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三方物流又称合同制物流或契约物流,是以合同为基础产生出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指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属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并由物流服务企业通过整合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达到对物流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因其便捷、稳定等特点和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先进形式使第三方物流受到生产企业的欢迎,并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物流形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商品流转模式。由于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规范我国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对我国合同法体系的完善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The third part logistics, mainly indicates one modal of logistic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by which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onsigns its own logistics to professional logistics services enterprises belonging to its own management under contracts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to its main business and it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professional logistics services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get the whole logist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third square logistics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s of convenience, and the stability etc, and the advanced modal of so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ized services are welcomed by enterprises. The third square's logistics mainly shows the features of contract leading, professional scale services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etc.
     The third part logistics has a long history development in the foreign, comparatively prefect legisl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gets the advanced countries’attentions owning to its important affects in business operations. Comparatively,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comes out in 1990s and the true third party logistics just steps the first stage. Because of lacing of resources interpretation, perfect logistics system and management intelligence,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lays behind, which leads that the law and the economics of our country pays less attention to logistics. So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deep research to theories of logistics law.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mainly a business operation modal based on contracts, therefore called as contract logistics. Combined with basic theories of contracts, the third party has many features, in addi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third party includes the logistics services required party and operating party and fulfilling party.
     The contract relationship is the rela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odal of the third party, the writer divides the third party into logistics modal of the circulating services and of th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and therefore the third party has the different types. The operation modal of the circulating services are widely adopted in our country, by which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ies of logistics contracts is very clear. The third party can accept clients’consignation and deal with goods according to the clients’requirement.
引文
[1]参见文岗:《电子商务时期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年第 1 版,第 46 页。
    [2]参见王佐:《2002 年的美国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年第 7 期,第 8 页。
    [3]参见严季:《日本物流服务产生、发展背景》,《交通世界》2005 年第 6期,第 16 页。
    [4]参见胡美芬:《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1 版,第 153 页。
    [5]参见张晓青:《现代物流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第 77 页。
    [6]参见靳娜:《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物流科技》2005年第 3 期,第 45 页。
    [7]田征:《物流学基础》,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378 页。
    [8]参见曾繁丽、简立立:《论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构建》,《物流科技》2004年第 8 期,第 56 页。
    [9]李学兰:《中国现代物流法制环境建设》,《法学论坛》2004 年第 2 期,第 55 页。
    [10]傅鼎生:《义务的对价、双务合同之本质》,《法学》2003 年第 9 期,第 26 页。
    [11]参见王伯庭:《双务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构建与适用》,载陈伯成、王伯庭主编《合同法重点难点问题解析与适用》,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 1 版,第 168—189 页。
    [12]参见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第 106 页。
    [13]参见王淑敏:《货运代理人向第三方物流商转型后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制度》,《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第 4 期,第 45 页。
    [14]参见林勇、王健:《第三方物流运营商法律地位探析》,载《2005 中国(福州)现代物流国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260 页。
    [15]参见陈士文、孟昭如:《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责任及身份判别》,《中国港口》2002 年第 3 期,第 71 页。
    [16]参见秦成德:《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设》,《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第 3 页。
    [17]参见王淑敏:《货运代理人向第三方物流商转型后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制度》,《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第 4 期,第 47 页。
    [18]参见葛现琴:《论我国合同责任归属原则的二元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4 年第 6 期,第 20 页。
    [19]刘刚:《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231 页。
    [20]于海龙:《中国物流立法初探》,《世界海运》2005 年第 2 期,第 115 页。
    [21]参见谢冰:《物流法律环境及风险防范》,《上海物流》2005 年第 2 期,第 17 页。
    [22]参见陈建华:《论物流责任风险与保险》,《保险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31 页。
    1.施天涛:《商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2.王保树:《中国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年第 2 版。
    3.王卫国:《商法》,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
    4.贺伟跃:《商事法律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5.李玉壁:《商法原理》,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6.宫欣荣:《商法原理》,中国检察院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7.江平:《民商法原理》,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
    8.顾功耘:《中国商法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9.鼓真明等:《商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第 3 版。
    10.屈广清:《国际商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4 版。
    11.冷传莉:《商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
    12.任乐昕、石旭雯:《商法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第2 版。
    13.樊成玮:《民商法律责任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4.顾肖荣等:《商法的理念与运作》,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5.沈四宝:《国际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6.韦浩:《民商法导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17.王转:《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18.刘刚:《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9.田征:《物流学基础》,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20.张晓青:《现代物流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
    21.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
    22.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第 3 版。
    23.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第 2 版。
    24.崔建远:《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版。
    25.文岗:《电子商务时期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 年第1 版。
    26.胡美芬:《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1版。
    27.张铎:《国际物流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1.许雯:《国外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 4 期。
    2.贺登才:《美国物流探影及思考》,《中国海运》2005 年第 1 期。
    3.严季:《日本物流服务产生、发展背景》,《交通世界》2005 年第 6 期。
    4.靳娜:《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物流科技》2005 年第 3 期。
    5.陈建华:《论物流责任风险与保险》,《保险研究》2003 年第 4 期。
    6.陈士文,孟昭如:《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责任及身份判别》,《中国港口》2002 年第 3 期。
    7.蒋大兴:《商事关系法律调整之研究——类型化路径与法律系分工》,《中国法学》2005 年第 3 期。
    8.于海龙:《中国物流立法初探》,《世界海运》2005 年第 2 期。
    9.秦成德:《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0.谢冰:《物流法律环境及风险防范》,《上海物流》2005 年第 2 期。
    11.曾繁丽、简立立:《论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构建》,《物流科技》2004年第 8 期。
    12.郝琳琳:《完善我国物流运输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 年第 11 期。
    13.李建华、董彪:《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5 年第 5 期。
    14.年仁德:《电子签名的安全策略》,《商场现代化》2005 年第 7 期。
    15.葛现琴:《论我国合同责任归属原则的二元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4 年第 6 期。
    16.杨立新:《论我国合同责任归属原则》,《河南公安高等专科管理干部学院报》2000 年第 5 期;
    17.谈迎莹、李锦飞:《物流合同与物流合作的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年第 6 期。
    18.田宇:《美国第三方物流概况》,《国际商业技术》2000 年第 4 期。
    19.邓旭:《间接代理略论》,《社会科学》2005 年第 9 期。
    20.傅鼎生:《义务的对价、双务合同之本质》,《法学》2003 年第 9 期。
    21.闫耀军等:《略论涉他合同》,《当代法学》2002 年第 9 期。
    22.刘卉:《论向第三人给付合同》,《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23.董宁:《浅谈承运人的责任限额问题》,《对外经贸实务》2005 年第 7 期。
    24.吴访非:《居间合同的法律取证与欺诈行为的防范》,《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 年第 5 期。
    25.孙艳:《仓储合同的法律问题探析》,《物流技术》2003 年第 12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