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闽台地域内的回族与伊斯兰文化为研究视野和对象,以历史文献、谱牒资料和田野调查为研究基础,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考察闽台1300多年的回族历史和伊斯兰文化
     从世界伊斯兰教的传播历史和泉州地域人文的各方面条件来分析,伊斯兰教应于10世纪初期传入福建,灵山圣墓也建造于此时。有宋时期,福建回族先民的聚合,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族群通婚的进行等均是穆斯林融入本土的表现。元代,福建穆斯林群体在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等方面具备了民族形成的条件,完成了伊斯兰教“在地化”的进程,融汇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回族形成。明初,福建回族并非世人所认为的受到严厉压制和打击。改朝换代和环境的变更,促使穆斯林家族迁居异地,在族群接触中引发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这种碰撞和冲突促使穆斯林进一步融入本土。明清之际移民浪潮的兴起,回族后裔纷纷扬帆渡海,向外移民拓殖。
     台湾的伊斯兰教随着回族移民的到来而传入。从国民党政府迁台至今,台湾伊斯兰教经历了调整与创建,交替与延续,协调与发展三个历史时期。21世纪两岸伊斯兰教团体正式接触和联系,对海峡两岸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台湾与大陆冰释交融,回族移民后裔纷纷回福建寻根问祖。自然地域、政治环境的变迁,并未改变他们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福建伊斯兰文化中的神鸟崇拜,体现了波斯文化的固有信仰与传统。神鸟之谜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探察福建穆斯林最原初的本源。在中华大文化与闽台本土文化进一步渗入穆斯林群体内核之时,穆斯林所带有的伊斯兰文化亦对闽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文化中的香料文化、海洋文化、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精明果敢的商品意识直接参与造就了闽台文化,闽台的服饰、饮食、音乐等社会文化习俗中均保留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底色。正是有这种博大深邃的异质文化,闽台文化才能如此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笔者在文中提出了伊斯兰教10世纪初传入闽地说;福建回族元代形成论;揭示被学界误解的明初穆斯林社会真实境况;考察闽台回族互动交融之历史进程;探察福建伊斯兰文化中鲜为人知的波斯文化成分;挖掘为时人所忽视的闽地伊斯兰文化遗存,希翼以此完善东南族群的研究和补充全国范围内的回族研究。
This dissertation, with Fukien and Taiwan as the research scope and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genealogies and fieldwork as the research basis, through a combined approach of histor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makes an all-round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ui Nationality's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the Islamic culture in Fukien and Taiwan.
     Based on the dissemination history of Islamism and the location and humanity of Quanzhou,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Islamism should stream into Fukien in the early 10~(th) century, and the Muslim Holy Tombs in Quanzhou also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is period. In the Sung period, more and more Muslims came and settled together in Fukien. They loved Chinese culture and got married with local people. These show these Muslim migrants gradually merged into local society.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the Fukien Muslim groups and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thnic, cultural and mental identity, had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s of ethnic-group formation and finished the indige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Hui Nationality with a harmonious blend of multi-cultur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Muslim people weren't actually subjected to severe suppression and attack. It is the change of dynasty and environment that impelled the Muslim clans to move to other places, which triggered a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This kind of collision and conflict urged the Muslim people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furthe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period, the migration tide rose, descendants of Fukien Muslim people crossed sea in succession and emigrated to Southeast Asia and Taiwan.
     The Islamism spread into Taiwan 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ainland's Muslim immigrants. From 1949 until now, the Taiwanese Islamism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adjusting and establishing, alternating and succeeding, coordinating and develop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ainland and Taiwan's Islamism groups once again get in touch and keep contact formally, which is of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peaceful cross-strait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easing, more and more Muslim immigrant descendants in Taiwan returned to Fukien to search for their ancestral root, participated in local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supported with enthusiasm their hometown construction. These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residence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does not change their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e Worship to Holy Bird in the Fukien Islamic culture fully embodies Persian culture's innate belief and tradition.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yth of Holy Bird helps us to probe into the original nature of the Fukien Muslim. Over a thousand years wh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Fukien native culture seeped into the core of Muslim groups, the Islamic culture with strong Persian color also had an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of Fukien and Taiw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lamic culture, such as spice culture, marine culture, indomitable national spirit, and wise and resolute business consciousness, enrich and directly help to mould the culture of Fukien and Taiwan, whose social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clothing, catering, music, and so on thus reserve strong Islamic color. With the profound foreign cultures, the culture of Fukien and Taiwan thus becomes so unique, colorful and diversified.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e viewpoints that it is in the early 10th century that the Islamism spread into Fukien and it is in the Yuan Dynasty that Fukien Hui Nationality came into being, reveals the real situation of Muslim societ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hich is always misunderstood by other scholars, investigates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intera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Fukien and Taiwan's Hui Nationality,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Persian culture in the Fukien Islamic culture, and rediscovers the neglected Islamic Culture's remains in Fukien, hoping to supplement and improve the study of the southeastern ethnic groups and the study of the nation-wide Hui Nationality.
引文
[1]在回族形成问题上,多数学者使用了生产方式做为评判标准之一.认为,入明之后,原先以商品贸易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回回人开始转而从事农耕活动,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接轨,从而确立了落地生根的思想意识。的确,中国自古就是农耕国家,以农业生产立国,作为经济产业和文化支柱的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福建回族却是在形成之后才广泛采用农耕生产方式,留寓闽地所进行的数百年的商品经营活动也足以使其产生落籍不归的闽地本土意识。
    [2]宋·祝穆:《方舆胜览》,卷10,福建路,福州,中华书局,2003年,页164。
    [3]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卷4《郭常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元和八年《球场山亭记》。转引陈叔侗《福建中唐文献孑遗》,《福建史志》,1992年第5期。
    [5]明·王应山:《闽都记》,卷6,成文出版社,1970年。
    [6]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谢方点校本,中华书局,2000年。
    [1][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页107
    [2]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编:《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页4。
    [3][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页5。
    [1]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人民出版社,1960年,页42-44。
    [1]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主要指“心理学中人的自我概念”,可以泛化为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而任何族群都离不开文化,族群认同也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也构成了族群认同的其他基础要素.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逐渐获得和接受的他所处族群的历史和文化,直接塑造了个人的族群认同意识。
    [2]周大鸣:《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页3。
    [3]习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页3.
    [1]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页99。
    [1]谢重光:《畲族、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16。
    [1]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四库全书本.汉时称阿拉伯为“条枝”。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8,《西域传》,四库全书本。
    [1]后晋·沈昀:《旧唐书》卷5,高宗纪及《旧唐书》卷198,西戎传,大食国,四库全书本。
    [2]金宜久:《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379。
    [1]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四库全书本.桑原骘藏说,在唐朝人的观念中,色目人“乃塞外人、西域人总括之称,谓之诸色目人,或简称色目人。回教徒亦色目之一”。
    [2]清·董诰:《全唐文》卷767载:“大中初年,大粱连帅范阳公(即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卢钧)得大食国人李彦升,荐于阙下。天子诏春司考其才,二年以进士第名显”。
    [3]《全唐文》卷75,《册府元龟》卷170,帝王来远篇,四库全书本。
    [4]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3161册。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岳麓书社,1990年。
    [2]《旧唐书》卷177,卢钧传,四库全书本。
    [3]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88,王审知传。
    [4]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8,祠庙,忠懿王庙,四库全书本。
    [5]《琅琊王德政碑》,见清冯登府:《闽中金石志》,民国希古楼刻本。
    [1]以上各国伊斯兰教传入资料来源于任继愈总编,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全唐诗》卷559,四库全书本。
    [1]后晋·沈昫:《旧唐书》卷114,列传60,邓景山传。
    [2]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131,《李勉传》。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砅评使南海》一诗也咏;“番禺领亲贤,筹运神功操.大夫出卢宋,宝贝体膏脂。洞主降接武,海湖舶千艘”。(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阿拉伯]阿布·奏义德·哈桑著,穆根来、汶江、黄倬汉译:《中国印度记闻录》卷二,中华书局,2001年,页97。
    [4]这是一座被遗忘了的元明时期的清真寺,见王晓云:《新发现的古代清真寺--福建漳州朝真堂》,《福建宗教》,2007年第2期,页44-45。
    [5]“湾头伊斯兰教徒古墓葬群”,海南之窗http://www.yeshn.com/renwen/jingguan/2006/7398.html。
    [1]乾隆《泉州府志》卷11,城池。
    [2]乾隆《泉州府志》卷40,封爵。
    [3]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4,闽五,王延彬传。
    [4]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宋·祝穆:《方舆胜览》卷12,泉州。
    [1]据现今考古发现:流经此地的一道润水将窑场分为南北两块.南面现叫碗窑乡。有窑二,基址已看不见,只有一些残器。乡人称此为“南窑”。北面的现为后路乡,有窑址三,隐约可辨,窑基也不见了,乡人称此为“北窑”。
    [2]李硕卿:《泉州东门外碗窑乡古窑址调查研究情况》,载泉州海交馆编:《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1983年版,页243-248。
    [1]林翠茹、庄景辉:《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年代及其墓主人身份的考证》,载《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1期,页105。
    [2]张星娘:《泉州访古记》,载泉州海交史博物馆编:《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页15。
    [3]廖大珂:《唐代福州的对外交通和贸易》,载《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2期,页38。
    [4]严耕望:《治史问答》八,《治史三论》,新编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139。
    [1]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6,地理类,四库全书本。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53,江都易王传,四库全书本。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33,郑弘传,四库全书本。
    [4]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0,四库全书本。
    [5]《琅琊王德政碑》,见清冯登府:《闽中金石志》,民国希古楼刻本。
    [6]《唐会要》卷10,“归降官位”,四库全书本。
    [7]《旧五代史》卷3,梁书,太祖纪,四库全书本。
    [8]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卷4,郭常传。
    [9]福建省博物馆编:《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载《文物》,1975年第1期。
    [1]陈寅恪:《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169。
    [2]《唐会要》卷100,杂录,四库全书本。
    [3]《元和球场山亭记》,转引陈叔侗:《福州中唐文献孑遗--元和八年《球场山亭记》残碑考辨》,载《福建史志》,1992年第5期。
    [4]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山川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5]《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105,,漳州府古迹考,普贤院墨迹条。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24。
    [2]元·脱脱:《宋史》卷186,志第139,食货下八,四库全书本。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1。
    [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3。又进一步规定“如有收买,其知通诸色官员,并市舶司官并除名,使臣决配,所犯人亦决配”(《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9)。法令应是严酷的。
    [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11。
    [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19。
    [7]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3。
    [8]宋·蔡條:《铁围山丛谈》卷2。
    [1]《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5,农部。
    [2]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187。
    [3]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卷4,见《闽书》卷25,方域。
    [4]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8,诗。
    [5]宋·林亦之:《网山集》卷1,四库全书本。
    [6]宋·张守:《毗陵集》卷6,四库全书本。
    [1]元·脱脱:《宋史》卷490,外国传六,大食,四库全书本。
    [2]据《诸蕃志》记载,宋代泉州出口的商品有陶瓷器、丝绢帛、锦缎、铜、铁铅、漆器,茶叶、糖、酒、川芎、荔枝干等六十多种,其中以陶瓷、丝绸、茶叶、铜铁器四大类为主.宋代泉州外销商品的生产,比唐、五代有更大的发展.所产商品也正是海外诸国所需要和衷爱的,所以泉州港口贸易兴盛,到南宋时,已出现了赶上广州港的势头,官方文献中也往往将泉、广并列。如《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绍兴三十二年(1162)泉、广两市舶司舶税净收入增至二面万缗”。又如《宋会要辑稿》载:“(嘉定)十五年(1222)十月十一日臣僚言:‘国家置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泉州常置于广州之前,地位更加突出。
    [3]道光《泉州府志》卷11,城池。
    [4]陈支平:《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323。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94。
    [2]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
    [3]宋·岳诃:《桯史》卷11。
    [1]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133。
    [2]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页26。
    [3]元·王礼:《麟原文集》前集,卷6,义冢记,四库全书本。
    [4]明·宋濂《元史》本纪10,世祖七,四库全书本.沈光耀先生认为: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十分注意交通路线的畅通,蒙古人远比汉族处于低水平的经济形态中,蒙古贵族并不需要继续发展宋代已经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而需要最大限度来满足皇室、贵族的纵情享乐.由于加强蒙古帝国管辖范围内的联系和扩大对外声威的需要,促使元朝政府采取对外开发,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条传统政策是扬本抑末,推崇士农,力抑工商。元蒙贵族出身于游牧部落,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不同,比较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因为游牧部落比农业部落更仰赖于交换.有些史学家认为蒙元统治时期的手工业、商业是畸形发展,其实并不畸形,因为蒙古人的经济政策是由它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28)。
    [5]主要是为了加强和伊儿汗国的联系。因为从蒙古帝国中分裂出来大伊儿汗国曾和元朝保持了一定的隶属关系,彼此十分友好。
    [1]明·宋濂:《元史》本纪6,世祖三,四库全书本。
    [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96,元纪十四。
    [3]明·宋濂:《元史》志31,选举一。
    [4]明·宋濂:《元史》志52,刑法三。
    [5]“亦思替非”是元政府对阿拉伯语的称谓。元代随蒙古人入华的回回人,多为操波斯语或受波斯文化影响,而其母语为突厥语的中亚穆斯林,他们的书面语主要是波斯文。至元中,元政府中会亦思替非文字的人已经很少,经曾任回回译史的麦术丁的请求,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回回国子学,主要教习波斯文,同时亦由翰林院益福的哈鲁丁教授“亦思替非文字”。整个亦思替非文字的教育教学活动由麦术丁本人负责。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别置回回国子学,以掌“亦思替非文字”官属归之。学术界亦有人认为亦思替非文字是波斯文或粟特文。(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页706)。
    [6]“广惠司”即掌管回回医药的机构。阿拉伯人的医学药物在当时甚为发达,阿拉伯医药在蒙古宫廷中极受重视.中统四年(1263))世祖命爱薛“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到至元七年(1270)将西域医药司改为广惠司,秩正三品,设立于元大都。据《元史·百官志》载,广惠司的职责有其任务有三:一是修制御用回回药物;二是负责用回回药物为诸宿卫士治病,特别是为回回人组成的侍卫部队治病;三是用回回药物救济在京的孤寒贫民.至元二十九年(1292),又在太医院下专设回回药方院和回回药物局两个药学机构,分管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两所回回药物院.至治二年(1322),将大都和上都药物院划归广惠司统一掌管。广惠司内设提举、 卿、少卿、司丞、经历、知事、照磨等职,是回回医药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关,亦见回回医药在元代占有的重要地位。
    [1]回回人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元史·百官志》载“常和署”,“管领回回乐人”,乐队共分三队,由回国人用回回乐器来奏乐,用于宫廷祭飨、供奉及娱乐。可见回回文化的丰富多彩。
    [2]清·张廷玉:《明史》卷331,西域传。
    [3]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后序,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明·宋濂:《元史》卷94,志43,食货二。
    [5]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26,吴洁知泉州。
    [1]《明太祖实录》卷68,洪武四年九月条。
    [2]清·张廷玉:《明史》卷332,列传第220,西域四,撤马儿罕,四库全书本。
    [3]明·王圻:《钦定续文献通考》卷27,市籴考,四库全书本。
    [4]清·张廷玉:《明史》卷332,列传第220,西域四,别失八里,四库全书本。
    [5]清·张廷玉:《明史》卷332,列传第220,西域四,别失八里,四库全书本。
    [6]明《云南左卫选薄》,《南京锦衣卫选薄》转引和龚:《明代西域入附回回的职业结构》载《回回历史与伊斯 兰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页218。
    [1]《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乙卯条;卷39,洪武二年二月辛未条。
    [2]申时行:《明会典》卷105,朝贡一,东南夷上,四库全书本。
    [3]《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六月壬午;卷45,洪武二年九月丙午。
    [4]关于朱元璋与马皇后是否为回回人,信仰伊斯兰教的问题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说。
    [5]《明太祖实录》卷21,鸿道录五,北伐中原。
    [6]《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十月戊寅条。
    [7]《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甲子。
    [1]清·张廷玉:《明史》卷31,历法一。
    [2]《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条。
    [3]清·张廷玉:《明史》卷37,历法一。
    [4]建文朝的大将铁弦,有勇有谋,在和朱棣军作战中屡立奇功。在朱棣攻占京师后,铁弦仍在外地孤军奋战直至被俘,最后拒不投降全族被杀。铁弦,是朱元璋特意为建文选拔的良将,亦是回回人。现存的明代卫所军官《选簿》,也载录了明朝军队中大量的回回人。
    [5]王岱舆:《正教真诠》卷首,群书集考。刘智《天方至圣实录》卷20,续修四库全书本。
    [1]明·沈德符:《野获编》,卷1,中华书局,1997年。
    [2]《野获编》载“正德已卯(1519),武宗南巡,禁宰猪,则民间将所蓄无大小,俱杀以腌藏。至庚辰(1520)春,祀孔庙,当用豕牲,仪真县学竟以羊代矣”。
    [3]张至善等译《中国纪行》,三联书店,1988年版,页46。转引邱树森等著《中国回族史》上,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523。
    [4]《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见《中国穆斯林》1981年第1期。
    [5]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132。
    [1]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132。
    [1]柯劭志等:《清史稿》卷115,志90,职官二,四库全书本。
    [2]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序,筠禄山房刊本。
    [3]北京牛街礼拜寺保存的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圣旨。
    [4]《清世宗实录》卷80,雍正七年四月辛巳条。
    [1]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200。
    [2]台湾范氏宗亲会编:《范氏家谱》1982年,重编后第一辑。
    [3]台湾沙氏宗亲会编:《沙氏族谱》,2001年。沙国顺在邵武任何职,族谱记载不清,据墓碑记载,其官居四品。
    [4]翁田粱:《漳州古迹》,漳州市图书馆漳州地方文献丛刊,2002年,页104。可惜翁先生介绍得甚为简略,也没有留下其他墓座的具体内容。现今城区建设,这些墓群早已不见踪影了。
    [5]王晓云:《新发现的古代清真寺--福建漳州“朝真堂”》,载《福建宗教》,2007年第2期,页44。
    [1]泉州泉港郭厝郭氏编:《郭厝郭氏族谱》,“赠徵仁郎乡钦宾高琼郭府君墓志铭”。
    [2]陈国强等:《百崎回族乡调查》,《惠安方志通讯》6-7期(1991),页53。
    [3]郭氏族谱编撰委员会编:《百奇郭氏回族宗谱》,风俗志,适回辨,页14。
    [1]郭氏族谱编撰委员会编:《百奇郭氏回族宗谱》,风俗志,适回辨,页14。
    [2]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鹭江出版社,1993年,页235。
    [3]光绪《闽县乡土志》版籍略四,宗教。
    [1]福州市清真寺内石碑,《乾隆残碑》。
    [2]福州市清真寺内石碑,《公置产业碑记》。
    [3]高令印等著:《厦门宗教》,鹭江出版社,2002年,页189。
    [1]清康熙五十一年《重立先贤墓碑》,泉州东门外灵山圣墓。
    [2]吴幼雄:《陈埭丁姓回族的渊源与启示》,载《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页31-32。
    [3]福州市清真寺内石碑,《公置产业碑记》。
    [1]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鹭江出版社,2002年,页236。
    [2]庄景辉编辑:《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仪纪言,香港绿叶出版社,1996年,页196。
    [3]黄秋润:《略论泉州伊斯兰教的传入和盛衰》,载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文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页117。
    [1]廖大珂:《郑和与东南亚华人穆斯林》,载《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11月,页192。
    [2]庄为玑:《文莱国泉州宋墓考释》,载《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2期。
    [3]清·蔡永廉:《西山杂志》,蒲厝条。
    [1]明·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
    [2]明·罗日褧:《咸宾录》卷6,南夷志,爪哇,中华书局,1983年。
    [3]泉州林李氏分别为瀛洲林氏和荣山李氏,两者为“一宗两姓”,均为林闾的后裔。据《清源林李家谱》光绪抄本残页载:始祖林闾,字君和,号睦斋,“承藉前人蓄积之资,常表家客航泛海外诸国”;二世祖林驽“壮年航吴泛越,为泉巨商,洪武十七年奉命发航西洋忽鲁模斯”,因“娶色目女”,“遂从其教,受戒清净寺教门”,甚至还将其父母的合葬墓式“用回制”,后代也多承其教.林闾长子林驽生的五子中,老大无后,老二居泉州仍姓林,老三、老四迁南安改姓李;林闾次子所生两子中,老大无后,老二迁南安也改姓李。据明代名士李光缙(1549-1622)在《登瀛林氏祠堂记》中的记载:“林氏之先自睦斋公(即林闾),生二子,长东湖公,次直斋公。东湖公之子通衢公居郡城登瀛里,以林为姓.直斋公之子添与,改籍南安,始姓李。其后东湖一派,亦有从李姓者,世所称李卓吾先生是也……仍姓林者改李,李姓者改林……然昭穆不紊,祭祀佥同。姓分而族不分,此了荐绅家一大盛事云”。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便是穆斯林后裔。据《清源林李家谱》光绪抄本残页载:始祖林 闾,字君和,号睦斋,他是“承藉前人蓄积之资,常表家客航泛海外诸国”;二世祖林驽“壮年航吴泛越,为泉巨商,洪武十七年奉命发航西洋忽鲁模斯”,因“娶色目女”,“遂从其教,受戒清净寺教门”,甚至还将其父母的合葬墓式“用回制”,后代也多承其教。
    [1]《埭上郭氏四房族谱》,收入庄为玑等编《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页1078-1079。
    [2]《郭氏奇山义房家谱),收入庄为玑等编《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页1079-1080。
    [1]据说黄巢起义兵入广州城,屠杀城内各外来宗教教徒共计12万人,数字有些夸大,但也可见当时广州外贸交流的繁荣与外来宗教的兴盛。
    [2]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日]桑原骘藏《蒲寿庚考》,陈裕菁译,中华书局1954年,页5。
    [4]乾隆《泉州府志》卷75,拾遗。
    [5]元·吴澄:《送姜蔓卿赴泉州路录序》,《草庐吴文正公集》卷16,
    [1]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载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2]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13。
    [3]林松:《泉州-我国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主要发祥地》,载《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
    [4]宋·林之奇:《泉州东坂葬蕃商记》,《拙斋文集》卷15,四库全书本。
    [1]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2。
    [2]唐诗人包何《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中提到:“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全唐诗》卷208),“十”对“百”泛言其多.如果此诗指的是现在的泉州,那么不仅说明了在泉州活动的穆斯林数量之多,而且表明了他们的活动区域是集中在商贸活动较发达的市井之间。
    [3]郑侠(1041-1119),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任泉州教授,元祜八年(1093)授泉州录事参军,徽宗时再授泉州教授。
    [4]宋·郑侠:《西塘集》卷6,上泉守蒋大夫
    [5]宋·郑侠:《西塘集》卷8,谢仆射相公
    [6]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62,吴洁知泉州。
    [7]宋·楼钥:《攻媿集》卷88,汪公(大猷)行状
    [1]《白石丁氏古谱》下卷,《开基分派年月纪卷》,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本。
    [2]《白石丁氏古谱》下卷,《宗史年月纪》。
    [3]《白石丁氏古谱》下卷,《宗史年月纪引》。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黄思永《江东丁氏世谱序》
    [1]清·吴元音:《葬经笺注》,四库全书本。
    [2]郭联志:《漳州回族穆斯林的来源及后裔》,《福建民族》,1996年第2期。
    [3]陈寅恪:《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祭祖问题》,《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谢重光:《海洋文化精神探源--从泉州说起》,载《寻根》,2003年第3期。据日本藤田丰八、大史学家陈寅恪等论证指出唐宋蓍客中刘姓多为伊斯兰教徒。
    [5]参见《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回族在线http://www.huizucn.com/xscx.htm#S。
    [6]王会银:《沧州回族》,中央民族出版社,1999年。
    [1]九世丁知几开凿港道即是从二十八都文甲至二十九都石美引九龙江水灌溉农田。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1]《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8。
    [2]元·脱脱:《宋史》卷168,食货志,互市舶法,四库全书本。
    [3]《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24。
    [1]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大食国,中华书局1996年,页91。
    [3]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
    [4]宋·岳珂:《桯史》卷11,占城蒲姓条。
    [5]白寿彝先生认为,撒那威为波斯语Shiraf之译音。《西域地名》:“Shiraf是中世纪波斯湾著名港口,在Basra与Vbolla东南之Fats地方海岸处,今已废。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之撒那威,《桯史》之尸罗围,《诸蕃志》之施那帏皆为Shiraf对音,指Shiraf人而言。此港在中世纪常与中国通航”。这些实指来自此地的“纳只卜·穆兹喜鲁丁”一人(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上卷,中华书局2003年,页473)。张星娘也认为“撒那威即Shiraf之译音,鄙人尝译作西拉甫者也。北宋时。该港为波斯湾境内最盛商埠”(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林之奇在《拙斋文集》卷十六《泉州东坡葬蕃商记》中也提到了“试部围”。
    [6]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大食国,中华书局1995年,页91。
    [7]宋·钱易:《南部新书》,四库全书本。
    [1]唐·陈黯:《华心说》,载《全唐文》卷767。
    [2]“敬宗好治宫室,波斯贾人李苏沙献沈香亭子材”(《旧唐书》,列传第121)。从其姓氏和行状来看,李苏沙的汉化程度也是相当高,且资财雄厚,能接触到王公贵族,把所经营的香料进献于皇帝,说明其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44,李殉传,四库全书本。
    [4]元·脱脱《宋史》卷490,列传第249,外国六,大食。
    [5]明·何乔远《闽书》卷152。
    [6]《宋会要辑稿》,蕃夷七。
    [7]陈自强:《“蒲寿庚宋末提举市舶三十年”说考辨》,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1]光绪《嘉应州志》卷19。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2]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广东。
    [3]《宋会要辑稿》,绍兴七年条。
    [4]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广东。
    [1]《白石丁氏古谱》下卷,《开基分派年月纪卷》。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丁礼。
    [3]《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丁鹏。
    [1]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五,四库全书本。
    [2]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四,四库全书本。
    [3]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一,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四库全书本。
    [4]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一,四库全书本。
    [5]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二,四库全书本。
    [1]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三,游金山寺呈茂老,四库全书本。
    [2]宋·蒲寿宬;《心泉学诗稿·提要》,四库全书本。
    [3]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4]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6。
    [5]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7。
    [1]蒲寿宬《心泉学诗稿》、陈自强《心泉诗友录》载《泉州学林》2006年第2期。
    [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海外诸蕃国。
    [2]宋·赵汝适:《诸蓍志》卷上,大食国,中华书局,1996年,页90。
    [3]白达国,为Baghdad之对音,今巴格达。
    [4]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白达国,中华书局,1996年,页110。
    [1]余振贵:《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70。
    [1]晚唐·李商隐《义山杂纂》,“不相称”诗云:“穷波斯,病医人,瘦人相扑。肥大新妇,先生不识字,居家者念经,社长乘凉轿,老翁人娼家”。可见当时往来大唐贸易的波斯商人,没有一个不是腰缠万贯,富得流油,引起普通市民的羡慕与嫉妒。
    [2]《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78年,页11。
    [3]如黄天柱,廖渊泉《福建泉州回族的形成及其特点谈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页29-31。两位先生甚至认为泉州回族的形成比西北地区的回族要迟。 在元人心中,对信奉伊斯兰教的畏兀儿人也是有所区分的。
    [1]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金凤染甲条。
    [2]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海鳅兆火条。
    [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8,嘲回回。
    [1]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佛莲家赀条。《癸辛杂识别集上》又记“回回俗每岁无闰月,亦无大小尽相承。以每月岁首数三百六十日,则为一年。乙酉岁以正月十二日为岁首,大庆贺。”这是介绍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开斋节。
    [2]清·张廷玉:《明史》卷329,列传217。
    [3]明·都穆:《都公潭纂》卷上。
    [1]王恽:《秋润先生大全文集》卷83,乌台笔补序。
    [2]元·许有壬:《至正集》卷53。
    [3]嘉靖《藁城县志》,董文炳遗爱碑。
    [4]杨志玖先生认为,回回民族的来源中,汉人是一个部分,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的途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被回回人收养的奴仆(在元代称驱口),或是汉人的自愿改教(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2)。
    [5]万历《泉州府志》卷14,杂志,寺观宫庙类。
    [6]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
    [1]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回族族谱资料选编》,《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页76。
    [2]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宁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13-14。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谱序,页3。
    [4]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回族族谱资料选编》,《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页76。
    [5]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回族族谱资料选编》,《燕支苏氏族谱》,至大之变逃窜始末,页90。
    [6]陈自强:《泉漳集》,国际华文出版社,2004年,页50。
    [7]乾隆《泉州府志》卷75,引《闽书抄》。
    [8]合必赤军是由蒙古军将统领的军队之一,其中有不少回回军士。《元史》卷九九,志第四七,兵二,镇戍“初以丞相伯颜等麾下合必赤军二千五百人,从元帅张弘范征广王,因留戍(广州)焉”。至元十八年(1281)“二月,以合必赤军三千戍扬州”,十九年“四月,调扬州合必军三千人镇泉州”。二十七年“调江淮省下万户府军于福建镇戍”。
    [1]林松、和龚:《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页251。
    [2]《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页76。
    [3]《滋溪文集》卷15,朱维干《福建史稿》,页397-398。
    [4]《雁门萨氏族谱》,民国二十四年续修。
    [5]《明史》卷171,列传第59也有记载:赵荣,字孟仁,其先西域人。元时入中国,家闽县。舅萨琦,官翰林,从入都。以能书授中书舍人。
    [6]《八闽通志》卷28,秩官,采《三山续志》。
    [1]咸丰《邵武县志》卷10,寇警。
    [2]马以愚《中国名礼拜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虽然这座清真寺在后来毁于一场大火。但它是闽北迄今为止最早的一座清真寺。
    [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18。
    [4]惠安《百奇郭氏回族宗谱》,谱序卷。
    [5]明·宋濂:《元史》卷91,百官志。
    [6]此外还有两个万户府,建宁万户府:徐景祁《邵武府志》卷20,文苑,黄周传云:父仪以“军功”授建宁万户府。王相《平和县志》卷11,艺文志下,南胜伯赠侯爵赐谥忠洁陈公(君用)墓铭载:君用南胜人,以镇压农民军授汀漳万户,元初并没有这个万户府.至于黄仪以“军功”授建宁万户,因不见他处记载,只存阙疑。(朱维干:《福建史稿》,页400。)
    [1]乾隆《晋江县志》卷15,杂志九,纪兵条载:“回寇那兀纳叛,据泉州”。
    [2]《清源金氏族谱》,附“丽史”。
    [1]南宋·黄公度:《知稼翁集·题顺济庙》:“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
    [2]宋·楼钥《攻瑰集》卷34,外制。
    [3]明·宋濂:《元史》卷10,本纪第10,世祖七。
    [4]明·宋濂:《元史》卷10,本纪第10,世祖七。
    [5]邱树森:《妈祖现象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页61。
    [6]元至元十三年(1276),元中书左丞相伯颜率兵攻陷临安,宋恭帝赵投降。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奉端宗赵昰入福建,希望依借蒲氏力量,但蒲氏却暗中向元军输诚纳款。同年,宋端宗到福州,改元景炎。十一月,元军迫近福州,张世杰事端宗和广王登舟,航抵泉州港。张世杰急于扩充皇室实力,下令强取蒲寿庚的海船和资产,从而激怒了蓄谋降元的蒲寿庚,使其加快了反宋的步伐。设计杀害城内的南外宗正司赵宋宗室三千多人。同年十二月,元军迫近泉州,蒲寿庚和州司马田真子开城向统颁元军的江西行省尚书右丞董文炳投降。董文炳大喜,即便宜行事,以宋原职授予蒲寿庚,并将随身的金虎符赐给蒲寿庚,令其“为我(元)捍海寇,诱诸蛮臣服”。蒲氏降元后,元世祖便立即谕其招徕商舶。可见元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元世祖以蒲寿庚守城有功,加封为昭勇大将军、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仍兼领市舶司事,不久转任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继又回任福建行中书省尚书左丞。蒲寿庚降元,避免了泉州城的一场杀戤,为泉州百姓争取了相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也使泉州港免遭涂炭,因此入元之后,泉州港不仅能继续发挥港口优势,进而一跃为国际性的大港,这不能不说是蒲寿庚的保全之功。
    [1]明·宋濂:《元史》卷94,志第43,食货二,市舶。
    [2]明·宋濂:《元史》卷161,列传48,刘整传。
    [3]《天妃显圣录》,丁午《城北天后宫志》。转引邱树森:《妈祖现象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页61。
    [1]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序》。
    [2]明·宋濂:《元史》卷20,成宗纪。
    [3]清·杨俊:《湄洲屿志略》卷2,祀典。《台湾文献汇刊》第五辑第16册。
    [4]《白石丁氏古谱》卷上,懿迹纪,十一世丁自得,十三世丁同寅。
    [5]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页140。
    [1]《斯大林全集》卷2,人民出版社,1979年,页294。
    [2]《斯大林全集》卷2,人民出版社,1979年,页298。
    [3]杨志玖先生指出:元代来迁移而来的回回人,初到东土还是不会讲汉语的外国人,过来一段时期,他们特别是他们的子孙便很快学会讲汉语,识汉文,读汉书,有些还对汉学有较高的造诣,出了不少文学家、艺术家、儒学家,其成就之高,被当时汉人的同行们所推重,到今天也在我国的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2)。这些初来者便如此迅速的在语言和文化上融入汉民族,何况
    [1]1238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见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页5。转引韩儒林:《元朝史》上册,页245。
    [2]元·脱脱:《宋史》卷400,列传159,汪大猷。
    [3]明·宋濂:《元史》卷102,刑法志一。
    [4]“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思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头的地方”,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通称。据统计,“清真寺”一词在《古兰经》中一共出现28次,每次都与建设、教育、稳定、安宁、提升信仰、完善美德、陶冶情操等内容紧密相关。清真寺的职能和社会化地位也以此体现。
    [5]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
    [2]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2003年,页298。
    [3]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
    [4]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552。
    [1]王晓云:《新发现的古代伊斯兰清真寺》,载《福建宗教》,2007年第2期。
    [2]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
    [3]明·林弼:《林登州集》卷21,元亚中大夫、漳州府路达鲁花赤迭侯传,四库全书本。
    [4]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7,拾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明·林弼《林登州集》卷21,元亚中大夫、漳州府路达鲁花赤迭侯传,四库全书本。
    [2]现居住于浙江沙坡的72岁高龄的郭奕寝老先生回忆到:听父亲讲,大乱时(元末)祖公从泉州到漳州,又逃到南靖……最后定居沙坡.我们讲话属“闽南”口音,离祖不离腔。“浙江回族的回归”朵斯提网http://post.baidu.com/f?kz=11302886.
    [3]马坚译《古兰经》,2:8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马坚译《古兰经》,8:16,2:20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明·宋濂:《元史》卷193-196,忠义传。
    [2]如至正十八年(1358)陈友谅兵进江西,江西万户马合某沙就欲献城投降。后陈氏又兵围建宁,平章政事阿鲁温沙等皆夜遁,而平章政事保保更是出城迎降。又如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亮祖兵至台州黄岩,守将哈尔鲁以城降;同年,徐达克山东益都,平章政事李保保请降。
    [3]明·宋廉《元史》卷195,忠义传三,中华书局,1976年。
    [4]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岳麓书社,2004年。
    [1]王晓云:《回回将领迭理弥实及其后人华化考》,载《闽台文化研究》,200/年第2期。
    [2]《古兰经》严格禁止穆斯林同异教徒婚配。“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妇女,直到她们信道。已信道的奴婢的确胜过以物配主的妇女,即使她使你们爱慕她。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已信道的奴仆,胜过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这等人叫你们入火狱,真主却随意地叫你们入乐园”。(《古兰经》,2:221)“故复活日真主将替你们判决,真主绝不让不信道者对信道的人有任何途径”(《古兰经》,4:141)。
    [3]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412。
    [1]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页20。
    [2]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页18。
    [3]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海獠条。
    [4]宋·叶适:《水心文集》卷19,林公墓志铭。中华书局,1961年。
    [5]万历《泉州府志》卷4。
    [6]道光《福建通志》卷三,津梁志载:“龙津桥,旧名潦溪桥。宋绍兴间建,长二十七丈。嘉定六年杨炳重建,改今名。淳祜三年蒲开宗重修”。
    [7]乾隆《泉州府志》卷10载:“长溪桥,在四十一都,长二十六丈,宋绍兴间建。淳祜六年蒲开宗重建”。
    [1]雍正《惠安县志》卷35,祥异。
    [2]《古今图书集成》卷1052,职方。
    [3]《心泉学诗稿提要》.四库全书本。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5]道光《福建通志》卷七,水利,四库全书本。
    [6]《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7]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
    [8]乾隆《泉州府志》卷75,拾遗。
    [1]《心泉学诗稿》卷四,种麦,四库全书本。
    [2]《心泉学诗稿》卷五,田园秋兴,四库全书本。
    [3]《心泉学诗稿》卷六,郊意,四库全书本。
    [4]《心泉学诗稿》卷六,菊泉诗,四库全书本。
    [5]《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丁儒“归闲二十韵”。
    [6]《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丁儒“归闲二十韵”。
    [7]《清源金氏族谱》,金氏族谱传赞·元武略将军-庵公传赞。泉州市图书馆藏。
    [8]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上卷,大食国。
    [9]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页17。
    [10]林松:《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页251。
    [1]《清源金氏族谱》,丽史.泉州市图书馆藏。
    [1]据张星娘先生考证“闽南人对奚如亥(heh)亦思巴奚即Ispahan译音。《明史·西域传》作亦思巴罕,又作亦思弗罕,《元史》作亦思法杭,可知阿迷里丁、赛甫丁等皆波斯之回教徒也.伊巴尔希音误”。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古代中国与伊兰之交通》,中华书局,2003年,页1165-1166。
    [2]朱维干:《元末蹂躏兴泉的亦思法杭兵乱》,载《泉州文史》,1979年第一期,页2。
    [3]庄为玑:《元末外族叛乱与泉州港的衰落》,载《泉州文史》,1980年第四期,页23。
    [4][日]前岛信次:《元末泉州的回教徒》,东洋文库研究部纪要第32卷,页50,1974年版。转《泉州伊斯兰教论文集》页48。
    [5]“阿拉伯文中有‘思巴奚'意为十四世纪时土耳其不正规骑兵。又有亦思巴奚,为阿拉伯语中的外来语,意为(法国陆军中的)阿尔及利亚骑兵,(英军中的)印度士兵。……波斯语‘亦思巴呵'(ispah)意为‘大军',又有‘思巴呵'(sipah、supha)意指‘军队、民兵、士兵、骑兵一。见努尔《亦思巴奚》,载《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页50。
    [6]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政府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7]陈达生:《“亦思巴奚”名称小考》,泉州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1982年油印本。
    [1]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7,拾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7,武功列传。
    [2]《清源金氏族谱》,附丽史。
    [3]《元史》卷46,本纪第46,顺帝载:“泉州赛甫丁据福州路,(新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之,余众航海还据泉州。”
    [4]朱维干:《福建史稿》,页480-418。
    [1]《清源金氏族谱》,丽史。泉州市图书馆藏。
    [2]《清源金氏族谱》,金氏族谱传赞·元武略将军-庵公传赞。泉州市图书馆藏。
    [3]《清源金氏族谱》,金氏族谱传赞·元武略将军-庵公传赞。泉州市图书馆藏。
    [1]石奕龙先生也认为郭氏家族迁居惠安百崎完全是家族发展,树大分枝的结果,与排外风潮、民族压迫无关。《百崎回族研究》页90-91。
    [2]同治《福建通志》卷226,元外纪。
    [3]同治《福建通志》卷226,元外纪。
    [4]《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丙寅条。
    [1]《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壬辰条
    [2]《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庚戌条。
    [3]《明史》卷134,何文辉传。
    [4]清·薛熙《明文在》卷71,转引朱维干《福建史稿》,页413。
    [1]《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卷86,默德那部杂录之四。
    [2]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规定,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冯承钧考:一巴里失似言一锭)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仅与偿一匹驴相等。(冯译《多桑蒙古史》上册,页204)。对于朱元璋的民族宗教政策我们在前面章节也已有论述。
    [3]陈登原先生早就注意到明朝民族宗教政策执行的力度有限。他引明郑晓《吾学编》卷一“弘治四年,禁胡服胡语”条,又引李贽《续藏书》卷17,何乔新传:“泰陵初,召公为刑部尚书,上书乞禁京师胡服胡语”一条后,案语道:“弘治为孝宗纪年,孝宗死葬泰陵.弘治四年(1491)上距洪武元年(1368)已百二十余年,京师尚有胡服之事,可知所谓衣冠如唐如宋,当时颁令云云.民间不能尽从”。(陈登原《国史旧闻》)政治中心,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更何况南方福建了。陈垣先生甚至认为“明人对于回教多致好评。政府亦从未有禁止回教之事,与佛教、摩尼教、耶稣教之屡受政府禁止者,其历史特异也”(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又见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页361)。
    [4]《清源金氏族谱》,金氏族谱传赞·四世祖明处士毅斋府君传赞。泉州市图书馆藏。
    [5]同治《福建通志》,侨寓列传。
    [6]元代称西夏或党项人为唐兀氏,为色目人之一,上层人物深受元朝重用。西夏亡国时,一部分党项人重返西南故土;大部分党项人留在西夏本土,或迁居各地同汉族和其它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
    [7]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8,名宦列传。
    [8]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8,名宦列传。
    [1]元·王士点、商企翁:《秘书监志》卷四,纂修,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2]马建春《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考述》,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页14-19。杨怀中:《回回蕃客东来与郑和出使西洋》,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3]清·蔡永廉:《西山杂志》。
    [1]明·费信:《星槎胜览》,前集,占城国。
    [2]《百奇郭氏回族宗谱》,谱序卷,页68。
    [1]许云樵:《三宝公在南洋的传说》,珊瑚出版社,1933年,页3。
    [2]黄素封:《南天乐园》,香港商务印书馆,1933。
    [3]李长傅:《荷属东印度华侨略史》,载《南洋研究》1937年第1期。
    [4]张礼千:《三宝和宝船》,载《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齐鲁书社,1980年,页74。
    [5]“郑和碑”,碑文是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刻成的。其中文为:“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圆明广大,道臻玄妙,法济群伦,历劫沙河,悉归弘化,能仁慧力,妙应无方。惟锡兰山介乎海南,言言梵刹,灵感翕彰。比者遣使诏谕诸番,海道口开,深赖慈佑,人舟安利,来往无虞。永惟大德,礼用报施.谨以金银、织金、黣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美]李露华,邱仲麟译:《当中国称霸海上》,第六章载《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1980年页38)。主要内容为颂扬佛世尊的功德,记述大明皇帝派遣太监郑和、王清廉出使锡兰山国,祈求佛祖保佑的心愿并开列了所供物品的名单,落款为“永乐七年岁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谨施”。专家已考证,碑文中的“王贵通”即王景弘。泰米尔文的内容与中文内容大同小异,但供奉的对象不是世尊而是泰米尔族普遍信奉保护神维什努。求 他保佑郑和使团在远航途中万事吉祥如意。波斯文已残缺不全,有多处已被磨损,其大意是伊斯兰教的真主替郑和使团求福,落款是永乐七年一月。王景弘一行对当地宗教的神灵都给予同等的奉祀。表面上,这似乎仅是中国使节虔敬、大方的表示,实际上,王景弘一行已意识到锡兰岛的信仰特点,也表明其自身宗教信仰的复杂性。
    [1]嘉靖《邵武府志》卷十,祀典。
    [2]咸丰《邵武县志》卷八,祀典。
    [1]林翠如:《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华侨史视野下的郑和下西洋》,载《光明日报》2005年6月15日。
    [2]《明成祖实录》卷21,永乐元年八月丁已条。
    [1]清·张廷玉:《明史》卷81,食货五。
    [2]《明成祖实录》卷58,永乐六年八月乙未条。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卷四,渤泥传亦载“永乐三年(1405)。命封麻那惹加耶乃为渤泥国王,赐印符诰币。(永乐)六年(1408),王率其妃及子来朝,泊福州港,守臣以闻。遣中使往劳,所过郡并设宴”。
    [3]《明英宗实录》卷45,正统三年八月乙卯条。
    [4]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九,南蛮,麻刺传。《明史》卷323亦载“(永乐十五年九月)遣中官张谦赍敕抚谕其王干刺义亦奔敦,赐之绒绵、聍丝、纱罗。十八年八月,王率妻子陪臣随谦来朝贡方物。礼之如苏禄国王……王还至福建,遘疾卒。遣礼部主事杨善渝祭,谥曰‘康靖'。有司治坟,葬以王礼。
    [5]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82,古麻刺,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版,页2175。
    [1]《泉州晚报》,2000年10月4日,泉州新闻,“印尼民间人士来泉考察后初步证实,瓦希德先祖根在泉州”。
    [2]明·郑晓:《吾学编》卷1
    [3]《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甲子条。
    [4]明·丘浚:《内夏外域之限》,名臣经济录,卷41,四库全书本。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重建陈江丁氏宗祠碑记,页311。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9,重建大宗祠碑记,页312。
    [1]明·江一鲤:《清源金氏族谱》,金氏族谱序,福建省图书馆藏。
    [2]见王晓云:《漳州白石丁氏穆斯林身份确证》,载《上杭国际族谱研讨会论文集》,正在结集出版。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东塘祖墓纪略,页137。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重修鹿园祖茔纪略,页141。
    [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一,世系,页434。
    [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一,世系,页434。
    [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六世祖龙隐公妣陈氏合葬墓图,页410。
    [1]《百奇郭氏回族宗谱》,复遵回回教序,页14。
    [2]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
    [3]明·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中国南方回族清真寺资料选编》,贵州民族出版社,页137。
    [1]穆斯林移民的生存状况及与本土族群的冲突融合等等,我们在下一章节中有详细论述。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族谱记略引,页7。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聚族说,页28。
    [1]《百奇郭氏回族宗谱》,复遵回回教序,页14。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十七世乐泉居士。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1,世系图谱,页433-485.其中也有庄氏数例,庄氏的身份信仰待考,我们仅将其归入汉族群体中。
    [4]《雁门萨氏族谱》卷三,世系录,页179-196。
    [1]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汉化的研究》,载《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页105。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祖教说,页29。
    [4]据说,丁启浚在朝为官时,拒绝与魏忠贤结党,魏诬告丁不食猪肉为欺君之罪。皇上疑之,命宴请满朝文武,果见丁端坐不吃。诘之故,丁曰:我祖食不以猪,今食则背祖,不食则欺君,甚是为难。上见其坦诚,赐丁氏食猪,遂成习。
    [1]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五,东番考,中华书局,2000年,页106。
    [2]《明会典》成书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重校刑行,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续纂,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重修。现存万历刻本,其他版本已佚。《明会典》载有明一朝的国家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其所载郑和船队至台岛应是确有其事的,且据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该书历经多次编修,现今万历本不见“三宝赤嵌汲水”之条。而清康熙年间郁永河的《稗海纪游》中曾引有此条文。郁永河曾于1696-1697年之间由福建前往台湾台北采硫,并将其在台九个月实地勘查,所闻所见写成《裨海记游》。该书为首部详细记载台湾北部人文地理的专书,是研究台湾历史地理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对《明会典》的引述也是可信的。
    [3]连横:《台湾通史》卷30,列传二,蓝廷珍列传。
    [4]张桂林;《郑和船队到过台湾初步考叙》,载《福建史志》,1993年第1期。
    [5]清·吴振臣:《闽游偶记》,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
    [6]道光《重篆福建通志》卷3,沿革,台湾府。
    [7]清·何求:《闽都别记》(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1]清·郑杰:《国朝全闽诗录初集》卷11。
    [2]清·阮元:《台阳杂咏》,《台湾诗钞》卷4。
    [3]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沿革。台湾府志三种(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
    [4]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0,古迹.张桂林先生认为:蒋毓英所修《台湾府志》中的“三保太监”均指郑和,而文中又出现了“太监王三保”,是蒋氏将王三保与郑和混为一人。(张桂林《郑和船队到过台湾初步考叙》,载《福建史志》,1993年第一期)。笔者认为,蒋氏行文中的“三保太监”均为王三保,王景弘亦有三保之名,如康熙年间前往台湾台北采硫的郁永河所著之《裨海记游》中明确载有王三保赤嵌汲水的传说;漳州市龙海角美镇鸿渐村还有一座“二保庙”供奉着郑和与王景弘;且蒋氏在卷一开篇中便已明确提到了“王三保”。之后高拱乾修撰之《台湾府志》也有同样记载:“宣德间,太监王三保舟下西洋,因风过此”;“大井,开凿莫知年代。相传明宣德间太监王三保到台,曾于此井取水,即今府治西定功(坊)大井也”;“药水,在凤山县淡水社.相传明太监王三保投药水中,令土番染病者于水中洗澡,即愈”;“三保姜,风山县地方有之。相传明太监王三保植姜冈山上,至今尚有产者。……有得者,可疗百病”(见高拱乾修《台湾府志》卷一,卷九)。文中更明确地指出这些事迹乃王三保所遗。
    [5]清·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卷1,建置,台湾文献丛刊第129种。
    [6]清·龚柴:《台湾舆地汇钞·台湾小志》,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7]清·王石鹏:《台湾三字经》,台湾文献丛刊第162种。林谦光《台湾纪略》和李丕煜主修的《凤山县志》等 书中也有同样记载。
    [1]清·江日昇:《台湾外记》卷1,台湾文献丛刊第60种。
    [2]清·张廷玉:《明史》卷340,《郑和传》,四库全书本。
    [3]《明史》卷325,《外国传》,苏门答刺条载:“九年。王弟哈利之汉来朝,卒于京。帝悯之,赠鸿胪少卿,赐诰。有司治丧葬,置守冢户。时景弘再使其国,王遣弟哈尼者罕随入朝”。
    [4]清·蔡永蒹:《西山杂记·四监异域》。乾隆《龙岩州志》卷十,人物上。中官条载:“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后分属宁洋;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由于龙岩集贤里在明朝乃属漳州管辖,当地通行闽南话,王景弘为闽南人是肯定的。
    [5]王晓云:《王景弘祖藉及宗教信仰略考》,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马欢的《瀛涯胜览·天方国》中载:“宣德五年(1430),钦蒙圣朝差正使太监内官郑和等往各番国开读赏赐,分胗到古里田时,内宫太监洪保见本国差人往彼,就选差通事等七人,赉带麝香、瓷器等物,附本国船只到彼。往回一年,买到各色奇货……并画天堂图真本回京,其默伽国王亦差使臣将方物跟同原去通事七人献赉于朝廷”。林松先生认为,这是一次出访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活动,被容许进入天方并“画天堂图真本”者,当然必须是穆斯林。这次活动的领队洪保也应是穆斯林(见林松:《郑和的伊斯兰教信仰剖析》,载《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页123)。
    [1]百崎郭氏还与郑和发生了一段嘉话,在郑和候风期间,郭氏子弟应也有随行者。另外,地处福建内陆军事重地的邵武卫所也有从征西洋。嘉靖《邵武府志》卷十,祀典载“民言:永乐间,邵武卫官军从征西洋,舟楫颠危,赖神(天妃)以济”。咸丰《邵武县志》卷八,祀典也记此事“天后宫在常丰仓前,旧名天妃宫。在石歧山左.明永乐间,邵武卫军从征西洋,赖神庇,归而建庙”。邵武卫所多有回族子弟,见前文。
    [2]王晓云:《“开台第一人”颜思齐》,载《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页66。
    [3]明·黄宗羲:《赐姓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台湾经济银行研究室1958年。
    [4]清·施琅:《靖海纪事》卷上,台湾文献丛刊第13种。
    [1]陈衍:《台湾通纪》卷二,台湾文献丛刊,第12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1962年。
    [2]佚名《思文大纪》,台湾文献丛刊第111种。
    [3]从《思文大纪》记载来看,郑成功至隆武二年仍然驻守闽北,未曾离开。直至隆武二年八月,隆武帝从延平出奔江西,郑成功才返回闽南沿海继续抗清。
    [4]邓孔昭:《郑成功在闽西北抗清地区的抗清活动与“延平郡王”爵号的由来》,载《福建论坛》,2005年第12期。
    [5]清·江日界:《台湾外记》卷7,台湾文献丛刊第60种。
    [6]清·勒德洪等撰《平定三逆方略>卷27,四库全书本。
    [1][日]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卷下,台湾文献丛刊第5种。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祖乔初丁公叙,页94。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吉人公行状,页95。
    [1]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页323。原文为“再加上历年偷渡的闽、粤移民,台湾大陆移民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5万人左右”,该数字统计有误。但移民至少有十几万是肯定的。郑克爽投降之时,福建总督姚启圣说过:“台湾广土民众,户口十数万”(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编《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页301)。
    [2]清·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状》,《清经世文编》卷84.转引李祖基《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载《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页40。
    [3]清·周钟瑄:《诸罗县志》卷七,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丁氏节孝妇纪。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丁氏节孝妇纪。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四世丁世勋
    [3]《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五世丁锡靖。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六世丁祖如。
    [5]《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七世丁上林。
    [6]据成书于光绪年间的王石鹏《台湾三字经》载:“毗舍耶,高砂国;今安平,是旧域。又东蕃,与东瀛,同此岛,不一名(明季呼为东蓍,郑氏命名曰东都,又曰东宁,后因避庙讳,改为东瀛,其实皆指台湾岛也)。又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卷一,建置载“成功遂入据之,改台湾为安平镇,赤崁为承天府。总名东都。设二县,曰天兴,曰万年。康熙元年,成功死,子经改东都为东宁,二县为二州,设安抚司三,南北路、澎湖各一”(王石鹏:《台湾三字经》,台湾文献丛刊第162种)。
    [1]《白石丁氏古谱》下卷,漳白石丁氏宗谱先贤房君益派宗禹次房年月纪。
    [1]民国《诏安蒲氏家谱》,三世大伯公,手抄本。
    [2]民国《诏安蒲氏家谱》,五世二伯公,手抄本。
    [3]民国《诏安蒲氏家谱》,河东世蒲引,手抄本。
    [1]以上《砌坑房族谱》,《陈江雁沟里丁氏族谱》中的往台人员资料引自周立方:《陈埭丁氏回族与台湾关系初探》,载《陈埭回族史研究》,页324-325。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1,世系,页485。十一世学潜之孙,“房祖尝语曰,有一孙名虎带往台湾,存亡未知”。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神主内忌晨,页549
    [2]《陈埭丁氏回族族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2。
    [3]清乾隆十年(1745)《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曾记载者:闽浙总督马尔泰等,十二月向皇帝启奏:“台湾番薯寮,溪埔民人被凶番连次夥众焚杀,业经在诸罗县缉获凶犯数名;其逸犯者,现在严饬勒缉”。可见清乾隆十年的时候,旗山仍然是现在原住民反抗汉人入侵,出草状况一再发生之地。所以说,旗山此时,仍存在者非汉人可控制的家园。
    [4]张本政主编:《清实录(台湾史资料专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143。
    [1]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页162,156。
    [2]罗小平:《台湾与闽北文化习俗》,海风出版社,2001年,页10。
    [3]咸丰《邵武县志》卷10,兵防。
    [4]连横:《台湾通史》卷13,军备志。
    [5]清·蒋师彻:《台湾通志》资料一,兵制,台湾文献丛刊第130种。
    [6]光绪《邵武府志>卷14,武职。
    [7]咸丰《邵武县志》卷11,秩官。
    [8]咸丰《邵武县志》卷12,武举。
    [9]咸丰《邵武县志》卷14,忠节。在史籍中并没有明确郝辉龙的族属,但“郝”为回族“回族十三姓”之一。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回族杨赍兴从山西到邵武时随行700余人中即有郝姓人员。在杨氏宗谱中所记载 的婚配对象多有郝氏。且在《邵武县志》卷14,“国朝贞女”中也明确记载:“郝贞女,莲瑞.回教郝云枢女。”据以上,在台湾“平贼”的邵武人郝辉龙应是回族无疑。
    [1]邵武回民协会,杨氏族谱编写组编:《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页33-36。
    [2]邵武回民协会,杨氏族谱编写组编:《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页41。
    [3]咸丰《邵武县志》卷15,节妇。
    [4]萨学天生康熙已巳年(1689)四月初八日,卒乾隆辛酉(1741)年六月二十四日,享寿五十有三,葬北关外文秀山,娶魏孺人,生云龙,继陈孺人生赞龙光诰(民国《雁门萨氏族谱》卷三,世系录,五大支第一支四房,页437)。
    [5]萨胪芳后又任福宁中左等营游击,诏安营游击,晋封武功将军。生咸丰丁巳年(1857)正月十九日,卒光绪 丙午年(1906)九月十八日。享寿五十岁(民国《雁门萨氏族谱》卷三,世系录,页301)。
    [1]萨本珪:《从萨氏族谱看闽台亲缘》,载“首届海峡百姓论坛”组委会编《海峡百姓论坛文选》,2007年9月。页363-364。
    [2]廖开助主编:《福建革命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页2。
    [1]《百奇郭氏回族宗谱》,页84-173。百崎回民迁台不止这些,这仅仅是其中一两个支派的迁台人员而已。
    [1]邵武方志编撰委员会等:《邵武市志》,第二章,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
    [2]《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页50-56。
    [3]《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页75。
    [4]《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页52。
    [5]《沙氏族谱》,2001年编,页56。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3]二十三世丁景园“货于濂粤十数载,越海逾州不惮劳瘁,后以已酉之冬毙于东夷,节勤(其妻)之归也”(《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丁氏节孝妇纪)。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5]《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3]后人吊挽丁上林,即玉玑公誺文“吾叔髫龄迥异人,东宁寄迹受艰辛。言旋早早赋,何知足尘裕不忘却有真方”。“望百年侪上寿,岂虞九月折灵椿,八旬几近孙曾怅无复视予尤子亲。邑庠生愚侄清顿首拜撰”(《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丁氏节孝妇纪。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丁氏节孝妇纪。
    [1]清·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
    [2]清·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状》,《清经世文编》卷84。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吉人公行状,页95。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吉人公行状,页96。
    [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丁炜,页98。
    [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高祖惠亭公传,页103。
    [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祖父艽圃公传,页106。
    [8]《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叔父悫馨公行状,页112。
    [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丁拱辰传,页113。
    [1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皇清显考例授修职郎德馨丁府君暨显妣例封八品孺人慈惠苏孺人圹志,页186。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显考圆圃公实行,页111。
    [2]台湾《丁氏大族谱》“福建省晋江丁氏”条。
    [3]丁玉熙:《丁协源堂家谱》,1956年修,手写本。转引周立方:《陈埭丁氏回族与台湾关系初探》,载《陈埭回族史研究》,页332。
    [4]连横:《台湾通史》卷35,列传七,孝义列传。
    [1]《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丙、其他(上)。《嘉庆二十年重修大观音亭庙桥碑记》此碑所镌名录广及台湾府全城,古代商号行业可由此窥其全豹。
    [2]《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三)甲、记(下)。
    [3]《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丙、其他(上)。
    [4]《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六),丙、其他(下)。
    [5]《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丙、其他(上)。
    [6]《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六))丙、其他(下)。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丁焕新,页106。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皇清乡进士例敕赠文林郎拣发浙江候补知县协理海塘工务议叙加一级飓亭公墓志,页182-183。
    [3]清·林衡道:《台湾胜迹采访册》恩贡,台湾文献丛刊第55种。
    [4]清·周玺:《彰化县志》,卷8,人物志,选举,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
    [5]光绪《台湾通志》,选举,进士。
    [6]光绪《台湾通志》,选举,进士。
    [7]《诏安蒲氏家谱》,蒲氏世代资历谱,手抄本。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七世丁上林。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八世丁正玉。
    [3]陈支平:《福建向台湾移民家族外植与联系》,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二期,页4。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五世丁品石。丁上林见“族与邻家械斗,族人被控囚禁”,也“捐金二百以惠之”(《漳州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七世丁上林)丁正玉因“本境福文殿,年久毁坏,众议修理而苦于无资,亦极力捐金六十员以重新之”(《漳州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八世丁正玉)。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七世丁上林。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八世丁正玉。
    [3]粘良图:《陈埭丁氏在台湾的族裔》,载《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D5年,页277。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49。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0。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1。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1。
    [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1。
    [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2,瞻依堂内神主内忌晨,页552。
    [1]朱云峰:《谈中国女穆斯林》第237期。转引转引自许宪隆《外联内聚、顺时励精-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页57。
    [2]台湾《中国回教》,第235-255期。转引自许宪隆《外联内聚、顺时励精-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页56。
    [1]台湾《中国回教》,第235-255期。转引自许宪隆《外联内聚、顺时励精-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页56.
    [1]庄景辉:《移民鹿港的丁协源家族》,载《台声杂志》,1997年9月,页41。
    [2]庄景辉:《移民鹿港的丁协源家族》,载《台声杂志》,1997年9月,页40。
    [3]庄景辉:《移民鹿港的丁协源家族》,载《台声杂志》,1997年9月,页41。
    [4]粘良图:《陈埭丁氏在台湾的族裔》,载《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页278-279。
    [1]顽石:《百崎郭氏家庙》,载《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页273。
    [2]顽石:《百崎郭氏家庙》,载《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页274-275。
    [1]台湾《沙氏族谱》,“邵武沙氏来源之探讨”,页8。
    [2]萨本珪:《从萨氏族谱看闽台亲缘》,载《海峡百姓论坛选编》,页367-368。
    [1]明·叶春及:《惠安政书》,政书七,二十三都,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页221。
    [1]泉州郭氏编:《泉州郭氏族谱》,家谱阙疑,仲远公行迹。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泉州郭氏编:《泉州郭氏族谱》,家谱阙疑,仕初公行迹。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二庄孺人传。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4。
    [4]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七,丁彦仁买屋及地税课给贴。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247。
    [5]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七世祖澹斋公志略,丁德。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6-67。
    [1]《白石丁氏古谱》下卷,开基分派年月纪卷。
    [1]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府君仁庵公传。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1。
    [2]据庄景辉先生的考证,丁仁庵及其长子遭系狱发生于洪武十八年以后.出狱在洪武三十年左右(《陈埭丁氏宗祠的建立及其祖先崇拜》,载《陈埭回族史研究》,页146。)
    [3]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府君仁庵公传。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61。
    [1]庄景辉先生在《陈埭丁氏回族扳丁度为祖的由来及其影响》中认为丁氏家族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施行的“黄册制度”定的户籍。而族谱《雪戍说》中确写到“明兴创制,与民更始。洪武建元之三年,下民部,令民在核其籍,实其户口”。所以,事实上,丁氏家族遇到的是洪武三年(1370)的户帖制度,而非洪武十四年的黄册制度。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雪戍说,页29。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府君仁庵公传,页61。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雪戍说,页29。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约引,页193。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募修东塘佥宪汾溪公坟并筑三世祖茔短垣引言,页138。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族谱记略引,页7。
    [4]元·脱脱:《宋史》卷292,列传51,丁度,四库全书本。
    [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募修东塘佥宪汾溪公坟并筑三世祖茔短垣引言,页138。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八,东塘坟佃徐福招,页287。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重兴文峰贤宦大宗祠记。
    [3]《白石丁氏古谱》上卷,奸商徐跃占葬贤宦祠地冤揭。
    [1]百崎郭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编:《百奇郭氏回族宗谱》,谱序卷,人物志,“争海公”郭子佩。2000年,页70-71。
    [1]白石丁氏编纂:《白石丁氏古谱》上卷,白石渡批词勘语。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本。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页1。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漳太守王公讳仲谦重修官港记。
    [1]《福建通志》卷七,水利。
    [2]乾隆《龙溪县志》卷20,样异。
    [3]《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4]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23,食货志,水利。
    [5]《福建通志》,卷七,水利。
    [6]《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漳州太守王公讳仲谦重修官港记。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
    [1]《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二十四世丁世勋。
    [2]《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江东丁氏世谱序(元)。
    [3]《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江东丁氏族谱序(明)。
    [4]《白石丁氏古谱》上卷,懿迹纪,十世丁允元。
    [5]南宋以前韩江上无桥。据《三阳志》载:“由东出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足见摆渡之难,无桥之苦。人们翘首以待,渴望能在这江上建起桥。南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知州曾汪建了一座浮桥。为了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在此后50多年的修建中,陆续在韩江河道上分东、西两段筑起22个石墩,架起木梁。特别是淳熙十六年(1189)修建的规模最大,筑造了4个桥墩,此工程即是由漳州白石丁氏第十世丁允元主持,因此西桥被称“丁侯桥”。至开禧元年(1205),东、西桥建成后,中间一段,因水流湍急,仍用浮舟连结形成了浮桥与梁桥相连的基本格局。明清又多次修建,从而保存至今。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东俗语云:“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在《白石丁氏古谱》中,误将潮州民众所称的“韩江丁公桥”之名,为韩愈与丁允元同列,其实“韩”实指韩江。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3。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3。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4。
    [2]由于丁仁庵入狱,是由于地方巨姓的联合陷害,丁观保自然不愿与他们结交。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4。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诚斋府君传,页62。
    [5]修建多年的灌溉沟渠,年久失修,多次沟段出现淤赛,民众苦之。于是丁氏七世,陈埭四世丁庚找时机,请郡守帮助民众解决。一日郡守葛公宴请乡中士人,第二天,丁庚以拜谢为由再次探访郡守,并陈民谟“民荷太祖大人旨酒之赐,无以致报,惟愿主君德泽加于百姓,容保无疆。泉滨海,资陂塘浦沟以灌,今多湮塞溃圮,乞下令修治,则主君德泽等川海矣”。说服郡守组织民众加以清理,田亩庄稼终于得以灌溉(《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4)。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5。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5。
    [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谱序,页3。
    [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纂述世谟,页25。
    [5]《百奇郭氏回族宗谱》,四人物志,仲远公行实,页61。
    [1]《百奇郭氏回族宗谱》,四人物志,仕源公传略,页64。
    [2]《古兰经》2:254
    [3]《古兰经》51:19
    [4]《古兰经》2:177
    [5]《古兰经》64:16
    [6]《古兰经》3:134
    [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府君仁庵公传,页61。
    [2]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208-009。
    [1]在中国神话中,仙鹤象征着最快速的海陆运输工具,在中国的“八仙过海”图画中,仙鹤伴随着他们的小舟飞行。仙鹤其实也等同于凤凰或神鸟,是波斯诗歌中的主要象征载体。
    [2]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页1166
    [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页52。
    [1]晋江市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编:《陈埭丁氏宗祠荣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典礼纪念册》,2006年,页47.
    [2]许新国:《都兰出土的含绶鸟纹织锦》,载《柴达木开发研究柴达木》,2003年第2期,页10.
    [3]http://bbs.newwise.com/viewthread.php?tid=65198&highlight=
    [1]鱼豢《魏略》,记大秦草木十二种香,又记大秦通益州、永昌的水道,记“永昌出异物”(见《三国志·魏志》卷十三,裴松之注引)
    [2]明·周嘉胄:《香乘》卷28,叶氏香录序.四库全书本.
    [3]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970,中华书局,1985年.
    [4]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971.中华书局,1985年.
    [5]林松:《古兰经韵译》76:5,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8年.
    [6]林松:《古兰经韵译》83.25-26。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8年.
    [7]祖法儿国即今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海岸,自古便是著名的商埠,是各国商贾云集之地.
    [8]清·张廷玉:《明史》卷326,列传214,外国七,祖法儿,四库全书本.
    [1]白寿彝:《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的活动》,载《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
    [2]宋·孔仲平:《续世说》卷9,岳麓书社,1981年.
    [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9,中华书局,1981年.
    [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中华书局,1975年.
    [5]明·周嘉胄:《香乘》卷10,香事分类下.四库全书本.
    [6]宋·庄绰:《鸡肋编》卷下,中华书局,1997年.
    [7]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7]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4,梁书四,太祖本纪第四,中华书局,1985年.
    [8]元·脱脱等:《宋史》卷483,列传第242,漳泉留氏,中华书局,1977年。
    [1]元·《宋史》卷185,食货志,香,中华书局,1977年.
    [2]乳香,又名薰陆香,产自阿拉伯半岛.是一种树脂,可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不仅可用于宗教祭祀、丧葬仪式和各种庆祝活动,还可入药,用于帮助消化和祛痛,有解毒功效,所以备受福建民众欢迎.
    [3]元·脱脱:《宋史》卷185,志138,食货下,香.中华书局,1977年版.
    [4]元·脱脱:《宋史》卷185,志138,食货下,香.中华书局,1977年版。
    [5]林松:《泉州-我国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主要发祥地》,载《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页56.
    [6]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技出版社,页192,1981年。
    [7]宋·洪迈:《夷坚乙志》卷8,无缝船条,中华书局,1981年.
    [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卷34.檀香别录下品二云:“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檀木,即其类,但不香尔.(时珍曰)按大明一统志云: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真腊、爪哇、渤泥、遏罗、三佛齐、回回等国,今岭南诸地亦皆有之。树、叶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叶廷圭香谱云: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 收,则不泄气.王佐格古论云:紫檀诸溪峒出之.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文.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真者揩壁上色紫,故有紫檀名一。黄檀最香.俱可作带骻、扇骨等物.
    [1]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元·脱脱:《宋史》卷489,列传第248,外国五,闽婆国条.
    [3]乾隆《海澄县志》卷15,风土,风俗考.
    [4]乾隆《海澄县志》卷五,赋役下.
    [5]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6]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香木类,华夏出版社,2004年.
    [1]白寿彝:《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的活动》,载《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
    [2]宋·陈敬:《香乘》卷28,叶氏香录序,四库全书本.
    [3]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4]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引叶廷珪《香录》云,四库全书本.
    [5]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6]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7]宋·陈敬《陈氏香谱》卷1,四库全书本.
    [8]宋·陈敬《陈氏香谱》卷2,四库全书本.
    [1]宋《陈公生祠记》,载正德《福州府志》,卷1,地理志.
    [2]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四库全书本.
    [3]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卷4,郭常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陈叔侗:《福州中唐文献孑遗-元和八年《球场山亭记》残碑考辨》,载《福建史志》,1992年第5期.
    [5]元·吴澄:《送姜曼乡赴泉州路录序》,《吴文正集》,卷28,四库全书本.
    [6]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
    [7]又名莳萝,波斯语zir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唐宋时由陆路和海路分别传入中国。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莳
    [1]明·郑怀魁:《海赋》,《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106.
    [2]清·陈文达:《台湾县志》,舆地志一,台湾文献丛刊第103种,页6-9。
    [3]芝麻原产地在非洲.跨过地中海沿岸从古印度(现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芝麻生产大国,占世界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一),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再传入福建和台湾.
    [4](?),原产自印度和东南亚地区.
    [5]葱,古代称“回回葱”,原产于波斯和中亚地区,唐时传入我国.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最早记载,称为“胡葱”.宋代的《开宝本草》又称“蒜葱”或“胡葱”(韩毅:《唐宋时期阿拉伯农作物和药材品种在中国的传播》,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页3)。
    [1]扁豆原产地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我国较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和《唐本草》.
    [2]茄子原产东南亚和印度,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据说还钦命为“昆仑紫瓜”.
    [3]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7,物产一.台湾文献丛刊第105种,页485。
    [1]《古兰经》3:7
    [2]《古兰经》58:11
    [3]《古兰经》28:14
    [4]伊斯兰之声,http:www.islamzs.org 有圣训传述,提及学者笔下的墨比美为真主牺牲的烈士;也提到求学问是从摇篮到坟墓,每个穆斯林无分男女的天职,甚至远到中国也要去寻求学问。穆圣也曾将虏获的战犯释放,
    [1]《古兰经》58:11
    [2]《古兰经》28:14
    [3]伊斯兰之声,http:www.islamzs.org有圣训传述,提及学者笔下的墨比美为真主牺牲的烈士;也提到求学问是从摇篮到坟墓,每个穆斯林无分男女的天职,甚至远到中国也要去寻求学问。穆圣也曾将虏获的战犯释放,换取他们教穆斯林写字。由于受到古兰经和圣训的启迪,加上大部份穆斯林理解到研究学问也是对真主的崇拜行为,他们视发掘知识,就如发掘真主的宝库.基于信仰上的原因,所以当时的穆斯林很快就脱胎换骨,在学术文化方面,迅速发展,促就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硕果累累,繁花似锦,并以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为中心,向全世界发出绚丽的光彩。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5][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第四十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1]民国《雁门萨氏家谱》卷五,叙赠录卷上,雁门集序。页691.
    [2]《四库总目提要》.
    [3]《白石丁氏古谱》卷上,懿迹纪.漳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整理本。
    [1]唐·顾况:《酬漳州张九使君》,《全唐诗》卷264。
    [2]唐·柳子厚:《寄漳汀封连四州》,《全唐诗》卷351.
    [3]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7,四库全书本.
    [4]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两宋时期福建各地进士数量比较表”,上海书店,2004年1月。页63.
    [5]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书店,2004年1月,页57。
    [1]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两宋时期福建各地进士数量比较表”,上海书店,2004年1月,页63.
    [2]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书店,2004年1月,页57.
    [3]元·脱脱:《宋史》卷89,地理志五,四库全书本.
    [4]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附《清源续志序》,中华书局,1981年.
    [5]《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5.转引吕变庭、王丽芹:《论穆斯林对宋代社会风俗的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页70.
    [6]马茂德:《伊斯兰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31.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宽爱的确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种“仁慈和怜悯”又具有相对性和条件性.对于信仰真主和伊斯兰教者,真主的确仁慈友善,但对于违背戒律的信徒则“将受痛苦的刑罚”(《古兰经》2:179).而那些背叛他的人和异教徒,真主对他们的惩
    [1]道光《晋江县志》卷72,风俗,民风.
    [2]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曩闻之“累散千金,济人缓急.识者谓范蠡鲁朱家之流,以余所闻,清溪有李巡简森者行事雅类公”.
    [3]道光《晋江县志》卷77,补遗.里人许福祖“性好施,里中贫之者给之田,家无可治田者,以钱资之.遇岁荒。辄益之,岁稔□予偿□□□曰有无相通,何偿焉.其后乡有(?)(灶)封尘者□偿而□者皆曰安所得十郎来,吾事济矣.十郎者福祖行次也.时人成以为长者焉”.
    [4]乾隆《龙溪县志》卷17,人物.“郭喜字振荣,秉性醇厚,好施与,兼素谙韬略,濒海民居患潮汐淹浸,喜倾赀筑堤,漳人赖之.又以千金构文昌阁。里之子弟读书其中者,岁给衣粮.建会馆京师以待”。
    [5]乾隆《海澄县志》卷21,序,遗经堂赠言序.苏君莪士“澄之笃行人也.少失怙恃,与兄姊相依既壮走湖海为陶朱计然之术,所蓄颇厚.归而悉以奉先祀,事兄姊,佐诸服亲婚丧,以其余周给族里”.
    [6]乾隆《龙溪县志》卷17,人物.“林域字肇方,家豪于赀积而能散.尝自内林至御史巷砌路二十余里,置十一都义冢,修南门新桥丙午漳饥,捐米百石以赈.乡人德之”.
    [7]《古兰经》,4:100
    [1]《古兰经》,4:100
    [2]《古兰经》,4:95
    [3]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中华书局,1956年,页47。
    [4]明·郑怀魁:《海赋》,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106.
    [5]“(永乐)三年(1405),遣行人谭胜受往爪哇招流民粱道明等……初,南海梁道明贸易于爪哇国,久而情熟,挈家住居,积有年岁,闽、广军民弃乡里为商从之者至数千人,推道民为长.指挥孙铉使海南诸番,遇道民子及二奴,挟与俱归……”(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爪哇”);又东南亚是闽人重要的贸易点,“先是闽人以其(吕宋)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明史》卷323“吕宋传”).从商成了闽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倡而众应.
    [1]光绪《漳州府志》卷38,民风.
    [2]华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华安县志》卷26,风俗,1996年.
    [3]《福建省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页161。
    [4]连横:《雅言》.
    [1]清·张廷玉:《明史》卷326,列传214,外国七,忽鲁谟斯,四库全书本.
    [2]光绪《漳州府志》卷38,民风。
    [3]民国《龙溪新志》.
    [4]马来西亚的婚丧习俗也与此类似.因马来人多为漳泉移民,闽南人也将此风俗带到马来西亚,并流传至今.在男女双方定亲之后,女方必须为自己和新郎缝制一套白衣,作为嫁装,为结婚时的内服.婚礼后便被妥善收藏,直到去逝时再由子女为其穿上.
    [5]光绪《广州府志》卷15,风俗。
    [6]元·潘纯:《子素集》,送杭州经历李金初代归,载《元诗选》三集。
    [1]莆田县地方志编委会编:《莆田县志》,第三十六篇,风俗,中华书局,1994年,页965.
    [1]平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和县志》卷10,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南宋·赵汝适:《诸蓍志》卷上,大食国,中华书局,1996年.
    [3]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
    [4]《古兰经》9:108
    [5]道光《晋江县志》卷72,风俗志。民风.
    [6]明·王伟:《清漳十咏》,《王忠文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7]宋·庄绰:《鸡肋篇》,卷中,中华书局,1997年.
    [8]一般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李煜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令嫔妃以帛缠足,成新月之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据说:“回旋有凌云之态”,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于是陋习传之后世.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9]清·吴震芳:《岭南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转引民国《陆川县志》卷4,风俗.
    [10]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北平成达师范,1935年,页128.
    [1]唐·元稹:《法曲》,《全唐诗》。
    [2]宋·朱彧:《萍州可谈》。
    [3]宋·庄绰:《鸡肋篇》,卷中,中华书局,1997年。
    [4]宋时,阿拉伯人从中亚地区带来了指甲花(又名海药,阿拉伯语hinna的汉译).段公路《北户录》云:“指甲花,细白色,绝芳香,今蕃人种之,但未详其名也.又耶悉弭花,白末莉花,皆波斯移植中夏”(唐·段公路《北户录》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宋时阿拉伯人用此花制成染指甲的颜料.《癸辛杂识续集》又云:“风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指,洗涤不去,可经旬,直到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福建妇女也渐染其习俗.
    [5]道光《晋江县志》卷76,杂志下.
    [6]明·王伟:《清漳十咏》,《王忠文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1]陈支平:《闽南文化三论》,引自福建社会科学网http://www.fass.net.cn/fassnews/fass_rcadncws.asp?NcwsID= 1905。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7月版,页113.
    1.(汉)班固.汉书.四库全书本
    2.(汉)许慎.说文.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汉)司马迁.史记.四库全书本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四库全书本
    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唐)段公路.北户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7.(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8.(唐)孙思邈.千金食治.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
    9.(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后晋)沈昫.旧唐书.四库全书本
    11.(宋)陈敬.香乘.四库全书本
    12.(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宋)陈骙.南宋馆阁录续录.宋代传记资料丛刊(43),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1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宋)洪迈.夷坚乙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6.(宋)孔仲平.续世说.长沙:岳麓书社,1981年
    17.(宋)林之奇.拙斋文集.四库全书本
    18.(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19.(宋)林亦之.网山集.四库全书本
    20.(宋)楼钥.攻媿集.四库全书本
    2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22.(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续修四库全书本
    23.(宋)蒲寿成.心泉学诗稿.四库全书本
    24.(宋)钱易.南部新书.四库全书本
    25.(宋)沈括.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2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7.(宋)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8.(宋)王溥.唐会要.四库全书本
    29.(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四库全书本
    30.(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1.(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库全书本
    32.(宋)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四库全书本
    34.(宋)岳珂,吴企明点校.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5.(宋)叶适.水心文集.中华书局,1961年
    36.(宋)赵汝适.诸蕃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
    37.(宋)真德秀.真西山文集.四库全书本
    38.(宋)庄绰.鸡肋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9.(宋)朱彧.萍洲可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0.(宋)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1.(宋)周必大.玉堂类稿.清咸丰刻本
    42.(宋)祝穆.方舆胜览.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
    4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四库全书本
    44.(宋)朱熹.论语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45.(宋)张守.毗陵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46.(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
     47.(元)脱脱.宋史.四库全书本
    48.(元)吴澄.草庐吴文正公集.四库全书本
    49.(元)许有壬.至正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0.(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51.(元)王士点、商企翁.秘书监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52.(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53.(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丛书集成本
    54.(明)陈第.东番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6种
    55.(明)陈懋仁.泉南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56.(明)陈侃.使琉球录.丛书集成初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37年
    57.(明)费信.星槎胜览.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58.(明)巩珍著、向达校注.西洋番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59.(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60.(明)何乔远.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明)何乔远.名山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版
    62.(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明)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明正德刻本
    64.(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明)黄宗羲.赐姓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
    66.(明)黄省曾著,谢方校注.西洋朝贡典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
    67.(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煅书丛刊本
    68.(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69.(明)李贤、彭时.大明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70.(明)李光缙.景壁集.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71.(明)林弼.林登州集.四库全书本
    72.(明)罗日褧.咸宾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3.(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4.(明)马欢.瀛涯胜览.丛书集成初编本
    75.(明)丘浚.内夏外域之限.四库全书本
    76.(明)权衡.庚申外史.丛书集成初编本
    77.(明)谈迁.国榷.续修四库全书本
    78.(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79.(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80.(明)沈德符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81.(明)宋濂.元史.四库全书本
    82.(明)申时行.明会典.四库全书本
    83.(明)王应山.闽大记.万历刻本,福建省图书馆藏
    84.(明)王应山.闽都记.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85.(明)王伟.王忠文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86.(明)王岱舆.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87.(明)夏子阳.使琉球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
    88.(明)谢肇淛.五杂俎.续修四库全书
    89.(明)萧崇业.使琉球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87种,1970年
    90.(明)谢杰.琉球录撮要补遗.台湾文献丛刊,1970年
    91.(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92.(明)叶春及.惠安政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93.(明)张燮撰,谢方点校.东西洋考.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
    94.(明)周嘉胄.香乘.四库全书本
    95.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
    96.向达整理.两种海道针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
    97.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82年
    98.(清)陈国瑛辑.台湾采访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99.(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本
    100.(清)陈棨仁.闽中金石略.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闽侯林氏石庐稿藏本影印本
    101.(清)黄骥.历代职官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2.(清)何求.闽都别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3.(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4.(清)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29种
    105.(清)冯登府.闽中金石志.吴兴刘承干希古楼刻
    106.(清)龚柴.台湾小志.台湾文献汇刊本
    107.(清)江日昇撰,陈碧笙点校.台湾外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8.(清)勒德洪.平定三逆方略.四库全书本
    109.(清)刘智著,张嘉宾,都永浩点校.天方典礼.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
    110.(清)李鼎元.使琉球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111.(清)刘智.天方至圣实录.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印,1984年6月
    112.(清)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本
    113.(清)钱谦益.杜工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14.(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丛书集成初编本
    115.(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筠禄山房刊本
    116.(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117.(清)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8.(清)施琅.靖海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13种
    119.(清)沈云.台湾郑氏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15种
    120.(清)唐赞衮台阳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
    121.(清)徐宗干.斯未信斋杂录.台湾文献丛刊第93种
    122.(清)徐继畲.瀛环志略.北京:文艺出版社,1990年
    123.(清)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二友斋藏板。康熙60年(1721)刊
    12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
    125.(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四库全书本
    126.(清)王石鹏.台湾三字经.台湾文献丛刊第162种
    127.(清)吴元音.葬经笺注.四库全书本
    128.(清)吴振臣.闽游偶记.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
    129.(清)王大海.海岛逸志.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130.(清)吴震芳.岭南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131.(清)杨俊.湄洲屿志略.台湾文献汇刊本
    132.(清)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
    133.(清)姚莹.东溟文集.台湾文献丛刊第49种
    134.(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135.(清)张廷玉明史.四库全书本
    136.(清)周煌.琉球国志略.丛书集成初编
    137.(清)张学礼.使琉球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92种,1970年
    138.(清)赵新.续琉球国志略.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139.佚名.思文大纪.台湾文献丛刊第111种
    140.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141.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7月
    14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上、下),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143.冲绳县国立图书馆编.历代宝案.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刊,1993年
    1.淳熙三山志.四库全书本
    2.元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3.弘治兴化府志.同治十年林庆贻刻本
    4.正德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5.嘉靖邵武府志.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6.万历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7.万历泉州府志.泉州市编纂委员会,1985年
    8.康熙漳浦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10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9.乾隆泉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0.乾隆龙岩州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8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1.乾隆龙溪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90,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2.乾隆晋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82,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3.乾隆福建通志.四库全书本
    14.乾隆汀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7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5.乾隆海澄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92,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6.乾隆重修台湾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9,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7.乾隆南靖县志.南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92年3月
    18.乾隆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9.嘉庆惠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0.嘉庆云霄厅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89,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21.道光晋江县志.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抄本影印本
    22.道光福建通志.台北:华文书局据清同治十年重刊本影印
    23.咸丰邵武县志.福建省邵武史地方志委员会整理印行,1986年7月
    24.同治宁洋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5.同治广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广东省,1,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26.光绪漳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7.光绪嘉应州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广东省.117,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28.光绪闽县乡土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
    29.光绪邵武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3,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30.光绪莆田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福建省,81,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31.民国台湾省通志稿.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64,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32.(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台湾府志三种(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
    33.(清)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
    34.(清)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
    35.(清)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
    36.(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05种
    37.(清)陈文达.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03种
    38.(清)蒋师彻.台湾通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30种
    39.(清)蒋毓英撰,陈碧笙校注.台湾府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40.(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5种
    41.(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台湾地区,5,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42.陈衍台湾通纪.台湾文献丛刊第120种
    43.连横.台湾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4.邵武方志编撰委员会等.邵武市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
    45.平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和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年4月
    46.莆田县地方志编委会编.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
    47.华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华安县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48.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重修台湾省通志.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年4月
    49.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福建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1.(明)李广齐.李氏族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抄本
    2.(明)金志行、江一鲤等修撰清源金氏族谱.明嘉靖间修,泉州金氏传钞本一册,泉州市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藏
    3.(明)郭萌.郭氏族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4.(明)丁仪.丁氏族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5.(清)苏(?)辄.燕支苏氏族谱.福建省图书馆藏
    6.(清)蒲中男,蒲氏族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清)萨镇冰、萨嘉曦修.雁门萨氏家谱.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8.(清)苏功成.同安苏氏族谱.民国线装手抄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9.白石丁氏编纂.白石丁氏古谱.(上下卷),漳州市地方编纂委员会1986年整理本
    10.清源林李宗谱草创.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1.郭厝宗祠重光理事会编.郭氏族谱.1993年
    12.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宗谱.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顽石总编.百奇郭氏回族宗谱.百奇郭氏回族宗谱重修委员会编印,2000年
    14.台湾范氏宗亲会编.范氏家谱.1982年,重编后第一辑,铅印本,邵武清真寺藏
    15.郭氏族谱编修组编.郭厝郭氏族谱.泉州市泉港区郭厝郭氏族谱修订领导组修撰编印,2002年12月
    16.邵武米氏编.米氏族谱.邵武民国戊辰年接修版,邵武清真寺藏
    17.民国苏大山辑录.清源林李宗谱择录.据1935年晋江文献会抄本影印本,泉州市图书馆
    18.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泉州市历史研究会编印,油印本,1979年12月
    19.沙氏族谱.台湾沙氏宗亲会编印,2001年1月,邵武清真寺藏
    20.杨子然主编邵武大同回族杨氏宗谱.邵武市回民协会,杨氏家谱编写组编印,2004年2月邵武清真寺藏
    21.国诏安蒲氏家谱.光绪八年(1882)初修,民国续修,手抄本
    22.晋江燕支苏氏族谱.福建省图书馆传钞本,福建省图书馆藏
    23.新编莆田郭氏族谱.莆田回族郭氏宗亲会编印,1994年12月
    24.蒲氏调查资料记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印,泉州市图书馆藏
    25.环球郭氏宗谱编纂委员会编纂.环球郭氏宗谱.台北:编撰委员会编印,1988年
    26.萨本敦编著.雁门入闽萨氏人物考略.编者编印,2005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阿拉伯]穆罕默德·穆斯泰法·穆罕默德原编.古兰经分类全编.艾哈迈德·刘建荣编译.内部资料,1999年
    2.[法]伯希和著.郑和下西洋考.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法]马塞著.伊斯兰教简史.王怀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4.[美]李露晔著.当中国称霸海上.邱仲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美]希提著.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6.[美]杜磊(Dru C.Gladney)著.中国的族群认同--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制造.马海云、周传斌译,王建民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日]伊波普猷等编.琉球史料丛书.东京美术刊,1972年
    8.[日]前岛信次.元末泉州的回教徒.东洋文库研究部纪要·第32卷,1974年版
    9.[日]桑原骘藏著.蒲寿庚考.陈裕菁译.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1月
    10.[日]桑原隲藏著.唐宋贸易港研究.杨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年7月
    11.[日]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5种
    12.[日]寺田隆信著.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航海家.庄景辉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
    14.[西班牙]门多萨撰,中华大帝国史.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
    15.[伊朗]志费尼著.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16.[意]雅各·德安科纳著.[英]大卫·赛尔本编译.光明之城.杨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意]马可·波罗(Polo M.).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18·[英]C·R·博克舍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9·[瑞典]多桑著.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20.[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著.伊斯兰教简史.吴云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1.[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伊本·白图泰游记.马金鹏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波斯]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著.中国纪行.张至善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23.[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纳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4.[美]C·W·沃特森著.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阿拉伯]阿布·赛义德·哈桑著.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黄倬汉译.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26.斯大林著.斯大林全集.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27.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28.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9.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78年
    30.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1.答振益、安永汉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2.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3.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宛耀宾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2007年4月第2版
    36.曹永和.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37.苍南政协文史资料会编.苍南文史资料第十七辑.畲族回族专辑.编者编印,2002年
    37.陈达生主撰.泉州伊斯兰教石刻.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
    38.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编印.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2002年
    39.陈国强主编.陈埭回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0.陈国强、陈清发主编.百崎回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
    41.陈华发.泉港民俗风情.泉港人文丛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42.陈景盛.福建历代人口论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43.陈漱石.文明的交会.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44.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
    45.陈乐基主编.中国南方回族清真寺资料选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46.陈鹏鹏主编.泉州文物手册.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2000年
    47.陈鹏主编,政协泉州市委员会编.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
    50.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1.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52.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53.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54.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55.陈自强.泉漳集.国际华文出版社,2004年
    5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57.邓广铭、漆侠著.两宋政治经济问题.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
    58.丁明仁.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9.段金录、姚继德 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
    60.多洛肯.明代福建进士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6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62.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63.高令印等编著.厦门宗教.厦门文化丛书第二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64.高友谦.中国风水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
    65.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66.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韩儒林主编、陈得芝等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68.韩振华.韩振华选集之五:华侨史及古民族宗教研究.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年
    69.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71.何光沪主编.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何绵山.福建宗教文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73.许在全主编.泉州文史研究.泉州历史研究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4.黄少萍主编.闽南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75.黄素封.南天乐园.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33年
    76.贾福康.台湾回教史.台北:台湾伊斯兰文化服务社,2005年
    77.蒋炳钊.东南民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78.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北平成达师范,1935年
    79.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80.金宜久 主编.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1.李吉、马志超 著.郭氏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82.蒋维锬.妈祖研究文集.福州:海风出版社,2006年
    83.李金明.福州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84.李金明.漳州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85.李兴华等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6.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87.李洵、薛虹主编.明清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88.李玉昆.泉州海外交通史略.泉州历史文化丛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89.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台湾鹿港:左羊出版社,2002年
    90.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1.连横.台湾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2.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93.廖开助主编.福建革命战争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94.林国平主编.闽台区域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5.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96.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林嘉书.闽台移民系谱与民系文化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
    98.林松、和龚.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教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99.林松译.古兰经韵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100.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01.林晓东、巫秋玉主编.郑和下西洋与华人华侨文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
    102.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3.刘子民.寻根览胜漳州府.北京:华艺出版社,1991年
    104.卢美松主编.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文选.“首届海峡百姓论坛“组委会编印,2007年
    10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6.罗春荣.妈祖文化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7.罗小平.台湾与闽北文化习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08.罗香林.蒲寿庚研究.香港:香港中国学社,1962年
    109.马建钊、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古籍资料选编补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10.马启成.回族历史与文化暨民族学研究.北京: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1.马强.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2.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3.马以愚.中国名礼拜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114.马贤、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15.彭作桢辑著.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北京好望书店1936年版,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10月重印[影印本]
    116.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17.邱树森等著.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8.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大词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9.泉州海交馆编.泉州海外交通史迹调查资料3·惠安白奇专辑.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印,1982年10月油印本
    120.泉州海交馆编.泉州海外交通史迹调查资料1·南安丰州专辑.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事物馆编印,1982年10月油印本
    12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22.施联朱.台湾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3.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4.苏鲁格、宋长红.中国元代宗教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5.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6.尚衍斌.西域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7.汪毅夫.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鹭江出版社,2000年
    128.王会银主编.沧州回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9.王文径编.漳浦历代碑刻.漳州:漳浦县博物馆,1994年
    130.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
    131.王耀华、谢必震主编.闽台海上交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32.王芸生.台湾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
    133.翁国梁.漳州古迹.漳州市图书馆漳州地方文献丛刊,2002年
    13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5.吴建伟主编.回回旧事类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6.吴文良编著.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137.吴文良编著,吴幼雄增订.泉州宗教石刻[增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38.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政府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9.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0.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泉州历史文化丛书,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
    141.吴幼雄等编.泉州史迹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2.谢重光.陈元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143.谢重光.畲族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4.徐晓望.妈祖的子民:闽台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45.许云樵.三保太监下西洋考.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1959年
    146.严耕望.治史三书.新编万有文库,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7.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8.杨志玖.元史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9.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0.袁义达、张诚.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1.曾五岳.漳州土楼揭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2.张本政主编.清实录(台湾史资料专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4.张建业.李贽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5.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4册),北京:中华书局新版,2003年
    156.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1979年
    157.张小颐主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二).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8.张宗奇.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北京:东方文化出版社,2006年
    159.赵林.协调与超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批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0.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161.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162.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163.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增订本(上)(中)(下),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164.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合编.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编者编印,1983年
    16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泉州市丰泽区委员会编印.丰泽文史资料.第五辑,2002年
    166.周海宇.泉州风物传说.泉州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编印,1990年
    167.周任、魏大业编著.台湾大事纪要.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年
    168.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
    169.朱明元主编.王景弘与郑和下西洋.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170.朱天顺等.陈元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1.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2.朱维干.福建史稿.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3.庄炳章.泉州摩崖诗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4.庄孔绍.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75.庄为玑、王连茂.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176.庄为玑、郑山玉 主编.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3月
    177.卓新平 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78.卓新平 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79..周一良.周一良集.第4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日]相田洋.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陈元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2.[日]中田吉信著,曲鸿亮译.中国伊斯兰史研究状况--以宋元时代史迹研究伟中心.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2期
    3.[日]松浦章作著,王海燕译、时平校.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随员.郑和研究.1996年第2期
    4.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派与元末亦思巴奚战乱性质试探.海交史研究.1982年第4期
    5.陈达生.“亦思巴奚”名称小考.泉州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1982年油印本
    6.陈达生.论蕃坊.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
    7.陈达生.泉州灵山圣墓年代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4期
    8.陈高华.元代的流民问题.元史论丛.第四辑,元史研究会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2月
    9.陈国强.泉州回族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人.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0.陈国强.泉州回族考.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1.陈国强等.百崎回族乡调查.惠安方志通讯.6-7期(1991年)
    12.陈国强等.白奇回族调查报告(上、下).厦门大学民族调查组调查报告,惠安方志通讯.1986年第2、3期
    13.陈叔侗.福州中唐文献孑遗--元和八年球场山亭记.残碑考辨.福建史志.1992年第5期
    14.[台湾]陈铁凡、[德]傅吾康.<西山杂志>节文质疑--据<文莱国泉州宋墓考释>征引之一节.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5.陈小茜.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中的装饰艺术.福建宗教.2006年第6期
    16.陈寅恪.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祭祖问题.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
    17.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年第1本
    18.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东方杂志.第25卷
    19.陈支平.福建向台湾移民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0.陈自强.“蒲寿庚宋末提举市舶三十年”说考辨.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1.陈自强.论蒲寿庚家族对泉州港海外交通贸易的贡献.张小颐主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二).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2.陈自强.心泉诗友录.泉州学林.2006年第2期
    23.邓孔昭.郑成功在闽西北抗清地区的抗清活动与“延平郡王”爵号的由来.福建论坛.2005年第12期
    24.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5.丁维灿.晋江丁姓源流.晋江文史资料(第25辑)晋江风物姓氏源流专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9月
    26.福建省博物馆.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简报).文物.1975年第1期
    27.傅朗.福建与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中西文明的交融与兴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04年11月又见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28.傅宗文.丁儒龙溪诗篇的年代、作者及历史价值.陈元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
    29.高永久.中国穆斯林陵墓建筑布局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30.龚延明.文莱国宋墓“判院蒲公”索解--兼评<西山杂志>(手抄本)的史料价值.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31.桂栖鹏、尚衍斌.元代色目人进士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2卷第4期
    32.郭联志.漳州回族穆斯林的来源及后裔.福建民族.1996年第2期
    33.郭天助.郭坑郭氏回民之渊源.石狮文史资料.第一辑,石狮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1992年3月
    34.郭愿.石湖郭姓回族考略.石狮文史资料.第二辑,石狮市政协文史科教委员会编印,1993年3月
    35.郭志超.泉州白奇回族伊斯兰式墓型的变迁.张小颐主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二).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36.郭志超.郑和圣墓行香与泉州伊斯兰教的重兴.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37.韩毅.唐宋时期阿拉伯农作物和药材品种在中国的传播.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38.韩振华.宋代泉州伊斯兰的清真寺.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39.韩振华.宋元时代传入泉州的外国宗教古迹.海交史研究.1995年第1期
    40.韩振华.元末泉州伊斯兰的“番佛寺”.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1期
    41.和龚.关于明代回回的移向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42.和龚.明代西域入附回回的职业结构.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43.和龚.明代西域入附回回人口及其分布.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44.黄秋润.略论泉州伊斯兰教的传入和盛衰.泉州文史研究.许在全主编,泉州历史研究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
    45.黄秋润.泉州伊斯兰教与对外开放.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46.黄天柱、廖渊泉.福建泉州回族的形成及其特点谈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47.黄天柱、廖渊泉.漫谈泉州地区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及其遗迹.中国穆斯林.1982年第4期
    48.贾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谈谈陈埭和白奇两地祠堂.海交史研究.2002年第1期
    49.蒋炳钊.试论泉州回族的来源与形成.东南民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50.李长傅.荷属东印度华侨略史.南洋研究.1937年第1期
    51.李硕卿.泉州东门外碗窑乡古窑址调查研究情况.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交馆编.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1983年版8月
    52.李玉昆.20世纪泉州伊斯兰文化的研究.福建宗教.2007年第2期
    53.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54.李祖基.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
    55.廖大珂.郑和与东南亚华人穆斯林.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11月
    56.廖大珂.唐代福州的对外交通和贸易.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2期
    57.大珂.“亦思巴奚”初探.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58.林翠如.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华侨史视野下的郑和下西洋.光明日报.2005年6月15日
    59.林翠茹、庄景辉.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年代及其墓主人身份的考证.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1期
    60.林德民.泉州津头埔新发现伊斯兰教石刻考述.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1.林少川.渤泥“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新考.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2期
    62.林松.泉州-我国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
    63.林松.郑和的伊斯兰教信仰剖析.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64.刘铭恕.蒲寿庚家谱始祖蒲宗孟及其性行.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
    65.陆芸.14世纪中国东南沿海伊斯兰墓碑石研究札记.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
    66.吕变庭、王丽芹.论穆斯林对宋代社会风俗的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67.马建春.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考述.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68.马振宇.台湾回教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18辑·宁夏回族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69.毛伟.回族与厦门伊斯兰教的发展.福建宗教.2006年第1期
    70.穆德全.元代回回人皆以“中原”为家的分布路线.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71.邱树森.妈祖现象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72.萨本琏.从萨氏族谱看闽台亲缘.“首届海峡百姓论坛”组委会编海峡百姓论坛文选.2007年9月
    73.史卫民.元代侍卫亲军建置沿革考述.元史论丛.第四辑,元史研究会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2月
    74.史明.关于福建泉州回族形成时代的讨论.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
    75.宋岘.古代泉州与大食商人.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1期
    76.苏基朗.灵山圣墓年代考辨.唐宋时代闽南泉州史地论稿.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
    77.顽石.百崎郭氏家庙.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78.汪毅夫.清代福州对台文化交流的若干情况.其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
    79.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80.王连茂.元代泉州社会资料辑录.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1期
    81.王四达.郑和下西洋与泉州之关系.郑和研究.1997年第4期
    82.王晓云.“开台第一人”颜思齐.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3.王晓云.回回将领迭理弥实及其后人华化考.闽台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84.王晓云.王景弘祖藉及宗教信仰略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5.王晓云.新发现的古代清真寺--福建漳州“朝真堂”.福建宗教.2007年第2期
    86.王晓云.漳州白石丁氏穆斯林身份确证.上杭国际族谱研讨会论文集.正在结集出版
    87.翁国珍.马哥·波罗及其福建之行.海交史研究.1980年第2期
    88.吴文良.漫谈元代泉州婆罗门教寺.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合编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1983年8月
    89.吴幼雄.论元末泉州亦思巴奚战乱.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政府编.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90.吴幼雄.泉州伊斯兰教的历史.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91.吴展.明代户帖的史料价值与版本价值.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9期
    92.谢重光.闽南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动和交融.海交史研究.2006年第1期
    93.谢重光.海洋文化精神探源--从泉州说起.寻根.2003年第3期
    94.谢方.也谈文莱<蒲公碑>与<西山杂志·蒲厝>的关系.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1期
    95.许云樵.三宝公在南洋的传说.原载珊瑚.1933年7月第3卷第2期
    96.许宪隆.外联内聚、顺时励精-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
    97.杨怀中.回回蕃客东来与郑和出使西洋.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98.杨志玖.关于元代回族史的几个问题.元史论丛.第四辑,元史研究会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2月
    99.杨志玖.萨都刺的族别及其相关问题.南开学报.1983年第6期
    100.喻常森.元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01.粘良图.陈埭丁氏在台湾的族裔.陈鹏主编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02.张桂林.郑和船队到过台湾初步考叙.福建史志.1993年第1期
    103.张礼千.三宝和宝船.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104.张星娘.泉州访古记.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编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105.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简论.原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1期又载郑和下西洋纪念小组编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1905-2005].海洋出版社,2005年7月
    106.郑一均、蒋铁民.郑和下西洋时期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07.志诚.“蕃客墓”及其有关问题试谈.海交史研究.1978年第1期
    108.朱维干.元末蹂躏兴泉的亦思法杭兵乱.泉州文史.1979年第一期
    109.朱云峰.谈中国女穆斯林.第237期转引自许宪隆外联内聚、顺时励精一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10.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汉化的研究.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11.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扳丁度为祖的由来及其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112.庄景辉.泉州罗城址考辨.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13.庄景辉.移民鹿港的丁协源家族.台声杂志.1997年9月
    114.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汉化的研究.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15.庄为玑.文莱国泉州宋墓考释.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16.庄为玑.元末外族叛乱与泉州港的衰落.泉州文史.1980年第4期
    117.叶楚菁.邵武航运今昔.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邵武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1989年
    118.马约书.回民中的工商业者.邵武文史资料第14辑.邵武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 会编印,1994年
    119.沙征友.邵武回族的丧葬习俗.邵武文史资料第15辑.邵武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1995年
    120.张雄.邵武穆斯林的历史与现状--附论回民的散居地文化变迁与涵化现象.中共福建省党校在职党政干部研究生班毕业论文,2005年1月,未刊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