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但国际传播力仍然滞后,与国际地位极不相称。考虑到我国在互联网利用方面与世界基本保持了同步发展,且互联网已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旋律,这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力,改善“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进而影响世界,这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力图展开针对性研究,以期对后续研究或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前言部分说明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框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本论文正文部分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全球化时代背景的介绍:第一节梳理了全球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趋势历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已借助其国际传播方面的天然优势,成为新时期国际传播最有效载体之一;第二节描述了传统国际传播格局下信息流动失衡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是阐释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必然性:第一节描述不断增强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和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第二节从互联网的国际传播现状小调查出发,探析国际传播力疲软的现状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探讨的是中国互联网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战略实践与探索:第一节对比了中、美、英、日和韩等国在提升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国家战略;第二节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主流网络媒体在提升国际传播力方面的新举措;第三节拟在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对比分析谷歌与百度,FACEBOOK与人人网,TWIITER与新浪微博,YOUTUBE与优酷的资本运作情况。
     第四部分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的策略分析。总体目标是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互联网传播体系,主要从制度改革、内容把关、人才建设、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强调不断突出发展新兴媒体,抢占全球传播制高点。
     本论文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中国的国际传播应借助互联网全球共享、互动优势,从“防御型国际传播模式”到“主动型国际传播模式”逐渐转换。
Although there is a booming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is still way lagging tha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Yet Chinahas explored the use of Internet greatly, which could serve as a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enhance China's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utation. It has been high on China's agenda to improve its ability of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ternet and to make China's voice stronger, changing the presentwestern-dominated structure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pointedlyon this issue, hoping to be useful to further this study.
     There are altogether five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those are: origin of th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framework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method.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cluded in the body of this thesis.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ised world.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ischapter, which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which later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main carrier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the imbalance of theflow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hichresults in a lot of troubles to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argues the necessity to improve China's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first part states the possibility to improve China's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fast developed influence and the Internet of China; the secondpart shows a questionnaire research, which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China's weak ability of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aken by China. The first part makes acomparison among the strategies practiced by China, the USA, the UK,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in Internet-based media; the third part makes acomparison again between the commercialized portal webs from China and abroad, with a perspectiveof capital.
     The fourth chapter tries to explore some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China's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ised context. The goal is to construct a Internet-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mainly on institution reform, content gate-keeping, talents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apital operation etc.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whole thesis, that is China should employ the advantage of mutualsharing and interaction of Internet, and proactively transmit from “defensive model” to “active model”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引文
①[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The future of power),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8日第1版。
    ①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9页。
    ②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37页。
    ③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0页。
    ④程曼丽:《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8页。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8页。
    ⑥田智辉:《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页。
    ①田智辉:《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②王东迎:《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1月。
    ③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7月。
    ①程曼丽:《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同上。
    ①程曼丽:《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王庚年:《让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求是》2008年第8期。
    ③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①程曼丽:《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刘新传公文:《国际传播研究回顾与反思——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演讲与访谈综述》,《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4期。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①王凤英:《提高网络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策略》,《网络传播》2008年第3期。
    ②明安香:《第四媒体正显英雄本色》,《对外大传播》2004年第8期。
    ①宋昭勋:《全球化下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对策思考》,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8年5月3日。
    ②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9页。
    ③刘连喜:《崛起的力量——中国网络媒体1995‐2003》,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76页。
    ①郭可:《我国英语媒体传播效果研究》,传媒学术网——专家论坛,2003年7月8日。
    ②刘康:《全球化、媒体、意识形态的关系》,载于尹鸿、李彬等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页。
    ②高美、胡泳:《对外传播中的负面新闻报道——基于中国日报网站和新华网英文版的个案研究》,《新闻记者》2012年第2期。
    ①伍刚:《互联网舆论导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11月18日。
    ③姜德贤:《CNTV发展环境SWOT分析》,《青年记者》2010年6月。
    ④朱旭红:《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战略思考》,《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245期)。
    ①汪文斌:《中国网络电视台: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新闻战线》2010年第12期。
    ②朱旭红:《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战略思考——访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主任、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斌》,《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245期)。
    ①张毓强、尚京华、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1.许榕生:《网络媒体》,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版。
    2.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东鸟:《网络战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4.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张辉锋:《传媒经济学》,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10.喻国明等:《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分析》,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伍刚:论文《一个未来世界强国的互联网如何发出影响世界的强音?》,北京,收入国务院新闻办、外
    文局主办《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2010年1月10日第五版。
    12.吴旭:《为世界打造“中国梦”--如何扭转中国的软实力逆差》,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13.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
    14.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李希光、孙静惟:《全球新传播》,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8.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9.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0.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1.金震茅:《网络广播传播形态研究》,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马为公:《互联网的新时代》,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
    23.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柏定国:《文化品牌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卜彦芳:《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
    27.陈兵著:《媒介品牌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董璐:《媒体营销数字时代的传媒动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32.郭庆光,孟建主编,张志安等著:《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3.黄扬略,刘明:《传媒上市指引》,广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版。
    34.江作苏,梁锋,王雪莲等:《媒介公信论》,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35.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兰培:《传媒并购与融资理论实务案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8.刘连喜:《新媒体论一一~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
    39.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吴信训,金冠军,冯光华等:《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一200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薛可余,明阳:《媒体品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萧琛:《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4.刘继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5.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6.匡文波:《网络传播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7.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邓建国:《学习新媒体寻求新模式—美国网络新闻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新动向》,《新闻记者》2010年第4期。
    2.邓兆安:《地方新闻网站的突围》,《新闻战线》2011年第2期。
    3.高晓燕:《地方新闻网站经营问题思考》,《新闻前哨》2010第12期。
    4.廖红:《借力资本市场驶入改制快车道》,《前沿关注》2010第12期。
    5.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传播》2001第1期。
    6.廖红:《人民网:借力资本市场驶入改制快车道》,《前沿关注》2010第12期。
    7.柳柏:《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与发展战略》,《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第9期。
    8.马裙:《中国官方新闻网站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简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2期。
    9.马莉:《凤凰涅梁—新华网转企改制的实践与探索》,《传媒》2010第7期。
    10.钱伟刚:《第四媒体的定义和特征》,《新闻实践》2000年第7、8期。
    11.王晓辉:《网络媒体与市场融合》,《传媒》2010年第7期。
    12.王荣:《新闻网站如何跨越式发展》,《青年记者》2009年第6期。
    13.杨琳瑜:《从转企改制到上市:新闻网站的改革路径探析》,《理论导刊》2010第12期。
    14.詹新惠:《新闻网站上市竞争力几何》,《传媒》2010年第7期。
    15.张梦:《新闻网站上市开始倒计时》,《经济观察》2010年第10期。
    16.朱德泉:《新闻立网、服务强网的路径优化—对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内容建设的思考》,《青年记者》2010第10期。
    17.郑蔚雯编译:《2010年美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新闻实践》2010第7期。
    18.郭贤品:《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优秀硕士期刊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9.韩兴雨:《我国报纸网站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优秀硕士期刊论文,南京:河海大学2007年。
    20.李美惠:《对中美报纸网站经营模式的思考》,优秀硕士期刊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年。
    21.罗贵玉:《新华网收入管理问题研究》,优秀硕士期刊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2.翟光景:《湖南红网的发展战略研究》,优秀硕士期刊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7年。
    23.王涵:《美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特点研究》,优秀硕士期刊论文,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2008年。
    24.王倩:《央视筹建网络电视台视频行业格局或将改写》,《IT时代周刊》2009年3月24日。
    25.朱旭红:《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战略思考》,《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26.胡晓群:《网络视频网站打响差异化竞争战》,《大众电影》2010年第5期。
    27.周冰:《鏖战视频》,《新经济杂志》2010年第3期。
    28.曹礼财:《网络电视,视频混战的盈利突围者》,《广告主市场观察》2010年01月。
    29.汪文斌:《CNTV的战略构想和实践》,《新闻战线》2010年2月。
    30.匡文波:《从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的发展看三网合一中的公平竞争问题》,《今传媒》2010年3月。
    31.殷晓蓉:《阿帕对于因特网的贡献及其内在意义》,《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32.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33.赵莉:《十年来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进步与不足———对1996—2005年网络传播研究的实证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1期。
    34.王芳:《互联网研究现状述评———以中国大陆传播类期刊为例》,《现代传播》2003第4期。
    36.华汝国:《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综述———以七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依据》,《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7.郑素侠:《2001—2006年内地网络传播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8.高钢:《迎接“第四媒体”时代的到来———〈华声报〉电子版的实践与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第3期。
    39.袁立庠:《论网络文学传播特性》,《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
    40.彭兰:《关于大陆互联网站外来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41.彭兰:《网络中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42.王井:《我国网络传播研究十年状况综述———以四种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新闻爱好者》2010年2月(下半月)。
    43.周亭:《大陆国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44.张世福,肖明超:《Web3.0猜想》,《网络传播》2007年第10期。
    45.张振接,梁祥丰:《Web3.0向我们走来》,《科技与出版》2007年第2期。
    46.程曼丽:《如何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亦此亦彼的辩证眼光的培养》,《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5期。
    47.宫玉萍,赵刚:《国际传播中的“软权力”与信息控制权》,《当代世界》2007年第10期。
    48.彭兰:《关于大陆互联网站外来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49.杜骏飞:《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50.柯惠新:《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51.李景中:《准备好,做一名全媒体记者》,《青年记者》2010年7月中。
    52.朱金平:《怎样成为一个全媒体型的新闻人》,《军事记者》2010年8月。
    53.黄健源:《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探讨》,《东南传播》2010年第4期。
    54.高荣:《浅析互联网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及策略》,《今传媒》2010年第12期。
    1.崔保国:《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罗以澄、张金海、单波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阂大洪:《2009年中国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彭策:《关于网络媒体赢利与赢利模式的审视—从价值的视角出发》,《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卷)》,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熊澄宇,陈兰芳,蒋亚隆:《2009年中国互联网传媒产业发展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喻国明:《中国传媒业的历史方位与现实趋势》,《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2009年7月)。
    9.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2008)》。
    10.易观国际,《中国互联网产业晴雨表》2011年8月。
    1.中国广播网副总裁伍刚:做最大中文音频广播新闻网,2011年12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10/14/c_122158131.htm。
    2.CIBN吸引全球舆论目光,2011年2月1日,http://gb.cri.cn/27824/2011/02/01/5311s3142867_2.htm。
    3.张兴波:移动互联网是最好的时代智慧的时代,2011年11月21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34362/235245/16329787.html。
    4.分析称百度成苹果谷歌对手市值将超450亿美元,2011年12月24日,http://tech.qq.com/a/20111224/000075.htm。
    5.互联网协会高新民:微博促动社会媒体变革,2012年1月11日,http://tech.qq.com/a/20120111/000473_1.htm。
    6.西方媒体海外传播网络建设新趋势,2012年1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2-01/11/c_122568456.htm。
    7.BIRTV2011之CIBN互联网电视实地考,2011年8月25日,http://www.sarft.net/a/33541.aspx。
    8.分析称百度成苹果谷歌对手市值将超450亿美元,2011年12月24日,http://tech.qq.com/a/20111224/000075.htm。
    9.互联网协会高新民:微博促动社会媒体变革,2012年1月11日http://tech.qq.com/a/20120111/000473_1.htm。
    10.西方媒体海外传播网络建设新趋势,2012年1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2-01/11/c_122568456.htm。
    11.蔡名照: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力军作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09年6月22日,http://www.scio.gov.cn/wlcb/gcyl/200906/t350367.htm。
    12.伍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体化战略思考,2010年5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05/14/c_12103292_5.htm。
    13.李长春在中国传媒大学调研: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2010年12月18日,http://www.cnr.cn/allnews/201012/t20101218_507474701.html。
    14.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媒体融合应培养“全媒体记者”,2009年4月23日,http://www.chinanews.com/edu/jygg/news/2009/04-23/1660256.shtml。
    15.百度备战移动互联网突出云端整合,2011年12月31日,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420111231185432385.html。
    16. Facebook欲做史上最大IPO估值或达千亿美元,2012年2月3日,http://tech.qq.com/a/20120203/000192.htm。
    17. Facebook聊天工具Messenger发布Windows版,2012年3月6日,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2_03/06/12997729_0.shtml.
    18.人人网开放平台推“移动安全支付”接入一年免分成,2011年12月26日,http://www.donews.com/original/201112/1045685.shtm.
    19.解读:1999到2011互联网企业五波上市潮,2011年5月9日,http://news.sina.com.cn/m/2011-05-09/094422430285.shtml.
    1.The MacBride Report: Many Voices,One World,Paris: UNESCO,1980.
    2.Joseph Straubhaar&Robert LaRose,Media Now: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Age2/e,ThomsonLearning,2000.
    3.K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by Don Tapscott and Anthony D.Williams,2006,Portfolio.
    4.Alan B.Albarran: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Thomson Learning,2002Second Edition.
    5.Yahya R. Kamalipour: Global Communication,Wadsworth Group,2002.
    6.Martin Lindstrom,Tim Frank Andersen: Brand Building on the Internet,1999.
    7.Reese Schonfelf: Me and Ted Against t he World,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USA2004.
    8.Chris Anderson: The Long Tail,2006.
    9.Martin Lindstrom,Tim FrankAndersen,Brand Building on the Internet,published by HardieGrantBooks in Australia in1999.
    10.Nicholas Baran,Inside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Revolution,by The Coriolis Group,Inc.1995.
    《网络传播》
    《国际新闻界》
    《中国记者》
    《中国广播》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新闻战线》
    《中国新闻年鉴》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1.中华传媒网http://www.mediachina.net
    2.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
    3.传播研究网http://www.mediaresearch.cn/
    4.《新闻记者》 http://xwjz.eastday.com/
    5.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main.asp
    6.新华传媒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
    7.人民传媒http://media.people.com.cn/
    8.《新闻战线》 http://www.snWeb.com/gb/xw/xw.htm
    9.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sjc.pku.edu.cn/Index.aspx
    10.慧聪网报刊资讯行业http://www.media.hc360.com/
    1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http://research.ruc.edu.cn/xw/index.asp
    12.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http://www.cmcrc.com.cn/gb/index.htm
    13.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
    14.紫金网http://www.zijin.net/
    15.中国新闻研究中心CDDC http://www.cddc.net/
    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com.cn/
    17.世界媒体峰会官方网站http://www.xinhuanet.com/world/wms09/
    18.传媒中国网http://www.mediach.com/html/index.html
    19.反CNN网站http://www.anti-cnn.com/
    20.网络编辑社区http://www.bianews.com/
    21.中国互联网的首琼斯指数http://foxread.bianews.com/
    22.凤凰网传媒http://media.ifeng.com/
    23.网易传媒http://media.163.com/
    24.中国记协网(中华新闻传媒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index.htm
    25.艾瑞网http://www.iresearch.cn/
    26.中国传播学会http://www.cacr.org.cn/
    27.中国传媒大学http://www.cuc.edu.cn/
    1.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 http://better-communication.com/cca.html
    2.Association for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ACCS)http://www.uni.edu/comstudy/ACCS/home.html
    3.中华传播学会(CCS) http://ccs.nccu.edu.tw/
    4.中文传播资料库http://commdb.nccu.edu.tw/age/WebApp/
    5.政大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http://www.mediaed.nccu.edu.tw/
    6.《新闻学研究》http://www.jour.nccu.edu.tw/Mcr/
    7.文化研究学会http://csat.org.tw/
    8.传播学生门阵http://twmedia.org/scstw/
    9.香港传媒教育计划http://www.hkbu.edu.hk/~alicelee/media-education/
    10.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http://jmsc.hku.hk/index.asp
    1.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http://www.cjr.org/(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2. Quill-http://www.spj.org/quill_list.asp(新闻评论杂志)
    3.The CIOS's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http://www.cios.org/encyclopedia/enindex.htm(新闻传播研究搜索)
    4. Online Journalism Review-http://www.ojr.org/(在线新闻评论杂志)
    5.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http://www.icahdq.org/(国际传播学会)
    6.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CA)-http://www.natcom.org/nca/Template2.asp(美国全国传播学会)
    7. The Americ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ACA)-http://www.americancomm.org/(美国传播学会)
    8. 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http://www.acjournal.org/(美国传播学杂志)
    9.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http://info.wlu.ca/~wwwpress/jrls/cjc/index.html(加拿大传播学杂志)
    10.The Europe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ECA)-http://www.ecanet.org/(欧洲传播学会)
    11.Th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 (EIM)-http://www.eim.org/(欧洲媒介研究)
    12.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http://www.tandf.co.uk/journals/titles/01292986.asp(亚洲传播杂志)
    13.Poynter Online-http://www.poynter.org/(新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14.Mediachannel-http://www.mediachannel.org/(媒介研究资源)
    15.Mediatribe-http://collection.nlc-bnc.ca/100/202/300/mediatribe/(本科生传播研究)
    1.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http://www.jmme.org/(传媒伦理)
    2. The News Media&The Law-http://www.rcfp.org/news/mag/index.php(传播法制)
    3. Fairness&Accuracy In Reporting:http://www.fair.org/index.php(公平精确报道)
    4. Media Awareness Network-http://www.media-awareness.ca/(媒介素养)
    5.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IVLA)-http://www.ivla.org/(视觉教养)
    6.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MEA)-http://www.media-ecology.org/(媒介生态研究)
    7. Advertising Age-http://www.adage.com/(美国广告时代杂志)
    8. Editor&publisher-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andp/index.jsp(编辑与出版)
    9. The 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rica(PRSA)-http://www.prsa.org/(美国公共关系)
    10.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http://www.press.umich.edu/jep/(电子出版)
    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2《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3《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
    4《最高法重新公布网络著作权司法解释》
    5《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6《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
    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8《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
    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10《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1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16《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
    17《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
    18《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
    19《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0《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21《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22《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
    2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1.伍刚、杨余:论文《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中国广播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体化战略思考》刊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4期,并获得“中央电台2010年度优秀论文”业务研究领域的二等奖。
    2.伍刚、杨余:论文《我国广电媒体世博会报道创新一览》发表在2011年第一期《军事记者》(期刊),并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上海世博杯’世博会与有声有色的广电宣传”征文比赛优秀奖。
    3.杨余:论文《依托全媒体人才提升传播力》发表在2011年第四期《军事记者》(期刊)。
    4.杨余:论文《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积极构建音乐业务融合网络》收录于学术专著《数字网络时代的传播革命——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网络广播实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