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取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记》的取材研究一直就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中:从研究史上说,开始很早,在班固时就已经为后世奠定了基本内容,后世一直不断,直到今天。从所占地位上说,这一课题从没有在《史记》研究中占主要地位,一直附属于其他研究。但《史记》取材研究的意义是肯定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状况似乎有所变化:台湾和海外(如日本)以及大陆的一些学者,逐步出版和发表了一些取材的论著,这个古老的课题又一次显示出了生命力。
     《史记》取材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我这个选题,就是在前代和当代学者的启发下,在古彦今贤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不自量力,主要以战国人物为例(兼及秦楚之际),从具体的人物传记出发,剖析《史记》的人物取材。
     从具体的取材印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并将“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看作《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取材方式和撰史方式,由此具体分析司马迁的史识和人物的关系,是我这篇文章的努力方向。这种集中探讨,在学界目前还比较少。全文共分为五章。
     引言分为两部分,首先说明选题的研究意义和思路。其次对《史记》取材的研究史做了简单的回顾。从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史记》取材研究,主要是对于《史记》文字材料的探讨,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缺陷:第一,机械性。主要表现是只侧重于材料出处的考索,忽视了《史记》的取材是司马迁对历史和传主的认识过程。第二,片面性。《史记》从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两大途径取材,传统的取材研究,相对而言,对于非文字材料的探讨,重视不足。这表明,人们对《史记》取材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
     第一章主要探讨司马迁对《史记》取材的论述。取材可以说是《史记》谈论最多的话题,这在中外史书中是少见的。相应的,研究者应当给予很大的重视,就像重视《史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一样。司马迁是从两个方面自述其取材途径的:“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和调查研究。司马迁自述取材,不仅自述材料来源,还具体地谈取材过程。从司马迁对《史记》取材过程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史记》的取材是一个充满着智能活动的过程,“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过程组成的,用史公自己的话说就是“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的过程,类似于作家的创作过程,而不单单是材料是从何出的问题。
     第二章,从总体上把握战国时代人物取材的特点,考察战国时代的“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和调查研究。总体上说,战国时代的取材,相对而言,“厥协六经异传”少,而“整齐百家杂语”多,以后者为主;《史记》战国时代的文字材料主要以《秦记》和《战国策》为主,兼从其他子书和史书取材;调查研究的材料也对人物传记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形态主要表现为故事传说、家族性材料,也与司马迁的家族有关。战国人物总特点是秦人物多,六国人物少,取材总的切入点:秦国人物取材的重点是考察其在兴亡中的作用;六国人物取材的重点是考察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如合纵、连横,长平、邯郸之战,乐毅破齐等。总体上看,战国人物取材特点有二:一、秦的人物比较翔实,相对而言,六国人物采用传说的成分多一些,这和材料来源有直接关系。二、战国人物取材的主要特点是人物对话、书信皆有出处,而人物轶事则往往出处不明。
     第三、四两章,对具体的人物取材作考察。考察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传主的材料来源,二是对司马迁所取材料的考定,三是司马迁对传主的评价。相对而言,第三章,偏重于人物的文字材料的探讨,采用材料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类:“论其行事所施设者”、“以其书细剖其心迹”、“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此章虽未分析非文字材料对传记的影响,但并不能说这章的人物传记没受非文字材料的影响,只是非文字材料不太好确定。第四章偏重于非文字材料对人物取材影响比较大的传记,主要着眼于“战国四公子”等人物的取材。具体考察非文字材料对文字材料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补充文字材料,一是修正文字材料。突出非文字材料对于《史记》的影响。非文字材料对文字材料的具体影响往往被学者们忽视。要之,战国人物传记的取材是在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的相互影响下进行的。
     第五章对秦汉之际人物取材做一些考察。学界对有关的研究并不多。史公所依据的主要文字材料是《楚汉春秋》,但大约在南宋时既佚。故只能“蠡测”。但从有关传记的倾向性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大致的推测,最典型的是对刘邦和项羽的态度。从总体上说,《史记》中对刘邦和项羽的倾向性变化比较大,刘邦在秦末及楚汉之争中确实有让人感动的一面,但是汉初确实又让人厌恶,项羽灭秦让人振奋,鸿门宴上近乎低能,诸如此类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史公所据材料的特点。大致说,“扬汉”应当是《楚汉春秋》的立场;反之,即是另外的来源,应当主要是非文字材料的。《史记》中刘、项就是两种不同倾向性材料的组合,故常常善、恶表现为两个极端。就非文字材料而言,这个时期的非文字材料更多,形态主要是史公的访古问故以及故事传说、家族性材料等。其中韩信和樊哙的材料尤其典型。
     从战国、秦汉时期《史记》人物取材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史记》人物的取材与司马迁深邃的史识有直接关系。具体讲主要有两点:一是《史记》中的人物比其所据材料中的相关人物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史记》中的人物比其所据材料中的人物更加个性鲜明。许多历史人物都在《史记》中定了性,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就是后世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总之,取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识过程。司马迁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产生了对历史和人物的认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取材。在这一过程中,司马迁虽然表达过诸如“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之类的意思,但事实上,在具体的取材过程中,这只是司马迁的参照,并不以此为断定是非的标准,像汉代经师儒生那样株守一家一说,拘执于师训家法,抱残守缺,因陋就寡,不敢越雷池一步。司马迁最终的落脚点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一定意义上,这才是司马迁取材的终极标准。为了达到此一目的,就是“是非颇缪于圣人”,也在所不惜。事实上,司马迁对待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所有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都是采取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态度,真正显示了大一统时代学术应有的整合一切的气魄,展现了司马迁伟大史学家的博大胸怀和卓越史识。“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就是对这种气魄在取材上的概括。战国、秦汉之际的历史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一种生动气象,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的氛围,得益于这种气魄的取材。
     后人对《史记》“是非颇缪于圣人”的批评,也正说明《史记》是“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因为战国时代、秦汉之际本身,就是一个“是非颇缪于圣人”的时代。司马迁对于活跃在这个时代政治舞台上的人物是怀有敬意的。
Abstract: The study of character materials-drawing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is not so active. In view of the study history, It began early from BanGu, who gave the study base, the study continued till today. In view of the study position, it did not occupy an important one, it was attached to other research. But the study is positive, the study situation changed from the eighties in last century. Scholars in mainland, Taiwan and overseas issued a series of articles in this field, the study seemed active from then on.
     It is a great topic that " Records of Historian " materials-drawing, there can be different breakthrough points. Inspired by both past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 I chose this study as my dissertation, fixing on the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and time between Qin and Han, studying the ways of materials-drawing of these characters. This kind of study is not popular at present.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five parts.
     To confirm "synthesize the Six classics and to regularize all discourses" concretly, and to regard it as harmony with aim of" Records of Historian", and regard it as the way of materials-drawing and the way of writting history book,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SimaQian's deep view on history and personage in his book, are a striving direction of my article.
     The foreword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xplain the research meaning of the selected title and thinking at first. Secondly retrospect "Records of Historian" of materials-drawing in study history. We can find out, the traditional study is mainly the discussion of characters material of "Records of Historian" while reviewing, have obtained very big achievement in this respect. But defective: First, machinery. It is toonly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asking for materials source, but they ignored Si Maqian's process of cognition to history and hero of biography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Second, one-sidedness. "Records of Historian " materials-drawing from two major routes: characters materials and non-legible material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traditional one emphasis on the former. This indicated that people have know deficiency at materials- drawing of "Records of Historian "
     The first part is discussed SimaQian'discourse on the materials-drawing. SimaQian'discourse is everywhere in "Records of Historians", accordingly, scholar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it, as they paid much attention to its contents and styles. Sima0ian said he had two ways in the materials-drawing: one is to synthesize the "Six classics" and to regularize all discourses, the other is to investigate. He also told us both the resource and the course of the materials-drawing. According to his discourse, we know that this course was an active one, in harmony with his attitude to the heaven, people and history changes, the course was not only a matter of resource itself.
     The second part is to grasp the traits of the character materials-drawing totally in the Warring States, studying the ways of synthesizing and investigation. In overall, SimaOian did much in synthesizing the six classics, did little in regularizing all discourses, the Warring States materials in " Records of Historian" mainly come from "Qin record" and "Warring States scheme", and concurrently materials-drawing from other philosophical works and history records. The way of investigation is also important in materials-drawing,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tales and clan materials. On main principle, to the figures in Qin kingdom, SimaQian fixed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tate, to the figures in the Six Kingdoms, he fixed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warring accidents: alliance and betray, Changpin battle, Handan battle, Yueyi destroying Qi kingdom, for example.
     In the third and forth parts, we study the materials-drawing of particular figures. Relatively, the forth part places emphasis on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script resources, including three types:①figures who emphasised their anecdotes,②figures who expressed their minds in letters,③figures who were good at the trickery. In this part, we do not analyse the non-script material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history of these figure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se materials, it is because these materials are not determined. The fifth part places emphsis on the figures from non-script materials, who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script materials, particularly, the Four Princ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The non-script materials influences the script materials in two ways: one is to supplement the script materials, the other is to correct the script materials, which are often neglected by scholars. In a word, the Warring States figures materials-drawing were influenced by both the non-script materials and the script materials.
     The last part does a study of the materials-drawing of the figur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The materials which SimaQian depended on was "The history between Chu and Han", which was lost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So, we are restricted in vision and shallow in understanding. In principle, based on the limited materials,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attitude to LiuBang and XiangYu i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The attitude is changeable: LiuBang was moving in ChuHan War but was disgusted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while XiangYu was exciting in the war against Qin dynasty, but stupid at the HongMen Banquet. These attitudes are not in harmony because of the traits of the materials on which SimaQian based. Roughly, the materials praising Liu, while depreciating Xiang came from "The history between Chu and Han", vise verse, from other resources. The two characters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are compounds of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so virture and vice often go extreme. Speaking of the non-materials, the non-materials were much more at this time, they were mainly of tales and clan materials, typically, materials about HanXin and FanKuai.
     From draw materials of personage in the Warring States and Qin Han period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we can find out, the materials- drawing of "Records of Historian" have direct relation with SimaQian's deep view on history. Mainly there are two points: First, the personages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are more rich and more colorful according to relevant personages in the materials than them, second, personage of "Records of Historian" according to personage of material more individual and more distinct than their. A lot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have determined the nature in "Records of Historian", SimaQian'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personage also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personage in later age.
     In a word, it is a very complicated process of cognition to materials- drawing. SimaQian has produ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personage on the basis of fully occupying the materials, draw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this understanding. Though SimaQian has said that he beleaved "Six classes", however, in fact, while he concretly drew materials for his personages, this is only his reference, not as other scholars in the same time. In certain meaning, "In harmony with his attitude to the heaven, people and history changes" is the ultimate standard in SimaQian materials drawing. In fact, SimaQian treated all characters materials and non-legible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Confucianists' classics in an open mind, and this responded to his time. SimaQian can fully demonstrated a vivid the scene in The Warring State and QinHan, even today, we can still experience the atmosphere more than 2,000 years later,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daring in materials- drawing.
     What poeple critic SimaQian's book "right and wrong go against the sage"is just prove that" Records of Historian" really is a history book, because the time of Warring State and QinHan themselves are the time: "right and wrong go against the sage".
引文
①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2页。
    ② 《史记》,第3319—332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本文所引,皆出此本。
    ① 《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一版,第3580页。以后所引皆出自此本。
    ② 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第222页。
    ③ 《法言义疏》,第413页。
    ④ 《法言义疏》,第507页。
    ⑤ 《法言义疏》,第163页。
    ⑥ 从历史上看,儒家和“实录”存在着矛盾。《春秋》多讳,即是明证。
    ①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全文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班固《汉书》对班彪的《后传》及《略论》均未提及。《汉书》影响要大于《后汉书》,不知者以为班固对司马迁的评价完全是他自己的观点,后人因此言班固“班固窃父书”,并有人以此比较司马迁和班固二人在人格上的差异。《后汉书·班彪传》,本段材料在中华书局本,1965年5月第一版,第1325—1327页。本文所引,皆此本。不载注明。
    ②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①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一版,第640页。
    ① 浦起龙《史通通释》,第四册《外篇·杂说上》,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3月第一版,第6页。
    ② 如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四《历代一》:“《史记》亦疑当时不曾得删改脱稿。”并数次表达了同一意思。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一版,第3202页。魏叔子《魏叔子文集》卷八《八大家文钞选序》:“《史记》为太史公未成之书,使太史公而在,当必更有改定。”转引张文治《古书修辞例》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一版,第24页。
    ① “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辩其实,而世之惑者,定彼从此,是非相贸,真伪舛难。故中散大夫东莞徐广研核众本,为作音义,具列异同,兼述训解,而粗有所发明,而殊恨省略。”《史记》附录《史记集解序》,第3—4页。
    ②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钱大听全集》第七册,第14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③ 明代的《史记》学者及其著作有茅坤《史记钞》、归有光《归震川评点史记》、唐顺之《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何孟春《史记评钞》、王慎中《史记评钞》、董份《史记评钞》、钟惺《钟敬伯评史记》、许相卿《史汉方驾》、杨慎的《史记题评》、柯维骐《史记考要》、郝敬《史记愚按》、凌稚隆《史记评林》、朱东观《史记集评》、葛鼎、金蟠《史记汇评》、陈子龙、徐孚远《史记测义》等,此外一些笔记也有一些涉及到《史记》的研究,典型的如王鏊《震泽长语》、郑瑷《井观琐言》、杨慎《丹铅杂录》、焦竑《焦氏笔乘》以及李贽、金圣叹的一些将《史记》与《水浒》、《西厢记》等评论,也非常精彩。
    ① 据统计,清代研究《史记》并有论著的学者有300人之多。典型的如储欣《史记选》、何焯《读史记》、王鸣盛《史记商榷》、赵翼《史记札记》、王念孙《史记杂志》、吴见思《史记论文》、王治皡《史记榷参》、方苞《史记注补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汪越《读史记十表》、汤谐《史记半解》、杭世俊《史记考证》、牛运震《史记评注》、王元启《史记三书证讹》、钱大昕《史记考异》、邱逢年《史记阐要》、梁玉绳《史记志疑》、丁晏《史记余论》、林伯桐《史记蠡测》、张文虎《校勘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郭松涛《史记札记》、李慈铭《越慢堂读书记》(《史记》部分)、尚镕《史记辩证》、程余庆《史记集说》等,此外顾炎武《日知录》、马驌《绎史》、李晚芳《读史管见》、刘大櫆《论文偶记》章学诚《文史通义》、刘熙载《艺概》等都有有关《史记》的不可多得的见解。
    ② 钱大昕《史记志疑·跋》,《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4年4月第一版,本文所引,皆此本。
    ③ 见贺次君《史记志疑·点校说明》,第2页,《史记志疑》。
    ① 《史记·史记索隐后序》,第9页。
    ② 《史记》,第2673页。
    ③ 《历代名家评史记》160页
    ① 《史记志疑》,第1051页。
    ② 《史记·史记正义序》,第11页。
    ①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1883页。本书所引,皆此本。
    ② 《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史记引》,第三百七十二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第71523页。
    ③ 《全宋文》卷2072,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185页。
    ④ 汪荣宝《法言义疏》卷五《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3月第一版,第163页。
    ⑤ 汪荣宝《法言义疏》卷一二《君子篇》,中华书局,第507页。
    ⑥ 浦起龙《史通通释·六家》,第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⑦ 浦起龙《史通通释·杂说下》,第5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⑧ 《全宋文》《颖宾遗老传上》,第216页。
    ⑨ 《四部丛刊》《滹南遗老集》卷11《史记辨惑·采摭之误》,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3月。
    ⑩ 《少室山房笔从》卷1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131页。
    ①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40页——48页。
    ② 《司马迁所见书考·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页。
    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④ 台北洪叶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⑤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2月北京第1版。
    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⑦ 《文献》2001年1月第1期。
    ⑧ 《文史哲》2004年第3期。
    ⑨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⑩ 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11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2 顾立三《司马迁撰写史记采用左传的研究》,台湾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1年
    13 《史记战国史料之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①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第3页,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一版。
    ② 见《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的《出版说明》。
    ③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④ 1994年,可永雪老师著《史记上溯性比较论说》,该文说:“我们下决心来弥补这个空缺(按:指《史记》上溯性研究),开辟这项上溯性、探源性的对照比较工程。”并拟定了方案:“将《史记》与他所以据的素材——比如《左传》、《尚书》等,分两栏平行排列,《史记》用印刷体,所据素材用楷体,凡被《史记》采用,与《史记》相同处也改为印刷体,《史记》取其意而变其文者改为仿宋体,遇有必要再辅以着重号、删节号等其他符号。总之,务必使哪是本源,哪是参照,什么地方同,什么地方异,能够一目了然。”这里提供的方法很有启发意义。见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编,吕培成、徐卫民主编《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18——34页。
    ⑤ 该文说“司马迁写周公,史料涉猎极广,凡是所能见及的经史传说,多有斟酌取舍。司马迁称之为‘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这并非单纯的史料处理问题,其中包含着司马迁对周公其人其事的历史认识。因此,司马迁所写周公事迹及史料来源,引起后世之经史学家的争议。本为拟就《鲁世家》中历来聚讼纷 纭的四个问题:周公为成王祷疾;周公东征:周公奔楚:风雷之变事,略作讨论。试辨《史记》所载与‘六经异传’之异同,考其事之史源由来,以明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之目的与原则。”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3页。
    ① 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杨恽的父亲,是垓下之围后追杀项羽的汉将杨喜(因得项羽“一体”,后封为赤泉侯)的五世孙。
    ① 《史记》第3293页。
    ② 《史记》第89页。
    ③ 《史记会注考证·夏本纪》,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本文所引,皆此本,不再注出。第1页,总143页。
    ④ 《史记评林·夏本纪》,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本文所引,皆此本,不再注出。第85页。
    ① 《史记》,第3319—3320页。
    ① 《史记》,第3296页。
    ② 关于“集”,史公的叙述看不出来,事实上《史记》采用的屈原的作品和司马相如的赋,就是后世的“集”。
    ③ 《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第1236页。
    ④ 《史记》第1237页。
    ⑤ 《史记》,第2162页。
    ⑥ 《货殖列传》,第3253页。
    ⑦ 《史记》,第3299—3300页。
    ① 《史记》,第2510页。
    ② 《诸子集成·淮南子·齐俗训》,第179页。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本文所引诸子书,皆此本。
    ③ 《诸子集成·淮南子·齐俗训》,第213页。
    ④ 《诸子集成·淮南子·俶真训》,第24页。
    ① 《史记》,第3296页。
    ② 《史记》,第3321页。
    ③ 《史记》,第1936—1937页。
    ④ 《史记》,第3300页
    ⑤ 《史记》,第3124页。
    ⑥ 《史记》,第3121页。
    ⑦ 《史记》,第3124—3125页。
    ① 《史记》,第3125页。
    ② 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详细可参看陈桐生《史记与今古文经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史记与诗经》有关章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2月北京第1版。
    ③ 张大可《史记文献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57—160页。
    ①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697页。
    ① 《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在宥》,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第172页。
    ② 《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天运》第95页。不完全统计,《庄子》中21篇提到孔子:《人间世》、《德充府》、《大宗师》、《天地》、《天道》、《天运》、《秋水》、《至乐》、《达生》、《田子方》、《知北游》、《则阳》、《寓言》、《让王》、《盗跖》、《渔父》、《列御寇》、《外物》、《徐无鬼》、《山木》等。
    ③ 《老子韩非列传》,第2140页。
    ④ 《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天道》,第86—87页。
    ⑤ 《外物》,第177—178页。
    ① 《天运》,第93页。
    ② 《诸子集成·荀子集释·宥坐》,第341页。
    ③ 张涛《孔子家语注译·终记解》,三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423—424页。
    ④ 《诸子集成·孙子·军争篇》,第107,109页。
    ⑤ 《诸子集成·孙子·九地篇》,第210页。
    ⑥ 《诸子集成·孙子·谋攻篇》,第42,43,44页。
    ① 《诸子集成·孙子·势篇篇》,第68—70页。
    ② 《诸子集成·孙子·九地篇》,第215页。
    ③ 《诸子集成·孙子·地形》,第170—171页。
    ④ 《史记》,第2718页。
    ⑤ 《诸子集成·孙子·计骗》,第13—20页。
    ⑥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第1762页。
    ① 《十三经注疏》,第2481页。
    ① 参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① 《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
    ②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11页。
    ③ 《汉书·礼乐志》,第1045页。
    ④ 《汉书·艺文志》,第1756页。
    ⑤ 《观堂集林》,卷十一《太史公行年考》,《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4页。
    ⑥ 《太史公自序》,第3293页。
    ⑦ 司马迁南游的年代与司马迁生年有直接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种代表意见:王国维主张元朔三年,见《观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郭沫若主张元鼎元年,见《历史研究·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1955年第6期:张惟骧主张元封元年,见《太史公疑年考》,见1928年3月《小双寂庵》刊。
    ① 关于司马迁漫游的年数,有如下几种说法:王鸣盛认为“约计当有数年”见《十七史商榷》卷一《子长游踪》条,郑鹤声以为“假定五年,也不为过。”见《司马迁生年问题的商榷》,13页,附在《司马迁年谱》商务印书馆,1956年2月第一版。王国维以为只有一年,见《太史公行年考》,季镇怀以为“至少也需要一二年。”见《司马迁》,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2页。
    ② 郑鹤声《司马迁年谱》,第38页。
    ③ 《秦始皇本纪》,第261—263页。
    ④ 《观堂集林》卷十一《太史公行年考》,第3页。
    ① 《观堂集林》卷十一《太史公行年考》,第4页。
    ② 《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4页。
    ③ 《观堂集林》卷十一《太史公行年考》,第3—4页。
    ④ 《十七史商榷》,第2页。
    ⑤ 《司马迁生年问题的商榷》,13页,附在《司马迁年谱》商务印书馆,1956年2月第一版。
    ⑥ 《史记》,第1947页。
    ⑦ 《司马迁和史记》,刘乃和主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第136—140页。
    ① 《史记》,第1404页。
    ② 《史记会注考证》,第4492页。
    ③ 《史记会注考证》,第4493页。
    ④ 《汉书》,第183页。
    ⑤ 《史记》,第1389页。
    ⑥ 《汉书》第185页。
    ⑦ 《史记》,第1438页。
    ① 王国维认为此年为中书令绝笔:“今观《史记》中最晚之记事,得信为出自史公手者,唯《匈奴列传》之李广利降匈奴事(征和三年)。余皆出后人续补者也。”《观堂集林》卷十一《太史公行年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第14页。
    ① 《图书集成·经籍典·史记部引》第三百七十二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影印。第71522页。
    ② 《图书集成·经籍典·史记部引》第三百七十二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影印。第71523页。
    ③ 郑鹤声《司马迁年谱》商务印书馆,1933念9月初版,第42页。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40——48页。
    ② 分别见于《史记》,第2870、2872页。
    ③ 《史记》,第3106页。
    ④ 《史记》,第3189页。
    ⑤ 《史记》,第2761页。
    ⑥ 《史记》,第2779页。
    ⑦ 《史记》,第2865页。
    ⑧ 《史记》,第338页。
    ⑨ 《史记》,第1833页。
    ⑩ 《史记》,第2629—2630页。
    11 《史记》,第2946页。
    ① 《史记》,第46页。
    ② 《史记》,第170页。
    ③ 《史记》,第1846页。
    ④ 《史记》,第2629—2630页。
    ⑤ 《史记》,第1947页。
    ⑥ 《史记》,第2049页。
    ①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1883页。以后所引,皆此本。
    ② 《史记》,第1952页。
    ③ 《史记评林》,第四册,第530页
    ① 《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4页。
    ② 《史记》,第2049页。
    ① 《周易系辞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第81页。本书所引,皆此本。
    ② 《周易系辞上》,第79页。
    ③ 《周易系辞下》,第86页。
    ④ 《周易系辞上》,第79页。
    ⑤ 《周易系辞下》,第86页。
    ⑥ 《儒林列传》公孙弘上汉武帝书曰:“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此外,还有。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主旨也可 以看出,在学术上追求“通”是当时的大趋势。
    ① 《史记》,第3288—3289页。
    ② 郑樵《通志总序》,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11月第一版,第1页。以后所引,皆为此本。
    ① 《史记》,第3329页。
    ② 《史记》,第3329页。
    ③ 以上6条材料,分别见于《太史公自序》,第3304、3306、3315、3317、3318页。
    ④ 《史记》,第1442—1443页。
    ⑤ 《史记》,第3191页。
    ① 《史记》,第3215页。
    ② 《史记》,第3253页。
    ③ 《太平御览》卷602,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一版,第2709页。本文所引皆此本。
    ④ 以上所引三条材料,俱见《通志二十略·通志总序》,第1页。
    ①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第9册,中华书局1989年3月第一版,第19页。
    ② 张大可认为,《五帝系谍》就是《五帝德》、《帝系姓》。见《史记研究集成》第四卷《史记论赞与世情研究》,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7页。
    ③ 《史记》,第488页。
    ① 谍记,司马迁对于古来历谱的通称。《汉书》《艺文志·历谱》:《黄帝五家历》33卷,《颛项历》21卷,《颛顼五星历》14卷,《古来帝王年谱》5卷,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一版。本书所引,皆此本,不再注出。第1765—1766页。这些都是司马迁所说的谍记。司马迁以为这些书都是春秋以后的伪托,所记帝王年数、世系,不可靠。
    ② 《史记》,第3303页。
    ① 《史记》,第509—510页。
    ① 《史记》中“汉相张仓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索隐》认为指的足张仓的《终始五德传》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见《史记》第511页。
    ② 《史记》第511页。
    ① 《史记》,第686页。
    ② 《史记》,第2121页。
    ③ 《诸子集成·庄子集解·让王》,:汤遂与伊尹谋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椆水而死。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第193页。
    ④ 《大宗师》: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第38页。《外物》: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踆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第181页。
    ⑤ 《十三经注疏·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油,嫔于虞。帝曰:“钦哉!”第123页。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本文所引,皆此本。
    ① 《史记会注考证·伯夷叔齐列传》,北岳文艺出版社影印,1999年1月第一版,第3235页。
    ② 《史记》,第46页。
    ①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五帝德》:宰我问於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一版,第117页。
    ②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第2705页。
    ③ 陈桐生《论史记“整齐百家杂语”》,《文史哲》,2004年第3期,第28页。
    ① 《史记》,第47页。
    ② 十四篇是《齐物论》、《大宗师》、《在宥》、《天地》、《天道》、《天运》、《缮性》、《至乐》、《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徐无鬼》、《盗跖》、《天下》。
    ③ 《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第172页。
    ① 《史通通释·载言》:“古者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左右二史,分尸其职。盖桓文作霸,糺合同盟,春秋之时,事之大者也,而《尚书》缺纪。秦师败绩,缪公诫誓,《尚书》之中,言之大者也,而《春秋》靡录。此则言事有别,断可知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一版,第33—34页。
    ① 《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一版,第614页。
    ① 陈桐生《史记与今古文经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第1页。
    ②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第2466页。
    ①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第2730页。《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第2755页。
    ② 《史记》,本文《史记》引文,皆出自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一版。第1947页。
    ③ 《史记》,第2142页。
    ④ 《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裴驷集解·序》·《班书评马—司马氏父子尚异》,中华书局,1979年3月第一版,第249页。
    ① 《史记》,第3295页。
    ② 《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年1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第230—232页。
    ①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1005—1006页。
    ② 《读通鉴论·叙论四》,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一版,第1112页。
    ③ 《史记》,第685页。
    ① 《史记》,第685页。
    ② 俱见《六国年表序》,第685——686页。
    ③ 《汉书·宣元六王传》: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臣闻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失,而求诸书,非朝聘之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不许之辞宜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毕载。王审乐道,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辩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第3324—3325页。
    ① 秦文公13年(公元前753),秦初有史以记事,见《秦本纪》,第179页。金德建先生认为《秦记》始于秦襄公元年。秦文公是秦襄公子,追述襄公时事。下限是秦二世三年。此书约在晋以后佚。详见《司马迁所见书考·秦记考征》,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版,第415——423页。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附载,详见《索隐》有关的说明,第293页。
    ② 详见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第423页。
    ③ 《史记》,第2277页。
    ④ 《史记》,第2304页。
    ⑤ “战国之权变”,是司马迁对所看到的有关战国纵横家史料的通称。这个称呼我以为是准确的。另,刘向据“中书”的有关材料,以编订《战国策》。何晋《战国策研究》:“司马迁在撰写战国事采用编录游士说词策谋的这些材料时,除了有些篇章很明显是他取舍分析材料时有所删省或加补,以及一些材料别有所本外,在章节上是大部分袭用了和今本《战国策》有相同来源的那些材料:刘向编录《战国策》时,对这些材料除了‘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在章节、文次上,亦并没有作多大的变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59页。以此,我们可以从刘向《校战国策书录》推司马迁所据“中书战国策”的一些情况。
    ①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95页。
    ② 《战国策·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策>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二版,第1337页。
    ③ 《史记》,第2277页。
    ④ 唐兰《司马迁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月第一版,第127页。
    ① 郑良树《战国策研究》第十章《从太史公用“战国策”看战国策原始本之面貌》,郑良树认为:“太史公看到的“战国策”的篇幅,比今本《战国策》更大:这个可能性,似乎无庸置疑的。”并列举证据,颇有说服力。台湾学生书局印行(台北),1975年版,第188—212页。按,根据郑良树先生的体例,加引号的战国策,为司马迁所依据的战国策,加书名号的战国策为今本《战国策》。
    ② 郑良树《战国策研究》,第138页。
    ③ 何晋认为,郑良树所辑的108条《战国策》佚文约有59条大可商榷。见其所著《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132页文及注1。
    ① 二段分别见《战国策集注汇考·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第940—941、941—942页。
    ② 三段分别见《战国策集注汇考·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第119、120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燕策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第1519页。
    ① 唐德刚先生说:“另外,刘汉以后,也有很突出的口述历史,那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七十篇(再大胆的假设一下),可能有一半是他道听途说的,要不然就是interview他人听来得,也就是根据口述史料加以整理编写而成的。”唐德刚《史学与红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22页。
    ① 《史记》:“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於悼襄王。悼襄王废逋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第1833页。《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可以此参看。第2757页。
    ② 《史记会注考证·张释之冯唐列传》,第17页。
    ③ 《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年1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第228页。
    ① 《史记评林·张释之冯唐列传》,第80页。
    ②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为魏公子死的人,如侯赢、朱亥、如姬等;《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都载有为高祖死的人,如纪信、王陵母等。
    ③ ③《魏公子列传·赞》,第2385页。
    ① 关于司马错的是否是秦人,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史记·六国表》、《白起列传》,称司马错为客卿,则非秦人。《太史公自序》似说司马错为秦人:“在秦者名错”。分歧由此产生。郑鹤声先生认为:“自司马氏去周适少梁,始为秦人。至迁之生,殆四百七十有五年。”《司马迁年谱》,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8页。司马错大概是司马氏在秦者之第一位大人物,所以,司马迁在这里说“在秦者名错。”
    ② 《秦本纪》载,司马错在昭王6、16、18、21、27年,皆有军功。则司马错历惠王、武王、昭王三朝。
    ① 《史记》,第2283页。
    ② 见《史记·张仪列传》,第2284页。同样的说法还见《战国策集注汇考·秦一》(第183页),石光瑛《新序校释·善谋篇》(中华书局,2001年1月第一版,第1181页。本文所引,皆出此书)。
    ① 《秦集史·人物传四之一·司马错》,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一版,第231——232页。
    ② 王蘧常《秦史》卷二十六《司马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70页。
    ① 《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273——274页。茅坤、黄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分别见同书第263、269页。
    ② 《孟子·离娄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2722页。
    ① 俱见《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第270页。
    ② 《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第271页。
    ③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一版,第1737页。
    ① 《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第272页。鲍彪曰:“起之策秦、楚、三晋,可谓明切。然人臣无以有己,故孔子不俟驾而行。长平之败属耳,赵何遽能益强?以起之才智,知己知彼而得算多,不幸至于无功极矣,何破国辱军之有?三请不行,此自抽杜邮之剑也。”见诸祖狄《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43页。
    ② 秦昭王对白起的评价为“良将”,语见《范睢蔡泽列传》:“今武安君既死,而郑安平等叛,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第2418页。
    ③ 《太史公自序》,第3302页。
    ① 《李斯列传·正义》: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
    ② 《太史公自序》,第3302页。
    ③ 《李斯列传》,第2540页。
    ④ 《始皇本纪》,第3302页。
    ① 《秦楚之际月表·序》,第759页。
    ② 《秦楚之际月表·序》,第759页。
    ③ 《六国年表·序》,第685页。
    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3页。
    ② 《十三经注疏》,第2717页。
    ① 《韩非子·忠孝》:“世人多不言国法而言从横。诸侯言从者曰:‘从成必霸。’而言横者曰:‘横成必王。’山东之言从横未尝一日而止也,然而功名不成,霸王不立者,虚言非所以成治也。”《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第361页。
    ① 这是公论,如李景星《史记评议》:“《赵世家》,是一篇极奇肆文字,在诸世家中,特为出色。”并有细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第49页。
    ② 对《韩世家》内容的评价褒贬不一,见李景星《史记评议》51页。窃梁玉绳说为切,不必为司马迁讳。《史记志疑·韩世家》:“大抵战国事韩最疏略。”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一版,1097页。
    ③ 韩亡于韩王安9年(公元前230),魏亡于魏王假3年(公元前225),楚亡于楚王负刍5年(公元前223),赵亡于代王喜6年(公元前222)、燕亡于燕王喜33年(公元前222),齐亡于齐王建44年(公元前221)。
    ① 荀子是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引文见《荀子集解·议兵篇》,《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第186页。
    ① 《战国策·卫策·昭王既息民缮兵》,载白起分析邯郸不好打的原因。
    ① 转引《史记会注考证·秦本纪》,第330页。
    ② 转引: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16页。
    ① 张尔田《史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59页。
    ② 《管锥编》,第一册,第309页,第303页也有类似的表述:“举世众所周知,可归省略;则同时著述亦必类 其默尔而息,及乎星移物换,文献遂难征矣。”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一版。
    ① 《史微》,第159页。
    ② 《汉书·艺文志》。第1762—1763页。
    ① 《孙子兵法·地形》,第178页。
    ② 《孙子兵法·地形》,第175页。
    ③ 《孙子兵法·地形》,第176页。
    ④ 《孙子兵法·地形》,第179—180页。
    ⑤ 《孙子兵法·计篇》,第1页。
    ⑥ 《孙子兵法·势篇》,第68—70页。
    ① 《孙膑兵法》,即古籍中常提到的《齐孙子》,《汉志》“兵权谋家”中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在汉代广为流传,佚于东汉末年,《隋书·经籍志》以下各类公私数目不见著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千九百余枚,中有《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孙膑兵法》失传两千年之后复见。一般认为,从《孙膑兵法》的内容看,有的是孙膑自作,主要出于其后学的辑录和整理。张震泽先生认为,出土的《孙膑兵法》“下葬时在汉武”“仅高帝为讳,其下诸帝皆不讳,则简之写成必在高帝在位十余年中。”见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自序》,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第2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500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220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492页。《南梁之难》见于《田敬仲完世家》宣王二年。《史》文周各,《史》与《策》人名也不同,《史》主要人物为田忌与孙膑,《史》中孙膑所言战法,《策》中为田臣思之言,《策》无孙膑,有张丐、田臣思、田婴,田侯。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487页。《邯郸之难》见于《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六年。不同在《史》有公孙阅邹忌谋田忌事,《策》无。《齐策一·成侯邹忌为齐相》有公孙閈与邹忌合谋逐走田忌之事,《田敬仲完世家》系之于威王三十五年。
    ① 本篇原简文无篇题,此篇题是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补加。
    ② 《太平御览》,第1312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56页。
    ① 《田敬仲完世家》,第1892页。
    ②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第4页。关于“禽”字,先秦通为“擒”,张震泽以为是“制服”之意,同《淮南子·兵略》:“吴王夫差西遇晋公,禽之黄池。高注:‘禽之,服晋也。’”《韩非子·存韩》:“劲韩以威禽”《战国策·秦策三》:“大夫种率四方士上下之力以禽劲吴”《盐铁论·结合》:“秦南禽劲越”《盐铁论·西域》:“吴、越迫于江、海,三川循环之,处于五湖之间,地相迫,壤相次,其势易相禽也。”详见该书第4—5页。
    ③ 《太平御览》,第1356页。
    ① 霍印章辑《孙膑兵法佚文》,载于《兵书观止》第一卷第73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② 《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第347页。本文所引“诸子”文,除特别注出外,皆此本。
    ③ 《汉书·刑法志》,第1085页。
    ① 《史记评林·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册,第8页。
    ② 关于《吴起兵法》,《汉志》:“《吴起》四十八篇”,《隋志》只载一卷,为贾诩注,具体卷数不载。后世多以为今传《吴子》为伪书。李硕之、王式金以为“今本《吴子》三卷六篇很可能已不是《史记》、《汉书》已著录的《吴起兵法》或称《吴起》的全部内容,说他是后人伪托的根据并不充分:把它看成为《吴起兵法》(或称《吴起》)流传下来的部分内容是妥当的。”见李硕之、王式金《吴子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第11—12页。李、王二人多从历代著录沿革《吴起兵法》、相关器物等和今传《吴子》六篇内容及与《史记》所载对比立论,其说有据。窃以为,今传《吴子》六篇,与《吴起列传》相关内容类似者,可视作《吴起兵法》最可靠的内容。
    ③ 引文见《吕氏春秋·当染》第21页。案:吴起是战国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的材料一定有不少,故史公未必一定取材于此,但《当染》的这篇材料肯定有参考价值。又,《当染》将曾子与子贡和子夏并列,显然是将这里的曾子当作孔子的学生曾参。《史记》第3116页。黄式三说:“《通鉴》曾子作曾参。”《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孔子(前551—479),享年72岁,孔子死,曾参26岁,也就是说,前479那年,曾参26岁。吴起首事鲁君,鲁君疑之,之魏事魏文侯。魏文侯在位五十年(445—396),卒,继事魏武侯,魏武侯在位26年(395—370),魏武侯间,吴起很受重用,后惧得罪,去魏事楚悼王。楚悼王在位21年(前401—381),吴起事楚悼王当在楚悼王后期,以七年计,则吴起入楚在楚悼王十四年,即前388年,出入不会太大。如此事三国四君,且皆有出色政绩,为时不会太短。按曾参终年六十算,卒年在前445年前后。其实魏文侯初继位:考吴起在鲁国做官的时间并不太长,之前,吴起学兵法,之前,曾参因吴起母死不归而与吴起绝,在这之前,才是吴起从曾参学的时期。吴起死于前381年,按六十年计,当出生于441年,四五岁从曾子,可能性没有,前推十年,按七十年计,十岁从曾子学的可能性也是基本上没有。所以,曾子是曾参之子曾申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史公和《通鉴》的说法都不稳妥。认为曾子是曾申,比较稳妥。曾申称曾子,见《礼·檀弓》,刘向《别录》载:(吴)起受《春秋左传》于曾申。参见《史记会注考证》。第3310页。
    ① 《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而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起家无虚言。”第246页。这两则故事亦异,可见,有关的事在韩非子时代已有异说。
    ② 《韩非子集解·说林上》,第133页。
    ① 《吴子》,第5页。
    ② 《诸子集成》《吴子·励士》,第10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49页。
    ④ 《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上》: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立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第206页。
    ⑤ “瘳”当为“战”,说见陈奇猷引陶鸿庆说,《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661页。
    ⑥ 《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上》,第196页。
    ⑦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78页。
    ⑧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48页。
    ①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一版,第337页。
    ②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第52页。
    ③ 《左传·昭四年》(司马侯)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第2033页。
    ④ 《吕览·观表》:“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第273页。
    ⑤ 《史记会注考证·孙子吴起列传》,第3133—3134页。
    ① 《吕览·观表》: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於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於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第273页。《长见》与《观表》同。
    ② 《韩非子集解·难言》,第15页。
    ③ 高诱《淮南子注》,第198页。
    ④ 《韩非子集解·和氏》: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第67页。
    ① 《战国策·秦策·蔡泽见逐于赵》:范睢曰:“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蔡泽曰:“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南攻扬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33—335页。
    ②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注》,第1483页。
    ③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241页。
    ④ 《史记评林·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册,第14页。
    ① 《秦策三·谓魏冉曰和不成》:谓魏冉曰:“和不成,兵必出。白起者且复将。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从,公又轻。公不若毋多,则疾封。”第271页。鲍彪曰:“此盖冉欲和而起欲战也。起,冉所荐, 其言穷公,起似不耳。”吴师道曰:“语不可晓,有缺误。”《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71—272页。
    ① 《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第263页。
    ②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陆永品点校整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7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35页。
    ④ 《太平御览》,第1311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73页。
    ② 《太平御览》,第1349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75页。
    ④ 《史记会注考证·白起王翦列传》,第3582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35页。
    ② 《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一版,第439页。
    ③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2470页。
    ④ 《汉书》卷79,第3293页。
    ① 《史记评林·白起王翦列传》,273——274页。茅坤、黄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分别见同书263、269页。
    ② 《白起王翦列传·赞》:《白起王翦列传·赞》:“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场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第2342页。
    ③ 《孟子·离娄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2722页。
    ① 见《太平御览》,292卷,第1348——1349页。
    ② 《孙子兵法·用间》,第230页。
    ③ 《太平御览》,第4052页。
    ④ 《春秋后语》今佚。浦起龙《史通通释·六家》:“暨纵横互起,力战争雄,秦兼天下,而著《战国策》。……至孔衍,又以《战国策》所书,未为尽善。乃引太史公所记,参其异同,删彼二家,聚为一录,号为《春秋后语》。”上海书店,1988年3月第一版。第10页。
    ① 《太平御览》,第1312页。
    ② 《太平御览》,第1312页。
    ③ 《太平御览》,第1312页。
    ④ 《容斋四笔》,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一版,第640页。
    ⑤ 《宋会要》说:《太平御览》的编撰以《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三部类书为主,也有直接从其他古籍中辑录的。今《艺文类聚》无本节所引《战国策》文,则有可能是之外的其他两部类书,如此,则又在前矣。
    ⑥ 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一版,第183页。
    ⑦ 见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前言》,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一版,第2页。
    ⑧ 略早于洪迈的晁公武为徽宗崇宁间(1102或1106)出生,孝宗淳熙14年前(1186)前去世,其《郡斋读书志》有关《战国策》的著录,即为曾巩整理的三十三卷本。可断曾巩整理本为当时流行本。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次印刷,第506页。
    ① 后世对曾巩所言,多有疑者,如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自序》:“北宋曾巩时,《战国策》仅存十有一篇,巩‘访之士大夫家’,称‘尽得其书,三十三篇复完’。实则已缺一篇,非刘向之旧矣。盖析分以合三十三篇之数而己。”第1页。
    ② 《史记评议·田儋列传》,第85页。
    ③ 《史记论文·田儋列传》,第42页。
    ④ 《田单列传·赞》,第3314页。
    ① 《太平御览》卷821引《史记》,今本《史记》无,第3655页。
    ② 《太平御览》卷821引《史记》,今本《史记》无,第3655页。
    ③ 《通典·食货二·水利田》,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一版,典一六下。
    ④ 《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法典,李悝根据当时诸国法律的实际编成。今佚。内容共分为六部分,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原书已佚。后来的《秦律》和《汉律》就是在《法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补充而成。
    ⑤ 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四库全书总目》说:“今考《史记》称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鞅反,惠王乃车裂鞅以徇。则孝公卒后,鞅即逃死不暇,安得著书,如为平日所著,则必在孝公之世,又安得开卷第一篇即称孝公之谥。殆法家者流掇鞅余论,以成是编,犹《管子》卒于齐桓公前,而书中屡称桓公耳。诸子之书,如是者多,既不得撰者之主名,则亦姑存其旧,仍题所托之人矣。”(清)永珞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一版,第848页。通观《提要》之意,是证《商君书》非商鞅所著,苦心收求推断,论证可谓允当。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说:“故读先秦之书,但当问其是否依托,而不必问其为何人所著。……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管子书后》云:‘近人编书目者,谓此书多言管子后事,盖后人附益者多。余谓不然,先秦诸子,皆门第子或宾客或子孙撰定,不必手著。’其言皆为《提要》此篇而发。余谓《提要》之言,苦心分别,未为大失。惜乎其于古书之体,未达一间耳。”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515—516页。严可均、余嘉锡的话,确实给人启发,虽为《管子》发,自然适用于《商君书》。商君家虽被灭,《商君书》当为商君门第子或宾客所撰定,主要是追述其学术,其具体时间,当距商君死不远。
    ① 《秦本纪》中商鞅及其变法的材料: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二年,天子致胙。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资。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印。封鞅为列侯,号商君。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於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第202—205页。——可以视作《商君列传》的提纲。
    ② 括号中内容,依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一版,第72页。
    ① 《魏公叔痤病》136字,《长见》123字,内容相同,章末论断亦同,二者的关系,说法不一。诸祖耿以为《吕览》袭《策》,见《战国策集注汇考》1152页:缪文远与此相反,以为《策》袭《吕览》,见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682页。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三版。
    ② 《战国策新校注》,第682页。
    ① 《新序·善谋上》与此略同,二者可能出于同一材料。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970页。
    ③ 《商君列传》,第2229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开塞》,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一版,第57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赏刑》,第101页。
    ③ 分别见《韩非子集解》,第305、306页。
    ④ 《韩非子集解》,第67—68页。
    ① 《韩非子集解·内储说上》: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于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第171页。
    ② 《吕览·慎小》: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於民,夜日置表於南门之外,令於邑中曰:“明日有人债南门之外表者,仕长大夫。”明日日晏矣,莫有偾表者。民相谓日:“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吴起自见而出,仕之长大夫。夜日又复立表,又令於邑中如前。邑人守门争表,表加植,不得所赏。自是之后,民信吴起之赏罚。赏罚信乎民,何事而不成,岂独兵乎?第326—327页。
    ③ 《史记会注考证·商君列传》,第3406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7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7页。
    ①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无义》:公孙鞅以其私属与母归魏,襄疵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印也,吾无道知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第1501页。
    ① 《诸子集成》,《尹文子·大道上》上海书店,第1页。
    ② 《庄子集解·秋水》,第107—108页。《庄子集解·列御寇》,第215页。
    ① 《史记会注考证》,第3270页。
    ① 《史记论文·李斯列传》,第46页。
    ② 《史记评林·屈原贾生列传》,第五册,第534页。
    ① 如《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第2145页。《汉书·地理志》:“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第1668页。此外还有《贾宜传》、《扬雄传》等,都有好楚辞的记录。
    ② 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页。
    ③ 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第2页。
    ①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一版,第1页。以后所引相关材料皆出此本,不复注明。
    ② 以上俱见《史记评林·屈原贾生列传》,第五册,第534——535页。
    ③ 详见汤炳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2月第一版,第7、8—9页。
    ④ 见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16页;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238页。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52页。
    ⑥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754页。
    ① 俱见《史记评林·屈原贾生列传》,第538页。
    ①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③ 《史记论文·乐毅列传》,第41页。
    ① 《史记评议·乐毅列传》,第84页。
    ② 《乐毅列传》对乐毅家世的叙述非常清楚,这在《史记》中是少见的:如“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於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其后二十馀年,高帝过赵,问:“乐毅有后世乎?”对曰:“有乐叔。”高帝封之乐卿,号曰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於齐,称贤师。”“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52—1553页。
    ④ 《史记评林·乐毅列传》,第441页。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61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639页。
    ① 《汉书》,卷三十,第1740页。
    ②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第2710页。
    ③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第2710页。
    ④ 《十三经注疏》,第2686页。
    ⑤ 《孟子荀卿列传》第2343页。
    ① 《汉书·艺文志》,第1739页。后世以为《鬼谷子》即苏秦书。详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一版,第145—146页。
    ②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前言》,第2页。持此论者不止杨先生,有代表性的还有钱穆等。
    ③ 分别见《史记·张仪列传》,第2286、2293页。
    ① 对“出游数岁,大困而归”,《索隐》:“案《战国策》,此语在说秦王之后。”《考证》引梁玉绳曰:“《史》置于说秦王前,误也。”这些都是机械地对比《史》《策》异同,而不从常理上推断所致。《索隐》“在说秦王之后”,说明,司马贞所见此篇为刘向所编《战国策》本,与今本《秦一·苏秦始将连横》同。
    ②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幺壬,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9页。
    ③ 《苏秦列传》: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第2241页。
    ① 详见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144页。
    ② 《苏秦从燕之赵》:(苏秦):“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
    ③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03页。
    ④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942页。
    ⑤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355页。
    ⑥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55页。
    ⑦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745页。
    ⑧ 《史记评议·苏秦列传》,第74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8——119页。
    ② 孙钦善《史记采用文献史料的特点》对此有一解释:“因为像‘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人家,总觉不类,而作为王者的举动却是合理的。这正是司马迁抉择的依据。”《文献》,1980年第二辑,第136页。
    ③ 《史记会注考证》,第3455页。
    ① 《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一版,第314页。
    ② 《史记会注考证》,第3458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18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20页。
    ② 杨宽《战国史》,第383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33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51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51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60页。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75页。
    ⑥ 十七卷如下:《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张仪说秦王》、《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张仪之残樗里疾》、《张仪欲以汉中与楚》、《楚攻魏张仪谓秦王》、《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陈轸去楚之秦》、《秦二·齐助楚攻秦》、《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秦武王谓甘茂》、《秦三·魏谓魏冉》、《秦攻韩围陉》,《齐一·张仪为秦连横齐王》、《齐二·韩齐为与国》、《张仪事秦 惠王》、《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楚一·楚怀王问于范环》、《张仪为秦破纵连横》、《张仪相秦》,《楚二·楚怀王拘张仪》、《楚王将出张子》、《楚三·楚王逐张仪于魏》、《张仪之楚贫》、《楚王令昭睢之秦重张仪》、《张仪逐惠施于魏》、《陈轸告楚之魏》、《赵二·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魏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张仪恶陈轸于魏王》、《张仪欲穷陈轸》、《张仪走之魏》、《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张子仪以秦相魏》、《张仪欲并相秦魏》、《魏将相张仪》、《楚许魏六城》、《张仪告公仲》,《魏二·史举非犀首于王》、《田需死》,《魏四·周最善齐》,《韩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宣王谓摎留》、《张仪谓齐王》,《韩一·郑强之走张仪于秦》、《秦韩战于浊泽》,《韩二·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韩三·客卿为韩谓韩王》、《燕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燕二·奉阳君千朱讙与赵足》等十七卷,52章。
    ① 《史记·张仪列传·赞》第2304页。
    ② 两段见《史记评议·张仪列传》,第74—75页。
    ① 《吕氏春秋·慎大·报更》:张仪,魏氏馀子也。将西游於秦,过东周。客有语之於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於秦,愿君之礼貌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於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於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第169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169页。
    ① 《史记》,第2953页。
    ② 分别见《史记》,第3143,3144页。
    ③ 《张汤传》,第2645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09页。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16——217页。
    ⑥ 《史记会注考证》,第3503页。
    ⑦ 《史记志疑》,第1252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755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530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962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526页。
    ⑤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540页。
    ⑥ 《史记会注考证·张仪列传》,第3500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201——202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737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445—449页。
    ② 《史记》,第2425页。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32—333页。
    ② 《史记会注考证》,第3749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337页。
    ① 《汉书》,第1726页。
    ② 《鲁连子》的辑本有五种:(清)洪颐煊《鲁连子》一卷,在问经堂丛书·《经典集林》中。(清)马国翰《鲁连子》一卷,在《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儒家类》中。(清)严可均《鲁连子》,在《全上古三代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卷八中。(清)杜文澜辑《鲁连子》,曼陀罗华阁丛书·《古谣谚》卷三十六。(清)顾观光《鲁连子》,《武陵山人遗稿·古书逸文》。以洪颐煊为多,约三十余条,其他各有多、少。
    ① 李白《古风》第十,全诗如下:“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唐人咏鲁仲连的诗比较多,以李白此诗为最。
    ② 《史记评林·鲁仲连邹阳列传》,第529页。
    ① 石光瑛《新序校释·善谋》,中华书局,第1232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026页。
    ③ 石光瑛《新序校释·善谋上》,第1252页。
    ④ 石光瑛《新序校释·善谋上》,第1254——1255页。
    ⑤ 石光瑛《新序校释·善谋上》,第1077页。
    ① 《史记》,第2363页。
    ② 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一版,第165页。本文所引,皆此本,后不注出。
    ① 《史记》,第2351—2352页。
    ② 《史记志疑》,第1274页。
    ③ 《史记志疑·孟尝君列传》,第1274页。
    ④ 《史记志疑·田完世家》,第1105页。
    ⑤ 《史记志疑·田完世家》,第1106页。
    ⑥ 缪文远《战国策考辨·成侯邹忌为齐相章》,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一版,第85页。
    ① 《史记志疑·孙子吴起列传》,第1195页。
    ② 杨宽以为在齐威王时期,在威王21、22、23年,即公元前336,335,334,见杨宽《战国史》附录三《战国大事年表》。
    ③ 详见《齐魏战于马陵》第1220—1221页,
    ④ 春秋时邑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周时为薛国。春秋时已属齐。后田婴封于此。
    ⑤ 《齐一·楚威王战胜于馀州》,第470页。
    ① 详见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年12月第一版,第1026——1027页。以后所引,皆为此本,不再注出。
    ① 详见《太平御览》,第2179页。
    ② 《陈评史记》,转引《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593页。
    ① 《说文解字义证》,第332——333页。
    ② 邵泰衡《疑问》语,转引《史记志疑·孟尝君列传》,第1275页。
    ③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678页。
    ④ 《史记评林·孟尝君列传》,第五册,第309页。
    ① 《四史评议·平原君虞卿列传》,第80页。
    ① 《荀子集解》,第166页。
    ① 《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第226页。
    ② 《史记·赵世家》,第1833页。
    ① 《史记·春申君列传·赞》第2399页。
    ② 《四史评议·春申君列传第十八》,第82页。
    ① 此以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为准,见377—412页。此二章本为一章。“姚本”为一覃,“鲍本”分为曲章。
    ①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409页。
    ② 《蒙恬列传·赞》。第2570页。
    ③ 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关照》,《人文杂志》,2005年5期,第108页。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56页。
    ⑤ 《史记·六国年表序》,第758页。
    ① 《史记·蒙恬列传》,第2565—2566页。
    ② 《史记·蒙恬列传》,第2566—2567页。
    ③ 《史记·匈奴列传》,第2886页。
    ④ 《史记·李斯列传》,第2553页。
    ⑤ 《史记·六国年表》,第758页。
    ⑥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65页。
    ① 《四史评议·吕不韦列传》,第88页。
    ② 《史记》,第2505页。
    ③ 分别见《史记》第2512、2513页。
    ④ 《史记》,第231页。
    ① 《史记·信陵君列传》,第2385页。
    ②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017页。
    ③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331页。
    ① 诸祖耿语,见《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331页。
    ② 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66页。
    ① 见《张释之冯唐列传》,第2757页。
    ② 《史记·刺客列传》,第2527页。
    ③ 《越慢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206—207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645页。
    ⑤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1998年9月第三版,第970页。
    ①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759页。
    ② 《史记文献研究》,第168页。
    ③ 《三代世表》:“余读谍记”《高祖功臣候者年表》:“余读高祖侯功臣”《惠景间侯者年表》:“太史公读列封”学者门多认为“谍记”、“高祖功臣”(即《功令》)、“列封”,是司马迁参考的相关书籍材料,见张大可《史记文献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169页。
    ④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159页。
    ⑤ 《汉书·陆贾传》,第2111页。
    ① 见《汉书·陆贾传》,第2113页。
    ② 《史记》,第2705页。
    ③ 《四库提要总目》有三条理由:1,“《汉书·司马迁传》称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楚汉春秋》,张守节《正义》犹引之,今佚不可考。《战国策》取九十三事皆与今本合,惟是书(即《新语》)之文悉不见于《史记》。”2,“王充《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今本亦无无其文。”3,“又《榖梁传》至汉武帝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榖梁传》曰,时代尤相抵牾。其殆后人依托,非贾原本欤!”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一版,第771页。
    ④ 金德建从辑本《楚汉春秋》的内容与《史记》相关内容作比较,正与《史记·陆贾列传》“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相合。有一定的说服力。见《司马迁所见书考·楚汉春秋记事范围和性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第一版。
    ⑤ 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新语的流传和产生时代》,第319页。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2629页。
    ② 《史记·黥布列传》,第2606页。
    ③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於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第2751页。张释之在《本传》中,多次从具体事出发,言及秦亡的教训。
    ①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95页。
    ② 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2751—2752页。
    ③ 金德建先生认为:“《楚汉春秋》的亡佚时间,想来应当在南宋的时候。沈钦韩《汉书疏证》说:‘《隋志》九卷,《唐志》二十卷,《御览》引之,《经籍考》不载,盖亡于南宋。’沈氏的推断大致是合乎事实的。”《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2月第一版,第322页。
    ④ 《楚汉春秋》的辑本主要有(清)洪颐煊辑一卷,(清)茆泮林辑一卷(附疑义一卷)。洪颐煊据《史记》注、《文选》注、《艺文类聚》等采得约五十节。茆泮林所辑与洪颐煊大体相当,其中《韩信》、《英布》、《鲰生》、《项王在鸿门》、《董公遮说》等文与洪本稍异,又《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篇中“萆山”一节为洪本无,其余不过编次不同。
    ① 《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第5页。
    ① 《秦始皇本纪》,第230页。
    ② 《儒林列传》第3116—3117页。
    ③ 《陈丞相世家》第2059—2060页。
    ① 《樊郦滕灌列传·赞》,第2673页。
    ① 《淮阴侯列传》,第2612页。
    ① 《樊郦滕灌列传·赞》:“太史公曰:吾逋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余与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第2673页。
    ① 《史记·项羽本纪》,第338页。
    ② 《史记·项羽本纪》,第338页。
    ③ 《十三经注疏·礼记·乐记》,第1542页。
    ④ 《史记·秦本纪》,第219页。
    ① 《秦楚之际月表·序》,第759页。
    ② 《秦楚之际月表·序》,第759页。
    ① 顾颉刚大致推为汉文帝九年(公元前171),见《史林杂识初编》,第229页。
    ① 《史记·陈涉世家》,第1961页。
    ② 《史记·高祖本纪》,第391页。
    ③ 《史记·陈涉世家·赞》,第1964—1965页。
    ④ 《淮南子·兵略训》,第257页。
    ① 分别见《汉书·晁错传》,第2284、2296页。
    ② 《汉书·陈涉传》,第1795页。
    ① 六条分别见钟肇鹏编《古籍从残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六册,第539—546页,第七册,第165—193页。
    ② 《艺文类聚》卷69,50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11月第一版,第1207页。《太平御览》,卷710,51字,中华书局,1960年3月第一版,第3163页。二书无出入。
    ③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2626页。
    ④ 《战国策集注汇考》,第1751页。
    ① 《史记·黥布列传》,第2606页。
    ① 《图书集成·经籍典·史记部引》第三百七十二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影印。第71522页。
    ② 《图书集成·经籍典·史记部引》第三百七十二卷,第71523页。
    [1] (清)阮元刻 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版
    [2] (汉)司马迁 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3] (日)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影印1999年1月第1版
    [4] (汉)班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5] 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6] (清)马骕 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
    [7]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8] 刘向 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9] 范祥雍 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一版
    [10] 诸祖耿 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11] 缪文远 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9月第1版
    [12]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
    [13]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M].日知录集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14]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15] (清)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16] 徐元诰 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17] 程树德 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18] 谭戒甫 墨辩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6月第1版
    [19] 谭戒甫 公孙龙子刑名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8月第1版
    [20] 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21] (清)洪亮吉 春秋左传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一版
    [22] 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2月第1版
    [23] 黎翔凤 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24] 王利器 吕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1月第1版
    [25] 杨峻伯 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26] 黄辉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版
    [27] 王利器 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
    [28] 彭铎 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9月第1版
    [29] (清)陈立 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
    [30]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
    [31] 张松如 老子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7月第1版
    [32] 何宁 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
    [33] 石光瑛 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月第1版
    [34] 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35] 陈奇猷 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6] 陈奇猷 韩非子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7] 向宗鲁 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38] 汪荣宝 法言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3月第1版
    [39] (汉)赵晔 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0] 顾颉刚 刘起釪 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
    [41] 阎振益 钟夏 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
    [42] (清)孙希旦 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1版
    [43] 杨明照 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
    [44] 王明 抱朴子内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1版
    [45] (宋)郑樵 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1版
    [46] 黄怀信 鹖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版
    [47] 李定生 徐慧君 文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47] (清)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9] (民国)杨守敬 熊会贞疏 段熙仲点校 陈桥驿复校 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50] 王利器 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8月第1版
    [51] 苏舆 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1版
    [52] (清)赵翼 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53] 王树民 廿二史箚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版
    [54] (清)梁玉绳 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1版
    [55] 崔适 史记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第1版
    [56] 叶瑛 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3月第1版
    [57] (清)王念孙 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廿9月第1版
    [58] 缪文远 战国策考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版
    [59] 徐蜀主编 史记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0] 鲁实先 史记汇注考证驳议[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7月第1版
    [61] 吕思勉 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62] 张衍田 史记正义佚文辑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63] 程金造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3月第1版
    [64] 钱穆 先秦诸子纪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65] 蒋礼鸿 商君书指锥[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第1版
    [66] 陈梦家 尚书通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67] 杨宽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68] 张大可 史记文献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9] 张习礼 田珏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70] 韩兆琦 史记题评[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71] 张新科 史记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
    [72] 徐兴海主编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论著专题索隐[M].西安:陕人教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73] 钱钟书 管锥编(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
    [74] 李景星 四史评议[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第1版
    [75] (清)吴见思 史记论文[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
    [76] (美)汪荣祖 史传通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第1版
    [77] (美)王靖宇 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78] 杨义 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79] 王国维 王国维遗书(1-4)[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版
    [80] (清)永瑢 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81] 张玉春 史记版本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82] 顾颉刚 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1版
    [83] 白寿彝 史记新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
    [84] 陈直 史记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85]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86] 顾颉刚等 古史辨(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87] (清)崔述 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88]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3月第1版
    [89] 史记研究集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90] 王蘧常 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91] (宋)晁公武著 孙猛校证 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92] (宋)陈振孙著 徐小蛮、顾美华点校 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93] 朱东润 史记考索(外二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94] 陈桐生 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95] 王锦贵 中国传记体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96] 李致忠 三目类序释评[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97] (明)凌稚隆辑校(明)李光缙增补 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第一版
    [98] (汉)宋衷注 (清)孙冯翼集 世本[M].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一版
    [99] (汉)宋衷注 (清)雷学淇校辑 世本[M].(上、下,附考证) 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100] (汉)宋衷注 (清)张澍稡集补注世本[M].(5卷)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101] (汉)宋衷注 (清)茆泮林辑 世本[M].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102] 程世和 伟大人格的凝聚[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第一版
    [103] (唐)李泰等著 贺次君辑校 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月
    [104] 郑良树 战国策研究[M].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
    [105] 何晋 战国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06] 钱穆 中国史学名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9月北京第一版
    [107] 张震泽 孙膑兵法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一版
    [108] (台)傅绍杰 吴子今注今译[M].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5年4月初版
    [10g] 徐勇主编 先秦兵书佚文辑解[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10] 钟华 史记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4月第一版
    [111] 杨燕起、称可清、赖长杨编 历代名家评《史记》[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112] 陈桐生 《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113] 杨燕起 《史记》的学术成就[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114] 赵生群 《史记》文献学从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15] 赵生群 《史记》编撰学导论[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