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经济学视野里的德莱塞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但学界对德莱塞小说的研究绝大多数仍囿于已有的成果,研究视野比较狭窄,所采用的方法也以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居多,缺乏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缺乏跨学科的横向比较研究。
     本文以经济学的眼光,对德莱塞的小说进行尝试性的解释。首先,从经济视角、经济景观以及经济典型三个维度,阐述了德莱塞小说的经济学意识;其次,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德莱塞的小说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指出德莱塞的小说实质上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受商业交换制导的世界,其中贯彻着效用最大化原则,有时又会面临博弈的两难困境,但总体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德莱塞研究中两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德莱塞的文风以及德莱塞的学派归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1)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德莱塞的文风未必“拙劣”;(2)从总体上看,德莱塞是属于自然主义的。本文力图寻求文学与经济学的对话,从而使德莱塞研究突破固有思维的樊篱,进一步明确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Dreiser was the first prominent writer i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history in 20th century, and also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odem fictions.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novels of Dreiser was mostly confined to the achievements that had been acquired with a narrow field of vision, an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ritical approaches were in the majority without new ones, especial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ound the novels of Dreiser with the economic insight.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economic consciousness from the three facets of economic visual angle, economic landscape and typically economic character. Secondly,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Dreiser's novels based on the economic theories, points out that Dreiser's novels provide us a world restricted by commercial relations, in which the principal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carries through to the end and people would face the dilemma of game, and shows us a ideology of consumerism. Lastly, this article answers the two disputed questions from the economic angle,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yle of writing and the attribution about schools,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Dreiser's style of writing isn't clumsy and that Dreiser was a naturalist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article strives to explore the dialogu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economics, break out the fence of the study on Dreiser, and make clear the status of Dreiser in the American lite
    rature history.
引文
[1] 这是1992年瑞典皇家新学院新闻公报的原话。引自王宏昌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87-1992)》,第18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21011/1209265066.html
    [3][14][15] (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1版,第7、121-34、25-261页。
    [4][40]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胡代光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5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454页。
    [6] [美]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著,《经济学的花言巧语》第二版谢辞,石磊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钱学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领导决策科学化》,《理论月刊》,1986年第1期,第18页。
    [8] 参见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9] (美)亨利·雷马克著,《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0] 刘献彪主编,《比较文学自学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82页。
    [11][12][16][18][27][69][86] 德莱塞著,《嘉莉妹妹》,许汝祉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76、512、13、106、465、512、476页。
    [19][20[89] 德莱塞著,《“天才”》,主万、西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46、46、993页。
    
    
    [21][35][36][42] 德莱塞著,《金融家》,裘柱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41、8、121页。
    [13][22][24][25][29][34][65][66][67][68][72][75][79][85][93] 龙文佩,庄海骅主编,《德莱塞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8、86、342、347、366、148-159、252-265、282、407、175、259、234、126、73、159页。
    [23] “经济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许多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理论出发点。古典学派代表人亚当·斯密最早运用“经济人”这一概念,指出所谓“经济人”是以追求私人最大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活动原则活动的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经济活动的动力、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及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等问题。但斯密的这一理论自19世纪以来遭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质疑。
    [17[45][46] 德莱塞著,《美国的悲剧》,许汝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7、497、554页。
    [26][28] Theodore Dreiser, A book of Myself, New York:Boni and Liverght Publishers, 1922,p34,108.
    [30] Barry W. Poulso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Mac Millan, 1981,p241.
    [31] (德)西美尔著,《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2] 传统观点认为,《欲望三部曲》描写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攫取财富和权力的过程,客观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矛盾加剧的历史,而柯帕乌则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金融寡头的艺术形象”。对于一部小说的主题,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对上述观点,笔者实在难以苟同。有关德莱塞作品的基本立场问题,参见拙文《无遮的光芒》,《读书》,2004年第4期。
    [33] Karl Marx,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1964,p167.
    [37][38][39][48][49][50] 德莱塞著,《珍妮姑娘》,潘庆舱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128、281、282、282、298页。
    [41] 功能结构理论又称功能主义,可以溯源至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的著作。它强调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四肢、心脏、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作用;冲突理论源于马克思,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该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这并不是说社会就永无秩序——冲突论者并不否认很多社会秩序的存在——但是,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的冲突的一种结果。
    [43] 朱国宏主编,《经济学视野里的社会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44] 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是社会学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学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以理性的行动,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一改对经济学方法冷漠的态度,开始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颇为注意,并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之中。而今天,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研究社会学问题是社会学界的新趋势。理性选择理论是对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综合,它的出现说明当今社会科学的研究呈跨学科态势。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尔(Gary Becker)和科尔曼(James.S.Coleman)。
    [47] 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51] 从词源角度看,reflexivity由两部分组成,前缀“re-”意思是
    
    向后、又、反对、反向的;其词干的拉丁语词根是“-flectere”,意指弯曲。所以,reflexivity的本意是“又弯曲”、“反向弯曲”(Ashmore,1989;邓晓芒,1993;佘碧平,2000)。在不同学科语境中,reflexivity呈现出多种涵义,仅汉语学界在翻译相关文献时对reflexivity的处理的多样性——反思性(吉登斯,1998)、自反性(贝克&吉登斯&拉什,2001)、反射性(索罗斯,2002),返身性(童世骏,2002),等等,不一而足。从哲学发生学角度可以厘定反身性的三种基本的内涵:悖论性反身性、反思性反身性和循环性反身性,它们共享了“反身性”的词源涵义。反身性的这三种基本内涵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张力关系,或者更具体地说,反思性反身性同悖论性反身性、循环性反身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紧张性。参见肖瑛,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反思与自反:社会学中反身性研究》。
    [52] (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3页。
    [53] 亚历山大·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24页。
    [54] 齐格蒙特·鲍曼著,《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2-93页。
    [55] Richard N. Current, American History-a Surve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9, pp.714-715.
    [56] Michacl Spindler,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William Dean Howells to Arther Miller, Hong Kong: Macmillam Press Ltd, 1983,P108.
    [57] 威廉·狄恩·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主宰了美国文坛长达四十多年。他首倡“微笑的现实主义”,主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忠实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克服虚构的事件或歌剧效果的影响,同时在伦理上和美学上应完美无缺,捍卫优良、高雅的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坛,包括萨拉·奥恩·朱厄特、玛丽·弗里曼、伊迪丝·华顿、艾米莉·狄更生、亨利·詹姆斯、马克·吐
    
    温、哈姆林·加兰以及亨利·布莱克·富克、斯蒂芬·克莱思等在内的一大批作家都曾受过他的指点和提携。但不管豪威尔斯如何广交天下名士,却唯独避开了德莱塞。在一次偶然的无法回避的碰面时,他只对德莱塞说了一句话:“你知道,我不喜欢《嘉莉妹妹》。”对《嘉莉妹妹》的冷淡是豪威尔斯“第一次没有支持一部诚实的美国小说新作。”
    [58] Alfred Kazin and Charles Shapiro, The Stature of Theodore Dreiser: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55,pp.249-250.
    [59] Matthiessen, F. O, Theodore Dreiser.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3, p159.
    [60] Donald Piz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 Howells to Londo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p150.
    [61] Gammel Irene, Sexualizing Power in Naturalism: Theodore Dreiser and Frederick Philip Grove. Galgary: University of Galgary Press, 1994, pp45-46.
    [62] Rascoe Burton, Theodore Dreiser. New York: Robert M. McBride & Company, 1926,p49.
    [63][71] 德莱塞著,《巨人》,韦丛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527-528、46页。
    [64] Hicks Granville. The Great Tradi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Civil War.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5,p2.
    [70][84] 拉泽尔·齐夫著,《一八九○年代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夏平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271页。
    [72] 德莱塞著,《斯多噶》,余杰,诸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144页。
    [74][75][77][78] Miriam Gegol, ed, Theodore Dreiser: Beyond
    
    Naturalis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1995,p.ⅸ.
    [76] 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一直延续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仍余音不绝。美国的自然主义与法、德等国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基本上属于那种悄悄地出现,尔后又不知不觉地沉寂下去的思潮。90年代初,在哈罗德·弗莱德里(1856-1896)和赫姆林·加兰(1860-1940)等人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美国自然主义的雏形。真正把自然主义方法大量运用于美国文学的始作俑者是斯蒂芬·克莱恩(1871-1940),但他的作品的自然主义色彩是含糊的,作品中充满了道德评价和诗意的语言,与现实主义作品有诸多契合之处,正如美国学者沃尔科特所指出的那样:“克莱恩是在细节上作了必要修正的美国自然主义的马娄——可惜我们没有莎士比亚。”在美国,最负盛名的自然主义作家是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他的《麦克提格》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左拉式”的作品,他自己也以“小左拉”自居。但是,自然主义“并未起到作用而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家。”拉泽尔·齐夫的这句话实际上可以适用于所有美国的自然主义作家。
    [80] 这里略举几例。朱维之,赵澧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1994年)称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下卷(1999年)认为,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传统”;王忠祥、聂珍钊主编的《外国文学史》(1999年也把德莱塞看作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1][83] 转引自张志强,《德莱塞再认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84、84页。
    [82] 转引自章和升,《论德莱塞创作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倾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52-53页。
    
    
    [87] 转引自王秋荣,陈伯通主编,《西方文学思潮概观》,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88] 美国著名小说美学家韦恩·C·布思(Wayne C Booth)认为,小说中除了存在着作者本人的痕迹外,还暗含着一个“隐含的作者”,即作者的“第二自我”在小说中潜在的“替身”。而隐含的作者与小说的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作者通过他所创造的叙述者和他对事件的安排,通过他写作小说的全部行为,而投射出的他自己的形象”,后者则是“作品中的讲话人,他只是隐含的作者创造出的多种元素之一种”。“隐含的作者”也不同于作者本人,而只是作者的思想、信仰、情感和希望的寄托。详见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26,104页。
    [90] Alfred Kazin and Charles Shapiro, The Stature of Theodore Dreiser: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76.
    [91] Irene Gammel, Sexualizing Power in Naturalism: Theodore Dreiser and Fraderick Philip Grove, Galgary: University of Gagary Press, 1994, p, 42.
    [94]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Edwin Arlington Robinson),是与德莱塞同时代的美国诗人。在创作初期,他的诗集如《激流与前夕》、《夜晚的儿童》遭到批评家傲慢而无礼的诋毁,但罗宾逊没有屈服,终于在20世纪诗歌在美国重新兴起之时,获得了极大的荣誉,被称为“第一位美国现代诗人”。
    [95] 《精制的瓮》是新批评派的干将之一克林斯·布鲁克斯一部著作的书名。
    [96] 参见陈凯,《<斯坦倍克与环境>:跨学科研究结硕果》,《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4期,第133-139页。
    [97] 盛洪著,《经济学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5页。
    
    
    [1]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1版。
    [2]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胡代光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美)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著,《经济学的花言巧语》,石磊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 (美)亨利·雷马克著,《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7] 德莱塞著,《嘉莉妹妹》,许汝祉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 龙文佩,庄海骅主编,《德莱塞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9] 德莱塞著,《美国的悲剧》,许汝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 德莱塞著,《珍妮姑娘》,潘庆舲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 (德)西美尔著,《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 德莱塞著,《金融家》,裘柱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3] 德莱塞著,《珍妮姑娘》,潘庆舲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4] 胡俞越,《让大众掌握经济学》,《读书》,2001年第5期。
    [15] 朱国宏主编,《经济学视野里的社会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6]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 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19] 亚历山大·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0]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 (美)拉泽尔·齐夫著,《一八九○年代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夏平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2] 德莱塞著,《斯多噶》,余杰,诸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3] 余建华著,《美国二十世纪杰作评析》,1982年版。
    [24] 章和升,《论德莱塞创作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倾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25] 张志强,《德莱塞再认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26] 王秋荣,陈伯通主编,《西方文学思潮概观》,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7] 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28] 德莱塞著,《“天才”》,主万、西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29] (美)H·S·康马杰著,《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0] 蒋道超著,《德莱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 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年版。
    
    
    [32] 张五常著,《学术上的老人与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 盛洪著,《经济学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 熊秉元著,《大家都站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5] 张雄,陈章亮主编,《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 林行止著,《经济门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7]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8] (英)安东尼·德·雅赛著,《重申自由主义》,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 (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经济学与社会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0] 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1] 季水河,《九十年代文学的四脉流向——市场经济与文学走向系列研究之二》,《文艺评论》1996年第1期。
    [42] 曾思艺著,《丘特切夫诗歌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3] Theodore Dreiser, A book of Myself, New York:Boni and Liverght Publishers, 1922.
    [44] Barry W Poulso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Mac Millan, 1981.
    [45] Karl Marx,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1964.
    [46] Richard N. Current, American History-a Surve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9.
    [47] Michacl Spindler,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William Dean Howells to Arther Miller, Hong Kong: Macmillam Press Ltd, 1983.
    
    
    [48] Alfred Kazin and Charles Shapiro, The Stature of Theodore Dreiser: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55.
    [49] Matthiessen, F. O. Theodore Dreiser.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73.
    [50] Donald Piz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 Howells to Londo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51] Gammel Irene, Sexualizing Power in Naturalism: Theodore Dreiser and Frederick Philip Grove. Galgary: University of Galgary Press, 1994.
    [52] Rascoe Burton, Theodore Dreiser. New York: Robert M. McBride & Company, 1926.
    [53] Hicks Granville. The Great Tradi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Civil War.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5.
    [54] Miriam Gegol, ed, Theodore Dreiser: Beyond Naturalis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