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但是,意识形态在最初的马克思主义那里,却是一种亟待彻底消除的社会现象,“意识形态”一词是一个典型的否定性概念,根本不存在所谓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有一个关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发展变化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对待意识形态问题在什么意义上由理论批判立场转为正面建设的立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是在什么时候在何种意义上确立的。本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从确立处理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到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说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提出和使用还原到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理解它的真实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现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近代欧洲几百年的思想渊源,开创了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他们站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将之前只满足于“解释世界”的种种理论、主义均归为“意识形态”进行彻底的拆解和颠覆,并且在批判种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深度剖析的过程中,确立了处理意识形态现象的基本原则,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遵循这一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率先进行了意识形态战略、策略上的调整,肯定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有一个过渡时期,因而开始从正面阐述曾经作为批判的武器而存在的无产阶级的“头脑”的建设问题,恩格斯在晚年更是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化的努力。第二国际的主要代表者继续了这一努力,当马克思主义原有的内容无法为他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时,他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调整意识形态的战略和策略。但是,由于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把握的侧重点不同,在实践中基于对实际形势的不同判断形成的理论立场不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僵化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等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追求,最终都未能很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则在直接批评第二国际相关思想的过程中开创了思考意识形态的又一思想流派,他们同样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图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批判,从意识形态方面寻找摆脱人类困境的现实路径。与此同时,俄国的列宁遵循马克思主义处理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解决俄国现实面临的新问题。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他创制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指称马克思主义,强调要灌输这种“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从此明确有了一个需要建设的问题;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个环节,也就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批判性概念被运用,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建设性概念被提出,在具体革命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并不一致的情况下,列宁成功化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原则与建设性实践之间的矛盾,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所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其产生的历史来看,是作为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而被提出的,在性质上有别于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它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形成之后存在的意识形态,它构成社会主义政权运行的工具性环节。就其表达的内容而言,对外,作为世界观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针锋相对,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对内,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反省与自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判断、基本假设等。
The "ideology" was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historic process o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ll at times, which bore on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party and state. The Party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However, in the primary marxism, ideology was a social phenomenon to need urgently to eliminate and the concept had the meaning of negativeness. Then there wasn't a construction question on ideology. So there was a becoming for the concept in the history of marxism. In what sense marxists changed the stand from criticism by theory to positive construction on ideology, and when and in what sense the concept socialist ideology came into existence. Taking the socialist ideology as main clue, this paper makes systemic scholarly re-organization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establish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n ideology to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ideology, which happened during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is paper, we put the concept socialist ideology into the history of marxism and try to understand it under the certain historic circumstances. By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socialist ideology, the text discusses mainl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ncept and how marxists dispose the ideology and the function for socialist ideology in the socialist movement.
     Carrying on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the Europe over hundreds of years, Marx and Engels pioneered the marxism, which had its principle on ideology. 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liberation of mankind, they thought all kinds of theories and ideological systems contented themselves with explaining the word and called them "ideologies". They worked hard to deconstruct and subvert the ideologies completely. By the de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critiqu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Marx and Engels established the basic principle on ideology, which was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d to proceed from reality. Acting up to the principle, they adjusted the ideology strategy and tactics according to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y considered there was a transition period before the communism, when the weapon of critique needed to construct positively. Then Engels made great efforts i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marxism in his later year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kept on the work. When the content of marxism couldn't provide ready answers to the new questions they faced,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tinued to adjust the ideology strategy and tactics acting up to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oretical commitments in view of different assessment of the situation, the orthodox marxist understood marxism by a rigid way of thinking while Bernstein deserted the communist ideals. So they didn't solve the practical dilemma for marxism both. By ways of making cutting remarks abou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the early representatives of Western Marxism pioneered another thought tradition on ideology. They also observed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tried to re-comprehend marxism. They analyzed capital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al critique and strived to find out the realistic approaches to get out of trouble in the area of ideology for the humanity. At the same time, observing the marxist principle on ideology, Lenin integrated marxism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in Russia and developed marxism to solve the practical new problems faced by Russia. In the process of seizing power, Lenin formulated the socialist ideology concept, which was indicated the marxism. He pointed out marxism was a scientific ideology and should be inculcated to wage a tit-for-tat struggle against the capitalist ideology. From then there was a new question that the socialist ideology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positive side. Aft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was established,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state political power, the socialist ideology had its specific content. At first the ideology concept was used in cri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n the socialist ideology concept was putted forward. When the original ideas didn't fit i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evolution, Lenin 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ritical principle and the constructive practices about ideology in the marxism successfully. Then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ocialist ideology concept was proposed as an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was opposed to the capitalist ideology from historical clue of its creation, so it was socialistic but not capitalistic. After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proletariat was established, it became the ideology in socialist society, which was an instrumental link in the organs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power. So far as the contents were concerned, it was not only a world view opposing to the capitalist ideology, which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human society for socialists, but also the profound self-examina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marxism, which was the fundamental judge and basic assumption about the socialism.
引文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②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①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②参见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③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0-61页。
    ④参见杨生平:《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127页。
    ①参见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②参见[英]汤姆·博托莫尔主编,陈叔平、王谨、曾宪森等泽:《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269页。
    ①[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5页。
    ②转引自[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参见[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绝大多数学者都同意近代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探讨自培根始,如[英]大卫·麦克里兰的《意识形态》、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杨生平的《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坚持这一判断。有些学者在坚持这一认识的前提下,认为实际上近代以来的这种研究实际上可以追溯得更远,与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们的观点与利益相关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如[德]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金林南的《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坚持这种认识。
    ②[英]培根:《伟大的复兴》(序),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页。
    ①参见余丽嫦著:《培根及其哲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197页。
    ②[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28页。
    ③[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页。
    ④[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页。
    ⑤[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页。
    ①[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页。
    ②[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③[英]安东尼·昆顿著,徐忠实、刘青译:《培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④[法]笛卡尔著,关文运译:《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页。
    ①[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2-63页。
    ①之前的怀疑论从根本上对人类的认识能力以及真理性知识是否存在都表示怀疑。
    ②[法]笛卡尔著,管震湖译:《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页。
    ①[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页。
    ②[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8页。
    ③[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07页。
    ①[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98页。
    ②[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12页.
    ①参见冯俊著:《法国近代哲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页。
    ②[法]孔狄亚克著,洪洁求、洪丕柱译:《人类知识起源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页。
    ①[法]爱尔维修著:《论精神》,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3页。
    ②[法]爱尔维修著:《论精神》,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3页。
    ①参见胡为雄:《关于汉译中的“意识形态”一词》,载《学习时报》,2008年10月13日。
    ①[英]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法]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5页。
    ①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寻踪》,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10期。
    ①[英]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论”寻踪》,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第10期。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②[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2页。
    ③[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7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3页。
    ②[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5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页。
    ②[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3页。
    ③[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3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翻译成为:“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玄想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能够过没有迷乱的生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翻译为“空想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3页),中文第2版则翻译为“玄想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有关详细论述,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部分。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6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147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附注②及第6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这个运动”在这里指指黑格尔的解体过程。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一版、二版1卷均将手稿原文“共同的意识形态前提”译作“共同思想前提”。
    ④《(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⑤《(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8页。
    ④《<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3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斯]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90页。
    ①衣俊卿、丁立群、李小娟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注释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注释①。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③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3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98页。
    ①《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①曾德生:《普列汉诺夫与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载《理论探索》,2009年第5期。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④《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页。
    ③[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52页。
    ④参见[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英]汤姆·博托莫尔著,陈叔平、王谨等译:《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
    ①樊锐编写:《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4期。
    ②曾德生:《普列汉诺夫与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载《理论探索》,2009年第5期。
    ③周宏:《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概念》,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④同样由于翻译的原因,普列汉诺夫著作的中文版本中“意识形态”一词有时被翻译成“思想体系”、“观念形态”等。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5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32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19页。
    ③《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94页。
    ④曾德生:《普列汉诺夫与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载《理论探索》,2009年第5期。
    ①《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6页。
    ②[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5页。
    ③[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6页。
    ①[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9页。
    ②[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7页。
    ③[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④[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①[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②[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③[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④[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①[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②[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③[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19页。
    ⑤《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19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6页。
    ①《拉法格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②《拉法格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③《拉法格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④[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2页。
    ⑤[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52页。
    ①[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②[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③[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④[德]弗·梅林著,樊集译:《马克思传》上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63页。
    ①[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②[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③[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5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46页。
    ⑤参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768页注释。
    ⑥《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69页。
    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822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12页。
    ③[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75页。
    ①[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79-80页。
    ②[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③[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
    ①《拉法格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页。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98页。
    ①[意]安·拉面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③[意]安·拉面里奥拉著,杨启潾等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①参见武东生:《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思想理路》,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注释①。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注释③。
    ②[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256页。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5-416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48页。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施坦问题的争论》,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83页。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
    ④《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②伯恩施坦主张用“批判的社会主义”或者拉布里奥拉曾经提出的“批判的共产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他的这一倾向。
    ③《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④《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8页。
    ⑤[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53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7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参见张飞岸:《空想的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民主社会主义改良派的回应》,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2页。
    ②《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6页。
    ①《伯恩施坦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注释②。
    ②[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③[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371页。
    ①[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页。
    ②[德]爱德华·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蔡升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③方章东:《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5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0-51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101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①张秀琴:《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以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为例》,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7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参见[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67-69页。
    ①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3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页。
    ⑤[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8-89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3-94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③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⑤[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⑥[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页。
    ⑤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注释。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1-52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0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2-63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④[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5页。
    ③[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泽:《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⑤[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7页。
    ⑥[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①[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页。
    ②[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②吴友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断裂——论柯尔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3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3-34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8-79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④[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⑤[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②吴友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断裂——论柯尔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英译本导言第14页。
    ③[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①[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②[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6-87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26-327页。
    ②在列宁著作中文版的不同版本中,“意识形态”一词有时被翻译成“思想体系”。
    ③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8页。
    ①参见[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①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②参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19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苏]A.C.马霍夫著,李昭时编译:《意识形态和科学》,选自《列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页。
    ①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①相关争论详见俞吾金:《从<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译文看马克思如何看待传统》,载《光明日报》,2000年10月24日;施德福:《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论断》,载《光明日报》,2001年8月7日;宋书声,·杨金海,蒋仁祥:《关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决裂”论断的翻译和理解——与俞吾金同志商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
    ②宋书声,杨金海,蒋仁祥:《关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决裂”论断的翻译和理解——与俞吾金同志商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
    ②《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3-464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1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327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7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①《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9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注释①。
    ③《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4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3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②《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3页。
    ②《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0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②《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1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547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2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309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5-726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③《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6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①另参见武东生:《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思想理路》,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余一凡、武东生:《恩格斯“意识形态”经典表述的重新解读》,载《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1期。
    ①参见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①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61.
    [5]《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
    [6]《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北京:三联书店,1974.
    [7]《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
    [8]《普列汉诺夫读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9]《拉法格文选》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伯恩施坦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伯恩施坦读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2]《<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法]拉法格著,王子野泽:《思想起源论》,北京:三联书店,1963.
    [14][法]拉法格著,王子野译:《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北京:三联书店,1965.
    [15][意]安·拉布里奥拉著,杨启潾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6][德]弗·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7][德]伯恩施坦著,马元德、严隽旭、彭金安等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
    [18][德]伯恩施坦著,殷叙彝译:《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北京:三联书店,1965.
    [19][匈]卢卡奇著,张亮、吴勇立译:《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匈]卢卡奇著,王伟光、张峰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1][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荣新海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4][法]笛卡尔著,关文运译:《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5][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6][法]笛卡尔著,管震湖译:《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7][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8][法]孔狄亚克著,洪洁求、洪丕柱译:《人类知识起源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9][法]爱尔维修:《论精神》,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0][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1][英]汤姆·博托莫尔主编,陈叔平、王谨、曾宪森等译:《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张尚仁:《欧洲认识史概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余丽嫦:《培根及其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金林南:《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杨生平:《踪迹与替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2]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3]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5]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杨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洪韵珊:《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8]鲁越、孙麾、江丹林:《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19]赵常林:《理性与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评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1]张华荣:《精神劳动与精神生产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2]周仲秋:《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周作翰:《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4]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
    [25]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6]王荣栓:《重读马克思——解读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7]高文新主编:《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8]许庆朴等著:《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9]李家钟、张国钧、张伟:《评伯恩施坦的哲学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0]王萌庭:《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31]李清昆、王秀芳:《普列汉诺夫与唯物史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2]高放、高敬增:《普列汉诺夫评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3]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4]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5]刘佩弦、马健行主编:《第二国际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6]殷叙彝:《第二国际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7]方章东:《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38]徐琳、唐源昌主编:《恩格斯与现时代——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39]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0]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1]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2]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3]杜章智:《卢卡奇自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44]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5]张翼星:《为卢卡奇申辩——卢卡奇哲学思想若干问题辨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6]詹一之:《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道路》,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47]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8]张一兵主编,张一兵、周嘉昕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科学批判构架的历史生成》,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9]张一兵主编,姚顺良等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二卷:第二国际时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演变》,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0]张一兵主编,刘怀玉、刘维春、陈培永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三卷:苏俄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1]张一兵主编,胡大平、张亮等著:《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五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2]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3]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4][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5][英]大卫·麦克莱伦著,郑一民、陈喜贵译:《马克思思想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6][英]大卫·麦克莱伦著,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7][美]特雷尔·卡弗著,姜海波、王贵贤等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8][美]乔恩·埃尔斯特著,何怀远等译:《理解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9][日]广松涉编注,彭曦译:《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0][苏]大卫·鲍里索维奇·梁赞诺夫主编,夏凡编译:《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1][苏]费多谢耶夫主编,杜肖译:《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与现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62][美]汉娜·阿伦特著,孙传钊译:《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3][法]雷蒙·阿隆著,姜志辉译:《想象的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神圣家族到另一个神圣家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64][德]约·连茨著,学庆译:《第二国际的兴亡(1889-1929)》,北京:三联书店1964.
    [65][苏]哈·尼·莫姆江著,张大翔、张凡琪等译:《拉法格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66][日]初见基著,范景武译:《卢卡奇=物象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7][英]约翰·汤普森著,高铦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8][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69][斯]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德]卡尔·曼海姆著。鳞仁权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九洲出版社,2007.
    [71][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朱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1991.
    [2]周宏:《探索中的思考——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
    [3]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4]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价值》,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5]侯惠勤:《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上)》,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侯惠勤:《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上)》,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7]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8]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上)》,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
    [9]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下)》,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
    [10]秦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载《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8期.
    [11]秦宣:《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读(共产党宣言>》,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12]秦宣、郭跃军:《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3]秦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5期.
    [14]秦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15]刘建军:《“意识形态”概念考辨》,载《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
    [16]刘建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载《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8期.
    [17]刘建军:《试论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12期.
    [18]刘建军:《(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论断及其当代阐释》,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9]张秀琴:《“异化”批判及其问题: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0]张秀琴:《哲学“幻想”、意识形态“常识”与政治“实践”——葛兰西、柯尔施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1]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22]张秀琴:《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以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为例》,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23]张秀琴:《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论比较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4]周宏:《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5]周宏:《试论拉法格的意识形态理论》,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6]周宏:《意识形态理论:晚年恩格斯与第二国际》,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27]周宏、曹克:《试论普列汉诺夫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意识形态的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28]周宏:《普列汉诺夫的意识形态概念》,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29]周宏:《弗兰兹·梅林的意识形态理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0]姚大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载《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
    [31]姚大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载《河北学刊》,1994年第4期.
    [32]仰海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探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4期.
    [33]仰海峰:《观念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质——重读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4]梁树发:《卢卡奇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评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5]梁树发:《柯尔施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36]武东生、余一凡:《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述要》,载《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2期.
    [37]武东生:《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思想理路》,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8]余一凡、武东生:《恩格斯“意识形态”经典表述的重新解读》,载《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1期.
    [39]沈耕、毛怡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2期.
    [40]巫贵均、云惟经:《试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作用》,载《现代哲学》,1990年第1期.
    [41]朱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论纲》,载《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4期.
    [42]徐永祥:《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载《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43]周学曾、高健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几个关系问题试探》,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2期.
    [44]樊锐编写:《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4期.
    [45]叶志坚:《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原则》,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46]邵云瑞、颜杰峰:《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1期.
    [47]胡大平:《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科学——穿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叙事”难题》,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48]赵德江、胡海波:《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49]高中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几点认识》,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
    [50]韩月香:《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展望》,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51]冯宪光:《“意识形态”的流转》,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52]李尚志:《论新时期我党意识形态执政资源建设》,载《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53]伍小涛:《终结还是在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审视》,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54]李英田:《“科学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种方法论思考》,载《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
    [55]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6]刘世衡:《论意识形态的起源——“去蔽”》,载《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
    [57]严宏、陈照红:《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意识形态维度——一种比较视角》,载《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3期.
    [58]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59]沈江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抑或在场》,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60]王结发:《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吸引力》,载《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
    [61]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新中国60年党巩固和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执政能力的历史经验》,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62]杨立群:《马克思意识形态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区别》,载《学术交流》,1993年第1期.
    [63]秦刚:《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载《科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1期.
    [64]吴晓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载《学术交流》,1995年第5期.
    [65]黄继锋:《马克思是在怎样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评国外学者的几种解释》,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5期.
    [66]尹保云:《“虚假的意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
    [67]郭庆仕:《恩格斯与第二国际》,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2期.
    [68]杨百成:《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思想论析》,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9]邹诗鹏:《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问题》,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70]王秀芳:《论普列汉诺夫的社会意识两种形式学说》,载《哲学研究》,1984年第1期.
    [71]曾德生:《普列汉诺夫与晚年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载《.理论探索》,2009年第5期.
    [72]陈爱萍:《论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范式》,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3]卢明:《拉布里奥拉对意识形态变化规律的系统分析》,载《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74]张飞岸:《空想的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民主社会主义改良派的回应》,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
    [75]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10期.
    [76]郝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7]高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载《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8期.
    [78]孙嘉明:《重塑社会主义观念形态:社会学的思考——兼评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载《学海》,1995年第1期.
    [79]张一兵:《革命的辩证法与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2期.
    [80]李双翼:《试论卢卡奇对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81]杨建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体论意义——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2]汪行福:《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可能性——从卢卡奇到拉克劳和穆菲》,载《江西社会科 学》,2004年第3期.
    [83]李兴旺:《论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历史考察》,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3期.
    [84]杜敏、陈路:《卢卡奇虚假意识的生成性解读》,载《求索》,2008年第3期.
    [85]阳海音:《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探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86]陈学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哲学——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87]王国有:《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当代意义》,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88]杨永兴:《论柯尔施的总体性思想》,载《南方论刊》,2008年第9期.
    [89]任绍伟、吴卫东:《列宁“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载《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
    [90]孔维军:《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4期.
    [91]智效和:《列宁是否改变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92]陈喜贵:《苏联意识形态的消亡——评<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载《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3期.
    [93]郭国祥:《列宁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文化思想探析》,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94]张文:《列宁“文化革命”思想试探》,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95]宋健、陈媚媚:《列宁晚年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及启示》,载《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6]包毅:《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列宁意识形态观探微》,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97]包毅:《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的重构及其历史贡献》,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98]廖胜刚:《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谱系及其当代价值——从马克思、列宁到葛兰西》,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99]邹放鸣:《社会主义与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列宁晚年的意识形态学说》,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0][美]埃斯赫特:《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书》,载《世界哲学》,1986年第5期.
    [101][波]柯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和理论》,载《世界哲学》,1980年第2期.
    []02][苏]瓦维林、[苏]福法诺夫著,土木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载《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103][澳]马尔库斯著,闵家胤译:《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载《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104][波]杜勃罗西尔斯基著,姜其煌译:《科学·意识形态·世界观》,载《国外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
    [105][美]A.埃斯赫特著,彦冰译:《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载《世界哲学》,1986年第5期.
    [106][俄]奥伊泽尔曼:《“意识形态”一词的含义在马列著作中的变化》,载《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第10期.
    [107][俄]奥伊泽尔曼:《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否定一切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1期.
    [108][英]J.肖特豪斯著,刘文璇译:《意识形态的不同层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中的认识论问题》,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1期.
    [109][美]凯斯·E·福格森:《阶级意识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个艰难的综合》,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