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信息的功能与作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今天,手机的作用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手机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成为具有通信、娱乐、支付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终端设备,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手机的发展迅猛,对人们工作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巨大影响,手机信息(尤其是文本短信)的大行其道也在人类信息传播媒体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社会舆论,手机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力图从手机“信息”的历史源起和现实脉络的清理入手,系统探讨以短信为核心的手机信息的各种功能,重点部分在于其经济、文化和舆论功能,同时对其引起的负面问题的影响和原因进行一定深度的论述和分析,讨论应对之策。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既讨论手机种种社会功能,并且对于手机超越本身的技术工具属性而成为新兴媒体进行阐述和探究。
     文章认为,手机媒体化虽然目前只是初现端倪,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随着3G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手机的诸多优势特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显露,从而成为一种挑战传统媒体的新型移动型媒体。手机的“信息”媒介作用与现有的几种媒体相比,具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反馈更及时等优势,无论是从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意义上来讲,还是从目前通信产业的业务实践来看,它已经具备了成为“第五媒体”的能力和规模。
     本文最后部分对手机在新技术发展情况下的未来前景进行预测,认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手机不仅是一个信息渠道,本身更是将成为新型媒体。希望拙作能为人们在第五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尽力理出条理清晰的思路。
Today, the Mobile phone func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Mobile phone isn't the simple communication facility, but becomes the terminal device having the correspondence, the entertainment , the payment and so on ,that has the close correlation with work and life.
     The Mobile phone fast development make some influence on work and life, so is short message, regardless of were in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the public opinion, the Mobile phone p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y \culture or public opinion.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ries every function of short message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message; the key part is in economy, the culture and the public opinion function, the author also analysis the negative question influence and discuss the solution. Articl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ngle, also discusses the Mobile phone all sorts of social function, and surmounted itself regarding the Mobile phone technical tool attribute to become the emerging media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and the inquisition.
     The article believed that Mobile phone media at present also waits for further consummates from the theory to the practice. But along with 3G time's arrival, media idea and operation pattern gradually mature, many superiority characteristic of he Mobile phone will obtain the further appearance, thus will become one kind of challenge tradition media in the new migration media.
     The Mobile phone have the broad dissemination scope and quicker propagation velocity, So, it already becomes "the fifth media" from dissemination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corresponds
     This forecast of future prospect in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will be clear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fifth media for people. Finally, I wish this article will make the people clear in the fifth media developing process
引文
[1] “庆祝移动通信诞生50周年”[EB/OL].爱立信中文官方网站报道http://www.ericsson.com/cn/ericsson/press/2006/10161.shtml, 2006-10-16
    [2] 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0
    [3] 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2,44
    [4] 信息产业部关官方网站数据称,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4.61082亿户,比上一年增长17.2%,普及率达每百人35.3部。“2006年12月通讯行业统计报告”[R]http://www.mii.gov.cn/art/2007/01/22/art_27_28238.html, 2007—01—22
    [5] 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手机普及率[EB/OL].艾瑞市场咨询-艾瑞视点http://www.iresearch.com.cn/html/others/detail_views_id_29383.html, 2006—05—09
    [6] 伍健文,刘陵.中国第一位手机用户[N].信息时报,2005-04-26(12)
    [7]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2006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R]. http://www.mii.gov.cn/art/2007/02/09/art_99_28757.html, 2007—02—09发布
    [8] 周笑 新媒体的新值域:短信产业研究.新闻大学[J].2006(秋季3):63
    [9]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2006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R],第一部分:2006年通信业发展主要指标.http://www.mii.gov.cn/art/2007/02/09/art_27_28758.html, 2007-02-09
    [10] 【美】Ann Liang, Sandy Shen. Dataquest Insight: Outlook for Asia/Pacific's Mobile Device ODMs in 2007: Table 4. Details of Chinese Mobile Device[EB/OL]. http://www.gartner.com/DisplayDocument?id=502191&ref=g_sitelink, 2007—05—13
    [11] 周笑 新媒体的新值域:短信产业研究[J].新闻大学.2006(秋季3):64
    [12] 李志国,《增值电信业务带来两大挑战》,中国计算机报,http://industry.ccidnet.com/赛迪网.htm-2006-3-16
    [13] 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第5章—多样的服务与体验,133
    [14] 赵志刚,高霞.保持信息同步—浅析手机短信[J].新闻前哨,2003,(11):12
    [15] 周笑 新媒体的新值域:短信产业研究[J] 新闻大学.2006(秋季3):64
    [16] 李霞.“短信文化”正风行[N].长沙晚报,2002—01—05(3).
    [17] 郜键 手机短信,青年人交际的新景观[J] 当代青年研究,2003,(1):24
    [18] 莫湛,吴伟 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J] 当代传播,2003,(5):45
    [19] 付玉辉“第五媒体”与手机短信[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47
    [20] 张爱敬编辑.短信息泛滥 手指文化想说爱你不容易.人民网 百姓茶坊.http://past.people.com.cn/GB/shenghuo/76/126/20021105/858641.html. 2002—11—05
    [21] 王卓.驳“报纸消亡说”[N].中华新闻报,2005-10-26(1)
    [22] 张海潮.电视中国[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3,9
    [23] 卓宏勇.纸介质媒体手机上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7-21(1)
    [24] 新华网综合.各地纷纷推出手机报[N].中华新闻报,2005-07-20(A1-A3)
    [25] 安徽日报手机报网页.http://sp.anhuinews.com/
    [26] 赵亚辉.进军第五媒体《人民日报》手机报正式创刊[N].人民日报,2007-02-28(7)
    [27] 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撰写.2005年8月5日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发布.2005年中国报业发展报告[R].网络查询: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GalaxyPortal/integration/trsww/getdatadetail.jsp?unid=5728, 2005-08-05
    [28] 邓瑜,陶涛.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J].中国记者.2006,(4):32
    [29] 马国仓.让中华大地书声朗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04-27(1)
    [30] 刘三元.首部短信新闻故事“新”在哪里?[EB/OL].人民网传媒视点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6/36358/2748837.html, 2004-08-30
    [31] 王佩.短信小说[J].出版参考.2004,(29):7
    [32] 莫非勤.创科技取得大陆首部手机小说《城外》海外版权[EB/OL].广东新闻网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04-09-09/8/25775.html, 2004-09-09
    [33] 信息产业部“2004年7月通信行业主要业务量完成情况统计”[R].信息产业部官方网http://www.mii.gov.cn/art/2004/08/23/art_166_368.html, 2004-08-23
    [34] 笔者委托在日本留学的朱海弟同学翻译日本新潮社官方网站资料.http://encyclopedie-ja.snyke.com/articles/%E6%96%B0%E6%BD%AE%E7%A4%BE.html[EB/OL]
    [35] 赵佳月.短信小说是新的文学样式[N].南方都市报,2004-08-02:阅读周刊·特别关注
    [36] 叶延滨.副产品[N].郑州日报,2005-07-06(16)
    [37]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90
    [38] 江莜湖.拿着手机看小说 彩信小说喜忧参半[N].法制晚报,2004-12-30:文化副刊B版
    [39] E拇指手机文学艺术虚拟联合会网页.http://it.sohu.com/s2005/emuzhi/
    [40] 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C].陈力丹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a594037010007bu, 2007-02-05
    [41] 匡文波.手机媒体:一张正在整合众媒体的大网[J].网络传播.2007(4):44
    [42] 张世福.新视屏双行线[J].网络传播.2007(4):41
    [43] 王荣.手机媒体:开辟阅读视听新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5-06-29(F2)
    [44] 手机电视:内容决定成败.中国移动通信[J].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会办杂志.http://www.cmca.org.cn/mobile_show.asp?id=18, 2006-12-27
    [45] 王荣.手机媒体:开辟阅读视听新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5-06-29(F2)
    [46] 张建军.2005年中国手机媒体十大主体事件[EB/OL].人民网/传媒/动态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4000543.html, 2006-01-05
    [47] 吕萌.电视文化传播导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18
    [48] 刘华.手机看电视有戏没戏?[N].中华新闻报,2005-11-09(A3)
    [49] 张世福.新视屏双行线[J].网络传播,2007(4):41
    [50]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6
    [51]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55“采用机械的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所成就的一件事,就是在世界上参与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宏大的知识产业”。
    [52] 廖奇.鲁向东剖析“移动梦网”之道[N].北京娱乐信报,2002—12—30
    [53] 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66
    [54] 鲁向东在2005年01月18日北京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的高峰论坛的演讲[EB/OL].文字稿摘自中国移动信息化高峰论坛(实录):http://tech.sina.com.cn/t/2005-01-18/1046507466.shtml, 2005—01—18
    [55] 沟通[J](安徽移动全球通VIP客户杂志《决策》杂志增刊).2007(4):21
    [56] 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68
    [57] 赛迪网资讯中心.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04、05业绩分析[EB/OL].http://news.ccidnet.com/zhuanti/0508menhu/, 2005—05—06
    [58] 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67
    [59] 宁都.中国互联网十年获得巨大发展[N].中国青年报,2004-06-04(12)
    [60] 新浪公佈财务报告:首次实现盈利 本季度实现GAAP净所得150万美元;毛利率提升至65%.2003年1月27日新浪公布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季度及半年期财务报告”(可下载PDF文件)[R]http://events6.broadcastone.net/sina/20030128/pr_chi.pdf, 2003-01-28
    [61] 【美】Prof.Manfred.Bruhn著.易文译.传播政策-传播在企业中的系统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204
    [62] 【美】Prof.Manfred.Bruhn著.易文译.传播政策-传播在企业中的系统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233
    [63] 2007年4月16日就企业内部员工手机短信事宜访问内蒙古伊利公司液态奶事业部豫皖大区皖北OBU人事主管殷年红实录。
    [64] 何广寿,戚杰强.手机短信的功能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16
    [65] 以上例子来自2007年2月10日对安徽省汽车用品委员会(隶属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 安徽省工商联汽车行业商会)秘书长韩震先生的访问实录。
    [66]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49
    [67]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47
    [68] 唐浩.大话超女(对一个娱乐神话的解析)[M]:第一节媒体攻略.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8)
    [69] 欧阳国忠.中国媒体大转折:中国媒体的MBA案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151,152,153
    [70] 唐浩.大话超女(对一个娱乐神话的解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第10节“超女”步步为“赢”——解析“超女”军团的发财路
    [71] 杨琳桦.短信带给超级女声财富狂欢 提前预演3G时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7-28(14)
    [72] 欧阳国忠.中国媒体大转折:中国媒体的MBA案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45,47
    [73] 黑楠.我给超女当评委[M].第二章第五节:真正的黑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60
    [74] 孙莹.北京逾八成要求购卡实名制[N].北京晚报,2005-10-13(3)
    [75] 剑云,孙展明.手机短信诈骗的特点及其侦察对策[J].湖南公安高专学报, 2003,(10):11
    [76] 雯子 人民日报:当心4种银行卡短信诈骗 人民日报 2005—11—14(14)蒋
    [77] 中国公安部科技局编审.现代高科技犯罪防范与对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78] 蔺玉江,梁睿.网络收费呼唤透明[N].光明日报,2003-04-09(C2)
    [79] 2006年11月21日信息产业部主办中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研讨会上公布“2006年第一次手机短信息状况调查报告”[R]http://www.mii.gov.cn/art/2006/11/23/art_2001_27095.html, 2006-11-23
    [80] 刘志华,曾德明.每小时发短信超30条将被监控[N].广州日报,2003-04-10(A3)
    [81]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服务类用户申诉调查处理的实施细则》[R].http://www.mii.gov.cn/art/2006/09/25/art_861_25145.html.2006-09-25
    [82] 信息产业部工作简报[R].视频: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祝军副司长谈运营商要保障消费者利益.http://www.mii.gov.cn/art/2006/10/27/art_2341_26465.html, 2006-10-27
    [83] 蔺玉红.各方欢迎中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联盟[N].光明日报,2006-11-21(12)
    [84] 林丹.珠海移动封杀非法短信[N].郑州日报,经济生活版2006—04—10(10)
    [85] “信息产业部对群发诱骗短信的SP企业进行诫勉谈话”[EB/OL].文字资料来自信息产业部网站http://www.mii.gov.cn/art/2007/04/13/art_2001_29888.html, 2007-04-13. 要求SP企业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进行自查整改,并重点查清本企业群发诱骗短信的数量、被诱骗回复产生信息费的用户数量及相关金额,同时还要求上述SP企业对所涉及的用户要一并予以退赔,将视上述SP企业的整改情况和违规情节严重程度,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86] 杜江,邱沛篁,赵英.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8
    [87]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9
    [88] 朱家麟.广州“非典”事件中的手机短信[J].当代传播,2003,(3):13
    [89] 杜骏飞.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调查的传播学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3,(4)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12期转载
    [90] 郭贝,程刚,陈杰人.107起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制造传播非典谣言案被查获[N].中国青年报,2003-05-09:要闻版
    [9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5,96.
    [9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6
    [93]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93
    [94] 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熊澄宇等译 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7
    [9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8
    [96] 赵启正.移动通信与新闻媒体研讨会发言[N].中华新闻报,2005-12-14(A1,A3)
    [97] 闵智编辑.市公安局负责人就涉日游行问题答记者问[N].北京日报,2005-4-30(2)
    [98] 董世彪.天津超市投毒内幕:夫妇被毒死政府发紧急通知[N].京华时报,2005-03-21社会版
    [99] 潘力.打造“移动北京[J].通讯世界,2007(2):63
    [100] 王夷.防止灾难重大伤亡 印尼将建立手机短信预警系统[N].北京晚报,2005-04-21世界新闻版
    [101] 郑欣,欧弘.福建移动百万预警短信与台风“赛跑”[N].人民邮电报,2005-07-20(5)
    [102]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档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43,44
    [103] 陆小华.最超越想象德变革将基于移动互联[J].新闻记者,2007(4):11
    [10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9
    [105] 【加】麦克卢汉·E,【加】秦格龙·F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当代学术棱镜译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7
    [106] 昝爱宗 等著.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序言
    [107]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档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1
    [108] 香港政府以底价发出四张3G牌照[EB/OL]:香港政府2001年9月19日公布,以底价发出四个第三代移动电话(3G)网络频谱牌照。四家企业和牌照号码为:和记黄埔<0013>旗下的和记电讯、电讯盈科<0008>与澳洲Telstra合营公司—香港移动通讯(CSL)、数码通<0315>以及SUNDAY<0866>.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t/t/2001-09-20/85397.shtml, 2001-09-20
    [109] 中央电视台网站节目视频.入世五周年:改变就在我们身边[EB/OL].http://vsearch.cctv.com/play.jsp?storyref=OpenVWMVPath_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0_5.wmv&ref=OpenVWMVPath_CCTVCOM/wwwjingji/2006/11/wwwjingji_300_20061120_5.wmv, 2006—11—20
    [1] 匡文波.手机媒体:一张正在整合众媒体的大网[J].网络传播.2007,(4)
    [2] 张世福.新视屏双行线[J].网络传播.2007,(4)
    [3] 蒋剑云,孙展明.手机短信诈骗的特点及其侦察对策[J].湖南公安高专学报,2003,(10)
    [4] 朱家麟.广州“非典”事件中的手机短信[J].当代传播,2003,(3)
    [5] 杜骏飞.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调查的传播学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3,(4)
    [6] 陆小华.最超越想象德变革将基于移动互联[J].新闻记者.2007,(4)
    [7] 信息产业部关官方网站“2006年12月通讯行业统计报告”[R]http://www.mii.gov.cn/art/2007/01/22/art_27_28238.html, 2007—01—22
    [8] 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手机普及率[R].艾瑞市场咨询-艾瑞视点http://www.iresearch.com.cn/html/others/detail_views_id_29383.html,2006—05—09
    [9]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2006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R]. http://www.mii.gov.cn/art/2007/02/09/art_99_28757.html, 2007—02—09发布
    [10] 赵志刚,高霞.保持信息同步—浅析手机短信.新闻前哨,2003,(11)
    [11] 新浪03财务报告(可下载PDF文件)[EB/OL]http://events6.broadcastone.net/sina/20030128/pr_chi.pdf, 2003-01-28
    [12] 何广寿,戚杰强.手机短信的功能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13] 刘英姿.手机短信的文化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4)
    [14] 毛力群.“拇指文化”演绎语言新时尚——手机短信的语体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5] 邓瑜,陶涛.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J].中国记者.2006,(4):32
    [16] 朱秀清.第五媒体—手机短信[J]传媒,2003,(Z1)
    [17] 马秀宁.简析兴起于手机短信的第五媒体[J] 新闻战线,2005,(5)
    [18] 刘伟.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J].新闻爱好者,2004,(5)
    [19] 莫湛,吴伟.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J].当代传播,2003,(5)
    [20] 熊国荣,衫木.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J].新闻与写作,2005,(3)
    [21] 付玉辉.“第五媒体”与手机短信[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2] 朱江.广电媒体可以开展手机短信经营业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8)
    [23] 严俊,应中迪.展望互动新传媒[J].新闻实践,2005,(3)
    [24] 刘津,张金玺.手机短信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J].中国传媒科技,2005,(2)
    [25] 杜骏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J].新闻记者,2003,(3)
    [26] 刘海龙.从广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传播与控制[J].国际新闻界,2003,(2)
    [27] 刘思林.手机短信的社会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2)
    [28] 赖昀.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J].新闻记者,2004,(2)
    [29] 蒋剑云,孙展明.手机短信诈骗的特点及其侦察对策[J].湖南公安高专学报,2003,(10)
    [30] 刘英姿.手机短信的文化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4)
    [1]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杜江,邱沛篁,赵英.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 [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中国公安部科技局编审.现代高科技犯罪防范与对策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吕萌.电视文化传播导论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7] 欧阳国忠.中国媒体大转折:中国媒体的MBA案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 昝爱宗等著.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 张海潮.电视中国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3]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14]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5] 【加】麦克卢汉·E,【加】秦格龙·F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 【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7] 【美】韦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18] 【美】韦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9] 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0] 【美】Prof.Manfred.Bruhn 著.易文译.传播政策-传播在企业中的系统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
    [21]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 [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2]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档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