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日本的汉语学习历史悠久,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语学资料。明治时期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主要是北京官话)的热潮,同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汉语官话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编排十分全面,包括日常会话、声韵发音、语言对比教学、日汉互译等诸多方面。在教材的具体内容上则涉及商业、政治、军事、调查、文化、物产、风俗习惯等,既是日本人学习中国语言的基础教材,也是日本人对中国进行基本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全面认识的重要读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帮助。除此之外,教材中对话的设计涉及诸多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中外商业贸易,西方人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待遇,清代晚近以来的鸦片贸易与吸食状况,北京风土人情等。近代中国在西方武力的威胁下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语言上的表现等,在教科书中也都有所反映。对从他者的视角考察晚清的历史研究而言,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本论文以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序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版、收集整理情况,并梳理日本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对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研究没有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角度考虑,把历史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是本论文的一大创新之处。
     第二章论述明清时期官话的大致情况和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要论述历代关于官话、正音的概述并介绍近代东西方人士对北京官话的认识。第二节主要介绍朝鲜时代、琉球王国以及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关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种类及反映的官话特点,指出呈现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提出明清时代官话不存在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音。
     第三章叙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况,主要分析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大致分期,种类以及编辑群体。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基本分为四个时期:初期的沿袭唐话教材期,模仿改编《语言自迩集》期,独立编撰期以及战争催生期。以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日本国内外出现了编辑出版汉语教科书的热潮,这一时期的教材不仅有北京官话教科书,还出现了上海话教科书、台语(其实是闽南话)教科书以及一部分称作满语的东北官话教科书,这是适应日本侵略政策的结果。并且编撰了专门供在中国的日本女性学习的《燕京妇语》、《燕语新编》等书。教材编撰群体范围广,其中大都有中国人参与编撰或审定,保证了教材的质量。
     第四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状况。本章主要选取《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等教科书,从他者的角度反观教科书素材在日常起居、民俗文化、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反映的晚清时代北京社会图像,从史学的角度发掘教科书的文献价值。
     第五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语言现象,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来揭示教材中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特点。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主要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日本学者关于北京官话的语音意识和教材反映的声韵调系统以及有关的变调、音变等现象。第二节从词汇的角度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中的常用词汇、称谓语、口语词、外来词、词缀等的特点。第三节主要探讨教材中代词、副词“所”等词的用法特点。第四节从句法角度探讨教材中的疑问句式、处置句和被动句式。通过明治时期的教科书反映的语法特征,我们发现晚清北京官话是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第六章结论,主要评价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对近代汉语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意义,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就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
     明治时期的汉语教育是近代世界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编选的汉语教科书不仅反映了由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的过程,并且和日本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表明了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事实。而且这些教材也从他者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晚清的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周边看中国,真切体会到近代中国艰难的社会转变历程。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in Japan, leaving an abundance of linguistic data behind. The Meiji period was pivo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 Out of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reasons, there was a craze of learning Chinese (mainly Peking mandarin), generating a number of new Chinese mandarin textbooks. These textbooks covered such comprehensive aspects as daily conversation, rhythm and pronunciation, compar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etc. The contents encompassed commercial, political, military affairs, survey, culture, produce, conventions and customs, serving both as elementary textbooks and as readings for Japanese to know China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in-depth level. They were tremendous conveniences and help for Japanese to know the language and its country. Besides, the conversations were concerned with Chinese life in the late Qing, such as foreign trade, Westerners'privileges, opium trade and consumption, Peking local culture and the lik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s, and their consequent linguistic ones as prompted by the Western forces were also reflected in these textbooks. It is therefore a unique source material of studying late Qing from lenses of the Other.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discuss the textbooks in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textbooks, their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It also surveys related studies among Japanese and Chinese scholars, highlighting the fact that the study has never been conducted throughhistoriographicaland philological disciplines, their combination thus making the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is an overview of the mandarin in the Ming and Qing China and the textbooks of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East and West. It has two parts:part one reviews mandarin, its standardized pronunciation and the perceptions of Peking mandarin among modern Eastern and Western scholars; part two introduces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darin in the Korean times, the Ryukyu Kingdom and the Edo period, in an attempt to argue that the mandarin variations were resulted from a domestic absence of unified pronunciation.
     Chapter three starts from the overview of textbooks in the Meiji period,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stages, category and editing faculty. There are four stages:earlier inheriting of Tang Hua; imitation and adaptation of Yu-yen Tsu-Erh Chi; independent compiling stage and war effort stage. The onse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brought a surge of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in Japan, during which emerged not only textbooks of the Peking mandarin, but also Shanghai dialect, Taiwan dialect(essentially Minnan dialect) and Northeastern mandarin or Manchu dialect, paving way for its subsequent invasion schemes. Other compilations included YanJing Fnyu, Yanyu Xinbian customized for Japanese women in China. The textbook compilers were varied specialists, among them nativeChinesemostly hired in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ew for the sake of quality.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on the social landscape in the late Qing China as reflected in the Meiji period. By samplingThe Guide to KuanHua, Chats in Chinese, Guanhua Jijivpian, Peking was portrayed in its daily life, customs,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 economy and trade. It alsofeatures a historiographical exploration of their philological value.
     Chapter five turns to the linguistic concerns, including phonetics, vocabulary, grammar in an effort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king mandarin. It has four parts. Part one is a phonetic look at Japanese scholars'view on the phonetic perception of Peking mandarin, as well as the tones system, modified tones, and inflection reflected in these textbooks. Part two is on the new or frequent words, affixes as applied in choices of daily words, appellation, spoken words, and loanwords. Part three deals with the utility of pronouns, and adverb "suo". Part four is a syntax analysis on interrogative, disposal and passive sentences. The grammar streak indicates that Peking mandarin in the late Qing was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from modern Chinese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textbooks thus opened a new field for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Chapter six conclude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extbooks in the Meiji period in relation to modern Chinese study and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weaknesses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its concer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Meiji period was a substantial component in its worldwide picture. The textbooks not only reflected the transition from Nanking to Peking mandarin, but closely attached to the ambition-driven Japanese military expansion which turned into history in later decades. Besides, the textbooks were a mirror of late Qing Chinese society, offering an authentic picture of the changes in modern China as witnessed from the outsiders.
引文
① 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1期。
    ① 《牺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为西汉时期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方言》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经东晋郭璞注释之后流传至今。今本《方言。》计13卷,收词675条。
    ② 范金民:《明代南京的历史地位与社会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朗。
    ③ 平田昌词:《清代鸿胪寺正音考》,《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④ 李宇明:《清末文字改革家论语言统一》,《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① 张西平:《传教士汉语研究》,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② 利玛窦(Matteo Ricci),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籍神父。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传教。利玛窦是他的汉名,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
    ③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21页。
    ④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年—1834年),苏格兰人,第一位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士。1807年受伦敦会派遣,到达中国广州,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25年。他把《圣经》译为中文,名为《神天圣书》,是第一部中文《圣经》,又编著《华英字典》。
    ⑤ 《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ree Parts),是第一部英汉-汉英的对照字典,也是中国境内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术排印的第一部中文书籍。全书共6册,共4,595页,分三部分别于1815年、1822年和1823年在澳门正式出版。近年张西平编撰的《马礼逊文集》出版(大象出版社,2008年)。
    ① 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的汉语官话》,《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正音撮要》成书于嘉庆庚午(1810)年,刊,刊行于1834年,是日前所见清代最早的正音课本。《正音撮要》对研究清代的“正音”观念以及清代官话语音基础的性质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
    ③ E. C. Bridgma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3, No.1(1834)
    ① 具体参见张西平:《明清时期的汉语教学概况——兼论汉语教学史的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董海樱:《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人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内田庆市:《近代西洋人汉语研究——汉语语言学的“周边”研究法》,《国际汉学》第23辑,大象出版社,2012年。
    ② 早期的汉外词典仅梵蒂冈图书馆就收藏有数十种手稿,记录了西方人认识和研究汉语的一段历程,记录了明末以来两百年间官话和方言的语汇和读音,但是这些词典如何反映了当时的语言状况,目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具体参见姚小平:《早期的汉外词典——梵蒂冈馆藏西士语文手稿十四种略述》,《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第97—116贝。
    ③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 汪维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从刊(一)》,中华书局,2005年,第6页。
    ① 这些图书资料大都收载于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从刊》(中华书局,2005年)以及汪维辉、朴在渊、竹越孝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从刊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此外,《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刘坚、蒋绍愚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也收录了《老乞大》和《朴通事》的点校本。
    ② 关于《老乞大》的成书年代的考证可参阅朱德熙的《“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2期),陈高华《旧本<老乞大>书后》(《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③ 《原本老乞大》,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乞大》的版本,初步认定刊刻于朝鲜世宗朝时期,记录的是元代的北方口语,对于研究元代的语言和社会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① 参见汪维辉:《华音启蒙谚解解题》,《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一)》,中华书局,2005年,第466页
    ② 转引自张玉来:《朝鲜时期所传习的明代汉语官话的语音性质》,《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具体参见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3年。
    ②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③ 具体参见(清)周煌:《琉球国志略》,载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688页。
    ④ 徐恭生:《琉球国在华留学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7年第4期。
    ① 前四种官话资料,日本的大东文化大学的濑户口律了教授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著有《琉球官话课本研究》以及《琉球官话课本の研究》等,木津祐子对抄本做了考证整理,并附影印全文,方便查找比对。
    ② 《中国语会话例文集》是日本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新发现的一部琉球大学官话的教材,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拒《中国语研究》第55号(2013年10月)上。
    ③ 濑户口律子,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代考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第7784页。
    ④ 内田庆市:《琉球官话の新资料——关西大学长澤文库藏<中国语会话文例集>》,《中国语研究》,2013年第55号。
    ⑤ 李丹丹,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性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⑥ 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121页。
    ① 陈泽平:《试论琉球官话课本的音系特点》,《方言》,2004年第1期。
    ②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64-293页。
    ③ 南京口、福州口、漳州口是六角恒广的说法,即指南京话、福州话、漳州话。
    ① 参见御幡雅文:《增订华语跬步》自序,(《华语跬步》增补第十三版,东亚同文会藏版明治四十一年)
    ② 参见御幡雅文:《增订华语跬辟步地舆类》(《华语跬步》增补第十三版,东亚同文会藏版,明治四十一年)。
    ① 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的汉语官话》,《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② 黄小蕾:《论民国时期国音音系的建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在日本,对近代重实、用以口语为主的汉语学习称为中国学,近代以前的中国古典诗文学习则称为汉学,与之相对应,对中国汉语的称呼则为中国语和汉文。这里按当下中国习惯统称之为汉语。
    ② 关于日本中国学的“文化语境”问题,具体可以参阅严绍璗在《日本中国学史稿》的前言部分。
    ③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安藤彦太郎指出,像英语、德语、法语等主要是为了吸收对方国家的文化而学习的外语,而中国语被看作是不必顾及其文化背景、以实用会话为中心的,仅有极少数人去学习,所以称其为“特殊外语”。并且.说“如果把英语等——特别是德语和法语——看作是所谓高级人士所使用的大街上的外语,那么,中国语也可以说是小胡同里的外语。”
    ④ 竹内好:《关于中国语》,《中国文学》,1941年,第780与。转引自安藤彦太郎的《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① 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4页。江户时期,唐话传播的途径有两种:是长崎的唐通事,一是黄檗宗的禅僧。他们或从事翻译,或讲经,所传习的都是近代中国白话口语。
    ② 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③ 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音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72-273页。
    ④ 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① 参考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② 六角恒广在《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一书中,从明治初期中国语教育的起步(六角恒广称之为草创期的南京语教育)、南京话向北京官话教育的转变、教育态势基础成立时期以及进入上海的汉语教育几个方面,对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育进行了大致分期。
    ③ 广部精,《亚细亚言语集》编订者,对日本的汉语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④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⑤ 参考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5-70页。(第一编 草创期的南京语教育)。
    ⑥ 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88页。中日两国签订’修好条约之后正式建交,开始互派公使。到了北京他们才发现当时的官场上通行的是北京官话,于是调整汉语学习思路,由南京话转为对北京官话的学习。
    ⑦ 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曾任英国驻华使馆公使,1867年时任英国驻华使馆中文秘书。
    ① 《语言自迩集》共三个版本。1867年的初版本是四卷本,1886年再版本是三卷本,1903年的第三版是两卷本。关于第二版,张卫东曾有翻译本《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
    ② 陈珊珊:《<语言自迩集)对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的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3月,第49卷第2期。
    ③ 明治10年(1877)春从清国归国的曾根俊虎等以“兴起振作”亚细亚为目的,创立了振亚社。明治13年(1880)振亚社改为兴亚会,并成立了支那语学校。
    ① 引自《官话指南》黄裕寿、金国璞作的序。黄、金二人为作者在北京的汉语教师。
    ② 引自《官话指南》黄裕寿、金国璞序。
    ③ 冰野善宽:[[官话指南] の多样性],[东アヅア文化交涉研究],2010年第3号。
    ④ 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19页。
    ⑤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
    ① 参考六角恒广:《口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36、137页。
    ②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③ 下面两个表格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王顺洪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波多野太郎:《中国语文资料彙刊》,不二出版,1991年11月。
    ① 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中华书局,2007年,第59页。
    ② 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中华书局,2007年,第59页。
    ③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前言第1页。
    ① 关于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主要参考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王顺洪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波多野太郎:《中国语学资料叢刊》,不二出版,1985年11月;波多野太郎:《中国语文资料彙刊》,不二出版,1991年11月;波多野太郎:《中文资料叢刊》(補遗),不二出版,2003年10月;波多野太郎:《中国文学语学资料集成》,不二出版,1988年4月-1990年6月。
    ② 下面对教科书所做的分类,基本是从书名去判断,没有特别关注内容因素,再加上所见资料的限制,因此所举并不十分全面。例如粕谷元、平井平三编写的《日清俄会话》(1904),虽然题目和军事无直接关系,但是书中却包含大量的军事内容。这类书没有列在军用教科书之列。下同。
    ③ 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1期。
    ④ 对于像《日英支那朝鲜对照 四国会话 军务贸易翻译自在》这样既属于军用又属于商业的教科书,只把它列为最为接近的某一类,一般不出现重复列举现象。
    ① 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1期。
    ① 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1期。
    ② 闫峰:《日本明治时期商业汉语教科书出版情况初探》,《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本部分把尺牍、公牍也列在时文类之列,不再另外单独列出。
    ② 林彬晖:《域外汉语教科书编选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作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27页。
    ③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①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6页。
    ① 本文所依据的《燕京妇语》是鳟汗彰夫刊登在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第4号(1992.9.28)上的《<燕京妇语>——翻字和解说——>》(好文出版社)。关于《燕京妇语》一书的介绍也大多引用此书。
    ② 江蓝生在《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1995年第1期)曾著文《<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上、下)》,对其语言了进行专门讨论。
    ① 零星的语音教学在语音专书出现前也有不少,如广部精编的《亚细亚言语集》(1879)、福岛安正编的《自迩集平仄篇四声联珠》(1886)已经有了关于语音的教学。再如吴启太、郑永邦的《官话指南》(明治14年(1881))的序言中也有语音知识的介绍。
    ②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① 参考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55页。
    ②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③ 关十作者的个人信息,主要参考了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类集成》的解题,以及安藤彦太郎著、卞立强译的《中国语与近代日本》。
    ①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② 参照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8-71页。
    ①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
    ①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类集成》(第3集所收书解题),东京:不二出版,1992年—1997年。
    ① 李尢未,李逊:《中国学者与日本明治时期的中国语教科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3期。
    ②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③ 转引自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①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51页。
    ② 转引自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① 内田庆市教授在东西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研究方面,一直提倡“从周边看核心”的研究方法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认为,一个在本国人看来简单的语言现象,对外国人来说可能是很奇怪的东西,会很好奇,但足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往往就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一般研究汉语的人主要依靠中国的资料,但是内田庆市教授近十几年来特别关注从周边看汉语,比如从日本的资料,西洋的资料,朝鲜资料,琉球资料,唐话资料,越南的资料等。
    ① 张美兰:《清末汉语介词在南北方官话中的区别特征——以九江书局改写版(官话指南)为例》,刊于陈燕、耿振生主编《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年。
    ①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王顺洪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① 具体参见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类集成》,东京:不二出版,1992年—1997年。
    ②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颊集成》,东京:不二出版,1992年—1997年。
    ③ 参照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类集成》,东京:不二出版,1992年—1997年。
    ①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
    ① 清末的商贸较发达,也很有特色,在各类教科书中也多有描述,如关十中人,坐商,店铺牌匾等的描写。有些商贸习俗还流传至今。关十商贸将在后面的“经济生活”部分将详细介绍。
    ① (德)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欧阳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61页
    ② 参考《上海新报》1868年11月24日。转引自徐涛博士论文《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③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37页。
    ①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21页。
    ② 参考徐涛博士论文:《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③ 参考孙小美:《陆上飞龙——火车发展史》,《中国科技月报》,1998年第9期。
    ① 华梅:《中国服饰》,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② 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形象学》,方维规译,载于《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①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2l页。
    ② (德)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欧阳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5-66页。
    ① 转引自李宝臣:《北京风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4-15
    ① 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110-112页。
    ② 让廉:《京都风俗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6-287页。
    ① 参照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114至116页。
    ②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2001年,第48页。
    ①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②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12月。
    ①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12月。
    ② (德)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欧阳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3-64页。
    ③ 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形象学》,方维南侧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④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97页。
    ⑤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12月。
    ① 丁贤勇:《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近代经济与国家命运——评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② 参考郭伴溪:《唐代茶文化概说》,《青岛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3年12期。
    ①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35页。
    ①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94页。
    ② 转引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76页。
    ① 刘锡鸿:《英轺私记》,选自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从书》之《刘锡鸿:英轺私记 张德彝: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108、86页。
    ① 刘锡鸿:《英轺私记》,选自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从书》之《刘锡鸿:英轺私记 张德彝: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6263页。
    ① 张群芳:《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19卷第6期。
    ① 刘大勇,贾楠,陈忞潇:《中国近代经济中契约制度的传统根源》,《现代商业》,2008年1月。
    ① 蒋立场:《清末银价变动研究(1901-1911)》,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② 蒋立场:《清末银价变动研究(1901-1911)》,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① 参考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转引自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62页。
    ② 李淑兰:《近代北京商人阶层构成的特点》,《历史教学》,1994年第5期。
    ① 王双印:《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12卷第6期。
    ① 参照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① 李强:《中国近代教育溯源——以1900年之前的京师同文馆为视角》,《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19卷。
    ②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基于大学校长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 宋莉华:《近代日本官话读本中的北京书写——以《北京风俗问答》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36卷第5期。
    ① 参见李无未新浪博客厦门大学版《东亚视阈汉语史论》后记(2013-10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383fb0101nmap.html
    ② 参考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1期,第72-88页。
    ① 黄灵燕:《清代来华西方人所描述的官话音及基础方言》,《语言学论从》第38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第261-280页。
    ①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③ 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② 赵小丹:《<日清会话辞典>语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页。
    ① 此处参见赵小丹:《<日清会话辞典>语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页
    ① 刘一之:《<燕京妇语>研究》,[聖德学園岐阜教育大学纪要],1996年第31号。
    ①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下),《语文研究》,1995年第1期。
    ②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上),《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
    ③ 孙德金:《京西火器营满人的北京话调查》,《北京话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① (加拿大)Heetor Harmerly:《词汇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89年第1期,第41页。
    ②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第88页。
    ① 宋桔:《(语言自迩集)诸版本及其双语同时料价值》,《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第37页
    ①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本),蒋绍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7页。
    ① 向熹:《简明汉语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99页。
    ① 有关详细的内容参见陈明娥,李无未:《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① 张美兰:《明清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① 吴泰寿:《官话指南总译》,东京文求堂藏版,明治39年,第193页。
    ① 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84页。转引自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②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③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① 陈明娥,李无未:《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汉语史价值》,《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
    ② 杨杏红:《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中的儿化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第32卷第6期。
    ①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①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① 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② 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2页。
    ① 陈翠竹:《人称代词考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6页。
    ② 表示第一人称的词语还有谦称,如《官话指南》中地位低的佣人以及百姓和地位高的老爷对话,用“小的”自称,但“小的”不具备指称的作用。
    ③ 《官话指南》里的有关统计数据主要参考徐丽的硕士论文《官话新指南の语言研究》,(熊本学園大学大学院2010年3月)
    ④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77页。
    ⑤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①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83页。
    ②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① 太田辰夫:《近代汉语》,《中国语学新辞典》,光生馆,1969年。
    ② 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63页。
    ① 关十“您”的来源可以参考内田庆市的《与“您”有关的问题》,收录于《近代东西语言文化接触研究》.关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5-421页,后经宋桔翻译发表于《国际汉学》。
    ② 以上例了转引自陈翠竹:《人称代词考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1页。
    ①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下),《语文讲究》,1995年第1期,第10-16页。
    ② 刘一之:《<燕京妇语)研究》,《聖德学园岐阜教育大学纪要》,1996年31 号, 第89-100页。
    ①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② 具体参见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8贝。
    ③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5 51页。
    ① 具体可参见[清]松友梅著,刘一之标点注释:《小额》,世界图书出版公社,2011年。
    ②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38页。
    ① 具体可参考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4 46页。
    ① 曾美艳:《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② 丁启阵:《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
    ③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① 张美兰:《明清域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92页。
    ① 转引自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5页。
    ②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第23页。
    ①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第22页。
    ①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224页。转引自浙江师范大学韩璇的硕士论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2011年4月。
    ②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226页。转引自浙江师范大学韩璇的硕士论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2011年4月。
    ③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226页。转引自浙江师范大学韩璇的硕士论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2011年4月。
    ④ 参考李云云:《<红楼梦>介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①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第141页。
    ① 成书于19世纪上半叶的《儿女英雄传》是文康以北京口语写成的小说。《儿女英雄传》曾与《红楼梦》一起被誉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胡适语),日本的太田辰夫也称之为“满族文学的代表”。龚千炎认为,“《儿女英雄传》作为《红楼梦》到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既具有近代汉语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存在过渡期的痕迹,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研究《儿女英雄传》可以上窥《红楼梦》语言,下探当代的北京话,从中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龚干炎:《<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语文出版社,1994年,第2页。转引自浙江师范大学韩璇的硕士论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2011年4月。)
    ② 本节所涉及的介词在俞光中、植田均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中,除了“从”以外,其他的介词都没有涉及。“解”“打”“起”等口语介词的产生和消亡也应该成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2期。在此文中,张美兰提到“所”还有“十脆、索性”的义项,但并没有进行举例和分析,没有进一步阐述。
    ②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 参见太田辰夫:《北京话の文法特点》,《中国语文论集》,汲古书院,1995年,243 265页。
    ②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① 陈晓:《清末民初北京话里的程度副词“所”》,《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第167页。
    ② 《今古奇观‘怀私怨狠仆告主》,原论文误写为《今古奇观·怀私怨狠仆告王》。
    ③ 陈晓:《清末民初北京话里的程度副词“所”》,《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
    ①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171页。
    ②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杜,1995年,第169页。
    ① 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12月,第447页。
    ①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第125页。
    ② 为和下面将要讨论的被动句呼应,本文称之为处置句。
    ③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第410页。
    ④ 参照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61页。
    ①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61页。
    ② 参照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1-584页。
    ① 参照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l页
    ② 将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12月,第399页。
    ① 李炜:《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44卷。
    ② 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王顺洪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① 高田时雄:[清代官话の资料について],见东方学会编[东方学会创立五十周年纪念东方学论集],1997年,第771-784页。
    ② 具体参见徐丽:《(官话指南)在日本汉语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2期。
    ①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l版社,1991年,第31页。
    ② 宋恩荣、余子侠主编,曲铁华、梁清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1卷东北卷》之《满铁附属地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460-461页。
    ① 钱婉约:《论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发展的曲折性》,《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 2005年
    ① 杨杏红,杨艳君:《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语言的词法偏误分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① 谭树林:《清代对来华外国人学习中文态度的演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期。
    ②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初探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国外汉学教学动态》,2003年第4期。
    ③ 钱婉约:《论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发展的曲折性》,《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① 李雪涛:《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及其包容性——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思考》,《对外传播》,2012年第4期。
    波多野太郎:[中国语学资料叢刊],不二出版,1985年11月
    波多野太郎:[中国文学语学资料集成],不二出版,1988年4月—1990年6月。
    波多野太郎:[中国藉文资料彙刊],不二出版,1991年11月。
    波多野太郎:[中文资料叢刊補遗],不二出版,2003年10月。
    冯世杰,市野常三郎,高木常次郎:《燕语新编》,积善馆出版,1906年。
    宫岛大八:《官话急就篇》,善邻书院发行,1904年8月。
    金国璞:《改订官话指南》,文求堂,1903年5月。
    金国璞,平岩道知:《谈论新篇》,积岚楼书屋,1898年12月。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本类集成](10集40卷),不二出版,1992年—1997年。
    吴启太,郑永邦:《官话指南》,上海美华书馆重印本,1900年。
    吴泰寿:《官话指南总译》,东京文求堂藏版,明治39年。
    御幡雅文:《增订华语跬步》自序,《华语跬步》增补第十三版,东亚同文会藏版明治四十一年。
    中田敬义:《北京官括伊苏普寓言》,无尽藏书屋,1879年。
    鳟泽彰夫:《燕京妇捂》排印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单刊第4号,好文出版社,1992年9月。
    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5月。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页。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安藤彦太郎:《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卞立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安藤彦太郎:[中国捂と近代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8年。
    岡田袈裟男:[江户の翻訳空间——蘭语·唐话语彙の表出],束京:笠间书院,1991年。
    岡田袈裟男:[江户異言语接触——蘭语·唐话と近代日本语],东京:笠间书院,2009年第2版。
    濑户口律子:[琉球官话裸本の研究],冲绳:榕树书林,2011年。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王顺洪译,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六角恒广:[汉语师家伝:中国语教育の先人たち],东京:东方书店,1999年。
    六角恒广:[近代日本の中国语教育],东京:不二出版社,1961年/1984年。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学书誌],东京:不二出版社,1994年。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育史の研究],东京:东方书店,1988年。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育史稿拾遗],东京:不二出版社,2002年。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育史输考],东京:不二出版社,1989年。
    六角恒庚:[中国语关系书书目(1867-1945)],东京:不二出版社,1968年出版,1985年1月补订再版。
    六角恒广,横山宏:[中国语への道],束京:大修馆书店,1975年。
    埋桥德良:[日中言捂文化交流の先驱者:太宰春台、阪本天山、伊沢修二の华音研究],东京:白帝社,1999年。
    那须清:[旧外地における中国语教育],东京:不二出版社,1992年。
    内田慶市:[16世纪以降西洋人の中国语学研究の文献に关ずる调查·研究],大阪:阴西大学出版部,平成16年。
    内田度市:[近代における东西言语文化接触の研究],大阪:阴西大学出版部,平成
    13年。
    内田庆市,沈国威:[19世纪中国语の诸相——周录资料(欧米·日本·琉球·朝鲜)
    かろのアプ一チーー],东京:雄松堂出版,2007年。
    沈国威:[汉字文化圈诸言语の近代语彙の形成——創出と共有——],大阪:关西大
    学出版部,平成20年。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本),蒋绍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尾崎實:[尾崎實中国语学论集],东京:好文出版,2007年。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占籍出版社,1981年、2001年。
    (清)让廉:《京都风俗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周煌:《琉球国志略》,载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清)松友梅著,刘一之标点注释:《小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
    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董海樱:《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人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华梅:《中国服饰》,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
    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宝臣:《北京风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
    林彬晖:《域外汉语教科书编选(14世纪-20世纪初)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作品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年。
    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齐如山:《北京土话》,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月。
    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宋恩荣、余子侠主编,曲铁华、梁清著《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1卷东北卷》之《满铁
    附属地的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汪维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1990年4月。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张美兰:《明清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美兰:《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汇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西平:《传教士汉语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张西平,顾钧:《中国文化的域外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之《刘锡鸿:英轺私记张德彝:随使英俄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7月。
    (加拿大)Heetor Harmerly:《词汇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89年第1期。
    水野善宽:[官话指南]の来歴の一端,[中国文学会纪要],平成23年3月第32号。
    水野善宽:[官话指南の多样性],[东ァヅァ文化交涉研究],2010年第3号。
    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形象学》,方维规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濑户口律子,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代考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育の二つの道],[中国研究月报],45(2),1991年。
    六角恒广:[北京官话教育の开始],[早稻田商学],昭和59年第305号。
    六角恒广:[广部精と中国语教育],[早稻田商学],昭和55年第284号。
    六角恒广:[明治刊行中国语关系书书目稿],[东洋文学研究],1959年第7号。
    六角恒广:[一九00年前後の日本の中国语],[早稻田商学],昭和31年3月第121号。
    六角恒广:[中国语教育史の诸问题],[早稻田商学],昭和35年第144号。
    那须清:[(改订)官话指南の藉彙],[文学输辑],1970年第17号。
    内田庆市:[从“黑茶”到“红茶”——《六合丛谈》中所见之“红茶”],收录于沈
    国威编著的《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内田庆市:[琉球官括の新资料——关西大学长泽文库藏[中国语会话文例集] ],[中国语研究],2013年第55号。
    内田庆市:[近代西洋人汉语研究——汉语语言学的“周边”研究法],《国际汉学》第23辑,大象出版社,2012年。
    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在日本],[ァヅァ文化交流研究],2009年3月第4号。
    平田昌司:[清代鸿胪寺正音考],《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日下恒夫:[清代南京官话方言の一斑——泊園文库蔵[官话指南] の书き],『阴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1974年12月第5号。
    太田辰夫:[北京语の文法特点],《中国语文论集》,汲古害院,1995年。
    太田辰夫:[近代汉语],《中国语学新辞典》,光生馆,1969。
    園田博文:[明治初期中国语会话书の日本语——[亚细亚言语集][总译亚细亚言语集]を中心に],[文芸研究],1997年9月第144号。
    鳟沢彰夫:[女性中国语教育と[燕京婦语]],[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12月第17号。
    鳟沢彰夫:[[官话指南]、そして商务印书馆の日中合瓣解消],[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3期。
    鳟沢彰夫:[[燕京婦娇语]の社会的方言keについて],[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12月第24号。
    曾美艳:《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陈翠竹:《人称代词考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陈高华:《旧本<老乞大>书后》,《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的汉语官话》,《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陈明娥,李无未:《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陈珊珊:《(亚细亚言语集>与十九世纪日本中国语教育》,《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
    陈珊珊:《(语言自迩集>对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的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2009年第2期。
    陈珊珊,王宇宏:《(支那语军用会话>研究——日本侵华“军用”中国语教科书铁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陈晓:《清末民初北京话里的程度副词“所”》,《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
    陈泽平:《试论琉球官话课本的音系特点》,《方言》,2004年第1期。
    丁启阵:《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
    丁贤勇:《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近代经济与国家命运——评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
    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范金民:《明代南京的历史地位与社会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郭伴溪:《唐代茶文化概说》,《青岛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3年12期。
    韩璇:《<儿女英雄传>介词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黄灵燕:《清代来华西方人所描述的官话音及基础方言》,《语言学论丛》,第38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
    黄小蕾:《论民国时期国音音系的建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上),《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下),《语文研究》,1995年第1期。
    蒋立场:《清末银价变动研究(1901-1911)》,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李丹丹,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性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李强:《中国近代教育溯源——以1900年之前的京师同文馆为视角》,《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19卷。
    李淑兰:《近代北京商人阶层构成的特点》,《历史教学》,1994年第5期。
    李无未,陈珊珊:《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会话”课本》,《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
    李无未:《清末日本学者的北京官话“四声之辨”——以四种日本人学习汉语工具书与教科书为依据》,《日本文艺研究》,2004年56卷第2号。
    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李无未:新浪博客厦门大学版《东亚视阈汉语史论》后记(2013-10-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383fb0101nmap.html
    李无未,杨杏红:《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汉语学习》,2011年第1期。
    李无未:《中国学者与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3期。
    李无未,邸宏香:《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语音课本和工具书》,《汉语学习》,2007年第6期。
    李秀原,陈盛杰:《试析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的制度意义》,《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21卷第2期。
    李雪涛:《多元中国文化传统的全球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
    李雪涛:《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及其包容性——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思考》,《对外传播》,2012年第4期。
    李宇明:《清末文字改革家论语言统一》,《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李云云:《<红楼梦>介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林彬晖:《日本江户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述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刘大勇,贾楠,陈忞潇:《中国近代经济中契约制度的传统根源》,《现代商业》2008年1月。
    刘一之:《<燕京妇语)研究》,《聖德学園岐阜教育大学纪要》,1996年第31号。
    卢燕丽:《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日本以军事为目的的中国语学习》,《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钱婉约:《论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发展的曲折性》,载《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
    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1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12月。
    石汝杰:《日本的汉语教科书及其出版情况介绍》,《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
    宋桔:《<语言自迩集)诸版本及其双语同时语料价值》,《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宋莉华:《近代日本官话读本中的北京书写——以《<北京风俗问答>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36卷第5期。
    孙德金:《京西火器营满人的北京话调查》,《北京话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孙小美:《陆上飞龙——火车发展史》,《中国科技月报》,1998年第9期。
    谭树林:《清代对来华外国人学习中文态度的演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期。
    王澧华:《日编汉语读本<官话指南)的取材和编排》,《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双印:《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12卷第6期。
    王顺洪:《六角恒广的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研究》,《汉语学习》,1999年第4期。
    王顺洪:《日本汉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4期。
    王顺洪:《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师》,《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王幼敏:《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王宇宏,罗琦:《源远流长的日本汉语言教育——试析二战期间日本军用中国语教科书大量编撰的原因》,《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基于大学校长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吴丽君:《日编北京口语教材<官话指南)的语言特点分析》,《或问》,2008年第15期。
    徐恭生:《琉球国在华留学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7年,第4期。
    徐卫国:《清末的经济政策与措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闫峰:《日本明治时期商业汉语教科书出版情况初探》,《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杨杏红:《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中的儿化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13年11月第32卷第6期。
    姚小平:《早期的汉外词典——梵蒂冈馆藏西士语文手稿十四种略述》,《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
    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美兰:《明治时代の中国语教育とその特徵》,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21》27卷,风媒社,2007年。
    张美兰:《清末汉语介词在南北方官话中的区别特征——以九江书局改写版<官话指南>为例》,载于陈燕、耿振生主编《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语文出版社,2007年。
    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
    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2期。
    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张西平:《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汉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
    张西平: 《明清时期的汉语教学概况——兼论汉语教学史的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
    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1期。
    张西平:《他者眼中的中国》,光明网,2007年7月31日。http://www.gmw.cn/01gmrb/2007-07/31/content_647932.htm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初探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国外汉学教学动态》,2003年第4期。
    张玉来:《朝鲜时期所传习的明代汉语官话的语音性质》,《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
    赵小丹:《<日清会话辞典>语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朱德熙:《“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2期。
    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