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材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尝试梳理近代学术史中子书考辨的观念与方法的变迁脉络,并结合近年来的出土文献对子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
     本文的第一章是对历史背景的梳理。其中第一节介绍了历代子书考辨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明清时期的辨伪观念与方法。在传统辨伪学中,人书概念不清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对真伪的判定也随时代的晚近而愈转激烈;第二节分析了近代诸子热兴起的内在理路(以子证经直到等视经子)和外缘影响(西方从物质科技层面的冲击到学理的冲击),并指出在研究中使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时的限度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以胡适为对象,分析他在近代诸子考辨研究中奠定的新范式,并从梁启超、章太炎、柳诒徵等人的批评进一步讨论新范式的影响及其问题。胡适援引杜威实验主义的方法论作为框架,又从传统考据学中汲取科学因子,但其方法论不免“科学主义”之讥,在具体研究中难以施展。胡适在二十年代末也意识到“故纸的材料终究限死了科学的方法”,并开始强调新材料的重要性。
     第三章先讨论了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大背景,然后分析《古史辨》中孔老先后的讨论,归纳出古史辨派对于子书真伪的观念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可以看出,《古史辨》中所用的子书考辨方法大体上仍是对传统辨伪学的继承,但在观念上已经全然抛弃了卫道的立场。虽然许多学者时常有滥用“默证”的嫌疑,不少辨伪方法仍有逻辑漏洞,但在多年的反复讨论中,人、书、思想的概念渐渐得以廓清。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对古史辨派子书讨论的各种不同的回应。当时站在传统立场上的学人如吕思勉等人强调了子书流传的通例,这些通例动摇了古书真伪的概念。同时胡适也对考辨方法进行了检讨和反思,针对学者们在使用史实、文体、思想等证据时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胡适提出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暂缓判断。进入1930年代后,胡适的学术思想渐渐与欧游归来的傅斯年合流,傅斯年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口号,一方面强调史料,一方面批评顾颉刚的“层累说”,傅斯年与顾颉刚在史学上的分流被学者称为“疑古”与“重建”之别,然而顾颉刚未必不重视重建,二人殊途也由性格原因导致。尽管《古史辨》对于很多子书的讨论没有最后的结论,甚至搞了不少冤假错案,但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人们对于古书复杂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子书真伪的概念也渐渐松动了。
     第五章从出土文献反思子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出土文献如郭店竹简《老子》表现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彻底动摇了人们对古书真伪的观念,学者们将眼光从以往的考辨年代转向了研究书籍的形成和流传过程。从这方面说,我们的确“走出疑古时代”,有了新的眼光和问题意识。然而现阶段出土文献研究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人片面理解了“走出疑古时代”的含义,重新走回信古的老路上去,完全忽视前人辨伪的正确成果,将很多已经确定是较晚的材料当成先秦的材料看待;也有人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简单的对应;还有人在研究中急于下结论,忽略了出土文献本身的局限性。夏含夷等西方学者认为,出土文献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现在的学者需要做好准备随时修正自己的结论。
This thesis is about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 and method on the early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xts study. Through the recently excavated ancient texts, we can modify the concept on the early texts and improve the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outline of the background studie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re is an int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texts study.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en scholars were focusing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they usually use the style consistence, thinking way of the "author" as the evidence to estimate the age of a text. But they don't have clear concept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so-called author and the text.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 early texts was more and more radical. One text that Ming scholar Song lian ruled as authentic pre-Qin text might become pseudograph by Qing scholar Yao jiheng.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inner and outer reason of why early philosopher and text study got atten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And when Western Impact-China Respond model was taken in consideration, we should mind some theoretical limitation of this model.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f a new paradigm set by Hu shi. He borrowed his American Pragmatist supervisor John Dewey's methodology as theoretical frame and found some specific metho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 study to fill in. He was criticized intensely by the prominent scholars such as Zhang taiyan, Liang qichao and Liu yizhen, etc. And his western-eastern fusion methodology was regarded as pure "scientism" slogan. In late 1920s, Hu shi realized that "the ancient materials limited th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became to emphasize on the new materials.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Gu shi bian ("doubting of ancient history") discussion. First, the thesis explored the rising of Gu Shi Bian Movement. Then take the Laozi discussion as the example, sum up the methods that Gu shi bian school used. Basically, the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text criticism methods, but abandoned the Confucianism attitudes. Although their concept about the early text was not very advanced, with many logic inconsistencies, they begin to differentiate the author from the text, also the thinking from the text. The text formation age is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to so-called "author's" age, and the thought expressed in the text might come from even earlier ag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f all kinds of responds to Gu shi bian school. Some traditional scholar such Lv simian emphasized the general rules of how ancient text was compiled and spread. Lv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early philosophical text usually contained master's thought, and also his disciples. So the authentification issue that time was not as clear as today. And the evidences such as personal style, thought or historical fact contradiction can't be used as the key evidences to rule the age of the text. In late 1920s, Fu sinian came back from Europe and brought up a new slogan "Historiology is merely history material study". He focused on the new materials and started the new page of Chinese archeology.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d how the excavated materials changed our vision towards the early texts. Based on many excavated materials, professor Li xueqin considered we should "Walking out of the 'Doubting of Antiquity' Era". But this calling led to some retrogress. Some scholars used obvious later material as pre-Qin material without any examination; some simply equal excavated title to received title, totally igno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exts; others regard excavated materials as totally authentic, ignoring their innate limitation. Realizing the complicacy of excavated materials, many western scholars such as Edward Shaughnessy think the excavated materials bring more questions compare to what they solved.
引文
1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104,中华书局1989年版,31页。
    2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疑古》、《惑经》二篇,排斥上圣,几上同于《论衡》之《问孔》、《刺孟》矣。”
    3 司马光作《疑孟》亦是针对王安石尊孟而发。
    4 皮锡瑞《经学历史》有云:“经学自唐以至宋初,已陵夷衰微矣。然笃守古义,无取新奇;各承师传,不凭胸臆;犹汉唐注疏之遗也。……乃不久而风气遂变。《困学纪闻》云:‘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或谓《新义》多剿敞说。元佑诸公排斥王学;而伊川《易传》专明义理,东坡《书传》横生议论,虽皆传世,亦各标新。……案宋儒拨弃传注,遂不难于议经。排《系辞》谓欧阳修,毁《周礼》谓修与苏轼、苏辙,疑孟子谓李觏、司马光,讥《书》谓苏轼,黜《诗序》谓晁说之。此皆庆历及庆历稍后人,可见其时风气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
    5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104,中华书局1989年版,36页。
    6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页。
    7 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新月》第1卷第9号,收入《胡适文集》四,107页。
    8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266页。
    11 白寿彝《朱熹辨伪书语·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年版,103页。
    12 顾颉刚《子略·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年版,773页。
    13 顾颉刚《诸子辨·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年版,786-787页。
    14 这点到了近代得以纠正,陈寅恪说:“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 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15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饮冰室专集》104,35页。
    16 顾颉刚《古今伪书考·序》,《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年版,253页。
    17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266页。
    18 白牧之的《论语辨》(The Original Analects)便是题献给崔述。
    19 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第7页。
    20 胡适《告得〈东壁遗书〉书》,收入《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27页。
    21 《国学季刊》第一卷第2号,267页。
    22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版,72-73页。
    23 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7页。
    2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38-639页。
    25 《论语·泰伯》。
    26 刘向《说苑·反质》引墨子答禽滑厘语。
    27 章太炎《致国粹学报社书》,《国粹学报》第5年10号。章太炎早年师从俞樾治学,其《膏兰室札记》多考释子书文字;1900年《訄书》初刊本中所收系列儒家与诸子之比较文章,多有现实针对;晚年则对诋孔态度有所修正。
    2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42页。
    29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0页。
    30[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1 《严复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561页。
    32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91页。
    33 同上,92页。
    34[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第3页。
    35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版,第3页。
    36 1917年年底刊登于《太平洋》杂志。
    37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38 刘巍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中指出此文所作之初并未考虑要对章太炎有所驳斥,因为对仍固执此说且系统发挥此说的学术权威章太炎不能置之不理,后来才特意安排了那一节,并在文章的开头就直点章太炎的大名。(《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9 张舜徽《〈太史公论六家要指〉述义》,《周秦道论发微》,《张舜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28页。
    40 清末曹耀湘不信诸子出于王官之说,见其所作《墨子笺》,但是影响并不大。
    41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42 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文集》二,280页。
    43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5页。
    44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276页。
    51 这些方法在后来古史辨派的诸子讨论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缺点和局限。详论见第二章第二节。
    52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余英时文集》第五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60页。
    5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2-23页。
    54 见《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序”。
    55 可参考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收入《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56 本为在北大哲学社的演讲。
    57 《饮冰室文集》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51-52页。
    58 余英时语。
    59 《饮冰室文集》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52-68页。
    64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5页。
    65 金岳霖《〈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618页。
    66 收入《柳诒微史学论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513-537页。
    67 同上,524页。
    68 同上,529-530页。
    69 同上,532页。
    70 《胡适日记全编》三(1919-192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06-407页。
    71 详见沈卫威《“学衡派”谱系》,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11页。
    72 《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501-502页。
    73 彭明辉在《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一书中将柳诒微与胡适相提并论:“柳诒徵在现代中国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向属较保守之一方,如反对古史辨运动,反对新文化运动,他一直都是反‘北大'系统的中坚;所以,柳诒徵的地位其实有类提倡新文化运动和启发顾颉刚进行古史讨论的胡适,一位是‘南高'的精神领袖,一位是‘北大'的青年导师,两人南北对立,殊不相让。”
    74 1922年8月26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三(1919-1922),772页。
    75 《章太炎致柳教授书》,收于《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538-539页。
    76 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3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221-223页。
    77 章士钊的《墨学谈》以及章太炎、胡适写给章士钊共四通来信,均收在《胡适文存二集》卷一《论墨学》中,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259-272页。胡适所言,发挥了段玉裁在《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中提出的“故校经之法,必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各得其底本,而后判其义理之是非,而后经之底本可定,而后经之义理可以徐定”,并将之申发到诸子书。
    78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1页。
    79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174页。
    80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81 《胡适日记全编》三(1919-192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75页。
    82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38页。
    83 《北大月刊》1919年3月,收入《史学渊源--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671页。
    84 钱穆《学术传统与时代潮流》,《钱宾四先生全集》23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49页。
    85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8页。
    86 胡觉民《汤国梨谈章太炎》(续),《上海文史资料》第2辑,81页。
    87 齐思和《批判胡适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收入《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三联书店1955年版,170-171页。
    88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66页。
    89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集》三,365页。此文原刊《努力周报》第7期。
    90 可参考罗志田《杜威对胡适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1月,117页。
    91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逻辑与哲学》,《胡适文集》六,11页。
    92 不过这时胡适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材料”的重要,第二条强调的依旧是比较的方法。到了1928年的《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才把“材料”提到民“方法”同等的高度。
    93 余英时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中说,正因为胡适没有深入西学,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胡适在日记中提到过自己“提倡有心,实行无力”。(《胡适日记》1930年12月6日)他也曾亲口对何炳棣说:“我在康奈尔头两年是念农科的,后两年才改文科,在哥大研究院念哲学也不过只有两年;我根本就不懂多少西洋史和社会科学……”见《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321页。
    9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35页。
    95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44页。
    96 1928年在《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一文中,胡适为训诂学加上了英文对照词Semantics,并另加了第(5)条:“古物学(Archaeology),搜求古物,供历史的考证。”
    97 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集》二,288页。
    101 陈寅恪《陈埂〈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266页。
    102 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指出胡适的科学方法其实是一种科学主义。
    103 施耐德指出:“国学的拥护者也像国粹派的拥护者一样,常易遭致年轻的知识分子的批评,后者认为国学派的工作有碍于现代的趋势。这种针对国学派的批评表明,国学派从未充分剖自其立场,对国学运动的真正本质是什么,也实在未有共同意见。迨至二○年代末期,国学运动的偃旗息鼓,无疑大部分肇因于此。”(《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88页。)
    104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胡适文集》四,88-89页。
    105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3页。
    106 唐德刚曾在《胡适口述自传》中注评道:胡适之在他那个时代向中国介绍“实验主义”--就和当时人介绍马克思主义一样--只能介绍些口号。口号以外的东西要深入浅出的写出来是不容易的,甚或是不可能的。
    107 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6-110页。
    108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蔡元培选集》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354页。
    109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43-44页。
    110 也有学者如吕思勉认为传统史学如从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据点发展下去,也会提倡分科,提倡专门史研究,西方学术不过是助力,并不是主因。然而“六经皆史”不过是第一步,打散传统的分类,将所有材料平等铺开,然而如何重组构建这些材料使之成系统,如果没有西方的分科概念作参照,恐怕也是个大问题。
    111 罗志田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46页。
    112 详论见本章“从故纸堆到考古学”一节。
    113《余英时文集》第五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49页。
    114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97页。
    115 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版。
    116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208页。
    117 同上,23页。
    118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入《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304页。
    119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入《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303页。
    120 施耐德认为,顾颉刚将“初步科学的学术传统、大众文化、夷狄文化、诸子学”作为代替旧文化的方案,为新文化提供指引方向。(《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导言,14页。)
    121 《古史辨》第四册《顾序》,15页。
    122 胡应麟曾在《四部正讹》中说:“凡四部书之伪肯,子为盛,经次之,史又次之,集差寡。”
    123 《古史辨》第四册《顾序》,18页。
    128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35页。
    129 《古史辨》第六册《罗序》。
    130 梁启超《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古史辨》第四册,306-307页。
    137 《中国历史研究法》,116-120页。
    138 《饮冰室专集》104,39-57页。
    142 《古史辨》第二册,271页。
    143 多数学者均认为张荫麟击中了疑古论的要害。但对于张文也有反对的声音,如岑仲勉在《禹与夏有无关系的审查意见书》(《东方杂志》43卷第2号)中认为张氏在方法论上有错误。近期也有学者质疑了张荫麟的“默证”说,见彭国良《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文史哲》2007年第1期)。
    144 《古史辨》第四册,384页。
    14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1页。
    146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155页。
    147 《古史辨》第四册,344页。
    148 《古史辨》第四册,377页。
    149 讲稿收入1952年台湾大学出版《傅孟真先生集》第二册。
    150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8页。
    151 “儒出于鲁,墨出于宋,名、法出于晋,托名老子之学则导衍于齐也。……战国诸子言性与天道之不同者,盖有其地理的差别为之启导焉。”(《性命古训辩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2页。)
    152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01-105页。
    153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22页。
    154 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86页。
    155 《文史通义·诗教上》,《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62-62页。
    156 《文史通义·言公上》,《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170页。
    157 孙星衍《问字堂集》。
    158 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
    159 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见《三松堂全集》第二卷,613页。
    160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36页。
    161 《民国丛书》第三编38《国故学讨论集》(中、下),第三集,121-142页。
    162 吕思勉《经子解题》,106页。
    163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20页。
    164 《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87-410页。原文刊于《哲学论丛》第一集。
    165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27页。
    166 《古史辨》第六册,410-417页。
    167 《古史辨》第四册,444页。
    168 《胡适文集》五,3-86页。此文也是受了章太炎《原儒》、基督教《圣经》、特别是傅斯年《东封周与殷移民》的启发而作。
    175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1页。
    176 《胡适日记全编》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0页。
    177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中国文化》第12期,227页。
    178 许多学者认为,傅斯年的这一口号袭自兰克史学,他本人甚至得了“中国的兰克”之名。汪荣祖在《史 学九章》中写过:“最早通读兰克主要著作的国人,很可能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徐光(子明)先生。他于民国四年(1915年)在北大讲授德国语文与历史,傅斯年曾是他班上的学生。”(三联2006版,25页。)然而傅斯年到底受到兰克史学多少影响还是值得考量的,王汎森就表示过怀疑:“傅斯年一生只提到兰克二三次,他的藏书中没有任何兰克的著作,而他去英、德两国并非专修历史;傅斯年在英、德的求学生涯,主要的精力是了解西方学术整体发展的情形,所以他的藏书几乎包括当时西方学术的每一个方面,这使他不曾得到任何学位,但也使他可运用各种工具治史。”(《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344页)。德国学者A.施耐德表示,兰克史学传入日本、中国之际,已经经历了去神学化的过程,留下的只是强调客观性的一面;傅斯年强调史料未必与兰克有直接的关系。
    179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80-182页。
    180 同上,185-186页。
    181 参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9页。
    182 以下《顾颉刚日记》诸条皆转引自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一文。
    183 顾潮编《顾颉刚学记》,三联书店2002年版,480页。
    184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
    185 胡适《自述古史观书》。
    186 唐德刚乃是站在学术史的高度上分析胡适后半生“钻字纸篓”的原因,若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胡适一方面为王重民不停地引诱而研究《水经注》公案,另一方面也因其后半生政务缠身,未有大段闲暇时间朝学术上的新方向发展,工作之余也只能从事琐屑考据之工作。
    187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自序》第41-43页。
    188 徐复观《有关思想史的若干问题--读钱宾四先生<老子书晚出补正>及<庄老通辨自序>书后》,收入《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94页。
    189 均收入《庄老通辨》。
    190 《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330-331页。
    191 罗义俊《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史林》1993年第4期,30-31页。
    192 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余英时文集》第五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5页。
    193 同上,50页。
    194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页。
    195 同上,第8-9页。
    196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156页。
    197 这自然是夸张之词。据钱穆的回忆,“余至北平,即与孟真相识。孟真屡邀余至其史语所。有外国学者来,如法国伯希和之类,史语所宴客,余必预,并常坐贵客之旁座。孟真必介绍余乃《刘向歆父子年谱》之作者。孟真意,乃以此破当时经学界之今文学派,乃及史学界之疑古派。继此以往,则余与孟真意见亦多不合。”(《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161页)
    198 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56-57。
    199 傅杰《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四辑,272-273页。
    200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163页。
    201 傅杰《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四辑,295页。
    202 沈寂整理《胡适早期的书信和诗文》,见《近代史资料》第65号,73页。
    203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307页。
    204 同上,311页。
    205 同上,312页。
    206 同上,313页。
    207 同上,321页。
    208 徐复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代序)》,见《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09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323页。
    210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序》。
    211 《胡适日记全编》七(1938-1949),540页。
    212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收入《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3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53-554页。
    214 高本汉《左传真伪考及其他》,陆侃如辑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1-25页。
    215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745.翻译由笔者完成。
    216 考辨年代的著作如白牧之、白妙子夫妇(E.Bruce & A.Taeco Brooks)的《论语辨》(The Original Analects),试图恢复《论语》的编纂次序,其中提出第四章是最早形成的,其他章节都是其弟子不断加入的。然而该结论并没有获得广泛的采纳。另外,如《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英]鲁惟-主编,李学勤等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之类的参考书罗列了东西方学者对秦汉典籍的总体研究情况,对于作者年代问题以叙述归纳为主,提出几种可供参考的说法,不作具体考辨。
    217 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96页。
    218 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他对于先秦诸子的论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在西方汉学界影响相当大。其论述诸子的代表著作包括《后期墨家逻辑、伦理与科学》(Later Mohist Logic,Ethics and Science,1978)、《中国哲学与哲学文献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1986)、《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1989),其中《论道者》有中译本。
    219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
    220 《简帛老子研究》,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42页注[1]。
    221 全文翻译见附录。
    222 《古史辨》第四册,443页。
    223 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绪论》第8页。
    224 王尔敏总结过:“没有史学方法并不是古人缺点,也不是古人没有智慧,而是在于中国学术领域中经史子集,以今日词汇言哲学、文学、史学,这些最全面最重要的门类,俱不讲究方法。第一,古代以来的哲学论点,多不开示推理步骤与过程。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最可作为代表。第二,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代代有文学大家,代代传世各样文学著作,只是中国自来没有文法。中国史上第一部文法书是《马氏文通》,马建忠晚年所著,不久卒于一九零零年,而中国之有文法书,已至二十世纪。第三,史学早讲体制、格局和原则,但一向并无史学方法。这是中国学术固有特色。”(《史学方法》,第8页)
    225 彭明辉《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收入《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242页。
    226 《古史辨》第四册《顾序》,第19页。
    227 《古史辨》第四册《钱序》,第5页。
    228 《古史辨》第四册《顾序》,第2页。
    229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第13页。
    230 《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267页。
    231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第15页。
    232 余英时在《未尽的才情》一文中指出:“顾先生是一位至性至情的人,情感到了最浓烈的时候,往往梦见其人,无论是爱是憎,无不如此。”顾颉刚在1923年3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梦王静安先生与我相好甚,携手而行……”;1924年3月31日又写道:“予近年之梦,以祖母死及与静安先生游为最多。祖母死为我生平最悲痛的事情,静安先生则为我学问上最佩服之人也,今夜又梦与静安先生同座吃饭,因识于此。”
    233 吴泽主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325-326页。
    234 李学勤在《对<走出疑古时代>的几点说明》中记述:“日本白鸟库吉在东洋协会评议委员会上的一次讲演,记录发表在明治四十二年(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八月出版的《东洋时报》上,题为《中国古传说的研究》,否定尧、舜、禹为实有的历史人物。在其以前,《东洋时报》第129号有后藤朝太郎的《论尧舜禹的抹杀》,是白鸟氏该篇的先声。”(《走出疑古时代》,350页)
    235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36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0-52页。
    237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238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239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295-296页。
    240 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8页。
    242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82页。
    243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2页。
    244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1-162页。
    245 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前人多以为谬。
    246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84页。
    247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48 同上。
    249 同上。
    250 同上,第9页。
    251 帛书《老子》出土后就有人提出以后一切校勘、研究工作都以帛书《老子》为准。
    252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页。
    253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10.
    254 夏含夷在《重写中国古代文献》(Rewriting Early Chinese Text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中写道:“在郭店和上博简提供了无价的新材料、回答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它们似乎又引发了更多的新问题。我怀疑如果将来中国考古学家挖出了《尚书》的早期文本,引发的问题肯定也比解决的问题要多。”(60页)
    255 Rewriting Early Chinese Text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60-61页。
    256 李学勤《古文献论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137页。
    257 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41页。
    258 金谷治《关于帛书<老子>》,《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303页。
    259 饶宗颐《书<马王堆老子写本>后》,《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297页。
    260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6页。
    261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37页。
    262 袭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38页。具体论述可参考《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并非<黄帝四经>》,收入《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353-360页。
    263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40页。
    264 基本根据同期稍早的包山二号楚墓年代以及《史记》所记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而定,大部分学者同意这种意见;但池田知久则表示没有必要排除“白起拔郢”之后的可能性,“即使在公元前278年-公元前227年也没有什么不合理”。(详见《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267-270页。)
    265 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155页。
    266 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159页。
    267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后收入《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8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郭店楚简<老子>》,《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167页。
    269 罗浩《郭店<老子>对文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收入《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67页。
    270 罗浩《郭店<老子>对文中一些方法论问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204页。
    271 转引自《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163页。
    272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126页。
    273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138页。
    274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6页。
    275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4-206页。
    276 持这种说法的有周凤五《郭店竹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收入《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0页注6;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李学勤《论郭店简<老子>非<老子>本貌》,《纪念林剑鸣教授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等等。
    277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4页。
    278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0页。
    279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163页。
    280 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收入《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2页。
    281 李零《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329页;
    戴卡琳《<太一生水>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348页。
    282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44-58页。
    283 收入《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一书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81-103页。
    284 李学勤指出:“八角廊《儒家者言》和安徽阜阳双古堆简牍中的一种性质相类,内容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且多和《说苑》及今本《孔子家语》有关,两者应该都是《家语》的原型。……《儒家者言》也可称为竹简本《家语》。”(《简帛佚籍与学术史》,380页)
    285 《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
    286 《柳河东集·论语辨》。
    287 《崔东壁遗书·论语余说》。
    288 梁涛《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99页。
    289 王国维《书论语郑氏注残卷》曰:“郑但以古校鲁,未以齐校鲁也。”又曰:“郑注《论语》,以其篇章言,则为《鲁论》,以其字句言,实同孔本。”(《观堂集林》卷四)
    290 《隋书·经籍志》:“张禹本授《鲁论》,晚讲《齐论》,后遂合而考之,删其烦惑,除去《齐论》‘《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号《张侯论》。当世重之,周氏、包氏为之章句,马融又为之训。又有《古论语》,与《古文尚书》同出。章句烦有与《鲁论》不异,唯分《子张》为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国为之传,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吏部尚书何晏又为集解。是后诸儒多为之注,《齐论》遂亡。”另参朱维铮先生《<论语>结集脞说》,收入《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98-123页。
    291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391页。
    292 单承彬《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124页。
    293 陈东《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13页。
    294 李庆《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8辑,11页。
    295 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253页。
    296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97页。
    29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
    298 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六。
    299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300 齐思和《孙子兵法著作时代考》,收入《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34-348页。
    301 李零《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文史》第七辑。
    304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443页。
    305 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45页。
    306 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42页。
    307 “沙畹(Chavannes)的工作可谓现代西方汉学家第一次取得伟大的原创成就。其对于历史意识和考古材料的结合预示了之后一个世纪中古代中国研究的主流,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本土。他的方法也塑造了下一代汉学巨匠们的路径,这些大学者包括沙畹自己的学生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马伯乐(Henri Maspero,1883-1945)、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1894-1979),法国之外的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及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3.)
    308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7.
    309 《文史哲》2006年第4期,29页。
    310 钱穆考定了刘歆校书的年代以及他请立古文经于学官的时间,并考定了当时王莽正因罪罢官,所以刘歆不可能预测到王莽有篡汉的可能;以刘歆校书的时间看,他也不可能遍伪群经,大批量造假。钱文一出,胡适马上表示赞同,但顾颉刚、郭沫若等许多学者仍旧相信刘歆造伪的说法,可见其受晚近经今文学影响之深。
    311 张心澂《伪书通考·例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12 张心澂《伪书通考·总论》,第7页。
    313 该文没有中译本,此处由笔者翻译。
    314 Arthur Waley,The Way and its Power,London 1934,p.108.
    艾兰[美]、魏克彬[英]著、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Brooks,E.Bruce & A.Taeko,The Original Analects:Saying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ited by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Chinese Texts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s,edited by Henry Rosemont Jr,Open Court,1991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蔡元培选集》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
    陈东:《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弱水、王汎森主编:《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池田知久[日]:《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池田知久[日]、西山尚志[日]:《出土资料研究同样需要“古史辨”派的科学精神--池田知久教授访谈录》,《文史哲》2006年第4期
    《崔东壁遗书·论语余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中国文化》第12期
    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傅杰:《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四辑
    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国故学讨论集》(中、下),第三集,《民国丛书》第三编38
    高本汉[瑞典]著、陆侃如辑译:《左传真伪考及其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葛瑞汉[英]:《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葛兆光:《西潮又东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耿云志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Graham,A.C.:Studies In China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
    顾颉刚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年版
    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郭齐勇、汪学群:《钱穆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郭齐勇、吴根有:《诸子学志》,《中华文化通志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郭颖颐[美]:《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韩禄伯[美]著、邢文改编:《简帛老子研究》,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胡觉民:《汤国梨谈章太炎》(续),《上海文史资料》第2辑
    《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
    《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耿云志编,黄山书社1994年版
    《胡适早期的书信和诗文》,沈寂整理,见《近代史资料》第65号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柯文[美]:《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李零:《重归古典--兼说冯、胡异同》,《读书》2008年第3期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零:《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文史》第七辑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李学勤:《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学勤:《古文献论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李庆:《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8辑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饮冰室专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梁涛:《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柳河东集·论语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鲁惟一[英]编、李学勤等译:《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罗义俊:《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史林》1993年第4期
    罗志田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志田:《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罗志田:《杜威对胡适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中华书局2003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倪德卫[美]著、万白安[美]编:《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彭国良:《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文史哲》2007年第1期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齐思和:《批判胡适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收入《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齐思和:《孙子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版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钱穆:《学术传统与时代潮流》,收入《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裘锡圭、曹峰:《“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文史哲》2007年第4期
    裘锡圭:《文史丛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桑兵:《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
    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桑兵、关小红主编:《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单承彬:《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Shaughnessy,Edward:Rewriting Eariy Chinese Text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沈卫威:《“学衡派”谱系》,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沈文倬:《略论宗周王官之学(上)》,收入《学术集林》卷十
    施耐德[美]:《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
    史华兹[美]:《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史华兹[美]:《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田旭东:《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汪荣祖[美]:《康章合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汪荣祖[美]:《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博:《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版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晴佳[美]:《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晴佳[美]:《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
    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吴少珉、赵金昭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严复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余英时[美]:《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美]:《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余英时[美]:《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联经出版公司2007版,特别感谢《文汇报》陆灏先生提供的电子文本
    余英时[美]:《余英时文集》第一卷《史学、史家与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美]:《余英时文集》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美]:《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张灏[美]:《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灏[美]:《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张灏[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入《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张舜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张荫麟:《素痴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