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旨在以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为理论视角,运用综合、案例、比较等技术方法,研究毛泽东的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本研究的新意和独特之处在于,从与联美抗苏战略同时存在并与该战略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诸多具体历史案例入手,基于丰富的史料,通过分析它们与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的关系,从多个历史侧面来揭示该战略的实质、影响、后果、特征、前提和所面临的制约,从而拓宽了这个传统学术领域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对毛泽东的这场外交革命的意义和历史地位的理解。
     论文所涉及的具体历史案例包括: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1960—70年代的印度支那战争、毛泽东在1973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的“一条线”和“一大片”外交策略、70年代的东西方缓和、中美苏大三角格局、毛泽东的世界革命外交、文革影响下的国内政治,以及毛泽东于1974年提出的三个世界战略理论。
     中美战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共同面临的、对各自来说都是头号的苏联威胁。但仅此不足以提供双方合作的充分条件。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毛泽东不可能为了联美抗苏而牺牲一个中国这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台湾问题事关美国在亚太的重要战略利益,与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美国内政和对外政策有直接关系,美国同样不可能为了联华制苏而完全舍弃台湾。为了抗衡苏联这个共同和最高利益,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妥协势在必行。妥协的内容,对于美国,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开承认,和公开或私下做出的在将来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的有约束力的承诺;对于中国,是在美国依然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继续在台湾驻军和维持美台防御条约以及拒绝放弃保卫台湾的义务的现状下,与美国进行战略合作。部分地由于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承认但迟迟不履行“断交、废约、撤军”的承诺,毛泽东被迫拒绝美方提出的部分军事交流计划。双方战略合作的效力因而受到一定影响。毛泽东兼顾中国的安全利益和统一利益的政策,表现了其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
     70年代初仍在持续的印度支那战争,和中美在这场战争中的间接为敌状态,不可能不影响双方针对苏联的战略合作。在既已先后明晓美国卷入印支战争的防御性动机和退出印支的意图之后,特别是在面临着难以逆转的苏越接近的趋势、觉察到越南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地缘政治抱负之后,毛泽东依然大力支持越南抗美统一战争和印支三国革命,主要出于支援世界革命的意识形态考虑。这种使联美抗苏和援越抗美并行不悖的切割政策,在帮助越南完成民族统一的正义事业的同时,既维护了国家安全这个最大利益,客观上也便利了苏联从南边包围中国的意图的实现。这一后果与联美抗苏的政策意图是有冲突的。但毛泽东在美越谈判后期对中国立场的微妙调整,帮助美国部分实现了其体面退出印度支那的意图,为毛泽东强化其联美抗苏战略即提出“一条线”的外交策略提供了前提。
     “一条线”和“一大片”是中国特色的对苏遏制和孤立政策,是联美抗苏战略的手段,旨在建立国反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和世界革命利益。这个策略提高了中国的国地位,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阻遏苏联的地缘扩张和孤立苏联的意图。但由于毛泽东对苏联威胁的估计不尽合部分相关国家的利益,总的说来毛泽东未能实现其孤立苏联的策略初衷。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视角看,此策略的受挫部分地源于毛泽东所固守的以反苏划线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苏联是世界革命和世界和平的头号威胁,是比美国更有侵略性和冒险性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这个判断不完全合事实。
     缓和是“一条线”未能建立起来的直接原因。70年代,美国、西欧和日本基于其不完全与中国一致的安全利益、对苏联威胁的更少意识形态色彩的认知和与苏联共有的避免核大战的愿望,在维持对苏冷战格局的前提下,对苏奉行长达十年的缓和政策。这种政策之得以推行和部分成功,还在于美国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所占据的比中国更主动的地位。而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主动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毛泽东奉行的、在意识形态领域(注意:并非国家间关系领域)对苏联的不妥协立场。这一立场使中国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政策缺少足够的弹性,失去了本应拥有和一度拥有的三角关系中的最主动地位,进而制约了联美抗苏的战略效力的最大化。
     淡化世界革命的意识形态,是毛泽东能够与此前的头号意识形态对手实行战略合作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毛泽东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对世界革命的执著追求,包括支援部分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反政府革命武装,支持国上几乎一切反苏力量。在支持反苏力量这一点上,世界革命逻辑和国家安全逻辑达到了一定的统一。但世界革命外交客观上也疏远了“一大片”策略所欲联合或中立的部分国家,因而也制约了联美抗苏的战略效力的最大化。传统的、强调战争与革命的意识形态既使得毛泽东对具体的中美军事合作持消极态度,也为毛泽东的联美抗苏战略提供了革命统一战线这一有效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文革路线所强调的反修防修既便利了联美抗苏战略,也妨碍了该战略的充分实施。
     部分基于对“一条线”策略和革命外交的反省而提出的三个世界战略理论,强调反霸甚于反帝,反映了毛泽东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和对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多极化和初露端倪的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的某种领悟。其彻底放弃以社会制度划线的思维与联美抗苏的逻辑前提是一致的。其强调苏联威胁甚于强调美国威胁的明显政策意味,为联美抗苏提供了更少意识形态的和间接的战略辩护。
     综上,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相互妥协为联美抗苏战略提供了前提。毛泽东在印支问题上的政策和其对革命外交和文革路线的坚持,同时构成了联美抗苏战略的前提和制约。它们都反映了传统意识形态对于联美抗苏战略的复杂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改善、国地位的提高和美国在三角关系中的主动地位,都是联美抗苏战略的影响和后果。从地缘政治上看,联美抗苏的实质是三角格局下与美国结成的准同盟;从毛泽东所笃信的意识形态看,其实质是革命统一战线。他在联美的时候始终没有放弃他所理解的革命。联美抗苏外交的两大特征,是默契和务虚。这种特征的根源部分地来自台湾问题僵局,就中方而言,也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制约有关。总的说来,联美抗苏外交是毛泽东的既英明又不彻底的外交革命的产物,并受到这种不彻底性的妨碍。英明表现为,这个外交战略在实践上是非意识形态外交的典范。不彻底性表现为,他在对该战略的理论阐释上未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利益的原则,及他所始终没有完全放弃的意识形态外交和文革路线妨碍了联美抗苏战略效力的最大化。这种不彻底性同时来自历史环境的客观限制和毛泽东个人的自觉选择。把台湾问题、对印支政策、革命外交和文革路线与联美抗苏战略相隔离的切割策略,即在实操作中使前四者和联美战略并行不悖的做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这个战略的干扰。这一做法,同时反映了毛泽东的英明和局限所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三个精髓,即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不搞意识形态外交,和独立自主不结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对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和与其相关的、本研究所涉及的其他外交政策、战略和策略的成就和局限的反思基础上的。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synthesis, case study, comparison, and based on Deng-xiaoping's diplomatic thought, this dissertation is aimed at a further research of Mao-zedong's diplomatic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with relations between ideology and national interest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innovation and the uniqueness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 in its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influences, unexpected outcomes, features, prerequisites, and constraints in Mao-zedong's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based on lot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o-zedong's strategy on the one side, and some historical cases on the other, which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rategy, direct or indirect. In other words, this is a survey out of different historic profiles. Such an attempt can broaden field of vision in this traditional research area,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meanings and historic place of this diplomatic revolution set out by Mao-zedong.
     Historical cases concerned in the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Taiwan issue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dochina war in 1960s and 1970s, the diplomatic tactics of 'one line' and 'one sweep' put forward first by Mao-zedong in 1973 and carried out henceforth, the detent in 1970s, the great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among China, America and the Soviet, Mao-zedong's diplomacy for world revolution, politics at hom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three worlds inaugurated by Mao-zedong in 1974.
     The fundamental cause for Sino-American strategic cooperation had been first-place Soviet threat to both nations. The threat itself, however, was insufficient for these two nations to go together. Taiwan issue refers to China's core interest, and it was impossible for Mao-zedong to sacrifice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one China for the cause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The issue was also America'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s in the Asian-pacific area, and it had been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ighly ideologicalized home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ies in America. It was impossible, too, for America to give up Taiwan completely for cause of unification with China to balance the USSR. For the common and supreme interests of against or to balance the USSR, the mutual compromise was inevitable. To America, the compromise was the open recognition of one China principle, and the promises to break the diplomatic relation with, denounce the treaty on common defense signed with and the complete retreat of its army from Taiwan, which were offered openly or privately but bound. To China, the concessions were the maintenance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America, despite the facts of the on-going American-Taiwan official relation, keeping of US army in Taiwan,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eaty on common defense with Taiwan in an indefinite future, and the American refusal to give up its obligations to defend Taiwan. Partly because the administration under Nixon and Ford refused to keep their promises mentioned above, which they still recognized, Mao-zedong had to reject some of the military interchange projects offered by America, hence weakening of effects of Sino-American strategic cooperation to some degrees. Mao-zedong's policy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Chinese security and unification interests represented his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interests.
     The on-going Indochina war in the early 1970's meant Chinese and American actors as mutual enemy, though indirectly. The fact more or less blocked mutual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directed at the Soviet. Having understood the defensive motivation for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this war, and its sincere motive to go out of Indochina, and having faced nearly irrevocable trend of Soviet-Vietnamese alignment, and the Vietnamese ambition to control the whole Indochina especially, Mao-zedong still kept up supporting Vietnamese attempts to unify their country against America and revolutions in all three Indochina states heart and soul. The policy was mainly out of world revolution, a pure ideological consideration. This cutting policy of supporting Vietnamese cause of unification against America and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USSR concurrently, while helped Vietnamese just cause of national unification, and defended the supreme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contributed objectively to the realization of Soviet attempt to encircle China from the southern side, partly neutralizing the strategic effects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in fact. However, Mao-zedong's subtle policy adjustment toward American-Vietnamese peace talks at its final stage, helped partial realization of American motive to retreat from the war and save the face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it possible for him to put forward the diplomatic tactics of 'one line' and 'one sweep' to deepen his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The tactics of 'one line' and 'one sweep' was a policy aimed at building up an international united front against the USSR, contributing to Chinese security interests and the world revolution as possible as it could. As a means for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it was a policy to contain and isolate the USS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actics heightened China's international place and realized the intentions of isolating the USSR and of blocking its geopolitical expansion to some extent. However, because Mao's estimation of the Soviet threat wasn't in conformity with interests of many nations, Mao's motive to isolate the USSR failed on the whole. With regard to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 between ideology and national interest, the failure resulted from his ideology to divide frontline with the criterion of against USSR, which regarded USSR as top threats both to world revolution and world peace, and a socio-imperialist country more aggressive and risky than America. The judgment was not all true.
     The detent constituted direct obstacles to the failure of 'one line' and 'one sweep'. During 1970s, out of their security interests which were not completely fit for Chinese one, their own knowledge of Soviet threats, which was less ideological and more realistic, and desire to avoid nuclear catastrophe shared with Soviets in common, America, western Europe and Japan all kept a detent policy toward the USSR for about ten years under the structure of the cold war. The maintenance and part success of this policy partly resulted from American more initiative place than China in the Sino-American-Soviet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The chief reason for America's more initiative place came from Mao's strongly uncompromising standing toward the USSR on ideological issues other than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s. This standing lessened flexibility in China's policies toward the two superpowers. Because of lack of enough flexibility, China lost the most initiative place it would have and actually had taken in the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hence weakening of maximum effects of strategy for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A partial desalination of ideology on world revolution had been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or Mao-zedong to cooperate strategically with the former top ideological foe. Mao-zedong, however, never gave up his insistent pursuit of world revolution, keeping up aiding anti-governmental armed and revolutionary forces in some countries, supporting almost all anti-Soviet forces in the world. The support of anti-Soviet forces had unified logics of world revolu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 to some extent. However, diplomacy for world revolution alienated China from some countries Mao's tactics of'one sweep'wanted to unite or neutralize, thus blocked maximization of efficiency of his strategy.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stressing on war and revolution both had made Mao to refrain from concrete military cooperation with America to some extent, and had provided his strategy against the USSR with a revolutionary unified front, which had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defend national interest. The line of'cultural revolution'stressing on anti-revisionism, under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had both legitimized and weakened his strategy.
     Partly out of reflections on his tactics of'one line'and of his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Mao's strategic theory of three worlds stressed anti-hegemonism more than anti-imperialism, representing his further thought of relations between ideology and national interests, and his primary knowledge of the on-going multi-polar trend and the dawning era them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he thought of giving up dividing frontlines according to social system thoroughly wa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ogic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The obvious policy orientation of stress on Soviet threat much more than America threat provided his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with a defense that was less ideological and indirect.
     In conclusion, the Sino-American mutual compromise on Taiwan issue offered a pre-condition for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Mao-zedong's policies toward Indochina issue, and his insistence upon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and'the cultural revolution'had provided the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with both prerequisites and constraints, all representing the complexity of influence upon the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by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the rising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America's most initiative place in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had been all impacts and outcomes of this strategy. Geo-politically, the essence of the strategy was a quasi-alignment with America under the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From the point of ideology Mao had faith in, the essence was a revolutionary unified front. He had never given up the revolution in his understanding. The two great features of the strategy were tacit agreement and only principles. The tacit and the principal both originated from stalemate in Taiwan issue. On Chinese side, the two features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limits from traditional ideologies, too. On the whole, this diplomatic strategy was outcome of Mao's wise and incomplete diplomatic revolution, weakened by this incompleteness, too. The wisdom lay in the fact that it was an example of non-ideological diplomacy in practice. The incompleteness lay in the fact that in theoretic explanation of this strategy he had failed to insist upon the superiority of national interests over ideological interests persistently, and that the ideological diplomacy and'the cultural revolution'he had never denounced had blocked the maximization of efficiencies of the strategy for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All of these incompleteness originated from both limits imposed upon him objectively by historical surroundings and his conscious choices. Under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Mao's cutting tactics of separating the Taiwan issue, his Indo-china policies,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and the line of'cultural revolution'from the strategy for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had decreased the interferences with this strategy as possible as could be. The tactics represented both Mao-zedong's wisdom and limitations. The three essences of Deng-xiaoping's diplomatic thought, i.e., supremacy of national interests, refusal of ideological diplomacy, and independence with the initiative in one's own hands and nonalignment, were, to a great extent, based on his reflections on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in Mao-zedong's strategy of uniting with America against the USSR, and Mao's other diplomatic policie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having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rategy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①鲍里索夫是曾任苏共中央联络部第一副部长的中国问题专家奥·鲍·拉赫马宁(中文名为罗满宁)的化名。这是一本具有国影响的著作,西方视其为研究中苏关系的“难得的文献”。此书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苏联官方的立场,换言之,对中方领导人的偏见比较深。
    ①(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又:考虑到本文中所有引文所涉及到的文献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都有完整的信息,为节省篇幅起见,每个页脚注中涉及的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完整的版本页码等信息。同一文献在页脚注中再次出现时,凡属著作类,只注明作者、书名和页码:凡属期刊论文及类似的文献,只注明作者、篇名和页码。
    ①(美)杰拉尔德·柯蒂斯:《美国的对日关系》,载(美)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①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又:关于领导权问题,笔者的理解是,根据马克思所提出、主要由列宁所发展的无产阶级国主义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世界革命的战略理论,以反帝反资反殖为主要任务、以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客观上必然要求有一个世界性领导中心,担负这个中心角色的特定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义务和付出最大的牺牲。不论称其为国共运领导权或领导中心,还是世界革命根据地或世界革命的中心、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等等,很大程度上只是表述的不同方式,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从十月革命胜利至迟到1957年11月莫斯科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苏共和苏联是公认的中心。根据1949年底在莫斯科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分工,中共主要承担了支援发展中世界、主要是亚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任,事实上这是两党领袖一次协商一致的领导权的部分转移,同时国共运的最高领导权依然在苏联肩上。随着对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结论的逐渐得出,毛泽东逐渐地得出了世界革命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共和中国身上的结论,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党和中华民族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苏共一贯反对这一理解,由此客观上引发了两党两国争夺领导权的事实。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237页。
    ③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232—236页。
    ④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98—499页。
    ⑤石志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0—1989、1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①转引自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冷战国史研究》(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10月,第9页。
    ②毛泽东在北部湾事件发生后第四天,即1964年8月6日,就明确认为:“要打仗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20页。
    ③在这次招待会上,陈毅说了一段引起国轰动的话,大意是,即使美帝、日本、台湾、印度、苏联等从四面八方一起进攻中国,中国人民也不怕,他一直在等这一天,头发都等白了。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当时面临的险恶的国环境的评估。
    ④陈昊苏:《他在外交史上留下了英名》,《世界知识》,2001年第16期,第30—31页。
    ⑤王永钦:《1966—1976年中美关系纪事》,《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13页。
    ⑥ 《人民日报》1965年6月14目的编辑部文章《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必反修”的口号。
    ①力平、马芷荪主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51页。
    ②蒋本良:《“苏联侵捷事件”与中国策略》,《世界知识》,2001年第4期,第42—43页。
    ③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①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陈瑶华、方辉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220—221页。
    ②(俄)贡恰罗夫、乌索夫:《苏联与中国的军事对抗》,马贵凡译,《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第20页。
    ③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39页。
    ④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39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61页。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9页。
    ⑥(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吴继淦、张维、李朝增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382页。
    ⑦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29页。
    ⑧宫力:《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45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3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29页。
    ③(俄)I.V.盖杜克:《被困三角关系:苏联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冷战国史研究》(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06页。
    ④I.V.盖杜克:《被困三角关系:苏联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第106页。
    ⑤李凤林在珍宝岛事件时在中国驻苏使馆工作,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
    ⑥(美)刘晓原编译:《冷战时期大战略三角关系下的中国和东欧关系——中国、东欧外交官对话录(二)》,《冷战国史研究》(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6月,第235页。
    ⑦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562页。
    ①刘晓原编译:《冷战时期大战略三角关系下的中国和东欧关系——中国、东欧外交官对话录(二)》,第235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562页。
    ③汪东兴:《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4—15页。
    ④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⑤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94—395页。
    ⑥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95页。
    ①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75—276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42页。
    ③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412页: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11—212页。
    ④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400页。
    ⑤石仲泉:《我观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390页。
    ⑥力平、马芷荪主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20—321页。
    ⑦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53页。
    ①胡孝文:《王光美:共和国第一夫人》,《世界知识》,2006年第23期,第45页。
    ②靳文:《他们在新中国当“人质”——中泰关系中一段往事》,《世界知识》,2003年第16期,第51—52页。
    ③姜长斌,高祖贵:《当代中美关系新视野(一)——从解密档案看中美关系》,《世界知识》,1998年第10期,第10—11页。
    ④Richard Nixon,'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46, No.3, October 1967. p. 121.
    ④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684—685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18页。
    ②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第11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27页。
    ④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11页。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27页。
    ⑥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25页。
    ⑦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10页。
    ⑧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1页。
    ①'Memorandum Conversation:Private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Nixon and Ceausescu' August 2,1969, seen in William Barr ed.,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 and the Cold War, 1969-1972:Declassified U. S. Documents, Number 14, Source:NPMP, NSCF, box 1023.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8页。
    ③Report of the Sino-Soviet Task Force, April 1,1961, National Security Files, Box 22 (Z), Kennedy Library.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3页
    ⑤《1969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第368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0页。
    ②《1969年3月国安会报告》,第369页。
    ③《1969年3月国安会报告》,第366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2页。
    ⑤ 《1969年3月国安会报告》,第376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2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18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18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35页。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1页。
    ⑥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2页。
    ⑦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2页。
    ⑧尼克松特别强调这一点。
    ⑨姜长斌、高祖贵:《当代中美关系新视野(一)——从解密档案看中美关系》,第11页。
    ①《国家安全研究第106号备忘录》,《冷战国史研究》(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第380—383页。
    ② 《国家安全研究第106号备忘录》,第386页。
    ①《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第406页。
    ②《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第405页。
    ③《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目》,第404页。
    ①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507页。
    ②Richard Nixon,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46, No.3, October 1967, p 23.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25页。
    ④这句话是毛泽东1970年12月19日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的。见:吴旭君:《毛泽东思考着中美关系的五步高棋》,人民网,2003年12月12日09:38,http://www.sina.com.cn.
    ①《人民日报》1970年12月25目第一版。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91-392页。
    ③《毛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谈话纪要,1970年12月18日》,转引自: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28页。
    ④《尼克松回忆录》中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2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541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543页
    ③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01页。
    ④陈小鲁:《陈毅与中国外交》,载国战略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战略思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55页。
    ⑤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说法。正文所述是《陈毅传》编写组的说法,见:《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383页。而按熊向晖(时任总参二部副部长,是周恩来所委派的这些战略务虚会的秘书和协调人)的说法,四老帅的讨论会从5月中旬到10月18日共进行了近20次。见: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86—204页。
    ①既使1969年8月发生了更严重的铁列克提事件,及苏联在欧美的外交官纷纷放风说可能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打击之后,元帅们的报告依然认为苏联不可能对中国发动核外科手术或大规模战争。见Chen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Press,2001, pp.246, 248.
    ②以上报告内容和笔者对报告内容的归纳源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86—204页;Chen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Press,2001, pp.246,248另外,有些研究者断言四老帅还提供了名为《从世界森林看一颗珍宝树》的报告。见牛军:《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研究纲要》,载《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第28页。根据直接当事人熊向晖的回忆和《毛泽东传(1949—1976)》(下),这不是事实。见《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191页:《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25页。
    ③王永钦:《1969年——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
    ①宫力:《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48页。
    ②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党史研究资料》,1994年第5期;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③李丹慧认为,中方抓住珍宝岛事件大做文章的政治动机大于安全动机。见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87—393页。杨奎松认为,1969年8月23日和8月28日的中共中央战备令有很大的对内考虑,是毛泽东周恩来借机整顿国内无政府秩序的一个手段。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第447页。
    ④吴旭君:《毛泽东的心事》,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44—645页。
    ①(俄)贡恰罗夫、乌索夫:《苏联与中国的军事对抗》,第16页。
    ②(美)刘晓原编译:《冷战时期大战略三角关系下的中国和东欧关系——中国、东欧外交官对话录(二)》,第235页。
    ③(俄)I.V.盖杜克:《被困三角关系:苏联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第109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9页。
    ① (俄)贡恰罗夫、乌索夫:《苏联与中国的军事对抗》,第20页。
    ②沈志华、李丹慧:《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关于远东防空协定、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的再讨论》,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这是那些年中国对内对外宣传的最重要主题之一
    ④又称妥协,当时中国政府和媒体更喜欢用“勾结”一词。
    ①《人民日报》1965年6月14日,第一版。
    ②1963年7月美苏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此举的一个重要动机是阻止中国拥有核武器。毛泽东据此第一次做出美苏合作妄图主宰世界的判断。
    ③外交部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5—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539页。
    ④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334页。
    ①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第22—23页。
    ②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
    ①陈东林、杜蒲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3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3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56页。
    ③1972年1月6日,毛泽东指出:“无论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不能两面作战。口头上说两面、三面、四面、五面作战都可以,实上就是不能两面作战。”《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三辑,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78—79页。
    ①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第325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37—338页。
    ③《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41—42页。
    ④浩、李同成:《外交风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第64—65页。
    ①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03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43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3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35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47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39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53页。
    ③(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杨静予、吴继淦、刘觉俦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48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157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150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88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88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88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89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89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240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45页。
    ②吴旭君:《毛泽东的心事》,第644—645页。
    ①卿文辉:《霸权与安全——美国导弹防御史话》,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第134页。
    ②似乎也有理由说中美敌对的根源是台湾问题,但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事实,即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和顽固支持台湾的立场源自其意识形态偏见。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8页。
    ②《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转引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③(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四册,范益世、殷汶祖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④《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转引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6—287页。
    ①《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转引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9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66—67页。
    ③这与中美各自的实力和两国长期尖锐对抗的历史有关。
    ④基辛格是玩弄此法的老手。1971年4月12日,也就是美国乒乓球队仍在中国访问的时候,尼克松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扩大对华贸易和人员交流的计划,4月14日白宫宣布了这个计划。此前一天,基辛格召见苏联驻美临时代办伏龙索夫,提前通报了此事,并强调说,这并不反映有什么反苏意图。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70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6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174—175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7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218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228—230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8页。
    ②(美)亨利·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张志明、邱应觉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第80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81页。
    ④《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第403页。
    ①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第398页。
    ②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the New Press,1998, pp.143-144.
    ③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第398页。
    ④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25页。
    ⑤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4页。
    ①达州:《戴维·本—古里安与中国—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世界知识》,1992年第4期,第24页。
    ②闻兆祥、王小庄:《毛泽东关于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扩张主义斗争的思想》,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79页。
    ①(美)亨利·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刘丽媛、马德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第321—325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6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9页。
    ④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33页。
    ①Michael C. Oksenberg, "A Decad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Fall 1982, p.180.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0—31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2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18页。
    ①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67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6—437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31—1632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28页。
    ④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 ⅩⅦ, China 1969-1972, 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3, p.301.
    ⑤FRUS, Volume ⅩⅦ, China 1969-1972, p.305.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85页。
    ②FRUS, Volume XVII, China 1969-1972, p.332.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89—390页。
    ①《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转引自: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② 《国家安全研究第106号备忘录(1971年2月)》,第386页。
    ③ 《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9日》,Chou En-lai, HAK, et al, Memorandum for Henry A. Kissinger, from Winston Lord, Subject:"Memcon of Your Conversations with Chou En-lai", July 29,1971, NSC, Folder 3, Box 1033;《国安会报告(1971年10月)》,《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第396页。
    ①魏史言:《基辛格秘密访华内情》,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第41—42页。
    ②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世界知识》,2001年第2期,第44页。
    ③《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10日》,Chou En-lai, HAK, et al, Memorandum for Henry A. Kissinger, from Winston Lord, Subject:"Memcon of Your Conversations with Chou En-lai", July 29,1971, NSC, Folder 3, Box 1033《国安会报告(1971年10月)》,第398页。
    ④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第44页。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26页。
    ⑥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37页。
    ① 《国安会报告(1971年10月)》,第399—400页。
    ②《国安会报告(1971年10月)》,第398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783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2页。
    ⑤《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第408页。
    ⑥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88—90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7页。
    ②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第44.页。
    ③《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载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1页。
    ④《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第274页。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4页。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第一版。
    ⑦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8页。
    ①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14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4页。
    ①云水:《出使七国纪实——将军大使王幼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38—139页。
    ①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续),《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12期,第40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8—1669页。
    ①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8—1669页。
    ②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136—137页。
    ③陈志奇:《美国对华政策30年》,台北《中华时报》印行,第344—346页。
    ④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the New Press,1998, pp.267-268.
    ⑤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第143—149页。
    ⑥Robert 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969-198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50-51.
    ⑦柴泽民:《中美建交和邓小平访美》,载张神根、端木清华编:《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1978—2008》,四川出版集团.2008年,第84页。
    ①李群英:《基辛格是一把钥匙》,《世界知识》,2008年第6期,第21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2册,第338页。
    ③林克、徐涛、吴旭君:《历史的真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54、255页。
    ①以上史实见: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重庆出版社,2009年2月,第53—79页。
    ②王泰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卷,第368页。
    ③William Burr,ed.,Kissinger Transcripts,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the New Press,1998, p.402.
    ①转引自:周良宵、顾菊英:《十年文革大事记》,(香港)新大陆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第671页。
    ②李群英:《基辛格是一把钥匙》,第20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32页。
    ①转引自:王永钦:《毛泽东与基辛格》, 《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第93—94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7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32页。
    ④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 XVII, China 1973-1976, 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3 pp.387-388,788.
    ④宫力:《美国水门事件与中美关系》,《文史天地》,2004年第2期,第10页。
    ①冬梅编: 《中美关系资料选编》,第265页。
    ②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①以上对毛泽东的动机的综述,来自:牛军:《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背景》,载李丹慧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07页;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续)》,第45页;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第215—223页。
    ①Qiang Zhai, Beijing and the Vietnam Conflict,1964-1965:New Chinese Evidenc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Issue 6-7, Winter 1995/1996, p.237.
    ②郭明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9页。
    ③老挝语中,巴特是国家,寮即老挝,巴特寮即老挝国。这个词起初是老挝国内对爱国阵线领导的各类武装的称呼,后来被国舆论用来统称包括老挝人民革命党、爱国阵线和其领导的反政府和反美武装在内的老挝革命力量。爱国阵线是人民革命党领导的公开合法的、类似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①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四),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26页。
    ②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9页。
    ③柬埔寨共产党成立于1960年,其军事组织红色高棉成立于1967年,后来西方舆论用红色高棉一词统称柬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和其于1975年建立的全国政权。
    ①例如,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没有能力驱逐1962年以来就盘踞在柬埔寨东北部的北越军队,后者把胡志明小道的终点所在的柬埔寨东北部变成国中之国及南越民族解放阵线和北越渗透部队的后勤基地。对于美军和南越军队偶尔越境打击柬埔寨境内的越共基地,西哈努克假装不知道,以便维持对其有利的表面中立,实上欢迎美国人这么做,因为红色高棉正是在越共军事支持下才得以生存的。见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0—34页。
    ②李丹慧:《中国和印度支那战争》,第29—30页。
    ①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第160页
    ②姜长斌、高祖贵:《当代中美关系新视野(一)——从解密档案看中美关系》,第11页。
    ③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Smith,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Vietnam War, vol. III:The Making of a Limited War,1965-1966, p.171;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04—205页。
    ②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第4页。
    ③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66页。
    ④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21页。
    ⑤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21页。
    ⑥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488页。
    ⑦《周恩来、邓小平与胡志明的谈话,北京:1965年5月17日》,Working Paper, No.22, p.87《周恩来与范文同的谈话,北京:1965年10月9日》,Working Paper, No.22, p.89《周恩来、康生与越南南方代表团的谈话,北京:1969年4月12日》,Working Paper No.22《周恩来与黎笋的谈话,北京:1966年3月23日》,Working Paper, No.22, p.93以上谈话记录皆出自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 C.,1998.
    ①Douglas Pike, Vietnam and the Soviet Union:Anatomy of an Alliance, Boulder, CO:Westview, 1987, pp.54-55又:1965年3月,日共总书记宫本显治到中国谈援越的联合行动,先与同刘少奇、邓小平谈,基本上谈出了一个协议。毛泽东在最后一刻出现,说你们讲话不算,我讲话算,我不同意。Chen Jian, China,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Sino-Ameirican Rapprochement,1968-1973,未刊稿,p.186.
    ②《人民日报》评论员:《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人民日报》,1965年3月23日。
    ③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76页。
    ④《苏联驻越使馆关于越美接触情况给苏联政府的报告,1971年9月1日》,载于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
    ⑤谢益显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4页。
    ①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22—223页。
    ②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30—232页;李丹慧:《中国对越美和谈的立场方针及其变化(1965—1968)》,2001年9月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牛军:《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第211页。
    ①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23页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66页。
    ③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5—1975)》,第438页。
    ④沈志华:《中国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1966—1972)》,http://www.shenzhihua.net.
    ⑤洪永宏等:《中美军事冲突前前后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第178—179页。
    ⑥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262页。
    ⑦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24页。
    ⑧叶书宗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1卷,第405页。
    ①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15页。
    ②Nayan Chanda, "Secrets of Former Friends", 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June 15,1979, pp.38-39.
    ③(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丛风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64—65页。
    ④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488页。
    ⑤《周恩来与范文同的谈话,北京:1968年4月19日》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pp.126-127.
    ⑥曲星:《中国外交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21页。
    ⑦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489页。
    ⑧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66页。换成原始文献
    ⑨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490页。
    ①Robert Dallek,Nixon and Kissinger:Partners in Power,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7, p.257.
    ①《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第406页。
    ②龚洪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294—295页。
    ③龚洪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第302页。
    ④Bill McCloud, What Should We Tell Our Children about Vietnam,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89, p.22.
    ①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68—369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40页。
    ③转引自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11期,第13页;及: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44页。
    ①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13页。
    ②这句话是1972年2月2日周恩来亲口告诉黑格的。见:(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丛风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64—65页。
    ③周恩来在1972年2月21日第一次与尼克松会谈时就告诉他,防止印度支那被苏联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美军尽快撤出,否则只会帮助苏联扩大影响力。"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February 22, 1972, FRUS, vol. XVII, p.710.
    ④以上八点内容系笔者根据下述文献归纳而成:《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9目下午9:40——11:00》,《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10日上午10:35—11:55》,《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10日下午12:10——6:00》,《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 月9日下午4:35——11:25》,Chou En-lai, HAK, et al, Memorandum for Henry A. Kissinger, from Winston Lord, Subject:"Memcon of Your Conversations with Chou En-lai", July 29, 1971, NSC, Folder 3, Box 1033; FRUS, Volume XVII, China 1969-1972, p.379. p.382: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February 22,1972, FRUS, vol. XVII, p.710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14页;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第64—65页;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0页;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70页;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第102页:黄华:《亲历与亲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163、166页;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505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5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
    ③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85页。
    ①《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9日下午9:40——11:00》,pp.33—35.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25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47页。
    ④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79页。
    ⑤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398页。
    ⑥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98页。
    ①Anatoly Dobrylin, In Confidence:Moscow's Ambassador to America's Six Cold War Presidents (1962-1986),New York:Times Books,1991,p.241
    ②沈志华:《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68—1973)》,载李丹慧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30-231页。
    ③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http:// www.shenzhihua.net/yueshierone.htm.
    ④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469—470页。
    ⑤沈志华、李丹慧:《关于黎笋谈越中关系的文件》,http://www.shenzhihua.net/yuejiutwo.htm.
    ①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48页。
    ②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441页。
    ③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13页。
    ④力平、马芷荪:《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下,第266页。
    ①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83页。
    ②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19页。
    ③S. T. Ball, The Cold War: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Lecturer in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Glasgow, N. Y., London,1998, p.140.
    ④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37页。
    ⑤肖宗志:《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中南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83页。
    ⑥叶江:《越南和平谈判中的中国因素(1968—1973)》,载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670页。
    ① 《毛泽东与阮氏萍的谈话(1972年12月19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pp.185.
    ②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571页。
    ③ 《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659—660页。
    ①以上结论见:宫力:《中国援越抗美的历史回顾》,载陶文钊、仲掌生主编:《中美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9页;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19—320、325、351—352页;肖宗志:《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506—507页;S. T. Ball, The Cold War: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Lecturer in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Glasgow, N. Y., London,1998, p.140;《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539页;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第102、110页;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续)》,第39、42页;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14—15页;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11期。
    ②这个问题的细讨论见后文。
    ①这一点正是1979年以后邓小平的选择。
    ①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469—470页。
    ②1972年5月8日,尼克松发表公开讲话,重申了美国退出越战的诚意和其关于停战条件的立场,并宣布将强化对北越的轰炸并封锁北越海岸线,直到北越做出让步为止。讲话后不久,尼克松出访莫斯科,此行的直接目的是签署美苏间第一个限制战略武器协议。河内方面对于美国扩大战争之苏联继续其对美缓和政策极为不满。在尼克松讲话后和赴苏前,河内公开、间接地警告其盟友不要“把民族利益置于世界革命利益之上”。5月21日,在尼克松基辛格去莫斯科的路上,一位苏联发言人明确表示,莫斯科知道河内指的是谁;他警告说,河内“极为专断地解释了”苏联对北越的义务,并且指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甚至包括中国,都赞成“和平共处”。此后,自莫斯科最高级会谈以来,河内不断间接地攻击会谈及其达成的协议。见: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20页。
    ③1969年4月12日,针对苏联武器比较先进,适合于大规模常规作战的情况,周恩来告诉越南人 目前组织大规模战役是不可行的。《周恩来、康生与越南南方代表团的谈话》(1969年4月12日),pp.156—158.
    ①龚洪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第301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47页。
    ③曲爱国:《中国志愿部队在越南战场的军事行动》,载李丹惠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第101页。
    ④龚洪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第287页。
    ①对于中美和解,越南始终认为,中国拿越南与美国作交易,对华采取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366页。
    ②《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转引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8页。
    ①转引自: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第45页。
    ①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第3—9页。
    ②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续)》,第38页。
    ③《周恩来与柬埔寨特使英萨利的谈话,1973年1月12日》,载《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第661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5—76页。
    ①1973年6月29日,美国国会两院通过法案,规定8月15日为最终停止在印度支那的一切军事行动的最后期限。被水门事件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尼克松无力否决这个法案。这个法案使印支各国革命力量彻底消除了对美国继续武力支持印支各国亲美或中立政权的担忧。见: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455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4—77,314—462页: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pp.105—106,111—113.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2页。
    ②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第45页。
    ③ 《毛泽东会见基辛格的谈话,1973年2月17日》(节录),转引自:宫力:《重构世界格局——毛泽东与新中国外交》,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第150页。
    ④外交部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中国当代外交史》,人民网-港澳频道,2010年07月09日12:27.
    ①Maurice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Free Press, 1986, pp.350-356.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334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42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87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50页。
    ④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91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50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页。
    ③Richard Nixon, RN: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 New York:Grosset and Dunlap,1978, p.567.
    ④(美)杰拉尔德·柯蒂斯:《美国的对日关系》.第109页。
    ①张沱生:《中国的对日关系》,载于(美)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152页。
    ② (美)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载于(美)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56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2页。
    ④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33页。又: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不无幽默地说:“按照毛主席的吩咐,到离职时我访问东京的次数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国家的首都。”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3页。
    ①(美)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载于《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54页。
    ② (美)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第53—79页。
    ①(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第90页。
    ①有学者认为“一条线”和“一大片”策略写进了中共十大政治报告,见:(美)翟强:《建立反对前苏联霸权的国统一战线(1972—1979年)》,载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据笔者查阅,没有这回事。
    ①杨奎松:《中国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11页:颜永琦:《从结盟到不结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背景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
    2期;李捷:《毛泽东向两级格局的挑战》,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645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251—254页。
    ①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第57页。
    ①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考察》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1997年5月,第132—138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67页。
    ③张沱生:《中国的对日关系》,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55页。
    ① (日)中西宽:《日本的对美关系》,载《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137页。
    ②张沱生:《中国的对日关系》,载《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163页。
    ③ (日)中西宽:《日本的对美关系》,第137页。
    ④这一段内容是笔者对罗伯特·罗斯观点的转述,见:(美)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载《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61—62页。
    ⑤罗伯特·罗斯:《美国的对华关系》,第61页。
    ①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冷战国史研究》,第5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
    ②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冷战国史研究》,第5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
    ③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美苏交往中,苏联领导人和外交官利用几乎每一个机会向美国同行渲染毛泽东的“好战”,力图说服美国相信中国是两国的共同威胁,还多次试探美苏联手对中国核设施进行 “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或美国允许苏联单干的可能。这促使美国人越来越肯定,结成打压中国的美苏同盟,或至少说服和交换美国默认苏联对中国采取行动,是勃列日涅夫搞缓和的一个重要动机。见: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433页。
    ①在1969年2月底美法峰会上,戴高乐力促尼克松实行缓和政策时表述的下述看法,很典型地代表了1969—1978年西方关于缓和的见解。对于苏联,戴高乐一方面坚持要有坚强的防御,同时又提出缓和的必要性的广泛历史观点。他说,俄国还存在,共产主义还存在,危险还没有过去,但是共产党人已不再能够征服世界。时间太晚了,动力没有了。俄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有悠久历史、巨大的资源、自豪感和未必是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如果美欧削减他们的防务,俄国会高兴的,但是他们也不大可能向西方进军。如果那样做,就会引起一场大战。莫斯科知道,在这场大战中,他们胜不了。美国不能让它征服欧洲,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征服亚洲,并且把美国孤立在美洲。在一场战争中,莫斯科可能在开始取胜,但是美国最后会倾其全力,摧毁俄国。戴高乐说,苏联的主要顾虑是中国。俄国人是着眼于他们与北京的问题来看待与西方的关系的。因此,他们小心谨慎,再加上西方采取某些灵活态度,他们很可能采取与西方和解的政策,以保证西方不会在他们背后与中国打交道。因此他们是诚心希望缓和的。缓和对西方也有好处,包括贸易、东欧的自由。因此,戴高乐赞成美苏缓和,认为这是实行他已经在执行的原则。见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144—145页。
    ②研究基辛格的美国著名学者威廉·伯尔根据解密了的基辛格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记录所做的研究指出:“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小心地低估对北京的偏向。……但实上,基辛格对待中国人就像对待美国的北约盟友一样,他对苏联人绝非如此。”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p.29.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97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68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74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86—87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9页。
    ⑤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9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9—1670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8—331、334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3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95页。
    ③《毛泽东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5年10月21日》。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401页。
    ④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pp.373,391— 400; Robert 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969-198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施莱辛格因为批评福特和基辛格的对苏缓和政策,于11月被解职,其职务由拉姆斯菲尔德接任。
    ⑤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15页。
    ⑥(德)施密特:《伟人与大国》,梅兆荣等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5月,第294—295页。
    ①施密特:《伟人与大国》,第296—297页。
    ②前文注释中戴高乐关于缓和的观点其实也不妨视为针对毛泽东的批评的一种辩护。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69—71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3—324页。
    ②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4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95页。
    ①《毛泽东同尼克松谈话记录,1972年2月21日》,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3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1993年,第439—440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293页。
    ②中国确实拒绝了。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372页。
    ①说是“局部”,乃是因为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这三个非西欧国家实上是认同“一条线”策略的。
    ②1979年10月,华国锋总理访德,对施密特总理说:“我们认为,即使局势更加不稳定和更加紧张,也不大可能发生世界大战。”见《伟人与大国》,第309页。1984年10月,施密特第三次访华,邓小平对他说:“你当时不同意我们对形势的估计,你是对的。”见《伟人与大国》,第281页。
    ①中苏分歧与这种低估有关。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3页。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370页。
    ③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44页。
    ①李捷与王荩卿的谈话记录,1997年12月。后者当时是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成员。转引自: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98—499页。
    ①章百家:《中国的国内政治与亚太政策》,载《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22页。
    ②林蕴辉:《中苏关系恶化与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分歧》,《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一期。
    ①沈志华、李丹慧:《试论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兼谈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的结构性弊端》,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毛泽东会见佐佐木更三、黑田寿男等日本社会党中左派人士的谈话,1964年7月10日》,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第437页。
    ③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378页。
    ④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第21—22页。
    ⑤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第21页;马 骏:《两极格局下的无奈与选择:毛泽东大战略思想研究——兼论毛泽东调整对美政策动机》,《国观察》,2008年第4期,第71页。
    ①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载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499、505页。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第401—402页。
    ③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第45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45页。
    ①李雪峰:《鲜为人知的“文革”发动内情》,http://gbook.netor.com/m/gbook/adindex.asp?boardid=16000&newid=4310730.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399—405页。又:另外,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上,苏联东欧一直是支持中国的。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63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90页。
    ②见1970年6月19日毛泽东同艾南希的谈话,转引自: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第10页。
    ①《毛泽东会见以贝当古为团长的法国政府代表团的谈话,1970年7月13日》,转引自: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第520页。
    ②马骏:《两极格局下的无奈与选择:毛泽东大战略思想研究》。
    ③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第23页。
    ① (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闻》,李京洲等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第259—274页。
    ①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第498—499页。
    ①毛泽东:《对李普曼‘苏联的挑战’一文的批语和批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1990年,第603—604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98、508页。
    ②《周恩来外交文选》,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321页。
    ③毛泽东:《同斯诺的一段谈话》,《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卷,第322页。
    ④郭树勇:《从国主义到新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关系思想发展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①郭树勇:《从国主义到新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关系思想发展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190—191页。
    ②李群英:《中法建交过程中的阿尔及利亚因素》,《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32—34页。
    ③杨奎松在《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第504—505页对毛泽东在60年代支持东南亚革命的考虑和言行,有比较细的描述。
    ①《关于国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9页。
    ②转引自:宫力:《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第439页。
    ③毛泽东:《对外交部关于陈毅出访五国概况汇报的批语》,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卷,第468—469页。
    ①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第219页。
    ②宫力:《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第439页。
    ③胡孝文:《王光美:共和国第一夫人》,第45页。
    ④1967年7、8月间,造反派冲砸了缅甸、印度和印尼驻华使馆,烧掉了英国驻华代办处,揪斗了英国驻华代办。
    ⑤刘武生:《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236页。
    ⑥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395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1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36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0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3页。
    ④李捷:《60年代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化与中美关系》,载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第282—284页。
    ⑤《毛泽东在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上的讲话,1969年3月22日》,转引自:《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52页。
    ①杨奎松在《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和《毛泽东对印度支那战争态度的变化(1949—1973)》两文中对毛泽东的这种心态有尽的分析。后文载于《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
    ②《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转引自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7页。
    ③章百家:《中国的国内政治与亚太政策》,载《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21页。
    ④李捷:《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⑤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49页。
    ①宫力:《中国的高层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676页。
    ②(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姜长斌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676页。
    ③熊向晖:《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载《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79—280页。
    ④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第31页。
    ⑤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第34页。
    ①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第33—34页。
    ②吴德:《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朱元石等整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③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第32页。
    ④(美)翟强:《建立反对前苏联霸权的国统一战线(1972—1979年)》,《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第180页。
    ①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267页。
    ②李捷:《中国的高层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第697页。
    ③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4月,第81—83页。
    ①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88页。
    ②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506页。文革时期阿尔巴尼亚被中国舆论称为“欧洲最亮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
    ③《毛泽东1973年7月3日与张春桥、王洪文的谈话纪要》,转引自宫力:《通向建交之路的艰难跋涉》,《中国外交》,2002年第7期。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第26—27页。
    ⑤李捷:《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党的文献》,2002年第5期,第72页。
    ⑥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59页。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4页。
    ①颜声毅:《邓小平国战略思想概论》,长征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②196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总破产》针对苏联侵捷事件,第一次将苏联公开定性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即“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上的帝国主义”,说侵捷是“美苏勾结妄图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同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确认了这个判断。见“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人民日报》,1968年11月1日。
    ③《两报一刊》1972年10月1日社论。
    ④《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⑤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毛泽东在1976年2月23日与下野后的尼克松的会谈中指出:“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要保护,苏联要扩张,这个没法子改变。在阶级存在的时代,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第284页。
    ①傅耀祖:《关于中国外交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27页。
    ②吴德:《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第107—108页;张佐良:《周恩来保健医生回忆录》,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年,第186—187页;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央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196—199页。
    ①丁诗传、王超的论文《“一条线”战略与“三个世界”理论的历史评析》和沈志华、李丹慧的论文《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从不同视角论证了这个观点。前文载于郭树勇主编:《国关系:呼唤中国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后文载于《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三卷,第109页。
    ③丁诗传、王超:《“一条线”战略与“三个世界”理论的历史评析》,第74页。
    ④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0页。
    ①(柬埔寨)诺罗敦·西哈努克、(法)伯纳德·克里歇尔:《我所交往的世界领袖》,王爱飞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②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71页。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61页。
    ②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65页。
    ③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69页。
    ①转引自:魏史言:《基辛格第二次访华》,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60页。
    ② 《从对峙走向缓和》,第703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第一版。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39页。
    ⑤《毛泽东与基辛格谈话纪要,1973年2月17日》,转引自宫力:《通向建交之路的艰难跋涉》,《中国外交》,2002年第7期。
    ⑥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86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58页。
    ②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9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第一版。
    ②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第44页。
    ③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90页。
    ④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第90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52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89—1690页。
    ①《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谈话》,载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285—286页。
    ②尼克松回忆其第一次访华时注意到:“在我与中国人会面的这五天,从来没有提到任何关于经济的问题,一次也没有。他们只关心战略大事和苏联的军事实力。20年后,我们所谈的几乎都是经济问题,并且是中国特色。”(美)莫尼卡·克罗利:《冬天里的尼克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709页。
    ④1973年底,四机部组织的彩色显像管考察团到美国康宁公司考察彩电显像管生产线引进事宜,美国康宁公司赠送考察团每人一个该公司自己生产的水晶蜗牛工艺品。江青得知此事后,于1974年2月10日到四级部讲话,说美帝用这个办法来嘲笑中国的经济像蜗牛那样爬行,代表团接受这个礼品是严重的政治错误;还说引进彩色显像管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崇洋迷外”,骂国务院搞“卖国主义、洋奴哲学”;要求退回礼品,向美国提抗议。在周恩来指示下,驻美联络处查明,蜗 牛在美国象征幸福、吉祥,是流行的工艺品。政治局讨论决定,收回江青在四级部的讲话,不退回礼品,也不抗议,但撤销引进彩电生产线的合同。中国的电视工业由此耽误了几年。见:于光远:《1978:我经历的那场历史大转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29页;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80页;高振普:《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81页。
    ①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第601页。
    ②宗道一:《1973年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始末》,《党史研究资料》,2001年第5期,第32—33页。
    ①宗道一:《1973年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始末》,第32—37页;宗道一:《周恩来与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文史菁华》,2000年第7期,第21—25页。
    ②不限于6月25日布鲁斯转交周恩来的尼克松来信。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360、382页。
    ①金冲及:《周恩来传》(四),第604页;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56页;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第154页。
    ②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16—20页。
    ③《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2页。关于周恩来对文革的不满,证据很多,这里仅提一例。1970年10月周恩来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说“我身边没有人,以前的老同志一个也没有剩下。”接着提到了“刘少奇同志”。斯诺当即吃了一惊,但马上就明白,第一,周恩来内心反对打倒刘少奇和这场文革:第二,周恩来相信他不会把自己说的话统统写下来。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1月,第471—472页。
    ④周良宵、顾菊英:《十年文革大事记》,(香港)新大陆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第664页。
    ①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一册,第87—89页。
    ②他也参加了这次会谈。
    ③一位中美混血儿,有名的中国通。
    ④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35页。笔者以为,毛泽东这句话可能还暗指王海容、唐闻生和章含之这三位因为深受毛泽东器重而在当时的外交部有极大能量的女外交官,反映了毛泽东对于她们的喜忧参半的复杂态度。此三人在后来的会谈风波中起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⑤石仲泉:《我观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413页。
    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
    ①宗道一:《周恩来与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第21页。
    ②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16—20页。
    ①宗道一:《周恩来与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第25页:金冲及:《周恩来传》(四),第604页;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56页;李捷;《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第72页。
    ②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第154—156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70页。
    ①《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3页。《毛泽东传1949—1976》(下)里记载的周恩来的回答是:“要报告毛主席,一切由毛主席决定。”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70页。
    ②陈扬勇:《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291页。
    ③宫力:《中国的高层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第676页。
    ④《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3页。
    ⑤《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4页。周恩来这次回答在《基辛格秘录》中的“会谈备忘录”里是这样记载的:“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具体和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同你方协商以前,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美)威廉·伯尔编:《基辛格秘录》,远方出版社,1999年4月,第241页。
    ⑥《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4页。
    ①宗道一:《文革中外交战线的一场风波》,《协商论坛》,2000年第3期,第33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70页。
    ③关于这次批评周恩来的政治局会议的情况,见: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70—1671页;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第634页;《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4页;《周恩来卫士回忆录》,第176—178页;李捷:《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第73页;石仲泉:《我观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417页: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央文史出版社,第196—199页。
    ④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71页。
    ①《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第266页。
    ②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③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第326、327页。
    ①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第469页。
    ②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的声明》,《人民日报》1963年8月8日,第一版。
    ③孔东梅:《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8—119页。
    ④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19页;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69—1670页。
    ①转引自杨奎松:《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第20页。
    ②宫力:《中国的高层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第676—677页。
    ①《十年文革大事记》,第666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88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688页。
    ④ 《邓小平副总理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演讲》,载彭军、陈晓雷、周慧玲编著:《中国领导人在外演讲纪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6、125页。
    ①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第23—24页。
    ①李捷:《毛泽东向两级格局的挑战》,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648—652页。
    ②《邓小平副总理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演讲》,载彭军、陈晓雷、周慧玲编著:《中国领导人在外演讲纪要》,第117页。
    ①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第9页。
    ②《邓小平副总理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演讲》,载彭军、陈晓雷、周慧玲编著:《中国领导人在外演讲纪要》,第116页。
    ①这是毛泽东1968年11月28日接见澳共(马列)中央主席希尔时说的话,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第504页。
    ①《邓小平副总理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演讲》,载彭军、陈晓雷、周慧玲编著:《中国领导人在外演讲纪要》,第118页。
    ②唐洲雁:《毛泽东认识美国的历史轨迹》,《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3期,第42页。
    ③颜永琦:《从结盟到不结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背景探析》。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17—318页。
    ②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此文是由第三次复出后的邓小平授意、胡乔木主持撰写的。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此文同时强调了三个世界理论对于建立最广泛的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和对于建立国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指导意义。用80年代中期以后的、也即成熟的邓小平国战略思想的标准看,这篇文章同时反映了毛泽东的反帝反修反霸思想和尚在萌芽状态的邓小平的非意识形态外交思想,因此可以视为邓小平外交革命的前奏。
    ③最激烈的攻击来阿尔巴尼亚。1970年起,阿党开始在国内公开批判中国的联美制苏。从1974年起,开始公开批判三个世界理论。1977年7月7日阿党中央机关报刊登了长篇编辑部文章《革命的理论与实践》。该文攻击三个世界理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反革命的”,是国共运中的“机会主义变种”,旨在熄灭阶级斗争,否认当代基本矛盾;称“三个世界理论是宣扬和推行种族主义,要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是反革命和沙文主义的理论”:称不结盟国家的主张是“中庸路线”,是“调和矛盾的路线”,“不结盟国家的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是帝国主义的两头怪物”;指责中国“要当第三世界的领袖,坐不结盟的第一把交椅”。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第34页。
    ①国内学界一致认为,王稼祥的意见对于当时的国形势的估计和中国所应采取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的建议,是正确的、清醒和务实的,更合中国国家利益。如能采纳,中国将更早地走出国孤立,摆脱国家安全困境,避免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其具体见解,见《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4—460页;徐则浩:《王稼祥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556—560、563—564页。对其见解的评价,见:李捷:《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第508—512页。
    ②见:宫力:《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第438页。
    ①《列宁全集》第11卷,第197页。
    ②一九八一年邓小平四月七日同《历史决议》起草小组负责同志的谈话。
    ①在1978年11—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紧接其后的三中全会的几乎所有重要讲话中,都涉及一个关于外部环境的重要信息,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这个主要是由美国人传递过来的信息被当作一个重要依据,向党的高级干部传达,以说明中央新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 正确性。李向前:《中美建交与全党工作着重点的战略转移》,《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172页。
    ②《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
    ③转引自:朱良:《胡耀邦与新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南方周末》2011年2月17日,第19版。
    ①郭树勇:《从国主义到新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关系思想发展研究》,第20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6—57页。
    ③马叙生:“结盟与对抗均不可取——忆八十年代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过程”,《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朱良:《胡耀邦与新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南方周末》2011年2月17日,第19版。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83年,第318—319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6页。
    ③李小华:《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①赵紫阳:《政府工作报告》,1984年6月,人民出版社,第24页。
    ②这个问题上,笔者很欣赏资中筠的开放性见解。其大意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意识形态的各国的内部制度与对外行为有没有关系?在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一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二是西方部分学者主张的“民主和平论”。前者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殖民地已瓜分完毕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必然导致战争。与此相反,后者认为“民主”国家(即列宁所指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决策公开化、民主化,由于广大公众不愿意打仗,因此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根据列宁的理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消灭,战争就不可避免;而根据后者的理论推下去,只要所有国家都变成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就可消灭战争。二者的共同点是认为国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这个前提本身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大题目。见:资中筠主编:《国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序言》,第1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
    ②1979—1989年,堪称中美抗苏战略合作的黄金岁月。两国军事合作开始有了实质内容,两军在情报、训练、后勤、技术转让、军品采购和高层交往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高质量的合作。有关具体内容见: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90—95、180—184页。
    ③Steven Levine, Perception and Ideolog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omas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n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p.45.
    ④(美)迈克尔·斯温、阿什利·特利斯:《中国大战略》,洪允息、蔡焰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①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329—330页。
    ②显然,在提出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之后,联美抗苏战略就逐渐被联美制苏战略所替代了,仅仅出于用词的一致性的考虑,下文中才继续使用联美抗苏一词。
    ③靳文:《新阶段、新思路、新点子、新发展——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点体会》,《世界知识》,2001年第5期,第4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6页。
    ①李才义:《中美两国与20世纪三次国格局变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6期,第58页。
    ②章百家:《中国的国内政治与亚太政策》,载于《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第22页。
    ②黄仁伟:序,见:胡键:《角色·责任.成长路径——中国在21世纪的基础性战略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5页。
    ①笔者在摘要中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忠实地引用原文,只是在为行文连贯所绝对必需的情况下才进行一些技术处理。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69年4月。
    ①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第178页。
    ②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
    ①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
    ①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①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9、11、12、13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毛泽东外交文选》,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毛泽东文集》第8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恩来外交文选》,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周恩来选集》,第3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邓小平文选》第2、3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
    (俄)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东林、杜蒲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3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陈扬勇:《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重庆出版社,2006年。
    陈有为:《基辛格评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崔奇:《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范硕:《叶剑英在非常时期:1966—1976》(上下册),华文出版社,2002年。
    浩、李同成:《外交风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
    高振普:《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
    黄华:《亲历与亲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949—1976)》(四),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孔东梅:《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李海文整理:《师哲口述:中苏关系见证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力平、马芷荪主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69年4月。
    林克、徐涛、吴旭君:《历史的真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凌青:《从延安到联合国:凌青外交生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德有:《时光之旅——我经历的中日关系》,商务印书馆,1999年。
    刘杰、徐绿山:《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刘连第、汪大为编著:《中美关系的轨迹:建交以来大事纵览》,台海出版社,1998年。
    刘武生:《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罗银胜:《红色名媛章含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罗银胜:《乔冠华全传——红色外交家的悲喜人生》,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潘嘉、肖宏宇、王维编著:《中国领导人与外国政要会谈纪实》,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彭军、陈晓雷、周慧玲编著:《中国领导人在外演讲纪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中华书局,2008年。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外交部研究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外交部研究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外交部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5—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汪东兴:《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王洪起:《“山鹰之国”亲历》,新华出版社,2008年。
    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吴德、朱元石:《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邬吉成、王凡的《红色警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回忆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年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吴庆彤:《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熊向晖:《历史的脚注——回忆毛泽东、周恩来及四位老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
    叶书宗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于光远:《1978:我经历的那场历史大转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于有林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四卷,红旗出版社,1993年。
    云水:《出使七国纪实——将军大使王幼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
    张神根、端木清华编:《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1978—2008》,四川出版集团,2008年。
    张树军:《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佐良:《周恩来保健医生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恩来自述》,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编写组:《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1918—1975年)》(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良宵、顾菊英:《十年文革大事记》,(香港)新大陆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朱洪:《将军外交家黄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俄)尼古拉·费德林:《我所接触过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
    (美)威廉·伯尔编:《基辛格秘录》,远方出版社,1999年4月。
    (英)爱德华·希思:《希思游记》,包振南、张明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陈昊苏:《他在外交史上留下了英名》,《世界知识》,2001年第16期。
    达州:《戴维本—古里安与中国—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世界知识》,1992年第4期。
    方祖安:《周总理文革初期谈文革》,《世界知识》,1993年第6期。
    胡孝文:《王光美:共和国第一夫人》,《世界知识》,2006年第23期。
    姜长斌,高祖贵:《当代中美关系新视野(一)——从解密档案看中美关系》,《世界知识》,1998年第10期。
    蒋本良:《“苏联侵捷事件”与中国策略》,《世界知识》,2001年第4期。
    李群英:《胡志明的中国情》(下),《世界知识》,2008年第1期。
    马叙生:《结盟与对抗均不可取——忆八十年代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过程》,《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
    齐欣林等:《打破对南关系的禁区》,《世界知识》,2001年第14期。
    《人民日报》编辑部:《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人民日报》1965年6月14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人民日报》1977年11月1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人民日报》,1965年3月23日。
    沈志华、 李丹慧: 《关于黎笋谈越中关系的文件》,http:// www.shenzhihua.net/vuejiutwo.htm.
    王永钦:《1966—1976年中美关系纪事》,《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魏史言:《黑格率先遣组为尼克松访华安排的经过》,《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三辑,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魏史言:《基辛格秘密访华内幕》,《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文夫:《走向正常化的历程:中苏关系大事记(1982—1988)》,《世界知识》,1989年第2期。
    吴旭君:《毛泽东的心事》,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缅怀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肖莹摘译:《柯西金与周恩来在北京机场的会晤》,《国外社科信息》,1993年第9期。
    熊向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中共党史资料》,第42辑。
    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党史研究资料》,1994年第5期。
    徐永军:《邓小平大手笔书写外交传奇》,《世界知识》,2004年第16期。
    严家民:《“尽管狗在那里叫,骆驼队总是继续前进”——黄镇在使美的日子里》,《中外书摘》。1997年第2期。
    张青:《流亡中国五年间——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哈努克在中国的生活》,《世界知识》,2003年第2期。
    张序江:《当年,“五二零声明”发表前后》,《世界知识》,2004年第12期。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人民日报》,1968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人民日报》1972年2月29日。
    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
    宗道一:《文革中外交战线的一场风波》,《协商论坛》,2000年第3期。
    宗道一:《1973年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始末》,《党史研究资料》,2001年第5期。
    宗道一:《周恩来与外交部“153<新情况>事件”》,《文史菁华》,2000年第7期。
    (德)施密特:《伟人与大国》,梅兆荣等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5月。
    (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闻》,李京洲等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
    (柬埔寨)诺罗敦·西哈努克、(法)伯纳德·克里歇尔:《我所交往的世界领袖》,王爱飞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陈瑶华、方辉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吴继淦、张维、李朝增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杨静予、吴继淦、刘觉俦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四册,范益世、殷汶祖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
    (美)亨利·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张志明、邱应觉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美)亨利·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刘丽媛、马德麟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美)亨利·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吴继淦、张维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美)理查德·尼克松:《领袖们》,施燕华、洪雪因等译,海南出版社,2008年。
    (美)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卷、下卷),裘安克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美)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陈丕西、杜继东、王丹妮译,作家出版社,1996年。
    (柬)西哈努克:《我所认识的毛泽东》,《中外书摘》,1998年第9期。
    (美)刘晓原编译:《冷战时期大战略三角关系下的中国和东欧关系——中国、东欧外交官对话录(二)》,《冷战国史研究》(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美)刘晓原编译:《中国、东欧与越南战争(1964—1973)——中国、东欧外交 官对话录(二)》,《冷战国史研究》(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1969年3月)》,《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
    (美)《国家安全研究第106号备忘录(1971年2月)》,《冷战国史研究》(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年。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1971年10月)》,《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
    (美)《尼克松与基辛格谈话记录,1972年2月14日》,《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美)傅高义、袁明、田中明彦主编:《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1972—1992)》,重庆出版社,2009年。
    龚洪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宫力:《重构世界格局——毛泽东与新中国外交》,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
    宫力等编:《从解冻走向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再探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宫力:《毛泽东与美国——毛泽东对美政策的思想轨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明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郭树勇:《从国主义到新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关系思想发展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台海出版社1998年。
    洪永宏等:《中美军事冲突前前后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贾庆国、汤炜:《棘手的合作: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前瞻》,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
    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广播出版社,2004年。
    黎青平:《毛泽东邓小平与对外开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
    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丹慧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李捷:《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明斌:《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李小华:《中国安全观分析(1982—200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从德:《和平共处理论与现实格局的形成》,武汉出版社,2001年。
    刘武生、徐晓红编:《评说晚年周恩来》,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
    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蒲国良:《走向冰点——中苏大论战与1956—1965年的中苏关系》,国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曲星:《中国外交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
    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
    时殷弘:《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国战略十一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
    石志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0—1989、10)》,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石仲泉:《我观周恩来》,中央党史出版社,2008年。
    苏峰编:《1978大记忆:北京的思考与改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陶文钊、杜瑞清、王旭主编:《中美关系与东亚国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王逸舟:《西方国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逸舟:《西方国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吴学文等著:《中日关系(1945-1994)》,时事出版社,1995年。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谢益显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熊志勇:《美国与中国——迈向新世纪的回顾》,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薛谋洪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颜声毅:《邓小平国战略思想概论》,长征出版社,2002年。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四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袁正清:《国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章百家、牛军:《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编:《中美关系十年》,商务印书馆,1989年。
    (俄)安德烈·列多夫斯基:《斯大林与中国》,陈春华、刘寸宽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
    (俄)尤里·加列诺维奇:《勃列日涅夫与毛泽东、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孙黎明、吕东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俄)尤里·加列诺维奇:《两大领袖:斯大林与毛泽东》,部彦秀、张瑞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俄)尤里·加列诺维奇:《两个一把手:赫鲁晓夫与毛泽东》,飞舟、孟秀云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法)薄富尔:《战略绪论》,钮先钟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加)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陈同、罗苏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柯雄、贾宗谊、张胜平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
    (美)戴维·哈尔伯斯坦:《出类拔萃之辈》(三卷本),齐沛合译,三联书店,1973年。
    (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
    (美)肯尼斯·华尔兹:《国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美)理查德·尼克松:《真正的战争》,常铮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
    (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丛风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姜长斌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美)迈克尔·斯温、阿什利·特利斯:《中国大战略》,洪允息、蔡焰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
    (美)莫尼卡·克罗利:《冬天里的尼克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沃伦·纳特:《基辛格的总构想》,齐沛合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约翰·霍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中美关系正常化》,杨立义、林均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李庆四、樊吉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刘晓明、陈京华、赵滨译,中国对外译出版公司,1988年。
    (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三联书店,1982年。
    (英)彼得·琼斯、西安·凯维尔:《中苏关系内幕纪实(1949—1984)》,中国经济出版社,1984年。
    (英)弗雷德·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张帆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曹桂生:《学习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丁诗传、王超:《“一条线”战略与“三个世界”理论的历史评析》,载郭树勇主编:《国关系:呼唤中国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傅耀祖:《关于中国外交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一),《世界知识》,2000年第24期。
    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二),《世界知识》,2001年第1期。
    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与中美关系解冻》(三),《世界知识》,2001年第2期。
    宫力:《美国水门事件与中美关系》,《文史天地》,2004年第2期。
    宫力:《通向建交之路的艰难跋涉》,《中国外交》,2002年第7期。
    宫力:《中国援越抗美的历史回顾》,载陶文钊、仲掌生主编:《中美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郭树勇:《国主义还是民族主义——从历届中共政治报告解读新中国外交思想发展趋势》,载郭树勇主编:《战略与探索》第2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何曜、任晓:《均势理论反思——兼论国政治研究方法论》,载资中筠主编《国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洪兵:《中国与西方国家利益观的差异》,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家利益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靳文:《新阶段、新思路、新点子、新发展——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点体会》,《世界知识》,2001年第5期。
    李才义:《论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6期。
    李才义:《中美两国与20世纪三次国格局变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6期。
    李丹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与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丹慧:《中国对越美和谈的立场方针及其变化(1965—1968)》,2001年9月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
    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11期。
    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续)》,《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12期。
    李捷:《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党的文献》,2002年第5期。
    李群英:《基辛格是一把钥匙》,《世界知识》,2008年第6期。
    李向前:《中美建交与全党工作着重点的战略转移》,《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 期。
    林蕴辉:《中苏关系恶化与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分歧》,《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1期。
    刘建飞:《论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家利益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罗时平:《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2期。
    马骏:《两极格局下的无奈与选择:毛泽东大战略思想研究——兼论毛泽东调整对美政策动机》,《国观察》,2008年第4期。
    牛军:《略论60年代中期的美国对华政策》,载陶文钊、仲掌生主编:《中美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牛军:《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冷战国史研究》第五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潘正祥:《中苏从结盟到对抗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4期。
    潘忠岐:《国家利益的主体性与中美安全关系》,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家利益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曲星:《中越在印支战争问题上的战略一致与策略分歧》,《国论坛》,2000年第3期。
    沈志华:《中国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1966—1972)》,http://www.shenzhihua.net.
    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
    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71—1973)》,《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唐世平:《从进攻性现实主义到防御性现实主义:对中国安全政策的社会进化论诠释》,载朱锋、(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唐洲雁:《毛泽东认识美国的历史轨迹》,《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3期。
    陶文钊:《中美关系:半个世纪的启示》,载陶文钊、仲掌生主编:《中美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王辑思:《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思考》,载资中筠主编《国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辑思:《国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载资中筠主编《国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吴心伯:《试论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载陶文钊、仲掌生主编:《中美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肖宗志:《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中南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阎学通:《什么是国家利益》,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家利益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颜永琦:《从结盟到不结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背景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2期。
    颜永琦:《新中国“一条线”外交战线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1期。
    杨奎松:《毛泽东对印度支那战争态度的变化(1949—1973)》,载《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奎松:《中国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三个世界”理论提出背景探析》,《冷战国史研究》(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杨振亚:《切中要害,维护大局——邓小平对日工作的方针》,《世界知识》,2001年第15期。
    叶江:《越南和平谈判中的中国因素(1968—1973)》,载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美)翟强:《建立反对前苏联霸权的国统一战线(1972—1979年)》,载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载牛军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中国外交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张清敏:《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世界知识》,2004年第4期。
    张润:《从建构主义的身份—利益理论看中国对苏政策的演变》,载姜琦主编:《俄罗斯重新崛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润:《论毛泽东与邓小平联美制苏战略的差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6期。
    周桂银:《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征与启示》,《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俄)I.V.盖杜克:《被困三角关系:苏联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姚昱、郭又新译,《冷战国史研究》(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俄)贡恰罗夫、乌索夫:《苏联与中国的军事对抗》,马贵凡译,《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俄)杰留辛:《回顾与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美)詹姆斯·曼:《国家情报评估与尼克松开启对华关系》,何慧译,《冷战国史研究》(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日)古森义久、幸赋康:《美国怎样看中苏和解—评介美国会—研究报告》,祝世璋编译,《编译参考》,1983年第11期。
    高飞:《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外交学院,2003年5月。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4月。
    潘正祥:《从结盟到对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5月。
    唐洲雁:《毛泽东的美国观》,复旦大学,2006年10月。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5月。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考察》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5月。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5月。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4月。
    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5月。
    张郁慧:《中国对外援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5月。
    Anatoly Dobrylin, In Confidence:Moscow's Ambassador to America's Six Cold War Presidents (1962-1986), New York:Times Books,1991.
    Jimmy Carter, Keeping Faith, Memoirs of A President, London and Toronto:William Collins Sons and Co Ltd.?
    Richard Nixon, RN: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 New York:Grosset and Dunlap, 1978.
    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 XVII, China 1969-1972.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3.
    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 XVII, China 1973-1976.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3.
    William Burr, ed.,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the New Press,1998.
    William Burr, ed., Sino-American Rapprochment and the Cold War,1969-1972: Declassified U.S. Document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2002.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Private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Nixon and Ceausescu", August 2,1969, seen in William Barr ed.,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 and the Cold War,1969-1972:Declassified U.S. Documents, Number 14, Source:NPMP, NSCF box 1023..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February 22,1972, FRUS, vol. XVII.
    Report by Four Chinese Marshals, "Our View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s",17 September 1969, CWIHP Bulletin, No.11, Winter 1998.
    Report of the Sino-Soviet Task Force, April 1,1961, National Security Files, Box 22 (Z), Kennedy Library.
    Richard Nixon,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46, No.3, October 1967.
    Richard Nixon, "U. 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1970s:Building for Peace", A Report to the Congress, Feb.25,1971, Harper & Row, Publishers.
    《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9日下午9:40 ——11:00》,《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9日下午4:35——11:25》,《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10日上午10:35—11:55》,《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谈话备忘录,1971年7月10日下午12:10——6:00》,Chou En-lai, HAK, et al, Memorandum for Henry A. Kissinger, from Winston Lord, Subject:"Memcon of Your Conversations with Chou En-lai", July 29,1971, NSC, Folder 3, Box 1033.
    《周恩来、邓小平与胡志明的谈话,北京:1965年5月17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周恩来与范文同的谈话,北京:1965年10月9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周恩来与黎笋的谈话,北京:1966年3月23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周恩来与范文同的谈话,北京:1968年4月19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周恩来、康生与越南南方代表团的谈话,北京:1969年4月12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周恩来与范文同的谈话,北京:1970年》,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毛泽东与阮氏萍的谈话,北京:1972年12月19日》,Working Paper No.22,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1998.
    Bill McCloud, What Should We Tell Our Children about Vietnam,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89.
    Chen Jian, China,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Sino-Ameirican Rapprochement,1968-1973,未刊稿。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Press.2001.
    Douglas Pike, Vietnam and the Soviet Union:Anatomy of an Alliance, Boulder, CO: Westview,1987.
    Geoffrey Parker, Geopolitics: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Contiuum Publishing Company,1998.
    Geoffrey Parker, Western Geo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room Helm Publishing Company,1985.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Harry Harding. A Fragile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2.
    Henry Kissinger, Diplomac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4.
    James A. Nathan and James R. Oliver,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World Order, Boston:1981.
    Jussi Hannhimaki, The Flawed Architect:Henry Kissinger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Marc J. Cohen and Emma Teng, eds., Let Taiwan Be Taiwan,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Taiw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90.
    Maurice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Free Press,1986.
    Patrick Tyler, A Great Wall:Six Presidents and China, New York:Public Affairs,1999.
    Robert Dallek, Nixon and Kissinger:Partners in Power,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7.
    Robert 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969-198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Smith,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Vietnam War, vol. Ⅲ:The Making of a Limited War,1965-1966.
    S.T.Ball, The Cold War: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Lecturer in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Glasgow, N.Y., London,1998.
    Walter Lafber, Am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ar,1945—1992, McGraw-Hill, Inc., 1993.
    Zhai Qiang, China and the Vietnam Wars,1950—1975, Chapel Hill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0.
    Michael C. Oksenberg, A Decad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Fall 1982.
    Nayan Chanda, Secrets of Former Friends, 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June 15,1979.
    Steven Levine, Perception and Ideolog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omas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n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Zhai Qiang, Beijing and the Vietnam Conflict,1964-1965:New Chinese Evidenc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CWIHP), Issue 6-7, Winter 1995/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