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竞技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福建省竞技沙滩排球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竞技沙滩排球队伍现状、制约因素和振兴对策展开研究。通过调查,对福建省竞技沙滩排球队伍做了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根据对专家、教练员、裁判员的调查结果,运用Kendall'Sw(肯德尔和谐系数检验)和频数分析,揭示了10种主要制约因素:后备力量、训练条件、排球氛围、待遇和激励机制、群众基础、运动员的退役保障、领导重视、经济条件、家人的支持等,这些因素制约了福建省竞技沙滩排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发展的对策:争取领导的重视、大力开展少年基本排球运动、增加比赛交流的次数,提高竞赛能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发展壮大队伍、增加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机会,建立保障体系、体教结合,争取好生源、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增强排球氛围、设立市场开发部门,多渠道的增加经费来源、改革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等。
On the study of Fujian Province competitive beach volleyball coaches, athletes, referees,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literature, the survey method, comparative la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ujian competitive beach volleyball team status, constraint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study . Through investigation, Fujian competitive beach volleyball team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including coaches, athletes and refere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ntingent. According to experts, coaches, referees findings, the use Kendall, Sw (Kendall harmony coefficient test), and frequency analysis reveals the 10 major constraints: the reserve forces, training conditions, volleyball atmosphere, treat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mass base, and retired athletes protection, the lead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support of his family, and so on, these factors constrained the beach volleyball competition in Fujian Provi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for the leadership to vigorously carry out the basic Junior Volleyball increase Competition number of exchanges, enhance competition capacity for social forces to suppor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team, the retired athletes to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a support system, the combination of body, for good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necessary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publicity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enhanced volleyball atmosphere,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development sector, the increase in multi-channel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reform backup systems.
引文
1 盖洋,符壮.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02-104
    2 周西宽、吴亚初等著.教练员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3 胡红.浅谈教练员班子的合理结构[J].四川体育科学,1988,4(2):16-19
    4 朱佩兰.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2 周西宽、吴亚初等著.教练员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5 陈安槐,陈荫生主编.体育大辞典[M].上海:山海辞书出版社,2000
    6 兰保宁.着眼2008做一名优秀的排球裁判员[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193,205
    7 黄红兵.教师激励体制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4
    [1]陆卫平、印明.我国沙滩排球赛事市场运作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8期:24-26
    [2]谢月芹.影响西北地区开展沙滩排球运动的因素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期:107-110
    [3]黄勇前、张景.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与气质类型之间关系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期:212-214
    [4]丁世聪.国内外优秀男子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运动员心肺功能指标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期:92-94
    [5]董立.中国女子沙滩排球实现2008年奥运会夺牌目标的战略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期:65-67
    [6]李士荣、王宝通.浅谈目前沙滩排球发展的现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3期:52-53
    [7]丁海勇、林世行.女子沙滩排球跳发球空中击球技术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期:69-74
    [8]陆春红.提高拦网防反能力是女子沙滩排球取胜的关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期:36-38
    [9]邬燕红.浙江省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分析和评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期:92-94
    [10]刘静霞.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组合与比赛效果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6/06:115-117
    [11]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高原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6年1期:119-120
    [12]杨秀霞、张忠新.世界沙滩排球运动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福建体育科技,2006年1期:24-27
    [13]邬燕红、杨天潮.对我国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期:91-94
    [14]孙杰、谢芳.西北地区发展沙滩排球之管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6期:70-72
    [15]杜雷、崔玉国.沙滩排球相关规则及相关技巧[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4期:72-73
    [16]张晓丹、赵凤萍.实际比赛中田佳/王菲与阿德里安娜/谢尔达的体能分配比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期:87-89
    [17]温宗林、张强.广西高校排球基础对高校沙滩排球的可行性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90-92
    [18]李王杰、郑宗伟.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比赛技术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3期:65-67
    [19]郑宗伟.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组合类型及比赛效果的对比研究——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运动技术统计数据比较与分析[J]中国教育导刊,2005年12期:60-61
    [20]管小淮.浅谈美式沙滩排球的起源、规则及基本训练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4期:67-69
    [21]缪本海.我国沙滩排球比赛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期:38-40
    [22]朱洪军、徐玖平.高校开展沙滩排球的可行性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期:307-310
    [23]李谦、张忠玲.独具魅力的夏季体育项目——沙滩排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期:94-96
    [24]项贤林、杨再淮.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5年3期:117-119
    [25]韩建阳.中国沙滩排球奥运策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6期:38-40
    [26]温宗林、张强、阮奎.广西高校排球基础对高校沙滩排球的可行性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期:90-92
    [27]项贤林、杨再淮.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33-36
    [28]吴平、项贤林.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37-41
    [29]舒为平.沙滩排球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53-56
    [30]叶条凤.我国沙滩排球的市场开发功能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期:35-37
    [31]李世明.沙滩排球上步扣球踏跳阶段的时相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9期:1264-1265
    [32]赵建强、凌文杰.我国沙滩排球科学研究现状分析以及今后仍需研究的课题[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1期:55-56
    [33]李沛立.浅谈排球运动项目创新发展模式[J]体育教学,2004年1期:48-48
    [34]凌文杰、孙志峰.1994—2003年我国沙滩排球科研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年5期:75-78
    [35]王有林、陈晋云.浅谈沙滩排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J]山西体育科技,2004年4期:20-21,23
    [36]任宏.试谈沙滩排球技术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4年2期:11-12
    [37]李世明.试析排球运动员从室内排球转打沙滩排球后运动知觉的重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1期:108-110
    [38]李世明.对优秀男排运动员沙滩排球扣球起跳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4年4期:23-25
    [39]李世明、郭荣.对沙滩、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时相特征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研,2004年1期:44-46
    [40]顾秀萍、陆春红.沙滩排球垫球调整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期:113-115
    [41]李世明.沙滩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力、冲量及功率指标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期:54-56
    [42]薛刚.我国沙滩女排运动员形体特点和肌力锻炼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期:47-49
    [43]付渔庭、陈桂红.谈沙滩排球规则修改后场地缩小对进攻成功率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2期:47-48
    [44]荆彦宏、缪本海.广东省沙滩排球运动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期:33-35
    [45]徐伯彤.沙滩排球新规则对技战术训练的影响与导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期:68-70
    [46]姚建藩.世界级专业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J]体育科研,2003年2期:76-76
    [47]靳小雨、李永献.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实行软、硬、沙“三阶段螺旋上升教学进度模式”改革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期:79-81
    [48]凌文杰.我国沙滩排球科研状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158-158
    [49]赵惠洁.析沙滩排球运动员心理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J]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5期:58-59
    [50]高崇玄.南非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点[J]体育科学,2002年4期:F003-F003
    [51]李世明、刘学贞.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特征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2期:32-34,49
    [52]许广超、葛春林.我国沙滩排球市场化运作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12期:48-50,56
    [53]陈群、江兆文.我省高校开展沙滩排球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2期:79-82,101
    [54]缪本海、李建军.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1期:50-52
    [55]郑义辉.我国沙滩排球防守技术现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74-74,78
    [56]何洋、任宏.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2年3期:1-2,12
    [57]李丹、缪本海.无形技术在沙滩排球中的作用及培养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4期:435-436,439
    [58]李世明、刘学贞.沙滩排球扣球起跳动作协调性特征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期:62-64,67
    [59]王庆华、刘民.影响沙滩排球比赛决胜局胜负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3期:29-30
    [60]邬燕红.规则修改对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2年3期:42-43
    [61]黄依柱、谢立吾.略论沙滩排球运动及在我国的发展[J]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3期:95-96
    [62]李世明、刘学贞.沙地力学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及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动力学特 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2期:260-263
    [63]李世明、刘学贞.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环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J]体育与科学,2001年3期:37-39
    [64]徐国红、金健秋.沙滩原地纵跳与硬地原地纵跳动力学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6期:39-41
    [65]朱征宇.关于发展广东沙滩排球运动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期:89-91
    [66]翟帅、张春燕.谈我国沙滩排球的发展之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5期
    [67]吴巍、杨桦.沙滩排球中的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期
    [68]黄勇潮、金晶.1995-1999年福建省4人制沙滩排球比赛的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0年1期
    [69]徐国红、吴晓农.沙滩排球训练对女排运动员弹跳力动力学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期
    [70]徐国红、葛春林.沙滩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影响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00年6期
    [71]徐国红、葛春林.沙滩排球训练对女排运动员弹跳肌群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影响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年5期
    [72]贺明津.勾手扣球在现代沙滩排球中的实用价值[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2期:55-56
    [73]陆卫平.对我国女子沙滩排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2期:80-82
    [74]林明祥.海南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4期:376-379
    [75]陈少坚、庄小平.沙地与室内排球若干技术效果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2期:40-41
    [76]徐国红、葛春林.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3期:47-51
    [77]周映春、冉强辉.影响我国男子沙滩排球强队比赛得分率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3期:52-55
    [78]王红英.优秀男排运动员沙滩排球扣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2期
    [79]杨惠、徐岩.浅谈沙滩排球得防守配合[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1期:88-90
    [80]王红英.优秀男排运动员沙滩排球扣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2期:60-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