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计算机语料库所提供的大量真实语料与相关软件相结合,使语言学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也对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首个德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基于它的语言学研究也逐渐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作文进行研究,能够为中国德语写作教学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选取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PGG子库和自建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中的作文作为语料,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两者作文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篇章语言学研究范畴不断拓展;另外一方面,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建议。
     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即:前言、理论基础、语料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实证分析、教学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在前言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的界定、语料的选择、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在论文的理论部分(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不同视角的篇章观并将钱敏汝的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作为基本出发点。然后,在相关学者衔接与连贯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确定了本研究的衔接与连贯类别。其次,对语料库语言学哲学基础、研究方法、语料库定义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又论述了潜伏语义分析的基本原理、实现、应用、衔接和连贯与潜伏语义分析之间的关联。最后,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与人和世界的关联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为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构建了理论基础。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数据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在实证分析部分(第四部分),对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的衔接手段的使用、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以及学习者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论文的第六、七、八部分是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1)在衔接手段使用的总体分布上,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是相同的,即:使用重复最为频繁,其次是关联词和替代,使用替换最少。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完全重复、同义替换、代词替代、并列连词(对立关系)、从属连词(目的关系、dass/ob)的使用显著多于德国母语者,部分重复、代副词替代、并列连词(叠加、选言关系)、从属连词(结果、让步关系)、连接副词(并列、时序、让步关系)的使用显著少于德国母语者,而上下义替换、并列连词(阐释、因果关系)、从属连词(因果、条件、情态、时序关系)、连接副词(因果、对立关系)的使用与德国母语者没有明显差异。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在所研究的24种衔接手段中,仅有4种(同义替换、代副词、并列连词阐释、连接副词并列)能够预测作文质量,而其它20种并不能预测作文质量。
     (2)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句子间、相邻段落间、全部句子间的LSA余弦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均值要显著低于德国母语者。这也就说明,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在句子间的局部连贯性、整体连贯性,段落间的局部连贯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段落间的整体连贯性要显著低于德国母语者。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相邻段落间、全部段落间的LSA余弦均值能够预测作文质量。
     (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一方面,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自主创建微型文本、探索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研发德语测试试题、探索学生作文的自动评判。另外一方面,中国德语学习者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主建构语言层面的知识、自主建构文化层面的知识、使用第四代语料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以及创新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论文将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以及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和语料库语言学、潜伏语义分析相结合,这是对篇章语用学的拓展和发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也不断由词汇、句子层面拓展到篇章层面,这展示了未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2)本论文首次尝试使用潜伏语义分析对学习者作文中的连贯进行研究。以往对篇章连贯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篇章表层结构之中。本论文的尝试对篇章连贯测量标准的确立具有一定的贡献。
     (3)本论文结合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建构主义构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理论框架。篇章语用学的相关理念除了应用于语言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到德语写作教学之中。
     (4)由于目前在德国还没有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因此,笔者建设了首个小型德国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这样的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不仅能够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做参照,而且能够作为语言材料直接应用到中国德语写作教学之中。
     (5)本论文所提供的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能够提高德语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且改善德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文
1 参见滕延江,2009,第32页。
    2 在这里首先解释一下与“母语”和“外语”相关的概念。母语是指一个人学习的第一种语言,常和第一语言、主要语言和本族语交换使用。在二语习得领域,外语一般指在非目的语环境下习得的语言。在本研究中,中国德语学习者是指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德国母语者是指德国德语母语者,他们均是德国大学生。关于母语、外语、目的语的更多信息参见刘玉屏/孙晓明,2010,第178页。
    3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其德语全称是Prufung fur das Germanistik-Grundstudium。在下文中全部统一使用PGG这一缩写形式。
    4 参见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第3-5页。
    5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55页。
    6 参见Brinker,1997第41页。
    7 参见Stede,2008第351页。
    8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1991,第245页。
    9 参见同上。
    10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第11页。
    11 2009年参加PGG考试的中国高校有73所,其它年份的数据参见孔德明,2011,第65页。
    12 参见钱敏汝,2005,第234页。
    17 在考试环境下和非考试环境下,学生对撰写作文的心理动机和态度并不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在语料采集的过程中尽量模拟考试环境(比如限定时间、不允许查阅工具书、不允许交头接耳、有人监管等),但并非能完全达到和中国德语学习者一致的考试条件,只能无限接近中国德语学习者撰写作文的考试条件。
    18 柏林洪堡大学由笔者亲自到其德语系低年级多门课程的课堂上对博士论文项目进行介绍,并且阐明此次作文撰写的目的和要求。海德堡大学、乌尔姆大学、帕骚大学、波茨坦大学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尹佳同学、乌尔姆大学的王研老师、帕骚大学的唐珍珍同学、波茨坦大学Manfred Stede老师在德语系或者汉学系的低年级课堂上对笔者博士论文中建设母语语料库的需求进行介绍(笔者事先向各位同学和老师提供了博士论文的简介以及撰写作文的目的和要求)。柏林自由大学、波鸿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分别由清华大学的宋溟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杨同学、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王珠姗同学在校园里以张贴广告的形式对笔者的项目以及需求进行宣传。此外,柏林洪堡大学的]Hagen Hirschmann、Marc Reznicek、Robyn Kerkhof、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鹤同学、武琳同学也为笔者项目的宣传和介绍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19 如果计算机教室不能预约,就预约普通教室,由参与的学生自带电脑完成。
    20 考虑到学生周一至周五自己有课,所以也相应确定了2-3个撰写作文的时间段供其自行选择。
    21 关于EncodingMaster软件更多信息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elfdata.com/encodingmaster/(最后访问:2012-06-06)。
    22 参见Heinemann/Heinemann,2002,第61页;布斯曼,1990/2003,第548页。
    23 本研究中对篇章([德]Text)和话语([德]Diskurs)两个概念不做任何区分,我们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义概念。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通常把Text与书面语、Diskurs与口语联系起来。此外,Text和Diskurs在实际使用中也有地域差异:美国学者更倾向使用“话语”,与之对应的是“话语分析”;而欧洲学者更加习惯使用“篇章”,与之相应的是“篇章语言学”。其实,两者所谈及的是同一内容。参见钱敏汝,2001,第224页;胡壮麟,1994,第2-3页。
    24 参见Adamzik,2004,第1页。
    25 参见钱敏汝,2001,第5-6页。
    26 参见同上,第9页。
    27 参见同上,第4-5页。
    28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2页。
    29 参见Fix,2008,第17页。
    30 参见Brinker,1997,第12页。
    31 Harweg, 1968,第148页,转引自钱敏汝,2001,第15页。
    32 参见Halliday/Hasan,1976,第1页。
    33 参见Kallmeyer/Klein/Meyer-Hennann/Netzer/Siebert,1980,第45页。
    34 参见Brinker,1997,第17页。
    35参见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第3页。
    36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1991,第126页。
    37 钱敏汝,2001,第224页。
    38 参见Kallmeyer/Klein/Meyer-Hermann/Netzer/Siebert,1980,第92页。
    39 参见Gansel/Jurgens,2007,第37页。
    40 参见胡壮麟,1994,第12页。
    41 参见Vater,2001,第15页。
    42 参见Brinker,1997,第17页。
    43 钱敏汝,2001,第56页。
    44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1991,第74页。
    45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1991.第127页。
    46 参见钱敏汝,2001,第224-225页。
    47 参见同上,第227页。
    48 参见同上,第230页。
    49 参见同上,第237页。
    50 参见同上,第263页。
    51 参见钱敏汝,2001,第230页。
    52 参见同上,第231页。
    53 参见同上,第260页。
    54 参见钱敏汝,2001,第269页。
    55 参见同上,第265页。
    56 参见同上,第331页。
    57 本图是笔者以钱敏汝所设定的人←篇章→世界的三元关系为基础,结合笔者对钱敏汝的动态篇章观的个人思考绘制而成。
    58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 1991,第76页;廖秋忠,1987,第68页。
    59 参见刘辰诞,1999,第18页。
    60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5页。
    61 参见Brinker,1997,第27页。
    62 参见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第60页。
    63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rmann,2004,第246页。
    64 Ringelnatz, 1976,第144页,转引自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第61页。
    65 参见同上,第57-58页。
    66 参见Brinker,1997,第27页。
    67 同上,第28页。
    68 Stede,2007,第21页。
    69 参见Linke/Nussbaumer,2000,第306页。
    70 参见同上,第306页。
    71 Linke/Nussbaumer, 2000,第306页。
    72 参见同上,第306页。
    73 参见同上。
    74 参见同上,第307页。
    75 此实例选自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2009年PGG子库,文件名是09008ZW003。
    76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6页。
    77 参见Stede,2007,第21页。
    78 参见同上,第21页。
    79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7页。
    80 参见de Beaugrande/Dressler, 1981,第64页。
    81 参见Stede,2007,第22页。
    82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7页。
    83 同上,第248页。
    84 参见同上。
    85 同上。
    86 Hoffmann,2000,第302页。
    86 参见Fabricius-Hansen,2000,第331页。
    87 参见孔德明,1997,第57页。
    89 参见张德禄/刘汝山,2003,第19页。
    90布斯曼,1990/003,第262页。
    91 参见Rickheit/Schade,2000,第277,279页。
    92 参见同上,第277页。
    93 参见Schmidt,1976第155页。
    94 参见同上。
    95 参见Kallmeyer/Klein/Meyer-Hermann/Netzer/Siebert,1980,第201-205页。
    96 参见Rickheit/Schade, 2000第278页。
    97 参见Halliday/Hasan,1976,第5页。
    98 参见同上,第6页。
    99 参见Schmidt,1976第155页。
    100 参见Gansel/Jiirgens,2007,第41页。
    101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1991,第38页。
    102 参见钱敏汝,2001,第31页。
    103 Gulich/Raible, 1977,第60-89页,转引自Brinker,1997,第48页。
    104 参见同上。
    105 参见Brinker, 2000,第168页。
    106 参见Brinker, 1997,第51页。
    107 参见van Dijk, 1978/1980,第45-48页。
    108 参见Rickheit/Schade,2000第278页。
    109 参见Brinker, 1997,第52-53页。
    110 参见Rickheit/Schade,2000,第278页。
    111 参见van Dijk/Kintsch1983,第149页。
    112 参见Brinker, 2000,第164页。
    113 参见同上,第165页。
    114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62页。
    115 参见同上,第262-263页。
    116 Gernsbacher/Givon,1995第vi页,转引自Rickheit/Schade,2000第279页。
    117 参见Schwaiz1996.第164页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第7页。
    118 参见Schemer, 2000,第189页。
    119 参见de Beaugrande/Dressler, 1981,第5页。
    120 参见同上,第100页。
    121 参见同上。
    122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 2004,第265页。
    123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 1991,第71页。
    124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 2004,第266页。
    125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 1991,第71页。
    126 参见同上。
    127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66页。
    128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 1991,第72页。
    129 参见钱敏汝,2001,第61页。
    130 参见Rickheit/Sichelschmidt/Strohner, 2002,第399页。
    131 参见Schwarz,1996,第162页。
    132 循环([德]Zyklus)在这里是指命题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存储的那段时期。
    133 论元重复并不是构建篇章连贯的足够或者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也能理解一些看上去并不非常连贯的篇章,如现代抒情诗。这就需要我们激活大脑中存储的知识来构建一个相应的语境,使得篇章中所表达的事件具有意义上的关联。因此,以这种方式我们也能理解一些非正常的句子或者篇章。参见Schwarz,1996.第162页。
    134 参见同上.第163页。
    135 参见Rickheit/Sichelschmidt/Strohner2002,第401页。
    136 参见Rickheit/Sichelschmidt/Strohner, 2002,第401页。
    137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55页;钱敏汝,2001,第65页。
    138 参见Rickheit/Schade, 2000,第275页。
    139 参见Vater, 2001,第54页。
    140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55页。
    141 参见Bachmann, 2002,第95页。
    142 参见钱敏汝,2001,第271页。
    143 Brinker, 1997,第41页。
    144 同上,第42页。
    145 参见Rickheit/Schade, 2000,第277页。
    146 参见同上,第280-281页。
    147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55页。
    148 参见杨惠中,2002,第4页。
    149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 2010,第10页。
    150 参见冯志伟,2007,第29页;Lemnitzer/Zinsmeister, 2010,第15页。
    151参见Saussure, 1967,第11页。
    152参见同上,第22页。
    153 参见同上。
    154 参见梁茂成,2010,第90页。
    155 参见Bloomfield, 1926,第155页。
    156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 2010第20页。
    157 参见丁信善,1998,第5页。
    158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16页。
    159 参见潘永樑,2001,第1页。
    160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21页。
    161 参见Chomsky,1965,第4页。
    161 参见de Beaugrande,2002,第95页。
    163 参见王克非,2004,第3页。
    164 参见王建新,1998,第53页。
    165 参见Firth,1968,第179页;卫乃兴,2008,第30页。
    166 参见Leech,1991,第10-11页;谢应光,1996,第28-29页;杨惠中,2002,第5页。
    167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16页。
    168 参见梁茂成,2010,第91页。
    169 Svartvik,1996,第3页,转引自Johansson,2011,第124页。
    170 Cermak,2003,第266-267页,转引自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76页。
    171 参见Teubert, 2005,第1页。
    172 刘润清,1995,第34页。
    173 参见梁茂成,2010,第93页。
    174 参见王建新,2005,第10-11页。
    175 参见梁茂成,2010,第93页。
    176 参见陈勇,2003,第61页。
    177 参见冯志伟,2007,第32页。
    178 参见梁茂成,2010,第96页。
    179 参见顾曰国,1998,第1页。
    180 Halliday,1993,第24页,转引自Tognini-Bonelli,2001,第1页。
    181 参见潘永棵.2001,第1-2页。
    182 参见桂诗春等,2010,第419页。
    183 参见Tognini-Bonelli,2001,第1页。
    184 参见Leech,1992,第105页。
    185 参见同上,第106页。
    186 参见许家金.2003,第7页。
    187 参见Paprotte,2002第364页。
    188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83页。
    189 丁信善,1998,第4页。
    190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77页。
    191 参见梁茂成,2012,第323页。
    192 参见Tognini-Bonelli,2001,第65-81页。
    193 参见卫乃兴,2009,第37页。
    194 参见梁茂成,2012,第331页。
    195 参见Tognini-Bonelli,2001,第84-99页。
    196 参见卫乃兴,2009,第37页。
    197 参见Sinclair,1991,第21页。
    198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78页。
    199 参见梁茂成,2012,第332页。
    200 参见卫乃兴,2009,第37页。
    201 参见梁茂成,2012,第333页。
    202 参见丁信善,1998,第7页。
    203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40页。
    204 参见Scherer,2006,第17页。
    205 参见Lemnitzer/Zin smeister,2010,第40-41页。
    206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6页。
    207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45页。
    208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8页。
    209 参见Scherer,2006,第9页;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8页。
    210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46页。
    211 参见同上,第64页。
    212 参见同上,第63页。
    213 TreeTagger是一种词性自动标注工具,由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语言学系Helmut Schmid研发,目前使用此软件可以成功标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等诸多语言。详细信息请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cis.uni-muenchen.de/~schmid/tools/TreeTagger/(最后访问:2012-06-06)。
    214参见杨惠中,2002,第46页。
    215 参见刘满堂,2004,第99页。
    216 参见王建新,2005,第22页。
    217 参见潘永樑,2001,第1页。
    218 参见杨惠中,2002,第48页。
    219 参见丁信善,1998,第5页。
    220 参见王建新,1998,第52页。
    221 参见王建新,2005,第27页。
    222 参见何安平,2004b,第2页。
    223 参见刘满堂,2004,第99-100页。
    224 参见王建新,2005,第31-33页。
    225 参见何安平,2004b,第2-3页。
    226 参见同上,第3页。
    227 参见刘满堂,2004,第101页。
    228 参见何安平,2004b,第2页。
    229 参见Lemnitzer/Zinmeister. 2010第102-107页。
    230 参见Lemnitzer/Zinmeister,2010,第102页。
    231 Leech,1998,第3页,转引自王立非/孙晓坤,2005,第19页。
    232 参见Ludeling,2007,第33页。
    233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189页。
    234 杨惠中,2002,第60页。
    235 何安平,2004b,第4页。
    236 王建新.2005,第47页。
    237 1972年,Selinker在研讨会上发表了名为“[英]Interlanguage"的论文,首次提出中介语这一概念,主要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立于母语和二语之外的一种语言体制。此术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语言学习者在某个学习阶段所形成的自己的语言体系,即一种中介语;二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整个中介语体系,即中介语连续体。1974年,Raabe使用“[德]Interimsprache"这一概念来表示学习者语言,并将其定义为“将第一语言内化的讲话者使用第二语言所生产出的正确或者错误的语言表达的总和”。1990年,Vogel将学习者语言([德]Lemersprache)定义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所形成的并且不等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语言体系”。参见Selinker,1972,第211-215页;潘尔艳,2003,第59页Vogel, 1990,第13页。在本研究中,将不区分"Interlanguage"、"Interimsprache"和"Lemersprache"这三个概念。
    238 招参见王立非/孙晓坤,2005,第19-20页;杨惠中/卫乃兴,2005,第3页。
    239 参见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2005,第1-3页;王立非/孙晓坤,2005,第21-22页。
    240关于Falko的详细信息请参见Reznicek/Ludeling/Krummes/Schwantuschke/Walter/Schmidt/Hirschmann/Andreas,2012, http://www.linguistik.hu-berlin.de/institut/professuren/korpuslinguistik/forschung/falko/Falko-Handbuch_Korpusaufbau%20und%20Annotationen_v2.01 (最后访问:2012-06-06)。
    241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ling.uni-konstanz.de/pages/home/zinsmeister/alesko.html (最后访问:2012-06-06)。
    242 参见Mitesser,2008,第15页。
    243 参见McNamara/Kintsch/Dennis/Landauer,2007,第x页。
    244 参见同上,第x-xi页。
    245 参见Landauer,2007.第3页。
    246 参见桂诗春,2003,第77页。
    247 参见Landauer,2007.第3页。
    248 参见同上,第4页。
    249 参见Landauer, 2007,第4页。
    250 参见桂诗春,2003,第78页。
    251 参见Lenhard,2009,第228页。
    252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1页。
    253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0页。
    254 参见同上。
    255 参见同上。
    256 参见Deppert, 2001第54页。
    257 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1页。
    258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1页。
    259 参见同上。
    260 参见同上。
    261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262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1页。
    263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264 参见李莉,2006,第13页。
    645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266 李莉,2006,第13页。
    237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2页。
    268 参见李莉,2006,第13页。
    269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2页。
    270 参见同上,第262页。
    271 参见同上。
    272 参见同上,第262-263页。
    273 参见同上,第261页。
    274 参见李莉,2006,第13页。
    275 参见Lenhard/Baier/Hoffmann/Schneider,2007,第158页。
    276 参见李莉,2006,第13页。
    277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3页。
    278 参见Deppert,2001,第55页。
    279 参见同上。
    280 参见Deppert,2001,第55页。
    281 参见Lenhard/Baier/Hoffmann/Schneider,2007,第156页。
    282 参见Deppert,2001,第56页。
    283 Shannon,1948,第628-629页。
    284 参见Deppert, 2001,第56页。
    285 参见Nakov/Popova/Mateev,2001, http://lml.bas.bg/~nakov/selected_papers_list/nakov_RANLP01.pdf(最后访问:2012-06-06)。
    286 参见Martin/Berry,2007,第38页。
    287 Dennis/Landauer/Kintsch/Quesada, 2003, http://Isa3.colorado.edu/papers/LSATutorial.pdf (最后访问:2012-06-06)。
    288 参见Deppert,2001,第57页。
    289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3页。
    290 参见桂诗春,2003,第79页;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3页。
    291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65-267页。
    292 参见李莉,2006,第11页。
    293 参见同上。
    294 参见Lenhard/Baier/Hoffmann/Schneider, 2007,第157页。
    295 参见Deppert,2001,第58页。
    296 参见同上。
    297 参见同上,第60页。
    298 参见同上。
    299 参见Lenhard/Baier/Hoffmann/Schneider,2007,第157页。
    300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9%E5%BC%A6%E7%9B%B8%E4%BC%BC%E6%80%A7(最后访问:2013-10-12)。
    301 参见同上。
    302 参见Lenhard,2009,第229页。
    303 参见Lenhard,2009,第230页。
    304 参见同上。
    305 参见同上。
    306 参见同上,第231页。
    307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80页。
    308 参见同上。
    309 参见桂诗春,2003,第83页。
    310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1998,第280页。
    311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3页。
    312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3页。
    313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 1998,第272页。
    314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315 参见同上。
    316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 1998,第271页。
    317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318 参见桂诗春,2003,第83页。
    319 参见Landauer/Foltz/Laham, 1998,第271页。
    320 参见王慧莉/刘文宇,2004,第92页。
    321 参见桂诗春,2003,第83页。
    322 参见Foltz2007,第167页。
    323 参见Crossley/McCarthy/Salsbury/McNamara(时间不详),http://www2.gsu.edu/~wwwesl/Files/ALSL/Cros_LSA_as_a_Measure_of_Coh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Natural Di scourse.pdf (最后访问:2013-9-20)。
    324 参见Foltz2007,第167页。
    325 参见Foltz/Kintsch/Landauer,1998,第304页。
    326 参见Foltz2007,第169页。
    327 参见Foltz,2007,第167页。
    328 参见Foltz/Kintsch/Landauer,1998,第285页。
    329 参见Foltz,2007,第169页。
    330 参见Foltz/Kintsch/Landauer,1998,第285页。
    331 参见Deppert,2001,第71页。
    332 参见Foltz,2007,第170页。
    333 参见同上,第168页。
    334 参见Foltz,2007,第171页。
    335 参见同上。
    336 参见Deppert,2001,第73页。
    337 参见Foltz,2007,第171页。
    338 参见Foltz,2007,第18l页。
    339 参见Foltz,2007,第181页。
    340 参见Stede,2008,第333页。
    341 参见Lobin,2010,第10页。
    342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 2010,第137页。
    343 参见何安平,2004b,第46页。
    344 参见杨惠中,2002,第73页。
    345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第15页。
    346 参见Kussler,2003,第425-426页。
    347 目前学术界对于CALL的翻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另外一种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这两种翻译基本通用,在本文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译法。具体参见贾国栋,2007,第4页。
    348 参见胡壮麟,2002,第254页。
    349 贾国栋,2007,第3页。
    350 参见钱敏汝,2010,第227页。
    351 参见钱敏汝,2001,第329页。
    352 参见钱敏汝,2001,第330页。
    353 同上,第328页。
    354 参见钱敏汝,2010,第234页。
    355 参见王彦会,2010,第105页。
    356 参见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第27页。
    357 参见李细平.2012,第47页。
    358参见同上。
    359 参见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第28页。
    360 威廉斯/布登,1997/2000,第F18页。
    361 参见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第29页。
    362 参见何安平.2004a,第26-27页。
    363 Leech,1997第10-11页.转引自滕延江,2009,第32页。
    364 乔纳森,2003/2007,第14页,转引自柴少明,2013,第3-4页。
    365 参见黄昌宁/李涓子,2007,第139-140页。
    366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60页。
    367 参见黄昌宁/李涓子,2007,第141页。
    368 参见Lemnitzer/Zinsmeister,2010,第62页。
    369 参见黄昌宁/李涓子,2007,第143页。
    370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赋码集是以笔者2013年所发表文章中的赋码集为基础的。笔者对发表文章中的赋码集进行了进一步精简和优化,以便于计算机软件检索。参见Liu,2013,第154-155页。
    371 其中n指从1-n的任意数值。
    372 并列连词分为简单连词和成对连词,所以在设定赋码集时需要考虑到两种情况的存在。比如叠加关系中und的标注码为,而nicht nur...sondem auch的标注码为...。下文的连词种类中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也以此方法解决。
    375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85页。
    376 钱文彩,2000,第438页。
    377 参见布斯曼,1990/2003,第461页。
    378 参见钱文彩,2000,第441页。
    379 参见同上,第442页。
    380 参见钱文彩,2000,第444页。
    381 参见同上。
    382 参见周抗美/王兆渠,2004,第248页。
    384 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E%B5%E8%90%BD (最后访问:2012-05-10)。
    385 更多关于PowerGREP的信息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powergrep.com/(最后访问:2012-09-06)。
    386 参见权立宏,2010,第32页。
    387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7页。
    388 并列连词分为简单连词和成对连词,所以在设定赋码集时需要考虑到两种情况的存在。比如叠加关系中und的标注码为,而nicht nur...sondern auch的标注码为...。下文的连词种类中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也以此方法解决。
    390 SPSS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随着其产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SPSS已经将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参见李洪成,2010,第1页。
    391 此软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许家金研发。
    392 参见Meindl2011,第181页。
    393 参见同上
    394 参见孙艳玲/何源/李阳旭,2010,第183页。
    395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92-94页。
    396 参见Bubenhofer,2009,第139页。
    397 表4-1中的数据为频数。为了区分标准化前后的频数,可以将标准化前的频数称为“频数”,而标准化后的频数称为“频率”。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0页。
    400 参见叶蜚声/徐通锵,2010,第120页。
    401 参见钱文彩,2000,第43页;周抗美/王兆渠,2004,第1页。
    402 参见同上,第83页。
    403 参见周抗美/王兆渠,2004,第92页。
    404 参见同上,第116页。
    405 Hellwig, 1984,第5页,转引自高莉,2011,第117页。
    406 Selinker,1972,第219页,转引自刘玉屏/孙晓明,2010,第204页。
    407 Schumann,1978,第27-50页,转引自刘玉屏/孙晓明,2010,第227页。
    408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46页。
    409 钱敏汝,2011,第206页。
    410 参见杨惠中,2002,第72页。
    411 按照显著性水平P值所处的置信区间标注“*”,在0.05、0.01、0.001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标注“*”、“**”“***”。表格中最后一列的“+”表示过度运用,“-”表示过少运用。
    412 参见梁茂成,2006,第289页。
    413 贾玉新,1997,第394页。
    414 钱敏汝,1997,第49页。
    415 参见同上,第48-49页。
    416 孔德明,2011,第93-94页。
    417 参见王京平,2002,第191-192页。
    418 Bu(?)mann2002,第352页.转引自Stede,2007.第24页。
    419 参见张德禄/刘汝山,2003,第75页。
    420 参见张德禄/刘汝山,2003,第76页。
    421 参见钱敏汝,2001,第25页。
    422 图表中S表示句子(Satz),A表示段落(Absatz)下文亦是如此。
    423 第4-5句、5-6句之间的原始余弦值为0.000000635、0.000000762,因此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图表中的数据0.000是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的结果。
    424 参见钱敏汝,1988,第87页。
    425参见van Dijk,1978/1980,第24页。
    426 参见钱敏汝,1988,第89页。
    427 Brinker.1973第21页,转引自钱敏汝,2001,第31页。
    428 参见Linke/Nussbaumer/Portmann2004,第267页。
    429 参见Heinemann/Viehweger, 1991,第38页。
    430 参见同上,第39页。
    431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1389。
    432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0132。
    433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0443。
    434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2127。
    435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1334。
    436 小数点后保留三位之前的数据为0.000000324。
    437 参见钱敏汝,2001.第25页。
    438 参见钱敏汝,1988,第90页。
    439 除了这些国内外已经建成的语料库之外,德语专业教师还可以自建德语母语语料库,其中语料可以在德国媒体新闻报道、德国教科书等多渠道获取。这样按照一定原则自建的语料库同样可以作为德语写作教学素材提供给学生使用。
    440 参见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第120页。
    442 AntConc软件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研发,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支持多语种语料处理。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antlab.sci.waseda.ac.jp/antconc_index.html (最后访问:2012-10-12)。
    443 此范例使用本研究中的560篇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
    444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第61页。
    445 参见钱敏汝,2008,第211页。
    446 参见同上,第214页。
    448 船参见孔德明,2011,第65页。
    449 参见Storch,2001,第258页。
    451 参见Kast1999,第79页。
    453 钱敏汝,2005,第235页。
    454 钱敏汝,2000,第208-209页。
    455 DWDS-Kemkorpus是柏林与勃兰登堡科学院研发,构成了20世纪德语电子化词典的部分篇章基础。它是一个在线检索平台(免费注册后可以下载Treffer中的大部分检索结果),不仅能够提供检索项的词典查询功能,还能够从后台语料库(语料类别主要包括文学、新闻报道、科技等)中提取包含检索项的各种句子。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dwds.de/(最后访问:2013-09-06)。
    456 此方法不仅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也可以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使用。
    457 LexisNexis-Academic是美国LEXIS-NEXIS公司研发的,它是主要服务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据库,内容包括新闻、法律、政府出版物、商业信息及社会信息等。此数据库不是免费的,但是国内多数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购买了此数据库,本研究所使用的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购买的版本。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www.lexisnexis.com/ap/academic(最后访问:2013-09-13)。
    459 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 CQPweb是一个多语种在线自动检索平台,包含英语、汉语、德语、冰岛语等诸多语言的语料。其语料库内容丰富,包括:学习者语料库、翻译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参照语料库、法律语料库等。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CQP-Oberflache主要包括:德国比较著名的大型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以及部分英语语料库。对于两个第四代语料库,经过申请注册都可以免费使用。参见(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124.193.83.252/cqp(最后访问:2014-01-12);(作者和时间不详)https://korpling.german.hu-berlin.de/cqpwi/login.php(最后访问:2014-01-12)。
    Adamzik, Kirsten, 2004: Textlinguistik: eine einfuhrende Darstellung. Tubingen.
    Bachmann, Thomas, 2002: Kohdsion und Kohdrenz. Indikatoren fur Schreibentwicklung: Zum Aufbau koharenzstiftender Strukturen in instruktiven Texten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Innsbruck.
    Bloomfield, Leonard, 1926: A set of postulates for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In: Language, 1926, Nr.2. S.153-164.
    Breckle, Margit/Zinsmeister, Heike, 2010: Zur lernersprachlichen Generierung referierender Ausdrucke in argumentativen Texten. In: Dirk, Skiba (Hrsg.),2010: Textmuster: schulisch-universitar-kulturkontrastiv. Beitrage zur Theorie und Empirie lernersprachlicher Textproduktion. Frankfurt am Main. S. 79-101.
    Brinker, Klaus, 1997: Linguistische Textanalyse:eine Einfuhrung in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n. 4., durchgesehene und erganzte Auflage. Berlin.
    Brinker, Klaus, 2000:Textstrukturanalyse. In: 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2000: Text-und Gesprd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 164-175.
    Bubenhofer, Noah, 2009: Sprachgebrauchsmuster. Korpuslinguistik als Methode der Diskurs- und Kulturanalyse. Berlin/New York.
    Chomsky, Noam, 1965: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Crossley, Scott A./McCarthy, Philip M./Salsbury, Thomas/McNamara, Danielle S.,(时间不详)LSA as a Measure of Coh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Natural Discourse载:http://www2.gsu.edu/~wwwesl/Files/ALSL/Cros_LSA_as_a_Measure_of_Coherence_in_Second_Language_Natural_Discourse.pdf(最后访问:2013-9-20).
    de Beaugrande, Robert-Alain, 2002:Descriptive Linguistics at the Millennium:Corpus Data as Authentic Language. I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2, Vol.1. Nr. 2. S. 91-131.
    de Beaugrande, Robert-Alain/Dressler, Wolfgang Ulrich, 1981:Einfu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 (=Konzepte der Sprach-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 Tubingen.
    Dennis, Simon/Landauer, Tom/Kintsch, Walter/Quesada, Jose, 2003:Introduction to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载http://lsa3.colorado.edu/papers/LSATutorial.pdf(最后访问: 2012-06-06).
    Deppert, Alex, 2001: Verstehen und Verstandlichkeit. Wissenschaftstexte und die Rolle themaspezifischen Vorwissens. Wiesbaden.
    Fabricius-Hansen, Cathrine, 2000: Formen der Konnexion. In: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 2000: Text- und Gespra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 331-343.
    Feng, Xiaohu,2003: Konzeptuelle Metaphern und Textkohdrenz. Tubingen.
    Firth, J.,1968: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 In: Firth, John Rupert (eds.),1968:Selected papers of J.R. Firth 1952-1959. London. S. 168-205.
    Fix, Ulla, 2008:Text und Textlinguistik. In: Janich, Nina (Hrsg.),2008:Textlinguistik: 15 Einfuhrungen. Tubingen. S.15-34.
    Foltz, Peter W.,2007: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LSA. In: Landauer, Thomas K./McNamara, Danielle S./Dennis, Simon/Kintsch, Walter (eds.), 2007: Handbook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ondon. S. 167-184.
    Foltz, Peter W./Kintsch, Walter/Landauer, Thomas K.,1998: The measurement of textual coherence with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Discourse Processes, 1998, Nr. 25. S. 285-307.
    Gansel, Christina/Jurgens, Frank,2007:Textlinguistik und Textgrammatik: Eine Einfuhrung. 2., uberarbeitete und erganzte Auflage. Gottingen.
    Halliday, M. A. K./Hasan, Ruqaiya,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Heinemann, Margot/Heinemann, Wolfgang, 2002: Grundlagen der Textlinguistik: Interaktion-Text-Diskurs. (= Reihe Germanistische Linguistik). Tubingen.
    Heinemann, Wolfgang/Viehweger, Dieter, 1991:Textlinguistik: eine Einfuhrung. Tubingen.
    Hoffmann, Ludger, 2000: Anapher im Text. In: 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2000: Text- und Gespra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295-304.
    Johansson, Stig, 2011:A multilingual outlook of corpora studies. In: Viana, Vander/Zyngier, Sonia/Barnbrook, Geoff (eds.),2011:Perspectives on Corpus Linguis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S. 115-130.
    Kallmeyer, Werner/Klein, Wolfgang/Meyer-Hermann, Reinhard/Netzer, Klaus/Siebert, Hans-Jurgen, 1980: Lekturekolleg zur Textlinguistik. Band 1: Einfuhrung. 3. Auflage. Athenaum.
    Kast, Bernd,1999: Fertigkeit Schreiben: Fernstudieneinheit 12. Munchen.
    Kussler, Rainer, 2003:Darstellung fremder Kulturen durch Sprachlernsoftware. Entwicklung und gegenwartiger Stand. In: Wierlacher, Alois/Bogner, Andrea (Hrsg.), 2003: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Stuttgart. S.425-432.
    Landauer, Thomas K., 2007: LSA as a Theory of Meaning. In: Landauer, Thomas K/McNamara, Danielle S./Dennis, Simon/Kintsch, Walter (eds.),2007: Handbook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Mahwah. S.3-34.
    Landauer, Thomas K./Foltz, Peter W./Laham, Darrell,1998:An Introduction to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Discourse Processes, 1998, Nr. 25. S.259-284.
    Leech, Geoffrey, 1991:The State of the art in corpus linguistics. In: Aijmer, Karin/Altenberg, Bengt (eds.), 1991: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 London. S. 8-29.
    Leech, Geoffrey,1992: Corpora and theories of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n: Svartvik, Jan (eds.),1992: Direction in corpus linguistics: 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82, Stockholm, 4-8 August 1991. Berlin/New York. S.105-122.
    Lemnitzer, Lothar/Zinsmeister, Heike, 2010: Korpuslinguistik: eine Einfuhrung. 2., durchgesehene und aktualisierte Auflage. Tubingen.
    Lenhard, Wolfgang, 2009: Der Einsatz intelligenter tutorieller Systeme zur Vermittlung von Leseverstandnisstrategien. In: Lenhard, Wolfgang/Schneider, Wolfgang (Hrsg.),2009: Diagnostik und Forderung des Leseverstandnisses. Gottingen. S.227-242.
    Lenhard, Wolfgang/Baier, Herbert/Hoffmann, Joachim/Schneider. Wolfgang, 2007: Automatische Bewertung offener Antworten mittels Latenter Semantischer Analyse. In: Diagnostica,2007, Nr. 53. S.155-165.
    Linke, Angelika/Nussbaumer, Markus, 2000: Rekurrenz. In: 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2000: Text- und Gespra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 305-315.
    Linke, Angelika/Nussbaumer, Markus/Portmann, Paul R.,2004: Studienbuch Linguistik. (= Reihe Germanistische Linguistik).5., erweiterte Auflage. Tubingen.
    Liu, Lei, 2013:Eine korpusbasierte Untersuchung der kohasionsmittel bei der Textproduktion chinesischer Germanistikstudenten. In: Muttersprache, 2013, Nr. 2. S. 145-169.
    Lobin, Henning, 2010: Computerlinguistik und Texttechnologie. Stuttgart.
    Ludeling, Anke, 2007:Das Zusammenspiel von qualitativen und quantitativen Methoden in der Korpuslinguistik. In:Kallmeyer, Werner/Zifonun, Gisela (Hrsg.),2007: Sprachkorpora: Datenmengen und Erkenntnisfortschritt. Berlin/New York. S.28-48.
    Ludeling, Anke, 2008:Mehrdeutigkeiten und Kategorisierung:Probleme bei der Annotation von Lernerkorpora. In:Walter, Maik/Grommes, Patrick (Hrsg.),2008:Fortgeschrittene Lernervarietaten: Korpuslinguistik und Zweitspracherwerbsforschung. Tubingen. S. 119-140.
    Ludeling, Anke/Walter, Maik, 2010:Korpuslinguistik. In:Krumm, Hans-Jurgen/Fandrych, Christian/Hueisen, Britta/Riemer, Claudia (Hrsg.),2010:Deutsch als Fremd- und Zweitsprache: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Berlin/New York. S.315-322.
    Martin, Dian I./Berry, Michael W.,2007: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behind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Landauer, Thomas K./McNamara, Danielle S./Dennis, Simon/Kintsch, Walter (eds.),2007:Handbook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Mahwah. S.35-55.
    McNamara, Danielle S./Kintsch, Walter/Dennis, Simon/Landauer, Thomas K.,2007: Preface. In:Landauer, Thomas K./McNamara, Danielle S./Dennis, Simon/Kintsch, Walter (eds.),2007:Handbook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Mahwah. S. ix-xii.
    Meindl, Claudia,2011:Methodik fur Linguisten. Eine Einfiihrung in Statistik und Versuchsplanung. Tubingen.
    Mitesser, Oliver,2008:Latente Semantische Analyse zur Messung der Diversitat von Forschungsgebieten. Berlin.
    Nakov, Preslav/Popova, Antonia/Mateev, Plamen, 2001: Weight functions impact on LSA performance载http://lml.bas.bg/~nakov/selected_papers_list/nakov_RANLP01.pdf(最后访问:2012-06-06).
    Paprotte, Wolf, 2002:Korpuslinguistik. In:Muller, Horst M. (Hrsg.),2002:Arbeitsbuch Linguistik. Paderborn. S.364-381.
    Reznicek, Marc/Ludeling, Anke/Hirschmann, Hagen, 2013:Competing Target Hypotheses in the Falko Corpus:A Flexible Multi-Layer Corpus Architecture. In:Diaz-Negrillo, Ana/Ballier, Nicolas/Thompson, Paul (eds.),2013:Automatic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Learner Corpus Data. Amsterdam. S.101-123.
    Reznicek, Marc/Ludeling, Anke/Krummes, Cedric/Schwantuschke, Franziska/Walter, Maik/Schmidt, Karin/Hirschmann, Hagen/Andreas, Torsten,2012:Das Falko-Handbuch: Korpusaufbau und Annotationen (Version 2.01). 载 http://www.linguistik.hu- berlin.de/institut/professuren/korpuslinguistik/forschung/falko/Falko-Handbuch_Korpusaufbau%20und%20Annotationen_v2.01 (最后访问:201 2-06-06).
    Rickheit, Gert/Schade, Ulrich,2000:Koharenz und Kohasion. In: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2000:Text-und Gesprd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275-283.
    Rickheit, Gert/Sichelschmidt, Lorenz/Strohner, Hans, 2002:Gedanken Ausdrucken und Sprache verstehen:Psycholinguistik. In:Miiller, Horst M. (Hrsg.),2002:Arbeitsbuch Linguistik. Paderborn. S.382-405.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67:Grundfragen der allgemeinen Sprachwissenschaft. 2. Auflage. Berlin.
    Scherer, Carmen, 2006:Korpuslinguistik. Heidelberg.
    Schemer, Maximilian, 2000:Kognitionswissenschaftliche Methoden in der Textanalyse. In: Brinker, Klaus/Antos, Gerd/Heinemann, Wolfgang/Sager, Sven Frederick (Hrsg), 2000:Text- und Gesprdchslinguistik: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ossischer Forschung. Berlin/New York. S.186-195.
    Schmidt, Siegfried J.,1976:Texttheorie: Probleme einer Linguistik der sprachlichen Kommunikation. 2., verbesserte und erganzte Auflage. Miinchen.
    Schwarz, Monika,1996:Einfuhrung in die kognitive Linguistik. 2., uberarbeitete und aktualisierte Auflage. Tubingen/Basel/Francke.
    Selinker, Larry, 1972:Interlanguage. I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2, Nr. 10 (3). S.209-231.
    Shannon, Claude E.,194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In: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 Vol.27. S.379-423,623-656.
    Sinclair, John,1991: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Oxford.
    Stede, Manfred,2007: Korpusgestutzte Textanalyse: Grundzuge der Ebenen-orientierten Textlinguistik. Tubingen.
    Stede, Manfred, 2008:Computerlinguistik und Textanalyse. In:Janich, Nina (Hrsg.),2008: Textlinguistik: 15 Einfuhrungen. Tubingen. S.333-351.
    Storch, Gunther,2001:Deutschals Fremdsprache: eine Didaktik-theoretische Grundlagen und praktische Unterrichtsgestaltung. Munchen.
    Teubert, Wolfgang, 2005:My version of corpus linguistics. 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005, Nr. 10 (1). S.1-13.
    Tognini-Bonelli, Elena, 2001: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 Amsterdam/Philadelphia.
    van Dijk, Teun Adrianus, 1978/1980:Textwissenschaft:eine interdisziplinare Einfuhrung. (Deutsche Ubersetzung von Sauer, Christoph). Tubingen.
    van Dijk, Teun Adrianus/Kintsch, Walter, 1983: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London.
    Vater, Heinz, 2001:Einfuhrung in die Textlinguistik: Struktur und Verstehen von Texten. 3., uberarbeitete Auflage. Munchen.
    Vogel, Klaus,1990:Lernersprache: Linguistische und psycholinguistische Grundfragen zu ihrer Erforschung. Tubingen.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124.193.83.252/cqp/(最后访问:2014-01-12).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antlab.sci.waseda.ac.jp/antconc_index.html(最后访问:2012-10-12).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dwds.de/(最后访问:2013-09-06).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elfdata.com/encodingmaster/(最后访问:2012-06-06).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www.lexisnexis.com/ap/academic/(最后访问:2013-09-13).
    (作者、时间、标题不详),载https://korpling.german.hu-berlin.de/cqpwi/login.php(最后访问:2014-01-12).
    (作者和时间不详)ALeSKo corpus: An annotated learner corpus载http://ling.uni-konstanz.de/pages/home/zinsmeister/alesko.html(最后访问:2012-06-06).
    (作者和时间不详)TreeTagger - a language independent part-of-speech tagger.载:http://www.cis.uni-muenchen.de/-schmid/tools/TreeTagger/(最后访问:2012-06-06).
    (作者和时间不详)Windows grep Software to Search (and Replace) through Files and Folders on Your PC and Network.载http://www.powergrep. com/(最后访问:2012-09-06).
    布斯曼,1990/2003:《语言学词典》,(陈慧瑛等编译)。商务印书馆。
    柴少明,2013:《计算机支持的外语协作学习》。科学出版社。
    陈勇,2003:“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关于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认识论”。载:《外语学刊》。2003,第3期。第57-62页。
    仇宽永,2013:《德国媒体中希腊国家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分析》(Korpuslinguistische Analyse zum Staatsimage von Griechenland in deutschsprachigen Medien)(硕士论文原稿)
    初慧子,201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语法能力的历时对比研究》(Korpusbasierte diachrone Vergleichsuntersuchung der grammatischen Kompetenz von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studenten)(硕士论文原稿)
    丁信善,1998:“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载:《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第1期。第4-12页。
    冯志伟,2007:“基于经验主义的语料库研究”。载:《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第1期。第29-36,39页。
    高莉,2011:《基于语料库的中德刑法篇章理解研究——以衔接与连贯为视角对立法篇章可理解性的再思考》(Eine korpusbasierte Studie zum Textverstehen des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Strafgesetzbuches - Neuuberlegungen uber die Verstandlichkeit der Gesetzestexte aus der Perspektive der Kohasion und Koharenz)(博士论文原稿)。
    顾曰国,1998:“语料库与语言研究”。载:《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第1期。第1-3页。
    桂诗春,2003:“潜伏语义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载:《现代外语(季刊)》2003,第26卷第1期。第76-84页。
    桂诗春/冯志伟/杨惠中/何安平/卫乃兴/李文中/梁茂成,2010:“语料库语言学与中国外语教学”。载:《现代外语(季刊)》。2010,第33卷第4期。第419-426页。
    何安平,2004a:“语料库与外语教学”。载:何安平(主编),2004:《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3-30页。
    何安平,2004b:《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武,2013:“从英语小说阅读到英语写作——一项潜伏语义分析理论驱动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验报告”。载:《外语学刊》。2013,第174期。第124-129页。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2002:《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昌宁/李涓子,2007.《语料库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贾国栋,2007:《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孔德明,1997:“德语常用语篇连接词语”。载:《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7,第2期。第57-61页。
    孔德明,2011:“全国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总结报告(2003—2009)”。载:贾文键/魏育青(主编),2011:《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63-99页。
    郎曼,2013:《德语新闻报道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洪成,2010:《SPSS 18数据分析基础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李金辉,2009:《使用潜伏语义分析理论研究计算机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Using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for Automated Essey Scoring in the Chinese EFL Context)(博士论文原稿)。
    李莉,2006:《潜在语义分析在中文短文自动判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es of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Essay Auto Sc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硕士论文原稿)。
    李细平,2012:《二语写作教学设计与范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梁茂成,2006:“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性研究”。载:《现代外语》。2006,第3期。第284-330页。
    梁茂成,2008:“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中的情态序列研究”。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第1期。第51-58页。
    梁茂成,2010:“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载:《中国外语》。2010,第4期。第90-97页。
    梁茂成,201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载:《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年,第44卷第3期。第323-335,478页。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语料库应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廖秋忠,1987:“《篇章语言学》导论简介”。载:《国外语言学》。1987,第2期。第66-69页。
    刘辰诞,1999: 《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磊,2009:《基于语料库的德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篇章衔接手段使用的分析》(Eine korpusbasierte Untersuchung der Kohasionsmittel bei der Textproduktion der Germanistikstudenten)(硕士论文原稿)。
    刘满堂,2004:“近40年英语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第20卷第1期。第98-103页。
    刘润清,1995:《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轶,2013:《基于语料库的语言主观性研究——以德语新闻报道为例》(Eine korpusbasierte Untersuchung von der Subjektivitat der Sprache-Am Beispiel der deutschen Berichterstattung)(硕士论文原稿)。
    刘玉屏/孙晓明,2010:《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马广惠,200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马婧,2006:《篇章衔接原则在DaF写作教学中的应用》(Anwendung des Prinzips der Textkohasion auf dem DaF-Schreibunterricht - Analysen der Schreibubungen im Lehrwerk,, Grundstudium Deutsch ")(硕士论文原稿)。
    潘尔艳,2003:“中介语——学习者的语言”。载:《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第11卷第4期。第59-60页。
    潘永樑,2001:“语料库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第2期。第1-5页。
    齐冬冬,2011:《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论证型篇章中的连贯关系——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Koharenzrelationen in argumentativen Texten chinesischer Germanistikstudenten-eine kontrastive korpusbasierte Untersuchung)(博士论文原稿)。
    钱敏汝,1988:“戴伊克的话语宏观结构论(上)”。载:《国外语言学》。1988,第2期。第86-93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62-84页。
    钱敏汝,1997.“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第4期。第44-50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52-166页。
    钱敏汝,2000:“跨文化性和跨文化能力”。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05-214页。
    钱敏汝,2001:《篇章语用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钱敏汝,2005:“符号学与跨文化性”。载:林宏星/林晖(执行主编),2005:《复旦哲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33-260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325-358页。
    钱敏汝,2008:“德语测试的要旨和要领”。载: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报告:以语言为轴、与时代互动——当代中国德语教育的纲领和模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09-216页;亦载:钱敏汝,2011:《钱敏汝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63-470页。
    钱敏汝,2010:“基于篇章语用学的篇章语言学课程”。载: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编),2010:《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27-240页。
    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2008:《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报告:以语言为轴、与时代互动——当代中国德语教育的纲领和模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钱文彩,2000:《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秦晓兰/文秋芳,2007:《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权立宏,2010:"PowerGREP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数据驱动学习为理念”。载:《山东外语教学》。2010,第1期。第31-36页。
    孙艳玲/何源/李阳旭,2010:《例说SPSS统计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
    滕延江,2009:“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载:苏勇/孙世利/毕崇涛(主编),2009:《数字化外语教学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31-39页。
    王慧莉/刘文宇,2004:“潜在语义分析:原理与应用”。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4期。第91-94页。
    王建新,1998:“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第4期。第52-58页。
    王建新,2005:《计算机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京平,2002:《德语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克非,2004:《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立非/孙晓坤,2005:“国内外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发展:现状与方法”。载:《外语电化教学》。2005,第105期。第19-24页。
    王彦会,2010:“建构主义视角看外语教学”。载: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编)2010:《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03-110页。
    王永生,2008:“德语字素音素转换学习语料库的自动生成算法”。载:《计算机应用》。2008,第28卷。第7-9页。
    威廉斯/布登,1997/2000:《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刘学慧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卫乃兴,2008:“语料库语言学的弗斯学说基础”。载:《外国语》。2008,第31卷第2期。第23-32页。
    卫乃兴,2009:“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论及相关理念”。载:《外语研究》。2009,第5期。第36-42页。
    文秋芳,2009:“学习者英语语体特征变化的研究”。载:《外国语》。2009,第32卷第4期。第2-10页。
    文秋芳/王立非,2003:《英语写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2005:《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谢应光,1996:“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第3期。第28-33页。
    熊蔷,2011:《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专四作文基于语料库的错误分析》(Korpusbasierte Fehleranalyse der PGG-Aufsdtze von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studenten)(硕士论文原稿)。
    熊文新/梁茂成/赵秀花,2013:“基于语料库及对应词表的英语特异组合发现方法”。载:《外语电化教学》。2013,第152期。第3-8页。
    许家金,2003:“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载:《外语教学》。2003,第6期。第6-9页。
    许家金/许宗瑞,2007:“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话语词块研究”。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第39卷第6期。第437-443页。
    杨惠中,2002:《语料库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惠中/卫乃兴,2005:《中国德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姚天昉/林莉/玉素甫·艾白都拉,1996:“基于德语语料库词性标注和统计方法的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第6期。第35-40页。
    叶蜚声/徐通锵,2010:《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德禄/刘汝山,2003:《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智,2005:《德汉篇章非结构衔接手段对比研究》(Kontrastive Untersuchung zu den nicht-strukturellen Kohdsionsmitteln in deutsch-und chinesischsprachigen Texten)(硕士论文原稿)。
    周抗美/王兆渠,2004:《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和时间不详):《段落》。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E%B5%E8%90%BD(最后访问:2012-05-10)。
    (作者和时间不详):《余弦相似性》。载: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9%E5%BC%A6%E7%9B%B8%E4%BC% BC%E6%80%A7(最后访问:2013-1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