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蜀党”是北宋元祐初年正式出现的政治派别。因苏轼、苏辙为四川眉山人之故,故曰“蜀党”。它萌芽于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发展壮大于神宗熙丰变法时期,于元祐初年政治气势最盛,但局面也最复杂。
     宋代是文人参政议政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增强,参政议政热情高度膨胀,“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了他们普遍的行为准则。他们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宋代士大夫集官僚、学者、文人三种身份交相呼应并集于一身的特殊性,使北宋中后期无论是政治斗争、学术之争,抑或是文学之争都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局面。蜀党作为宋代文人参政的典型代表,不仅有着突出的文化建树,政治上更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尽管在元祐时期才作为一个政治派别登上历史舞台,但它的成立与苏氏蜀学以及熙丰年间(1068-1085)逐渐发展壮大的文人群体“苏门”都密切相关。苏学作为蜀党的代表思想,“苏门”作为蜀党的主要成员组成,三者都存在着时间与逻辑上的连贯性。
     本文在认真解读史料基础之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相关成果,对宋代党争背景下的蜀党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以及结语展开。
     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研究所涉及的古代文献,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与分析以及研究创新与框架。
     第一章首先剖析宋人的党观念,并将北宋党争与历代党争对比,总结出其独有的政治特色。尽管北宋党争频发,却有着其他朝代诸多不同之处,这与宋人党观念的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自王禹偁提出“君子亦有党”的观点,经欧阳修、苏轼等人进一步阐释与发扬,逐渐成为宋代士大夫的共识。“君子有党“,”小人无朋”作为一种定势思维,进而对整个政局与国运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蜀党立党的过程。基于宋代士大夫集“文人、学者、官僚”三种身份于一身的特殊性,本文将苏门、苏蜀学派、蜀党三个不同领域中的集团相结合。“苏学”作为蜀党的立党思想,“苏门”作为蜀党的主要成员组成,三者都存在时间与逻辑上的连贯性。
     第三章分析蜀党的成员。蜀党是北宋中后期出现的政治集团,它以苏轼、苏辙为领袖,以包括黄庭坚、秦观、张耒在内的苏门六君子等人为其成员。蜀党的政治活动,贯穿了从仁宗嘉祐到北宋后期,并亲身经历了期间大大小小的政治纷争。
     第四章主要论述蜀党在北宋中期以后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在二苏的领导下,蜀党不仅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政治上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蜀党没有如新党那样成为当政集团,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蜀党却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军事、边防各方面提出许多系统的、切实可行、利国利民的主张,体现了蜀党独立的政治面貌。
     蜀党主要的政治态度及政治主张均以二苏思想为主导,而其他成员为补充。虽然他们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在反对王安石变法这一总的原则下,他们的政治主张则是一致的。二苏尽管在仕途上起起落落,但始终没有远离政治。其他成员随入仕的早晚,对蜀党的主张不断进行补充、完善。他们的思想与二苏一脉相传,从而表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连贯性。
     第五章以蜀党为中心,分析它与宋皇室、荆公新党、司马光、朔党、洛党等朝堂上各方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联系,从中看出蜀党在党争中所担当的政治角色,以及蜀党自身的政治立场。
     第六章论述蜀党朝堂之外的交游情况。既有二苏与欧阳修、张方平等元老重臣的忘年之交,又有与陈慥、李常、晁氏家族等同辈的莫逆之交,还有蜀党内部的师友之交,可以看出蜀党的交游原则与态度。
     有宋一代,士大夫朝堂之上与朝堂之下的交游都十分活跃。交游的方式有宴集、书信往来,诗词唱酬等。由于兼具官僚、学者、文人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特质,使士大夫在交往中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在学而优则仕的总原则下,他们大都有着宋代官僚的身份,身处朝堂之上,参与国家政事的决策,体现着他们的政治职能。尤其是北宋仁宗朝以后,党争日益激烈,促使着士大夫阶层在朝堂上的分裂,彼此由于政见的不同,分裂为不同的党派,相互攻讦不己。而朝堂之下的交游格外精彩。有的尽管政见不一,并且身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但私交甚好,如苏轼与章惇,但大多数情况下,政见的离合决定着交往的对象。
     最后的结语部分,对蜀党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作出评价。
Shu party is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 formally appearing in the early period of YuanYou.The reason why it is named "Shu party "is that its main members Su Shi and Su Zhe were all from Meishan in Sichuan province. It budded in Jiayou of Renzong period(1056-1063), and got a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 the period of Shenzong reform, and peak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Yuanyou in a complex situation.
     Song dynasty is a golden age that literati got involved in political affairs. In this period, the scholar-bureaucra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was strengthened and they were so enthusiastic about the politics that "regarding the affairs of state as our own responsibility" became their principle of behavior.Their attentions on politics were more intense than those in any other era. The specialty that the literati were combinations of literators, scholars and bureaucrats made the struggles of politics, learning and literature more complicated.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literati's participations in politics, Shu Party not only had don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ure,but also have exerted an great influence on politics. Though it ascended the stage of the history as late as the period of Yuanyou dynasty, its establishment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Su's Shuxue and Sumen Suxue, a scholar' group expanded in the age of Xifeng(1068-1085). There was a consistency in time and logic among Shu party, Suxue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oughts of Shu party and Sumen as the main make-up of Shu party.
     Based on read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seriously, absorbing relevant studying fruit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ic research on Shu par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ng's factionalis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introduction, body paragraph and epilogue
     In the first section, it analyses the party concept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north Song period., compares the political struggle with those in other dynasties, and concludes its particular political features. With close connections with the variation party concept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north Song period, factionalisms in Song dynasty had many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other dynasties, though happening frequently in this era. From Wang Yucheng advanced the idea of "Gentlemen also had their parties", further illuminated and propagated, by Ouyang Xiu, Su Shi and other people, this idea gradually became the common view of scholar-bureaucrats in Song Dynasty. As a thinking set, the notions of "Gentlemen also had their parties" and "Base persons were lonely" exerted devastating effect on the whol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fate of the country.
     In the second section, it probes into the formative process of Shu party. Based on Song's scholar-bureaucrats'specialty, this paper combines Sumen, Suxue and Shu party which belonged to different fields. There was a consistency in time and logic among Shu party, Suxue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oughts of Shu party and Sumen as the main make-up of Shu party.
     The third section analyses the members of Shu party. As a political group, appearing in the Song's middle and late age, its leaders were Su Shi and Su zhe, its main members were Six Scholars of Su Men, such as Huang Tingjian, Chao Buzhi, Qin Guan and so on. Shu party's political activities were existent from Jiayou period to the later period of North Song dynasty, and its members have experienced these struggles.
     In the forth section,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Shu party played on the political stage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North Song dynast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Er Su, Shu party had not only made a great achievement not only in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area. Although Shu party hadn't became the ruling party to realize its own ideas, it had suggested many systematic and feasible opinions in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ffairs and frontier defense. These suggestions embodied their independent politics status in the political struggle.
     Shu party's main political attitude and assertion belonged to Su Shi and Su Zhe, and other members were supplement. Although they had different opinions in some aspects, they had the same political views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fighting against Wang Anshi reform. Su Shi and Su Zhe's vicissitude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s did not make them remove from politics, and other people's made continuous supplement to the assertion of Shu party. Their ideas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with Er su's, presenting the consistency in time and logic.
     In The fifth section, focusing on the Shu party,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hu party and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such as North Song royalty, new party of Anshi, Sima Guang, Shuo party, Luo party,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political role Shu party assumed and its own position.
     The sixth section studies Shu party's companionship outside the government. These good friends included senior important officials such as Ouyang Xiu, Zhang Fangping and Fan Zhen, and Chen Zao, Li Chang, Chao's family in same generation, and friendship inside the Shu party, from which we can conclude the attitude and principle of making friends.
     In Song dynasty, the companionship of scholar officials was very active in or out the government. The ways of companionship included banquet, letters, poems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specialty of Song's scholar officials,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m presented a complicated phenomenon. On the principle of a good scholar could become an official, most of them were officials. In the government, they took part in government affairs, which embodied their political function. Especially after Renzong period, the factionalisms were much fiercer, impelling the secession of officials in the government. They argued with one anoth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The companionship outside the government was especially wonderful. Some of them belonged to different parties, but their friendship is very fine, such as Su Shi and Zhang Dun. But for the most of part, the political opinion decided the communication objects.
     The last section makes an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Shu party and its historical function.
引文
①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第245页。
    ②严复:《严复集》第三册,第668页。
    ①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第6页。
    ②余英时:《朱煮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320页。
    ③五育济:《北宋初期进士研究》之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见王水照先生的《宋代文学通论》第27页,沈松勤先生的《北宋文人与党争》。
    ①阎若璩:《潜邱劄记》卷1,总册第859册,子部第165册,第395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五樵:《方麓集》卷9,总册第1285册,集部第224册,第30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01期,第54-62页。
    ②《求是学刊》1993年04期,第92-98页。
    ①钱穆:《中国思想史纲》上册,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第294-295页。
    ①京都同朋舍1985年版
    ②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岑树海:《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论传统中国政治参与方式的现代转换》,《学海》2006年第4期,第79页。
    ①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生员论中》.第23页。
    ①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15,第1224页。
    ②王文锦:《礼记译解》,第15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516页。
    ④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第27页。
    ⑤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第1页。
    ①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38,第672页。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26、21、25,第787、786、625、764页。
    ②李学勤:《论语注疏》,第214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47页。
    ④李绛:《李相国论事集》卷5《论朋党事》,总册第446册,史部第204册,第24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151,第440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第3580页。
    ②赵汝愚:《宋代名臣奏议》,第824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第3580-3581页。
    ④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书业德刊本。
    ①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卷71《朋党论》,第五册第336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续欧阳子朋党论》,第128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4《续欧阳子朋党论》,第130页。
    ①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3,第146页。
    ②王夫之:《宋论》卷4,第86页。
    ③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20,总册第686册,史部第444册,第38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5,总册第1300册,集部第239册,第6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3,第146页。
    ①胡应麟:《诗薮》“杂编”卷5,第311页。
    ②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34《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第512页。
    ③王水照:《论“苏门”的词评和词作》,《苏轼研究》,第227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册,第294-295页。
    ⑤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488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1《上皇帝万言书》,第1页。
    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3111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第4759-4760页。
    ②脱脱:《宋史》卷179《食货下一》,第4354页。
    ③程颢、程颐著:《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第510页。
    ④程颢、程颐著:《河南程氏文集》卷1《论十事劄子》,第452页。
    ⑤程颢、程颐著:《河南程氏文集》卷5《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第522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一》,第227页。
    ⑦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一道》,第1628页。
    ①陈亮:《陈亮集》卷12《铨选资格》,第134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1,第11240页。
    ②佚名:《宋史全文》卷13下,第734页。
    ①黄震:《古今纪要》卷19,总册第384册,史部第142册,第38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上册,第508页。
    ③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20,总册第686册,史部第444册,第38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苏辙:《栾城集》卷7《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第158页。
    ⑤苏辙:《栾城第三集》卷2《题东坡遗墨卷后》,第1491页。
    ⑥苏辙:《栾城后集》卷20《祭亡嫂王氏文》,第1386页。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4《才识》,第41--4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63《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第1937页。
    ③王世贞:《读书后》卷4《书苏诗后》,总册第1285册,集部第224册,第48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1,总册第1478册,集部第417册,第96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曹学佺:《蜀中广记》卷103《诗话记第三》,总册第592册,史部第350册,第65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苏辙:《栾城后集》卷20《祭亡嫂王氏文》,第1386页。
    ④脱脱:《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9页。
    ⑤苏轼:《苏轼诗集》卷6《颍州初别子由二首》,第279页。
    ①魏了翁:《鹤山集》卷62《跋苏文定公简》,总册第1173册,集部第112册,第4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胡应麟:《诗薮》“杂编”卷5,第311页。
    ①脱脱:《宋史》卷444《张耒传》,第13113页。
    ②脱脱:《宋史》卷444《晁补之传》,第13111页。
    ③同上。
    ④脱脱:《宋史》卷444《秦观传》,第13112页。
    ⑤脱脱:《宋史》卷.444《黄庭坚传》,第13109页。
    ⑥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6《跋子瞻木山诗》,第659页。
    ⑦脱脱:《宋史》卷444《陈师道传》,第13115页。
    ⑧脱脱:《宋史》卷444《李廌传》,第13116页。
    ①参见诸葛忆兵:《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100-105页。
    ②参见萧庆伟、陶然:《论苏门之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49-152页。
    ①脱脱:《宋史》卷444《黄庭坚传》,第13110页。
    ②脱脱:《宋史》卷444《秦观传》,第13113页。
    ③脱脱:《宋史》卷444《张耒传》,第13114页。
    ④脱脱:《宋史》卷444《陈师道传》,第13115页。
    ⑤王称:《东都事略》卷116《李格非传》,第1798页。
    ①张耒:《张耒集》卷48《送李端叔赴定州序》,第747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10《赵德麟字说》,第33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49《答李昭玘书》,第1439页。
    ②《清江三孔集》卷3《送苏迈尉酸枣》:“酷暑日逾退,凉风生早秋。翩翩苏公子,一官不远游。仕养两
    得意,人生复何求。骏马如飞星,锦带垂吴钩。到邑嚣讼少;官闲吏兵休。还当有佳吟,吟到黄河颂。”
    ①脱脱:《宋史》卷344《孔文仲传》,第10932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53《净德集提要》,第1319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0,第9754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卷3《公孙丑上》,第74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刑赏忠厚之至论》,第34页
    ③同上,第33页。
    ④同上,第34页。
    ⑤同上,第33页。
    ⑥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四道》.第1636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阜帝书》.第730页
    ⑧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五》.第237页。
    ⑨张耒:《张耒集》卷47《说俗》,第735页。
    ⑩苏辙:《栾城应诏集》卷9《民政上·第道》,第1673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安万民一》,第255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9《民政上·第二道》,第1674页。
    ⑤同上。
    ⑥苏辙:《栾城应诏集》卷9《民政上·第三道》,第1677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安万民二》,第256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4《韩非传》,第10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五》,第239页。
    ③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四道》,第1636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四道》,第1636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第5370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第5370页。
    ②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三道》,第1647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课百官二》,第244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三》,第232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三》,第232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三》,第232页。
    ⑦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四道》,第1636页。
    ⑧苏轼:《苏轼文集》卷27《论冗官劄子》,第787页。
    ①苏辙:《栾城应诏集》卷8《臣事下·第二道》,第1658页。
    ②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君术·第二道》,第1628页。
    ③苏辙:《栾城应诏集》卷8《臣事下·第一道》,第1657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8《臣事下·第一道》,第1657页。
    ⑤苏辙:《栾城应诏集》卷8《臣事下·第一道》,第165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4《思治论》,第115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62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厚货财一》,第267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64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9《御试制科策》,第294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28《上韩魏公论场务书》,第1395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25《谏买浙灯状》,第727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6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4,第2928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十四》,第272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70页。
    ②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五道》,第1696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70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十四》,第273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十》,第261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十》,第261页。
    ⑦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二道》,第1689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十》,第26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安万民四》,第261页。
    ③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一道》,第1686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四道》,第1650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70页。
    ②范浚:《香溪集》卷8《五代论》,总册第1140册,集部第79册,第7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一》,第273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三道》,第1647页。
    ⑤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三道》,第1468页。
    ⑥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三道》,第1468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一》,第275页。
    ⑧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一》,第275页。
    ⑨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三道》,第1648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二》,第277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三》,第278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三》,第279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别·训兵旅三》,第279页。
    ①苏辙:《栾城应诏集》卷7《臣事上·第四道》,第1650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安万民五》,第264页。
    ③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四道》,第1693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二》,第228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十一》,第264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二》,第230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二》,第228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四道》,第1693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安万民五》,第264页。
    ②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五道》,第1695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断一》,第282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断一》,第282-283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断二》,第285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9《策断三》第286页。
    ③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四道》,第1692页。
    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四道》,第1693页。
    ⑤苏辙:《栾城应诏集》卷10《民政下·第四道》,第1693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3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3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31页。
    ③毕沅:《续资治通鉴》卷66,第1628页。
    ④脱脱:《宋史》卷186《食货志第139》,第4556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36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5《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第764页。
    ③脱脱:《宋史》卷176《食货志第129》,第4280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7《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第783页。
    ①王栐:《燕翼诒谋录》卷3,第23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5《自齐州回论时事书》,第773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35《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第761页。
    ②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14《按田》,第1205页。
    ③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1《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其一)》,第879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35《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第76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30《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第852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47《进御集表》,第1032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35《陈州为张安道论实事书》,第767-768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8《上韩枢密书》,第1383页。
    ①张耒:《张耒集》卷43《慎微篇上》,第686页。
    ②张耒:《张耒集》卷44《用民篇》,第702页。
    ③脱脱:《宋史》卷155《选举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第3617页。
    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42《乞改科条制劄子》,第45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议学校贡举状》,第723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5《议学校贡举状》,第724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4《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第91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9《答张文潜县丞书》,第1427页。
    ⑤苏辙:《栾城集》卷35《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第76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39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5《陈州为张安道论实事书》,第769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41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48《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第1395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8《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第1396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6《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第753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35《自齐州回论时事书》,第771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5《自齐州回论时事书》,第772页。
    ③张耒:《张耒集》卷35《论法下》,第581页。
    ④秦观:《淮海集笺注》卷15《进策·财用》,第593页。
    ⑤苏辙:《栾城集》卷40《言张璪劄子》,第879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2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第4755页。
    ②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卷38《衙前札子》,第三册第509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9,第8894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1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1页。
    ⑥苏辙:《栾城集》卷36《论罢免役钱行差役法状》,第783页。
    ⑦苏辙:《栾城集》卷36《乞更支役钱雇人一年候修完差役法状》,第792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37《论差役五事状》,第807页。
    ②脱脱:《宋史》卷176,第4287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7《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第784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7《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第785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27《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第784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8《征榷考五》,第17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1,第9273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36《论蜀茶五害状》,第785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36《论蜀茶五害状》,第790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40《乞复选人选限状》,第894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42《乞裁损浮费札子》,第928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65-466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9《转对条上三事状》,第821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0页。
    ②秦观:《淮海集笺注》卷14《进策·论议上》,第568页。
    ③秦观:《淮海集笺注》卷15《财用上》,第592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7,第33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9《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札子》,第838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1,第9248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3,第10667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3,第10671页。
    ①脱脱:《宋史》卷291《列传50》,第973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0,第8607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39《论兰州等地状》,第858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39《再论兰州等地状》,第862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9《论兰州等地状》,第860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7,第9671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8《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第798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8《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第798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8《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第799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8《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第800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8,第10952页。
    ⑤张耒:《张耒集》卷43《慎微篇上》,第685页。
    ①秦观:《淮海集笺注》卷9《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第355页。
    ②秦观:《淮海集笺注》卷9《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第357页。
    ③秦观:《淮海集笺注》卷16《进策·将帅》,第609页。
    ④秦观:《淮海集笺注》卷16《进策·谋主》,第625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5,第4467页。
    ②脱脱:《宋史》卷319《欧阳修传》,第10378页。
    ③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1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49《谢梅龙图启》,第1425页。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4《才识》,第42页。
    ②苏轼:《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9页。
    ③方勺:《泊宅编》卷上,第65页。
    ①李廌:《师友谈记》,第23页。
    ②李廌:《师友谈记》,第22页。
    ③李廌:《师友谈记》,第22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21《上皇帝书》,第464页。
    ②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4,第168页。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第293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5《议学校贡举状》,第724页。
    ⑤脱脱:《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04页。
    ①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7,第343页。
    ②佚名:《宋史全文》卷11,第564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第5175页。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2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1,第7336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5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6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6页。
    ⑥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4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32《杭州召还乞郡状》,第912页。
    ①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第1113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32《杭州召还乞郡状》,第912页。
    ③何薳:《春渚纪闻·裕陵惜人才》卷6,第88页。
    ④脱脱:《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09页。
    ⑤李焘:《长编》卷357,第8553页。
    ①孙升:《孙公谈圃》卷上,总册第1037册,子部第343册,第10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卷13,总册第928册,子部第234册,第22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朱弁:《曲洧旧闻》卷5,第158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4,第9607页。
    ①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第1781页。
    ②王巩:《随手杂录》,总册第1037册,子部第343册,第21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4,第10889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第11054-11056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4,第11074页。
    ①刘安世:《元城语录》卷上,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359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脱脱:《宋史》卷339《苏辙传》,第10837页。
    ①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646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646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98《荆公新学略序录》,第3237页。
    ②王十朋:《宋文记事》卷32《妙果院藏记》,第445页。
    ③脱脱:《宋史》卷327,第10542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礼以养人为本论》,第5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三》,第23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略三》,第232页。
    ③苏辙:《栾城集·附录·苏颍滨年表》,第1773页。
    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14,第111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第791页。
    ⑥苏轼:《东坡易传》卷8,第139页。
    ①脱脱:《宋史》卷339《苏辙传》,第10822页。
    ②脱脱:《宋史》卷339《苏辙传》,第10822—10823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1,第7336页。
    ②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49《读诗狱》,总册第1141册,集部第80册,第34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40《王苏更相称誉》,第340页。
    ④苏轼:《苏东坡全集》卷16《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第222页。
    ⑤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26《跋王荆公禅简》,第696页。
    ⑥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6《神宗皇帝挽词三首》,第142页。
    ①梁建国:《朝堂内外:北宋东京的士人交游——以“嘉祐四友”为中心的考察》,《文史哲》2009年第5期,第119页。
    ②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49《读诗狱》,总册第1141册,集部第80册,第34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巩:《闻见近录》,总册第1037册,子部第343册,第20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9《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第1411页。
    ③脱脱:《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0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37《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第810页。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卷5,第315页。
    ②赵彦卫:《云麓漫抄》,第154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49《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第1412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13《曾子固舍人挽词》,第300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5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6页。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12《颍滨遗老传上》,第1280页。
    ②苏辙:《栾城后集》卷12《颍滨遗老传上》,第1280页。
    ③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卷41《再举谏官劄子》,第四册第24页。
    ④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7,第317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第5339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17《司马温公神道碑》,第512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46《除起居舍人谢启》,第1330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46《谢中书舍人启》,第1331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5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第1490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5页。
    ②脱脱:《宋史》卷339《苏辙传》,第10824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66《跋司马温公布衾铭后》,第2064页。
    ①秦观:《淮海集笺注》卷29《代贺司马相公启》,第955页
    ②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6《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之四》,第143页。
    ③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1《丞相温公挽词三首》,第7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46《除翰林学士谢启》,第1332页。
    ⑤脱脱:《宋史》卷345《刘安世传》,第10954页。
    ⑥脱脱:《宋史》卷342《王岩叟传》,第10893页。
    ⑦脱脱:《宋史》卷342《王岩叟传》,第10897页。
    ①脱脱:《宋史》卷342《传论》,第10903页。
    ②毕沅:《续资治通鉴》卷82,第2081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7,第11151页。
    ④孙升:《孙公谈圃》卷上,总册第1037册,子部第343册,第10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32《杭州召还乞郡状》,第913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29《乞郡劄子》,第828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5,第9866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8《乞罢学士院闲慢差遗札子》,第816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5,第9867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9,第996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32’《杭州召还乞郡状》,第913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4,第11074页。
    ④苏辙:《栾城集·附录·苏颍滨年表》,第1802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29《乞郡劄子》,第829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7,第9915页。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1,第1000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9《乞郡劄子》,第828页。
    ②脱脱:《宋史》卷350《赵挺之传》,第11093页。
    ③刘安世:《尽言集》卷6《论陈师道不合擅去官守游宴事》,总册第427册,史部第185册,第246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刘安世:《元城语录》卷下,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388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刘安世:《元城语录》卷上,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359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47《皇朝文鉴一》,第699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1,第11240页
    ③同上。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7《试馆职策问三首》,第210页。
    ⑤范祖禹:《范太史集》卷43《集贤院学士知潞州朱公墓志铭》,总册第1100册,集部第39册,第47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第79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7《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第792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3,第9568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4,第9829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4,卷9830页。
    ⑤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5《洛蜀党议》,第439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7,第9895页。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4,第960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9《乞郡劄子》,第828页。
    ②脱脱:《宋史》卷355《贾易传》,第11175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8,第10928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2,第11044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33《再乞郡札子》,第930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第11054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第11057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第11051页。
    ⑦朱熹:《朱子语类》卷130,第3109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5,第9688页。
    ②黄震:《黄氏日抄》卷34,总册第708册,子部第14册,第4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130,第3111页。
    ④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第10页。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先生语五》,第76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中庸论中》,第6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韩愈论》,第114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4《杨雄论》,第111页。
    ④同上。
    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第187页。
    ⑥程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答朱长文书》, 第600-601页。
    ⑦朱熹:《朱子语类》卷121,第2918页。
    ⑧杨时:《龟山集》卷10,总册第1125册,集部第64册,第19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130《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第3110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1《时氏本拾遗》,第414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10《乐全先生文集叙》,第315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14《张文定公墓志铭》,第457页。
    ②曹学佺:《蜀中广记》卷103《诗话记第三》,总册第592册,史部第350册,第653页。
    ③张方平:《乐全集》卷39《文安先生墓表》,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488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15,第119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14《墓志铭》,第449页。
    ⑥张方平:《乐全集》卷23《请节省财用事》,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22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张方平:《乐全集》卷30《举李大临、苏轼充谏官》,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32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苏辙:《栾城集》卷50《谢张公安道启》,第1084页。
    ③张方平:《乐全集》卷1《送苏学士钱塘监郡》,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张方平:《乐全集》卷26《论苏内翰》,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27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张方平:《乐全集》卷2《苏子瞻寄铁藤杖》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2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苏辙:《栾城集》三集卷1《追和张公安道赠别绝句·引》,第1473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14《墓志铭》,第457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29《辨举王巩札子》,第831页。
    ⑤张方平:《乐全集》卷39《文安先生墓表》,总册第1104册,集部第43册,第48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苏辙:《栾城集》后集卷12《颍滨遗老传》,第128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63《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第1956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8《上梅直讲书》,第1386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15《送欧阳辩》,第368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5,第4467页。
    ⑤脱脱:《宋史》卷319《欧阳修传》,第10378页。
    ⑥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1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49《谢梅龙图启》,第1425页。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4,第42页。
    ②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112《举苏轼应制科状》,第1706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10《钱塘勤上人诗集叙》,第321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10《钱塘勤上人诗集叙》,第32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63《祭欧阳文忠公文》,第1937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27《乞加张方平恩礼札子》,第787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第442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6,第5265页。
    ⑥陈邦瞻:《宋史记事本末》卷37《王安石变法》,第345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第435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50《与范子丰八首(之三)》,第1451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50《答范蜀公十一首(之九)》,第1449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2,第1146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13《陈公弼传》,,第419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23《岐亭五首·并叙》,第1204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八简)》,第156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六简)》,第1566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九简)》,第1567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十六简)》,第1570页。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63《黄州再祭文与可文》,第1942页。
    ①文同:《丹渊集》卷17《往年寄子平》,总册第1096册,集部第35册,第65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叶梦得:《石林诗话》,总册第1478册,集部417册,第995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文同:《丹渊集》卷10《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总册第1096册,集部第35册,第61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70《题赵岌屏风与可竹》,第2212页。
    ⑤苏轼:《仇池笔记》卷下《文与可诗》,总册第863册,子部第169册,第15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苏轼:《苏轼文集·苏轼佚文汇编》卷2《与文与可十一首(第三简)》,第244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63《祭文与可文》,第1942页。
    ③苏辙:《栾城集》卷26《祭文与可学士文》,第539页。
    ④苏辙:《栾城后集》卷20《祭亡婿文逸民文》,第1384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10《晁君成诗集引》,第319页。
    ②苏轼:《苏轼诗集》卷35《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第1869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10《晁君成诗集引》,第319-320页。
    ④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31《晁君成墓志铭》,第831页。
    ⑤苏轼:《苏轼诗集》卷35《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阕》,第1895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55《与晁美叔二首》,第1658页。
    ②苏轼:《苏轼诗集》卷14《和晁同年九日见寄》,第696页。
    ③朱弁:《曲洧旧闻》,第158页。
    ④秦观:《淮海集》后集卷6《故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知成都军府李公行状》,第1550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51《与李公择十七首》,第1500页。
    ①秦观:《淮海集笺注》卷30《与孙莘老学士简》,第997页。
    ②张耒:《张耒集》卷55《与鲁直书》,第827页。
    ③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14《与邢和叔書》,第1741页。
    ④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卷29《祭舅氏李公择文》,第800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9《辨举王巩劄子》,第831页。
    ②晁补之:《鸡肋集》卷51《上苏公书》,总册第1118册,集部第57册,第82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晁补之:《鸡肋集》卷1《释求志》,总册第1118册,集部第57册,第416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张耒:《张耒集》卷61《晁无咎墓志铭》,第901页。
    ⑤脱脱:《宋史》卷444《晁补之传》,第13111页。
    ⑥惠洪:《冷斋夜话》卷1,第9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52《答黄鲁直(第一简)》,第1532页。
    ①李昭玘:《乐静集》10《上眉阳先生》,总册第1122册,集部第61册,第30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49《答李昭玘书》,第1439页。
    ③脱脱:《宋史》卷444《李廌传》,第13116页。
    ④晁补之:《鸡肋集》卷52《及第谢苏公书》,总册第1118册,集部第57册,第82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52《答秦太虚七首(第一简)》,第1534页。
    ⑥苏轼:《苏轼文集》卷52《答秦太虚(第四简)》,第1536页。
    ⑦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73《回苏子瞻简》,第776页。
    ⑧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卷4《次韵子瞻送李廌》,第98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4《举黄庭坚自代状》,第71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7,第9915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3,第11055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46《荐王巩劄子》,第1012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4,第11496-11497页。
    ④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29,第870页。
    ⑤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16《秦少游字序》,第723页。
    ①王明清:《挥塵余话》卷1,第288页。
    ②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4《赠鲁直》,第284页。
    ③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10《与鲁直书》,第577页。
    ④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卷18《答王子飞书》,第467页。
    ⑤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10《与少游书》,第532页。
    ①陈师道:《后山诗注笺补·附录·序跋题记》,第620-621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9《范吕诸儒学案》,第810页。
    ③黄震:《黄氏日钞》卷65,总册第708册,子部第14册,第59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卷25《跋东坡所作马券》,第646页。
    ①曾敏行:《独醒杂志》卷3,第21页。
    ②苏轼:《东坡志林》卷2,第41页。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22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71《跋太虚辩才庐山题名》,第2261页。
    ③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16《送参寥序》,第739页。
    ④苏辙:《栾城集》卷11《赠景福顺长老二首之引》,第265页。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24《龙井辩才法师塔铭》,第1439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61《与参寥子二十一首(第六简)》,第1861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17《宸奎阁碑》,第501页。
    ①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2期,第12页。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22《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第1414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第7266页。
    ③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4,第188页。
    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第18页。
    ①晁公武:《衢本郡斋读书志》卷2上《神宗实录二百卷》,第232页。
    ①王水照:《苏轼研究》,第227页。
    ②邵浩:《坡门酬唱集》,总册第1346册,集部第285册,第465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脱脱:《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7页。
    ④钱钟书:《宋诗选注》,第99页。
    ⑤李廌:《济南集》卷6《汝阴唱和集后序》,总册第1115册,集部第54册,第799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李廌:《济南集》卷6《程因百诗序》,总册第1115册,集部第54册,第799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卷28《跋东坡墨迹》,第774页。
    ①脱脱:《宋史》卷338《苏辙传》,第10837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63《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第1956页。
    ③李廌:《师友谈记》,第44页。
    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1,总册第1478册,集部第417册,第96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济南集提要》,总册第1115册,集部第54册,第70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晁补之:《鸡肋集》卷18,总册第1118册,集部第57册,第53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49《答张文潜县丞书》,第1427页。
    ⑧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1,第313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第465页。
    ②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第70页。
    ③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第138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48《黄州上文潞公书》,第1380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51《与滕达道六十八首》,第1481页。
    ③费袞:《梁溪漫志》卷4《东坡谪居中勇于为义》,第37—38页。
    ④苏轼:《苏轼全集》卷43《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第2343页。
    ①苏辙:《栾城集》卷5《次韵子瞻再游径山》,第106页。
    ②苏辙:《栾城集》卷35《自齐州回论时事书·画一状附》,第773页。
    ③粟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第4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册,第294-295页。
    ⑤李石:《方舟集》卷13《苏文忠集御叙跋》,总册第1149册,集部第88册,第67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苏辙:《栾城后集》卷10《历代论四·梁武帝》,第1259页。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46《道德经解二卷》,第1243页。
    ③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续集卷8《与王雍提举》,第2081页。
    ④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35《黄几复墓志铭》,第831页。
    ⑤张耒:《张耒集》卷22《赠僧介然》,第397页。
    ⑥秦观:《淮海集笺注》卷38《五百罗汉图记》,第1217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25《议学校贡举状》,第725页。
    ①钱穆:《宋明理学概述》,第29页。
    ②秦观:《淮海集笺注》卷30《答傅彬老简》,第982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25《上神宗皇帝书》,第740页。
    ②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第7页。
    ③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第27页。
    [唐]李绛:《李相国论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苏轼:《东坡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宋]苏轼:《仇池笔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苏洵:《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9月版。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9年版。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秦观:《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宋]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四库全书本。
    [宋]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李廌:《济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宋]晁补之:《鸡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庭坚:《宋黄文节公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陈师道:《后山诗注笺补》,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华书局,2006年版。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宋]杨时:《龟山语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震:《古今纪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震:《黄氏日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
    [宋]赵汝愚:《宋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宋]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四库全书本。
    [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禹偁:《小畜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王巩:《闻见近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巩:《随手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偁:《东都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偁:《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王十朋:《宋文记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宋]王明清:《挥麈余话》,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范浚:《香溪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方勺:《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何薳:《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孙升:《孙公谈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刘安世:《元城语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刘安世:《尽言集》,上海书店,1984年版。
    [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张方平:《乐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文同:《丹渊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昭玘:《乐静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晁公武:《衢本郡斋读书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宋]邵浩:《坡门酬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费袞:《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李石:《方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元]佚名:《宋史全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明]王世贞:《读书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阎若璩:《潜邱劄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清]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清光绪二十五年书业德刊本。
    [清]永瑢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清]刘统勋等:《评鉴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永瑢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巴蜀书社,1998年版。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邢昺:《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余英石:《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叶坦:《大变法》,三联书店,1996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齐涛主编:《中国党争实录》,齐鲁书社,1999年版。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东瑶:《苏门六君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与南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华瑞、姜锡东:《中国改革通史·两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朱瑞熙、张其凡:《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孔凡礼:《苏辙年谱》,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周义敢、周雷:《晁补之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
    林语堂:《苏东坡传》,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王水照:《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苏轼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咏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周义敢、周雷:《秦观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
    梁启超:《王安石传》,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
    钱钟书:《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卢连章:《二程学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罗家祥:《北宋党争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质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杨曾文:《中国禅学》,中华书局,2003年版。
    粟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胡昭曦:《宋代蜀学研究》,巴蜀书社,1997年版。
    [台]陈正雄:《苏辙学术思想述评》,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
    [台]林瑞翰:《宋代政治史》,大学联合出版委员会,1989年版。
    [日]小林义广:《欧阳修——他的一生和宗族》,创文社2000年版。
    [美]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中华书局,2009年版。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育济:《论北宋末年的“御笔行事”》,《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
    诸葛忆兵:《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王曾瑜:《洛、蜀、朔党争辨》,《尽心集-张政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岑树海:《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论传统中国政治参与方式的现代转换》,《学海》,2006年04期。
    任爽:《地域冲突与中国古代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求是学刊》,1993年04期。
    罗家祥:《元祐新旧党争起因探源》,《江汉论坛》,1985年09期。
    罗家祥:《元祐之政剖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05期。
    王水照:《论洛蜀党争的性质和意义》,《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01期。
    田耕宇:《中唐牛李党争与北宋新旧党争性质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梁建国:《朝堂内外:北宋东京的世人交游——以“嘉祐四友”为中心的考察》,《文史哲》,2009年第5期。
    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肖永明:《论苏轼蜀学的学派特征》,《学术论坛》,1999年第1期。
    肖永明:《论苏氏蜀学与洛学的歧义》,《云梦学刊》,2002年第3期。
    杨胜宽:《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的形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年第1期。
    杨胜宽:《苏轼与司马光的役法之争》,《三峡学刊》,1994年第4期。
    杨胜宽:《论苏门门风》,《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年第2期。
    杨胜宽:《陈师道与苏轼交谊考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李冬梅:《苏辙研究综述》,《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万斌生:《苏轼在王安石变法运动中的阶段性表现》,《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萧庆伟、陶然:《论苏门之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李存山:《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兼论二程洛学与两次“革新政令”的关系》,《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吴晓萍:《苏辙的变法思想及其实践》,《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吴琳:《苏辙离开变法阵营的原因》,《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
    陈安丽:《评苏辙对熙丰变法的态度》,《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王书华:《苏轼苏辙对荆公新学的批判》,《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王书华:《荆公新学与二程洛学在经学领域的对立与分歧》,《河北学刊》,2001年第3期。
    王书华:《二程对荆公新学的批判》,《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王书华:《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陶有浩:《二程变法思想述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卢连章:《洛学新学蜀学异同论》,《中州学刊》2002第6期。
    黄宝华:《“元祐更化”中的黄庭坚》,《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刘瑶峰:《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徐声扬:《黄庭坚思想探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周祚绍:《论黄庭坚和北宋党争》,《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钱志熙:《黄庭坚与“新旧党争”》,《温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
    方良:《浅说黄庭坚的社会政治观》,《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周义敢:《黄庭坚思想发展初探》,《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于翠玲:《秦观与苏轼的交往》,《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秦子卿:《秦淮海“策论”初探》,《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崔铭:《晁补之初入“苏门”论析——“苏门研究”系列之一》,《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肖永明:《论苏氏蜀学的学派特征》,《学术论坛》1999年第1期。
    冷成金:《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湛芬:《“文以明理”:三教合一的文艺观——谈张耒的文艺思想》,《殷都学刊》,1992年第2期。
    易朝志:《晁补之年谱简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刘焕阳:《晁补之世系考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刘焕阳:《晁补之与苏轼交游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5期。
    马斗成:《宋代眉山苏氏婚姻与党争》,《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日]田中正树:《苏氏蜀学考》,《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七集》,汲古书院,2001年版。
    [日]平田茂树:《宋代的言路官》,《史学杂志》101-6,1992年版。
    [日]平田茂树:《元祐时代的政治——以选举论议为线索》,宋代史研究会《宋代的知识人》汲古书院,1993年所收。
    [日]平田茂树:《宋代的垂帘听政》,《柳田节子老师古稀记念中国的传统社会和家族》汲古书院,1993年版。
    [日]平田茂树:《宋代的朋党和诏狱》,《人文研究》47-8,1995年版。
    [日]平田茂树:《宋代朋党形成的转机》,宋代史研究会《宋代社会的网络》,汲古书院,1998年版。
    [日]近藤一成:《知杭州苏轼的救荒政策——宋代文人官僚政策考》,《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一集》,汲古书院,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