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七世纪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而复社的兴起和发展则是这一时期最为引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之一。本文将复社置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中进行考察,以期能够得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资料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对相关问题做了必要的说明。
     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复社兴起的历史背景,涉及到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发展的基本脉络、晚明文人结社的特点、江南地区的独特地位及其社会生活模的辐射作用、明代科举制度的变化、特点和影响等问题。总之,笔者认为复社的兴起以中国古代渊源流长的文人结社传统为一般文化背景,以科举制度在明代的变动为制度前提,以晚明以来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为契机。
     第二章对复社的兴起过程、组织状况及主要活动进行了考察。本章首先对复社的前身——应社进行了分析,指出复社在组织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了应社的影响。关于复社组织状况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笔者从复社的结构、经费来源、联系方、盟辞社规等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梳理,认为复社是知识阶层的松散联盟。最后,笔者考察了复社的集会及选文等日常活动。
     第三章对复社成员及社内关系进行了考察。笔者首先考察了复社成员的地域分布情况、家世状况,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复社成员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复社内部的话语权实际上掌握在少数官僚世家子弟手中,而伦理关系则是复社内部各种关系的基础。
     第四章考察了复社与明清之际政局的关系。本章讨论了复社与明清之际地方势力的关系、复社成员入清后的活动及生存模、复社成员的政治反思等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复社的发展壮大与明清之际地方势力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复社成员入清后生存模的多样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相对宽松。此外,笔者认为地方势力的削弱和复社成员政治反思中的负罪感,最终导致了文人结社的衰微。
     第五章对复社与明末清初学术流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章首先讨论了举业对复社成员的影响,指出时文写作和时文评选构成了复社成员学术活动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复社成员的学术修养和学术成就。接下来笔者分析了晚明学风对复社成员学术活动的影响,指出尽管复社不是一个学派,但复社成员的学术活动仍旧表现出某些共同的趋向。最后,笔者对复社成员的学术批判和学术实践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复社成员的学术批判和学术实践集中反映了明清之际学术流变的大趋势,复社应在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结语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概括和说明,指出复社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颠峰,集中反映了明清之际士阶层的各种变化。
The 17th century was a vital changing era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rising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event at that time. The dissertation would place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in a longer time to inspect. The author hopes to reach overall and systematic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 prefac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osen theme, the condi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situation of the related question. Past achievements as the basis,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study thought and related issues further.
     The first chapter approach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ising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emphatically, relating to the thread of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ncient intellectuals, the character of the society of intellectuals in lat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the special status of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s, the influential sphere of the life style of this district, and the changing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Ming Dynasty’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a word, the author thinks the old tradition of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ncient intellectuals was of the ordinary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hanging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s its system prerequisite, and the sharp changes of social life in Ming Dynasty was the turning.
     The second chapter approaches the rising process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the state of its organization, and its stamina. The author analyses firstly Ying_Society that wa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nd points out Ying_Society affected the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 and values of the Society. The study of states of its organization was always weak. The author researches carefully its framework, its source of incomes, its way of the contacts, its oath, and its regula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was a loose coalition of the stratum of intellectuals. Lastly, the author inspect its movement, including its assembly and its selection of the essay.
     The third chapter approaches members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nd the relations in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firstly. The author inspects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ir family backgrounds, and relations. The author thinks minor youth of bureaucrats mastered utterance power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was the base of internal rel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insp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l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the local force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the movement and life style of members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and their political self examin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ere wer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nd the rising of the local force, moreover, the member’s diversified life styles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reflected that the social life was loose and comfortable relatively at that time. Furthermo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decay of the local force and the guilty feeling of its member’s political self examination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society of intellectual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and academic changes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Firstly,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learning content regulated b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writing and comment of the eight_part essay comprised the base its member’s learning movement, and affected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ir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affection the style of learning in lat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and point out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was not a school of thought, but there still were some common tendency of its members’academic movement. Lastly, the author analyses its member’s academic criticism and academic practice, and considers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ir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reflected the tendency of the changing at that time. In brief,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was very important in academic history.
     The extension summarizes and explains relative idea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ociety of Classical Learning Restoration was the apex of the old society of Chinese ancient men of letters, it embodied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all changes of the stratum of intellectuals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引文
1 参见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
    2 孙之梅:《南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3 容肇祖;《论复社》,《北大国学周刊》1925 年 11,1 卷 7、8 期;刘元三:《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要略》,《先导月刊》1934 年 1 卷 5、6 期;贺岳憎:《论明末党社运动》,《时代精神》1941 年 4 卷第 1 期。
    4 胡怀琛:《中国文社的性质》,《越风》1936 年第 21 期。
    5 盛成:《复社与几社对台湾文化的影响》,《台湾文物》1962 年 13 卷 3 期。
    6 郭松林:《复社初探》,《苏州大学学报》1985 年 4 期;张建明:《明末复社的活动》,《江淮论坛》1988 年 1期;赵毅:《试论复社的宗旨》,《东北师大学报》1990 年 2 期。
    7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8 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周宗贤:《南明政争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学院 1971年版;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年版;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9《明末的结社运动之考察——以复社为中心》,《史林》四五卷二、三号;宫崎市定:《张溥及其时代——明末苏州一乡绅的生涯》,《宫崎市定全集》一三,1974 年初版;井上进:《复社之学》,《东洋史研究》四四卷二号,1985 年。
    10 宫崎市定:《明代苏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11 井上进:《复社姓氏校录附〈复社纪略〉》,《东方学报》65 册,1993 年。
    12 艾维四:《晚明士大夫陈子龙》,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论文 1975 年。
    13 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十二,《持声社序》。
    14 璩昆玉:《古今类书纂要》卷二,《时令部·社日》。
    15 参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16 参见嘉靖《仁和县志》卷七,《恤政》。
    17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二,《社》。
    18 同上。
    19 同上。
    20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
    21《房山石经题记汇编》,第 83——107 页。
    22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九,《社会》。
    23 光绪《丰镇县志》卷二,《风土》。
    24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三,《桥西录》。
    25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
    26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第 268 页。
    27 姚希孟:《壬申文选序》,《陈忠裕公集》首。
    28 仲长统:《昌言》下,《全后汉文》卷八九。
    29《晋书》卷八零,《王羲之》。
    30 参见王羲之:《临河叙》,《全晋文》卷二六。
    31《晋书》卷四九,《嵇康》。
    32 属于此种类型的文人团体还有稍后的“金谷园二十四友”。据《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四四
    五,《河南府部》载:晋时潘兵、石崇、左思、陆机等 24 人亦结成小团体,史称“金谷园二十四友”。
    
    
    33 陈舜俞:《庐山记》卷二,《叙山北》。
    34 范镇:《东斋纪事》卷一。
    35 刘祁:《归潜志》卷八。
    
    36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二,《上巳日林氏花圃会饮序》。
    37《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四二,《玉渊堂宴集诗序》。
    38 高士奇:《天禄识余》卷下,《月泉吟社》。
    39 参见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第 279 页。
    40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六,《聚桂文会序》。
    41 参见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第 278 页。
    42 参见欧阳光:《诗社与书会——元代两类知识分子群体及其价值取向的分野》,《中山大学学报》1996 年第 3期。
     43 参见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44《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一》。
    45 佚名:《松下杂钞》卷下。
    
    46《通志条格》卷 5,《科试》。
    47《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九八二,《宁波府部》。
    48 参见光绪《金匮县志》卷三六。
    49 参见《杭州府志》卷一百八十三,《杂记》。
    
    50 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一六,《曾舜征别言》。
    51 参见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 1522——1602》,学苑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版,第 3 页。
    52 参见《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一》。
    53 参见《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二》。
    54 本文所言的晚明,大致从明神宗万历元年始,至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止。
    55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附录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6 道光《广东通志》卷 137。
    57 黄宗羲:《思旧录》。
    58 黄伯:《瑶光阁集》卷十,《聚奎社序》。
    59 张岱:《陶庵梦忆》卷七,《闰中秋》。
    60 归庄:《归庄集》卷三,《吴门唱和诗序》。
    61 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二,《韩水部芙蓉社序》。
    62 参见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附录一,《晚明文人结社简表》,页 349——390。
    63 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十八,《倡率文会文移》。
     64 周亮工:《赖古堂集》卷十五,《放生社序》。
    
    65 彭宾:《彭燕又先生文集》卷一,《茹吉社文序》。
    66 陈田:《明诗纪事》。
    67 孟森:《明清史讲义》第 246 页,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68 李延罡:《南吴旧话录》卷下。
    69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四,事部。
    70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71 顾炎武著,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十七,《北卷》。
    
    72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第三十,《太仓十子诗序》。
    73 宫崎市定:《明代苏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第 229——230 页。
    
    74 归庄:《归庄集》卷三,《送张耐菴先生之任太仓序》。
    75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遗集·送何子归金陵序》。
     76 陈江:《晚明江南士人的地方意识与分权思想》,《史林》2004 年第 2 期。
    
    77 王鸿绪:《明史稿》列传一百十一。
    78 倪元璐:《倪文贞奏集》卷一。
    
    
    79 参见《嘉善县志》卷三十一,《奏疏》。
    80 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三“东林气节”。
     81《嘉兴府志》卷八十七,《丛谈》。
     82 参见叶梦珠:《阅世编》卷二《学校三》
     83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84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9—46 页。
     85 顾炎武:《亭林文集》之《生员论中》。
    
    
    86 参见附表一:《复社成员登科表》。
    87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88 黄宗羲:《明文海》卷九十,徐应雷《名士》。
    89 朱鹤龄:《愚菴小集》卷八,《赠徐处士序》。
     90 黄宗羲;《思旧录》。
     91《归安县志》卷四十一,《隐逸·徐行》。
    
    92 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三,《八股》。
    93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338 页。
    94《明史·选举志》。
    95 戴名世:《戴名世集》卷四,《丁丑房书序》。
    
    
    96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97 计东:《改亭集》卷十。
    98 光绪《常昭合志·第宅志》。
    99 朱倓:《明季南应社考》,见《明季社党研究》,商务印书馆 1945 年版,160 页。
    100 同上。
     101 参见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陆世仪为复社成员,又是二张的同乡,因此其记载难免有失公正。艾南英《天傭子集》及其他人的记载则与此根本不同,即张溥、周钟、陈子龙等人仗势欺人。
    
    102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03 参见杨彝:《复社事实》;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
     104 计东:《改亭集》卷十,《上太仓吴祭酒书一》。
    
    105 从某种意义上讲,燕台十子社是各地社盟在京成员互相妥协的结果,艾南英也在其中。
    106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07 张采:《知畏堂集》之《庶常天如张公行状》。
    
    108 张鑑:《冬青馆甲集》,《书复社姓氏录后二》。
    109 郭松林:《复社初探》,苏州大学学报,1985 年第 4 期。
    110 另据陆世仪《复社纪略·复社总纲》直至崇祯五年才最终定名为“复社”。
    
    111《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八三,《礼部·学校》。
    112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179—185 页。
    
    113 赵毅:《试论复社的宗旨》,《东北师大学报》,1990 年第 3 期。
    114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111 页。
    115 参见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孙淳”。
    116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8 页。
    
    
    117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赵士喆”。
    118 侯方域:《壮悔堂遗稿·雪苑六子社序》。
    119 侯方域:《壮悔堂遗稿·雪苑六子社序》。
     120 李延罡:《南吴旧话录》卷下。
    
    121 杜登春:《社事始末》。
    122 杜登春:《社事始末》。
    123 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124 沈起:《查继佐年谱》。
    125 娄东无名氏:《研堂见闻杂纪》。
    126 关于张采在复社中的地位略有争议,复社兴起时张采已经进士及第,任临川知县,并未直接参与社事,也未列名于复社名录中。但当时人,尤其是复社的反对派均将其列为复社领袖。张溥既殁,仍有攻讦复社者,张采具疏剖白,张采《知畏堂集》卷一《具陈复社本末疏》:“若复社之起,臣已为县令,不预诸生事。张溥时犹未第,故选社文,以臣向同砚席,代臣作序。及溥成进士,而臣已病废矣。岂意里中奸人私隙中伤,有复社一款。……谓复社是臣事,则出处年月不符;谓复社非臣事,则溥实至交,生同砥砺,死避罗弋,负义图全,臣不出此。窃惟文者,昭代之所重;社者,古义所不废,推广溥志,不过楷模文体,羽翼经传耳,未尝有一毫出位跃冶之思也。”可见张采本人也认为自己与复社关系密切,事实上张采为复社的形成及发展作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其任职期间驱除了艾南英,争取了罗、陈、章三人,为复社在江西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张采应视做复社的重要领袖。
    127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128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129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五十四《闻子将墓志铭》。
    130《绍兴府志》卷之五十四,《文苑·周懋糓》。
    132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33 据黄宗羲《思旧录》载:“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复社《国表》四集为其所选,故声价愈高。尝与西湖 舟中赞房书罗炌之文,次日杭人无不买之,坊人应手不给,即时重刻??
    134 据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二载:“天盖楼”的选文卖给各地书商的售价高达 4000 两白银。
    135 杜登春:《社事始末》。
    136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孙淳”。
    137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五。
    138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五。
    139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140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在朝为官期间旗帜鲜明地同情、支持东林党人,颇具气节,因此声望极高,为青年士子所仰慕。崇祯年间,东南士人奉其为士林领袖,大部分复社成员对其推崇倍至。证人社,创建于崇祯四年(1631),许多复社成员,如祝渊、黄宗羲等人曾参与其中。明朝灭亡后,黄宗羲重建证人书院,学界一般认为甬上证人书院为清代浙东学派之滥觞。
    
    141 曹学溶辑:《学海类编》第四函第三十六册,《社约书后》。
    142《明史》卷二百五十五《刘宗周》。
    
    143 参见曹学溶辑:《学海类编》第四函第三十六册《证人社约言》。
    144 曹学溶辑《学海类编》第四函第三十六册《约诫》。
    
    145 参见曹学溶辑:《学海类编》第四函第三十六册,《证人社约檄》。
    146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47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48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149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第十六,《池阳郡邸分韵序》。
    150 徐枋:《居易堂集》卷十五,《书故仁寿令殉节顾公逸事》。
    151 刘城:《峄桐文集》卷第三,《燕台集序上》。
     152 自崇祯六年至崇祯十年,先后发生了:崇祯六年,温育仁作《绿牡丹传奇》讥诮复社;同年,周之夔以《军储说》为口实攻击二张及苏州知州刘士斗,并于次年作《复社或问》称张溥图谋不轨;崇祯十年二月,周再次上《复社首恶紊乱漕规逐官杀弁朋党蔑旨疏》,攻讦二张;崇祯九年,陈履谦、张汉儒上书状告钱谦益、瞿耜不法,二人被逮,温体仁借机立复社之案,数年不结。
    153 夏燮:《吴次尾先生年谱》。
     156 钱秉镫:《藏山阁》卷六,《皖髯事实》。
    157 黄宗羲:《南雷文集》之《吾悔集》卷一,《陈定生墓志铭》。
    158 杜登春:《社事始末》。
    159 张采:《知畏堂集》卷一,《具陈复社本末疏》。
    
    
    160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61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162 杜登春:《社事始末》。
    163 杜登春:《社事始末》。
    
    
    164 参见《复社姓氏补录》。
    165 参见《复社姓氏补录》。
    166 北直隶顺天府是明王朝政治中心所在地,也是天下士子的聚集地,从理论上讲应是复社活动的中心之一,但由于此地政治气氛浓厚,社会控制有效,因而复社成员数量不多。山东为圣人故乡,又是交通要道,来往士子较多,因而,复社成员数量在百人左右。两省复社成员的绝对数量虽然有限,但与北方其他省份相比则是比较多的。
    167《荀子·荣辱》。
    
    168 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169 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170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171 张岱:《琅嬛文集》卷一,《夜航船序》。
    172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之七,《论江苏》
    
    173 孙之梅:《南社研究》,第 60 页。
    174 参见魏礼:《魏季子文集》卷七,《为门人杨京游惠州至广州序》。
    175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学语·白沙之学》。
    176 参见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学语·甘泉之学》。
     177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一,《文语·广东文集》。
     178 参见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仆佃制》,第 192 页。
    
    179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二十二,《和雪亭诗序》。
    180 沈春泽:《刻隐秀轩集序》。
    181 陈子龙:《陈子龙诗集》卷十三,《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复归相访,赠之以诗》。
    
    182《礼记·中庸》。
    183 参见冯辰、刘调赞撰:《李恕谷先生年谱》,收入《李塨年谱》,中华书局 1988 版,第 121 页。
     184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黎美周诗》。
     186 潘光旦:《明清两代的嘉兴望族》,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第 97 页。
    
    187 宋徵舆:《林屋文稿诗稿》卷之十,《云间李舒章行状》。
    188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159 页。
    189 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门祚一》。
     191《杭州府志》卷一百四十二,《义行二》。
    
    192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附录一,《明际奴变考》。
    193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194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附录一,《明际奴变考》。
    195《清代硃卷集成》第 179 册,第 180—190 页。
    
    196 王亚南:《中国官僚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斑,第 100 页。
    197 张杰:《清代的科举家族》,第 69 页。
    198 张英:《恒产琐言》,见《清经世文编》卷三十六。
     199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三十六“顾杲”。
    
    
    200《苏州府志》卷九十五。
    201 邹漪:《启祯野乘》卷九,《王副史传》。
    202 徐鼒:《小腆纪年》卷第五十六,《遗臣》。
    
    203 李清:《三垣笔记》中“崇祯”。
    204 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九,《祭梁仲木文》。
    205 黄宗羲:《思旧录·冯元飏》。
    206 刘城:《峄桐集》卷一○,《李母金孺人哀辞》。
    207 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
    208 徐鼒:《小腆纪年》卷第十四。
    209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第四十五“沈士柱”。
    210 柴绍炳:《柴省轩文钞》卷之九,《沈佩彝孝廉墓志铭》。
    211《苏州府志》卷一百六。
    212《吴县志》卷六十七。
    213 黄容:《明遗民录》卷八“龚琨”条。
    214《太仓州志》卷十九。
    215 归庄:《归庄集》卷五,《与张十翰林书》。
    216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一,《应社十三子序》。
    
    217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一,《陈威如稿序》。
    218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四,《吴镇朴先生六十序》(代)。
    219 娄东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
     220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
     221 吴梅村与冒襄同为复社名士,却从未谋面。明亡之后,因陈维崧联络,彼此方建立通信联系。参见冒襄辑《同人集》卷之二《祝冒辟疆社盟翁先生双寿序》(太仓吴伟业骏公。
    223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224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四。
    225 参见附表一:《复社成员登科表》;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226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四。
    227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228 张鉴:《冬青馆甲集》卷六,《书绿牡丹传奇后》。
    229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230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二十四,《复社纪事》。
    231 同上。
    232 文秉:《烈皇小识》卷五。
    233 转引自蒋逸雪:《张溥年谱》“崇祯十年”引王志庆《祭天如兄文》。
    
    234 从《东林点将录》、《东林籍贯》等资料来看,东林党成员籍贯复杂,但无疑以吴地成员居多。
    235 鲁论:《仕学全书》下编卷十,《府州县儒学》。
    236 参见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 369 页。
    237 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一,《贺伯闇救荒八议序》。
    238 丁元荐:《尊拙堂文集》卷一,《国是隐忧》。
    239 管志道:《太昆先生遗书》之《从先维俗议》卷二,《崇礼让以挽士风议》。
    240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山人愚妄”。
    
    241 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页 405—408。
    242 姚旅:《露书》卷七。
    243 乾隆《苏州府志》卷八十二,《人物九》。
    244 庞尚鹏:《百可亭摘稿》。
    245 温育仁撰《绿牡丹》传奇,托名徐怀丹刊布“十大罪檄”,唆使陈启新、陆文声等伏阙上书等均可看作时代 风气之结果。
    246 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一八“吴宪”。
    247 陈鼎:《东林列传》卷十二,《祝渊林垐列传》。
    
    248 参见阳生:《甲申朝事初编》卷二,《江南诸生讨逆臣始末》。
    249 罗万藻:《此观堂集》卷四,《持声社序》。
    250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三十六“吴应箕”。
     251 姜埰:《敬亭集》卷第七,《文风士气疏》。
    
    
    252 陆文衡:《啬庵随笔》卷三。
    253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254 徐秉义:《明末忠烈纪实》卷四,《殉蜀传》“刘士斗”。
    255 参见徐枋:《居易堂集》卷十二,《朱先生传》。
    256 黄宗会:《缩斋文集》之《王元趾先生传》。
    257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二。
    258 参见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六《与张西铭书》(崇祯乙亥八年),卷七《答吴大行书》(崇祯丙子九年)。
    259 莫秉清:《华亭莫葭士先生遗稿》之《傍秋菴文集》卷二,《侯通政传》。
    260 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七,《答吴大行书》(崇祯丙子九年 1636)。
    261 参见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七,《上司寇建德公书》。
    262 参见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七《上南太宰建德郑公书》、《上司寇建德公书》。
    263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十九“周延儒续记”。
    264 参见文秉:《烈皇小识》卷八。
    265 参见附表二:《复社成员明代任官表》。
    266 吴山嘉:《复社姓氏录》卷七。
    
    
    267 李逊之:《三朝野记》卷六载。
    268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四。
    269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四。
    
    
    270 李清:《三垣笔记》附识《补遗》。
    271 参见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三。
    272 徐鼒:《小腆纪传》卷第十二,《奸臣》。
    273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四。
    274 参见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275 周之夔,福建人,曾为复社成员。
     276 娄东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
    
    277 参见娄东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
    278 参见叶梦珠:《阅世编》卷二,《科举五》。
    
    279 董含:《三冈识略》卷六,《三吴风俗十六则》。
    280 叶梦珠:《阅世编》卷二,《学校一》。
    281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编》卷六,《湖上社老晓山董先生墓版文》。
    282 杜登春:《社事始末》。
    
    
    283《绍兴府志》卷五十四《文苑》。
    284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八,《城西录》。
    285 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二。
    286 佚名:《松下杂钞》卷二。
     287 杨雍建:《黄门奏疏》卷上,《严禁社盟疏》。
     288 全祖望:《鮚埼亭集·周布衣传》。
    289 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卷二,《谢时符先生墓志铭》。
    290 参见《清史列传》卷七十《文苑传一·冒襄》;冒襄辑《同人集》卷之二邓肯堂《匿峰庐记》,卷之一陈维崧《水绘菴乙巳上巳修褉诗又序》。
    291 冒襄辑:《同人集》卷之二,余怀《冒巢民先生七十寿序》。
    292 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二十六,韩菼《潜孝先生冒徵君襄墓志铭》。
    293 笔者据《复社姓氏传略》制《复社成员入清任官中第表》(含个别崇祯朝中举者),总计 230 人入仕为官,其中 96 人进士及第。
    
    294《清史列传》卷七十九《贰臣传乙·陈名夏》。
    295《清史列传》卷七十九《贰臣传乙·周亮工》。
    296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诸生就试”。
    297 黄宗羲《思旧录》:“东浙既亡,异时举人争先入仕之为浓官者,皆复会试于本朝,人谓之还魂举人。”
    
    298 参见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五十七,《辞荐揭》。
    299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三,《与吴骏公书》。
    300 顾公燮:《丹午笔记·吴梅村被嘲》。
    
    301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五十七,《与子暻疏》
    302 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一,《谈艺一·梅村病中诗》。
    303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附录一,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
    304 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附录,全祖望《明故兵部员外郎檗菴高公墓石表》。
    305 宋徵舆:《林屋文稿、诗稿》卷之十,《云间李舒章行状》。
    306 夏完淳:《夏完淳集》卷九,《与李舒章求宽侯氏书》。
    307 黄宗羲在文章中称清朝为“国朝”,称康熙为“圣天子”,归庄对清政府力禁告密之风大加赞赏。参见归庄:《归庄集》卷十,《杂著·随笔二十四则》。
    308 参见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十五,蒋景祁《迦陵陈先生外传》。
    309 参见钱仪吉:《碑传集》卷十,陈维崧《赠周栎园先生序》。
    310 参见计东:《改亭集》卷五,《赠陈子万归宜兴省兄其年序》。
    31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二“朱茂晖”。
    312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七十二,《赠四讲馆起居注翰林院检讨徵仕郎贞靖潘先生墓志铭》。
    313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
    
    
    314《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第 2867 页。
    315 杜登春:《社事始末》。
    316 杜登春:《社事始末》。
    317 杜登春:《社事始末》。
     318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七,《朋党论上》。
    
    
    319 黎遂球:《莲须阁集》卷十一,《朋党论》。
    320《论语·卫灵公》。
    
    
    321《论语·为政》。
    322 吕昆:《四礼翼·冠后翼·成人礼》。
    323 夏允彝:《幸存录》卷上。
     324 夏允彝:《幸存录》卷上“门户大略”。
    
    
    325 夏允彝:《幸存录》卷上“门户大略”。
    326 夏允彝:《幸存录》卷下“朋党杂志”。
    327 夏允彝:《幸存录》卷下“朋党杂志”。
    
    328 参见黄宗羲:《汰存录纪辨》。
    329 朱鹤龄:《愚菴小记》卷十三,《书夏瑗公幸存录后》。
    
    
    330 杨龙友为马士英之妹婿。
    331 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下之《闯献发难》。
    332 张岱:《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三,《乙酉殉难列传》。
    333 参见林时对:《荷牐丛谈》卷二“朋党大略”。
    334 林时对:《荷牐丛谈》卷三“陈启新传”。
     335 倪元璐:《倪文贞集》卷二十,《复张天如》(崇祯十五年 1642)。
     336 李清:《三垣笔记》笔记下,《补遗》。
     337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 1 页。
    338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反动与先驱》中指出:“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经开清学的先河”。而钱穆先生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一章《引论》中特别指出了“东林学派”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认为“此则清初学术新趋,由东林开其也。……即谓清初学风尽出东林,亦无不可。” 339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在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基本理论框架内,大陆学者从市民意识初的步发展、民本 思想的抬头等角度对晚明清初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启蒙时代”,可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日本学者则以“近世理论”为指导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出两种不尽相同的看法:以岛田虔次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近代思维,但其发展受到了挫折;以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前近代,其思想,从总体上说也是前近代的。余英时先生则从士商互动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这一时期通俗文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微观研究的展开,新成果不断涌现,以之为依据,陈宝良先生对晚明时期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信仰合流”,这种合流倾向在理学家中尤其盛行;理学派别中程朱与陆王两派的历史论战;考据学的出现,并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术流派。
    340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反动与先驱》中写道:“到最后二三十年间,道学派大本营,前 有‘东林’,后有‘复社’,都是用学术团体名义,实行政党的活动。他们对于恶势力,拼命奋斗的精神,固然十分可敬可佩,但党势渐成以后,依草附木的人日多,也不免流品很杂。总而言之,明朝所谓‘士大夫社会’,以八股先生为土台。所有群众运动,无论什么‘清流浊流’,都是八股先生最占势力。东林、复社,虽比较的多几位正人君子,然而打开天窗说亮话,其实不过王阳明这面大旗底下一群八股先生和魏忠贤那面大旗底下一群八股先生打架。”梁启超先生的这一论断有着明显的时代背景,因此,不免失于偏颇。何宗美先生在《明末清初文人结社》一书中设专章讨论了复社的思想、学术和文学。然而,何先生以张溥、黄宗羲等少数复社名士为分析对象,忽略了绝大多数复社成员的学术取向,其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流于简单化。李圣华先生在《晚明诗歌研究》一书中讨论了部分复社成员的诗歌创作理论及成就。
    341 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 456 页。
     342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六“三场”。
    
    343 涂子期:《涂子一杯水》卷三,《陈大士寿序》。
    344 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二十五,魏礼《李君世熊墓志铭》。
    345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十七,《历朝科牍序》。
    346 黄宗羲辑:《明文授读》卷三十八,李世熊《谈长益制义序》。
    347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53 页。
    348 参见《明史·选举一》;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八“科场禁约”。
    349 黄宗羲:《明文海》卷三百十二,章世纯《半舫斋稿序》。
    
    350 李延昰:《南吴旧话录》卷下“八股程文”。
    351 黎遂球:《莲须阁集》卷十九,《万徵君茂先传》。
    352 陈际泰:《己吾集》卷之三,《杨子常全稿序》。
    353 黄宗羲:《南雷集》之《吾悔集》卷二,《冯留仙先生诗经时艺序》。
    354 刘城:《峄桐文集》卷第三,《癸酉程墨选序》。
    355 黄宗羲:《南雷文案》卷二,《李杲堂文钞序》
    
    356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六,《刘瑞当先生墓志铭》。
    357 刘城:《峄桐文集》卷第三,《癸酉程墨选序》。
     358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一,《螀书序》。
     359 黎遂球:《莲须阁文钞》卷九,《顾修远选庚辰房书序》。
    360 当时人多以司马昭比魏忠贤。除吴应箕外,张溥、陈际泰等人均做过这一题目,其立意行文略有不同。
    361《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八《史纠》:“明代史 论至多,大抵徒侈游谈,务翻旧案,不能核其始终。”可见, 晚 明时期的史论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空疏的学风。
    362 参见吴应箕:《楼山堂集》第九卷、第十卷。
    363 祝允明:《祝枝山全集》卷三,《癸丑腊月二十一日立春口号十五首》其三。
    364 武之望:《举业卮言》卷二。
    365《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存目一》。
    
    366《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67 转引自龚鹏程:《晚明思潮》, 第 243 页。
    368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九《经学积衰时代》,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198、205 页。
    
    369 罗万藻:《此观堂集》卷之四,《持社序》。
    370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二,《易文观通序》。
    371 刘城:《峄桐文集》卷第三,《方尔止易稿序》。
    372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十七,《八大家文选序》。
    373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上。
    374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
    375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七,《山舍示学者》。
    376 杨慎:《丹铅总录》卷一○。
    377《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吏部》卷七,官应震《为棘闱申饬已详庭对关防宜肃敬陈末议以候圣裁事》。
    378《四库提要》卷九十,《史部·史评类存目二》。
    
    
    379 王锜:《寓圃杂记》卷五“吴中近年之盛”。
    380 于慎行;《穀山笔尘》卷之十三。
     381 黄宗羲:《明文海》卷三百十二,章世纯《半舫斋稿序》。
    382 黄淳耀:《陶菴全集》卷一,《答归元恭书》。
    383 宋徵与:《林屋文稿、诗稿》卷之三,《陈百史先生文集序》。
    384 陈际泰:《壶山集》卷之二,《豫章文正□集序》。
    385 黄宗羲辑:《明文授读》卷三十八,文德翼《观文大社序》。
    386 张岱:《嫏嬛文集》卷三,《又与毅儒八弟》。
    387 黄宗羲辑:《明文海》卷百三十,陆符《董笔公文稿序言》。
    
    388 佐藤一郎著,赵嘉善译:《中国文章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9 页。
    389 黎遂球:《莲须阁文钞》卷九,《谢解元窗稿序》。
    390 陈际泰:《己吾集》卷之一,《刘伯宗全集序》。
    
    391 周亮工:《赖古堂集》卷十四,《南昌先生四部稿序》。
    392 陈际泰:《壶山集》卷之二,《豫章文正□集序》。
    393 陈际泰:《己吾集》卷之二,《诗社序》。
    394 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卷一,《姜山启彭山诗稿序》。
    395 章学诚:《文史通义》之《浙东学术》。
    396 何炳松:《通史新义》下编第十一章,第 80—81 页。
    
    397 汤显祖:《汤显祖全集》第四十四卷。
    398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399 黄宗羲:《思旧录》。
     400《明经世文编》之《张溥序》。
    401 杜登春:《社事始末》。
    
    402 叶梦珠:《阅世编》卷二,《科举五》。
    403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徐文驹”条。
    404《(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 266《礼部·贡举·试艺体裁》,第 1649 页。
    405 参见[清]方苞:《钦定四书文·凡例》,《钦定四库全书》第 1451 册,第 4 页。
    
    406 宋濂:《銮波集》卷七,《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铭》。
    407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七,《万松书院记》。
    408 周顺昌:《烬余集·与朱德升孝廉书》。
    409 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一七“咸默”。
    410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八“书传会选”。
    
    
    411 黄宗羲:《南雷文约》卷四,《补历代史表序》。
    412 参见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中》。
    413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
    
    414 归庄:《归庄集》卷五,《送黄蕴生会试序》。
    415 黄宗羲:《南雷文案》卷十,《七怪》。
    416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一,《明文案序上》。
    417 黄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传是楼藏书记》。
    418 黄淳耀:《陶菴全集》卷三,《科举论上》。
    419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博学于文”。
    420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421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一,《留别海昌同学序》(康熙十五年,1676)。
    
    422《清史列传》卷六十八,《儒林传下一》。
    423 黄宗羲:《南雷文案》卷一,《恽仲升文集序》(康熙七年,1668)。
    424 计东:《改亭集》卷九,《耆旧偶记》。
    
    425 张溥:《七录斋集》卷之一,《房稿遵业序》。
    426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揭重熙”。
    427 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三十,黄宗羲《万君斯大墓志铭》。
    42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六《清代经学之建设》。
    429《四库提要》:明之中叶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而与争,然慎好伪说以售欺,耀文好蔓引以求胜。次则焦竑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则牵缀佛书,伤于芜杂。然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二《清初学海波澜余录》:方以智治学方法有三个特征:尊疑,尊证,尊今。这三个特点开了清代考据学的先河。
    430 孙奇逢:《夏峰语录》。
    431 同上。
    432 参见《清史列传》卷六十六《儒林传上一》:“奇逢之学,原本象山、阳明,而兼采程、朱之旨,以弥阙失。其论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而其大本主于穷则励行,出则经世,其治身务自刻励,而于人无町畦。”
    433 参见全祖望:《鮚埼亭集》卷二十八,《陆桴亭先生传》。
    434 同上。
    435 黄淳耀:《陶庵全集》卷二,《陆翼王思诚录序》。
    436 陈瑚:《确庵文稿》之《时习讲义》。
    437 陈瑚:《确庵文稿》之《印溪书舍讲义》。
    438《清史列传》卷六十六《儒林传上一·陆世仪》。
    
    439 同上。
    440 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卷三,《陈夔献墓志铭》。
    
    
    441 参见附表四:《复社成员著述表》。
    442 同上。
    
    
    444 杜登春:《社事始末》。
    445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第 31 页。
    446 吴麟徵:《家诫要言》。
     447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第五十四《致孚社诸子书》。
    [1]张廷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 年版。
    [2]明实录[Z].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整理本。
    [3]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58 年版。
    [4]赵尔巽.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6 年版。
    [5]清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6]清史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7]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 1956 年版。
    [8]陆世仪.复社纪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9]杜登春.社事始末[M].昭代丛书本。
    [10]吴应箕.复社姓氏录[Z].嘉庆年间刻本。
    [11]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M].道光十二年刻本。
    [12]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13]温睿临.南疆逸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14]李延罡.南吴旧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15]张岱.石匮书后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16]徐鼒.小腆纪年[M].北京:中华书局 1957 年版。
    [17]徐鼒.小腆纪传[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18]查继佐.国寿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19]夏允彝.幸存录[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20]吴伟业.鹿樵纪闻[M].上海:上海书店 1982 年版。
    [21]郑达.野史无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22]赵士锦.甲申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23]徐秉义.明末忠烈纪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24]留云居士.明季稗史初编[G].上海:上海书店 1988 年版。
    [25]陈田.明诗纪事[G].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26]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27]卓尔堪.明遗民诗[G].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28]王士祯.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29]王晫.今世说[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30]王应奎.柳南随笔、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31]范金民、谢正光.明遗民录汇辑[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32]钱仪吉.碑传集[G].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3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34]李清.三垣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35]王夫之.薑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36]吴乔.答万季野诗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37]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38]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39]黄宗羲.弘光实录钞[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0]顾炎武.圣安皇帝本纪[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1]李清.南渡录[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2]文秉.甲乙事案[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3]冯梦龙.中兴实录[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4]顾苓.金陵野钞[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5]顾苓.南都死难纪略[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6]佚名.史臣碧血录.[M]. 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47]阳生.甲申朝小纪[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版。
    [48]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M].台北:台湾大通世局 1988 年版。
    [49]杨士聪.玉堂荟记[M].台北:台湾大通世局 1988 年版。
    [50]马光.两粤梦游记[M].台北:台湾大通世局 1988 年版。
    [51]王鸿绪.明史稿[Z].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963 年版。
    [52]朱彝尊.明诗综[G].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邹漪.启祯野乘[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963 年版。
    [54]吴应箕.两朝剥复录[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55]南沙三余氏.南明野史[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56]李逊之.三朝野记[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58]叶梦珠.阅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59]吴公肃.明语林.[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0]郑仲夔.耳新[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1]沈季友.檇李诗系[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2]陈子龙.明经世文编[G].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3]黄宗羲.明儒学案[M].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1937 年。
    [64]赵翼.廿二史劄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65]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曲家传略[G].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66]韩爌.钦定逆案[Z].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7]王绍徽.东林点将录[Z].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8]不著撰者.东林籍贯[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69]不著撰者.东林同志录[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70]不著撰者.东林朋党录[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71]吴应箕.东林本末[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72]蒋平阶.东林始末[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73]黄煜.碧血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74]方以智.东西均[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75]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76]顾公燮.丹午笔记[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77]佚名.吴城日记[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78]陈去病.五石脂[M].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79]翁洲老民.海东逸史[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0]黄宗羲.海外痛哭记[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1]黄宗羲.思旧录[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2]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3]锁绿山人.名亡述略[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4]钱肃润.南忠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85]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88 年版。
    [86]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
    [87]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88]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89]王秀楚.扬州十日记[M].上海:上海书店 1982 年版。
    [90]朱子秦.嘉定屠城纪略[M].上海:上海书店 1982 年版。
    [91]史惇.痛余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92]阙名.纪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93]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版。
    [94]归庄.归庄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95]夏完淳.夏完淳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96]谭元春.谭元春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97]钱谦益.牧斋初学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98]钱谦益.牧斋有学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99]周亮工.赖古堂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100]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C].上海: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10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02]黄宗羲.南雷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03]陈维崧.陈迦陵文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04]瞿耜. 瞿耜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105]吴应箕.楼山堂集[C].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06]刘城.峄桐集[C].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07]吴伟业.吴梅村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108]张溥.七录斋论略[C].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公司印行 1997 年版。
    [109]汪琬.钝翁前后类稿[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10]计东.改亭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11]全祖望.鮚埼亭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12]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编[C].台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13]朱鹤龄.愚庵小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114]陈际泰.已吾集[C].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公司 1978 年版。
    [115]莫秉清.华亭莫葭士先生稿[C].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公司 1978 年版。
    [116]邹元标.愿学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7]倪元璐.倪文贞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8]魏学洢.茅簷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黄淳耀.陶菴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0]黄宗羲.明文海[G].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1]罗万藻.止观堂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3]涂伯昌.涂子一杯水[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4]黄伯.瑶光阁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5]姜埰.敬亭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6]祝渊.祝子遗书[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7]彭宾.彭燕又先生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8]王崇简.青箱堂诗集、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29]柴绍炳.柴省轩先生文钞[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0]宋征舆.林屋文稿、诗稿[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1]周茂源.鹤堂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2]徐乾学.憺园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3]朱彝尊.竹垞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4]潘耒.遂初堂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5]吴伟业.太仓十子诗选[G].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6]冒襄.同人集[G].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7]黄宗羲.明文授读[G].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8]邵长蘅.邵湘子全集 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39]张溥.历代史论[C].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
    [140]吴应箕.留都见闻录[C].贵池先贤遗书第 2 函,民国年刻本。
    [141]侯方域.壮悔堂文集[C].清末刻本。
    [142]艾南英.天佣子全集[C].清末刻本。
    [143]陈子龙.陈忠裕全集[C].清同治八年簳山堂刻本。
    [144]陈子龙.安雅堂稿[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145]张溥.七录斋集[C].明崇祯九年刻白口本。
    [146]陆世仪.陆桴亭先生遗书[G].北京:清光绪二十五年——宣统三年京师刻本。
    [147]万寿祺.隰西草堂集[C].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48]阎尔梅.阎古古全集[C].民国十一年刻本。
    [149]张自烈.芑山文集[C].南昌:民国五——九年南昌退庐刻本。
    [150]黎遂球.莲须阁集[C].清道光二十年刻本。
    [151]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C].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52]徐孚远.钓璜堂存稿[C].民国十五年金山姚氏怀旧楼刻本。
    [153]左懋第.左忠贞公集[C].清道光二十七年重刻本湘乡咏史斋藏版。
    [154]钱秉镫.藏山阁集[C].清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155]杨廷麟.杨忠节公遗集[C].清光绪五年刻本肃江书院藏本。
    [156]林时对.留补堂文集选[C].民国二十六年四明张氏约园刻本。
    [157]徐枋.居易堂集[C].上海:民国上海涵芬楼据固安刘氏刻本影印本。
    [158]李世熊.寒支集[C].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159]钱澄之.田间文集[C].清宣统二年钱氏振风学社活字本。
    [160]宋琬.安雅堂文集[C].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
    [161]汪宛.尧峰文钞[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62]孙奇逢.夏峰先生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63]张鑑.冬青馆集[C].民国四年刻本。
    [164]史可法.史文正公集[C].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165]黄宗羲.南雷文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本。
    [166]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年版。
    [167]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G]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年版。
    [168]苏州府志[Z].据清光绪九年刊本影印。
    [169]娄县志[Z].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影印。
    [170]太仓州志[Z].据民国八年刊本影印。
    [171]吴县志[Z].据民国二十二年铅字本影印。
    [172]吴江县志[Z].据清乾隆十二年修,石印本影印。
    [173]重修华亭县志[Z].据清光绪四年刊本影印。
    [174]华亭县志[Z].据清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影印。
    [175]清浦县志[Z].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
    [176]金山县志[Z].据清光绪四年刊本影印。
    [177]上海县志[Z].据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178]无锡金匮县志[Z].据清光绪七年刊本影印。
    [179]江阴县志[Z].据清道光二十年刊本影印。
    [180]宜兴县志[Z].据清嘉庆二年刊本影印。
    [181]丹徒县志[Z].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
    [182]重修丹阳县志[Z].据清光绪十一年刊本影印。
    [183]金坛县志[Z].据民国十年刊本影印。
    [184]松江府志[Z].据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影印。
    [185]淮安府志[Z].据清乾隆十三年修,咸丰二年重刊本影印。
    [186]徐州府志[Z].据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
    [187]重修山阳县志[Z].据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
    [188]萧县志[Z].据清嘉庆十九年刊本影印。
    [189]丕州志[Z].据清咸丰元年刊本,光绪二十一年重刻本影印。
    [190]扬州府志[Z].据清嘉庆十五年刊本影印。
    [191]江都县志[Z].据清乾隆八年刊,光绪七年重刊本影印。
    [192]如皋县志[Z].据清嘉庆十三年刊本影印。
    [193]兴化县志[Z].据清康熙二十四年钞本影印。
    [194]重修宝应县志[Z].据清道光二十年刊本影印。
    [195]通州直隶州志[Z].据清光绪元年刊本影印。
    [196]徽州府志[Z].据清康熙三十八年刊本影印。
    [197]宁国府志[Z].据清嘉庆二十年补修,民国八年重刊本影印。
    [198]宣城县志[Z].据清乾隆四年刊本影印。
    [199]宣城县志[Z].据清光绪十四年刊本影印。
    [200]贵池县志[Z].据清康熙三十一年刊本影印。
    [201]青阳县志[Z].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影印。
    [202]太平府志[Z].据清康熙四十六增修钞本影印。
    [203]芜湖县志[Z].据清嘉庆十二年重修,民国二年重印本影印。
    [204]凤阳府志[Z].据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影印。
    [205]安庆府志[Z].据清康熙六十年刊本影印。
    [206]桐城续修县志[Z].据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
    [207]合肥县志[Z].据清嘉庆八年修,民国九年重印本影印。
    [208]杭州府志[Z].据民国十一年铅印本影印。
    [209]海宁州志[Z].据清乾隆四十年修,道光二十八年重刊本影印。
    [210]海宁县志[Z].据清乾隆三十年刊本影印。
    [211]嘉兴府志[Z].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
    [212]嘉善县志[Z].据清光绪十八年刊本影印。
    [213]平湖县志[Z].据清光绪十二年刊本影印。
    [214]桐乡县志[Z].据清光绪十三年刊本影印。
    [215]海盐县志[Z].据清光绪二年刊本影印。
    [216]湖州府志[Z].据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
    [217]乌程县志[Z].据清乾隆十一年刊本影印。
    [218]归安县志[Z].据清光绪八年刊本影印。
    [219]宁波县志[Z].清雍正十一年修,据清乾隆六年补刊本影印。
    [220]慈溪县志[Z].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221]康熙会稽县志[Z].康熙二十二年辑,据民国二十五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影印。
    [222]山阴县志[Z].嘉庆八年徐元梅等修,朱文翰等辑,据民国二十五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铅印本影印。
    [223]余姚县志[Z].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224]绍兴府志[Z].据清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影印。
    [225]衢州府志[Z].据清光绪八年重刊本影印。
    [226]抚州府志[Z].据清光绪二年刊本影印。
    [227]新城县志[Z].据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
    [228]清江县志[Z].据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
    [229]广信府志[Z].据清同治十二年刊本影印。
    [230]吉安府志[Z].据清光绪元年刊本影印。
    [231]赣州府志[Z],据清同治十二年刊本影印。
    [232]瑞州府志[Z].据清同治十二年刊本影印。
    [233]华容县志[Z].据民国十九年铅字重印本影印。
    [234]长沙府志[Z].据清乾隆十二年刊本影印。
    [235]汉阳县志[Z].据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
    [236]武昌县志[Z].据清乾隆十一年刊本影印。
    [237]江夏县志[Z].据清光绪七年重刊本影印。 168——237 均为中国方志丛书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
    [238]畿辅通志[Z].
    [239]江南通志[Z].
    [240]江西通志[Z].
    [241]浙江通志[Z].
    [242]福建通志[Z].
    [243]湖广通志[Z].
    [244]河南通志[Z].
    [245]山东通志[Z].
    [246]广东通志[Z]. 238——246 均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四库全书本。
    [1]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3]黄炳垕.黄宗羲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4]任道斌.方以智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5]沈起.查继佐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
    [6]蒋逸雪.张溥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 1982 年版。
    [7]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M].北京: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8]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89 年版。
    [9]冯尔康.清史史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4 年版。
    [1](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杨祖功等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
    [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5](美)彼德·布劳著,孙非等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年版。
    [6]许家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 1996 年版。
    [7]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版。
    [1](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东林党与复社[M].日本:同朋舍出版 1996 年版。
    [2]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3]朱锲.明季党社研究[C].
    [4]胡秋原.复社之研究[C].
    [5]李棪.东林党籍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6]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版。
    [7]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8]吴智和.明人饮茶生活文化[M].台湾:明史研究小组印行。
    [9]陈万益.晚明小品与明季文人生活[M].台湾:大安出版社 1988 年版。
    [10]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朱倓.明季社党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5 年版。
    [12]王耕云.东林与复社[M].上海:开明书店 1935 年版。
    [13]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14]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15](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16]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
    [17]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18]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
    [19]周宗贤.南明政争之研究[M].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学院 1971 年版。
    [20]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1](美)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22]顾诚.南明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年版。
    [23]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4](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26]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 年版。
    [27]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版。
    [28]胡秋原.复社及其人物[C].北京:学术出版社 1968 年版。
    [29]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0]叶君远.清代诗坛第一家——吴梅村研究[C].北京: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31]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32]严耀宗、戴建国.学思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33]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34]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 1522——1602[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3 年版。
    [35](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37]于迎春.秦汉士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8]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39]王子今.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年版。
    [40]刘岱.中国文化新论·思想篇一·理想与现实[C].上海: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4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4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C].台湾:东大图书股分有限公司 1978 年版。
    [43]萨孟武.中国社会政治史[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3 年版。
    [44]萧启庆.元代史新探[C].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3 年版。
    [45]李洵、薛虹.明清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46](美)牟复礼等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47]吴智和.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台湾:大立出版社 1982 年版。
    [48](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49]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50]方祖猷、滕复主编.论浙东学术[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51]管敏义主编.浙东学术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5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53]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54]钱穆.国史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55]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
    [57]陈垣.明季滇南佛教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58]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59]胡志弘.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M].上海:大象出版社 2002 年版。
    [60]樊树志.晚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1]李洵.下学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63]蔡冠络.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本影印 1954 年版。
    [64]孔尚任撰,梁启超注.桃花扇[M].北京:文学古籍出版社 1954 年版。
    [65]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6]刘志琴.晚明史论[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年版。
    [67]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8]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69]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70]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
    [7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
    [7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年板。
    [7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年板。
    [74]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75]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76]王云五.明代政治思想[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1 年版。
    [77]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78]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9]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1 年版。
    [80]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81]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82]罗东阳、赵轶峰主编.李洵先生纪念文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83]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M].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1985 年版。
    [8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85]谢正光.清初诗人与士人交游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86]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81]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82](美)艾尔蔓.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经学派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83](美)艾尔蔓.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84]胥甫.明清史事随笔[C].台湾:商务印书馆。
    [85]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6]龚鹏程.晚明思潮[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87]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8]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 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89](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90](美)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91]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天津: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92]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的嬗变与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93]吴晗,费孝通主编.皇权与绅权[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94]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95]郑克晟.明清史探实[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96]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97]明史研究论丛第 2 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98](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译.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99]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M].台北:台北学生书局 1991 年版。
    [100](美)狄百瑞著,李弘祺译.中国的自由传统[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
    [101]李焯然.明史散论[C].台北:允辰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7 年版。
    [102]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明代文化历程新说[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103](日)岛田虔次著,甘万萍译.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04](加)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利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05]朱强.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
    [106]徐复观著,陈克艰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07]何炳松.通史新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板。
    [1]刘元三.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要略[J].先导月刊,1934 年 1 卷 5、6 期。
    [2]贺岳僧.论明末党社运动[J].时代精神,1941 年 4,4 卷 1 期。
    [3]容肇祖.述复社[J].北大国学周刊,1925 年 11,1 卷 7 期,1925 年 11,1 卷 8 期。
    [4]胡秋原.复社与南明诸王朝之抗清运动(一、二)[J].中华杂志,1967 年 10,5卷 10 期,1968 年 1,6 卷 1 期。
    [5]胡秋原.复社与清代学术及反清运动(上、下)[J].中华杂志,1968 年 3,6 卷3 期,1968 年 4,6 卷 4 期。
    [6]胡寄尘.几社与复社[J].越风,1935 年 3 期。
    [7]陆树枬.三百年来苏省结社运动考[J].江苏研究,1935 年 7,1 卷 3 期。
    [8]陈豪楚.两浙结社考(上、中、下)[J].越风,1936 年 6.16 期 ,7.17\18 期。
    [9]赵毅.试论复社的宗旨[J].东北师大学报,1990 年 2 期。
    [10]张建明.明末复社的活动[J].江淮论坛,1988 年 1 期。
    [11]郭松林.复社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1985 年 4 期。
    [1] Charles O.Hucker.Chinese Government in Ming Time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
    [2] Ping Ti.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3] Wm.De Bary.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4] Wm.De Bary.The Message of The Mind in Neo-Confucian[M].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89.
    [5] Frederic Wakeman and Carolyn Grant.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M].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75.
    [6] Jerry Dennerline.The Chia-ting Loyalists.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_Century China[M].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
    [7] Charles O.Hucker.The Censorial System of Ming China[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8] G.Wiliam Skinner 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9] Maurice Freedman.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ikien and Kwangtung[M].London,1966.
    [10] Robert P.Hymes,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en,Chiang-his,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