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各民族自我认同的历史凭证,也是各民族得以延续的命脉。它与其他历史遗存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根本依据。合理保护和利用“非遗”,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非遗”的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很多矛盾凸显。因此,本文立足于“荆楚非遗”的现状,试图突破传统思维的禁囿,运用多科学交叉的方法,探讨“荆楚非遗”的涵义、基本特征、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以期发现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内外的经验中寻找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参照物,从而为“荆楚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论文的绪论主要交代了选题的缘由并对近年来“荆楚非遗”的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非遗”的涵义和基本特征以及“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荆楚非遗”的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其中包括“荆楚非遗”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代表的流布情况、“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历程及其成果、“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存在的局限。第三章基于“荆楚非遗”资源的现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比较深入地探究了的八种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力图为“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构建一种基础性的框架。最后,本文对“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情况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ultural treasure (we will abbreviate it as "非遗" in Chinese in the following paper) , which has been accumulated by various nationalities since long. It is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certification of national self-identification, but also the lifeblood by which a nation can last to the futur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titutes the Chinese cultural wealth together with other historical remnants, and it also become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ars the weight of Chinese nation's unique thinking mode. And it is the basis of guard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sovereignty and maintain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status. It's very significant for us to protect and us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asonably for cultivating national spirit, constructing advanced culture,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mpelling the human civilization, etc.
     However, with the unceasing quickening step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is facing with stern situation, and many contradictions are exposing ou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 the essential featur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ttempting to breakthrough the imprisonment of traditional thought, utilizing the multi-science overlapping method, hoping to discov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the author wants to seek for theory basis and frame of referenc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patterns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Thus, w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has mainly confessed the reason for selecting topic and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gress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recent years. And it has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fram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ing technique us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has mainly discussed the implication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historical angle, ha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quite comprehensively, including the disseminating situations of predominant types and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ours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imitation exist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third chapter has conducted the empirical study by cas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s inquired thoroughly into eight kinds of exploitation patterns that have feasibility and promotion. The author tries hard to construct one kind of foundational fram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pattern for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inally,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brief review and narr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s carried on a forecast for research tendency in the future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pattern of Jing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引文
[1]胡嘉猷、邱九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代序第1-4页。
    [2]刘纪兴:《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新特质简论》,李前程主编:《荆楚文化与湖北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79页。
    [3]刘玉堂著:《湖北文化资源省情·资源篇》,崇文书局2005年,目录第1-4页。
    [4]说明:关于“荆楚非遗”,根据目前的理论成果,笔者将其定义为:以湖北地区为中心,以楚文化为主体的各种口头表述(诗歌、神话、民间传说等);传统表演艺术(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皮影);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1]数据来源:《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办[2006]18号。
    [2]数据来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工作简报》(全省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7年第2期。
    [3]数据来源:《文艺指导》(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7年第3期,第4-5页。
    [4]数据来源: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2008年1月24日。
    [5]说明:湖北全省范围的首次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将于2008年上半年结束。
    [6]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发办[2005]18号。
    [1]资料来源:中国期刊数据库网,http://lsk.clnki.net/kns50/index.aspx,查阅时间:2008-4-30。
    [2]林献忠:《荆楚文化生态性开发和保护》,李前程主编:《荆楚文化与湖北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5-258页。
    [1]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lsk.cnki.net/kns50/,查阅时间:2008-3-25。
    [2]资料来源:根据当当网站(http://home.dangdang.com/,2008-3-25)提供的售书信息整理。
    [1]邵曼:《湖北当代戏剧述评》,《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江胜清:《新时期湖北戏剧流变浅论》,《孝感学报》,2003年第1期。
    [3]江胜清:《新时期湖北戏剧的成就与缺失浅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1]刘正维:《湖北民间音乐的交融性特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杨蕾:《论湖北民间音乐文化及其保护》,《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资料来源:汉网,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7-01/22/contcnt_737655.htm,2007-1-22。
    [4]资料来源:http://www.dongfeng.net/anews/newsclassl/newsshiyan/20080108131757-2.htm,2008-1-9。
    [5]方湘侠主编:《湖北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1986年。
    [6]方湘侠、李刚:《社会转型时期湖北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资料来源:中国曲艺网,http://www.folkw.com/www/minjianxiqu/143430456.html,2006-10-24。
    [1]资料来源:http://www.zhijiang.gov.cn/html/rwzjwhmswh/2008-1/9/18_14_47_847_2.html,2008-1-9。
    [2]资料来源:董志静:《社会多元化冲击下的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北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3]黎力:《湖北长阳士家族“跳丧”仪式戏剧的表演研究》,《剧作家》,2007年第6期。
    [5]资料来源:http://www.ccdy.cn/pubnews/493925/20061102/505875.htm,2006-11-2。
    [1]资料来源:http://www.ycxt.gov.cn:8090/web/3/showinfo/showlnfo.jsp?id=2348,2007-6-14。
    [2]姚伟钧:《荆楚饮食文化论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黄希辉:《湖北苗族服饰文化变迁论》,《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胡嘉猷、邱九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指出:“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72-73页。
    [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75-81页。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76-77页。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77-81页。
    [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81-82页。
    [5]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于敏:《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吕庆华:《地方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图书馆建设》,2007年第6期。
    [3]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四川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刘卫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06年2期。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2期。
    [6]余青:《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年。
    [7]甄朔南:《社区博物馆与博物馆如何为社区服务》,《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中国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33页。
    [8]苏东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贵州省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专辑》,2005年。
    [9]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10]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2期。
    [11]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4期。
    [12]徐红罡:《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旅游科学》,2005年第3期。
    [1]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2]颜丽丽、萧磊:《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初探》,《现代商业》,2006年第5期。
    [3]汪宇明:《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新天地”模式》,《旅游科学》,2006年第3期。
    [4]李玉新:《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青岛大学旅游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5]杨瑞芹:《公共旅游资源“三权分离”管理模式的构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6]唐婧:《旅游景区深挖文化旅游节庆产品价值的效益分析--以衡山寿文化节为例》,《文史博览》,2006年第1期。
    [7]饶峻姝:《试论大理白族节庆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黄翔、成曦:《武汉旅游节庆品牌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黄翔、连建功:《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期。
    [11]张金岭:《中国节庆民俗中的狂欢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原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1]商一言:《国外主题公园经营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李蕾蕾、张晗等:《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旅游科学》,2005年第6期。
    [3]孙根年:《论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
    [4]邵明翔:《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办园开发研究--以重庆市“老重庆旅游主题公园”为例》。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5]王惠建:《旅游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6]朱伟、陈怡:《论体验经济时代主题公园的管理模式》,《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7]郑江宁、周春发:《世界主题公园现状及经营策略发展趋势》,《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朱伟、常坤玉:《试析我国主题公园的全员营销模式》,《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期。
    [9]马春玲:《体验式营销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研究--以滨城某主题公园为例》,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10]鲁卫星:《我国主题公园开发思路浅析》,《理论月刊》,2002年第9期。
    [11]保继刚、柳意云:《武汉市主题公园发展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第1期。
    [12]黄万鹏、云建辉:《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与经营研究》,2006年第5期。
    [13]李慧云:《中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改革与战略》,2004年4期。
    [14]余永霞:《中国主题公园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2期。
    [1]黄翔、李娜:《中国主题公园经营模式系统动态行为解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董观志:《主题公园发展的战略性趋势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
    [3]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4]红莲:《山东工艺美院攻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5年4月18日。
    [5]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
    [6]彭冬梅、潘鲁生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7]彭冬梅、刘肖健等:《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刘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广东艺术》,2005年第5期。
    [9]彭建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0]祁进玉:《我国文化产业的梯级开发和利用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齐爱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与著作权保护模式之比较--兼论我国商标法修改的相关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唐海山:《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广东凉茶事件为例》,《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傅才武:《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未刊稿),2007年9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案》,1989年11月15日。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3]资料来源:UNESCO:《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03.10.17。
    [1]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办发[2005]18号文件。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实施细则》,1998年11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年11月。
    [1]埃德蒙·木卡拉:《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概要》,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第65页。
    [2]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问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里程》,《人民日报》,2005年6月10日。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52-55页。
    [3]资料来源:新浪网,《中国的世界遗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http://www.lotour.com,2006-3-22。
    [4]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2]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3]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2-63页。
    [4]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5]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9页。
    [3]资料来源:中国侨网,http://news.xinhuanct.com/ziliao/2003-09/27/contcnt_1102694.htm,2003-9-27。
    [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8页。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3]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4]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5]薛明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127页。
    [6]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问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57-60页。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5-66页。
    [3]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2-61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8-10页。
    [1]《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会议召开》,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h/1121435.htm,2006-2-13。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60-61页。
    [3]孙家正:《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王文章主编:《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2]王文章主编:《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85页。
    [1]王文章主编:《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1]王文章主编:《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62-167页。
    [2]王鹤云:《浅论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有效方式》,张庆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3]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1]教科文组织:《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2001年。
    [2]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年。
    [3]教科文组织:《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2001年。
    [4]教科文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58-59页。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长城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4-195页。
    [1]舒之梅、张绪球主编:《楚文化:奇谲浪漫的南方大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10-16页。
    [2]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2008年1月24日。
    [3]说明: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划分标准,湖北省包括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荆州、随州12个地级市及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土家自治县、38个市辖区(参见附录图2-1-2-2)。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昭君传说],湖北省兴山县文学艺术创作室·湖北省兴山县文化局,2007年6月。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文化馆·湖北省秭归县文化旅游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黄鹤楼传说],湖北省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局,2007年6月。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黑暗传说],湖北省神龙架林区群众艺术馆·湖北省神龙架林区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民间文学》[伍家沟故事],湖北省,2005年9月18日。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民间文学》[董永传说],湖北省,2005年9月18日。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陂区分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局,2007年6月。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尹吉甫传说],湖北省房县榔乡人民政府文化站·湖北省房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5]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黄香、孟宗的故事],湖北省云梦县文化馆·湖北省云梦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湖北省孝昌县文化馆·湖北省孝昌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6]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钱六姐的故事],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群众艺术馆湖北省咸宁市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7]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炎帝神龙的传说],湖北省神龙架林区群众艺术馆·湖北省神龙架林区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炎帝神龙的传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群众艺术馆·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2007年6月。
    [8]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都镇湾故事],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9]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禅宗祖师传说],湖北省黄梅县文化馆·湖北省黄梅县文化局,2007年6月。
    [10]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15页。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兴山围鼓],湖北省兴山县文化馆·湖北省兴山县文化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民间音乐》[宜昌丝竹],湖北省,2005年9月18日。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民间音乐》[枝江民间吹打乐],湖北省,2005年9月18日。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长阳山歌],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3]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吕家河民歌],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人民政府文化站·湖北省丹江口市文化局,2007年6月。
    [5]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湖北省老河口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老河口市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6]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潜江民歌],湖北省潜江市群众艺术馆·湖北省潜江市文化局,2007年6月。
    [7]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宜昌堂调],湖北省宜昌市群众艺术馆·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2007年6月。
    [8]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啰啰咚],湖北省监利县文化馆·湖北省监利县文化局,2007年6月。
    [9]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喜花鼓],湖北省建始县文化馆·湖北省建始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0]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京山田歌],湖北省京山县文化馆·湖北省京山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马山民歌],湖北省荆州市荆卅区文化馆·湖 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0-77页。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南剧],湖北省咸丰县南剧团·湖北省咸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湖北省咸丰县南剧团·湖北省来凤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竹溪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东路花鼓戏],湖北省麻城市东路花鼓戏剧团·麻城市文化局,2007年6月;湖北省罗田县文化馆·湖北省罗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远安花鼓戏],湖北省远安县文化馆·湖北省远安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梁山调],湖北省钟祥市文化馆·湖北省钟祥市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提琴戏],湖北省崇阳县文化馆·湖北省崇阳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5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柳子戏],湖北省鹤峰县民族文化艺术馆·湖北省鹤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6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堂戏],湖北省巴东县文化馆·湖北省巴东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7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傩戏],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湖北省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湖北省鹤峰县民族文化艺术馆·湖北省鹤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年,第67-110页。
    9注:张朗主编:《湖北民间美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年)有过描述:“黄梅下乡百里棉区的彩色挑花更为精美,历数百年而不衰,其花样丰富多彩,其地方特色浓郁;跃居全国榜首,为湖北争得荣誉”。
    1赵凌云主编:《2006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82-183页。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美术》,湖北省天门市群众艺术馆·湖北省天门市文化局,2007年6月。
    1赵凌云主编:《2006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83页。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傩戏],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湖北省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37-138页。
    3注:(清)彭施铎:《奚谷竹枝词》 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寨旁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由此可见,摆手舞的宏大场面及其浓郁的地方色彩。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赶象],湖北省宜城市群众艺术馆·湖北省宜城市文化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耍耍],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湖北省恩施市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地盘子],湖北省咸丰县文化馆·湖北省咸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麻城花挑],湖北省麻城市文化馆·湖北省麻城市文化局,2007年6月。
    5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通城拍打舞],湖北省通城县文化馆·湖北省通城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舞蹈》[郧阳凤凰灯],湖北省郧阳县文化馆·湖北省郧阳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第139-162页。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枝江楠管],湖北省枝江市文化馆·湖北省枝江市文化体育旅游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恩施扬琴],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湖北省恩施市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湖北道情],湖北省武汉市说唱团·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局,2007年6月。
    4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满堂音],湖北省鹤峰县民族文化艺术馆·湖北省鹤峰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5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打锣鼓],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群众艺术馆·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2007年6月。
    6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曲艺》[湖北小曲],湖北省武汉市说唱团·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局,2007年6月。
    7资料来源: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65-190页。
    1赵凌云主编:《2006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82-183页。
    1恩施新闻网,清江绝唱《龙船调》,http://www.enshi.cn/20041104/ca1572.htm,2008-1-16。
    2申志远:《洪湖水,浪打浪》,http://ent.sina.com.cn/x/2005-06-11/0956749089.html,2008-1-16。
    3中广网,《荆楚风情:黄梅挑花》,http://www.cnr.cn/2007tf/8yj/fq/200710/t20071029_504605928.html,2007-10-29。
    4朱林飞:《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组委会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174页。
    1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部资料),2006年专刊,第14页。
    2资料来源:《楚天荆地,遗韵绵长--湖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中国文化报》,2003年10月22日第3版。
    3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部资料),2006年专刊,第14页。
    4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部资料),2006年专刊,第17页。
    1张硕:《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赵凌云主编:《2006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86页。
    2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文艺指导》(内部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6年2月版,第22-23页。
    1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专刊,第13页。
    2刘伟伟:《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http://www.hbwh.gov.cn/Article/HTML/1390.shtm,2008-1-18。
    3湖北省文化厅长王建刚:《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2月20日。
    1数据来源: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沈海宁:《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我省文化产业工作新局面--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6年2月20日。
    2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专刊,第17页。
    3资料来源:《楚天荆地,遗韵绵长--湖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中国文化报》,2003年10月22日第3版。
    4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文艺指导》(内部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6年2月版,第26页。
    5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2月20日。
    1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湖北部分),http://www.ihchina.cn/inc/zhanlan/zhanlangailan.jsp?class_id=02_17,2008-1-17。
    1资料来源: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工作简报》(内部资料),(全省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7年第15期,第2-16页。
    2资料来源:湖北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鄂政发[2007]38号),2007年6月6日。
    3数据来源:《湖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6月。
    4数据来源:《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2008年1月24日。
    1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部资料),2006年专刊,第18页。
    1数据来源: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沈海宁:《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我省文化产业工作新局面--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6年2月20日。
    2资料来源:朱晚霞、范学锋、高卫保:《武当武术不再神秘》,中新网,http://news.163.com/05/1121/17/233LAMNA0001124T.html,2005-11-21。
    1《楚天荆地,遗韵绵长--湖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中国文化报》,2003年10月22日第3版。
    2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工作简报》(全省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专辑),2007年3月第16期,第9-16页。
    3湖北省文化厅供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内部资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材料),2007年9月19日。
    4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部资料),2006年专刊,第18页。
    1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材料),2007年9月19日。
    2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6年2月20日。
    1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208页。
    2冯万林主编:《宜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180页。
    1资料来源:人民网,张爱敬:《特别策划:武当古刹成灰烬,有多少文物在生死间》,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80/103/20030122/912251.html,2003-1-22。
    2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92页。
    3张硕:《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赵凌云主编:《2006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86-187页。
    4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3页。
    6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26页。
    1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43页。
    2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21-123页。
    3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176页。
    4资料来源:胡嘉猷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201页。
    1乔晓光:《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美术研究》,2004年第3期。
    2罗茜:《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3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
    4彭冬梅、刘肖健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5彭冬梅、刘肖健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1参见:百度,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0104/3604.htm,2001-4-23。
    2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
    3参见:《音乐驱动舞蹈编辑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实现》,http://www.anysoo.cn/showart.asp?id=11354,2008-4-28。
    4杨程等:《楚文化保护中编钟乐舞的复原与展示》,《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6年第10期。
    1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12页。
    2三蛱秭归在线:《秭归骚坛诗社》,屈原文学网,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64/files/2008999/html/article_717_1.shtml,2005-10-27。
    1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8页。
    2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9页。
    3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民间文学》,湖北省(2005年9月18日)整理。
    1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147-151页。
    2数据来源: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第151页。
    1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贵州省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专辑》,2005年。
    1徐嵩龄、张晓明等主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261页。
    1资料来源:南漳旅游网,http://www.hbnz.gov.cn/lygg/whms/whms-dgw.htm,2008-4-10。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1999年。
    2资料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32036870,2005-8-17。
    3资料来源:陈心忠:《苞茅缩酒--古代楚人的祭祀仪式》,http://www.hj.cn/html/Culture/Speak/2006-9/29/0692910370335588.html,2006-9-29。
    1资料来源:南漳旅游网,http://www.hbnz.gov.cn/lygg/whms/whms-jskhng.htm,2008-4-10。
    2资料来源,http://www.441500.com/fenging/2007/1206/article_42.html,2007-12-6。
    1资料来源,南漳旅游网,http://www.hbnz.gov.cn/lygg/whms/whms-zhyd.htm,2008-4-10。
    2周真刚、胡朝相:《论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7期。
    1资料来源:《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南政办发[2006]15号),南漳政府网,http://www.441500.com/fengjing/2007/1206/article_34_1.html,2007-12-6。
    2侯少华:《地们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当代贵州》,2005年第16期。
    3刘艳:《生态博物馆发展创新初探》,《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资料来源:张治安、袁永光:《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六枝建成开馆》,http://www.guizhoutoday.com/page/newper_content_o.asp?id=724,2008-4-10。
    1连建功、黄翔:《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期。
    1连建功、黄翔:《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期。
    2连建功、黄翔:《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期。
    1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发展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发展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发展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发展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资料来源:宜昌体育,http://www.ycty.net.cn/512/116117.htm,2005-12-01。
    2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社,http://sports.sina.com.cn/o/05111711.shtml,2001-2-5。
    3资料来源: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May/141038.htm,2002-5-1。
    4资料来源:《宜昌日报》,http://www.ycsx.com/pub/54/111159.htm,2008-4-11。
    5资料来源:《楚天都市报》,http://news.163.com/07/0419/09/3CEBO04F00011229.html,2007-4-19。
    1数据来源:陈启湖:《国际龙舟拉力赛对宜昌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数据来源:陈启湖:《国际龙舟拉力赛对宜昌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资料来源:荆楚在线,http://www.cnhubei.com/aa/ca66019.htm,2008-4-11。
    1资料来源:《湖北体育年鉴》(2005)大事记,http://www.hbsport.gov.cn/Article/Print.asp?ID=772,2007-11-21。
    2资料来源:荆楚网,http://news.163.com/07/0416/16/3C7CC7OK0001124J.html,2007-4-16。
    3资料来源:中国大众体育,http://www.chinasfa.net/show/title.asp?TID=7,2006-6-28。
    4资料来源:宜昌旅游网,http://www.sx927.ct927.net/SiteMap.asp,2008-4-11。
    1资料来源:荆楚网,《湖北省备战“八艺节”精品剧目概况》,http://www.cnhubei.com/200601/ca976909.htm,2006-1-13。
    2资料来源:荆楚网,《湖北省备战“八艺节”精品剧目概况》,http://www.cnhubei.com/200601/ca976909.htm,2006-1-13。
    1资料来源:http://www.hch.org.cn/commerce/viewproject.asp?id=1038,2004-7-15。
    2资料来源:刘玉堂:《大气磅礴,精彩绝艳--评大型乐舞〈钟鸣楚天〉的思想艺术成就》,《中国文化报》,2003年6月10日第3版。
    3资料来源:中广网,http://www.cnr.cn/wcm/guizhou/wtsh/t20031229_143801.html,2005-6-6。
    1资料来源:《湖北文化,擎起产业大旗》,http://www.tt91.com/article/04-10-16/16300074_1.shtml,2004-10-16。
    2说明:陈维亚先生是国家一级编导,他曾执导《大梦敦煌》、《情天恨海圆明园》、《大唐华章》、《图兰朵》,并获得文华编导奖。
    3资料来源:汉网论坛,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3-04/26/content_265992.htm,2003-04-26。
    4资料来源:湖北省文化厅:《2006年全省文化工作要点》,http://www.hbwh.gov.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58&Page=1,2006-8-24。
    1资料来源: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6-10/29/content_500050.htm,2006-10-29。
    2资料来源: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在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hbwh.gov.cn/Article/HTML/1523.shtm,2007-2-12。
    3资料来源: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在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hbwh.gov.cn/Article/HTML/1523.shtm,2007-2-12。
    1资料来源:荆楚网,http://www.whjs.gov.cn/whty/content/2007-09/24/content_123452.htm,2007-9-24。
    2资料来源:荆楚网,http://www.whjs.gov.cn/whty/content/2007-09/24/concent_123452.htm,2007.09.24。
    3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远安花鼓戏],湖北省远安县文化馆·湖北省远安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本书编委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1998年。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戏剧》[远安花鼓戏],湖北省远安县文化馆·湖北省远安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2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音乐》[长阳山歌],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1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2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1刘德明、赵祖新:《发展中的宜昌文化产业》,http://www.yczgh.com/pub/71/16233929.htm,2007-1-16。
    2程涛平:《武汉东湖磨山楚城筹建回眸》,《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7期。
    3程涛平:《再现楚国--武汉东湖楚城溯源》,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第126-165页。
    1林翔、李菊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定位与旅游开发问题探讨》,《旅游学刊》,2001年第4期。
    2张建华:《略谈楚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构想》,《区域经济》,2006年第1期。
    1黄正华、李亚伟:《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评述》,《长江建设》,1996年第5期。
    2张建华:《略谈楚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构想》,《区域经济》,2006年第4期。
    3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4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71-90页。
    1晏昌贵:《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2梁海明:《文化与武汉市旅游业开发之管见》,《江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3注:[章华台赋(并序)]曰:“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奥,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聘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此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作章华之台,筑乾之室,穷木土之技,单珍府之实,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设长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声。'于是伍举知夫陈、蔡之将生谋也。乃作新赋以讽之。”
    4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1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2参见《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傅才武:《楚文化资源区域分布、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007),2008年即将出版。
    1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传统手工技艺》[木雕船模制作工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硚口区分中心(2007年6月)整理。
    1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民间文学》[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宜昌市文化局·秭归县人民政府,2007年6月。
    1 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民间舞蹈》[撒叶儿嗬],湖北省思施市文化馆·湖北省文化体育局,2007年6月。
    1本书编委会编:《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指南》,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7年,第63-66页。
    [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张正明主编:《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本书编委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1998年版。
    [5]林永仁、来层林:《巴楚文化》,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6]蔡靖泉:《楚文化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社2002年版。
    [8]李德复、陈金安主编:《湖北民俗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华侨城集团公司:《21世纪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10]徐嵩龄、张晓明等编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彭万廷、冯万林主编:《巴楚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湖北省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编:《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13]薛明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张庆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5]张昌尔主编:《湖北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刘玉堂著:《湖北文化资源省情·资源篇》,崇文书局2005年版。
    [17]张锦高、袁朝主编:《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崇文书局2005年版。
    [18]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永林:《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叶春生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九集。
    [2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2]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全书》, 长城出版社2006年版。
    [24]本书编写组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赵凌云主编:《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组委会编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版。
    [28]周积明主编:《湖北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9]赵凌云主编:《2005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产业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叶春生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十集。
    [31]周明全主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第三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本书编委会编:《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33]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 2006年版。
    [34]向云驹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李玉臻主编:《中华民俗节日风情大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冯万林主编:《宜昌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37]张旭主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38]李前程主编:《荆楚文化与湖北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胡嘉猷、邱九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0]中国文物报社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就通览》,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41]本书编委会编:《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7),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42]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傅才武主编:《楚文化资源区域分布、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2008年即将出版。
    [1]晏昌贵:《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2]梁海明:《文化与武汉市旅游业开发之管见》,《江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3]黄正华、李亚伟:《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评述》,《长江建设》,1996年第5期。
    [4]邵曼:《湖北当代戏剧述评》,《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5]余青:《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年版。
    [6]保继刚、柳意云:《武汉市主题公园发展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第1期。
    [7]刘正维:《湖北民间音乐的交融性特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8]林翔、李菊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定位与旅游开发问题探讨》,《旅游学刊》,2001年第4期。
    [9]杨桂华:《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探析》,《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10]江胜清:《新时期湖北戏剧流变浅论》,《孝感学报》,2003年第1期。
    [11]刘玉堂:《大气磅礴,精彩绝艳--评大型乐舞〈钟鸣楚天〉的思想艺术成就》,《中国文化报》,2003年6月10日第3版。
    [12]方湘侠、李刚:《社会转型时期湖北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3]姚伟钧:《荆楚饮食文化论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2期。
    [15]商一言:《国外主题公园经营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6]李慧云:《中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改革与战略》,2004年4期。
    [17]江胜清:《新时期湖北戏剧的成就与缺失浅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18]杨蕾:《论湖北民间音乐文化及其保护》,《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9]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20]徐红罡:《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旅游科学》,2005年第3期。
    [21]李蕾蕾、张晗等:《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旅游科学》,2005年第6期。
    [22]郑江宁、周春发:《世界主题公园现状及经营策略发展趋势》,《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3]王红莲:《山东工艺美院攻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5年4月18日。
    [24]刘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广东艺术》,2005年第5期。
    [25]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26]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7]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28]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贵州省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专辑》,2005年版。
    [29]侯少华:《地们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当代贵州》,2005年第16期。
    [30]刘卫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2期。
    [31]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32]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33]颜丽丽、萧磊:《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初探》,《现代商业》,2006年第5期。
    [34]汪宇明:《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新天地”模式》,《旅游科学》,2006年第3期。
    [35]唐婧:《旅游景区深挖文化旅游节庆产品价值的效益分析--以衡山寿文化节为例》,《文史博览》,2006年第1期。
    [36]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7]黄翔、成曦:《武汉旅游节庆品牌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8]张金岭:《中国节庆民俗中的狂欢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原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39]孙根年:《论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
    [40]朱伟、陈怡:《论体验经济时代主题公园的管理模式》,《集团经济研究》,2006 年第3期。
    [41]朱伟、常坤玉:《试析我国主题公园的全员营销模式》,《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期。
    [42]黄万鹏、云建辉:《原生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与经营研究》,2006年第5期。
    [43]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国文化报》,2006年9月5日。
    [44]彭冬梅、潘鲁生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45]杨程等:《楚文化保护中编钟乐舞的复原与展示》,《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6年第10期。
    [46]刘艳:《生态博物馆发展创新初探》,《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7]程涛平:《武汉东湖磨山楚城筹建回眸》,《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7期。
    [48]张建华:《略谈楚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构想》,《区域经济》,2006年第1期。
    [49]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4期。
    [50]董志静:《社会多元化冲击下的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北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51]黄希辉:《湖北苗族服饰文化变迁论》,《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2]于敏:《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3]吕庆华:《地方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图书馆建设》,2007年第6期。
    [54]余永霞:《中国主题公园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2期。
    [55]彭建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56]齐爱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与著作权保护模式之比较--兼论我国商标法修改的相关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7]祁进玉:《我国文化产业的梯级开发和利用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58]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9]彭冬梅、刘肖健等:《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计算 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李玉新:《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2]邵明翔:《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办园开发研究--以重庆市“老重庆旅游主题公园”为例》,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
    [3]马春玲:《体验式营销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研究--以滨城某主题公园为例》,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2月。
    [4]杨瑞芹:《公共旅游资源“三权分离”管理模式的构建》,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5]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6]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办发[2005]18号文件。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
    [3]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文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06年2月版。
    [4]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6年2月20日。
    [5]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沈海宁:《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我省文化产业工作新局面--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6年2月20日。
    [6]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周坚卫:《在全省文化工作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政府情况通报》(内部资料),2006年3月3日。
    [7]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工作简报》,2006年第12期。
    [8]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专刊。
    [9]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工作简报》,2006年第13期。
    [10]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工作简报》,2007年第14期。
    [11]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工作简报》,2007年第15期。
    [12]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文艺指导》,2007年3月版。
    [13]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印:《工作简报》,2007年第16期。
    [14]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内部资料),2007年9月19日。
    [1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湖北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监制(2007年6月),(共参阅120多本,详见正文脚注,从略)。
    [16]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2008年1月24日。
    [1]汉网论坛: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3-04/26/content_265992.htm
    [2]宜昌旅游网:http://www.sx927.ct927.net/SiteMap.asp
    [3]中国期刊数据库网:http://lsk.cnki.net/kns50/index.aspx
    [4]中广网:http://www.cnr.cn/wcm/guizhou/wtsh/t20031229_143801.html
    [5]南漳旅游网:http://www.hbnz.gov.cn/lygg/whms/whms-zhyd.htm
    [6]三峡秭归在线: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64/files/2008999/html/article_717_1.shtml
    [7]中国曲艺网:http://www.folkw.com/www/minjianxiqu/143430456.html
    [8]荆楚网:http://www.whjs.gov.cn/whty/content/2007-09/24/content_123452.htm
    [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main.j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