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差异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两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党内民主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中的差异。在现代国家如此众多的政党中,有两类政党的关系比较特殊:他们曾经同母同源,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相同的组织形式;他们也曾经彻底决裂、分道扬镳,一度形同陌路甚至视若仇敌,而且从目标手段到组织结构都迥然不同;今天,历史的恩怨早已散去,他们虽不能尽释前嫌、携手同行,却也能彼此尊重、和平相处。他们就是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运动的两大分支、两大主导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对象中的共产党主要是指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等曾经在或正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执政的共产党。因为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这些政党组织中表现的最充分、最典型。至于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本文未予讨论。本文研究对象中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等)主要指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因为这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发源地,而且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政党的民主特性体现的最有代表性。至于曾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存在的社会民主党,以及亚非拉地区新兴的政党,本文也未予讨论。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因为特色鲜明才易于比较的开展。
     党内民主的话题,既陈旧又新鲜。近几年国内研究党内民主的专著、文章渐渐多了起来,但对党内民主进行政党之间的比较并深入探讨其成因的并不多见。进行这样的比较研究有没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要研究政党活动的一般规律,就必须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的活动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影响的政党进行研究。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从政党活动中总结、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结果,是局限于一个政党或一类政党的研究所不能达到的”。对于党内民主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党内民主问题,不仅中国共产党一个党要解决,其他的共产党也要解决;不仅共产党这一类党要解决,而且其他类型的政党也要解决。
     为什么要选取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段所叙述的两者之间存在的独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共产党和西方右翼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社会民主党和右翼资产阶级政党之间都不具有。通过二者分分合合的历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探索到两类政党的党内民主发生、发展、变化的脉络。对这两类政党党内民主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党内民主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新时代中共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党内民主的一般理论分析。分析的理论前提是党内民主和民主之间具有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本章首先对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并讨论了使民主得以运行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其次,说明党内民主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即党内民主是一种非国家制度的民主,是一般的民主原则在政党内部的延伸和移植。再次,说明科学的定义应该采取“属加种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明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制度。最后,讨论了党内民主的功能和作用,即党内民主对于政党发展和国家民主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主要论述社会民主党党内民主制度的渊源,即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制原则。本章首先回顾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的密谋革命组织,这种组织的特征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其次,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帮助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时,开创了民主制原则。再次,论述了在德国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过程中,民主制原则和集中制原则的斗争。
     第三章,主要论述共产党组织制度的渊源,即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原则是列宁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量身打造”的,与第二国际内欧洲各党的组织原则截然不同。本章主要内容是:第二国际的分化与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诞生、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及其遭到的批评、民主集中制通过第三国际确立为各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
     第四章,主要论述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改革。第一部分,以苏共为例,论述了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列宁之后苏共党内民主恶化,并最终走上歧路。之所以选择苏共为例,因为苏共是民主集中制的发源地和推销者,其他共产党的组织制度都是其不同程度的翻版,苏共党内民主的状况具有代表性。第二部分,论述了共产党党内民主改革。一类以苏联、东欧共产党为代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亡党亡国:一类以越南共产党为代表,循序渐进,并使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相互促进,初步取得成效。
     第五章,主要论述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党内民主的改革。第一部分,论述了社民党先后建立的两个国际组织的组织制度,两者均不同于第三国际的严格集中统一。第二部分,论述了社民党二战后的转型,这是党内组织制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为适应多党竞争的环境,其党内民主的改革方向是更加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尤其是在党内引进直接民主。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两类政党党内民主的差异及其原因。首先,对这种差异进行了概括,并说明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看待这种差异。其次,论述了政治生态环境是决定这种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具体分析了政治生态环境是如何影响党内民主制度的形成,并从动力的角度分析了政治生态环境对政党改革的影响。
This dissertation primarily expoun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in two socialist parties which are communist party and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rties whose relationship is very special in a lot of parties in modern countries because they ever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body, had the same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they ever broke up completely, making their own ways like strangers even enemies; therefore, they began to have different aims, ways, and forms of organization. However, today they can respect each other and cooperate peacefully with the lifting of their history feud in spite that they can not give up the friction and make forward hand in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 study objec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communist parties which were ever in power such as those in Soviet Union, East Europ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ose who are in power in some socialist countries, because the principles for building parties of Leninism are employed completely and typically in those parties.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concern about the communist part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in this dissertation such as socialist parties and labor parties are those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such as German, French, England, Sweden, because socialist parties originated from those countries and democracy in those countries developed earlier and more mature and democratic features of those parties are the most typical forms.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mention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which ever existed in socialist countries and those which newly appeared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either. In order to carry out comparative study effectively, the author arranged the content like this, because characteristic and colorful things can be recognized easily.
     The topic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is old and new.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onographs and academic articles concerning it in mainland; however, there are few which can concentrate on the comparison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between different partie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Is it necessary to apply the comparative study? The answer is affirmative. Because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ular action of parties, we must research into all the parties including CPC, especially those that can affect other countries; therefore, we can induce some regular characters, which can not be obtained if limited in only one party or one kind of parties, as is used to research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Because it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not only by CPC but also by other communist parties, not only communist parties, but also other kind of parties.
     Why do I choos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mmunist parties and socialist partie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they have special relationships as mention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but there exists no this between communist parties and western right parties, socialist parties and right parties. We can explore the skeletons of the democracy within those partie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clearly by analyzing the course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cooperating and separating. We can master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deeply and get some references for CPC in the new era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parties.
     This dissertation principally has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generally. The premise for the analysis is that there exists a special and univer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the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will first analyze and induce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democracy and then discus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majority, program and minority) in which democracy can be carried out. Then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democracy, which means that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ystem of a country but the exten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a party. Thirdly,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is a system by the way in which scientific definition can be made by pulsing genus to the difference of category. At last,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basic function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of a state-nation.
     Chapter two mainly explains the origins of democracy within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which come from the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of communist parties in Marx-Engle's era. This chapter first reflects some conspired organizations founded by early Utopian socialists whose characters are centralism, and then discusses some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which were created when the Communist Confederation and First International were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Marx and Engles, and at last treats the struggles between the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and centralism during the course in which German communist party was built.
     Chapter three chiefly expounds the source of organizing system of communist parties, called democratic centralism, which is founded for new communist party by Lenin and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principles of the partie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in Europe, whose contents are the disintegration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and the birth of Lenin's theory for party, the essence and criticism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the course in which democratic centralism was established as the principle of organization for all the communist parties by Comintern.
     Chapter four chief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democracy within communist parties. Part one, taking communist party of USSR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Lenin's contribution to the party in power, the deterioration of democracy within communist party of USSR and the wrong road it went down. The reason for which the author chooses communist party of URRS is because it is the cradle and promoter for democratic centralism, meanwhile other communist parties'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re copies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e situation of democracy within communist party of USSR is typical of all. Part two explains the reforms of democracy within communist parties, one kind of which went to extremes so as to bring about the death of those parties and countries such as the communist parties of USSR and East Europe, and the other kind of which have got some fruitful results by gradual reform and reciprocal promotion in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society.
     Chapter five primarily discu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reform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Part one explains the systems of organization which were founded by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one by one 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Comintern's centralism. Part two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after World War Two, which is the background and foundation of the reform for th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mpetitive organism among parties, the direction in reform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should be more democratic and public, especially in direct democracy.
     Chapter six basically discusses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ocracies within two parties. At first, the author sums up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points out that what attitudes we should have towards the differences. Then the discourse expounds that 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key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engendering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reforms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view of dynamics.
引文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两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党内民主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中的差异。在现代国家如此众多的政党中,有两类政党的关系比较特殊:他们曾经同母同源,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相同的组织形式;他们也曾经彻底决裂、分道扬镳,一度形同陌路甚至视若仇敌,而且从目标手段到组织结构都迥然不同;今天,历史的恩怨早已散去,他们虽不能尽释前嫌、携手同行,却也能彼此尊重、和平相处。他们就是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运动的两大分支、两大主导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对象中的共产党主要是指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等曾经在或正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执政的共产党。因为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这些政党组织中表现的最充分、最典型。至于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本文未予讨论。本文研究对象中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等)主要指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因为这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发源地,而且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政党的民主特性体现的最有代表性。至于曾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存在的社会民主党,以及亚非拉地区新兴的政党,本文也未予讨论。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因为特色鲜明才易于比较的开展。
    党内民主的话题,既陈旧又新鲜。近几年国内研究党内民主的专著、文章渐渐多了起来,但对党内民主进行政党之间的比较并深入探讨其成因的并不多见。进行这样的比较研究有没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要研究政党活动的一般规律,就必须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政党的活动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影响的政党进行研究。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从政党活动中总结、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结果,是局限于一个政党或一类政党的研究所不能达到的”。对于党内民主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党内民主问题,不仅中国共产党一个党要解决,其他的共产党也要解决;不仅共产党这一类党要解决,而且其他类型的政党也要解决。
    为什么要选取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段所叙述的两者之间存在的独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共产党和西方右翼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社会民主党和右翼资产阶级政党之间都不具有。通过二者分分合合的历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探索到两类政党的党内民主发生、发展、变化的脉络。对这两类政党党内民主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党内民主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新时代中共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的研究内容。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3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① 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这里的共产党主要指具有代表性的原苏东国家的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等,不包括欧洲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这里的社会民主党也主要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欧洲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的社会民主党。
    ② 王长江、姜跃:《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 张小劲:《关于比较政党研究基本路径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笫10~12页。
    ① [美]房龙:《美国的故事》。台北:牧村图书,2001年,第320页。
    ②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序言第1页。
    ①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序言第6页。
    ② 美国传统词典[双解],参见“翻详中国”网站,http://www.fane.cn/dict/democracy.htm。
    ③ 亚里上多德在《政治学》中对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的政体进行了分类。基一是三类“常态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其二是有三类与此相对应的“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理出了四种政体:斯巴达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与僭主政体。
    ① 燕继荣:《民主理念的演变》。《学习时报》,第88期。
    ② [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③ 罗们特·达尔在《民主理论的前言》一书中,分辨了两种不同的民主模式:麦迪逊式民主”与“平民主义民主”(“卢梭式的民主”)。麦迪逊式民主崇尚一种限制人民主权的非暴政的共和制。而平民主义民主则崇尚绝对的人民主权和政治平等。前者为立基于盎格鲁—撒克逊民主制度的经验主义民主理论,后者则为卢梭以降的民主哲学家建构的唯理主义民主理论。
    ① [美]彼得·们科维茨:民生的挑战。原文参见美国务院中文网站:htto://usinfo.state.gov/dd/mgck_democracy_dialogues/mgck_democracys_challenge.html。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③ 转引自陈敏昭:《民主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o://www.chinaelections.org/Newslnfo.asp?NewsID=93925。
    ④ 参见[美]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⑤ 无论是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密尔的“代议制”、还是卢梭的“礼会契约论”,都在理论上不同程度地否定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尤其是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认为人民的权力是绝对的。他从主权不可约束、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等原则出发,完全否定了以君为主的思想,把人民置干政治权力系统的终极地位。
    ⑥ 参见白钢:《现代两方民主刍》。湖南教育出版社,《书屋》,2004年第1期。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5页。
    ②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389页。在这里他特别强调指出:“复杂性在于这一事实,英国的谱系不同于法国谱系。”
    ③ 侯少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学习时报》,第82期。
    ① 《列宁选集》第2版,第4卷,第43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3页。
    ③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0页。
    ④ 《列宁选集》第3卷,第745页。
    ⑤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257页。
    ①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4页。
    ② 陈之迈:《民主与独裁的讨论》。《独立评论》,第6卷,136号,1935年1月2011,第6页。
    ③ 李抒望:《论民主的三大原则》。《沈阳干部学刊》,2004年第4期,第30页。
    ① 刘力榕:《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民主政治的多数原则》。参见“博客中国”网,刘力榕博客专栏:http://vip.bokee.com/258453.html.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全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9月)第50页对首长负责制作了这样的解释:“首长负责制,指首长在本部门具有主导地位,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有最后决定权,并对其所领导的工作负个人责任的一种领导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的首长个人负责制,即重大问题在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个人作出决定,并对各项行政工作负全部责任的领导制度。”许宗衡:《论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程序保障》.《学习时报》第148期。
    ③ [美]罗们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3~192页。
    ① 贺卫方教授曾指出重宏大价值而轻具体制度可能是我们悠久传统的一部分,他分析了在民主法制建设中如何把宏大的价值与不弃微末的具体制度与程序的建设有机结合的问题。参见贺卫方的《具体法治》自序及法治民主、司法改革部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② [日]谷口安平:《程序公正》。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376页。
    ①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第85页。
    ②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比较法研究》,1993年第1期,第19页。
    ③ 在19世纪的自由主义者心中,“多数人的暴政”更多的是暴民政治的代称。正是雅典的民主法庭将爱好美和智慧的苏格拉底判处死刑,正是以思辨著称的德国亚利安民从将纳粹的党魁希特勒选为元首,也正是这些来自“哲学之乡”的“优秀人种”的立法机关通过了歧视、驱逐、屠杀犹太人的法律,将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和焚尸炉。
    ① 阿玛带亚·森:《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脱》。这篇论文是他199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建设世界民主运动”讨论会上的主题演讲。参见“东亚经济评论”网站:bttp://www.e-economic.com/info/2655-1.htm。
    ② 张晓燕:《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重新解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1期,第40页。
    ① 郑知:《民主的定义及其解析》。《学习时报》,第82期。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251页。
    ③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7贝、241页。
    ④ 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理论时说:“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回复’到‘原始’的民主制度,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要能的(不这样做,怎么能够过渡到由大多数人民和全体人民行使国家职能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66页。
    ① 燕继荣:《民生理念的演变》。《学习时报》,第88期。
    ② 许耀桐:《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新视野》,2006年第1期,第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6页。
    ②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7页。
    ① 在逻辑学中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外延是概念对事物的范围的反映。
    ② [美]罗们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页。
    ③ 张书林:《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5期。曹月柱、董树伟:《近两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岭南学刊》,2005年第3期。王小莉:《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北京党史》,2004年第6期。宋义明、姚德力:《近五年来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综述》,《探索》,2004年第3朋。赵华、陈淑伟:《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前沿》,2003年第8期。
    ① 陶德麟:《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2、135页。
    ① 陶德麟:《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3、68页。
    ② 政党组织只有不同与国家组织的特殊性,最明显的一点国家中包含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这些群体具有一定的利益分化,代表他们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而政党内部即使有派别存在,电应该具有一致的意识形态基础,即使有不同的政策主张,但不应该产生利益分化。
    ③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205页
    ① 王小莉:《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北京党史》,2004年第6期。第40、41页。
    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③ 李慎明.《发展党内民主,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求是》,2006年第15期。
    ④ 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⑤ 蔡霞:《整体推进党内民主制度》。《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14期。第44页。
    ① 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47页。
    ① 秦琳:《试论党内民主的功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第39、40页。
    ①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5日。
    ②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人民日报》,2004年2月18日。
    ① E·E·Schattschnic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Holt,Rinehart&Winston,1942.P1.转引自邭庆治:《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91页。
    ② [英]杰弗田·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4页。
    ③ 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页。
    ① 谢方意:《与时俱进与执政党的现代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39页。
    ② 王金红:《民主能力影响政党的生命力》。《南方日报》,2004年9月28日。
    ③ 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求是》,2003年第12期,第3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6页。
    ① 吴敏:《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ce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7701。
    ② 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在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造的基础上,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29日~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宜言》。1851年5月以后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发生,同盟组织被破坏。1852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
    ③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④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Second International),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巴黎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1914年—战爆发后,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破产。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只上基本停止活动。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8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5~3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37页。
    ③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19页。
    ④ 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3页。
    ① 马克思:《致路·瓦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12页
    ② 思格斯:《流亡者文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8--589页。
    ③ 《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26页。
    ④ 许耀桐:《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新视野》,2006年第1期,第4页。
    ① 《列宁余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29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2页。
    ③ 1830年,法国资产阶级对被剥夺选举权大为不满,因而发动七月革命,国王查理十世退位。查理十世指定的继承人是伯爵亨利(1820—1883),然而亨利并未继位。路易·菲利油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七月王朝。1832年底,年青的共和派建立秘密团体“人权社”,立志继承雅各宾派传统,不久该组织担负起领导共和运动的责任,鼓吹推翻王政,实现共和制。许多工人纷纷参加如“民友社”、“人权社”的活动。他们在1831年至1834年间先后在巴黎和里昂等地举行起义,基中规模最大的是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晨昂的工人起义。
    ④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27~428页。
    ①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28页。
    ② 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4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2页。
    ① 赵云献、陈登才:《马克恩主义党的学说经典著作导读》。山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18页。
    ② 《惊天动地的红色宣言》。史亚民主编:《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红旗出版社,1995年。参见bttp://www.white-collar.net/child/science/5000/152.htm。
    ①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28~42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42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629页。
    ④ 有人说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例如,有人说:“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8页)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建和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热点问题概览》,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370页)。有人说,在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创建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中已经具备了民主集中制的业神,只是他们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个词而已(《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254页)。如此等等。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463~464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①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29页。
    ② 1866年9月11内瓦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称为《国际工人协会章程》,1871年9月伦敦代表会议修改后称作《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①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巴黎公社的失败,使国际陷于无法存在下去的境地。……事变把它提到第七强国的地位,同时又不允许它动员并运用自己的战斗力量,否则就必然招致失败和使工人运动遭受几十年的压制。”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13页。
    ① 罗莎·卢森堡:《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卢森堡文选》上卷,李宗禹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参见“马克思主义文库”网站: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04/marxist.org-chinese-rosa-1904,htm.
    ② 《拉萨尔言论》。三联书店,1976年,第197页。
    ① 《拉萨尔言论》。三联书店,1976年,第509页。
    ② [德]H.E.西格里斯特:《为人类工作——马克思生活记述》,罗章龙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参见“马克思主义文库”网站: httm://www.marxists.ore/chincse/01/marxist.org-chincse-marx-life.htm.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8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2页。
    ①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31~432页。
    ② 1890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③ 《研究(哥达纲领批判)参考资料》。三联书店,1978年,第45页。
    ④ 《研究(哥达纲领批判)参考资料》。三联书店,1978年,第80页。
    ① 高放:《民主集中制的由为和实质》。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第43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90页。
    ③ 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拥有108.5万名党员,在议会中拥有111个席位,成为议会中最大的党团。
    ① 《马克转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1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43页。
    ③ 以德国为例,1890年9月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被废除,德国社会民主党恢复了合法地位。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1891年召开的爱尔福特党代表大会通过了考茨基和伯恩施坦起草的新纲领。在1890年国会选举中,德国社会民主党获得19.7%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此后党持续发展壮大,得到的选票数1898年突破了200万,1903年突破了300万,1912年增加到425万。占总票数的34.8%,赢得110个议席。成为国会中最强大的党团。
    ① 列宁在:《怎么办》的注释里说:“英国的费边社分子,法国的内阁派,德国的们恩施坦派,俄国的批评派,都成了一家弟兄,他们彼此称赞,彼此学习,大家一起攻击‘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4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③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54页。
    ① 崩得派:俄国和波兰,立陶宛的犹太工人总联盟。
    ② 讨论党章时,在入党条件问题上出现尖锐分歧。列宁主张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内某一组织者,皆可成为党员。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些人反对把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入党条件。结果大会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党章第一条)。
    ③ 《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6页。
    ①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0页。
    ③ 《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5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1页。
    ⑤ 也有学者认为,列宁提出的是集中制,他并非是民主集中制的首倡者。孟什维克在1905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1905年12月塔墨尔福斯代表会议接受了这一原则。参见管怀伦:《“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78~8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7页。
    ②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32页。
    ③ 管怀伦:《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论列宁组织思想的转变》。《学海》,2005年第2期,第88页。
    ④ 主要代表是布尔什维克代表,但包括一名孟什维克的正式代表。
    ⑤ [苏]H.A.彼特罗维剀夫:《党的建设》,郭华等译。求实出版社,1983年,第106页。
    ⑥ 《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4页。
    ① 许耀桐:《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而非集中制》。《北京日报》,2002年2月20日。
    ① 尹彦:《列中时期党内“民主的集中制”研究》。《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第68页。
    ② 1923年,刘少奇在《俱乐部组织概况》一文中说:“考察世界各国最完善的工会组织法,皆有下列两种共同的原则:(一)由极小的基本组织而至于极大的阶级组织;(二)采用民主的集权制。”1928年3月15日出版的团潮安县委编《团员须知》中规定,共产青年团的组织原则第三条是“民生的集权制”。对它的解释是:各级指导机关(如执行委员会)是由各级大会产生的,团的工作原则以及一切重要的策略都由大会决定,这便叫做民主的;下级机关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指导,团员绝对服从团体的命令,这使叫做集权的。这两者形式上是相反而实际是相成的,两者应用的成分也可因环境而仲缩的。
    ③ “波拿巴主义”Bonapartist: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一世和拿破仑三世都是靠武力统治法国。也指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全民批准的个人独裁,打若人民主权旗号的贵族政权,通过限制政治自由来保障社会稳 定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始终伴随疯狂的军事扩张。
    ① 《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上),王荫庭译,三联书店,1964年,第69、70、71、76页。
    ② 托洛茨皋:《我们的政治任务》。[波]伊萨克·多伊彻:《先知三部曲——武装的先知》。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
    ③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1页。
    ① 靳树鹏:《鹰之歌——卢森堡八十年祭》。《同舟共进》,1999年第12期。
    ② 《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76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0页。
    ④ 管怀伦:《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论列宁组织思想的转变》。《学海》,2005年第2期,第91~92页。
    ①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61页。
    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着反对战争的左派力量,如德国的斯巴达克派,保加利亚的紧密派,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分子等。但是,这些左派分了都不够成热。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同右派彻底划清界限,在组织上还同中派或右派同居于一党之内。 产阶级专政”。(《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三版,第791页。)
    ① 苏俄取得粉碎白卫军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1919年春,匈牙利和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一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群众运动,1919年,荷兰、丹麦、保加利亚、墨西哥、美国先后建立了共产党。1920年春夏,西班牙、印度尼西亚、伊朗也建立了共产党。在共产主义运动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社会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纷纷声称要退出第二国际,申请加入第三国际。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第266—267页。
    ③ 1920年,英国、法国、土耳其共产党成立。10月,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发生分裂,大多数左派同共产党合并,使德共党员人数由10多万人增加到30多万人。1921年,意大利、中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建立了共产党。
    ①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第三国际举行第7次代表大会,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的决议》,指出执委会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定国际工人运动的根本政治和策略方针上来”,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应从每个国家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出发,一般应避免在各党的内部组织问题上进行干预”。这一决议有利于各国共产党的独立发展,有利于确定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484页。
    ③ [苏]索波列夫等著:《共产国际史纲》,吴道弘等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④ 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25页。
    ⑤ 1924年6月17日~7月8日,第三国际召开第5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使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大会认为,各国党都应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来建党,提出使各国党真正”布尔什维克化”的号召。季诺维也夫在报告中认为,如果再国党的布尔什维克化不是一句空话话,共产国际就应该有铁的纪律,就心该根除社会民主主义、联邦主义、“自治制”等残余,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的一切决议。这个口号一理出,就要求各国党无条件地、绝对地服从共产国际,使各党失去独立自主的空间。1925年8月,执委会第5次扩大全会具体研究和规定了实现布尔什维克化的要求,通过《共产国际所属各国党的布尔什维克化》提纲。布尔什维克化的口号把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切经验经验绝对化,要求各国党学习照搬联共(布)的经验,实际内容是要遇制某些支部的独立自主倾向。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推行“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中,有50个共产党的领导人被撤换。
    ⑥ 虽然早在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就正式宣布停止活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和秘书处及国际临察委员会解散。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0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28页。
    ① 1921年3月,在为党的十大起草的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中,列宁把这一建议写进了第7条。但为防止滥用,列宁建议不公布这一条款。
    ② 王长江:《论斯大林对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第87页。
    ③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1页。
    ① 《卢森堡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01页。
    ② 高放:《列宁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兼评<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第6页。
    ③ 《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93页。
    ④ 《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31页。
    ⑤ 《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9页。
    ⑥ 斯大林撰写了《论列宁主义基础》,《党》为其中一个篇章。在这专门论述党的篇章里,他通篇强调的是集中、统一和纪律。在斯大林看来,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以后时期,党内民主问题仍然应当象“激列的国内战争时代”一样,即“在党内实行象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党中央必须拥有广泛的权力”。(《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70页)
    ①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4分册。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98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42、345页。
    ③ 《斯大林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69页。
    ④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5分册。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4页。
    ① 《办共决泌汇编》第4分册。人民出版社,1967年,第468页。
    ① 《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328、284页。
    ② 《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48页。
    ③ 按生产部门设立党中央各部的原则,正式确立于1934年十七大。
    ④ 这样一来.无论是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还是政治局(书记处)召开的中央全会,都很难去批评地讨论和审议中央执行的方针路线(尽管它们改变了或违背了上届代表大会的路线)。因为会议人选和议事日程是由上面控制的,会上持批评立场的人肯定只是少数。
    ① 徐天新:《民主集中制的破坏与苏共的瓦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3期,第81页。
    ① 苏共第九次代表会议决议《关于党的建设的当前任务》,载《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37—45页;十大决议《关于临察委员会》,载《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70—71页:十一大通过的《监察委员会条例》,载《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193—196页。
    ② 《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③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297—300页。
    ①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433页。
    ② 《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3卷,第437页。
    ③ 《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④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4分册,第393页。
    ⑤ 1925年上四大通过了新的党章61条,对各级监察委员会与同级党委员会的关系,作了与1922年十二次代表会议通过的党童50条相同的规定(《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56、40页)。新党章规定:“中央监察委员会有权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给一切党员和党组织分配任务”,“中央监察委员会不得同时兼任中央委员会委员,也不得兼任行政和经济部门的职位”(同上书,第57页),这些规定与党的十大、十一大决议的精神是一致的。
    ①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8分册,第421页。
    ②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2分册,第65页。
    ③ 《列中全集》第32卷.中文第1版,第244—245页。
    ④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⑤ 《列中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页。
    ①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57页。
    ② 斯大林概述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六个基本特点,第六个就是“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了而巩固起来的”。(《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70页。)
    ③ 1924年秋季.托洛茨基以纪念列宁为名公开发表《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两本小册了。这两本书出版后。立即受到党内的非难和批评,反对托洛茨基最为起劲的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他们竭力主张将托洛茨基开除出党。这时,斯大林不同意这种“割除”的办法。1925年1月举行中央全会和中央临委联席会议,谴责了托洛茨基的锴误,免去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的职务(代之以伏龙芝),但托洛茨基仍然是中央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机让委员会主席和全苏紧高经济会议产品质量特别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作了如下的追述:“我们所以没有同意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建议。足因为我们知道,割除政策对党是很危险的,割除的方法。放血的方法——而他们正是要求流血——是危险的,是有传染性的:今天割除一个人,明天割除另一个人,后天再割除第三个人——那在我们党内还会留下什么人呢?”(《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317页)
    ① 王长江:《论斯大林对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第90、91页。
    ①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参见“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http://www.shenzhihua.net/zsgx/000145.htm#_ftn19。
    ① 斯大林逝世后,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内部,长期存在着以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为一方,和以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为另一方的矛盾和斗争。到1957年上半年,这两派有些分化,布尔加宁逐步转移到马林科夫一派方面,伏罗希洛夫、别尔乌辛、萨布罗夫也支持马林科夫这一派的观点。这样,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内部逐渐形成了一个反赫鲁晓夫的联盟,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一直在寻找机会发动突然袭击,利用主席团内的多数优势把赫鲁晓夫赶下台。苏共中央六月全会通过了《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决议宣布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从中央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中清除出去。在决议中,对属于陷入“反党集团”而犯了错议的布尔加宁、别尔乌辛、萨布罗夫,以及被定性为投靠“反党集团”、被怀疑为“反党集团”起草决议和提供理论根据的谢皮洛夫,则分别给予了党内处分。参见阎明复、朱瑞真:《我了解的赫鲁晓夫权力斗争》,《炎黄春秋》,2005年第8期。
    ② 《赫鲁晓夫的政治终点》。《江南时报》,2005年10月23日,第23版。详细内容可参见《赫鲁晓夫是如何倒台的》,沙舟编著:《克里姆林宫70年内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 1970年,丘尔巴诺夫被挑选担任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千金加琳娜的警卫。1971年,44岁的加琳娜嫁给了35岁的丘尔巴诺夫。丘尔巴诺夫当上“驸马”后,平步青云,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被提升为内务部政治部主任、内务部副部长、第一副部长,并晋升为上将军衔。时隔不久,他又成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和最高苏难埃代表。据报道,在1976~1982年期间,丘氏总共受贿656,883卢布(合110万美元),超过一个苏联工人270年的工资。1987年2月,丘尔巴诺夫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罪行而被捕,并被送交军事法庭。1988年12月30日,苏联最高军事审判庭正式宣布判处丘尔巴诺夫12年徒刑,并没收其财产。后米叶利钦总统的特赦令使丘尔巴诺夫的刑期提前结束。
    ② 《史海回眸: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环球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14版。
    ① [俄]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述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第二部分:权力的考验——安德罗波夫(11)》,参见搜狐网读书频道: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849-2-48.html。
    ② 同上。《第二部分:权力的考验——安德罗波夫(16)》。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849-2-53.html。
    ③ 祁刚利:《党内民主与苏共衰亡》。《求实》,2005年第9期,第31、32页。
    ① 祁刚利:《党内民主与苏共衰亡》。《求实》,2005年笫9期,第31页。
    ①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要在“2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后来,勃列日涅夫把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调整为“发达礼会主义”。
    ②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莫斯科《真理报》,1986年2月26日。
    ③ [俄]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107、48页。
    ① 江流:《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页。
    ① [俄]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② 王建军:《论苏共党内民主的历史教训》。《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笫69页。
    ③ 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了全苏人民公决。其中赞成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票数占76.4%,
    ① 数据来源于8集教育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第4集《苏共的党风》解说词。该片是由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课题组、中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联合摄制,解放军艺术学院电视艺术中心承制,2006年6月出品。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李慎明主持的《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课题组,后又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该片解说词是该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② 数据来源可参见《“保先”:政党与时俱进的良策》,《社会科学报》,2005年2月17日。张锡杰:《“不愿回答”的回答——俄罗斯归来话执政能力建设之四》,《河北日报》,2005年1月13日。季正炬著《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八章《一面镜子——腐败与苏东剧变》中提供如下数据:1989年前后,苏联国内曾经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报告。结果令人十分吃惊,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第二,苏联剧变后的进程证明,强大的赢家不是黑市倒爷,甚至也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而是过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成员,他们摇身一变成了今天俄罗斯的新贵。据俄国《消息报》报道:到1996年,前苏联官员出身的人员,在总统周围占75%,政党领袖中占57.1%,地方精英中占82.3%,政府中占74.3%,经济领域精英中占61%。这些人中来自苏联经济部门的官员在政府中占42.3%,在经济领域占37.7%。还有一个调查,21%的被调查者认为,党组织已经不具有任何政治威信;67%的人认为它残存的一点威信也正在丧失;同时,每5人中就有1人指出自己已经脱离了政治生活。美图一个专门研究俄罗斯问题小组的负责人弗兰克·奇福德说:“苏联共产党是惟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3页。
    ④ 祁刚利:《党内民主与苏共衰亡》。《求实》,2005年第9期,第31页。
    ① 赵刚印、丁晓强:《东欧各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启示》。《社会生义研究》,2005年第1期,第19~21页。
    ② 1952年11月,铁托(1892-1980年)主持南共第六次代表人会,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改名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决定》。
    ③ [美]斯蒂芬·费希尔:《东欧各国共产党》。(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第83页。
    ④ [英]阿波利尔·卡特尔:《南斯拉夫的政治改革》。(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第154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苏联东欧国家政治体制及改革》。(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年,第134、135页。
    ① 沈碧莲、李俊、马晴燕:《前东欧地区共产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第43页。
    ① 徐鹏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访外交部原苏欧司副司长、中国前驻保加利亚大使白寿绵》。《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第8期,第8、9页。
    ② 1989年6月,波兰议会和参议院分别举行选举。团结工会大获全胜,在议会460席位中占161席,在参议院100席中占99席,一举击败执政40多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及其联盟,获胜上台。波兰建立了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新政府,成为东欧国家中第一个由反对派上台执政的国家,拉开了东欧剧变的第一幕。1990年1月,竞选在匈牙利全国展开。最大的反对党民主论坛获胜,在议会中获得164席,占席位总数42.75%,而社会党只得票8.55%,沦为在野党,社工党得票尚不到4%(1989年10月,在匈社工党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后,原社工党分裂为社会党和社工党),不能进入国会。根据选举结果,反对派组织“民主论坛”主席安道尔组成新的匈牙利联合政府。1990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了第一次多党制自由选举,各党派激烈竞争,以哈维尔为代表的“公民论坛”及其盟友“公众反暴力”获胜,组建新政府。捷共被排除在外,成为议会中的在野党。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大选,基民盟主席德梅齐埃出任民德总理,组建新的联合政府。1990年6月,保加利亚举行议会选举,40个政党和组织参加竞选。经两轮投票,社会党(原保共)取得多数获胜。反对派组织民主同盟(民盟)在第一轮投票后,攻击社会党在选举中舞弊,不公正。1991年民盟终于击败社会党上台执政,社会党丧失了执政地位,成为反对党。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特别军事法庭宣布罗共最高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犯有屠杀、危害国家政权、破坏国家财产、破坏国民经济、企图外逃等罪,判决没收全部财产,处以死刑,并于当日就地枪决。1990年5月,罗马尼亚举行剧变后的首次大选,救国阵线获得全胜,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半数以上议席,成为执政党。救国阵线主席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
    ③ 徐鹏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访外交部原苏欧司副司长、中国前驻保加利亚大使白寿绵》。《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第8期,第12页。
    ① 许宝友:《越南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浅析》。《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34页。
    ② 王瑜:《越南共产党执政经验》。《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9期,第36、37页。
    ① 俞海芸:《越南共产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代世界》,2005年第9期。
    ① 俞海芸:《越南共产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代世界》,2005年第9期。
    ② 耿克民:《越南共产党的改革探索和发展》。《支部生活》,2005年8月。参见“天津党建网(党务资讯网)”:http://www.dwzx.net/system/2005/08/19/000083862.shtml。
    ① 青岩:《社会主义越南试水政改》,《南方周末》,2006年4月20日。
    ① 青岩:《社会主义越南试水政改》。《南方周末》,2006年4月20日。
    ① 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三联书店,1964年,第330页。
    ② 布劳恩塔尔:《国际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317页。
    ③ 李宏:《社会党国际组织原则探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第1期,第51页。
    ④ 《社会党国际简史》。人民大学科社活页参考资料,第25期,第47页。
    ① 《社会党国际文件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 李宏:《社会党国际组织原则探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第1期,第51、52页。
    ② 《社会党国际文件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3页。
    ① [英]佩里·安德森、帕屈克·卡米勒:《西方左派图绘》,张亮,吴勇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①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3页。
    ② 王学东:《当代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危机及其原因》。《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2期,第47、48页。
    ③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2期,第16页。
    ① [德]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①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编:《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刊印,1985年,第165页。
    ② [德]苏姗·米勒、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求实出版社,1984年, 第252、253页。
    ① 《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王学东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20页。
    ② 周荣美:《革新是我们的传统》。《当代世界》,2003年第8期,第31页。
    ③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2期,第16页。
    ④ 唐海军:《政党革新中的西欧社会党》。《当代世界》,2002年第4期,第5页。
    ① 陈露:《法国社会党执政五年来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十年的规划》。《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4期,第26页。
    ① 王凤鸣:《“新工党”新在何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5期,第34页。
    ② [英]佩里·安德森、帕屈克·卡米勒:《西方左派图绘》,张亮,勇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③ 王长江:《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第9页。
    ④ [英]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①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2期,第19页。
    ②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4页。
    ① 乔启国:《西方政党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民主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4月,第54页。
    ② 王家瑞:《国外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学习时报》,2004年11月15日,第261期。
    ③ 龚加成:《西欧社会党党内民主建设发展趋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8期,第58页。
    ① 乔启国:《西方政党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民主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4月,第54页。
    ①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2期,第19页。
    ② 张迎红:《英国工党组织体系的现代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3期,第16、17页。
    ①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6页。
    ②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2期,第17页。
    ① 王凤鸣:《“新工党”新在何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5期,第35、37页
    ②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3页。
    ①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第18页。
    ②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5页。
    ① 何强:《试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体制变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第97页。
    ②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8期,第48页。
    ① 王瑜:《电脑化政党——网络时代的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学习时报》,2007年4月2日,第379期。
    ② 柴尚金:《第三条道路与欧洲社会党革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第36页。
    ③ 王长江:《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第11页。
    ① 王长江:《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2002年第3期,第10页。
    ① 殷叙彝:《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②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第19页。
    ① 《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王学东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22、23页。
    ② 何强:《试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社会民生党的组织体制变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第97页。
    ③ 《法国社会党的原则声明和章程》,陈露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第42页。
    ④ 王瑜:《电脑化政党——网络时代的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学习时报》,2007年4月2日,第379期。
    ① 唐海军:《政党革新中的西欧社会党》。《当代世界》,2002年第4期,第5页。
    ①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45页。
    ② 张迎红:《英国工党组织体系的现代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3期,第20页。
    ① 《法国社会党的原则声明和章程》,陈露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第39、41页。
    ① 参见《法国社会党的原则声明和章程》,陈露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第29~43页。陈露:《从法国社会党章程看其组织运作机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1期,第47、48、52页。
    ②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第20页。
    ① 刘彦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组织制度理论上的差异》。《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2页。
    ④ 例如在1865年的伦敦代表会议上,蒲鲁东主义者按照无政府主义的观点,主张任何会员只要愿意,都可以不经选举出席第一国际的代表大会,参加辩论和表决。这样就意味着改变第一国际的性质和组织原则,使它变成仅仅是一个辩论的场所。又如巴枯宁的理论:从废除继承权开始,依靠少数人盲目暴动(社会清算),一举废除国家(反对任何权威和集中),建立个人绝对自由、各阶级平等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集产制为基础的)。巴枯宁还背着伦敦总委员会建立了所谓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在第二国际的前四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尖锐的斗争,最后通过决议把无政府主义者驱逐出第二国际。
    ① 从逻辑上说,民主制与集中制并不是同一类政治学概念。与民主制相对的应该是专权制,而与集中制相对的则应是分权制。不过按照列宁的“民主的集中制”解释,由于民主只是集中制的修饰和限定词,而非与集中并列的概念,所以并不存在上述的逻辑缺陷问题。
    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74—575页。
    ④ 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成立。1875年,该党与拉萨尔派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改名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又改名德国社会民主党。
    ⑤ 只是在俾斯麦政府于1878—1890年实行“反社会党人法令”12年期间,有8年被迫停开。
    ①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6、47页。
    ②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6、4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4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40—441页。
    ⑤ 《苏共决议汇编》第1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19页。
    ⑥ 《卢森堡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3、514页。
    ⑦ 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服从”。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页。
    ⑨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2页。
    ① 《苏共决议汇编》第2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51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0、201页。
    ③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68页。
    ④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2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26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50页。
    ⑥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8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29页。
    ① 王同新:《党内民主建设:环境与互动》。《社科纵横》,2006年第6期,第31页。
    ①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4年,第195页。
    ② 蔡霞:《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关系的再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2期,第16页。
    ③ 张小劲:《关于比较政党研究基本路径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第13页。
    ① 还有另外两个因素是,①政党是否有外在支持力量。政党的外在支持力量主要包括两类,一为国内的有组织力量,如工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二是国外或国际性的有组织力量,如共产国际等。②是克里斯玛(个人魅力)型的领袖存在与否。出处同上。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1页。
    ① 19吐纪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民主党已成为国内第4大党。1878年5—6月,发生2次谋刺德皇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政府借机归罪于社会民主党,于10月21日颁布并实施这个法令。法令共30条,规定任何团体、报刊、印刷品及任何集会,如果是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一律禁止;对这种团体的任何支持均为非法,将被处以巨额罚金或判重刑;政府可不经法律程序,随时可宣布戒严,逮捕和放逐被认为是危害治安的“危险分子”。法令实施期间,有上千种进步书刊被查封,数百个工人组织被解散,数千人被监禁和流放。有效期最初在3年,后4次延长,1890年9月30日最后期满失效。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89、388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2页。
    ② 劳动解放社是普列汉诺夫创办的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1883年在日内瓦成立。该社也是俄国早期最主要的马克思土义组织,在理论上奠定了俄国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1889年该组织代表俄国社会主义者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它存在期间,一直代表俄国社会民主运动参加第二国际的所有代表会议。1903年,鉴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重新组建成功,该组织宣布解散。
    ③ 查苏利奇(1849—1919)是“劳动解放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俄国早期著名的女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869年起从事革命活动,最初是民粹派组织“土地和自由社”成员,后来转向马克思主义。1883年参与劳动解放社的创建。她还是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刊物《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之一。1903年起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孟什维克”派的领导人之一,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相对立。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89、388页。
    ⑤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7、350页。
    ① 刘彦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组织制度理论上的差异》。《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笫6页。
    ② 黄文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55页。
    ① 尹彦:《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的集中制”研究》。《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笫68页。
    ①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笫4期,第70页。
    ② 王长江:《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第10页。
    ① 汪永成、黄卫平:《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意义、路径与策略——基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党的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第20页。
    ① [俄]尼·雷目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② 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基于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求实》,2006年第4期,第61页。
    ① 黄炎培:《延安归来》。载《80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社会党国际重要文件选编[Z].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4] 各国社会党手册[Z].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Z].中联部资料编辑中心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3.
    [7] 王丽华、孙凌齐译.当代社会民主党辞典[Z].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
    [8] 社会党国际文件集[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 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1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参考资料[Z].北京大学政治系编.1978.
    [11] 研究《哥达纲领批判》参考资料[Z].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12] 苏共决议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
    [13]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14] 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Z].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
    [15] 汤润千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苏联东欧国家政治体制及改革[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年.
    [17] 黄宗良,林勋健主编.共产党和社会党百年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 张光明.布尔什维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分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9] 金重远.战后西欧社会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0] 王学东,陈林.九十年代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1] 程玉海,林建华.共产国际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22] 林建华,董泉增.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论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23] 张契尼、潘琪昌编.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24] 李兴耕.当代西欧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5] 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6] 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7] 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
    [28]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9] 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0] 王长江,姜跃.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1]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 姜跃.政党多棱镜[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3.
    [33] 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4] 陈冬生.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5] 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6]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7]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8] 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9] 黄宏,谷松.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
    [40] 王瑜.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41] 吴锡山,肖益民.世界政党纵横谈[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5.
    [42] 傅金铎等.国外主要国家政党政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43] 张荣臣.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4] 卢先福、赵云献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45] 赵云献,陈登才.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经典著作导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46] 黄文杨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7] 李铁映主编.论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8] 王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9] 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0]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51] 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2] [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3]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4] [英]威廉·E·佩特森、阿拉斯泰尔·H·托马斯编.西欧社会民主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55] [德]苏姗·米勒、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 [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年.
    [56] [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57] [德]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8] [英]佩里·安德森,帕屈克·卡米勒主编.西方左派图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59] [苏]索波列夫.共产国际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60] [奥]布劳恩塔尔.国际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62] [美]斯蒂芬·费希尔.东欧各国共产党[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63] [俄]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4] [俄]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65] Political parties: Electoral Change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Edited by Alan Ware.Oxford, UK; B. Blackwell, 1987.
    [66] Political Parties: Organization and Power, Angelo Panebianco;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7] Andrew Richards, The Life and Soul of the Part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 in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since 1979, Estudio/Working Paper 1997/95, June 1997.
    [68] Serenella Sferza, Organizational Formats and Party Performance: The Shifting Advantages of Factionalism and The Trajectory of The French Socialist Party,Estudio/Working Paper 1994/64 November 1994.
    [69] Thomas Poguntke, The German Party System: Eternal Crisis? Keele European Parties Research Unit, Working Paper 2.
    [70] Micha Wagemans,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novation: Critical Insights, 29th Joint Sessions of Workshops, Grenoble 6—11 April 2001.
    [1] 燕继荣.民主理念的演变[N].学习时报,第88期.
    [2] 侯少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N].学习时报,第82期.
    [3] 李抒望.论民主的三大原则[J].沈阳干部学刊,2004,4.
    [4] 张晓燕.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重新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5] 郑知.民主的定义及其解析[N].学习时报,第82期.
    [6] 许耀桐.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新视野,2006,1.
    [7] 许耀桐.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而非集中制[N].北京日报,2002-2-20.
    [8] 张书林.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
    [9] 曹月柱、董树伟.近两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岭南学刊,2005,3.
    [10] 王小莉.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2004,6.
    [11] 宋义明,姚德力.近五年来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综述[J].探索,2004,3.
    [12] 赵华,陈淑伟.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3,8.
    [13] 李慎明.发展党内民主,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J].求是,2006,15
    [14] 蔡霞.整体推进党内民主制度[J].瞭望新闻周刊,2007,14.
    [15] 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
    [16] 秦琳.试论党内民主的功能[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1.
    [17] 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18] 谢方意.与时俱进与执政党的现代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4.
    [19] 王金红.民主能力影响政党的生命力[N].南方日报,2004-9-28.
    [20] 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J].求是,2003,12.
    [21] 管怀伦.“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4,6.
    [22] 管怀伦.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论列宁组织思想的转变[J].学海,2005,2.
    [23] 尹彦.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的集中制”研究[J].东欧中亚研究,2002,5.
    [24] 高放.列宁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兼评《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5.
    [25] 徐天新.民主集中制的破坏与苏共的瓦解[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3.
    [26] 王长江.论斯大林对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
    [27] 祁刚利.党内民主与苏共衰亡[J].求实,2005,9.
    [28] 王建军.论苏共党内民主的历史教训[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9] 赵刚印,丁晓强.东欧各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5,1.
    [30] 沈碧莲,李俊,马晴燕.前东欧地区共产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31] 徐鹏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访外交部原苏欧司副司长、中国前驻保加利亚大使白寿绵[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8.
    [32] 许宝友.越南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浅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1.
    [33] 王瑜.越南共产党执政经验[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9.
    [34] 俞海芸.越南共产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J].当代世界,2005,9.
    [35] 耿克民.越南共产党的改革探索和发展[J].支部生活,2005,8.
    [36] 青岩.社会主义越南试水政改[N].南方周末,2006-4-20.
    [37] 李宏.社会党国际组织原则探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1.
    [38] 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
    [39] 王学东.当代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危机及其原因[J].教学与研究,1997,12.
    [40] 王凤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2.
    [41] 王凤鸣.“新工党”新在何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5.
    [42] 王学东.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4.
    [43] 唐海军.政党革新中的西欧社会党[J].当代世界,2002,4.
    [44]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1.
    [45] 陈露.法国社会党的原则声明和章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2.
    [46] 陈露.从法国社会党章程看其组织运作机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1.
    [47] 王长江.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3.
    [48] 乔启国.西方政党如何发展党内民主[J].民主科学决策月刊,2006,4.
    [49] 王家瑞.国外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N].学习时报,2004-11-15.
    [50] 龚加成.西欧社会党党内民主建设发展趋势[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8.
    [51] 张迎红.英国工党组织体系的现代化[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3.
    [52] 何强.试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体制变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2.
    [53] 王瑜.电脑化政党——网络时代的西方政党组织形态[N].学习时报,2007-4-2.
    [54] 柴尚金.第三条道路与欧洲社会党革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55] 刘彦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组织制度理论上的差异[J].河南社会科学,1999,2.
    [56] 王同新.党内民主建设:环境与互动[J].社科纵横,2006,6.
    [57] 蔡霞.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
    [58] 张小劲.关于比较政党研究基本路径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59] 尹彦.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的集中制”研究[J].东欧中亚研究,2002,5.
    [60] 汪永成,黄卫平.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意义、路径与策略——基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党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61] 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基于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J].求实,2006,4.
    [62]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J].欧洲,20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