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乃安先生生平传略及学术成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郭乃安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音乐学家,他理论研究涉猎广泛、学术成就硕果累累,对他生平传略及学术成就的研究,有利于梳理过往民族音乐学等的发展脉络,藉以理解和把握当今音乐学的若干研究视野和思考进路。
     本篇文章沿着郭先生追求音乐理论过程的进路和方向,采用深入访谈与查阅资料档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适当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在郭乃安的学术及思想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分析。首先本文分时间段记录了郭先生从求学到当代的成长历程和音乐生活。紧接着对“山歌社”的相关音乐活动及其影响进行概述,并试图从中寻找作为“山歌社”骨干之一郭先生的有关作用及影响。进而本文对郭先生主要参与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寻找该书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郭先生的论文集《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的文章进行梳理,归纳了郭先生在文中表达的主要学术观点和思想。
     通过本文的论述,本文得出初步的结论,郭乃安先生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理论家、其学术观点体系是一个长期思考中的发展过程、先生对于中国音乐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长期的不可动摇的稳定性。
Mr. Guo Nai'a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outstanding master of music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His theoretic researches are profound with great achievement. To study his achievement and biography brief is good fo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usicology before, which is helpful and useful for master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visions and thinking of current musicology.
     In this paper, tracing the direction and process of Mr. Guo's research on musical theory, through using method of interview and reading documents and files and comparing with other relevant research, it explores and analyzes Guo's learning and ideology. Firstly, the paper chronologically records Guo's growth and pursue for music from his school days to his contemporary adult year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musical activities of "Folk Songs Association" and its influences generally. Meanwhile, it tries to seeking for one of the key member in "Folk Songs Association"—Guo's functions and influence. In order to expound its impact on the bir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further it makes a contrast analysis of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Music, which is mainly compiled by Mr. Guo.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Guo's main opinions and ideology expressed in his book through briefly going into his thesis collection --Musicology, Please Focus on human.
     Afte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paper draws an elementary conclusion that Guo Nai'an is a master of musicology with evident features; his view system is a developing process after long-term consideration and his influence on research on musical theory in China is stable, long-lasting and irreplaceable.
引文
先生的图章就是他刻的。
    [1]见于伍雍谊:《忆吴伯超师在重庆》。
    [2]吴伯超(19031-949):我国重要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生于江苏武进。中学年代即随刘开华学习民族乐器演奏。1922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继续从师刘天华,学习琵琶与二胡。1927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1931年赴欧洲,在布鲁塞尔夏罗瓦音乐学院及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1936年学成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期间,历任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团指挥,中训团音干班副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1942年他在国立音乐院长期兼任指挥课,也曾短期教作曲系学生指挥法。参见王震亚:《国立音乐院院长吴伯超传略》。
    [3]见《“国立音乐院”校友录》之前言,1988年由武汉音乐学院印刷厂出版。
    [4]应尚能(1902-1974):宁波人,生于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工学院读机械工程,后转该校音乐学院。1929年毕业,次年回国,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主持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实验巡回合唱团,并历任国立音乐学院、戏剧专科学校、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是中国最早研究、介绍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歌唱家之一。
    [5]陈田鹤(1911-1955):中国作曲家。生于浙江永嘉,1928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黄自学习作曲。1940年在重庆任国立音乐院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后随院迁至南京,1949年任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授。
    [6]川康兴业公: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全国资本额最大的省营企业公司,兴盛一时。
    [7]江定仙:我国著名作曲家、依靠人民国立音乐院学生们组织《山歌社》时,研究、编配、演唱民歌,为出版的民歌集作序,并亲自动手编配了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刘雪庵《何日君再来》等作品,与贺绿汀、陈田鹤、刘雪庵并称黄自四大弟子。
    [1]见于谢功成:《“山歌社”成立的前前后后》(《音乐研究》1992年第1期)。
    [2]当时重庆国立音乐院院内的一个学生运动,《山歌壁报》发起的直接缘由。下文有详细说明。
    [3]1944年上半年,作曲组的学生就成立了“级会”,这是音乐院第一个以专业民族音乐学为其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即“山歌社”的前身)。“煤碳事件”的主要成员即为“级会”会员。下文有详细说明。
    [4]见于郭乃安:《中国民歌第一辑》序言。
    [1]见于西南日报《山歌副刊》,1946年5月2日第四版。
    [2]放平:是在“山歌社”的一位热心支持者朱金楼的帮助下来复旦大学学习文学的,在上海期间一直与“山歌社”保持联系。
    [3]参见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1947年1月1日,第9期
    [4]当时中国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指挥就是从国立音乐院47级这一班开始的,授课老师为吴伯超。
    [1]见于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音乐活动述论》,第10页。
    [2]抗战初期,大批学生随高等院校内迁,断绝了原来家庭的经济资助。1938年3月,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长后,对于解决战区流亡青年的生活问题制订和颁布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对全国公立专科以上学生予以贷金。此项贷金额为每人每月八元至十元,半额为四至五元(参见《第二次中国教育年签》, 1948年版,第13页)。
    [1]引自作者与张振涛所长于2007年6月12日采访郭乃安先生的采访录音。
    [2]所谓“音乐函授”主要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音乐爱好者,是一项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益活动(引自2008年3月21日作者与朋友在番禺对谢功成教授的采访录音)。
    [3]“理论组”即为“作曲组”,在这里为一个意思。
    [1]见《中国民歌》第一辑。馆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2]在作曲组同学中间,郭先生更多地关注着民族音乐的方向性问题,并擅长写学术性、纲领性文章。受到大家的敬重。(来源于2008年3月21日作者对谢功成教授的采访录音)
    [1]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3期,1946年6月15日,第13页)
    [2]据谢功成教授回忆,当时理事长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朱石林,一个是郭乃安。后因朱石林休学,没有跟随学校复员南京;而郭乃安先生是公认的“笔杆子”,当时即擅长写“方针性”、“指导性”的文章,在社员中间很有威信。
    [3]见于《国立音乐院校友录》(武汉音乐学院印刷厂,1988年1月)。
    [4]见于郭乃安《中国民歌选·后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5]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山歌通讯》第3期,第294页。
    [6]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中国民歌选·第一集》(线谱油印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
    [1]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8期,第6-7页。
    [1]据谢功成教授回忆,音乐院由于当时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被迫没有参加“5·20”游行,仅在学校举行了一场控诉大会。当时形势相当尖锐。
    [2]“中国音乐社”:在国立音乐院成立的另一个音乐社团,当时由于“山歌社”过于出名,偏“左”思想较严重,为了团结更多的同学,由李兆鸿发起成立。该社与“山歌社”联系相当紧密,是带有政治性色彩的中间性质的社团。其工作重心是加强社员们在复员期间的专业学习以及辅助“山歌社”的民歌研究”
    [3]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9期,1947年1月1日,第6页)。
    [1]谢功成:《“山歌社”成立的前前后后-在中国现代音乐史研讨会上的发言》,《音乐研究》1992年第01期。
    [2]谢功成:《“山歌社”成立的前前后后-在中国现代音乐史研讨会上的发言》,《音乐研究》1992年第01期,第19页。
    [1]见于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音乐活动述论》.第7页。
    [2]见于伍国栋:《21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J].《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
    [1]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3期,第23页。
    [2]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7期,第5页。
    [1]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6期,第5页。
    [2]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5期,第9页。
    [3]见于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编:《山歌通讯》(遵义版)第2期,第4页。
    [1]该章在草稿目录中没有,但书中内容中确有相关章节,笔者疑或为草稿抄写的隙缝。
    [2]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研究班编:《民族音乐概论》草稿(供内部讨论使用),1960.11,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28页,及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1.17页。
    [1]见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1964.3,北京第一版,第42页。
    [2]同注1,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3.8页,及第三章第三节,第3.44页。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1964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242页。
    [2]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数学》《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一期,第80-83页。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四十年》,第32页。
    [1]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1964.3,北京第一版,第1页。
    [1]见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研究班编:《民族音乐概论》草稿(供内部讨论使用),1960年11月,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第5.60页。
    [1]见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绪论明确提出“‘宫廷音乐'的记载更多地是遗存于历史文献中,从目前音乐学教学方案的总体布局来看,为了避免授课内容大量重复,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有音乐史课程担任”。
    [2]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载《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第4-21页。
    [1]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一期,第80-83页。
    [1]魏廷格:《评萧友梅的音乐思想》一文摘要。
    [2]《文化的变异》,第80页。
    [3]伍国栋著:《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171页。
    [1]刘承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高层论坛”闭幕词。
    [1]王震亚.五声音阶及其和声[M].上海:上海文艺书店,1949.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苏夏.和声的技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杨堃.民族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8]陈聆群.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9]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10]沈洽.民族音乐学十年.北京:中国音乐年鉴,1990.
    [11]陈聆群等编.萧友梅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1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14]居其宏.二十世纪中国音乐.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1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6]薛良.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17]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18]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四十年.北京:北京红星印刷厂印刷,1994.
    [19]唐守荣、杨定抒.国统区抗战音乐史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1]李焕之主编.当代中国音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2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3]徐立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海口:南海出版社,1997.
    [2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5]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6]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27]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8]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9]史中兴.贺绿汀传.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0]周青青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1]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2]袁静芳等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3]房列曙等.中华文化史大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4]李业道.吕骥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5]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6]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7]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8]田可文.中西方音乐通史概要[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39]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0]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1]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3]张静蔚.马思聪年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44]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
    [45]乔建中.国乐今说.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6]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7]伍雍谊.人民音乐家吕骥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48]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刘复.海外的中国民歌[J].歌谣第25号,1923,9(30).
    [2]陈婴.民族化问题.人民音乐,1963,6.
    [3]于会泳.试评《民族音乐概论》[J].人民音乐,1964,Z2.
    [4]朱石林等.记山歌社和遵义的音乐活动[J].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81.
    [5]董维松.中国民族音乐学学会筹委会在京举行[J].中国音乐,1981,(04).
    [6]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J].音乐研究,1982,2.
    [7]董维松、沈洽.民族音乐学问题[J].音乐研究,1982,4.
    [8]孙国荣.现代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2,(04).
    [9]赵如兰.漫谈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3,(03).
    [10]彦克.记贺绿汀同志[J].中国音乐,1983,(04).
    [11]钟子林.1945年以来西方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创作的关系[J].人民音乐,1984,10.
    [12]捷姆佐夫斯基,杨洸.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4,(02).
    [13]毛继增.民族音乐研究应当面向现实[J].中国音乐学,1985,(01).
    [14]熊向辉.民歌分类的规则和方法.中国音乐,1985,4.
    [15]冯光钰.民族音乐问题三思[J].音乐探索,1985,(04).
    [16]杜亚雄.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1986,4.
    [17]高厚永.民族音东研究纵横谈[J].中国音乐学,1986,1.
    [18]王北成.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6,(01)
    [19]曼特尔·胡德,刘上·百归.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6,(01)
    [20]巴·克拉德尔,程鹰.民族音乐学概说[J].中国音乐,1986,(04)
    [2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2).
    [22]杨匡民.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色彩区的划分[J].中国音乐学,1987,1.
    [23]黄翔鹏.关于民族音乐学及其他[J].中国音乐学,1987,1.
    [24]喻辉.谈曲艺音乐的分类.中国音乐,1987,1.
    [25]王震亚.国立音乐院院长吴伯超[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3.
    [26]乔建中.中国民族音乐十年[J].人民音乐,1990,4.
    [27]王震亚.民族音阶在当前音乐创作中的延伸[J].中国音乐学,1990,2.
    [28]李凌.元庆十年祭--兼谈几个民族音乐新问题[J].中国音乐学,1990,(01)
    [29]谢功成.山歌社成立的前前后后[J].音乐研究,1992,1.
    [30]蔡际洲.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J].音乐研究,1994,(02).
    [31]周耘.观民风知得失与我国现代民歌研究的误区[J].黄钟,1994,4.
    [32]周青青.音乐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学,1994,(03).
    [33]田耀农.中国传统音乐分类中的逻辑与非逻辑问题[J].中国音乐学,1995,(04).
    [34]沈洽.“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由“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引出的思考[J].音乐研究,1995,(02).
    [35]王青.和声风格的民族化在我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萌芽[J].音乐研究,1995.4.
    [36]严良堃.遥记1947[J].音乐研究,1996,2.
    [37]李业道.吕骥评传--第一部分1909-1937(中)[J].音乐研究,1996,(01).
    [38]田耀农.《民族音乐概论》的逻辑体系辩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03).
    [39]李兆群.解放战争时期江苏革命文化活动综述[J].党史教学与研究,1997,3.
    [40]沈洽.民族音乐与文化国策[J]中国音乐,1998,(03).
    [41]谢立新.试论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42]李业道.吕骥评传[J].音乐研究,1998,(04).
    [43]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50年之回顾与思考[J].音乐研究,1999,(03).
    [44]袁善琦、周刚.论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及作用[J].音乐研究,1999,2.
    [45]骆方华.山歌社民族化和声的探索及其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2.
    [46]孙星群.一部富有理论见地的著述--读《民族音乐学概论》[J].人民音乐,1999,(04).
    [47]李业道.吕骥评传 第三部分 1949-(三)[J].音乐研究,1999,(02).
    [48]李业道.吕骥评传 第三部分 1949-(四)(上)[J].音乐研究,1999,(03).
    [49]赵沨.悼念贺绿汀同志[J].音乐研究,1999,(02).
    [50]林华.贺绿汀时代[J].音乐爱好者,1999,(04).
    [51]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音乐研究,2000,4.
    [52]杜亚雄.何谓“民歌”--兼谈《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的过程[J].黄钟,2000,3.
    [53]梁贤之.贺绿汀与姜瑞芝的伉俪情[J].文史博览,2000,(01).
    [54]刘杰.2000民族音乐学论坛[J].音乐研究,2000,(03).
    [55]张伯瑜.认知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3).
    [56]宋瑾.《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王耀华 编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57]宋瑾.突破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读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有感[J].人民音乐,2000,(06).
    [58]田耀农.一部知行并见的教科书--伍国栋著《民族音乐学概论》述评[J].音乐研究,2000,(02).
    [59]王珣.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论释[J].齐鲁艺苑,2000,(04).
    [60]刘再生 传统的音乐和音乐的传统--论传统音乐的时空观[J]音乐艺术-上海 音乐学院学报,2001,(01).
    [61]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J]中国音乐学,2001.
    [62]宋祥瑞.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结”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J].黄钟,2001,2.
    [63]谢功成.忆恩师江夫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3.
    [64]周显宝.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J].音乐研究,2002,(04).
    [65]徐励.关于发展民族音乐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66]李业道.记江定仙老师[J].音乐研究,2002,4.
    [67]伍雍谊.忆吴伯超师在重庆[J].人民音乐,2003,12.
    [68]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
    [69]储声虹.论民歌演唱与民族唱法[J].人民音乐,2003,1.
    [70]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03,(04).
    [71]贺元元.贺绿汀获释回家追忆[J].中国音乐学,2003,(04).
    [72]严农.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73]段桥生,米瑞玲.漫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4,(02).
    [74]萧梅.从“民歌研究会”到“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延安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和研究[J].音乐研究,2004,3.
    [75]金桥.萧友梅早期的音乐创作[J].音乐艺术,2004,1.
    [76]丁义.关于民族音乐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77]孟文涛.关于杨荫浏先生及其“西方音乐”的佚文[J].中国音乐学,2004,4.
    [78]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2.
    [79]陈宜平.著名音乐教育家江定仙[J].炎黄春秋,2005,9.
    [80]管建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 共享世界音乐资源--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音乐学,2006,(01).
    [81]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6,1.
    [82]王震亚.忆“山歌社”的民歌活动[J].人民音乐,2006,1.
    [83]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及其活动历史回顾(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1.
    [84]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及其活动历史回顾(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
    [85]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的活动历史回顾.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86]徐烨.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新视角--评刘正维著《民族民间音乐概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2).
    [1]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1期,西南日报,1946年5月2日.
    [2]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2期,西南日报,1946年5月17日.
    [3]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3期,西南日报,1946年5月30日.
    [4]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4期,西南日报,1946年6月13日.
    [5]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5期,西南日报,1946年6月27日.
    [6]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6期,西南日报,1946年7月11日.
    [7]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7期,西南日报,1946年7月30日.
    [8]山歌社编:山歌副刊第8期,西南日报,1946年8月13日.
    [1]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1期,重庆,1946年5月4日.
    [2]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2期,重庆,1946年5月19日.
    [3]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3期,重庆,1946年6月15日.
    [4]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4期,重庆,1946年7月1日.
    [5]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5期,重庆,1946年7月15日.
    [6]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6期,重庆,1946年8月1日.
    [7]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7期,重庆,1946年8月23日.
    [8]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8期,南京,1946年11月26日
    [9]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9期,南京,1947年1月1日.
    [10]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10期,南京,1947年1月29日.
    [11]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11期,南京,1947年5月4日.
    [12]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1期,遵义,1946年7月15日.
    [13]山歌社编:山歌通讯第2期,遵义,1946年11月25日.
    [14]山歌社编:山歌.壁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1945年3月12日-1946年5 月18日.
    [15]山歌社编:中国民歌选第1集,国立音乐院山歌社油印本,1946年6月4日.
    [16]山歌社编:中国民歌选,上海中华乐学社,1947年8月12日.
    [17]山歌社编:中国民歌选第2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10月第1版.
    [18]山歌社编:中国民歌20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19]山歌社编:中国民歌选,人民音乐出版,198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