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书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汉末以来,书法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书法名家史。每一个时代所产生的名家,无不承前启后,勾连如环。撷取其一来进行观察,可知来往之变,对清代碑学代表人物伊秉绶的研究即本于这一目的。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至扬州知府,《清史稿》入《循吏传》。其父伊朝栋与其师阴承方均是当地著名的理学家。程朱理学中持敬躬行,重视道德践履的思想,对伊秉绶的一生有重大影响。作为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平正中和,达大顺之境,其成就超迈前代,遥接汉人。其余诸体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本文立足于书法史,首先对伊秉绶所生活的传统社会及其家世、生平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其书法分书体进行研究,其中隶书为重中之重。在对隶书的考察中,对其取法渊源、临摹观念、创作分期、理学体现、书法境界等逐个进行了研究。之后对伊秉绶的行草、楷、篆书进行研究。最后对伊秉绶的书学思想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概括。
In the long river of Chinese history, calligraphy gradually becomes an art ofbeing related to personality.After Han Dynasty,in some sense, the history ofcalligraphy is the history of masters, which has a relationship of continuity betweeneach other.
     Yi Bingshou(1754-1815)was born in Linghua, Fujian Provence,the home ofZhuzhi. At36years old, he passed in the imperial exams and then become a Stateofficial. Yangzhou magistrate is his last official rank. He was worte into The draft ofhistory of Qing Dynasty as a model official. His father Yi Chaodong and his teacherYin Chengfang were both Neo-Confucianism thinkers.The concept of respect and stilland practical training,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young Yi Bingshou.AS a calligrapher,his clerical script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yle,had a direct link to the HanDynasty. Also,he was good at in running script and regular script.
     Yi Bingshou is a model both in the occupation as an official and in calligraphy asan artist.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his life in the original society, about hisfamily, his lifetime and his thought on Neo-Confucianism. Base on this, I will trunto the heart of this paper,the problem of the style of his calligraphy.At last, I Will tryto give an evaluate about his state in total history of calligraphy.
引文
1参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中的相关论述。见崔尔平编《明清书论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第1312~1314页。
    2此处的分法,只是一个大概的分期,只为行文的方便。有些书家跨越几个时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3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第64页。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见崔尔平编《明清书论集》,第1307~1397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68、169页。
    1参见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一文,见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
    1关于访碑的具体描述,可参见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第三章“清初的访碑活动”一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215~227页,以及薛龙春《郑簠研究》第二章,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第27~58页。
    2《康熙起居注》(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1255页。
    1《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九,《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466页。
    2玄烨《御纂性理精义凡例》,见《御纂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六年刻本。
    3转引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第81页。
    4吕留良《耦耕诗》十首之二,见《吕留良诗文集》(上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第358页。
    5《清朝文献通考》(第2册),卷二一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第6765页。
    1《雍正朝起居注册》(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1376页。
    2《清史稿》卷二九〇,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0282页。
    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二八,《清实录》(第10册),第876页。
    4《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五一,《清实录》(第11册),第382页。
    1朴趾源《热河日记》之《审势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1996,第450、451页。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394页。葛兆光在书中对清初统治者以“治统”兼并“道统”,以达到对真理实现垄断、对士人的思想进行控制的目的,有详细的描述。
    2清代汉学一般指乾嘉时期摒弃经世义理的考据之学;另有“朴学”一称则在学术上运用的范围较广,除考据之外,还包括了史学、地理、金石、小学等。
    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402页。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6页。
    1颜元《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749页。
    2颜元《颜元集》,第776页。
    3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世界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7页。
    4《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汉伏生所传。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论语》、《孝经》、《礼记》、《尚书》等数十篇。因用汉之前的古文写成,故所出的《尚书》被称为《古文尚书》,比当时通行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此书曾引发西汉著名的“今古文之争”,后散佚。三国曹魏时,有王肃伪造《古文尚书》。到了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又献此书于朝廷,后乃大行于世。历代对此书均有疑为伪作者。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31页。
    1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41页。
    2戴震《戴震文集》,第168页。
    3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见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37页。
    1金天翮《戴震传》,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九,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第564页。
    1关于黄易的金石收藏,可参见故宫博物院编《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汉魏碑刻特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2冯登府《闽中金石志》卷一,民国希古楼刻本。此书所载金石第一即为伊秉绶旧藏之虢叔大林钟,有阮元、陈均等跋文。作者曰:“此钟得见于墨卿太守令子念曾处,四(原字如此,疑为“试”字之误,笔者按)手拓一通,以冠闽中金石之首。”
    3阮元《甘泉山获石记》,见阮元《揅经室集》三集卷三,第647页。
    4转引自傅新生《伊秉绶与金石学》,见《新美术》2007年第6期。
    1此处之整理书目,主要依据陈志平编著《书学史料学》第四章第一节,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第109~129页。
    2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第1页。
    1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页。
    2参见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第二章第二节,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第86~102页。
    3容庚《丛贴目》(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第445页。
    4《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见容庚《丛贴目》(第1册),第429~453页。《墨妙轩法帖》见容庚《丛贴目》(第2册),第455~459页。
    1容庚《丛贴目》(第4册),第1377~1380页。
    1米芾《海岳名言》,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61页。
    2傅山《字训》,见傅山著、陈监先批校《陈批霜红龛集》影印本(中册),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第679页。
    3傅山《作字示儿孙》,傅山著、陈监先批校《陈批霜红龛集》影印本(上册),第90~92页。
    1傅山著、陈监先批校《陈批霜红龛集》影印本(中册),第694、695页。
    2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第192页。
    1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64页。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第130、135页。
    1参见三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三明姓氏考略》第五十六章第三节“伊姓”,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
    2王芑孙(1755—1817)字念沣,一字沤波,号惕甫,一号铁夫、云房,又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工书,逼刘墉。与伊秉绶友善。卒年六十三。著有《碑版广例》、《楞伽山房集》、《渊雅堂集》。
    3王芑孙《资政大夫予告光禄寺卿伊公神道碑铭》,见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惕甫未定稿卷十,清嘉庆刻本。
    1民国黎景曾、黄宗宪编《宁化县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第553页。
    2梁章钜《浪迹三谈》卷三,清咸丰七年刻本。
    3阴承方(1715—1790),字静夫,号克斋,福建宁化人,岁贡生,教育家,有《阴静夫先生遗文》。参见徐世昌《清儒学案》和黎景曾、黄宗宪修纂《宁化县志》。
    4《小学篇赠黄小松(易)》,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一,嘉庆十九年广州刻本。
    1《陪朱竹君先生(筠)饮环溪别墅》,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一。
    2《济宁纪游留别杨文柱(锺鼇)》,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一。
    3《济宁纪游留别杨文柱(锺鼇)》,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一。
    1江庆柏编《清代进士题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648页。
    2法式善(1753—1813)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一号梧门。蒙古正红旗人。乾隆进士,官祭酒。诗学王维、孟浩然,书学赵孟頫。有《素存堂稿》、《清秘述闻》、《槐厅笔记》。
    3《时帆学士(法式善)招己亥同年宴集陶然亭二首》,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4相关墨迹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
    1这次湖南乡试出了“赂书”的丑闻,但和伊秉绶并无关系。据《(光绪)湖南通志》记载:“是科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决(彭)珴文当第一。比榜出,解元为傅晋贤,而闱墨之文实珴文也。究出晋贤赂书,书役割卷,弊窜于是。置书役三人于法,晋贤亦罹重典,而珴仍为第一。”见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七七人物志十八,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2《车骑关》,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3《荥驿渡河》,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4《信阳道中微雨竟日》,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5闵一得(1758—1836),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内丹家,自号懒云子。浙江吴兴(今湖州)人。隐于乌程金盖山四十余年。撰有《金盖心灯》八卷,又编纂《道藏续编》、《古书隐楼藏书》,为研究道教内丹学的重要著作。
    6《同钱云岩编修偕嬾云道士晚登岳阳楼》,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7《黄鹤楼》,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8《清史稿》卷四七八,第13048页。
    9宋湘(1748—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湖北粮道。有《红杏山房诗钞》。
    10《清史稿》卷四七八,第13048页。
    1《腊月十九东坡生日设祀并送贾生游琼州》,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三。
    2《杂题法帖和王铁夫十六首》,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3此砚一直为宁化伊氏子孙珍藏,后捐献政府,今存宁化县文化馆。伊秉绶于砚背题识:“嘉庆五年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得此砚于墨沼。汀州伊秉绶记。”后又征得当时宋湘、冯敏昌、翁方纲的题识。其中翁方纲题云:“东坡先生德有邻堂之砚,先生书名在焉。惠州守伊公得之,盖去先生寓此七百有五年。”参见骥声《伊秉绶所藏东坡砚》,香港《书谱》杂志,1983年第二期,第15页。
    4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奉使粤东奏议卷五,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5《清史稿》卷四七八,第13048页。关于伊秉绶此事,那彦成之奏议记叙甚详,见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奉使粤东奏议卷五。
    6《移居番禺寄冯鱼山比部(敏昌)》,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三。
    1《宋芷湾招同黄芋洲、吕子羽宿叶云谷员外(梦龙)风满楼再饯予北归,醉中留别》,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三。
    2陈文述《题沈石田枫桥饯别图为伊墨卿太守作》,见陈文述《颐道堂集》外集卷四古今体诗,清嘉庆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
    3叶廷勋本福建佑安人,寄籍广东南海,为乾嘉年间的广东巨富之一,喜书画,富收藏。与当时名流如伊秉绶、翁方纲、冯敏昌、黎简等相友善。
    4《清史稿》卷五八,第1987页。
    5《清史稿》卷四七八,第13048页。
    6《清史稿》卷四七八,第13048页。
    7《赈灾四首》,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四。
    1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四。
    2赵怀玉《扬州府知府伊君秉绶墓表》,见钱仪吉编《碑传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3156页。
    1赵怀玉《扬州府知府伊君秉绶墓表》,见钱仪吉编《碑传集》,第3156页。
    2阮元、顾銮《广陵诗事广陵览古》,扬州:广陵书社,2005,第31页。
    3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七,清道光二十年桂林署斋刻本。
    4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二,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
    5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六。
    6见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卷五十伊秉绶条,清道光十年刻本。
    7见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卷五十伊秉绶条。
    8伊秉绶信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
    9叶梦龙(1775—1832)字仲山,号云谷,南海(今广州)人。官户部郎中。父廷勋喜书画,好收藏。有《风满楼丛帖》。叶梦龙有父风,居京师多结交名流。归里筑倚山楼。擅画兰。卒年五十八。
    10谢兰生(1760—1831)字佩士,号沣浦,又号里甫,别号理道人,南海(今广东佛山)人,寓广州。嘉庆七年(1802)进士,迭主粤秀、越华、端溪讲席。诗学苏东坡,书学颜真卿,尤精于画,探吴镇、董其昌之妙。卒年七十二。有《惺惺斋文集》等。
    11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为“西泠八家”之一。工隶书,能山水,喜集金石文字。官山东济宁府同知时,广搜碑刻。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12《观黄小松遗画慨然题句》,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六。
    1黎景曾、黄宗宪《宁化县志》,第517页。
    2黎景曾、黄宗宪《宁化县志》,第517页。
    3王芑孙《久不得伊墨卿消息一诗寄讯》,见王芑孙《渊雅堂全集》编年诗稿卷十九。
    4《秋水园梅花八首》,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六。
    5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人。与阮元齐名。博闻强识,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等都有研究。著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等。
    1焦循《雷塘话雨记》,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卷三,见《芜城怀旧录扬州风土记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172页。
    2吴贤湘(1748—1828)字清夫,福建宁化人。乾隆六十年(1795)会试中试。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四年(1799年)补殿试成进士。主讲延平、石城、宁化书院。著有《宁化志闻》七卷、《近腐斋笔记》二卷、《甚德堂文集》四卷、《秋风红豆诗抄》一卷。
    3伊秉绶与吴贤湘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
    4《四贤画像赞:王右军》,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六,全诗为:“上书谏北征,本通达治体。历代宝翰墨,江东富山水。誓墓早遗策,谓卒宜乐死。为乐当及时,寿五十九耳。”
    5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卷一,见《芜城怀旧录扬州风土记略》,第13页。
    6陈文述《颐道堂集》诗选卷十九。
    1伊秉绶《经笥堂文钞序》,见雷鋐《经笥堂文钞》,嘉庆十六年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2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生。谥文清。工书,尤长小楷,得力于董其昌,兼学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而自称学钟繇。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能诗,有《石庵诗集》。
    3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78、679页。
    4吴荣光(1773—1843)字殿垣,一字伯荣,号荷屋,晚号石云山人,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湖广总督。精鉴金石,工书能画,富收藏。著有《辛丑销夏录》等。
    1吴荣光跋《刘文清燎蚊诗卷》,见方濬颐《梦圆书画录》卷二十四,清光绪刻本。
    2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353页。
    3《戏呈刘石庵先生》,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4《三师三友诗》,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五。
    5纪昀(1724—1805)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能诗及骈文。有《纪文达公遗集》。并撰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6《清史稿》卷三二〇,第10771页。
    7伊念曾跋伊秉绶隶书《尚书考灵》横幅后云:“先严官京师时,王文端、纪文达两相国常以进御文命书小隶,上甚嘉许。”,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9页。
    8纪昀《题卢沟折柳图送伊墨卿出守惠州》,见纪昀《纪文达公遗集》诗集卷十二《三十六亭诗》,清嘉庆十七年纪树馨刻本。
    9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金石家鉴赏一派,方纲实开其先。书学欧阳询,能篆隶。著有《两汉金石记》、《复初堂集》,卒年八十六。
    10《十二月十九日苏斋拜东坡真像三首》,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四。
    11伊秉绶题《汉圉令赵君碑》:“嘉庆元年东坡先生生日,江都罗聘、武进赵怀玉、宣城方楷、吴县金学莲、同观于苏斋,宁化伊秉绶题。”见仲威《善本碑帖过眼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第36页。
    12翁方纲《送伊墨卿郡守之官江南序》,见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二,清刘彦章校刻本。
    13刘咸炘《弄翰余沈》,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687页。
    1朱筠(1729—1781),字美叔,号竹君,又号笥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翰林学士。书法一本六书,自然劲媚。作字兼篆体,有隋以前体。尤好金石文字,每喜以说文摹勒入碑版,古趣盎然,见者辄不能句读。生平所过郡县名山水,凡足迹可及之地无不至,至则访摩崖旧刻,古刹残碑,不惮扪萝剔癣,每得唐以上物,辄狂谑宾从共往观之。欣赏笑乐之声,穿云度壑。已乃自书题名刻石。
    2朱珪(1731—1806)字石君,号南厓,晚号盘陀老人。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朱筠弟。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大学士,晋太傅,谥文正。工隶书,包世臣称其真书逸品上。卒年七十六。著《知足斋集》。
    3包世臣《公祭朱文正公文》,见包世臣《小倦游阁集》卷二十四别集五,清小倦游阁钞本。
    1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取《说文解字》与古代诸经典文义相参校,撰《说文义证》、《缪篆分韵》、《札朴》等。
    2如梁章钜在《喜得关中本华山庙碑次册中笥河老人韵》一诗中感叹“所惜桂伊不可作,赏析谁与同悬河”。可知桂馥和伊秉绶一起被当做擅长隶书的代表,见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五,清道光刻本。
    3洪亮吉(1746—1809)经学家、文学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治今常州)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嘉庆时,批评朝政,遣戍伊利,不久赦还,改号更生居士。与黄景仁友善。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工诗文,骈文颇负时誉。有《春秋左传诂》、《洪北江全集》。
    4《三师二友诗:洪编修稚存》,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五。
    5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礼仁阁大学士,谥文达。工诗文,精鉴金石书画,善篆隶行楷。有《揅经室集》等。
    6阮元《伊墨卿太守(秉绶)由闽赴都过南昌赋别》,见《揅经室集》四集诗卷十。
    7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徵,号谷人,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嘉庆六年(1801)授国子祭酒。工书法,尤擅行草。卒年七十三。著有《正味斋全集》。
    8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9页。
    9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工书,倡北碑。著有《安吴四种》。
    10《赠包慎伯孝廉》,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七。
    1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56~660页。
    2黎景曾、黄宗宪编《宁化县志》,第581页。
    3冯敏昌(1747—1807)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翰林,改官刑部主事。工书画。著有《河阳金石录》、《华山小志》、《小罗浮草堂集》。
    4冯敏昌跋伊秉绶《行书自书诗卷》,福建省博物馆藏,笔者据墨迹录文并句读。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第210页。
    5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名帖善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第217页。
    6翁方纲《秋盦为墨卿作少室访碑图》,见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五一苏斋小草七,清刻本。
    1《宋史》卷四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2769页。
    2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三藩之乱时,郑经从台湾进军福建。他适请假在乡,遣使带蜡丸进京,献用兵之计。又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军。还京后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治程朱理学,曾奉命主编《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著有《榕村全集》等。
    3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一九,见《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第333页。
    4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三,见《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上册,第410页。
    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1236页。
    6蔡世远(1681—1734)字闻之,号梁村。福建漳浦县人。以世居漳浦梁山,故称之为“梁山先生”。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主讲福州鳌峰书院。著有《二希堂文集》等。
    7雷鋐《漳平县朱子祠记》,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8张伯行(1652—1725)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治程朱理学,编辑整理程朱学派著作。汇刻《正谊堂丛书》,著有《困学录》、《正谊堂文集》等。
    9参见许维勤《鳌峰书院与清代福建理学的复兴》,《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33卷第6期。
    1蔡世远《鳌峰书院学约》,见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2011,第528、529页。
    2李颙《关中书院学程》,见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学规》,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257、258页。
    3雷鋐(1697—1760)字贯一,号翠庭,学者称翠庭先生。福建宁化人。雍正进士。先为国子监学政、庶吉士,后历官通政司通政使、提学浙江学政、左副都御使等。著有《读书偶记》、《经笥堂集》等。
    1游光绎《鳌峰书院志》,嘉庆十一年正谊堂刻本。
    2雷鋐《漳平县朱子祠记》,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3雷鋐《竹山精舍记》,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4雷鋐《东林书院示诸生》,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5伊秉绶《经笥堂文钞序》,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6《乡先辈雷翠庭先生绍承正学,阴静夫师并先君子继之,伏读先生<经笥堂集>,敬题其后,兼示吴清夫、童牧谦两征君》,《留春草堂诗钞》卷五。
    7伊秉绶《经笥堂文钞序》,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8《乡先辈雷翠庭先生绍承正学,阴静夫师并先君子继之,伏读先生<经笥堂集>,敬题其后,兼示吴清夫、童牧谦两征君》,《留春草堂诗钞》卷五。
    9王芑孙《资政大夫予告光禄寺卿伊公神道碑铭》中言:“及公卒,而闽学之传或几乎息矣。”见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惕甫未定稿卷十。
    1黎景曾、黄宗宪编《宁化县志》,第554页。
    2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2572页。
    3阴承方在《清儒学案》中作阴承功,查《宁化县志》等资料,实为同一人。
    4徐世昌《清儒学案》,第2567页。
    5阴承方《送伊墨卿会试序》,见徐世昌《清儒学案》,第2570页。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21页。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3页。
    8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卷五十,清道光十年刻本。
    1伊秉绶《经笥堂文钞序》,见雷鋐《经笥堂文钞》,。
    1伊秉绶与吴贤湘信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
    2伊秉绶与吴贤湘信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
    3以上两段俱见伊秉绶与吴贤湘信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
    4伊秉绶与吴贤湘信札,见《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
    5伊秉绶跋《如皋县学重修尊经阁记》,见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碑记,清道光二年刻本。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5页。
    2梁章钜《退庵随笔》,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070页。
    3杨守敬《学书迩言》,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269页。
    4何绍基诗,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25页。
    5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451、1452页。
    1刘咸炘《弄翰余沈》,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687页。
    2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第26页。
    3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第29页。
    4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4页。
    1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转引自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第307页。
    2杨守敬《平碑记》,转引自高文《汉碑集释》,第307页。
    1《题衡方碑阴同覃溪先生寄桂未谷大令》,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四。
    2何应辉《论秦汉刻石的书法艺术》,见《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1),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第15、16页。
    3转引自《中国碑帖名品(18):张迁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4吴湖帆跋《张迁碑》,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见《中国碑帖名品(18):张迁碑》,第68页。
    1《中国古代书画图录》(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第310页。
    2何应辉《论秦汉刻石的书法艺术》,见《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1),第11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9页。
    1参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60、86页。
    2穆孝天、许佳琼编《邓石如研究资料》第四编《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转引自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第174页。
    3《汉隶字源》引唐刘禹锡《嘉话》语。见梁披云主编《中国书法大辞典》(下册),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第1106页。
    4吾丘衍《学古编》,见《中国书画全书》(3),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第480页。
    1《中国碑刻全集》(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第254页。
    2马一浮《伊墨卿字卷跋》,转引自季惟斋《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245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23页。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313页。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313页。
    3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第29页。
    1刘咸炘《弄翰余沈》,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673页。
    2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3、44页。
    1杨翰《息柯杂著》,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26页。
    2转引自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1,197页。
    3翟云升《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26页。
    4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59页。
    5桂馥《国朝隶品》,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941、942、943页。
    6桂馥《国朝隶品》,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943页。
    7此处年龄计算,按传统虚岁的计算方法。
    1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328页。
    2葛嗣浵《爱日吟庐书画续录》卷六,民国二年葛氏刻本。
    3《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957页。
    4梁章钜《喜得关中本华山庙碑次册中笥河老人韵》,见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五,清道光刻本。
    5梁章钜《退庵随笔》,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070页。
    1秦祖永《桐阴论画》,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20页。
    2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533页。
    3钱谦益《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一,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第27页。
    4梁章钜《退庵随笔》,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070页。
    5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五《梅信诗唱和》,见《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3395页。
    6焦循语,见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七,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7王僧虔《笔意赞》,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2页。
    8袁昂《古今书评》,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4页。
    9孙过庭《书谱》,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9页。
    1姜夔《续书谱》,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90页。
    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47页。
    1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254页。
    2董其昌《容台集论书》,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242页。
    3关于九方皋相马法,还可参见韩玉涛的相关论述,见韩玉涛《写意论:九方皋相马法疏证》,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张湛注《列子》明世德堂本影印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第336页。
    5张湛注《列子》明世德堂本影印本,第336页。
    1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第177页。
    2焦循语,见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七,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3沙孟海《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见《沙孟海论艺》,第105页。
    4此作为典型的伊氏风格,30岁时出现,与其时的临摹作品不符,且又是孤例,疑“癸卯”二字有笔误,故存疑。
    1马国权《伊墨卿先生年表》,见香港《书谱》杂志,1983年第2期,第38、39页。
    1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3、44页。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第310页。
    2《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第207页。
    3谢稚柳主编《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15)。上海:上海书店,1994。第97页。
    4丘幼宣编《伊秉绶书法选集》,第1页。
    5《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9页。
    6《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第207页。
    7《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86页。
    1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参见《西泠印社2011年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图录,图32。
    2《厦门市博物馆藏品集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伊秉绶四十岁前两、三年的隶书虽不可见,小楷和行书都能看到。如三十九岁时所书《小楷临王羲之玉枕兰亭》、《小楷临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四家书》(两件均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页。),用笔清丽峭拔,时见秀气。四十岁所书《行书赠行诗》(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5),第353页。)则秀劲中寓沉厚,略有刘墉楷行之意。考虑到每一位书家各种书体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主攻书体会对其余书体带来影响,则此时的隶书风格极有可能发生变化。加上人到中年,秀丽转向沉厚也在情理之中。
    4《中国古代书画图目》(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354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36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9页。《裴岑碑》立于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雍正七年(1729)为岳锺琪发现,乾隆年间始名于世。
    1《伊秉绶书法大观》,第77页。
    2何绍基《张黑女墓志》跋尾,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见《张黑女墓志》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4。
    3伊秉绶与叶梦龙札,见西泠印社2012年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图录》,第2282号拍品《伊墨卿太守书翰册》。
    4《伊秉绶书法大观》,第137页。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有朱拓本。
    5伊秉绶《隶书朝云墓碣》,见《伊秉绶法书大观》,第133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42页。
    2山西省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8),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151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4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8页。
    5《明清楹联荟萃》,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第58页。
    6《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69页。
    7故宫博物院藏,15429.3cm,见《中国古代书画图录》(23)。
    8日本东京高岛菊次郎藏,见《书道全集》(第22册),东京:平凡社,1931,第133页。
    1《国外所藏书法精品丛书:清伊秉绶墨迹精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无页码。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4页。
    3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9页。
    4文从简《松丘高士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第158页。
    1孙过庭《书谱》,见《历代书法论文选》,129页。
    2《禫祭踰月感赋》,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五。
    1藏上海博物馆,见《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15),上海:上海书店,1994,第96页。
    2伊秉绶与子念曾语,转引自章友芝《伊秉绶的书法》,见香港《书谱》杂志,1983年第2期,第14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61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6页。
    1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78页。
    1《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李颀《赠张旭》,见季伏昆编著《中国古代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第484页。
    3《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4《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5《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6《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7《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8《性理大全书》卷五五学十三。
    9《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中收有伊秉绶临黄庭坚行楷“八德水,清且美,荡精神,浸牙齿,掬与斟,随器尔”。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09页。
    10临蔡襄《蒙惠帖》等扇面,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44页。
    11《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五学十三。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0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2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5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6页。
    5《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91页。
    6《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6页。
    7《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8页。
    8《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9页。
    9丘幼宣编《伊秉绶书法选集》,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1,第14页。
    10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第130页。
    1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第133页。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第135页。
    3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2、44页。
    4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15、16页。
    5《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4页。
    6《伊秉绶法书大观》,第23页。
    7《伊秉绶法书大观》,第35页。
    8《国外所藏书法精品丛书:清伊秉绶墨迹精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无页码。
    9《伊秉绶法书大观》,第136页。
    1伊秉绶与子念曾语,转引自章友芝《伊秉绶的书法》,见香港《书谱》杂志1983年第二期,第14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2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1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69页。
    5伊秉绶题《赠梧门山水》五言诗,笔者据墨迹释文、句读,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88页。
    6《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55页。
    7阴承方《送伊墨卿会试序》,见徐世昌《清儒学案》,第2570页。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3页。
    1项穆《书法雅言》,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279页。
    2详见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见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2003年。
    3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见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第281页。
    4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见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第283、284页。
    5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见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第286页。
    6项穆《书法雅言》,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268页。
    1刘熙载《艺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177页。
    1《故宫藏文物大系:清代书法》,上海科技出版社,香港商务出版社,2011年,第172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08页。
    3袁昂《古今书评》,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3页。
    4李世民《王羲之传论》,见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第459页。
    5黄庭坚《山谷题跋》,见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第460页。
    6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41页。
    7《四贤画像赞:王右军》,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六。
    1王壮弘《帖学举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87页。
    2《宋拓十七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3朱熹《朱子大全》,见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第462页。
    4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页。
    1《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颜真卿《草篆帖》,见《忠义堂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4年,第477、478页。
    3米芾《宝章待访录》,见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第491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35页。
    5秦祖永《桐阴论画三编》下卷,清光绪八年刻朱墨套印本。
    1杨守敬《学书迩言》,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269页。
    2王潜刚《清人书评》,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606页。
    3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2页。
    4沈尹默诗,转引自张绍富《枯木逢春原自好何如修竹不知冬》,见《书法艺术》,1997年第6期。
    5何绍基诗,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25页。
    1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5),第353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45页。
    1东京山本悌二郎藏,见《书道全集》(第22册),第134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37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36页。
    4考乾隆时有陈率祖(1723—1795),字怡庭,湖南祁阳人,擅花鸟,官嘉定知县,不知是否伊秉绶所书赠的“怡庭老前辈”。
    5吴荣光跋《刘文清燎蚊诗卷》,见方濬颐《梦圆书画录》卷二十四,清光绪刻本。
    6上海博物馆藏,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5),第353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3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65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8页。
    5藏上海朵云轩,见《清伊秉绶行书诗轴》,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5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45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60页。
    1钱泳《书学》,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031页。
    2赵宧光《寒山帚谈》,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346页。
    3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4洪亮吉《北江诗话》卷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66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5页。
    2王羲之的《兰亭序》本为行书,但传自宋人的《玉枕兰亭》却近小楷,参见陈忠康《经典的复制与传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03、104页。
    3王潜刚《清人书评》,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606页。
    4《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48、149页。
    5《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08页。
    6欧阳修《集古录》,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97页。
    7苏轼《东坡集》,见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第490页。
    8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第29页。
    9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第1451、1452页。
    1伊秉绶《散邑铜盘歌》,见《留春草堂诗钞》卷七。
    1李肇《唐国史补》,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94页。
    1窦臮《述书赋》,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94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07页。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89页。
    2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亦见《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30、131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34页。
    4《散邑铜盘歌》,见《留春草堂诗钞》卷六。
    5桂馥《晚学集》,见《丛书集成初编》第251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6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116页。
    2伊秉绶与子念曾语,转引自章友芝《伊秉绶的书法》,见香港《书谱》杂志,1983年第2期,第14页。
    3《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88页。
    1《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7页。
    2《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第73页。
    3焦循语,见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七,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4《留春草堂诗钞》卷二。
    1《中国古代书画目录》附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之后,因未见图版,所以一些详细信息无法断定,与其他资料中所见或有重复。
    2此作为典型的伊氏风格,此时出现,又是孤例,故存疑。
    1《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047、13048页。
    1《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956、5957页。
    1钱仪吉纂《碑传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3155、3156、3157页。
    2钱仪吉纂《碑传集》,第1172、1173页。
    1钱泳《书学》,见崔尔平选编《明清书论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1026页。
    2梁章钜《退庵随笔》,见《明清书论集》,第1070页。
    3包世臣《艺舟双楫》,见《明清书论集》,第1108、1109页。
    4秦祖永《桐阴论画三编》下卷,清光绪八年刻朱墨套印本。
    5杨守敬《学书迩言》,见《明清书论集》,第1269页。
    1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七,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见《明清书论集》,第1313页。
    3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见《明清书论集》,第1413页。
    4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见《明清书论集》,第1451、1452页。
    5曾熙《书画题跋》,见《明清书论集》,第1465页。
    6曾熙《农髯论书墨迹》,见《明清书论集》,第1467页。
    1王潜刚《清人书评》,见《明清书论集》,第1609页。
    2刘咸炘《弄翰余沈》,见《明清书论集》,第1673页。
    3刘咸炘《弄翰余沈》,见《明清书论集》,第1679页。
    4刘咸炘《弄翰余沈》,见《明清书论集》,第1682、1683页。
    5刘咸炘《弄翰余沈》,见《明清书论集》,第1687页。
    1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见《书林藻鉴书林记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第225页。
    2马一浮《伊墨卿字卷跋》,转引自季惟斋《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245页。
    3张宗祥《书学源流论》,见《明清书论集》,第1668页。
    4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第26页。
    5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第29页。
    6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第42页。
    1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第44页。
    2范景中《中华竹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第295页。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列子》,明世德堂刊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2010年。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元学案》,黄宗羲、全祖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明儒学案》,黄宗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清儒学案》,徐世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画禅室随笔》,董其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阳明全集》,王守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顾炎武文集》,顾炎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吕留良诗文集》,吕留良,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李光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二希堂文集》,蔡世远,雍正十年刻本。
    《包世臣全集》,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
    《留春草堂诗钞》,伊秉绶,清嘉庆十九年广州刻本。
    《经笥堂文钞》,雷鋐,清嘉庆十六年广州刻本。
    《颜元集》,颜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宋注疏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揅经室集》,阮元,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世界書局,民國二十五年三月初版。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说文解字义证》,桂馥,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陈批霜红龛集》影印本,傅山著、陈监先批,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宁化县志》,民国黎景曾等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碑传集》,钱仪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广陵诗事广陵览古》,阮元、顾銮,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
    《扬州览胜录扬州名胜录》,王振世、李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春在堂随笔》,俞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代学者像传合集》,叶衍兰、叶恭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萧一山《清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孟森《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清朝全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陈荣捷《朱子新探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荣捷《朱学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来《宋元明哲学史教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冯尔康《清代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5》,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八》,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陆宝千《清代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明军《文统与道统之间: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学精神》,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翁绍军《中国学术思潮史:心学思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李海生《中国学术思潮史:朴学思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江庆柏编《清代进士题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杨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钱仲联编《广清碑传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叶昌炽、柯昌泗《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容庚《丛帖目》,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王壮弘《帖学举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季伏昆编《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
    华人德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2002年。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999年。
    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谷溪《中国书法艺术:先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苏士澍《中国书法艺术:秦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靖宪《中国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王靖宪《中国书法艺术:隋唐五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崔陟《中国书法艺术: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白砥《书法空间论》,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
    陈忠康《经典的复制与传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韩玉涛《写意论:九方皋相马法疏证》,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何应辉《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
    陈志平《书学史料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金学智《书概评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刘涛《书法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季惟斋《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傅申《海外书迹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
    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三艺术(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郭味渠《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周睿《儒学与书道:清代碑学的发生与建构》,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薛龙春《郑簠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金丹《中国书法家全集:伊秉绶陈鸿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2011年。
    许维勤《鳌峰书院与清代福建理学的复兴》,《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33卷第6期。
    何岩《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况林《伊秉绶书风形成之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翁毓涛《伊秉绶书法风格研究》,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何碧琪《清代隶书与伊秉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
    朱惠良《董其昌临古研究》,《东方艺术书法》,2011年。
    傅新生《伊秉绶与金石学》,《新美术》2007年第6期。
    《明清书论集》,崔尔平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中国书画全书》,卢辅圣主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书道全集》,(日)东京:平凡社,1931年。
    《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三明姓氏考略》,三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
    《中国法帖全集》,启功、王靖宪主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中国法书全集》,王靖宪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中国碑刻全集》,王靖宪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
    《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一、二、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最善本淳化阁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宋拓十七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玉枕本兰亭序》,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默庵集锦:伊秉绶书画集》,台北:惠风堂,2005年。
    《伊墨卿先生自书诗册》,民国十七年(1928),商务印书馆。
    《伊秉绶书法选集》,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1年。
    《清伊秉绶墨迹精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伊秉绶法书大观》,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清伊秉绶行书诗轴》,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伊秉绶法书集萃》,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伊秉绶隶书墨迹选》,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伊秉绶书光孝寺虞仲翔祠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伊秉绶书法集》,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90年。
    《伊秉绶书法选》,北京:荣宝斋,1988年。
    《伊秉绶墨迹两种》,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
    《荣宝斋藏名家手札精选:伊秉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
    《王莲斋藏画》,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
    《嘉应藏珍》,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书迹名品丛刊》第26卷,(日)东京:二玄社,2001年。
    《清朝篆隶名品集》,(日)东京:二玄社,1998年。
    《明清楹联荟萃》,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明清书法大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近现代对联书法选辑》,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0年。
    《历代名人楹联墨迹》,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代书画题跋精粹:清》,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
    《张黑女墓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4年。
    《汉碑全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法书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厦门市博物馆藏品集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故宫藏文物大系:清代书法》,上海科技出版社,香港商务出版社,2011年。
    西泠印社历届拍卖图录。
    《书谱》,香港:书谱出版社。
    《中国书法》,北京:《中国书法》杂志社。
    《书法》,上海:《书法》编辑部。
    《新美术》,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