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韩少功文学创作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韩少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小说”到90年代的散文创作,再到轰动一时的《马桥词典》,韩少功无不在文坛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印迹。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少功又先后为我们呈示了两部力作:《暗示》和《山南水北》。关于《暗示》,韩少功自称这是一本关于具象的书,文本试图用语言来揭破语言所掩盖的生活真相,展现看似细微渺小实则举足轻重的物象信息。另一部力作《山南水北》则是一部长篇随笔,书中凝聚了韩少功在八溪洞的生活感悟,渗透着作者关于生存、文明、精神的思考。除此之外,韩少功还给我们奉献了数量颇为丰富质量也堪称上乘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杂感,在这些作品中韩少功坚持着一贯的理性眼光,对现实问题、文学现象、人性道德进行全新的定位、审视和反省。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少功的文学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在新世纪以后的创作与前期相比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比如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从俯视拯救转为平视对话,文学寻根的方向从“文化寻根”过渡到“新寻根”,文体革新不断地别出心裁,语言风格日趋灵活多样,这些转变显示着他追求进步、勤于创新的姿态,种种变化也形成一种新的创作风貌。因此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比韩少功前后期作品,总结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继承和超越;其次,从具象剖析、人性拷问、文明反思三个角度探寻韩少功缜密深邃的理性思考;再次,从文体形式、叙事视角、语言风格三方面展现韩少功的艺术创新;最后,探索韩少功“新寻根”对于自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Han Shaogong can be said that one of the important writer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20th century, 80's "Roots novel" to the 90's Prose, Then to sensational, "Ma dictionary", left deep imprint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Into the new century, Han Shaogong dished out two masterpiece, "Implicit"、"Shan Nan Shui Bei". He claimed to "Implicit" is a book about the figurative,Exposes the life truth with the language,development looked that miniscule but pivotal information; "Shan Nan Shui Bei" is a ssay, Manifested a lot of life feeling in baxi hole, seeping the author about the survival, the civilized, the spiritual ponder. In addition, he also had many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In these works, Han Shaogong was insisting rational view, to reflect practical problems, literary phenomenon, human and moral.
     Throughout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f Han Shaogong, since the 20th century 80s, his creation appears a series of changes, For instance, intellectual's folk standpoint from overlooks saves to equal dialog,“Cultural rootse”transits“Spiritual roots”, In arts Han Shaogong pay attention to stylistic change and enrich the language style ,These transformations show a pursues progresses of Han Shaogong, all sorts of changes also form one kind of new creation sty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of all, comparing pre-and post works of Han Shaogong,Summarized his inheritance in literary creation and beyond;Second, from the concrete analysis, human torture, and civilized reflection to explore rational thinking of Han Shaogong;Third, from the literary forms,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language style three aspects to show the art of innovation of Han Shaogong;Finally, explore the Han Shaogong "new roots" literature, and the worth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引文
[1]韩少功:《爸爸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2]韩少功:《夜行者梦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8月第1版。
    [3]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4]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5]韩少功:《性而上的迷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6]韩少功:《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7]韩少功:《完美的假定》,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8]韩少功:《报告政府》,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9]韩少功:《大题小作》,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0]韩少功:《山南水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1]韩少功:《在后台的后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2]韩少功:《人在江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8月第1版。
    [15]韩少功:《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6]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7]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8]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9]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0]韦勒克、沃伦:《文艺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1]熊元义:《中国作家精神寻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2]王尧:《错落的时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3]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小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24]廖述务:《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5]廖述务:《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创作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福建师范大学,2005。
    [2]方秀珍:《神秘主义:祛魅与复魅》,苏州大学,2005。
    [3]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苏州大学,2005。
    [4]张懿红:《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兰州大学,2006。
    [5]张晶:《灵魂的声音──韩少功创作论》,江西师范大学,2005。
    [6]张爱华:《韩少功:文化寻根的独行者》,暨南大学,2006
    [7]廖述务:《韩少功创作叙论》,海南师范大学,2007。
    [8]冯万红:《论韩少功小说风格的转变》,华中师范大学,2008。
    [9]邱宏光:《难以摆脱的思想之惑──韩少功新论》,武汉大学,2008。
    [10]南帆:《人生的解剖与历史的解剖──韩少功小说漫谈》,《上海文学》,1984年第12期。
    [11]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12]南帆:《<马桥词典>:敞开和囚禁》,《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13]陈思和:《<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14]张木容:《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000年第4期。
    [15]王光东、李雪林:《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韩少功论》,《钟山》,2002年第2期。
    [16]晓华、汪政:《“大文”无体──韩少功新作<暗示>略说》,《名作赏析》,2003年第11期。
    [17]董之林:《逃离“语言”的魔障──读长篇小说<暗示>》,《视界》,2003年第10辑。
    [18]蔡翔:《日常生活:守退还是重新出发──有关韩少功<暗示>的阅读笔记》,《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19]邓菡彬:《对抗重复:2004年期刊中的韩少功小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3期。
    [20]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21]陈润兰:《拒绝对立项选择:文学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2]陈剑晖:《思想的方式和质感──读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23]廖述务:《韩少功小说散文创作综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4]张宗刚:《看,那些有尊严的文字──关于韩少功散文随笔的话题》,《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
    [25]雷鸣:《巫楚文化的诗意镜像──韩少功创作片论》,《山东文学》,2007年第2期。
    [26]孔见:《在遗弃在尘土里的货币──<山南水北>》的价值发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7]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文艺学视域中的文学寻根》,《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①韩少功:《我家养鸡》,《完美的假定》,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①高永伟:《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655页。
    ②韩少功、愈小石:《文学要改革眼睛须向下》,《文学报》,2001年8月30日。
     ①韩少功、卜昌伟:《韩少功脾气不好拒做编剧》,《京华时报》,2005年10月17日。
    
    ①董健、丁帆:《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②董健、丁帆:《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③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④韩少功:《回望》,《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①蔡翔:《日常生活:退守还是重新出发──有关韩少功<暗示>的阅读笔记》,《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①韩少功、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20003年版,第234-235页。
    ②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①边远:《对民间的探索和追问——从创作主体与表现客体的关系解读韩少功的创作》,《学术交流》,2008年第2期。
    ②王光东、李雪林:《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韩少功论》,《钟山》,2002年第2期。
    
    ①韩少功:《白麂子》,《报告政府》,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②龚政文:《从<山南水北>看韩少功的人生趋向与艺术追求》,《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③韩少功:《山南水北·面子》,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①韩少功、夏榆:《笔者的写作是公民写作》,《南方周末》,2002年10月25日。
    ②王尧:《韩少功和〈山南水北〉》,《文汇报》,2006年11月18日。
    ③李敬泽:《韩少功:词典撰写者》,《南方都市报》,2006年10月30日。
    ④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寻根”文学》,《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①熊元义:《关于中国作家精神寻根问题》,《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
    ②韩少功:《进步的回退》,《完美的假定》,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①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韩少功:《暗示·场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韩少功:《暗示·默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③韩少功:《暗示·时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④韩少功:《暗示·精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①韩少功:《暗示·卡拉OK》,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②韩少功:《暗示·地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页。
    ③韩少功:《暗示·疯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①洪治纲:《具象:秘密交流或永恒悖论》,《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②陆贵山:《文艺人学论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③韩少功:《无价之人》,《海南日报》,1992年6月19日。
    ①韩少功:《天歌山上来》,《报告政府》,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①韩少功:《报告政府》,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②韩少功:《生离死别》,《山花》,2006年第10期。
    ①陈润兰:《韩少功创作论稿》,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③[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笑脸》,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5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藏身入山》,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③陈家洋:《返归山野自然彰显乡村意义──评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②李巍:《<大家>首次实验“凹凸文本”》,《北京青年报》1999年4月16日。
    
    ①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②旷新年:《小说的精神──读韩少功的<暗示>》,《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①韩少功:《暗示·行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②韩少功:《暗示·文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282页。
    ③赵勇:《反思“跨文体”》,《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④吴俊:《<暗示>的文体意识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⑤韩少功:《文体与精神分裂主义》,《天涯》,2003年第3期。
    ①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李蓉梅:《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物小说为中心》,《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②朱宝荣:《动物形象:小说研究中不应忽视的一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③王松林:《小说“非个性化”叙述背后的道德关怀》,《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徐志伟:《<报告政府>:对小说可能性的再次探寻》,《上海文学》,2006年第1期。
    ①李莉:《跋涉于解构与建构的艰难之旅──韩少功<801室故事>解读》,《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②韩少功、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①韩少功:《完美的假定》,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②韩少功:《暗示·时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③韩少功:《爸爸爸》,《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窗前一轴山水》,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②韩少功:《月下浆声》,《报告政府》,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③韩少功:《方案六号》,《报告政府》,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韩少功:《中国文人是半个牧师》,《南都周刊》,2007年4月16日。
    ②彭文忠:《论韩少功<山南水北>的生态意识》,《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
    
    ①王先霈:《文学与新时代的自然观》,《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②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③张炜:《绿色的遥思》,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④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文学视域中的文学寻根》,《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①王科:《中国作家与精神寻根》,《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4期。
    ②韩少功、愈小石:《文学要改革眼睛须向下》,《文学报》,2001年8月30日。
    
    ①王尧、南帆等:《重新“认识”贾平凹》,《河南日报》,2006年8月4日。
    ②雷达:《2005年中国小说一瞥》,《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
    ③廖述务:《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创作研究》,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①韩少功:《窗前一轴山水》,《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13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