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戏曲与性别:近代京津地区女伶群体研究(1900-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女伶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女伶属于职业女性的范畴;另一方面她们又不同于普通的职业女性。由于早期女伶中有许多兼操妓业,加之从事戏曲行业往往为人轻视,因此女伶的社会声誉不高。1912年,自俞振庭将女伶引入北京始,各剧种的女伶群体在近代开始逐渐登上舞台。
     由于京津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戏曲传统,因而,近代女伶群体率先在该地的出现具有先天优势。在近代京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公共娱乐空间的扩展、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以及舆论媒体环境的充分发展更为女伶群体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京津地区的女伶群体兼具有新旧两种职业女性的特点。
     近代京津地区先后活跃着三个主要剧种的女伶群体。分别是河北梆子、京剧与评剧女伶。经过艰苦的学艺和演出,女伶们运用自身的性别优势及丰富的舞台经验,推动各剧种的发展进步。
     大部份女伶来自贫苦或家道中落的环境,不同层次的女伶群体日常生活各有不同,感情婚姻也境况各异。然而,她们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公益演出,企图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女伶在戏曲中的性别跨界表演,可说是在男性形塑下的产物。目的各异,方式不同的各种捧角现象不仅造就了女伶的“明星化”,也推动了城市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部分女伶表演的形式及内容,也容易使观众将女伶与淫戏混为一谈。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奎德社是民国时期京津地区影响最大的坤班社。奎德社虽然是由女伶作为主力组成,然而其发展沿革、内部的分工管理以及其上演剧目等均是在男性的领导、支持或帮助下完成。该社所演的时装新戏曾风靡一时,充分发挥了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
     本研究着眼于探讨女伶群体与戏曲及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近代女伶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其次,近代女伶群体的崛起反映了京津地区经济及城市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女伶群体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舆论媒体等影响因素,把握社会变迁的历史复杂性,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城市大众文化的现实意义。而女伶群体的公共演出与日常生活,既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又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动力。第三,女伶的社会形态仍具有传统社会的色彩。第四,在性别研究的意义层面上,通过观戏者、捧角家、编剧人等不同的表现,体现当时社会对女伶的形塑,展现女伶自身的人生轨迹,以及女伶群体对自身形象的再塑。透过京津地区社会性别关系演变的观察,可以见到近代性别的传统权力结构在都市社会中的时代变化。
     总而言之,在社会转型及朝现代化迈向之际,女伶群体随之形成、发展及壮大。这一群体所呈现出的社会形态虽然仍然具有传统社会的色彩,但她们也做出了向现代迈步的各种努力。
Opera actresses comprise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in early modern China. On theone hand, opera actresse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rofessional women; but on theother hand, they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rofessional women. Since manyearly actresses were involved with prostitution, and since the opera business has oftenbeen overlooked, the social reputation of actresses is not high. In1912, Yu Zhentingintroduced the opera actresses into Beijing, and since that time many kinds of operaactresses have appeared on stage.
     Because the Beijing-Tianjin region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opera performance,modern the opera actress group take the lead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land hasinherent advantages in early modern.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of socio-economicstructure of modern Beijing and Tianjin areas,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expansionof public entertainment space, the emergence of new entertainment and thedevelopment of opinion media environment,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appearance of opera actress group. Therefore, the opera actress group has two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nd old professional women.
     In the modern Beijing-Tianjin region there are three major groups of operaactresses: the Hebei clapper, Peking opera and Peking actress. After an arduousapprenticeship and performances, actresses who use the advantage of their gender andrich stage experienc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various operas.
     Most actresses come from families who are poor or not well off. The daily life ofdifferent levels of opera actresses are different, for example their affection andmarriage. However, the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social activities andpublic performances, trying to enhance their social status.
     The cross-gender performance of opera actress is shaped by men. For differentpurposes, they can created a "star " of an actress,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urban mass entertainment cultur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roles performed byactresses can tend to make the audience confused with the actress and kinky play.
     Specifically, Kui De She is the greatest Kung Pang She, which affects theBeijing-Tianjin region in modern China. The main role of the Kui De She is an operaactress. However, male leadership can support or help to complete its development of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division of labor management and staged operas. Newfashion dramas performed played in clubs were very popular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drama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ress groups with operaand urban development.
     First, actresses exert their own agency,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art. Second, the rise of the modern opera actress group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 culture of Beijing and Tianjin. By analzing th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oups of opera actresses, the public space, publicopinion, and the media and other influential factors can be studies. This enables us tobetter grasp the historical complexity of social change, and help to further explore the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rban popular culture. The public performances and daily lifeof groups of opera actresses is both a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city, and the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ird, the social patterns ofopera actresses stil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ociety. Fourth, according togender studies, by the view of audience plays, screenwriters will reflect the society ofthat time by shaping the role of an actress, showing the actress's own life trajectory,and her own image remodeling in groups of opera actresses of. Observed through theevolution of gender relations in the Beijing-Tianjin region, the traditional powerstructure of modern gender can be seen in urban society in the era of change.
     Overall,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ward modernization, we can find the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groups of opera actresses. These groupsdemonstrate that traditional society still has vitality, and they also bring variety to the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引文
1冯文洵:《丙寅竹枝词》,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18页。
    2三爱(陈独秀之笔名):《论戏曲》,《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11期。
    3参见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第150页。李孝悌:《从中国传统士庶文化的关系看二十世纪的新动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第330-339页。
    1夏庭芝:《青楼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2张岱著,蔡镇楚注译:《陶庵梦忆》,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3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1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俞振廷是“俞派”武生创始人俞菊笙的儿子。他功底深厚,兼得乃父及舅父张玉贵的传授。
    1王嘉:《拾遗记》(卷四),《四库全书》(第15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何本方等主编:《中国古代生活词典》,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2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史林》,2009年第5期。
    3顾文勋:《九十年来文明戏研究述评》,《戏剧》,2005年第2期。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渊源于秦汉的乐舞、俳优、百戏;经唐参军戏,形成宋杂剧、金院本。南宋时的温州戏文是中国戏曲的成熟形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后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以昆腔、京剧为代表,创造了丰富的中国戏曲文学与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
    4《南腔北调》,《大公报》,1930年4月8日。文中指出表演时穿着时装,但做派完全仿效旧剧,是一种“时装的歌话剧”。
    5闫鸣:《从文化视角解读城市:对近年来中国城市文化史研究状况的考察》,《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
    1蒋竹山:《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12年,第105-107页。
    2这套丛书的名称为“都市空间与知识群体研究书系”。
    3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出版社2010年。
    4姜进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姜进、李德英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1姜进、李德英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408-411页。
    2【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新史学》,第11卷第3期。
    3袁熙:《1840-1949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4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第111页。
    2马龙文、毛达志著:《河北梆子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3贾志刚主编:《中国近代戏曲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4甄光俊:《河北梆子在天津史述》,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
    5天津市政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近代天津十大戏曲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京、津、冀河北梆子声腔学术研讨会:《河北梆子声腔音乐论文集》,天津:天津市艺术研究所1990年。
    2甄光俊:《论河北梆子女伶的兴衰》,《戏曲艺术》,2001年第1期。
    3徐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4徐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1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刘志琴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成都:四川人民社2008年。
    5李雪梅、李豫:《清末民初北京天桥的坤书馆》,《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岳永逸:《生存的空间化抉择:近代北京天桥艺人的来源及认同》,袁樊栓主编:《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2李静:《清末民初堂会演剧谫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李文海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4【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1849-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1849-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6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7-419页。
    1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3张鸣:《戏曲文化视野中的义和团的意识走向》,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林仁昱:《二十世纪初中国俗曲唱述人物》,台北:里仁书局2011年。
    1魏兵兵:《“风流”与“风化”:“淫戏”与晚清上海公共娱乐——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1860s—1910s)》,《史林》,2010年第5期。
    2林幸慧:《由申报戏曲广告看上海京剧发展1872-1899》,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
    3Joshua Goldstein,Drama kings: Players and Publics in the Re-creation of Peking Opera,1870-193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4徐剑雄:《京剧与上海都市社会(1867-1949)》,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此外还有马睿:《晚清到民国年间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1902-1949)》,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黄景辉:《评戏在天津的成长(1890-1937)》,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
    1华玮:《性别视野中的中国戏曲史》,刘咏聪编:《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09页。
    2黄育馥:《京剧——观察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窗口》,闵家胤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姜进:《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3姜进:《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4Jin Jiang, Women Playing Men: Yue Opera and Social Change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Seattle and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ongton Press,2009.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史林》,2009年第5期。
    5罗苏文:《趋时与留俗:女演员与江淮戏在上海的演变》,姜进:《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1林存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民初上海女子新剧寻踪》,姜进:《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周巍:《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周巍:《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周巍:《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代江南“女弹词”研究——以苏州、上海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鲍震培:《清代“女中丈夫”风尚与弹词小说女豪杰形象》,《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鲍震培:《闺中无静女——晚清女作家弹词与“振兴女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李淑苹、王晓娜:《瞽姬与清末民初广州城市文化娱乐生活》,《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1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4页。
    2陈永祥:《论清末民初上海演艺界“男女合演”的产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陈永祥、罗素敏:《女演员的兴起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观念的变化》,《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3侯杰、陈晓曦:《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4罗检秋:《京剧坤角如何走红: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民初京剧》,《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
    1周慧玲:《女演员、写实主义、“新女性”论述——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场中的性别表演》,《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2王安祈:《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王安祈:《性别、表演与文本:京剧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妇研纵横》,2004年第72期;王安祈、李元皓:《京剧表演与性别意识》,《汉学研究》,第29卷第2期。
    3洪芳怡:《女声、女身、雌雄同体:老上海流行音乐中的同性情欲展现》,《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6期。
    4张远:《近代平津沪的城市京剧女演员(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5王兴昀:《报刊媒体对京剧女艺人的呈现——以民国时期京津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姜进:《性别、娱乐与战争:战时上海越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虞伟红:《生意、艺术、情感:战时上海沪剧时装戏的兴盛和解读(1937-1945)》,姜进:《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3许多关于女艺人的文章都是围绕着著名的女伶,多以述异或追忆的形式,出现在非学术类的刊物上。
    1《戏剧月刊》,1928-1929年。
    2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北京:北平邃雅齐书店1934年。
    3【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4唐友诗:《平剧二百年》,北京:放庐斋室1948年。
    5燕石:《北京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
    6顾曲周郎著:《男女名伶小史》,上海:上海中外书局1921年。
    7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
    1章梫辑:《遏云集》,天津:天津金石书画社1938年石印本。
    2《章遏云专集》,1939年印于上海。该书为章遏云4次莅临上海演出的宣传册合集。陈夔龙题名,其中共有59幅图片,10目剧唱词,13篇诗文。
    3玉山狂客编著:《坤伶现形记》,上海:中外书局1923年。
    4张恨水:《啼笑因缘》,该书先后重印有多个版本。
    5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王笛著,李德英等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蒋竹山:《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1【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美】琼·斯科特:《社会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1-175页。
    2如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韩贺男、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1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
    3《北京市市政统计公报》,1929年第19期。
    4【日】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编:《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总编辑室1986年,第16页。
    1《北京市市政统计公报》,1929年第19期。
    2【美】甘博(Sidney Gamble)著,邢文军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Peking:A Social Survey),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第8页。
    3徐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4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第12页。
    1参考王永斌:《话说前门》,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
    2张江裁:《北平天桥志》,北京: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印行1936年,第8页。
    3张江裁:《北平天桥志》,北京: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印行1936年,第11页。
    4Madeleine Yue Dong,‘Juggling Bits: Tianqiao as Republican Beijing's Recycling Center’, Modern China, Vol.
    25, No.3(Jul.,1999), pp.303-342.
    5参考北宁铁路管理局总务处文书课编:《北平旅游便览》,天津:天津大公报馆印刷1934年,第35-36页。
    1《西单商场前将添一大规模商场》,《东方快报》,1934年10月19日。
    2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3参考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第122-150页。
    4刘海岩:《天津租界和老城区: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互动》,《城市史研究》(第一辑),第106页。
    1王静:《近代天津城市商业空间探析》,《消费导刊》,2010年第6期。
    2冯文洵:《丙寅竹枝词》,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16页。
    3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216页。
    4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第112页。
    1叶文心曾如此定义“大众”这个词:“‘大众’成为一个名词正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业文化发展之后,在商业文化的框架中出现。那么,三十年代才开始有‘大众’”。叶文心:《都市、大众与文化》,姜进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页。
    2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第111页。
    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8页。
    4黄凤祝:《城市与社会》,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1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2页。
    2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3心冷:《天津电影业之调查》,《大公报》,1926年9月7日。
    1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2左玉河:《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评析》,李长莉、左玉河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3程为坤:《户外寻乐:20世纪初年北京的休闲、社会空间及妇女监控》,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1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2《大公报》,1928年3月2日。
    3《大公报》,1921年7月13日。
    4【美】甘博(Sidney Gamble)著,邢文军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Peking:ASocial Survey),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第232页。
    1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2页。
    2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三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3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6页。
    4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3页。
    1良曼:《有了泰康竞争以后的天祥市场》,《大公报》,1927年6月5日。
    2《德庆商场会英茶园调查记》,《大公报》,1927年10月22日。
    3《德庆商场会英茶园调查记(二)》,《大公报》,1927年10月24日。
    4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第6页。
    5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23-264页。
    6《北洋画报》,1929年1月1日。
    1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出版,第22页。
    2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页。
    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1977年,第355页。
    3参见早期《大公报》,1902年至1916年。
    1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2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4页。
    1【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44页。
    2沈复:《浮生六记》,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寄萍:《“堂会”之来源》,《大公报》,1933年6月11日。
    4马二先生:《堂会戏》,《大公报》,1928年3月21日。
    1瞭:《记冯宅堂会》,《大公报》,1923年5月10日。
    2周利成,周雅男编:《天津老戏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3《北京之剧界概观》,《大公报》,1927年9月7日。
    5《北洋画报》,1927年10月30日。
    6马二先生:《堂会戏》,《大公报》,1928年3月21日。
    7《北京之剧界概观》,《大公报》,1927年9月7日。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页。
    2林存秀:《城市之声:戏院与都市生活的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期。
    1鸣:《戏剧杂谈续(五)》,《北洋画报》,1934年7月28日。
    2《民兴报》,1909年9月25日。
    3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7页。
    4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9页。
    5《津门戏院之缺点》,《大公报》,1924年1月12日。
    6《津门戏院之缺点》,《大公报》,1924年1月12日。
    1《京兆》,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
    2颖川:《旧都见闻记》,《北洋画报》,1928年10月25日。
    3周利成,周雅男编著:《天津老戏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1《新光明大放异彩》,《益世报》,1929年2月9日。
    2宋蕴璞编:《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2页。
    3杀黄:《广和楼之新设施》,《北洋画报》,1936年6月20日。
    1林存秀:《城市之声:戏院与都市生活的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六辑)》,天津: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7页。
    2王绍猷:《秦腔纪闻》,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易俗社1949年),第18页。
    1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秦腔研究论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172页。
    2春明:《元元红复见于舞台》,《北洋画报》,1929年9月21日。
    3寄萍:《谈梆子腔》,《北洋画报》,1933年8月5日。
    4刘献廷:《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广阳杂记》(卷三),中华书局1957年,第152页。
    5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104页。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2寄萍:《谈梆子腔》,《北洋画报》,1933年8月5日。
    3李虹若:《朝市丛载》,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4《小兰英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42页。
    5张古愚:《上海剧场变迁纪要》,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编:《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1辑),上海:上海艺术研究所1987年,第89页。
    6甄光俊:《论河北梆子女伶的兴衰》,《戏曲艺术》,2001年第1期。
    1《女伶之发达》,《申报》,1920年9月12日。
    2谢素生:《梨云缀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0期。
    3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1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2味莼:《坤伶兴衰史》,《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3味莼:《坤伶兴衰史》,《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4《内务部关于限制坤角登台演戏令函(1912年1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4页。
    5《内务部关于限制坤角登台演戏令函(1912年1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4页。
    6《内务部致内外城巡警总厅令(11月9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
    (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4页。
    1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2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
    3醒石:《十年前平市坤伶提名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1928年第1卷第3期;1928年第1卷第5期;1928年第1卷第6期;1929年第1卷第9期;1929年第1卷第11期;1929年第2卷第2期。
    5春明旧主:《秦腔男旦之今昔》,《北洋画报》,1928年12月15日。
    6春明旧主:《秦腔男旦之今昔》,《北洋画报》,1928年12月15日。
    1《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10月4日。
    2《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10月4日。
    4《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10月4日。
    5《小香水》,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6《金钢钻》,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7《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10月4日。
    8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第3页。
    1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第3页。
    2《张少仙》,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3马龙文、毛达志:《河北梆子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4《张少仙》,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1【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260页。
    2《刘喜奎本纪》,章弃材编:《刘喜奎集》,1915年(国家图书馆藏)。转引自于文青:《刘喜奎与时装新戏》,《戏曲研究》,1993年第6期。
    3《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10月10日。
    2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第4页。
    1《刘喜奎本纪》,章弃材编:《刘喜奎集》,1915年。
    2味莼:《坤伶兴衰史》,《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3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4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5【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0页。
    1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1寄萍:《皮簧源流考》,《北洋画报》,1933年9月23日。
    2萝摩庵老人撰,麋月楼主注:《怀芳记》,1876年。
    3张际亮:《金台残泪记》,1828年。
    1《大公报》,1924年5月26日。
    2参考马少波等编:《中国京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3《李毛儿首创女班》,《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2天津市地方志修编委员会编:《天津简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33页。
    3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六辑),天津: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257页。
    4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协会1935年。
    5戴云:《<戏班花名册>的史料价值》,杜长胜主编:《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416-417页。
    1【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262页
    2戴云:《<戏班花名册>的史料价值》,杜长胜主编:《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416-417页。
    3贾志刚主编:《中国近代戏曲史》(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1-26页。
    1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8-92页。
    2《一篇成功的分析观》,《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3月1日。
    3陈蝶衣:《红氍小志》,《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8期。
    4谢素声:《梨云缀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0期。
    5《剧界之新趋势》,《北洋画报》,1928年3月7日。
    1老熨:《平城菊色》,《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7期。
    2养拙轩主:《男女八旦记》,《北洋画报》,1928年7月7日。
    3此表根据养拙轩主:《男女八旦记》,《北洋画报》,1928年7月7日。
    4《四大“女伶皇后”选举》,《北洋画报》,1930年5月3日。
    1云影:《评坤伶须生后起之四杰》,《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
    2斑斑:《旧都剧话》,《北洋画报》,1932年8月20日。
    3焦菊隐:《创办北平戏曲专科学校之意义》,《北洋画报》,1930年12月27日。
    2秋鹰:《谈戏剧教育》,《北洋画报》,1930年12月27日。
    3王金璐《:回忆中华戏曲学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64-124页。
    1“一对儿好打莲花落”,《赵盼儿(第一折)》。
    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3永盛茶园,1909年由滦县人王永富,在唐山小山商业区西端路南修建而成。茶园由其子王凤亭掌管,设经理冯文阁一人,于1909年3月3日正式营业。
    1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戏剧类)》,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参见胡沙:《评剧简史》,北京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6页。
    3《津郡各绅商刘家麟等禀请封禁演唱蹦蹦戏案(案卷级)》,《天津市社会局档案》,401206800-J0128-3-000949,1908年1月1日。
    4参见王乃和著:《成兆才与评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5王林主编:《评剧在天津发展简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1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6页。
    2《北平日报》,1930年2月21日。
    1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1931年铅印本,第356页。
    2《北洋画报》,1926年11月10日。
    3箬翕文:《半班戏语》,《大公报》,1917年12月7日。
    4胡沙:《评剧简史》,北京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92页。
    2参见贾志刚主编:《中国近代戏曲史》(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辽宁卷》,沈阳:中国戏曲志辽宁卷编辑委员会1994年,第252页。
    2张平,郭民杰著:《中国评剧群星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1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会:《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19辑),石家庄:河北省文化厅1987年,第106页。
    2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3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1《故都评戏热》,《北洋画报》,1933年9月19日。
    2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1谭志湘、张平著:《时代艺人喜彩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2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3百吟:《评戏“枪毙”何其多》,《北洋画报》,1933年12月9日。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北京:《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编辑委员会1994年,第547页。
    1参见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第17卷第4期。张传勇:《从习以为常发现历史:“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3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
    4醒石:《十年前平市坤伶提名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
    5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1928年第1卷第3期;1928年第1卷第5期;1928年第1卷第6期;1929年第1卷第9期;1929年第1卷第11期;1929年第2卷第2期。
    2根据《天津名伶小传》、《平市坤伶题名录》、《霓裳艳影录》、《北洋画报》、《天津商报图画周刊》中出现籍贯的女伶统计。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2天行室主:《记坤伶章遏云》,《北洋画报》,1927年12月14日。
    3聆琴楼主:《志赴津献艺之二坤伶》,《北洋画报》,1929年6月29日。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5自新斋主:《赵美英与李芳琴》,《北洋画报》,1933年8月19日。
    6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2《北洋画报》,1928年5月2日。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5《名伶马氏三艳图》,《北洋画报》,1928年9月26日。
    1楔云:《绮鸾娇小史》,《北洋画报》,1927年10月30日,第2版。
    2王伯龙:《评兰漫话》,《北洋画报》,1933年9月30日。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5《张凤仙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43页。
    6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7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
    8《何翠宝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37页。
    9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10《赵子云》,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36页。
    1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1《恩晓峰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42页。
    2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3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第8页。
    4《恩晓峰传》,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42页。
    5髯翁:《新艳秋小史》,《北洋画报》,1929年10月3日。
    6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
    7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
    8“倡优”一词起源于宋朝,指从事歌舞的艺人,后多指妓女。
    9山翁:《云丽珠不愿称名闺》,《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3年1月19日。
    10白头:《新声女士之处女作》,《北洋画报》,1928年12月27日。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2老拙:《云丽珠访问记》,《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3年1月19日。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5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6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7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1南丁:《朱宝霞的艺与身世》,《申报》,1936年5月26日。
    2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3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4《补庵谈剧》,《大公报》,1924年9月3日。
    5《北洋画报》,1927年12月24日。
    1斗山山人:《金月梅传(一)》,《北洋画报》,1929年7月27日。
    2谭帆:《优伶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3刘佳著,刘连群译:《戏曲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6页。
    4文武女戏科班,宁宝山、杨红悔夫妇掌班。
    5【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169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40页。
    2【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262页。
    3参考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1929年第1卷第9期、1929年第2卷第2期。
    4此表根据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协会1935年。
    1戴云:《<戏班花名册>的史料价值》,杜长胜主编:《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416-417页。
    2淡人:《戏专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2年12月15日。
    3秋尘:《北平戏专参观记》,《北洋画报》,1932年10月1日。
    4秋尘:《北平戏专参观记》,《北洋画报》,1932年10月1日。
    1伯龙:《保守与改革》,《北洋画报》,1933年4月8日。
    2伯龙:《保守与改革》,《北洋画报》,1933年4月8日。
    3天听:《戏曲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3年7月29日。
    4天听:《戏曲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3年7月29日。
    5淡人:《戏专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2年12月15日。
    6天听:《戏曲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3年7月29日。
    7淡人:《戏专学校学生之生活》,《北洋画报》,1932年12月15日。
    1万伯翱,马思猛著:《氍毹上的尘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9页。
    2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3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4万伯翱,马思猛著:《氍毹上的尘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5南丁:《朱宝霞的艺与身世》,《申报》,1936年5月26日。
    6《富连成设识字班》,《北洋画报》,1936年8月22日。
    1万伯翱,马思猛著:《氍毹上的尘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2《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29年10月3日。
    3《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0年7月1日。
    4参考章遏云著:《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
    5春风:《孟小冬拜师——言菊朋之第一女弟子》,《北洋画报》,1931年10月22日。
    6春风:《孟小冬拜师——言菊朋之第一女弟子》,《北洋画报》,1931年10月22日。
    7《孟小冬又拜名师》,《大公报》,1932年8月28日。
    8《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29年10月3日。
    9春风:《孟小冬拜师——言菊朋之第一女弟子》,《北洋画报》,1931年10月22日。
    10诃庵:《孟小冬拜师记》,《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9月6日。
    1陶乃纫:《章遏云成功的原因》,吴江枫:《章遏云专集》,转引自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65页。
    2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33页。
    3乐天:《平伶访问一瞥(三)》,《北洋画报》,1932年10月15日。
    4王小隐:《吃看事业总成绩》,《北洋画报》,1928年7月25日。
    1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6月,第77页。
    2《名坤伶章遏云剪发纪念造像》,《北洋画报》,1928年12月27日。
    4乐天:《平伶访问一瞥(一)》,《北洋画报》,1932年9月24日。
    5乐天:《平伶访问一瞥(一)》,《北洋画报》,1932年9月24日。
    1乐天:《平伶访问一瞥(一)》,《北洋画报》,1932年9月24日。
    2乐天:《平伶访问一瞥(三)》,《北洋画报》,1932年10月15日。
    3自新斋主:《梨园轶闻》,《北洋画报》,1936年2月1日。
    4《介绍新艺人王玉蓉》,《北洋画报》,1935年6月8日。
    5陶乃纫:《章遏云成功的原因》,吴江枫:《章遏云专集》,转引自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65页。
    6《北洋画报》,1930年2月8日。
    7自新斋主:《梨园轶闻》,《北洋画报》,1936年2月1日。
    1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史林》,2009年第5期。
    2自新斋主:《梨园轶闻》,《北洋画报》,1936年2月1日。
    3王小隐:《吃看事业总成绩》,《北洋画报》,1928年7月25日。
    4《章遏云到津之交际》,《大公报》,1929年12月22日。
    2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之一个女伶的身世谈》(五四续、五五续),《大公报》,1930年10月4日。
    3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之一个女伶的身世谈》(五四续、五五续),《大公报》,1930年10月5日。
    1黄南丁:《一个落伍的女伶》,《戏剧月刊》,1929年2卷第3期。
    2《剧界杂讯》,《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3月18日。
    1《中原“多戏”中之章遏云》,《北洋画报》,1929年6月11日。
    2超超:《中原戏谈》,《北洋画报》,1929年7月9日。
    3《鲜牡丹案第二次审理辩论》,《大公报》,1929年8月15日。
    4《一个坤戏班奎德社后台素描(续)》,《大公报》,1934年1月30日。
    5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之一个女伶的身世谈》(五四续、五五续),《大公报》,1930年10月4日、10月5日。
    6《鲜牡丹案第二次审理辩论》,《大公报》,1929年8月15日。
    1《一个坤戏班奎德社后台素描(续)》,《大公报》,1934年1月30日。
    2《一个坤戏班奎德社后台素描》,《大公报》,1934年1月29日。
    3《一个坤戏班奎德社后台素描(续)》,《大公报》,1934年1月30日。
    4《天津社会局工作报告(续)》,《大公报》,1929年7月9日。
    5蒋逸霄:《裕元纱厂女工生活概观(二)》,《大公报》,1929年7月4日。
    6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之天津市社会局的女职员》(九续),《大公报》,1930年3月1日。
    1《剧资兴学》,《大公报》,1906年3月13日。
    2《女伶尚义》,《民兴报》,1908年。转引自《中国戏曲志天津卷》(第六辑),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27页。
    1《筹赈》,《群强报》,1915年2月6日。
    2《筹赈》,《群强报》,1915年2月8日。
    3《戏场闲评》,《群强报》,1915年2月11日。
    4《坤伶大发悲慈心》,《晨钟》,1916年12月7日。
    5《伶界好义》,《群强报》,1916年12月6日。
    6《募捐盛况》,《群强报》,1916年12月7日。
    1均夷:《记慰劳防俄将士义务戏》,《北洋画报》,1934年12月22日。
    3《京报》,1933年3月20日。
    4《京报》,1933年3月17-25日。
    1逸凡女士:《杨氏双菊小传》,《北洋画报》,1929年11月28日。
    2荨畸馆主:《章遏云传并序》,《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6期。
    3《京报》,1937年5月25日。
    4白藕:《谈赈灾》,《北洋画报》,1932年3月22日。
    5笔公:《冬赈即辽灾义务戏两夜纪》,《北洋画报》,1930年11月15日。
    6《京报》,1933年3月17日。
    1《京报》,1933年3月17日。
    2梦天:《胡碧兰举办之慈仁义务戏》,《北洋画报》,1929年6月29日。
    4《民兴报》,1909年2月12日。
    1《章遏云关心陕灾》,《大公报》,1930年7月10日。
    2郭心培:《一举两得》,《民兴报》,1909年2月13日。
    3郭心培:《一举两得》,《民兴报》,1909年2月13日。
    4独目记者:《大小事件演义回目》,《北洋画报》,1929年8月10日。
    1白久龄自平寄:《尚小云的三个老婆》,《北洋画报》,1930年6月24日。
    2饶舌:《雪艳琴之婚事传闻》,《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9月10日。
    3傲翁:《孟小冬为造谣家的目的物》,《北洋画报》,1926年7月21日。
    1庆霖:《津门剧事》,《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0期。
    2均夷:《梨园旧话录之鲜牡丹之秘闻》,《北洋画报》,1935年1月26日。
    3东篱:《坤伶的贞操问题》,《十日戏剧》第3期,1937年3月7日。
    4白久龄自平寄:《尚小云的三个老婆》,《北洋画报》,1930年6月24日。
    5傲翁:《将娶孟小冬之梅兰芳》,《北洋画报》,1926年8月28日。
    2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4嵯峨:《脱戒御戒记》,《北洋画报》,1929年3月23日。
    1玉箫生:《已嫁名坤伶重露色相预志》,《申报》,1928年11月21日。
    2《白玉霜婚讯》,《北洋画报》,1934年3月29日。
    3壮哉:《嫁矣张蕴馨》,《北洋画报》,1935年4月13日。
    4《名坤伶秦凤云请求与夫别居》,《大公报》,1936年8月27日。
    5注:倪七,前皖督倪嗣冲之第七子。
    6雾豹:《章遏云适人之所闻》,《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29年11月4日。
    1《白玉霜婚讯》,《北洋画报》,1934年3月29日。
    2《碧云霞嫁吴景濂之条件》,《大公报》,1924年10月24日。
    3《碧云霞嫁吴景濂之条件》,《大公报》,1924年10月24日。
    4《雪艳琴适人矣》,《大公报》,1933年7月11日。
    5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3页。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3页。
    2《大公报》,1927年10月7日。
    3《大公报》,1927年10月7日。
    4《一个女伶的身世谈》,《大公报》,1930年10月5日。
    1玉箫生:《已嫁名坤伶重露色相预志》,《申报》,1928年11月21日。
    2《嫁人后之李文君》,《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0年5月6日。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1期。
    5《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0年11月13日。
    1《某女伶嫁后之一瞥》,《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0年3月4日。
    2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9月8日。
    3【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13页。
    4大浑:《珠尘馆主离异起因》,《北洋画报》,1931年8月11日。
    5【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133页。
    6羊毛:《记某名坤伶之家庭》,《北洋画报》,1933年10月21日。
    1【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9页。
    2《珠尘劫》,《北洋画报》,1931年8月6日。
    3【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6页。
    4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民法》,1930年。
    1羊毛:《记某名坤伶之家庭》,《北洋画报》,1933年10月21日。
    2《珠尘劫》,《北洋画报》,1931年8月6日。
    3《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1年8月6日。
    4【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9页。
    6【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9页。
    7《珠尘劫》,《北洋画报》,1931年8月6日。
    8《鲜灵芝案鲜伶要求正式脱离关系》,《大公报》,1930年4月19日。
    9《章倪昨已脱离从前婚约业经注销律师谓无任何条件》,《大公报》,1931年8月7日。
    10乐:《梅博士避难与章遏云南行》,《北洋画报》1933年2月4日。
    1《金友琴离婚案》,《大公报》,1933年2月1日。
    2《鲜灵芝案实行和解》,《大公报》,1930年5月1日。
    3《金友琴离婚案》,《大公报》,1933年2月1日。
    4《名坤伶秦凤云请求与夫别居》,《大公报》,1936年8月27日。
    5受生:《某坤角誓不嫁人》,《北洋画报》,1933年12月14日。
    6《鲜灵芝案实行和解》,《大公报》,1930年5月1日。
    1羊毛:《记某名坤伶之家庭》,《北洋画报》,1933年10月21日。
    2《金友琴将重登舞台》,《大公报》,1933年2月28日。
    3《金友琴将重登舞台》,《大公报》,1933年2月28日。
    4《金友琴别来无恙》,《大公报》,1933年5月7日。
    5《轰动旧都之金友琴、陈益公离婚案》,《大公报》,1933年7月20日。
    6蜀云:《云影小识》,《北洋画报》,1931年9月8日。
    1过宣:《为教授坤伶者进一言》,《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4期。
    1参见王安祈:《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王安祈:《性别、表演与文本:京剧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妇研纵横》,第72期,第1-8页;王安祈、李元皓:《京剧表演与性别意识》,《汉学研究》,第29卷第2期,第153-188页。
    2过宣:《为教授坤伶者进一言》,《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4期。
    3过宣:《为教授坤伶者进一言》,《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4期。
    4过宣:《为教授坤伶者进一言》,《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4期。
    1不鸣:《剧录谈》,《北洋画报》,1935年8月10日。
    2不鸣:《剧录谈》,《北洋画报》,1935年8月10日。
    3袁枚《随园诗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1庆霖:《津门剧事》,《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0期。
    2《北洋画报》,1928年4月21日。
    3关于缠足的研究,可参见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梨园话旧录:髦儿戏考》,《戏迷传》,1939年第2卷第8期。
    5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7页。
    2王安祈、李元皓:《京剧表演与性别意识》,《汉学研究》,第29卷第2期。
    3斑马:《观新伶演朱痕记所感》,《北洋画报》,1929年12月14日。
    4斑马:《观新伶演朱痕记所感》,《北洋画报》,1929年12月14日。
    5注: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
    1过宣:《为教授坤伶者进一言》,《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4期。
    2阿费:《巾帼为须眉吐气》,《北洋画报》,1929年11月14日。
    3自新斋主:《金翠英提灯笼之迷人》,《北洋画报》,1933年10月21日。
    4云巢居士:《坤伶漫谈》,《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7期。
    5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
    6云影:《评坤伶须生后起之四杰》,《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
    7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37页。
    8大风:《双菊赘语》,《北洋画报》,1929年11月28日。
    9春生:《谈孟小冬》,《北洋画报》,1931年9月19日。
    1春生:《谈孟小冬》,《北洋画报》,1931年9月19日。
    2大风:《双菊赘语》,《北洋画报》,1929年11月28日。
    3斑马:《春云乍展记》,《北洋画报》,1928年2月15日。
    4红蛾:《坤伶老生谈》,《北洋画报》,1934年12月15日。
    5隐侠:《剧谈》,《大公报》,1925年6月18日。
    6《赵紫云与卢月霞》,《大公报》,1924年1月16日。
    7丁秉鐩著:《孟小冬与言高谭马》,台北:大地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1张乙庐:《老副末谈剧》,上海:上海戏学书局1938年,第23页。
    2周慧玲:《女演员、写实主义、新女性论述: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场中的性别表演》,《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关于电影中性别反串的研究,参见周慧玲:《投射好莱坞、想象热女郎:1930年代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女明星论述’的文化互涉》,罗久蓉、吕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2《重登舞台之名坤伶孟小冬女士男装像》,《北洋画报》,1933年10月7日。
    3春明:《记杨菊芬》,《北洋画报》,1929年8月10日。
    4意马:《李桂芬与苏兰舫》,《北洋画报》,1926年12月15日。
    5《北洋画报》,1928年4月21日。
    1稽铁梅:《论名流捧女伶》,《半月戏刊》,1937年4月16日。
    2稽铁梅:《论名流捧女伶》,《半月戏刊》,1937年4月16日。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
    5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1《捧角家必欲封坤伶旦角为亲王意欲何为》,《大公报》,1924年2月5日。
    2《大公报》,1924年3月29日。
    3豁公:《哀梨室随笔》,《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1期。
    1谢素生:《梨云缀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0期。
    2邵隐:《捧角家必具有伸缩力》,《北洋画报》,1929年5月14日。
    3《余之戏曲改良种种参考谈》《大公报》,1925年8月10日。
    4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5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6徐慕云:《梨园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82页。
    7《两株灵芝的结合史》,《大公报》,1930年4月23日。
    8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1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2醒石:《坤伶入平之史略》,《戏剧月刊》,1930年第3卷第1期。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1928年第1卷第3期;1928年第1卷第5期;1928年第1卷第6期;1929年第1卷第9期;1929年第1卷第11期;1929年第2卷第2期。
    4【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5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
    6章遏云著:《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62页。
    7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8谢素生:《梨云缀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0期。
    1【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0页。
    2《易哭庵的三副热泪》,http://sigong.blog.sohu.com/163980585.html.
    3【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293页。
    1螺丝:《我捧一斗丑》,《北洋画报》,1928年2月29日。
    2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52页。
    3程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142页。
    1云若:《戏咏特种捧角家》,《北洋画报》,1928年1月15日。
    2“天津之有坤伶演戏,实自‘四架英’起,所谓四架英者,乃金翠英,金桂英,金月英,金秀英是也。四英为姊妹行,豫产,出身‘马班’,为一般马班中之翘楚”。自新斋主:《金翠英提灯笼之迷人》,《北洋画报》,1933年10月21日。
    3徐慕云:《梨园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82页。
    4耶儿:《捧角家的现象》,《北洋画报》,1932年6月20日。
    5《金友琴婚变案》,《大公报》,1932年10月22日。
    2独目记者:《从干闺女说到沙游天先生》,《北洋画报》,1929年8月8日。
    3庆霖:《津门剧事》,《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10期。
    1梧生:《评鲜牡丹》,《大公报》,1925年5月22日。
    2慕侠:《评鲜艳亲王鲜牡丹之玉堂春》,《大公报》,1925年5月29日。
    3忆痕:《读某报载评鲜牡丹散花剧谈之私见》,《大公报》,1925年6月1日。
    4梧生:《再评评鲜牡丹》,《大公报》,1925年6月1日。
    5郎仙:《答本报六月一日忆痕君之剧谈》,《大公报》,1925年6月7日。
    6若愚:《吾为慕侠梧生二君解决笔战》,《大公报》,1925年6月7日。
    1郎仙:《答本报六月一日忆痕君之剧谈》,《大公报》,1925年6月7日。
    2若愚:《吾为慕侠梧生二君解决笔战》,《大公报》,1925年6月7日。
    3领家:比有年老之优伶(男女皆有)或地方土痞,出资买乡间女子,迫之学戏,不成则鬻入伎寮为倡。若辈自美其名曰“领家”。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4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5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6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9年第1卷第9期。
    7《两株灵芝的结合史》,《大公报》,1930年4月23日。
    1芷卿:《十年来坤伶杂志》,《申报》,1921年8月19日。
    2杨云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顺天乡试南元,历官詹事府主簿,户部、邮传部郎中,三十四年(1908)出任驻新加坡领事。入民国,一度为吴佩孚幕僚。后应张学良邀,移居沈阳。
    3雾豹:《大华遇艳记——杨云史先生奖掖马艳云》,《北洋画报》,1928年1月14日。
    4红蛾:《评戏吃饭与吃饭评戏》,《北洋画报》,1935年10月12日。
    2【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第302页。
    3怡红馆主:《戊辰坤角谈》,《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1期。
    4道夫:《章遏云姜妙香联袂南下》,《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3年2月7日。
    1《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7年3月14日。
    2红蛾:《评戏吃饭与吃饭评戏》,《北洋画报》,1935年10月12日。
    3聊自平寄:《听花“仓皇”谢世》,《北洋画报》,1931年8月22日。
    4外:《怎样养成捧角风气》,《北洋画报》,1936年7月18日。
    1外:《怎样养成捧角风气》,《北洋画报》,1936年7月18日。
    2《小消息》,《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11月19日。
    3《一个坤戏班奎德社后台素描(续)》,《大公报》,1934年1月30日。
    4《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2年8月6日。
    1《小消息》,《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8月2日。
    2《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1年4月30日。
    3《小消息》,《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11月19日。
    4意马:《李桂芬与苏兰舫》,《北洋画报》,1926年12月15日。
    5二班:《云丽珠再度登场记》,《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3年3月4日。
    1《北洋画报》,1936年3月7日。
    2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57页。
    3百之:《雪艳琴北平办报》,《北洋画报》,1929年7月27日。
    1编者:《北画真正价值之所在》,《北洋画报》,1928年7月7日。
    2画楼主人:《五周(年)纪念感言》,《北洋画报》,1931年7月7日。
    3《四大“女伶皇后”选举》,《北洋画报》,1930年5月3日。
    4《四大“女伶皇后”选举》,《北洋画报》,1930年5月3日。
    5《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0年6月19日。
    6《曲线新闻》,《北洋画报》,1930年6月5日。
    7《后票披露》(一),《北洋画报》,1930年6月5日;《后票披露》(二),《北洋画报》,1930年6月7日;《后票披露》(三),《北洋画报》,1930年6月10日;《后票披露》(四),《北洋画报》,1930年6月12日;《后票披露》(七),《北洋画报》,1930年6月17日。
    1《后票披露》(一),《北洋画报》,1930年6月5日。
    2《女伶皇后大选之后》,《北洋画报》,1930年6月21日。
    3《女伶皇后大选之后》,《北洋画报》,1930年6月21日。
    4莆田花隐等:《菊国兰宫胡皇后贺表》,《北洋画报》,1930年6月28日。
    5《关于四后选举之一封书》,《北洋画报》,1930年6月28日。
    1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2非我女士等谨上:《章后贺表》、《上胡皇后贺表》,《北洋画报》,1930年7月12日。
    3《菊选夺魁女伶一览表》,《顺天时报》,1915年1月21日。
    1《四大“女伶皇后”选举》,《北洋画报》,1930年5月3日。
    2《女伶皇后大选之后》,《北洋画报》,1930年6月21日。
    3程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148页。
    1林存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民初上海女子新剧寻踪》,姜进等著:《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2丁淑梅:《宋代禁毁巫舞“淫”戏资料编年辑注》,《中华戏曲》,2008年第2期。
    3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徐城北:《梅兰芳艺术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2耀子:《顾曲言》,《晨钟》,1918年9月7日。
    1《升平顾曲记》,《大公报》,1924年1月10日。
    2至平:《游戏杂评》,《新天津副刊》(第1册),《新天津报》出版1928年,第49页。
    3漱石:《游戏杂评》,《新天津副刊》(第1册),《新天津报》出版1928年,第79页。
    4均夷:《梨园话旧话录(三)》,《北洋画报》,1934年10月20日。
    5至平:《游戏杂评》,《新天津副刊》(第1册),《新天津报》出版1928年,第49页。
    6参见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2页。
    1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1页。
    2《津郡各绅商刘家麟等禀请封禁演唱蹦蹦戏案(案卷级)》,《天津市社会局档案》,401206800-J0128-3-000949,1908年1月1日。
    3子明:《白玉霜又被驱逐》,《申报》,1937年7月8日。
    1大白:《“做得出”的白玉霜》,《北洋画报》,1936年2月4日。
    2大白:《“做得出”的白玉霜》,《北洋画报》,1936年2月4日。
    1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2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74页。
    3《意淫之戏必须严令禁止》,《大公报》,1924年1月21日。
    1《津郡各绅商刘家麟等禀请封禁演唱蹦蹦戏案(案卷级)》,《天津市社会局档案》,401206800-J0128-3-000949,1908年1月1日。
    2丝丝:《河南新禁之戏曲》,《北洋画报》,1932年11月12日。
    3《天津白话报》,1910年6月24日。
    4三爱(陈独秀之笔名):《论戏曲》,《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11期。
    5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6期。
    1《淫戏宜禁》,《益世报》,1921年12月5日。
    2均夷:《梨园话旧话录(三)》,《北洋画报》,1934年10月20日。
    3子明:《白玉霜又被驱逐》,《申报》,1937年7月8日。
    4《天津县详请禁止男女合演淫戏及蹦蹦戏文并批》,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卷六),夏降雪斋1910年,第23页。
    1《春柳社演艺部专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论精华·戏剧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2儒丐:《评新剧(三)》,《大公报》,1923年2月24日。
    1欧阳予倩:《自我演剧以来》,上海:神州国光社1939年,第44页。
    2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3参考夏晓虹:《旧戏台上的文明戏——田际云与北京“妇女匡学会”》,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115页。
    4桑兵:《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1何如:《文明戏》,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二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50页。
    2何如:《文明戏》,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二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51页。
    3《益世报》,1935年12月8日。
    4陆善忱述、郭荣生记:《南开新剧团史略》,王文俊、梁吉生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7页。
    1陆善忱述、郭荣生记:《南开新剧团史略》,王文俊、梁吉生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7页。
    2朱双云:《新剧史》,新剧小说社1914年版。
    1甄光俊:《奎德社和杨韵谱与天津》,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二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29页。
    2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六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44页。
    3王登山:《首演时装剧的女演员——刘喜奎》,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99页。
    1梦非:《北平坤剧创演纪念》,《常识画报》,1928年11月8日
    2“民国元年由俞振庭持往天津,约请女伶入京,此为旧都有女伶登台之始。小翠喜(老生)、桂云峰(武生)等,出演广德楼,众乃趋之如骛。迨刘喜奎、金玉兰等露演,其势更猖獗。”《梨园小史料·旧都开放女伶之始》,《大公报》,1934年10月13日。
    3《北平奎德社坤班来津》,《大公报》,1930年4月3日。
    4《北平奎德社坤班来津》,《大公报》,1930年4月3日。
    5洁萍:《谈谈奎德社》,《十日戏剧》,1939年第2卷第63期。
    1《奎德社艺员小传续》,《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5月3日。
    2《馨德社特刊之记歌场女杰——李桂云》,《北洋画报》,1936年11月2日。
    3《同德社来津演剧》,《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8月16日。
    4《馨德社特刊之记歌场女杰——李桂云》,《北洋画报》,1936年11月2日。
    1根据《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北洋画报》、《大公报》。
    1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
    2梦天:《为北平奎德社来津致语》,《北洋画报》,1930年4月5日。
    1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57页。
    3唐伯弢:《富连成三十年史》(修订版),北京:同心出版社2000年。
    5《女子新剧奎德社专刊》,《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6蜀云:《说富连成》,《北洋画报》,1931年5月9日。
    7梦天:《科班之精神》,《北洋画报》,1930年1月16日。
    1《女子新剧奎德社专刊》,《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2《女子新剧奎德社专刊》,《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1王登山:《为剧团改革提供一点历史的参考——从奎德社谈起》,《中国戏剧》,1985年第1期。
    2王登山:《为剧团改革提供一点历史的参考——从奎德社谈起》,《中国戏剧》,1985年第1期。
    3《女子新剧奎德社专刊》,《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4大白:《记坤伶刘又萱》,《北洋画报》,1933年5月27日。
    5悼香室主:《雪艳琴小传》,《北洋画报》,1929年7月20日。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2红蛾:《奎德社今昔人才》,《北洋画报》,1935年4月20日。
    3红蛾:《奎德社今昔人才》,《北洋画报》,1935年4月20日。
    4《北洋画报》,1930年4月12日。
    1金耀章主编:《中国京剧史图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9页。
    2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24页。
    3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
    4老烟:《关于“奎德社”之片片——提倡识字运动》,《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5年4月25日。
    5此表根据《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六辑)、《大公报》广告、《天津商报图画周刊》、《北洋画报》统计。
    1《大公报》,1930年4月13日。
    2百藕:《“新”“春”两台戏》,《北洋画报》,1931年2月28日。
    3《记同德社之天河配》,《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8月27日。
    1《同德社在新新出演天河配》,《大公报》,1934年8月13日。
    2不温:《谈温少奶奶的扇子》,《北洋画报》,1931年1月24日。
    3《南腔北调·关于奎德社之“复活”》,《大公报》,1930年4月14日。
    4《大公报》,1937年5月22日。
    5《张蕴馨之啼笑因缘》,《大公报》,1932年11月16日。
    1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六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53页。
    2《大公报》,1936年9月23日。
    3《复兴坤剧社新作赛金花》,《大公报》,1937年2月26日。
    4《同德社在新新排名剧》,《大公报》,1935年4月6日。
    5《复兴社定于明晚首演王熙凤》,《大公报》,1937年4月2日。
    1《奎德社将再度来津》,《大公报》,1930年9月27日。
    2《一个大学生——奎德社最新佳剧》,《大公报》,1935年5月8日。
    4《奎德社之“赖婚”》,《大公报》,1930年4月15日。
    5《大公报》,1935年4月20日。
    6《奎德社今日夜好戏》,《大公报》,1935年4月19日。
    7《馨德社特刊记歌场女杰——李桂云》,《北洋画报》,1936年11月2日。
    1罗罗:《奎德社之今昔》,《北洋画报》,1930年4月12日。
    2百藕:《“新”“春”两台戏》,《北洋画报》,1931年2月28日。
    3《大公报》,1937年5月22日。
    4《同德社来津演剧》,《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2年8月16日。
    5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上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96年,第251页。
    1《奎德社新剧<镜中的爱>》,《大公报》,1934年3月14日。
    2《同德社双十节起三大革新》,《大公报》,1934年10月8日。
    3《大公报》,1935年4月20日。
    4《奎德社之英雄美人》,《大公报》,1935年4月21日。
    5上官蓉:《文明戏与话剧》,《作家》,第1卷第3期。
    1涵庐:《评<一念差>》,夏家善等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07页。
    2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第二辑),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4年,第25页。
    1《新新戏院中之一夕记》,《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2陈龙:《中国近代通俗戏剧》,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第134页。
    3《评奎德社之盲孤女》,《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4《评奎德社之盲孤女》,《天津商报图画周刊》,1931年2月11日。
    1【美】林郁沁(Eugenia Lean)著,陈湘静译:《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3【美】林郁沁(Eugenia Lean)著,陈湘静译:《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5页。
    1【美】林郁沁(Eugenia Lean)著,陈湘静译:《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5页。
    2【美】林郁沁(Eugenia Lean)著,陈湘静译:《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1页。
    3《二烈女之现实的价值》,《大公报》,1930年9月13日。
    1寿:《又一台文明戏》,《北洋画报》,1931年4月22日。
    2蜀云:《奎德社的两位老角色》,《北洋画报》,1930年12月6日。
    1醒石:《十年前平市坤伶提名录》,《戏剧月刊》,1930年第2卷第11期。
    1刘蘧庐:《霓裳艳影录》,《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2期;1928年第1卷第3期;1928年第1卷第5期;1928年第1卷第6期;1929年第1卷第9期;1929年第1卷第11期;1929年第2卷第2期。
    1剑影客:《天津名伶小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1燕石:《京师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作者收录100位在京演出的女伶。
    [1]《北平市民政局档案》
    [2]《北平市社会局档案》
    [3]《北平市政府档案》
    [4]《京师警察厅档案》
    [5]《天津市救济院档案》
    [6]《天津市社会局档案》
    [1]《半月戏刊》
    [2]《北洋画报》
    [3]《常识画报》
    [4]《晨报》
    [5]《大公报》
    [6]《京报图画周刊》
    [7]《剧刊》
    [8]《剧学月刊》
    [9]《立言周刊》
    [10]《三六九画报》
    [11]《社会教育星期报》
    [12]《社会之花》
    [13]《申报》
    [14]《十日戏剧》
    [15]《时代戏剧》
    [16]《天津商报》
    [17]《天津商报图画周刊》
    [18]《戏剧》
    [19]《戏剧月刊》
    [20]《心声半月刊》
    [21]《星期六画报》
    [22]《益世报》
    [23]《银流》
    [24]《银星》
    [25]《银叶》
    [26]《游艺画刊》
    [27]《语美画刊》
    [28]《中华画报》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十五卷·文化教育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2]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文史集粹文化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3]天津市档案馆主编,周利成、周雅男编:《天津老戏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天津市文化局文化史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编:《天津文化史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5]王晓传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6]萧乾主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四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燕都艺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4年。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宝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评剧专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近代天津十大戏曲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天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天津编辑部1994年。
    [19]中国戏曲志天津编辑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资料汇编》(一——七卷),天津: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天津编辑部1984年。
    [20]中国戏曲志天津卷编辑部:《天津戏曲志天津卷》(全六卷),天津:中国戏曲志天津卷编辑部内部油印1987年。
    [1]《遏云集》,天津:金石书画社1938年。
    [2]胡沙:《刘喜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3]景玉光主编,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燕赵名伶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
    [4]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5]齐明昌:《女伶和总统》,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6]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
    [7]沈苇窗编、章遏云著:《章遏云自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
    [8]新凤霞:《新凤霞自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9]徐慕云:《梨园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
    [10]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言清卿,余之:《粉墨人生妆泪尽——母亲言慧珠与“好爸”俞振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
    [12]章弃材编:《刘喜奎集》,北京:戏剧新闻社1915年。
    [13]周简段:《梨园往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14]朱继彭:《坤伶皇座:童芷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甘眠羊编:《新天津指南》,河北:绛雪斋书局发行1927年。
    [2]刘再苏:《天津快览》,上海:世界书局1926年。
    [3]宋蕴璞编:《天津志略》,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出版1931年铅印本。
    [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简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5]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天津市市志编纂处编:《天津市概要》,天津:天津市政府出版1934年。
    [7]杨大辛:《近代天津图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北京: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99年。
    [9]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天津卷》,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1][美]甘博(Sidney Gamble)著,邢文军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
    [2][日]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学人译、洪珍白校:《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北京:东方时报馆1926年。
    [3][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4]《坤伶现形记》,上海:中外书局1923年。
    [5]顾曲周郎著:《男女名伶小史》,上海:上海中外书局1921年。
    [6]鹿原学人:《京剧两百年历史》,上海:东泰图书局1928年。
    [7]穆辰公:《伶史》,北京:汉英图书馆1917年。
    [8]欧阳予倩:《自我演剧以来》,上海:神州国光社1939年。
    [9]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影印版。
    [10]齐如山:《京剧之变迁》,载《民国从书第二编美学艺术类》,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据北平剧学会1935年版影印。
    [11]齐如山:《戏班》,北平: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12]唐友诗:《平剧二百年》,北京:放庐斋室1948年。
    [13]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4]燕石:《北京女伶百咏》,北京:都门印书局1917年。
    [15]张恨水:《春明外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
    [16]张恨水:《斯人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17]张江裁:《北平天桥志》,北京: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印行1936年。
    [18]张江裁辑:《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点校。
    [19]张坷编撰:《清稗类钞戏剧类》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0]周建云编:《鞠部丛刊》,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据交通图书馆1918年版影印。
    [1][法]安克强著,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1849-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法]西蒙那德彼伏娃:《第二性》上下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3][美]安妮霍兰德著:《性别与服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卡罗尔吉利根著:《不同的声音——心里学理论与妇女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6][美]凯特米利特著:《性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7][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美]林郁沁(Eugenia Lean)著,陈湘静译:《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9][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11][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女性大趋势》,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12][美]约瑟芬多诺万著:《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英]阿兰斯威伍德,冯健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4][英]莱斯利.斯克莱尔:《20世纪的性理论和性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 Susan. A. Bason著,刘秀娟、林明宽译:《两性关系:性别刻板化与角色》,台北:扬智文化1994年。
    [16]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17]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18]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
    [19]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陈友峰:《生命之约:中国戏曲本体新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22]丁秉鐩:《菊坛旧闻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
    [23]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24]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共1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25]高彦颐:《缠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8]侯杰、秦方:《旧中国的下九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1]贾志刚主编:《中国近代戏曲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32]姜进、李德英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33]姜进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姜进等著:《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35]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36]蒋竹山:《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37]康保成著:《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来新夏主编:《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39]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40]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41]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成都:四川人民社2008年。
    [42]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43]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44]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45]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46]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
    [47]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北京: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48]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49]林仁昱:《二十世纪初中国俗曲唱述人物》台北:里仁书局2011年。
    [50]刘志琴主编,李长莉、闵杰、罗检秋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三卷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卢汉超:《霓虹灯外:二十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2]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罗澎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4]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5]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6]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与社会模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7]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
    [5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60]孙逊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61]孙逊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2]谭帆:《优伶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63]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
    [64]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5]王永恩:《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66]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7]王政:《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8]翁思再主编:《京剧丛谈百年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9]吴建雍等:《北京城市生活史》,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年。
    [70]晓华:《中国艺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71]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
    [72]徐煜:《近现代戏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73]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
    [74]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5]叶长海、张福海:《插图本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6]叶文心:《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出版社2010。
    [77]游鉴明、胡缨、季家珍著:《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78]游鉴明:《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79]袁熙:《1840-1949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80]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81]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82]张江裁:《人民首都的天桥》,北京:修绠堂书店1951年。
    [83]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84]张远:《近代平津沪的城市京剧女演员(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85]赵蕙蓉:《燕都梨园》,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86]钟敬文主编,万建中等着:《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87]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
    [88]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89]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 Cheng, Weikun.“The Challenge of the Actresses: Female Performers and CulturalAlternativ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ijing and Tianjin,” Modem China,22:2(1996),pp.197-223.
    [2] Duchesne, Isabelle.“The Chinese Opera Star: Roles and Identity,” John Hay ed., BoundariesI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1994.
    [3] Dudden, Faye E., Women in the American Theatre: Actresses and Audiences,1790-1870,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4.
    [4] Ferris, Lesley. Crossing The Stage: Controversies on Cross-Dressing, Routledge,1993.
    [5] Goldstein,Joshua. Drama kings: Players and Publics in the Re-creation of Peking Opera,1870-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6] Hershatter, Gail. 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 CenturyShangha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7.
    [7] Jiang, Jin. Women and Public Cultur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Women's Yue Opera inRepublican Shanghai,1930s--1940s, Ph.D. Thesis, Stanford University,1998.
    [8] Katherine Chou, Hui-Ling. Staging Revolution: Actresses, Realism and the New WomanMovement in Chinese Spoken Drama and Film,1919-1949, Ph.D. Thesis, New YorkUniversity,1997.
    [9] Li, Hsiao—ti. Opera, Society and Politics: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Popular Culture,1901-1937,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1996.
    [10] Luo, Suwen. Gender on the Stage: Actresses in an Actors' WorLd(1985-1930), in BrynaGoodman and Weedy Larson, eds., Gender in Mo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Cultural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in Ching,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5.
    [11] Mackerras, Colin P. 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1770-1880.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2.
    [12] Mackerras, Colin. The Chinese Theatre in Modern Times, from1840to the Present Day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75.
    [13] Schuler, Catherine. Women in Russian Theatre: The Actress in the Silver Age, London:Routledge,1996.
    [1][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日]田村容子:《清末民初の上海における坤剧――『申报』剧评に见る変迁》,《中国21》,2004年,第20期。
    [3][日]吉川良和:《民国初期の北京における坤剧の研究》,《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80年,第82册。
    [4][日]岛田一男:《女性性向学》,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8年。
    [5][日]绫部恒雄编:《女性生活》,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0年。
    [6]张雯:《近代上海における坤剧と女优》,《东洋史研究》,第68卷第2期,京都:东洋史研究会,2009年。
    [1][美]张勉治:《善良、堕落、美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女明星和上海公共话语》,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鲍震培:《闺中无静女——晚清女作家弹词与“振兴女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鲍震培:《清代“女中丈夫”风尚与弹词小说女豪杰形象》,《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5]陈永祥、罗素敏:《女演员的兴起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观念的变化》,《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6]陈永祥:《论清末民初上海演艺界“男女合演”的产生》,《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7]杜堉:《不畏强暴的革命女艺术家刘喜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武清县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武清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8年。
    [8]顾文勋:《九十年来文明戏研究述评》,《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洪芳怡:《女声、女身、雌雄同体:老上海流行音乐中的同性情欲展现》,《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8年12月第16期。
    [10]侯杰、陈晓曦:《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1]华玮:《无声之声:明清妇女戏曲中之情欲书写》,罗久蓉、李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12]华玮:《性别视野中的中国戏曲史》,刘咏聪编:《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3]姜进:《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史林》,2009年第5期。
    [15]姜进:《中国近现代城市大众文化史研究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16]李静:《清末民初堂会演剧谫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7]李淑苹、王晓娜:《瞽姬与清末民初广州城市文化娱乐生活》,《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18]李祥林:《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四川戏曲》,1997年第3期。
    [19]李祥林:《性别问题与戏曲创作》,《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1期。
    [20]李雪梅、李豫:《清末民初北京天桥的坤书馆》,《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1]林存秀:《如何文明,怎样现代?——以“文明戏”为中心的民初上海都市文化探析》,《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
    [22]林凯欣:《卞白眉在京津地区的生活与思想面貌(1914—1929)》,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23]罗检秋:《京剧坤角如何走红——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民初京剧》,《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
    [24]罗苏文:《趋时与留俗:女演员与江淮戏在上海的演变》,姜进等著:《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5]齐明昌:《周旋于总统间的民初第一女伶刘喜奎》,《炎黄春秋》,2002年第3期。
    [26]苏更新:《梨园女杰刘喜奎》,《天津档案》,2002年第3期。
    [27]孙诗锦:《1930年代定县戏剧改良与乡村启蒙》,《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
    [28]陶广仁:《已故著名河北梆于女演员刘喜奎佚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1985年。
    [29]陶广仁:《已故著名河北梆子女演员刘喜奎离舞台后佚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南皮县委员会编:《南皮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
    [30]陶广仁:《忆刘喜奎》,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集粹》(文化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1]王安祈、李元皓:《京剧表演与性别意识》,《汉学研究》,第29卷第2期。
    [32]王安祈:《性别、表演与文本:京剧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妇研纵横》,2004年第72期。
    [33]王德威:《粉墨中国:性别、表演与国族认同》,《戏剧研究》,2008年第2期。
    [34]王登山:《首演时装戏剧的女演员——刘喜奎》,《古都艺海撷英》,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35]王登山:《侠骨冰心的女艺术家刘喜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36]王凤霞:《作为“共名”的文明戏——文明戏的类型和形态》,《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
    [37]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新史学》,第11卷第3期。
    [38]魏兵兵:《“风流”与“风化”:“淫戏”与晚清上海公共娱乐——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1860s‐1910s)》,《史林》,2010年第5期。
    [39]徐剑雄:《晚清上海女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0]杨早:《戏曲改良:媒体策略与启蒙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4期。
    [41]叶凯蒂:《从护花人到知音: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动与旦角的明星化》,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于文青:《刘喜奎与时装新剧》,《戏剧艺术》,1993年第2期。
    [43]虞伟红:《生意、艺术、情感:战时上海沪剧时装戏的兴盛和解读(1937-1945)》,姜进等着:《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44]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5]张琪瑶:《“坤伶大王”刘喜奎葬于何处?——与胡沙同志商榷》,《戏曲艺术》,1994年第3期。
    [46]章立明:《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47]甄光俊:《梨园百花艳敢为天下先:百余年来天津戏曲创新发展轨迹回眸》,《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8]甄光俊:《论河北梆子女伶的兴衰》,《戏曲艺术》,2001年第1期。
    [49]周宝华:《一代名伶——刘喜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南皮县委员会编:《南皮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
    [50]周慧玲:《女演员、写实主义、“新女性”论述——晚清志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场中的性别表演》,《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51]周巍:《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代江南“女弹词”研究——以苏州、上海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
    [52]周巍:《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六、当代研究:硕博士论文
    [1]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黄景辉:《评戏在天津的成长(1890-1937)》,南开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马睿:《晚清到民国年间(1902-1949)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穆红丽:《大栅枉与京剧起源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6]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王兴昀:《报刊媒体对京剧女艺人的呈现——以民国时期京津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8]徐剑雄:《京剧与上海都市社会(1867-1949)》,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