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鼎革一直是我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中韩关系史研究中亦占据着特殊地位。本文以朝鲜仁祖时代(1623-1649)为中心,按照朝鲜对后金交涉史发展的脉络,以丁卯之役、丙子之役作为朝鲜与后金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分割点,具体考察仁祖时代朝鲜王朝对后金外交的阶段性特点。在考察之余,我们还将探讨下列问题:(1)通过对仁祖时代与光海君时代朝鲜对后金交涉的路线、策略进行历史性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对后金交涉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而理清仁祖在位二十六年间朝鲜对后金态度的变化和对后金政策的走向;(2)就朝鲜内部党争对于仁祖政权对后金交涉决策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揭示隐藏在其决策过程背后的朝鲜内政结构,并结合影响朝鲜对外决策的主观性因素,对朝鲜在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中屡屡失利、双方之间谈判进程缓慢且曲折的原因,提供新的解释:(3)对仁祖本人在与后金交涉中体现出的政治性格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朝鲜的外交理念、外交特征、乃至朝鲜的民族性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其学术价值,然后通过对相关领域学术史的回顾和对相关史料较全面的整理与综述,确定了本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国的相关史料研究主要体现了从民族史及宏观角度研究历史的长处,而缺少了历史角色的换位思考和互动研究。韩国学者则由于受史料观点的影响,在研究中高扬了朝鲜时代外交的道德理想型特点,缺乏客观性分析。此外,以往研究侧重将朝鲜作为华夷秩序中的一个被动角色来看待,突显了外部因素对朝鲜的影响,从而使得朝鲜作为外交政策实施者的个性特点不够鲜明。因此,本文结合朝鲜王朝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仁祖统治集团对后金交涉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外交理念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二章是仁祖时代朝鲜与后金交涉史的背景。光海君在助明伐金的过程中骑墙两端,与朝鲜“尊周”、“事大”的主流意识背道而驰。仁祖李倧的上台则恰恰受益于传统势力对光海君猛烈批判的政治氛围。仁祖打出亲明旗号,以颠覆式的姿态,欲全面否定光海君,重新回到以名分为本的“原则主义”外交路线上来。仁祖时代对光海君外交政策的批判,事实上是为了服从于其反正斗争的政治需要及舆论需要。因此,他们带着个人情绪和政治偏见来评价光海君外交,就很难做到公允。为了借明朝之力解决北疆危机,仁祖积极倡导“协力讨虏”。但是,统治集团利益的调整、客观国情的衰颓,使得国家状况没有重大起色。仁祖在高举“原则主义”的同时、最终落入光海君“现实主义”的窠臼。只不过,这要比光海君时代更隐蔽。名分与利益之间的利弊权衡,使得仁祖集团在对外决策中往往优柔寡断。对于名分的顾虑,是仁祖时代朝廷各派对外决策争执的焦点和出发点。
     第三章探讨丁卯之役的发生及朝鲜对后金的交涉。从丁卯之役的爆发到平壤盟誓的订立,朝鲜对后金的交涉经历了从顽强拒斥到妥协让步的过程,从而在根本上证明了朝鲜对光海君时代“现实主义”路线的回归。在强敌面前,意志薄弱的仁祖集团避战自保,抛弃了对国家的责任,仓皇避入江都。这与其标榜的“义理”截然相悖。名分论给朝鲜对后金决策带来了困惑,并且成为朝鲜迅速溃败的思想根源。有关“缓祸”与“斥和”的争辩,即朝鲜对后金交涉路线的论争,亦由丁卯之役而起。江都盟誓虽然有对朝鲜利益侵蚀的一面,但更主要体现了朝鲜与后金之间互相制约、互相防范的对等意识,这对战后的朝鲜是相对有利的。由于朝鲜拒绝承认平壤盟誓的真实性,江都盟誓从而成为朝鲜在丁卯之役后赖以维权的依据。围绕着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及荣誉等根本问题,朝鲜在催促后金撤兵、索要本国人口、抵制边境开市等问题上,进行了顽强抗争,展示了其外交性格刚烈而柔韧、灵活又不失原则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朝鲜对待明朝与后金态度之悬殊,给后金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这反而加深了后金对明朝和朝鲜的仇恨,并将朝鲜与后金的关系引向新的对抗和冲突。
     第四章以丙子之役作为分水岭,具体论述了朝鲜对后金交涉地位的变化。丁卯讲和之后,朝鲜的国情每况愈下,“缓祸论”不能拯救国家,“斥绝之声”呼之欲出。虽然斥绝振奋民心,但使两国关系破裂。虽然朝鲜要主动来“破冰”,但皇太极东征决心已定,丙子之役不久爆发。在各道援军皆被阻截的情况下,朝鲜君臣为重新和谈而做了一些试探性努力,但却避重就轻,导致谈判一再拖延。最终,朝鲜君臣不得不以投降来结束南汉山城危机。与丁卯之役相比,朝鲜的交涉地位更加被动。这表明了清朝的壮大,也预示了对传统明鲜之间宗藩关系的颠覆之势——虽然朝鲜人在思想上始终都不承认。由于失去了外交的主动权,斥和论只能流于空洞的呐喊,甚至被扣以“斥和误国”的罪名,这不能不说是朝鲜人的无奈和悲哀。“名分论”在国难之时考验了朝鲜人的民族意志,但也带来了愈演愈烈的虚浮之风,加剧了政见分化,掣肘了朝鲜人对战争的决策和判断。
     第五章分析三田渡盟约后朝鲜对清朝的交涉情况。三田渡盟约沿袭了中国古代传统宗藩关系的模式,从形式上规定了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但是,盟约订立的特殊环境也使得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发展显示出许多非理性因素。尤其是以朝鲜世子等人被挟质沈阳,成为清朝控制朝鲜的根本手段。这也是丙子之役后十几年中影响仁祖对清决策的最重要因素。虽然朝鲜暗中发展了军事力量、横议呼声亦不曾停息,但朝廷从丙子之役中汲取了教训,对清交涉的锐气大有收敛,态度变得更为现实。清朝对朝鲜的利益侵夺和安全威胁是朝鲜难以容忍的,而且清朝的做法亵渎了朝鲜社会的礼法道德。朝鲜因此变得无比愤慨和绝望。这正是仁祖时代及以后朝鲜社会抗金、厌金情绪极度高涨的原因。从另一角度看,清朝屡屡向朝鲜示强,也反映出其胜利背后的自卑意识。他们希望用胜利和实力去赢得国际新秩序下的统治权威,但这种努力却始终不被朝鲜认同。朝鲜王朝更加基于现实主义的外交,但是他们尊周、朝宗的信条却始终没有被抛开。因此,朝鲜的复仇情绪迟早要爆发出来。
     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通过史实的分析来提升对朝鲜王朝外交理念的认识。首先,“原则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仁祖时代并存且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一直是困扰朝鲜君臣的问题。尊周事大、名分至上,是朝鲜人对外交涉的“原则”。对明态度正是朝鲜与清人争执的焦点。朝鲜君臣在理念上“争强、争大”、不服于“蛮夷”的态度亦显而易见。名分论暴露出朝鲜人外强中干的现状。他们缺乏从敌我实力消长中认清形势的平和心态。当现实与原则想象不符时,他们往往措手不及。其次,朝鲜人的决策往往源自他们理念中的主观臆断,他们的外交策略受感情因素影响较大,如在仁祖的外交策略中其本人的宗社情结、个人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仁祖及其拥护者的国家观是狭隘而自私的,所以他们才会抛开对国家的责任,避战自保。归结而论,仁祖及其拥护者们既追求名分与义理,又必须解惑于现实、保全自身安全。尤其在国难面前,他们更强调自己在对金(清)交涉中的主体意识、唯我的利益“本位主义”。虽然朝鲜君臣为名分论而困惑,但是他们对国家、宗社利益为本位的外交追求并不曾改变。一个已经把国家利益微缩为宗社利益、把“大国家”缩小到“小宗社”的朝廷,很难用心挽救衰退中的国家。仁祖时代朝鲜国家尊严的陨落、社会统治秩序的塌陷,加深了朝鲜社会的不满情绪。因此,孝宗时代,宋时烈等人才积极倡导对“王道论”、“名分论”再修补、再诠释,以期重朔社会对国家和王权的信任感。
The dynastic change from Ming to Q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historic studies in China and abroad. It also takes a special role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history of Sino-Korean relationship. This dissertation addresses the staggered characteristic of Chos(o|ˇ)n's diplomacy towards Houjin(Q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Injo's reign (1623-1649), which follows the rule of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div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to different phases by Dingmao War and Bingzi War. During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 each phase, the following methods is adopted: (1)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Chos(o|ˇ)n's diplomatic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towards Houjin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Gwanghaegun's and Injo's reign, similarity and differentia are discussed. Then the change of Chos(o|ˇ)n's attitude and diplomatic policies towards Houjin during 26 years of King Injo's reign are obtained. (2)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struggle in different parties of Chos(o|ˇ)n on Gwanghaegun's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are analyzed. The contradiction that hides behind the decision-making are also showed up. With the subjective influential factors, a new explanation to Chos(o|ˇ)n's loss in Dingmao War and Bingzi War and the slowness of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Chos(o|ˇ)n and Houjin are proposed. (3) King Injo's character in politics, Chos(o|ˇ)n's diplomatic concept, diplomatic character and ethnic character are discussed.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n chapter one illustrates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research task and its academic value. The frame of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 clue and research method are determined by organizing, analyzing and making literature review for historic materials that relating to this historic period. Generall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showed their trait in the history study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folk and macro-scop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transposition thinking and interactive research of historic roles. Meanwhile, Korean scholars uplifted ideal character of the diplomacy of Chos(o|ˇ)n due to affection of the ideas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objective of their studies are inadequate. Additionally, past studies were inclined to takes Chos(o|ˇ)n as a passive role in the Chinese-barbarism system and stress the exteri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Chos(o|ˇ)n. Its personality as a body who implemented the policy had been neglected. Therefor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cepts of Injo's diplomacy with Houjin by combinatio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os(o|ˇ)n.
     Chapter two provides background for the history of King Injo's diplomacy towards Houjin. King Gwanghaegun took fence-sitting policy during Chos(o|ˇ)n helped Ming Dynasty to attack Houjin. Gwanghaegun's policy was opposite to Chos(o|ˇ)n's mainstream as Zunzhou and Shida(respecting Ming Dynasty and following the great power). King Injo assumed its reins by taking benefits from the politic atmosphere that traditional politic power criticized King Gwanghaegun fiercely. King Injo played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pro-Ming and negated Gwanghaegun completely. He returned to 'principle' diplomatic guideline. King Injo's criticism on King Gwanghaegun was out of political and public need for his struggle. Therefore, it was difficult to evaluate Gwanghaegun's diplomacy fairly as they were accompanied by personal emotions and political bias.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Ming Dynasty's power to solve Chos(o|ˇ)n's frontier crisis in the north, King Injo protested actively to cooperate Ming Dynasty to attack Houjin. However, due to benefit adjustment among the reigning group and decay of Chos(o|ˇ)n, the nation's status had not been improved from King Injo's government. King Injo regressed to King Gwanghaegun's realism diplomatic policy. Their activities were more secluded than that of King Gwanghaegun. The balance between fame and benefits led to King Injo's hesitation in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Their worry about fame was the focus and start point of the political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parties in the government.
     Chapter three inspects outbreak of the Dingmao War and the bargain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fter the w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war to making pledge in Pyongyang, Chos(o|ˇ)n's attitude was changed from adamancy to compromise. This change thoroughly demonstrated that King Injo's diplomatic guideline had been regressed to Gwanghaegun's realism. In the front of powerful enemy, frailty King Injo evaded the conjuncture and dodged into Jiangdu hurriedly to protect their lives and benefits. They abandoned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nation. This was opposite to their 'obligation' completely. Fame puzzled Chos(o|ˇ)n and thi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ideological roots that led to Chos(o|ˇ)n's quickly loss in the war with Houjin. Controversy about Huanhuo (solve the war by peaceful way) and Chihe (oppositional standpoint towards the way by using peace talks with Houjin), i.e., argument about Chos(o|ˇ)n's diplomatic guideline, was also aroused by the war. As to egotistic King Injo who took the benefit of imperial clansman on the first place, principle had to obey realism. Though the pledge made by Chos(o|ˇ)n and Houjin in Jiangdu had the aspect of encroaching Chos(o|ˇ)n's national benefits, much more showed the significance that Houjin and Chos(o|ˇ)n restricted kept away from each other, which was good for Chos(o|ˇ)n. Because Chos(o|ˇ)n refused to admit the facticity of Pyongyang pledge, Jiangdu pledge was considered as the warranty by Chos(o|ˇ)n to maintain their right and benefits after the war. In order to protect Chos(o|ˇ)n's security, benefits and dignity, Chos(o|ˇ)n stalwartly struggled with Houjin in the aspects of hastening to withdraw troops of Houjin from Yizhou, requesting captives from Houjin coming into being by the war, rejecting Houjin's request for commerce on Chos(o|ˇ)n's frontier. They showed their strong but flexible character in diplomacy. During these diplomatic struggle, Chos(o|ˇ)n'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Ming Dynasty and Houjin caused tremendous psychological gap to Houjin. This had deepened Houjin's hostility to Ming Dynasty and Chos(o|ˇ)n and led the Chos(o|ˇ)n-Houjin's relationship to new conflicts.
     Chapter four took the Bingzi War between Chos(o|ˇ)n and Houjin as a watershed to narrate the change of Chos(o|ˇ)n's diplomatic status towards Houjin. After the Dingmao War, Chos(o|ˇ)n's domestic situation went from bad to worse. 'Huanhuo' contention which was deemed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now could not rescue their country and a new contention of strugglling for revenge appeared. Although this excited their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d broken down. Chos(o|ˇ)n took the initiative to ease their relationships, Huangtaiji decided to declare the war towards Chos(o|ˇ)n and so called Bingzi War broke out.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Chos(o|ˇ)n's reinforcement was blocked by Houjin, Injo and his liegeman re-considered peace talks and re-done some exploratory efforts. Negotiation was delayed as Chos(o|ˇ)n government avoided the important things and dwelled on the trivial ones. Finally, Injo had to surrender to end the war. Compared with Dingmao War, Chos(o|ˇ)n became more passive and this change showed growth of Qing Dynasty. This also indicated that Qing Dynasty will overthrow traditional Chinese-barbarism system, though Chos(o|ˇ)n refused to admit ideologically. Without realistic victory, 'Chijue' contention became barren and even was thought to be the reason for damaging the nation. This was thought to be great sorriness for the nation. Fame contention tested the nation's willing in hard times, led to molder atmosphere, exacerbated the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impeded Chos(o|ˇ)n's decision-making and judgment to the war.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diplomatic situation between Chos(o|ˇ)n and Houjin after Santiandu covenant was made. Santiandu covenant followed th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barbarism system, which formally pr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Chos(o|ˇ)n. Because Santiandu covenant was made with special wartime background so that there were many non-ration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Chos(o|ˇ)n's prince was taken to Shenyang as hostage for many years,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the basic mean to control Chos(o|ˇ)n government. Thi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d the Injo's diplomatic decision-making of towards Qing Dynasty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the Bingzi War. Though Chos(o|ˇ)n developed it military power secretly and the action that Chos(o|ˇ)n deprecated the control of Qing Dynasty never stopped, Chos(o|ˇ)n government learnt from the Bingzi War. Its attitudes towards Houjin became more realistic than before. Chos(o|ˇ)n could not tolerate Qing Dynasty's encroachment on its benefits and threat on its national safety, which desecrated Chos(o|ˇ)n's manners and morality. Chos(o|ˇ)n people became quite indignant and despaired, which just was the main reason that Chos(o|ˇ)n's society from the period of King Injo's reign surged the ideaistic and political tide that Chos(o|ˇ)n contradicted Qing Dynasty and disrelish Qing Dynasty for a long time. On the other hand, Qing Dynasty often showed its power to Chos6n, which just indicated Qing Dynasty's inferiority behind its victory in military affairs. Houjin hoped to win the authority in new Chinese-barbarism system through its victory and strength, but these efforts were not acknowledged by Chos(o|ˇ)n. Chos(o|ˇ)n was good at realistic and flexible diplomacy, but its credendum that kept nation's independence and recognized the cultural authority of Ming Dynasty was never given up. Therefore, Chos(o|ˇ)n's emotion of revenge would break out sooner or later.
     Chapter six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os(o|ˇ)n's diplomatic guideline is promoted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 facts. Firstly, principle and realism diplomatic policy co-existed and conflicted in King Injo's reign period, which puzzled King Injo and his supporters for a long time. Zunzhou, Shida and fame are uppermost principle of Chos(o|ˇ)n's diplomacy. Chos6n's attitude towards Ming Dynasty was the focus of the argument between Chos(o|ˇ)n and Q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detested the fact that Chos(o|ˇ)n depended on Ming Dynasty's power and showed boastful gesture in diplomatic affairs. Chos(o|ˇ)n's arrogance and disobedience could been easily seen in its activities. Fame contention divulged Chos(o|ˇ)n's outwardly strong and inwardly weak status. They lacked placid mentality to recognize the situation and were unprepared for the situation that reality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imagination. Secondly, Chos(o|ˇ)n's decision-making was usually based on their idealistic judgment and their diplomacy was influenced by emotion. King Injo's love knot to gens and his personal emotion completely exhibited in his diplomatic policy. Injo and his supporter's nation concept was narrow and selfish, so that they abandoned their responsibility on the whole nation and escaped to protect their own's benefits. Finally, in conclusion, Injo and his supporters not only pursued fame and 'obligation', but also protect their own benefits, which especially emphasized their egotistic attitude in diplomacy. Especially, in front of disaster of the nation, they even emphasized their principal ideology and solipsism. Though Chos(o|ˇ)n people puzzled by fame contention, their diplomatic pursuit for nation's and gens' benefit was unchanged. For one government who reduced the nation's benefits to gens' benefits and reduced the nation to gens, it was difficult to rescue the decaying nation. The fact that Chos(o|ˇ)n's national dignity fell down and the reign order of society subsided, the dissatisfaction emotion of the society grew on. Therefore,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Hyojong, in order to figure Chos(o|ˇ)n society's relief on the nation and the kingship, Confucian scholar Song Shilie actively sparkpluged to repair and explain Wangdao and fame contention again.
引文
[1][日]鸳渊一:《清初清鲜关系与三田渡碑文(上、中、下》,《史林》13-1、2、3、4,1928年;[日]田川孝三:《沈馆考》,《小田颂寿论集,1934》,转引自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引论”,1-2页。
    [2]#12
    [3]李仁荣:《韩国满洲关系史的研究》,乙酉文化社,首尔,1954年。
    [4]金声钧:《初期(?)朝清经济关系交涉略考》,《史学研究》,5辑,1959年,1-42页。
    [5]全海宗:《东亚细亚史的比较和交流》,知识产业社.首尔,2000年,《东亚文化的比较史的研究》,一潮阁,首尔,1976年;《韩国和中国--东亚史论集》,知识产业社,首尔,1979年;《韩国(?)东洋》,一潮阁,首尔,1972年;《韩中关系史研究》,一潮阁,首尔,1981年。
    [6]高柄翊,《外国(?)李朝韩国人(?)观念》,《白山学报》,8号,1970年,231-251页;《韩国古代文化和邻接文化的关系》,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城南,1981年;全海宗、高柄翊:《东洋文化史(上)》,乙酉文化社,首尔,1964年。
    [7]黄元九:《东亚细亚史研究》,一潮阁,首尔,1976年。
    [8]李章熙:《丁卯丙子胡乱义兵考》,《建大史学》,4辑,1974年,15-36页;《丁卯·丙子胡乱时义兵研究》,《国史馆论丛》,30辑,1991年,183-216页。
    [9]曹永禄:《入关前明鲜时代(?)满洲女直史》,《白山学报》,22号,1977年,13-81页。
    [10]朴容玉:《丁卯乱朝鲜被掳人刷·赎还考》,《史学研究》,18辑,1964年,355-388页;《丙子乱被掳人赎还考》,《史丛》,9辑,1964年,51-93页。
    11徐炳国:《宜祖二十五年顷(?)建州女真》,《白山学报》,9号,1970年,61-98页;《童猛哥帖木儿(?)建州左卫研究》,《白山学报》,11号,1971年,53-105页;徐炳田:《清太宗(?)女真民族保存策研究--附录:北方民族国家(?)世宗》,《白山学报》,16号,1974年,101-146页。
    12李弘植:《满鲜史研究(上世第二册)》,《亚细亚研究》,2号,1960年,199-204页。
    13#12
    14#12
    [1]参见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2]#12
    [3]郑玉子:《朝鲜后期朝鲜中华思想研究》,一志社,首尔,1998年;《丙子胡乱时言官(?)位相珥活动:三学士(?)评价》,《韩国文化》,12卷,1991年,207-248页;
    [4]#12
    [5]#12
    [6]#12
    [1]李章熙:(丁卯丙子胡乱义兵考》,《建大史学》,4辑,1974年,15-36页。
    [1]参见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自序”,2页。
    [2]参见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以日本压力为由消极抵制清朝强权或请求清朝支援,是近世朝鲜处理三国关系时贯彻始终的外交策略。”见该书138页。
    [3]《清韩朝贡关系之制度性分析》、《朝鲜对清外交机密费之研究》收录在《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一书中。
    [1]#12
    [1]光海君(1575-1641),名珲,宣祖庶次子。其母为恭嫔金氏,朝鲜第十五代国王,1608-1623在位。
    [2]光海君八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史称后金(区别于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的金朝),中国学者王臻认为,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努尔哈赤的即位,标志着奴尔哈赤与明朝的彻底决裂,女真与明朗臣属关系的正式结束,是明朝王朝交替的历史大变革信号。而韩国学者徐正钦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努尔哈赤建立金政权之初,尚不能充分说明后金与明朝对立立场的完全确立:清太宗皇太极以“大清”替代“金”的国号,才更明确地表明了满洲与明朝的“对抉意识”。参见王臻:《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徐正钦:《清初的国号问题》,《大邱史学》,28辑,1985年,104页。
    [3]李尔瞻(1560-1623),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广州,字得舆,号观松、双里,大北派代表人物,光海君上台后,李尔瞻权力得到巩固,被封为庆昌府院君,为强化权力,他陷害临海君、小北派柳永庆、金陵君等人.1617年,他倡导废母论,次年将仁穆大妃幽闭西宫,在朝中随意生杀置废,仁祖反正成功之后,李尔瞻连同其子元烨、弘烨、大烨一起被处死.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126页。
    [4]《光海君日记》 卷一百二十八,“光海君十年五月己丑”条.
    [1]#12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庚辰”条。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壬午”条。
    [4]《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乙酉”条。
    [5]《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八,“光海君十年五月壬辰”条。
    [6]尹晖(1571-1644),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海干,字静春,号长洲、川上,领议政尹斗寿之子,曾以冬至兼陈奏使身份赴明。丁卯之役中,他被起用为汉城府尹、清州牧使;丙子之役中,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以特命全权大使身份,出入敌营交涉;还都后,又承担了许多对清交涉事务。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344页。
    [7]《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甲申”条:“是时,王不欲应征兵之举,屡教备局,使之搪咨辽、广各衙门,而庙堂执不从,乃有广收庭议之命。二品以上之启,合口同请.虽以元凶之奸侫,亦知大义之不可犯,而独尹晖首倡不当送之论,黄中允、赵缵韩、李伟卿、任兖之徒,探媚王意,至以变诈狂悖之言,公然献议,终致己未之役,送译通虏,两帅役降。内囚君母,外拒皇命,三纲绝矣。”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九,“光海君十年六月丁丑”条。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九,“光海君十年六月丙子”条。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九,“光海君十年六月丁丑”条。
    [4]姜弘立(1560-1627),朝鲜中期武臣,祖籍晋州,字君臣,号耐村,曾任赴明陈奏使的书状古、汉城府右尹,1618年,被封为晋宁君,1619年,他在萨尔浒战斗中降金。丁卯之役中,他作为后金军先导回国,江都议和后,留在国内,死后才得以复官。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册,533页。
    [5]金景瑞(1564-1624),朝鲜中期武将,祖籍金海,曾任满浦镇佥节制使和北路防御使,萨尔浒之战中,他与姜弘立一起通金。被俘期间,金景瑞秘密将情报传回朝鲜;因姜弘立等告发,被后金处刑。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561页。
    [6]《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光海君十年七月庚寅”条。
    [7]《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光海君十年七月癸巳”条。
    [1]李庆全(1567-1644),朝鲜中期文臣,祖籍韩山,字仲集,号石楼,曾任礼曹佐郎、兵曹佐郎;光海君即位后,任忠洪道观察使、全罗道观察使,袭封韩平君,后升至左参赞。仁祖反正后,他又被封为韩干府院君,受命与张维、李景奭一起撰写三田渡碑文,但托病拒绝,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687页。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光海君十年七月己亥”条。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光海君十年七月乙巳”条。
    [4]《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八,“光海君十年五月丙辰”条。
    [5]《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八,“光海君十年五月丙辰”条。
    [6]《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一,“光海君十年八月癸亥”条。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三,“光海君十年十月乙亥”条。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七,“光海君十一年二月丙辰”条。
    [3]参见《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七,“光海君十一年二月丙辰”条,“光海君十一年二月丁巳”条。
    [4]《清实录》亦有姜弘立投降记载,但并非像朝鲜记载的那样,是朝鲜被动接受招降,而记载的是,姜弘立见明兵大败,主动遣通事执旗来乞降,四大贝勒要求朝鲜主将亲自来降,否则必战。在这种情况下,金景瑞、姜弘立先后投降。参见《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天命四年三月甲申”条。
    [5]参见《光海君日记》卷一日三十八,“光海君十一年三月乙未”条。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辛酉”条。
    [2]不过,朝鲜后世认为这是光海君的既定计划:“先是王密令会宁府来市商胡通报此举,商胡未返,而瑞国先入奴穴,奴酋疑而囚之。既而会宁报至,遂释瑞国仍使招纳弘立,弘立之降,盖其素定之计也。”《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乙卯”条。
    [3]《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天命四年三月甲辰”条。
    [4]《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甲子”条。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甲子”条。
    [2]朴烨(1570-1623),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潘南,字叔夜,号药窗,1597年,别试文科丙科及第;光海君时期,任平安道观察使。在他在职的六年中,朝鲜国防有所好转。仁祖反正后,因之前参与暴政的罪名,在平壤任上被处刑,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9册,37页。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甲子”条。
    [4]《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三十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丙寅”条。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四十二,“光海君十一年七月己亥”条。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四十四,“光海君十一年九月甲申”条。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四十七,“光海君十一年七月丙寅”条。
    [4]郑忠信(1575-1636),朝鲜中期武臣,祖藉锦城,字可行,号晚云;曾任满浦佥使、安州牧事兼任防御使。他后因镇压李适逆乱有功,被授予振武功臣一等,封锦南君;曾先后任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兼任宁边大都护府使。丁卯之役中,他任命为副元帅,谥号忠武。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0册,66页。
    [1]《光海君日记》卷一百四十七,“光海君十一年十二月辛未”条。
    [2]《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五十,“光海君十二年三月壬午”条。
    [3]《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五十一,“光海君十二年四月壬戌”条。
    [1]黄枝连:《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144页。
    [2]金瑬(1571-164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顺天,字冠王,号北渚,与申钦、吴允谦一起,同为老西派领袖。1623年,他与李贵一起发动反正,封升平府院君;曾任右赞成、吏曹判书、左议政;因反对追封定远君事而被贬黜。1633年,他再度被起用,任左议政兼都体察使;1644年,以平定沈器远逆乱而升任领议政。封顺天府院君。谥号文忠。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6册,633-634页。
    [3]李贵(1557-1633),朝鲜中期文臣,祖箱延安,字玉汝,号默斋。光海君时代,他曾遭诬告被流放;与金瑬等发动反正,后定为靖社功臣一等;曾任扈卫大将、吏曹参判兼同知议禁府使、右参判、大司宪、左赞成等职,封延平府院君。丁卯之役中,他与崔鸣吉一起,主张和议。谥号文定。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717-718页。
    [4]崔鸣吉(1586-164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子谦,号迟川、沧浪,早年在李恒福门下,与李时白、张维等一起授学。仁祖反正后,他被定为靖社功臣一等,封完城府院君;曾任吏曹参判、弘文馆副提学、司宪府大司宪。丁卯之役中,崔鸣吉坚持避难江都;与后金订立和约后,崔鸣吉亦是备受指责,后被玉堂排斥,在仁祖关照下1被派以外职,任京畿观察使,1632年之后,他再度任右参赞、副提学、吏曹判书、户曹判书等职。丙子之役中,他主张与清讲和,战后升任右议政、左议政、领议政;1640年,短暂辞职后,复任领议政;后因林庆业通明问题,与金尚宪等一起被执送沈阳,1645年归国后继续辅弼仁祖,直至去世。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2册,425页。
    [5]沈器远(?-1644),朝鲜后期文臣,祖籍青松,字遂之,为靖社功臣一等,封青原府院君;曾任汉南都元帅、 京畿、忠清、全罗、庆尚道的都检察使、工曹判书。丙子之役中,他为留都大将,1642年,升左议政;后与李德仁密谋反清,举族遭戮,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4册,137-138页。
    [1]《仁祖实录》卷三,“仁祖元年十一月戊辰”条。
    [2]《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壬子”条。
    [3]《承政院日记》一册,“仁祖元年三月甲辰”条。
    [4]尽管光海君施行了一些暴政,被众人斥为“无道”,但反对派以暴力的政变手段推翻前朝,亦非儒家伦理及道德精神所容;曾经与西人党合作、参与政变的中北派奇自献就表示,只认可铲除李尔瞻等大北派奸臣,而坚决反对废除光海君;奇其献在仁祖即位之后,与西人党极不配合,也埋下了以后朝廷政争的不安定因素。仁祖及后世与中原王朝之间就朝鲜王统的“辩诬”问题多次进行交涉,可谓费劲周折。参见韩明基:(17-18世纪韩中关系和仁祖反正--朝鲜后期的“仁祖反正辩诬”问題》,《韩国史学报》,13号,2002年,9-41页。“事实上,仁祖反正给明朝造成了不小冲击,明朝将此次‘反正'定性为‘篡夺',对反正主导势力加以惩戒的强硬论一度抬头,只是后来考虑到与金对决的情势,明朝才转而对仁祖政权采用怀柔策略。”参见韩明基:《宣祖代(?)~仁祖代(?)对明关系研究》,首尔大学校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1]《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辛酉”条。
    [2]《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甲辰”条。
    [1]参见金声钧:《朝鲜中期对满关系》,《白山学报》,24辑,1978年,17页。
    [2]稻叶岩吉:《光海君时代的满鲜关系》,转引自韩明基《宜祖代覃(?)仁祖代(?)对明关系研究》,首尔大学校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3]张晚(1566-1629),朝鲜后期文臣,字好古,号洛西;曾任艺文馆检阅、典牲署主簿、刑曹佐郎、典籍、司书、正言、待平、同副承旨、户曹参判、大司谏、刑曹及兵曹的参判、咸镜道观察使等职。李适逆乱后,他升为辅国崇禄大夫、封玉城府院君,后升为右赞成、开城留守。丙子之役中,他未能挡住后金军入侵而获罪流配,后又复官。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9册,176-177页。
    [4]《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辛酉”条。
    [5]金翰奎:《韩中关系史(二)》,715页。
    [6]郑经世(1563-1633),朝鲜中期文臣、学者,祖籍晋州,字景任,号愚伏;曾任承文院副正字、艺文馆检阅、吏曹佐郎兼侍讲院文学、承政院右承旨、左承旨、庆尚监司;光海君即位后,他被特旨授与嘉善大夫,升任成 均馆大司成。仁祖反正后,他曾任弘文院副提学、大司宪、承政院都承旨、议政府参判、刑曹判书、礼曹判书、吏曹判书、大提学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9册,699页。
    [1]《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甲申”条。
    [2]《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辛未”条。
    [3]“岛在登莱东北、我铁山府西南四十七里,周四十余里,地瘠甚不生草木,北岸海面八十里,即虏界也。”参见《朝鲜事大·斥邪关系资料集》,第一册,《尊周汇编》,卷一,81页。
    [4]《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六,“天启五年十二月戊寅”条。
    [5]《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乙卯”条。
    [6]《小华外史》卷六,“仁祖五年四月己酉”条,322页。
    [7]李尚吉(1556-163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星州,字士祐,号东川;曾任光州牧使、通政大夫、平安道安州牧使;1617年,以贺至使身份赴明,后因反对废母论,一度隐退。仁祖反正后,他再次出仕,曾任承旨、兵曹参议、工曹判书,于丙子之役中殉节自杀。谥号忠肃。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888页。
    [8]《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丁巳”条。
    [9]《承政院日记》一册,“仁祖元年四月壬申”条。
    [10]《仁祖实录》卷五,“仁祖二年四月癸丑”条。
    [1]《承政院日记》一册,“仁祖元年四月壬申”条。
    [2]《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辛未”条。
    [3]《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四月辛巳”条。
    [4]《仁祖实录》卷三,“仁祖元年闰十月辛亥”条。
    [5]《仁祖实录,卷十一,“仁祖四年四月丙戌”条。
    [6]《仁祖实录》卷一,“仁祖二年四月己亥”条。
    [7]《仁祖实录》卷二,“仁祖元年七月乙未”条。
    [8]《仁祖实录》卷五,“仁祖二年四月丁亥”条。
    [9]《明清史料》,第八本,“总兵毛文龙奏本”,页710,转引自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74页。
    [1]《明清史料》,第八本,“总兵毛文龙奏本”,页710,转引自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74页。
    [2]《仁祖实录》卷四,“仁祖二年二月丁未”条。
    [3]《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三月甲寅”条。
    [4]《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九月辛卯”条。
    [5]李适(1587-1624),朝鲜中期武臣、叛乱者,祖籍固城,字白圭,宜祖朝武科及第,曾任刑曹佐郎、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仁祖反正中,他立下大功,但因与举义大将金鎏不和,被派到京城外为官,同年,被定为靖社功臣二等第一位;1624年,与郑忠信、奇自献、李时言等,反动叛乱,一度攻破京城,仁祖等人逃往公州,逆乱后来被镇压。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704页。
    [6]《仁祖实录》卷十一,“仁祖四年四月丙戌”条。
    [7]《仁祖实录》卷七,“仁祖二年十二月己酉”条。
    [1]《仁祖实录》卷五,“仁祖二年四月壬子”条。
    [2]《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二月丙戌”条。
    [3]《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一月乙丑”条。
    [4]《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一月甲子”条。
    [5]《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三月壬申”条。
    [6]《仁祖实录》卷七,“仁祖二年十二月壬寅”条。
    [7]李章熙:《丁卯丙子胡乱义兵考》,《建大史学》,4辑,1974年,35页。
    [8]《仁祖实录》卷六,“仁祖二年七月戊午”条。
    [1]《仁祖实录》卷三,“仁祖元年十一月乙丑”条。
    [2]《仁祖实录》卷十,“仁祖三年九月癸酉”条。
    [3]《仁祖实录》卷十,“仁祖三年九月庚午”条。
    [4]《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闰十月辛亥”条。
    [5]《仁祖实录》卷七,“仁祖二年十一月庚辰”条。
    [6]《仁祖实录》卷七,“仁祖二年十一月庚辰”条。
    [1]参见金声钧:《朝鲜中期对满关系》,《白山学报》,24辑,1978年,18页。
    [2]参见韩明基:《“再造之恩”与朝鲜后期政治史--以壬辰倭乱至正祖时期为中心》,《大东文化研究》,59辑,2007年9月,206页。
    [3]《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己酉”条。
    [1]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第一章,前言,1页。
    [2]李光涛:《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1948年,419页。
    [3]《仁祖实录》卷八,“仁祖三年六月乙未”条。
    [4]《光海君日记》卷一百六十九,“光海君十三年九月丁未”条。
    [5]《仁祖实录》卷十三,“仁祖四年十月癸亥”条。
    [1]《荷潭金时让文集(全)》卷六,《破寂录上》,金时让(1581-1643),朝鲜中期文臣,祖藉安东,字子仲,号荷潭,曾任承文院正字、礼曹佐郎、全罗道都事。仁祖反正后,他又历任礼曹佐郎、兵曹正郎、修撰、校理;丙子之役中,任平安道观察使、体察副使,因斥和被流配。1634年,他重新被叙用,任汉城判尹、户曹判书兼同知春秋、世子左副宾客、江华留守,后因病辞官,1641年,受李植、洪瑞凤等推荐,他参与了《朝鲜实录》改修役。谥号忠翼。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736页。
    [2]《仁祖实录》卷十,“仁祖三年九月丙午”条。
    [3]朴兰英(?-1636),朝鲜中期武臣。宣祖时期,他曾任沔川郡守、中军;光海君时期,随姜弘立征后金,被后金俘虏。丁卯之役中,他作为后金向导,来到朝鲜;获释后,曾以回答使、宜慰使、宜谕使、秋信使、春信使等身份,往来于沈阳和汉城之间。丙子之役中,他以使臣身份赴清军阵营,因坚称假名而来的绫峰君为朝鲜王子,被清人杀害,死后被迫赠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9册,896-897页。
    [4]《仁祖实录》 卷十,“仁祖三年九月丙午”条。
    [5]参见李基白:《韩国史新论》,224页。
    [6]金翰奎:《韩中关系史》,716页。
    [7]转引自姜熙英:《都元帅姜弘立:密旨(?)民族(?)秘史》,251页。
    [1]申钦(1566-162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平山,字敬叔,号玄轩、象村、玄翁、放翁;曾任吏曹正郎、咸镜道御使、议政府舍人、弘文馆典翰、刑曹参议兼承文院副提调、右副承旨、大司谏、兵曹参议、兵曹参判、成均馆大司成等职。光海君时期,他因仁穆大妃废妃事,被流放春川;仁祖反正后,他复官,曾任吏曹判书兼艺文馆和弘文馆大提学,后升任右议政。丁卯之役爆发后,他任左议政,同年9月,升任领议政,直至去世。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4册,77页。
    [2]《仁祖实录》卷十,“仁祖三年九月癸酉”条。
    [3]《仁祖实录》卷十,“仁祖三年九月己巳”条。
    [4]《春坡堂日月录》十二卷,“仁祖五年春正月十三日”条,奎章阁藏本。
    [5]《小华外史》,“丁卯七年(仁祖五年)正月”条,321页。
    [6]《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己丑”条。
    [7]李元翼(1547-1634),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公励,号梧里;曾任成均馆典籍、户曹、礼曹、刑曹的佐郎、经筵讲读官、应教、同副承旨等。壬辰之役中,他任干安道都巡察使,被封为完平府君。光海君即位后, 李元翼因反对废母论而被流配到洪川。仁祖反正后,他作为国家元老级大臣,被任命为领议政;李适逆乱中,以80岁高龄,扈从仁祖至公州;丁卯之役中,被任命为都体察使,送世子至全州后,又来到江都,护卫仁祖。李元翼历经宣祖、光海君、仁祖等三代党争,当过五次领议政,品行朴实,有正义感;退隐后,生活却很清贫。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130-131页。
    [1]尹知敬(1584-1634),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坡平,字幼一,号沧州。丁卯之役后,他历任辅德、检督御史、同副承目,右副承旨、礼曹参议、忠清道观察使;丙子之役中,坚决斥和,与尹煌、尹衡志,一起并称“三尹”,在当时受到很高的称颂。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321页。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戊子”条。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壬辰”条。
    [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癸巳”条。
    [5]申景禛(1575-1643),朝鲜仁祖时代武臣,祖籍平山,字君受,与仁祖是姻亲;曾任平山府使、晓星岭别将。他虽未直接参与反正,但被特命为工曹参议、兵曹参知、兵曹参判,负责王室安全,封平城君。李适逆乱后,他曾任刑曹判书,封府院君;1637年,在崔鸣吉推荐下,升任右议政兼训练督察提调,次年,以谢恩使身份赴清,升任左议政;1642年,升任领议政,申景稹与金聾、李贵、金自点等同为老西派领袖人物;但作为武臣,他极力回避干政之事,并荐举了士林宋时烈等人,朝廷上下当时对其褒贬不一。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3册,667页。
    [6]金自点(1588-1651),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安东,字成之,号洛西。光海君时期,他因反对废母论而被罢黜;后与崔鸣吉、李贵等一起反正,为靖社功臣一等。之后,李贵渐与金堕对立,金自点参与到金鎏一边。丁卯之役中,为巡检事、临津守御使,战后,又任汉城府判尹、都元帅。丙子之役中,他败绩于兔山,故定配绝岛。之后,士流对功臣势力之贪纂权力和战败大量非难,这使得对反清论者已经感到厌倦的仁祖又将金自点释放,委任为江华府尹、兵曹判书、判议禁府事、右议政。1644年,他将竞争对手沈器远打败,封洛兴府院君,曾以谢恩使兼奏请使身份赴清。之后,功臣势力或去世、或隐退,金自点得以升迁至左议政、领议政,握有最高权力。他与淑嫒赵氏勾结,利用仁祖对昭显世子的疑心,将世子害死;又与郑命寿勾结,得到清朝支持,并将林庆业陷害致死。他还培养洛党势力,与元斗杓当时领导的原党抗衡。仁祖死后,金自点很快失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838页。
    [7]《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丁酉”条。
    [8]《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丙申”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丑”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丙申”条。
    [3]原文参见《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丁酉”条
    [4]包括助明伐金、不肯协助金人绑送毛文龙、招纳金国逃民、未曾派人来金吊贺等四项,参见《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丁酉”条。
    [5]李光涛:《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1948年,420页。
    [6]《春坡堂日月录》卷十二,“仁祖四年秋九月”条中记载:“皇朝经略表崇焕镇于广宁。崇焕智虑明达,用兵如神。多设方略,优备火具,以逸待劳,撻奴大举累进,连败而还。”
    [7]《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
    [8]《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丁未”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丁酉”条。
    [2]《春坡堂日月录》卷十二,“仁祖五年二月”条。
    [3]刘家驹先生分析,这条记录在《续杂录》,《朝野记闻》等书中都有记载,但不排除讹误的可能,大概是朝鲜人故意渲染夸大敌人之无理之要求来激发士气人心。参见《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7页。此书尚无文献可校对,这一点在全海宗先生也有指出。参见《中韩关系史论》,168页。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一月丁酉”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己亥”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癸卯”条。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壬寅”条。
    [1]《仁祖实录》 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乙巳”条。
    [2]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166页。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丁未”条。
    [4]一是朝鲜所产财物牲畜,每年循礼贡献;二是令朝鲜国王亲子弟一人往质于金,盟诸天地;三是朝鲜须与金国莅盟。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壬子”条。
    [6]李弘望(1572-163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龙仁,字元老,佥知中枢府事李成达曾孙、李阳晋之子。1627年丁卯之役中,扈从仁祖至江都,与后金订立和约后.原昌君假王子之名赴沈阳,他作为副使随往。在后金威胁下,他不仅毅然完成任务,而且还使被虏男女数百名得到刷还,后历任东莱府使、副承旨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365页。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壬子”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癸丑”条。
    [3]见勒岳托讲:“吾等来此,事已成矣,我国中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皆我敌国,或有边疆之事,不发思预备乎,况我军中俘获甚多,宜令朝鲜国王盟誓,即可班师。”参见《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
    [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庚中”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酉”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甲子”条。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乙丑”条。
    [4]“主盟之人,亲自宰牲,礼也,而国王在忧服中,不敢强请。国王则于殿上,焚香、告天,令大臣,于外处刑牲以誓,则俺等当以好辞回报,以完大事。”《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己巳”条。
    [5]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2期,104页。
    [1]过程及誓文见《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庚午”条。
    [2]参见宋慧娟、侯雅文:《论后金与朝鲜“兄弟之盟”的性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48-50页。
    [3]《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记载:“时朝鲜外臣,不知其王已请和,两次截杀使者五六人,平壤步骑千人,突来要截库尔缠,库尔缠集从人,擐甲突围而出,其兵蹑追之。库尔缠令从人前行,自率十人殿后。初次,伏兵击之,杀朝鲜一人,又一次,击杀二人,驰行六十里。朝鲜步兵不能进,止骑兵三百人来迫。库尔缠令十人伏于隘处,俟故近,发矢冲入,败之,杀其官四员,兵五十人,获马百匹,所获马匹等物,俱留与巴布泰处,止率七人驰至沈阳。” 郎差为皇太极叔母之子,如若被害,阿敏便很难向皇太极交代,因此,阿敏极为恼怒,特送信来责朝鲜背盟。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条。
    [2]徐凯:《论“丁卯虏乱”与“丙子胡乱”--兼评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的战略》,《当代韩国》,1994年3期,41页。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条。
    [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戊申”条
    [1]《春坡堂日月录》卷十二,“仁祖五年二月”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戊戌”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丑”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丑”条。
    [3]尹鸣殷(1601-1646),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坡平,字而远,号思亭,曾任持平、兵曹佐郎、校理等职。丙子之役中,他与赵翼一起募集义兵赴江都,但江都仍被攻陷。战后,他历任西川郡守、清州牧使、全罗道观察使。他以孝行闻名,后辞职赴蓝浦务农、侍奉母亲,直至去世。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273页。[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丑”条。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庚子”条。
    [6]姜瑜(1597-166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晋州,字公献、号商谷。丁卯之役中,他随仁祖入江都,主张抗战,曾上奏驳斥主和的李贵。1639年,他在崔鸣吉荐举下,任兵曹佐郎;后来又任持平、义州府尹。1653年,朝廷以其文武兼备之将才,任命其为咸镜南道兵使;1656年始,历任黄海监司、京畿守郡节度使、忠清监司。1659年,孝宗酝酿北伐,受孝宗旨意,姜瑜以同知府使身份赴清朝探察虚实,但是孝宗于当年病逝,北伐未成,姜瑜痛哭。此后,他又任右副承旨、左副承旨、黄海道观察使、江陵府使、户曹参议、吏曹判书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册,494页。
    [7]朴日省(1599-1671),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尚州,字学鲁;曾任咸平县监、兵曹正郎、成均馆执讲、礼曹正郎兼堤川县监、通礼院编修官、知制教、掌令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9册,63页。
    [8]俞伯曾(1587-1646),朝鲜后期文臣,祖籍杞溪,字子先,号翠轩。光海君时期,他因反对废母论而辞职回乡;仁祖反正后,被定为靖社功臣三等,封杞平君;后因反对金瑬,左迁伊川县监。丁卯之役小,他被任命为司导寺正。1629年,他因与罗万甲等攻击尹防、金鎏等人之无能、贪图安逸,一再被谪迁,历任水原府使、忠清道观察使。1634年,他在定远君追封事件中得以升迁,历任庆尚道观察使、兵曹参知、吏曹参判。丙子之役中,他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主张将主和的尹防,金瑬等处刑;和议订立后,又任大司成、同知经筵事、大司宪等 职,曾就江都失陷事而弹劾李敏求、金庆征,又以污蔑宗庙神主罪、弹劾尹防。俞伯曾生性耿直、直言不讳,故多次被贬职,复职,死后被迫为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34页。
    [1]申敏一(1576-1650),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子山,字功甫、号化堂。丁卯之役中,他扈从仁祖至江都,反对议和,曾任掌令、司谏,因反对追封定远君为元宗而被流配,1633年,才被召回。1636年,他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议和后,赴岭南。1640年,他先后被任命为承政院同副承旨、右承旨,1650年。升迁大司成。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3册,797页。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辛亥”条。
    [3]洪瑞凤(1572-1645),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南阳,字辉世,号鹤谷;曾任吏曹佐郎、司艺、应教等职。仁祖反正后,他被定为靖社功臣三等,封益宁君,历任兵曹参议、吏曹参判、都承旨、礼曹判书、大司宪、右议政、左议政;丙子之役中,主张议和,1639年,封府院君,升至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5册,99页。
    [4]李曙(1580-1637),朝鲜中期武臣,祖籍全州,字寅叔,号月峰。仁祖反正后,他被定为靖社功臣一等,封完丰君,曾任京畿观察使;因在于定李适逆乱过程中,出兵不利而遭弹劾被黜;后来再度被起用为总戎使、经筵、特进宫、刑曹判书、判议禁府事、训练都监提调,仁祖亦经常与其商议国肪问题。丙子之役中,他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受困南汉山城期间,死于军中,后被迫赠领议政。谥号忠正。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905页。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庚戌”条。
    [6]《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庚戌”条。
    [7]尹煌(1571-1639),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坡平,字德耀,号八松,为人刚毅、有气节;曾任承文院正字、军资监佥正、成均馆典籍、司谏院正言、礼曹佐郎、礼曹正郎、司诛等职。丁卯之役中,他反对主和论,上奏将李贵、崔鸣吉等主和论者流配、斩降将。1627年,他历任司谏、吉州牧使、安边府使、司成、承旨、大司成等职,1635年,升至大司谏。丙子之役中,他亦坚决斥和,遭到蔡裕后、全湜等人对其“浮议误国”的弹劾罪,遭流配,并病逝于永东郡。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339页。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壬子”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癸丑”条。
    [3]《仁祖实录》 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丙戌”条。
    [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癸丑”条。
    [1]《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辛巳”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癸丑”条。
    [3]姜硕期(1580-1643),朝鲜后期文臣,祖籍衿川,字复而,号月塘、三塘。仁祖反正后,他历任校理、大司谏、大司成、都承旨、吏曹判书,1640年,任右议政。其女为昭显世子嫔,因在沈阳期间贿赂清人而引起仁祖对她的不满和疑心,于1646年被处死。姜硕期家族惨遭灭门,直到肃宗时才被复官。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册,454页。
    [4]《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二月乙卯”条。
    [1]《仁祖实录》 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丙戌”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己巳”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乙卯”条。
    [4]赵绸(1586-1669),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汉阳,字曰章,号龙洲、柱峰,为尹根寿门人;曾任正言、校理、献纳、吏曹佐郎、吏曹正郎。丙子之役中,他任司谏,主张斥和,1643年,以通信副使身份赴日本,后任刑曹参议、大司谏、大提学、刑曹判书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0册,292页。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辛酉”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壬申”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壬申”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丁丑”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丁丑”条。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庚午”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辛未”条。
    [6]《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壬申”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庚辰”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庚辰”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丙子”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丁酉”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丙寅”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乙未”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天聪元年四月辛亥”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乙酉”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乙酉”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乙酉”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庚申”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辛未”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四月庚中”条。
    [5]《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乙亥”条。
    [6]《承政院日记》十八册,“仁祖五年五月乙未”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辛亥”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庚寅”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庚寅”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壬寅”条。
    [5]《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六月丙申”条。
    [6]《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己亥”条。
    [1]《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己亥”条。
    [2]“天聪元年七月十日甲戊·朝鲜国王申和好拒送逃俘促尽撤兵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转自《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张存武等编著,29页。
    [3]参见《汉书·匈奴传下》。
    [1]《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己亥”条。
    [2]《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己亥”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七月乙丑”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癸卯”条。
    [1]《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2]《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3]《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八月己酉”条。
    [1]金尚容(1561-1637),朝鲜仁祖时代的相臣,丙子之役中的殉节人之一;祖籍安东,字景择,号仙源、枫溪、溪翁,为金尚宪之兄;曾任承文院副正字、艺文馆检阅、大司谏;受北人排斥,被贬做地方官。仁祖反正后,他被起任为兵曹、礼曹、吏曹的判书,1632年,升至右议政。丙子之役中,他于江都南门楼殉节。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683-684页。
    [2]《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九月丁丑”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甲辰”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丙子”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天聪元年三月乙酉”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甲辰”条。
    [3]《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甲寅”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五月辛未”条。
    [5]《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四月癸丑”条。
    [1]《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癸未”条。
    [2]《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三月乙未”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天聪元年五月庚午”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2]参见“朝鲜国王申和好拒送逃俘促尽撤兵书(附礼单)”,《朝鲜国来书簿册(一)》,1-4页。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七月丁丑”条。
    [4]《承政院日记》十八册,“仁祖五年五月八日癸酉”条。
    [1]其书曰:“南朝只以自己为天之子,以各国人为下人,百般欺害,兹不忍耐,告天伐之。天道至公,不以国之大小,而视事之是非,乃佑我而罪彼。惟我两国,原无仇恨,而助兵南朝,来侵我境,复容住逃民,故发兵征之。不意王弟,能识天意,随即悔过,兵师之中,送礼于我,复遣令弟而来觐,能成和事,是智且仁矣。今后我两国,永为兄弟之好,决不像南朝恃势欺人。自立誓之后,贵国人逃至我国,我即查出送去,若金、汉人及擒获丽人,有逃至贵国者,亦即查出。互相隐匿,不肯查送,两国和好之事,反复无益云。”引自《仁祖实录》卷十五,“仁祖五年五月乙未”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八月丁未”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天聪元年七月癸未”条。
    [1]《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月辛酉”条。
    [2]《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辛未”条。
    [3]《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辛未”条。
    [4]《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壬申”条。
    [5]《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一月丙寅”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一月丁卯”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一月丁卯”条。
    [3]《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月辛酉”条。
    [4]《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月辛酉”条。
    [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四,“天聪二年正月庚寅”条。
    [6]回答官李滦、朴兰英回奏讲,“臣等以私持骑马及汗之所赠参斤,各买二人,又令一行员役,各买一人,并得二十二人,行中带来,而此人等或无父母、兄弟,无所依归云,故姑令逢授于所买之人,以待朝廷处置。且赎还 人来到市上者,多至四五百人,而其中亦多无父母,兄弟之人,不得买取,使之空还,则非但所见惨恻,刷路自此将绝,开市本意,又归落莫矣。”参见《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二月庚申”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四月甲午”条。
    [2]《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乙丑”条。
    [3]《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乙丑”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六月乙卯”条。
    [5]张维(1587-163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德水,字持国,号溪谷、默所,为金尚容之婿,孝宗妃仁宣王后之父。仁祖反正中,张维为靖社功臣二等,曾任礼曹郎官、吏曹郎官、大司谏、大司成、大司宪等职。1624年,李适逆乱中,他扈从仁祖至公州,次年,封新丰君;丁卯之役中,他扈从仁祖至江都,后任大提学、同知经筵事、罗州牧使、礼曹判书、吏曹判书。丙子之役中,他为工曹判书,主张避难江都、与清朝议和,战后为礼曹判书、右议政。张维在天文、地理、医术、兵书等各方面都很精通,与李廷龟、申钦、李植等并称“朝鲜文学四大家”。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9册,275页。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六月乙卯”条。
    [2]《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庚申”条。
    [3]吴允谦(1559-1636),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海州,字汝益,号楸滩、土塘;曾任弘文馆副修撰、北道巡按御史、广州牧使、参知中枢府事、回答兼刷还使、贺极使。仁祖反正后,他被先后任命为司宪、吏曹、刑曹及礼曹的判书;老西和少西分裂后,他与金鎏等一起,成为老西派领袖。李适逆乱中,他扈从仁祖至公州,后任礼曹判书,1626年,升任右议政,丁卯之役后,升任左议政,1628,升任领议政;后因反对元宗追封事被贬,1633年再任左议政,后因过劳病逝。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5册,917-918页。
    [4]《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壬戌”条。
    [1]《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乙丑”条。
    [2]《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七月戊辰”条。
    [3]《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九月甲申”条。
    [4]《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九月甲申”条。
    [5]《仁祖实录》卷二十二,“仁祖八年六月乙卯”条。
    [6]《仁祖实录》卷二十五,“仁祖九年十二月壬辰”条。
    [1]《仁祖实录》卷二十六,“仁祖十年四月辛卯”条。
    [2]“朝鲜国王为会宁索人事答金国汗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117-119页。
    [3]《仁祖实录》卷二十八,“仁祖十一年五月壬子”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一,“天聪八年十二月丙戌”条。
    [2]《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乙丑”条。
    [3]《仁祖实录》卷十七,“仁祖五年十一月乙丑”条。
    [4]《承政院日记》二十一册,“仁祖六年五月丁丑”条。
    [5]《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一月丙寅”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二月庚申”条。
    [2]“朝鲜国王言中江开市时节事”,《朝鲜国来书簿册(一)》,21-22页。
    [3]“朝鲜国王言夏季开市不便及查送逃人事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22-24页。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三月丙寅”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二月甲寅”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二月甲寅”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二月甲寅”条。
    [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四,“天聪二年三月己巳”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三月甲申”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三月甲申”条。
    [3]《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五月丙戌”条。
    [4]《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五月丙戌”条。
    [5]“朝鲜国王致书金汗为遣回逃人及会宁开市事”,《朝鲜国来书簿册(一),24-30页。
    [1]《仁祖实录》卷十八,“仁祖六年一月辛未”条。
    [2]《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六月丙申”条
    [3]《仁祖实录》卷十九,“仁祖六年十二月甲申”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五,“天聪九年十月壬寅”条。
    [5]“缎与青布,固明国所出,白布与纸,岂亦明国所出耶!王其思之。以缺半之物,务索全价,其谁与之。予欲计物价值,恐王不知,疑予为恃强胁市矣。价值既难相符,互市势将中止,而两国亲爱之谊,不从此少乖乎! 今后王当遣贤能官,从公评价,严伤商贾,勿断布帛,勿减纸张,物数如旧,价值相符,则两国交欢,而衅端可杜矣。”《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十八,“天聪八年三月戊子”条。
    [1]“朝鲜国王为济米开市事致金汗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66-69页。
    [2]《仁祖实录》卷二十四,“仁祖九年二月丙午”条。
    [3]《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十五,“天聪七年九月癸卯”条。
    [1]“朝鲜遣秋信使至金并责金兵越界市易横暴(附礼单)·天聪五年八月·朝鲜国来书簿册一,页77-81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一,“仁祖十三年十二月丙午”条。
    [3]《仁祖实录》卷二十二,“仁祖八年三月己丑”条。据刘家驹先生分析,这是《朝鲜实录》《沈阳日记》等记载中,唯一有数目可稽考最大一次人参与青布之交易。人参一千七百余斤,约换青布一万六千五百廿桶,总共十六万五千二百匹青布。由这项记录看,金国与朝鲜每年的人参于青布贸易数额实非小数。引自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60页。
    [4]《仁祖实录》卷二十二,“仁祖八年三月甲申”条。
    [1]“朝鲜国王为开市日期事致金汗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81-83页。
    [2]《仁祖实录》卷二十五,“仁祖九年十二月丁亥”条。
    [3]见后文。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天聪八年十月壬子”条。
    [2]“朝鲜国王为两国和平答金汗书”,《朝鲜国来书簿册(一)》,135-136页。
    [3]参见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20页。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八,“天聪五年正月庚子”条。
    [1]“金汗告戒朝鲜国王遵守盟约”,《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71页。
    [2]《仁祖实录》卷:二十七,“仁祖十年十一月戊申”条。
    [1]《仁祖实录》卷二十八,“仁祖十一年一月庚申”条。
    [2]尹昉(1563-1640),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海平,字可晦,号稚川。领议政尹斗寿之子,李珥门人。1588,文科丙科及第,先后任承文院正字、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札曹佐郎、司宪府正言。壬辰战争后,先后任吏曹佐郎、弘文馆应教、执讲,后袭封海平府院君,任兵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都承旨、汉城判尹兼知义禁府事。1618年,废母论被提出,尹昉以病为由回避,遭到弹劾。1623年,仁祖反正后,他再度被起用,曾任礼曹判书、右参判、右议政、左议政,1627年,升至领议政。丙子之役中,因丢失神主,遭弹劾;两个月后则田里放归,再度担任领中枢府事。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274-275页。
    [3]朴潢(1597-164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潘南,字德雨,号懦翁、懦轩;曾任世子侍讲院说书、弘文馆正字,后为大司谏、吏曹参议。丙子之役后,他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后随昭显世子入沈阳;回国后,先后被任命为兵曹判书、大司宪。1644年,他受沈器远谋反案牵连,被流配金海,很快获释,后在全州病逝。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9册,120页。
    [1]“朝鲜国王答金汗书允增币、平等、拒开市事”,《朝鲜国来书簿册(一),104-109页。
    [2]《仁祖实录》卷二十八,“仁祖十一年三月甲辰”条。
    [1]《仁祖实录》卷十六,“仁祖五年十二月乙卯”条。
    [1]《仁祖实录》卷二十一,“仁祖七年八月乙亥”条。
    [2]朴(?)(1584-1643),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密阳,字鲁直,号大瓠。光海君时期,他曾任弘文馆修撰、校理、司宪府持平、成均馆执讲、成均馆司艺、安东府使等职。李适逆乱中,他扈从仁祖至公州,后被任命为典籍、长渊府使。丁卯之役中,他扈从仁祖入江都,得到金瑬信任,任掌乐院正;还都后,为新川郡守,与黄海监司一起整顿九月山城防务,颇有政绩。1630年之后,他很快升任判决事、坡州牧使、同知中枢府事、汉城右尹。1635年,他以秋信使赴沈阳。1636年,朝廷上下倾向斥和,朴(?)亦一度跟风、痛斥和议前非。当年冬,清军入侵,朴(?)冒死赴清营讲和未成;次年,作为世子宾客赴沈阳;三年后归国,先后任左承旨、都承旨、兵曹参判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8册,908页。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一,“仁祖十三年十二月丙午”条。
    [4]洪翼汉(1586-1637),祖籍南阳,字伯升,号花浦、云翁,为李廷龟门人,曾任司书、掌令,为丙子之役殉难的“三学士”之一。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5册,152页。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二月丙申”条。
    [1]《丙子录》,《记初头委折(原文)》,266页。
    [2]《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二月壬寅”条。
    [3]罗德宪(1573-1640),朝鲜中期武臣,祖籍罗州,字宪之,号壮岩,曾在镇压李适逆乱过程中立功,后任吉州牧使、昌城府使、义州府尹。1636年,他作为春信信,与李廓一同赴沈阳,因带回皇太极僭号之书,被朝廷流配至白马山城;丙子之役中,又迁至三道通言使,于1639年辞官。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5册,146页。
    [1]李廓(1590-1665),朝鲜中期武臣,祖籍全州,字汝量,先后在仁祖反正、镇压李适逆乱中立功。丙子之役后,他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死后被追赠兵曹判书。谥号忠刚。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376-377页。
    [2]《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三月戊申”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三月壬子”条。
    [1]《丙子录》,《记初头委折(原文)》,265页。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八,“天聪十年四月乙酉”条。
    [3]洪命耈(1596-163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南阳,字元老,号懒斋;曾任吏曹佐郎、左副承旨、右承旨、大司谏、副提学、平安道观察使等职。丙子之役中,他带勤王兵两千余人,从平壤南下,杀敌数百名,战死;被追赠吏曹判书。谥号忠烈。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5册,83页。
    [4]《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五月戊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仁祖十四年五月甲子”条。
    [2]金庆征(1589-1637),朝鲜中期文臣,字善应,其父为金瑬,为靖社功臣二等,封顺兴君;曾任都承旨、汉城府判尹。丙子之役中,他失责逃跑,后被赐死。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564页。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八月辛卯”条。
    [1]柳琳(1581-1643),朝鲜中期武臣,祖籍晋州,字汝温;曾任利城县监、理山郡守、忠清道守郡节度使、黄海道兵马节度使、广州牧使、全罗道守郡节度使、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庆尚道左兵使。丙子之役中,他与巡察使洪命耈一起抗击清军。1641年,清军进攻明朝,他率兵出征锦州,念明朝旧谊,消极回避。回国后,他曾任知中枢府事、左议政。谥号忠壮。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22-23页。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甲辰”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乙巳”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午”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午”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辰”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辰”条。
    [4]闵光勋(1595-1659),朝鲜时代文巨,祖籍骊兴,曾任别检、正言、持平、校理、司谏、通政、司仆寺正、司谏院正言;1652年之后,升任承旨、兵曹参议、工曹参议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8册,706页。
    [1]吴达济(1609-1637),祖籍海州,字季辉,号秋潭,曾为典籍、兵曹佐郎、侍讲院司书、正言、持平、修撰、副校理。丙子之役中,他坚决斥和,与尹集、洪翼汉,合称丙子“三学士”。谥号忠烈。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5册,842-843页。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辰”条。
    [3]郑太和(1602-1673),朝鲜后期文臣,祖籍东莱,字囿春,号阳坡;曾任承文院正字;1637年,为昭显世子的辅德,随世子赴沈阳。后来,他担任过弘文馆修撰、校理、应教、司宪府执议、世子侍讲院说书、司书、弼善、成均馆司艺、司成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0册,100页。
    [4]李弘胄(1562-163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全州,字伯胤,号梨川;曾任礼曹、兵曹及吏曹的佐郎、义州府尹、安东府使,1618年,任刑曹参判;曾以谢恩使、陈奏使身份赴明。1636年,他升任吏曹判书、右议政。他曾多次辞官,皆末被批准。丙子之役中,他带仁祖的国书赴清营和议交涉,但反对投降;后来,任领中枢府事,升至领议政。谥号忠贞。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367页。
    [5]《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丙辰”条。
    [6]“前日义州所留檄书,欲寄送于货价运来之胡,以责渝盟在彼不在我之意,而马胡终不取去。适于此时,监军以侦探行计,屡次致恳,极知龃龉难成,而将计就计,是或一道,故欲遣一译,仍以檄文付送者,初出于监军之请,而亦系谋国之道也。至于君臣大义,栋梁宇宙者,则臣等虽愚昧,讲之有素,岂敢生于心、发于事,以坏天下之大防哉?今者台谏,至以上负天朝,下欺吾民为言,此言虽极严正,无乃太迫切耶?臣等惭谢之外,不宜更有所言,而第马胡出来湾上之日,林庆业既以差译送书之意问答,则伊贼已知有小译入送之由矣。若因此而小有款兵之助,则岂非万一之幸欤?”《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庚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九月庚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月丁丑”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一,“崇德元年十月戊戌”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一月甲辰”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一月乙卯”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一月丙辰”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一月乙丑”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辛未”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月丁丑”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丙子”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丙子”条。
    [1]徐正钦:《清初的国号问题》,《大邱史学》,28辑,1985年,104页。
    [2]“攻克明国边城,长驱而入。燕京附近疆土,纵兵驰突。凡克城十二,摧敌阵五十八,俘获人畜十八万,生擒总兵巢丕昌等。我国出征将士,全军奏凯而归”。《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二,“崇德元年九月己巳”条。
    [3]《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条。
    [4]《朝野记闻》卷五,“丙子十二月十五日”条。
    [5]《丙子录》,《急报以后日录(原文)》,268页。
    [6]李敏求(1589-1670),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子时,号东洲、观海。曾任礼曹佐郎、兵曹佐郎、持平、赴日宣慰使、大司谏、兵曹参议、承旨、林川郡守、吏曹参判、同知经筵事。丙子之役中,为江都检察副使,因失职被流配,1649年获释。后又任副提学、大司成、都承旨、礼曹参判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836页。
    [7]《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二,“崇德元年十二月己丑”条。
    [8]《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甲申”条。
    [9]李圣求(1584-1644),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子异,号分沙、东沙;曾任礼曹、兵曹及刑曹的佐郎、兵曹正郎、弘文馆副提学。仁祖反正后,他曾任司谏、江华府尹、副承旨、礼曹参议、任大司谏、兵曹参知。丙子之役中,他与崔鸣吉一起主和,后升任领议政;因李炷陷害而辞职。谥号贞肃。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10页。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甲申”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3]李时白(1581-1660),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延安,字敦诗,号钓岩,为李贵之子、李时昉之兄;为靖社功臣二等,封延阳君。李适逆乱中,他募集乡兵,与郑忠信等一起平定乱军;后任庆州府尹、兵曹参判。丙子之役中,他为西城将,负责守卫南汉山城;战后,升工曹判书、兵曹判书;后因以庶子代替入质沈阳事泄露而被贬官。获释后,他受沈器远案牵连,但获得仁祖信任,继续担任汉城判尹、刑曹及工曹的判书等职。谥号忠翼。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58-59页。
    [4]沈光洙(1598-1662),朝鲜中期文臣,祖籍青松,字希圣,号鲁渊;曾与成均馆儒生一起上奏,反对追封定远君。丙子之役中,他坚决斥和,反对世子入质沈阳;战后,曾任掌令、掌乐院正、尚衣院正、司仆寺正、承旨等职。在显宗朝,他曾任经筵官、工曹参议等职;肃宗朝,被追赠为吏曹参判。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4册,135页。
    [5]《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戊子”条。
    [1]“君臣上下,寄在孤城,危若一发,而外援不至,通谕路绝。卿等以此意,传谕于都、副元帅及诸道监、兵使,使之星夜来援,以救君父之急。且本府防备,亦宜检饬,津头渡涉,严加讥禁,俾无一分踈虞之患。募得死士,期于回报。”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己丑”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戊子”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2]金荩国(1572-165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清风,字景进,号后瘳。壬辰战争中,他参与岭南义兵;曾任艺文馆检阅、春秋馆史官、军机宣谕官、司仆寺正。北人党分为大北和小北之后,他一度成为小北领袖,后被削职。1608年,他又被起用为辅德、司谏院司谏;封清陵君,又任平安道观察使、右参赞、户曹判书。仁祖反正后,光海君给予他的封爵被削去。丁卯之役中,他担任户曹判书,与李廷龟等参与议和交涉。丙子之役中,他主张抗战;后为昭显世子贰师,赴沈阳,于1640年归国;1646年,升任领中枢府事。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740-741页。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4]李景稷(1577-1640),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尚古,号石门;曾任户曹佐郎、兵曹佐郎、兵曹正郎,后因反对废母论而辞职回乡。仁祖反正后,他曾担任刑曹参议、义州府尹、水原府使;丁卯之役后,任兵曹参判、户曹参判;但与领议政金瑬不和而一度被停职。此后,他重新被起用为都承旨、江陵府使、同知中枢府事;1640年,病逝于江华留守任上。被迫赠左议政,谥号孝敏。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688页。
    [5]沈悦(1569-1646),朝鲜中期文臣、学者,祖籍青松,字学而,号南坡;曾任成均馆典籍、京畿道、黄海道、庆尚道、咸镜道的观察使、户曹判书。丙子之役后,他担任过江华留守、右相、领相。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4册,169页。
    [6]《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条。
    [7]《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条。
    [1]《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丙申”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丙申”条。
    [6]《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酉”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戊戌”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亥”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二月戊子”条。
    [4]《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乙未”条。
    [5]《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乙未”条。
    [6]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113页。
    [1]《承政院日记》五十四册,“仁祖十四年十二月丁酉”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二,“崇德元年十二月己亥”条。
    [3]《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辛丑”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辛丑”条。
    [5]《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辛丑”条。
    [6]《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壬寅”条。
    [1]《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辛丑”条。
    [2]“清皇帝贵朝鲜国王败盟诏谕”,《满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3-6页,转自《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张存武等编著。
    [1]申翊圣(1588-1644),朝鲜中期文臣,申钦之子,为丙子之役中“斥和五臣”之一;祖籍平山,字君奭,号乐全堂、东准居士。壬辰战争中,他被定为宣武原从功臣一等;光海君时期,因反对废母论而被放逐;仁祖反正后,重新被起用。丙子之役中,他为主战派,和议后,拒绝为三田渡碑写字官而辞职;后因李烓出卖,与崔鸣吉、金尚宪等被执送沈阳;在昭显世子周旋下,得以获释归国。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3册,905页。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癸卯”条。
    [3]国书内容参见《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癸卯”条。
    [4]《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癸卯”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己酉”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己酉”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辛亥”条。
    [4]《丙子录》,《急报以后日录(原文)》,282页。
    [1]《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丁巳”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丁巳”条。
    [3]郑蕴(1569-1641),朝鲜中期文臣,祖籍草溪,字辉远,号桐溪、鼓鼓子;曾任侍讲院正言,因反对废母论而被流配。仁祖反正后,他曾任吏曹参议、大司谏、大提学、吏曹参判等清要职。丁卵之役和丙子之役中,他积极地反对议和;闻仁祖投降后,甚觉羞耻,自决未成;带官离职,过着自给自足的退隐生活,直至去世。肃宗代高度评价了他的义节,被追赠领议政。谥号文简。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9册,858-859页。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己未”条。
    [5]《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午”条。
    [6]《南汉解围录》,“丁丑正月十八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庚申”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三,“崇德二年正月庚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庚申”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庚申”条。
    [3]《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庚申”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辛酉”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壬戌”条。
    [2]金寿贤(1565-1653),朝鲜光海君、仁祖时代的文臣,祖籍丰山,字廷叟,号遁谷;曾任正言、世子侍讲院司书、春秋馆记事官。壬辰战争后,他曾任献纳、典籍、礼曹正郎:参与编纂《朝鲜实录》。仁祖反正后,他又先后为右副承旨、户曹参议、大司谏、、大司宪,但与李贵争执不和。丙子之役中,他坚决斥和,反对投降。谥号靖宪。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4册,722页。
    [3]尹集(1606-1737),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南原,字成伯,号林溪、高山;曾任吏曹正郎、副校理。丙子之役中,他与吴达济一起斥和,和议后,被缚送沈阳。死后被追赠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325页。
    [1]《丙子录》,《急报以后日录(原文)》,272页。
    [2]据《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礼曹判书金尚宪不出仕,以张维代之。大司宪金寿贤以年老,不得扈驾出城,上劄乞解,从之。”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癸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甲子”条。
    [2]具仁垕(1597-1676),朝鲜后期文臣,祖籍绫城,字季依,为具宏之子、靖社功臣三等;1640年,赴沈阳馆,1645年,任水原府使,封绫丰君;后任汉城府左尹、工曹参判、工曹判书,1675年,封府院君。谥号忠简,被追赠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3册,534页。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4]《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三,“崇德二年正月丙辰”条。
    [2]韩兴一(1587-1651),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清州,字振甫,柳示;曾任修撰、吏曹佐郎、同副承旨。丙子之役后,他担任过左副承旨、右承旨、江原道观察使、吏曹参判、大司谏、工曹判书;1651年,升任右议政。谥号靖温。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4册,319页。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壬戊”条。
    [2]洪命亨(1581-1636),朝鲜中期殉节士,祖籍南阳,字季通,号无适堂;曾任户曹郎官、北清判官、工曹正郎。仁祖反正后,他又担任过刑曹参议、承政院副提调。丙子之役中。他与金尚容一同自尽,被追赠吏曹判书。谥号义烈。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5册,85页。
    [3]沈(?)(1568-1637),朝鲜中期文臣,祖籍青松,字士和。丙子之役中,他避难江华岛,后于镇江殉节。被迫赠吏曹判书,谥号忠烈。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4册,192页。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五月壬午”条。
    [6]《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7]孝景曾(1595-1648),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德水,字汝省,号眉江、松阴;曾任典籍、正言、礼曹及兵曹佐郎;曾因与李贵意见相左而被贬职。复职后,他又担任过正言、文学,因丁卯之役中扈从有功,后任持平、应教、清州牧使;丙子之役后,曾任都承旨、大司谏、兵曹判书、吏曹判书等职。1645年,他因用人失误被窜配,隐居于江郊,直至病逝。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688页。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3]《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丙寅”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丁卯”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丁卯”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4]原文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1]参见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
    [1]《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1]《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国书内容:“小邦曾有一种浮议,坏误国事,故上年秋,臣摘其中尤甚者若干人,并斥黜,而首倡台谏一人,当天兵到境时,差平壤庶尹,督令郎日前进,或为兵前所获,或从间道赴任,俱未得知之。今在此城中者,虽或有雷同和附之罪,比前被斥者,则轻重相悬,而臣若终始持难,则恐陛下未察本国事情,疑臣有所容隐,臣之诚心,将无以自白,故查得二人,送诣军前,以竢处分。
    [3]《承政院日记》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1]《仁祖实录》 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三月甲辰”条。
    [2]《仁祖实录》 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四月己酉”条。
    [3]张维“在山城,力主和议,且服中撰为清人歌功颂德的三田渡碑文,”士论颇短之。反过来,李时白在南汉山城被围、守堞诸军逼出斥和臣时,“独时白之军不动,士论多之”,李时白后来亦因此得到朝廷提拔。参见《仁祖实录》 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一月己巳”条。
    [1]参见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2007年。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六月戊午”条。
    [1]《仁祖实录》 卷三十三,“仁祖十四年十月辛卯”条。
    [1]《承政院日记》 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1]《承政院日记》 五十五册,“仁祖十五年一月己巳”条。
    [2]参见 《仁祖实录》 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庚午”条。
    [3]《南汉解围录》,“丁丑正月三十日”条。
    [1]《仁祖实录》 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庚午”条。
    [2]《仁祖实录》 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庚午”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四,“崇德二年三月乙巳”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三月乙丑”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二月癸巳”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二月己卯”条。
    [1]诏谕原文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二月己丑”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二月甲午”条。
    [3]《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二月甲寅”条。
    [4]赵希逸(1575-1638),朝鲜中期文臣,祖籍林川,字怡叔,号竹阴、八峰;曾任侍讲院说书、司谏院正言、吏曹正郎。仁祖反正后,他曾任弘文馆校理、副应教、经筵官;丙子之役后,担任过光州牧使、刑曹参判、承文院提调、庆尚监察、毛文龙接伴使等职。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20册,663页。
    [5]李景爽(1596-1671),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全州,字尚辅,号白轩。仁祖反正后,他曾任承文院副正字、春秋馆史官;李适逆乱后,为典籍、礼曹佐郎、正言、校理、吏曹佐郎、嘉善大夫、大司谏。丙子之役后,他担任过吏曹参判、吏曹判书;后为世子贰师,赴沈阳:1644年,升任右议政、左议政,次年,升任领议政。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683页。
    [1]碑文原文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二月初八壬寅”条。
    [2]另见金在善:《韩国三田渡所立大清功德碑考述》,《清史研究》,2001年3期,85-90页。
    [3]参见《三田渡事迹跋瘁》,收于《今西博士搜集朝鲜史原本》,13,雄松堂书店,东京,韩国延世大学中央图书馆馆藏。
    [4]《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年十二月丁亥”条。
    [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四十九,“崇德四年十一月己未”条。
    [6]《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五月丁丑”条。另见《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五月初七日”条。命守告达曰:“闻全罗、庆尚道儒生以舟师不当发送之意来阙下陈疏,而自上不允其请,则儒生等直往三田渡槌碎碑石云云为白去乙。”世子答曰:“在京时,吾所未闻,万无如此之理。流言一至于此,可怪可怪!”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月七月癸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月七月壬申”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六月丙寅”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月十二月癸丑”条。
    [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九,“崇德二年十一月辛巳”条。
    [5]《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七月十一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月十二月庚子”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十二年初一日”条。
    [3]《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十二年初一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月一月丙戌”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条。
    [3]以上参见《沈阳状启》,“仁祖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月一月戊子”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月二月己丑”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七年二月初八日”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月三月癸未”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月七月丁巳”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月七月乙酉”条。
    [1]《承政院日记》七十二册,“仁祖十七年十二月庚寅”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庚午”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己巳”条。
    [4]李景宪(1585-1651),朝鲜后期文臣,祖籍德水,字汝思,号芝田;曾任礼曹佐郎、掌乐院侍讲、兵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后来被宋兴周诬告,一度停职。丙子之役中,他扈从仁祖至南汉山城,还都后,任兵曹参议、开城府留守、西枢兼同知义禁府事,又因主张以元孙替质世子而被流配。世子回国后,他才得以获释,曾任工曹参判兼副总官、京畿监使、都承旨、江华府留守、同知议禁府使兼户曹参判。去世后,他被追赠吏曹判书。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7册,689-690页。
    [5]《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己巳”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庚午”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己巳”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己巳”条。
    [4]申翊全(1605-1660),朝鲜中期文臣,祖籍平山,字汝万,号东江,为申钦之子;曾在金尚宪门下授学。他担任过副应教、舍人、司谏、光州牧使;在孝宗朝,曾任户曹、礼曹、兵曹的参判,并参与了《朝鲜实录》的编纂;亦曾因昭显世子被害事受牵连。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3册,905页。
    [1]《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一月辛未”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二月甲子”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二月甲寅”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二月庚午”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三月乙巳”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四月丁丑”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五月己丑”条。
    [5]《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六月丁丑”条。
    [6]《仁祖实录》卷四十一,“仁祖十八年八月辛亥”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三,“仁祖二十年三月癸酉”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四,“仁祖二十一年十月辛未”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五,“仁祖二十二年三月己酉”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五,“仁祖二十二年四月丁卯”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五,“仁祖二十二年六月癸未”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五,“仁祖二十二年十二月丁亥”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六,“仁祖二十三年一月庚戌”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六,“仁祖二十三年闰六月甲申”条。
    [1]以上参见《沈阳状启》,“仁祖十五年九月初六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九月甲申”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九月甲申”条。
    [3]《承政院日记》六十一册,“仁祖十五年十月丙辰”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丙戌”条。
    [5]《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丁亥”条。
    [1]以上参见《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丁亥”条。
    [2]《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条。
    [3]《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条。
    [1]《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己丑”条。
    [2]《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己丑”条。
    [3]《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己丑”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条。
    [6]《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辛卯”条:各局抄启婚媾女子六人。右议政申景禛以妾孙女为养女,年八岁,前判书李溟妾女,年八岁,工曹判书李时白养女,年八岁,前佥知李厚根妾女,年十二岁,前判书沈器远妾女,年十一岁。宗室之女一人,亦在其中,上命去之。遂以平安兵使李时英妾女充其选。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六月丁未”条。
    [2]《承政院日记》六十五册,“仁祖十六年六月庚戌”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六月丁未”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四月辛未”条。又据《沈阳状启》,“仁祖十九年四月十九日”条:“婚媾事,处女年已长成,故龙将禀于帝前。则帝曰:‘两国既为一家,故初欲婚媾以相亲。今更思之,道里遥远,彼此往来非便,似有弊端,亦不无怨苦之患,特为停罢,前日所录来处女,启知国王处置亦为白齐。'
    [5]《承政院日记》七十八册,“仁祖十九年五月丁丑”条。
    [6]《承政院日记》六十五册,“仁祖十六年六月庚戌”条。
    [1]《承政院日记》六十二册,“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条。
    [2]《承政院日记》六十三册,“仁祖十六年一月己丑”条。
    [3]《承政院日记》六十七册,“仁祖十六年十一月辛巳”条。
    [4]《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五月十八日”条。
    [1]《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条。
    [3]《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条。
    [1]《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九月初三日”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九月初三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一月戊辰”条。
    [2]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133页。
    [1]数据来自《万机要览》,684页;“朝鲜上谢旋师表(附礼单)”,《朝鲜国来书簿册(二)》,36-41页。
    [1]林庆业(1594-1646),朝鲜中期名将,祖籍平泽,字英白,号孤松。李适逆乱平定后,他被定为振武原从功臣一等,升至嘉善大夫;先后担任过行佥知中枢府事兼羽林卫将、放踏佥使。丁卯之役中,他被任命为左营将,从全罗道乐安郡出发,率兵赴京,但当时主和派已经和后金订立盟誓,林庆业未战而归。战后,他担任过龙骧卫副护军、平安中军、防御使。他曾想收缩江都及南汉山城、以专心首都圈的防御,但遭到江北百姓的强烈反对,故遭弹劾拘禁。获释后,他再任清北防御使兼安边副使,盘踞白马山城,防御力量很快加强。丙子之役中。清军绕过林庆业盘踞的白马山城,直奔汉城,逼迫朝鲜订立和约。战后,林庆业因与明朝商人暗通事被清人发觉,被流配平安道。此后,他再度被起用,任助防将、行同知中枢府事,因李烓告发,通明事再度泄露。朝鲜被迫将林庆业押送,但林庆业途中逃亡潜明。1645年,他被明朝降将马弘周逮捕、缚送北京。清摄政王多尔衮惜其才,对林庆业罪名不再追究,但郑命寿及昔日与林关系最密切的金自点等人却要求将其遣返。回国后,林庆业受沈器远谋逆案连累,于次年被金自点等人陷害处死。谥号忠愍。参见《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18册,691-693页。
    [2]“朝鲜国王为征兵事致礼部咨文”,《朝鲜国来书簿册(二)》,92-103页。
    [1]“朝鲜国王奏陈征兵事”,《朝鲜国来书簿册(二)》,112-128页。
    [2]《仁祖实录》卷四十四,“仁祖二十一年十月戊辰”条。
    [3]参见“朝鲜国王祭太宗文皇帝文及慰新皇表”,《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张存武等编著,410-416页。
    [4]《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三,“顺治元年正月庚寅”条。
    [1]朝鲜借箕子传说中.为自己杜撰出“中原给予朝鲜”的名号,如,《成宗实录》载礼曹一段话:“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私人著述《小华外史》中更是强调,“小华者,中国称明鲜为小中华,以其礼乐文明,亚于中国也。”然而,《逸周书》中虽有《箕子解》,但内容无从详知,且此书多有唐代以后的伪作和增补,故一般不能将箕传说作为史实证据。这一点全海宗先生在《中韩关系史论》一书中也有指出。参见《成宗实录》卷二十,“成宗三年七月乙巳”条:《小华外史》上册,吴庆元,“小华外史总要通论”,208-209页: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40页。
    [2]《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三十三,“顺治四年七月癸丑”条。
    [1]《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一十九。
    [2]《万机要览·财用编五·岁币》,673页。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月戊戌”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二月甲辰”条。
    [3]“朝鲜国王咨户部请宽限贡米输纳”,《朝鲜国来书簿册(二)》,192-193页。
    [4]“朝鲜国王奏进年贡事”,《同文汇考册(二)》,1495-1496页,转自《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张存武等编著。
    [5]《仁祖实录》,“仁祖十七年十一月己巳”条。
    [1]《仁祖实录》,“仁祖十八年闰一月戊子”条。
    [2]《仁祖实录》,“仁祖十八年十月庚寅”条。
    [3]《仁祖实录》,“仁祖二十一年十月戊辰”条。使臣礼物的具体裁减数量参见“清皇敕谕朝鲜国王裁减赠与使鲜清使礼物及接待事项”·崇德八年五月·同文汇考册二,页1510-1511;别编卷二,页45-47。
    [1]数据来源:《万机要览·财用编·岁币》,677-680页。
    [1]《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四月丙戌”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二月癸未”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四月丙戌”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三月戊辰”条。
    [5]《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二月己丑”条。
    [1]《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二月癸未”条。
    [2]实际上,朝鲜方面亦有损失,乱前军额二万名,战后则“五营七千,加抄三千,总不过万人,而近来散亡者必多。”《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七月癸酉”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四月丁亥”条。
    [4]所获蟒素缎匹四万二千八百八十,衣服三千四百一十七,银两三万一千,银器、玉、及朱砂玛瑙璩珀水晶等杯,共二百五十三件,琥珀三枚犀牛角二千一百四十对,布匹、毡条共十九万一千有奇,水手三百五十六名妇女幼稚三千一百一十六口。驼、马、牛、骡、驴共六百四十有奇。大船七十二艘。红衣法烦、西洋等炮。共十位。引自《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四,“崇德二年四月戊子”条。
    [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五。“崇德二年五月丙戌”条。
    [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九,“崇德二年十一月庚午”条。
    [2]《承政院日记》五十六册,“仁祖十五年四月丙戌”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闰四月癸丑”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闰四月丙辰”条。
    [3]以往研究多强调朝鲜在受制于清朝的情况下、仍坚持与明朝潜通的一面,比如,林庆业、僧独步等在朝廷的授意下,暗中与明朝人来往。但是,从当时的环境对朝鲜的影响来看,朝鲜在清朝监视下、对明朝的回避态度则是丙子之役后、朝鲜态度中非常明显的变化和最重要的特征。特别是松锦之战后,朝鲜对明朝消息几近封闭,这段时间里的朝鲜与明朝来往,完全是被清朝禁止和严密监视的;而朝鲜出于自身安危而产生的猜疑和恐惧则更主导了这个时期的对外认识和决策。
    [1]《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三月己未”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七月庚午”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仁祖十五年六月丙寅”条。
    [4]《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七月癸酉”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七月癸酉”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九月丙子”条。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九,“崇德二年十一月庚午”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癸巳”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二月甲辰”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二月辛亥”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二月壬戌”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五月癸酉”条。
    [2]《承政院日记》六十册,“仁祖十五年九月丙子”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七月癸亥”条。
    [4]敕书原文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七月乙酉”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乙巳”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七月庚寅”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七,“仁祖十六年九月辛未”条。
    [4]《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九月初三日”条。
    [5]《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九月初八日”条。
    [1]《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九月初八日”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六年十月十五”条。
    [3]“朝鲜国王贺清皇西征获捷表”,《朝鲜国来书簿册(二),159-164页。
    [4]《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年六月壬子”条。
    [5]《仁祖实录》卷三十八,“仁祖十七年六月癸丑”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年八月庚子”条。
    [2]《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年十一月戊寅”条。
    [3]《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年十一月庚辰”条。
    [1]参见《仁祖实录》卷三十九,“仁祖十七年十二月癸巳”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四月甲戌”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仁祖十八年四月丙寅”条。
    [2]参见《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条。
    [3]《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一,“仁祖十八年十月己酉”条。
    [5]《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七月初六日”条。
    [1]《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七月初六日”条。
    [2]《沈阳状启》,“仁祖十八年七月二十日”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一,“仁祖十八年十月壬戌”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一,“仁祖十八年十月己酉”条。
    [5]“朝鲜国王奏请勿数替军兵”,《朝鲜国来书簿册(三),101-103页。
    [1]参见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征调替代军与审讯横议大臣》,242-253页。
    [2]《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五月戊寅”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六月甲寅”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九月庚辰”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十月庚戌”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九月辛卯”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九月甲午”条。
    [1]《仁祖实录》卷四十二,“仁祖十九年十月甲子”条。
    [2]《仁祖实录》卷四十四,“仁祖二十一年八月丁丑”条。
    [3]《仁祖实录》卷四十四,“仁祖二十一年六月己卯”条。
    [4]《仁祖实录》卷四十三,“仁祖二十年五月乙酉”条。
    [5]《沈阳状启》,“仁祖十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条。
    [1]《仁祖实录》卷三十六,“仁祖十六年一月乙丑”条。
    [1]本文中所采用的“泽民”与“循义”的说法,出自备边司给光海君的一份奏文:“我国事大,二百年来,曾有如此贼辱沔蔑之甚者乎?圣意所在,本为泽民,臣等所争,只欲循义。与其得罪于天朝,宁得罪于圣明,而终而能力辨极陈,使君臣上下,俱被莫大诟责。”参见《光海君日记》卷一百二十九,“光海君十年六月丁未”条。
    [1]《尊周汇编·义例》,7页。
    [2]《尊华录·序》,3页。
    [3]#12
    [1]《仁祖实录》卷四十五,“仁祖二十二年六月戊寅”条。
    [2]《小华外史》上册,“金学性同序”,205页。
    [1]《承政院日记》五十七册,“仁祖十五年四月癸酉”条。
    [1]参见禹景燮:《宋时烈(?)世道政治思想研究》,(?)大学校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参见曹永禄:《17-8世纪尊我的华夷观(?)(?)视角》,《东园史学》,17辑,1982年,44页。
    [2]参见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学月刊》,2005年10期,41-48页。
    《大学衍义补》,邱浚,京华出版社,北京,1999年。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北京,1962年。
    《明清史料(庚编)》,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书局,台北,1987年。
    《明熹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2年。
    《清会典事例》,《四库全书》本。
    《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1619-1643)》,张存武、叶泉宏,台北,国史馆,2000年。
    《沈馆录》,《辽海丛书》本。
    《沈阳日记》,《辽海丛书》本。
    《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沈阳,1983年。
    《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
    《太祖高皇帝实录》,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
    《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
    《稀见明史史籍辑存》,国家图书馆分馆编,线装书局,北京,2003年。
    《江汉集》,黄景源,《韩国文集丛刊》本,224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溪谷集》,张维,《韩国文集丛刊》本,92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敬亭集》,李民宬,《韩国文集丛刊》本,76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国朝人物志》,明文堂,首尔,1977年。
    《光海君日记》,国史编纂委员会,首尔,1969年。
    《老辢瀡辞》,李真熙,美和(?)出版社,大田,1990年
    《大东野乘》,庆熙出版社,首尔,1969年。
    《大义编》,《朝鲜事大·斥邪关系资料》本,骊江出版社,首尔,1985年。
    《乱中杂录》,民族文化推进会,首尔,1977年。
    《万机要览》,徐荣辅,朝鲜总督府中枢院,东京,1937年。
    《晚悔集》,权得己,《韩国文集丛刊》本,76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增补)文献备考》,东国文化社,首尔,1957年。
    《丙子录》,罗万甲,明文堂,首尔,1987年。
    《备边司誊录》,国史编纂委员会,东国文化社,首尔,1959年。
    《山城日记》,(?),首尔,2004年。
    《仙源遗稿》,首尔,1977年。
    《成宗实录》,国史编纂委员会,首尔,1969年。
    《小华外史》,朝鲜研究会,东京,1914年。
    《阳九记事》,奎章阁馆藏,奎11509-v。
    《燃藜室记述》,李肯翊,朝鲜古书刊行会,东京,1912年。
    《延平遗事》,李贵,昌古文化社,首尔,1987年。
    《燕行录全集》,林中基编,东国大学出版部,首尔,2001年。
    《月沙先生集及别集》,李廷龟,韩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云溪先生文集(并)附录》郑雷卿,南山印刷所,韩国国会图书馆馆藏,1969年。
    《议政府誊录(一)》,保景文化社,首尔,1989年。
    《仁祖实录》,国史编纂委员会,首尔,1969年。
    《日月录》,《朝鲜事大·斥邪关系资料》本,骊江出版社,首尔,1985年。
    《潜谷遗稿》,亚细亚文化社,首尔,1974年。
    《朝野记闻》,奎章阁馆藏,奎12714-v。
    《朝宗岩文献录》,南山印刷株式会社,首尔,1977年。
    《朝宗岩文献录续集》,景文社,首尔,1982年。
    《尊周汇编》,《朝鲜事大·斥邪关系资料》本,骊江出版社,首尔,1985年。
    《尊华录》,《朝鲜事大·斥邪关系资料》本,骊江出版社,首尔,1985年。
    《芝峯集》,李(?)光,《韩国文集丛刊》本,66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迟川集》,崔鸣吉,东苎文化社,首尔,1980年。
    《清阴集》,金尚宪,《韩国文集丛刊》本,77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春坡堂日月录》,李星龄,奎章阁馆藏,古4250-24-v。
    《敕使誊录》,国史编纂委员会,果川,1998年。
    《泽堂集》,李植,《韩国文集丛刊》本,88辑,民族文化促进会,首尔,1992年。
    《荷潭金时让文集》,金时让,2001年。
    陈尚胜:《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2005年。
    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
    黄枝连:《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5年。
    蒋非非,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8年。
    李光涛:《明清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71年。
    李光涛:《记明季朝鲜之“丁卯虏祸”与“丙子虏祸”》,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72年。
    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延吉,2006年。
    李基白:《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94年。
    孙进己:《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1987年。
    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年。
    唐昌晋:《清代政事军功评述(一)》,里仁书局,台北,1996年。
    魏斐德:《洪业》,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5年。
    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87年。
    姜兴秀:《壬辰倭乱(?)丙子胡乱:朝鲜外乱史话》,文昌堂,首尔,1948年。
    姜熙英:《都元帅姜弘立:密旨(?)民族(?)秘史》,成志社,首尔,1985年。
    高柄翊:《韩国古代文化和邻接文化的关系》,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城南,1981年。
    旗田巍:《朝鲜史》,岩波书店,东京,1956年。
    #12
    #12
    金翰奎:《古代中国的世界秩序研究》,一潮阁,首尔,1982年。
    内藤虎次郎:《清朝史通论》,弘文堂,东京,1953年。
    稻叶岩吉:《光海君时代の满鲜关系》,亚细亚文化社,首尔,1986年。
    董德模:《朝鲜朝国际关系》,博英社,首尔,1990年。
    潘允洪:《朝鲜时代备边司研究》,景仁文化社,首尔,2003年。
    西嵨定生:《西嵨定生东亚细亚史论集第3卷--东亚细亚世界与册封体制》,岩波书店,东京,2002年。
    徐炳国:《宣祖朝女真交涉史研究》,教文社,首尔,1970年。
    神田信夫:《清朝史论考》,山川出版社,东京,2006年。
    安部健夫:《清代史的研究》,创文社,东京,1981年。
    柳承宙:《忠庄公柳琳将军实录》,(?),首尔,2006年。
    柳在城:《国土开拓史》,国防军事研究所,首尔,1999年。
    李基淳:《仁祖、孝宗代政治史研究》,国学资料院,首尔,1998年。
    李丙焘:《国史大观》,普文阁,首尔,1957年。
    李仁荣:《韩国满洲关系史的研究》,乙酉文化社,首尔,1954年。
    李龙范:《韩满交流史研究》,同和出版公社,首尔,1989年。
    (?):《事大主义》,高丽大学校出版部,首尔,1997年。
    李锡麟:《朝鲜王朝倭乱·胡乱期义兵将朴春茂一家(?)三代倡义录》,清州乡校,清州,2005年。
    林基中:《燕行录研究》,一志社,首尔,2002年。
    #12
    全海宗:《东亚细亚史的比较和交流》,知识产业社,首尔,2000年。
    全海宗:《东亚文化的比较史的研究》,一潮阁,首尔,1976年。
    全海宗:《韩国和中国--东亚史论集》,知识产业社,首尔,1979年。
    全海宗:《韩国(?)东洋》,一潮阁,首尔,1972年。
    全海宗:《韩中关系史研究》,一潮阁,首尔,1981年。
    郑玉子:《朝鲜后期朝鲜中华思想研究》,一志社,首尔,1998年。
    #12
    #12
    崔韶子:《明清时代中韩关系史研究》,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首尔,1997年。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出版部,城南,1979年。
    韩明基:《壬辰倭乱与韩中关系》,(?),首尔,1998年。
    韩佑劤:《国史概论》,明学社,首尔,1954年。
    和田清:《东亚史研究》,东洋文库,东京,1955年。
    黄元九:《东亚细亚史研究》,一潮阁,首尔,1976年。
    晁中辰:《满清入关前与李氏朝鲜的关系》,《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北京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东方出版社,1995。
    陈潮:《传统的华夷国际秩序与中韩宗藩关系》,《韩国研究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209-246页。
    陈尚胜:《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清朝观演变》,《韩国学报》,2000年16期,89-102页。
    陈尚胜:《礼义观与现实冲突--朝鲜王朝对于清初漂流汉商政策波动的研究》,《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济南,1997年,186-202页。
    崔一:《试析朝鲜的中国观》,《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4期,46-50页。
    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学月刊》,2005年10期,41-48页。
    管东贵:《关于满族汉化问题的意见的讨论》,《大陆杂志》,1970年,40卷3期,24-27页。
    黄彰健:《再论清太祖清太宗的国号、年号及位号》,《大陆杂志》,1988年,76卷5期,1-5页。
    金承艺:《皇太极的继承汗位》,《大陆杂志》,1980年,61军6期,41-47页。
    李光涛:《清入关之真象》,《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本,1947年,129-171页。
    李光涛:《记奴儿哈赤之倡乱及萨尔浒之战》,《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本,1947年.173-191页。
    李光涛:《论建州与流贼相因亡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本,1947年,193-236页。
    李光涛:《洪承畴背明始末》,《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8年,227-301页。
    李光涛:《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1948年,367-488页。
    李善洪:《试论毛文龙与朝鲜的关系》,《史学集刊》,1996年2期,34-40页。
    李铉宗:《韩国历史文献中之东亚大陆民族观》,《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83年,1-14页。
    李元淳:《朝鲜赴京使行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83年,345-364页。
    刘家驹:《清初朝鲜世子等入质沈阳始末》,《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83年,1-14页。185-203页。
    刘为:《试论摄政王多尔衮的朝鲜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3期,91-149页。
    朴今海:《17世纪朝鲜人流入东北及其对后金(清)社会的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1期,61-65页。
    乔治忠、孙卫国:《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史学史研究》,2005年2期,63-70页。
    宋慧娟、侯雅文:《论后金与朝鲜“兄弟之盟”的性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48-50页。
    宋慧娟:《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东疆学刊》,2003年2期,97-101页。
    孙卫国:《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南开学报》,2002年4期,66-73页。
    孙卫国,《从正朔看朝鲜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统意识》,《汉学研究》,2004年,22卷1期,191-218页。
    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2期,98-107页。
    王崇武:《论万历征东岛山之战及明清萨尔浒之战--读明史杨镐传》,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8年,137-164页。
    魏志江:《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江海学刊》,2002年6期,.
    吴一涣:《17世纪初明朝与朝鲜海路交通的启用》,《历史教学》,1996年12期,8-11页。
    徐凯:《论“丁卯虏乱”与“丙子胡乱”--兼评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的的战略》,《当代韩国》,1994年3期,37-42页。
    叶泉宏:《沈馆幽囚记(1637-1645):清鲜宗藩关系建立时的人质问题》,《韩国学报》,1993年6辑,284-299页。
    张存武,《丁卯议和后金兵的撤退》,《东方学志》,1978年18辑,219-225页。
    朱云影:《中国衣冠文明对于日韩越的影响》,《第二届亚洲历史学家会议论文集》,1962年,125-144页。
    姜性文:《丁卯·丙子胡乱期(?)捕虏送还研究》,《军史》,2002年46号,129-158页。
    #12
    高柄翊:《外国(?)(?)李朝 韩国人(?)观念》,《白山学报》,1970年8号,231-251页。
    #12
    金甲周:《丙子胡乱后对清贡女考》,《东国史学》,1980年14辑,27-52页。
    #12
    #12
    金声钧:《三田渡碑竖立始末》,《乡土首尔》,1961年12号,1-42页。
    金声钧:《初期(?)朝清经济关系交涉略考》,《史学研究》,1959年5辑,1-42页。
    金声钧:《朝鲜中期对满关系》,《白山学报》,1978年24辑,3-44页(3585)。
    金世英:《朝鲜孝宗朝北伐论研究》,《白山学报》,1998年51辑,121-154页。
    金龙德:《昭显世子研究》,《史学研究》,1964年18(?),433-490页。
    金容钦:《丙子胡乱期(?)主和·斥和论争》,《东方学志》,2006年135期,91-131页。
    #12
    金丁镇:《忠孝思想(?)国乱克服精神(?)史的研究(其一)》,《东洋文化研究》,1982年9辑,111-152页。
    金钟博:《明清交替期中韩关系之变化与小中华论》,《中国学论丛》,2006年22辑,329-340页。
    #12
    金钟圆:《丁卯胡乱时(?)后金(?)出兵动机》,《东洋史学研究》,197812-13辑,55-70页。
    #12
    #12
    #12
    #12
    柳承宙:《丙子胡论的战况与金化战斗一考》,《史丛》,2002年55辑,389-435页。
    #12
    柳在春:《丙子胡乱时金化战斗(?)战故冢考》,史学研究,2001年63号,71-94页。
    (?):《牛溪门徒(?)倭乱·胡乱》,《韩国教育史学》,2001年23辑,93-111页。
    朴容玉:《丁卯乱朝鲜被掳人刷·赎还考》,《史学研究》,1964年18辑,355-388页。
    朴容玉:《丙子乱被掳人赎还考》,《史丛》,1964年9辑,51-93页。
    #12
    白玉敬:《仁祖朝清(?)译官郑命守》,《(?)》,1992年22卷,5-21页。
    白玉敬:《朝鲜后期译官(?)政治的动向研究--明·清交替期(?)中心(?)》,《国史馆论丛》,1996年72辑,127-150页。
    #12
    森冈康:《丁卯の乱后に于けゐ赎还问题》,《朝鲜学报》,1964年32辑,74-111页。
    森冈康:《赎还被掳妇人の离异问题につぃて》,《朝鲜学报》,1963年26辑,56-93页。
    森冈康:《许博的疏文和赎还批判(下)》,《朝鲜学报》,1966年39、49辑,238-268页。
    #12
    桑野荣治:《朝鲜小中华意识的形成和展开》,载《国际理念和对外认识(17-19世纪)》,朴忠锡、渡边浩编,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149-186页。
    徐炳国:《童猛哥帖木儿(?)建州左卫研究》,《白山学报》,1971年11号,53-105页。
    徐炳国:《清太宗(?)女真民族保存策研究--附录:北方民族国家(?)世宗》,《白山学报》,1974年16号,101-146页。
    徐炳国:《朝鲜前期对女真关系史》,《国史馆论丛》,1990年14辑,135-170页。
    #12
    徐正钦:《清初的国号问题》,《大丘史学》,1985年23辑,81-104页。
    #12
    沈喁俊:《光海朝(?)对明派兵数(?)问题》,《东国史学》,1963年7辑,83-106页。
    岸本美绪:《“后十六世纪问题”与清朝》,《明清史研究》,2004年200辑。125-148页。
    岩井茂树:《清朝、朝鲜、对马--一六三九年前后东北亚细亚形势》,《明清史研究》,2004年200辑,87-102页。
    #12
    #12
    吴恒宁:《朝鲜孝宗代政局(?)变动(?)性格》,《泰东古典研究》,1993年9辑,37-86页。
    (?):《潜谷金堉(1580-1658)(?)学风(?)“时势”认识》,《韩国文化》,2004年33辑,147-176页。
    禹仁秀:《朝鲜仁祖代政局(?)动向(?)山林(?)役割》,《大丘史学》,1991年41辑,93-125页。
    #12
    李基淳:《“仁祖反正”功臣势力的性格》,《白山学报》,1991年38辑,135-166页。
    #12
    #12
    李章熙:《丁卯丙子胡乱义兵考》,《建大史学》,1974年4辑,15-36页。
    李章熙:《丁卯·丙子胡乱时义兵研究》,《国史馆论丛》,1991年30辑,183-216页。
    #12
    #12
    李炫熙:《南汉山城(?)筑城》,《东国史学》,1999年33辑,69-82页。
    李弘植:《满鲜史研究(上世第二册)》,《亚细亚研究》,1960年2号,199-204页。
    #12
    全海宗:《丁卯胡乱(?)和平交涉(?)》,《亚细亚学报》,1967年3辑,6-23页。
    全海宗:《丁卯胡论时(?)后金军(?)撤兵经纬》,《白山学报》,1967年2辑,101-111页。
    全海宗:《韩中朝贡关系考--韩中关系史(?)鸟瞰(?)导论》,《东洋史学研究》,1966年1辑,10-41页。
    全海宗:《东洋民族主义--中华主义的民族观》,《西洋史论》,1979年20辑,51-57页。
    田川孝三:《沈狱问题について》,《青丘学丛》,1933年17号,117-151页。
    郑玉子:《丙子胡乱时言官(?)位相(?)活动;三学士(?)再评价》,《韩国文化》,1991年12卷,207-248页。
    #12
    #12
    曹永禄:《17-18世纪尊我的华夷观(?)视角》,《东国史学》,1982年17辑,31-46页。
    曹永禄:《朝鲜小中华观明清交替期东亚天下观变化中心》,《历史学报》,1996年149辑,105-138页。
    曹永禄:《入关前明鲜时代(?)满洲女直史》,《白山学报》,1977年22号,13-81页。
    #12
    崔韶子:《中国侧(?)丁卯·丙子两役》,《韩国文化研究院论丛》,1990年57卷,119-143页。
    #12
    #12
    崔韶子:《明清文化(?)朝鲜》,《梨花史学研究》,1999年25-26合辑,15-30页。
    崔孝轼:《仁祖代(?)国防政策》,《东国史学》,1986年19-20合辑,217-249页。
    河宇凤:《实学派(?)对外认识》,《国史馆论丛》,1997年76辑,253-276页。
    #12
    韩明基:《17·18世纪韩中关系和仁祖反正--朝鲜后期的“仁祖反正辩诬”问题》,《韩国史学报》,2002年13号,9-41页。
    韩明基:《“再造之恩”与朝鲜后期政治史--以壬辰倭乱至正祖时代为中心》,《大东文化研究》,2007年59辑,191-230页。
    韩明基:《光海君代(?)大北势力(?)政局(?)动向》,《韩国史论》,1988年20辑,269-342页。
    洪淳昶:《丙子胡乱(?)政治文化史的余波--(?)历史的背景(?)中心(?)》,《韩国学论丛:霞城李瑄根博士古稀纪念论文集》,1974年。
    王臻:《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9月。
    金容钦:《朝鲜后期仁祖代政治论(?)分化(?)变通论》,延世大学校大学院史学科博士学位,2005年。
    金钟圆:《朝清交涉史研究--贸易关系(?)中心(?)》,西江大学校大学院东洋史博士学位,1983年。
    禹景燮:《宋时烈(?)世道政治思想研究》,(?)大学校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2005年。
    李迎春:《朝鲜后期王位继承(?)正统性争研究》,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韩国学大学院韩国史博士学位,1994年。
    #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