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清代饶平县为考察区域,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田野调查所获民间文献结合正史文献,探讨明清时期饶平人迁台的相关问题。试图勾勒出明清时期饶平人从原乡移居台湾及两岸互动较为完整的图景,并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对话,从而丰富了粤东移民台湾史的研究,对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清代众多饶平人在台从事商贸活动。以“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谋生不易”“人地矛盾”等表述作为解释迁台的原因过于笼统。清代饶平山区部分地带确实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这是饶平人迁台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人地关系并非是将一地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直接对应,而应考虑土地的所有权。移民网络的存在也是迁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从影响饶平人迁台的因素来看,将推拉理论放置于不同的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个体、不同的时空中时,显然不太适用。迁台的原因通常并不能用单个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时性的变化,同时处于一个“非线性关联的系统”之中。
     清代饶平与台湾的往来紧密而频繁,即使是在“日据”时代,虽然遇到不少阻碍,但饶、台两地宗亲乡人及经济文化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持续迁台”是清代早期饶、台两地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宗亲乡亲为基础的地缘组织是饶、台两地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这样的纽带作用表现为既延续了原乡的地方文化传统,同时两岸互动又与台湾的宗族乡亲的保持着密切的互动联系。饶平与台湾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乃同根同源。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Qing Dynasty Raoping County area by the fieldwok as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use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olk literature obtained from the fieldwork,combined with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aoping people moved to Taiwan and related issues, trying to outlin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Raoping people moved to Taiwan from the original townshipth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erea. At the same time,dialogue with the the research results-related. Thus enriching the Yue-dong migration of Taiwanese history. The research of immigration to Taiwan from Guangdong region has grea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number of Raoping people engaged in trade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aiwan. It is too general to take expression of "Land is poor", "Life is difficult","Environment is bad ","Living is not eas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etc, as a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moving to Taiwan. Some people in Raoping mountainous areas do face some difficult questions livelihood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 factors of Raoping people moved to Taiwan,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s not arable land area and a population to direct correspondence,should consider the ownership of the land. The presence of the emigrant network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of moving to Taiwan. From the impact factor of Raoping people moved to Taiwan, it clearly shows the Push-pull theory is not applicable, which is placed in the different cases, or the same case in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For the most part, a single factor can not be explained many reasons for moving to Taiwan, but in some historical context for diachronic change, while in a "non-linear system associated with" being.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Dynasty Raoping was close and frequent in the Qing, even in the "Japaneseera", although encountered many obstacles,the contact among the clan, the association,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erea was never interrupted. "Continuing to move to Taiwan"is a major for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laces in early Qing Dynasty. Fellow clan-based geographical organization i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Raoping and Taiwan, which have inheritanced the loc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original township, but also have maintained close contact interaction with fellow-clan of Taiwan.Raoping and Taiwan in the blood,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ame strain. Compatriots on both sides is the same root.
引文
①(法)J.勒高夫等:《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4页。
    ①李祖基曾撰文对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6卷第8章“台湾的移民垦殖”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评论。参见李祖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②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5年,第8-10页。
    ①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饶平县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两个地点共发掘清理了21座竖穴土坑墓。第一次把这批出土遗物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来研究,称之为“浮滨类型”。参见曾骐:《浮滨文化的考古新发现》,《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
    ②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5年4月版,第16页。
    ③曾骐:《浮滨文化的考古新发现》,《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
    ①据《巴蜀散文史稿》载:江朝宗(1425-1506),字东之,号乐轩,重庆巴县人。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景泰七年(1458)参修《大明一统志》,书成,升翰林院编修,后升翰林院侍读,参加经笆讲授。成化三年(1467)秋,撰《英宗实录》,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兼东宫侍讲。成化十五年(1479),因受“牟俸案件”牵连,贬官广东,任市舶提举。《新建饶平县志记》应为成化年间所作。
    ②《新建饶平县志记》收录于陈天资:《东里志》,卷5《艺文志》,第215页。
    ③[明]陈天资:《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7《艺文诗部》,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354-355页。
    ④“罗印凯,益阳人,举人。嘉靖戊戍(1538)年任五年,擢升户部主事,续修县志。”见于光绪版《饶平县志》卷6《职官》。
    ⑤罗胤凯:《考绩之京别饶民二首》,明陈天资:《东晨志(校订注释本)》,卷7《艺文诗部》,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397页。
    ⑥陈梅湖:《南澳县志》卷7《宦绩》,1945年,饶平县志办公室2006年重印本,第103页。
    ⑦“嘉靖戊戌,以孝廉知饶平县。黄芒诸村叛,单骑往谕,贼降,乃择其了弟朱天球等读书乡校,顽民渐化。”从罗胤凯亲见顽民归化的经历来看,恰与其诗中所表达以礼乐化民的祈望相一致的。参见陈梅湖:《南澳县志》,卷7《宦绩》,民国34年,饶平县志办公室2006年重印本,第103页。
    ①[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7《艺文诗部》,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247-248页。
    ②[明]顾炎武:《广东下》,《天下郡国利病书》第29册,第29页。又见[明]戴璟:《广东通志》,卷35。
    ③陈文院收藏:《岭脚村陈氏族谱》,手抄本,笔者于2009年11月26日田野调查所得。
    ④见于陈汉元收集整理:《本府告示》碑记,采集点:饶平县三饶镇(旧县城)政府大楼后。碑文详细考释可参见黄挺:《读弘治十六年潮州府<本府告示>碑札记》,载《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4年第37期。
    ⑤参见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台湾饶平客属联谊会主编:《饶平客家话》,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澳门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0月,第12页。
    ⑥参见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台湾饶平客属联谊会主编:《饶平客家话》,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澳门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0月,第1页。
    ⑦笔者在饶平中部田野调查时,翻开他们族谱时,有许多记载先祖来自于饶平客区,他们也承认自己是客家人的后裔,如三饶镇四方堂黄姓,浮滨镇夏校村的刘姓,族群更多是一种认同而已。
    ①[清]刘抃:《饶平县志》,卷4《户口》,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01年,第68页。
    ②[民国]陈光烈:《饶平县志补订》,卷4《户口》,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饶平县志补订》编纂委员会编印,2009年3月,第116页。
    ①报告人:蓝广,广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村主任。“1988年6月5日,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饶洋镇蓝屋村(54户,285人)恢复合族民族成份。”参见1994年版《饶平县志》。
    ②杨姝:《潮州蓝屋畲语语音调查报告》,黄挺主编:《第七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483页。
    ③报告人:蓝广,广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村主任。
    ④[清]刘抃:《饶平县志》,卷4《户口》,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65-68页。
    ⑤饶平县《东里大观》编纂委员会编:《东里大观》,潮州市湘桥文星印刷厂印刷,2009年9月,第525页。
    ⑥寇乱包括了受倭寇作乱、海盗和山贼的贼乱及倭贼并乱。
    ①此表基本反映了明代饶平寇乱的情况,参考康熙版、光绪版《饶平县志》、民国版《饶平县志补订》以及《潮州志》的记载,笔者已将寇乱的情况整理成表格,详见附录C。
    ②[清]刘抃:《饶平县志》,卷5《兵防》,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74页。
    ③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一》,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第230页。
    ④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沿革纪》,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6页。
    ①陈春声:《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上)》,《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一》,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第230页。
    ③万历《广东通志》卷39,《潮州府城池》。
    ④[清]刘抃:《饶平县志》载大城所于洪武三十七年置,饶宗颐的《潮州志》与陈天资的《东里志》皆作洪武二十七年。
    ⑤[明]黄佐:《(嘉靖)广东通志》卷31,明嘉靖四十年刊本,第24页。
    ⑥[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稿》卷34。
    ⑦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158。
    ⑧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⑨[民国]陈光烈:《饶平县志补订》卷六《兵防》,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饶平县志补订》编纂委员会编印,2009年3月,第188页。
    ⑩“明初新政权加强潮州的海防建置,虽然有关御倭和对付方、张余党的国策,但更加直接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控制地方社会势力。”参见黄挺:《明代前期潮州的海防建置与地方控制》,《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①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一》,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231页。
    ②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一》,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233页。
    ③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一》,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234页。
    ④[明]何乔远:《闽书》卷40,《扦圉》,厦门大学《闽书》校点组校点,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册,第990页。
    ⑤陈春声:《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下)》,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⑥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①陈春声:《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下)》,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③[清]蔺焘:《大埔县志》卷1,《沿革》。
    ④[清]刘抃:《饶平县志》卷5,《兵防》,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31页。
    ⑤[清]刘抃:《饶平县志》,卷5《兵防》,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75页。
    ⑥[清]刘抃:《饶平县志》,卷5《兵防》,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75页。
    ⑦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⑧邓开颂、余思伟:《客家人在饶平》,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1994年,第70页。
    ①[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四,《中国兵书集成(15-16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联合出版,1990年,第311页。
    ②[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四,《中国兵书集成(15-16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联合出版,1990年,第361-362页。
    ③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11页。
    ④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福建台湾卷》,《明神宗实录》卷26,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第495页。
    ⑤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福建台湾卷》,《明神宗实录》卷26,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第496页。
    ①[明]许孚远:《敬和堂集》卷7,《海禁条约行分守漳南道》,第11页。
    ②[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34页。
    ③许正文:《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来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9月,第16卷第3辑。
    ④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⑤肖文评:《饶平县瓜园社坑前村的传统习俗》,肖文评等着:《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民俗文化与地方社会》,广州:花城版社,2002年1月,第72页。
    ⑥刘兴孚:《刘氏家谱》,1997年,第29页。
    ①张水波抄录:《张氏源流记支分、妙药和杂记》,1993年。
    ②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133页。
    ③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2-153页。
    ①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3-154页。
    ②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5页。
    ①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8页。
    ②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8页。
    ③[明]陈天资编撰:《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疆域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 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158-159页。
    ①陈汉元收集整理:《院道府县规定碑》,采集点:饶平县新丰镇龙泉寺,时间:2009年11月1日。
    ②陈汉元、吴飞收集整理:《奉本县魏爷批碑记》,采集点:饶平县新丰镇新丰宫三山国王庙,时间:2010年7月7日,规格:153cm×53cm,拓片编号:002。
    ①夏远鸣:《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6年。
    ①夏远呜:《17-19世纪石窟河流域乡民迁台研究:以原乡的角度》,《客家研究集刊》,2010年第1期。关于推拉理论不足之论述,另见张小聪:《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年;李德元:《回眸与前瞻:中国海内移民史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陈孔立:《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截止至南明永历三十七年,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复台湾。
    ②刘兴孚:《刘氏家谱》,1997年,第29页。
    ③何炳棣将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移民称之为“自发的移民”,并指出研究这类移民的最大困难在于资料不足,复原明代自发移民历史的工作已很难进行。见于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63页。
    ④许正文:《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来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3期。
    ⑤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2,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第59页。
    ⑥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21页。
    ①朱慧施:《饶平朱氏族谱》,饶平朱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印,2000年,第372页。
    ②邓坤岳:《邓氏历代传家谱》,1985年。
    ③《明史》卷325,《列传》第213条。参见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明史第十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6810-6811页。
    ④转载于曹永和:《明代台湾渔业志略补说》,《台湾早期历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180-209页。
    ⑤参见《热兰遮城日志》第1册(1629年10月1日至1641年1月25日),江树生译注,台南市文献委员会编辑发行,2000年。
    ⑥《靖海纪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15页。
    ①《赐姓始末》,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6页。
    ②福建省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诏安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989页。
    ③[清]刘抃:《饶平县志》,卷13《灾祥》,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1年,第160页。
    ④陈春声:《论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客家研究辑刊》,2006年第2期。《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加01年版;《嘉靖“楼患”与潮州地方文献编修之关系——以<东里志>的研究为中心》,《潮学研究》第五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卷3,《住民志姓氏篇》,1993年。
    ②张维文:《张氏族谱》,1981年,手抄本。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编号:1306522。
    ③杨英:《从征实录》,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4页。
    ④[民国]陈光烈辑:《饶平县志补订》卷17《纪事》,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饶平县志补订》编纂委员会编印,2009年3月,第499页。
    ⑤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22-23页。
    ⑥江日升:《台湾外记》,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111页。
    ⑦杨英:《从征实录》,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4-5页。
    ①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73页。
    ②朱慧施:《饶平朱氏族谱》,饶平朱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印,2000年,第410页。
    ③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
    ④阮曼锡:《海上见闻录》定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⑤比较重要研究成果有:谢国桢:《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补考》,见《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饶宗颐:《清初潮州迁界考》,载1947年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31、32期;潘莳:《清初广东的迁海与广东人民的反迁海斗争》,《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顾诚:《清初迁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马楚坚:《有关清初迂海的问题——以广东为例》,见《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龙潜、李东珠:《清初迂海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暨南学报》,1999年第4期;韦庆远:《有关清初的禁海和迁界的若干问题》,《明清论丛》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214页。
    ⑥黄皆雄:《紫云谱史初记》,紫云村紫云谱史初记编委会编印,2008年,图文之书斋部分。
    ①朱慧施:《饶平朱氏族谱》,饶平朱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印,2000年,第410页。
    ②转载自谢国桢:《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补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276页。
    ③《台湾郑氏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15种,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52页。
    ④元哥都在康熙之前称为弦歌都,为避讳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而改为元哥都,之后皆称元歌都。
    ①报告人:蔡环,饶平县上饶镇蔡子角村书记。
    ②作者不详:《蔡氏族潜》,第4页。
    ③同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安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0页。
    ④永靖旧人物[EB/OL].http://www.xxdoc.com/view-all-zd3zcOzbezb8zbezc9zc8zcbzcezef-p0-ol.html。
    ⑤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74-175页。
    ①中共饶平县浮滨镇委、饶平县浮滨镇人民政府:《浮滨风情》,2009年,第13页。
    ②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73页。
    ③连横:《台湾通史》卷15,《抚垦志》,第8页。
    ④连横:《台湾通史》卷31,《列传三·施世榜传》,第27页。
    ⑤连横:《台湾通史》卷27,《水利志》,第280页。
    ⑥《彰化县志》卷2,《规制志》,第138页。又见于《重修台湾省通志》卷3《住民志·姓氏篇》,第107页。
    ①邓开颂、余思伟、詹式钦:《饶平客家姓氏渊源》,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1997年,第13-14页。
    ②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34页。
    ③王万兴、王金盾:《王氏族谱》,1987年,第1-2页。
    ④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18页。
    ⑤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63页。
    ⑥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64页。
    ⑦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13页。
    ①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299页。
    ②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12,《人物·武举》,第141页。
    ③参见吴正龙、陈淑君:《员林地区饶平张姓分布与语言》一文。
    ④张锦地:《清河堂张氏联谊族谱》,1997年,第92页。
    ⑤清代马岗张氏外迁世代主要是9-16世。此表未统计迁移至饶平县域内其他乡镇的情况。外迁世代并不代表外迁年代,不过可大致反映人口集中外迁的时期。资料来源:张松乐:《马岗张氏族谱乡志》,2002年版;吴正龙、陈淑君:《员林地区饶平张姓分布与语言》一文。
    ①巫秋玉:《明清时期潮汕港口发展与潮人下南洋》,收录于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2003年,第386-398页。
    ②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估算的最低限,而且不同世系的人不一定同时在世。统计数值参见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
    ③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297页。
    ④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93页。
    ⑤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92页。
    ⑥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52页。
    ⑦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63页。
    ①报告人:张克之先生,男,75岁,马岗村民。
    ②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73页。
    ③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376页。
    ④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424页。
    ①陈诗洽、张永平、黄志英:《围楼探秘》,香港榕文出版社,2005年,第89-90页。
    ②资料来源: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第432页。
    ①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83-85页。
    ②转载于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85页。
    ①林章连:《河西林氏恭宽大义公系斗屋族谱》,1990年,第60页。
    ②林章连:《河西林氏恭宽大义公系斗屋族谱》,见于《主编者序》,1990年。
    ③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72页。
    ④报告人:林当汤、林清水父子。
    ⑤张小聪:《尖山:一个客家村落17-19世纪的迁台》,《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李势明:《饶平李氏家潜》,1997年秋。
    ②李文辉收藏:《周坑村李氏族谱》,手抄本。
    ①邓开颂、余思伟、詹式钦:《饶平客家姓氏渊源》,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1997年,第161页。
    ②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70页。
    ①《来台开基可佑公世系谱》,1996年,笔者于2009年11月12日田野调查所得。
    ②洞桃村[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4074225.htm。
    ③参见罗永昌:《苗栗公馆林氏家谱》,2007年,第5-6页。
    ①报告人:黄子得,男,港墘村黄氏老人组组长。
    ②转载于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201页。
    ③转载于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21页。
    ④陈汉元收集整理:《陈氏祠堂沿革碑记》,采集点:饶平县饶洋镇岗下村,2009年11月12日。
    ①笔者于2009年11月10日在饶洋镇岗下村胡会贞阿姨家中访得。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③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21页。
    ④饶宗颐:《潮州志》第1册,《大事志》,潮州市地方办公室编印,2002年。
    ⑤恒春北边不远有个牡丹乡,通往牡丹的隘口石门是个古战场。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借口琉球船员被牡丹社高山族误杀事件,派远征军攻台。牡丹社山胞在石门据险奋力抵抗,重创侵略军5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牡丹社首领等20多人战死。日军攻下石门后,烧杀掳掠,大肆残害当地的高山族同胞。这就是台湾近代史上有名的“牡丹之役”。“牡丹之役”发生后,清廷对台湾的治理态度转为积极,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统筹台湾海防事务。
    ⑥连横:《台湾通史》卷31,《列传三·台东拓殖列传》,第43页。
    ⑦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31页。
    ①报告人:张金球,80岁,退休小学校长;张仕全,村民。
    ②张小聪:《清代常客客家迁台探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年。
    ③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3,《蒋毓英传》。
    ④连横:《台湾通史》卷15,《抚垦志》。
    ⑤季麟光:《条陈台湾事宜书》,《台湾县志》,《台湾方志》第103种,第228页。
    ⑥杨文魁:《台湾纪略碑文》,蒋毓英主修:《台湾通志》卷10,第135页。
    ⑦报告人:黄克宽,饶平黄氏族谱编委会会长,三饶人。张伍全,县志办工作人员,霞饶乡人。
    ①报告人:郭九潘,原瓷厂老板,78岁,饶平县上饶镇新埔村人。郭樟树,新埔村书记,52岁,饶平县上饶镇新埔村人。
    ②张小聪:《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年。
    ③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④该表为笔者根据上文资料整理所制成。
    ①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清实录广东史料》,广东: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第225页。
    ①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435-436页。
    ②房学嘉、夏远鸣、肖文评、张小聪、冷剑波、郭新志等人在粤东地区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这一点。
    ③巫秋玉:《明清时期潮汕港口发展与潮人下南洋》,收录于李志贤主编:《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2003年,第386-398页。
    ④参见《重修台湾府志》,《住民志·姓氏篇》。
    ⑤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20,台湾成文出版社,1984年版。
    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岛图书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②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①惠登甲:《饶平县志》卷7,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98年,第129页。
    ②惠登甲:《饶平县志》卷7,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98年,第129页。
    ③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34页。
    ④刘正刚:《东渡西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第171-172页。
    ⑤惠登甲:《饶平县志》卷7,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98年,第144页。
    ①张世魁、张世烨、张百城:《张氏族谱》,1997年,第27-30页
    ②肖文评:《饶平县瓜园社坑前村的传统习俗》,肖文评等着:《粤东地区的民俗与地方社会》,花城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③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07页。
    ④刘炳昌:《传佬公派下刘氏家谱暨通讯录》,2005年,第5页。
    ⑤报告人:张金球,80岁,退休小学校长;张全土,村民。
    ①参见刘正刚:《东渡西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第141-150页。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③洪敏麟:《探讨台湾农业移民的一个类型:以马堂张氏族人迁台为例(上、下)》《台湾源流》,第3、4期,1996年,第11-21、61-83页。
    ④惠登甲:《饶平县志》卷7,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98年,第141页。
    ⑤《云林县采访册·斗六堡》,台湾文献丛刊第37种,第320页。
    ⑥报告人:邱进,男,村民,77岁。
    ①惠登甲:《饶平县志》卷7,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98年,第143页。
    ②夏远呜:《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吴正龙:《员林福佬客祖籍与客家意识的调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讯》第10期,台湾中央大学客家研究中心,2009年,第114页。
    ④吴正龙:《员林福佬客祖籍与客家意识的调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讯》第10期,台湾中央大学客家研究中心,2009年,第115-117页。
    ①[日]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译本)中卷,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译,1985年,第409页。
    ②李祖基:《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①邓孔昭:《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②参阅《台湾文献》,第15卷,1964年(3、4);《台湾省通志》卷2,《人民志·人口篇》,台湾众文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
    ③邓孔昭:《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④刘正刚:《东渡西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⑤参见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台湾文献》15卷第3、4期。
    ⑥参见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天公书局,1983年。
    ⑦李祖基:《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 第3期。
    ①参见杨彦杰:《有关台湾客家研究的两点想法》,载于罗勇:《客家学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②报告人,张甘泉,柏嵩村民。
    ③许时娘:《高阳许氏大族谱》,1994年。
    ④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201页。
    ①[明]陈天资:《东里志(校订注释本)》,卷1《沿革纪》,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东里志》领导小组校订,2001年5月,第34页。
    ②报告人:庄里,男,90岁,小贩,高中文化;郭志春,男,79岁,退休干部,小学文化。
    ①陈汉元收集整理:《柘林汉忠义庙碑记》,收集地点:饶平县柘林镇柘中居委会汉忠义庙内,时间:2010年7月26日。
    ①饶平县《东里大观》编纂委员会编:《东里大观》,2000年,第372-374页。
    ②饶平县《东里大观》编纂委员会编:《东里大观》,2000年,第409页。
    ③李茂坤:《三房祠族谱》,1985年,手抄本。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编号:1411398。
    ④吴富北:《吴公雨吉吴妈黄氏来台传宗族潜》,吴氏让德会编辑委员会编印,1997年,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编号:1356883,第4页。
    ⑤《饶平县东界巷刘氏族谱》,1954年,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编号:1210052。
    ⑥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207-208页。
    ①杨彦杰:《有关台湾客家研究的两点想法》,载于罗勇:《客家学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7-138页。
    ②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32页。
    ①参见饶平半山客网,姓氏族谱栏。[EB/OL]. http://host.cpes.tyc.edu.tw/-team76/new_page_O.htm。
    ②表中在台人数依据台胞带来的族谱和台胞询问,及县内残存族谱资料粗略估算非绝对准确数,但可供参考。表中渡台人数,在台不一定衍派有后裔,与迁台始祖不同。表中主要分布市县指的是目前的分布情况。资料来源: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34-35页。
    ①《重修台湾省通志》卷3,《住民志·姓氏篇》。
    ②《尤氏族潜》,1985年,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编号:1407179。
    ①相关的研究成果有:杨彦杰:《“林日茂”家族及其文化》,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4期。陈支平:《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刘正刚:《东渡西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
    ②夏远呜:《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由郑国胜主编的《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一书收录了许多饶平与台湾两地互动的资料。
    ④文中的“持续迁台”指的是延续了几代人的迁台,一般会有一个时间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迁台宗族都是如此。
    ①张裔湾先生所藏:《饶平县石坛村张氏族谱》,清道光年间修撰,2005年复印版。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前言》,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68页。
    ③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饶平客家姓氏渊源》,深圳市福田区东升印刷厂排版印刷,1997年11月。第168页。
    ④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⑤陈顶:《陈氏族谱》,1983年。
    ①刘镇定:《杨康·刘氏族潜》,广东饶平:广东杨康刘氏修谱理事会编印,2004年。
    ①刘天桢:《瑞阁家乘》,台湾新竹县:刘学悟祭祀公业管理会印,1997年,第25页。
    ②陈支平:《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③肖文评:《饶平县瓜园社坑前村的传统习俗》,肖文评等:《粤东地区的民俗与地方社会》,花城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④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①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③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④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⑤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⑥这里所讲的地缘组织并不是指有具体组织形式的,而是指通过同乡族亲等比较松散的形式。
    ①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26页。
    ②转载于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88页。
    ③林仁川、朱建新:《略论清代台湾社会的失调与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④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①报告人郭九潘,男,78岁。郭章树,51岁,新埔村书记。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49页。
    ③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54页。
    ①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54-55页。
    ②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档案资料。
    ③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61-162页。
    ④作者未详:《陈姓族谱》,1984年。
    ⑤报告人:张金球,男,81岁,退休老师。
    ⑥张全土所藏民国版手抄本《张氏族谱》,但族谱中为注明光前公及其子迁台。据说从九世开始到十四世间都有人去台湾的。
    ①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55页。
    ②刘炳昌:《传佬公派下刘氏家潜暨通讯录》,2005年1月1日,第5页。
    ③刘良泉:《前洋村刘氏族谱》,手抄本,民国版。
    ④庄英章:《唐山到台湾——一个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一)》,台北:南港,1984年,第309页。
    ①陈汉元收集整理《陈氏祠堂沿革碑记》,采集点:饶平县饶洋镇岗下村,2009年11月12日。
    ②陈汉元收集整理《东福寺碑记(zgrsb001)》,采集点:饶平县饶洋镇安全村,2009年11月16日。
    ③郭新志:《社会、移民、信仰——三山国王之诠释》,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12月。
    ④郭新志:《社会、移民、信仰——三山国王之诠释》,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12月。
    ⑤陈友义:《台湾民问信仰中的潮汕移民特征》,《广东史志视窗》,2007年第1期。
    ①《两岸长彬乡(吴)陈氏族谱史志汇编》,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台湾省屏东潮州、佳佐宗亲联合编修编印,2009年,第174页、第188页。
    ②《两岸长彬乡(吴)陈氏族谱史志汇编》,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台湾省屏东潮州、佳佐宗亲联合编修编印,2009年,第145-146页。
    ③邱彦贵:《三山国王信仰:一个台湾研究者的当下体认》,《客家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
    ④邱彦贵:《三山国王信仰:一个台湾研究者的当下体认》,《客家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
    ①杨国鑫:《台湾客家》,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
    ②吴中杰:《台湾福佬客分布及其语言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华语语文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③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①杨英:《从征实录(1649-1662)》,台湾文献丛刊32种,台湾:台湾银行,1958年,第190页。
    ①郁永和:《裨海记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1959年,中卷,第22页。
    ②阮蔡文:《竹堑》,收入陈梦林编纂、周钟瑄主修:《诸罗县志》卷11,康熙五十六年四月序,1717年编,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1962年,第267-268页。
    ③蓝鼎元:(1721年)《纪竹堑埔》,《东征集》卷6,收入《鹿洲全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
    ⑤《新竹县志》卷2,《大事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1种,第6页。
    ⑥施添福:《台湾历史地理研究札记:竹堑、竹堑埔和“鹿场半被流民开”》,收入《台湾风物》第39卷第3期,台北:台湾风物杂志社,1989年。
    ⑦连横:《台湾通史》卷31,《列传三》,第10页。
    ⑧林桂玲:《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新竹县竹北市:竹县文化局,民国94年,第49页。
    ⑨连横:《台湾通史》卷31,《列传三》,第11页。
    ⑩郭莉芳:《竹北和竹东地域发展比较》,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论文,1998年,第3页。
    ①连横:《台湾通史》卷31,《列传三》,第16页。
    ②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23-125页。
    ③林章连对斗屋开基祖世系源流的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恭宽大义公为闽林族系卅纨裤子弟彦亨公之子,并非林氏六屋大族谱所言为开饶始祖五十九公之次子。参见林章连:《河西林氏恭宽大义公系斗屋族谱》,1990年,第76页。
    ①饶平半山客。[EB/OL]. http://host.cpes.tyc.edu.tw/-team76/new_page_0.htmo
    ②林光华:《林姓宗亲会年会新竹县分会全县年度宗亲大会手册》,1984年,第82页。
    ③郑国胜:《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第124页。
    ④这个数据只做一个参考。此处人口数字的计算方法:根据原乡族谱中当时在世的十四、十五、十六世男丁的人数89位为基准,按每位男丁取一妻计(有些有二妻、三妻者),以男丁数乘以2得出,所得出的数据刚好与前辈逝去者、新出生者及女性数量之间消长持平。参见林广福:《石头林乡族谱》,手抄本,2001年。
    ①参见林广福:《石头林乡族谱》,手抄本,2001年。
    ②林家契字,见于后文。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附录部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
    ③转载于林桂玲:《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新竹县竹北市:竹县文化局,民国94年,第74页,原资料来源:《潮州饶平林氏大宗谱牒》书中《来台祖历史文》
    ①林光华:《林姓宗亲会年会新竹县分会全县年度宗亲大会手册》,1984年,第82页。
    ②林光华:《林姓宗亲会年会新竹县分会全县年度宗亲大会手册》,1984年,第83页。
    ③庄英章:《唐山到台湾——一个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一)》,台北:南港,1984年,第305页。其原文的表述为:“目前新竹地区客籍林姓很多来自饶平,有所谓六屋之称,按他们的说法,这六屋皆是自开饶平始祖林五十九公传下分衍而成。”这六屋只有“一屋”来自长乐外,其他皆来自饶平。参见林道衡:《河西林氏六屋族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1982年,第28-33页。
    ④参见上文中林家阉书。
    ①林道衡:《河西林氏六屋族谱》,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印,1982年,第21页。
    ②林道衡:《河西林氏六屋族谱》,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印,1982年,第42页。
    ③庄英章:《唐山到台湾——一个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一)》,台北:南港,1984年,第309页。
    ①林桂玲:《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经理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新竹县竹北市:竹县文化局,2005年,第165页。
    ①林桂玲:《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经理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新竹县竹北市:竹县文化局,2005年,第165页。
    *陈汉元收集整理:《本府告示》碑记,采集点:饶平县三饶镇(旧县城)政府大楼后。碑文详细考释可参见黄挺:《读弘治十六年潮州府<本府告示>碑札记》,载《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4年第37期。
    *该附录内容从林桂玲的《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经理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一文从辑录,题目乃为笔者所加,对原文的部分章节有所调整。
    ①《潮州饶平林氏大宗谱牒》书中<来台祖历史文>。
    ②《业主潘王春给批》。林家收藏。
    ③张德南,<淡水厅筑城市区的文治社会>。收录在《竹堑城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新立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页589。原文认为王家是因为与堑城郑家互控,延宕多年,只得向台南城守借银五千元,后无银可还,便将田九百三十二甲余(租谷2636石),园二百三十八甲余(租银211元)的大租平价抵还,但在2004年出版的《竹堑文献》(新立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2004,)中张德南再次探讨王家讼案,参见<乾隆初年王家讼案的析释>一文。文中认为王家讼案并非与郑家互控,而是王家内部争夺大租权。同时此事虽然对王家造成伤害却未至家道中落的局面。
    ①黄卓权先生口述。由林家所留下的土地契约来看,黄先生的推论应相当正确。因为林家许多地契都表明土地坐落的位置在六张梨与金山面两地,而这两地都在头前溪沿岸,所以非常可能为沙碛地。
    ②林光华先生口述。
    ③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与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皆有对土牛沟位置所在做详细讨论。
    ④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与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页107。
    ⑤转引自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页523。
    ①转引自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页589。
    ②林家古文书。庄英章提供。
    ③同前注。
    ①庄英章,<唐山到台湾——一个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收在《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页306。此外可参见《林施主收执簿》。收执簿中虽主要收录义民朝相关文书,但是在簿尾也收录了一些林家相关的土地买卖契约。另外林玉茹对于堑郊商人的研究亦印证庄先生的说法。因为根据林之研究,当时有许多商人也在竹北一堡二堡等地购买大租权。
    ②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家族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
    ③戴焱辉,《清代台湾的乡治》(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
    ④林畴(寿田),《潮州饶平林氏大宗潜牒》,页47。庄英章提供。
    ⑤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客家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页115。
    ⑥五十九公即林根德,是林家族谱中开潮州饶平的始祖。粤籍人士组织尝会经常以共同祖先之名当作尝会的名称,所以参加同一尝会的成员也往往以同宗或同族之人较多。
    ⑦例如干陵壬寅(47)年,林庆头、庆比就以拱寰公尝的名义,向吴玉鹏,乃恭兄弟买进枋寮庄的土地房屋。光绪十七年有“招耕字”。道光八年林特魁的质当尝份字提到“先年仝叔侄等敛资建起有六张犁庄福德爷尝祀一班现时计有九份半之内魁分坐五份业经积放有年轻(今)置有鹿场庄背溪埧田半张又置在葛玛兰冬瓜山官界田二甲”
    ⑧2001/10/23口述访问。受访者为目前先坤公尝管理人林朝保先生及偿会财务管理人林复兴先生。
    ①林保萱着,林衡道监修,《西河林氏六屋族谱》(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82),页36。
    ②林保萱着,林衡道监修,《西河林氏六屋族谱》(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82),页35。
    ③2001年笔者在刘家地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年纪在约六十岁以上的六家地区居民,若是世居当地,几乎都能以此种饶平客语交谈。据这些居民的说法,他们从小就和前一辈的人以此种语言交谈,整个六家地区皆通用,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即使非林姓族人,也都能说饶平客语。
    ①转引自庄英章,《家族与婚姻》。页274。
    ②林保萱着,林衡道监修,《西河林氏六屋族谱》(台北:台湾省文献会编印,1982),页22。文中所称先坤公尝立于道光元年,与同书35页记载互有矛盾。
    ③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④2001/10/22口述访问。受访者为林复兴先生。林先生为林先坤三子林国宝派下裔孙,世居林家聚落之内。目前为先坤公尝会财务管理人。
    ①戴焱辉,《清代台湾的乡治》附录<清代新竹城郊金山面地方的垦隘>(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页807。
    ②吴学明,《台闽地区第三极古迹新竹市金山寺修复研究》第二部分历史研究,页24。
    ③林玉茹,<清代竹堑城商人对于土地的投资和经营>收入《竹堑城学术研究会会议手册》(新竹:新竹市政府,1999)。
    ④《淡新档案》。17333,1之1号。
    ①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收录在《台湾论文精选》(台北:玉山社出版社,1996)页194。
    ②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1998)页32
    ③吴学明认为当时所以举姜胜智为佃首,最主要的原因是借重其隘垦经验,担任隘首。与此同时也任其为佃首。间吴学明,
    ④《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页339-340。另可参见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1998)页292,。书中对乾隆至嘉庆年间九芎林一带的开垦的激烈竞争有较为详细的分析。
    ⑤陈淑均,《葛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1852],页373。
    ⑥道光八年<立质当尝份字>。庄英章提供。
    ⑦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宜兰厅管内埤圳调查书》上卷。1905,页323-324。
    ①关于问礼堂的功能,有许多种说法。较早林衡道先生认为这是台湾独一无二的家族裁判所,也就是族人犯家法,族长审判或者判刑的地方。庄英章先生则认为这是接待外宾之处。新竹地区的文史工作者吴庆杰有更完整的推论,他认为林秋华中举之后为迎接道贺的外宾,以及招待远来的亲朋,所以兴建问礼堂。因此问礼堂的主要功能在接待外宾,而两边的厢房则充作客房。后来才有可能家族会议在此举行的功能。可参见林保萱着,林衡道监修,《西河林氏六屋族谱》。及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吴庆杰《竹中乡土志》。
    ②林光华先生口述。
    ③同前注。
    ④林保萱着,林衡道监修,《西河林氏六屋族谱》,页21。原书中认为开发葛玛兰始自林秋华,但笔者认为在道光十五年林秋华至葛玛兰之前,林家早已在此地开发。因为前面正文所引的契约中可见道光八年间林家已有人拥有葛玛兰地区的土地了。
    ⑤陈淑均,《葛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1852]页372-373。
    ①林光华先生口述。
    ②林先坤为潮州饶平林氏六屋中的老屋派下,林钦堂则为六屋中的东山屋派下。但是他们大约是同时来台,而且来台后拓垦也是一起进行,所以行文中视为同族。
    ③陈朝龙攥,林文龙点校《足本合校新竹县采访册》(台北:台湾文献委员会,1999)页273-274。
    ④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1998)页52。
    ①吴学明<清代一个务实拓垦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凤家族为例>台湾史研究2卷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1955),页13。
    ②吴学明,《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1998)页55。
    ③道光二十三年十二月林庆忍立邀请份字。笔者所用是转引自《头前溪中上游开垦史暨汇编》一书,页56。
    ④吴学明有多篇文章在讨论北埔姜家的拓垦。目前已将所有的研究成果集结成《金广福垦隘研究》一书。
    ⑤吴学明,(清代一个务实拓垦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凤家族为例),页13。
    ⑥陈培桂,《淡水廰志》,页80。
    ⑦《足本合校新竹县采访册》,页142-154。
    ①《足本合校新竹县采访册》,页149-150
    ②《足本合校新竹县采访册》,页205。
    ③嘉庆十一年林先坤就已过世。
    ①草永和编簨,《日据前期台湾北部施政纪实—经济篇军事篇》(台湾文献委员会,1986),页282。
    ②新竹文献委员会,《新竹文献会通讯》第十一号。
    ③陈朝龙纂,林文龙点校,《足本合校新竹县采访册》(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8[1894]),页200。
    ④刘枝万,《淡水廰筑城案卷》。
    ⑤雍正九年以后始设“淡水同知”管理大甲溪以北,但仍驻扎彰化。一直到乾隆锷二十年才由彰化移治竹堑。
    ⑥高拱干,《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5种,1960)。
    ①陈培桂,《淡水厅志》“建置志”“城池” (台湾文献丛刊第172种,1963)。
    Harr ay J Lamley,The Formation and Motivation in Building Three Chinese in Taiwan,P157。
    ③张仲礼着,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页50。
    ④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淡水厅筑城案卷》内所收<郑用锡,林平侯等呈>.页1
    ⑤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页371
    ⑥黄美娥,<清代台湾竹堑地区文学的发展与特色>。收在《竹堑城学术研讨会》,页95。此文原为作者播士论文之节录,所以亦可参见《清代台湾竹堑地区传统文学研究》(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
    ⑦同注73。
    ⑧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淡水厅筑城案卷》,页2。
    ⑨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淡水厅筑城案卷》,页3。
    ① Harr ay J Lamley ",The Formation and Motivation in Building Three Walled Cites in Taiwan in.G.William Skinner,ed. The Late Imperial Chain (Standford Uinersity press,1997)pp155-209。以及张德南,<淡水厅筑城时期的文治社会>皆有提及这种拓垦转为文治的现象。
    ②刘枝万,《淡水廰筑城案卷》(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7),页1。
    ③同注80 P170。
    ①同注80 P97。
    ②同注80 P116。
    ③《树杞林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3钟(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笔者在此处所用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于八十二年重印本,页57。
    ④据同治四年所作《褒忠庙记》。
    ①《同治乙丑四年端月吉日抄录契约簿》,道光丁末年请帖,林光华先生提供。
    ②《褒忠庙记》,《同治乙丑四年端月吉日抄录契约簿》,林光华先生提供。
    ③依据《新竹县志》大事记载:乾隆二年,六张犁地区设东兴庄。但乾隆三十八年林家的古契约中却以六张犁庄称之。笔者查阅光绪十八年所绘《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竹堑堡图,并无东兴庄而有六张犁庄,可能在乾隆二年到三十八年间此地已改为六张犁庄。
    ④关于林家的土地买卖,皆有古契字可参考,至于与土番目所定契约科另参考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土牛沟和区域发展>。收入《台湾论文史精选》上册(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页194。
    ⑤莲华寺大事纪。
    ⑥黄运喜,<犁头山莲华寺沿革>。犁头山莲华寺提供。
    ①笔者田野调查结果。
    ②笔者田野调查结果。
    ③参加郑用锡,《淡水厅志稿》。郑鹏云,曾逢辰,《新竹县志初稿》。连横,《台湾通史》。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采访册》。
    ④吴学明,《金广福垦隘研究》(上、下)(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2000)。
    [1][明]陈天资.东里志.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注释本校订本,2001.
    [2][明]戴璟.广东通志初稿.
    [3]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福建台湾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
    [4][清]刘林.饶平县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01年.
    [5][民国]陈光烈.饶平县志补订.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行《饶平县志补订》编纂委员会编印,2009年.
    [6]陈梅湖.南澳县志.1945年,饶平县志办公室2006年重印本.
    [7][清]惠登甲.饶平县志.饶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9年.
    [8]饶平县《东里大观》编纂委员会.东里大观,2009年.
    [9]饶宗颐.潮州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
    [10]万历广东通志.
    [12]黄佐.广东通志.明嘉靖四十年刊本.
    [13]清实录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清实录广东史料.广东: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
    [14]蔺焘.大埔县志.
    [15]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明史第十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16]福建省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诏安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
    [17]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饶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同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安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9]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
    [20]靖海纪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
    [21]赐姓始末.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
    [22]江树生译注.热兰遮城日志.台南市文献委员会编辑发行,2000年.
    [23]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重修台湾省通志.1993年.
    [24]杨英.从征实录.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
    [25]江日升.台湾外记.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
    [26]连横撰.台湾通史.
    [27]台湾郑氏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15种.
    [28]彰化县志.
    [29]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4年.
    [30]续修台湾府志.
    [31]台湾县志.台湾方志第103种.
    [32]蒋毓英.台湾通志.
    [33]云林县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37种.
    [34]郁永和.裨海记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1959年.
    [35]新竹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1种.
    [36]台湾省通志.台湾文献第15卷.1964年.
    [37]陈梦林、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1962年.
    [38]蓝鼎元.东征集.收入鹿洲全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1]陈文院收藏.岭脚村陈氏族谱.手抄本.
    [2]刘兴孚.刘氏家谱.1997年.
    [3]张水波抄录.张氏源流记支分、妙药和杂记.1993年.
    [4]刘兴孚.刘氏家谱.1997年.
    [5]朱慧施.饶平朱氏族谱.饶平朱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印,2000年.
    [6]邓坤岳.邓氏历代传家谱.1985年.
    [7]张维文.张氏族谱.手抄本,1981年.
    [8]朱慧施.饶平朱氏族谱.饶平朱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印,2000年.
    [9]黄皆雄.紫云谱史初记.紫云村紫云谱史初记编委会编印,2008年.
    [10]作者不详.蔡氏族谱.
    [11]王万兴、王金盾.王氏族谱.1987年.
    [12]张松乐.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饶平马岗乡张氏族谱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印,2002年.
    [13]张锦地.清河堂张氏联谊族谱.1997年.
    [14]林章连.河西林氏恭宽大义公系斗屋族谱.1990年.
    [15]李势明.饶平李氏家谱.1997年秋.
    [16]李文辉收藏.周坑村李氏族谱.手抄本.
    [17]作者不详.来台开基可佑公世系谱.1996年.
    [18]刘炳昌.传佬公派下刘氏家谱暨通讯录.2005年.
    [19]张世魁、张世烨、张百城.张氏族谱.1997年.
    [20]罗永昌.苗栗公馆林氏家谱.2007年.
    [21]李茂坤.三房祠族谱.手抄本,1985年.
    [22]吴富北.吴公雨吉吴妈黄氏来台传宗族谱.吴氏让德会编辑委员会编印,1997年.
    [23]饶平县东界巷刘氏族谱.1954.
    [24]尤氏族谱.1985年.
    [25]张裔湾先生藏.饶平县石坛村张氏族谱.清道光年间修撰,2005年复印版.
    [26]陈顶.陈氏族谱.1983年.
    [27]刘镇定.杨康·刘氏族谱.广东杨康刘氏修谱理事会编印,2004年.
    [28]刘天桢.瑞阁家乘.台湾新竹县:刘学悟祭祀公业管理会印,1997年.
    [29]陈姓族谱.1984年.
    [30]张全土藏.张氏族谱.手抄本,民国时期.
    [31]刘炳昌.传佬公派下刘氏家谱暨通讯录.2005.
    [32]刘良泉.前洋村刘氏族谱.手抄本,民国版.
    [33]两岸长彬乡(吴)陈氏族谱史志汇编.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台湾省屏东潮州、佳佐宗亲联合编修编印,2009年.
    [34]林光华.林姓宗亲会年会新竹县分会全县年度宗亲大会手册.1984年.
    [35]林广福.石头林乡族谱.手抄本,2001年.
    [36]林道衡.河西林氏六屋族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1982年.
    [1][法]J.勒高夫.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5年.
    [3]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粤东古镇松口的社会变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4]房学嘉.客家民俗.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房学嘉.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台湾饶平客属联谊会.饶平客家话.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澳门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7]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明]何乔远.闽书.厦门大学《闽书》校点组校点,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邓开颂、余思伟.客家人在饶平.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1994年.
    [10]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1]许孚远.敬和堂集.
    [12]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饶平县台湾事务办公室、饶平县志编委会.饶平乡民移居台湾纪略.香港文化传播事务所出版,1998年.
    [15]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阮曼锡:《海上见闻录》定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中共饶平县浮滨镇委、饶平县浮滨镇人民政府.浮滨风情.2009年.
    [18]陈诗洽、张永平、黄志英.围楼探秘.香港榕文出版社,2005年.
    [19]邓开颂、余思伟、詹式钦.饶平客家姓氏渊源.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1997年.
    [20]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3年
    [21]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岛图书出版社,1997年.
    [22]刘正刚.东渡西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23][日]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译,1985年.
    [24]饶平县《东里大观》编纂委员会.东里大观.潮州市湘桥文星印刷厂印刷,2000年.
    [25]林桂玲.家族与庙会——以竹北林家与枋寮义民庙为例(1749-1895).新竹县竹北市:竹县文化局,2005年.
    [26]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27]杨国鑫.台湾客家.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年.
    [28]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
    [29]徐贵荣.饶平客家话.台北:五南,2005年.
    [30][明]郑若曾.筹海图编.中国兵书集成(15-16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联合出版,1990年.
    [31]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陈友义.台湾民问信仰中的潮汕移民特征.广东史志视窗,2007年第1期.
    [2]陈孔立.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李祖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陈春声.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上)(下).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黄挺.读弘治十六年潮州府<本府告示>碑札记.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4年第37期.
    [5]陈春声.论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客家研究辑刊,2006年第2期。《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嘉靖“楼患”与潮州地方文献编修之关系——以<东里志>的研究为中心》,《潮学研究》第五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6]陈支平.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7]房学嘉.粤台客家是一家.嘉应大学学报,20005年第1期.
    [8]房学嘉.从高屏六堆民居看客家建筑文化的传衍与变异.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2期.
    [9]房学嘉.客家人与北台湾的开发及两岸民间信仰的比较.客家研究辑刊.2003年第2期.
    [10]房学嘉.从古文书看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延续.两岸客家文化社区研讨会.台湾,2002年.
    [11]黄挺.明代前期潮州的海防建置与地方控制.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2]许正文.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来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3辑.
    [13]肖文评.饶平县瓜园社坑前村的传统习俗.肖文评.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民俗文化与地方社会.广州:花城版社,2002年.
    [14]夏远鸣.17-19世纪石窟河流域乡民迁台研究:以原乡的角度.客家研究辑刊.2010年第1期.
    [15]夏远鸣.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6年,未刊稿.
    [16]李德元.回眸与前瞻:中国海内移民史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7]曹永和.明代台湾渔业志略补说.台湾早期历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18]饶宗颐.清初潮州迁界考.大光报方志周刊,1947年第31、32期.
    [19]潘莳.清初广东的迁海与广东人民的反迁海斗争.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
    [20]顾诚.清初迁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1]马楚坚.有关清初迂海的问题——以广东为例.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李龙潜、李东珠.清初迂海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暨南学报,1999年第4期.
    [23]韦庆远.有关清初的禁海和迁界的若干问题.明清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3辑.
    [24]巫秋玉.明清时期潮汕港口发展与潮人下南洋.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2003年.
    [25]肖文评.饶平县瓜园社坑前村的传统习俗.肖文评.粤东地区的民俗与地方社会.花城出版社,2002年.
    [26]洪敏麟.探讨台湾农业移民的一个类型:以马堂张氏族人迁台为例.台湾源流,1996年第3、4期.
    [27]邓孔昭.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28]张小聪.尖山:一个客家村落17-19世纪的迁台.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9]张小聪.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年.
    [30]吴正龙.员林福佬客祖籍与客家意识的调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讯,第10期,台湾中央大学客家研究中心,2009年.
    [31]郭莉芳.竹北和竹东地域发展比较.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论文,1998年.
    [32]施添福.台湾历史地理研究札记.竹堑、竹堑埔和“鹿场半被流民开.台湾风物,第39卷第3期,台北:台湾风物杂志社,1989年.
    [33]林仁川、朱建新.略论清代台湾社会的失调与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4]郭新志.社会、移民、信仰——三山国王之诠释.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8年12月.
    [35]冷剑波的《清代陆丰地区客家移民台湾探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年12月.
    [36]杨姝.潮州蓝屋畲语语音调查报告.黄挺主.第七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37]邱彦贵.三山国王信仰:一个台湾研究者的当下体认.客家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
    [38]吴中杰.台湾福佬客分布及其语言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华语语文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39]曾骐.浮滨文化的考古新发现.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
    [40]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天公书局,1983年.
    [41]杨彦杰.有关台湾客家研究的两点想法.罗勇主.客家学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2]杨彦杰.“林日茂”家族及其文化.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4期.
    [43]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台湾文献,第15卷第3、4期.
    [44]庄英章.唐山道台湾——一个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一)》,台北:南港,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