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旧史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一个转折的年代。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了史学界声势浩大的破旧立新:积极宣传研究历史为现实服务,大力提倡运用规范的理论解释历史,大规模展开对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对“旧史学”加以批判改造。中国历史学的主流,逐渐由中国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注重通过史料的考辨和搜讨研究历史的实证式研究,转变为强调历史解释、特别是运用既定的理论解释历史的历史研究方式。这种变化重新塑造了中国历史学,也伴生了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偏差。——这是现有研究所提供的建国初期中国历史学的基本面貌。
     在对建国初期中国历史学的已有研究中,研究方式多为总体性的概述,缺乏具体的考察;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其得失,没有充分重视其他各方面的内容;研究明显倾向于凸显建国前后历史学的变革,对其历史延续性未给予足够的估计。这些研究偏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建国初期中国历史学全面、深入的认识。虽然在外在因素主导下,建国后的中国历史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就学术层面而言,这种变化仍然基于历史学既有的发展程度和研究基础。建国初期的中国历史学延续了此前历史学的部分特征和传统,历史研究在内部和深层次上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以强调对史料的考辨证实和搜讨扩充为主要特征的实证式研究,一度成为建国前主流的历史研究方式,形成了中国历史学的现代实证传统。其对史料的重视和对史料研究的强调,在建国前已成为公认的治史基准。建国后,现代实证传统在历史学的不同层面、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成为新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渊源,并融入到新中国史学中构成了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史料整理、历史研究和史学观念三个层面,对现代实证传统在建国后的延续和演变分别进行了考察。
     (一)在史料层面,建国后有组织、大规模的史料整理和更专门、深入的史料研究,直接继承了现代实证传统对史料和史料研究的重视。深受现代实证传统影响、擅长史料研究的历史学家,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其中包括:
     (1)建国初期,由国家主导,在专门机构的组织和总体规划下,运用现代的手段和统一的规范,对包括“二十四史”等大型丛书在内的中国传统古籍开始了系统的整理和出版。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古籍整理,进一步确立了近代以来对古籍的史料定位,将古籍改造成为方便现代人使用的形式,以便于充分发挥其史料价值。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也明确以服务现实为目的,被视为资料性和参考性的工作,并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知识。
     (2)一系列专题资料汇编的编纂,既是新中国史学界最早展开的工作,也构成了建国初期史学建设一个突出的方面,显示出史料搜集整理已成为历史研究展开的首要环节。建国初期的专题资料汇编,继承了重视史料辨析和搜集整理的实证传统,并进一步打破史料的原有形式,以历史问题为单位重新组织编排,直接服务于相关的历史研究,进一步具有了现代史学的研究特征。汇编专题资料,还与历史专题研究形成互动,使史料研究本身也带有了一定的历史研究的性质。
     (3)史料研究的方法,在建国后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史料研究成为了更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史料研究专门方法,包括:还原史料的形成和变迁状况、分析史料的内容形式及相关制度、对史料进行综合研究和历史解读等。这些方法更注重将史料放在历史中加以研究,将史料视为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产物,使对史料的研究与对历史的研究相符相承。史料观念的深化和史料研究的专门化,推动了对史料的自身理论——史料学的思考,史料和史料研究被明确区别于历史和历史研究,同时它们又密切关联,史料学被认为是历史学的辅助。
     (二)在历史研究层面,注重对史料的考辨和搜讨虽已不再是史学研究最突出的特征,但对基本史料和具体事实的研究并没有变得无关紧要,而是被公认为展开各项研究的首要步骤,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基础环节。在建国初期的历史研究中,对史料和史实的实证研究在各研究领域仍占有相当分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领域研究的进展。这其中包括:
     (1)在建国初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讨论中,尽管讨论的焦点是历史理论问题,但对史料和具体历史问题的研究依然扮演了重要角色:帮助讨论者更广泛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史料,并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深入分析,深化了对相关历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史学界对理论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尚不成熟的状况下,对史料和具体历史问题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讨论的深化。
     (2)断代史研究需要建立在对一朝文献和史实系统梳理的基础之上,建国后的历史学延续和巩固了建国前初步形成的断代研究的格局,在各个断代史领域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无不在对相关朝代的文献整理和史实清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或者系统整理丰富的史料,比勘文献,比证史实;或者广搜博览,以补文献和史实的不足。这些实证性研究都扎实推进了建国后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深入探讨。
     (3)专题史研究往往打破原有的记载形式和内容体系,以新的方式组织史料,从而对史料的准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建国前边疆史和社会经济史是相对活跃的专题研究领域,前者得益于近代新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后者则借助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国初期的民族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边疆史研究注重挖掘新材料的特点,并进一步引入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社会经济史研究则在广泛搜集和不断拓展史料的基础上深入推进。
     (三)在史学观念的层面,无论是建国前的现代实证传统,还是建国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都对历史学自身问题的探讨缺乏自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史学观念的缺失,任何时候和任何形式的历史研究都有其研究理论的支撑。建国前后的历史研究模式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在史学理论体系和史学观念上多有相通之处。这其中包括:
     (1)承认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问题意识和意义追求。20世纪三四十年的中国史学界逐渐强调历史研究应具有问题意识,并将强烈的现实关怀投入其中;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影响下,通过认识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进而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研究取向也广为接受。这些与现实密切关联的问题意识,与建国后研究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明确诉求并没有根本冲突,使得大多数“旧史家”很快适应了“新史学”。
     (2)认为历史研究主体应通过历史研究,解释和说明历史的内在原因。建国后史学界批评此前“旧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无法说明历史。实际上,建国前现代实证传统占主流的史学界并未忽视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其中既有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将考史与论史相结合的主张;又有受时代思潮影响,将历史考据与运用理论解释历史相配合的研究取向。正是由于抱有解释和说明历史的期待,相当数量的“旧史家”在建国后才很快投入到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中;并基于解释历史这一基本立场,对理论本身进行了反思。
     (3)将历史研究客体视为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认为应对历史加以整体把握和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历史预设为具有内在决定力量并贯穿着客观规律的运动过程和完整系统。现代实证传统主导下的史学界虽没有如此严整的理论体系,但对历史的看法与此有相似性。表现在治史观念中,较多继承了中国史学传统的老一辈史学家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和融会贯通,受现代社会科学影响的年轻一代历史研究者则注重将历史作为一个知识系统加以认识。
     尽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将建国初期的中国历史学置于整个中国史学的现代进程加以观察,就会发现其“承前启后”的意味超过了“新旧转换”的变革。建国初期的中国历史学与建国前保持了密切关联,现代实证传统在建国初期得以延续并融入到“新史学”之中就体现了这种关联。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说,它也从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国现代史学在建国初期的继承与嬗替。
There was a transition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17 years is a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historiography of 20th century. Almost every part of the historiography was changed. The revolution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also changed historiography.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academia to promote a massive Pojiulixin: positive publicity on historical reality, vigorously promote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historiography, the history of large-scale start the discussion, the old historiography to be critical of.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hina gradually evolving modern time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ata on the Study and Research found discuss the historiography of empirical research,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at change,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the established theory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changes reshaping of the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dogmatism and pragmatism, and other deviations.This is the existing Institute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historiography of China's basic outlook. As a research, it was ordered that the new should substitute the old everywhere and completely. Every forms of non-Historical-Materialism historiography were animadvert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ography was advocated intensively. The historians were educated how to research history with the new way, especially with the scientific theory. Great discussions about the theory of historiography expanded all over the school. Historical-Materialism historiography changed from fringe to the mainstream. And the positivism historiography changed from mainstream to the fringe. The changing figured a new kind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Of course, a lot of abuse following. All of them, dogmatism and pragmatism were serious.
     Despite of being leaded by the exterior causati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6 kept something from pre-PRC. There is stability in the interior and deep-seated of historiography. The stability in learning brought a lot of contents from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e-PRC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There is a lot of samenes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e-PRC. The modern tradition of positivism from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e-PRC also came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The modern tradition of positivism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In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as been the study, researcher way for more general overview, the lack of specific inspection; vision mainly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historian and establish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gains and losses, not pay full attention to other aspects. Study clearly inclined to highlight the founding of histori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 given its historical continuity is not enough estimate. These studies tend to a certain extent, limited the peopl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Chinese history comprehensiv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lthough the external fact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fter a series of changes, but on the academic level, such changes are still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existing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base.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ontinuation of the earlier part of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research in internal and Shencengcishang maintain a certain degree of stability.
     The Working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as a very important constitu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Which continue the tradition from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e-PRC. The Working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depended on the historian benefited from the modern positivism tradi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e-PRC too. The Working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including: the reprint of the ancient book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materials of special subject, the deeper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y.About historical materials, after the founding of organized, large-scale historical data collation and more specialized and in-depth historical research, directl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modern empirical research on histor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importanc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specialized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data of its own theory - of historical thinking, histor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history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hey are also closely associated at the same time. Affected by the modern empirical tradition, good at study of historical data historian, in this area to do a lot of practical work, played a major role.
     The positivism tradition in historiography was another important constitu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Which including: the emphasizing of materials and speciality in discussion; the research of special period on a base of plenty of materials; the new materials and the research of special subject. About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focus on historical data of the Study and found no longer a review had been the most prominent historian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basic historical facts and specific research has not become irrelevant, but acknowledged that the study started The first step,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basic link.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initial study,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is still occupied a certain weight, and to some extent in various field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ies.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topic often break the original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records system, a new way of historical organization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pro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frontier history and socio-economic history is a relatively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which benefited from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new materials and use, while the latter with a modern social science theor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al study to a certain extent, inherited the frontier history of min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aterials, and further introduction of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in socio-economic history of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ntinuously expand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dvance.
     From the idea of historiography, there were a lot of common grounds on the historiography with pre-PRC and PRC. Which including: the research with questions and purposes; explain the history and find course; take the history as a whole and a system.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level, whether it i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m empirical tradition, or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Marxist historians, the history of their own problems of lack of consciou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in this period of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loss, any time and any form of historical research has the support of its theory.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odel al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but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history on the concept of a more things in common. Recognize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subject, in a study of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ursuit of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Sansishinian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cholars gradually stressed that the issu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should have a sense of caring and strong sense of reality in which, in the modern social scien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ociety through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ality Orientation is also widely accept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se issues closely related to awareness,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historical research services to the clear demands of reality and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nflict.
     In conclusion, there were more common grounds than distinctions in the historiography with pre-PRC and PRC, in view of the whole processing of the 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Despite a series of changes, it will be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Chinese history at the entir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o observe the process, we will find that their "the future" means more than the "new conversion" of change,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empirical tradition in the early integration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New History" to reflect on this association. From a long-term sense, it also shows that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found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early inheritance.The historiography of PRC in 1949-1965 was just a continuing part of the 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引文
[1]参见白寿彝:《回顾和前瞻》,《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史学月刊》1982年第1期;白寿彝、瞿林东:《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3]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76-608页。
    [4]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中国史学四十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5]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6]白钢等:《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1]姜义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历史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参见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3]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5]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又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新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68-310页)。
    [6]蒋大椿:《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8-189页。
    [7]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资治通鉴》,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标点资治通鉴说明”第1-2页。
    [2]《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史记》点校后记”第1页、“出版说明”第4-5页。
    [3]《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说明”第4-5页。
    [4]《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说明”第4-5页。
    [1]谭其骧:《学者、才子、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好干部——怀念吴晗同志》,北京市历史学会编:《吴晗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34-35页。
    [2]《续资治通鉴》,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标点续资治通鉴说明”第11页。
    [3]赵守俨:《雨雨风风二十年——<二十四史>点校始末记略》,《回忆中华书局》下编,第120-122页。
    [4]王素芳:《二十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述略及思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
    [1]陈千钧:《论“资治通鉴”——与聂崇歧、王崇武两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2]《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说明”第1-4页。
    [3]《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说明”第2-4页。
    [1]周扬:《在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上的讲话》,《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
    [2]金灿然:《谈谈古典文献整理与出版的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8月5日。
    [3]齐燕铭:《在中华书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62年第1期。
    [4]吴晗:《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招生志喜》,《中国青年报》1959年7月21日。
    [5]翦伯赞:《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光明日报》1959年7月17日。
    [1]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开展古籍整理工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2期。
    [2]阴法鲁:《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的建立与中华书局》,《回忆中华书局》下编,第106-107页。
    [1]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2页。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15页。
    [3]陈垣:《中国史料的整理》,《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5-339页。
    [4]吕思勉:《历史研究法》(上海:永祥印书馆,1945年初版),收入《史学四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32页。
    [5]吕思勉:《丛书与类书》,《光华大学半月刊》第四卷第五期(1935年12月),收入《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62-163页。
    [6]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史学四种》,第30-32页。
    [7]吕思勉:《中国史籍读法》(1954年),《史学四种》,第70页。
    [1]严耕望:《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85页。
    [2]《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记事(1928-1950年)》,《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1946-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74页。
    [3]面世的有:《明末农民起义史科》(1952年)、《宋景诗史料》(1953年)和《太平天国史料》(1955年)。
    [4]可参见陈峰:《<食货>新探》,《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两极之间的新史学:关于史学研究会的学术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荣新江:《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6]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自序”。
    [1]胡厚宣:《<甲骨文合集>序》,《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5期。
    [2]翦伯赞:《<义和团>序言》(1950年12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年.
    [3]范文澜:《史学会已有的成绩与今后的努力》(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4]蔡美彪:《范文澜与中国史学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陈其泰:《新中国历史科学的盛举——论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重大成就》,《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张寄谦:《邵循正先生传略》,张寄谦编:《素馨集——纪念邵循正先生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89-502页。
    [2]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中,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年,第1004-1005页;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62-278页;段昌同:《逝水飞尘二十年——忆聂崇歧先生》,《学林漫录》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0-77页.
    [3]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31页;蒋海升:《从主流到边缘——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史料考订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藏逸:《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日报》1959年4月11日。
    [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序言”第1-2页。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一,上海:神州光国社,1952年,“序言”第1-2页。
    [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网民起义》一,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题记”第1页。
    [5]《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一,“序言”第2-4页。
    [1]严中平:《编辑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工作的初步总结》,《经济研究》1956年第4期。
    [2]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编辑说明”第1页。
    [3]齐思和等编著:《中外历史年表(公元前5000年—公元1918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序”。
    [1]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十批判书》,上海:群益出版社,1947年,第2页。
    [2]可参见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第100、105-106、109-111页。
    [3]可参见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
    [1]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学衡》第七十四期(1931年3月),收入《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0页。
    [2]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绪论”第1-7页。
    [3]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107-111、126页。
    [4]郭沫若:《青铜器时代》,上海:《青铜时代》,群益出版社,1946年,第266、271页。
    [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自序”。
    [1]杨宽后来又对这部《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进行了补作和补充,并据此对《战国史》加以补充、修订和改写,先后出版了《战国史》第二版(1980年)和《战国史》增订本(1998年)。参见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5页、“凡例”第1页;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6页。
    [2]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初稿)》(1952年2月),《岭南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52年12月)。又可参见李文治:《辛勤耕耘,卓越贡献——追忆梁方仲教授的思想情操和学术成就》,汤明槎等编:《纪念梁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13页。
    [3]陈梦家:《六国纪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后记”。
    [4]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叙”第9页。
    [1]陈梦家:《尚书通论》,第110-112页。
    [2]陈梦家:《尚书通论》,第321-322页。
    [3]可参见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绪论”第6-7页;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57页.
    [4]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前言”第1页、第52、135页。
    [5]陈梦家:《西周年代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自序”。
    [6]陈梦家:《西周年代考》,“重编前言”。
    [7]陈梦家:《六国纪年》,第23-24、146页。
    [1]王国维:《毛公鼎考释》,《观堂集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93-295页。。
    [2]“陈梦家致胡适(1938年10月30日)”,《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70页。
    [3]“陈梦家复胡适(1945年2月17日)”,《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第772-773页。
    [4]陈梦家:《尚书通论》,第150、160-170、309-323页。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3页。
    [2]陈梦家:《解放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3]陈梦家:《殷代铜器(三篇)》,《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9月)。
    [4]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考古学报》第九册(1955年9月)。
    [5]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1]陈梦家:《尚书通论》,第160-170页。
    [2]陈梦家:《尚书通论》,第135-145页。
    [3]陈梦家:《汉简所见太守、都尉二府属吏》,《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4页。
    [4]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中华文史论从》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4页。
    [5]“陈梦家致胡适(1938年10月30日)”,《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第770-771页。
    [1]“陈梦家复胡适(1945年2月17日)”,《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第772页。
    [2]陈梦家:《尚书通论》,“叙”第8-9页。
    [3]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3页.
    [4]陈梦家:《殷代铜器(三篇)》,《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9月)。
    [5]陈梦家:《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第一、二分合刊(1951年12月),第179页;《殷虚卜辞综述》,第140页。
    [1]陈梦家:《殷代铜器(三篇)》,《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9月),第43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考古学报》第九册(1955年9月),第140-142页。
    [3]如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张舜徽:《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谢国桢:《史料学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其中陈垣的著作为旧作重刊。
    [1]郑天挺:《史料学之一——从史料的角度看中国的史书(1954年9月——1955年6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26-406页.
    [2]郑天挺:《史料学教学内容的初步体会》(1956年4月),《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1期。
    [3]郑天挺:《史科学教学内容的初步体会》(1956年4月),《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1期。郑鹤声1958年编成的《史料学讲义》就是列举不同时代、类型的史料,又名为《中国史料目录举要》。参见郑鹤声:《郑鹤声自传》,《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6-267页。
    [1]郑天挺:《史料学之二——史料的分类、鉴别与利用(1957年9月—1958年1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第407-413页。
    [2]郑天挺:《史料学之二——史料的分类、鉴别与利用(1957年9月—1958年1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第413-435页。
    [3]徐苹芳:《记郑毅生先生论史料学》,冯尔康等编:《郑天挺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80页。
    [1]郑天挺:《史料学之二——史料的分类、鉴别与利用(1957年9月—1958年1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第435-443页。
    [2]徐苹芳:《记郑毅生先生论史料学》,《郑天挺学记》,第174页。
    [3]郑天挺:《史料学之二——史料的分类、鉴别与利用(1957年9月—1958年1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第435-443页。
    [4]白寿彝:《爱国·进步·谨严·笃实——悼念郑天挺同志》,《郑天挺学记》,第3页。
    [5]陈生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郑天挺先生教席述略》,《郑天挺学记》,第197页。
    [1]郑天挺:《郑天挺自传》,《郑天挺学记》,第378-379页。
    [2]傅同钦、郑克晟:《忆郑先生对博物馆事业及档案工作的重视》,《郑天挺学记》,第317-318页。
    [3]郑天挺:《<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序》,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辑:《明末农民起义史料》,上海:开明书店,1952年,“序言”第20-23页。
    [4]郑天挺:《明清史料从书序》,《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序言”第3-4页。
    [5]袁良义:《读<明清史料从书序>》,《郑天挺学记》,第154页。
    [1]傅同钦、郑克晟:《忆郑先生对博物馆事业及档案工作的重视》,《郑天挺学记》,第319-320页。
    [2]南开大学历史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前言”;黎邦正:《史学名家 后学良师》,《郑天挺学记》,1991年,第216页。
    [3]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4]可参见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黎澍:《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翦伯赞:《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61页。
    [1]郑天挺:《关于徐一夔“织工对”》,《历史研究》1958年第1期。
    [2]张政烺:《忠厚诚笃·诲人不倦——悼郑天挺先生》,《郑天挺学记》,第24-25页。
    [3]郑天挺:《关于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史料处理的初步意见》(1956年初稿节录),《及时学人谈从》,第243-247页。
    [4]郑天挺:《关于曹操》,《文汇报》1959年4月22日,收入《曹操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第159页。
    [5]郑天挺:《关于编辑(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之意见(1961年8月14日)》,《及时学人谈丛》,第505页。《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前言”。
    [6]汤纲:《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郑天挺学记》,第234页。
    [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1-2、12页
    [1]顾颉刚:《顾颉刚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8页。
    [2]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0页。
    [3]可参见顾颉刚:《<尚书·大诰>今译(摘要)》,《历史研究》1962年4期: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等。
    [1]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
    [2]陈梦家:《对怎样进行古史分期的研究的一些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3月2日。
    [3]陈梦家:《关于历史分期的一些补充意见》,《新建设》1957年第4期。
    [1]陈梦家:《西周文中的殷人身份》,《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2]陈梦家:《殷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新建设》1955年第7期。
    [3]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期;《驳唐兰先生“关于商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历史研究》1958年第8期。
    [4]于省吾:《殷代的奚奴》,《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1期。
    [5]于省吾:《释“蔑唇”》,《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2期。
    [6]于省吾:《于省吾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
    [7]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1956年第1期;《释‘余一人”》,《历史研究》1957年第1期;《说贵田》,《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第九、十册(1955年9、12月)、1956年第1-4期;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1期。
    [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杨宽:《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关于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历史研究》1957年第10期。
    [2]杨宽:《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学术月刊》1959年第6期。
    [3]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270页。
    [4]童书业:《古巴比伦社会制度试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序言”第2页。
    [5]童教英:《童书业》,《山东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传》第一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43页
    [6]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
    [7]金景芳:《关于井田制的若干问题》,《江汉论坛》1963年第4期;《关于井田制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4年第1期。
    [8]金景芳:《论宗法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2期。
    [9]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5年第2期;《商代的谷类作物》,《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1期;《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1]胡厚宣:《殷代农作施肥说》,《历史研究》1955年1期;《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上、下),《历史研究》1959年9、10期;《殷代农作施肥说补正》,《文物》1963年第5期;《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历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31-160页。
    [2]张政娘:《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历史教学》第二卷三、四、六期(1951年9、10、12月)。
    [3]王玉哲:《试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统法与殷商前期的社会性质》,《南开大学学报》1956年第1期.
    [4]高亨:《周代地租制度考》,《文史哲》1956年第10期。
    [5]何兹全:《周代土地制度和它的演变》,《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6]王仲荦:《春秋战国之际的村公社与休耕制度》,《文史哲》1954年第4期。
    [7]沈长云:《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8]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225、250-253页。
    [9]齐思和;《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两点意见》,《中国封建社会十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219-220页。
    [1]邓广铭:《应当从封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关系当中去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第223-224页。
    [2]邓广铭:《唐代租庸调法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4期。
    [3]邓广铭:《唐宋庄园制度质疑》,《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4]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序”、第3页。
    [5]唐长孺:《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6]唐长孺:《均田制度的产生及其破坏》,《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北魏均田制中的几个问题》,《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16-28页。
    [7]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8]杨志玖:《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历史教学》1953年第2期。
    [9]杨志玖:《论均田制的实施及其相关问题》,《历史教学》1962年第4期。
    [10]杨志玖:《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理论和史实的一般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183-208页。
    [11]岑仲勉:《租庸调与均田有无关系》,《历史研究》1955年第5期:《两晋占田和课田制度的综合说明》,《中学历史教学》1957年第8期;《就占田课田问题再说几句话》,《中学历史教学》1957年第11期。
    [1]陈智超:《邓广铭先生访问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5期,第21-22页。
    [2]邓广铭:《<涑水记闻>点校说明》,《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邓广铭:《追怀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回忆中华书局》下编,第191页。
    [4]邓广铭:《自传》,《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第725-727页。
    [5]宋德金:《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6]冯家昇:《辽史证误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序”、第90页。
    [7]罗继祖:《<辽史>概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
    [8]刘凤翥、陈智超:《陈述先生忆往事》,《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3期。
    [1]陈述:《谈辽金史研究》,《学史入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9-90页。
    [2]陈述:《陈述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4卷,第186页。
    [3]陈直:《摹庐丛著七种》,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自序”;《纪念陈直先生逝世十周年笔谈》,《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黄留珠:《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陈直先生与秦汉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自序”、“附记”;《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自序”。
    [2]陈直:《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自序”。
    [3]陈直:《<盐铁论解要>前言》,《摹庐丛著七种》,第121-122页;《三辅黄图校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序言”。
    [4]王仲荦:《淡谈我的治学经过》,《文史哲》1984年第3期。
    [1]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序言”;《谈谈我的治学经过》,《文史哲》1984年第3期。
    [2]刘统:《怀念先师王仲荦教授》,《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王仲荦:《谈谈我的治学经过》,《文史哲》1984年第3期。
    [4]刘统:《怀念先师王仲荦教授》,《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王仲荦《<资治通鉴>和通鉴学》,《历史教学》1963年5期。
    [5]李凭:《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的学术贡献》,《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郑佩欣:《“有遗著四百万字,育齐鲁三千英才”》,《山大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唐长孺:《唐书兵制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0]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吴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
    [12]黄云眉:《明史考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5年。
    [13]王钟翰:《清史杂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1]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年)。
    [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36页.
    [3]马大正:《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任一飞:《冯家昇》。《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第318-356页;夏鼐:《<冯家昇论著辑粹>跋》,见《冯家昇论著辑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1-515页。
    [2]冯家界:《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集刊》丙种第一号(1953年),第2-3页.
    [3]冯家昇:《元代畏兀儿契约二种》,《历史研究》1954年第l期;《刻本回鹘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考古学报》1955年第9册;《回鹘文斌通(善斌)卖身契三种》,《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回鹘文契约二种》,《文物》1960年第6期;《1959年哈密新发现的回鹘文佛经》,《文物》1962年第7、8合期;《1960年吐鲁番新发现的新古突厥文》,《文史》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5-156页。
    [4]张铁山:《我国回鹘文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9期;杨富学:《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百年回顾》,《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5]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7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4-169页。
    [6]冯家昇:《民族研究方面的中苏合作——中亚调查三月纪略》,《民族研究》1958年第2期。
    [1]薄音湖、罗贤佑:《翁独健先生与蒙元史及民族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第6期。
    [2]潘先林:《方国瑜先生与彝族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3期。
    [3]傅乐焕:《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5年第1期;《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7年第6期。陈述:《关于达呼尔的来源》,《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5年第1期;《陈述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4卷,第184页。
    [4]翦伯赞等编:《历代各族传记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1959年。
    [5]马长寿:《“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序言》,《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7年第4期第51-70页;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问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山西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6]马长寿:《美姑县阿陆马家的迁徙和向外发展的历史》,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3-146页。
    [1]马长寿:《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6-18、23页。
    [2]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整理说明”。
    [3]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44-45页;《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5页;《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4]王宗维:《马长寿先生传略》,王宗维、周伟洲编:《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5-84页。
    [5]马长寿:《从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6]林耀华、陈永龄:《深切怀念民族史学家马长寿教授》、周伟洲:《马长寿教授的学术活动和治学方法》,《马长寿纪念文集》,第3-4、56-64页。
    [1]陈直:《从秦汉史料中看屯田、采矿、铸钱三种制度》,《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两汉经济史料论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2]郑宜秀:《<金泥玉屑丛考>前言》,见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冯家异:《火药的发明和西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年;《我国纺织家黄道婆对于棉织业的贡献》,《历史教学》1954年第4期;《炼丹术的成长及其西传》,《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人物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20-142页。
    [4]向达:《敦煌变文集引言》,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后记”。
    [2]傅衣凌:《治史琐谈》,《书林》1984年第1期。
    [1]傅衣凌:《傅衣凌自传》,《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4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281-282页。
    [2]傅衣凌:《明代徽州庄仆文约辑存——明代徽州庄仆制度之侧面的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60年第2期。
    [3]傅衣凌:《治史琐谈》,《书林》1984年第1期。
    [4]杨国桢:《<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序言》,见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5]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文史哲》1983年第2期。
    [6]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文史哲》1983年第2期:《我是怎样研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文史知识》1984年第3期。
    [7]杨国桢:《傅衣凌先生的明史情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参见王沉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第73页。
    [2]景爱:《一代宗师昭史册毕生精力著辽金——怀念业师陈述先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深切怀念陈述先生》,《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3]陈述:《契丹史论证稿》,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8年,第10-11、138-144页。
    [4]刘英航、徐殿文:《献身学术提携后学——怀念良师陈述先生》。《陈述先生纪念集》,第60-61页
    [5]友之:《陈述先生的辽金史研究》,《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6]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1、44页。
    [1]陈述:《辽代史话》.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6、93-95页。
    [2]陈述:《辽金两朝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辽金史论集》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代前言”;《谈辽金史研究》,《学史入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9页。
    [3]《陈述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4卷,第186页。
    [4]傅农凌:《治史琐谈》,《书林》1984年第1期;《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文史哲》1983年第2期。
    [1]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文史知识》1984年第3期。
    [2]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文史知识》1984年第3期。
    [3]傅衣凌:《明代苏州织工、江西陶工反封建斗争史料类辑——附论手工业劳动者在农民战争中所起的作用问题》,《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4年第1期,第75-81页。
    [4]傅衣凌:《明代江南地主地主经济新发展的初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4年第5期,第117-126页。
    [1]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文史知识》1984年第3期;《傅农凌自传》,《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4-452页。
    [2]傅衣凌:《关于明末清初中国农村社会关系的新估计》,《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3]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集前题记”第2页。
    [4]傅衣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
    [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6]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又可参见刘秀生:《深切缅怀傅农凌先生——纪念傅农凌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侧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有关齐思和史学思想的述评参见戚国淦:《史坛巨匠 后学良师———怀念齐思和先生》,《世界历史》1982年第1期:马克垚:《学贯古今,史通内外——略论齐思和先生的史学》,《世界历史》1995年第2期;萧良琼:《在史学上独辟蹊径的齐思和先生》,《燕京学报》新六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齐文心:《先父齐思和生平及著作简述》,《学林往事》下册,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年,第1248-1281页。
    [3]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年10月),第29-31页。
    [4]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第二十四期(1938年12月)、《商鞅变法考》。《燕京学报》第三十三期(1947年12月)、《西周地理考》,《燕京学报》第三十期(1946年6月)、《五行说之起源》,《师大月刊》第二十二期(1935年10月)、《西周时代之政治思想》,《燕京社会科学》第一卷(1948年11月),皆收入《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49、50-66、67-84、95-127、128-143、192-200页。
    [5]齐思和:《毛诗谷名考》,《燕京学报》第三十六期(1949年6月)、《先秦农家学说考》,《燕大经济学报》第一期(1940年3月)、《孟子井田说辨》,《燕京学报》第三十五期(1948年12月)、《牛耕之起源》,《经济研究季报》第一卷第一期(1941年),皆收入《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6、169-183、184-192页。
    [6]齐思和:《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前言”。
    [7]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年10月)。
    [8]齐思和:《周代锡命礼考》,《燕京学报》第三十二期(1947年6月),收入《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1页。
    [1]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年10月)。
    [2]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历史教学》1957年第7期。
    [3]齐思和:《从英国封建庄园看欧洲庄园制度的特征》,《新建设》1964年第10-11期。
    [4]齐思和:《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5]齐思和:《中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6]齐思和:《中国史学界的展望》,《大中》第一卷第五期(1946年5月)
    [7]齐思和:《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7-119、214-216页。
    [8]齐思和:《研究历史问题之方法》,《食货》第四卷第三期(1936年7月):《改造国史之途径与步骤》,《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5月1日:《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7-119、214-216页。
    [1]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掌故学派与社会学派》,《大中》第一卷第一期(1946年1月),第33-38页:《中国史学界的展望》,《大中》第一卷第五期(1946年5月),第17-21页。
    [2]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重庆)《学习生活》10卷第5期(1943年5月),收入《中国史论集》,上海:文风书局1947年;《关于史与论的结合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2月14日)、《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62年第5期),皆收入《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8-81、82-103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初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新版,“自序”第2-5页、“新版引言”第1页。
    [4]参见[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5]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上海:新知书店,1946年,“序”第2页、第14页。
    [1]贺昌群:《历史学的新途径》,《中学生》第六十一期(1936年1月),收入《贺昌群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0-287页。
    [2]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6年,“序言”。
    [3]贺昌群:《“历史学社”的题辞》(1947年),收入《贺昌群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76页。
    [4]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燕京学报》第十二期(1932年12月),收入《贺昌群文集》第一卷,第96页
    [5]贺昌群:《论两汉政治制度之得失》。《经世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41年5月),收入《贺昌群文集》第一卷,第297页。
    [6]贺昌群:《论两汉政治制度之得失》,《经世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41年5月),《两汉政治制度论》,(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43年11月),皆收入《贺昌群文集》第一卷,第302、338页。
    [1]童书业:《“山大”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会发言稿》,《文史哲》1957年第3期。
    [2]童书业:《略论古史分期讨论中理论结合史料问题》,《文史哲》1957年第5期。
    [3]参见童教英:《童书业》,《山东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传》第一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51页。
    [4]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上编,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第65-66页。
    [5]邓广铭。《评周谷城著<中国通史>》,《中国青年》第七卷二、三期合刊(1942年9月1日),收入《邓广铭全集》第十卷,第71页。
    [6]周一良:《纪念邓先生》,《郊叟曝言:周一良自选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59-60页。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175-177页。
    [1]翦伯赞:《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红旗》1959年第10期。
    [2]杨宽:《怎样学习春秋战国史》,《书林》杂志编辑部编:《怎样学习中国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21页。
    [3]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32页。
    [5]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6]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海:生活书店,1945年,“序”。
    [1]杨宽:《吕思勉先生的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155页。
    [2]严耕望:《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83-88页。严耕望同时也指出,近代史学崇尚“仄而专的深入研究与提出新问题,发挥新意见”,吕思勉“属于博赡一途,故不免为一般人所低估”。
    [3]参见吕翼仁:《回忆我的父亲吕思勉先生》,《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2期。
    [4]吕思勉:《史籍与史学》,收入《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72、395页。
    [5]吕思勉:《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中美日报》堡垒副刊1941年第160、161、162、163期自学讲座,收入《吕思勉遗文集》上,第412页。
    [6]吕思勉:《历史研究法》(上海:永祥印书馆,1945年),收入《史学四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7]吕思勉:《拟编中国通史说略》(1952年)、《拟中国通史教学大纲》(1952年),《吕思勉遗文集》上,第525-557页。
    [8]张耕华:《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96-299页。
    [1]胡绳:《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历史研究》1956年第11期。
    [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说明”第4-10页。
    [3]参见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64页。
    [4]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杨宽执笔):《<吕著中国通史>出版说明》,见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5]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第39-40、69-73、116-117页。与杨宽相类似,郭沫若1928年从《周易》入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也是因为其中“有系统的组织观念,那是值得拿来作为对象加以阐发的”。而且其“宇宙观是符合于辩证式的与唯物论的”(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31页);金景芳1940年代研究《周易》,也是认为“以《周易》为最正确最有体系”,从而力求借镜现代“科学”,“纯就原书,分析综合以推寻条例”,对《周易》“客观持平作系统之研讨”,并注意到与辩证法的关联(金景芳:《易通》,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序苦”第1-4页)。可见,系统化已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1]梁方仲:《一条鞭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四卷第一期(1936年5月)。
    [2]梁方仲:《释一条鞭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七卷第一期(1944年),收入《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第231-232页。
    [3]粱方仲:《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初稿)》(1952年2月),《岭南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52年12月)。
    [4]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64-68页。
    [5]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6]梁方仲:《一条鞭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四卷第一期(1936年5月)。
    [7]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初稿)》(1952年2月)。《岭南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52年12月)。
    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编著:《中国史学四十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白钢等:《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沈刚: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姜义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历史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新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20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上、中、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刘新成主编:《历史学百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盛邦和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其泰主编:《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
    康乐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同忆中华书局》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北京市历史学会编:《吴晗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马永顺等编:《齐燕铭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吕思勉:《史学四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北京大学史料》第四卷(1946-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胡适:《胡适文集》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
    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年。
    向达等编:《太平天国》,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
    白寿彝等编:《回民起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2年。
    范文澜等编:《捻军》,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
    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
    齐思和等编:《鸦片战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
    邵循正等编:《中法战争》,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邵循正等编:《中日战争》,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
    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科院近代史所等编:《洋务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张寄谦编:《素馨集——纪念邵循正先生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郝建樑、班书阁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
    严中平:《严中平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齐思和等编著:《中外历史年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郭洙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上海:群益出版社,1946年。
    郭沫若:《十批判书》,上海:群益出版社,1947年。
    郭沫若:《郭沫若佚文集》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陈梦家:《六国纪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陈梦家:《西周年代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张舜徽:《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谢国桢:《史料学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郑天挺:《及时学人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郑天挺:《探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冯尔康等编:《郑天挺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1987年。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十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1987年。
    《世纪学人自述》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
    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上、中、下),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年。
    张世林编:《学林春秋——著名学者自序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刘启林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山东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传》第一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学史入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文史专家谈治学》,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怎样学习中国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上海:新知书店,1946年。
    翦伯赞:《中国史论集》,上海:文风书局,1947年。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46年。
    翦伯赞:《历史问题论丛》(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翦伯赞学术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侯外庐:《中国古典社会史论》,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年。
    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华岗:《中国历史的翻案》,上海:作家书屋,1946年。
    [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明:《胡适传论》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胡适思想批判》八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1956年。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辑:《明末农民起义史料》,上海:开明书店,1952年。
    南开大学历史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62年。
    《曹操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
    《中国农民起义论集》,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
    郑天挺、孙钺等编:《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编:《宋景诗史料》,上海:开明书店,1952年。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编:《太平天国史料》,上海:开明书店,1950年。
    金毓黻等编:《太平天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王崇武、黎世清编译:《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第一辑,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
    谢国桢:《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
    史绍宾编:《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讨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人物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顾颉刚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罗尔纲:《忠王自传原稿考证与论考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岑仲勉:《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
    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岑仲勉:《唐史余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傅衣凌:《傅农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邓广铭:《辛弃疾(稼轩)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邓广铭:《辛稼轩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邓广铭:《辛稼轩诗文钞存》,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邓广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邓广铭:《邓广铭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邓广铭:《邓广铭全集》十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冯家昇:《辽史证误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辽金史论集》第五辑,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
    《辽金西夏史研究:纪念陈述先生逝世三周年论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景爱编:《陈述先生纪念集》,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陈述辑校:《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述:《金史拾补五种》,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陈述:《契丹史论证稿》,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8年。
    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陈述:《辽代史话》,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
    陈直:《史记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陈直:《三辅黄图校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陈直:《摹庐丛著七种》,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
    童书业:《古巴比伦社会制度试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童书业:《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长孺:《唐书兵制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吴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
    黄云眉:《明史考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5年。
    王钟翰:《清史杂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補阙及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冯家昇:《冯家异论著辑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山西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长寿遗著、李绍明整理:《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马长寿:《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马长寿:《从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王宗维、周伟洲编:《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梁方仲:《梁方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汤明檖等编:《纪念梁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刘乃和等:《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齐思和:《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贺昌群:《贺昌群文集》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6年。
    贺昌群:《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制与均田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周一良:《郊叟曝言:周一良自选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四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1998年。
    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年。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册,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张耕华:《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第一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上的新纪元》,《大公报》1951年9月28日。
    刘大年:《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科学通报》1953年第7期。
    邓广铭、田余庆、陈庆华、张寄谦:《十年来的中国史研究概述》,《光明日报·史学》1959年10月29日。
    刘大年:《新中国的历史科学》,《历史研究》1962年第2期。
    白寿彝:《回顾和前瞻》,《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白寿彝:《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史学月刊》1982年第1期。
    白寿彝、瞿林东:《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吴怀祺:《新中国史学50年》,《河北学刊》1999年第5期。
    瞿林东:《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陈其泰:《建国后十七年历史研究及唯物史观的价值》,《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陈其泰:《正确评价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地位》,《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瞿林东:《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的理论建设》,《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侯云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的基本走向》,《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于沛:《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张越:《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周文玖:《关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思潮的认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戴鞍钢:《坎坷前行——20世纪后半叶中国历史学的演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荣新江:《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庄建平:《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资料出版概述》,《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谢棒华等:《二十世纪简帛的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林甘泉:《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求是杂志》2000年第11期。
    陈其泰:《新中国历史科学的盛举——论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重大成就》,《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学术价值》,《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陈其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考证学的新境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胡逢祥:《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史学传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顾颉刚:《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原题《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1927年发表),《文献》第八辑(1981年6月)。
    傅振伦:《民国时期国内古籍整理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1期。
    邵循正:《整理史学古籍和历史资料的成绩和希望》,《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9日。
    陈垣:《衷心喜悦话史学》,《红旗》1962年第19期。
    程毅中:《中国古籍整理出版40年概况》,《中国出版年鉴1990-1991》,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
    杨牧之:《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第9、10期。
    蔡美彪:《“二十四史”校点缘起存件》,《书品》1997年第4辑。
    王春:《古籍出版社与(资治通鉴)标点本》,《北京文史资料》第58辑,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24-128页。
    俞筱尧:《齐燕铭同志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贡献》,《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
    金灿然:《谈谈古典文献整理与出版的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8月5日。
    贾敏:《为书辛苦为书忙——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访问散记》,《光明日报》1962年1月5日。
    中华书局编辑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遗产——<二十四史>整理工作的—点体会》,《人民日报》1978年5月24日。
    张大可:《三十年来<史记>研究述评》,《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
    《范文澜、吴晗关于点校“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给毛泽东的信》,《出版史料》2006年第2期。
    《二十四史点校本档案选2》,《书品》2006年第二辑。
    《北京:中华书局正式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6年第4期。
    周扬:《在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上的讲话》,《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
    傅琮:《齐燕铭与古籍整理纪略》,《出版史料》2006年第3期。
    徐庆全:《一项“清理遗产工程”是怎样诞生的?——读解齐燕铭的两封信》,《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6年第3期。
    聂崇岐:《“资治通鉴”和胡注》,《新建设》1956年第7期。
    聂崇岐:《我国古代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读书月报》1956年第5期。
    王崇武:《我国古典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人民日报》1956年8月30日。
    陈千钧:《论“资治通鉴”——与聂崇歧、王崇武两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吴晗:《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招生志喜》,《中国青年报》1959年7月21日。
    翦伯赞:《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光明日报》1959年7月17日。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开展古籍整理工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2期。
    陈峰:《<食货>新探》,《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陈峰:《两极之间的新史学:关于史学研究会的学术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蔡美彪:《范文澜与中国史学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
    曹喜琛:《档案史料之公布与历史研究》,《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2期。
    段昌同:《逝水飞尘二十年——忆聂崇歧先生》,《学林漫录》八集(1983年)
    蒋海升:《从主流到边缘——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史料考订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蒋海升:《1951:唯物史观派主流地位的确立》,《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戴逸:《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日报》1959年4月11日。
    严中平:《编辑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工作的初步总结》,《经济研究》1956年第4期。
    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初稿)》,《岭南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52年12月)。
    陈梦家:《解放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陈梦家:《殷代铜器(三篇)》,《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9月)。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考古学报》第九册(1955年9月)。
    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1962年)。
    陈梦家:《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第一、二分合刊(1951年12月)。
    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郑天挺:《关于徐一夔“织工对”》,《历史研究》1958年第1期。
    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黎澍:《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
    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年10月)。
    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李伯重:《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文史哲》2008年第1期。
    陈支平:《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赵世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陈梦家:《对怎样进行古史分期的研究的一些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3月2日。
    陈梦家:《关于历史分期的一些补充意见》,《新建设》1957年第4期。
    陈梦家:《西周文中的殷人身份》,《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陈梦家:《殷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新建设》1955年第7期。
    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期。
    于省吾:《于省吾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1956年第1期。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1期。
    岑仲勉:《论周代社会史料的运用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杨向奎:《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6期。
    杨向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商榷》,《文史哲》1955年第1期。
    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杨向奎:《有关中国古史分期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5期。
    邓广铭:《唐代租庸调法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4期,第65-86页。
    邓广铭:《唐宋庄园制度质疑》,《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第135-150页。
    张春树:《民国史学与新宋学——纪念邓恭三先生并重温其史学》,袁行霈主编:《国学研 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26页。
    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陈郊:《读<岳飞传>》,《读书月报》1956年第7期。
    黄留珠:《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
    黄留珠:《陈直先生与秦汉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王仲荦:《谈谈我的治学经过》,《文史哲》1984年第3期。
    王仲荦:《谈谈我的治学经过》,《文史哲》1984年第3期。
    刘统:《怀念先师王仲荦教授》,《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
    薄音湖、罗贤佑:《翁独健先生与蒙元史及民族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第6期。
    潘先林:《方国瑜先生与彝族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3期。
    杨国桢:《傅衣凌先生的明史情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学典:《从“历史理论”到“史学理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景爱:《一代宗师昭史册毕生精力著辽金——怀念业师陈述先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景爱:《深切怀念陈述先生》,《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友之:《陈述先生的辽金史研究》,《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戚国淦:《史坛巨匠 后学良师——怀念齐思和先生》,《世界历史》1982年第1期。
    马克垚:《学贯古今,史通内外——略论齐思和先生的史学》,《世界历史》1995年第2期。
    萧良琼:《在史学上独辟蹊径的齐思和先生》,《燕京学报》新六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童书业:《知非简谱》,《历史文献》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峰:《考据学人眼中的唯物史观史学——以童书业为中心的考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杨宽:《吕思勉先生的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吕翼仁:《回忆我的父亲吕思勉先生》,《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2期。
    胡绳:《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历史研究》1956年第11期。
    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马大正:《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向达:《记现存几个古本《大唐西域记>》,《文物》1962年第1期。
    向达遗稿:《自明初至解放前(Cir,1405-1948)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
    萧离:《献给惊沙大漠中的拓荒者——向达先生逝世四十年祭》,《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