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如果高等教育“开发”出来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合理利用,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从高等教育自身来讲,要为提高其所开发的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打下基础,关键是解决其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问题。勿庸置疑,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体现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它自身的合理性及其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本论文对高等教育科类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首先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从比较的视角出发,就美国和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是结合调查资料,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第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既要遵循其内在逻辑又要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制约。第二、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学科结构密切相关,表现为同一学科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完善,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过程。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制约与专业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影响着学科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科类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问题。第四、与美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主动适应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第五、十多年来,福建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在朝着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方向发展,但仍然不能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应结合当前和今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
In the Massification stage,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ed by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f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ed by higher education are not used reasonably and fully, it will be was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key is to solve the rel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labor market.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labor market will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s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and making Fujian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first is the theory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second is comparison with America and China’s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adapting to labor market; third is making Fujian province for example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last is countermesure against them.
     Major viewpoi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thesis: first,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must follow its internal law and restricted by labor market. Second,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relation to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which becomes simple to complicate and impacts each other. Third, restriction by labor market is relation to specialty structur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dapting to labor market from passively to initiatively,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problem. Fourth, China’s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dapting to labor market passively comparing with America. Fifth, during the ten years,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of Fujian is not adapting to labor market initiatively. It needs to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labor market.
引文
1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9-11.
    2夏再兴.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6):34-37.
    3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3-49.
     4郭海.劳动力市场特征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研究[J].2005(4):31-36 .
    
    5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02-105.
    
    7谭兆鹏、林天庆.当代福建教育的环视与前瞻[M] .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1992.184.
    8傅先庆、林素川.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
    9傅先庆、林素川.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61.
    10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 年版缩印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826.
    11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7.
    1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0.
    1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
    14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3.
    15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3.
    1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 年版缩印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27.
     17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4.
     1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1999 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104.
    19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动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34-37.
    20陈夑君.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84.
     21赵文平、徐国华、吴敏.学科发展规律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23-26.
    22周炼、杨继安、赵乔干、吴厚平.论现代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自组织”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3):114-118.
    
    23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8-12.
    24陈夑君.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20.
     25陈夑君.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22-23.
     26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7-109.
     27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0.
     28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4.
     29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85.
    
    30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
    31蒋国华.西方教育市场化:理论、政策与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1(9):58-65.
    32韩骅.高校、政府、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8):34-39.
     33[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
    
    34石火学.美国高等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5(1):86-93.
    35连佳.美国高校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探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4(6):99-100.
     36沈红.美国高等教育的统一性[J].高等教育研究,1999(3):89-93.
    37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
    38鲍嵘.美国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5.
     39潘懋元.高等教育论文集(2)[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78-79.
    40王康平、刘艳杰、杨丽芬.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3):53-64.
    41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34-41.
     42潘懋元.高等教育论文集(2)[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89.
    43林征.福建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路与初探[J].人才研究,1999(6):52-52.
     44吴开俊.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若干关系的思考[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8-52.
     45李珂.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六特点.毕业生八成到企业.厦门日报,2006-1-24(16).
    
    46福建教育年鉴编辑部.福建教育年鉴(1995 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66.
    47福建教育年鉴编辑部.福建教育年鉴(1996 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72.
    48福建教育年鉴编辑部.福建教育年鉴(1997 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9.
    49福建年鉴编纂委员会.福建年鉴(1999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94.
    50福建年鉴编纂委员会.福建年鉴(2003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17.
     51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7405.htm.2007-4-12
     52云南信息港.http://news.yninfo.com/guonei/jjsh/2005/8/1125388022_3/.2007-4-12.
    53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EB/01]. http://www.itedu-tsinghua.com/ReadNews.asp?NewsID=257.2007-4-12.
    5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7.
    55网易教育频道.http://education.163.com/06/0615/19/2JMBJ7F800291Q7G.html.2007-4-12.
    56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11112/3009247.shtml.2007-4-12.[EB/01].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rcbg/740794.htm.2007-4-12.
    58数字来源:李群.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EB/01].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rcbg/740794.htm.2007-4-12.
     59云南信息港.http://news.yninfo.com/guonei/jjsh/2005/8/1125388022_3/.2007-4-12.
    60黄美珍、蔡而讯.福建经济专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84.
    61张建新、张丽.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20%[EB/01]. http://www.cnbohui.com/jingguan/archiver/?tid-51.html.2007-04-11 .
     62张建新、张丽.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20%[EB/01]. http://www.cnbohui.com/jingguan/archiver/?tid-51.html.2007-04-11 .
     63宋德玲、陈红海: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规范与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25-28.
    [1]潘懋元.高等教育论文集(2)[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夑君.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4]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叶品樵.福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7]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8]谭兆鹏、林天庆.当代福建教育的环视与前瞻[M].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1992.
    [9]傅先庆、林素川.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10]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1]王洪才.人才流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M].海口: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2.
    [12]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4]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5]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 年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福建教育年鉴编辑部.福建教育年鉴[Z].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998,1996,1999,2003.
    [1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0]宋培林.现代劳动经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1]《21 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课题组.21 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R].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22]黄美珍、蔡而讯.福建经济专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3]胡建雄等.学科组织创新——高等学校院系等学科结构的改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4]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5]王处辉.转型中高等教育的反思与构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6]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莫荣.中国就业报告 2003-2004 年 [R].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04.
    [28]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6-2020[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0]张呈琮.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31]齐亮祖、刘敬发.高等教育结构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
    [32]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3]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1]金能明硕士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D].2000.
    [2]孙泽厚博士论文.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2002.
    [3]崔智涛硕士论文.大学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与模式构建[D].2002.
    [4]艾小娟硕士论文.扩招下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D].2004.
    [5]黄芳硕士论文.我国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2004.
    [6]黄胜硕士论文.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就业走势矛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2004.
    [7]闫亚林博士论文.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研究[D].2005.
    [1]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9-11.
    [2]夏再兴.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3]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3-49.
    [4]郭海.劳动力市场特征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研究[J].2005(4):31-36 .
    [5]何岸.略论高校教育服务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河西学院学报[J]. 2005(1):93-95 .
    [6]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67-70.
    [7]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动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34-37.
    [8]赵文平、徐国华、吴敏.学科发展规律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23-26.
    [9]周 炼、杨继安、赵乔干、吴厚平.论现代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自组织”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3):114-118.
    [10]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8-12.
    [11]吴开俊.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若干关系的思考[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8-52.
    [12]宣 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30-33.
    [13]马佳宏、周会娟.调整与适应: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探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82-86.
    [14]李文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1):102-108.
    [15]闵维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1(4):28-34.
    [16]时巨涛.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J].江苏高教 ,1998(3):55-58.
    [17]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38-41.
    [18]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J].上海高教研究,1995(3):76-79.
    [19]陈昌贵、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2(2):117-121.
    [20]王 敏 、谢再根.从文化视角考察美国赠地学院运动[J].现代教育科学,2004(5):27-28.
    [21]石火学.美国高等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5(1):86-93.
    [22]连 佳.美国高校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探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4( 6):99-100.
    [23]沈红.美国高等教育的统一性[J].高等教育研究,1999(3):89-93.
    [24]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
    [25]鲍嵘.美国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5.
    [26]余太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取向及其启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2):70-73.
    [27]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34-41.
    [28]王翠绒.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化与劳动力市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73-77.
    [29]李玉柱.对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几点认识[J].辽宁教育研究,2000(8):28-29.
    [30]林征.福建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路与初探[J].人才研究,1999(6):52-52.
    [31]黄荣怀、沙景荣、李茂国.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中国大学教学[J].2004(10):25-27.
    [32]刘 晖.北京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29-31.
    [33]刘国瑞、刘万芳.振兴老工业基地与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0-14.
    [34]王康平、刘艳杰、杨丽芬.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3):53-64.
    [35]满海峰.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05(6):70-71.
    [36]陈列.加速高级劳动力的市场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5(3):72-75
    [37]王善迈.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7(2):8-10.
    [38]时巨涛.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J].江苏高教,1998(3):55-58.
    [39]谢绳武.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3-4.
    [40]丁小浩、陈良焜.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2):9-14.
    [41]吕育康.高等教育——市场系统素描[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4-52.
    [42]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69-76.
    [43]杨 波.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分析——赴德国、法国考察报告(二) [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3):85-88.
    [45]缪小勇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2):5-6.
    [46]李文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102-108.
    [47]武向荣.劳动力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2003(3):100-103.
    [48]李福华.论市场机制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中的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34-37.
    [49]马龙海、汤耀平.大众化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的转换与构建[J].高教探索,2004(1):67-71.
    [50]连 佳.美国高校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探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4(6):99-100.
    [51]何山、丁小浩.从对分数膨胀现象的分析看高等院校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压力[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35-42.
    [52]吴克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江苏高教,2004(2):40-42.
    [53]桑爱友.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社会人才供需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4):77-80.
    [54]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42-45.
    [55]李 英.找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杠杆[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9):25-27.
    [56]王翠绒.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化与劳动力市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73-77.
    [57]黄亲国、丁群安、陶友青.大众化背景下江西高等教育层次及科类结构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3-67.
    Ⅰ .HASN HEIJKE,MIEKE KOSELAG.The labor market posi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a comparison[J].Education Economics,1999,7(3) .
    Ⅱ .JERRY GRAY, RICHARD CHAPMAN.Conflicting signals:the labor market for college-educated workers[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99,XXXIII(3) .
    Ⅲ.G S FIELDS.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Labor Market [A]. 1995. 103,104
    Ⅳ.Heijke H,Koedlag M 1999 The labor Market Posi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A Comparison.Education Economics.
    Ⅴ.Barr, Nicholas.Labor 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M].World Bank,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