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言接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因为在当今社会,语言的接触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传统的语言接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类型学差异较大的系统之间的接触,对于类型学差异较小的系统之间的接触关注不够。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就属于这种类型学差异较小的系统之间的接触,从接触的广度上来看没有哪种语言与方言的接触如此广泛。那么这种接触的表现和规律主要有哪些?会受到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语音为切入点,以湘语的长沙话与普通话的接触为个案考察对象,通过对长沙方言口音普通话、长沙方言新派发音变化的调查分析,以及与上海、武汉方言口音普通话和方言新老变化的比较,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绪论,除了介绍语言接触与方言口音普通话及其研究的相关内容外,还说明了选题的相关情况。第一章对长沙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和比较。第二章到第四章是从普通话的角度通过方言口音普通话看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从音类的角度分析长沙方言口音普通话中由于音类差异而引起的错误,通过长沙话与普通话的音类比较,长沙话与普通话中古音演变的比较,分析了音类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口音程度中音类错误的变化。第三章从音值的角度分析了长沙方言口音普通话中音值错误和音值缺陷,总结了错误的变化以及长沙方言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点。第四章对长沙、上海、武汉口音普通话进行了比较,总结方言口音普通话中的共性与个性,并探讨产生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原因。第五章主要是从方言的角度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对长沙方言新老差异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并分析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上海、武汉方言新老变化,对一些与语言发展规律不一致的变化进行分析。第六章对语言的强势成分与弱势成分,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余论部分对全文作了一个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第一,能够丰富长沙方言的研究资料,通过对长沙方言现在读音的调查,为长沙方言提供了最新的语言资料。第二,能够促进方言口音普通话的研究,从语音角度对长沙方言口音普通话进行如此深入详细的研究,本文是第一个。这一研究首先能为方言口音普通话提供比较翔实的一手语料,而且对今后方言口音普通话研究也能起到借鉴作用。第三,能够促进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的研究,本文尝试从方言新老差异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从方言口音普通话看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为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第四,能够对语音识别,尤其是方言区人所说普通话的识别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一、在语言中存在着强势成分与弱势成分,成分的标记性、相似性等都会对语言的成分的强势与弱势起到制约作用。二、语言的演变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平衡的,在语言接触频繁发生的今天,外部因素在语言变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尽管内部因素的作用降低,但它仍然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作用。
Language contact is a research hotspot and focus in linguistics.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whose main concern is on the contacts between the systems of quite different typology,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contacts between the systems of smaller different typology. Contacts between Mandarin and dialect belong to the contacts between the systems of smaller different typology. What are the exhibition and law of these contacts? And what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will be affected? Taking pronunciation as entrance, the contact of Changsha dialect and Mandarin as case, This thesis approaches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and the change of new-style Changsha dialect, comparing the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with that of Shanghai and Wuhan.
     This thesis has eight sections. Section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following with six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it shows the related situation about the chosen topics as well as introduces the language contact, the mandarin with dialect and materials about its research.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 voice system of Changsha dialect and Mandarin, and compares the voice system of Changsha dialect with the voice system of Mandarin.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talk about the impact how dialect affects mandarin through Mandarin with dialect. Chapter two analyses the error which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of phonetic categories in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Comparing phonetic categories of Changsha dialect with that of Mandarin,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u Yin in Changsha dialect with that in Mandarin,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reason how the error of phonetic categories comes into and the change of the error of phonetic categories in different accent. Chapter three analyses the error in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from two aspects, value error and value defect. Chapter four compares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Shanghai dialect and Wuhan dialect. It tells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character of Mandarin with dialect, and approaches the reason how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character comes into. Chapter five mainly researches the impact by Mandarin to dialect. It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style and the new-style of Changsha dialect. The thesis also analysis the reason how these changes take place. Chapter six approaches the strong elements and weak elements of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contact of Mandarin and dialect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end, which is the conclusion to the whole thesis, also points out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content of further research.
     This study has four main significances. Firstly, the study can enrich the data about Changsha diale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pop pronunciation of Changsha dialect, it provide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ngsha dialect. Secondly, it can promote the research about mandarin with dialect,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do such a deep and detailed study to mandarin with Changsha dialect through pronunciat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firsthand material for Mandarin with dialect which is relatively full and accurate, and that can play a role of learning to the later study of Mandarin with dialect. Thirdly, the study can promote study of the contact between dialect and mandarin. This thesis which provide a new way to the study of contact between mandarin and dialect, tries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mandarin to dialect throug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style of dialect and the new-style of dialect,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dialect to mandarin through the mandarin with dialect. Fourthly,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voice recognition, especially the accent in the area where the people speak diale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study gets some conclusion. Firstly, in language, there are strong elements and weak elements, which are fette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tself and markedness ingredients. Secondly,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functions by both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bu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the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played a role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Nowadays when language contact happens frequently, in process of language change, external factors play a leading role while function of internal factors is decreasing.
引文
1 徐通锵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p213
    2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p169
    3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p86
    4 瞿霭堂.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J].语言研究,2004,第2期
    1 贾晞儒.语言接触中的汉语青海方言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 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阿昌语个案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p1
    3 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179
    4 徐通锵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p213
    5 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阿昌语个案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p124
    1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p81-82
    2 R·L·特拉斯克.语言学和音系学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 理查兹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 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许嘉璐.未了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p214
    3 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与应用,1990,第4期.
    4 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 李如龙.方言应用研究论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p215
    2 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J].语文建设,1990.
    1 王士元2008演化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未刊
    1 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 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 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 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第4期.
    1 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p43
    1 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第4期.
    1 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第4期.
    1 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第4期.
    1 资料来自汪平先生《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一文。
    2 资料来自陈建伟博士论文《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
    3 资料来自江燕博士论文《南昌方言和普通话接触研究》。
    1 桑宇红.知庄章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类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
    2 钱曾怡.古知庄章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第6期.
    3 彭建国.湘语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与历史演变[J].语言科学,2009,第4期.
    4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s的类型[J].方言,1990,第1期.
    1 王洪君.<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7,第1期.
    1 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 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 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 顾钦.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音的调查分析[D].[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4.
    1 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D].[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p66
    1 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D].[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p67
    1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式[D].[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p65
    1 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
    2 统计数据主要来自陆亚莹《PSC强势语音错误与语音缺陷与普通话音系演变》一文。
    1 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2.
    1 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2.
    2 于珏.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
    3 梁滢.“南宁普通话”韵母研究[D].[硕士论文].广西大学,2005.
    1 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趋势[J].文史博览,2007,第5期(理论).
    1 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 向柠、石锋.长沙话单字调的声学实验与统计分析[J].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1]贝先明.方言接触中的语音格局[D].[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8.
    [2]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8.
    [3]陈娟文.上海普通话和普通话韵律特征对比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
    [4]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元音的习得[D].[硕士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3.
    [5]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7.
    [6]邓晓华.汉藏语系的语言关系及其分类[D].[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7]段纳.平顶山城区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变异的调查与研究[D].[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7.
    [8]甘玲.浅析汉语普通话的佤族变体[D].[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5.
    [9]高山.“武汉普通话”语音考察[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顾钦.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语音的调查分析[D].[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4.
    [11]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D].[博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
    [12]郭凤岚.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5.
    [13]韩知娟.普通话言语的发展:言语清晰度、音位对比及声学特征[D].[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
    [14]何琳珊.南昌方言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演变研究[D].[硕士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7.
    [15]何彦杰.武安人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语音进阶研究[D].[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4.
    [16]何子石.从语言接触看汉语影响新加坡英语[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17]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18]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3.
    [19]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20]胡智丹.无锡方言语音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D].[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7.
    [21]黄苏园.普通话学习中地方口音的声学建模[D].[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6.
    [22]蒋军凤.湘乡方言语音研究[D].[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23]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式[D].[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24]江燕.普通话和南昌方言接触研究[D].[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8.
    [25]雷红波.上海青年工作移民的语码选择[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
    [26]黎慧.母语为长沙方言的青少年对长沙方言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及使用情况调查D].[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27]李冬香.湖南赣语语音研究[D].[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
    [28]李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语言变异研究——以山东省乐陵市李村为个案[D].[硕士论文].汕头大学,2003.
    [29]李淑平.藏族(安多方言)学生学习汉语单音节声调偏误的实验分析[D].[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
    [30]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31]梁新荣.山东荣成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研究[D].[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9.
    [32]梁滢.“南宁普通话”韵母研究[D].[硕士论文].广西大学,2005.
    [33]陆勤.近五十年来扬州方言语音变化研究[D].[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陆亚莹.PSC中强势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与普通话音系演变[D].[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
    [35]毛丽.长沙儿童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硕士论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9.
    [36]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普通话推广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D].[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6.
    [37]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8.
    [38]田园.从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分析谈对日学生声调教学[D].[硕士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3.
    [39]王爱君.语言态度的社会实践研究[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40]王亮.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D].[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8.
    [41]吴芳.粤东闽语-n、-η韵尾的方言地理类型研究[D].[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9.
    [42]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D].[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
    [43]谢书书.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之心理学分析[D].[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
    [44]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对三本教会语料的考察[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8.
    [45]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2.
    [46]杨瑞鲲.壮族汉语普通话与壮族汉语中介语声调的比较研究[D].[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5
    [47]杨峥琳.普通话常用音节的语音特征分析[D].[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3.
    [48]余琳.普通话水平测试发音正误声学特征辨析[D].[硕士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1.
    [49]于珏.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
    [50]张进军.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51]张虹.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D].[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
    [52]张爽.从垫江话半个世纪以来的语音变化看汉语方言语音演变规律[D].[硕士论文].四川大学,2006.
    [53]张晔.上海市区方言中变项(z)的研究——论普通话对地域方言的渗透[D].[硕士论文].复旦大学,2008.
    [54]周萍.上海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韵母发音偏误的比较研究[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55]祝晓宏.包头鼻韵尾变异:15年后的再调查[D].[硕士论文].南京大学,2005.
    [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111
    [2]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鲍厚星.长沙话音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7]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省汉语方言普查总结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学院内部石印,1960.
    [11]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湖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
    [12]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3]罗常培、王均.普通话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4]李旦蓂.湘音检字[M].长沙:长沙文印书局,1937.
    [15]李如龙.方言应用研究论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6]李永明.长沙方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17]理查兹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8]彭泽润.衡山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9]R·L·特拉斯克.语言学和音系学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0]钱乃荣.上海语言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1]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2]温宝莹.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3]王士元.关于区别性特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4]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6]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7]吴宗济.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8]徐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9]许宝华、汤珍珠.上海市区方言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0]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1]许嘉璐.未了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32]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3]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34]杨时逢.湖南方言调查报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
    [35]张黎、陈红玉.语言活性-汉语及其应用研究[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36]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37]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国立清华大学,1935.
    [38]周铁铮.长沙人学普通话手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
    [49]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阿昌语个案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鲍厚星.长沙方言中的新派和老派[J].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增刊.
    [2]鲍厚星.《湘音检字》与长沙方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第4期.
    [3]鲍厚星、陈立中、彭泽润.20世纪湖南方言研究概述[J].方言,2007年,第1期.
    [4]曹志耘.论语言保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第1期.
    [5]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第1期.
    [6]陈保亚.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2期.
    [7]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中国语文,1988,第2期.
    [8]陈立中.从现代汉语方言保留古代全浊声母系统现象的地理分布看湘语与吴语的历史层次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1期.
    [9]陈立中.湖南客家方言演变原因探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第2期.
    [10]陈立中.湖南客家方言声母的演变[J].云梦学刊,2005,第4期.
    [11]陈松岑.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J].语文建设,1990,第1期.
    [12]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第4期.
    [13]陈亚州.“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J].世界汉语教学,1991,第1期.
    [14]陈燕.西昌新派方言声母、韵母的特点[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
    [15]陈燕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1期.
    [16]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与应用,1990,第4期.
    [17]陈章太.略论我国新时期的语言变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第6期.
    [18]陈章太.对普通话及其有关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通讯,2000,第7期.
    [19]崔梅.地方普通话与汉民族文化心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20]崔容.太原方言新派老派的语音差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
    [21]戴庆厦、罗自群.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语言研究,2006,第4期.
    [22]丁崇明.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第6期.
    [23]丁崇明.语言变异与规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第6期.
    [24]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J].方言,1981,第4期.
    [25]丁石庆.双语类型及我国双语研究综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第3期.
    [26]董福升.普通话与武汉方言杰出状况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6期.
    [27]董洁茹.普通话中介语研究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第3期.
    [28]段纳.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第11期.
    [29]高玉娟、石峰.德国学生汉语元音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6,第2期.
    [30]高玉娟.语音格局研究述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4期.
    [31]顾颖、李建国.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与乡音情结[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第3期.
    [32]韩沛玲.山西及其周边方言浊声母清化类型及历史层次[J].语言科学,2006,第4期.
    [33]何薇.湖南岳阳市新派方言的语音特点[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第3期.
    [34]胡萍.湖南会同话知三章组的老派和新派读音[J].方言,2009,第3期.
    [35]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J].民族语文,2005,第3期.
    [36]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第4期.
    [37]黄宜思.从变异现象看语言演变的机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第4期.
    [38]江灏.从长沙方言鼻化韵看中古韵母的简化趋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第2期.
    [39]蒋红柳.普通话推广与汉语方言变异[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第2期.
    [40]蒋希文.湘赣语里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J].语言研究,1992,第1期.
    [41]贾晞儒.语言接触中的汉语青海方言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2]普园媛、杨鉴等.云南民族口音汉语普通话语音识别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第11期.
    [43]李兵、刘彦妮.长沙方言单字调及变调的实验语音学报告[J].湖南大学学报,2006,第4期.
    [44]李冬香.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鼻音韵尾脱落现象考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2期.
    [45]李桂芳.湖南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第1 期.
    [46]刘宏.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第4期.
    [47]刘华卿.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第1期.
    [48]李建国、边兴昌.普通话——方言的互动变异与对外汉语教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第2期.
    [49]李晶、石峰.二语习得汉法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的实验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
    [50]黎锦熙.湘音杂谈[J].国语周刊,1945.
    [51]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第2期.
    [52]李树俨.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在隆德方言中的演变——兼论宁夏境内方言的类型[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第15期.
    [53]李小凡.新派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J].方言,1997,第3期.
    [54]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第4期.
    [55]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趋势[J].文史博览,2007,第5期(理论).
    [56]李宇明.语言功能规划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8,第1期.
    [57]李宇明.语言资源观及中国语言普查[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
    [58]林茂灿.汉语语调与声调[J].语言文字应用,2004,第3期.
    [59]林茂灿.汉语语音研究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第3期.
    [60]林清书.“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J].龙岩师专学报,2001,第2期.
    [61]林运来.论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十大关系[J].语文建设,1990,第6期.
    [62]刘冬冰、赵思达.豫东普通话的语音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2期.
    [63]刘宏.方言区“过渡语”语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5期.
    [64]刘宏.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第4期.
    [65]刘俐李.同源异境三方言声调比较[J].语言研究,2003,第2期.
    [66]刘俐李.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音位学思考[J].语文研究,2001,第1期.
    [67]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第1期.
    [68]刘亚斌、李爱军.朗读语料与自然口语的差异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02年,第1期.
    [69]刘岩、杨波.德昂语广卡语声调实验分析[J].民族语文,2006,第2期.
    [70]楼敏盛、陈舜孟.磐安方言的发展趋势及对推广普通话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第3期.
    [71]卢衍鹏.话语的狂欢——试谈“川普”的审美价值[J].社会科学家,2005,第10期增刊
    [72]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第2期.
    [73]吕树宽.浅谈语言的变异和发展[J]丹东师专学报,2002,第2期.
    [74]明生荣.论毕节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第5期.
    [75]聂桂兰.浅析语言变异现象[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第1期.
    [76]牛润玲.从地方普通话的形成谈“中国英语”的语音界定[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6期.
    [77]Pasty M·Lightbown (陶炼译).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普遍原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第3期.
    [78]彭建国.湘语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与历史演变[J].语言科学,2009,第4期.
    [79]彭巧燕.论PSC中湖南方言语调的克服[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1期.
    [80]潘悟云.汉语方言学与音韵学研究方向的前瞻[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第5期.
    [81]彭泽润.湖南宜章大地岭土话的语音特点[J].方言,2002,第3期.
    [82]齐沪扬.就“方言普通话”答客问[J].修辞学习,1999,第4期.
    [83]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第2期.
    [84]钱乃荣.宁波方言新派音系分析[J].语文研究,1990,第1期.
    [85]钱曾怡.古知庄章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第6期.
    [86]乔全生.论人口的多向流动与语言的统一化趋势[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第1期.
    [87]瞿霭堂.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J].语言研究,2004,第2期.
    [88]桑宇红.知庄章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类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
    [89]司玉英.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6,第1期.
    [90]施燕薇.初探“松阳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间的差异[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第 3期.
    [91]石锋.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第4期.
    [92]石锋、时秀娟.语音样品的选取和实验数据的分析[J].语言科学,2007,第2期.
    [93]时秀娟.元音格局研究方法的理解与阐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3期.
    [94]石锋、黄彩玉.哈尔滨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汉语学习,2007,第1期.
    [95]石峰、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6,第4期.
    [96]沈丰.从南宁人的“不懂”漫谈地方普通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3期.
    [97]沈荭、袁继峰.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期.
    [98]沈炯.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J].方言,1994,第3期.
    [99]沈榕秋、陶芸.上海现代方音的变化速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第4期.
    [100]沈同.上海话老派新派的差别[J].方言,1981,第4期.
    [101]苏晓青、佟秋妹、王海燕.徐州方言词汇60年来的变化——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二[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3期.
    [102]苏晓青、佟秋妹.从一家祖孙三代的语言差异看语言变化——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四[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3期.
    [103]苏晓青、刘磊.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的考察——新老派语音差异及变化特点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4期.
    [104]苏章海、徐红新.现代汉语超音段音位特征的语言学功能探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4期.
    [105]孙德坤.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第4期.
    [106]陶原珂.双语双方言研究的多视点深入与拓展[J].第三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国际)综述《学术研究》,1993,第6期.
    [107]田皓.论语调的基本特征及方言语调的表现形式[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第6期.
    [108]田皓.地方普通话常见词语失误分析——以湖南腔普通话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第4期.
    [109]王晖.1994年以来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2期.
    [110]汪平.贵州方言的语音系统[J].方言,1981,第2期.
    [111]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第1期.
    [112]韦宏宁.广西环江官话的新老差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3期.
    [113]王洪君.<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7,第1期.
    [114]王海燕.论城乡方言之关系与归属——以古知庄章组字今音声母分化为例[J].科技信息,2007,第7期.
    [115]王磊、张颖.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3期.
    [116]王磊、姜丽华.论普通话中介语及其正迁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
    [117]王莉、马佳.“陕北普通话”研究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
    [118]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6期.
    [119]王仁法.析徐州方言入声字的文白异读格局——以曾摄开一、梗摄开二入声字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6期.
    [120]王宇枫.从集宁方言普通话使用的三个阶段看普通话的推广[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
    [121]王泽龙.豫南地区“过渡语”述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1期.
    [122]吴安其.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4,第1期.
    [123]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第2期.
    [124]吴国华.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J].外语学刊,2000,第4期.
    [125]夏中易.近四十年成都话语音变动现象考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4期.
    [126]向红.湘方音音段音位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J].云梦学刊,2001,第6期.
    [127]向柠、石锋.长沙话单字调的声学实验与统计分析[J].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128]肖劲松.普通话中介语的系统成因[J].南方论刊,2007,第4期.
    [129]肖劲松.普通话中介语研究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第2期.
    [130]肖萍.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3期.
    [131]谢伯端.试论方言情感[J].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1985年.
    [132]熊佳娟.从声调语调的分析入手讨论语言的超音段特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第2期.
    [133]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s的类型[J].方言,1990,第1期.
    [134]徐红梅.从双语并用看带方言味普通话[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2期.
    [135]徐耀君.推广普通话背景下的新派零陵方言成因探析[J].社科纵横,2009,第9期.
    [136]徐越.杭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J].方言,2007,第1期.
    [137]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81,第2期.
    [138]薛才德.上海市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第2期.
    [139]姚德怀.“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J].语文建设通讯,1998,第10期.
    [140]杨红华.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表现[J].语言研究,2003,第4期.
    [141]杨佶.当代苏州方言尖团音情况的初步考察[J].语言研究,2002,第S1期(特刊)
    [142]杨恺琴.“新疆普通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第1期.
    [143]杨文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变化与方言[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5期.
    [144]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J].语文建设,1989,第3期.
    [145]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第4期.
    [146]于根元、施春宏.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J].语文建设,1998,第6期.
    [147]于珏、李爱军、王霞.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4,第6期.
    [147]余雪芳、汪海波.大学生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对741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J].2007,
    [148]阮畅.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唐山学院学报,2003,第1期.
    [149]闫顺玲.对甘肃“亚普通话”的现象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3,第1期.
    [150]张大旗.长沙话“得”字研究[J].方言,1985,第1期.
    [151]张桂全.桂北“过渡语”研究[J].桂林教育学院学报,2001,第2期.
    [152]张建强.关于建立“普通话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设想[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2期.
    [153]张辉.语言变异的本质与制约[J].福建外语,2000,第2期.
    [154]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5,第.7期.
    [155]张世方.北京话及周边方言的阴平与阳平[J].语言研究,2006,第1期.
    [156]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8,第2期.
    [157]张宁.现代汉语共同语标准语[J].学术交流,1989,第4期.
    [158]钟奇.长沙话的轻声[J].方言,2003,第3期.
    [159]赵蓉晖.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第2期.
    [160]赵小刚.青海省农村普通话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8,第3期.
    [161]赵元任、黎锦熙.长沙方音字母[J].国语周刊,1936.
    [162]祖漪清.普通话三合元音音节的最小时间感知域[J].应用声学,1994年,第13卷第4期.
    [163]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J].方言,2000,第3期.
    [164]甄尚灵.四川方言的鼻尾韵[J].方言,1983,第4期.
    [165]周及徐.2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语音变化及规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4期.
    [166]周锦国.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中的一种音变现象——从“新闻30分”中的”新闻(xinven)”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1期.
    [167]周志强.湘方言区人们的“塑料”普通话纠正方法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第4期.
    [168]朱玲君、周敏莉.地方普通话研究综述[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第2期.
    [1]陈肖霞、郑方等.基于标注的上海口音普通话语音变化分析[c].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2003.
    [2]瞿蔼堂.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c].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顾晓微、刘玉珍.天津方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c].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2003.
    [4]李文月、王玉环.循序渐进——中介语的语音特点在蓝青官话中的体现[c].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青岛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