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沂河两岸居民生活变迁的历史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沂河主要流经鲁东南地区,是山东省第二大河,也是贯穿临沂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在沂河两岸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曾经贫穷的生活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重大问题。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个历史大变革时期,沂河两岸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新旧的更替。在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居民传统的生活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快速的向现代化转型。尤其是临沂市创造了经济奇迹,形成了沿河开发的新生活、新风貌,成为革命老区里率先脱贫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指数位列全国第二。本文立足沂河两岸居民生活的变迁,研究沂河两岸居民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段历史时期生活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迁。
     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本文立足沂河两岸居民主要是临沂市居民生活的变迁。从居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入手,论述了沂河两岸居民服装生活、饮食生活、居住生活、交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沂河两岸居民服饰生活的变迁由衣不蔽体到保暖再到美观,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影像;饮食方面由食不果腹到吃得饱、吃得好的变化,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居住生活主要围绕由草房到土房到瓦房再到楼房的变迁,以及房屋内部装饰的巨大变迁入手,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交通生活由“四塞之固”到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交通条件的建设到交通工具的变迁等方面入手,说明临沂市已经成为立体化交通的现代城市。
     本文分析了沂河两岸居民生活变迁的原因,梳理了三十多年以来居民生活变迁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期望沂河两岸居民生活变迁经验能给其他淡水河流域及革命老区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带来借鉴与启示。
     目前,沂河两岸城镇依据沂河的有利地势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临沂市已成为山东省经济强市,鲁东南地区商品集散地,物流之都。在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在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与鼓励下,沂河两岸的经济呈现了一副崭新的画卷,居民生活与改革开放前呈现极大不同,沂河两岸居民生活的变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沂河两岸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三十年,是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三十年,也是沂河两岸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三十年。因此全面审视沂河两岸居民生活现代化的历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对建设“大美临沂”工程的顺利实施,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Yi River, the second largest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mainly runs through southeasternShandong Province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river across Linyi City. Local residents of both sidesof the river, who used to depend mainly on the barren lands,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poor andmiserable lives. Fortunately, China adopted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since the Third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in 1978. And such a period of great historicalchange has witnessed that the lifestyle of local residents is converting to modern mode fromtraditional mode thanks to joint efforts from all corners of society. And during the period, LinyiCity has created economic miracle in pioneering the way of shaking off poverty and forming afresh outlook of developing economy along the river, and what’s more, residents’happinessindex ranked second nationwide in 2011.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local resdients’standard ofliving on both sides of Yi River, this paper aims to probe into the major profound changes in thelocal residents’standard of liv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now.
     Living, can be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as the inevitable livelihood activities to ensure the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during one’s existence, mainly consisting of food, clothing, shelter,transportation.”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daily lives of the residents of both sides of YiRiver, and especially in the lives of Linyi citizens,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greatchang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As to clothing,the residents of both sides of Yi River experienced such a transitional stage fromstruggling against being shabbily dressed to focusing on keeping warm and now to payingattention to dressing smartly, such a change reflecting the image of the certain times. Asto food, the residents experienced from a starving period to a full fed period and nowwelcome a healthy diet, such a change indicating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livingstandards of residents. As to shelter, the residents had lived in thatched cottage and usedto live in adobe house and now tile-roofed house, some even are moving to modern storey building. The change of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decoration inside demonstrates thegradual improvement in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residents. As to transportation, theresidents have witnessed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highways, railroads, bridges, airportand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s well out of an out-of-the-way place.
     After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the lives of local residents for the past thirty oddyears, the paper aims to bring som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other freshwaterriver basins and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rough absorbing the above constructivereason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t present, the cities and towns of both sides of Yi River are developing at great speed withfull use of great advantage of Yi River. And among the cities, Linyi City is becoming a boomingcity with strong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famous as the commodity distributing center insouth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 logistics center. Under the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he economy of Yi River’s both sides is energetically push forwardjust like painting a fresh picture scroll, adding beauty and strength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s a result, local residents’lives are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those prior to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such a change is making a great difference to thedevelopment of loc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ety. In retrospect, the thirty odd years ofreform and opening-up, is the thirty odd years of rapidly rising income for the residents of bothsides of Yi River, is the thirty odd years of great improvement of their living standards, and isalso the thirty odd years of boons most frequently gained by the local residents. Furthermore, to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local residents’lives, and to grasp thelaw of history’s development, will surely play a guiding significance when the startup of theprogram call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Beauty of Linyi City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引文
①沂水史志办公室编《沂水风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2页
    ②易洪川、李伟译《水经注》重庆出版社2008年6月第432页
    ③高华中:《沂沭河流域龙山文化兴衰的环境考古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导论
    ④来源于http://baike.baidu.com/view/52281.htm
    ①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年鉴》,中华书局1998年第47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报告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词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②山东省沂水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水县志》,齐鲁书社,2004年,第278页
    ③伍辉:《西方的中国形象变迁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毛主席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③《中国服饰大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页
    ④临沂县原粮食局职工李成兰口述,李成兰,65岁,现居住临沂市滨河小区
    ⑤舒可文:“时尚三味”,《三联生活周刊》1997年第5期
    ①程德慧,沂水原供销社职工,63岁,现居住沂水八一小区
    ②晓马:《品质生活30年,我们不断追求》,《品质》2009年2期
    ③来源网址http://baike.soso.com/v2843104.htm
    ①临沂市政府编撰:《临沂年鉴》,中华书局2010版,220页
    ①于化凤,女,沂水县史志办主任,口述史料
    ②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一页
    ③王文卿:《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特征》,《活力》,2006年3期
    ①郇恒赛:《出生在70年代》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②程德慧(63岁)口述,原沂水县供销社职工,现居住沂水八一小区
    ①《临沂地区志》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gov.cn/
    ②2011年临沂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科学生的调查数据
    ③《中国服饰大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页
    ①袁成亮:《中南海服装师眼中的领袖们》,《党史博览》,2008年10期
    ②山内智惠美:《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42页
    ③《临沂大事记》:(1980-1984年)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gov.cn/
    ①山东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山东各地概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023页
    ②潘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发展与演变》,《文史杂志》,2002年第1期,第200页
    ③《临沂地区志》(1984年—1994年)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
    ④《临沂大事记》1988年(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华梅:《新中国60年服饰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9月,第186页
    ③作者未知:《30年来中国女性着装变迁》,《品牌与标准化》,2008年23期
    ④晓马:《品质生活30年,我们不断追求》,《品质》2009年2期
    ①《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1月3日
    ①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饮食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②乾隆:《郯城县志》,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③刘英华等:《沂蒙文化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页
    ①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编《山东省情》,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第901页
    ②1995年统计报告(电子版),http://www.stats-ly.gov.cn/linyi/
    ③王瑞红:《异彩纷呈的沂蒙美食》,《烹调知识》2008年1期
    ①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②郇恒赛《沂河两岸》,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③陈芬森著《西方饮食在中国》中国社会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临沂地区志》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gov.cn/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382页②新华社济南4月17日电,记者董学清、郭倩
    ③《临沂地区志》(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gov.cn/
    ①李长春参观沂蒙精神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②丁凤云、黄宏等《沂蒙精神》,人民出版社2011第四版,第145页
    ①2011年9月12日广州日报
    ①临沂市地区志(电子版),来源于http://www.linyisq.gov.cn/
    ②同上
    ③中广网济南5月18日消息,记者桂园、丁锋
    ①2008年12月25日,新华网,新华社记者陈新洲、陈国军、董学清
    ②《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李永芳《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4期
    ①《中国改革开放30年婚恋观变化》2010年04月28日京华时报
    ②2010年05月19日10:16《中国青年报》
    ③2009年统计数据,http://www.stats-ly.gov.cn/linyi/
    ①来源:《电器》杂志《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历程》,2008/9/19/15:59
    ②《山东省情》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902页
    ①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319页
    ②2004年统计数字,临沂市统计局提供
    ①光明日报2009年9月2日胡红军等
    ②夏骏、阴山著《居住改变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7页
    ③高睿:《改革开放三十年住房变化与发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④来自2012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
    ①沂水县当地居民民谣
    ①1984年数据,临沂统计局提供
    ②同上
    ③《人民日报》2007、7、16刘成友
    ④《临沂日报20100506期》第A2版:要闻王慧
    ①临沂史志委员会编《沂蒙史志》,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出版,2011年,第58页
    ②《经济导报》2008、8、25李敬堂等
    ①临沂市交通局提供2009年数据
    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戴凤仪(法国人,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过6年,今年34岁,法文原名是DelphineSigne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尚书、禹贡》
    2.《水经》
    3.《说文》
    4.《郡国志》
    5.《水经注》
    6.《史记》
    1.李希贤修:乾隆《沂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2.王植纂修:乾隆《郯城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3.陈景星等修:民国《临沂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4.范筑先修:民国《续修临沂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5.《临沂地区志上、下》,临沂史志办公室主编,1998年
    6.《临沂百年大事记》,临沂史志办公室主编
    7.《临沂市统计年鉴》(1978年——2011年),电子档案
    8.《临沂年鉴》(1998年——2010年共12本),中华书
    9.《山东省情》(1949年——198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沂水县志》,沂水史志办公室主编,1992年
    12.《新编沂水县志》,沂水史志办公室主编,2010年
    13.《沂南县志》,沂南史志办公室主编,1998年
    14.《郯城县志》,郯城史志办公室主编,2001年
    1.《经济导报》
    2.《临沂日报》
    3.《人民日报》
    4.《光明日报》
    5.《财经报道》
    6.《大众日报》
    7.美国《侨报》
    8.《世界日报》
    1、http://baike.baidu.com/view/52281.htm
    2、http://baike.soso.com/v2843104.htm
    3、http://www.chinasszx.com/v/34643.html
    4、http://woman.zaobao.com/pages8/fashion110128.shtml
    5、http://www.langya.cn/
    2010年4月到山东临沂平邑县天宝山九间棚村进行实地调查。
    2010年5月到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桃花峪村调研。
    2011年4月到山东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调研。
    2011年5月在临沂市滨河大道与《沂河两岸》摄制组一起采风、拍照。
    程德慧,女,临沂沂水县人,63岁,原沂水县供销社职工,现居沂水八一小区内。
    刘成兰,女,临沂兰山区人,65岁,原临沂县粮食局职工,现居临沂滨河小区内。
    王玉秀,女,临沂临港区人,52岁,上世纪90年代临港知名裁缝,现无业,闲居在家。
    1.郇恒赛:《出生在七十年代》,作家出版社,2010年。
    2.郇恒赛:《沂河两岸》,新华出版社,2007年。
    3.刘英华:《沂蒙文化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4.郭大松、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高华中:《沂沭河流域龙山文化兴衰的环境考古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6.华梅:《新中国60年服饰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
    7.朱和平:《中国服饰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
    9.《中国服饰大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陈芬森:《西方饮食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夏骏、阴山:《居住改变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丁凤云、黄宏:《沂蒙精神》,人民出版社,2011年。
    13.临沂大学法学院材料《山东及临沂区域经济社会》,2011年。
    14.沂水史志办公室:《沂水风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沂蒙史志》,新华印刷,2011年。
    1.<美>史景迁著,李壁玉译:《王氏之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日>山内智惠美著:《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本书无译者),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英>约翰·安东尼·乔治·罗伯茨著,杨东平译:《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版
    1.黄现璠遗稿:《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载《广西社会科学》(特稿)2007年第3期。
    2.朱瑞芝:《临沂水文化断想》,载《山东水利》2007年10期。
    3.李玉增:《临沂市商业批发市场发展及其区位优势分析》,《商业研究》2002年6期。
    4.王庆安、朱延平:《沂蒙山区居住习俗及其流变》,《民俗研究》1997年01期。
    5.郭京裕:《沂蒙山区旧貌变新颜》,《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年04期。
    6.翟永平:《对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的探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7.赵光武、杜登荣等:《从人文水文角度看沂河流域》,《淮河文化》2006年第6期
    8.谭文恕:《城乡居民生活再上新台阶》,《人民政坛》1996年第三期
    9.舒可文:“时尚三味”,《三联生活周刊》1997年第5期
    10.李永芳:《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4期》
    11.高睿:《改革开放三十年住房变化与发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张永帅:《近代的通商口岸与东西部经济现代化》,《兰州学刊》2010年8期
    13.罗福腾:《从山东谚语看民间居住习俗》,《民俗研究》,1995年第4期。
    14.解修丽:《山东省临沂市旧志考述》,《宁夏大学》2010年
    1.冯砾莹:《从临沂模式看中国非中心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导师:刘立教授
    2.郑艳:《新中国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变迁》,(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指导教师:何一民教授
    3.魏思艳:《清代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指导教师:张全明教授
    4.王颖:《山东海洋事业近代化变迁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指导教师:田海林教授
    5.叶琦:《近代河口镇经济与社会变迁》,(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导教师:单强教授
    6.秦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指导教师:岳珑教授
    7.于历莉:《当代社会汉族服饰习俗变迁的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指导教师:崔大庸教授
    8.蔡磊:《服饰与文化变迁——以20世纪以来中国服饰为例》(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指导教师:朱炳祥教授
    9.赵立霞:《清末新政与社会风俗变迁》(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导教师:郭大松教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