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揭示存在于现实的人自身之内的矛盾,从而发现了现实的人的内在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矛盾也是其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而现实的人的内在矛盾的解决——人的解放也就成了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主线,全部的马克思学说体系就是围绕人的解放这一主线的逻辑展开,现实的人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人类历史的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人与人的真实的本质的统一,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学说体系就表现为一个正、反、合的逻辑结构。马克思学说体系以人的解放为主线通过否定之否定逻辑构筑成完整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包含着若干低一层次的小圆圈。围绕人的本质,马克思开启了他的哲学视界,在现实的人的本质的构筑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否定人的本质作了彻底的批判,这部分内容展开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还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展道路,对未来社会加以构想,从而构筑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矛盾出发揭示现实发展的趋势及其条件,正是在对旧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即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是在批判中建构其学说体系的,批判是马克思学说体系产生的根本路径。马克思学说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人本质的揭示及人的解放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学说的主题。马克思人本质的构筑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人出发,经过对人本质的异化的揭示最后到达现实的人的层层深入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现实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马克思学说展开的逻辑结论就是对导致人本质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克服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终点,而革命的实践则是贯通马克思学体系说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的准确定位是构筑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前提,也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发展一脉相承的基本准则。
     要真正理解什么是马克思学说体系,什么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根本属性,不仅需要弄清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还必须搞清楚马克思学说体系赖以产生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即弄清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生成方式是什么。在马克思学说体系这一鸿篇巨制之下起支配作用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学说体系思维方式的寻找其实就是在找寻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当属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一门哲学的元哲学应当规定着这门哲学的对象、属性和功能,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元哲学,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体系产生的根本方式,是构筑马克思学说整个体系的内在原则,是决定马克思学说永恒在场的根据。《哲学的贫困》揭示了马克思全部学说产生的秘密:辩证法,马克思全部学说就是以辩证法的形式逐层次展开的学说体系,这一按照历史顺序依次展开的立体形态就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时态结构。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是马克思学说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共时性研究以系统性和整体性为手段,得出的结论是二维的平面化的马克思学说原理体系;而历时性研究则专注马克思学说体系在不同时期的结构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演进关系,构筑的是马克思学说的立体结构。马克思学说就是通过辩证法建构起来的历时态结构,这一结构按照历史顺序依次展开为五个层次,其主题统一,逻辑递进,思想前后承接。每一个层次分别从各自最初的抽象上升而成具体的形态,五个层次共同构成马克思学说的立体结构。
     正确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必须进行共时性研究,共时性结构所勾勒出的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宏伟框架。共时性研究是相对于历时性研究而言的,二者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以及文化理论结构与形态。共时性研究侧重于研究对象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问相互关系为基础,重在把握对象的结构,而历时性研究则侧重于对象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过程的形态。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马克思学说的层次性结构的正确划分是马克思学说体系共时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重建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的前提。对马克思学说体系层次性的解读存在不同范式,结构性解读和功能性解读是已有的基本范式,而按照马克思的文本逻辑对其学说的层次性结构进行解读则是马克思学说层次性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文本中有关于其学说层次性理解的逻辑,这是对马克思学说层次性划分的最终根据。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学说体系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第三层次是其科学体系。以辩证法为生成方式构筑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宏观结构是共时性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马克思学说体系就是一个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由正题、反题、合题构成的逻辑圆圈,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正题:马克思的哲学,反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合题: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学说体系还包含若干低层次的圆圈,是一层圆圈套另一层圆圈,一层层圆圈环环相扣,共同组成马克思学说体系。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但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存在一个基本的思想路线和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主线。要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学说体系,必须认真剖析这条逻辑主线,只有如此,才能科学、严谨地理解马克思学说体系。从马克思学说体系本身的逻辑结构来看,从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内容结构来看,都存在这样一条主线,这条逻辑主线,就是人的解放。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对现实的人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理解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从对人本质的异化形式的批判中发掘人本质的真实内涵,继揭露“法”、“国家”、“宗教”、“抽象的人”是人本质异化的分形式之后,马克思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归结为人本质异化的总形式。生成性、否定性、统一性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基本属性,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并未终结马克思学说的价值批判功能,马克思学说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异化仍然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构件”。前提批判和价值立场应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出发点。
     要深入理解马克思学说体系还必须廓清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本体论,作为社会理论体系存在的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存在统一的本体论,“主体”本体是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本体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主体”就是“实体”,“实体”上升为“本体”;这与传统哲学“主体”、“实体”以及“本体”之间的转换关系正好相反,在传统哲学那里,“本体”被转换为“实体”,在黑格尔那里,“实体就是主体”。
     在解剖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结构基础上,必须回答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当代性问题,对马克思学说体系结构的揭示是回答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前提,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建构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结构性研究的价值所在。马克思学说体系从诞生那天起就面对着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有来自马克思学说体系自身的问题,也有来自共产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马克思学说体系科学性的质疑,还有来自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对马克思学说体系的诘难。总之,时至今日,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当代性受到广泛质疑。我们究竟是要“告别马克思”,还是要“回到马克思”?是“历史的终结”,抑或“马克思是我们的同代人”?如何捍卫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科学性和当代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们坚信马克思学说体系是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永远是批判现实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这绝不是独断,这是从马克思学说体系自身的本性中生发出的结论。马克思学说体系的主题、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本精神、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生成法则是马克思学说体系在场性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学说体系在场性的三大法宝是人的解放理论、批判精神和辩证法。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a rich, well-structured scientific system. Researching from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Marx, through revealing the contradictions existed within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discovered that the reality of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which is also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o start his theory, for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us the solution to solve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s inner contradictions of the solution-the liberation of people becomes the logical thread of Marxism system. The whole Marx's theory uses people's liberation as its'main line and spreads itself logically.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s, from the lower to higher historic humankind practice, ultimately complete the real and intrinsic unification between people, fulfilling the essential regression of humankind. The whole Marx's theory is a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through human practice, therefore it performs as a system with the logical stricter of Obverse_Reverse_their Combination. With the main line of the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Marxist Theory has built a large circle of the logic of Negation of Negation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lower level small circl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nature of realistic human being and around the nature of human, Marx broadened his philosophical vision and discover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n used it as the basic principles, Marx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ociety's negation of human nature thoroughly. This part then developed as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s. Still, with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also conceiv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human history, as well as the future society, thus building up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Marx found the new world by criticizing the old world. Marx started his research from the contradiction in real life and revealed the trend and conditions of reality development. He found the materi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the old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In a word, he found the new world by criticizing the old. It is with criticism that Marx built his theory system; criticism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Marxism system. Marxism is a tight logical system, and revealing th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loration of Liberation is the theme of Marx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x's human nature underwent three phases: from an abstract human being to reveals the reality of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n to realistic human being, the process of which is also a logical stricter of Obverse Reverse their Combination. Contradictions of human nature within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are the driving force of both human history and the internal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nd the logical conclusion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are the overcome of the alien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s theory is realistic human being, and its' logical end i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while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is the logical medium which runs through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o end point of Marxist theory system. The exact positioning of Marxist theory'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logical end point and logical medium are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scientific Marxism system and the basic norm to ensure Marxism'coming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To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s Marxism, what is the fundamental property of Marxism, we need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specific conclusions of Marxism, but also to be clear with the most fundamental mode of thinking that the Marxism was dependent on,i.e., we must figure out how is Marxism produced. His way of thinking is dominant in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research of the thinking mode of Marx's theory is actually searching fo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rx's theor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undoubtedly the Marxist doctrine of the "meta-philosophy." Meta-philosophy should decide the objects, properties and function of the philosophy. Dialectical logic is the meta-philosophy, the fundamental doctrine of Marxism, the intrinsic principle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 evidence for the eternal presence of Marxism. In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Marx revealed the secret doctrine of all:Dialectical Logic. All the Marx's doctrines are developed in the form of dialectical logic. The solid shape developed in the historical order is the diachroni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Synchronic study and diachronic study of Marxist theory are the two basic dimensions. Synchronic study researches by means of systematicness and integrity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wo-dimensional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of the Marx'theory; while diachronic study is focused on Marxism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m, buil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Marxist theory. Marx's theory is the diachronic structure with dialectics, which expands on the historical order of five levels, in a unified theme, in logical progression, and in a harmonious theme. Each of the five levels, from initial abstraction respectively to the concrete forms, together constitutes the Marxist theory of five level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To properly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Synchronic study must be carried out, and it outlines the great framework of Marxism system. Synchronic study is in relative terms with the diachronic study.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ies of Marxist theory system are the two basic dimensions of Marx's theory, both of which examine the form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theory and it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from their respectively static and dynamic,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Synchronic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target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gredients within it,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argets; whereas the diachronic study based on the law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radoxical movement, is mainly for the process of the moving objects, and mainly for the morphology of the proces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ies are dialectical unity with each other. A correct hierarchical study of Marxist theory is important and is the premis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its integrity. The decoding for hierarchy of the Marxist theory has already had several different paradigms, and the structural decoding and the functioning decoding have had their fundamental paradigms. The decoding for hierarchy of the Marxist theory, according to Marx's logic of the tex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of the varied gradations research of his doctrines.
     There exists the logic of the hierarchical decoding in Marx's text, which is the ultimate evidence of hierarchical division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Based on that,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human be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ts scientific system.
     The macro-structure of system of Marx's theory generated by the dialectics is the main ingredient of the synchronic study.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based on dialectics, a logic circle formed by thesis, antithesis and combination of thesis and antithesis. The thesis in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e antithesis is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ombination is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also includes many lower level interlocked circles.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a huge theory system, including philosophy, history, sociolog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many scientific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knowledge it is a sophisticated system of theories. But from the theory of value, there exist a fundamental ideological line and a very lucid logic main line. To understand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comprehensively and profoundly, we must seriously analyze the logic main line so that we can master the system scantily and precisely. In both the logic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structure, there always exists this main line in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e. the liberation of people.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is the logic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stic human being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Marx studied the real concept the human nature by criticizing the alien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After exposing that the "law", "country", "religion" and "abstract man" are fractal, Marx went on to conclude that "all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are the overall form of all the human nature alienation. Generative, negativity and unity are the fundamental property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value criticism function does not stop the scientific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the unity of the concept of truth and values. Alienation is still the component of th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erequisite criticism and value should be the stand starting point for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we must clearly outline its ontology. There exists a unified ontology in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which is the social theory. The "subject" noumenon is the ontology of the whol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n the Marx's theory system, the "subject" is the "substance", and the "substance" is the "noumenon". This is directly opposite to conversions of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for its subject, substance and noumenon. In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noumenon" is converted into "substance", and in Hegel's philosophy, "subject is substance".
     With the analys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modernity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should be answered. The reveal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the premise of the answer. The building up the modernity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the value of this study.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faced with various challenges since its born. The challenges are coming from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tsel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in the communist practice, and the controversie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n one word, the modernity of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widely questioned. Do we need to "say farewell to Marxism" or to "go back to Marxism"? Is it a "historical termination? Or "Marx is contemporary"? How to defend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and its modernity is a historic mission for contemporary Marxists.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scientific.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is always the keen ideological weapon for the criticizing the real world:it is not arbitrariness, bu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theme, fundamental ideology and generating rules in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ar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system of Marx's theory. The three magic weapons for the presence of system of Marx's theory are the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critical spirit and dialectics.
引文
作者简介:王清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潍坊市委党校副教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44-3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1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727-72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0-404页。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05页。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18页。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13页。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18页。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18页。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09页。
    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8页。
    8《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88页。
    1《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1蒋锡金主编:《文史哲学习辞典》[Ml.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894页。
    2印进室主编:《党建八十年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3王虹生、邓仲华等主编:《工青妇大辞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582页。
    4张宪文、方庆秋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页。
    1衣俊卿著:《国外马克思主义论丛——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1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2熊春兰主编:《观点哲学2005》[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3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4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5何中华:《重读马克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2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3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4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J].《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5何中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答我的两位批评者》[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43页。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44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6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9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63页。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4页。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
    1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方法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2孙世明:“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周向军教授”http://www.sdass.net.cn/sdass/webpublish/block.254.view.detail.newsdetail?key=304
    1孙世明:“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周向军教授”http://www.sdass.net.cn/sdass/webpublish/block.254.view.detail.newsdetail?key=304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1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J].《求实》2007年第4期。
    1杨耕:《如何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1叶昌友:《论马克是、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想的逻辑起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2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J].《求实》2007年第4期。
    3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论的逻辑起点》[J].《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1赵绥生:《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222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页。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7页。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77页。
    6逄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四个角度》[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2仰海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仰海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4页。
    3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4页。
    4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5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张云芳:《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表现》[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1王彦深、吴鹏:《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J].《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2王彦深、吴鹏:《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J].《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3王彦深、吴鹏:《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J].《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09页。
    5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6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1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2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3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4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5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6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7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8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9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1南普照:《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2南普照:《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1陈必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陈必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J].《探索》2004年第2期。
    4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J].《探索》2004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2蔡玉珍:《对<神圣家族>中的人本思维方法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4《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9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6《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1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L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1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页。
    1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2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4页。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9页。
    5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6页。
    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4页。
    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8页。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页。
    4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9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孙正聿:《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若干哲学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童鹰:《元哲学三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6页。
    3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页。
    4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页。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页。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
    1普鲁东:《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7页。
    2普鲁东:《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7页。
    3普鲁东:《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8页。
    1 普鲁东:《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14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275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1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1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3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4何中华:《重读马克思》[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1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3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2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f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4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1《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译:《近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资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4页。
    1张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25页。
    2工东:《马克思学新奠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黄枬森:《黑格尔与经典作家论哲学体系的逻辑展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2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1页。
    3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1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人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
    2陶渝苏、徐圻《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3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第4—10页。
    1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4林锋:《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地位新界定》[J].《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1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IJ].《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1王清涛:《论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及其中介》[J].《前沿》2010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说明第Ⅷ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说明第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说明第Ⅷ页。
    5 Marx/Engels Selected Works, Volume One, p.13-15;Publisher: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USSR, 1969.
    6 Diese Version aus Karl Marx u. Friedrich Engels, Werke, Bd.3, Berlin 1978, S.5-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4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哲学研究》2006第4期。
    1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哲学研究》2006第4期。
    2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哲学研究》2006第4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贞。
    5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孙正聿:《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若干哲学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4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5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孙正聿:《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若干哲学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1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3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5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1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建国后,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泛意识形态化与当下社会科学的祛意识形态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纷纷意识形态化:生物学被改为农业生产技术,物理学被改为工业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化,几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相呼应:而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却正在经历“祛意识形态化”。
    3强调感性的人的活动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何中华:《马克思思想的学科归属问题》[J].《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2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2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1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2吴元梁:《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几点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赵剑英、俞吾金主编:《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1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3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2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f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4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5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柏拉图著,杨绛译:《斐多》[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102页。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1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1邹诗鹏:《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赵剑英、俞吾金主编:《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2邹诗鹏:《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王彦君:《如何评价哲学家——读马赫<感觉的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曹颖新:《历史的新探索——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简介》[N].《学习时报》2009年4月7日。
    1曹颖新:《历史的新探索——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简介》[N].《学习时报》2009年4月7日。
    2参见赖泽民博客“什么叫人类历史科学?”http://jeremyaiz.blog.163.com/blog/static/120794642008101010536247/
    1参见赖泽民博客“什么叫人类历史科学?”http://jeremylaiz.blog.163.com/blog/static/120794642008101010536247/
    2参见赖泽民博客“什么叫人类历史科学?”http://jeremylaiz.blog.163.com/blog/static/120794642008101010536247/
    3参见赖泽民博客“什么叫人类历史科学?”http://jeremylaiz.blog.163.com/blog/static/120794642008101010536247/
    4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5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2J·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0-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267页。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1-2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何中华:《重读马克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1曹颖新:《史的新探索——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简介》[N].《学习时报》2009年4月7日。
    1美苏迦萨·费尔南德斯著,许峰等编写:《查韦斯与委内瑞拉的社会基层组织》[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期,第30页。
    2赵灵敏:《“终身总统”查韦斯?》[J].《南方人民周刊》2009年3月2日,第49页。
    3丁俊萍:《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4丁俊萍:《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5丁俊萍:《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6丁俊萍:《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1 [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序第3页。
    2[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序第3页。
    3[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1张宇、王生升:《马克思是建构理性主义者吗——评哈耶克对马克思的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页。
    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页。
    1张宇、王生升:《马克思是建构理性主义者吗——评哈耶克对马克思的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哈耶克:理性主义的类型[A].经济、科学与政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5页。
    3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波普尔说:“我用这一术语,希望人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在科学发展的几乎每一阶段,我们都受形而上学观念的影响,这些观念是不可检验的。这些观念不但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的问题去探索,而且决定了我们会考虑什么样的回答是适合的、令人满意的或者可接受的,以及什么样的回答才算改进、推进了早先的答案。”[Popper,1982b, p.161]。
    2 Popper,1982b, p.159
    1[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3-4页。
    2[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4-5页。
    1[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4-5页。
    2[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4页。
    3[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译者的话第2页。
    4[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5页。
    5[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译者的话第1-2页。
    6[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7页。
    1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2[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总序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1潘惠香、王永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新动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1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品格及其当代性》[J].《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1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域及研究思路》[J].《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2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N].《光明日报》2010年8月24日。
    1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N].《光明日报》2010年8月24日。
    1拙文:《当代科学视野下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J].《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
    2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3[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4[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22页。
    5[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著:《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者前言第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10、11、12、13、19、21、25、30、31、32、33、4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0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列宁选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 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 马克思:《历史学笔记》[M].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57—1958年版。
    8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0 《毛泽东选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 《邓小平文选》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12 《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 普鲁东:《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伦》[M].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4 柏拉图著,杨绛译:《斐多》[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9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洛克:《政府论》(上、下)[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斯宾诺莎:《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1963年版。
    1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5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6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7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8体谟:《人性论》(上、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9笛卡尔:《哲学原理》关于运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0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1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4康德:《实用人类学》[M].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6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27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9黑格笨:《逻辑学》(上、下)[M].商务印书馆1966年、1976年版。
    3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4卷[M].商务印书馆,第1—3卷1959年版,第4卷1978年版。
    3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M].商务印持馆1984年版。
    3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M].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34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5 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6 西斯蒙第:《政治经薪学新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7 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8 梅林:《论历史唯物主义》[M].三联书店1958年版。
    39 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三联书店1965年版。
    40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1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下)[M].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2 葛兰西:《狱中札记》[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3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4 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45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6 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译本)》,龙婧译[M].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48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9 罗素:《自由之路》[M].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50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51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2 沙夫:《人的哲学》[M].三联书店1964年版。
    53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4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6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宪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7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一3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58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M].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60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1罗尔斯:《万民法》[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63卡尔·渡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2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8[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哈耶克:理性主义的类型[A].经济、科学与政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J·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8[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9[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7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著:《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5梅林:《马克思传》[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6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3卷[M].三联书店1963年版、1965年版、1980年版。
    77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戴维·麦克莱伦著[M].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汤姆·洛克曼著[M].杨学耕、徐素华译《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80伯尔基著[M].武庆、王文扬译:《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3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4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实现历程追踪》[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5俞可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86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7刘永信等:《主体辩证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8席忻:《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89王南提、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吴德勤:《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赵天成、李娟芬:《马克思的幽灵与现实》[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2商英伟、徐梦秋主编:《主体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3郭湛主编:《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4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M].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96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8魏小萍:《追寻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9王锐生、景天魁:《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0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1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2扬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3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衣俊卿:《国外马克思主义论丛——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05何中华:《重读马克思》[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6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07郝敬之:《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108陈必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9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0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1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12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3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15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16曹玉文主编:《西方人看马克思主义》[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17叶汝贸、孙麾主编:《马克思与我们同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3年版。
    118俞吾金:《从靡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顾锦屏等:《马克思的伟大一生》[M].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20杨思基:《拨开“物象化”的迷雾——广松社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M].人民 出版社2008年版。
    121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版。
    122蒋锡金主编:《文史哲学习辞典》[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23印进室主编:《党建八十年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4王虹生、邓仲华等主编:《工青妇大辞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125张宪文、方庆秋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6周文骏主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M].北京市: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27衣俊卿著:《国外马克思主义论丛——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28熊春兰主编:《观点哲学2005》[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9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30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1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32居继清、周青鹏、吴光辉等编著:《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3陶渝苏、徐圻《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34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6赵剑英、俞吾金主编:《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7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8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9王复三、汪建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0周向军、车美萍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汇编]》[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1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4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43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陈先达文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4顾海良:《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5孙伯接:《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6吴江:《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47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1年版。
    148徐崇温:《世纪之变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9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0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15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2叶汝贤:《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周向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3期。
    2周向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和主观成因》[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3周向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J].《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4周向军:《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
    5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6期。
    6周向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5期。
    7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8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9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J].《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10何中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答我的两位批评者》[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1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2杨耕:《如何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3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14叶昌友:《论马克是、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想的逻辑起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15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J].《求实》2007年第4期。
    16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论的逻辑起点》[J].《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17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18逢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四个角度》[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9仰海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0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4页。
    21张云芳:《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表现》[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2蔡玉珍:《对<神圣家族>中的人本思维方法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3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24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5童鹰:《元哲学三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6黄枬森:《黑格尔与经典作家论哲学体系的逻辑展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7张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8王彦深、吴鹏:《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J].《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29南普照:《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四期。
    30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J].《探索》2004年第2期。
    31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32林锋:《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地位新界定》[J].《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33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J].《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34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哲学研究》2006第4期。
    35陆杰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6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7孙正聿:《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若干哲学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8何中华:《马克思思想的学科归属问题》[J].《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39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40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41吴元梁:《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几点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2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43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4邹诗鹏:《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45王彦君:《如何评价哲学家——读马赫<感觉的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6[美]苏迦萨·费尔南德斯著,许峰等编写:《查韦斯与委内瑞拉的社会基层组织》[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期。
    47赵灵敏:《“终身总统”查韦斯?》[J].《南方人民周刊》2009年3月2日。
    48丁俊萍:《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49张宇、王生升:《马克思是建构理性主义者吗——评哈耶克对马克思的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0潘惠香、王永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新动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51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2童鹰:《元哲学三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3李洪卫:《“理论”研究的拓荒之作——<元理论与元哲学>评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4李振伦:《元理论与元哲学》[J].《河北学刊1996年第6期。
    55王玉北:《试论罗蒂的元哲学》[J].《江汉论坛1995年第6期。
    56江丹林:《论科学理解马克思学说及其方法论问题》[J].《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
    57张一兵:《生成的辩证法与现成的辩证法——萨特<辩证理性批判>解读》[J].《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
    58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59俞吾金:《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途中——卢卡奇、德拉-沃尔佩、科莱蒂和阿尔都塞的理论贡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0俞吾金:《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61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62俞吾金:《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3俞吾金:《马克思本体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J].《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64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J].《学术研究》2001年10期。
    65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挑战和应答>》[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6王荣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J].《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
    67王东:《“马克思学”一词源流的新发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8王东:《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69王东:《哲学创新与哲学观创新——马克思哲学革命正副主题与四部曲》[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70郝敬之:《<回到马克思>的阿尔都塞情结》[J].《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
    71庄福龄:《坚持历史观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必然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年第11期。
    72 欧阳康:《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73 韩庆祥:《马克思的人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74 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75 康渝生:《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观》[J].《学术交流》2002年第5期。
    76 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77 张西立:《本体与方法的统一——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视角》[J].《求实》2001 年第8期。
    78 张一兵:《作为哲学本体规定的历史与时间——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江海学刊》2000 年第2期。
    79 丛大川:《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化化”的思考——评<马克思主义原理>纪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50周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2期。
    80 王晓林:《马克思关于元哲学问题探索的现代理论价值》[J].《泰山学院学报》2004 年第2期。
    81 牟博:《对哲学方法之结构的一个元哲学分析:《兼论比较哲学方法论问题》[J].《世界哲学》2003 年第3期。
    82 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N].《光明日报》2010 年8月24日。
    83 曹颖新:《史的新探索——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简介》[N].《学习时报》2009 年4月7日。
    84 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N].《文汇报》2000年8月2日。
    1. Walter Adamson, Marx an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Marxism(Berkeley,1985)
    2. MICHAEL BURAWOY, Marxism after commun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3. BROOKINGS NORTHEAST ASIA COMMENTARY | NUMBER 28, Economic Downturn and Instability in China:Time for Political Reform? THURSDAY APRIL 9,2009
    4.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1848
    5. Project Director:Charles W. Freeman III Author:Melissa Murphy, Decoding Chinese Politics, Intellectual Debates and Why They Matter, A Report of the CSIS Freeman Chair in China Studies
    6. Mercy Kuo & Andrew D. Marble, China in 2020:Bridging the Academic-Policy Gap with Scenario Planning, asia policy, number 4 (July 2007),1-52 http://asiapolicy.nbr.org?
    7. Hamburg Programme, Principal guidelines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 Adopted at the Federal Party Conference of the SPD in Hamburg on October 28,2007, Social Europe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left * Volume 3* Issue 2* Winter 2008, Appendix
    8. MICHAEL BURAWOY, Marxism after commun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9. Michael Schoenhals, Political Movements, Change and Stability: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Power, The China Quarterly,No.159, Special Issu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Sep.,1999), pp.595-605. The China Quarterly is currently published b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table URL: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305-7410%28199909%290%3A159%3C595 %3APMCAST%3E2.0.C0%3B2-6
    10. Merle Goldman, Politically-Engaged Intellectuals in the 1990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9, Special Issu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Sep.,1999), pp.700-711. The China Quarterly is currently published b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tableURL: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305-7410%28199909%290%3A159%3C700 %3APIIT1%3B2.0.C0%3B2-F
    11. David Lane, The Orange Revolution:'People's Revolution'or Revolutionary Coupdoi:10.1111/j.1467-856x.2008.00343. x BJPIR:2008 VOL 10,525-549
    12. Marx/Engels Selected Works, Volume One, p.13-15;Publisher: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USSR,1969.
    13. Diese Versionaus Karl Marxu. Friedrich Engels, Werke, Bd.3, Berlinl978, S.5-7.
    14. Popper,1982b
    孙世明:“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周向军教授”http://www.sdass.net.cn/sdass/webpublish/block.254.view.detail.newsdetail?key=304
    赖泽民博客“什么叫人类历史科学?”http://jeremylaiz.blog.163.com/blog/static/120794642008101010536247/
    查韦斯:从“第三条道路”走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http://news.sohu.com/20070111/n247553325.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