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权力与财富的关系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个显著事实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既是最大的跨国公司母国,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东道国。历史地看,美国的崛起与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张具有很强的共时性。众所周知,在美国霸权构成中,跨国公司具有重要分量,美国也建构了支持跨国公司扩展的完善政策体系,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全球资本对美国趋之若鹜,外国跨国公司对于美国的发展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是开放的经济体,面对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天然的利益冲突,美国政府监管如何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是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以获取相对收益为目标的典型体现。本文在理论范式上采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吉尔平的“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主要假设包括:首先,虽然国际经济日益融合,国际机制逐渐增多,但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本质没有改变,国家为了各自利益也不会放弃监管跨国公司。其次,国家始终是国际国内事务的首要行为者,具备监管跨国公司的能力。在很多自由主义者的眼里,全球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没有国界的广阔舞台,面对席卷全球的市场力量,主权国家调控监管的空间和能力受到大大制约,陷入了弗农式的“主权困境”,正在发生苏珊·斯特兰奇所说的国家“退却”。但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认为,虽然跨国公司、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决定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但是国家对国际组织的主权让渡、对跨国公司的放松管制,都是主动的政策选择。各国的政治目的、竞争和合作相互影响,创造出经济力量在其中运作的政治关系框架。国家制定每个企业家和跨国公司必须遵守的规章。第三,国家安全永远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在各种监管目标中排在首位。国家权力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权力可以以军事、经济、甚至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道义和价值观念在决定行为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国家必须不断地防止对他们政治和经济独立的现实或潜在威胁,不断地关注权力关系的变动,以及在国际均势中国家利益变化的后果。第四,大国更能把握驾驭跨国公司等市场力量,左右着跨国公司的监管规则。世界经济的性质受到主要大国安全、政治利益和相互关系的强烈影响。这些大国绝不会让全球经济产品的分配对其国家利益的影响完全由市场左右。
     在将跨国公司监管的现实主义理论范式应用到美国时,需要充分考量美国的霸权地位及其对霸权的追求。正如美国学者所自我认知的:美国不是一个传统的殖民大国,其帝国主义式的行动不是体现在军事上,而是一般体现在对美国银行和公司的影响和控制方面。围绕获取、加强和维持霸权,美国政府在监管跨国公司的三个维度——安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赋予特别的政策目标,分别是维护被广泛定义的国家安全利益、防止经济技术领先地位丧失、输出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意识形态。
     美国在世界体系和国际资本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跨国公司政策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也成为国际规范的制定和引领者。本文从跨国公司监管所涉及的纷繁的政策中,按照既定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并验证理论假设的解释力。美国政府监管跨国公司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对外国跨国公司投资的监管、对跨国公司的出口监管、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等避税措施的监管、对于跨国公司输出文化的监管等。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域外管辖、以及在跨国公司国际管制问题上的自利倾向一并得到了阐述。
     如果不能打开国家这个“黑箱”,国家主义范式的分析将难以摆脱扁平化问题。本文通过路径融合,用国内结构路径和制度路径,弥补了罗伯特·吉尔平把国家作为单一行为体的局限,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在国内层次,重点考察了政府与企业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管制机构之间关系等制度结构,提出美国国内制度结构不仅决定了政府监管的范围和力度,而且通过制度的力量,使对跨国公司监管既反映不同政治力量及利益集团的诉求,又最大限度避免过度政治化对国家利益的损害。
     另一方面,美国监管跨国公司也需要对国际层次的变量进行有效回应。本文在国际政治变革的大框架下,探讨体系因素作为一种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了跨国公司监管政策及其实施,重点选择美国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这个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命题,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考察。分析认为,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霸权地位的战略目标,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因为面对的国家不同、议题不同,而调整演变,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跨国公司监管属于政府公共政策范畴,本文定位在理论检验型和历史评估型论文的结合,所以含有较多的关于美国管制政策和管制案例的描述成分,用以检验“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范式的解释力,并对具体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法,涉及大量美国政府、国际组织的官方文件、政策及国内学术专著、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由于美国的法律体系属于判例法,管制政策体现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所以研究政策离不开案例;采用比较研究法,以中国视角研究美国问题,本身即有比较,文中还特别关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与母国,大国与小国,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等在跨国公司监管中的差异,多维度地展现跨国公司监管的不同侧面。
     本文的核心结论可以概括为,美国采用“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原则,对本国和他国的跨国公司实施了有效监管,使跨国公司成为其霸权地位的重要支撑。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其国内政治结构和监管制度能够使监管以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展开。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受外在环境变化和国际压力的影响,但根据国家关系和议题性质做出不同回应。美国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监管制度建设中存在明显的自利主义倾向。
     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需要一种全景式理论阐释。选择以罗伯特·吉尔平“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为基本架构,站在国家的立场,选择政府监管的维度,吸收对外经济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完成对美国跨国公司政策与实践的全面解读。从实践看,中国与美国日益扩大的经贸交往赋予了本课题强烈的现实意义。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如在过去几年间,包括中海油、海尔、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连续数次并购,都受阻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只有深刻理解了美国对跨国公司监管的理论、立场、尺度和影响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达到现实可行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已经连续19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的九成已落户中国,同时中国迅速成为资本输出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成长为有影响的跨国公司,《财富》杂志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已达54家。毫无疑问,中国崛起需要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力量,而建构中国的跨国公司监管体系,需要积极借鉴美国的经验。
     本文对于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这两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行为体,尝试采用监管的视角,从总体上把握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对于分布在美国对外经济各领域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框架上,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为主,借助国家主义回归时倡导的路径融合,从国内结构和体系层次进行拓展,搭建起较有解释力的分析模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wealth is a basic topic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A significant fact of current global politics and economy i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a superpower, is both the largest home country of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TNC) and the largest host country of TNCs. From a history perspective, the rising of U.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NCs is highly synchronic. It is commonly known that TNC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U.S. hegemony and the U.S. has formulated a complete policy system supporting the expansion of TNCs. It is also noteworthy that foreign TNCs have played irreplaceable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 and capital has been rushing to the U.S..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find an answer on how the goal of maximiza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is realized through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n the U.S., an open economy, when facing the natur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between a sovereign state and TNCs.
     The U.S. supervision on TNCs typically manifests the realism attitudes employed by a nation with comparative benefits as goal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archy system.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this paper is the state-centered realism by Robert Gilpin, a major founde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Key hypotheses include:Firstly, the anarchy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has never changed and the supervision on TNCs will not be abandoned by a nation for its own interests despite of the ever-increased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Secondly, a state is always the primary actor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ffairs, and has the strength to regulate TNCs. From many liberalists' perspective, globalization has facilitated TNCs a vast arena without borders, and the supervision spectrum and capabilities of a sovereign state have been greatly restricted facing the market power around the world. According to liberalists, a state is falling in the Vernon style "sovereignty at bay" and is undertaking "retreat" as described by Susan Strange.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state-centered realism, sovereignty transfer from a state to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deregulation of TNCs is a proactive policy choice by a state, though non-state actors like TN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GOs have been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political objectiv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political framework is forged within which economic power is operating. The state makes regulations that every entrepreneur and TNC shall be complied with. Thirdly, national security is always the issue a state shows most concerns and places on the top priority among various supervision obj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owers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Power may show up in the form of military, economy and even psychology. Moreover, ethics and values contribute to decision-making. A state has to contentiously guard against any real or potential threats to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power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national interests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quilibrium. Fourthly, large countries have more capabilities to regulate market powers like TNCs, and master the supervision on TNCs. The nature of global economy is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by security,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interrelation of the large countries, who will definitely deny the full control of markets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of global products and the influences of national interests by economic powers.
     The U.S. hegemony position and its pursuit for hegemon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the realism paradigm of TNC supervision is appli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merican scholars perceive by themselves, the U.S. imperialist-style actions are commonly shown from its influences and supervision on American banks and corporations rather than from military, since the U.S. is traditionally not a large colonial country. In order to acquire, improve and preserve its hegemony, the U.S. government has made specific policy goals in the tri-dimension of security, economy and culture for its supervision on TNCs, i.e., to maintain the broadly-defined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to guard against its leadership in economy and technologies, and to export democracy and ideology of market economy.
     The U.S. has been the explorer and forthgoer in TNC policies, and the maker and leader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ue to its particular position in the world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various policies related to supervision on TNCs and verified the explanation strengths of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es. The U.S. policies related to TNC supervision include investment supervision from foreign TNCs, export supervision on TNCs, supervision on tax mitigation methods like multinational transfer pricing, and culture exportation supervision on TNCs. 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and its self-serving tendencies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 on TNCs are also elaborated.
     The flattening problem in the state paradigm study could not be avoided if the "black box" of a state is not opened. Through path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structure and regime, this paper offsets the limitation of Robert Gilpin's sole path of the state as the sole actor and thus expands the depth of the research. At domestic structure level,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observe regime structure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between sate and society, and interrelation among state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U.S. domestic regime structure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scope and intensity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appeals from different political powers and interest groups through its supervision regimes of TNCs and thus prevents any harm to national interests by politics at an utmost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supervision on TNCs should effectively response to international variabl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makes discussions on how the system factor as an outside environment impacts TNC supervision policies. One issue closely related to China has been reviewed in a certain time span:American's national safety examination on foreign M&As. It is found that the U.S. supervision on TNCs have been adjusted and evolved in its pursui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nd hegemony goals due 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issues.
     Supervision on TNCs is carried out by government public policies. As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testing and history evaluation, this paper contains substantial descriptions of the U.S. supervision policies and real case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tate-centered realism and to review the results of specific policies. This paper employs literature research to cover official documents and policies of U.S.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apers, books and theses from China. Case study is also used because supervision policies are reflected in case analysis in the U.S., a case-law 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is also used in this paper. Comparison can be easily found from this paper since it is a research of U.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Differences in TNC supervision have been particularly reviewed by comparing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ost countries and home countries, large countries and small ones, sovereign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howing various aspects and similarities and/or dissimilarities in multi-dimensions.
     The cor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state-centered realism, has implemented effective supervision on TNCs both from the U.S. and abroad, and facilitated TNCs as important supports for its hegemony position. Though its TNC supervision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the U.S. domestic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s able to expand its supervision towards the goal of national interest maximization. Though its TNC supervision is also influenced by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pressures, the U.S. has different responses to different relationship and issues, showing apparent self-serving tendencies.
     This paper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 full-spectrum theory explanation is needed for U.S. supervision on TNC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obert Gilpin's state-centered realism, a complete interpretation of U.S. supervision on TNCs could be more easily achieved, learning from related researches in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from a state's perspective and in the dimension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n practice, this paper may contribute to the ever-expanding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since the Chinese interest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U.S. supervision on TNCs. For example, several M&As by CNOOC, Haier, Huawei and other Chinese companies were rejected by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review system in the past years. Realistic objectives can be achieved with well-targeted programs only through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stance, scal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U.S. supervision on TNCs.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hat China has been the largest host for FDI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90% Fortune 500 companies have business presence in China, an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companies are growing to TNCs with 54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Fortune 500 (version 2010).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rising, TNC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and American experiences should also be introduced when forging China's TNC supervision system.
     For the two core subjec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sovereign state and TN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mploy a new perspective to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TNC by analyzing the U.S. policy instruments in various foreign economic areas.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state-centered realism is majorly employed to formulate an analytic model with the path integration advocated by nationalism and expansion at both domestic structure and regime levels.
引文
年版,第333页。
    ①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余万里:《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4期。
    ②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
    ③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序言第8页。
    ①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①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① Robert Gilpin,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asic Books,1975.
    ② Peter J. Katzenstein, "Introduction: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rce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③ Stephen D.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p.56.p.10.
    ④[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0-22页。
    ①[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和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②与本课题相关的包括: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2006), coauthored with David Marchick;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mote Development? (2005), coedited with Theodore Moran and Magnus Blomstrom; Fighting the Wrong Enemy:Antiglobalist Activist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2001); Global Competition Policy (1997), coedited with J. David Richardson; Global Corporations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1996);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5), coauthored with Paul R. Krugman其中,《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一书由北京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了中文版。
    ③ Patrick Jude DeSouza, The Regul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1973-1993),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1994.
    ④ C.S. Eliot Kang, "U.S. Politics and Greater Regulation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1, No.2,1997, pp.301-333.
    ⑤ Steven Globerman, Daniel Shapiro, "Economic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surrounding Chinese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26, No.1,2009, pp.163-183.
    ①英文电子版本参见联合国贸易会议官方网站。http://www.unctad.org/Templates/Page.asp?intItemID=1465&lang=1
    ②参见http://icsid.worldbank.org/ICSID/Index.jsp
    ①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0页。
    ②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02页。
    ③张宇燕:《美国经济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唐勇:《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维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②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余万里:《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4期。
    ⑤朱鸿伟:《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⑦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博士论文,2004年。
    ①刘建华:《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②王勇:《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③孙哲、李巍:《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②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页。
    ③李琮:《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④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①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个案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罗艳华:《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王小琼:《西方国家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最新发展及其启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8-19页。
    ②Peter Evans,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In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 Era of 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50,1997, p.65.
    ③[英]马丁·伍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230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7页。
    ⑤[美国]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孙建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① Theda Skocpol, "Br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12.
    ①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美]罗伯特·夏皮罗:《下—轮全球化趋势》,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57页。
    ③ G.John Ikenberry, David A.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 团2006年版,第11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英]《国际关系》杂志:《温和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研究——罗伯特·吉尔平教授访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4期。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政治现实主义的丰富传统》,载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③Bjorn Hettne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Fernwood Books Ltd., Canada,1995, p.9转引自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④郑先武:“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观点述评”,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
    ①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8页。
    ②叶刚:《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③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④参见[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⑤王志乐:《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特别会议的报告》,E/1983/17/Rev.1,E/C/10/1983/S/5/Rev.11,中文本,附件2,第15页。
    ①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页。
    ②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③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④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① G. J. Stigl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 Spring 19 71, pp3-21.
    ② W. Kip Viscusi, John M. Vernon, Joseph E. Harrington,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The MIT Press,2005.
    ①[美国]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8页。
    ②马听、李泓泽等编著:《管制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徐邦友:《自负的制度——政府管制的政治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较早对国家作用的论述参见[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 Joan E Spero,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 81, pp.109-119.
    ③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卢进勇、刘恩专:《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余万里:《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4期。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1页。
    ③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④[美]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利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⑤[日]大前研一:《无国界的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7页。
    ①王志乐:《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②[巴]特奥托尼奥·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310页。
    ③[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66-267页。
    ①李毅:《BP巨轮搁浅》,载《能源》,2010年6月刊。
    ②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附录表A.1.11。
    ③钟伟:《无国籍公司的幻觉国家无能论的神话》,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8期。
    ④[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问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听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①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页。
    ②参见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③ Alan M. Rugman, "Forty Years of the Theory of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ransnational Co rporations, Vol.8, No.2, August 1999.
    ①[英]彼得·J·巴克利、马克·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②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③ Christ os N. Piteles, Roger Sugden,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 p141转引自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④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3页。
    ①卢进勇、刘恩专编著:《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 Charles P. Kindleberger,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p207.
    ③[英]彼得·J·巴克利、马克·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英]约翰·斯托普福德、苏珊·斯特兰奇:《竞争的国家竞争的公司》,查立友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⑤联合国秘书处经济社会事务部编:《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60-61页。
    ①[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202页。
    ①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139页。
    ②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4页。
    ③ Raymond Vernon, 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 New York and London:Basic Books,1971, pp.192-232.
    ③余万里:《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4期。
    ①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Fress Press,1995, p5.
    ② Kevin H. O'Rourke, "Europe and the Causes of Globalization(1970 to 2000)", in Henryk Kierzkowski ed. Europe and Globalization, Basingstore:Palgrave Macmillan,2002,p65.转引自[英]马丁·伍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③[英]马丁·伍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230页。
    ④[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0-22页。
    ⑤[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和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⑥[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8-19页。
    ①马听、李泓泽等编著:《管制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71页。
    ③[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次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①[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②[英]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③[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4-36页。
    ④[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⑤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4页。
    ①吉林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美国跨国公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44页。
    ②[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第56页。
    ③[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第123页。
    ④[巴]特奥托尼奥·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310页。
    ①[苏]A.·基尔萨诺夫:《美国与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关系》,第206-207页,转引自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② Noreena Hertz, The Silent Takeover: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London:William Heinemann,2001.
    ③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④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28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7页。
    ③田野、于敦海:《对外经济政策分析的国家主义视角:缘起与流变》,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10期。
    ④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①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与大国关系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8页。
    ③[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5页。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①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4页。
    ②[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第63、87-89页。
    ①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78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259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6页。
    ⑤卢进勇、余劲松等主编:《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5-57页。
    ②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1-212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320-324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50页。
    ①卢进勇、余劲松等主编:《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13-14页。
    ③ Linda Weiss ed.,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Bring Domestic Institutions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15.
    ④[美]亚当·普沃斯基:《国家与市场》,张燕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序言、结语。
    ⑤ Peter J. Katzenste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rce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Crance George T. and Abla Amawi eds.,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A reader, p.192.
    ⑥[英]马丁·伍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胡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②徐邦友:《自负的制度——政府管制的政治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③ Stephen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P.45.
    ④[美]布鲁斯·梅斯奎塔、希尔顿·鲁特主编:《繁荣的治理之道》,叶娟丽、王鑫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61-262页。
    ①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②[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页。
    ③[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1页。
    ④[美国]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孙建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he White House, May 2010, p.7.
    ② Jeffrey E. Garten, "Business and Foreign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3, May/June 1997.
    ③ Fareed Zakaria, From Wealth to Power: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p.26.
    ④牛可:《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①[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②转引自[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③李红岩:《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载《科学决策月刊》,2007年第11期。
    ①Harold D. Lasswell, "The Garrison Sta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6, No.4, pp.455-468.
    ②陶坚:《美国怎样看待和处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载《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2期。
    ③张宇燕、李增刚:《国际关系的新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79-181页。
    ②杨毅:《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载《国际瞭望》,2010年第4期。
    ③刘鸣:《美国霸权何以能持久延续?》,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①阎学通:《美欧冲突及其启示》,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②《美国:敏感技术出口管制背后》,载《环球》,2010年第14期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40页。
    ④ Brrington Moore,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5, p.10,16.
    ⑤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he White House, May 2010.
    ①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②James L. Watson, "China's Big Mac Attack",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00, p.121.
    ③王晓文:《霸权稳定论与西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载《国际视野》,2008年第8期。
    ④E.L.琼斯:《美洲殖民地的欧洲背景》,载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①[美]威尔逊:《国际商业交往》(1981),第31页。转引自姚梅镇:《美国的外资政策与外资立法》,载《法学评论》,1983年第2期。
    ①孙效敏:《论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变迁》,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②Exon-Florion Amendment,App.,§21709(f).
    ① Edward M. Graham, David M. Marchick,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6, pp.37-40.
    ②参考有关资料整理并根据美国有关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主要有姚梅镇:《美国的外资政策与外资立法》,载《法学评论》,1983年第2期:沈四宝:《美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规定》,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①孟华:《美国政府采购的国家安全保护机制及其启示》,载《国际关系学院院报》,2007年增刊。
    ②王建刚:《美国政府采购禁止外国公司直接投标》,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7月6日第14版。
    ①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7页。
    ②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③李根信、孙晋忠:《论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刘子奎:《冷战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载《美国研究》,2008年第2期。
    ②Export Administration Act of 1979.
    ③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Part772,and definition of "control country"转引自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90年代的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80页。
    ④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论文,2006年,第37页。
    ①冯兆奎:《发人深思的东芝事件》,载《世界知识》,1987年第22期。
    ②门洪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
    ③刘建华:《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论文,2007年,第167-169页。
    ①[美]杰里尔·A·罗塞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② Michael J. Harrington, "The U. S. in Italian Democracy", The Nation, July 3,1973, pp.16-18.
    ③ John Felton, "House Accepts Senate's Anti-Apartheid Bill",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Report,13 September 1986, pp.2119-20.
    ④ Charles Grant, "The Banks Abandon South Africa", Euromoney, December 1985, pp.63-77.
    ① "Loss of Business Confidence Is a Sanction on South Africa", Economist,21 June 1986, p.67.
    ② Charles Becker,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South Africa", World Politics, Vol.39, January 1987, p.166.
    ③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 and Accounting, "A Guide to the New Section 13(b)(2) Accounting requirements of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Section 102 of the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 The Business Lawyer, Vol.34, November 1978, p.308转引自卢建平、张旭辉编著,《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解读》,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④[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⑤ "Administration Highlights Bribery as Trade Problem for U.S. Exporters", International Trade Daily, Oct. 13,1995.
    ①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7页。
    ①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①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②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第364页
    ③ David Leyton-Brown, "Extraterritoriality in United States Trade Sanctions", in David Leyton-Brown ed., The Util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anctions, Croom Helm Ltd,1987, p.261.
    ④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①袁杜娟:《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我国域外管辖的冲突及启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4期。
    ②[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63、87-89页。
    ①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78页。
    ①张宇燕、李增刚:《国际关系的新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财产权利和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70页。
    ③ G. John Ikenherry,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h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a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pp.226-228.
    ④[美]亚当·普沃斯基:《国家与市场》,郦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在很多情况下,国家—企业的关系被视为国家—社会关系的—种具体关系,或者被纳入国家—社会关系的范畴,本文之所以把独立出来,并且放在国家—社会关系之前展开论述,是因为从我国目前实际看,过度管制体现了对于企业权利的漠视。
    ②[日]青木昌彦等:《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③朱鸿伟:《政企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期。
    ④转引自江涌:《跨国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姻导致权贵资本猖獗》,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5期。
    ①程文进:《美国政府与公司关系的历史演进》,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36-137页。
    ①Stephen B.Presser, Jamil S. Zainaldin, Law and American History: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PublishingCo.,1980,p.346.转引自胡国成:“公司的崛起与美国经济的发展”,载《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②张隆高等编著:《美国企业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③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①华尔街日报网站:http://asia.wsj.com/
    ②张隆高、张辉等编著:《美国企业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徐晖:《政府管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载《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1期。
    ②徐邦友:《自负的制度——政府管制的政治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296页
    ③[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胡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4页。
    ①[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孙彩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213页。
    ②郭晓来:《美国的国家危机管理》,载《学习时报》,2006年3月27日第2版。
    ③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①张宇燕:《精英主导、集团政治与美国行为》,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1-12期。
    ②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92页。
    ③ Earl Latham, "The Group Basis of Politics" in Heinz Eulau, Samuel J. Eldersveld, and Morris Janowitz eds.,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Free Press,1956, p.239.
    ① Michael Mastanduno, David Lake, and G. John Ikenberry, "Toward a Realist Theory of State Ac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December 1989, pp.459-461.
    ② Raymond A. Bauer, American Business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Aldine Atherton,1972, p.398.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3-14页。
    ④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3年。
    ③ Marick F. Masters, Gerald D. Keim, "Determinats of PAC Participation Among Large Corporation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47,1955, pp.1165-1171.
    ①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281页。
    ②王晋燕:《美国:敏感技术出口管制背后》,载《环球》,2010年7月20日。
    ①[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40-241页。
    ②张宇燕、席涛:《监管型市场与政府管制——美国政府管制制度变迁轨迹的实证分析》,载张宇燕:《美国经济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4页。
    ④王缉思:《美国霸权的逻辑》,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⑤ Douglas E. McDaniel, United States Technology Export control, Connecticut,1993, p.57.
    ① Richard Cupitt, Reluctant Champions:U. S. Presidential Policy and Stragegic Export Control, Routledge, 2000, p.18.
    ②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③申良音、李彬:《从出口管制看美国企业界在安全决策中作用的局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2期。
    ①张宇燕、席涛:《监管型市场与政府管制——美国政府管制制度变迁轨迹的实证分析》,载张宇燕:《美国经济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 Theda Skocpol, "Br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12.
    ①考虑到美国法制型经济的事实和法院判决在监管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本文对美国政府的监管机构进行了宽泛的理解,把法院作为可以与立法、行政抗衡的监管机构。
    ②对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一事,当时参与国家安全审查的美国财政部长John W. Snow认为,如果该案操作得当,不引起媒体和议会的过分关注,本来可以顺利完成交易。这是笔者2008年6月参加由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2008跨国并购国际论坛”时,听Snow部长亲口所讲。但笔者以为,该案的流产并不意味着损害了美国利益,它之所以成为美国政治的牺牲品,在于它对美国利益还不够重要。
    ③ Stephen D.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pp.11.83.
    ①孙国辉、姜珊:《美国政府对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管理》,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美国实行3级政府架构,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其中地方政府(1ocal government),指州以下政府,不论大小。这与我国地方政府是指中央政府之下的各级政府概念不同。由于跨国公司监管的主体主要在联邦和州层面,所以本文以州政府为主论述,但美国的郡县镇等地方政府在跨国公司监管中也并非完全置身事外。
    ③[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版,第87页。
    ①马小宁:《美国出台首个汽车燃油能耗标准》,载《人民日版》,2010年4月4日第3版
    ②黄晋:《国家对跨国公司并购的管制》,参见中国社科院网站:www.cssn.cn
    ③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①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② Robert O. Keohane,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risis of Embedded Liberalism," in John H. Goldthorpe, ed., 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4, p.16.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英]《国际关系》杂志:《温和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研究—罗伯特·吉尔平教授访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4期.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59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6页。
    ③ P. J. McNulty, "Predecessors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No.3,1972.
    ④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跨国公司发展阶段的划分参考了李琮:《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②参见王志乐:《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③[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0-22页。
    ④[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和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① Dennis J. Encarnation, Rivals beyond Trade:American Versus Japan in Global Comparativ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2, preface p.1.
    ②[美]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0页。
    ①[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1984年版,第326页;1992年版,第261页。转引自李唯:《论日本80年代以来的资本输出》,载《日本学刊》,1996年第1期。
    ①这三篇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分别是:Branaby J.Feder, "Foreign Money Spreading to All Walks of U.S. Life", December 29,1985; Martin Tochin, "Foreigners'Political Roles in U.S. Grow by Investing", December 30,1985; Andrew H. Malcolm, "Foreign Money Changing U.S. Social-Cultural Life", December 31,1985.
    ② Edward M.Graham and Paul P.Krugma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 [1991,19891.
    ③ Norman J. Glickman, Douglas P. Woodward, The New Competitors:How Foreign Investors Are Changing the U.S. Economy, Basic Books,1989.
    ④ Michael Hodges, "The Japanese Industrial Presence in America: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8, No.3,1989, pp.359-376.
    ⑤钟飞腾:《管理投资自由化——美国应对日本的直接投资》,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6期。
    ①"Japanese Vio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Japan Agreement on Semiconductors", Congressional-Record-Senate, Vol.133, No.44, March 19,1987.
    ②Clyde V., Jr. Prestowitz, Trading Places:How We Are Giving Our Future to Japan and How to Reclaim It, Basic Books,1989, p.98.
    ①法案原文表述为:It requires an investigation in cases where:the acquirer is controlled by or acting on behalf of a foreign govern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could result in control of a person engaged in interstate commerce in the U. S.that could affect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 S."参见国会公共法律P.L.102-484,Oct.23,1992.
    ② Susan W. Liebeler, William H. Lash Ⅲ, "Exon-Florio Harbinger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The Cato Review of Business & Government,1993, p.5.
    ①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博士论文,2010年,第66页。
    ②杨京德:《法国独立外交的胜利》,载《瞭望》,1998年第11期。
    ①孙效敏:《论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变迁》,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①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博士论文,2010年,第68页。
    ② 138 Cong. Rec. S25,878, at.25,948(1992).
    ③美国外资并购领域的权威专家格莱汉姆认为,该案是美国对1989年天安门广场事件的一个政治反应。参见[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④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报告所作的前言,见《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207页。
    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199页。
    ③ Hwy-Chang Moon, Thomas W. Roehl, "Unconvention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mbalance theor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10,2001, pp.197-215.
    ①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to Student and Faculty a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Fort Lesley J. Mcnair, Washington, D. C., May 1,2001, available at: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2001/05/20010501-10.html.
    ② Remarks to the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available at: http://www.fas.org/asmp/campaigns/control/Bloomfield_SIA.Htm.
    ① Michael Klare, "Endless Military Superiority", The Nation, July 15,2002, p.12.
    ② Speech at BXA's Annual Update West 2000 Conference La Jolla, California, February 2,2000, available at:http://www.bis.doc.gov/News/archive2000/Offset2000.htm.
    ③ Address to the 18th Annual Global Trade Controls Conference, available at:http:// www.fas.org/asmp/campaigns/control/Hillen09nov05.htm
    ④张宇燕、李增刚:《国际关系的新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⑤[美]丹尼斯·弗雷得·西蒙:《技术国家主义对取得技术的影响》,载《特区科技》1996年第2期。
    ①沈家文、王元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资政策演变趋势分析》,载《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2期。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②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③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④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简称。
    ①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223页。
    ①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的微观干预并非只针对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受到的干预也许更多。
    ②WTO首次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中国政府政策声明,参见商务部网站。
    ①殷华方等:《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①2011年9月,在山东省商务厅举办的赴美企业并购培训班上,笔者就此问题提问美国商务部驻中国大使馆官员Mark Lewis,他明确答复,不否认美国职业公务员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中,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他们以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开展工作,每一个案件要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准,对外在政治压力不敏感。
    ②与该案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徐工、洛轴等并购项目,在媒体持续关注下,成为与国家经济安全挂钩的热点问题。
    ③参见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74587/74593/5068455.html,2011年10月2日访问。
    ①该案详细情况参见《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5月号。
    ②有观点认为,在目前阶段这种开放态度对于自主创新利大于弊,对国家利益是好事。
    ③这其中可能有中方违约较多的因素,但已经越来越改善。
    ①[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63、87-89页。
    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江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琮:《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个案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罗艳华:《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任丙强:《全球化、国家主权与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哲、李巍:《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唐勇:《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维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王小琼:《西方国家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最新发展及其启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勇:《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徐邦友:《自负的制度——政府管制的政治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叶刚:《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宇燕、李增刚:《国际关系的新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宇燕:《美国经济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宇燕等:《全球化与中国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朱鸿伟:《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吉林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编:《美国跨国公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卢建平、张旭辉主编:《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解读》,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卢进勇、刘恩专主编:《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卢进勇、余劲松等主编:《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马听、李泓泽编著:《管制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志乐主编:《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张隆高、张辉等编著:《美国企业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巴]特奥托尼奥·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德]葛勃尔·施丹戈特:《为财富而战——对权力和资源再分配与再争夺的世界大战》,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余晖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爱德华·M·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美]布鲁斯·梅斯奎塔、希尔顿·鲁特主编:《繁荣的治理之道》,叶娟丽、王鑫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查尔斯·德伯:《公司帝国——公司对政府和个人权利的威胁》,闫正茂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利安:《国际政治经济学》,杨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听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杰里尔·A·罗塞蒂著:《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美]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孙建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 团,2006年版。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美]罗伯特·夏皮罗:《下一轮全球化趋势》,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7年版。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胡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高德步、王珏总译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孙彩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美]亚当·普沃斯基:《国家与市场》,张燕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次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日]大前研一:《无国界的世界》,黄柏琪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英]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英]彼得·J·巴克利、马克·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冯亚华、池娟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英]马丁·伍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和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约翰·斯托普福德、苏珊·斯特兰奇:《竞争的国家竞争的公司》,查立友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吉尔平、[英]《国际关系》杂志:《温和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研究—罗伯特·吉尔平教授访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4期。
    程文进:《美国政府与公司关系的历史演进》,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冯兆奎:《发人深思的东芝事件》,载《世界知识》,1987年第22期。
    郭晓来:《美国的国家危机管理》,载《学习时报》,2006年3月27日第2版。
    胡国成:《公司的崛起与美国经济的发展》,载《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江涌:《跨国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姻导致权贵资本猖獗》,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5期。
    李根信、孙晋忠:《论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李红岩:《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载《科学决策月刊》,2007年第11期。
    李唯:《论日本80年代以来的资本输出》,载《日本学刊》,1996年第1期。
    李西元,马立军:《聚焦海外私人保安公司》,载《现代军事》,2007年第12期。
    李毅:《BP巨轮搁浅》,载《能源》,2010年第6期。
    刘鸣:《美国霸权何以能持久延续?》,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刘旭东:《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权力及其影响》,载《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
    刘子奎:《冷战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载《美国研究》,2008年第2期。
    陆忠伟:《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形势与经济安全》,载《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6期。
    门洪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
    孟华:《美国政府采购的国家安全保护机制及其启示》,载《国际关系学院院报》,2007年增刊。
    牛可:《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秦亚青:《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
    申良音、李彬:《从出口管制看美国企业界在安全决策中作用的局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2期。
    沈家文、王元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资政策演变趋势分析》,载《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2期。
    沈四宝:《美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规定》,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孙国辉、姜珊:《美国政府对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管理》,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孙效敏:《论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变迁》,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陶坚:《美国怎样看待和处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载《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2期。
    田野、于敦海:《对外经济政策分析的国家主义视角:缘起与流变》,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10期。
    王弘孜:《美国对外投资的管理与限制》,载《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7期。
    王缉思:《美困霸权的逻辑》,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王建刚:《美国:政府采购禁止外国公司直接投标》,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7月6日第14版。
    王晋燕:《美国:敏感技术出口管制背后》,载《环球》,2010年7月20日。
    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王晓文:《霸权稳定论与西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载《国际视野》,2008年第8期。
    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徐晖:《政府管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载《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1期。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与大国关系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阎学通:《美欧冲突及其启示》,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杨毅:《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载《国际瞭望》,2010年第4期。
    姚梅镇:《美国的外资政策与外资立法》,载《法学评论》,1983年第2期。
    殷华方等:《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余万里:《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4期。
    袁杜娟:《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我国域外管辖的冲突及启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4期。
    张汉林、蔡春林:《试论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及前景》,载《美国研究》,1991年第2期。
    张庆伟:《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管制分析》,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11期。
    张宇燕:《精英主导、集团政治与美国行为》,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1、12期。
    郑大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载《光明日报》,2006年2月24日。
    郑先武:《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观点述评》,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
    钟伟:《无国籍公司的幻觉国家无能论的神话》,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 第8期。
    朱鸿伟:《政企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期。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论文,2006年。
    刘建华:《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薛亚梅:《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论文,2008年。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博士论文,2004年。
    袁杜娟:《论跨国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论文,2007年。
    朱启铭:《跨国公司跨国经营能力构建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特别会议的报告》,中文本。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联合国秘书处经济社会事务部编:《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商务部研究院:《“十二五”商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2010年6月。
    Brown, David Leyton(1987), The Util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anctions, Croom Helm Ltd.
    Clyde V., Jr. Prestowitz(1989), Trading Places:How We Are Giving Our Future to Japan and How to Reclaim It, Basic Books.
    Cooper, Richard N.(1968), 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 McGraw-Hill.
    Cupit. Richard T.(2000), Reluctant Champions:U.S. Presidential Policy and Strategic Export Controls,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Encarnation, Dennis J.(1992), Rivals beyond Trade:American Versus Japan in Global Comparative,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1975),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Basic Books.
    Glickman, Norman J., Douglas P. Woodward(1989), The New Competitors:How Foreign Investors Are Changing the U.S. Economy, Basic Books.
    Graham, Edward M., David M. Marchick(2006),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ashington D.C.: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raham, Edward M., Paul P. Krugman(1995),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ertz, Noreena(2001), The Silent Takeover: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London:William Heinemann.
    Holton, Robert J.(1998),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Macmillan Press.
    Hymer, S. H.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Dissertation, Published posthumously,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6.
    Ikenberry, John, David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atzenstein, Peter (1978).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Keohane, Robert(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Westview Press.
    Kierzkowski, Henryk ed.(2002), Europe and Globalization, Basingstore:Palgrave Macmillan.
    Kindleberger, Charles P.(1969).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tephen (1978),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unkel, John(2003), America's Trade Policy Towards.Japan:Demanding Results. Routledge.
    Moore, Brrington(1965),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Ohmae, Kenichi(1995), The End of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Fress Press.
    Piteles, Christos N., Roger Sugden(2000),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 2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Spero, Joan(1981),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Vermon, Raymond(1971), 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 New York and London:Basic Books.
    Weiss, Linda ed.(2003),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Bring Domestic Institutions Back i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akaria, Fareed(1998), From Wealth to Power: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oss of Business Confidence Is a Sanction on South Africa", Economist,21 June 1986.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 and Accounting(1978), "A Guide to the New Section 13(b)(2) Accounting requirements of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Section 102 of the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 The Business Lawyer,Vol.34, November.
    Becker, Charles(1987),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South Africa", World Politics, 39. January. Capital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
    DeSouza, Patrick Jude(1994), The Regul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1973-1993)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1994.
    Evans, Peter(1997),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In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 Era of 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50, No.5.
    Felton, John(1986), "House Accepts Senate's Anti-Apartheid Bill",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Report,13 September.
    Forbes, Malcolm S.(1988), "Fact and Comment", Forbes, January 15.
    Foust, Jeff(2007), "A New Hope for Export Control Reform?", The Space Review, Feb.26.
    Garten, Jeffrey E.(1997), "Business and Foreign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Vol.76, No.3.
    Goldsborough, James O.(1992), "California's Foreign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2.
    Grant, Charles(1985), "The Banks Abandon South Africa", Euromoney, December.
    Harrington, Michael J.(1973), The U. S. in Italian Democracy, The Nation, July 3.
    Hodges, Michael(1989), "The Japanese Industrial Presence in America: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8, No.3.
    Kang, C.S. Eliot(1997), "U.S. Politics and Greater Regulation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1, No.2.
    Kenichi, Ohmae(1992),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States:The Disappearance of Border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February.
    Keohane, Robert O.(1984),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risis of Embedded Liberalism," in John H. Goldthorpe ed., 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Kilborn, Peter T.(1987), "U. S. Asked to Block Japan Deal:Two in Cabinet Fight Sale to Japanese", New York Times, March 2.
    Klare, Michael(2002), "Endless Military Superiority", The Nation, July 15.
    Lasswell, Harold D.(1941), "The Garrison Sta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6, No.4, pp.455-468.
    McNulty, P. J.(1972), "Predecessors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No.3.
    Morita, Akio(1992), "Partnering for Competitiveness:The Role of Japanese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Oliver, David R.(2001), "Current Export Control Policies:Trick or Treat?" Defense Horizons, December.
    Powell, Bill(1988), "War between the States", Newsweek, May 30.
    Quinter, Peter A.(2006), "Post 9/11 Increased Export Controls by U.S.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Law Quarterly, Volume ⅩⅫ, No.1, Summer.
    Reich, Robert(1991), "Who is Th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Rugman, Alan M.(1999), "Forty Years of the Theory of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Vol.8, No.2.
    Schroede, Matt, Rachel Stohl(2003), "Export Control Murkiness:US Secrecy Spurs Talk of Losser Standard", Defense News, January 6.
    Skocpol, Theda(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2, Spring,1971. 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 Vol.17.
    Tochlin, Martin(1988), "Bill Word Curb Foreign Companies in U.S. Takeovers", New York Times, March 26.
    Watson, James L. (2000), "China's Big Mac Attack",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3.
    Weinberger, Sharon(2006), "Government Make Renewed Push To Change U.S. Export Control Regime",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July 16.
    Weinstein, Bernard L, Harold T. Gross(1987),"States Given Leeway for Low Income Tax",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29.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White House, March 2006.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White House, May 2010.
    Exon-Florion Amendment, App., §21709(f).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to Student and Faculty a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Fort Lesley J. Mcnair, Washington,D.C., May 1,2001, available at::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2001/05/20010501-10.html.
    Ronald Reagan, "Remarks on Signing the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 in Long Beach, California", 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 Vol.24, No.34, August 23,1988.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Regulations Pertaining to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Takeovers by Foreign Persons", Federal Register, Vol.56, No.225, November 21,1991.
    Final Report, Study Group on Enhancing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for US National Security, by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April 2001.
    "Strengthening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b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Security,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September 2002.
    "EU and Cooperation on Arms Export Controls in A Post 9/11 World", Report of A Roundtable Hosted by BASIC and Saferworld, Washington DC, January 23rd, 2003.
    "Export Administration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by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1997.
    "Japanese Vio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Japan Agreement on Semiconductors", Congressional-Record-Senate, Vol.133, No.44, March 19,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