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将研究个案---河南省宇县置于20世纪以来中国宏观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出发,梳理和分析了百年来国家吸纳和组织农村妇女的过程、机制和困境,考察并厘清妇女参与的起步、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间的内在逻辑。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导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三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国家采取的吸纳策略的历史变迁,即国家是基于什么理念,采取哪些制度、法律和政策将远离政治的农村妇女吸纳到政治过程中来。文章以宇县的解放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分界点,将百年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晚清民国时期、土改与集体化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本文认为,晚清和民国时期,在民族危难背景下,国家是以“国民”理念来吸纳妇女,赋于妇女抽象的民权资格,并试图建立吸纳农村妇女的政权组织体系,但这些设计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并未实施,故这是一种表象化吸纳;土改和集体时期,国家分别建立了农会和人民公社体制,这时期的吸纳机制看似平等和开放,但实是建立在“重义务轻权利”的“群众”理念基础上,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妇女能够实享用的权利间并不对等,而且阶级成份的划分也将一部分妇女排斥在政治体系之外;改革开放后,国家以“公民”理念来吸纳妇女并建构了村民自治体制,使妇女的参与权利完成了从形式到实践的统一,这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政治吸纳。
     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国家建构的妇女组织的历史变迁。本文将妇女组织的演变进程分为萌生、扎根、变异与转型四个阶段。认为农村妇女组织萌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脱胎于政权和政党结构,它是伴随着国共两党“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所以当它扎根农村社会后,对政权政党体系的依附色彩便较浓厚,其行为也主要是服从性的,根本上讲,国家政治体制内的妇女组织是个依附性的他组织而非自主成长的自组织。近年来,伴随着现代民主国家的建构与社会自主力量的成长,妇代会内部有了自主行动的角色意识,但因隶属党组织的结构属性未变,它们只能是有想法而无行动。与此同时,一些基于利益需求而结合的内生型妇女组织也逐渐萌生,成为妇女组织新的增长点。除此外,本文还对妇代会异化为计划生育组织的背景、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妇女政治参与行为的历史变迁。本文从统计数据和典型个案两个角度解读了百年来妇女参与的特点、问题和演变轨迹。认为在革命年代,有少数妇女精英冲破传统家庭的束缚参加到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中来,但绝大多数妇女仍处于政治冷漠状态。从特点上看,以贫苦妇女和革命者家属为参与主体,以民族革命而非民主政治为参与渠道,以改变自我的生存状况为主要参与动机,属于动员式而非自主式参与。土改和集体时期,从表象上看,妇女大规模地参加到国家组织的政治和生产活动中去,妇女精英也在村庄权力体系中占据一定位置,但从内在本质看,她们的行为仍属于国家高度动员下的非自主式参与,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是以政治强制而非民主化的方式来整合妇女。对参与者来讲,担心被斗争的恐惧心理、经济利益的诱导、不甘落后的竞争心态和社会理想的精神感召是推动她们参与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后,妇女参与的自主性、理性和有序化程度大为增强,但其规模出现萎缩,原因在于,国家放松了对农村社会的强制控制,妇女不再有必须参与的外部压力;家庭承包制后妇女与集体间利益关联疏离,参与村政的动力不足;妇女拥有的乡土资源有限,在政治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总之,从历史变迁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政治的规模经历了抛物线式的曲折反复过程;层次是逐渐由外围走向中心;参与方式也逐渐由动员式朝自主式演变。除此外,本文还以几个典型材料为例,揭示了不同时期妇女精英的生成机制和身份特征。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国家建构和妇女参与间的图景变迁和逻辑关系进行了总结探讨。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在农村妇女的参与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妇女才从传统的家庭领域步入村庄政治领域。显著标志是,妇女的参与状况与国家的建构行为紧密相关。革命战争年代,国家虽有吸纳、组织妇女的意识但缺乏应有的能力,故未能成功地将妇女纳入政治体系;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民族-国家的建构先于民主-国家的建构,国家主要采取外力强制手段吸纳和组织妇女,结果是妇女大规模地、被动地卷入政治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加大了民主-国家建构的力度,以民主化手段来建构妇女的身份和行为,所以,妇女参与的规模虽然缩小,但自主性增强。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Yu County, Henan province, has adopted the demonstrational research method to apprehend and analyze the whole process, mechanism and hardness of conforming the country women, and observed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original,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women participation in recent century under the macroscopic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2oth century. On this basis,further analyze the internal logic between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behavior and rural women action during public motion.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namely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and the body has three chapters in total.
     The first chapter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absorbing strategy the country adopted, that is, how to absorb the rural women whom far from the politics into the whole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what theories and which systems, laws and policies do the country adopt. The article takes Yu county's liberation and reform and openness as boundary, divides one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into three periods, namely, the late Qing Dynasty Republic period , land reform and collectivization period, and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Republic period, The country is to integrate a woman with the "citizen" idea, entrusts with the woman the abstract civil rights qualifications, and attempts to establish political power organization system which absorb women, But these designs only pause in the system stratification, implements by no means,, therefore this is one kind of representation buying in; in land reform and collectivization period, the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the peasant association and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separately,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this period appears to equal and open, but is actually set up on the "masses" basic concepts of the "obligation to light the rights, the right which the law stipulates and the right which the woman can enjoy actually is not coordinate,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ocial class ingredient also repels some women outside the political system ;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country integrates women with "citizen" concept and builds the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 mechanisms which allows women's participation,makes woman's participation right accomplish the unification arriving at practice from the form,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open political buying.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spected historical vicissitude of woman organization which country constructs.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cess divides into initiation, root, mu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our stages. Rural women's organizations sprout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age, derive from the regime and political party structures, and it is set up by the process of the KMT and the CPC "regime to the countryside" and "political parties to the countryside", When it is rooted in rural society, th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of government should be more dependent on strong colors, its behavior also is mainly obedient, fundamentally speaking, women organization which is in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is a dependent of his organization rather than self-organization of autonomous growth..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democratic country and the growth of social independent force, the Congress of Women have their own internal role consciousness of independent motion, however, the structure attribute of the party system has not changed, they only have ideas but no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some endogenous organizations for women which base on the benefit demand also gradually sprout, become the new point of growth of women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inquires into the background, the reason ane the process of Family Planing Committee which the Congress of Women alienates.
     The third chapter accentuates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ve behavior of women. The thesis figure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issues and evolvement traces of women participation in recent a century from two aspects which are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representative illustrations. There were a few women elites who joined in the revolutionary undertaking by crushing the family chains in the epoch of revolution. But in this regard, many of them were still in the predicament of political inhospitality. From these characteristics, principal parts of them were poor women and the relatives of the revolutionaries. The participation manner was ethical revolution not the democracy and the primary motivation were to remodel the self-fulfillment situation which attributed to the mobilization style not the self-determination. In the period of land reform and collectivity, professedly, women took part in the national activities on a large scale and women elites occupied main position in some extent in terms of the rural power systems. But, substantially, their conducts still belonged to the non- self-determination. The roots were that the nation conformed the conducts of women through political compulsively not the democracy. As far as the participant concerned, the leading factors that droved them to join in were the scared mind fearing been battled, the inducement of economical benefit, the competitive attitudes of getting ahead and the spiritual summons of social ideal. The self-independence, rational and order of women participation enhanced until the opening up. But the scope appeared to shrink. There was no exterior pressure of participation for women because of the nation released the compulsive control for the countrysi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the group benefit departed and the motivation of joining in the country politics was insufficient after the policy of family contract. They were in the weak position in the political competitive by reason of women owned limited land resources.
     On all accou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s, the scales of country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have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ups and downs. The trend of arrangement is from periphery into the core gradually. The mode of participation evolves from motivation to self-independence slowly. Besides, the text discloses the original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elites from different era by using some representative stuff.
     In the ending part,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chart changes and logistical relationship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women participation. The article convinces that the 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women particip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ituation of women transfers from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to the modern public life attributes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power. The remarkable symbol is that the status of women participation contact tightly with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war years, the nation failed to absorb women into the politics systems which accounted for lacking of conform ability although it had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phase of the national establishment and the opening-up,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tate exceeded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state. The nation adopted compellable measures to conform women which resulted that many of them involved passively in politics systems on a large scale. The nation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democracy -state construction through democratic methods since the opening up, therefore,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women participation increased although in the smaller scale.
引文
[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66页。
    [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沈金华:《从性别与发展理论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12月(增刊);
    胡荣、胡康、郭细卿:《影响妇女参与村级选举的诸因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杨翠萍:《农村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缺失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3]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韩玲梅:《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杜洁:《将性别平等纳入基层自治政策》,http://www.china-gad.org.
    [4]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张玉法:《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妇女参政权的演变》,吕芳上主编:《无声之声(1):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台湾)2003年版。
    [2]何黎平:《中国近代妇女教育平等权的演进》,《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6期。
    [3]杨剑利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梁惠锦:《婚姻自由权的争取及其问题(1920-1930)》,载吕芳上主编:《无声之声(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台湾)2003年版。
    [4]颜小华:《提升女权抑或压制?--试析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妇女政策》,《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5]李细珠:《性别冲突与民初民主政治化的限度--以民初女子参政权案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
    [6]张茂梅:《试论清末民初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1901-1928)》,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纪庆芳:《近代中国女性法律地位的嬗变》,河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张洁:《民国初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法律地位的变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谭志云:《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妇女离婚问题》,《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3期;
    黄佩芳:《民国初期妇女的公民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王思梅:《党对农村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贡献》,《中国妇运》2001年第7期;《试论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的理论与实践》,《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4期。
    [8]刘志玲:《从政治解放到自我解放》,《前沿》2007年第1期。
    [9]叶芳:《川陕根据地的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研究(1932.12-1935.4)》,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若克斯娜·帕斯娜卡著,张孝芳译:《绿色政治中的毛泽东与妇女问题:一些批判性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孙运锋:《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妇女参政政策探微》,《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康兰芳:《公民资格与农村妇女发展》,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四卷第2辑。
    [4]林颂华:《中央苏区妇女问题初探》,《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罗惠兰:《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立法保障》,《求索》2007年第3期。
    [5]叶芳:《川陕根据地的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研究(1932.12-1935.4)》,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6]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7]韩玲梅:《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8]刘筱红:《塘沽模式: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治主流》,《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1]陈琼:《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2]潘萍:《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3]张风华:《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4]刘筱红:《以力治理、性别偏好与女性参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5]张黎明:《逐步健全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6]蔡素星:《中国政府主导型妇女参政模式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黄继晔:《关于农村妇代会工作的思考》,《中国妇运》1994年第1期。
    [1]廖桂兰:《村级妇代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江西省妇联主席:《浅谈农村村落社区组织建设》,《中国妇运》2005年第5期;
    山东省妇联:《强化村级妇女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妇女工作活力》,《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刘筱红:《农村村级妇代会组织与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刘筱红:《在村委会选举竞争派系的夹缝中》,《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5]杨翠萍:《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
    [6]徐宏卓:《社会转型背景下居(村)妇代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毛泽东著:《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1927年;《寻乌调查》,1930年;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浸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5页;
    柯鲁克夫妇著,龚厚军译:《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孙苹:《抗战时期根据地女政治参与探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
    [3]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郭桂兰著:《中国妇女革命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杨会清、吴晓敏:《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妇女生活变革研究》,《求实》2004年第2期;
    谢重光:《土地革命时期闽粤赣苏区的客家妇女生活》,《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1期。
    [5]叶芳:《对革命根据地妇女集体主义精神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郭省娟:《大跃进时期农村妇女劳动简述》,《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2]张志永:《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马慧芳:《浅析建国初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原因》,《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董妙玲:《建国以来妇女干部选拔任用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6]韩贺南:《新中国参政妇女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与影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韩嘉玲:《国家在中国妇女发展中的作用》,《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何平:《国家在场下的妇女解放》,《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4期。
    [8]高小贤:《妇女发展在中国:对实践的分析与再认识》,《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
    [9]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0]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郭夏娟:《两性参与中的同与异-对浙江村民自治的女性主义解读》,《开放时代》(网络版),2003年4月号;
    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1]刘筱红:《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策略研究-以湖北随州市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2]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陈朋:《政治传播:村民自治中农村妇女的有效参与》,《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1期。
    [4]金一虹著:《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周秀平、周学军:《社会支持网络与农村妇女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柳莉:《改革后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妇女政治精英构成的变化》,《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7]陈琼:《村庄权力系统中女村官地位的类型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8]胡荣等:《影响妇女参与村级选举的诸因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9]李慧英、田晓虹:《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华女子学学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何包钢:《妇女参政与村民选举:浙江个案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11 甘霖:《农民流动与女性政治参与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宋伟、刘静:《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1]金耀基著:《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5页。
    [2]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学术中国网;
    储建国:《从行政吸纳到政治吸纳--再论一党立宪》,公法评论网。
    [3]吴国光:《政治改革、政治镇压与政治吸纳:中国政治发展及其挑战》,《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6月号。
    [4]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学术中国网。
    [5]吴国光:《政治改革、政治镇压与政治吸纳:中国政治发展及其挑战》,《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6月号。
    [1]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学术中国网。
    [2]康晓光:《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2007年第2期。
    [3]储建国:《从行政吸纳到政治吸纳--再论一党立宪》,公法评论网。
    [4]杨华锋:《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辨》,《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
    [5]金耀基著:《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黄卫平、陈文:《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7]徐家良:《体制吸纳问题:政府处置公共事务的新关系模式--以浙江温岭恳谈会为导入》,打印稿。
    [8]陈文、黄卫平:《“组织(机构)吸纳”的现实运作--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帕特里克·J·孔奇,王胜明、范云萍译:《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1]塞缪尔·P·亨廷顿等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2]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5页。
    [4]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著:《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5]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1]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阿尔蒙德等著:《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格林斯坦等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版。
    [3]杨雪冬著:《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建构--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24页。
    [4]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与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4期。
    [1]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与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4期。
    [2]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3]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4]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1]徐勇、邓大才:《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实证方法进入中国政治研究的历程》,中国农村研究网。
    [2]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页。
    [3]IlenLiphart.ComparativePoliticsand Comparative Methodolog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1,(9).
    [1]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礼记》。
    [3]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1]转引自霍晓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中山丛书》,第一册,《主义》,太平洋书店1927年版。
    [3]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文史资料纪念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8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8页。
    [6]郝盛潮编:《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页。
    [1]缪全吉编:《中国制宪史料汇编--宪法篇》,台湾国史馆1991年版,第359页。
    [2]缪全吉编:《中国制宪史料汇编--宪法篇》,台湾国史馆1991年版,第547-562页。
    [3]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4]宇县志编纂委会会编:《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5]宇县志编纂委会会编:《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1]蒋介石:《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施行保甲训令》,1932年8月,转引自闻均天:《中国保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47-549页。
    [2]叶木青著:《中国保甲制度之发展与运用》,世界书局民国25年(1936年)版,第99页。
    [1]黄右昌:《新县制之回顾与前瞻》,《新政治》第四卷,第2期,1946年。
    [2]胡次成编:《地方自治实施方案法规汇编》(上册),大东书局民国36年(1947年)版,第315-327页。
    [3]黄右昌:《新县制之回顾与前瞻》,《新政治》第四卷,第2期,1946年。
    [4]程方著:《中国县政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5]宋乐颜:《督导光感》,《县政》第二卷第10期,1943年11月。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0页。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359页。
    [1]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中共宇县县委党史征编委办公室编:《中共宇县党史资料选编(民主革命时期)》,内部发行,1993年。
    [1]刘峰:《关于宇县民先事件的情况》,载中共宇县县委党史征编委办公室编:《中共宇县党史资料选编(民主革命时期)》,内部发行,1993年,第107页。
    [2]转引自黄现璠:《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二)》,《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有关“女国民”概念的分析观点借鉴于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郑永福、吕美姬:《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君宇:《女权运动者应该知道的》,《乡导》,第8期(1922年11月2日),第65页。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人民网。
    [2]转引自杨湘岚主编:《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3]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一期土改中几个问题的汇报》,1949年。
    [1]宇县档案馆:《中共平原省新乡地区宇县六个区57个村土改前后经济占有表》(表六、表二十四),1949年。
    [2]宇县档案馆:《宇县各区第一期土改斗争方式统计表》,1949年。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1]宇县档案馆:《宇县县委关于第三步土改工作的指示》,1949年。
    [2]宇县档案馆:《第一区第一期土改工作总结》,1949年。
    [3]宇县档案馆:《宇县县委关于第三步土改工作的指示》,1949年。
    [4]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136页。
    [5]宇县档案馆:太岳四地委组织部《关于研究发展党的工作小结》,1949年。
    [1]宇县志编纂委会会编:《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2]《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6年。
    [3]《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1962年。
    [4]宇县档案馆:《关于结合实行联社在独立分红、自负盈亏的大队中配备妇女骨干及整顿妇女组织的意见》,1957年。
    [5]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闭幕词》,1959年。
    [1]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0页。
    [2]陈益元著:《革命与乡村--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1]宇县档案馆:《宇县妇联关于一九六三年妇女工作意见》,1963年。
    [2]《宇县群众工作扩大干部会议总结报告》,载中共宇县县委党史征编委办会室编:《中共宇县党史资料选编》(民主革命时期),内部发行,第183页。
    [1]揭爱花:《国家话语与妇女解放的语语生产机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
    [2]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3]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2]国家在《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明确规定就是一个体现。
    [3]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第17期。
    [2]《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3]宇县志编纂委会会编:《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4]《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5]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5
    [1]海选,是指一种产生村委会候选人的方式,其特点是放手让拥有选举权的村民自由提名自己认可的候选人,上级部门的领导、村党支部不加干涉,海选最早产生于吉林省梨树县,有关资料见余维良《“海选”故乡的选举历程--对吉林省梨树县四次选举的考察》,载《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401页。
    [2]《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3]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编著:《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学习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4]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编著:《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学习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1]《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2]《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网站。
    [4]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编著:《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学习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5]《宇县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内部资料,1998年,第34页。
    [6]宇县人民政府:《宇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宇政(2002)39号。
    [1]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12月笔者对宇县妇联主任的访谈整理。
    [2]宇县民政局:《关于印发指导全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十六项制度的通知》,孟民字[2005]33号。
    [3]焦作市市委组织部、焦作市妇联联合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确保妇女参政目标落实的通知》,焦妇字(2005)第36号。
    [4]焦作市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全市2008年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5]宇县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妇女参加村“两委”竞选》,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简报》,焦作市人民政府网,2008年9月26日。
    [1]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转引自褚松燕:《公民资格定义的解释模式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Michael Walzer,Spheres ofJustice,New York:Basic Books,1983,p5
    [4]Michael Walzer,Spheres ofJustice,New York:Basic Books,1983,p62.
    [5]Michael Walzer,Spheres ofJustice,New York:Basic Books,1983,p.28.
    [6]Ruth.Lister.Citizenship:Feminist Perspectives.London.Macmillian Press LTD,1997.P195-204.
    [1]李海金:《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2]转引自褚松燕:《公民资格定义的解释模式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4页。
    [4]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1]Jones.K.B.Citizenship in a Women-Friendly Policy.Signsl 5(4).P781-752.
    [1]《礼记·大传)。
    [2]《易经·家人》,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页。
    [3]秋瑾著:《致湖南第一学堂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
    [1]宇县妇女联合会;《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3页。
    [2]宇县妇女联合会:《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12页。
    [3]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3]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一期土改工作综合材料》,1949年。
    [4]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5]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一期土改62个村党员发展处分情况统计表》,1949年。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页。
    [7]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一期土改62个村党员发展处分情况统计表》,1949年。
    [1]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地社会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2]转引自塞谬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43页。
    [1]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地社会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2]塞谬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32页。
    [3]宇县妇女联合会:《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12页。
    [1]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2]郑阳:《妇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从附属到自主?》,知青新思维--两岸关系与中国大陆问题研究研究生论文研讨会,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台湾),2005年,第140-142页。
    [1]林泽炎著:《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战备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2]斯蒂娜·古尔马丁:《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的性别、政治文化与妇女动员》,载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1]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1]付春:《性质转型、功能演化与价值变迁-建国以来我国妇联组织的转型分析》,《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2]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1]宇县档案馆:《妇联会今后的工作方针与任务》,1953年。
    [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3]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4]付春:《性质转型、功能演化与价值变迁--建国以来我国妇联组织的转型分析》,《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1]杨婉莹:《妇权会到性别平等委员会的转变:一个国家女性主义的比较观点分析》,《政治科学论丛》(台湾),第21期(2003年)。
    [2]宇县档案馆:《关于纪念三八国妇女节的联合通知》,1952年。
    [3]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1]龚咏梅:《“社会中的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6期。
    [1]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资料手册》,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中发[62]698号),1962年12月18日。
    [3]中共中央《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发[1978]69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发[1982]11号)。
    [1]刘筱红:《农村村级妇代会组织与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1]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
    [2]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米切尔·黑尧著:《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1]托马斯·戴伊著:《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3]毛泽东著:《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1]该数据来自于课题组在湖北广水市进行的“农民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状况”基线调查,刘术泉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表示感谢。
    [2]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第1期。
    [3]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张永英:《从妇联性质看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中的作用》,工作论文,打印稿。
    [1]朱爱岚著:《中国北方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陈慕仪:《父权党国的传声筒?--中共妇联组织的决策与政治宣传(1985-2004)》,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班(文化教育组)硕士论文,第178页。
    [3]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4]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1年第9期,第276页。
    [1]徐勇:《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1]徐宇珊:《妇女NGO与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3期。
    [2]徐勇:《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1]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2]徐宇珊:《妇女NGO与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3期。
    [1]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31-37页。
    [1]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11、16页。
    [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篡:《河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3]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34页。
    [1]罗伯特·A·达尔著,王沪宁、陈峰译:《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2]阿尔蒙德、维巴著,马殿君等译:《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1]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记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8页。
    [2]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记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8页。
    [3]塞缪尔·P·亨廷顿,王冠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98页。
    [1]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篡:《河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宇县档案馆:《中共平原省新乡地委宇县六个区65个村人代会、村政府、村农会等成份统计表》,1949年。
    [2]河南省妇女联合会编:《半个世纪的跨越》(内部资料),2002年,第183页。
    [1]宇县档案馆:《宇县1953年妇女工作一年来的总结报告》,1953年。
    [2]宇县档案馆:《宇县妇联关于六二年妇女工作总结报告》,1962年。
    [3]宇县档案馆:《1964年宇县妇联会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妇女工作的总结报告》,1964年。
    [4]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一批66个村土改运动分配果实后农会组织状况统计表》,1949年。
    [5]宇县档案馆:《中共平原省新乡地委宇县第一期土改66个村土改运动中妇代会组织统计表》,1949年。
    [6]宇县档案馆:《第一期结束与继续土改工作中对发动青年兴建团工作的简结及今后意见》,1949年。
    [7]宇县档案馆:《中共平原省新乡地委宇县第一期土改67个村党员发展处分统计表》,1949年。
    [8]宇县档案馆:《1964年宇县妇联会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妇女工作的总结报告》,1964年。
    [1]宇县档案馆:《六四年度民兵组织落实统计)(表一、表二),1964年。
    [2]宇县档案馆:《城关公社各大队党员干部登记花名册》,1962年。
    [3]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储复耕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1页。
    [4]转引魏红伟:《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土地改革中妇女运动探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5]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43页。
    [1]宇县档案馆:《宇县妇联关于五六年妇女工作总结报告》,1956年。
    [2]宇县档案馆:《宇县第三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发言--宇县妇联会时桂珍》,1958年6月24日。
    [3]宇县档案馆:《宇县妇联会关于1959年妇女工作总结报告》,1959年。
    [4]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篡:《河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5]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43页。
    [6]宇县档案馆:《关于东赵和大队妇代会开展群众性总结前段学习运动及转向正常学习作法的通报》,1966年。
    [7]宇县档案馆;《1961年宇县妇联会关于妇女工作的总结报告》,1961年。
    [8]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42页。
    [1]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第51页。
    [2]第二则资料来源于何平2008年8月17日对辽宁某村姚氏的访谈记录,在此表示感谢。
    [1]米格代尔著,李玉琪等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1]李元书、刘昌雄:《社会政治参与的动因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资料来源于何平2008年8月17日对辽宁某村姚氏的访谈记录,在此表示感谢。
    [3]王浦劬编:《政治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1]亨廷顿、纳尔逊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在调查过程中,笔者问及其他受访者为何没上去诉苦时,不少人都答道:“咱跟人家又没冤没仇的,人家又没压迫咱,诉个啥苦。”
    [3]宇县档案馆:《1964年宇县妇联会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妇女工作的总结报告》,1964年。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2]徐勇:《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宇县档案馆:《城关人民公社各级党员干部登记花名册》(梧桐大队),1961年。
    [1]金一虹著:《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264页。
    [2]资料来源:何平2008年8月15日对辽宁某村郑氏的访谈记录,在此表示感谢。
    [3]WilliamL.Parish,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P101.
    [1]宇县档案馆:《城关公社梧桐大队制定干部精简定员的职责与任务》,1983年。
    [1]虽然该县早在1993年实施了村委会选举,但前两届选举都是有形无实,真正的竞争性选举是从第三届即1999年开始。
    [2]在第三、第四届村委会选举期间,笔者没有搜集到妇女干部进支委的统计数据,但县乡有关干部告诉笔者,妇女进支委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当时并没有特别的妇女保护政策,所以历年的差别应该不大。
    [3]《焦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河南日报》,2008年12月4日。
    [4]宇县妇联会:《焦作市发展女党员情况统计表》,2004年。
    [1]资料来源:由张凤华教授主持的《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内部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2]王浦劬编:《政治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3]肯尼思·阿罗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4]资料来源:由刘筱红教授主持的《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状况调查妇女面访问卷》统计结果,内部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1]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储复耕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1页。
    [2]案例来源:笔者对2002年宇县曹村村委会选举中妇女参与状况的调查。
    [1]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王浦劬编:《政治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3]林建:《试论农村妇女非正常上访的原因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尤其是上访活动,妇女超越了村庄的界限,试图影响并改变政府对村民征地补偿费。
    [2]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第17期。
    [3]资料来源:由刘筱红教授主持的《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状况调查妇女面访问卷》统计结果,内部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1]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第17期。
    [1]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储复耕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26页。
    [2]奥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当然,按照奥尔森的解释,即便实现集体利益有助于增进个人利益,但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理性的个人也不一定会采取集体行动。但在此,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妇女为何会行动?以逆转的逻辑思维,协同的个人和集体利益不一定会导致集体行动,但若要使理性的妇女采取集体行动,集体和个人利益间必然得存在某种协同,这可以说是集体行动的前提条件。
    [1]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2]“用脚投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指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目前这一词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其它的领域,在政治活动中,“用脚投票”追根表达的是人们对某事件、某现象、某局面不高兴了,不满意了,不答应了,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1]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2]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3]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4]Entwisle.Gender and family business in rural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1995,
    [5]郎友兴:《村民选举中的竞选策略-浙江经验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1]谭琳、陈为民著:《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谢立中:《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7-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宇县志编纂委会会编:《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宇县妇女联合会编:《宇县妇女运动史(1912-1983)》,内部资料。
    3.中共宇县县委党史征编委办公室编:《中共宇县党史资料选编(民主革命时期)》,内部发行,1993年。
    4.中共宇县县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宇县党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5.宋志道、宋海燕著:《宇县史话》,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版。
    6.宇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宇县博览》,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版。
    7.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第二十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河南省妇女联合会编:《半个世纪的跨越》,内部资料。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3.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6.《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2001年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17.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编著:《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学习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8.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9.徐勇著:《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徐勇著:《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1.徐勇著:《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徐勇、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阿历可斯·英格尔斯等著:《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金耀基著:《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著:《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4.昆廷·斯金纳、博·斯特拉思主编,彭利平译:《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6.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5年版。
    37.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8.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9.乔治·S·布莱尔著,伊佩庄等译:《社会权力与公民参与》,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4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1.J·米格代尔著,李玉琪、袁宁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42.威廉·韩丁著:《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43.柯鲁克夫妇著,龚厚军译:《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2年版。
    45.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6.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8.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0.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主编,王小章译:《公民权研究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52.塞缪尔·P·亨廷顿等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3.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5.邹谠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
    56.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查尔斯·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等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9.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陈家刚译:《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中国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0.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王英津译:《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1.米切尔·黑尧著:《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62.托马斯·戴伊著:《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3.肯尼思·阿罗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4.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
    65.卡罗尔·佩钟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66.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7.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8.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李德芳著:《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
    71.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2.杨雪冬著:《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建构--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3.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5.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张静著:《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7.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胡荣著:《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80.叶木青著:《中国保甲制度之发展与运用》,世界书局,民国25年(1936年)版
    81.胡次咸主编:《地方自治实施方案法规汇编》(上册),大东书局,民国36年(1947年)版
    82.程方著:《中国县政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83.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4.林泽炎著:《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战备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5.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6.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87.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8.俞可平主编:《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9.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0.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1.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2.孙立平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捐募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4.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6.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平等与发展》,三联书店,1997年版。
    97.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98.陈顺馨、戴锦华主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9.李小江主编:《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0.徐午、许平主编:《社会性别分析:贫困与农村发展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1.尚晓援著:《冲击与变革:对外开放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2.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3.谭琳、陈卫民著:《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4.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5.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6.邱仁宗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7.李银河著:《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8.郑新蓉、杜芳琴著:《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9.《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编:《当代农村妇女发展与对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版。
    110.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理论·经济·文化·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2.林志斌、李小云著:《性别与发展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3.金一虹著:《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版。
    114.杨湘岚主编:《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115.吕芳上主编:《无声之声(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台湾),2003年版。
    11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7.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8.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9.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著:《中国妇女运动史》,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20.中华妇女联合会编著:《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1901-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
    121.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与非自主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122.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123.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124.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地社会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125.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126.徐勇:《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27.刘筱红:《农村村级妇代会组织与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128.刘筱红:《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策略研究-以湖北随州市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
    129.刘筱红:《塘沽模式: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治主流》,《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130.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31.黄现璠:《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二)》,《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32.郑永福、吕美姬:《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33.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134.揭爱花:《国家话语与妇女解放的语语生产机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
    135.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136.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37.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第17期。
    138.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139.付春:《性质转型、功能演化与价值变迁--建国以来我国妇联组织的转型分析》,《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140.杨婉莹:《妇权会到性别平等委员会的转变:一个国家女性主义的比较观点分析》,《政治科学论丛》第21期(2003年)。
    141.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142.龚咏梅:《“社会中的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6期。
    143.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
    144.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45.张永英:《从妇联性质看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中的作用》,工作论文,打印稿。
    146.徐宇珊:《妇女NGO与农村妇女的参与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3期。
    147.李元书、刘昌雄:《社会政治参与的动因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48.林建:《试论农村妇女非正常上访的原因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49.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50.郎友兴:《村民选举中的竞选策略-浙江经验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151.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52.韩嘉玲:《国家在中国妇女发展中的作用》,《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153.何平:《国家在场下的妇女解放》,《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4期。
    154.高小贤:《妇女发展在中国:对实践的分析与再认识》,《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
    155.陈朋:《政治传播:村民自治中农村妇女的有效参与》,《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1期。
    156.周秀平、周学军:《社会支持网络与农村妇女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7.何包钢:《妇女参政与村民选举:浙江个案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158.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学术中国网;储建国:《从行政吸纳到政治吸纳--再论一党立宪》,公法评论网。
    159.康晓光:《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2007年第2期。
    160.吴国光:《政治改革、政治镇压与政治吸纳:中国政治发展及其挑战》,《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6月号。
    161.陈文、黄卫平:《“组织(机构)吸纳”的现实运作--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62.黄卫平、陈文:《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163.储建国:《从行政吸纳到政治吸纳--再论一党立宪》,公法评论网。
    164.杨华锋:《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辨》,《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
    165.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
    166.张凤华:《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67.蔡素星:《中国政府主导型妇女参政模式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68.韩玲梅:《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69.孙运锋:《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妇女参政政策探微》,《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170.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四卷第2辑。
    171.若克斯娜·帕斯娜卡著,张孝芳译:《绿色政治中的毛泽东与妇女问题:一些批判性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72.颜小华:《提升女权抑或压制?--试析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妇女政策》,《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173.韩玲梅:《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74.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75.李海金:《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76.魏红伟:《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土地改革中妇女运动探析》,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177.康兰芳:《公民资格与农村妇女发展》,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8.陈慕仪:《父权党国的传声筒?--中共妇联组织的决策与政治宣传(1985-2004)》,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班(文化教育组)硕士论文。
    1.Johnson,KayAnn:Women,the Family and Peasant Revolution in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2.Jacka,Tamara:Women's Work in Rural China: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n Era of Reform.Cambridge Universyty Press,1997.
    3.Michael Walzer,Spheres ofJustice,New York:Basic Books,1983.
    4.Ruth.Lister.Citizenship:Feminist Perspectives.London.Macmillian Press LTD,1997.
    5.GayleRubi,TheTraffic in Women R.Reiter,ed.Toward an AnthroPologyof Women,Monihly Review Press,1975.
    6.Gall Hershatter:Gender and Work in Rural Shanxi,in Barbara Entwisle and Gail Henderson eds.,RE-drawing Boundaries,Berkeley:University or.California Press,2000.
    7.Wang Zheng.Feminism and China New Women of the May Fourth Era.Berkeley an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8.Daniel Little: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9.Tangsou: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10.O'Brien Kevin,Reform without Liberalization-China's Nation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a of Institutional Change,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