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異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太平具國三年(978)李防等收集宋初以前的许多小說類作品而编纂了《太平庚記》。由於目前宋以前的古書原本大多數散失,所以不僅文晕家通遇《太平魔記》窥見宋以前的小說文學作品及其發展史,而且文献學家根據它復原佚文、校勘並辑補傅本。《太平廣記》可以說是一座能連接到宋初之前的小說類文献的珍貴的橘樑。
     十分可惜的是,《太平廣記》宋原本早已失傅,其原貌與目前通行本間自然而然就產生了许多燮異,形成了大量的異文。目前,各界學者们把底本爲谈刻本的中華書局本富作原材料使用,在這種情沉下,作者韶爲極有必要作異文研究。因此,本文以韓國所藏《太平廣記详節》舆谈刻本《太平廣記》爲核心材料,以其他版本及其相關的文献爲補助材料,封其所產生的異文進行探讨,探用文字學、詞彙學、文獻學、史學等相關學科的例證和知识來改正《太平廣記》通行本之误。
     爲了考释字詞問题,首先,在第一章說明相關理論背景,如異文定羲、《太平广記》的成害、源流等。尤其是封其成害、流傅、東傅方面有不少人曾進行了考述,本文在此基礎上造一步群细考察並作有掳的推测。本文所採用的版本中有二種文献藏在韓國,分別是《太平廣記群節》和《太平通載》。由於學者們封上述雨种文献知之甚少,因此第二章尊門介绍並封输其研究价值,同畴探封筆者新發现的《太平通载抄》。第三章至第五章著重考释《太平庚記》字詞具文,通過韓國藏雨种新版本,發现並改正《太平庚記》通行本中的訛誤。第三章考释《太平廣記詳節》與谈刻本間所產生的字的異文,著重考释由俗字而致误的訛字。雖然这些訛字經常出现在其他古籍中,早已爲許多學者探讨遇,但本文首次以《太平廣記》爲研究封象造行具文研究,其价值仍十分可觀。第四章考释雨种版本間所滋生的詞的異文,雕然詞的具文中有不少異文在文羲上皆通,但通遇個案研究能够考察詞形、詞羲的共時描写和歷時發展。而且,異文中出现口語詞,根據分析和害證追求《太平廣記》原貌,以口捂詞爲線索造行論證。不僅如此,还有些詞语结合辭害编纂造行探封。有的詞语《大祠典》未收,有的失收羲项,有的害證有誤、偏晚等。孩章根據實例,封辭害编纂提供一定帮助。第五章分爲史實、避諱、年號三類,利用字詞具文考察文化史。此三類在文化史上是十分重要的领域,尤其是在静多宋前的文献散佚的情況下,有些史實只能根据《太平廣記》考察。如果《太平廣記》記载有误,就直接影窖到史實,如人物名、地名、事件、時期等等。該章以字詞異文考察文化史,改正谈刻本之误,爲相關研究者提供新的信息。最後,本文後面附上《太平通载》收錄的《太平庚記詳箭》四十七篇佚文,把它们與谈刻本進行校勘,提供新的材料。
In the third year of Taiping Xingguo in North Song Dynasty, Li Fang and some other scholars collected lots of novels and relevant works before Song Dynasty and edited them into a book named Taiping Guangji. Because almost of the original copies before Song Dynasty had already disappeared, writers could read the novels before Song Dynasty and learnt their history through Taiping Guangji while philologists could restore the disappeared works and emended classics.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 original Song edition of Taiping Guangji had already disappeared. So many differences appeared between its original edition and the popular edition at present and formed lots of variant readings. At present, scholars used the edition published by Zhonghua Press whose original text was the edition block-printed by Tan Kai as original language materials.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author felt it an emergency to research the variant readings of Taiping Guangji. Thus this dissertation took Taiping Guangji Xiangjie which was stored in Korea and Tan Kai's block-printed edition as the core materials and other edition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as assisting material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variant reading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pplied lots of examples and theories involving philology, lexicon, historical science and other relevant subjects to emend the incorrect characters and words appearing in the popular edition.
     In order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issue of characters and words, we set fort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variant readings, the birth of the book Taiping Guangji, its source and course and so forth, especially its form, spreading. Many scholars have focused these points before. This dissertation made further inspection on these points based on the former mentioned results and made some prospective. About the applied materials, two of them were stored in Korea. They are Taiping Guangji Xiangjie and Taiping Tongzai. Since few scholars knew the two literatures mentioned above, the author specially introduced them and discussed their researching value in Chapter Two and introduced the material The Copy of Taiping Tongzai newly found by the author. In Chapter Three to Five, we focused on the variant readings of Taiping Guangji. Through these variant readings, people acknowledged Taiping Guangji again from a completely new angle and we could also correct some errors in it.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variant readings about characters between Taiping Guangji Xiangjie and the version block-printed by Tan Kai, mainly discussed some wrong characters coming from their secular forms. Though these ill-written forms often appeared in other classics and many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them, taking Taiping Guangji as its observing objective for the first time is still valuable. As for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variant readings about words between the two mentioned editions. Although most word variant readings actually have the same meaning, we could still reveal the synchronic description and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words by case study. Lots of colloquial words appeared in the variant readings.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and examples, we could restor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aiping Guangji to some extent. Besides, we tried to discuss some words comparing to dictionaries. Hanyu Da Cidian did not adopt some words that existed in Taiping Guangji. Also, some word senses were not completely included in Hanyu Da Cidian. Apart from that, Hanyu Da Cidian used wrong or apparently late example sentences. This chapter provided some clues for the edition of dictionaries. In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divided the variant readings into three types:historical facts, taboos and reign titles. Then he applied the variant readings about characters and words to do researches on cultural history. The above mentioned are important fields in cultural histor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most original copies of various literatures before Song Dynasty have already lost, we have to verify some history facts according to Taiping Guangji. If the records of Taiping Guangji were incorrect, it would affect our judgments about relevant history facts, such as names of people, place names, facts and time. We corrected some mistakes in the popular version of Taiping Guangji according to Taiping Guangji Xiangjie and relevant records on history, providing some new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 Finally, the author gave an appendix including the47passages lost in Taiping Guangji Xiangjie but still existed in Taiping Tongzai so as to offer new materials for the emendation of Taiping Guangji among the version block-printed by Tan Kai and other different versions.
引文
①谈刻本前面有《引用害目》,其數量爲三四三種。但其中《妖乱志》、《河洛記》二害重復出现,應该爲三四一種;《四库全害總目提要》,有三四五種;鲁迅《中國小說史略》指出:“《廣記》探摭宏富,用害至三百四十四種。”;鄧嗣禹《(太平庚記)引得》序文指出:“有書目所有而害中無者十五种,有書目所無而書中實引者,约百四十七種,合而計之,现存《太平廣記》引用之書,寅有四百七十五種。”;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误》認爲:“凡四百七十六種。”;盧锦堂《(太平廣記)引書考》指出:“合計四百一十八種……所谓四百一十八種,固未必即《廣記》原来引書種數也。”;秦川《中國古代文言小說总集研究》說:“本人以中華书局點校本爲统計封象,统計數字爲497鍾。”如此,学者佣封其害目卷數都有不同看法,因此筆者以较爲包括性的說法稱之爲“四百多種”。
    ②鲁迅《破(唐人說薈>》,载《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八卷页108。
    ③目前各種拍賣舍上偶雨出现《廣記》,主要焉谈刻本。2003年12月15日,上海國隙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主辦的 “2003秋季藝衍品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埸上出现了《廣記》残本(编號爲0084),根據介绍内容,宋刻本、黄麻纸10页,尺寸不一。雖然綱站上提供圖片(圖片编號:art23380084),但根據筆者考察,其圖片不是《廣記》至於此真相有必要调查,如果說,此文献真是《廣記》宋刻本,那我佣有希望有一天能見到宋刻本了。(参考http://auction.artron.net/showpic.php?picid=art23380084)孩文献也見於其他网站上,不過没有提供圖片。(参考http://pm.findart.com.cn/69425-pm.html)
    ①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中苹害局,2004年,页14-15。
    ②同上,页39。
    ③關於“域外漢籍”名稱和概念,在国内外學者之間有争输不休。南京大学域外漢籍研究所所畏張伯偉先生曾封它作了如下定羲:“存在於中國之外或域外人士用漢文(主要是漢文)撰窟的各類典籍。具髓地說,可以包括三個方面,即:一、歷史上與外人士用漢文害窟的典籍,這些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琉球、越南、馬來半岛等地的知识人,以及17世纪以来欧美的傅教士;二、中國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比如大量现存的中國古籍的和刻本、朝鲜本、越南本等以及許多域外人士封中國古籍的選本、注本和評本;三、流失在域外的中國古籍,比如大量的敦煌文 献,《永樂大典》残本以及其他各種典籍。”(参見張伯偉《域外漢籍研究(筆談)——佃崭新的學術镇域》,《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筆者認爲,不能将第一颊與第二、三類相提並論。因爲古代中國周邊國家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表達害面语。中國與周邊國家,如日本、越南和韓國等地以人際交往和各種文献爲橘樑,使用漢字而吸收了大量的漢文化,形成了漢字文化圈。但我们不能說周边國家的文化性並不是漢文化完全一致,而能說漢文化在周边國家裡舆他們的固有文化融合在一起。再說,雖然張先生所說的“用古漢文撰窟的各種思想、屋史、文學、宗教、藝術等方面的典籍”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國家的共同點,但是這共同點不能都屬於“域外漢籍”。就語羲而言,我们可以把“域外漢籍”一詞可分成“域外”和“漢籍”分析。“域外”一詞蕴涵着“以中國爲中心”的概念,即從中國主體的角度看,其周追國家屬於“域外”:“漢籍”是以漢字、漢文的形式構成的害籍。筆者封後者“漢籍”的想法毫無疑問,但封前者“域外”的觀念有疑點。如果從中國主體的角度看,其周遇國家就属於“域外”,相反而言,如果從日本或越南或韓國主體的角度看,“域外漢籍”就是现存於本國之外的漢文形式的害籍,即中國也舍屬於“域外”範國之内。因此,“域外漢籍”的定羲必要明確匾分,並此名稱也有必要改正。基於以上原因,本文所謂“域外漢籍”,只是指發现於國外的中國古籍以及與之相關的選本或不同版本。關於此問题,可参考陳正宏《域外漢籍及其版本鑒定概說》,《典籍舆文化》,2005年第1期;樸貞淑《關於中國“域外漢籍”定羲之我見》,《畏春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①参考張國風《韓國所藏(太平廣記祥節>的文献价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金畏焕、朴在渊、李來宗《(太平廣記詳節)研究》,《中國语文學論集》第29號,2004年;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廣記祥節>考输》,《國隙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页253-267。原载《(海外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國際学術研封舍输文集》,2011年,页71-80。
    ②《蕃中六畜》、《耶孤兄》、《胡王》、《王陟》、《侯泳》
    ③筆者曾與張國風先生以電子郵箱聯系過,從他那裹聽到《(太平廣記)會校》即将出版的消息。當筆者幾乎寫成了論文初稿時傅来喜讯,張國風先生在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太平廣記)舍校》。雖然此害是校勘記,文中没有考释正誤字,但它爲本文提供了一定参考。
    ④景盛轩《(大般涅槃經>異文研究》,巴蜀害社,2009年,页81
    ⑤張涌泉《漢捂俗字研究》(增訂本),商務印害馆,2010年,页206。
    ①郭在贻《(太平癀記)詞語考释》,《郭在贻文集》,中華害局,2002年,第一册页141。
    ②張国風《(太平廣记>版本考述》,中華書局,2004年,页14-15和页398。
    ③①指音樂中能獨发和表现人們不同感情的不同音價或調式。②凡同一書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害記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異,包括通假字和異體字,都稱昊文。③指不同的版本和經說。④不同的文字。《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 典出版社,1990年,第七册页1343。
    ①同上。
    ②朱承平《異文類捂料的鑒别與應用》,嶽麓書社,2005年,页235。
    ①邊星燥《論異文在训詁中的作用》,《浙江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②吴新楚《(周易)異文校証》,廣束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5-6。
    ③真大成《魏晋南北朝史書詞语論考》,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页54。
    ④轉引自蘇桀《(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鲁書社,2006年,页18。原载於黄沛榮《古籍異文析输》,(台灣)《漢學研究》,1991年第2期。
    ⑤程燕《(詩經)具文辑考》,安微大學出版社,2010年,页1。
    (?)景盛轩《<大般涅槃經>異文研究》,巴蜀書社,2009年,页4。
    ①錢鍾害《管錐编》,中華書局,1979年,第二册頁639。
    ②牛景麗《(太平廣記>的傅播舆影響》,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页3。
    ③根據李防《太平廣記表》和宋王應麟《玉海》卷五四的記载,我們可以看出,開始编纂時有14人参舆;最後有13人参與。《太平廣纪表》上只記载13人,分别爲:呂文仲、吴淑、隙鄂、趟隣幾、董淳、王克貞、張洎、宋白、徐鉉、湯悦、李穆、扈蒙、李昉。其中趟隣幾、董涥、王克正(貞)3人一阴始並未参與而中途参與;李克勤、徐用賓、舒雅、阮思道4人是開始参舆而中途退出。目前很多人用“李防等13人”說法是指《廣記》编纂人,但是準確地說,参加编纂《廣记》的人數共有17人。
    ①聶崇歧《(太平御覽)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6。
    ②關於崇文抑武之策,隙峰先生《武士的悲哀》一害群细敘述,《自序》說:“自公元960年,‘隙橘兵燮’之後,宋太祖君臣爲掃除五代乱局,防範以往武夫跋扈、悍将兵燮的惨劇重演,於是强調内部秩序的建設。宋太宗雨次北伐失敗後,進一步眼光向内,放棄了封外征戰。由此宋家王朝逐渐告别漢唐之路,蒋身確立了重内轻外的理念,将武力與军功壓缩於狭小的空間之内,把‘崇文’的大旗不断高揚。随着宋朝主流意識依照惯性趨向的放射,中原大地遂染上了濃厚的文治色彩。”陳峰《武士的悲哀》,人民出版社,2011年,页1。
    ③張國風《(太平廣記)在雨宋的流傅》,《文献》,2002年第4期。
    ④牛景麗《<太平廣記)的傅播舆影響》,2008年,南開大學出版社,页42-90。
    ①張國風《<太平廣記>在雨宋的流傅》,《文献》,2002年第4期。張先生說:“宋景文公即宋祁。宋祁生於公元998年,即仁宗登基之年。其‘幼時’即仁宗前期。宋祁在仁宗前期已经能讀到《太平庚記》。”張先生不小心将真宗(998-1022年)寫成仁宗(1023-1063年),在此改正。
    ②牛景麗《(太平廣纪>的傅播與影馨》,2008年,南阴大學出版社,页44。文中說:“封照二文来看,文字幾乎完全相同而前者(景文公《雞跖集》)爲少,似出於後者(晁裙之《雞肋集》)。又,南宋胡仔《焦隐叢括》前集卷二十一引《雞肋集》此條;桑世昌《蘭亭考》引與《雞肋集》同,云出‘晁補之题記’;施宿等撰《會稽志》卷一○六亦引舆《雞肋集》同,亦云‘晁無咎跋蘭亭記”。再者,《雞跖集》、《雞肋集》害名又极相似。”
    ③轉引自易朝志《晁補之年谱簡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3期。
    ④《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儀檀·丧服》:“子幼。”郸玄注:“謂年十五以下。”
    ⑤牛景麗《<太平康記)的傅播舆影馨》,2008年,南阴大學出版社,頁44-45。
    ①晁端友是宋代诗人,其詩爲蘇軾所稱赏。《蘇轼文集》卷一○《晁君成诗集引》:“君之詩清厚静深,如其爲人,而每篇辄出新意奇捂,宜爲人所共爱,其势非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晁補之與黄庭堅、張耒、秦觀被稱爲蘇門四孕士。《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堅傅》:“(黄庭堅)與眼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轼門,天下稱爲四學士。”
    ②《文渊閣四库全害》本,集部·別集類。
    ③上限时期的曆史就载爲:《高麗史》卷一○《宣宗》“宣宗七年(1090)”條:“宋赐《文苑英華》集。”
    ;《高麗史》卷一一《肅宗》“肅宗六年(1101)”條:丙申,王嘏、吴延寵還自宋,帝赐王《太平御覽》一千卷。”下限時期的曆史記载爲:《高麗史》卷七一《翰林別曲》:“《唐漢害》、《莊老子》、《韓柳文集》、《李杜集》、《蔺臺集》、《白樂天集》、《毛詩》、《尚書》、《周易》、《春秋》、《周戴禮記》云云俚語,《太平廣記》四百餘卷,偉歷覽景何如?”《翰林别曲》裂作於高麗高宗三年前後,1216年前後)祥見金鉉能《韓中小說說括比较研究——以(太平廣記>的影響爲主》,一志社,1976年,页39-41;閔寬束《中國古典小說在韓國之傅播》,學林出版社,1998年,页243-244。
    ④趟维國先生韶爲:“根據《高麗史》统計,熙宁五年以前宋朝商人到高麗经商的人微乎其微,可見熙事五年以前商人以害籍牟利的可能性幾乎没有。因此,我們可以推断,《太平廣記》傅入高麗的最早時間當爲熙宁五年(1072),也許是朴寅亮摘带此害歸國,……朴寅亮在高麗王文宗三十四年(宋元豐三年)三月出使宋朝前刚刚閱讀到《太平廣記》,其害傅入韓國的時間最遲当在元豐三年(1080)。”趟维國《<太平廣記)傅入韓國畴間考》,《中國典籍舆文化》,2002年第2期。
    ①《笑林》此引用書名在谈刻本《太平廣記》記载爲《笑语》,而明沈與文野竹齋钞本、《太平廣記祥節》却記载爲《笑林》,估計谈刻本有误。需要說明的是,《笑林》一書自三國以來有四種同名文本,分别有三國邯鄲淳《笑林》、西晋陸雲《笑林》、唐何自然《笑林》、五代楊名高《笑林》。張维國先生根據《鄰夫》中五言绝句的出现判断《太平廣記》所引的《鄰夫》應是唐人作品,不可能出自邯鄲淳、陸云的《笑林》,而應该出自晚唐何子然或五代南塘人杨明高的《笑林》。詳見赵维國《<太平廣纪>传入韓國時間考》,《中國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2期。
    ②详見赵维國《“赵元老”實爲“赵元考”——<澠水燕谈錄>刊刻訛误一例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4期。
    ③《新唐书》卷五九《艺文三》:“邯郸淳《笑林》三卷”(页1539);“何子然《笑林》三卷”(页1543)《郡齋读書志》卷一三《小說類》:“《说神集》二卷:右不题撰人。記滑稽之說。唐有邯鄲淳《笑林》,此其類也。”《崇文總目》卷三:“《笑林》三卷,原释,何子然撰;《笑林》三卷,原釋,路氏撰。”
    ④参考楊渭生《宋麗关係史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筆者参考了该書中的《宋麗使節表》(页190-218)和《宋商至高麗活动一覽表》(页269-279)。
    ⑤名爲《笑林集說》的文献现藏在韓國幾家圖书館,如高麗大學圖书館、东國大學圖书馆、嶺南大學國书馆等。此證明《笑林》文献之東传。
    ①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廣记詳節)新研》,载《域外漢籍叢考》,中華害局,2007年,頁70。
    ②参見許具植《羲天的<圆宗文類)和廓心的集解》,《害志學報》第5辑,1991年;朴鎔辰《大覺國师羲天研究》,國民大学校大學院博士旱位输文,2004年;崔鳳春《(圆宗文類)编纂畴間考》,《中斡人文科學研究會》第4辑,1999年。
    ①转引自金畏焕、朴在渊、李来宗《(太平廣記祥箭>研究》,《中國捂文學输集》第29號,2004年。此原文可見於“斡國金石文总合影響信息體统”綱站(http://gsm.nricp.go.kr/_third/user/viewer/viewer01.jsp?ksmno =3250).
    ②此文亦見於朝鲜畴代编撰的《樂章歌詞》(成書於15世記中葉),《樂章歌詞》由於是在訓民正音创製後编撰的害籍,書中則出现古代韓捂,但是《高麗史》是之前的書籍,則用“云云俚语”代替韓語部分。
    ③金畏焕、朴在渊、李来宗《(太平廣記群節>研究》,《中圃语文學输集》第29號,2004年。
    ④《朝鲜王朝實錄》卷九二《世宗實錄》“世宗二三年(1441)五月”條:“醫官啓:‘按《大全本草》云:霹靂缄,無毒。主大驚失心,恍惚不識人並下淋,磨服亦煮服……《太平廣記》云:每大雷雨後,多於野中得楔石,謂之雷公墨。扣之鎗然,光瑩如漆。又於霹靂處,或土木中得楔如斧者,謂之霹靂楔。小兄佩带,皆辟驚邪;孕妇磨服,爲催生藥,必驗。’”在儒家爲國家理念的朝鲜時代,醫官向王啟奏時引用了小說類的《廣記》,這證明孩害當畴相富普遍被阴讀。甚至朝鲜王亦言及它,如《朝鲜王朝實錄》卷二七《世祖實錄》“世祖八年(1462)正月”條:“上舆中宫御仁正殿,王世子舆宗、親宰框進豐呈。上谓梁誠之曰:‘卿知《太平庚記》?其語《庚記》中之言。誠之啓:‘昔唐宰相蘇環、李嶠二兄皆童年,中宗召置於前,赐舆甚厚,因语曰:‘耳讀書何事最好?’環子頲曰:‘惟木從绳則正,後從諫則声。’嶠子曰: ‘斮朝涉之腔,剖贤人之心。’中宗曰:‘蘇環有子,李嶠無兄。’’上笑曰:‘卿可謂因事勸戒者也。’”;柳萝寅(1559-1623)《於于野谈》卷三:“余每奇其句,後得《太平廣記》于中原……我國文章之士,皆攻《太平廣記》”;李植(1584-1647)《澤堂集》卷一五《散錄》:“《太平廣記》之類,間有男女之風謠。尚可觀,探其他黄恠之說,聊以破閑止睡……”
    ①目前《太平庚記諺解本》有雨種版本,一種是覓南本(全五卷五册,收缘一雨七篇作品);一种是樂善齐本(全九卷九册,收錄二六八篇作品)。根據韓國學者的研究,從所記载的詞彙来看,觅南本比樂善齊本早一些。這雨種版本是從某種同一諺解原本分别寫出來的,即其底本是同一的。可参考金一根《太平廣記諺解本》,《國語國文學》第17號,1957年;金鉉能《(太平廣記諺解本)考》,《文湖》第6·7辑,1971年;金畏焕、朴在渊《封於延世大所藏本(太平廣記>卷之二》,《東方學志》第121辑,2003年。
    ②由於其底本、翻譯者、翻挥時期及轉寫者、轉寫峙期等都不祥,致使學者們有不同意見。金一根先生認爲諺解年代推定爲肅宗在位(1674-1720)以前。金一根《太平廣记諺解本》,《國语國文學》第17號,1957年;丁奎福先生把其《諺解本》原本刊行畴期推定爲朝鲜明宗二十一年後至宣祖年間(1566-1608)。丁奎福《給辑國小說的中國小說之影響》,《亚细亚研究》第70號,1983年:金鉉能先生認爲其底本爲谈刻本,把諺解年代推定爲宣祖年國(1567-1608)。金鉉能《韓中小說說話比较研究——以(太平廣記>的影響爲主》,一志社,1976年,页64;金畏焕、朴在渊二位把其谚解畴期推定爲朝鲜明宗在位畴期(1545-1567)前後,其底本爲南宋刻本《廣記》。金畏焕、朴在渊《延世大所藏<太平庚记諺解本)》,學古房,2003年,页8。
    ③盛莉《(太平庚記>仙類小說類目及其编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页274-311。
    ④张伯偉《朝鲜畴代書目叢刊》(全九册),中華害局,2004年,第一册页246和第二册页896。根據《朝鲜畴代書目装刊》的索引(第九册)記载,除了《奎章總目》和《寶文閣册目錄》以外,還見於《考事撮要》二处,但此二處的《廣記》是指《詳節》(参考第二章第二節《太平广記詳箭》)。《朝鲜畴代書目叢刊》分成四辑收錄了二十六种:第一輯爲王室害目,有《奎章總目》、《内阁访書绿》、《西库藏害》、《大畜觀書目》、《隆文樓書目》、《寶文閣册目绿》、《群害標記》、《撵文院奉安總绿》、《書香閣奉安總目》、《承華樓害目》十種:第二辑爲地方害目,有《考事撮要·書册市準·册板目绿·書册印纸數》、《慶尚道册板》、《褚道册板绿》、《完營册
    ①雅丹文库是個人所藏處,不能随便去閱览文献。筆者曾與雅丹文庫工作人具聯系問問遇其版本情沉,但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封該版本有必要進行考察。
    ②舆《廣記》相關内容早見於金臺俊《朝鲜小說史》,清進齊馆,1933年。
    ①《關於<王郎返魂傅>形成的考察》,《國語國文學》第51號,1971年;《見於<太平广记>的神仙考》,《國語國文學》第52號,1971年;《<太平廣记諺解本)考》,《文湖》第6·7合輯,1971年;《<螺中美好說話>形成考》,《國语國文學》第55至第57合併號,1972年;《蛟山的南宫先生傅研究》,《國文学論集》第5-6合辑,1972年;《(許生傅>的所谓時事三難研究》,《國捂國文學》第58至60合併號,1972年等等。
    ②張先生與《廣記》相關論文如下:《中華害局本(太平廣记)辑補》,《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1期;《(太平廣記)褚本总目绿異同》,《北京圖書馆刊》,1994年第1、2期;《試输(太平廣記)的版本演燮》,《文献》,1994年第4期;《(太平魔记)隙校本的价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文渊閣四库本(太平廣記)底本考索》,《社會科學戟線》,1995年第3期;《(太平廣記)隙鳣校宋本異文辑選》,《北京圖書馆刊》,1995年第3、4期;《<太平廣記)佚文兩則》,《蘇州鐵道师範學院學報》 (社科版),1995年第4期;《<太平廣記>引書浅談》,《文史知识》,1995年第8期;《<太平廣記>宋本原貌考》,《中華文史論叢》第5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太平广記>在两宋的流传》,《文獻》,2002年第4期;《韓國所藏<太平廣纪详節>的文献價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張先生在以上多篇論文爲基礎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太平廣記>版本考述》。
    ①張華娟《<太平廣记>研究》,山东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页40-49。
    ②牛景麗《<太平廣記>传播與影響》,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页69-79。
    ③盛莉《<太平廣记>仙类小說類目及其编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页274-311。
    ①在中國内现存《廣記》大致有13種版本,依次爲:明谢少南有嘉堂抄本;明沈與文野竹齐抄本;谈恺刻本(第一種印本、第二种印本、第三種印本、第四种印本);明活字本;明許自昌刻本;清隙鳣校宋本;清孫潛校宋本;清黄晟槐蔭堂巾箱本;清文渊閣《四庫全害》本;清道光三讓睦記藏版本;民國扫葉山房石印本;民國《筆記小說大觀》本;文友堂據谈刻本影印本。
    ②参考張國風《試論(太平廣記)的版本演变》,《文献》,1994年第4期。
    ③王國良《上海圖書館明有嘉堂抄本<太平廣記)残卷考》,(台北)《害目季刊》四十四卷,2011年第4期。
    ①《漢武帝》、《徐福》、《月支使者》、《墨子》、《劉安》、《河上公》、《樂巴》、《左慈》、《壺公》《郭文》、《杜子春》、《畏老》、《裴諶》、《文廣通》、《焉周》、《李林甫》、《榻通幽》、《羅公速》《蓝采和》、《采藥民》、《元柳二公》、《十仙子》、《姚泓》。
    ②張國風先生推定爲“宋本或元本”。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中華害局,2004年,页21。
    ③程毅中《(太平廣记)幾种版本》,《社會科學战線》,1988年第3期。
    ①陈垣《校勘學释例》,中華書局,2006年,页129。
    ①李承召序,《太平廣记祥節》,學古房,2005年,第七册页6。
    ②朝鲜王朝以儒教定爲统治基板。但随着明代小說文學的发展和具盛,大量小說文献自然而然流入到斡國,引起了朝鲜士大夫的關注,進而貌自去中國购害。《太平清括》卷二:“朝鲜人最好害。凡使臣入贡限五十人,或舊典新書稗官小說在彼所缺者,日出於市中,各寫害目,逢人偏问,不惜重直购回,故彼國反有異齊藏本。”不僅如此,朝鲜文人自己也著述筆記,如《筆苑雜記》、《太平闲話滑稽傅》、《村谈解颐》、《青坡劇谈》、《慵齋叢話》等等爲其例。
    ③王國良先生的文章在中國首次收缘了此雨篇《詳節》序文。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魔記詳節)考输》《國隙漢學研究通讯》(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页256-257。原载《(海外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國隙學術研讨會输文集》,2011年,页73-74。在筆者幾乎完成本文初稿時,王先生已發表了包括此雨篇序文的文章,但爲了在此瞭解《廣纪》在韓國的影響及《詳節》情況,本文再次記载了此二篇序文。
    ①成伣《慵齋叢括》卷二:“富今門閥之盛,廣州李氏爲最,其次莫如我成氏。”参考韓國古典翻譯院的網站。(http://db. itkc. or. kr/index. jsp?bizName=KO&url=/itkcdb/text/nodeViewIframe. jsp?bizName=KO&seojiId=k c ko_h023&gunchaId=av002&muncheId=&finId=001&NodeId=&setid=2508145&Pos=0&TotalCount=1&searchUrl=ok)
    ②《朝鲜王朝實錄》卷一六九《成宗實錄》“成宗一五年(1484)八月”條:“成任字重卿,自號逸齋。昌宁人,知中樞府成任使念祖之子。正统戊午中司馬試;丁卯中文科。初屬承文院,未幾超拜承政院注書。景泰庚午,陞成均主薄。壬申,拜兵曹左郎。甲戊,陞集賢殿副校理。乙亥,遣吏曹正郎。”(第一○册,页618)
    ③據魚焦叔權《攷事撮要》的記载,慶尚道草溪和晋州二处刊行过《广記》。但韓國從未刊行過《廣記》,所記载的《廣記》應该是指《详節》。李仁荣先生《清芬室書目》“《详節》”條云:“《考事撮要》:‘草溪和晋州册板有《太平廣記》。’”(第八册,页4477)是其证。
    ④参考韓國古典翻譯院的綱站。(http://db.itkc.or.kr/index.jsp?bizName=KO&url=/itkcdb/text/nodeViewIfr ame.jsp?bizName=K0&seojiId=kc_ko_h023&gunchaId=av010&muncheId=&finId=001&NodeId=&setid=2506360&Pos=0 &TotalCount=1&searchUrl=ok)
    ⑤“金长焕教授處所藏的卷20-25”曾在朴在渊教授處,但是由於學術研究交流的缘故,朴教授赠送给金长焕教授。
    ①張伯偉《朝鲜時代書目叢刊》,中華書局,2004年,第八册页77。
    ②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廣記詳箭>新研》,载《域外漢籍叢考》,中華書局,2007年,页77。
    ③《朝鲜王朝寅錄》卷二八五《成宗實錄》“成宗二四年(1493)十二月”條:“弘文館副提學金諶等,上劄子曰:‘伏聞,顷者李克墩爲慶尚監司,李宗準爲都事時,将所刊《酉陽雜俎》、《唐宋詩括》、《遗山樂府及破閑》、《補閑集》、《太平通载》等書以献。’……吏曹判書李克墩来兽:‘《太平通载》、《補閑》等集,前監司畴已始開刊。’”;卷二六一《成宗實錄》“成宗二三年(1492)正月”條:“以李克墩爲崇政行慶尚道觀察使,鄭崇祖资憲户曹判害。”;卷二六二《成宗實錄》“成宗二三年(1492)二月”條:“慶尚道觀察使李可墩辭。”;卷二七四《成宗實錄》“成宗二四年(1493)二月”條:“以李可墩爲崇政廣原君。……李封资憲慶尚道觀察使。”
    ④李仁榮《(太平通载>残卷小考》,《震檀學報》第12辑,1940年;李來宗《(太平通载)一孜》,《大東漢文學》第6辑,1994年;張國風《韓國古籍(太平通载>、<训世評語>的文獻价值》,《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1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李來宗、朴在渊《太平通載》(影印本),學古房,2009年。2009年學古房出版的《太平通载》該害由於李来宗先生1994年输文以卷七至卷九(高麗大學晚松文庫所藏)和卷二八、卷二九、卷六五至卷六七(江陵船橘驻所藏)總残卷八卷爲研究封象,未提到卷一八至二一(藏害閣所藏),就在其序文中重新進行了现存一二卷的簡介。並该害後半部分附上以上李仁荣先生(1940)和李來宗先生(1994)的输文,其中将後者論文翻譯成中文版而刊载。
    ⑤成倪《慵齋叢話》卷一○:“伯氏文安公好學忘倦,嘗在集贤殿,抄錄《太平廣記》五百卷,约爲《详節》五十 卷,刊行於世。又聚諸害及《廣記祥節》,爲《太平通载》八十卷。”参考韓國古典翻譯院的网站。(http://db. itkc.or.kr/index.jsp?bizName=KO&url=/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bizName=KO&seojiId=kc_ko_h023&gu nchaId=av010&muncheId=&finId=001&NodeId=&setid=2506360&Pos=0&TotalCount=1&searchUrl=ok)
    ①李仁榮《(太平通载>残卷小考》,《震檀學報》第12辑,1940年。
    ②李來宗《<太平通载>一孜》,《大東漢文學》第6辑,1994年。
    ③李仁荣先生以《通载》卷六八至七○,卷九六至一百(残卷八卷,二册)爲研究封象1940年以《(太平通载)残卷小考》論名在《震檀學報》第12辑发表了文章。但他個人所藏害目《清芬室書目》(1944)“《太平通载》”條云:“《太平通载》残本十卷,三册。”(第八册页4475)其残本爲卷六八至七○、卷七二至七三、卷九六至一百。詳見張伯偉《朝鲜峙代書目叢刊》,中華書局,2004年,第八册页4475。
    ④李来宗、朴在渊先生《太平通载》序文(2009)中說现存一二卷有七○餘種引用書目。李來宗先生(1994)曾言及過引用書目,其數量爲七八卷。這是在未收缘藏書閣所藏四卷的八卷(高麗大学晚松文庫所藏三卷和江陵船桥庄所藏五卷)引用的害目數量上,包括李仁榮先生所看到的《太平通载》残卷八卷中现存本未出现的14種引用書目。(李仁榮先生所看到的残卷有45种引用害目,其中31種舆《太平通载》现存一二卷的引用書目重複,而14種未見於现存一二卷。)由於李仁榮先生所看到的八卷(卷六八至卷七○,卷九六至卷一百)现在失傅,本文不把它们包括在内。張國風先生(2005)說“引害61种。個別的篇目没有標明出處。”
    ⑤張國風先生(2005)韶爲《太平廣記》引用次數爲69次。李来宗、朴在渊二位先生由學古房2009年出版的《太平通载(影印本)》序文中說《太平庚纪》引用了71次。
    ①参考拙作《新發现的(太平通载抄)小考》,《中國语文學输集》第74號,2012年。
    ②“俊辨”的“辨”,《廣记》、《群節》皆作“辩”,即“俊辨”是“俊辯”之误。
    ③“器重”的“重”,《廣记》、《群箭》皆作“量”,即“器重”是“器量”之误。
    ④《通載》刊行於1492年,己亥年徒此以後至今共有八次,即1539年、1599年、1659年、1719年、1779年、1839年、1899年、1959年。筆者認爲其抄寫完成畴期爲1959年晨唇二月,其理由在於:一是所用扉页的纸似原是一種家谱,抄寫者将它折叠起来再使用。其文中記载著人们的生卒年,其中有位人士的出生日期爲“高宗壬寅十月十一日(1902年)”,即抄寫畴期是1902年之後的;另外,封面後面寫著“校外活勤日誌退谷國民學校”,退谷國民學校位於斡國江原道江陵市,建立於1942年4月1日,1990年3月1日降级爲其他學校的分校,即抄寫時期焉退谷國民學校建立(1942年)之後。我们由此不難推测,其抄寫完成畴期爲1959年晨曆二月。
    ①張國風《韓國所藏(太平廣记祥節)的文獻价值》,《文学遗產》,2002年第4期,页78-79。
    ②金畏焕、朴在渊、李来宗《(太平廣記详節)研究》,《中國藉文學输集》第29號,2004年。
    ③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廣记祥節)新研》,载《域外漢籍装考》,中華書局,2007年,页77-78。
    ④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廣記祥節>考論》,载《國際漢學研究通讯》(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页258。
    ⑤張圃風先生認爲现存《廣記》諸本所缺而唯見於《详節》的作品有八篇:《蕃中六畜》、《耶孤兄》、《胡王》、《王陟》、《李文礼》、《侯泳》、《陽雍》、《颜睿》。(張國風《韓國所藏(太平廣記祥節)的文献價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其中《李文禮》、《陽雍》分别兄於谈刻本卷二六○和二九二。《颜睿》雖然谈刻本有目燕文,但見於沈抄本;金畏焕、朴在渊、李來宗三位先生認爲唯見於《詳節》的佚文有作品六篇:《蕃中六畜》、《耶孤兄》、《胡王》、《王陟》、《侯泳》、《陳延美》。(金畏焕、朴在渊、李来宗《(太平廣記詳節)研究》,《中國捂文學输集》第29號,2004年)其中《隙延美》雖然中華害局本有目無文,並且中華本云:“卷首目缘有《隙延美》一條,谈氏初印本亚闕。”但是谈氏後印本有原文。
    ①張国風先生认爲此三篇作品記载在卷一四○,他說:“三條之内容皆爲‘邦國徵應’之事,所以不大可能歸入‘人臣咎徵’的卷一四二、一四三,只能在同爲‘邦國咎徵’的卷一四o、一四一中考虑。……但是,此三篇屬於卷一四一的可能性很小,因爲《太平廣記》卷一四○不但有探自《玉堂闲話》的《秦城芭蕉》、《睿陵僧》,尚有探自同爲王仁裕所撰之《王氏見聞缘》的《具聖觀》、《骆鸵杖》雨篇。以此推测,《蕃中六畜》、《耶孤兄》、《胡王》等三篇,正是现存《太平廣記》诸本卷一四○所遗。”(张國風《韓國所藏(太平廣記祥箭)的文献價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舆之相反,金程宇先生認爲此三篇作品應孩属於卷一四一,他說:“隙鳣校宋本所提供的宋本總目基本完整,但卷一四一不存,卷一四○亦残缺,僅存六篇(残目與正文褚本皆有),其中第五篇爲《汪鳳》,《祥節》亦選缘此篇,之後即爲三篇佚文(《蕃中六畜》、《耶孤兄》、《胡王》)。值得注意的是,孫校本在此六篇後列出了‘朱來岛’、‘赤虹’等十四個有目無文的篇名……而《群節》所存三篇佚文并不在此之列,因此可以肯定地說,這三篇佚文是不屬於宋本卷一四○的……隙校本卷一四○爲‘徵應六邦國咎徵’,卷一四二、一四三分别爲‘徵應八人臣咎徵’、‘徵應九人臣咎徵’。顯然,從内容上看,《詳節》所存三篇佚文出自於卷一四一的可能性最大,當爲‘徵應七邦國咎徵’。”(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庚記詳节)新研》,载《域外漢籍叢考》,中華害局,2007年,页80)
    ②蒲向明先生在《(玉堂阴話)抨注》一書中利用此三篇作品校勘和整理了《玉堂閑括》。参考蒲向明《玉堂閑括抨注》,中國社舍出版社,2007年,页332-341。
    ③转引金畏焕、朴在渊、李来宗《(太平廣記詳節>研究》,《中國语文學論集》第29號,2004年。
    ①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廣記祥節)考输》,《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页259-261。原载《(海外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舍输文集》,2011年。
    ①郭在贻《(太平廣記>詞語考释》,《郭在貽文集》,中華書局.2002年,第一册页141。
    ②张國風《韓國古籍(太平通载)、<训世评話)的文獻價值》,《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1辑)》,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③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廣記群節>新研》,《域外漢籍叢考》,中華害局,2007年,页76-77。
    ④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廣記祥節)考论》,《國際漢學研究通讯》(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页262-266。原载《(海外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國隙學術研讨會論文集》,2011年。
    ①嚴一萍校缘《(太平廣記)校勘纪》,藝文印書館,1970年,页97。
    ①陸宗達、王宁《训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86。
    ②隙荆畏《漢捂異文字典》(前言),廈門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張涌泉《漢语俗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页61-62。
    ①王引之曾關注過颊化现象,《經羲述聞》卷三二《通說下》:“經典之字,多有因上下文而误寫偏旁者……本有偏旁而誤易之者……本無偏旁而误加之者。”張涌泉先生(2010:63)封此锐:“人們害寫的時候,因受上下文或其他因素的影響,給本没有偏旁的字加上偏旁,或者将偏旁燮成舆上下文或其他字一致,這就是文字學上所謂的颊化。”類化现象主要发生在雙音節詞之間,有些學者認爲這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裘锡圭先生(1988:235)說:“使用漢字的人往往喜歡把記缘雙音節詞的文字改成具有同檬的偏旁。這也就是說,他们希望記錄一個變音節詞的雨個字之間具有明顯的形式上的聯繫。”筆者認爲這種偏旁類化现象不是訛化,除心理因素外,還與“修辭因素”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一般所謂修辞,是提高捂言表连效果的规律规則。人們運用各種表现方式,使自己所用的捂言表達得鲜明而生勤有力。裘先生上面所說的“人们喜歡並希望把一個雙音節詞的字改成具有同檬的偏旁後,使它们有着明顯的聯繁”的原因就是人们都有“一種藝術性的心理因素”想使所寫的文字既更好看又更生勤有力。我們把遣種心理因素稱爲“修辭因素”。王希桀先生(2007:11)認爲:“(修辞格是)爲了提高捂言的表達效果而有意識地偏離語言和语用常规之後,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特定模式。”偏旁類化正好属於應用於造詞方式的“修辭格”。目前修辭學主要與语法學、詞彙學、语音學等連接進行研究。筆者希望,此小小的淺見變成線索,有意者可以從修辟學的角度來考察異體字(俗字),進而把修辭學應用於文字學方面了。
    ②蘇桀《(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鲁害社,2006年,页85-86。
    ③《漢语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八册頁514。
    ①本文把俗字包括在異髓字研究範圍内。一般認为,俗字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範的字,張涌泉先生(2010:6)认爲“凡是區別於正字的昊髓字,都可以認爲是俗字。”程燕先生(2010:3)换個角度来指出“匾別於正字而言的一種通俗字髓,即異髓字的一种。”雖然異體字和俗字亚不是完全相同,但我們在廣泛性的概念上将俗字包括在異體字内。
    ②張涌泉《漢子俗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页7-8。
    ①谢抄本“方”字右旁還记载着“万”字,是後人據黄刻本校勘。
    ②敦煌出土文献是俗字研究的代表性文献。《敦煌俗字典》收錄了多种俗字,值得参考。爲了方便寻求訛字產生的原因,本章提供與每例相關的《敦煌俗字典》條目的頁码。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①《大詞典》引的害證爲:清和邦额《夜譚随缘·阿稚》:“侍女六七人扶阿徲,紅巾覆面,锦衣繡裳,一湧而入。桩奩随之以造,光彩耀目,填塞草堂。”清支機生《珠江名花小傅》卷三:“队榻偏飾金犀,光彩耀目。”《漢語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第二册页229。
    ②《祥節》此句中有雨處空闕,其他版本及其相關文献无此空闕,應是《詳節》有误。
    ③《幽怪錄》害名的“幽”字是宋人避趟宋始主“玄朗”名諱改的。
    ④方一新《(異苑)詞藉校释琐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1期。
    ①謝抄本“目”字右旁還記载着“因”字,是後人據黄刻本校勘。
    ②沈抄本闕“子。遶池設六七铺,制造煎餅及糰子。召小兄掷瓦碟,擎其”二十二字。
    ①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释》,中苹書局,2010年,页129。
    ②《雲笈七籖》卷一○九引《淮南王八公》篇,《云笈七籖》经遇修改後節略引之,但文中云:“淮南王劉安,高皇帝之孫。好儒學、萬技,作《内書》二十一篇。”
    ③《霎笈七籖》卷一○九引《欒巴》篇,《霎笈七籖》經遇修改後節略引之,但文中云:“故噀酒爲雨以滅之。”
    ①吴文治《柳宗元诗文十九种善本異文匯缘》,黄山書社,2004年,页628-629。
    ①張國風《(太平廣記)會校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頁3566。
    《漢語大詞典》,漢捂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第一○册頁16。
    ①《通载》“王”作“五”,有误。本例據谈刻本、沈抄本改作“王”。
    ②《祥節》原作“字若符了,篆不可識。”有误,现據谈刻本、沈抄本改作“字若符了,篆不可識。”
    ③謝抄本寫得不清楚,或“何”字,或“阿”字,不甚確定。依筆者看,擬應焉“阿”字。
    ④“瑕”下原有“倒”字,《祥節》、沈抄本、孫校本、隙校本此處无“倒”字。中華本據沈抄本、隙校本刪。
    ⑤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页1。
    ①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释》,中華害局,2010年,页127。
    ②張國風《(太平廣記)會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页246。
    ①張國風舍校《(太平廣記)舍校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页963。
    ②蒲向明《(玉堂閑話)評注》,中國社舍出版社,2007年,页61。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92。
    ①吴文治《柳宗元诗文十九種善本異文匯錄》,黄山害社,2004年,页276。
    ②谢抄本有後人修改的痕跻。原字爲“洞”,改爲“湘”字。
    ①張國風會校《(太平廣纪)舍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页1239。
    ②嚴一萍校缘《(太平廣記)校勘記》,艺文印書馆,1970年,页411。
    ③谢抄本“進”字右旁還记载着“逼”字,是後人據黄刻本校勘。
    ①《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八册页1243。
    ①《祥節》“届”作“戒”,文羲上不通,疑是通假字。本例據谈刻本改作“届”。需要說明的是,沈抄本、孫校本和《唐闕史》與《祥節》同,皆作“戒”。疑是《魔記》编纂者首次所寫的通假字,後褚本都從之。封此有必要造一步考察。
    ②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舍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页3751。
    ③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頁106-107。
    ①《全唐詩》“秉”小注云:“一作‘稟’。”
    ①沈抄本“漢”作“嘆”,即“六合茫茫悲嘆土”。
    ①漢语的歷史分期是一個至今仍有不同意見的問题。封近代漢语的分期,目前一般韶爲:上限大致定在晚唐五代,下限大致定在清代中期。方一新师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把近代漢捂内部(從晚唐五代至清初)劃分爲三個畴期:早期爲晚唐五代至北宋;中期爲南宋、金至元代;晚期爲明代至清初。参見方一新《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商務印害館,2010年,页10-19。
    ②有些學者研究中古漢語畴涉及到《廣記》中的祠語:蒋禮鸿先生在考释敦煌變文時参照引用了《廣记》。(蒋禮鸿《敦煌燮文字羲通释》,载《蒋禮鸿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范崇高先生以《廣記》中的唐人小說爲材料,從漢语詞彙史的角度封連绵詞進行了描寫。(范崇高《試論唐人小說中的連绵詞》,自贡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孕報,1999年第4期);劉傅鴻先生以《廣記》所引用的《酉陽杂俎》的語詞爲研究封象造行了考释。(到傅鴻《<酉陽雜俎)語詞训释》,南京师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③周俊勋《中古漢语詞彙研究綱要》,巴蜀害社,2009年,页98。周先生文中封構詞法和造詞法引用葛本倦先生的說法認爲:“構詞法指由捂素構成詞的法則,是封既成詞的结構作語法分析,說明詞内部结構中捂素的组合方式。封罩纯祠、派生詞、夜合詞等结構颊型作分析,就屬於構詞法。造詞法指新詞形成的方法,是解决一個詞從无到有的問题。”
    ①蒋绍愚《古漢语詞彙綱要》,商務印害馆,2007年,页262。
    ②朱承平《異文颊語料的鑒别與應用》,嶽麓書社,2005年,页1。
    ③詳見王霎路《中古漢語詞彙史》,商務印害館,2010年,页99-104。
    ④周俊勋先生曾用前人所做的统計封複合詞構成比例重新作遇统計,以中古漢藉文献《输衡》(程湘清稠查)《論衡》(胡敕瑞调查)、束漢佛典、《颜氏家訓》、《世說新语》、魏晋南北朝志怪小锐爲封象。其中並列式複合詞的比例分别爲61.04%、67.55%、67.08%、62.36%、43.56%、51.51%,與其他结構,如偏正式、述寅式、述補式、主謂式比例相比,很顯然,估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参考周俊勋《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綱要》,巴蜀害社,2009年,页124-125。
    ①谢抄本作“刄”,是“刃”的俗字。而谈刻本作“办”,《說文·刃部》:“刅,傷也。”段玉裁注:“凡毅伤必以刃。”“刅”從“刃”,而且“刅”“刃”字形形近,二者古時以“刀劍類利器”羲通用。《全宋诗》卷二一六二睦遊《予年十六始澈葉晦叔於西湖上後二十七年訪其遗文略無在者乃赋此詩》:“曹霸揮毫空万馬,庖丁投刅解千牛。”《正字通·刀部》:“乃,雨刃刀也。”《廣記》此篇有:“然得道之人,舆道氣混合,壹可以世俗兵刃水火害於我哉!”谈刻本“刃”作“办”,《詳節》、沈抄本作“刄”。此例是其證。
    ②如《御覽》卷一八六《居處部一四·厕》:“襄子入廁,心勤,执問塗廁之刑人,豫讓内持刃兵。”《喻世 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趟异》:“须臾之間,只見風伯招風,雨師降雨……天将神兵,各持刃兵,一畴齊集。”同羲並列詞往往以同素逆序结構成詞,但有峙二者中只有一條詞成詞,另個爲人们所不常用而淘汰。“刃兵”就屬於後者。
    ①《大詞典》“庭庶”條的例證中有《甘澤謠·红線》此例:“見中军士卒步於庭廡,傅呼風生。”
    ①《漢语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一册页1296。
    ②谢抄本“统”與“十”間右旁有“镇”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③《廣记》諸版本封《杜子春》出處作《續玄怪錄》。舍校本則作“出《玄怪錄》”,云:“原作《續玄怪缘》误。見於今本《玄怪錄》卷一。《類說》卷——《幽怪缘》、《歲畴廣記》卷二九《續玄怪錄》、《三洞群仙缘》卷六《幽怪錄》引有此條。《古今說海》說渊部卷一O《杜子春傅》即此條。”筆者認爲其篇出處很可能是《續玄怪缘》。其原因如下:会校本所說的“今本《玄怪錄》”是指高本《玄怪錄》和陳本《幽怪錄》,是以南宋本爲底本的明刻本。(程毅中先生曾以陳本《幽怪錄》和宋本《續幽怪缘》爲底本,加以校點,1982年由中華書局出版遇。高本出现後,由於高本比隙本更爲完善,错误较少,他重新就以高本和宋本《續幽怪錄》焉底本,用陳本和《廣記》等害作校,2006年由中華害局出版了重校本《(玄怪錄)(續玄怪錄)》。)此雨种明刻本都有四十四個篇目,但其卷數不同,高本、隙本分别爲十一卷和四卷。封《玄怪錄》的卷數歷代目缘書記載不同,例如《崇文總目》、《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宋隙振孫《直齊書缘解题》作“十卷”,但提要说:“《唐志》十卷,又言李復言《續缘》五卷,《館阁書目》同,今但有十一卷而燕《續錄》。”《四庫全書》小說家存目收有《幽怪缘》一卷,附《續幽怪錄》一卷,提要說:“《唐志》作十卷,今止一卷,殆钞合而成,非其蕾本。……末附李復言《續缘》一卷。考《唐志》及《館閣害目》皆作五卷,《通考》則作十卷。……今僅残篇數頁,並不成卷矣。”從篇目来看,有些明刻本《玄怪錄》的篇目,《廣記》却引作《续玄怪缘》,如《杜子春》、《畏老》、《裴諶》、《尼妙寂》、《柳歸舜》等,而且未見於明刻本的篇目則見於《廣記》,如《杜巫》、《崔尚》、《鄭望》、《元载》、《魏朋》等篇。另外,《庚記》引《玄怪錄》的篇目有三十篇左右。成書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的《廣記》所引的《玄怪缘》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本子,孩害名還著錄於《崇文總目》和《新唐害·葵文志》,其成害年代分別在宋仁宗度曆元年(1041)和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都著錄爲“《玄怪錄》十卷”(《崇文總目》“玄”作“元”)。由於《庚耙》與以上二害都是奉旨修撰的,无論在時間上还是理論上,都可以看出其引用文献来自宋代王室館閣。至於《廣記》所引《玄怪錄》和《續玄 怪錄》的版本,程小銘先生說:“《廣記》成書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距宋开國僅18年,正承五季乱离之後不久。其間國子監尚不可能去翻刻《玄怪錄》一类志怪之書,而私家刻書在當时被禁止的。因此,从各種情況分析,《廣記》所據之十卷本只能是從唐五代流传下来的本子而不是宋版本。”由以上版本和篇目情況可見,《玄怪錄》《續玄怪錄》二书在流传过程当中,尤其是宋代以後就开始被混合在一起。如果以上說明是事實,就不難推测《杜子春》出於《續玄怪錄》。可参見程毅中《<玄怪錄><續玄怪錄>的版本和作者——重校本<玄怪錄>前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一辑)》,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页101;程小铭《论玄怪錄的版本源流問题》,《贵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拙作《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錄>重新校勘——以与韓國所藏<太平广記詳節>的对照爲中心》,《圖書館理論與實践》,待刊。
    ①郭良夫《论缩略》,《中國語文》,1982年第2期。
    ②此詞是南方方言,但据《漢語方言大詞典》,其使用範圍较爲廣泛。参見许寶華、宫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页2676。
    ①王云路《中古漢語詞彙史》,商務印害館,2010年,页86。
    ①《校勘纪》未及此詞,會校本則作“孙本作‘亡残’”。本文據舍校本補。
    ②《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三册页216。
    ①《漢语大詞典》,漢藉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二册页772。
    ①同上,页99。祥细内容可参考页99-101。
    ①二十八宿,分别爲: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畢、觜、餐、井、鬼、柳、星、張、翼、軫。
    ②關於《蔡邕》篇的出處,《詳節》和谈刻本記载不同,《詳节》作“華嶠《漢書》”,谈刻本作“《漢書》”中華本云“明抄本(沈抄本)作‘出華濇《漢书》’,疑是華嶠《後漢書》。”孫校本亦作“華嶠《後漢书》”。華嶠(?-293年)著《後漢书》,該書是范曄著《後漢書》的主要藍本之一。由各种《廣記》版本記载推测,《廣记》卷二○三《蔡邕》篇的引用文献既不是班固《漢书》也不是范曄《後漢书》,而是華嶠《後漢書》。由於華嶠《後漢書》是范曄《後漢書》的主要蓝本之一,華嶠《後漢书》卷六○《蔡邕列传》亦收錄此文。
    ①張國風《(太平廣記)舍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頁4644。
    ②“困”作方言,睡覺、睡眠羲。(参考“困-困睡”條)《群箭》作“队”,同羲。“臥床”、“困牀”是詞,是指床。“困牀(床)”一詞如今保存在方言中,乡話(湖南沅陵一带),意爲“床”。参考许寶華、宫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害局,1999年,页2676。
    ③《大詞典》有雨條唐代例证,有岑参《送柳缘事赴梁州》:“江榭連官舍,山云到臥牀。”白居易《燕子樓》“满窗明月满簾霜,被冷灯残拂队牀。”《漢语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八册页723。
    ①方一新《中古近代漢語祠彙學》,商務印害馆,2010年,页40和页692。
    ②陳寶勤《漢語祠彙的生成與演化》,商務印書館,2011年,页138。(可詳見其害页138-164)
    ③方一新、王云路師指出:“古語稻呼中多冠以‘阿’字,大致可分如下數端:第一,稱呼親屬,在身份名詞前加‘阿’字(有時亲屬稱謂前加‘阿’字,不是用於稱呼亲人,而是自稱、他稱或泛稱);第二,稱呼亲人,在姓、名、字、排行等前加‘阿’字(貌属中一般稱呼男性皆名前加‘阿’字);第三,小兄多稱‘阿某’,且有以此取名者;第四,不確指者稻‘阿誰’,這在樂府名歌中就多次出现。”方一新、王霎路《中古漢藉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328-330。
    ④“阿”俗字相似於“何”字。沈抄本“何”應是由“阿”俗字引起的訛字。封此可参考“阿-何”條。
    ⑤謝抄本“日”與“環”間右旁有“阿”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王雲路《中古漢語論稿》,中華害局,2011年,页155。
    ②陳寅勤《漢语詞彙的生成與演化》,商務印害館,2011年,頁221-222。詳细内容可参考該書页165-222。
    ①《漢语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九册页138。
    ①後漢支娄迦識譯《道行般若經》卷五《不可計品》:“前世學人,今來復得深般若波羅蜜,便信樂不速離也。轉引自方一新《中古近代漢捂詞彙學》,商務印書館,2010年,页697。
    ②周俊助《中古漢语詞彙研究綱要》,巴蜀害社,2009年,頁108-109。
    ③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商務印書館,2005年,页107-108。
    ①構成同素異序詞的雨個語素之間也存在意羲關係。“新增加的複音詞中,由同羲、近羲詞構成的並列式複音詞估了相書大的比重,這部分詞在产生之初,往往存在着同素異序的现象。……这些複音詞之所以出现了AB、BA两式,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在漢世屬於產生之初,所以可以互换語素而不影馨詞羲和使用效果。魏晋以後,雖然也有雨式並存的,但大多選择了AB式,放案了BA式,說明經過畏期的演化,语素的位置渐超稳定。”参考方-新《束漢語料與詞彙史研究芻議》,《中國籍文》,1996年第2期。
    ②酥桀《(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页113。
    ①参考蘇桀《(三國志)具文研究》,齊鲁書社,2006年,页73。
    ②谢抄本“矣”右旁有“擅”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漢语大詞典》,漢捂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二册页281。
    ②《神仙傅》校释云:“‘道教’,漢魏本作‘道要’。”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释》,中苹害局,2010 年,页128。
    ①《漢语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一○册页1077。
    ②谢抄本“履”右旁有“屣”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謝抄本“垂”右旁有“建”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謝抄本“之”右旁有“只”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之”應是“只”的通假字。
    ②“悦私謂乂”四字原空闕,中華本據黄刻本補。
    ③“再”字原空闕,中華本據黄刻本補。
    ④转引自王鍈《唐宋筆记语辭彙释》,中華害局,2008年,页215。
    ①方一新《(太平廣記详解>(前十卷)異文札記》,第二届束亞漢文文献整理研究國隙學衍研讨會,2011年。
    ②王凰陽《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550。
    ③参考汪維辉《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06-118。
    ①《漢语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三册页1546。
    ①陳寶勤《漢語詞彙的生成舆演化》,商務印害館,2011年,页222。
    ②《漢捂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三册页163。
    ①方一新《(世說新语>詞語校讀札記》,《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②景盛轩《(大般涅槃经)異文研究》,巴蜀書社,2009年,页76。
    ③汪維辉《唐宋颊害好改前代口语——以(世說新语>異文爲例》,原载《漢學研究》第一八卷(台灣),2000年第二期。汪維輝《漢語詞彙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58。還收缘於《著名中年语言學家自選集·汪維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页142。
    ①蒋引自方一新、王霎路《中古漢語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70和页166。
    ②舍校本校記云:“孙本、沈本作‘著’。”但根據筆者的核封,沈抄本的確作“衣”,與谈刻本同。舍校本有误,在此當改正。
    ②汪维辉《東漢—隋常用詞演燮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18。
    ④郭在贻《訓詁學》(修訂本),中苹書局,2005年,页109。
    ⑤鲁國堯先生在董志翘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記)詞彙研究》序言中說:“如果詞彙史專家尤其是研究近代、中古詞彙的学人在古籍中搜集詞彙例证時,同畴把视線也倾注於现代漢語方言的詞查、研究,使雨個分支學科交融,合則雙美。”(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0年,页1)
    ①謝抄本“臭”右旁有“失”字,是後人据黄刻本加上。
    ②《漢語大詞典》,漢捂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八册页1338。
    ③同上。
    ④許寶華、宫田一郎《漢语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页4949。
    ①《神仙傅》漢魏本“作雨”作“行雨”。参考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释》,中華害局,2010年,页316-317。
    ②方一新《東漢六朝佛經詞語札記》,《语言研究》,2000年第2期。
    ①参考汪維辉《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18-130。
    ①許寅華、宫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害局,1999年,页3572。
    ②汪維辉《束漢—隋常用詞演燮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页172。舆之相關的内容可参考“言、云、曰/說、道”條,页157172。
    ③《祥節》舆谈刻本同檬作“言”,但肇者在與其他版本封照遇程富中,就覺得很有價值考察,因此把此例富作例外異文造行探封。
    ④《漢语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一一册页1。
    ①汪维辉《唐宋類害好改前代口語——以(世說新語)異文爲例》,原载《漢學研究》第一八卷(台湾),2000年第二期。汪维辉《漢语詞彙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9-170。《著名中年捂言學家自選集·汪维辉卷》,201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页132-156。
    ②此文是徐居正序。《太平廣記詳前》,學古房,2005年,第七册页3。
    ③此文是李承召序。同上,页8-9。
    ④胡道静《中國古代的類害》,中華書局,2008年,页158。他甚至指出“‘四大書’也不稱爲“‘四大颊書’。”
    ①朱承平《異文颊語料的鑒别舆應用》,嶽麓書社,2005年,頁59。
    ①方一新《<太平廣記详解>(前十卷)異文札記》,第二届東亞漢文文献整理研究國际學術研讨会,2011年。
    ②谢抄本“於”右旁有“其”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谢抄本“户”右旁有“窟”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②會校本校記云:“孫本作‘尸屈’。”而《太平廣記校勘記》則作“户屈”。由於本文将《(太平廣記)校勘記》当作孫校本,筆者没有親自去阅覽孫校本,所以無法確認其字。但如果會校本所說的“孙本作‘尸屈’”是封的,那“尸”感是“户”的訛字。本文當“户”。
    ①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釋》,中華書局,2010年,页312-313。
    ②吴文治《柳宗元诗文十九种善本異文匯錄》,黄山書社,2004年,页499。
    ③谢抄本“用”和“何”二字間有“錢”小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①程毅中點校《(玄怪缘)<續玄怪缘)》,中苹害局,2008年,页12。
    ②王云路《從“庸何傷”說起——谈古今漢語的溝通》,《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2期。
    ③《漢捂大詞典》,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七册页169。
    ④蒋禮鸿《敦煌燮文字羲通释》,载《蒋禮鴻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卷页440。
    ①周振鹤、游汝僳《方言與中國文化》(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
    ②同上,页2。
    ③羅常培《语言與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頁3。
    ④朱承平先生認爲:“遇去和现在,‘異文’所指稱的封象,主要是包括版本具文、引用異文、雨書異文三種。但只要韶真考察一下相關预料,就會發现指稱同一事物(或人物)的名稱異文,也應該属於異文的範畴。因爲在記载同一事物而又用字歧異的語言材料上,名稱異文的性质與其它三類異文没有根本的區別。”朱承平《異文類捂料的鑒别與應用》,嶽麓書社,2005年,页1。
    ⑤胡守爲校释云:“‘楊遼’,漢魏本作‘楊違’。”胡守爲校释《(神仙傅)校釋》,中華害局,2010年,页129。
    ①“一日,三位王子游竹林,見一虎產七子,而七子圍繞母虎周匝,饑餓憔悴,身體赢弱,其命将絕,三位王子皆生悲愴之念而雕去;既而摩訶薩埵大生悲心,先使二兄返宫,獨還林中,至餓虎所,爲求無上菩提,而欲舍此穢身,遂自脱衣服置竹枝上,作種種誓已,即委身队饿虎前。虎畏薩埵慈威之力而不敢食;蘸埵見之,上高處投身于地,时小神以手捧王子,故無損傷;薩埵複以幹竹刺頸,是時大地六種震动,天華乱墜,饿虎見薩埵流血,始渐近,舐血食肉,唯留餘骨。此即佛本生譚中,投身喂虎之因缘,爾時虎之七子即後來佛世時之五比丘、舍利弗、目犍連。释尊亦以此功德而超越十一劫。”(《賢愚經》卷一、《金光明經》卷四、《大寶積經》卷八十、《菩薩本行經》卷下、《分别功德論》卷二)轉引《佛光大辭典》“摩訶薩埵”條,書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6084。
    ①谢抄本“羽”右旁有“朔”字,是後人據黄刻本加上。
    ②“九朝古都”分别爲:東周、東漢、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後梁、後唐、後晋。
    ①《祥節》作“被”,是“彼”的误字。沈抄本作“彼”,“他們”義。今據沈抄本改。谈刻本作“覽”,當前“遊”字連讀。
    ①参考王彦坤《歷代避諱字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1。
    ②《禮記.曲禮上》:“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诗、害不諱,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小功不諱。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左傅·桓公六年》:“周人以諱事神,名,终将諱之。”孔颖连疏:“自殷以往来有諱法,諱始於周。”
    ③古代韓國整個领域崇拜中華,在韓國古籍中自然而然避中國朝代的諱字。《舊唐書》卷一九九《東夷傅·新羅》:“具光本名與太宗同,先天中則天改焉。”《三國史記·新羅本纪》“聖德王”條云:“聖德王立,諱典光,本名隆基,與玄宗諱同,先天中改焉。”玄宗是指唐玄宗,其名“隆基”舆新羅聖德王相同。唐玄宗的在位畴期爲712年至756年,舆聖德王的在位畴期(702年至737年)有所重複,因此聖德王在唐玄宗在位後,把自己的本名“隆基”改爲了“興光”。還有,高麗、朝鲜二朝都避明太祖朱元璋的諱字。《高麗史》卷四六《恭讓王》:“己卯,避帝諱,禁用‘元’字,代以‘原’。”朝鲜初赐给建國時立功的使臣功臣號,其中有“元從功臣”,改爲“原從功臣”。不僅如此,當然還避古代斡國相關的諱字,《三國史記·新羅本纪》“孝昭王”條云:“孝昭王立,諱理洪,……改左右理方府,爲左右議方府,理犯諱故也。”爲了避孝昭王(在位畴期爲692年至702年)的名字(理洪)而把官名改了。《高麗史》卷一一《肅宗》:“翰林奏御名同韻字,請令秘害省,雕版颁示,使人知所避諱,制可,改‘雍和殿’爲‘祥和殿’。”高麗肅宗(在位畴期爲1095年至1105年)名爲顒,“雍”與“顒”同音,書時也避嫌名。朝鲜時代太祖四年(1395)根據《大明律》以吏讀譯成了《大明律直解》,該害根據朝鲜情況來有所改作。文中有與避諱相關的記载,《大明律直解·上害奏事犯諱》“凡上害若奏事,誤犯御名及廟諱者,杖八十。”但朝鲜時代避諱法舆高麗時代相比,较爲寬容。朝鲜士大夫也主勤避御諱。《朝鲜王朝實錄》卷一四六《成宗實錄》“成宗一三年(1482)九月”條:“弘文馆啓:‘御諱代用字,世宗諱(?),文宗諱琳,世祖諱珵,德宗諱明,睿宗諱光,当代諱代欣。’從之。”朝鲜時代避諱法到朝鲜後期较爲講究“二名不偏諱”“嫌名不諱”的禮律。避諱的範圍也局限於外交文書、上奏文害、朝廷使臣名字等。封此相關内容,可参考張豪晟《韓中避諱法考察》,《漢文教育研究》第13號,1999年;韓容洙《斡中避諱小考》,《韓中人文學研究》第28號,2009年。
    ④《祥節》舆谈刻本間有一例異文舆本例相反:《詳節》作“民”,谈刻本作“人”。《详節》卷三《探藥民》“其人相與笑曰:‘汝世人,不知此仙境。……’又其中相呼云:‘明日上巳也,可往朝謁。’遂将此民往。其民或乘霎氣,或駕龍鹤,此人亦在霎中徒步。”(卷二五)谢抄本、沈抄本亦作“民”。根據上下文推测,谈恺所據的宋残本闕字,谈恺就用“人”補,不是舆諱字有關。
    ①吴文治《柳宗元詩文十九種善本昊文匪錄》,黄山害社,2004年,页508。
    ②中華害局本用的有九種版本,其中主要用宋刻遞修本(残卷六十五卷)和雨種元刻本(元大德镜州路刻本和元至顺瑞州路刻明修本)互校,並参校其他刻本,擇善而從。1973年中華害局出版的校點本即依據以上數種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参考《隋害》,中華書局,1973年,页3-4。
    ③作“啓人可汗”的三處分別爲:《隋書》卷二《高祖下》:“冬十月甲午,以突厥利可汗爲兽人可汗,築大利城处其部落。”;卷五一《熾弟晟》:“寻以染斡爲意利珍豆兽人可汗,赐射於武安殿。”;卷八一《束夷·高麗》:“煬帝嗣位,天下全盛,高昌王、突厥啓人可汗並親指厥贡献,於是徵元入朝。”
    ④作“啟民可汗”的十七處分别爲:《隋書》卷三《煬帝上》:“五月丁巳,突厥啟民可汗遣子拓特勤來朝。丙寅,啟民可汗遣其兄弟……。辛未,啟民可汗遣使请自入塞,奉迎舆駕。……丁酉,啟民可汗來朝。……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上表請燮服,襄冠带。……己丑,啟民可汗蹄蕃。……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领部落。”;卷四一《高颖》:“時帝遇啟民可汗恩禮遇厚。”;卷四七《韋世康》:“俄而突厥啟民可汗求结和貌……大業初,啟民可汗自以内附。”;卷五二《贺若弼》:“召突厥啟民可汗饗之。”;卷六三《史祥》:“時突厥啟民可汗請朝,帝遣祥迎接之。”:卷六五《薛世雄》:“舆突厥啟民可汗連兵擎伊吾。師次玉門,放民可汗背约。”:卷六七《裴矩》:“上以啟民可汗初附,令矩撫慰之。”;卷七四《趟重卿》:“會突厥啟民可汗求婚於過,上許之。”;卷八四《北狄·突厥》:“拜染斡爲意利珍豆啟民可汗,華言‘意智健’也。”
    ⑤中華書局本是目前最通行本,是探用百衲本(即商務印書館影印元大德本)爲工作本,以南監本、武英殿本進行通校,以北監本、汲古閣本作爲参校,又查封了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宋本残卷。参考《北史》,中華書局,1974年,页8。
    ⑥《北史》出现的“啟民可汗”和“啓人可汗”例共有二十處,是舆上页第三個和四個脚注的《隋書》同例。故本文省略《北史》之例。
    ⑦《唐律疏議》卷一○《上書奏事犯諱》:“諸上害若奏事,误犯宗廟諱者,杖八十:口误及餘文害誤犯者,笞五十。……即爲名字獨犯者,徒三年;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
    ①《校勘記》没有封“民”字作校勘,但舍校本校記云:“‘民’,孫本作‘人’。”本例據會校本,富“人”。
    ②程小铭《論<玄怪錄)的版本流傅問题》,《貴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①金程宇《韓國古籍<太平廣记详節>新研》,载《域外漢籍装考》,中華書局,2007年,页77-78。
    ②金程宇先生(2007:78)除了“胤”諱字以外,還用“真-貞”異文推测是係宋仁宗的避諱。《詳節》卷二二《牛肅女》“應真”(共出现3次),《详節》卷二四《召皎》“田乾真”(共出现3次),谈刻本分別作“應貞”和“田乾貞”。金先生說:“若此諱字判斷成立,則《詳解》所據《廣記》宋本東传的上限便可以仁宗朝爲斷。”但是,底本爲南宋本的孫校本也出现“胤”諱字,作“名犯太祖廟諱”。另外,《详解》與谈刻本間與上例相反的異文也出现,例如《详節》卷二三《薛宜僚》“烏漢貞”,谈刻本作“烏漢真”,《详节》卷四二《王貞妻》“貞”(共出现6次),谈刻本皆作“真”。筆者认爲,“真-貞”條異文,不是係宋仁宗的避諱,而是通假關係。由此可知,據《廣記》所産生的“胤”諱字和“真-貞”條異文不能把《详节》底本判断爲北宋本。
    ③谢抄本“原”字右旁有“厚”字,是後人據黄刻本補。
    ④陈垣《史諱學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頁120。
    ①王國良先生(2011:5)說:“個人推测孩書(谢抄本)大约抄錄於嘉靖二十五年(1546)前後,不過仍须造一步查證。”本例可爲王先生的推测提供證據。
    ②《语錄解》是韩国最早的漢語俗语辭典,成害於朝鲜孝宗八年(1657)
    ③参考拙作《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錄)重新校勘——以與斡國所藏(太平廣記詳節)的封照爲中心》,《圖书馆理输與實践》,待刊。
    ④高本《玄怪錄》卷七、隙本《幽怪錄》卷三分别收缘此篇。
    ⑤程毅中點校《(玄怪缘)(續玄怪缘)》(前言),中華書局,2008年,页20。
    ①明刻本《玄怪錄》:“吾所見梁、隙、隋、唐耳。”按:根據古代王朝燮遷顺序,明刻本《玄怪缘》是。《廣記》與《群節》相同。
    ②“觀”估計是“歡”的误記。高歡是北齊神武帝。高本《玄怪錄》作“歡”,陳本《幽怪錄》、《廣記》、《廣豔》皆误作“觀”。
    《毛诗正义》,西漢·毛亨傅,漢·鄭玄笺,唐··孔颖连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尚害正羲》,西漢··孔安國傅,唐··孔颖连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易正羲》,魏·王弼注,唐··孔颖達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周禮正羲》,清·孫詒讓撰,北京:中華害局,1987年。
    《春秋左傅正羲》,春秋·左丘明傅,晋·杜预注,唐··孔颖连正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春秋公羊傅注疏》,西漢·公羊壽傅,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彦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礼記正羲》,東漢·鄭玄注、唐·孔·颖连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仪禮注疏》,東漢·鄭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输捂正羲》,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90年。
    《孟子正羲》,清·焦循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說文解字》,束漢·静慎撰,北宋·徐鉉校定,北京:中華害局,1963年。
    《(經典释文>序绿疏證》,唐··陸德明,吴承仕疏證,中華害局,2008年。
    《干禄字害》,唐·颜元孫,施安昌编《颜真卿害干禄字害》,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廣韻》,宋·陈彭年等,周祖謨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正字通》,明·眼自烈、清·廖文英,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
    《廣雅疏證》,清·王念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经羲述聞》,清·王引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爾雅羲疏》,清·郝懿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說文句讀》,清·王筠,上海:上海古籍害店,1983年。
    《說文通訓定声》,清·朱駿声,北京:中華害局,1984年。
    《白虎通疏證》,清·隙立撰,北京:中華害局,1994年。
    《國捂直解》,徐元誥撰,王树民、沈畏霎點校,北京:中華害局,2002年。
    《春秋左傅注》,楊伯峻编著,北京:中華害局,1990年。
    《戟國策》,西漢·劉向集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史記》,西漢·司馬遷撰,北京:中華害局,1959年。
    《漢書》,東漢·班固撰,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三國志》,西晋·隙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害局,1959年。
    《華赐國志》,東晋·常璩著,劉琳校注,成都:巴蜀害社,1984年。
    《後漢害》,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宋害》,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
    《魏害》,北齊·魏收撰,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
    《北齐書》,唐·李百藥撰,北京:中華害局,1972年。
    《梁書》,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律疏議》,唐·畏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隋書》,唐·魏徵、令狐德菜撰,北京:中華害局,1973年。
    《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害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
    《舊唐書》,後晋··劉昫等撰,北京:中華害局,1975年。
    《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北京:中華害局,1976年。
    《新唐書》,北宋·欧陽修、宋祁撰,北京:中华害局,1975年。
    《资治通鑒》,北宋·司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註,北京:中華害局,1956年。
    《郡齋讀害志》,南宋·晁公武编撰,孫猛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文献通考》,元·馬端臨编撰,北京:中華害局,1980年。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華害局,1977年。
    《元史》,明··宋濂撰,北京:中華害局,1976年。
    《明史》,清·張廷玉等撰,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
    《清史稿》,清·趟雨異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三國史記》,新羅·金富轼,首雨:民族文化推進會,1973年。
    《挥注<高麗史>》,朝鲜·金宗瑞、郑麟趾等,束亚大學校古典研究室,首雨:太學社,1972年。
    《朝鲜王朝實缘》,朝鲜·寅缘廳编,國史编纂委具會,首雨:探求堂,1973年。
    《呂氏春秋》,戟國·呂不章著,隙奇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淮南子》,西漢·劉安著,何事集释,北京:中華害局,1998年。
    《說苑》,西漢·劉向撰,向宗鲁校證,北京:中華害局,1987年。
    《論衡》,束漢·王充著,黄暉校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抱朴子内篇》,束晋·葛洪撰,王明校释,北京:中華害局,1980年。
    《神仙傅》,束晋·葛洪撰,胡守爲校释,北京:中華害局,2010年。
    《搜神記》,束晋·干寶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華害局,1979年。
    《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羲慶,南朝梁·劉孝標注,徐震堮校箋,北京:中華害局,1984年。
    《真誥》,南朝梁·陶弘景著,[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等校注,朱越利譯,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周氏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撰,上海:商务印害馆,民國25年(1936年)。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著,湖北崇文書局刊本,清光绪三年(1877年)。
    《齊民要術》,北魏·贾思勰著,缪啓愉校释,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1998年。
    《颜氏家訓》,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害局,1993年。
    《艺文類聚》,唐·欧赐詢撰,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大唐新语》,唐·刘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84年。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蘇晋仁校注本,北京:中華害局,2003年。
    《朝野众載》,唐·張鷟撰,趟守儼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79年。
    《封氏聞見記》,唐·封演,趟貞信校注,北京:中華害局,2005年。
    《<玄怪缘><續玄怪缘>》(明害林隙應翔刻本),唐·牛僧孺撰、李復言撰,程毅中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82年。
    《<玄怪缘><續玄怪錄)》(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唐·牛僧孺撰、李復言撰,程毅中點校,北京:中華害局,2006年。
    《酉赐雜俎》,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北京:中華书局,1981年。
    《法書要錄》,唐·張彦速辑,洪丕謨點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北萝琐言》,五代·孫光憲撰,贾二强點校,北京:中華书局,2002年。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太平御覽》,北宋·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太平廣記》,北宋·李昉等编,汪绍楹點校,北京:中華书局,1961年。
    ——————,北宋·李防等编,明·谢少南抄,上海圖书館本。
    —————,北宋·李防等编,明·沈舆文抄,中國國家圖害館本。
    —————,北宋·李防等编,明·谈恺,北京:國家圖害馆出版社,2009年。
    —————,北宋·李防等编,清·孫潜校,嚴一萍校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北宋·李防等编,清·隙鳣校,中國國家圖害館本。
    —————,北宋·李昉等编,文渊阁四庫全害本(電子本)
    —————,北宋·李時等编,張國風會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景德傅灯錄》,北宋·道原撰,颇弘羲譯注,上海:上海害店,2009年。
    《云笈七籖》,北宋·張君房编,李永晟點校,北京:中華害局,2003年。
    《澠水燕谈缘》,北宋·王闢之撰,呂友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萝溪笔谈》,北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北京:中華害局,1957年。
    《唐捂林》,北宋·王讜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甕牖閑評》,南宋·袁文撰,台北:商务印害馆,民國二八年(1939年)
    《夷堅志》,南宋·洪邁撰,何卓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81年。
    《挥塵錄》,南宋·王明清著,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1年。
    《挥塵後錄》,南宋·王明清著,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1年。
    《蕾固证误》,南宋·李心傅撰,崔文印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81年。
    《玉海》,南宋·王應麟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五灯會元》,南宋·晋济著,蘇渊雷點校,北京:中苹害局,1984年。
    《朱子語類》,南宋·黎靖德编,王星臀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喻世明言》,明··冯萝能编,趟俊玠、文飛校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莊子集释》,清·郭慶藩集释,北京:中華害局,1961年。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北京:中華害局,1998年。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孽海花》,清·曾補著,北京:中華害局,2001年。
    《列仙傅校笺》,王叔岷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孜事撮要》,朝鲜·焦叔權编,首爾:民族文化社,1980年。
    《大正藏》,日本·高楠顺次郎、渡邊海旭監修,小野玄妙等编辑,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舍,1934年。
    《文選》,南朝梁·蕭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北京:中華害局,1979年。
    《祖堂集》,南唐·释静、筠编,中華害局,2007年。
    《歇陽修全集》,北宋·欧陽修,李逸安點校,北京:中華害局,2001年。
    《雞肋集》北宋·晁補之,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年。
    《蘇轼詩集》,北宋·蘇轼,清·王文誥辑記,孔凡礼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82年。
    《蘇轼文集》,北宋·蘇轼,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桀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北京:中華害局,1979年。
    《全唐詩》,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華害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誥等编,北京:中華害局,1983年。
    《全宋詞》,唐·圭璋编,北京:中華害局,1965年。
    《王陽明全集》,明·王守仁撰,吴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全宋诗》,北京大學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高麗大覺國师文集》,高麗·羲天,黄纯艳點校,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
    《於于野谈》,朝鲜·柳萝寅,柴貴善、李月英譯注,韓國文化社,1996年。
    《澤堂集》,朝鲜·李植,(?)譯,民族文化推進會,1999年。
    参慈恰主编:《佛光大辭典》,害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葵出版社,2006年。
    隙寶勤:《漢捂詞彙的生成與演化》,北京:商務印害館,2011年。
    隙峰:《武士的悲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隙荊畏:《漢捂具文字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隙垣:《史諱舉例》,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1997年。
    ——:《校勘學释例》,北京:中華害局,2006年。
    程湘清:《漢捂史專害複音詞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館,2008年。
    程燕:《<詩經>具文辑考》,合肥:安微大學出版社,2010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鄧嗣禹:《<太平廣記)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0年。
    ———:《中古近代漢语探微》,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
    方一新:《東漢魏晋南北朝史害詞语笺释》,合肥:黄山害社,1997年。
    ———、王云路:《中古漢捂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害馆,2010年。
    國际漢學研究通訊编辑委员會:《國隙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龔敏:《小說考索與文献鉤沈》,济南:齊鲁害社,2010年
    郭在贻:《郭在贻文集》,北京:中華害局,2002年。
    ———:《訓詁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胡道静:《中國古代的類害》,北京:中華害局,2008年。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蒋禮鸿:《蒋禮鴻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蒋绍愚:《古漢语詞彙綱要》,北京:商務印害館,2007年。
    金程宇:《域外漢籍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景盛轩:《(大般涅槃經)具文研究》,四川:巴蜀害社,2009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叙缘》,大連: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麗:《<魏害><北史>昊文语言比较研究》,四川:巴蜀害社,2011年。
    李索:《敦煌寫卷(春秋经傅集解)異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误》,北京:中華害局,2005年。
    劉傅鴻:《<酉陽雜俎>语詞训釋》,《南京师範大學文學院学報》,2002年第2期。
    劉坚:《近代漢语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害館,2005年。
    盧锦堂:《(太平廣記)引害考》,臺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
    鲁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陸宗達、王宁:《训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羅常培:《语言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羅竹風主编:《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语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
    [韓]閔寬東:《中國古典小說在韓國之傅播》,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梅耶:《屋史語言學中的比较方法》,北京:世界圖害出版社,2008年。
    聶崇歧:《<太平御覽>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牛景麗:《<太平庚記>的傅播與影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蒲向明:《(玉堂闲話>評注》,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錢鍾害:《管錐编》,北京:中華害局,1979年。
    秦川:《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總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裘锡圭:《文字學概論》,北京:商務印害館,1988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社编:《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盛莉:《<太平廣記)仙颊小說類目及其编纂研究》,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10年。
    蘇桀:《<三國志>異文研究》,济南:齊鲁害社,2006年。
    汪維辉:《束漢—隋常用祠演燮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齊民要衍>詞彙语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漢捂詞彙史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汪维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王凰陽:《古辭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王國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力:《漢捂史稿》,北京:中華害局,2004年。
    王彤偉:《<三國志)同羲詞及其歷畴演燮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王希桀:《漢语修辭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害館,2007年。
    王新苹:《避諱研究》,济南:齊鲁害社,2008年。
    王彦坤:《屋代避諱字詞典》,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鍈:《唐宋筆記藉辭汇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霎路、方一新:《中古漢語捂詞例釋》,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中古漢捂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館,2004年。。
    ——:《中古漢语詞彙史》,北京:商務印害館,2010年。
    ——:《中古漢捂输稿》,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吴文治:《柳宗元诗文十九種善本異文匯錄》,合肥:黄山害社,2004年。
    吴新楚:《<周易>異文校証》,广州:庚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许寶華、宫田一郎:《漢捂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害局,1999年。
    嚴一萍:《<太平广記)校勘记》,臺北:藝文印害馆,1970年。
    楊渭生:《宋麗關保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伯偉:《朝鲜時代害目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華害局,2004年。
    ——:《(太平庚記)會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張聯柴:《字舆詞》,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
    張巍:《中古漢语同素異序詞演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張相:《诗詞曲語辭匯释》,北京:中華害局,1953年。
    張涌泉:《漢语俗字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馆,2010年。
    趟克勤:《古代漢語詞彙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中華文史論叢编辑部:《中苹文史输叢》(第5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鍈:《唐宋筆記语辭彙释》,北京:中華害局,2008年。
    周俊勋:《中古漢语詞彙研究綱要》,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周生桀:《<太平御覽>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
    周勋初:《唐代笔記小說叙缘》,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周振鹤、游汝僳:《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承平:《具文類语料的鑒別與應用》,畏沙:嶽麓害社,2005年。
    成任编,金畏焕、模在渊、李來宗校勘:《太平廣記祥節》,首雨:學古房,2005年。
    成任编,李來宗、朴在渊主编:《太平通载》,首雨:學古房,2009年。
    黄浿江:《朝鮮王朝小說研究》,首雨:檀大出版社,1986年。
    金一根:《影印<太平庚記諺解)》,首爾:通文館,1957年。
    金畏焕、朴在渊校挥:《延世大所藏(太平廣記諺解本)》,首雨:學古房,2003年。
    金鉉龙:《韓中小說說話比较研究——以<太平庚記>的影窖爲主》,韓國:一志社,1976年。
    全寅初:《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首雨:学古房,2005年。
    曾禮军:《<太平廣記>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丁建川:《<世說新语)名詞、勤詞、形容詞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输文,2007年。
    丁喜霞:《中古常用並列曼音詞的成詞和演燮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李烨:《(太平庚记>校释》,浙江大學硕士學位論文,1997年。
    劉立華:《<太平廣記>語詞疏證释例》,上海师範大學硕士學位論文,2008年。
    路方鸽:《<居延新筒>语詞研究》,浙江大學硕士學位論文,2010年。
    宋華英:《(太平魔記>語詞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硕士學位输文,2007年。
    王磊:《(太平廣記)所收六朝作品校释札記》,南京師範大學硕士學位输文,2007年。
    張苹娟:《(太平廣記>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输文,2003年。
    真大成:《魏晋南北朝史害詞语論考》,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输文,2008年。
    隙映潔:《韓中龙說括的比较研究——以<三國遗事><太平庚記)爲中心》,慶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朴鎔辰:《大覺國師羲天研究》,國民大學校大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朴在渊:《朝鲜畴代中國通俗小說翻譯本的研究》,韓國外國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3年。
    (?):《<太平廣記>“妇人”類故事研究》,延世大學硕士输文,2006。
    边星燦:《論異文在训詁中的作用》,《浙江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隙正宏:《域外漢籍及其版本鑒定概記》,《典籍舆文化》,2005年第1期。
    程小銘:《論<玄怪缘)的版本源流問题》,《貴州大學學报》,1989年第4期。
    程毅中:《<太平廣記)幾种版本》,《社會科學戟線》,1988年第3期。
    段觀宋:《異體字在訓詁中的作用》,《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范崇高:《<太平廣記選)校语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4年第2期。
    ——:《<太平庚記選>注释析疑》,《古漢语研究》,1997年第1期。
    ——:《試输唐人小說中的連绵詞》,《自贡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4期。
    方一新:《<世說新语>詞語校讀札記》,《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東漢語料舆詞彙史研究努議》,《中國语文》,1996年第2期。
    ——:《東漢六朝佛经詞藉札記》,《捂言研究》,2000年第2期。
    ——:《<異苑)詞藉校释琐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1期。
    鞏本栋:《關於漢籍束傅的研究》,《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古敬恒:《(太平廣記)詞語選释二則》,《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期。
    郭良夫:《論缩略》,《中國語文》,1982年第2期。
    湖催:《编辑校封舆文字 —淺析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舆编辑校封》,《中國出版》,2006年第9期。
    [韓]金相圭:《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缘>重新校勘——以與韓國所藏<太平庚記詳节>的封照爲中心》,《圖害館理論與寅践》,待刊。
    盧烈红:《古今字與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具體字的關係》,《語文知識》,2007年第1期。
    牛景麓:《(太平廣記>與白括小說的崛起》,《菏澤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樸貞淑:《關於中國“域外漢籍”定羲之我見》,《畏春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任燕平:《<太平廣記)语詞札記》,《嘉具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王鍈:《近代漢语詞彙研究舆中古漢语》,《寅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余淑榮:《古漢語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 —通假字、古今字舆異體字新辨》,《阿垻师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4期。
    朴贞淑:《关于中国“域外汉籍”定义之我见》,《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許具植:《羲天的(圆宗文類>和廓心的集解》,《害志學報》第5辑,1991年。
    王國良:《上海圖害館明有嘉堂抄本<太平庚記>残卷考》,(台北)《害目季刊》第44卷,2011年第4期。
    王霎路:《從“庸何傷”說起——谈古今漢語的满通》,《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2期。
    易朝志:《晁補之年譜簡编》,煙臺師範學院学報(哲社版),1990年第3期。
    張伯偉:《域外漢籍研究(筆谈)——個崭新的學衍领域》,《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張國風:《中華書局本<太平廣記)辑補》,《苏州铁道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1期。
    ——:《(太平廣記>褚本總目绿具同》,《北京圖害馆刊》,1994年第1/2期
    ——:《試論<太平广記)的版本演燮》,《文献》,1994年第4期。
    ——:《(太平广記)隙校本的价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文淵閣四庫本(太平廣記>底本考索》,《社會科學戟線》,1995年第3期。
    ——:《<太平廣記>隙鳣校宋本具文辑選》,《北京圖害馆刊》,1995年第3、4期。
    ——:《(太平廣記>佚文兩則》,《蘇州铁道师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4期。
    ——:《<太平廣記)引害浅谈》,《文史知识》,1995年第8期。
    ——:《韓國所藏(太平庚記祥節)的文献價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
    ——:《<太平广記)在雨宋的流傅》,《文献》,2002年第4期。
    ——:《斡國所藏<太平廣記詳箭>的文献价值》,《文學遗產》,2002年第4期。
    趟维國:《(太平廣記>傅入斡國畴間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2期。
    ——:《“趟元老”實爲“趟元考”——<澠水燕谈缘)刊刻訛误一例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4期。
    安炳國:《<太平庚記>的移入和影响》,《温知输叢》第6辑,2000年。
    [中]崔凰春:《<圆宗文颊>编纂時間考》,《中韓人文科學研究舍》第4辑,1999年。
    丁奎福:《给韓國小說的中國小說之影響》,《亚细亚研究》第70號,1983年。
    斡容洙:《韓中避諱小考》,《韓中人文學研究》第28號,2009年。
    洪允姬:《通遇<太平庚記)瞭解的唐代巫文化》,《中國语文输集》第12號,1999年。
    金相圭:《新發现的(太平通载抄>小考》,《中國語文學输集》第74號,2012年。
    金鉉龙:《關於<王郎返魂傅)形成的考察》,《國捂國文學》第51號,1971年。
    ———:《見於<太平廣記)的神仙考》,《國语國文學》第52號,1971年。
    ———:《(太平廣記諺解本)考》,《文湖》第6·7合辑,1971年。
    ———:《(螺中美婦說括)形成考》,《國語國文學》第55至第57合併號,1972年。
    ———:《蛟山的南宫先生傅研究》,《國文學論集》第5-6合辑,1972年。
    ———:《(許生傅)的所谓時事三難研究》,《國语國文學》第58至60合併號,1972年。
    金一根:《太平廣記諺解本》,《國語國文学》第17號,1957年。
    金畏焕、朴在渊、李來宗:《(太平廣記祥節)研究》,《中國語文學输集》第29號,2004年。
    ———、———:《封於延世大所藏本(太平廣記>卷之二》,《東方學志》第121辑,2003年。
    ———:《<太平廣記祥節)编撰的時代意羲》,《中國小說論叢》第23辑,2006年。
    李来宗:《<太平通载>一攷》,《大東漢文學》第6辑,1994年。
    李仁榮:《<太平通载)残卷小考》,《震檀學報》第12辑,1940年。
    張豪晟:《韓中避諱法考察》,《漢文教育研究》第13號,1999年
    (?):《中國民間信仰裏的造神》,《國際中國學研究》第51辑,2005年。
    崔溶澈:《中國小說和朝鮮王室》,2010年度高麗大漢字漢文研究所·北京外國捂大海外漢學中心國隙學衍大舍,2010年。
    方一新:《<太平廣記祥解)(前十卷)異文札記》,第二届東亚漢文文献整理研究國隙學術研讨會,2011年。
    王國良:《李朝成任编印(太平廣記詳節)考输》,《<海外漢籍與中國文学研究>國隙學術研封舍输文集》,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