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新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绿窗新话》是宋代具有类书性质的传奇小说和笔记集。其所收故事简洁,仅剩故事提要,但其题材类型、编撰方式、艺术特色及影响等方面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本文将时代文化思潮背景与文本本身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现象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比较、统计等方法对《绿窗新话》性质版本和编撰背景、题材类型、编撰方式、艺术特色及影响等五个方面,分五章进行分析阐述。
     第一章《<绿窗新话>的版本、性质及编撰背景》首先对《绿窗新话》的版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将现存的几个版本进行比对,指出各自的优劣之处;其次根据《绿窗新话》的编撰特征及其所收小说类型,并综合学界前辈对《绿窗新话》性质的研究成果,将《绿窗新话》界定为具有类书性质的传奇小说和笔记集;最后分别从市民阶层的崛起和“说话”艺术的繁荣、教育的普及及理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绿窗新话》的编撰背景。
     第二章《<绿窗新话>的题材类型》综合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将《绿窗新话》所收故事分为两大类:婚恋丽情类和琐事杂记类。第三章《<绿窗新话>的编撰方式》以《绿窗新话》所收故事为实例,具体分析了其对前代小说的增(减)饰、改窜等,并概括出宋人小说“尚俗”的时代特征。第四章《<绿窗新话>的艺术特色》分别从《绿窗新话》的通俗化、《绿窗新话》与理学化、《绿窗新话》标题的七言格式化等几方面阐述了其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绿窗新话>的影响》首先以谭正璧先生《话本与古剧》中对《绿窗新话》所收的故事,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或受其影响的梳理为参考,对《绿窗新话》所收故事的源流进行了补充;其次以《绿窗新话》中《郭华买脂慕粉郎》为个案,具体分析了《绿窗新话》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影响;再次从小说评点方面对《绿窗新话》中的“评曰”作了简单的分类及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绿窗新话》对后世通俗类书编撰的影响。
LvChuangXinHua is a legend novels and note librettors of encyclopediaproperties.It contains concise stories which only have story summaries,but itsresearching value is great on types of subject matter,compiling methods,artistic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aspects.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chapter,firstly,we will introduce the editions,compare the existingeditions and point out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vChuangXinHuasimply;secondly,we will define LvChuangXinHua as a legend novels and notelibrettors of encyclopedia properties according its compiling characteristic andnovels’style;lastly,the thesis will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LvChuangXinHuasimply from four aspects:the rise of public class,the prosperity of “Shuo Hua”art,the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moral influences.
     In the second chapter,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researching achievements,we will divide the stories of LvChuangXinHua into two parts: the category ofmarriage and the category of miscellany.
     In the third chapter,taking the stories of LvChuangXinHua for example,thethesis will analyze the phenomenon which LvChuangXinHua increases and reducesthe previous novels,and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ocating popular of SongDynasty.
     In the fourth chapter,the paper will probe into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LvChuangXinHua from three aspects:popularization,moralization and formatizationof LvChuangXinHua.
     In the fifth chapter, firstly,on the basis of edited by TanZhengbi,the thsis will supplement origins of these stories; secondly,as the for example, we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that LvChuangXinHua affects the later novels and drama;thirdly,the paper willillustrate the “remarks”of LvChuangXinHua simply;lastly,the paper will introducethe influence about LvChuangXinHua which affects the later popular encyclopediaproperties.
引文
①李剑国,《文言小说的理论研究与基础研究》,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①《艺文杂志》本和周楞伽笺注本(包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版和1991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下卷的内容的顺序有差别。《艺文杂志》先载“韩妓与诸生淫杂——虢夫人自有美艳”,后载“袁宝儿最多憨态——蒋氏嘲和尚戒酒”,而周楞伽笺注本的顺序则与之相反。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第1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第4页。
    ①以下简称1957年古典本。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第4页。
    ③以下简称之为1991年上古本。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①《艺文杂志》,1936年第2期。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①钱仲联、傅琮、王运熙等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6页;黄卓越,桑思奋主编,《中国大书典》,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765页;汪玢玲主编,《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文学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656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94页。
    ③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88页。
    ④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⑤黄霖主编,《中国历代小说辞典(第二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1-472页。
    ⑥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743页。
    ⑦秦亢宗主编,《中国小说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⑧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0页。
    ⑨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4页。
    ①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小说开辟”。
    ②如: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认为《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小说开辟”中的《绿窗新话》,即是现存的《绿窗新话》。而周楞伽先生在其笺注的《绿窗新话》序言中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绿窗新话》晚出《醉翁谈录》,并推测书名《绿窗新话》或从《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小说开辟”中援引而来。
    ③程毅中在《宋元小说研究》中已谈到这一点:“这本书的编辑体例很特别,近似《类说》那样摘录原文,又重加排比,七言句的回目似用对仗,又像是以类相从。”第188页。
    ④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9页。
    ⑤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⑥所谓准分类体,从总体上说,是明不分类,而实际编排却是很有规律的似分非分的编排体例。准分类体小说总集现仅存5种,它们是宋代曾慥的《类说》、朱胜非的《绀珠集》、刘斧的《青锁高议》、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以及明代陆树声的《宫艳》。它们或是公开题名“分类”而实际编排上也似以类相从,但未标出类目名称。
    ⑦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五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0页。
    ②《绿窗新话》中注出《古今词话》的,赵万里都收录了其辑佚的《古今词话》中。
    ①陈汝衡,《宋代说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②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8页。
    ③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294页。
    ④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8-279页。
    ⑤贺旭志,贺世庆主编,《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59页。
    ⑥(元)脱脱等著,《宋史·黄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999-12000页。
    ⑦(元)脱脱等著,《宋史·韩世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371页。
    ⑧(宋)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下·与周侍郎必大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81册《集部·别集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0页。
    ⑨(宋)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李裕民,《<古今诗话>成书年代考》,《晋阳学刊》,1998年第1期,第103页。
    ②(宋)苏东坡,《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0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68页。
    ①(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②(宋)潛说友原纂修,(清)汪远孙校补,《咸淳临安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222-223页。
    ③(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④(宋)周密,《武林旧事·瓦子勾栏》,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118页。
    ①(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②(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①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1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江苏书局刊版,光绪九年八月版,第19页。
    ③徐宏图,《南宋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王国平代序第16-17页。
    ④(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①(宋)朱熹著,宋元人注,《四书五经·大学章句序》,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页。
    ①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①(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八○《道学崇黜》,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9-880页。
    ①《绿窗新话》与《绣谷春容·新话摭粹》所收故事的对比,见附录一。
    ①余八篇是:《秦少游文吊镈钟》(出秦少游文)、《白乐天辨华原磬》(缺出处,今见《白氏长庆集》卷三)、《虏骑感刘琨胡笳》(出《晋书·刘琨传》)、《蚩尤畏黄帝鼓角》、《王乔遇浮丘吹笙》(引刘向《列仙传》)、《麻奴服将军觱篥》(出《乐府杂录》)、《韩娥有绕梁之音》(出《博物志》)、《秦青有遏云之音》(引沈存中《笔谈》)。
    ②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293页。
    ③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俞汝捷,《仙·鬼·妖·人——志怪传奇新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0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5页。
    ②(汉)班固等撰,王云五主编,《白虎通》,上海:上午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69页。
    ③(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2页。
    ④恩格斯,《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三十六年版,第82页。
    ①注出《异志》,其本自唐代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引),孟棨《本事诗》中亦有记载。
    ①《绿窗新话》未注其出处,查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载有相类故事。
    ②《绣谷春容·新话摭粹》就将之归入“贤行类”。
    ③其实,在封建社会这一社会制度下,男人“婚外情”是被整个社会所认可的。一旦妻子,做出反抗,就会被指责为好妒、不够贤惠。《妒记》等许多写女性好妒的作品就是例子。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②恩格斯,《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三十六年版,第83页。
    ③关于《绿窗新话》主人公身份表,见附录二。
    ①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②《杨生共秀奴同游》与《章导与梁楚双恋》,因其未提及婚姻的另一方,两者也并没有成婚,故将之归入了“非婚姻类”。
    ①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①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9页。
    ②另外还有《韩娥有绕梁之音》、《秦青有遏云之音》仅仅是赞扬韩娥与秦青之善歌;《寿阳主梅花妆额》讲述的是梅花妆的形成;《楚莲香国色无双》仅仅是赞美楚莲香的美貌而已;《曹县令朱氏夺权》讲述的是封建社会中男女职权问题;《曹大家高才著史》、《蔡文姬博学知音》是赞美班昭和蔡文姬的才华的;等等。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204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3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
    ①(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4页。
    ②(汉)班固等撰,王云五主编,《白虎通》,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50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版,第73页。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史部地理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26页。
    ①见《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年版。
    ②《绿窗新话》的编撰内容,大多是有关女性及风月的故事。
    ①钱忠与钓翁之间的唱和,是钓翁对钱忠舍不舍得放弃世俗的名与利的一种考验,也是钱忠与“吴江仙女”的儿女姻缘能否成就的关键。若是钱忠在唱和诗中流露出的是放不下人世间的名与利的感情,那么也许钱忠与“吴江仙女”的姻缘就到此为止了。但《绿窗新话》的编撰者皇都风月主人,却仅有简短的一句话一笔带过:“忠喜,乃为诗数章,令持去”。
    ②(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14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汉)伶玄,《张飞燕外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4-15页)中的原文是:“帝病缓弱,太医万方不能救。求奇药,尝得谨恤胶,遗昭仪。昭仪辄进帝,一丸一幸。一夕昭仪醉,进七丸。帝昏夜拥昭仪,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绝,抵明,帝起御衣,阴精流输不禁,有顷,绝倒,裛衣。视帝,余精出涌,沾污被内。须臾帝崩。”
    ①(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25页。
    ②(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8页。
    ③(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0-21页。
    ④(唐)佚名,《玉泉子》,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9页。
    ①笔者认为《绿窗新话》的编撰标准是:只讲主干故事,细枝末节,一概略去。
    ②(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①(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②董上德,《论<醉翁谈录>的性质与旨趣》,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③(唐)佚名,《玉泉子》,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8页。
    ②(宋)宋祁等所修的《新唐志》便将《旧唐志》“史部杂传”类所收的:祖冲之《述异记》卷一○、干宝《搜神记》卷三○、刘义庆《幽明录》卷三○等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书,归入了“子部小说”类。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②余丹,《宋代文言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第15页。
    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5页。
    ②(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序言第1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④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①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页。
    ②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89-191页。
    ③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5页。
    ④赵明政,《文言小说——文士的释怀与写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①(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36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③(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⑤(唐)范摅,《云溪友议》,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五《唐诗人有名不显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2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⑤(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⑥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3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④(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⑤(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⑥(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⑦(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⑧(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③(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①虽然《绿窗新话》所收故事大都违背“理学”,但其“评曰”却不乏“理学”说教。
    ②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关于《绿窗新话》主人公身份表,见附录二。
    ②(明)胡应麟,《晋唐小说六十种序》,1915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①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6页。
    ②萧相恺,《宋元小说简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③参考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
    ②《绿窗新话》中加有“评曰”的故事,共有36篇,都可以作为典型示例,见附录三。
    ①董康,《书舶庸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②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③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④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
    ①参考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277页。
    ①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7页。
    ②吴骐作。(《传奇汇考标目》乙本)《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今无传本。闽南七子班有此剧目,《泉南指谱》残存其四曲。(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3页。)
    ③传奇名。(1)明末清初袁晋撰。有同治四年(1865)曹春山校订本,原涵芬楼藏,后归北京图书馆。今未见。(2)清初张匀撰。《重订曲海总目》及《曲录》著录无名氏作品有两本《长生乐》,疑实为一本,或其中一本为张匀作,一本为袁晋作。今存梅氏缀玉轩藏旧抄本《长生乐》,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三集》,题张匀撰。此剧所写故事本于《神仙传》所载刘晨、阮肇的传说,与马致远杂剧《桃源洞》、王子一杂剧《误入天台》、吴麒传奇《天台梦》等题材相同,情节有增饰。(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①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2页。
    ②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6页。
    ③同上。
    ④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56页。
    ⑤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2页。
    ①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7页。
    ②其一,小说中的人物金彦、会娘、何俞、太翁与《红梅记》里的裴禹、慧娘、郭瑾、贾似道虽名字不尽相同,其嬗变之迹却是非常明晰的。其二,城西游春的时间地点,才子佳人的一顾钟情,也都相合。其三,两人虽只一见,情思不断,会娘死后,人鬼结合为美满姻缘,以偿风流情债的情事大致相同。(张燕瑾、门岿主编,《中国历代爱情文学系列赏析辞典》,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272页。)
    ③《远山堂剧品》、《祁氏读书楼目录》、《鸣野山房书目》、《曲录》俱著录此剧简名。今无传本。《剧品》谓此剧北曲四折,“凌波旧有《桃花庄》剧,以韵调未谐而中废。及晤陈眉公,言微之《会真记》张负崔也,欲传此张女以崔舍人死,死而复生,盖报张也。凌大然之,因窜旧作一新之。人面桃花,崔张卒以合卺”。此剧乃据旧作《桃花庄》改编,当写崔护谒浆之事,又与《会真记》张生、崔莺莺事纠缠在一起。(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①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3页。
    ①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56页。
    ②刘念兹,《南戏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0页。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71页。
    ①参考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1-125、512页。
    ②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2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④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6页。
    ①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62页。
    ②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1页。
    ③袁闾琨、薛洪勣主编,《唐宋传奇总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④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6页。
    ⑤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①下文有《郭华买脂慕粉郎》的个案研究,对《绿窗新话》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影响的阐述更加全面。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6页。
    ①(唐)谷神子撰,《博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47-2248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②(明)冯梦龙编,《情史》,收入《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4-1695页。
    ①(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57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①见《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3期。
    ②这两个中心情节:一是富家儿以买胡粉为由得亲近店女,“欢踊遂死”;二是店女临尸“抚之”,富家儿死而复生。
    ③由《买粉儿》的富家男子转变成了《郭华买脂慕粉郎》中由儒而商的郭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随着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成为了文学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且在《郭华买脂慕粉郎》中是男主人公。
    ①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12页。
    ②钱南扬在《宋元戏文辑佚》所收《王月英月下留鞋》佚曲【降黄龙】【前腔第二换头】注云:《正始》在始调下注云:“第二换头同,不录。”案:其他三曲,《胭脂记》皆袭用本戏,此曲决无独出自撰之理。今即据《胭脂记》补入。虽不能保证与原辞完全相同,大致总差不了多少。
    ①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12页。
    ②关于《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的作者,学界说法不一。由于《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著录《留鞋记》为无名氏作品,所以目前研究者多认为是元无名氏所作,如钱仲联,傅琮,王运熙等总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3页);李修生主编的《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邓绍基主编的《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428页)等等。但,明臧晋叔编的《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65页)却题之以“曾瑞卿撰”,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是曾瑞卿的作品,如李春祥的《元杂剧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等等,但颇具权威性的《曲海目》、《今乐考证》和《曲录》诸书均从臧说。
    ①(明)臧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71-1272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②(明)臧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67-1268页。
    ③(明)臧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78页。
    ④包公是封建政权的代表人,在这里他并没有专横武断地以“背地通书,约人私会”之名对王月英治罪,而是很民主地征求了王月英母亲的意见,并最终尊重了王月英自己的选择。从某一侧面来讲,可以说是得到了封建官府的支持。
    ①(明)周晖,《金陵琐事》,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②《胭脂记》,共两卷四十一出,现有明万历年间金陵文林阁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题《新刻全像胭脂记》,未注撰者(《远山堂曲品》“杂调”著录此本则称其为童养中作,不知有何根据)。另有近人海盐朱希祖过录许之衡校本。另,由该剧第四十一出〔尾声〕:“胭脂重修在此编。”又根据第十六出《戏英》,与《王月英月下留鞋》戏文〔黄钟过曲·降黄龙〕四支极为相似(可参看徐宏图《南戏遗存考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08页)。可推测出该剧应改编自宋元戏文《王月英月下留鞋》,但也接受了元曾瑞卿《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的影响,不过情节大为复杂,枝蔓繁多。
    ①(明)安遇时编,魏同贤点校,《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②(明)安遇时编,魏同贤点校,《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③(明)安遇时编,魏同贤点校,《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④另外,后世还有许多作品,虽没有涉及到“留鞋”这一情节,但他们采用了“郭华”这一姓名,仍可见其所受《绿窗新话》的影响,如:《郭华》等。
    ①见万卷楼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识语》。
    ②《燕山外史》清代文言长篇小说,陈球撰,有光绪五年1879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八卷,有傅声谷(若呆了)辑注。陈球:字蕴斋,号一篑山樵。秀水人。大约为嘉庆间人。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19页。
    ①其评曰:欧阳文忠公著史记,记其事,叹曰: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辱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媿哉!
    ②其评曰:古之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杜子美怪朝廷之士,励名节以自矜,一旦为利所缚,则亲戡□向背,顿与平日多矣。孰谓郑小娘之赴江,歌者妇之短颈,而有古烈士之风哉!一妇人女子,尚知以节操自持。为大丈夫者当何如?
    ③其评曰:世常传云:欲人不字知,莫若不为。既为之,安得人之不知?夫至隐至密者莫若中冓之事,岂欲人之知耶?然而不能使人不知。以此知凡事之不循理者,虽毛发之细,不可为也。妃子窃宁王玉笛吹之,使张祐不为此语,事亦何由彰显之如此?然张亦何从得此为之说?以此可验其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亦以名言也。
    ①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8页。
    ②(唐)孟棨等撰,李学颖标点,《本事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4页。
    ①(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②《绿窗新话》与《绣谷春容·新话摭粹》所收故事的对比,见附录一。
    ①《绿窗新话》以艺文杂志本为基础,参照周楞伽笺注的《绿窗新话》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绿窗新话》在表中简称《绿》。
    ②《绣谷春容·新话摭粹》在表中《绣》。
    ①周祖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页。
    ②(宋)皇都风月主人撰,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③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4页。
    ①周祖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页。
    ②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458页。
    ③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459页。
    ④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436页。
    ⑤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页。
    ①都知:唐代平康里曲内诸妓头脑之称,分管诸妓,使追召匀齐。
    ②本指未仕或不愿出仕的士人。宋朝用作授予学人隐居不仕者的称号。著名者有种放、魏野、林逋、孔旼、尹焞等,皆颁发诰身。(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唐)孟棨.本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唐)范摅.云溪友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唐)段安节.乐府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唐)南卓.羯鼓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宋)皇都风月主人著,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0.(宋)王明清.玉照新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12.(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收入《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M].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
    13.(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收入《文津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宋)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6.(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宋)王辟之著,吕友仁点校.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宋)刘斧.青琐高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9.(宋)罗烨.醉翁谈录,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0.(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1.(明)徐渭.南词叙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22.(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3.(明)周晖.金陵琐事[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4.(清)姚燮.今乐考证,收入《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赵景深编.宋元戏文本事[M].上海:北新书局,1934.
    2.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M].上海:世界书局,1943.
    3.张长弓.唐宋传奇作者及其时代[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51.
    4.孙楷第编.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M].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
    5.钱南扬辑录.宋元戏文辑佚[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6.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吴小如.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8.赵景深辑.元人杂剧钩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9.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0.徐调孚编.现存元人杂剧书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1.蒋瑞藻编.小说枝谈[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2.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13.赵景深.读曲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5.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会编.中国古代音乐书目[M].北京:音乐出版,1961.
    16.叶德钧.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7.陈汝衡.宋代说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1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天津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会著.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0.孔另境编辑.中国小说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1.孙楷第编著.中国通俗小说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2.谭正璧,谭寻.古本稀见小说汇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23.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教部编.戏曲舞台上的历史人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4.赵景深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5.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6.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7.谭正璧.话本与古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8.李春祥.元杂剧史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29.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0.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31.李年华选译.宋代小说选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2.朱一玄等编.古典小说戏曲书目[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33.萧相恺.珍本禁毁小说大观·稗海访书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34.李修生,李真渝.古代小说与戏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5.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6.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6.
    37.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38.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39.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40.郭英德编著.明清传奇综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1.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42.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43.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4.刘纬毅主编.山西文献总目提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45.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6.薛洪勣.传奇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7.苗壮.笔记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9.鲁迅辑.唐宋传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0.鲁迅辑.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1.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2.张兵.话本小说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4.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55.陈桂声.话本叙录[M].广东:珠海出版社,2001.
    56.李剑国辑校.唐宋传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7.朱浒主编.中国风化图史·宋元卷[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
    58.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9.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60.郭延礼主编,王小舒著.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61.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2.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3.许并生.古代小说与戏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6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5.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6.秦川.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7.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8.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9.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唐宋元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0.颜邦逸主编.白话野史·历代野史阅读精华(上)[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71.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72.范丽敏.互通·因袭·衍化:宋元小说、讲唱与戏曲关系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73.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曲海总目提要[M].合肥:黄山书社,2009.
    1.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10分册文学·语言文字)[M].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1.
    2.黄立振.八百种古典文学著作介绍[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5.
    3.李树兰.中国文学古籍博览(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4.秦亢宗主编.中国小说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5.王洪主编.唐宋词百科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6.王先霈主编,小说大辞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
    7.段启明主编,中国古典小说艺术鉴赏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谈凤梁主编.历代文言小说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9.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0.张燕瑾,门岿主编.中国历代爱情文学系列赏析辞典[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11.李时人主编.中国禁毁小说大全[M].合肥:黄山书社,1992.
    12.舒诚.中外名书奇书趣书禁书博览[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13.黄霖主编.中国历代小说辞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4.汪玢玲主编.中华古文献大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15.黄卓越,桑思奋主编.中国大书典[M].北京:中国书店,1994.
    16.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17.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8.钱仲联,傅琮,王运熙等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19.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0.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21.王立言等主编.小说通典[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22.吕薇芬主编.全元曲典故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
    23.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4.吕薇芬.古典剧曲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25.赵传仁,鲍延毅,葛增福主编.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26.于友先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1.王庆华,杜慧敏.《青琐高议》《绿窗新话》等标题形式并非“仿话本”——略论宋代文言小说七言标目形式的发生[J].兰州学刊,2010(7).
    2.柳青青.浅谈《绿窗新话》中的兼语句[J].知识经济,2010(9).
    3.凌郁之.《绿窗新话》平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4.秦川.论《青琐高议》和《绿窗新话》在小说史上的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5.大塚秀高,柯凌旭.从《绿窗新话》看宋代小说话本的特征——以“遇”为中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
    6.康韵梅.唐代小说在《绿窗新话》中的再现[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
    7.李波.“红叶题诗”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蕴浅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2).
    8.黄意海,黄井文.白居易《燕子楼》诗考辨[J].文学遗产,1997(4).
    9.胡颖.元佚杂剧《关盼盼春风燕子楼》本事考[J].兰州学刊,2002(6).
    10.李春燕.燕子楼故事的演变与思慕美人情结[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1.严岩.杜牧题材古代历史剧之本事溯源及形象解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2.张兰花.刘阮遇仙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J].作家,2009(8).
    13.杜贵晨.胡粉与绣鞋——从《买粉儿》、《留鞋记》到《胭脂》与《阿绣》[J].蒲松龄研究,2001(3).
    14.詹凌菲.郑徳璘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增刊.
    15.胡颖,王登渤.失传元杂剧《秋夜蕊珠宫》本事新考[J].文艺研究,2005(8).
    16.储著炎.百廿回本《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蕊珠记》考论[J].红楼梦学刊,2010(2).
    17.张静斐.蓝桥佳会传千古——裴航遇仙故事的流传演变及其文化蕴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
    18.凌郁之.《丽情集》考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9.孙逊,柳岳梅.中国古代遇仙小说的历史演变[J].文学评论,1999(2).
    20.秦川.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1.萧相恺.关于通俗小说起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22.卢世华.古代通俗小说观念的起源:宋代说话之小说观念[J].江汉大学学报,2003(2).
    23.胡莲玉.再辨“话本”非“说话人之底本”[J].南京师大学报,2003(5).
    24.于天池.论宋人小说伎艺的题材选择和加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25.黄大宏.中国古代小说重写情节型本事的三种基本模式[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6.李小龙.文言小说标目对古典小说回目的催生[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7.张建伟.论唐诗中桃源典故与刘、阮入天台故事之合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8.赵维国.论宋人小说的创作观念[J].中州学刊,2001(6).
    29.王水照.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J].文学遗产,2010(1).
    30.张祝平.以雅入俗——宋代小说的普及与繁荣[J].云梦学刊,2003(4).
    1.蔡堂根.中国文化中的人神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李时灿.宋元小说家话本文献传承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5.郭丽.元前小说观演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