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顺天府与京畿社会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顺天府地处首善之区,为畿辅重地,京畿地区的社会治理主要围绕顺天府展开,顺天府在京畿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关于顺天府的研究,建立在对清代京畿行政体制考察的基础之上。顺天府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顺天府的历史沿革、职官构成、基本职能,以及顺天府与直隶总督,顺天府与京师各衙门的基本关系格局等领域。顺天府体制始自明代,清代在继承明代制度框架基础上,根据本朝政治特色又有所变通。顺天府府尹专任汉人,并另简各部尚书、侍郎等大臣兼管顺天府尹事务,以强化顺天府之行政地位。在清代中后期,顺天府管辖包括大、宛二京县在内的二十四州县,并分其治于四路同知。顺天府由中央直辖,与直隶总督并无统属关系。在京畿州县治理实践中,实行顺天府与直隶总督双重监管体制。顺天府特殊的行政地位在京畿治理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它主持办理京师各项差务;与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御史、刑部等衙门共同管理京师治安、司法事务;与礼部、兵部等衙门主持京师科举事宜。顺天府作为京师地区的行政衙门,还承担着主持进春、乡饮酒礼、耕耤等项仪式的责任。筹办京畿地区的赈济事务是顺天府衙门的主要职责,清代统治者重视发挥顺天府在办理赈济事务中的主导作用,而顺天府则通过办理赈务强化在京师行政体制中的地位。顺天府的研究是认识京畿社会秩序乃至整个清代政治特性的一把钥匙。
     顺天府行政体制的研究是开展清代京畿社会研究的基础,但是作为一项京畿区域社会历史的研究,又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制度考察,更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时段与空间场域空谈体制问题。顺天府的研究为考察清代国家与京畿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视角。传统史学研究偏重宏大叙事,醉心于国家统治、乡绅政治、阶级斗争的研究,忽视对基层社会及其运转状况的考察,忽视地方行政、基层民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并且脱离特定历史时段和历史区域。这些研究模式无助于全面把握清代社会历史发展路径,更难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格。顺天府的研究在借鉴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基层行政体制的考察,强调研究视角的下移,在此基础上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把国家政治制度史、王朝兴衰史放在清代顺天府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既关注基本的行政体制演变,又将其融入鲜活的区域社会,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制度史、社会史、法制史、文化史等多种研究方法,实现对顺天府行政体制、京畿治理模式、清代治国理念以及京畿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认识。
In the Qing Dynast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Shuntian Prefecture had a high positio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because that it not only lay at the important area but also became the centre of administration of society. This research of Shuntian Prefecture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including history of Shuntian Prefecture, constitution of officials, basic Prefecture function, and princip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huntian Prefecture and Zhili viceroy, Shuntian Prefecture and ministries in the capital. The system of Shuntian Prefecture began in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framework of system which was successed from the Ming dynasty had some modifications in terms of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ief officials of Shuntian Prefecture were chosen only in Han, but ministers and assistant ministers were chosen managing affairs of Shuntian Prefecture, so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status of Shuntian Prefecture was reinforced. During the mid-lat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Shuntian Prefecture ruled 24 Countys including Daxing and Wanping which were administered by four-road sub prefectures headed by department magistrates. Shuntian Prefecture was subordinated by central authority and had no relationship of command with Zhili viceroy. Double supervising system was performed by Shuntian Prefecture and Zhili viceroy during administration, which revealed the special political position of Shuntian Prefecture in holding different kinds of works, administrating public order and justice affairs with Office of Commander-in-chief Commanding the Infantry, Ward-inspecting Censors of the Five Wards, Board of Justice etc.,and managing civil examination with Board of Rites, Board of Justice etc. Shuntian Prefecture also undertook ceremonies of Jinchun, Xiangyinjiuli, Gengjie etc. The main duty of ministry of Shuntian Prefecture was preparing to give relief to the victims in metropolitan circuit during which it took the ruling role that was respected highly by the ruler of the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Shuntian Prefecture enforced the position of metropolitan circuit for dealing with affairs of charities. the research of Shuntian Prefecture was the key of recognizing society order of metropolitan circui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Qing dynasty.
     The research of political system in Shuntian Prefecture was the base of study at metropolitan society in the Qing Dynasty. In another word, the research of social history in metropolitan circuit cannot be limited in pure study of system or be discussed as system out of time and space. The research of Shuntian Prefecture provides a fresh vision fo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of Qing Dynasty and society of metropolitan circuit. Traditional history study prefers to great narrative and research of national reign and class fighting so that it ignored not only the research of society operation in under society,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underclass people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se patterns of study have no help to recognizing the developing way of the Qing society, and not to men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research of Shuntian Prefecture emphasizes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perspective which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system of underclass based on traditional history methods. This research puts history of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dynasties in the special condition of Shuntian Prefecture as the result of Macro-Micro study.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both focuses on both variety of basic political system and functions in area society, based on many study methods such as system history, social history, legal history, culture history, which realizes the overall recogni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in Shuntian fu, ruling pattern of metropolitan circuit, controlling concept of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society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circuit.
引文
[1]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3]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4]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6-422页。
    [5]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300页。
    [1](美)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3]关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及“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被引入中国史研究领域后在学界的论争情形和研究成果,部分学者已经作了详尽的阐述。参见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邓京力:《“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史领域的应用》,《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张研:《清代社会的慢变量》,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张研:《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
    [1]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杜正胜主编:《吾士与吾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219页。
    [2]刘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魏光奇:《清代直隶的里社与乡地》,《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在清代顺天府房山县,各里设有“总什季”名色,他们居于村庄与官府之间,协助官府办理地方各项公务。“总什季”须定期赴县城点卯应役,例如宣统元年二月十四日,蒋姓知县签票,派差役路成祥等传集太平里“总什季”王桂芳等,“务于二月十七日传集赴县,听候点卯,面谕事件,毋得一名不到,致干拘比。”参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房山县信票》(档案原件),宣统元年二月十四日,房山县知县信票。
    [6]孙海泉:《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孙海泉:《清代中叶直隶地区乡村管理体制-兼论清代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3]李怀印:《晚清及民国时期华北村庄中的乡地制》,《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23页。
    [5]常建华:《论<圣谕广训>与清代的孝治》,《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
    [6]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常建华:《乡约的推行与明朝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明清史论从》(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1]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及其基层政权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70页。
    [2]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科大卫:《国家与礼仪:朱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3]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1-70页。
    [5]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1)小山正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年版.
    [3](日)重田德:《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岩波书店1975年版。
    [4](日)旗田巍:《中国村落与共同体理论》,岩波书店1973年版。
    [5]关于此次会议的情况参见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6](日)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ぉけゐ地域社会の视点》,《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第83号,史学28,1982年。
    [7](日)岸本美绪:《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17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题》,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序第7-8页。
    [1]#12
    [2]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有诸多观点,张利民从区域经济史的角度,将华北界定为京津、冀鲁晋两市三省,河南省的一部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参见张利民:《论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李孝聪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出发,认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京津陕晋鲁豫冀五省二市所在地区为华北。(参见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本文研究对象顺天府所辖地区即在华北这一区域之内。
    [3](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258页。
    [1](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李怀印关于获鹿县的研究,有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参见:(美)李怀印:《晚清及民国时期华北村庄中的乡地制》,《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中国乡村社会研究》2001年(创刊号);
    李怀印:《牛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版。
    [1]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苑书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乔志强、行龙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5]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关于施坚雅模式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参见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日)中村哲夫:《清末华北にぉけゐ市场圈と宗教圈》,《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序说》,法律文化社1984年版.
    [4]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结构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5]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6]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年版。
    [7]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8]常建华:《中国社会史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9页。
    [1]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2]王先明:《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第127-128页。
    [3]赵世瑜:《从空间观察人文与地理学的人文关怀》,《读书》1997年第5期。
    [4]张鸣:《社会史的表达与意义的寻求》,《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第7页。
    [5]关于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多学科借鉴问题,参见杨念群、黄兴涛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关于城市史的学科特点,据皮明庥认为城市史学“既为史学中的一个分支,一门专史,又与城市学、社会学具有同构关系。它既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又兼摄自然科学成份,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参见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2]侯仁之:《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参见韩光辉:《清代北京地区人口的区域构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韩光辉:《历史上北京地区人口周期性锐减的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其在古都学研究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史研究》第1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朱祖希:《北京城:营国之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6]奥斯伍尔德·喜龙著,许永全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燕山出版社1985年版。
    [7]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1]张小林:《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果鸿孝:《清末民初北京的工商业》,《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3]郭松义:《清代北京的山西商八-根据136宗个人样本所作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4]韩光辉:《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5]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
    [6]邱源媛:《多重视角下的北京城市史》,《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
    [7]吴建壅:《北京城市生活史》,开明出版社1997年版。
    [8]袁熹:《清末民初北京的外来人口探析》,《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9]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刘小萌:《清代北京内城居民的分布格局与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韩光辉:《金元明清北京粮食供需与消费研究》,《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3]韩光辉:《从封建帝都粮食供给看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9月,第16卷第3辑。
    [4]赵惠蓉:《晚清京师的粮食供应--晚清北京社会问题剖析之一》,《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5]袁熹:《近代北京的粮食供应》,《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6]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号;
    李景汉:《北京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社会学界》1929年第3卷;
    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潘玉梅:《一个村镇的农妇》,《社会学界》1932年第6卷;
    蒋旨昂:《卢家村》,《社会学界》1934年第8卷;
    黄迪:《清河村镇社区:一个初步研究报告》,《社会学界》1938年第10卷。
    [1]刘宁波:《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张燕来:《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邓庆平:《明清北京的马神崇拜及其功能、意义的转变》,《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5]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吴建雍:《关于撰写清代北京史的思路》,《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2](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等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1]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俞吾金:《历史事实和客观规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定宜庄在回顾当前社会史,尤其是明清社会史的研究状况时,指出当前社会史研究面临着理论泛滥、实证不足的危机,她指出,“所谓的危机,指的是在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令人眼花缭乱地、源源不断地涌入的时候,史学研究所要求的一些基本功正在消失。这里所说的基本功,简言之就是建立在文献史料之上的一套严格的辨伪、批判和考证的功夫,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历史的解释”。由此可见,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在当前的清史、社会史研究中不可偏废。参见定宜庄:《三十年来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明清时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第15页。
    [1]茅海建:《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史林》2006年第6期。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孔子认为统治者治国要有“顺天下”之政治、道德修养,明代黄道周认为,“顺天下者,顺其心而已,天下之心顺,则天下皆顺矣”。参见黄道周:《孝经集传》卷1《开宗明义章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82册,第1页a。
    [1]赵志皋:《赵文懿公文集》卷1《赠京兆尹施华江公北上叙》,崇祯赵世溥刻本,第15页b。
    [2]沈应文、张元芳纂修:《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历官·顺天府尹承题名记》,明万历刻本,第2页a-b。
    [3]脱脱等撰:《金史》卷57《志第三十八·百官三·大兴府》,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04页。
    [4]宋濂等撰:《元史》卷90《志第四十·百官六·大都路督总管府》,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300页。
    [5]雷礼纂辑:《国朝列卿纪》卷94《应天府尹丞序》,明万历丰城徐鉴刊本,第1页a。
    [6]雷礼:《顺天府府尹郑沂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75《顺天府·府尹》,万历四十四年钱塘徐象刊本。
    [1]李东阳等:《明会典》卷170《应天府》,正德四年司礼监刊白口本,第7页a。
    [2]陈宗蕃编:《燕都丛考》,民国二十四年北平何记印书馆铅印本,第2页a-b。
    [3]于敏中等纂:《钦定日下旧闻考》卷65《官署四·顺天府》,乾隆三十九年刻本,第7b页.
    [4]沈应文,张元芳纂修:《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顺天府尹丞题名记》,万历二十一年刊本,第2页b。
    [5]雷礼辑:《皇明大政纪》卷7,万历三十年秣陵周时泰刊本。
    [6]李东阳等:《明会典》卷170《顺天府》,正德四年司礼监刊白口本,第4页b。
    [7]徐凯:《明初北方边粮的运输》,《史学集刊》1991年第2期。
    [8]关于明清两京设置情形及其差异,参见郑天挺:《明清的“两京”》,《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30-132页。
    [9]边贡:《边华泉集》卷6《送唐应韶改顺天府丞》,嘉靖十七年济南知府司马鲁瞻刊本,第19页a。
    [10]倪谦:《倪文僖公集》卷20《序·赠刘少尹赴应天序》,弘治六年上元倪氏家刊本,第21页b。
    [11]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12《序类·送府丞吕公丕文之应天序》,嘉靖三十四年吴遵之刻本,第31页b。
    [12]李东阳等:《明会典》卷170《应天府》,正德四年司礼监刊白口本,第4页b-第6页b。
    [1]明代顺天府职官设置大致如下:府尹一人,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治中一人正五品;通判六人,正六品;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照磨所照磨一人,从九品;大兴、宛平知县再一人,正六品。参见张廷玉等撰:《明史》卷74《志第五十·职官三·顺天府》,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5页。
    [2]郑晓:《吾学编》卷65下《皇明百官述上卷》,隆庆元年海盐郑氏原刊本,第43页a-b。
    [3]李梦阳:《空同集》卷54《序·送童公赴京尹序》,万历十五年李罗沔阳刊本,第13页a。
    [4]叶向高:《苍霞草》卷10《记·顺天府题名记》,万历三十四年高安陈邦瞻等刊本。
    [5]吕震等:《宣德鼎彝谱》卷8《两京衙门》,第106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0册)。
    [6]赵志皋:《赵文懿公文集》卷1《赠京兆尹施华江公北上叙》,崇祯赵世溥刻本,第15页a-16页b。
    [7]《南京刑部尚书冯公岳家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48《南京刑部一·尚书》,万历四十四年钱塘徐象刊本。
    [8]费宏:《资政夫夫南京工部尚书张公宪墓志铭》,焦竑:《国朝献征录》卷52《南京工部一·尚书》,万历四十四年钱塘徐象刊本。
    [1]李东阳等:《明会典》卷12《吏部十一·稽勋清吏司·诸司职掌》,正德四年司礼监刊白口本,第2页b。
    [2]王直:《抑庵文后集》卷8《序·赠顺天府尹王君序》,第51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册)。
    [3]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39《顺天府尹行实·陈谔》,第249-25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524册)。
    [4]刘宗周:《刘蕺山奏疏》卷3《奏疏三·三申请旨疏》,第347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4册)。
    [5]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畿甸》,乾隆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第5页a-b。
    [1]雷礼纂辑:《国朝列卿纪》卷94《应天府尹丞序》,明万历丰城徐鉴刊本。
    [2]刘宗周:《刘蕺山奏疏》卷2《奏疏二·请修京兆职掌疏》,第33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4册)。
    [3]《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丁卯。中华书局1985年版。
    [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诏书》,档号:038187,顺治元年十月初十日,“顺治帝登极诏书”。
    [5]周家楣等修《光绪顺天府志》卷1《京师志一·城池》,光绪十二年刊本,第1页a。
    [6]清末民初,来华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在其《中国十八省府》一书中,在论及直隶的省府时称,“直隶总督大多驻天津。但朝廷依然把保定作为某些省署的中心。由于直隶意谓着‘直接统治',笔者讨论这个省时,只限于大清国的首都”。由此看来,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北京即是直隶的中心。但是他们并未意识到,顺天府才是清代统治者的直辖区域,北京主要由顺天府实施管理。参见(美)威廉·埃德加·盖洛著,沈弘、郝田虎、姜文涛译:《中国十八省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页。
    [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9页.
    [1]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149992,光绪年间,御史黄昌年片,“奏参房山县知县赵元渎职小法事”。
    [2]《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启本》,038688,顺治元年八月初四日,顺天府府丞管府尹事张若麒,“启为奉摄政王令旨查报顺天府差人取鱼向各王府投送一事”。
    [1]《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启本》,038698,顺治元年八月十六日,顺天府府丞管府尹事张若麒,“启请宫银蠲缓事”。
    [2]光绪《顺天府志》卷21《地理志三·城池》,第1页a。
    [3]“顺天府疆域经纬方里统计表”,顺天府编:《顺天府宣统元年统计表》,《顺天府民政表第一》,宣统二年石印本。
    [4]光绪《顺天府志》卷19《地理志一·疆域》,第1页a。
    [5]李卫等:《畿辅通志》卷13《建置沿革·顺天府》,第21页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4册)。
    [6]穆彰阿等修:《嘉庆重修一统志》(一)卷5《顺天府·建置沿革》,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7]光绪《顺天府志》卷22《地理志四·治所》,第1页a。
    [1]光绪《顺天府志》卷22《地理志四·治所》,第1页b。
    [2]光绪《顺天府志》卷22《地理志四·治所》,第2页a。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嘉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27-1464-038,嘉庆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浙江道监察御史周廷森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七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另参见:《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58906,嘉庆七年六月十三日,“吏部为奉上谕顺天府尹在署居住办公”。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宣统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152-7275-055,宣统三年五月二十九日,顺天府片。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102-5456-151,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三十日,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张百熙、府尹陈璧奏折。
    [4]《宣统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152-7275-055,宣统三年五月二十九日,顺天府片.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天府档案》,档号:12-006,宣统二年二月,直隶布政使详文。
    [1]吴长元辑:《宸垣识略》卷5《内城一》,乾隆五十三年池北草堂刊本,第1页a。
    [1]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5《城坊》,乾隆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第1页a。
    [2]以事关京师燃料供应的煤业为例,嘉庆六年因京城煤价昂贵,官民应用均出现紧张状态,皇帝谕令步军统领衙门会同顺天府、直隶总督查勘煤山,寻找煤源,缓解京师用煤紧张问题。京师诸多事务并非由单个衙门负责,而是实行多衙门共同负责制。参见:《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六册),第41页。嘉庆六月二月十三日。
    [3]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5《外集·书十七首·致蒋霞舫侍御书》,光绪四年刻本,第16b-17页a。
    [4]《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104-5521-046,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山西道监察御史庆斌奏折。
    [1]李卫:《畿辅通志》卷94《艺文·疏·本朝》,第98页b-100页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4册)。
    [1]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十七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9年影印本,第42-44页,雍正六年,署理工部侍郎事务、顺天府府尹、兼管国子监祭酒孙嘉淦奏折。
    [1]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20《顺天府·职掌·画界分治》,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二编(七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第3852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49-2715-005,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二日,新授顺天府尹李僡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二册),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乾隆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4]《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己亥。
    [5]周家楣:《周笠舸文集》卷4书·致毛叔云门生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刻本。
    [1](美)卫三畏著,陈俱等译校:《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2]吴省钦:《白华后稿》卷7《记一·顺天府府尹题名壁记》,第549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448册)。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0087-081,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顺天府尹李因培奏折。
    [1]《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144-7169-029,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头品顶戴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事宜顺天府府尹胡燏棻奏折。
    [2]《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144-7170-041,光绪二十四年,头品顶戴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事宜顺天府府尹胡燏棻奏片。
    [3]陈用光:《太乙舟文集》卷1《应诏言事折子》,道光二十三年孝友堂刻本,第4页a。
    [4]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吏部·官制·顺天府》,第777页。
    [5]周家楣:《期不负斋政书》卷首《顺天府绅士请建专祠禀》,光绪刻本。
    [6]吴省钦:《白华后稿》卷7《记一·顺天府府尹题名壁记》,第55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448册)。
    [7]顺天府府尹、府丞、治中、通判及经历、照磨、司狱等均用汉缺,对于这一官缺特色,杜家骥认为京畿旗人甚多,将顺天府官员定为汉缺,主要目的是防止旗人官员袒庇徇私。参见杜家骥:《清代官员选任制度述论》,《清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12页。
    [1]北京政治官报局:《政治官报》(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第473-475页,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宪政编查馆奏京旗选举请归顺属办理并请饬府尹充复选监督折”。
    [2]《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4,顺治十六年三月丙午。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三十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7-548页,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太子太傅内阁兼吏部行走朱轼题本。
    [4]《乾隆朝上谕档》(第四册),第358页,乾隆二十九年正月初五日。
    [5]《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题本》,064677,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大学士兼管吏部户部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傅恒,“开列应升顺天府府尹人员”。另参见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吏部·官制·汉官品级》,第591-596页。
    [1]嘉庆《钦定大清会典》卷59《顺天府》,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9-2690页.
    [2]《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道光十四年十二月,新授顺天府尹牛鑑谢恩折。
    [3]冯文蔚书:《周家楣传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辛巳孟春拓片。
    [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电旨》,02-12-028-01-021,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著派李盛铎充出使比国大臣”。
    [2]“顺天府僚佐题名记”,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历官》,第10页a-b.
    [3]“顺天府佐题名记”,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历官》,第12页a-b.
    [4]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20《顺天府·职掌·建置》,第3837-3838页。
    [1]“顺天府佐治各官统计表”,顺天府编:《顺天府宣统元年统计表》,《顺天府民政表第二》,宣统二年石印本.
    [2]《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53149,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吏部移会稽察房顺天府府尹罗源汉奏为顺属官员分别京察大计事”。另见《乾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0105-018,乾隆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顺天府尹罗源汉奏折。
    [3]内阁印铸局编:《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一册),《职官相见礼节》,第101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二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允禄:《大清会典则例》卷73《礼部·仪制清吏司·相见礼》,乾隆二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8页b。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朱批奏折》,04-01-35-0883-020,乾隆二年九月十三日,直隶总督李卫奏折
    [3]“奏治中通判呈行府事折”,刘纶:《绳庵内集》卷12《奏折》,乾隆用拙堂刻本,第15页a。
    [4]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治中》,第91页b-92页b。
    [5]例如道光十五年内阁典籍厅招考供事,其中部分投考人取具“同乡京官”顺天府治中资镇衡、粮马通 判李森出结。该治中、通判以京官身份出结之后,内阁典籍厅片行顺天府核对治中、通判是否现任,是否升迁出差,以防滥保。参见《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50631,道光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顺天府为片行事”。
    [1]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吏部·官制·汉官品级》,第607页。
    [2]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吏部·官制·顺天府》,第778页。
    [3]清末庚子事变之时,日军占领顺天府衙署,治中王梦龄在撤离之前将关防印信“严密收藏”署内,在日军占领期间,治中暂刻木质关防“以便办公”,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日军交还顺天府衙署之后,王梦龄“前往署内严密处所,已将顺天府治中印信一颗取出呈验”。根据治中呈报,府尹陈夔龙收回原木质关防销毁,并奏报治中开用原有关防情形。参见《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143057,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日,顺天府尹陈夔龙,“奏报日本交还衙署及取出顺天府治中印信情形”。
    [4]《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6,康熙四年七月甲午。“以崇文门税务归顺天府治中兼理”。
    [5]《宫中档光绪朝奏折》,123614,光绪八年六月初十日,顺天府兼尹毕道远、府尹周家楣,“奏请京察一等治中与郎中、员外郎一体简用”。
    [6]允禄:《大清会典则例》卷11《吏部·考功清吏司·考绩》,乾隆二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9页b。
    [7]《顺天府档案》,11-004,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顺天府治中呈文。
    [8]《顺天府档案》,11-015,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顺天府治中呈文。
    [9]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20《顺天府·职掌·建置》,第3841页。
    [1]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粮厅》。第96页a-97页a。
    [2]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匠厅》,第93页b-94页a。
    [3]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马政厅》,第9l页b-92页b。
    [4]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吏部·官制·顺天府》,第778页。
    [5]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25《序·贺顺天府通判马君序》,正德二年徽州知府何歆刊本,第27页a-b。
    [6]清代京师地方,“顺天府通判、大宛二县、五城兵马司”有稽查在京牙行私自增加税课等不法行为之职责,失察者照例处分。参见《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23《关市·清查牙行》,第518页。
    [1]《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2《降罚·顺天府治中通判分理事宜》,第46页。
    [2]《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03-48-2682-014,道光十九年五月初四日,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务卓秉恬、府尹曾望彦、署直隶总督琦善会奏折。
    [3]《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题本》,001090,嘉庆二年四月十七日,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和砷,“为详开履历题请补授通判事”。
    [4]《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题本》,051920,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户部左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事务蒋赐棨,“题请顺天府通判试俸三年期满请准实授”。
    [5]《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题本》,067809,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六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刘墉,“题准顺天府通判许学欧实授”。
    [6]《清代内阁人库档案·题本》,084828,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顺天府尹裘曰修,“题清准予顺天府通判开缺回籍调理”。
    [7]《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66355,咸丰四年七月十一日,顺天府,“为通判年力就衰勒休事”。
    [8]《顺天府档案》,2-060,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顺天府咨文。
    [1]《顺天府档案》,310-017,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九日,顺天府粮马通判张如枚详文。
    [2]《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61851,嘉庆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礼部移会稽察房吏部左侍郎玉麟奏参顺天府治中、通判办理乡试卷册舛错严加议处”。
    [3]《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移会》,112363,嘉庆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吏部移会稽察房顺天府治中、通判降级调用事”。
    [4]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理刑厅》,万历刻本,第97页b。
    [5]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经历司》,万历刻本,第98页a-100a。
    [1]《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三十八),第81-82页,雍正五年九月十七日,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理吏部左侍郎查郎阿题本。
    [2]万历《顺天府志》卷4《政事志·职掌·照磨所》,万历刻本,第100页b.
    [3]《顺天府档案》,11-010,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顺天府照磨所呈文。
    [4]《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刑部移会》,145138,乾隆三十一年九月,“移会稽察房顺天府府尹裘曰修奏将疏防之刊狱王信臣请旨交部严加议处”。
    [1]《宫中档道光朝奏折》,074082,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十八日,顺天府兼尹卓秉恬、府尹李僡,“奏请将署宛平令魏尊德改简由”。
    [2]《李鸿章全集·奏议六》,第279页,光绪元年四月十二日,“遵易两州请先以大宛两县升补折”。
    [3]《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六册),第332页,嘉庆六年八月十三日。
    [4]《顺天府档案》,28-1-25-008,宣统元年,顺天府各属衙署局所人数表。
    [5]《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第457-458页,乾隆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1]《顺天府档案》,194-220,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宝坻县文生李绍先等禀。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五),第62页,雍正三年五月十七日,“直隶总督李维钧奏遵旨陈报蓟州知州李英劣迹折”。
    [3]《顺天府档案》,96-057,道光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宝坻县知县批文。
    [4]《顺天府档案》,96-058,道光十二年九月初一日,宝坻县嘉善里乡保李国起禀。
    [5]《顺天府档案》,203-004,道光年间,厚俗里乡保蒙君爱禀。
    [1]《顺天府档案》,182-034,同治四年五月初十日,宝坻县得义里赵家庄民人曹旺呈状.
    [2]《顺天府档案》,182-027,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宝坻县得义里赵家庄孀妇陈岳氏呈状。
    [3]《顺天府档案》,182-050,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宝坻县得义里赵家庄曹旺、曹宽等供状。
    [4]《顺天府档案》,181-129,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宝坻县厚俗里民人刘廷荣息讼甘结。
    [5]《顺天府档案》,181-128,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宝坻县厚俗里乡保刘顺等呈状。
    [6]《顺天府档案》,107-226,宣统元年十二月,宝坻县居仁里西庄孀妇赵钱氏呈状。
    [1]《顺天府档案》,107-227,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宝坻县居仁里西庄首事赵万林等禀。
    [2]傅农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滋贺秀三:《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发源的考察》,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4]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这里的麻烦是指知县接受诉讼后,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大量连篇累牍的上、下行公文,并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原被两造的倾诉,随后加以开导调解;所谓的威胁是指如果知县审拟不当,会面临着被参处的可能,影响仕途
    [3]《顺天府档案》,183-002,光绪二年九月,宝坻县居仁里八台港庄孀妇解周氏呈状。
    [4]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310页。
    [5]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1]《顺天府档案》,183-126,光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九日,宝坻县蛤窝西孟庄民人宋占鳌呈状。
    [2]《顺天府档案》,183-127,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初五日,宝坻县务本里龙尾屯民人许永太呈状
    [3]《顺天府档案》,200-189,嘉庆年间,宝坻县兴保里黄庄武生李嘉猷禀。
    [1]《顺天府档案》,191-105,同治四年九月十五日,宝坻县尚节里褚家庄民人褚俊生呈状。
    [2]《顺天府档案》,180-030,嘉庆二十三年十月初九日,宝坻县兴保里黄庄民人王士瑞禀。
    [3](日)井上徹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1](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等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1]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天府档案》。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銮仪卫档案》。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工部档案》。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巡警部档案》。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刑部档案》。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八旗都统档案》。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档案》。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醇亲王府档案》。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黄山书社1998年版。
    1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版。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1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合编:《清宫热河档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23、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
    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
    2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宫中档奏折》(乾隆朝--宣统朝)。
    2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乾隆朝--宣统朝)。
    27、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年版。
    28、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9年版。
    29、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版。
    30、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袁世凯奏折专辑》,台北唐文书局1970年版。
    31、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淡新档案》。
    3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房山县信票》(档案原件)。
    33、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顺天府尹题奏折》(档案原件)。
    34、顺天府编:《顺天府光绪三十四年统计表》,宣统元年石印本。
    35、顺天府编:《顺天府宣统元年统计表》,宣统二年石印本。
    36、顺天府编:《顺天府宣统二年统计表》,宣统三年石印本。
    37、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8、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代的旗地》,中华书局1989年版。
    39、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不著撰人:《大元通制条格》,明乌丝拦抄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98年版。
    2、李东阳:《明会典》,正德四年司礼监刊白口本。
    3、康熙《大清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版。
    4、雍正《大清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版。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乾隆二十九年武英殿刊本。
    6、嘉庆《钦定大清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
    7、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版。
    8、光绪《清会典》,中华书局1991年版。
    9、光绪《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版。
    10、文孚等纂修:《钦定六部处分则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11、俞汝楫:《礼部志稿》,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2、《太常续考》,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钦定工部则例正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14、允禄等修:《钦定协纪辨方书》,乾隆六年武英殿刻本。
    15、刑部纂修:《大清律例》,道光二十五年刊本。
    16、姚雨芗原纂,胡仰山增辑:《大清律例会通新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17、薛允升:《读例存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索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9、礼部纂辑:《钦定科场条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20、直隶提刑按察使司纂修:《直隶现行通饬章程》,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十七年刻本。
    21、内阁印铸局编:《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22、陆海编:《本朝则列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1、《明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年。
    2、《明宣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年。
    3、《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4、《圣祖仁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5、《高宗纯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6、《仁宗睿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885年版。
    7、司马迁:《史记》,中华华局1959年版。
    8、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
    9、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华局1974年版。
    10、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3、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15、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1、苏轼:《东坡全集》,明三韩蔡士英校刊本。
    2、卫湜:《礼记集说》,明抄本。
    3、边贡:《边华泉集》,嘉靖十七年济南知府司马鲁瞻刊本。
    4、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嘉靖三十四年吴遵之刻本。
    5、倪谦:《倪文僖公集》,弘治六年上元倪氏家刊本。
    6、郑晓:《吾学编》,隆庆元年海盐郑氏原刊本。
    7、丘濬:《大学衍义补》,明成化二十三年刻本。
    8、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正德二年徽州知府何歆刊本。
    9、倪岳:《青溪漫稿》,正德八年徽郡守熊世芳刊本。
    11、雷礼纂辑:《国朝列卿纪》,万历丰城徐鉴刊本。
    12、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万历翁良瑜雨金堂刊本。
    13、焦竑:《国朝献征录》,万历四十四年钱塘徐象刊本。
    14、雷礼辑:《皇明大政纪》,万历三十年秣陵周时泰刊本。
    15、李梦阳:《空同集》,万历十五年李罗沔阳刊本。
    16、叶向高:《苍霞草》,万历三十四年高安陈邦瞻等刊本。
    17、章潢编:《图书编》,万历四十一年涂镜源等刊本。
    18、赵志皋:《赵文懿公文集》,崇祯赵世溥刻本。
    19、陈子龙辑:《皇明经世文编》,崇祯云间平露堂刻本。
    20、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张国维等刊本。
    21、张祥河:《怡园集》,清刻本。
    22、黄宗羲:《明文海》,清抄本。
    23、陈寿祺:《左海文集》,清刻本。
    24、陈兆仑:《紫竹山房诗文集》,乾隆刻本。
    25、刘纶:《绳庵内集》,乾隆用拙堂刻本。
    26、李绂:《穆堂初稿》,乾隆间平河赵氏清稿本。
    27、李调元:《童山文集》,乾隆刻函海道光五年增修本。
    28、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乾隆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
    29、孔安国等:《钦定尚书注疏》,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
    30、鄂尔泰:《授时通考》,乾隆七年刊本。
    31、杜佑:《通典》,乾隆十二年武英殿刊本。
    32、潘永年等撰:《日讲礼记解义》,清乾隆十四年武英殿刊本。
    33、于敏中等纂:《钦定日下旧闻考》,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34、吴长元辑:《宸垣识略》,乾隆五十三年池北草堂刊本。
    35、陆继辂:《崇百药斋文集》,嘉庆二十五年合肥学舍刻本。
    36、陈用光:《太乙舟文集》,道光二十三年孝友堂刻本。
    37、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道光二十三年新化邓氏南草堂刊本。
    38、黄伦:《尚书精义》,道光二十六年钱仪吉刻本。
    39、徐栋辑:《牧令书》,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40、徐栋辑:《保甲书》,同治七年江苏书局刊本。
    41、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同治八年循陔草堂刻本。
    42、蒋超伯:《南漘楛语》,同治十年两鬳山房刻本。
    43、周家楣:《期不负斋政书》,光绪刻本。
    44、周家楣:《周笠舸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刻本。
    45、冯文蔚书:《周家楣传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辛巳孟春拓片。
    46、梁章钜:《枢垣记略》,光绪元年和硕恭亲王刻本。
    47、冯桂芬撰:《显志堂稿》,光绪二年校邠庐刻本。
    48、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光绪四年刻本。
    49、朱筠:《笥河文集》,光绪五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本。
    50、何绍基撰:《东洲草堂文钞》,光绪九年刻本。
    51、陈庆镛:《籀经堂类稿》,光绪九年晋江陈氏刻本。
    52、梁章钜:《称谓录》,光绪十年刻本。
    53、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光绪二十一年金陵状元阁刻本。
    54、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光绪二十二年钱塘吴氏刊本。
    55、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光绪二十九年天章石印局印本。
    56、陈康祺:《燕下乡睉录》,民国清代笔记丛刊本。
    57、张虑:《月令解》,民国二十四年四明张氏约园刻本。
    58、李新:《跨鳌集》,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9、陈宗蕃编:《燕都丛考》,民国二十四年北平何记印书馆铅印本
    60、查慎行:《人海记》,南野草堂乌丝栏钞本。
    61、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1年版。
    6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
    63、徐世昌:《退耕堂政书》,成文出版社1979年版。
    6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5、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6、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67、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
    68、福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69、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0、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1、赵慎畛:《榆巢杂识》,中华书局2001年版。
    7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第三册),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本。
    73、刘衡:《庸吏庸言》,《官箴书集成》(第六册),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本。
    74、吕震等:《宣德鼎彝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0册)。
    75、王直:《抑庵文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册)。
    76、刘宗周:《刘蕺山奏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4册)。
    77、吴省钦:《白华后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448册)。
    78、陆廷灿:《南村随筆》,《续修四库全书》(第1137册)。
    79、王鏊重:《震泽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28册)。
    80、刘秉恬:《公余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57册)。
    81、阮葵生:《七录斋文钞》,《续修四库全书》(第1446册)
    82、罗汝怀:《绿漪草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31册)。
    83、卢荫溥编:《卢文肃公年谱》,道光十九年刻本。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2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4、张茂辰等编:《先温和公年谱》,同治间刻本。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5、王传璨编:《王文勤公年谱》,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50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6、潘祖年编:《潘文勤公年谱》,光绪间刻本。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71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7、夏庚复编:《先孝子松府君年谱》,民国九年铅印本。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71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8、侨析生:《拳匪纪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89、伍承乔编:《清代吏治丛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90、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第88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1、陈壁:《望嵓堂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92、董恂:《还读我书室老人手订年谱》,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沈应文、张元芳纂修:《万历顺天府志》,万历刻本。
    2、周家楣等:《光绪顺天府志》,光绪十二年刊本。
    3、李卫等:《畿辅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4册)。
    4、光绪《畿辅通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6、穆彰阿等修:《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1986年版。
    7、康熙《大兴县志》,康熙二年抄本。
    8、康熙《宛平县志》,康熙二十三年抄本。
    9、张豫垲纂、李培祜修:《保定府志》,光绪刻本。
    10、王昶纂修等:《直隶太仓州志》,嘉庆七年刻本。
    11、乾隆《宝坻县志》,民国六年石印本。
    12、李世昌等纂修:《邯郸县志》,民国二十九年刻本。
    13、乾隆《杭州府志》,《续修四库全书》(第702册)。
    14、仇锡廷等纂修:《重修蓟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5、刘庚年重修:《灵寿县志》,同治十三年刊本。
    16、张坪等纂修:《沧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7、李祖年修:《文登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8、陈伯嘉修:《重修汝南县志》,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
    19、傅振伦等纂修:《新河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20、王亿年修:《任县志》,民国四年铅印本。
    21、徐家璘等修:《商水县志》,民国七年刻本。
    22、李毓藻修:《西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23、蒋师辙修:《光绪鹿邑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24、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嘉庆八年北江洪氏刻本。
    1、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冯尔康、常建华编:《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台北财团法人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年版。
    9、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侯仁之:《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7、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
    19、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22、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刘馨珺:《明镜高悬--南宋县衙的狱讼》,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24、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5、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那思陆:《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乔志强、行龙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9、孙敬之主编:《华北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30、史媛媛《清代前中期新闻传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3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版。
    34、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 年版。
    35、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36、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7、吴建壅:《北京城市生活史》,开明出版社1997年版。
    38、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杨念群、黄兴涛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
    42、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苑书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3、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5、张研:《清代社会的慢变量》,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8、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2007年版。
    49、张小林:《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1、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54、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郑秦:《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7、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8、朱勇:《中国法律的艰辛历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9、朱祖希:《北京城:营国之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1、(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3、(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4、(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美)李怀印著,岁有生、王士皓译:《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版。
    6、(美)威廉·埃德加·盖洛著,沈弘、郝田虎、姜文涛译:《中国十八省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7、(美)卫三畏著,陈俱等译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旭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等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11、(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5、(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7、(英)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英)莱芒·道逊著,金星男译:《中华帝国的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9、(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2、(日)旗田巍:《中国村落与共同体理论》,岩波书店1973年版。
    23、(日)小山正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年版。
    24、(日)西嶋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5、(日)重田德:《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岩波书店1975年版。
    26、(日)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ぉける地域社会の视点》,《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第83号,史学28,1982年。
    27、#12
    28、(日)织田万著,李秀清、王沛点校:《清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日)夫马进著,伍跃译:《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0、(日)仁井田升:《中国法制史研究——奴隶农奴法、家族村落法》,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
    31、(日)仁井田陞:《中国的农村家族》,东京大学出版会1952年版。
    32、(日)滨岛敦俊著,朱海滨译:《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日)滋贺秀三:《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发源的考察》,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4、(日)滋贺秀三:《清代中国的法与裁判》,创文社1984年版
    35、(日)井上徹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36、(日)中川忠英编著,方克等译:《清俗纪闻》,中华书局2006年版。
    37、(日)中村哲夫:《清末华北にぉける市场圈と宗教圈》,《近代中國社會史研究序説》,法律文化社1984年版。
    38、(日)岸本美绪:《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17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题》,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
    39、#12
    40、伍跃:《明清时代の徭役制度と地方行政》,大阪経济法科大学出版部2000年版。
    41、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校:《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2、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白新良:《乾隆朝奏折制度探析》,《南开学报》1999年第4期。
    2、白新良:《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白新良:《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4旗。
    4、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5、常建华:《论<圣谕广训>与清代的孝治》,《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
    6、常建华:《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常建华:《乡约的推行与明朝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明清史论丛》(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8、常建华:《明代江浙赣地区的宗族乡约化》,《史林》2004年第5期。
    9、常建华:《清代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开端-雍正朝族正制出现过程新考》,《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10、常建华:《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
    11、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常建华:《乡约·保甲·族正与清代乡村治理--以凌燽<西江视臬纪事>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常建华:《国家与社会:明清时期福建泉州乡约的地域化——以<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为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4、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5、常建华:《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以明代地方志资料和徽州地区为中心》,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陈春声:《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17、陈世荣:《清代北桃园的地方精英及“公共空间”》,《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1年第18期。
    18、陈支平:《区域研究的两难抉择》,《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19、杜家骥:《清代官员选任制度述论》,《清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0、定宜庄:《三十年来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明清时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1、邓京力:《“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史领域的应用》,《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22、邓庆平:《明清北京的马神崇拜及其功能、意义的转变》,《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3、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4、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5、冯尔康:《清代宗族祖坟述略》,《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
    26、果鸿孝:《清末民初北京的工商业》,《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27、郭松义:《清代北京的山西商人—根据136宗个人样本所作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8、傅衣凌:《论乡族势力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干涉》,《厦门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
    29、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30、韩光辉:《清代北京地区人口的区域构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
    31、韩光辉:《历史上北京地区人口周期性锐减的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2、韩光辉:《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33、韩光辉:《从封建帝都粮食供给看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年9月,第16卷第3辑。
    34、韩光辉:《金元明清北京粮食供需与消费研究》,《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35、韩光辉:《清代北京城市郊区行政界线探索》,《地理学报》1999年3月第54卷第2期。
    36、韩洁:《北京先农坛的变迁及其保护规划的建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7、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38、黄迪:《清河村镇社区:一个初步研究报告》,《社会学界》1938年第10卷。
    39、蓝勇:《区域历史研究应有新的理念和现实关怀》,《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40、蒋旨昂:《卢家村》,《社会学界》1934年第8卷。
    41、李怀印:《晚清及民国时期华北村庄中的乡地制》,《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2、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中国乡村社会研究》2001年(创刊号)
    43、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号。
    44、李景汉:《北京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社会学界》1929年第3卷。
    45、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总第5期,1995年5月。
    46、李治亭:《清代基层官员铨选制度考察--以<清史稿·循吏传>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47、刘凤云:《明清时期地方官衙浅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1期。
    48、刘桂林:《雍正祈谷、耕耤与“瑞谷”、“嘉禾”》,《紫禁城》1991年第4期。
    49、刘潞:《雍正皇帝祭先农》,《紫禁城》2004年第3期。
    50、刘宁波:《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51、刘小萌:《清代北京内城居民的分布格局与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52、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及其基层政权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53、留虹:《“三十六禾词”--皇帝亲耕时的欢乐乐章》,《紫禁城》2005年第2期。
    54、卢汉超:《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55、连启元:《传播与空间:明代官方告示公布场所及其传播特性》,《明代研究》(台湾)2006年第9期
    56、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7、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58、茅海建:《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史林》2006年第6期。
    59、潘玉梅:《一个村镇的农妇》,《社会学界》1932年第6卷。
    60、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61、邱源媛:《多重视角下的北京城市史》,《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
    62、曲英杰:《神农氏与先农坛》,《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1期。
    63、乔志强、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4、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议--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65、邱远猷:《太平天国与晚清“就地正法之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66、魏光奇:《清代直隶的里社与乡地》,《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67、魏光奇:《清代直隶的差徭》,《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68、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
    69、吴建壅:《关于撰写清代北京史的思路》,《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70、孙海泉:《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71、孙海泉:《清代中叶直隶地区乡村管理体制-兼论清代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2、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73、杨燕民:《中国古代籍田礼仪种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第6期。
    74、余新忠:《道光三年苏州大水及各方之救济--道光时期国家、官府和社会的一个侧面》,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5、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其在古都学研究中的地位》,《中国古都史研究》第1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6、尹韵公:《论明代告示》,《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年第3期。
    77、俞吾金:《历史事实和客观规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78、袁熹:《清末民初北京的外来人口探析》,《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9、袁熹:《近代北京的粮食供应》,《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80、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81、王瑞成:《就地正法与清代刑事审判制度--从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的争论谈起》,《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82、王日根、周惊涛:《从示禁碑看清至民国闽南地方政府对社会的治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83、王日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84、王日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85、王铭铭:《宗族、国家与社会--对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16卷)1996年。
    86、王宏伟:《晚清顺天府的专项备荒经费》,《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87、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88、王先明:《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89、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0、杨念群:《“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发展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91、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92、张静:《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3、张利民:《论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94、张利民:《区域史研究中的空间范围界定》,《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95、张鸣:《社会史的表达与意义的寻求》,《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96、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97、张研:《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
    98、张燕来:《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99、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00、徐凯:《明初北方边粮的运输》,《史学集刊》1991年第2期。
    101、任放:《旌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02、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结构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03、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04、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2008年第6期。
    105、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6、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07、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08、赵世瑜:《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阈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9、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110、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11、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112、赵世瑜:《从空间观察人文与地理学的人文关怀》,《读书》1997年第5期。
    113、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14、赵惠蓉:《晚清京师的粮食供应--晚清北京社会问题剖析之一》,《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15、赵晓华:《略论晚清的京控制度》,《清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16、朱祖希:《先农坛--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