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代际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城市家庭代际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传统的反馈模式在今日社会的变迁趋向,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国家庭的现代化特点。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今日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在家庭领域内、在子女成年后被有弹性地放大了,而子女对父母的回报义务则被有弹性地缩小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的反馈模式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并非完全为西方的接力模式所取代,而成为融合了现代生活和传统价值的变体,对中国亲子间权利义务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并构成中国家庭现代化的特点。
     本文采取文化变迁的研究取向,以文化功能论为主要理论工具,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在研究视角上,从本土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家庭现代化的特点;其中私人领域和个体意识的发展,家庭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与此相连的代际间在物质、情感两方面的权利义务实践,是本文着力讨论的问题,并通过价值观这个关键变量来串联。即:通过了解两代人在观念上的代差,分析这种差异对亲子间权利义务实践的现实影响,以了解文化最终如何被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即文化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家庭生态如何影响文化功能的构成,以及由这一文化功能结构最终决定的家庭模式和代际关系模式。其中,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张力是讨论代际关系变迁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以此为框架来解释家庭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在分析框架上,本文采用并界定了“代差”的概念框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分析:一是从空间维度的文化层面(即价值观层面)分析代差对代际互动的影响,二是从时间维度的现实需要层面(即年龄结构层面)分析代差对代际互动的影响。
     在文化层面,主要表现为两代人在文化的浅层结构(物质文化层面)存在差异和分化,而在文化的深层结构(适应文化层面)则更多表现为协调与对话,这使两代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总体上能维持和谐局面。因此,文化层面的代差主要表现为协调性的特点。详见第三章。在现实需要层面,主要表现为两代人基于客观年龄的不同,分别处于个体的不同生命周期(即社会年龄),承担了不同的人生任务,追求不同的生命状态,但同时又受到特定时代背景(即历史年龄)的影响,有需要共同面对的家庭压力和风险,因此有相互帮助、共谋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现实需要层面的代差主要表现为客观性的特点。详见第四章。
     上述两个层面代差的共同影响,使中国城市家庭代际关系表现为,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仍是主要功能,子代从代际关系中获得了经济和劳务资源的较大满足,而亲代希望从代际关系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却存在缺陷,整体上表现出家庭资源由亲代向子代倾斜的趋势。详见第五章。
     在结语部分,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社会的反馈模式在城市家庭的变迁,是中国传统价值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物,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西方社会的接力模式是有区别的。即:这种变迁是以家庭价值的稳固和子代个人意识的兴起为双重前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国城市家庭的现代性特征。
Taking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urban famili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traditional feedback model in the Chinese society, so as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families. It assumes that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families, parents’obligations towards their grown-up children have been enlarged elastically within the family scope, while children’s return obligations towards their parents have been reduced elastically. Thu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al feedback mode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urban families has been changed into a new pattern integrating modern life with traditional values, rather than being replaced by the western relay model entirely. The above change will make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racti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characteristic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families as well.
     Apply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cultural change and implementing cultural functionalism as the main theory, the paper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culture, the paper attempts t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family,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issues such as private fiel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his fami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n material and physical ways between generations. All the above issues are connected by values, the kernel variable. That means by learn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gap of values, the paper analyzes its effect on the practi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so as to find out how culture is us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life or how culture functions, how family ecology makes influences on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function, the ultimate family pattern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determined by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function. Here, the tension between family-oriented and individual-oriented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 issue, and the paper will take it as a frame to illustrate all kinds of phenomenon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of families.
     The paper adopts and defines a frame of“generational gap”which includes two aspects. Namely,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 made by generational gap at the level of local culture and living demand respectively.
     As to the level of local culture, it argues that between generations there are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culture (namely material culture); whereas there is harmony or negotiation in the deep layer of culture (namely social and psychical culture). Thus,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families are generally harmonious. The generational gap in the cultural level turns out to be mild. About this, please refer to chapter 3. As to the level of living demand, it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age. That is to say, different generation is at the different stage of the individual life cycle, thus he undertakes different responsibility and pursues different life. Meanwhile, they are both restricted by a given time, so as to help each other for the future considering their common-shared family pressure and risks. Therefore, the generational gap in the demand level is characterized with objectivity. About this, please refer to chapter 4.
     Due to the joint influence of the above two aspects, in today’s Chinese urban families, the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is still the dominant function. Children successfully get material and labor benefits from parents while parents’emotional demands are not met from their children perfectly. In General, family resources tend to flow to children. About this, please refer chapter 5.
     The conclusion part points out that nowadays in the Chinese society the feedback model in the urban families has been changed into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values and modern life. It is unique and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relay model. This change has been based on both the solidification of family values and the rise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which jointly form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urban families.
引文
1李永宁,跨越国界的代际关系――访法国著名家庭社会学家M·塞加兰,开放时代,1995年第5期。
    2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年再版。
    3沈关宝,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老师的文化功能论,社会,2006年第2期。
    
    1费孝通,家庭调查,中国民主同盟官方网站:www.dem-league.org.cn
    2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3李银河,管窥中国当代亲子关系,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1 [英]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 [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费孝通,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3周大鸣,“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变迁”,中山大学田野调查实习精品课程网站
    4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5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2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
    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徐安琪,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的考察,1995年第1期。
    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潘允康、约克·罗根、边馥琴、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潘允康、约克·罗根、边馥琴、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3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4杨善华,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5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6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7李银河,一爷之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林玮嫔,汉人“亲属”概念重探:以一个台湾西南农村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集刊,第90期。
    2李银河、陈俊杰,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3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1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 [美]马克·赫特尔著,宋践、李茹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1 [美]E·Ladd,揭露代沟神话,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周怡,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金克木,代沟的底层,读书,1989年第6期。
    3葛道顺,代沟还是代差?――相倚性代差论,青年研究,1994年第7期。周怡,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编,2005年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1 [美]奥格本著,王晓毅、陈育国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3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马克·赫特尔著,宋践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2马克·赫特尔著,宋践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2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3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3沈关宝,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人伦关系定位的基石,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6页。
    
    1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30页。
    3俞吾金,独立人格是当代中国人伦关系的基础,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5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2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9-120页。
    3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4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1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2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3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1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2费孝通,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1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林玮嫔,汉人“亲属”概念重探:以一个台湾西南农村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集刊,第90期。
    1张江华,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恰亚诺夫假说的验证与补充,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彭希哲,人口态势对我国家庭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杨书章、郭震威,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7月。
    2郭志刚、刘金塘、宋健,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1吴瑞君,从上海人口负增长谈独生子女素质教育,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www.popinfo.gov.cn)
    
    1包蕾萍,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2彭希哲,上海市婚姻家庭结构的现状与变化,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www.popinfo.gov.cn)
    
    1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2郭志刚、刘金塘、宋健,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1彭希哲,上海市婚姻家庭结构的现状与变化,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www.popinfo.gov.cn)
    2包蕾萍,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3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83-184页。
    1 [美]奥格本著,王晓毅、陈育国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1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9-120页。
    1 O′Rand, Angela M. and Margaret L Kreker, 1990,“Concepts of the Life Cycle: Their History, Meanings, and Us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6: 21-62.
    2潘允康,家庭生命周期,妇女世界
    1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和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费孝通,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2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2李银河,管窥中国当代亲子关系,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3李银河,管窥中国当代亲子关系,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1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潘允康、约克·罗根、边馥琴、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2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3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年。
    [2]艾略特,家庭:变革还是继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年。
    [6]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
    [7]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
    [8]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9]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2]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1989年。
    [13]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4]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15]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6]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7]缪勒利尔,家族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18]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孙嘉明,观念代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21]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2]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3]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年。
    [25]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
    [26]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
    [27]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8]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9]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
    [1]边馥琴、约翰·罗根,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包蕾萍,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3]陈皆明,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4]丁士军,关于家庭财富代际转移动机的几种假说,江汉论坛,1999年第5期。
    [5] E·莱特,揭露代沟神话,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6]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7]费孝通,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8]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9]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0]费孝通,家庭调查,中国民主同盟官方网站(www.dem-league.org.cn)
    [11]葛道顺,代沟还是代差?――相倚性代差论,青年研究,1994年第7期。
    [12]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13]郭志刚、刘金塘、宋健,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14]金克木,代沟的底层,读书,1989年第6期。
    [15]约翰·罗根、边馥琴,城市老年人口与已婚子女同住的观念和现实,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2期。
    [16]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7]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31]潘允康、阮丹青,中国城市家庭网,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18]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和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9]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20]李树茁等,中国农村子女的婚姻形式和个人因素对分家的影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1]林玮嫔,汉人“亲属”概念重探:以一个台湾西南农村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集刊,第90期。
    [22]李银河、陈俊杰,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23]李银河,管窥中国当代亲子关系,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24]李永宁,跨越国界的代际关系――访法国著名家庭社会学家M·塞加兰,开放时代,1995年第5期。
    [25]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6]彭希哲,人口态势对我国家庭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27]彭希哲,上海市婚姻家庭结构的现状与变化,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
    [28]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29]潘允康、林南,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30]潘允康,家庭文化与现代化,社会,1994年第6期。
    [32]潘允康、约克·罗根、边馥琴、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33]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4]沈关宝,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老师的文化功能论,社会,2006年第2期。
    [35]沈关宝,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人伦关系定位的基石,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36]吴瑞君,从上海人口负增长谈独生子女素质教育,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
    [37]王雅林、张汝立,农村家庭功能与家庭形式――昌五社区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38]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9]徐安琪,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的考察,1995年第1期。
    [40]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41]徐安琪,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2]徐安琪、张亮、刘汶蓉,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3]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4]杨善华,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45]鄢盛明等,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6]杨书章、郭震威,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7月。
    [47]俞吾金,独立人格是当代中国人伦关系的基础,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48]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49]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50]周大鸣,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变迁,中山大学网站。
    [51]张江华,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恰亚诺夫假说的验证与补充,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52]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53]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54]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
    [55]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
    [56]周怡,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57]周怡,城乡比较:不同的利益结构变迁导致不同的代际地位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
    [2]查瑞传、曾毅、郭志刚编,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4]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5]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编,2005年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6]上海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3-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08年。
    [7]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www.popinfo.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