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施叔青合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昂、施叔青是颇受瞩目的台湾文学姐妹。她们的创作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独特风格,对她们两人进行“合论”研究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论文第一章对李昂、施叔青的创作进行详细的梳理。对两位作家的的文学创作分别加以介绍,主要按时间顺序进行作品概述。概述突出两位作家的相同之处:两人都以花季之龄登上文坛,具有相同的家庭背景以及相似的留学经历,原乡-都市-女性-性这四点是她们关注的焦点。李昂是忠实的台湾书写者,施叔青则游走于各地,最终回归原乡。
     论文第二章以李昂、施叔青的鹿港经验、台湾记忆为主要研究面向。撷取两人早期作品中对鹿港的最初记忆,呈现李昂、施叔青笔下不同的鹿港小镇。传说与禁忌是她们作品中所共有的因素,鬼魅与恐怖的气氛由此产生。当她们走出鹿港走向台北甚至更为广阔的世界后,原乡的记忆依然贯穿于小说之中。而为台湾历史作传,是两人共同的创作意图,李昂以家族史书写台湾历史,施叔青则关注清代移民的命运,两人都从庶民角度出发,却呈现出迥异的台湾过往。台北世纪末的繁华暴露出台北都市人的“原乡失忆”,施叔青呈现了现代人红酒文化之下的精神原乡的丧失,李昂则呈现了台湾世纪末的颓废、疾病与荒芜。中国传统文化的迁移与传承是两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论文第三章以李昂、施叔青作品中的都市呈现与女性生存为主要考察方面。衣饰,是都市文化的承载,甚至它们体现着女性的情感起伏、社会地位与异性的交往策略。姐妹两人作品中对于女性衣饰的着力书写是都市文化呈现的重要部分。施叔青对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爱情、婚姻状况关注比较多;而都市女性的情感困境与情感慰藉,则是李昂、施叔青姐妹俩共同关注的问题。李昂以严肃的创作态度,立足台湾本土兼及海外,书写都市女性的生存方式,对于女性的生存“计谋”,带有非常明显的批判或者嘲讽意味;施叔青则在台湾、美国、香港三地游走,对于身处异国他乡(尤其是香港)的女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叹世界”的创作动机以及写实的创作手法,使得她的作品透出都市的一片繁华绚丽。走出台北,走出香港,李昂在异域展开了一段另类的“漂流之旅”,施叔青游览于意大利,以她一贯的华丽笔法,将一场美食与艺术的飨宴在艺术之国精彩呈现。
     论文第四章以李昂、施叔青小说中的“性”元素为重要讨论对象。作为女性作家,李昂、施叔青同样具有非常敏锐的情感体察力。她们凭借自己的性别优势,呈现女性最幽微的情爱体验,发掘出女性最深层的本质,从“心”到“身”的情爱模式在两人的小说中都有非常精彩的呈现。早期作品中,两人对于女性的成长历程都有书写,施叔青笔下呈现梦魇与疯癫的气氛,李昂则用天真的语气书写少女的情欲幻想。度过了花季年华的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多的思考。从被动“物化”的身份到主动交易与战争,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食物、金钱、地位、甚至政治权力,两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在两姐妹的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关注传统的两性(异性)关系之外,李昂、施叔青也将同性之爱列入了自己的考察范围。在经过性迷茫、性堕落、性沮丧、性交易、性战争之后,女性找到了一种更加和谐的救赎方式,并兼及男同志书写。
Li Ang and Shi Shuqing are two sisters in Taiwan literature circle who get focused attention. Their works take on a special style as“different in sameness, same in difference”. There will be a significant try to do a disjoint-joint research to them.
     The paper’s first chapter goes a detailed pectination about their works of Li Ang and Shi Shuqing. It gives introduction separately of their works, summarizing mainly in a sequence of time. The summarization points out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Both of them step in the literary world at the age of girlhood, having the same family background and similar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broad. Native place, city, feminie and sex are the four points they concern about. Li Ang is a faithful writer of Taiwan, while Shi Shuqing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returning back to the native finall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d on studying Li Ang and Shi Shuqing’s experience in Lu Harbor and memories about Taiwan, taking the prime memory of Lu Harbor in their early-time works and presenting their different Lu Harbor Town. Legends and tabu are their common equation in works. Ogreish and ghastful atmosphere engender. After they walk out Lu Harbor, to Taipei even much wider world, the native memories still run through their novels. While making a biography of Taiwan’s history is their common purpose. Li Ang writes Taiwan history basing on her family history, and Shi Shuqing writes in concerns of the immigrants in Qing Dynasty. On the common point of view, they show out different Taiwan comings and goings. The flourish at the end of century in Taiwan exposures Taipei urbanites“native memory lost”. Shi Shuqing gives out modernists’native spirit lost under the culture of red alcohol; While Li Ang brings the Taiwan’s depravation, illness and desolation at the end of centur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transference and inheritance are the focus of them both.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reviews the city presentation and female subsistence in their works. Raiment bears the weight of urban culture, even embodies the females’emotional mobility, social class and strategy of affiliation with heterosexual. In the sisters’works, the focusing on the females’raiment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urban culture representation. Shi Shuqing concerns more on the urban females’survival jam and love issues, marriage; the affectional mess and sensible comfort are the common issues they are concerned. Li Ang, with serious attitude, basing herself upon the Taiwan islands and abroad, writes about the urban feminine’s living style, implying obvious animadvert and sardonic meaning to their living stratagem. While Shi Shuqing, travels in Taiwan, America and Hongkong,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females liv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 especially in Hongkong ). The creativity motivation“praise of the world”and the true-life technique, make her works penetrate a glorious and flowery city. Out of Taipei, out of Hongkong, Li Ang begins a particular“drift journey”in a strange region. Shi Shuqing visits in Italy, by her persistent luxury vigor of style, presents a banquet of cates and arts in the world of art.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mainly on the element of sex existing in their novels. As two female writers, Li Ang and Shi Shuqing get quite acuminous perspicacity to affection in the same way. By the advantage of the sex, they take on the most serene affection experience and discover the deepest essence of feminism. The love pattern“from heart to body”is wonderfully presented in both of their novels. In their earlier works, they both have ever written about the growing course of females. Incubus and insane mood takes on Shi Shuqing’s writings, while Li Ang describes girlish ardour illusion in a na?ve tone. Those females, who have gone through the time of girlhood, have more consideration about their bodies. From the status of materially passive status to initiative deal and fight, the female use their bodies to exchange foods, money, status, even political rights. The ebb and flow of sexual rights is incarnated incisively and vividly in the sisters’novels. Beyond the concerns of the traditional bisexual relationship (heterosexual), Li Ang and Shi Shuqing also address the homoerotism into their review. After going through sexual confusion, sexual corruption, sexual depression, sexual bargaining, sexual warfare, the female find a more unisonous method to rescue and expiate, and also about faggotry.
引文
1井口晃,《东方》,1984年11月。
    2筱羽,《新潮》第28期,1974年6月。
    3刘登翰,《文艺季刊》,1985第2期。
    4林柏燕,《幼狮文艺》,1971年1月。
    5筱羽,《新潮》第28期,1974年6月。
    6木易子,《书评书目》第20期,1974年12月1日。
    7叶飞虹,《文艺月刊》第70期,1975年4月。
    1傅银樵,《爱书人》,第13卷4版,1976年2月。
    2李师郑,《大华晚报》,第7版,1976年6月20日。
    3郑荣锦,《中华文艺》,第12卷1版,1976年9日。
    4方健祥,《台湾时报》,第12版,1977年2月10日。
    5康原,《自立晚报》,第10版,1982年6月1日。
    6康原,《文学界》,第10期,1984年5日。
    7唐文标,《一九八四台湾小说选》,台北:前卫出版公司,1985年2月1日。8金沙寒,《文讯》,第18期,1985年6月。
    9龙应台,《自立晚报》,第10期,1985年10月16日。
    10杨昌年,《光华》,第14卷1版,1989年1月。
    11林美娜,《自立晚报》,第5期,1990年12月16日。
    12吴锦发,《李昂集》,高天生编,台北:前卫出版公司,1992年版。
    13黄毓秀,《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郑明娳主编,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
    14彭小妍,《中外文学》,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
    15王浩威,《中国时报》,第41版,1997年9月2日。
    16许淑真,台湾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0年。
    17林柏燕,《幼狮文艺》,1971年1月。
    18聿戈,《书评书目》,第19期,1974年11月。
    19张素贞,《细读现代小说》,台北:东大出版社,1986年版。
    20张素贞,《细读现代小说》,台北:东大出版社,1986年版。
    21廖炳惠,《联合文学》,1993年2月。
    22彭小妍,《中国时报:开卷周报》,1995年11月30日,第42版。
    23廖炳惠,《中外文学》,1996年5月。
    24南方朔,《行过洛津》,施叔青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25钟文音,《文讯》第243期,2006年1月。
    1陈映湘,《中外文学》,第5卷第8版,1977年1月,第78-86页。
    2吕正惠,《台北评论》,第3期,1988年1月。
    3刘毓秀,《中国时报》,第34版,1994年1年1月。
    4洪珊慧,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8年6月。
    5颜利真,台湾静宜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0年。
    6施淑,《施叔青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版。
    7张小虹,《中国时报》,1994年1月1日,第37版。
    8魏文瑜,台湾政大中文系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许俊雅),1999年;粱金群,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余美玲),1999年。
    9林依洁,《前卫杂志》,1978年。
    10《台湾日报》副刊,1982年7月18日。
    11康原,《自立晚报》,第10版,1985年9月6日。
    1杨光整理,《文讯》第132期,1996年10月。
    2曾彩文,《新新闻周刊》,第79版,1997年9月28日-10月4日。
    3邱贵芬,《(不)同国女人》聒噪——访谈当代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4白舒荣,《香港文学》第255期, 2006年3月。
    5舒非,《一夜游:香港的故事》,施叔青著,香港三联出版社,1985版。
    6王渝,《收获》,第四期,1986年4月。
    7王俊彦,《台湾文化名人列传》,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9月版。
    8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9徐晓燕,《今日中国(中文版)》,1994年4月。
    10刘登翰,《文艺季刊》,第2期1985年。
    11古剑,《收获》,第4期,1985年8月。
    12游欣蓓,《中国妇女报》,1986年4月28日。
    13王晋民,《小说评论》,第4期,1987年9月。
    14姚伯良,《文学报》,1987年10月1日。
    15刘蕊,《南方周末》,1988年3月18日。
    16施国英,《文学角》,第1期,1989年1月。
    17傅宁军,《台声》,第3期,1998年3月。
    18徐学,《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1993年。
    1王渝,《收获》,第4期,1986年4月。
    2封祖盛,《台湾研究集刊》第2期,1987年。
    3王金城,《台湾研究集刊》,1993年第2期。
    4王晓芳,《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月。
    5王俊玲,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12日。
    6李今,《文学评论》,第4期,1994年8月。
    7萧成,《宁德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8刘红林,《汕头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9朱双一,《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4期。
    10凌逾,《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4月。
    11刘登翰,《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第2期。
    12费勇,《华文文学》,2001年2月。
    13李若岚,《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2期,2001年6月。
    14杨红英,《华文文学》,2003年5月。
    15黄静,《华文文学》,2005年4月。
    16白舒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李仕芬,《爱情与婚姻:台湾当代女作家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
    2江宝钗,台北师大中文所博士论文,1994年6月。
    3李今,《香港作家报》,1996年6月1日。
    1本节涉及李昂写作篇目、时间等信息参考李昂编、方美芬增订《李昂生平写作年表》,见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302页-306页;《李昂写作年表》,《花间迷情》,台北:大块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3月版,第239-246页。
    2李昂,《李昂先生,你好》,台北:《联合文学》,第7卷11期,1991年9月,第143页。
    3林依洁,《叛逆与救赎-李昂归来的讯息》,《她们的眼泪》,台北:洪范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4林依洁,《叛逆与救赎-李昂归来的讯息》,《她们的眼泪》,台北:洪范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1林依洁,《叛逆与救赎-李昂归来的讯息》,《她们的眼泪》,台北:洪范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1李昂,《新纳蕤思解说——李昂的自剖与自省》,《暗夜》,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64页。
    2李昂,《写在〈爱情试验〉前》,《爱情试验》,台北:洪范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3《杀夫》于1983年11月有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1986年英文版《杀夫》(《The Butcher’s Wife》)由葛浩文教授翻译在美国North Point Press出版。1987年,英文版《杀夫》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代》、《旧金山记事报》等大报皆有书评。1987年,《杀夫》德文版出版。1988年,《杀夫》在英国出版。
    1作家苏青曾针对该案撰文:《为杀夫者辩》,《杂志》,1945年6月,第387-397页;《我与詹周氏》,原载《饮食男女》,天地出版社,1945年7月版,后入编《苏青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98-401页。
    2《杀夫》创作始末情况参见李昂,《写在书前》,《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3-5页。
    3作家杨青矗藉G.L.之名回复情书,创作了四篇小说:《陈春宇覆C.T.情书》、《林夏宙覆C.T.情书》、《李秋乾覆C.T.情书》、《许冬坤覆C.T.情书》。大致情况见李昂,《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2-124页。
    1李昂,《外遇连环套》,《外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52页。
    2李昂,《写在书前》,《杀夫》,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7页。
    3李昂,《花季到迷园》,《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4年11月,第303-304页。
    4李昂,《花季到迷园》,《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4年11月,第303-304页。
    5《迷园》的创作开始于1996年,1990年连载于中国时报1990.8-1991.3,1991年由贸腾发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香炉事件”由李昂小说《北港香炉人人插》引发,此事件轰动一时,甚至位列金石堂排行97年度出版界大事榜首。小说被外界视为有影射的嫌疑,一致认为小说中涉及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陈文茜与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作家李昂却表示并未影射任何人。关于此事件可参见《小说归小说,真实归真实——从“北港香炉”事件谈起》,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16日,第3版社论;张梦瑞、王兰芬,《北港香炉人人插——李昂说来龙去脉》,台北:《民生报》:1997年9月18日,第19版。
    2李昂,《后记》,《看得见的鬼》,2004年1月版,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第237页。
    3由于受到台湾“出版品及录影节目带分级办法”影响,曾有三家文学杂志、一家报纸副刊表示不予刊登。李昂为此前往新闻局抗议,并推出六千本《花间迷情》的“抗议纪念本”。
    1杨光整理,《我的小说是写给两千万同胞看的——李瑞腾专访李昂》,《文讯》132期,1996年10月,第73页。
    2李昂,《花季到迷园》,《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4年11月,第305页。
    3本节涉及施叔青写作篇目、时间等信息参考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 1965年发表于《现代文学》第25期。
    2 1966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1期。
    3 1967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2期。
    4 1967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3期。
    5 1967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5期。
    6 1968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6期。
    7 1978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7期。
    8小说《约伯的末裔》发表于《草原》杂志创刊号。
    9 1969年发表于《现代文学》第39期。
    10 1970年发表于《现代文学》第40期。
    11 1970年发表于《现代文学》第42期。
    12小说集《约伯的末裔》包括:《瓷观音》、《凌迟的抑束》、《纪念碑》、《泥像们的祭奠》、《池鱼》、《约伯的末裔》、《安崎坑》。
    13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第38-39页。
    14包括:《那些不毛的日子》、《壁虎》、《火鸡的故事》、《拾掇那些日子》、《曲线之内》、《倒放的天梯》、《摇摆的人》。
    1发表于1981年台北《联合报》。
    2发表于1982年台北《联合报》。
    3发表于1983年台北《联合报》。
    4发表于1981年台北《联合报》。
    5发表于1984年台北《联合文学》创刊号。
    6发表于1984年台北《联合文学》。
    7发表于1984年3月2日-5日台北《中国时报》。
    8发表于1985年台北《联合报》。
    9发表于1986年1月19日-20日台北《中国时报》。
    10发表于1986年7月24日-26日台北《中国时报》。
    11发表于1988年台北《中国时报》。
    12完成于1990年。1993年发表于台北《联合文学》第100期。1993年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日文版由国书刊行会出版,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翻译。
    13 1999年,“香港三部曲”获评香港《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14台北洪范书店初版(1998年1月5日印)。
    15 1995年由台北洪范书店出版,获台北《联合报》读书人奖,台北《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1997年获台北《中国时报》最高成就推荐奖。1997年最震撼书籍奖。2003年获评香港电台十大好书。
    16 1997年由台北洪范书店出版。1998年获台北《联合报》读书人奖。
    
    1参考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1页。
    2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2页。
    3参考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2页。
    4 2005年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1施添福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地理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6月版,第246页。
    2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67页。
    3陈映湘,《当代中国作家的考察:初论李昂》,《中外文学》第5卷第8期,1977年1月,第79页。
    1林依洁,《叛逆与救赎-李昂归来的讯息》,《她们的眼泪》,台北:洪范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页。
    2李昂,《花季》,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11页。
    3李昂,《写在第一本书后》,《花季》,台北:洪范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4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后记,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5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第26页。
    3白先勇,《鹿港神话——〈约伯的末裔〉序》,《白先勇文集》第四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179页。
    4白先勇,《香港传奇——读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白先勇文集》第四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50页。
    5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6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2聿戈,《我读〈拾掇那些日子〉》,台北:《书评书目》,1974年11月第19期。
    3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4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5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6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1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2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3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4如王祯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黄春明的《莎哟娜啦,再见》等皆涉及了现代社会对乡土、本土文化的冲击,以乡土的纯净如何遭受打击的现实,引发读者对乡土的温情想念和回归。
    5施叔青,《倒放的天梯》,《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1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2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3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
    4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5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6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1页。
    
    1陈映湘,《当代中国作家的考察:初论李昂》,《中外文学》第5卷第8期,1977年1月,第83页。
    2李昂,《蔡官》,《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38页。
    3王甲辉、过伟,《台湾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6页。
    1具体分类见王甲辉、过伟,《台湾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6页。
    2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后记,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3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页。
    4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
    1施叔青,《那些不不毛的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90页。
    3〔美〕R·L·罗斯诺、G·A·费思,《流言》,唐晖、李华、钱孟珊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6月版,第1页。
    1吕正惠,《性与现代社会——李昂小说中的“性”主题》,《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8年5月,第156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51页。
    3蔡英俊,《女作家的两种典型及其困境——试论李昂与廖辉英的小说》,《文星》(副刊)110期,1987年8月1日。
    4康原,《小说中的象征义——小论李昂的〈杀夫〉》,台北:文学界,第10期,1984年5月,第44页。
    5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87页。
    1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87页。
    2定义参考王甲辉、过伟,《台湾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04页。
    3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87页。
    4江宝钗,《民间文学在台湾当代小说中的呈现——白先勇、李昂与黄春明》《,白先勇与台湾当代文学史的构成》,台北:骆驼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32页。
    5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71-72页。
    1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19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68页。
    3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54页。
    4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26页。
    5此观点见〔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312页。
    6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130页。
    7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76页。
    1施叔青,《摇摆的人》,《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1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3页。
    2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国家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第8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21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28页。
    2林芳玫,《〈迷园〉解析——性别认同与国族认同的吊诡》,《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公司1997年4月版,第292页。
    3胡友鸣、马欣来,《台湾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68页。
    4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51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48-49页。
    2刘玉华,《解析〈迷园〉的政治与性别认同》,《辅大中研所学刊》,第6期,1996年6月,第423页。
    3徐信良,《新兴民族》,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85页。
    4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51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76-77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77页。
    3王德威,《世纪末的华丽》,《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1相关信息见黄秀政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沿革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6月版,第118-144页。
    2南方朔,《走出“迁移文学”的第一步》,《行过洛津》序,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8页。
    3南方朔,《走出“迁移文学”的第一步》,《行过洛津》序,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页。
    4张羽,《〈行过洛津〉——戏曲内外的台湾传奇》,《文艺报》,第五版,2005年3月17日。
    
    1南方朔,《走出“迁移文学”的第一步》,《行过洛津》序,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8页。
    2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12月1日,第296页。
    1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12月1日,第157页。
    2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74页。
    3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国家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第24页。
    4施叔青,《微醺彩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76页。
    1〔法〕阿尼克·勒盖莱著,黄忠容译,《气味》,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第36页。
    
    1〔法〕阿尼克·勒盖莱著,黄忠容译,《气味》,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第214页。
    2施叔青,《微醺彩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34页。
    3施叔青,《微醺彩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35页。
    1王德威,《异象与异化,异性与异史——论施叔青的小说》,《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25页。
    
    1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330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0页。
    1王斑,《呼唤灵韵的美学》,周英雄,刘纪蕙:《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与后现代》,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4月,第343页。
    2贾平凹,《秦腔》,《抱散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第79页。
    3该定义参考方宝璋、方宝川撰,《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闽台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452-453页。
    1戴瑞坤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艺文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6月版,第78页。
    2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12月1日,第310页。
    1戴瑞坤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艺文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6月版,第78页。
    2郭绍虞、罗根泽,《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73页。
    3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66页。
    1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3年12月1日,第350页。
    2张庚、郭汉城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576-634页,转引自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10月,第146页。
    3吕良弼汪毅夫,《台湾文化概观》,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93页。
    4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台北:《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2页。
    5戴瑞坤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艺文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6月版,第78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06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06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89页。
    4彭小妍,《女作家的情欲书写与政治论述_——解读〈迷园〉》,《中外文学》,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第77页。
    1程风,《我想拔错了——说〈迷园〉中的花木》,《当代》,第73期,1992年5月1日。
    2李昂,《说明的说明——兼答〈迷园〉中的花木》,《当代》,第74期,1992年6月1。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99页。
    4林芳玫,《〈迷园〉解析——性别认同与国族认同的吊诡》,《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公司,1997年4月,第293页。
    5林芳玫,《〈迷园〉解析——性别认同与国族认同的吊诡》,《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公司,1997年4月,第293页。
    6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
    7唐文基林国平,《闽台文化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0页。
    8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13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01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02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71页。
    4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65页。
    1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6页。
    1张爱玲,《更衣记》,《都市的人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第124页。
    2着装形象:泛指着装的人。与服饰形象有时雷同,但区别在于着装形象是以人为主体,重点是着装后人的完整形象。此定义源自: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551页。
    3张博颖,《服装文化巡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9页。
    4 [法]法郎士,《法郎士自身》,费城:J·B·Lippincott公司,1925年,转引自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批评性考察》,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5页。
    
    1张爱玲,《更衣记》,《都市的人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第126页。
    2李昂,《苏菲亚小姐的故事》,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107页。
    3李昂,《暗夜》,《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58页。
    
    1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33页。
    2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23页。
    3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19页。
    4李昂,《转折》,《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53页。
    5李昂,《转折》,《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70页。
    
    1张爱玲,《更衣记》,《都市的人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第126页。
    2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88页。
    3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10页。
    4李昂,《暗夜》,《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30页。
    5李昂,《暗夜》,《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84页。
    
    1施叔青,《愫细怨》,《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05页。
    2施叔青,《愫细怨》,《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09页。
    3施叔青,《窑变——香港的故事之二》,《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79页。
    
    1施叔青,《一夜游——香港的故事之二》,《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334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252页。
    3施叔青,《相见》,《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278-279页。
    4施叔青,《台湾玉》,《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195页。
    5施叔青,《台湾玉》,《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205页。
    6施叔青,《台湾玉》,《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206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5页。
    2伊丽莎白·威尔森,《时装与后现代主义》,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23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85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47页。
    
    1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3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第132页。
    
    1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7页。
    2汉代贾谊《服疑》,转引自张自春,《中国服饰文化第一卷》,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2月,第147页。
    
    1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1月,第21页。
    2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1月,第24页。
    3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1月,第26页。
    4施叔青,《遍山洋紫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第25页。
    
    1施叔青,《遍山洋紫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第104页。
    2施叔青,《遍山洋紫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第149页。
    3张爱玲,《更衣记》,《都市的人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第124页。
    1 Silverman,“Fragments”,转引自:伊丽莎白·威尔森,《时装与后现代主义》,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33页。
    2施叔青,《寂寞云园》,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1月,第260页。
    1施叔青,《微醺彩妆》,上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335页。
    2施叔青共有两篇名为《驱魔》的小说,一篇收录于《驱魔——香港传奇》,短篇小说,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版;另一本为独立的后设小说《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两篇小说不同,本节所涉及的小说《驱魔》指前一文本。
    3舒非,《与施叔青谈她的“香港的故事”》,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300页。
    1见洪珊惠硕士论文《李昂小说研究》,第3章“鹿港经验与女性思索的回归”。
    2施叔青,《仍然跳动的心——〈完美的丈夫〉序》,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67页。
    
    1施叔青,《困》,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64页。
    2施叔青,《困》,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64页。
    3施叔青,《困》,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66页。
    4施叔青《回首·蓦然》,《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1施叔青,《仍然跳动的心——〈完美的丈夫〉序》,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68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4页。
    3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1舒非,《与施叔青谈她的“香港的故事”》,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307页。
    2施叔青,《后街》,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99页。
    3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165页。
    4施叔青,《常满姨的一日》,《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
    
    1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2施叔青,《常满姨的一日》,《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
    
    1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16页。
    2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314-315页。
    1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3页。
    2李昂,《花季到迷园》,《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4年11月,第305页。
    3李昂,《花季到迷园》,《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4年11月,第303-304页。
    1施淑,《迷园内外(代序)》,《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3-4页。
    2舒非,《与施叔青谈她的“香港的故事”》,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299页。
    3〔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40页。
    
    1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4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2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2页。
    4施叔青,《相见》,《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274页。
    1舒非,《与施叔青谈她的“香港的故事”》,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298页。
    1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2页。
    2霭理士,《性心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60页。
    3李昂,《外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9页。
    4施淑,《迷园内外(代序)》,《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页。
    5李昂,《为何要写外遇》,《外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2页。
    
    1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5页。
    2李昂,《转折》,《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62页。
    3转引自张敏杰,《贞操观》,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1李昂,《假面》,《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01页。
    2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4页。
    
    1李昂,《转折》,《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67页。
    2施叔青,《窑变——香港的故事之二》,《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38页。
    3施叔青,《窑变——香港的故事之二》,《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43页。
    1施叔青,《后街》,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05页。
    2李昂,《假面》,《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75页。
    3李昂,《假面》,《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03页。
    
    1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27页。
    2施叔青,《窑变》,《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65页。
    1施叔青,《仍然跳动的心——〈完美的丈夫〉序》,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69页。
    2白先勇,《驱魔——香港传奇》序,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5页。
    1李昂,《生活实验:爱情》,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36页。
    2李昂,《生活实验:爱情》,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30页。
    3李昂,《生活实验:爱情》,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34页。
    
    1李昂,《为何要写外遇》,《外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4页。
    2李昂,《外遇连环套》,《外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52页。
    1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6页。
    
    1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8页。
    2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页。
    3张小虹,《魔在心中坐》,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6页。
    4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台北:《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3页。
    
    1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台北:《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3页。
    2张小虹,《魔在心中坐》,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页。
    1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37页。
    2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30页。
    3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2页。
    4施叔青,《长篇有如长期抗战》,台北:《文讯》,第247期,2006年5月,第52页。
    5观点见钟文音,《有界无世,藉艺驱魔的旅程——读施叔青〈驱魔〉》,台北:《文讯》,第243期,2006年1月,第90页。
    
    1施叔青,《两个芙烈达·卡罗》,《两个芙烈达·卡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76页。
    2施叔青,《两个芙烈达·卡罗》,《两个芙烈达·卡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76页。
    3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页。
    
    1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228页。
    2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4页。
    3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页。
    
    1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页。
    2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236页。
    3李昂,《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10页。
    4李昂,《涅槃逆旅》,《漂流之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第9-10页。
    1钟文音,《有界无世,藉艺驱魔的旅程——读施叔青〈驱魔〉》,台北:《文讯》,第243期,2006年1月,第91页。
    2舒非:《与施叔青谈她的“香港的故事”》,施叔青:《驱魔——香港传奇》,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第304页。
    3钟文音,《有界无世,藉艺驱魔的旅程——读施叔青〈驱魔〉》,台北:《文讯》,第243期,2006年1月,第90页。
    
    1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36页。
    2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41页。
    
    1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6页。
    2张小虹,《魔在心中坐》,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页。
    1邱贵芬,《“(不)同国女人”聒噪——访谈当代台湾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1吕正惠,《性与现代社会——李昂小说中的“性”主题》,《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8年5月,第155页。
    2该观点引自评论家施淑的信,见施叔青,《被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回来——〈夹缝之间〉自序》,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74页。
    
    1 [美]卡伦·霍尔奈著,窦卫霖译,《女性心理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4页。
    3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2页。
    4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2页。
    
    1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2-3页。
    2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页。
    
    1施叔青,《壁虎》,《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2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9页。
    3李昂,《花季》,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2页。
    1陈映湘,《当代中国作家的考察:初论李昂》,《中外文学》第5卷第8期,1977年1月,第82页。
    1杨照,《英雄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陷阱——小论李昂》,中国时报,1997年8月23日,第27版。
    2刘毓秀,《李昂与女性之谜》,《从四○年代到九○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时报出版社,1994年11月,第313页。
    1李昂,《女作家对社会的巨视与微观》,《中国论坛》16卷4期,1983年5月。
    2李昂,《爱与罪——大学校园内的爱与性》,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3杨照,《英雄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陷阱——小论李昂》,中国时报,1997年8月23日,第27版。
    4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60页。
    5李昂,《人间世》,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72页。
    6李昂,《人间世》,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65页。
    
    1李昂,《女作家对社会的巨视与微观》,《中国论坛》16卷4期,1983年5月。
    2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64页。
    3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60页。
    4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53页。
    
    1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81页。
    2此观点引用[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54页。
    3李昂,《人间世》,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第58页。
    4施叔青,《驱魔》,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0页。
    1作家杨青矗藉G.L.之名回复情书,创作了四篇小说:《陈春宇覆C.T.情书》、《林夏宙覆C.T.情书》、《李秋乾覆C.T.情书》、《许冬坤覆C.T.情书》。大致情况见李昂,《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2-124页。
    2黄秋芳,《给不知名的收信人:李昂的〈一封未寄的情书〉》,《自由青年》,1987年9月,第697期,第40页。
    3李昂,《一封未寄的情书》,《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06-207页。
    
    1彭瑞金,《怨怼可以当歌》,转引自李昂,《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5页。
    2黄秋芳,《给不知名的收信人:李昂的〈一封未寄的情书〉》,《自由青年》,1987年9月,第697期,第40页。
    3李昂,《一封未寄的情书》,《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7页。
    4李昂,《给G.L.的非洲书简》,《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3-134页。
    1黄秋芳,《给不知名的收信人:李昂的〈一封未寄的情书〉》,《自由青年》,1987年9月,第697期,第40页。
    2施淑,《迷园内外(代序)》,《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3页。
    3黄秋芳,《给不知名的收信人:李昂的〈一封未寄的情书〉》,《自由青年》,1987年9月,第697期,第40页。
    4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9页。
    5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台湾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6此处观点参考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8-33页。
    1该观点为瑞琪在《女人所生》(of Woman Born)中的观点,转引自张小虹,《荒野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台北:《中外文学》,第十四卷,第十期,第87页。
    2 Carolyn Burke,”Report form Paris:Women?s Writing and the Women?s Movement,”Sign3(Summer 1978):851.转引自张小虹,《荒野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台北:《中外文学》,第十四卷,第十期,第87页。
    1林秀玲,《李昂〈杀夫〉中性别角色的相互关系和人格呈现》,钟慧玲主编:《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97页。
    2李昂,《写在书前》,《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4页林秀玲,《李昂〈杀夫〉中性别角色的相互关系和人格呈现》,钟慧玲主编:《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4月版,第297页。
    3李昂,《写在书前》,《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4页。
    4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70页。
    5 [法]李维史陀著,李幼燕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年版,第67-68页。
    1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74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76页。
    3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82页。
    4此观点参考古添洪,《读李昂的〈杀夫〉——谲诡、对等、与妇女问题》,《中外文学》,第14卷,第10期, 1986年3月,第44页。
    
    1李今,《对女性价值的批判和重建——施叔青和李昂的女性意识》,《香港作家报》,1996年6月1日,第6版。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74页。
    3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75页。
    4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28页。
    1该观点为郑树森对《杀夫》的评价,见李昂,《至少看过这本书》,《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3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84-185页。
    3简瑛瑛,《屠刀上闪烁的月影——李昂的〈杀夫〉》,中国时报1996年1月8日,第35版。
    4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35页。
    
    1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94页。
    2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10页。
    3李昂,《杀夫》,《杀夫——鹿城故事》,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2月,第101页。
    
    1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329页。
    2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87页。
    1奚密,《黑暗之形——谈〈暗夜〉中的象征》,台北:《中外文学》第15卷第9期,1987年2月,第135页。
    2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52页。
    3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87页。
    4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60页。
    5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261页。
    1李昂,《暗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325页。
    2奚密,《黑暗之形——谈〈暗夜〉中的象征》,台北:《中外文学》第15卷第9期,1987年2月,第135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34页。
    4黄毓秀,《〈迷园〉中的性与政治》,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1页。
    5黄毓秀,《〈迷园〉中的性与政治》,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1页。
    1葛鲁嘉、陈若莉著,车文博主编,《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30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48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47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86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88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88页。
    4邱贵芬认为:“看《迷园》中的两性关系,或许我们就可以了解朱影红观点的叙述流露的强烈‘阳具崇拜’,而不会处处以女性主义教条观点来评估女主角或是作家李昂的‘女性主义’立场……真正的重点不在评击小说所刻画的两性关系符不符合女性主义精神……”,见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国家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第25卷第5期,1996年10月,第19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54页。
    2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54页。
    3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155页。
    4彭小妍,《女作家的情欲书写与政治论述_——解读〈迷园〉》,《中外文学》,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第85页。
    5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244页。
    6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259页。
    1黄毓秀,《〈迷园〉中的性与政治》,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8页。
    2黄毓秀,《〈迷园〉中的性与政治》,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7-88页
    3彭小妍,《女作家的情欲书写与政治论述_——解读〈迷园〉》,《中外文学》,第24卷,第5期,1995年10月,第80页。
    4伍宝珠,《从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湾女性主义小说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10页
    5施叔青,《后街》,徐学:《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10页。
    
    1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25页。
    2施叔青,《愫细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223页。
    
    1李昂,《迷园》,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版,第47页。
    2杨光整理,《我的小说是写给两千万同胞看的——李瑞腾专访李昂》,《文讯》132期,1996年10月,第75页。
    3杨光整理,《我的小说是写给两千万同胞看的——李瑞腾专访李昂》,《文讯》132期,1996年10月,第75页。
    1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61页。
    2王德威,《性,丑闻,与美学政治——李昂的情欲小说》,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4页。
    3“香炉事件”由李昂小说《北港香炉人人插》引发,这篇小说被外界视为有影射的嫌疑,一致认为小说中涉及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陈文茜与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作家李昂却表示并未影射任何人。关于此事件可参见《小说归小说,真实归真实——从“北港香炉”事件谈起》,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16日,第3版社论;张梦瑞、王兰芬,《北港香炉人人插——李昂说来龙去脉》,台北《民生报》1997年9月18日,第19版。
    4沈国屏,《你觉得李昂在影射谁?》台北:《新新闻周报》,1997年7月27日-8月2日,第542期,第46页。
    1蔡源煌,《含沙射影与文学公案》,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2日,第11版。
    2南方朔,《作家的堕落或超越》(下),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19日,第27版。
    3王德威,《性,丑闻,与美学政治——李昂的情欲小说》,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4页。
    4王浩威,《解剖〈北港香炉人人插〉——该来看看李昂的文学成就》,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9月25日,第41版。
    5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29页。
    1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38页。
    2陈文芬,《藤井省三:李昂对林丽姿充满同情》,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9月18日,第23版。
    3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55页。
    4李昂,《北港香炉人人插》,《北港香炉人人插: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55页。
    5平路,《虚假的阳具,真实的刑台》,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18日,第27版。
    6陈文芬,《藤井省三:李昂对林丽姿充满同情》,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9月18日,第23版。
    1杨照,《英雄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陷阱——小论李昂》,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8月23日,第27版。
    2王浩威,《解剖〈北港香炉人人插〉——该来看看李昂的文学成就》,台北:中国时报1997年9月25日,第41版。
    1赵稀方,《小说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第155-180页。
    2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3 [美]爱德华?塞义德,《东方主义的再思考》,见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4 [美]爱德华?塞义德,《东方主义的再思考》,见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5 Walby,Sylvia,《女人与民族》,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77页。
    
    1 [美]爱德华?塞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2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78页。
    
    1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德威,《众声喧哗以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3页。
    3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20页。
    1梅米(Albert Memmi),《殖民者与受殖者》,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57页。
    2 [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27页。
    3李昂,《有曲线的娃娃》,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37页。
    4李昂,《有曲线的娃娃》,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39页。
    
    1李昂,《有曲线的娃娃》,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40页。
    2李昂,《有曲线的娃娃》,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48页。
    3李昂,《有曲线的娃娃》,高天生编:《李昂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49页。
    1亨特,《情爱自然史》,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0页。
    2李昂,《回顾》,《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第84页。
    3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4月版,第206页。
    4李昂,《莫春》,徐学编选:《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3页。
    5李昂,《莫春》,徐学编选:《台湾两才女——施叔青、李昂小说精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7页。
    
    1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4月版,第213页。
    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4月版,第85页。
    3李昂,《花间迷情》,台北:大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版,第87页。
    
    1李昂,《花间迷情》,台北:大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版,第147页。
    2李昂,《禁色的爱》,《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第50页。
    1此处的“公司”指男同性恋者聚集、联络、交易的场所。见李昂,《禁色的爱》,《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
    2李昂,《禁色的爱》,《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第37页。
    3李昂,《禁色的爱》,《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第44页。
    1施叔青,《行过洛津》,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74页。
    1、[英]詹·乔·弗雷泽著:《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英]霭理士:《性心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法]李维史陀:《野性的思维》,李幼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美]阿尔弗雷德·金西:《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潘绥铭编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5、[美]R·L·罗斯诺、G·A·费思:《流言》,唐晖、李华、钱孟珊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
    6、[法]阿·得芒戎著:《人文地理学问题》,葛以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美]爱德华·塞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法]F·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以其传播》,唐家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美]卡伦·霍尔奈:《女性心理学》,窦卫霖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2、[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伟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15、[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后殖民批评》,杨乃乔、毛荣运、刘须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澳]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张天飞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李欧梵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法]阿尼克·勒盖莱:《气味》,黄忠容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0、[法]傅蕾丝:《两性的冲突》,邓丽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英]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菡、周丽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何开松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葛尔·罗宾等著:《酷儿理论》,李银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6、[法]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李强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
    27、[美]德里克:《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吕正惠:《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德威:《阅读当代小说:台湾·大陆·香港·海外》,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
    30、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31、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年版。
    32、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义与性解放》,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
    33、张小虹:《性别越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4、徐信良:《新兴民族》,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
    35、顾燕翎:《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版。
    36、张小虹:《欲望新地图:性别·同志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李仕芬:《爱情与婚姻:台湾当代女作家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
    38、钟慧玲主编:《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版。
    39、林水福、林耀德:《当代台湾情色文学论:蕾丝与鞭子的交欢》,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7年版。
    40、郑美里:《女儿圈——台湾女同志的性别、家庭与圈内生活》,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41、简瑛瑛主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42、王德威:《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
    43、邱贵芬:《“(不)同国女人”聒噪——访谈当代台湾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44、子宛玉:《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批评》,台北:谷风出版社,1998年版。
    45、张小虹:《性/别研究读本》,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46、刘亮雅:《欲望更衣室:情色小说的政治与美学》,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47、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8、梅家玲:《性别论述与台湾小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49、周英雄,刘纪蕙:《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与后现代》,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50、施添福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地理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版。
    51、黄秀政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沿革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版。
    52、戴瑞坤主持,鹿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撰:《鹿港镇志·艺文篇》,彰化:鹿港镇公所,2000年版。
    53、王德威:《众声喧哗以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54、刘亮雅:《情色世纪末:小说、性别、文化、美学》,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版。
    55、伍宝珠:《从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湾女性主义小说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版。
    56、郝誉翔:《情欲世纪末:当代台湾女性小说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陈芳明:《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以及周边》,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58、余邦安主编:《情、欲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年版。
    59、邱贵芬:《后殖民及其外》,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60、梅家玲:《性别,还是家国?:五〇与八、九〇年代台湾小说论》,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61、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62、郭绍虞、罗根泽:《中国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3、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5、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66、贾平凹:《抱散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67、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8、吕良弼、汪毅夫著:《台湾文化概观》,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9、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0、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1、胡友鸣、马欣来著:《台湾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2、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3、谭帆:《优伶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74、徐博东、张明华:《台湾传统文化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5、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六卷: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6、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7、唐文基、林国平:《闽台文化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8、方宝璋、方宝川:《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闽台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9、廖奔:《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戏曲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0、葛鲁嘉、陈若莉著:《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1、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6、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张自春:《中国服饰文化第一卷》,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88、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9、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91、王逢振等编译:《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2、杨匡汉:《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4、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5、赫维人、潘玉君:《新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李富:《中国人文地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
    99、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
    100、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101、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02、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3、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4、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王甲辉、过伟:《台湾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6、白舒荣:《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