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思潮对电影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新时期文学思潮对电影的影响,通过梳理新时期电影中文学思潮的流变过程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文学思潮是为适应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思潮运动的发展而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形成的一种共同潮流和趋向。新时期以来,文坛先后出现了多种文学思潮,从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改革文学思潮到寻根文学思潮、先锋文学思潮和新写实文学思潮,再到新世纪的底层文学思潮,中国文学不断从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两方面进行着自身的发展与提升。新时期文学思潮对电影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文学思潮对电影审美风格与艺术追求的启发与引领。电影导演以引起轰动的文学作品为母本进行改编,同时吸收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电影借助文学要素提升其艺术价值。其次还体现在文学思潮的每一次更迭交替都会引起电影创作的变化,随着文学思潮的变更,电影界也出现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新写实等电影思潮。因此说文学思潮对电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文学思潮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共同潮流和倾向,对其它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电影艺术受文学思潮的影响尤为深远。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电影艺术遭受重创,这一现状使它急需借助文学的力量来发展自身。而新时期文学思潮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复苏,还把文学提升到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高度上,确立了文学的中心地位。同时,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电影不仅直接改编已经成名的文学作品,而且借鉴和吸收一定历史时期文学思潮的精神内核,从选材主题、人物塑造、审美风格等方面与之相呼应。当文学思潮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时,电影艺术则顺应文学思潮的变动,自觉调整创作思想。本论文试图以文学思潮这一重要的历史视角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新时期电影的发展脉络。探讨各种文学思潮对电影的不同影响和带动,深入挖掘二者之间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厘清电影艺术的嬗变规律,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整体把握文学与电影的关系。这一研究对新世纪文学与电影的发展走向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绪论部分主要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简单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与电影之间的对应关系。正文共分三章,分别从回归现实文学思潮、寻根文学思潮、新写实文学思潮和底层写作思潮四个阶段来研究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与电影关系的变迁。
     第一章以回归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为依据,分析新时期之初多种文学思潮对电影创作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伤痕、反思和改革文学思潮的角度来观照电影创作的发展。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思潮都具有强烈的关注当下现实的入世精神,并且有着对人文主义和人道精神的自觉艺术追求。本章侧重分析这两大特征在电影创作中的贯彻和体现。首先,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电影导演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式,他们主要采用把文学作品电影化的近似式改编,本着高度尊重原著的精神着手改编。文学对电影从选材主题、思想感情以及拍摄手法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以备受争议的谢晋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谢晋影片的成就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指出谢晋模式的形成与新时期电影过分倚重文学存在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总体特征是文学价值较高,并且故事性较强。
     第二章分析了寻根文学思潮对新时期电影走向世界不可忽视的作用。寻根文学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反思与电影理论界关于“电影民族化”讨论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新时期电影的辉煌。第一部分通过探讨寻根文学对新时期电影在文学价值取向和审美选择上的影响,指出寻根文学对电影的独特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文学思潮与电影积极互动的时期。一方面,文学为电影提供高质量的母本,寻根文学强烈的文化意识也渗透到电影的创作中,内化为导演的艺术自觉。另一方面,寻根电影以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一步推进了寻根文学的大众化传播。同时指出电影在第五代导演手中逐渐恢复自身特性,开始有选择的借鉴文学作品来丰富自身的发展。第二部分分析了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断根”与“续根”的不同价值取向在电影创作中的表现和变化,并对两种价值取向所代表影片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寻根电影的地位与价值。
     第三章探讨了新写实文学思潮对电影的影响。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从新写实小说对人物真实生活状态的描摹这一特征出发,采用作品比较研究的方法,归纳出第五代、后五代以及第六代导演对真实生活的不同表达,进而梳理出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电影中的发展脉络。论证了文学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逐渐走上边缘,文学思潮对电影影响力渐趋衰弱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论及了电影艺术立足自身特性深入探索所取得的成绩与突破。二是论述新生代作家与第六代导演作品之间精神气质上的相通之处,尤其是在对成长主题的反复阐释上表现更为明显。个人化书写侧重展示个性化的成长体验,而第六代导演也热衷在作品中用影像的方式对成长历程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回顾。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大革命”作为不断出现在第六代导演影像中的成长背景,这一现象引起的思考。同时通过第六代导演对于自身创作的认识与反省,并对他们集体转型的原因和背景给予分析,认识到他们集体转型背后对国内体制的认同与回归。关注第六代导演创作中对成长主题的反复阐释与创作转型之间的关联。
     本章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底层写作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王朔小说与电影为铺垫,王朔作品中精英意识的锐减,与之对应的是知识分子地位的下降和文学边缘化。这一时期的文学与电影都开始关注之前被忽视的群体,从而实现了新时期以来文学视点的下移。第二阶段是新写实小说对普通人物生活中喜怒哀乐的真实记录与展示,作家以强烈的平民意识对庸常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给予关注。这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地位边缘化的体现,同时也预示了人文精神的失落。第三阶段是底层写作的影响。新世纪以来文学视点进一步下移,文学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和记录饱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分析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似的创作倾向,并且详细阐释从平民视角到底层关怀的发展轨迹。
     本论文试图从文学思潮角度宏观把握新时期电影艺术发展历程,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电影之间的关系给予系统的梳理与整合,分析新时期三十年文学与电影之间关系与地位的流变。着重从文学思潮与电影之间艺术追求的对应程度以及作品改编方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时期文学思潮对电影在题材主题、思想内涵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影响。文学思潮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也正是电影艺术形式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从新时期之初文学思潮对电影的主导作用,到上世纪90年代电影对文学的借鉴选择,一直到新世纪以来文学思潮衰微更加弱化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而电影由弱到强,逐渐发挥它自身的大众化、娱乐化特征,并渐渐开始对文学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本文从文学思潮代表作品本身出发,勾勒出文学思潮在电影中的演进轨迹,以期对新世纪电影和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借鉴。
This paper basically studies the influnce on movie by new period literary trends.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connect inseparably with Cinema in new period. The supersession of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will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Cinema creation, and there is a sharp-cu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s the common tendencies of ideology and creation,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affected more or less different forms of various arts. Cinema, as a certain art, connect so closely with Literature that it is affected deeply by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Cinematics, after the'Cultural Revolution', suffered seriously, which require urgently it to develop itself by the force of Literature.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in new period not on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terature creation, but also upgrade literature to the height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social reality and establish a center status of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many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also cause a strong reaction, which prov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nema. Cinema refer to and absorb the spirit kernel of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in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and echo it through selecting theme, characterization, aesthetic style etc, as well as adapt directly famous literature works
     When th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changes along with the period, Cinematics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literary thoughts in creative ideas. Thus,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of the cinema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who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cinema through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It explor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various kinds of th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s to cinema, seek thoroughly out the common ground in ideas and artistic pursuit between them, clarify the evolution law of Cinematics, and capture the who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ine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This study plays a practical role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and Cinema.
     The'Introduction'section,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actuality, put forward mostly the research way, clarify simpl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inema in the new era.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nd it, respectively, research the vicissitud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inema in the new era from four stages, which contains Return to Real Literature, Root Literature, New Realism Literature, and the Bottom Writing Thoughts.
     The first Chapter, based on Returning to Realism composing, analyse the main affection, which is caused by multipl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s in new era. It is mainly contemplate the development of film-m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unds, reflection and reform, which have strong concerns about the present reality of realism and the Consciously artistic pursuit to humanism and humanity.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se two features in the film-making,and explores,from both sides, the affection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in the film-making.It use close read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impact way of films in this period on the literature adaptation. It mainly by adapting the novel for the screen approximately to emphasize the leading role of literature on subject selecting, thoughts and feelings, shooting technics of film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s a controversial ac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e Jin Model to point out the New Period Film over-reliance on literatu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Xie Jin Model.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 of films in this period is the highly regarded literature value and the good stories.
     Chapter II explores the affection,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of Root Literature in the trend of film-making in new er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flection form Root Literature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Nationalization of Movies'from film theorists, promote together the refulgence of film in new era. It reveals that it is a positive interaction period on Literature and Film, when Literature provides high-quality female parent for film while the refulgence of film advances the popular of Root Literature. It also analyzes, in film-making,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and changes of the various value, which is caused by Roots of literature on traditional culture'to quit' and'continued root'.The paper optimizes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actual life from the fifth generation directors,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and the last five generational directors. It further clear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alistic creational tradition during the films. It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literatures are relegated to the sidelines gradually by the shock of market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literature trends on films was gradually declined.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breakthrough by further exploring the ow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lm arts.
     Chapter III discusses the affection of New Realism Literature on Film. It mainly investigate in two aspects: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n the fine portrait of real living state in the works of several generation directors,and the common growth perspectives of personal creative writings and works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and th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own. It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literature is gradually marginalized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market tide, and that the affection of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on film is gradually weak.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d its own features in-depth film arts base to explore the breakthrough.The personalization written emphasis on the individual formative experience, and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 kept exploring on it by means of films. This part mainly include:the significance presented by making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during the films crated by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 It also includes that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began to recognize the return and recognition of domestic system after they had a collective transition through analyzing own formative experience and transition. During the creation, it interpreted repeatedly to the growing-up theme and transition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themselve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the novels and movies of Wang Shuo are as the background. In his works, the elite consciousness weakened sharply which corresponded that the status of intellectuals were declining and marginalized. The literatures and movies during this period began to concern the group neglected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decrease of literature viewpoint since the new period.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the common people during their life were truly recorded and documented in the new realistic novel. The authors with strong civilian consciousnes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ordinary people. It presented that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was relegated to the sidelines since the new period, and also predict the lost of Humanistic Spiri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in th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Wang Shuo's novels and films emphasize particularly on figure of the general real-life characters; displays on ordinary emotions of life affected by New Realism Literature;
     Since the new century, literary perspectives further down; concerns and notes of underlying population's living condition are full of deep humanistic. It,then, in-depth analyses the similar creative tendencie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film, and e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from a civilian perspective to attention on subalternThis paper attempt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ew Period Film Art macroscopically from the literature trend of angel. It objects to clear and integ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s trend and film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position evolution between 1930s New Period literatures and films. It discussions the correspondence degree of artistic creation pursuit between them and the adaption manner emphatically. It outlines the evolution path of literature trend in the film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wn, and object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ntury Film and literatures.
引文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P14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P1
    ①王芸主编:《文学知识手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P28
    ②金昌庆:《新时期电影文学寻根思潮研究》,中国学术论文数据库,P13
    ①彭熙、向怀林、侯平:《电影和文学在交叉与分离中的互动》,《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P113
    ②分别见《艺术广角》1989年第5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戏剧艺术》1999年第3期
    ③谢飞:《第四代的证明》,《电影艺术》,1990年第3期,P28
    ①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21
    ①张骏祥:《张骏祥文集》(下册),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P1706
    ①《<天云山传奇〉——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P281
    ②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P26
    ①古华:《芙蓉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204-205
    ②古华:《话说<芙蓉镇〉》,《芙蓉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200
    ①龙世辉:《关于古华和他的<芙蓉镇>》,《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6期
    ②潘旭澜:《萧萧数叶,满堂风雨》,《复旦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③雷达:《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略论<芙蓉镇〉》,《当代》,1981年第3期
    ④谢曼诺夫:《芙蓉镇》俄文版序
    ⑤转引自代诱、庄辛:《谢晋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P100
    ⑥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P173
    ①任殷:《谢晋电影的文化经验:雅俗共赏》,《论谢晋电影续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P83
    ②转引自代诱、庄辛:《谢晋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P56
    ①转引自程季华:《谢晋的海外知音》,《论谢晋电影续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P66
    ①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大出版社,P46
    ②余纪:《解放的思想与思想的解放》,《电影作品》,1989年7期
    ③康灌、谢晋、陈荒煤、李陀、阿城等:《从小说到电影—谈(芙蓉镇>的改编》,《当代电影》,1986年第3期
    ④谢晋:《谢晋谈〈芙蓉镇>》,《大众电影》,1987年第5期
    ①转引自代绣、庄辛:《谢晋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P169
    ②代诱、庄辛:《谢晋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P93
    ③转引自刘诗兵:《谢晋电影表演美学对中国电影的贡献》,《论谢晋电影续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P252
    ④张铭堂:《谢晋电影之谜》,《电影艺术》,1988年第5期
    ①转引自代诱、庄辛:《谢晋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P235
    ②钟惦裴:《谢晋电影十思》,《中国电影时报》,1986年9月13日
    ③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P126
    ①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P261
    ①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46
    ①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P101
    ①王泽龙、刘克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P361
    ②http www.china.org.cn-chinese-2005-dybn-962727.htm,中国政治学网
    ①彭熙、向怀林、侯平:《电影和文学在交叉与分离中的互动》,《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①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P251
    ①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新疆文学》,1983年第2期
    ②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P252
    ③刘心武:《“单质文学”到“合金文学”》,《作家》,1985第7期
    ④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9日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②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③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四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P534
    ④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①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①黄健中:《<黄土地>的艺术个性》,《文艺研究》,1985年第5期
    ②张卫:《传统文化制约着中国电影》,《电影艺术》,1987年第1期
    ①邵牧君:《话说<黄土地>》,见邵牧君:《银海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P397-398
    ②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上),《电影艺术》,1981年第10期
    ①杨远婴:《中国农村电影中的历史叙事》,见郦苏元、胡克、杨远婴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P131
    ①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②周友朝:《张艺谋谈<红高粱>》,《大西北电影》,1988年第4期
    ③郦苏元:《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P24
    ①刘立滨:《新时期中国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P32
    ②罗艺军:《第五代电影的意象造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③朱株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P97
    ①陈凯歌、田壮壮、阿城等:《探索电影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P208-209
    ②金昌庆:《新时期电影文学寻根思潮研究》,中国学术论文数据库,P87
    ①陈凯歌:《我怎样拍(黄土地)》,罗艺军等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P26
    ①燕山:《一个民族的文化寻根——对电影<黄土地>中二元对立的分析》,《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②张时民:《从文字到影像——“第五代”导演文学情结浅论》,《电影评介》,1998年第6期
    ①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著》,《电影艺术》,1983年第9期
    ②李尔葳:《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P10.
    ①倪震:《五代精英话当年》,《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
    ①金昌庆:《新时期电影文学寻根思潮研究》,中国学术论文数据库,P104
    ①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P287
    ①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②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①丁永强:《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①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P2
    ②艾蒂安·菲兹利埃:《电影与文学》,《世界电影》,1984年第4期
    ①陈旭光、苏涛:《论新世纪的“后五代”现象》,《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①李尔藏:《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P45
    ①李斯特:《专访贾樟柯——拍真实的中国人》,天涯社区-华语电影,2004年10月17号
    ②戴锦华:《断桥:子一代的艺术》,《电影艺术》,1990年第3期
    ③王瑞文:《另类影片宁瀛新作<夏日暖洋洋>在北大引起争论》,《北京晚报》,2001年5月10日
    ①郑向虹:《张元访谈录》,《电影故事》,1994年第5期
    ②张凤铸、萧盈盈:《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纵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P191
    ③韩小磊:《对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电影艺术》,1995年第2期
    ①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P21
    ①许南明、富谰、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P35
    ①黄式宪:《第六代:来自边缘的潮汛》,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P26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P10
    ②郑向虹:《张元访谈录》,《电影故事》,1994年第5期
    ①程青松、黄鹤:《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P224
    ②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P26
    ①邹建:《中国新生代电影多向比较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P9
    ①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36
    ①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P243
    ②姜文等:《一部电影的诞生》,北京:花艺出版社,1997年,P70
    ①曲春景:《电影的文献价值与艺术品位——谈新生代电影的成败》,《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同上
    ③转引自徐建平:《略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者电影”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④[美]罗·佰戈因著,王义国译:《电影叙事者:非人称叙事的逻辑学和语言学》,《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⑤岳晓英:《迷茫的告白——中国第六代电影的叙述行为研究》,《唐都学刊》,2008年第9期
    ①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与文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P507-508
    ②胡雪杨:《<牵牛花>导演阐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③王小帅:《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第5期
    ④王小帅:《冬春的日子》,《电影故事》,1993年第5期
    ⑤《戏剧电影报》,1997年11月13日
    ①丁玉兰:《解密张元——张元访谈录》,《母语》,2000年第5期
    ②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P110
    ①刘一兵:《作为情感媒介的电影艺术》,http://www.bfa.edu.en
    ②张爱华:《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P46
    ①马斯洛主编:《人类价值新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P2李正光:《第六代电影中的青年文化》,《粤海风》,2008年第5期
    ③孟君:《身份叙事——边缘状态的自我倾诉》,《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①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25-31
    ①张颐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化发展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P58
    ①冯小刚:《我得把坑挖成井》,《北京晨报》,1999-01-17(15).
    ②同上
    ③唐建军:《中华文化复兴:电影的现状与策略》,《艺术评论》,2007年第5期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34
    ②刘恒、萧阳:《刘恒谈写作》,《电影艺术》,1999年第6期
    ①参见方方:《中篇小说选刊.创作谈》
    ②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③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P9
    ①杨剑龙、薛毅、钱文亮等:《底层生存与纯文学:面对时代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张韧:《从新写实走向底层文学》,《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③张建珍:《(没事偷着乐):平民声音的表达》,《电影艺术》,1999年第2期
    ①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95
    ①少舟:《论中国40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品格》,《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P116
    ②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P165
    ③杨元婴主编:《她们的声音》,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P277-278
    ①柴效锋:《黄建新访谈录》,《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①杨远婴:《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
    [美]D·G·温斯顿著,周传基译:《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美]李·R·波布克著,伍菡卿译:《电影的元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美]茂莱著,邵牧君译:《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
    [美]乔治·布鲁斯东著,高骏千译:《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法]莫尼克,卡尔科一马赛尔,让娜一玛丽·克莱尔著,刘芳译:《电影与文学改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法]拉热尔·贝尔:著,袁文强译:《电影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代绣、庄心:《谢晋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朱水涌:《文化冲突与文化擅变——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建勋主编:《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李尔崴:《直面陈凯歌——陈凯歌的电影世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王晓玉主编:《中国电影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顾峥:《新时期中国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小丽:《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杨远婴、潘桦、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尔葳:《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罗雪莹:《红高粱:张艺谋写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张明:《与张艺谋对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小红等:《巩俐·张艺谋:电影杰作与小说》,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
    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张风铸等:《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赵铁林:《镜头里的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学1978-1998》,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0年
    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刘树生:《中国第五代电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2年
    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姜文:《阳光中的记忆——部电影的诞生》,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撤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
    陈犀禾、石川土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朱日坤、万小刚主编:《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
    吕新雨:《记录中国——当代中国新记录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3年
    吴义勤:《彼岸的诱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张贤亮等编:《黑炮事件——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丁亚平、吴江主编:《跨文学语境的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
    谢晓霞:《当代电影底层形象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林旭东、张亚璇编:《贾樟柯电影<站台〉》,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二、论文类
    李玉芝:《新时期反思电影创作新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朱大可:《在反叛与皈依之间——我看<红高粱>》,《文汇电影时报》,1988年3月5日
    仲呈祥、饶曙光:《文化反思中的新时期电影创作》,《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文艺争鸣》2004年第1-2期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
    梁振华:《中国作家介入当代影视文化的群体现象》,《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
    饶朔光:《论新时期后10年电影思潮的演进》,《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
    杜剑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陈旭光、苏涛:《论新世纪的“后五代”电影现象》,《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金昌庆:《影像寻根:略论新时期寻根电影的特质》,《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
    梁振华:《时代的双重奏——初探新时期中国文学与电影的互映互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张颐武:《90年代中国电影的空间想象》,《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张暖忻:《沙鸥》(1981),《青春祭》(1985),《北京,你早》(1990)
    谢飞:《湘女潇潇》(1986),《本命年》(1989)
    滕文骥:《生活的颤音》(合作1979),《都市里的村庄》(1982),《海滩》(1984),《棋王》(1988)
    吴贻弓:《巴山夜雨》(1980),《城南旧事》(1982)
    黄健中:《小花》(合作,1979),《如意》(1982),《良家妇女》(1985)
    杨延晋:《苦恼人的笑》(1979),《小街》(1981),
    吴天明:《生活的颤音》(合作,1979),《人生》(1984),《老井》(1987)
    黄蜀芹:《青春万岁》(1983),《人鬼情》(1987),《画魂》(1994)
    田壮壮:《九月》(1983),《猎场扎撒》(1985),《盗马贼》(1986),《鼓书艺人》(1987),《摇滚青年》(1988),《大太监李莲英》(1990),《蓝风筝》(1993),《小城之春》(2002),《德拉姆》(2004),《吴清源》(2005)
    张军钊:《一个和八个》(1983),《弧光》(1988)
    陈凯歌:《黄土地》(1983),《大阅兵》(1985),《孩子王》(1988),《边走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3),《风月》(1996),《荆柯刺秦王)(1999),《致命温柔》(2002),《吕布与貂蝉》(2002),《和你在一起》(2003),《无极》(2005)
    张艺谋:《红高粱》(1987),《菊豆》(1992),《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秋菊打官司》(1993),《活着》(199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有话好好说》(1997),《我的父亲母亲》(1999),《一个都不能少》(1999),《幸福时光》(2000),《英雄》(2002),《十面理伏》(2004),《千里走单骑》(2005),《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黄建新:《黑炮事件》(1985),《错位》(1986),《轮回》(1988),《站直喽,别趴下》(1992),《五魁》(1993),《背靠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5),《埋伏》(1996),《说出你的秘密》(1999),《谁说我不在乎》(2001),《求求你表扬我)(2005)
    吴子牛:《鸽子树》(1985),《最后一个冬日》(1986),《晚钟》(1987),《阴阳界》(1988),《欢乐英雄》(1988),《大磨坊》(1990),《火狐》(1993),《南京大屠 杀》(1995),《国歌》(1999)
    夏钢:《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1988),《遭遇激情》(1990),《大撤把》(1992),《无人喝彩》(1993),《与往事干杯》(1994),《伴你到黎明》(1996)
    叶大鹰:《大喘气》(1988),(红樱桃》(1995)
    米家山:《顽主》(1988)
    张泽鸣:《绝响》(1985),《太阳雨》(1987)
    孙周:《给咖啡加点糖》(1987),《滴血黄昏》(1989),《心香》(1991),《漂亮妈妈》(1999),《周渔的火车》(2002)
    宁赢:《找乐》(1992),《民警故事》(1995),《夏日暖洋洋》(2001),《无穷动》(2006)
    李少红:《银蛇谋杀案》(1988),《血色清晨》(1990),《四十不惑》(1992),《红粉》(1994),《红西服》(1997),《恋爱中的宝贝》(2003)
    王朔:《我是你爸爸》(1996)
    冯小刚:《永失我爱》(1994),《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一声叹息》(2000),《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4),《夜宴》(2006)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鬼子来了》(1999)
    张元:《妈妈》(1990),《北京杂种》(1992),《儿子》(1993),《广场》(1994),《东宫西宫》(1995),《过年回家》(1998),《疯狂英语》(1998),《我爱你》(2002),《江姐》(2002),《绿茶》(2003),《看上去很美》(2006)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1),《极度寒冷》(1994),《扁担姑娘》(1996),《梦幻田园》(1999),《十七岁的单车》(2000),《青红》(2005)
    娄烨:《周末情人》(1993),《危情少女》(1995),《苏州河》(1997),《紫蝴蝶》(2003),《颐和园》(2006)
    管虎:《头发乱了》(1994),《浪漫街头)(1995),《古城童话》(1999),《西施眼》(2002)
    路学长:《长大成人》(1995),《非常夏日》(1999),《卡拉是条狗》(2003)
    章明:《巫山云雨》(1995),《秘语十七小时》(2001),《怀孕》(2006)
    何建军:《悬恋》(1993),《邮差》(1995),《蝴蝶的微笑》(2000)
    贾樟柯:《小山回家》(1995),《小武》(1997)《站台》(2000),《公共场所》(2001),《任逍遥》(2002),《世界》(2005),《三峡好人》(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