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个人所得税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分类课税模式也产生了很多缺陷与不足。优化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推动各方面的改革。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已经不是某一个具体要素的改革,而是进入到了一个整体性改革阶段,需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全盘统筹规划,考虑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税模式的转变、费用扣除的确定、税率表的调整、征收管理流程的重构等。
     课税模式的转换要求纳税人由被动纳税到主动纳税,是征纳双方税收行为的本质转变,因此有必要分析双方的税收行为。本文提出税收行为有限理性,认为税收行为有限理性包含征税行为有限理性和纳税行为有限理性,产生这些有限理性的原因在于“现实中的人”是“不具备完备的知识、感知能力有限、记忆能力有限、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等。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应建立在这种有限理性的基础上,设计出“令人满意”的税收制度,逐渐向最优的税收制度逼近。增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透明度,明晰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是有效改善税收行为有限理性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当前应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确定其功能,通过税制要素的设计对不同收入群体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而针对高收入阶层重点是发挥收入调节职能,即调节功能为主,收入功能为辅;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确定个所得税的阶段性功能,在收入分配差距得到有效缓解,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后应着重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功能,即收入功能为主,调节功能为辅。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格局、征管技术水平、纳税意识等构成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外在现实约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他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单一税的兴起和实践、综合所得税模式向二元所得税模式的转变、商品税又重新得到重视等,都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了经验。中国应在整体税制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根据本国国情,设计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具体税收制度与合理的税制结构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简税制与混合征收复杂化趋势的矛盾、所占比重低与赋予较强调节收入分配的矛盾、社会公众对个人所得税关注又相对比较陌生的矛盾决定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取向:着眼于调节收入分配、调整税负结构、增强税制透明度。
     综合与分类的混合型课税模式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模式。综合与分类的混合型课税模式正是中国寻求最适课税模式的积极探索。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税制要素简单的修改,而是要在综合与分类混合型课税模式下根本性变革。明确界定课税模式的本质和运行,是对具体的税制要素进行设计的前提。综合与分类模式的个人所得税虽是对原有分类课税模式的变革,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也应考虑与原有税制的有效衔接,更重要的是考虑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转换的关键是对综合征收部分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不同的综合制度设计产生的效果不同,所需要的征管条件有别。正是有综合征收部分,所以产生了改革的难点。考虑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及税制模式相对简化,避免纳税人的非理性行为,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模式转变应与旧税制有效衔接,也就是分类制基础上综合与分类制。
     纳税人、征税对象、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税率等主要税制要素的设计要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强化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功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削高”功能,缩小收入差距。本文所做的制度设计侧基于上述考虑。诚然,在税制模式转换过程中,无论是纳税人还是国家都要经历一定的阵痛期,纳税人了解、适应新的税收制度需要一段时期,国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损失一定的税收收入为代价,但本文认为这是税制模式转换的成本,是中国个人所得税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随着中国整体税制结构逐步优化,个人所得税逐步走向成熟,其税制要素设计必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合理化。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与课税管理是个人所得税制度运行的“一体两翼”,这“两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个人所得税制度运行效果的优劣与个人所得税课税管理密切相关,课税管理流程的良性运行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现。中国个人所得税课税管理,需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税务机关征管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中国目前以个人为课税单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制度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管理,而基于Internet的自行申报流程设计是大势所趋。同时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建立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平台、建立有效的收入监控制度、建立完善的涉税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建立个人所得税稽核制度、建立个人所得税援助机制等。征收管理制度、配套机制与措施的完善决定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进程的快慢。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classified income tax system also produced much defect and inadequateness. To push further the reform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will be necessary for optimizing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function. The reform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not the reform of a certain element, but enter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stage. The reform need to b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measures maneuverability of overall planning, including the change of the tax mode, and the expense dedu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tax rates table, and the restructuring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
     The conversion of taxation mode requires the taxpayers not to pay tax passively but actively. This is the substantial change of tax payers' and tax collectors'behavior, so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ax payers' and tax collectors' behavi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limited rationality of tax behavior that contains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of taxation behavior and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of paying tax. Limited knowledge and limited perception ability and limited memory ability and limite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 etc. produce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in reality. Designing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his limited rationality, to devise a "satisfactory" tax system, and gradually get close to the optimal tax system.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nd defining internal constraints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is effectively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imited rationality of tax behavior.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hould be aimed at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on expanding income gap, by designing different tax elements,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stabilizers for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and the adjusting function for high-income people. The phased function of personal income tax i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hases. A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relieves greatly and the income level of resident increased, personal income tax should exert the function of income functions. The level of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situa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technology of collection, and the awareness to pay personal income tax composed of the external realistic constraint for designing personal income tax.
     Since 1980s, the reform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other countries provides china with beneficial experiences. The rising and practicing of the flat tax and from the comprehensive income tax mode to the dual income tax change, then paying attention to commodity tax again, provide experiences for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the China's overall tax structure, China should design the specific personal income tax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play the interaction function of the specific tax system and reasonable tax structure, and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The contradiction of simplification of tax system and the mixed complicate collec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low income distribution of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the adjus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public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relatively strange decide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reform: focusing on adjus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adjusting tax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tax transparency.
     The mixed taxation mode of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cation is the goal mode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The mixed taxation mode of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cation is a kind of deviation from standard tax mode, and this deviation is the active exploration of seeking the optimum taxation mode for China. The reform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specific tax elements, but the fundamental reform under the mixed taxation mode of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cation. Defining the essence and operation of tax mode is the premise for the specific elements designing. The mixed taxation mode of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cation is the revolutionize for the tax mode of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specific desig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the existing tax system should be considered,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re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key of the transitions mod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to design the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because the different designs need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is a difficulty for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Considering the tax compliance degrees of taxpayers and simplification of tax system, and avoiding taxpayer the irrational behavior,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hall b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the old tax system.
     The design of taxpayer and the scope of levy and deduction standard and tax rates and other major tax elements should reduce the tax burden on the low and middle income groups, and strengthen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for high income group, and play the role of regulat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through "cutting high".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bove consideration for designing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dmittedly, in the process of tax mode conversion, whether taxpayers or countries have to undergo some pains. The taxpayers adapt to the new tax system needs a period and the country in the process may lose certain tax revenue, bu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it is the cost of tax mode transitions, and is a . process for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maturity. Then China's overall tax structure and gradually optimized, and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gradually mature, its tax system elements design will gradually move towards be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e elements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nd taxation management is the "two wings" for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operation. The effect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ax management. The taxation management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axation collection. The tax unit should be individual for realistic fea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and withholding system can be effectively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self-declaration process based on internet is the trend. Meanwhile,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system and measures should be perfected, which include establishing personal income tax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income monitoring system, and forming perfect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among departments, and establishing auditing system for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establishing the assistance mechanism.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measures decide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引文
① 王春福:有限理性利益人——公共政策学的人性假设,理论探讨[J],2006年第3期。
    ① 孙飞:中国个人所得税人性化问题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D],第7页,中国科学院,2004年5月;② 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
    ① 谭希培,邱建明:论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设基础,现代大学教育[J],2004年第4期。
    ② 《国富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① 高振岗: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及其实现方式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D],2009年5月。
    ② 孙绍荣,宗永利,鲁虹: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60页。
    ①Simon H A,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69(1):343.
    ② [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③ 孙绍荣,宗永利,鲁虹: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61页。
    ④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① 黄卫华,周冰:转型研究和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南开经济研究[J],2005年第4期。
    ① 汪丁丁:何谓“直面现象”经济学,读书[J],2004年第4期,第116页。
    ② 陈宇峰: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新古典批判,经济学家[J],2005年第4期。
    ① 转引自工迎春、张小平:工业化阶段的收入分配:美国的教训和中国的挑战,《中国国情国力》[J],2006年第10期。
    ① 转引自王迎春、张小平:工业化阶段的收入分配:美国的教训和中国的挑战,《中国国情国力》[J],2006年第10期。
    ① 赖婧:金融危机中国“富人阶层”的媒体呈现,复旦大学[D],2010年4月。
    ②财政部税政司2009年《税收收入增长结构性分析》。
    ① 崔志坤:纳税意识:西方演进与中国式嬗变,探索与争鸣[J],2010年第12期。
    ②杨斌,《中国税改论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第35-36页
    ① 2005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http://www.nber.org/erp/2005_erp.dbf, P73-74.
    ① 刘建民,印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经验与借鉴,财政研究[J],2004年第4期。
    ② 印惠: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其启示,涉外税务[J],2004年第6期
    ③ 朱青: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的近期走向及对我们的启示,财贸经济[J],2006年第3期。
    ① 王逸,韩晓琴:二元所得税制日益受青睐,中国税务报[N],2007年4月11日。
    ① 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财政研究[J],2010年第4期。
    ① 王逸,韩晓琴:二元所得税制日益受青睐,中国税务报[N],2007年4月11日。
    ① 《税法》第304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
    ① 崔志坤: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J],2010年第4期。
    ② 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税务研究[J],2010年第3期。
    ① 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财政研究[J],2010年第4期。
    ①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N],1993年11月17日,第1版。
    ① 温海滢: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② 2010年2月,美国一名52岁的软件丁程师因为对税务局感到“强烈不满”,先纵火烧毁自家房屋,然后驶轻型飞机撞入一座有200多名雇员的税务局大楼。
    ① 刘尚希,应亚珍: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功能,税务研究[J],2004年第3期。
    ① 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财政研究[J],2010年第4期。
    ① 崔志坤:综合与分类混合型个人所得税模式设计的不同取向,税务研究[J],2010年第9期。
    ① 2006年11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6]162号《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① 西尔文·R.F.普拉斯切特:对所得的分类综合及二元课税模式[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② 西尔文·R.F普拉斯切特:对所得的分类综合及二元课税模式[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① 西尔文·R.F.普拉斯切特:对所得的分类综合及二元课税模式[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② 王红晓: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83页。
    ① 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证券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发出《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304页。
    ① 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税务研究[J],2010年第3期。
    ① 个体经营所得,应该包括个体工商户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或合伙企业所得、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等所得。
    ② 应包含一些新兴形式所得如限制性股票所得、股票期权所得、模拟股票、现金股票增值权所得等。
    ① 王红晓: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15页。
    ① 杨斌:中国税改论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第145页,。
    ① 温海滢: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79页。
    ① 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J],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J],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② 国税发[2005]120号,2005年7月6日。
    ① 高培勇:个税自行申报:特征、意义、难题与出路,铜陵学院学报[J],2007年第2期。
    1.B·盖伊·彼得斯:税收政治学[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商务印书馆,1993年;
    3.哈维·S·罗森:财政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罗伯特.E.霍尔,阿尔文.拉布实卡:单一税[M],史耀斌等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6.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
    7.V.图若尼:税法的起草与设计(第一卷)[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译,2004年12月第1版;
    8.V.图若尼:税法的起草与设计(第二卷)[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译,2004年12月第1版;
    9.蔡秀云:个人所得税制国际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
    1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11.李胜良:纳税人行为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刘佐:中国税制改革三十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13.阮宜胜,经庭如,王国清:税收学原理[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年版;
    14.孙绍荣,宗永利,鲁虹: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5.孙玉栋:收入分配差距与税收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6.王红晓: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7.温海滢: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8.夏琛舸:所得税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杨斌:中国税改论辩——文化差异对财税制度设计及其运行效果的影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0.于洪:中国税负归宿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安体富,任强:税收在收入分配中功能与机制研究,税务研究[J],2007年第10期;
    2.陈宇峰: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新古典批判,经济学家[J],2005年第4期;
    3.崔志坤:综合与分类混合型个人所得税模式设计的不同取向,税务研究[J],2010年第9期;
    4.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设想,经济研究参考[J],2010年3月;
    5.崔志坤: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J],2010年第4期;
    6.崔志坤:纳税意识:西方演进与中国式嬗变,探索与争鸣[J],2010年第12期;
    7.陈迅,魏世红: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优化,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11期;
    8.董丽丽,王志成:试论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的区域化与动态化,税务研究[J],2008年第6期;
    9.董再平,黄晓虹,邓文勇:东盟四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比较与借鉴,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10.杜莉:论个人所得税的二元课税模式,税务与经济[J],2007年第4期;
    11.付广军: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J],2009年第6期;
    12.冯曦明:从公平视角看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选择,财会研究[J],2009年第3期;
    13.高培勇:个税自行申报:特征、意义、难题与出路,铜陵学院学报[J],2007年第2期;
    14.高培勇: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内容、进程与前瞻,理论前沿[J],2009年第6期;
    15.高培勇:个税改革:还是要加快向综合与分类结合制转轨,税务研究[J],2008年第1期;
    16.郭庆旺: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思路(下),涉外税务[J],2001年第3期;
    17.顾金龙:个人所得税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J],2007年第12期;
    18.胡鞍钢: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调节居民贫富收入差距,财政研究[J],2002年第10期;
    19.黄卫华,周冰:转型研究和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南开经济研究[J],2005年第4期;
    20.黄威: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综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J],2008年第4期;
    21.华雅琴,张志忠: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转换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22.贾康:试对居民收入分配基于政策理性的分类分层调节,财政研究[J],2008年第2期;
    23.贾康: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分类调控,求是[J],2007年12月;
    24.贾康: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财政研究[J],2010年第4期;
    25.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财政研究[J],2010年第4期;
    26.李文:国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趋向及动因,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27.刘尚希,应亚珍: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职能,税务研究[J],2004年第3期;
    28.刘怡,镍海峰:中国工薪所得税有效税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J],2005年第6期;
    29.刘建民,印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经验与借鉴,财政研究[J],2004年第4期;
    30.刘荣: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31.刘植荣:从奥巴马的报税单看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涉外税务[J],2010年第7期;
    32.刘晓凤:“金砖四国”个人所得税比较分析,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33.刘晓川,汪冲:个人所得税公平功能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J],2008年第1期;
    34.刘隆亨:逐步推进个税改革,经济研究参考[J],2005年第79期;
    35.刘佐,李本贵: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国际比较,涉外税务[J],2005年第8期;
    36.刘剑文:对个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反思与展望,涉外税务[J],2009年第1期;
    37.林依娴:基于现行税制模式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J],2009年第10期;
    38.罗贤东:关于个税自行申报的思考,财政研究[J],2009年第9期;
    39.茅于轼:个税改革不妨以俄为师,同舟共进[J],2009年第11期;
    40.马来平:互联网与夫妻个性解放,科学文化评论[J],2009年第8期;
    41.平新乔: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上),涉外税务[J],2000年第11期;
    42.平新乔: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下),涉外税务[J],2000年第12期;
    43.庞凤喜:增强涉税信息的对称性应成为强化税收征管的聚焦点,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44.潘雷池: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效用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J],2009年第3期;
    45.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评价,人民论坛[J],1999年第4期;
    46.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税务研究[J],2010年第3期;
    47.孙钢:中国税收制度改革探讨,税务研究[J],2002年第8期;
    48.孙玉栋,陈洋:个人所得税综合税收国际比较与评价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08年第1期;
    49.沈玉平,刘颖:设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制度框架和技术路径研究,财贸经济[J],2008年第9期;
    50.沈玉平,吴霖:税法价值取向约束下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税务研究[J],2007年第12期;
    51.谭希培,邱建明:论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设基础,现代大学教育[J],2004年第4期;
    52.田莹,宋小宁:个人所得税指数化改革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J],2009年第4期;
    53.王志刚:中国税制的累进性分析,税务研究[J],2008年第9期;
    54.王红晓: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J],2009年第8期;
    55.王迎春、张小平:工业化阶段的收入分配:美国的教训和中国的挑战,中国国情国力[J],2006年第10期;
    56.王春福:有限理性利益人——公共政策学的人性假设,理论探讨[J],2006年第3期;
    57.王爱华:20世纪后期以来国外税制改革分析与借鉴,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J],2004年第10期;
    58.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J],2007年第4期;
    59.王逸:个人所得税模式改革的趋势分析,改革与战略[J],2007年第11期;
    60.王红晓: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广西社会科学[J],2009年第8期;
    61.王剑锋: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有效性的一个验证,当代财经[J],2004年第3期;
    62.王怀祖,张熙悦:中美英个人所得税税率比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J],2004年第4期;
    63.汪丁丁:何谓“直面现象”经济学,读书[J],2004年第4期;
    64.汪洋:个税自行申报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08年第6期;
    65.武辉:当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2009年第1期;
    66.吴云飞:我国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理论和政策观点,上海财税[J],2002年第5期;
    67.吴菊:缩小贫富差距与比例税制----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局限性及税制改革取向,中国合作经济[J],2005年第10期;
    68.魏明英: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9.夏宏伟,王京华:OECD成员国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比较研究,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70.印惠: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其启示,涉外税务[J],2004年第6期;
    71.杨斌,石建兴:中国式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财政研究[J],2004年第7期;
    72.杨斌:对西方最优税收理论之实践价值的质疑,管理世界[J],2005年第8期;
    73.杨志勇:个税自行申报:还有那些工作要做,西部论丛[J],2007年第5期;
    74.杨志勇:收入分配与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涉外税务[J],2009年第10期;
    75.杨卫华:我国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的性质与标准,中山大学学报[J],2009年第4期;
    76.岳树民:关于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探讨,财贸经济[J],2005年第2期;
    77.岳树民,卢艺: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界定的比较分析,税务与经济[J],2009年第5期;
    78.岳树民,卢艺:我国工薪所得课税累进程度分析,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J],2009年第3期;
    79.朱明熙: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何以失效,经济学家[J],2002年第1期;
    80.朱青:退经税制改革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税务研究[J],2004年第7期;
    81.朱青: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的近期走向及对我们的启示,财贸经济[J],2006年第3期;
    82.赵慧敏:关于“纳税=合法”命题的思考,兼谈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界定[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83.张雪凤: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9年第1期;
    84.张东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0年第4期
    1.白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源分析,东北财经大学[D],2004年12月;
    2.崔淑娟: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思考,山东大学[D],2006年4月;
    3.陈松青:我国所得税的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厦门大学[D],2003年11月;
    4.陈锷:和谐视角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研究,暨南大学[D],2008年10月;
    5.金华: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吉林大学[D],2008年10月;
    6.静雅婷: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探析,天津财经学院[D],2005年5月;
    7.卢钢,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设计与扣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天津大学[D],2008年5月;
    8.刘兵:中国与俄罗斯联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新疆大学[D],2009年5月;
    9.刘美婵:税收制度与企业资源配置关系,北京交通大学[D],2010年7月;
    10.孟红:中韩个人所得税法比较研究,山东大学[D],2008年3月;
    11.潘琳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D],2007年11月;
    12.孙飞:中国个人所得税人性化问题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D],2004年5月;
    13.石雪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D],2009年10月;
    14.赵恒:个人所得税论,东北财经大学[D],2003年6月;
    15.许评:影响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累进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D],2004年4月;
    16赵端:二元所得税制:理论、制度与效应,山东大学[D],2008年4月;
    17.张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改革问题研究,山东大学[D],2008年3月;
    18.赵恬: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D],2008年5月;
    1.贾康: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条件具备,中国证券报[N],2010年4月6日;
    2.刘福恒:征收个人所得税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经济时报[N],2008年9月26日;
    3.刘克崮:个税改革要全面推进,21世纪经济报道[N],2009年3月3日;
    4.王逸,韩晓琴:二元所得税制日益受青睐,中国税务报[N],2007年4月11日;
    5.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N],1993年11月17日,第1版;
    6.张文春:单一税制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青睐,中国财经报[N],2007年10月9日:
    1.陈文东: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改革的初步分析,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报告[R],2009年第18期;
    2.陈莉:兰界税制改革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R],2008年6月12日;
    3.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转换条件研究[R],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
    4.夏杰长:个税制度需要在动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2006年;
    1. http://news.163.com/09/0306/19/53OCVJQM000120GR.html,刘克崮委员“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提案”,2009年3月6日;
    2.http://www.yn.gov.cn/yunnan,china/72630448185933824/20050311/5343.html,民建中央关于加快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提案,2005年3月11日;
    3.http://news.esnai.com/33/2010/0302/50827.shtml,致公党“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提案”,2010年3月2日;
    4.财政部课题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财政部网站,2009年10月;
    5. http://www.legaldaily.com.cn/fxy/content/2007-06/08/content_634151.htm,追寻中国所得税改革的未来走向——访刘剑文教授,2007年6月8日;
    6.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5-07/110161512.html,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富人有利?
    7. http://business.sohu.com/s2010/economistforum20/,个税改革能换富于民吗?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第20期;
    8.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6854751&pageno=5,樊纲:微调个税税率累进制,对中等收入阶层减税,2008年12月19日;
    9. http://money.163.com/11/0503/07/73467ARN00252G50.html,李稻葵:个税必须全面系统改革,2011年5月3日;
    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904e310100h8j5.html,刘值荣:中国个税制度落后美国100年,2010年3月39日。
    1.Akinson A B:Top Income in the United Kingdom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Top Income,Dec.2003;
    2.Bargain,Oliver.:Normative evaluation of Tax Policies:from households to Individual,forschungsinstitute zur Zukunft der Arbeit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Discussion Paper No.1441,Dec.2004;
    3.Beresteanu. Arie.Momi Dahan:an Optimal Shape of Income Tax:Evidence from Zero Income Tax Countries-Paraguay and Uruguay,Unpublished Paper of School of Public Policy,the Hebrew University,2003;
    4.Conesa,Juan Carlos.,Dirk Krueger:on the Optimal Progressivity of the Income Code,Unpublished Paper,the Economics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
    5.Lambert.P.,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 Mathemetical Analysi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Manchester,1993;
    6.Mirrlees James A,P.A.Diamond:Optimal Taxation and Public Production I."Production Effu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71;
    7.Mirrlees James A,P. A. Diamond:Optimal Taxation and Public Production II:Tax Rul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le 1971;
    8.Peluso,Eugenio.,Alain Trannoy:Does less Inequality Among Householes Mean Less Inequality Among Individual?Unpublished Research Paper till June 2004,Sopported by the MIRE;
    9.Simon H A,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
    10.Saez,Emmanuel.,Using Elasticities to Derive Optimal Income Tax Rat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8,2001;
    11.Winer,Stanley L.,Walter.Hettich: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xation:Positve and Normative Analysis when Collective Choice Matters,Carleton Economic Paper,CEP02-11,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