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程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审判包括定罪与量刑两个部分,定罪用以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量刑则在定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判处确定的刑罚。定罪与量刑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部分,定罪是量刑的前提与基础,量刑也是刑事审判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二者共同决定了刑事审判的质量和效果。定罪与量刑之间也具有根本的区别,如在涉及的情节、依据的原则、思考的方式等,这也是支持独立量刑程序存在的实体性因素。
     在对量刑与量刑程序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之后,本文从简述和对比分析世界各国有关量刑的程序和制度入手,对量刑程序的产生基础、运作情况和基础进行了论述,依此作为完善我国刑事审判中量刑相关程序的基础。同时,本文也对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寻,试图从诉讼基本理念、权力规范及权利保障角度说明量刑程序的存在意义,提出了构建我国量刑程序时需要加以注意的制度性因素。
     刑事审判中的量刑在各国的诉讼程序中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存在。有的国家为定罪与量刑分别设立的独立的程序,主要代表如英国和美国。而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刑事程序中,对定罪和量刑并未进行区分,均经由统一的法庭审判程序加以解决,这是量刑沦为了定罪的附庸,其重要性和程序保障不得重视。这种现象,与各国的诉讼理念、诉讼构造和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两大法系的固有差异进行解释。英美的独立量刑程序是其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必然结果,凸现了量刑的重要地位和诉讼程序的正义价值;大陆法系各国的量刑虽未有独立程序相伴,但也并非对量刑的质量问题毫无关注,甚至其中部分程序还或多或少地具有了量刑程序的色彩。
     独立的量刑程序明确了量刑相对于定罪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合乎诉讼程序对公正的基本要求,能够更好地规范权力的应用和保障权利的行使,这对于长时间以来重定罪轻量刑、重实体轻程序的我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进步意义,符合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任务和方向。
     构建我国的独立量刑程序,核心是赋予量刑独立于定罪的程序地位,提高对量刑重要性的认识,构造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本土化量刑程序。同时,针对独立量刑程序消耗诉讼资源的现实,为诉讼效率计,理应为不同性质和复杂程度的案件设计不同的量刑程序,使独立量刑的理念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所有类型的审判程序之中。英美独立量刑程序中所包含的犯罪人人格调查制度、检方的量刑建议权以及辨方的答辩权等制度,作为充实独立量刑程序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都有助于我国量刑质量的提高和诉讼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Determining a crime and imposing sentence are the two basic parts of criminal process,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fluence the punishment together.There are som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such as the circumstances of measurement、the principle and the way to make the decision,which can explai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entencing procedure in one aspect.
     After mentioning th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of sentencing and sentencing procedure, there will be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roced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including the history the foundation、the present operation etc.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arch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the power and right concerned,which could outline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the sentencing procedure, so as to perfect such procedure in China.
     Many countries,like the U.N.and America,establish separate procedure to determine crime and impose sentence,and the two are treated equally.While in China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the two are determined at one time in one unified procedure of the court,as a result imposing sentence is not always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as determining the crime.To some extent,such contrast makes sense in the comparation of the two legal system.
     The independent separate sentencing procedure goe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produces a better resule in the power-control and right-protection,and can suits the need of China as well.However,it is also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we should learn the key factors of the independent sentencing procedure and use it flexibly in a Chinese way.
引文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陈光忠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编:《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著:《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麦高伟、杰佛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英]J·R·斯宾塞著:《我们需要起诉人对判决的上诉吗?》,载《(英国)刑事法评论》,1987年第11期。
    [9][美]约翰·杰科比著:《美国检察官研究》,美国马萨诸塞州希思公司1980年版。
    [10][美]罗姆·梅伦著:《指控与审判》,载《(美国)刑事司法》,1989年第1期。
    [11][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程荣斌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日]田宫裕著:《刑事程序的简易化》,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法律出版社、[日]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
    [17][英]戴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出版社198…转引自郑立明:《法官自由裁量权与司法公正》,载《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8月。
    [18]甘雨沛、何鹏著:《外国刑法学(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意]菲利著:《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2]Jane Steele, Inform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Europe,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1997。
    [23][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转引自曹刚著:《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G. M. Pops and T. J. Pavlak The Case for Justice,1991 by Jossery-Bass Publishers。
    [27]Shimon Shetreet, Judicial Independence:New Conceptual Dimension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in Judicial independence,1985 by Martinus Nijboff Publishers。
    [28][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著:《比较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美]埃尔曼著:《比较法律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30]Lon Fuller, 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 in Harvard Law Review 92(1978)。转引自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1]M. D. Bayles, Principles for legal Procedure, in Law and Philosophy,5 (1986)。
    [32]龚祥瑞著:《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