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童年,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一去而不可复返,却在心灵深处凝结为一个纯洁无瑕的梦。儿童置身于自己的世界,奔腾跳跃、嬉戏打闹,永远一副天真活泼、快乐无忧的模样。然而,当前童年却处于即将消逝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促使我们研究童年及儿童教育问题。
     童年是什么?童年怎样产生?童年为何存在?这一连串的追问引导我们去思索童年的起源和价值问题。基于人类学各有关学科的跨学科视野,利用发生学方法,本研究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去考察童年的起源,确认童年的价值,从而认定童年是一种人类学现象,它具有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双重价值,也为教育的发生提供了前提。这意味着,童年不会消逝,也不能被逾越。
     童年不仅标示着年龄涵义,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别的世界。再者,儿童是独立于成人的存在,他们的本质不能由成人的本质推论而来。为了进一步揭示人类童年的本质,本研究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广泛考察人类童年体验的基础上,对儿童世界的特征重新做了解释。研究认为,儿童是生活着的生活者、游戏着的游戏者、学习着的学习者;而儿童世界,则是一个快乐、纯真的,由儿童生活、儿童游戏、儿童学习多维交叠而成的一个立体网络。
     童年正在消逝吗?童年危机在我们国家有何特殊表现?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童年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儿童被异化为“伪成人”,深层诱因在于社会竞争所导致的错位教育目的——“生存教育”,表层肌理则在于由“生存教育”所决定的不当教养方式——“课程化成长”。综合来看,正是“生存教育”导致了儿童的“课程化成长”,最终导致儿童被异化为伪成人。这就是我国当前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
     如何解决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问题?基于对童年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我国童年危机的了解,针对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本研究认为其基本立场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方式、游戏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地利用儿童身上的内在生长能力,促进儿童健全成长;其基本原则就是实现教育活动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融合。同时,针对“引导-割裂”式教学这个导致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现实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参与-交融”式教学,作为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可能途径。
When the childhood goes away in one's life process, it will never return, and it will become a holy and pure dream at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When the child lives in his world, running, jumping, playing, as if being lively and joyful forever. However, the childhood actually is in a crisis of disappearance. This crisis urges people to study childhood and child education.
     What is the childhood? How does the childhood originate? Why does the childhood exist? These questions lead us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origin and value of the childhoo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from relative disciplines of anthropology, using embryologic method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childhood from human's evolution process. It confirms that the childhood is an anthropological phenomenon. Its value both lies in biological adapt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This provides the premise for the occurrence of education. In this sense, the childhood will not disappear or be exceeded.
     The childhood does not only give a sense of age, it is a special world in fact. Furthermore, the child is an existence independently, and his essence cannot be debussed by adult's. Tn order to explo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human childhood, the paper examines human's childhood experience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world in trying to apply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hild is a lifer, a player and a learner. The children's world is a happy and pure one, which is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Does the childhood disappear? What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childhood crisis in China?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basic problem lies in that the child is alienated as "pseudo-adult ", and its intrinsic reason is the "survival education" caused by social competition, and still its exterior manifestations is the "curriculum growth". This is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the current childhood crisis in China.
     How to solve the current crisis of child education in China?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ased o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childhood, crisis of childhood and reasons for deviation of child education from the childhood, 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primary point is to follow the rules of kids development, respect their life styles, play styles and study styles to promote their sound development and gear child education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hood, during which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children's intern growing ability. The basic rule is to combine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living activities, playing activities and study activities. Meanwhile, to avoid the "guiding-dissevering" teaching methodology which leads to the deviation of child education from objective rules in their childhood, the paper proposes "participating-blending" teaching methodology as a feasible measure to make our child education adapt to features of the childhood.
引文
1 没伙伴没玩具没童年--“神童”肄业回家的背后,新民晚报,2004年8月25 日。
    2 “天才”是怎样批量制造的,新浪网,2005年05月25 日。
    3 成都8岁女孩退学专修全职太太,新华报业网,2004年10月25 日。
    4 博士当全职爸爸教育五岁神童,新浪网,2004年12月16 日。
    5 14岁少年连着“培优”培出满头白发,武汉教育新闻网,2005年5月12 日。
    6 10岁大学生张炘炀被采访“累倒”,学校已为其制定培养计划,新浪网,2005年8月28 日。
    1 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 Edward等编,罗雅芬等译:儿童的一百种语文,心理出版社(台北),2000年,第85页。
    2 同上。
    3 同上。
    4 Malaguzzi等著,张军红等详: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4页。
    1 巴里著,艾柯译:彼得·潘,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导读”。
    2 华兹华斯著,谢耀文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3 同上,第16-17页。
    4 同上,第18-19页。
    5 同上,第20-21页。
    6 同上,第22-32页。
    7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1 法布尔著,何晓敏等译:法布尔观察手记--苍蝇的生活,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
    2 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1 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9页。
    2 同上,第78页。
    3 参见内罗杜著,张鸿、向征译:古罗马的儿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参见刘晓东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32页。
    2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41页。
    3 王同亿主编:英汉词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877页。
    4 简明小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图书出版社,1985年,第791页。
    5 薛素珍、柳林著:儿童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
    1 陈映芳著:图像中的孩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页。
    3 刘晓东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5页。
    4 同上,第15页。
    1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2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3 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1页。
    4 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5 刘晓东:童年是一种原型,山东教育(幼教刊),2000年第11期,第13-14页。
    1 利基著,伍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34-35页。
    2 同上,第35页。
    3 同上,第35-38页。
    1 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
    1 参见方少青著:古猿怎样变成人,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第16-24页。
    1 参见方少青著:古猿怎样变成人,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第54-101页。
    2 参见黄新美编著:体质人类学基础,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3年,第7-10页。
    3 利基著,伍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4 同上,第10页。
    5 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5页。
    1 方少青著:古猿怎样变成人,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第54-101页。
    2 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2-73页。
    3 同上,第39-78页。
    1 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1 张诗忠著:生物进化与人类进化的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1 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71页。
    2 杨宁:对童年期的本质的某些新认识,心理科学,2003第3期,第575、570页。
    3 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4 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82页。
    1 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
    2 同上,第180页。
    1 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72-173页。
    2 同上,第225页。
    3 同上,第218页。
    4 高清海等著: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1 参见杨宁:对童年期的本质的某些新认识,心理科学,2003第3期,第575、570页。
    2 同上。
    3 转引自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5期,107-113、145页。
    1 利基著,伍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2 同上,第35-38页。
    3 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0页。
    4 同上,第52-53页。
    1 参见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2 刘晓东:论教育发生的生物学依据--教育人类学观点,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3期,第6-7页。
    1 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2 同上,第69页。
    1 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见“引言”。
    2 参见P.Aries,Centuries of Childhood,London,1962;埃利亚斯著: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1998;等。
    3 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1 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见“引言”。
    1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40-142页。
    2 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世界幼儿教育史(下),古林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12页。
    3 参见埃尔金德著,刘光年译: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51页。
    1 霍尔特著,张达明等译:儿童怎样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见“前言”。
    2 同上。
    1 参见茨达齐尔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王连生著:幼儿教育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86年,第85-95页、97-114;茨达齐尔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11页。
    1 罗素著,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5页。
    1 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详: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 高伟: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26页。
    2 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3 高伟: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26页。
    1 施皮格伯格著,王炳文等译: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964页。
    2 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 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2 同上,第27页。
    3 同上,第23页。
    4 同上,第31页。
    5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26页。
    1 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前言”。
    2 转引自王连生著:幼儿教育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86年,第89-90页。
    3 池田大作、里哈诺夫著,卞立强、李力译:孩子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8、22页。
    4 同上,第39页。
    1 詹姆斯·巴里著,艾柯译:彼得·潘,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导读”。
    2 陈静主编:童年·嬉戏记,北京出版社,2006年,“后记”。
    1 参见詹姆斯·巴里著,艾柯译:彼得·潘,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
    1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译者序”。
    1 泰戈尔著,徐翰林译:新月集,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2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译者序”。
    3 滕云著: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4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1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 同上,第18页。
    1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2 董操等编:鲁迅论儿童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1 董操等编:鲁迅论儿童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6页。
    2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3 转引自滕云著: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4 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页。
    5 滕云著: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中困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6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1 转引自钟叔河:序《童年》,见薛原编:童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2 丰陈宝、杨子耘编:丰子恺随笔精粹,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页。
    3 陈静主编:童年·嬉戏记,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 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23页。
    2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8页。
    4 参见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9-72页。
    5 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3页。
    1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2 同上。
    3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40页。
    1 董操等编:鲁迅论儿童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41-144页。
    2 同上,第39-40页。
    3 同上,第51页。
    4 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见薛原编:童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5 傅敏编:傅雷家书,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3页。
    1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见傅敏编:傅雷家书,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
    2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39页。
    3 参见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41页。
    1 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见薛原编:童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19-29页。
    2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园丁的心--评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见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3 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页。
    1 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9页。
    2 同上,第10-11页。
    3 霍尔特著,张达明等译:儿童怎样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前言”。
    4 参见赫伊津哈著,舒炜等译: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中罔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8-15页。
    1 霍尔特著,张达明等译:儿童怎样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5-26页。
    2 同上,第26页。
    3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92页。
    1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2 同上,第39页。
    3 同上,第80页。
    1 幸曼玲: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见Malaguzzi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县中和市),1998年。
    2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页。
    3 同上,第8页。
    1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2 同上,第42页。
    3 同上,第45-46页。
    1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0-271页。
    1 梅子涵:玩的暑假,见陈静主编《童年·嬉戏记》,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2 霍尔特著,张达明等译:儿童怎样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1 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4-115页。
    2 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序”。
    3 同上,第15-16页。
    4 同上,“原版序”。
    5 同上,第48、58页。
    6 同上,第25页。
    1 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20页。
    1 孙祖复:福禄培尔的生平与教育思想,见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没伙伴没玩具没童年--“神童”肄业回家的背后,新民晚报,2004年8月25 日。
    1 成都8岁女孩退学专修全职太太,新华报业网,2004年10月25 日。
    2 博士当全职爸爸教育五岁神童,新浪网,2004年12月16 日。
    1 “天才”是怎样批量制造的,新浪网,2005年05月25日。
    2 14岁少年连着“培优”培出满头白发,武汉教育新闻网,2005年5月12日。
    1 10岁大学生张炘炀被采访“累倒”,学校已为其制定培养计划,新浪网,2005年8月28日。
    2 白头少年5年读30个兴趣班,爸爸心疼儿子“像只陀螺每天转个不停”,三湘都市报,2006年12月8日。
    1 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引言”。
    2 卜卫:捍卫童年,读书,2000年第3期,第45-50页。
    3 杨宁:幼态持续、发展的原发性和早期教育,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第28-31页;杨宁等:论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儿教育,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第123-128页;等。
    4 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学前教育研究,2005第7、8期,第5-7页。
    1夏楠:纯粹的孩子已经没有了,新周刊,2005年第6期,第35页。
    2王喜海:透析教师教育行为后的缄默知识,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7-8期,第70-72页。
    1张以庆:孩子的资讯跟成人们一模一样,新周刊,2005年第6期,第35页。
    1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117页。
    2他们也快乐,但不是小孩的快乐,新周刊,2005年第6期,第32-33页。
    3胡赳赳:儿童社会是成人社会的映射,新周刊,2005年第6期,第32-33页。
    1 祁智:孩子,由着你,见毛可一著:三月,桃红柳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 参见David Elkind.The Hurried Child.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New York.1990.
    3 同上,第23页。
    1 4个家庭的童年教育个案--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新周刊,2005年第6期,37-39页。
    2 David Elkind.The Hurried Child.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New York 1990.P47-48.
    1 孙云晓:童年恐慌,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1月28日,第65页。
    2 同上。
    3 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依靠生命自然,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第3-7页。
    1 David Elkind.The Hurried Child.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New York.1990.P47-48.
    2 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依靠生命自然,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第3-7页。
    1童年之死,新周刊,2005年第6期,26-36页。
    1转引自王开岭著:精神自治,台海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2同上。
    1Elkind著,洪毓瑛等译:萧瑟的童年,合英出版社(台湾),1998年,第129页。
    2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7-348页。
    3同上,第391、418-419页。
    4对于这种事实的剖析,参见本论义第叫章的第三节中“‘引导-割裂'式教学的一般流程”部分。
    1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依靠生命自然,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第3-7页。
    [1]在本文的论述中,“入学”不是特指进入小学,还包括“入园”、“入托”,即学前儿童进入托幼机构生活学习。此外,即便是儿童在早教机构中在家庭里接受某种教育方案,也被视为“入学”。
    1转引自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园丁的心——评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见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2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1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3布约克沃尔德著,上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4同上,第121-123页。
    1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3-124页。
    2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1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页。
    2同上,第6页。
    3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序”。
    4同上。
    5同上,第45-46页。
    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38页。
    1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礼,1981年,第139页。
    2董操等编:鲁迅论儿童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2-73页。
    3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见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39页。
    1郭思乐: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的教育,中国教师,2006年第1期,第9-10页。
    2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奉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礼,1997年,第48页。
    1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203页。
    2同上,第89页。
    1转引自滕云著:寻觅童年,中罔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2同上,第298页。
    3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6页。
    4同上,第542页。
    1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3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8-339页。
    1参见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3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
    4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5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67页。
    1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同上,第9页。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4 同上,第61页。
    5 同上,第111、119页。
    1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4页。
    1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口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页。
    2 同上,第42页。
    3 幸曼玲: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见马拉古兹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县中和市),1998年。
    1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4-115页。
    2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0-271页。
    1参见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0-60页。
    1张元:社会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孩子,新周刊,2005年第6期,第34页。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49-53页。
    2同上。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49-53页。
    2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白然,教育研究,2006年11期,第3-10、34页。
    1 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者前苦”。
    2 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3 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2期,第14-22页。
    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第49-53页。
    4 同上。
    5 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第3-10、34页。
    1吴康宁:自主创新--幼儿的天性、天能和天权,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9-21页。
    2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6页。
    1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第13-18页。
    1.埃尔金德著,洪毓瑛等译:《萧瑟的童颜》,和英出版社(台湾),1998。
    2.埃尔金德著,刘光年译:《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巴里著,艾柯译:《彼得·潘》,哈尔滨出版社,2002。
    4.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三联书店,1996。
    5.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等译:《菊花与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卜卫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9.陈映芳著:《图像中的孩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0.陈静主编:《童年·嬉戏记》,北京出版社,2006。
    11.池田大作等著,卞力强等译:《孩子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2.达尔文著,潘光旦译:《人类的由来(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3。
    13.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5.Edwards等主编,罗雅芬等译:《儿童的一百种语文》,心理出版社(台湾),2000。
    16.范梅南等著,陈慧洁等译:《儿童的秘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7.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古尔德著,田洺译:《熊脑的拇指:自然史沉思录》,三联书店,1999。
    20.郭静晃:《安全的童年--让孩子远离危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1.海克尔著,郑开琪等译:《宇宙之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2.郝卫江著:《尊重儿童的权利》,大津教育出版社,2002。
    23.黄旭主编:《保卫童年--关注我们的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4.赫伊津哈著,舒炜等译:《游戏的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25.霍尔特著,张达明等译:《儿童怎样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6.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7.加达默尔著,夏镇平等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8.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9.夸美纽斯著,任宝祥等译:《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0.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1.莱夫等著,王文静译:《情境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3.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
    34.凌冰著:《儿童学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35.刘晓东著:《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6.刘晓东著:《解放儿童》,新华出版社,2002。
    37.刘晓尔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9.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上、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0.鲁迅著,董操等编:《鲁迅论儿童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1.马休斯著,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二联书店,1989。
    42.马拉古兹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光佑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43.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4.蒙台梭利著,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5.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6.米歇尔·弗伊著,殷世才等泽:《社会生物学》,商务印书馆,1997。
    47.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8.莫兰著,吴泓缈等译:《方法:天然之天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9.莫兰著,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0.内罗杜著,张鸿等译:《古罗马的儿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华夏出版社,2005。
    52.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3.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54.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
    55.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5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57.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8.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9.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60.泰戈尔著,郑振铎泽:《新月集·飞鸟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61.滕守尧著:《文化的边缘》,南京出版社,2006。
    62.滕云著:《寻觅童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
    63.威尔斯著,王品译:《人类演化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4.薛素珍等著:《儿童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
    65.薛原编:《童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66.杨启亮著:《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7.张文质等著:《保卫童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68.张倩仪著:《另一种童年的告别》,商务印书馆,2001。
    69.张楚廷著:《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0.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论文:
    1.卜卫:《捍卫童年》,《读书》,2000(3)。
    2.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兼评抑制频考文化的意义》,《教育研究》,2006年(11)。
    3.郭思乐:《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的教育》,《中国教师》,2006(1)。
    4.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5.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5(2)。
    7.刘晓东:《童年与故乡:荷尔德林诗的指归》,《学前教育》,2004(7、8)。
    8.刘晓东:《论教育和天性》,《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4)。
    9.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儿童读经》,《学前教育研究》,2002(3)。
    10.刘晓尔:《学前教育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学前教育研究》,2001(6)。
    11.刘晓东:《童年是一种原型》,《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11)。
    12.刘晓东:《论“儿童是成人之父”》,《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4)。
    13.施义慧:《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14.王喜海:《幼儿学习方式转变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
    15.王喜海:《透析教师教育行为后的缄默知识》,《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16.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吴永军:《试论学习方式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教育研究》,2005(6)。
    18.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19.姚伟:《儿童观的时代性转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0.杨宁:《揭批早期教育中的神话和伪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7)。
    21.杨宁等:《论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儿教育》,《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5)。
    22.杨宁:《对童年期本质的某些新认识》,《心里科学》,2003(3)。
    23.杨宁:《幼态持续,发展的原发性和早期教育》,《西北师大学报》,2002(4)。
    2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论坛》,2004(1)。
    25.虞永平:《论儿童观》,《学前教育研究》,1995(3)。
    1.Aries,Philippe.Centuries of Childhood.trans.By Robert Baldrick.New York:Random House.Vintage Books.1962.
    2.Alanen,Leena.Modern Childhood?:Exploring the Child Question in Sociology.Jyvaskyla:Kasvatustieteiden tutkimuslaitos.1992.
    3.Collins,Raymond Charles.Children and Society:Child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1.
    
    4. Elaissen, Sandra E. The Death of Childhood: An Inquiry into Henry James's vision of Children. Ph.D. Dissertation. Union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 2003.
    
    5. Elkind, David. The Death of Child Nature: Educat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v79 n3 p241 -45 Nov 1997.
    
    6. Elkind, David. The Young Child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Dimensions of Early Childhood. v23 n3 p6-9,39 Spr l995.
    
    7. Elkind, David. The Young Child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Dimensions of Early Childhood. v23 n3 p6-9,39 Spr 1995. ERIC. EJ501992.
    
    8. Elkind, David. Whatever Happened to Childhood? Momentum. v24 n2 p18-19 Apr-May 1993. ERIC. EJ461686.
    
    9. Elkind, David. Whatever Happened to Childhood? Momentum. v24 n2 p18-19 Apr-May 1993.
    
    10. Elkind, David. The Family and Educat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Momentum. v22 n3 p9-11 Sep 1991. ERIC. EJ432080.
    
    11. Elkind, David. Get Ready for the Post-Modern Family! School Administrator. v47 n6 p8-11,15 Jun 1990 .ERIC.EJ410175.
    
    12. Elkind, David. The Child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Young Children. v42 n4 p6-11 May 1987. ERIC. EJ358385.
    
    13. Elkind, David. The Hurried Child. Addison Wesley. New York: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2.
    
    14. Elkind, David. The Hurried Child. Instructor. v91 n5 p40-43 Jan 1982. ERIC. EJ255770.
    
    15. Elkind, David. All Grown Up and No Place To Go. Childhood Education. v58 n2 p69-72 Nov-Dec 1981. ERIC. EJ254172.
    
    16. Elliott, Elizabeth Marie. 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casting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2001.
    
    17. Leppert, Richard. This is (not) a Child: Race, Gender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hild Sciences, 1880—1910.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1.
    
    18. LeVine, Robert Alan. Childhood Socializati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arenti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Chang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19. Morss, John R. The Biologising of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the Darwinian myth. East Sussex.: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 1990.
    
    20. Sroufe, L. Alan. Child Development: its Nature and Course. New York: McGraw-Hill. 1992.
    
    21. Vittachi, Anuradha. Stolen Childhood: in Search of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