis of this paper. Then,In the theory of soft science, the sources of soft science concept, process of graduall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academic position of soft science is analyzed, the subject’s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the change of research methods is summarized ,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 talents training and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 of soft science is analyzed. In the Practice field of soft science, we discuss the role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in several national level and regional level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contributions of soft science in regional level, national level decision-making.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comparing with Soft Science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practice ,the theory is far behind. The lagging of soft science connotation study is the major obstac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science.
引文
1夏禹龙.1981年.论软科学[J].科研管理:(02):40-47.
    2潜伟,牛强,李仕琦.2002年.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12):147-151.
    3成思危.1999年.高瞻远瞩埋头苦干将我国的软科学事业推向21世纪--在1998年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03):1-4.
    4张占仓.2003年.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河南科学:(01):113-117.
    4《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成思危.1997年.努力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决策民主化及科学化[J].中国软科学:(02期):1-6
    2钱学森,1986年,《软科学是新兴的科学技术》,第27页
    3刘茂才、张伟民,1985年,《科学学辞典》,第12页
    4张登义,1985年,《把软科学研究工作推向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100页
    5关西普,1991年《软科学概要》,第27页
    6潜伟,牛强,李仕琦.2002年.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12):147-151.
    7参见:梁立明,谢彩霞.词频分析法用于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动向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2),138-142.
    8张纯成.2006年.软科学作为一门学科门类何以可能[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04):119-122.
    9参见吴国盛,2008年,在南京大学与科哲师生的座谈记录
    1成思危.2000年.世纪之交的沉思——论21世纪软科学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01):1-5
    2杜洪亮,赵志耕.2010年.国内外软科学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02):179-185.
    3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4于景元.1997年.软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J].中国软科学:(06):68-71.
    5马来平,刘君钦.2002年.软科学研究方法改进的基本方向[J].中国软科学:(04):26-29.
    6岳兴录.1988年.论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功能[J].软科学:(02):4-8.
    7成思危.1995年.努力推进我国的软科学事业[J].中国软科学:(04期):34-36.
    1朱亚轩、陈章亮、王庆和,1986年,软科学研究与改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0):08.
    2赵刚,孙向东,王志清:2005年.发展中的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软科学:(02):96-104.
    3魏宜端.1996年.加速软科学人才培养,提高软科学队伍整体素质[J].队伍建设:(03):31-33.
    4李忠尚.1991年.现代软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5刘小康,张金马.2002年.美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01):85-88.
    6任西侊.2008年.发达国家咨询业的特点与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制约因素[J].决策咨询通讯:(02):70-74.
    [1]2000年的中国研究小组.1983年.2000年的中国[M].北京:
    [2]白文韬. 2000年.科学决策与咨询机构[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4卷(02期):1-5.
    [3]贝尔纳.1982年.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曹秋生.1987年.软科学发展的三大趋势[J].社会科学家:(02期):74.
    [5]柴本良,王寿云,陈宝亭.1979年.从领导艺术到软科学[J].(03期):14.
    [6]陈琪.1984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目标[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6期):15-18.
    [7]陈劲.2003年.创新管理对经典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J].中国机械工程:14卷(03期):256-259.
    [8]陈鹏.2005年.综合集成方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中国软科学:(10期):29-33.
    [9]陈建新.1995年.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成就[J].科技进步与对策:(69期):57-58.
    [10]陈俊,夏维力,江一.1990年.对软系统方法论的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4卷(04期):41-46.
    [11]陈明亮.2002年.传统管理咨询企业转型模式探讨[J].科学学研究:20卷(06期):635-639.
    [12]陈振明.1995年.美国政策科学的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1期):2-5.
    [13]成思危.1985年.科学决策技术入门[J].化工进展:(04期):1-8
    [14]成思危.1991年.加强软科学研究,促进决策科学化[J].现代化工:(01期):12-16.
    [15]成思危.1994年.创造条件,让软科学走向市场[J].中国科技论坛:(05期):1-2.
    [16]成思危.1995年.努力推进我国的软科学事业[J].中国软科学:(04期):34-36.
    [17]成思危.1997年.努力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决策民主化及科学化[J].中国软科学:(02期):1-6.
    [18]成思危.1997年.论软科学研究的综合集成方法[J].中国软科学:(03):68-71.
    [19]成思危.1998年.试论科学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01期):1-6.
    [20]成思危.1999年.高瞻远瞩埋头苦干将我国的软科学事业推向21世纪--在1998年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03):1-4.
    [21]成思危.2000年.世纪之交的沉思—论21世纪软科学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01):1-5.
    [22]成思危.2004年.在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01):1-4.
    [23]成思危.2005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个关键问题[J].经济界:(01):1-3
    [24]成思危.2006年.在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01):1-6.
    [25]成思危.2007年.温故知新继往开来-—纪念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召开20周年[J].中国软科学:(01):1-2.
    [26]邓国华,郭杰,张晓琦.2009年.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增刊):49-55.
    [27]杜洪亮,赵志耕.2010年.国内外软科学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02):179-185.
    [28]寇世琪.1985年.技术商品化是科研体制改革的突破口[J].自然辩证法研究:(02):25-29.
    [29]段燕.2006年.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态势分析及运行模式研究[D]:[硕士].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15-20.
    [30]丁学东.1993年.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1]范柏乃,蓝志勇.2007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解析与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版):第37卷:25-34.
    [32]付邦红.2004年.我国发展咨询业政策评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5):8-20.
    [33]冯之浚.1994年.论科学、艺术和哲学发展进程的内在统一性[J].中国软科学:(11):42-50.
    [34]冯之浚.1998年.既往开往迎接中国软科学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软科学:(03):23-35.
    [35]冯之浚.2007年.生机勃勃的中国软科学[J].中国软科学:(01):7-9.
    [36]冯之浚.1999年.软科学断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7]管原国香.2001年.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问题和趋势[J].张明国(译).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 :43-47.
    [38]贡光禹.1988年.创造一个可持续的能源前景[J].未来与发展:(04):16-19.
    [39]郭凡生.1984年.评国内技术的梯度推移规律——与何钟秀、夏禹龙老师商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28-30
    [40]郭晓林,鲁耀斌,张金隆,2006年.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09):34-35.
    [41]郭安元.2009年.软科学思想的杰出应用—以深圳发展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管理为例[J].中国软科学:(12):152-164.
    [42]郭树言1985年.大力开拓技术市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J].中国科技论坛:(01):19-23.
    [43]顾文兴,仇金泉,方开炳.1983年.社会主义技术市场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6):23-25.
    [44]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1992年.中国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机构和成果要览[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45]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1986年.软科学的崛起:软科学的研究与决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46]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1988年.软科学的崛起:软科学的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
    [47]国家科委.1993年.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8号[M].北京:科学出版社.
    [48]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M].北京:统计出版社.
    [49]韩来平.2007年.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研究[D]:[博士].太原:山西大学.27-30.
    [50]何一兵. 1993年.软科学方法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51]胡鞍钢.2003年.关于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J].中国软科学:(10):1-7.
    [52]胡平.1986年.加强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4卷(07):1-4.
    [53]胡平.1988年.研究、应用软科学的关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卷(07):1-5.
    [54]胡平.1989年.我国软科学发展的形式和任务[J].软科学:(02):2-7.
    [55]胡平.1992年.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创立十周年而作[J].中国科技论坛:5卷(02):1-3.
    [56]胡笙煌.1995年.层次灰色评价软科学研究成果[J].科学管理研究:13卷(01):34-41.
    [57]姜海龙,汪继福.2006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09):54-57.
    [58]孔德涌.1992年.做好新形势下的软科学研究工作[J].中国科技论坛:5卷(03):13-14.
    [59]孔德涌.1994年.软科学研究要紧紧结合当前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J].中国软科学:(01):12-15.
    [60]黎娟娟.2010年.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的再思考[J].改革与战略:(01):22-26.
    [61]乾侑.1987年.日本科技政策[M].葛化东(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2]李若.2003年.从国外咨询产业发展看入世后我国咨询业政策选择及发展趋势[J].情报科学:21卷(02):145-147.
    [63]李国杰.2005年.我对科技自主创新的几点认识[J].神州学人:(10):33-34.
    [64]李仕明.1995年.“软科学”质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6卷(10):4-5.
    [65]李铁生.1990年.开展软科学研究之我见解[J].科学管理研究:8卷(05):33-34.
    [66]李忠尚.1991年.现代软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67]梁立明,谢彩霞.2003年.词频分析法用于我国纳米科学研究动向分析[J].科学学研究:21卷(02):138-142.
    [68]梁立明.2006年.科学计量学: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69]林英陆.1987年.试论软科学的体系结构[J].工业技术经济:5卷(01):30-33.
    [70]刘德齐,李俊.1987年.软科学研究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03):8-9.
    [71]刘东坡,刘志迎.2008年.安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07):10-17.
    [72]刘兰翠,吴刚.2007年.我国CDM项目的现状与思考[J].能源与环境:29卷(03):34-40.
    [73]刘立.200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J].中国科技论坛:(10):3-5.
    [74]刘林青.2005年.作品共被引分析与科学地图的绘制[J].科学学研究:23卷(02):155-159.
    [75]刘蕲冈,卢才瑜.2008年.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09):19-23.
    [76]刘善庆,叶小兰,陈文华.2005年.基于AHP的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赣、粤、闽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03):13-16.
    [77]刘玲,丁浩.2010年.提高我国碳生产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05):254-255.
    [78]刘小康,张金马.2002年.美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01):85-88.
    [79]刘小康.2007年.美国政策科学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06):68-70.
    [80]刘玉璞.2009年.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价值认识[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06):36-41.
    [81]刘燕华.2005年.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创新体系[R].中国科学人文论坛第六单元报告.
    [82]刘则渊.1987年.试论软科学的层次结构和社会功能[J].软科学:(01):6-11.
    [83]刘则渊.1987年.试论软科学的社会功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38-39.
    [84]刘兆民,查建中.2001年.推进我国软科学产业化发展的构想[J].北京观察:(04):9-10.
    [85]拉奇科夫.1984年.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M].韩庚成(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86]卢生芹.1996年.创造条件,加速软科学产业化进程[J].中国科技论坛:(01):13-15.
    [87]卢生芹.1996年.地方软科学研究对国家宏观协调管理的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09):33-35.
    [88]路风,封凯栋.2004年.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6-169.
    [89]陆山珊.1996年.凯恩斯政策与咨询服务产业[J].情报探索:(03):23-24.
    [90]罗德燕,赵仕波.2004年.科技的政治价值[J].天府新论:(12):3-4.
    [91]罗伟.1993年.科技政策研究的发展[J].科学学研究:(01):7-15.
    [92]蒋国华.2001年.科学学的起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93]金新政.2009年.软科学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4]毛凯军,吴贵生.2007年.自主创新内涵初探[J].经济纵横:(10):40-43.
    [95]梅永红.2005年.路径才是创新的真正内涵[J].华东科技:(12):48-50.
    [96]梅永红,罗晖.2005年.自主创新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产业:(01):16-20.
    [97]梅永红,封凯栋.2005年.吉利造车现象——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J].中国软科学:(11):22-27.
    [98]梅永红. 2006年.自主创新缩小差距[J].华东科技:(01):33-35.
    [99]梅永红. 2006年.谈以“市场换技术”的悖论[J].华东科技:(03):17-20.
    [100]孟群,王滨. 2006年.对自主创新内涵的再认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7):29-31.
    [101]麻兴斌,杜玲,于泉.2001年,软科学研究方法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02):92-93.
    [102]马宾.1995年.关于软科学[J].中国软科学:(07):23-29.
    [103]马来平,刘君钦.2002年.软科学研究方法改进的基本方向[J].中国软科学:(04):26-29.
    [104]潘家华.2009年.哥本哈根之后的气候走向[J].外交评论:(06):1-4.
    [105]齐菲.2005年.对山东省软科学发展的深层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07):80-83.
    [106]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1990年.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01):3-10.
    [107]钱振业,杨广耀,韦德森.2006年.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践—“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研究方法总结[J].中国工程科学:8卷(12):10-15.
    [108]潜伟,牛强,李仕琦.2002年.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12):147-151.
    [109]乔欢.1999年.我国咨询业现状与人才结构特点[J].情报杂志:18卷(12):24-26.
    [110]全国软科学调查统计分析课题组.1996年.全国软科学研究状态态势分析:中国软科学:(05):6-9.
    [111]任西侊.2008年.发达国家咨询业的特点与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制约因素[J].决策咨询通讯:(02):70-74.
    [112]房琳琳.2006年.软科学发展二十周年纪实[J].科技日报:12月28日:第五版.
    [113]邵云峰,蒋丽艳.2004年.软系统方法:信息系统战略建立的有效方法[J].情报方法:(11):14-16.
    [114]沈承刚.1994年.政策科学与软科学[J].理论探讨:(05):52-55.
    [115]陶战.1989年.矿产资源形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J].农业环境与发展:(01):35-39.
    [116]史丹.2006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82):34-38.
    [117]宋健,于景元,李广元.1980年.人口发展规程的预测[J].中国科学:(09):5-8.
    [118]宋健,于景元.1980年.关于人口系统稳定性的几个注记[J].科学通报:(23):29-32.
    [119]宋健,于景元.1981年.人口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和临界妇女生育率[J].自动化学报:(01):3-6.
    [120]宋健,于景元,刘长凯.1986年.人口发展算子的谱性质及人口系统的能控性[J].中国科学:(02):15-18.
    [121]宋健.1994年.繁荣决策科学,发展咨询产业[J].中国软科学:(12):5-12.
    [122]宋小梅,刘富铀,弓宝平.2005年.合作创新还是自主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05):55-59.
    [123]孙景波,宁晓东.1994年.软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情报科学:14卷(04):33-34.
    [124]汪超,王俊丽.2004年.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城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探讨[J].:(02):62-67.
    [125]王硕,唐小我,周俊.1999年.组合预测软科学方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8卷(01):83-87.
    [126]王加斌.1995年.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科技论坛:(05):24-27.
    [127]王臻.2009年.本土IT咨询绝望,守望?[J].计算机世界:6月8日(08版).
    [128]王声乔.1984年.试谈科技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8卷:15-17.
    [129]王树武.1982年.按研究课题分配科研经费、实行限额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4卷:26-29.
    [130]王元,梅永红,胥和平.2003年.强化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意志[J].中国科技论坛:04卷:03-07
    [131]王安平.2010年.皖江地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05):15-18.
    [132]王品慧.2007年.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硕士].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133]王茜.200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法学与实践:(04):43-45.
    [134]王中华,赵曙东.2009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07):80-84.
    [135]王扬祖.1992年.《里约宣言》剖析[J].中国环境管理:04卷:80-82.
    [136]王续琨.2003年.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37]王缉慈.2001年.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8]魏宜端.1996年.加速软科学人才培养,提高软科学队伍整体素质[J].队伍建设:(03):31-33.
    [139]魏席人.1985年.我国现行的几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2):33-35.
    [140]翁仕友.2005年.自主创新概念的多面判断[J].决策:(11):43-45.
    [141]吴明翰.1986年.软科学研究的任务、方向和发展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10-12.
    [142]吴乐山.1981年.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和原则[J].世界科学:(02):19-22.
    [143]吴作董,劳斯杨.2008年.软科学研究发展滞缓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3卷(03):72-75.
    [144]夏竞辉,邹逸安.1996年.扶植我国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中国软科学:(10):101-104.
    [145]夏禹龙.1981年.论软科学[J].科研管理:(02):40-47.
    [146]夏禹龙,冯之浚,张念椿.1979年.关于自然辩证法研究和教学的一些设想[J].自然辩证法通讯:(04):90-94.
    [147]夏禹龙,刘吉,冯之浚.1983年.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2):20-24.
    [148]肖元真.1994年.我国软科学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04):9-10.
    [149]谢云章.1994年.关于软科学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04):173-177.
    [150]熊胜绪.2003年.我国咨询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3):64-69.
    [151]徐元.2007年.“自主创新”概念探微[J].科技创业月刊:(05):37-40.
    [152]徐超富.2000年.加速发展我国科技咨询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03):34-37.
    [153]徐华清.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步调[J].环境保护:(12):10-11.
    [154]徐岚.2010年.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12):46-51.
    [155]徐维祥,楼杏丹,余建形.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竞争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04):30-35.
    [156]徐小琳,刘勇,赵刚.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05):21-28
    [157]徐治立.2005年.科技政治契约张力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7卷(03):71-79.
    [158]许怀东.1987年.情景分析—一种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软系统方法[J].科学学研究:5卷(04):35-41.
    [159]许立言.1980年.软科学与软技术[J].情报科学:(02):45-47.
    [160]杨建梅.1995年.两过程软系统方法论与广东省产业结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05):13-19.
    [161]杨建梅.1998年.对软系统方法论的一些思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08):91-95.
    [162]杨志江,罗掌华.2008年试析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08):8-12.
    [163]姚敏,张森.1997年.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02):54-57.
    [164]叶琳.1995年.软科学产业化初探[J].情报探索:(02):36-37.
    [165]易之.1983年.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略论我国新兴的技术市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03):13-16.
    [166]于光远.1983年.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J].科学经济社会:(01):35-38.
    [167]于景元.1997年.软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J].中国软科学:(06):68-71.
    [168]于天飞.2007年.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博士].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169]余光胜.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中技术引进的分析[J].科研管理:(10);15-19.
    [170]俞静.2005年.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中国软科学年会报告.
    [171]俞世深.1994年.软科学成果商品化的途径与方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5卷(02):10-13.
    [172]袁锁鸿.1987年.日本的软科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9):16-17.
    [173]岳兴录.1988年.论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功能[J].软科学:(02):4-8.
    [174]张纯成.2006年.软科学作为一门学科门类何以可能[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04):119-122.
    [175]张道民.1992年.软科学基础[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76]张登义.1986年.把软科学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J].管理现代化:(10):1-2.
    [177]张登义.1994年.软科学与科技发展[J].中国软科学:(01):8-11.
    [178]张登义.2004年.邓小平同志与中国软科学[J].中国软科学:(08):20-21.
    [179]张登义.2007年.成功的会议、深远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02):8-11.
    [180]张碧晖等.2008年.科学学在中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81]张华胜,彭春燕,成微.2009年.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03):7-15.
    [182]张京辉.1997年.关于推动四川省软科学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软科学:(01):6-8.
    [183]张来武.2009年.进一步认识软科学,推动软科学应用——在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12):15-17.
    [184]张占仓.2003年.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河南科学:(01):113-117.
    [185]张占仓.2004年.软科学与决策咨询研究[J].西藏科技:(02):28-31.
    [186]张文泉,张世英.软系统方法SSM系统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3卷(03):27-29.
    [187]张忠诚.2004年.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途径[J].改革与开放:(05):55-57.
    [188]张辉.2003年.企业集群的竞争机制[J].中国软科学:(01):37-39.
    [189]张秀生,卫鹏鹏.2004年.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02):50-53.
    [190]张炜,杨选良.2006年.自主创新概念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研究:(06):36-38.
    [191]赵丽.200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解决的几点问题[J].农业与技术:(01):22-24.
    [192]赵刚,孙向东,王志清:2005年.发展中的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软科学:(02):96-104.
    [193]赵刚.2005年.关于我国软科学“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12):6-11.
    [194]赵刚,蒋天文.2006年.我国软科学研究[J].中国软科学:(08):22-30.
    [195]赵辉.2009年.自主创新概念解析[J].中国科技信息:13卷:37-40.
    [196]赵锋.2004年.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路径及对策[J].学术交流:(07):47-49.
    [197]周胜,刘德顺.2005年.CDM项目咨询服务[J].工业技术经济:24卷(01):81-83.
    [198]周琳琳,赵刚.2007年.当代软科学在政府决策中作用的探讨——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7卷(10):173-175.
    [199]朱能飞.2011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36-39.
    [200]朱亚轩、陈章亮、王庆和,1986年,软科学研究与改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0):08.
    [201] Alan de Brauw and Jikun Huang. 2002.The evolution of Chinap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 ing the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
    [202]Braam R R.Moed H F.Raan A F J.1991. Mapping of Science by Combined Co-citation and Co-word Analysi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42(4):233-250.
    [203]Cheng Lee F, Sue Lin J, Charles Lewis. 2008.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combining carbon taxation and emission trading on different industrysectors [J]. Energy Policy, 36 (2):722-729.
    [204]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EB/OL] .http ://cdm .unfccc .int ,2006. Marianne Hedin, Carbon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Services [R].Pike Research
    [205]D.Lerner and H.D.Lasswell, 1951.The Policy Science: RecentDevelopment in Scope and Method,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6]Derek J S Price.1970.Citation measures of hard science, sof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non-science[A].Carnot E Nelson, Donald K Pollack. 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ces and Enigineers[C].Lexinton MA:DC Health:3-20.
    [207]Liu Yang,2003.Rural Labor Migration Choice in China & I ts Impacts on Rur al Households.
    [208]J Mingers.2003.A Classific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of Management ScienceMethods[J ].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3 (54): 559 - 570.
    [209]J Horgan.1995.From Comp lexity to Perp lexity [ J ]. Scientific American,(272):74 - 79.
    [210]J Mingers. 2006.Realising Systems Think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Management Science. USA: Sp ringer, 199,223 - 226: 239 - 240.
    [211]P Checkland. 2000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A Thirty Year Retrospective [ J ]. System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17) : 11 - 58.
    [212]P W J Ledington, J Ledington. The Problem of Comparison in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 J ].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1999 (16): 329 - 339.
    [213]Tian Weiming, Liu Xiumei and Kang Xia.2003 Social Viabilit y Roles of Agricultural Sector in China, FAO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Wor king Paper.
    [214]Nelson Richard and Gavin Wright.1992.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Technologica Leadership:the postwar Era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Journey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31-1964.
    [215]Nelson Richard and Howard Pack. 1999. The Asian Miracle and Modern Growth Theory[J]:vol.09(July):416-436.
    [216]Nelson Richard and Nathan Rosenberg. 1993.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M] In Richard Nelson: 3-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