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玄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玄学思潮涌动下的竹林玄风在魏晋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有其自身的演进轨迹。
     东汉末年的学风和士风中孕育着新的因素,促使禁锢已久的汉末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正始年间,老庄学说与曹魏政权的关系密切起来,正始名士的清谈辩论及其玄学理论,为曹魏政治统治植入了新思潮和新理念;“高平陵政变”从政治舞台上清除出正始名士,但王弼的“圣人有情”、“应物而无累于物”理想人格模式,为调整玄学主题之下的“情与礼”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礼教尚峻”境地中的竹林名士指明了思想方向。面对司马氏集团虚伪矫饰的礼法之治,竹林名士试图重构一种以庄学为指导的任情自然的情礼关系,他们退守在政治舞台之外的河内山阳竹林之下,饮酒、服药,肆意酣畅,以“越礼任情”、“越名任心”与虚伪的政权抗衡,以放达、叛逆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悲愤和苦闷,于重情尚真中追求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于任情自然的艺术情调中彰显人生的意义。竹林名士把老庄树立的自由人格理想,通过自身的人生实践,张扬为一种名士风范,进而凝聚形成了“风誉扇于海内”的竹林玄风竹林玄风彰显的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唤起了士族贵游之弟的好奇和争相效仿。元康八达,徒类“七贤”之貌而无其内涵,纵欲无检;清谈名士则“虚旷”、“放逸”,居朝闲散,清谈不仕政事;传统士人忠德观念淡薄,趋炎附势。放荡的元康之风渗入重情尚真的竹林玄风中,转化为颓废的西晋士风进而成为社会末流。西晋政权的瓦解,引发过江后的有识之士对玄学进行反省,中兴名士礼玄双修,竹林玄风在儒家进取思想中似乎又回到了汉末的“崇礼任情”,但又受到佛教义理的影响,亦儒亦佛中,形成于魏末的竹林玄风渐渐衰退。
The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under metaphysics current had its own development in the ideolog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of Wei Jin.
     The learning style and scholar behaviors of eastern Han fostered the new factors that awakened the long inhibited consciousness of eastern Han scholars. In Zhengshi years, the philosophy of Laozi was closely tied to Wei Jin regime. The idle talking argumentation and metaphysics theory of Zhengshi celebrities brought some new thoughts and concepts to Wei Jin regime. Although Zhengshi celebrities was expelled from the political arena by Gaopingling Coup, the ideal personality pattern of Wang Bi's "Sages have affections" and "Being interior affectionately without exterior unfolding" laid the foundation of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ions and etiquette in metaphysics, which also guided the bamboo celebrities who were in the situation of "etiquette in severe". Under the hypocritical rule of Sima regime, the bamboo celebrities tried to reconstruct the frank and pl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ions and etiquette guided by Laozi philosophy. They secluded themselves from the political arena to the bamboo forests in Shanyang, Henei drinking,drugging and indulging to oppose the hypocritical regime, showing their grief and depression by indulging and rebelling, striving for the ideology emancipation and freedom by deep affection and being plain, the arbitrary and natural way of which demonstrated the meanings of their lives. And the bamboo celebrities applied the freedom of Laozi and Zhuangzi into their lives and developed it into a norm of the celebrities which converged into the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having the fame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and personality freedom of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aroused the curiosity and following of the nobles. The Eight-Unrestraint such as Yuan Kang enjoyed their self-indulgence without any restriction that inherited the external not the internal of the Seven Literati's behaviors. Meanwhile, the idle talking celebrities just had some idle talking at leisure irrelevant to poli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 served the time lacking the attitude of being faithful and loyal. The affectionate and plain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filtered by the unrestrained trend of Yuan Kang, became the deserted school with decadent behaviors of Western Jin scholars. On the collapse of Western Jin, the insightful celebrities crossed Yangtze River began to reflect on metaphysics and the Zhongxing celebrities began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Confucius and metaphysics. Therefore, the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in the aggressiv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seemed to go back to the "advocating etiquette with self-indulgence" of eastern Han. But influenced by Buddhism philosophy, the bamboo metaphysical trend, developed at the end of Wei, gradually declined with the compromise of Confucius and Buddhism.
引文
① 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0《杂家类四》,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96页。
    ② 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09页。
    ③ 《晋书》卷70《应詹传》,第1858-1859页。(本文所引《晋书》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74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④ 《晋书》卷70《卞壶传》,第1871页。
    ⑤ 《晋书》卷82《虞预传》,第2147页。
    ① 《晋书》卷75《范汪传附范宁传》,第1984-1985页。
    ② 《晋书》卷91《儒林传序》,第2346页。
    ③ 《晋书》卷5《憨帝纪》,第135-136页。
    ① 《抱朴子·外篇》卷25《疾谬》,第620-632页。(本文所引《抱朴子》史料,均出自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中华书局1997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② 《抱朴子·外篇》卷27《刺骄》,第29-43页。
    ① 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5《涉务》,第292-297页。
    ② 沈枢:《通鉴总类》卷17下,第268页。
    ① 郝经:《续后汉书》卷73上《狂士》,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0页。
    ② 陈垣:《日知录校注》卷13正始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20-721页。
    ③ 《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颇传》,第1044-1045页。
    ① 以裴颇为玄学家之论证,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从前人往往把裴頠之论认为反道家,是由于崇有论中重视礼制、世务之故……其实裴頠仍然是一个玄学家,他所提出的问题与企图解决的问题乃是有无之辩,这是玄学上的问题,而且他并没有排斥道家,相反的他和王弼一样是在综合儒道。”中华书局,2011年,第310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2页。(本文所引《世说新语》史料,均出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1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8页。
    ① 《晋书》卷5《愍帝纪》,第136-137页。
    ②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第2457-12458页。
    ① 《晋书》卷92《文苑·李充传》,第2389-2390页。
    ② 《世说新语·任诞》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页。
    ③ 薛垂义:《修武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99页。
    ①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9页。
    ②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93页。
    ① 之前学术界把竹林七贤的得名定于东晋,据河南省社科院卫绍生考证,最早记载七贤的文字是西晋阴澹的《魏纪》。《魏纪》云:谯郡嵇康,与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友善,号竹林七贤,皆豪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卫绍生:《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②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注引《魏氏春秋》云: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第606页。(本文所引《三国志》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82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世说新语·任诞》第1条云: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页。
    ④ 《世说新语·文学》云:袁彦伯作《名士传》成,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彦伯遂以箸书。”刘孝标注云:宏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辅嗣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濬冲为竹林名士,裴叔则、乐彦辅、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里、卫叔宝、谢幼舆为中朝名士。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39页。
    ⑤ 见本文第二章“竹林之游考辨”部分。
    ① 见本文第二章“竹林之游考辨”部分。
    ② 《老子》第一章。
    ③ 《晋书》49《向秀传》,第1374页。
    ④ 《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① 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② 《庄子》内篇共有七篇。
    ③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④ 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4-305页。
    ⑤ 江建俊:《玄理与玄风》,《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第15-16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39页。
    ①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第2458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5页。
    ③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8年第8期。
    ④ 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庄老通辩》,三联书店,2006年,第309页。
    ⑤ 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历史教学》,1956年第10期。
    ⑥ 任继愈、汤用彤:《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10月。
    ⑦ 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① 《三国志》卷10《荀或传》注引《晋阳秋》,第320页。
    ②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范寿康:《中国哲学史纲要》,开明出版社,1996年。
    ④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4-185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 孔繁:《魏晋玄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③ 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2003年。
    ② 康中乾:《魏晋玄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③ 曹文柱:《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④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⑤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王一川主编:《人与审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⑥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 牟发松:《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③ 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出版社,2008年。
    ④ 鲁金波:《隐逸避世的名士集团——竹林七贤》,岳麓书社,1999年。
    ⑤ 蔡振翔:《竹林名士与陈寅恪》,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⑥ 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学生书局,1978年。
    ① 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本文所引《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资料,均出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② 丁功谊编著:《竹林七贤》,中华书局,2010年。
    ③ 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④ 童强:《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 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⑥ 田文棠:《阮籍评传:慷慨任气的一生》,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⑦ 王晓毅:《嵇康评传——汉魏风骨尽,竹林遗恨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⑧ 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⑨ 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① 在刘强《“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文中统计的7次基础上,加之2010年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江建俊教授主持的“竹林七贤研究新视角”研讨会以及2012年11月河南焦作的第四届云台山“竹林七贤”研讨会共9次。
    ② 郑强胜主编:《竹林七贤与魏晋文化》,大象出版社,2007年。
    ③ 李天会、郑强胜主编:《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大象出版社,2009年。
    ④ 张新斌、徐学智:《云台山与竹林七贤》,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江建俊主编:《竹林名士的智慧与诗请》,里仁书局,2008年。
    ⑥ 江建俊主编:《竹林学的形成与域处流播》,里仁书局,2010年。
    ⑦ 江建俊主编:《竹林风致之反思与视域拓延》,里仁书局,2011年。
    ① 艾军:《论竹林名士的思想实质》,《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② 刘学武:《从情礼关系看竹林七贤的生命意识》,《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 杨纪荣:《论魏晋正始士人的生命意识》,《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起1期。
    ④ 陈劲:《从<世说新语>谈魏晋士人的行为范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⑤ 徐斌:《竹林名士对放达的把握》,《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⑥ 王明辉:《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五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高晨阳:《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文化意蕴》,《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② 唐辉:《论阮籍性格》,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1年。
    ③ 高华平:《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
    ④ 皮元珍:《论嵇康生命的悲剧意蕴》,《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⑤ 侯隽:《试论嵇康的哲学思想与人格理论的关系》,《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⑥ 刘思刚:《嵇康:拯救的人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⑦ 刘容:《从反社会控制角度诠释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⑧ 杨映琳:《简评山涛》,《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 刘明辉:《山涛政治心态与政治人格再析》,《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② 徐高阮:《山涛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篇·魏晋隋唐五代卷》,中华书局,2009年,第1769-1807页。
    ③ 秦跃宇:《诡诈多端,无蹇谔之节——王戎玄儒兼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④ 安继民:《徘徊于儒道之间的向秀》,《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⑤ 鲁庆中:《阮咸:一个才情卓异、行为骇俗的魏晋风度的个案》,《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
    ⑥ 张心亮:《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期。
    ⑦ 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66页。(本文所引《文心雕龙》史料,均出自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⑧ 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583页。
    ① 龚克昌:《魏晋玄学与“竹林七贤”赋作》,《文史哲》,1999年第2期。
    ② 王澍:《论竹林七贤的“无意为文”》,《南都学坛》,2003年第1期。
    ③ 阮忠:《论阮籍、嵇康诗歌的文化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1期。
    ④ 范武军:《竹林七贤诗文研究》,《新西部》,2009年第6期。
    ⑤ 赵沛霖:《论阮籍<咏怀诗>——出世思想与<咏怀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⑥ 胡凯伦:《试论阮籍作品中的自然观》,《社会纵横》,2007年第5期。
    ① 王玫、王炎琪:《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② 李云涛:《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 巴晓津:《<家诫>篇所见嵇康思想中的儒家底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④ 黄萍:《论嵇康诗文的玄远意境》,《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⑤ 胡勇,朱茹:《绝交书下隐藏的真实》,《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⑥ 归青:《<思旧赋>中的行程及作者心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⑦ 卫绍生:《阮咸著述考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美)侯思孟《嵇康的生平和思想》(法文标题为La vie etpenseede Hi K'ang),巴黎大学博士论文,1957年。
    ② (美)侯思孟:《竹林七贤和当时的社会》(法文标题为Les sept sages de la foret des bambous et la societe de leur temps),1956年。
    ③ (美)侯思孟:公元三世纪初的中国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a in the Early Third Century A. D.),《亚洲研究》,1974年。
    ④ (美)侯思孟:《诗与政治:阮籍生活与作品》,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
    ⑤(美)侯思孟:《嵇康的诗》(法文标题为La poesie de Ji Kang),《亚洲杂志》,1980年。
    ⑥ (美)韩禄伯:《嵇康:生活、文学与思想》,咸斯康星大学博士论文,1976年。
    ⑦ (美)韩禄伯:《公元三世纪中国的哲学与论辩:嵇康的论文》(Philosophy and Argumentation in Third Century China:The Essays of Hsi K'ang.),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⑧ (日)松浦崇:《袁宏<名士亿>と戴逵<竹林七贤论>》《中国文学论集》,1977年。
    ① (日)今关雄史:《有关嵇康的研究文献目绿(稿)一日本编(1956-2009)》,(The Studies of Chinese classics. Chugokugaku-ronshu)2010年第12期。
    ② (日)马场英雄:《阮籍的<答伏义书>与“神”的问题》,(Bulletin of the Sinological Society of Kokugakuin)2000年第12期。
    ① 葛兆光:《为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② 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③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④ 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② 《汉书》卷6《武帝纪》,第212页。(本文所引《汉书》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75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38页。(本文所引《后汉书》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65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① 《后汉书》卷62《韩韶传》,第2063页。
    ② 《后汉书》卷64《卢植传》,第2113页。
    ③ 《后汉书》卷35《郑玄传》,第1213页。
    ④ 严可均校辑:《全三国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2页。(本文所引《全三国文》史料,均出自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⑤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5页。
    ⑥ 《后汉书》卷60上《马融传》,第1953页。
    ⑦ 《后汉书》卷48《翟酣传》,第1602页。
    ⑧ 《后汉书》卷81《独行·向栩传》,第2693页。
    ⑨ 《后汉书》卷83《逸民·矫慎传》,第2771页。
    ⑩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331页。
    ① 仲长统:《昌言》,严可均校辑:《全后汉文》,第901页。(本文所引《全后汉文》史料,均出自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② 王符:《潜夫论·赞学》,张觉:《潜夫论校注》,(本文所引《潜夫论》史料,均出自张觉:《潜夫论校注》,岳麓书社2008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第2页。
    ③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28页。
    ④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297页。
    ⑤ 《后汉书》卷53《徐稺传》,第1746页。
    ① 《后汉书》卷53《徐稺传》,第1747页。
    ② 《后汉书》卷68《郭太传》,第2225页。
    ③ 《后汉书》卷62《荀韩钟陈传》,第2069页。
    ④ 《后汉书》卷81《独行·向栩传》,第2693页。
    ① 《后汉书》卷83《逸民·戴良传》,第2773页。
    ② 《后汉书》卷70《孔融传》,第2272页。
    ③ 《后汉书》卷70《孔融传》,第2278页。
    ④ 《后汉书》卷80下《文苑·祢衡传》,第2652-2655页。
    ① 《后汉书》卷49《王符传》,第1360页。
    ②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1页。
    ③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22-23页。
    ④ 《后汉书》卷43《朱穆传》,第1467页。
    ① 《后汉书》卷67《党锢传序》,第2187页。
    ② 《三国志》卷10《荀攸传》注引张瑶《汉纪》,第322页。
    ③ 《三国志》卷12《毛玠传》注引《先贤行状》,第375页。
    ④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
    ① 《三国志》卷4《齐王芳纪》,第122页。
    ② 《三国志》卷4《齐王芳纪》,第123页。
    ③ 《三国志》卷9《曹真传附何晏传》注引《魏略》,第292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1页。
    ⑤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1页。
    ① 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248页。
    ② 《三国志》卷9《曹真传附何晏传》,第292页。
    ③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④ 参见江建俊《魏晋玄理与玄风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博士论文,1986年。
    ⑤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6页。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6页。
    ③ 《列子注》卷1注引何晏《道论》,见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本文所引《列子注》史料,均出自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④ 《列子注·天瑞篇》注引何晏《无名论》,第121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39页。
    ② 《三国志》卷9《曹爽传附何晏传》注引《魏氏春秋》,第293页。
    ③ 《三国志》卷28《诸葛诞传》注引《世语》曰:“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飚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熙、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此,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锢。”第769页。
    ④ 《三国志》卷9《夏侯玄传》注引《魏氏春秋》,第302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6页。
    ⑥ 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248页。
    ⑦ 《列子注·仲尼篇》注引何晏《无名论》,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第121页。
    ⑧ 《老子》第五章。
    ① 《列子注·天瑞篇》注引何晏《道论》,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第10页。
    ② 《列子注·天瑞篇》注引何晏《道论》,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第10-11页。
    ③ 《列子注·仲尼篇》注引何晏《无名论》,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第121页。
    ④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文章叙录》,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1页。
    ① 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95页。(本文所引《老子指略》史料,均出自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② 王弼:《老子注·第二十八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74页。(本文所引《老子注》史料,均出自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王弼:《老子注·第三十二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82页。
    ④ 王弼虽未使用过“名教”一词,但在其所处的时代,讨论和解决名教问题尤为重要。他在著作中已使用过“形器”、“官长”、“名份”、“尊卑”、“制度”、“礼法”、“人伦”等隶属于“名教”概念外延的语汇。
    ① 王弼:《老子注·第二十五章》:“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65页。
    ② 王弼:《老子注·第十七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40-41页。
    ③ 王弼:《老子注·第三十八章》:“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95页。
    ① 王弼:《老子注·第三十八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93-94页。
    ② 王弼:《老子注·第五十七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49页。
    ③ 王弼:《老子注·第五十七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50页。
    ④ 王弼:《老子指略》:“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98页。
    ⑤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95页。
    ⑥ 王弼《老子注》与《老子指略》中提到“崇本息末”1次,“崇本以息末”6次,“崇本以举其末”1次. 没有“崇本举末”之说。就其内容来看“崇本息末”、“崇本以息末”其意义大致是相同的,皆以“崇本”为要务,“息末”在前者与“崇本”并举,表示其亦为主政者施为之主轴;而后者“崇本以息末”,“崇本”为对治“末”的方法,“息末”成为“崇本”所致的功效。而“崇本以举其末”,亦以“崇本”为要,所举之“其末”,乃为顺应无为治下的自然名教,因此,唯有“崇本”,方能要使名教于不扭曲的造作中自然呈现。
    ① 王弼:《老子注·第四十九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30页。
    ②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①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陈澧《东塾读书记》,第174页。
    ①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6页。
    ② 王弼:《老子注·第二十九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77页。
    ③ 王弼:《老子注·第二十九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77页。
    ④ 王弼:《老子注·第十二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28页。
    ⑤ 王弼:《老子注·第三十二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81页。
    ① 王弼:《老子注·第十六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36页。
    ② 王弼:《周易注·明爻通变》,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597页。
    ③ 王弼:《老子注·第四十五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23页。
    ④ 王弼:《老子注·第十六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35页。
    ⑤ 王弼:《老子注·第十五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34页。在这里,王弼将致虚守静作为平息躁动之情伪的方法,同时也藉守静之功,全物之真,使性不伤,由此归根复命而得性命之常。
    ⑥ 见下章。
    ⑦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74页。
    ①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②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7页。
    ③ 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学新探》,齐鲁书社,1991年,第104页。
    ① 《晋书》卷45《刘毅传》,第1274页。
    ① 《晋书》卷1《宣帝纪》,第4页。
    ② 《晋书》卷1《宣帝纪》,第4页。
    ③ 《三国志》卷3《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13-114页。
    ① 《世说新语·方正》注引《魏氏春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51页。
    ① 《晋书》卷2《景帝纪》,第26页。
    ② 《晋书》卷2《景帝纪》曰:“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第26页。
    ③ 《晋书》卷2《景帝纪》记载:“正元元年春正月,天子与中书令李丰、后父光禄大夫张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宝贤等谋以太常夏侯玄代帝辅政。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羡以车迎丰。丰见迫,随羡而至,帝数之。丰知祸及,因肆恶言。帝怒,遣勇士以刀环筑杀之。逮捕玄、缉等,皆夷三族。”第27页。
    ④ 《晋书》卷2《景帝纪》,第27页。
    ⑤ 《三国志》卷28《毋丘俭传》注引《罪状司马师表》,第763-764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39页。
    ②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69页。
    ①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注引嵇喜《嵇康传》,第605页。
    ② 《晋书》卷92《赵至传》,第2377页。
    ③ 《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94页。
    ④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
    ⑤ 嵇康为魏室女婿是历史上不争的史实,但嵇康所娶长乐亭主是魏穆王曹林之女还是曹林之孙女,却一直纷争不息,主要分歧集中在长乐亭主与穆王曹林的关系上。历史记载有两种说法:《文选》卷十六李善注引王隐《晋书》:嵇康妻,魏武帝孙穆王林女也;《三国志·魏志卷二十》裴松之注引《嵇世谱》:嵇康妻,林子之女也。前则史料称长乐亭主是曹林的女儿,后则史料称长乐亭主是曹林的孙女,但前则史料称穆王为武帝孙,这样推下来,两者史料似乎都认为长乐亭主是曹操的孙女,但即使结论是这样也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后者则没有明显的指称,但按《三国志·文武世王公传》:武皇帝二十五男,杜夫人生沛穆王林,可知穆王林为曹操之子,仔细分析两则史料,王隐《晋书》成书于两晋之间,裴在给三国志作注时理应知道存在分歧,然裴舍晋书而存《嵇氏谱》,说明他倾向于林孙之说,而且从文献学角度来讲《嵇氏谱》比《晋书》更可靠。当今学者在论及长乐亭主与穆王曹林关系时,见解独到者当数王晓毅(《郭象评传附向秀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P11)和童强(《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P)王著认为长乐亭主为曹林之女,而童著认为长乐亭主为曹林之孙女,笔者对照两学者的著述,通过仔细分析,认同长乐亭主为曹林之孙女的观点。
    ⑥ 巴晓津:《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以嵇康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注引嵇喜《嵇康传》,第605页。
    ②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本文所引《嵇康集校注》史料,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④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73页。
    ⑤ 嵇康:《家诫》,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23页。
    ①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瑀传》注引《文士传》曰:“太祖雅闻璃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第600页。又《太平御览》卷249引《典略》云:“阮璃,字符瑜,陈留人。以才自护,曹洪闻其有才,欲使报答书记,璃不肯,榜笞璃,璃终不屈。洪以语曹公,公知其无病,使人呼璃,瑀终惶怖诣门,公见之,谓曰:‘卿不肯为洪,且为我作之’。璃曰:‘诺’。遂为记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5页。由此可知,曹操欣赏阮璃,想要任用他,岂知阮璃不肯,于是曹操焚山,处处逼迫,最后阮璃才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感受到曹操的诚意,接受征召。
    ②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璃传》注引《典略》,第601页。
    ③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璃传》注引《文士传》,第600页。
    ④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璃传》,第602页。
    ⑤ 乔辉:《阮谌生平略考》,《兰台世界》,2011年第16期。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59页。
    ① 此说法参照王建国:《魏晋陈留阮氏及其家学家风考论》,《天中月刊》,2004年第4期。
    ② 《太平御览》第6册卷602引《魏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37页。
    ③ 《世说新语·任诞》注引《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3页。
    ④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65-266页。
    ⑤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65页。
    ⑥ 曹丕:《寡妇赋》,
    ⑦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59页。
    ①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②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2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5页。
    ④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2页。
    ⑤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3页。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3页。
    ① 《晋书》卷22《乐志上》说“为始平相”,第693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2页。
    ③ 《世说新语·政事》注引虞余《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47页。
    ④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⑤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4页。
    ①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6页。
    ②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70页。
    ③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3页。
    ④ 该不该推荐嵇绍入仕,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如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条下说,山涛荐嵇绍仁晋是“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零星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陈垣:《日知录校注》卷十三正始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23页。
    ⑤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⑥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0页。
    ②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晋书》卷33《王祥传附王览传》,第991页。
    ④ 《三国志》卷24《崔林传》注引《魏名臣奏》,第679-680页。
    ①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③ 《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61页。
    ④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⑤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⑥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① 《晋书》卷49《王戎传》,第1235页。
    ②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瞻传》,第1363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2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6页。
    ⑤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⑥ 刘伶:《酒德颂》,严可均辑:《全晋文》卷66,第684页。(本文所引《全晋文》史料,均出自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① (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卷十五“纵礼蔑礼”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55页。
    ② (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十”条,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六册,第2510页。
    ③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69页。
    ④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59页。
    ⑤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6页。
    ⑥ 《老子》第57章。
    ⑦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5页。
    ①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瞻传》,第1363页。
    ②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6页。
    ③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71页。
    ④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⑤ 《晋书》卷49《阮籍传》载曰:“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乎杀母!’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第1360页。
    ⑥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5页。
    ⑦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3页。
    ⑧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5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附录·事迹》注引孙盛《晋阳秋》,第361页。
    ② 嵇康:《幽愤诗》注引干宝《晋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5页。
    ③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注引孙盛《魏氏春秋》,第606页。
    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① 《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向秀别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1页。
    ②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3页。
    ③ 《世说新语·贤嫒》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87页。
    ④ 《世说新语·贤嫒》注引王隐《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87页。
    ①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第606页。
    ② 萧统:《文选》卷21,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注引《魏氏春秋》,第304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0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0页。 “竹林七贤”名称,而作出的穿凿之说。(参见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48-50页。)陈先生的这些质疑,的确在学界引起相当震撼,开始有人针对竹林之游的真实性进行考证,一些学者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发展,对竹林七贤的质疑进一步提出各种论证支持陈寅恪的看法;还有认为竹林七贤之间的年龄差异和居地距离,使其不可能同时聚会于山阳,并推论首言竹林七贤者可能是东晋谢安。如周凤章《“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东晋谢安说》,《学术研究》1996年6期;又如范子烨《“竹林七贤”之名目探源》,《学习与探索》,1997年2期,等等。
    ① 王晓毅:《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② 格义分为狭义的格义和广义的格义。狭义的格义特指佛学上的格义:印度佛学出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用本土儒家、道家思想来解释佛学的格义;广义的格义指跨文化背景的概念之间映像式的融会贯通和比较理解的方法。此处为狭义的格义。
    ① 孙绰:《喻道论》,僧祐撰、刘立夫、胡勇译注:《弘明集》卷3,中华书局,2011年,第80页。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竺法护传》,第24页。(本文所引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的《高僧传》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92年版,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③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272页。
    ④ 《汉书》卷24《食货志》,
    ⑤ 《汉书》卷66《公孙贺附公孙敬声传》,第2878页。
    ① 《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44页。
    ② 《晋书》卷44《潘岳传》,第1505-1506页。
    ③ 《水经注》卷9《清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0-181页。(本文所引《水经注》史料,均出自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④ 《隋书》卷33《经籍志二》,第982页。
    ⑤ 《隋书》卷33《经籍志二》,第977页。
    ⑥ 《水经注》卷9《清水》,第180页。
    ① 《水经注》卷9《清水》,第180-181页。
    ② 七贤祠:《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三《河北道二·怀州·获嘉县》曰:“七贤祠,在县西北四十二里,阮籍等游处”。《大清一统志》卷二○○《卫辉府》:“七贤祠,在辉县西南六十里,今为竹林寺”。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寺·卫辉府》:“竹林寺,在辉县城西南六十里,即晋七贤所游之地”。道光《辉县志》:“七贤堂,在竹林寺内,祀晋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修武县志》卷三《舆地志·古迹》:“七贤乡在县东北,元《乡学记碑》阴记载有七贤乡、十村乡学,碑存学宫……明李濂《宁邑记》亦云:‘涿鹿城有汉献帝墓,七贤竹林亦在兹地。’寻访得一寺,实七贤堂旧址,盖后人建堂于竹林以祀七贤者。草莽中卧一断碣,隐隐可考……可见明时尚有旧址。”竹林泉:顺治《河南通志》:“七贤泉源出辉县山阳社,东南流经获嘉县,入三桥陂”。雍正《河南通志》卷七《山川·卫辉府》:“七贤泉,源出辉县山阳社东南,流经获嘉县入三桥陂”。乾隆《辉县志》:“清水泉即梅竹泉,《通志》名七贤泉,俗名竹林泉,在县西六十里山阳镇,即晋七贤栖隐之地”。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74-376页
    ③ 嵇康:《答二郭三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62页。
    ④ 郭遐周:《郭遐周赠三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55页。
    ① 《世说新语·伤逝》注引《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0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39页。
    ③ 卫绍生:《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④ 马鹏翔:《“竹林七贤”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① 《晋书》卷50《庾纯传》,第1397-1398页。
    ② 《世说新语·政事》注引王隐《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50页。
    ③ 陈寿所撰有《三国志》产生于司马炎时代。西晋统一之前,陈寿任职于蜀汉,但入晋后,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这是陈寿遭后人批评处之一;另外在材料取舍上陈寿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凡不利于司马懿的史实,一概舍弃不写,这也是后人指责陈寿替封建统治者(尤其是西晋统治者)除恶溢美之所在。关于陈寿撰《三国志》多有曲笔之说,详见缪钺的《陈寿与<三国志>》《历史教学》,1962年第1期。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4页。
    ② 李充:《吊嵇中散》,严可均辑:《全晋文》卷53,第559页。
    ① 《三国志》卷21《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6页。
    ② 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③ 《晋书》卷82《孙盛传》,第2148页。
    ④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58页。
    ⑤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58页。
    ①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亦提及阮籍;向秀《思旧赋》内容则提到嵇康、吕安之交谊;嵇康亦著有与向秀答辩的《答向秀难养生论》。
    ①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3页。
    ②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③ 嵇康的个人魅力使他身边常常聚集着一批关系密切的人。现可考的有:吕安、吕巽兄弟,嵇康曾调停两兄弟的家庭矛盾,最后终因吕安一案而获罪致死;代郡赵至,字景真,《世说新语·言语》“嵇中散语赵景真”条,注引嵇绍《赵至叙》说,赵至十四岁时在洛阳遇到嵇康后便对嵇产生了仰慕之情,之后他多次从家中出走,到洛阳和邺城寻访嵇康,在邺见到嵇康后,便追随嵇康到山阳住了好几年;陈郡阳夏袁准,字孝尼,《世说·雅量篇》记载,嵇中散临行东市,索琴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末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孙登,字公和,《世说新语·栖逸》注引《文士传》载嵇康曾与之交游三年,又嵇在狱中作诗亦有“昔惭下惠、今愧孙登”之语;郭遐周、郭遐叔兄弟,《嵇康集》有遐周赠诗三首、遐叔赠诗五首并嵇康答诗三首,互叙倾慕之意、交游之乐,如遐叔之诗云:“每口遘念,惟日小足,听坐宵归,常苦其速”,可知他们交往之密之深:阮德如,《嵇康集》中载《叔夜与阮德如五言诗》一首并阮答诗二首,集中还载其相互辩难之文,阮诗有“常愿永游集,拊翼同迥翔”等语,可知两人交情匪浅;张辽叔,《嵇康集》及《全三国文》载有两人往复论辩之文,可知他们也是非常之交。这些人都是嵇康的好朋友,又有着相同的志趣,受当时风气所染,他们完全有可能利用闲暇时间在竹林饮酒清谈,至于这些人为何未名列七贤,笔者认为应当和七贤名号产生当时的社会对“贤”的评价标准有关。
    ④ 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407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1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1页。
    ② 《三国志》卷15《贾逵传》注引《魏略》,第486-487页。
    ③ 《晋书》卷49《嵇康传》载“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第1370页。
    ④ 今可见的史料中多仅称山涛、向秀为“河内怀人”,并未进一步指出两人居址的分别。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十九《陵基·怀庆府》:“晋山涛墓,在武陟县城西虹桥村。”又1931年《武陟县志》则载向秀墓“在尚村,相传尚村原名向村,即向秀故里。”
    ⑤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5页。
    ⑥ 《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向秀别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1页。
    ①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②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名士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9页。
    ③ 《晋书》卷49《刘伶传》载“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第1376页。
    ④ 《水经注》卷16《谷水》
    ⑤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3《河南道三·河南府洛阳县》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2页。
    ⑦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3页。
    ① 《后汉书》卷9《献帝纪》,第390页。
    ②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1-382页。
    ① 《世说新语·任诞》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页。
    ① 扬雄:《法言·问道》,韩敬注:《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76-77页。
    ② 《后汉书》卷43《朱晖传附朱穆传》,第1464页。
    ① 《后汉书》卷83《逸民·戴良传》,第2773页。
    ② 《后汉书》卷52《崔骃传附崔瑗传》,第1724页。
    ③ 《后汉书》卷39《赵咨传》,第1314-1315页。
    ④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94页。
    ①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②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籍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4页。
    ③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1页。
    ④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2页。
    ① 《后汉书》卷57《党锢传序》,第2187页。
    ② 《后汉书》卷70《孔融传》,第2278页。
    ③ 《三国志》卷9《曹真传附曹爽传》,第288页。
    ④ 《后汉书》卷62《荀淑传附荀悦传》,第2059页。
    ⑤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66-170页。(本文所引《阮籍集校注》史料,均出自中华书局,1987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1页。
    ⑦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⑧ 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27-130页。
    ① 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89-90页。
    ②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2页。
    ③ 《三国志》卷21《王粲传附阮籍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05页。
    ④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⑤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2页。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3页。
    ⑦ 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24页。
    ⑧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42-156页。
    ① 阮籍:《首阳山赋》,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6-27页。
    ② 《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第795页。
    ③ 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04页。
    ④ 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52-253页。
    ⑤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⑥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①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59页。
    ②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59-260页。
    ③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61页。
    ④ 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79页。
    ⑤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14-116页。
    ① 嵇康:《管蔡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45-248页。
    ②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①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61页。
    ② 《后汉书》卷66《陈蕃传》,第2160页。
    ③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43页。
    ① 《世说新语·任诞》共有54则,其中七贤的事迹就占了十四则,《世说新语·任诞》涉及七贤事迹的包括第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则,共十四则,可见七贤成为魏晋任诞的重要代表人物。
    ② 《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页。
    ③ 《世说新语·任诞》注引《文士传》、《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1页。
    ④ 刘伶《北邙客舍诗》,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全集译注》,第575页
    ①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②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5-1376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2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4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8-629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1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2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1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4页。
    ③ 《世说新语·赏誉》注引《名士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75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5页。
    ⑤ 《世说新语》记载,王孝伯问王忱:“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忱日:“阮籍胸中块垒,故须酒浇之。”余嘉 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59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1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4页。
    ③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1361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29页。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3-754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② 《世说新语·俭啬》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4页。
    ③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795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4页。
    ⑤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①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46页。
    ②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56页。
    ③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56页。
    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7页。
    ⑤ 嵇康:《秋胡行》,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319页。
    ⑥ 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76页。
    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0页。
    ①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50页。
    ②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48页。
    ③ 崔豹:《古今注·草木第六》《古今注(外六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④ 《诗经·卫风·伯兮》。
    ⑤ 任昉:《述异记》,《述异记(外十二种)》,中华书局,出版年月不详,第23页。
    ⑥ 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57页。
    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5页。
    ①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文选》卷21,中华书局,1977年,第303页。
    ② 嵇康:《四言诗十一首》,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344页。
    ③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页。
    ④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256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2页。
    ⑥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1页。
    ⑦ 阮籍:《四言诗十首》,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437页。
    ⑧ 《太平御览》第6册卷561引《裴楷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① 《世说新语·栖逸》注引《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0页。
    ② 嵇康:《幽愤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2页。
    ③ 孙广:《啸旨序》,《全唐文》卷438,中华书局,1982年,第67页。
    ④ 《啸旨》,《啸旨角力记学射录手臂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⑤ 《啸旨》,《啸旨角力记学射录手臂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⑥ 萧艾:《白话世说新语》,岳麓书社,1991年。
    ① 《晋书》卷92《文苑·袁宏传》,第2393页。
    ② 章义和:《试论汉魏六朝的隐逸之风》,《中国文化月刊》,第170期,1993年12月。
    ③ 《后汉书》卷83《逸民传序》,第2755页。
    ① 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下》,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407页。
    ②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③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5页。
    ① 《世说新语·栖逸》嘉锡案:“魏、晋两《春秋》皆孙盛所撰,其叙康之见登,一则曰逾时将去;再则曰逾时不言。然则康、登相见,不过一炊许时耳,而张骘《文士传》谓康从游三年。久暂不同,显然乖异。盛与骘虽不知孰先孰后,然裴松之尝讥骘虚伪妄作,不可胜纪,则其书疑未可信。”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3页。
    ②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8页。
    ③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9页。
    ④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8页。
    ⑤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9页。
    ⑥ 吴士鉴、刘承斡注:《晋书斠注》卷49,《向秀传》注引《太平预览》,中华书局,2008年,第904页。
    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⑧ 嵇康:《四言诗十一首》,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343页。
    ① 嵇康:《四言诗十一首》,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344页。
    ② 嵇康:《四言诗十一首》,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344页。
    ③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6页。
    ④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十九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7页。
    ⑤ 曾春海:《竹林玄学的典范——嵇康》,辅仁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59页。
    ⑦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77页。
    ⑧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78页。
    ①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68页。
    ②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63-264页。
    ③ 《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0页。
    ④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73页。
    ⑤ 《晋书》卷《刘伶传》,第1376页。
    ⑥ 《晋书》卷《王戎传》,第1234页。
    ① 戴逵:《竹林七贤论》,严可均辑《全晋文》卷137,第1491页。
    ② 江建俊:《于有非有,于无非无——魏晋思想文化综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③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1页。
    ④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74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0页。
    ① 参见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② 《晋书》卷49《阮籍传》,第1360页。
    ③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文选》21卷,第303页。
    ④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45页。
    ① 《晋书》卷2《文帝纪》,第42-43页。
    ① 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89页。
    ② 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③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64-165页。
    ①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70页。
    ①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35-136页。
    ②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42页。
    ③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45-146页。
    ④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58页。
    ① 阮籍:《猕猴赋》,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43-45页。
    ② 阮籍:《伏义与阮籍书》,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74-75页。
    ① 阮籍:《答伏义书》,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68-72页。
    ②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77页。
    ③ 指以谄谀、卑屈取媚于人的人。《诗·大雅·板》:“天之方懠,无为夸毗。”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后汉书·崔驷传》:“夫君子非不欲仕也,耻夸毗以求举。”李贤注:“夸毗,谓佞人足恭,善为进退。”
    ④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50页。
    ① 嵇康:《五言诗三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79—-80页。
    ② 《老子》,三十八章。
    ③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13页。
    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14页。
    ⑤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19页。
    ⑥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8页。
    ①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②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42页。
    ③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④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⑤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⑥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43页。
    ① 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13-314页。
    ② 渠晓云: 《阮籍(咏怀诗>的意象魅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曾丽容:《阮籍<咏怀诗)的飞鸟意象》,《茂名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罗洪启:《飞鸟意象与阮籍的多重人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王大恒、王晓恒《论嵇康诗歌中的飞鸟意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 孔荣:《阮籍和嵇康诗歌中鸟的意象》,《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②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10页。
    ③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92页。
    ④ 阮籍:《四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438页。
    ⑤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41页。
    ⑥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17页。
    ⑦ 嵇康:《酒会诗七首》,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74页。
    ⑧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页。
    ① 嵇康:《幽愤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1页。
    ②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28页。
    ③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4—135页。
    ①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6-140页。
    ②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23页。
    ③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④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6-139页。
    ⑤ 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34页。
    ①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37-141页。
    ②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42页。
    ③ 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42页。
    ① 刘伶《酒德颂》,严可均:《全晋文》卷66,第684页。
    ② 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文选》卷21,中华书局,1977年,第303页。
    ①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②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③ 刘伶:《酒德颂》,严可均辑:《全晋文》卷66,第684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9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1页。
    ③ 《晋书》卷49《刘伶传》,第1376页。
    ④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29页。
    ⑤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373页。
    ①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40页。
    ②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73页。
    ③ 孔现红:《隐逸精神及其方式在魏晋的传承与嬗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0页。
    ② 《世说新语·栖逸》注引《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0页。
    ③ 《晋书》卷94《孙登传》,第2426页。
    ④ 严可均:《全三国文》卷52,第535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1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63页。
    ③ 《晋书》卷49《嵇康传》,第1370页.
    ④ 嵇康:《述志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38页。
    ①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第520-521页。
    ① 钱永利:《论嵇康与<广陵散>——兼述借物喻志》,《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② 李丰楙:《啸歌、弹琴与酒》,《国文天地》,1993年,第9期。
    ③ 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22页。
    ① 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83页。
    ② 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03页。
    ③ 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06页。
    ④ 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23页。
    ⑤ 《晋书》卷49《阮籍传附阮咸传》,第1363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07页。
    ① 《旧唐书》卷29《音乐志二》,第1076页。
    ② 刘伶:《北邙客舍诗》,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第575页。
    ③ 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210页。
    ④ 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99页。
    ⑤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8-19页。
    ①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第520页。
    ② 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8册卷317《鬼二·嵇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391页。
    ③ 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78页。
    ① 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97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458页。
    ③ 关于竹林七贤的书风,可参见庄千慧:《竹林七贤书风刍议:以唐、宋时期书论文献所见为例》,江建俊主编《竹林风致之反思与视域拓展》,里仁书局,2011年。
    ④ 陈思:《书小史》,《书苑菁华(外十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
    ⑤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第106-130页。
    ① 韦续:《墨薮》,中华书局,1985年,第8-21页。
    ② 董逌:《广川书跋》,卷6《七贤帖》,中华书局,1985年,第65页。
    ③ 解缙:《春雨杂述》,《书谱·法书通释·续书谱·春雨杂述》,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④ 张怀瓘:《书断》,收入张彦远《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⑤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6页。
    ⑥《晋书》卷92《赵至传》,第2377页。
    ⑦ 窦臮:《述书赋》,《古画品录(外二十一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① 《宣和书谱》,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43页。
    ② 董逌:《广川书跋》,卷6《七贤贴》中华书局,1985年,第65页。
    ①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42页。
    ②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4-1375页。
    ①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4页。
    ②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261页。
    ③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4页。
    ④ 《列子注·天瑞篇》注引向秀《庄子注》,杨伯峻撰:《列子集释》,第4页。
    ① 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66—167页。
    ② 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62页。
    ③ 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第164页。
    ④ 《老子》第三十八章。
    ⑤ 《庄子·马蹄》,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87页。(本文所引《庄子注疏》史料,均出自中华 书局2011年版本,以下所引迳注页码。)
    ① 《十三经注疏》第五册《礼记》,中华书局,1980年。
    ② 释道宣:《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
    ③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4页。
    ④ 据文献资料来看,南朝宋刘义庆所主编的《世说新语》,以及唐代房玄龄等人所编纂的《晋书》,在这二书之中所产生的矛盾,便是造成后来聚讼不绝的向、郭《庄子注》疑案的源头。为了说明问题,现列两书中的相关文字: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 《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世说新语·文学》)“庄周着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晋书·向秀传》)“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 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晋书·郭象传》)。从文献资料看,我们不难判别《晋书·郭象传》的内容是承袭自《世说新语》;但《郭象传》的说法,却又与同书的《向秀传》有着明显的矛盾;尽管唐代编纂《晋书》的史臣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许《向秀传》与《郭象传》的实际撰文出自不同人之手,但书成之后的校刊正误,竟没发现如此明显的矛盾,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便是造成向、郭《庄子注》争议的源头。而后来唐末新罗学士崔致远首先在《法藏和尚传》谈到法藏《新经音义》时提及“或者向秀之注《南华》(《庄子》别称),后传郭象之名乎”,此一疑案就此形成。近来研究此一问题的学者们,对此提出许多见解,但终因史料阙如,而难有客观的判论。因笔者视域所限,无从收罗到更有说服力的史料,故无法对此疑案做出判断。
    ① 《庄子·德充符》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13页。
    ② 《庄子·骈拇》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77页。
    ③ 《庄子·大宗师》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31页。
    ① 郭象:《庄子序》,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页。
    ② 《庄子·大宗师》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47页。
    ③ 郭象《庄子序》,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页。
    ④ 《庄子·逍遥游》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5页。
    ⑤ 《庄子·天道》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252页。
    ① 《庄子·天道》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253页。
    ②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① 《晋书》卷56《孙楚传附孙绰传》,第1544页。
    ②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3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2页。
    ④ 《世说新语·贤媛》注引《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87页。
    ⑤ 《世说新语·政事》注引虞预《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47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43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50页。
    ②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1229页。
    ③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4页。
    ④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⑤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4页。
    ①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5-1226页。
    ② 《晋书》卷43《山涛传》,第1228页。
    ③ 王晓毅:《王戎与魏晋玄学》,《东岳论丛》,2011年,第12期。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页。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③ 详见第二章“司马氏集团的高压统治”。
    ④ 《晋书》卷4《帝纪·惠帝》,第94-99页。
    ⑤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⑥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3页。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3页。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④ 《世说新语·俭啬》注引戴逵《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4页。
    ⑤ 《世说新语·德行》注引王隐《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72页。
    ⑥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93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2页。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3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50页。
    ① 干宝:《晋纪总论》,《文选》卷49,第692页。
    ② 《晋书》卷3《武帝本纪》,第57页。
    ③ 《晋书》卷3《武帝本纪》,第62页。
    ④ 《晋书》卷3《武帝本纪》,第80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6页。
    ② 如《世说新语·赏誉》第10、13、16条等。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5页。
    ④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⑤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2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6页。
    ②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4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9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3-384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4页。
    ①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3页。
    ② 《世说新语·言语》注引虞预《晋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8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2页;《晋书》卷43《乐广传》:乐广听到王澄、胡毋辅之等人的放达行为后说“名教中自有乐地,何必乃尔!”,第1245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6页。
    ⑤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晋诸公赞》,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6页。
    ⑥ 《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頠传》,第1042页。
    ⑦ 《世说新语·赏誉》云:“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0页。
    ⑧《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颁传》,第1046页。
    ⑨ 裴頠的父亲裴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祖父裴潜,为魏尚书令;曾祖父裴茂,为汉尚书令。裴頠在这种世家环境下,“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他“奏修国学,刻石写经”、“释奠祀孔子,饮飨射侯,甚有仪序”,可说受儒学影响很深。参见《晋书》35《裴秀传》。
    ⑩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76页。
    ① 《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颇传》,第1047页。
    ②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4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87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3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29页。
    ⑦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邓粲《晋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3页。
    ① 《世说新语·品澡》注引邓粲《晋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449-450页。
    ② 《晋书》卷49《光逸传》,第1385页。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澄传》,第1239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澄传》,第1240页。
    ② 《晋书》卷49《毕卓传》,第1381页。
    ③ 《晋书》卷49《胡毋辅之传》,第1379页。
    ④ 《晋书》卷49《胡毋辅之传附胡毋谦之传》,第1380页。
    ⑤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5页。
    ⑥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5页。
    ⑦ 《晋书》卷49《羊曼传》言:“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壶为裁伯,陈留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高平刘绥为委伯,而曼为濌伯。凡八人,号兖州八伯。”第1382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澄传》,第1239页。
    ② 《晋书》卷49《光逸传》,第1384页。
    ③ 《晋书》卷49《王尼传》,第1381-1382页。
    ④ 《晋书》卷49《谢鲲传》,第1377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66页。
    ②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5页。
    ③ 《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忱传》,第1973页。
    ④ 《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邓粲《晋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41页。
    ⑤ 《晋书》卷27《五行志·上》,第820页。另《晋书》卷29《五行志·下》载:“自咸宁、太康之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效仿,或至夫妇离绝,多生怨旷”,第908页。西晋的纵欲之风与房中术之流行,颇有关系。见罗中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⑥ 据《晋书》卷74《桓彝传》载:“苏峻之乱也,彝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彝厉色曰:“夫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鹤之逐鸟雀。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乃遣将军朱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彝寻出石确。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先据慈湖,为贼所破,遂长驱径进.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峻,裨惠又劝彝伪与通和,以纾交至之祸。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本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晃因进军攻彝。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晃所害,年五十三。”第1940-1941页。
    ① 刘琨:《答卢谌书》,严可均辑:《全晋文》卷108,第1149页。
    ②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时京兆韦高慕阮籍之为人,居母丧,弹琴饮酒。诜闻而泣曰:‘吾当私刃斩之,以崇风教。’遂持剑求高。高惧,逃匿,终身不敢见诜。”第2979页。
    ③ 戴逵:《放达为非道论》,严可均辑:《全晋文》卷137,第1486页。
    ④ 《世说新语·德行》:“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蛭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2页。
    ⑤ 《世说新语·任诞》注引《竹林七贤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5页。
    ① 如嵇康的《养生论》、《声无哀乐论》、《明胆论》、《释私论》,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等。
    ② 如阮籍著《大人先生传》及《通老论》、《通易论》、《达庄论》之体极,嵇康之标立“宏达先生”,刘伶向往大人境界之幕天席地,纵意所如。见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亦见《阮籍集校注》和《嵇康集校注》。
    ③ 廖蔚卿:《论魏晋名士的狂与痴》文中“真名士与假名士”一节,收录于《汉魏六朝文学论集》,大安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34-635页。
    ② 吕凯:《魏晋玄学析评》,世界书局,1980年。
    ③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④ 余敦康:《郭象的时代与玄学的主题》,《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
    ① 王瑶:《中古文人生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2页。
    ②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5页。
    ③ 《晋书》卷49《向秀传》,第1375页。
    ① 《晋书》卷50《庾纯传》,第1397-1398页。
    ② 《三国志》卷4《高贵乡公纪》注引《汉晋春秋》,第144页。
    ③ 《晋书》卷40《贾充传》,第1165页。
    ④ 《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楷传》,第1048页。
    ① 《晋书》卷40《贾充传》,第1182页。
    ② 《晋书》卷31《惠贾皇后传》,第963页。
    ③ 《晋书》卷39《荀顗传》,第1151页。
    ④ 《晋书》卷39《王沈传》,第1143页。
    ⑤ 《晋书》卷39《王沈附王浚传》,第1146页。
    ⑥ 《晋书》卷62《索靖传附索綝传》,第1651-1652页。
    ① 《晋书》卷62《索靖传附索綝传》,第1652页。
    ② 《册府元龟》卷827《总录部》,中华书局,1960年,第9813页。
    ③ 《晋书》卷89《王豹传》,第2304页。
    ① 《晋书》卷89《王豹传》,第2305页。
    ② 《晋书》卷89《王豹传》,第2305页。
    ③ 《晋书》卷40《贾充传附贾谧传》,第1173页。
    ④ 《晋书》卷40《贾充传附贾谧传》,第1173页。
    ① 黄仁宇将西晋朝中所谓的二十四友等朝中名士,归类为官僚集团。参见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2年,第62页。
    ② 《晋书》卷59《赵王伦传》,第1599页。
    ③ 《晋书》卷33《石苞传附石崇传》,第1006页。
    ④ 《晋书》卷54《陆机传》,第1481页。
    ⑤ 《晋书》卷55《潘岳传》,1504页。
    ⑥ 《晋书》卷54《陆机传》第1473页。
    ⑦ 《晋书》卷92《文苑·左思传》,第2377页。
    ⑧ 《晋书》卷33《石崇传》记载:石崇“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广城君乃贾充之妻,贾谧之祖母。又贾后伪造陷害愍怀太子之文出自潘岳之手,参见《晋书》卷53《愍怀太子传》;此外,二十四友中也有成员著作文章称美贾谧,以方贾谊等等,参见《晋书》卷40《贾充附贾谧传》。由这些材料来看,笔者认为二十四友是一个以贾谧为中心,互相吹捧、依附,以保自身前途的团体。
    ① 《晋书》卷92《文苑·左思传》,第2376-2377页。
    ② 《抱朴子·外篇》卷20《名实》,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第486页。
    ③ 《晋书》卷47《傅玄传附傅咸传》,第1329页。
    ④ 《晋书》卷48《阎缵传》,第1356页。
    ⑤ 《晋书》卷62《祖逖传》史官评论刘琨云:“刘琨弱龄,本无异操,飞缨贾谧之馆,借箸马伦之幕,当于是日,实佻巧之徒欤!”第1700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7页。
    ②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7-1238页。
    ③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8页。
    ④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8页。
    ⑤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8页。
    ⑥ 《晋书》卷77《殷浩传》,第2044页。
    ① 《晋书》卷43《乐广传》,第1244页。
    ② 《晋书》卷33《何曾传》,第998页。
    ③ 《晋书》卷33《何曾传附何劭传》,第999页。
    ④ 《晋书》卷42《王濬传》,第1216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7页。
    ⑥ 《晋书》卷93《外戚·王恂传附王恺传》,第2412页。
    ⑦ 《晋书》卷61《苟晞传》,第1670页。
    ⑧ 《晋书》卷33《石苞附石崇传》,第1004页。
    ⑨ 《晋书》卷33《石苞附石崇传》,第1006页。
    ⑩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5-766页。
    11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66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57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60-781页。
    ③ 《晋书》卷33《石苞附石崇传》,第1006页。
    ④ 《晋书》卷33《石苞附石崇传》,第1007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附王衍传》,第1238页。
    ① 刘琨:《答卢谌书》,严可均辑:《全晋文》卷108,第1149页。
    ② 《晋书》卷70《卞壶传》,第1871页。
    ③ 《晋书》卷70《应詹传》,第1858-1859页。
    ④ 《晋书》卷75《范汪传附范宁传》,第1984-1985页。
    ⑤ 《晋书》卷82《虞预传》,第2147页。
    ① 《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坦之传》,第1965页。
    ②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第2458页。
    ③ 《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坦之传》,第1966页。
    ④ 《晋书》卷75《王湛传王坦之传》,第1966页。
    ⑤ 《晋书》卷92《文苑·李充传》,第2389页。
    ⑥ 《晋书》卷92《文苑·李充传》,第2389页。
    ① 《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坦之传》,第1966页。
    ② 《晋书》卷77《殷浩传》,第2044页。
    ③ 《庄子·大宗师》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第147页。
    ④ 《晋书》卷49《嵇康传》,1371页。
    ①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第2357-2358页。
    ②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第2458页。
    ① 《晋书》卷5《怀帝纪》,第123页。
    ② 《晋书》卷59《东海王越传》,第1625-1626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6-27页。
    ① 据史载,羊曼、王承、王述、祖逖、刘琨、温峤、桓彝、桓温、王导、庾亮、谢安、殷浩、王漾、刘恢等都是有名的中兴之士。
    ② 《晋书》卷49《羊曼传》,第1383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83页。
    ④ 《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47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87页。
    ① 关于王导的对东晋的贡献,陈寅恪先生《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文精辟论述,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55-77页。
    ② 《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50页。
    ③ 《晋书》卷79《谢安传》,第2075页。
    ④ 《晋书》卷79《谢安传》,第2075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46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4-185页。
    ③ 《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45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5页。
    ① 《晋书》卷79《谢安传》,第2072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409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07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05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4页。
    ①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遁传》,第159-160页。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竺法雅传》,第152页。
    ③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竺法潜传》,第156页。
    ④ 《晋书》卷79《谢安传》,第2072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84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422-423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2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02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09页。
    ⑤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210-211页。
    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89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30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27页。
    ③ 彭绍生:《居士传》,成都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422页。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支遁传》,第160页。
    ③ 孙绰:《道贤论》,严可均辑:《全晋文》卷62,第645页。
    ④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4《于道邃传》,第170页。
    ① 孙绰:《道贤论》,严可均辑:《全晋文》卷62,第643页。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西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东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东汉)王符著,张觉注斛《潜夫论校注》,长沙:岳麓书店,2008年
    (东汉)徐干《中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东汉)荀悦《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东汉)荀悦著,黄省曾注《申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曹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曹魏)皇甫谧撰,刘晓东校点《高士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曹魏)嵇康著,鲁迅辑《嵇康集》,载《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曹魏)刘劭著,李崇智校笺《人物志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曹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曹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西晋)陈寿撰,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西晋)陆云《陆云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东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搜神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东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东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东晋)陶潜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东晋)习凿齿撰,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东晋)袁宏《后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东晋)张湛注,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南朝齐)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齐梁)刘勰著,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南朝梁)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南朝梁)僧祜《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南朝梁)萧统著,俞绍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南朝梁)萧绎著,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南朝梁)徐陵编,吴兆宜笺注《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南朝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北魏)杨街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北齐)刘昼著,傅亚庶校释《刘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北周)庾信注,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唐)道宣《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窦臮《述书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唐)令狐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韦续《墨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唐)魏征,长孙无忌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唐)许嵩《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虞世南撰,(明)陈禹谟补注《北堂书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唐)张怀璀《书断》,收入(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五代)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北宋)李防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北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317《鬼二·嵇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北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正《金石录校正》,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南宋)董迪《广川书跋》卷6《七贤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南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郝经《续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明)解缙:《春雨杂述》,《书谱·法书通释·续书谱·春雨杂述》,北京:中华书局, 1985年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方履筏《金石萃编补正》,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扫叶山房本,1985年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清)陆耀趣,陆增祥校订《金石续编》,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扫叶山房本,1985年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扫叶山房本,1985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清)王先谦集解《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吴士鉴,刘承斡注《晋书斟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蔡振翔《竹林名士与陈寅恪》,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曹文柱《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陈启云《荀悦与中古儒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丁功谊编著《竹林七贤》,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丁冠之《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范寿康《中国哲学史纲要》,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78年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台北:学术出版社,1988年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简修炜,庄辉明,章义和《六朝史稿》,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4年
    江建俊《于有非有,于无非无——魏晋思想文化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江建俊主编《竹林风致之反思与视域拓延》,台北:里仁书局,2011年
    江建俊主编《竹林名士的智慧与诗请》,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
    江建俊主编《竹林学的形成与域处流播》,台北:里仁书局,2010年
    康中乾《魏晋玄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孔繁《魏晋玄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孔毅《魏晋名士》,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
    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李军《士权与君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
    李天会,郑强胜主编:《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8年
    刘惠琴《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
    鲁金波《隐逸避世的名士集团——竹林七贤》,湖南:岳麓书社,1999年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载《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吕凯《魏晋玄学析评》,上海:世界书局,1980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缪钺《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年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彭绍生《居士传》,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2000年
    皮元珍《嵇康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任继愈,汤用彤《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汤用彤,任继愈《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田文棠《阮籍评传:慷慨任气的一生》,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童强《嵇康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王大建《古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晓毅《嵇康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王瑶《中古文人生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志平《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徐斌《魏晋玄学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1996年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民国丛书第三编13,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张新斌,徐学智《云台山与竹林七贤》,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郑强胜主编《竹林七贤与魏晋文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钟仕伦《<金楼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周天游辑《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韩禄伯《公元三世纪中国的哲学与论辩:嵇康的论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3年
    (美)侯思孟《诗与政治:阮籍生活与作品》,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
    (美)侯思孟《嵇康的生平与思想》,荷兰:莱顿布雷尔出版社,1957年
    (日)渡边义浩《后汉国家支配と儒教》,东京: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96年
    (日)渡边义浩《三国政权の构造と“名士”》,东京:汲古书院,2005年
    (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全集》第七卷,东京:岩波书店,1992年
    (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日)吉川幸次郎《阮籍の“咏怀诗”について》,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
    (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
    (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等译《中国史通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日)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贵族制》,东京:研文出版社,1982年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艾军《论竹林名士的思想实质》,《广西社会科学》2003(5)
    安继民《徘徊于儒道之间的向秀》,《中州学刊》2007(2)
    巴晓津《<家诫>篇所见嵇康思想中的儒家底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2)
    蔡明伦《东汉后期党锢之祸与天人感应神学的衰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4)
    曹文柱《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历史研究》1988(2)
    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浙江师大学报》1997(6)
    陈劲《从<世说新语>谈魏晋士人的行为范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
    陈圣宇《王戎与嵇康,阮籍饮于黄公酒垆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2)
    程峰《关于“竹林七贤”寓居地的思考》,《山西师大学报》2007(5)
    程峰《竹林七贤寓居“河内山阳”地望辨析》,《郑州大学学报》2011(2)
    邓小军《向秀<思旧赋>考论》,《文学前沿》2002(1)
    范武军《竹林七贤诗文研究》,《新西部》2009(6)
    范子烨《“竹林七贤”之名目探源》,《学习与探索》1997(2)
    范子烨《嵇康锻铁与服散养生》,《陕西师大学报》1994(3)
    范子烨《论异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贤”的意蕴与背景》,《学习与探索》1997(2)
    范子烨《阮籍事迹新考》,《学术交流》1995(1)
    范子烨《自由与脱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识》,《求是学刊》1999(3)
    符文武《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典型命题及其论证》,《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高兵《东汉末皇权对三大政治集团的态度》,《齐鲁学刊》1998(5)
    高晨阳《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文化意蕴》,《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高晨阳《论魏晋玄学派系之别与阶段之分》,《山东大学学报》1999(4)
    高晨阳《自然与名教关系的重建:玄学的主题及其路径》,《哲学研究》1994(8)
    高华平《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运城高专学报》2000
    葛兆光《为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江汉论坛》,2003(7)
    龚克昌《魏晋玄学与“竹林七贤”赋作》,《文史哲》1999(2)
    顾农《关于阮籍生平的两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6)
    顾农《嵇康的政治态度和他的作品》,《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4)
    顾农《七贤林下之游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文化研究》2000(4)
    归青《<思旧赋>中的行程及作者心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
    归青《如何认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性质》,《社会科学》2011(3)
    郭跃宇《向秀本体论玄学发微》,《扬州大学学报》2007(2)
    韩格平《“竹林七贤”名义考辩》,《文学遗产》2003(3)
    韩国良《向郭之争“述而广”义再检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
    郝虹《东汉儒家忠君观念的强化》,《孔子研究》2000(3)
    郝虹《汉魏之际忠君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山东大学学报》1999(3)
    侯隽《试论嵇康的哲学思想与人格理论的关系》,《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4)
    胡宝国《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历史研究》1991(5)
    胡凯伦《试论阮籍作品中的自然观》,《社会纵横》2007(5)
    胡勇,朱茹《绝交书下隐藏的真实》,《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7)
    黄萍《论嵇康诗文的玄远意境》,《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6)
    黄圣平《向秀<庄子注>别本略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黄圣平《逍遥与政治——谢安玄学人格探微》,《南京社会科学》2004(6)
    黄宛峰《东汉颍川,汝南,南阳士人与党议始末》,《中国史研究》1995(4)
    黄霞平《向秀和嵇康养生思想比较》,《青海社会科学》2011(1)
    江建俊《玄理与玄风》,《孔子研究》1994(3)
    景蜀慧《魏晋重实之风浅议》,《文史哲》1993
    康中乾《对向,郭<庄子注>疑案的一种判定》,《人文杂志》2005(5)
    孔荣《阮籍和嵇康诗歌中鸟的意象》,《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孔现红:《隐逸精神及其方式在魏晋的传承与嬗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李丰楙《啸歌,弹琴与酒》,《国文天地》,第七卷,第九期1993(2)
    李云涛《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
    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3)
    林校生《恒温与玄学》,《中国史研究》1998(4)
    刘红红《“声无哀乐”论与魏晋时期艺术本体的独立》,《广东社会科学》2011(4)
    刘康德《“竹林七贤”之有无与中古文化精神》,《复旦学报》1991(5)
    刘明辉《山涛政治心态与政治人格再析》,《历史教学》2009(2)
    刘容《从反社会控制角度诠释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6)
    刘思刚《嵇康:拯救的人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1)
    刘学武《从情礼关系看竹林七贤的生命意识》,《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柳春新《“魏文慕通达”试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五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6)
    鲁红平《山涛与竹林七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鲁红平《竹林七贤与竹林玄学》,《西北师大学报》2001(1)
    鲁庆中《阮咸:一个才情卓异,行为骇俗的魏晋风度的个案》,《殷都学刊》2009(2)
    罗洪启《飞鸟意象与阮籍的多重人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马良怀《面对社会与面对生命:论向秀,嵇康对<庄子>的不同解读》,《厦门大学学报》2002(2)
    马鹏翔《“竹林七贤”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中国哲学史》2008(2)
    毛汉光《中国中古贤能观念之研究——任官标准之观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八本第三分册1977
    孟祥才《评东汉时期的隐者群》,《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6)
    缪铖《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8(8)
    牟发松《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许昌学院学报》,2003(1)
    皮元珍《论嵇康生命的悲剧意蕴》,《中国文学研究》1999(4)
    皮元珍《纯美生命的人格建构:嵇康<释私论>探微》,《广东社会科学》2001(6)
    钱永利《论嵇康与<广陵散>:兼述借物喻志》,《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1)
    秦跃宇,龙延《张华与王戎玄儒兼治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秦跃宇《诡诈多端,无蹇谔之节:王戎玄儒兼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5)
    秦跃宇《向秀玄儒兼治研究》,《兰州学刊》2006(10)
    秦跃宇《心存事外,与时俯仰:山涛玄儒兼治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5)
    渠晓云《阮籍<咏怀诗)的意象魅力》,《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历史教学》,1956(10)
    阮忠《论阮籍,嵇康诗歌的文化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1)
    沈玉成《竹林七贤与二十四友》,《辽宁大学学报》1990(6)
    石振声《竹林七贤”的“竹林”今何在》,《寻根》2009(2)
    孙浩宇《论嵇康养生思想及其玄学特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孙少华《刘伶<酒德颂>及其与道教服饵,饮酒之关系》,《求是学刊》201 1(4)
    唐辉《论阮籍性格》,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1
    滕福海《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说献疑》,《广西大学学报》2004(6)
    滕福海《魏晋清谈的美学意义》,《广西大学学报》2010(4)
    王大恒,王晓恒《论嵇康诗歌中的飞鸟意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王建国《魏晋陈留阮氏及其家学家风考论》,《天中月刊》2004(4)
    王玫,王炎琪《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船山学刊》2008(3)
    王明辉《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王萍《道家思想在东汉中后期的发展》,《东岳论丛》2001(9)
    王澍《论竹林七贤的“无意为文”》,《南都学坛》2003(1)
    王晓毅《王戎与魏晋玄学》,《东岳论丛》2011
    王晓毅《汉魏之际士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史学月刊》1994(6)
    王晓毅《嵇康哲学新论》,《中国哲学史》2004(1)
    王晓毅《论曹魏太和“浮华案”》,《史学月刊》1996(2)
    王晓毅《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史学月刊》2001(4)
    王晓毅《阮籍<达庄论>与汉魏之际庄学》,《史学月刊》2004(2)
    王晓毅《西晋贵无思想考辩》,《中国哲学史》2006(2)
    王晓毅《周易与竹林玄学》,《周易研究》2009(4)
    王晓毅《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5)
    王永平《南朝人士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韦亦珺《质疑<声无哀乐论>:读评<声无哀乐论>兼议<音心对映论>》,《甘肃社会科学》2009(6)
    卫绍生《阮咸著述考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卫绍生《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5)
    吴晶《从文献角度看嵇康与山涛绝交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1)
    向晋卫《东汉末年的“求真”思潮》,《南都学坛》2002(4)
    徐斌《竹林名士对放达的把握》,《浙江社会科学》2004(9)
    徐高阮《山涛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篇·魏晋隋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徐国荣《六朝名士的情理之争》,《文史哲》2000(3)
    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学术月刊》1999(12)
    杨德炳《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武汉大学学报》1995(3)
    杨洪权《西晋之际士族迁徙与“门户之计”浅论》,《武汉大学学报》1998(1)
    杨纪荣《论魏晋正始士人的生命意识》,《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杨映琳《简评山涛》,《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姚静波《试析东汉末年太学生离心倾向之成因》,《史学集刊》2001(1)
    余敦康《郭象的时代与玄学的主题》,《孔子研究》1988(3)
    余敦康《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87(3)
    曾丽容《阮籍<咏怀诗>的飞鸟意象》,《茂名学院学报》,2008(5)
    张廷银《论曹操与魏晋玄学》《清华大学学报》2001(3)
    张心亮《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大众文艺(理论)》2009(1)
    章义和《试论汉魏六朝的隐逸之风》,《中国文化月刊》,第170期
    赵建军《论魏晋玄学范畴“性”的美学蕴涵》,《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赵沛霖《论阮籍<咏怀诗>:出世思想与<咏怀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北京大学学报》2010(3)
    赵园《关于“士风”》,《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夏之卷
    周凤章《“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东晋谢安》,《学术研究》1991(6)
    (美)侯思孟:《公元三世纪初的中国文学批评》,《亚洲研究》1974(2)
    (美)侯思孟《嵇康的诗》,《亚洲杂志》1-4卷1980年
    (美)侯思孟《公元三世纪初的中国文学批评》,《亚洲研究》1974(2)
    (日)福井文雅《试论竹林七贤》,《哲学》1959(12)
    (日)今关雄史《有关嵇康的研究文献目绿(稿)—日本编一九五六年-二○○九年》,《中国古典研究》2010(12)
    (日)马场英雄《阮籍的<答伏义书>与“神”的问题》,《国学院大学中国学会》2000(12)
    (日)松浦崇《袁宏<名士亿>と戴逵<竹林七贤论>》《中国文学论集》1977
    江建俊《魏晋玄理与玄风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博士论文,1986年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巴晓津《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以嵇康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鲍燕青《竹林七贤庄学思想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陈秋燕《阮籍生命情怀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陈圣宇《竹林七贤若干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陈雪奇《竹林七贤政治态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3年
    金镇永《竹林七贤及其自然与名教研究》,“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李志梅《嵇康阮籍比较》,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刘洪青《向秀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苏雯《竹林七贤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王红《竹林七贤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王建《越名教而任自然:论嵇康哲学思想及其影响》,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赵丹《竹林七贤郊游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赵辉《阮籍隐逸思想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禚宝斌《竹林七贤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