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消除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西部要想赶上东部的步伐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则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因此,以促进劳动力区域内就业为优先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空间,应当成为西部产业选择的基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流向理论,包括产业变迁的基本规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供求曲线,表明了西部地区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情况是数量较大、转移的产业流向也确实是主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因素为西部产业选择和政策建议提供了条件。产业选择条件,即西部的宏微观条件、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和就业吸纳能力,是西部地区产业选择的依据,从而可以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应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重点选择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培育和发展这些产业则需要政府的制度创新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这也保证了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Eliminating the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o realize mutual economic prosperity becomes an important goal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If the west wants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it must quicken it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The transfer of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s is just the breakthrough of wester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selection is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employment promotion, fully excavate and make use of industrial space where rural redundant labor must transfer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redundant labor forces, and it include common law of the industrial evolution and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of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west should select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The quantity of the western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 to shift is big, industrial transfer of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 mostly be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but influence factors of western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 industrial transfer to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are also the western industrial selective condition. The industrial selective conditions, for example, western macro and micro conditions, income level of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labor force absorption capacity, are foundation of western industrial selection. The western government may put forward that western should select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and focus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service industry, tourism when selecting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The western government must innovate system and take effective strategic measures to foster and develop thes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redundant labor force.
引文
[1]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页。
    [2]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2页。
    [1]详文参见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11月,第137页。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1]国家统计局,《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八:工业经济在改革与调整中持续快速稳定发展》,2007年。
    [2]经济参考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3.9%》,2007年9月19日。
    [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计算整理而得。
    [1]孙祖芳,《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学思考》,社会科学,2003(10)。
    [1]韦尔奇(1970)首创性的将教育在生产中的作用区分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认为教育不仅使人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提高劳动者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
    [2]赖得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3]赖得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4]赖得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8-78页。
    [1]陈曦用此函数来分析在面对选择范围、空间存在局限时,对拥有不同配置能力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影响。参见《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4-200页。
    [1]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9月。
    [1]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金祥,中国产经新闻报,2007年4月2日,第A05版。
    [2]孙中才,《理论农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1]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5页。
    [2]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包括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还有农村非农产业富余劳动力,但这里旨在说明城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障碍,故而用农业部门代替农村所有部门来简化这一问题的分析。
    [1]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7月。
    [1]王震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3]雅各布·明塞尔.劳动供给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苏不拉塔·加塔克,肯·英哥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M].华夏出版社,1987.
    [5]W·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1.
    [7]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2006.
    [8]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9]周志祥、曾寅初.农村产业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0]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1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化农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2]景普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3]景普秋、陈甫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
    [14]杨亚非.中国西部地区农业问题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15]泰勒尔.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6]蔡昉、王德文、都阳、张车伟、王美艳。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7]托多洛维奇、希波什。西欧国家的农业工业化[M].北京出版社,1979.
    [18]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19]郭红东、韩玲梅.中国新农村建设--基于村官和村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0]马金书.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
    [22]陈曦。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3]都阳.中国贫穷地区农产劳动力供给研究[M].华文出版社,2001.
    [24]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6.
    [25]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26]懒得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7]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8]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9]陈凌.劳动市场与就业政策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30]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1992。
    [3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课题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M]。商务印书馆,1995。
    [32]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33]雷起淮.印度农村的产业结构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34]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35]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于体制变迁的分析[M].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
    [36]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7]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8]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9]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0]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人民出版社,1993.
    [41]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M].上海三联书店,1995.
    [42]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3]刘家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4]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理世界,2003(7)。
    [45]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J].农村经济,2004(7).
    [46]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
    [47]蔡昉、王德文.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异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48]蔡昉、都阳、陈凡.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49]庄晋财.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3(9)。
    [50]林毅夫.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51]刘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J].学术界,2000(1)。
    [52]朱海就、周颖。劳动力流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分析[J].人口经济,2000(3).
    [53]章玉军、郭正模.试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就业[J].经济学动态,1999(9)。
    [54]丁霄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观察,2001(2)。
    [55]史耀疆.西部大开发初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1(2)。
    [56]孟圣。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发展对策[J]。理论探索,2005(2).
    [57]樊宝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其对策[J].甘肃省经济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58]裘雨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迁与就业弹性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8)。
    [59]周勇.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考察与比较[J].经济地理,2004(2).
    [60]姚裕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1(11).
    [61]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经济结构[J].农村经济,2004(3).
    [62]严江.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7)。
    [63]Lewis W Athur.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36):40-51.
    [64]M·P·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28):99-138.
    [65]Hare D.'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rflows and Return: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35,(3):45-72.
    [66]Sehultz T.The value of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8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